保险股票的投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股票的投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股票的投资价值

篇1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呼声由来已久。

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股票是保险公司等机 构构建投资组合必不可少的品种之一,比如在美国,保险公司资产组合中股票所占比例达到 20%左右。

但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保险投资人士并不看重股票市场对保险资金开闸放水的预期。据有关 人士透露,中国保监会曾在2002年8月份向国务院递交过一个报告,当时对于保险资金投资 股票市场的比例建议是非常保守的,在5%。对此,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表示:"即使 是5%,对于目前可运用保险资金余额达8800多亿元人民币来说,也是个不少的数字。"我们 据 此推算,大约是440亿元,这个数字正好与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保险公司持有证券投资基金 的比例相仿。

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助理丁益女士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保险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在多 种投资工具和投资比例中进行组合投资要看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和市场风险程度等因素。"

北京大学郑伟博士说:"我国资本市场缺乏长期的 资金投资者,大量短期资金和小额资金充斥资本市场,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与投机性。保 险资金尤其是人寿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的长期性资本投入 ,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规模成长和结构改善,也可以缓解资本流动过于集中于银行体系而 造成的风险。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来自保险资金和股票市场的相互呼唤,也许连续低迷的股票 市场对保险资金的呼唤更为强烈。因为股票市场非常渴望保险资金入市为其带来新的活力。"

保险专家普遍认为:资本市场迫切需要保险基金更大规模入市。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来看, 保险资金是推动证券市场长期走牛的主力军。但只有随着《意见》的逐步落实,我国上市公 司的 整体质量明显改善,资本市场的一些现实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才能为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 创造条件。

篇2

[关键词]权益类投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基金投资;股票投资

从允许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投资股市,到放开保险公司直接入市,权益类投资在保险公司整体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现在权益类投资占保险公司整体资产配置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却是可以提高整体收益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深入研究。

一、投资目标

通过股票或基金的组合投资,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净值的稳定增长和资产的长期增值,分享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成果。

二、投资理念

(一)积极管理

1.中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是非常有效的市场,价值被低估和高估的情况经常出现,市场充满投资机会

2.消极管理指导思想下的指数化分散投资还不能有效降低风险

投资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分散化投资,也就是谚语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说,“鸡蛋”可以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前提是“篮子”必须结实,而在中国市场,结实的“篮子”太少,不结实的“篮子”太多。因此,过于分散化的投资还不能很有效地降低风险。

3.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与人才优势使积极管理成为可能

当前中国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在不断壮大,境内的投资者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境外的机构投资者则以QFII为主。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人才、信息等多方面优势,通过全球视角下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能更有效地发掘超额收益,使积极管理成为可能。

(二)价值投资

1.价值规律同样在证券市场发挥作用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在商品市场上,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在证券市场上,价值规律同样发挥作用,即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也是围绕其内在价值进行波动的,当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应该大胆买入;当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应该果断卖出。

2.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机构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价值投资将逐步成为未来中国证券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

(1)中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机构操纵市场与股价的难度越来越大。

从1996年到2005年,股市流通市值增加了243%,而2005年下半年启动的“股改”,更是中国股市的重大制度性变革,“股改”之后,非流通股将逐步转为可流通股,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还多,这使得操纵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见图1)。

(2)机构化。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比重迅速上升,机构与散户的博弈变为机构之间的博弈。

(3)国际化。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发达国家成熟的投资理念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深。从2003年QFII进入中国证券市场以来,截至2005年底,共有34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累计批准额度56.5亿美元,此外,还有很多境外投资机构以合资等方式进入中国证券市场。这些境外投资机构应用发达市场成熟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在全球视角内进行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在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境内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3.新兴市场下的相对价值投资

(1)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较为普遍,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品种较少。

(2)“常青树”较少。在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上,曾出现过一些令人艳羡的“百年老店”,使得长期价值投资成为可能。而在中国,大多数公司受体制机制的局限及经济周期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较深,业绩起伏较大,往往是“各领一两年”,常青树型的上市公司较少。

(3)价值投资理念的确立需要一个不断反复和确认的过程。需要人们在经历市场风风雨雨的磨练和“教育”之后逐步认识和确立。

4.价值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

股票价格的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但其中短期走势却时时受到市场偏好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技术分析具有短期指导作用。任何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同样告诉我们:股票投资的“波浪理论”及在其指导下的波段操作,与价值投资可以并行不悖。

(三)组合优化

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分散组合投资,可以降低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获取风险调整后的最优收益。

三、股票投资策略

(一)价值投资理念下的两类投资风格

价值低估与业绩成长是股价上涨的根本动力。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大旗下,又可以分为两类主要的投资风格:价值投资型与价值增长型或者两者的完美结合。

1.价值投资型

价值投资型股票往往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1)较低的价格/收益(PE)比率,即低市盈率。

(2)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

(3)隐藏资产,“公司也许拥有曼哈顿,这是它从印第安人那里买来的,不过遵循良好的会计惯例,把这项购买以成本24美元人账。”

(4)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比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长期稳定地现金分红,这本身就意味着该公司有稳定的经营模式、稳定的现金流,这也构成长期投资价值的一部分。

2.价值增长型

价值投资的另一种风格是价值增长型,这里强调其内在价值随着业绩的增长而增长。如果说长期价值投资型风格是一种防御型风格的话,价值增长型就是一种进攻型风格。价值增长型股票具有以下四点特征:

(1)处于增长型行业。

(2)高收益率和高销售额增长率。

(3)合理的价格收益比。对于高成长的股票而言,其市盈率往往会随着股价的上升而上升,这是增长预期在价格中的体现,是合理的,但是市盈率不能比增长率高出太多,最好是(P/E)/G小于或等于1.

(4)强大的管理层。

(二)前瞻性是选出好股票的关键

1.对历史的理解是股票投资的基本功

要做好股票投资,首先要对历史具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以史为鉴,有助于指导我们现实的投资。

2.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未来

股票价格说到底是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可以说,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未来。这就要求投资者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能够见别人所未见。

3.任何超额利润都来自于独到的眼光

从众心理是投资的大敌,从众最多让投资者获得平均利润,而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更多的时候从众心理会带来亏损;获取超额利润,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要能做到人弃我取,在市场低迷时敢于介入;也要能做到人取我弃,在市场过度乐观时果断卖出。

4.在前瞻性基础上优中选优

在前瞻性基础上,还要做到优中选优,保证投资的成功率。

四、基金投资策略

基金投资与股票投资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相似之处是指对基金的投资同样要遵从价值投资理念,选择投资价值高的品种;不同之处在于基金的估值指标体系与股票有较大差异。在对基金进行投资价值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看过去

看过去是指考察基金公司和基金过去的业绩表现,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

1.对既往业绩与风险进行评估

对既往业绩和风险进行评估等于绩效评估和归因分析。收益分析包括对净值增长率和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的分析(詹森比率、夏普比率、特雷诺比率等)。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基金经理对收益和风险的平衡能力。另外,还要对包括主动投资风险度、股票仓位调整、行业集中度、股票集中度、基金重仓股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

其中对基金重仓股(前五大市值或者前十大市值)要进行重点研究,重仓股是基金经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投资分析的综合结果,对判断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因此要对基金重仓股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

2.基金经理的素质与能力

如果说买股票是买企业的未来,买企业的管理层,那么买基金就是买基金公司,具体而言就是买基金经理。基金业是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其投资业绩主要是依靠管理团队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因此,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经验、市场感觉、择股择时能力,对基金的业绩都有巨大的影响,在选择基金时,必须对基金经理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

3.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是基金公司经营的核心,其对个体基金投资业绩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不突出明星基金经理,而更注重整体管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其意义更为重要。因此,管理团队也是选择基金的重要指标。

(二)看现在

看现在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当前股市的估值水平,即市场点位,其次是备选基金在当前市场估值水平下的应对措施,这主要体现在股票仓位上,最后是基金公司的人员有无变动。

1.市场点位

市场点位代表市场的估值水平,如果当前点位较低,进一步上升空间较大,则作为投资者可以加大对基金的投资力度,或者选择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如果当前点位已经比较高,估值水平已经较为充分,市场下跌的风险较大,则可以减少对墓金的投资力度,或者选择股票仓位较低的基金。

2.股票仓位

对股票仓位的选择需要结合投资者对市场点位和估值水平的判断进行。如果投资者认为当前市场点位较低,可以选择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反之则选择股票仓位较低的基金。但问题在于目前我国基金信息披露是按季度进行,投资者只能了解上季度末的仓位情况,信息有些滞后,要想实时了解基金仓位,只能通过基金净值变动进行估算,但这种估算的准确度不是很高。

3.人员变动

考察人员变动主要是看管理团队、投资团队、研究团队等投资核心人员有无大的变动,如果一些重要的人员如总经理、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等离职,则对于未来基金的业绩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看未来

“看未来”主要是对基金组合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分析,包括四方面内容:

1.股票组合分析

对备选基金组合中个股尤其是重仓股的基本面进行分析,进行收益预测和估值分析。

2.规避风险

对股票组合的行业集中度、个股集中度、历史波动率等风险指标进行分析,对基金组合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对其组合中的个股进行认真研究,避免踩到“地雷”。

3.评估增长潜力

通过对组合中个股的收益和估值情况的预测,可以对基金净值的增长情况进行预测,来衡量备选基金的增长潜力。

4.基金的“期限结构”

在选择封闭式基金时,要考虑基金的剩余期限,根据市场走势和基金净值变动预测进行基金剩余期限的合理搭配。

(四)看价格

“看价格”主要是指对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进行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折价率相对较高的基金。

五、投资流程与方法

好的投资结果是建立在好的投资流程和投资方法基础上的,将投资决策的各个步骤进行合理地安排和整合,可以有效地将基本面与技术面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时机选择以及风险控制等结合起来,实现投资研究一体化、风险控制与投资交易并重。投资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先行—实地考察—价值评估—比较分析—技术分析—决策选择—买卖交易。

1.研究先行。进行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与自下而上的微观分析,对行业以及股票的基本面进行了解。

2.实地考察。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一方面了解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情况,一方面也是对企业公开的报告和报表中的信息进行核实。

3.价值评估。在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基本面角度进行数量化分析,对股票价值进行评估。

4.比较分析。将股票的估值指标与同类企业以及大盘进行比较,确认其估值高低。

5.技术分析。从技术面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投资时机进行选择。

篇3

1、资源股。在通货膨胀下,黄金、有色、石油勘探、煤炭等行业会受青睐,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将提升股票的投资价值,形成资源股。

2、消费股。在通胀时期,钱不值钱,所以人们会选择大量消费,消费股也会从中受益,包括商业零售、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等,在通胀环境下,对其消费需求会大增。

3、商业股。包括银行、保险、房地产、券商类股票,房产、股票等行业受通货膨胀影响一般较小,这一类资产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4、抗通胀概念股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公司所处产业不会受到通货膨胀因素的负面影响,反而具有增值保值的潜在价值,入手大都会受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债券市场有投资价值

中海保本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俊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正步入增长放缓、通胀下行的阶段,从经济周期来看,当前正处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后期。我国经济只有真正进入复苏期后,股市才会出现良好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刘俊分析认为,“经过上年的下跌,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得到较大程度释放,自从上年10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逐渐回暖的行情,而目前经济缓慢见底、流动性趋势向好等背景将进一步有利于债券向好,最近宏观政策强调预调微调也降低了信用债品种的投资风险,因此债市在较长时期内都具有投资价值。”

保本基金尚安全

众所周知,当市场处于债市回暖、股市较为低迷的阶段,是保本基金运作的最佳时期,有利于保本基金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安全垫,当股票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后,再参与权益资产的投资,来获取超额收益。开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规模出现了“债强股弱”的局面,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立的基金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规模为6.59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平均规模达8.2亿元,凸显了投资者的避险心理。进入二季度后,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大,市场或延续2011年保本基金的发行潮。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3只保本基金正在发行,此外另有4只保本基金已经获批,3只保本基金正处于审批之中。对此,刘俊介绍,投资者购买保本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市场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首先保证本金的安全,然后谋求收益,因此应当选择保本措施更加全面的保本基金。

刘俊表示,保本基金的运作原理是在运作前期通过债券投资累积足够的安全垫,并把这部分收益按照比例适度放大投资于股票市场以获取更高回报。在债市回暖、而股市震荡筑底阶段,保本基金可以逐步累积安全垫,等待并把握未来股市回暖的投资机会。据悉,中海保本混合基金将基金资产划分为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属于安全资产,股票、权证等权益资产属于风险资产,其中风险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高于40%,安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60%。

“相比其他理财产品,保本基金能够在充分保证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将一定比例的资产投资于权益类资产,以期获得超额收益。”刘俊认为,对于投资周期较长的稳健型投资者来说,保本基金是当下比较理想的长期配置品种,既可避免本金亏损,又可以把握未来股市的长期上涨机会。

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当市场进入牛市时,保本基金的表现也相对好。据wind数据显示,2007~2011年,保本基金累计收益率达56.99%,长期来看,其整体业绩趋于稳定。若今后市场回暖,投资者也不必担忧会错过上涨机会。

篇5

2009年的投资,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或是黄金,都可谓是集体飘红。股市牛气冲天,房价则像坐上火箭一样迅速飙升,而油价、粮价、肉价也开始波动上行。

前段时间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0年经济定调为“调结构、防通胀”。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投资也一样,只有占据投资的高点,投资才能更加稳定,收益才能最大化。要占据投资的高点首先要和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也要学会观察市场的表现,还要会选择合适自己和力所能及的投资工具。

银行篇结构性理财产品仍为首选

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在经历了2008暴风骤雨般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在部分产品实现零或负收益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整顿中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收益率,都胜过2008年。其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大放异彩,最高年化收益率达到46.5%,2009年是结构性理财产品“扬眉吐气”的一年。在到期的所有理财产品收益排行榜上,前20位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据了19款,在各类理财产品中遥遥领先。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企稳复苏,以及通胀脚步日渐走近,2010年能实现较高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应该是投资者在众多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首选。

此外,由于2010年存在加息可能性,投资者可留意“随息而动”的理财产品。近期花旗银行对外宣布,正式发行全新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海外澳元浮动票息债券系列。而此前,民生银行也发行了收益率随央行利率调整而调整的理财产品――非凡财富T462期理财产品。

2010年,对于不愿冒太大风险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中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央行加息,而目前加息的预期日趋强烈。当加息来临,投资长期理财产品将增加机会成本,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可能不随利率上升而上调。所以在通胀预期下,投资者或者应当选择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保险篇 抵御通胀的分红险成主力

投连险、万能险和分红险被称为投资型保险的“三朵金花”。而在这三大投资型险种中,分红险表现最为稳健。2009年,分红险已经成为投资型保险的绝对主力。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资金量较大的保险资金有望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分红险将由此获得更加稳健和可观的收益。2010年,分红险在投资型保险中的优势地位有望进一步确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加快,通货膨胀的预期会有所增强。专家分析,历来在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方面表现稳健的分红险将受到更多青睐。分红险产品主要投资于与利率相关的产品,如债券、银行协议存款、大型基建项目等,投资风格较为稳健。通胀预期下,一旦加息,债券收益走高,将提高分红险的投资回报。因此,分红险既具有保障功能,又能满足投资者资产稳定增值的需求。

但专家同时提醒投资者,切莫把分红险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因为它不一定能分红。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险公司会将分红险账户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但如果没有盈余,分红险就没有红利可分。

股票篇精选“明星成长股”投资

2009年12月31日,沪指收报3277.14点,深指收报13699.97点。按照收盘点位计算,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上涨近八成,深证成指涨幅则高达111%。在一年的涨幅累积后,中国A股市场稳坐全球股票市场排名前十位。虽然大多数投资者难以从去年最低点抄底成功,但是从中分一杯羹并且有所斩获还是相对容易的,也让投资者对去年的股票收益较为满意。而对于今年的股票市场,也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看好。

进入2010年,IPO发行节奏加快的趋势继续延续。1月份前两周的网上发行新股多达21只,是历年发行新股数量最多的元月。新股密集发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向上:1月6日,沪深股市再度震荡下跌。

随着新股发行频率日益加快,其对二级市场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2009年12月,两市IPO实际募资571.79亿元。当月,上证指数仅上涨2.56%,为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涨幅;而1月以来的三个交易日,大盘下跌0.70%就是最好的证明。

新股不断推出,如何挑选投资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今年股市的机会更多将来源于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只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才有望带来稳定回报。可以说,2010年的股票投资将进入“明星”时代。毕竟“明星”股票具有高成长、利润率高且稳定、存在利基等特征,因而能有牛市慢涨、熊市抗跌、长期胜出的市场表现。

事实上,真正长期的成长型股票市值不超过10%,且行业分布也较窄。对于这些精选企业,还将进一步使用企业竞争力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结合行业估值模型来考察个股基本面,并从多方面判断企业是否具备“明星公司”的特征,最终决定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且,2010年的信贷数据将至关重要,但不能看其增速,更不能看增量绝对数,而是应关注增速变化率和边际贡献率。举例来说,两升水可以给人解渴,却无法满足大象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强烈通胀预期下,也不是所有股票都能“抗通胀”,只有那些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明星成长股”才是未来投资的重点对象。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从今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来看,通胀预期无疑是纵贯全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既然无法遏制住通胀预期,作为投资者,目前首要考虑的便是那些最有可能在通胀预期中会有所收益的板块和行业。而在这其中,受益最大的当属金融股。

基金篇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

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或是手中资金不多的投资者,投资门槛较低的公募基金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随着中国基金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加,基金业绩分化在不断加剧,甚至同一家基金公司的不同基金以及同一只基金在不同时期,其业绩表现也极不稳定。投资者可通过优选基金、构建基金投资组合的方式,来有效抵御目前的通胀预期,并确保长期收益的稳定增长。

具体到基金的遴选和投资组合的构建,一般情况下,可考虑基金公司、基金品种、基金风格、基金规模、基金业绩稳定性、基金过往业绩以及基金经理人的过往业绩等因素。

例如对于追求中高收益的进取型投资者,可以构建这样一个基金组合,由6只基金组成: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华夏大盘精选、兴业社会责任、嘉实主题精选、华夏策略精选、富国天惠精选成长。从这6只基金近一年来的表现看,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其业绩均显著超越了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水平,并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显示出其基金经理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不同类别基金中,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普遍受到关注。分析人士建议,在一个具有明显上升期的股市,股票型基金远远好于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这主要是其投资股票的比例造成的。因此,偏股基金是今年最优选择。

黄金篇需择机入市

黄金价格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屡创新高,可谓是真的火了一把。面对阴霾尚未完全消散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美元的疲弱表现,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个对冲硬通货、避险投资品种上。黄金作为保值的储备货币,具有稳定性高,抗风险强等特点,2009年的黄金牛市已经将这一特性充分证明。理财专家表示,对于大多数非专业投资者而言,以长期保值增值为目的,用中长线眼光去投资黄金可能更为合适。作为一种投资品种,黄金投资收益率短期看一般不如股票,但其价值相对稳定,常被当作避险工具。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的黄金依旧总体保持坚挺,金价将稳固在1000美元以上,2010年以后最高有可能挑战1500美元。其中,摩根士丹利预计2010年黄金价格将挑战1250―1300美元一线;摩根大通认为今年黄金高点在1300美元;法兴银行则更看好黄金价格,认为黄金价格将挑战1500美元。各大机构对于2010年黄金形成的良好预期主要是基于继续宽松的货币环境造成的通货膨胀预期。就黄金投资而言,是抵御通胀的有利武器,在家庭理财配置中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需要择机入市。

专家建议,作为一般投资者,还必须关注黄金在个人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专家建议,黄金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投资比例最好不要超过30%。对投资品种来说,如果是出于保值增值的目的,实物黄金明显优于纸黄金。

房产篇 需要理性对待

2009年的房地产行业先抑后扬,呈现“V”字型增长。一季度,房地产延续了2008年的低迷走势,成交清淡。而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特别是第四季度,在房贷政策收紧和营业税优惠末班车的刺激下,各大城市二手房房价急剧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这也让去年不少二手房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而这种财富效应依然强烈,以至于有三成以上的投资者期待2010年的房产市场依然红火,认为房产投资是胜算最大的投资品种。

而也有不同观点认为,2010年住房需求将趋于平衡,且将供大于求。加之房地产信贷政策和抑制房产投机的政策将更加细化,2010年房价将高位盘整。2010年,在通胀预期下,买房保值的做法需要理性对待,切忌盲目跟风。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大的泡沫,一旦投资性需求得到控制,房价很可能下跌,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2010年的房价对短期投资者而言不再具备投资的价值。长期投资者可以关注大城市郊区或者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二线城市,总体价格较低的房产投资存在较大的上涨潜力。

With the approaching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we also are going spend this festival, seeking wealth.

Investment in 2009, whether in the stock market, real estate or in gold, has been on a rising trend. The stock market was always bullish and the house prices rocketing. Meanwhile, prices of oil, food and meat are starting to fluctuate upwards.

The economy in 2010 has been defined as ‘Structure regulating and inflation preventing’ at the previous Central Economic Working Conference.

A panoramic vista can only be seen when standing high. It is the same with investment. Only if we adopt a high position, can we stabilize investment and maximize profit. For this purpose, we should keep in step with the national policies and learn to observe the market conditions as well as select an investment tool suitable for ourselves and for our ability.

财富过年计划

链接:2010十大理财策略

削减共同基金费用

股票和债券基金经理从投资者那里获利丰厚。一种更为廉价,通常利润率更高的替代选择是持有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不仅在费用上要少90%,而且在交易次数上要少得多,所以税负要少得多。

赔钱证券:该脱手时就脱手

随着市场接连低迷见底,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在2009年不受青睐。现在市场上升了26%,那些还继续持有的人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愚蠢了。即使如此,持有那些赔钱的证券绝非高明的投资方式。相反,现在应该考虑将其脱手。

理性地避税

将税收低效(即不节税的)投资项目加入到延税退休账户中。这包括公司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珍尼梅抵押债券。将股票和指数基金投入那些收益和损失能够相抵消的应征税账户中。

购买保险以防不测

人生多变化,结婚生子等等,天有不测风云,必须确保拥有保险以应对紧急情况。人们经常会忽略伤残保险,如果没有这项保险,人们就会在受伤(残)后承担高昂医疗费用和收入减少的双重损失。

控制风险

在科技股票破产后不久,数百万的投资者似乎“好了伤疤忘了痛”,投资风险资产项目,而不是保持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的平衡组合,如果你觉得不去冒险心痒痒,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钱建立一个可以主动投资的游戏账户。

谨防经纪人

不要在不完全了解情况的时候,被经纪人忽悠购买他热衷的产品。换句话说,问问你的经纪人是如何从中收取薪酬的,或者是找个按项目或者按小时收费的顾问。

谈论钱财

很多家庭厌恶谈论钱财,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经济不景气,告诉孩子们为什么你节缩花费了,孩子们是不会抱怨的。即便是相对富有的夫妻,也应当定期地互相讨论一下准备策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情。

及时更改受益人信息

及时更新退休账户、养老金、保险单和房地产文件(例如遗嘱)的受益人信息。如果你更改了遗嘱,但是没有更改退休账户或保险账户的指定受益人,那么涉及的财产将会最终属于还列在表中的第一位配偶。

别被广告忽悠

不管理财公司把一个投资项目吹得多“热”,该项目都有可能变得无人问津。比如说,去年年初卖得很好的保本基金就属于这种情况。最好的策略是:制定长期的理财目标,然后持之以恒。

篇6

2006年1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几近癫狂:指数不断上涨,截至年底,上证综指一举突破2600点的历史高位;沪深两市交易量不断放出天量,日交易量甚至超过1000亿元。最近,甚至传出一向领中国投资风气之先的浙江人开始变现原先炒房时买入的房产,持资金大举进入股市的消息。几乎每一个身处潮中的投资者都坚定地认为,中国股市大牛市已是不可阻挡。

股市上涨的若干理由

正如几乎没有人预测到几个月前悄然启动的这波行情一样,2006年11月份以来证券市场忽然的井喷行情也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但这就是事实,没有人愿意拒绝这种甜蜜的事实,更不希望行情走跌。由此,我们有必要去探寻此次行情背后的推动力量,分析这些推动力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出理性的判断。

2006年11月底之前,上证综指也在持续上涨,但那只是银行股及钢铁股等大篮筹股在上涨,那时遵循的是“二八定律”,即只有20%的股票在涨,但80%的股票并没涨,股指严重失真。但自11月底之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依然是“二八定律”,只不过是80%的股票在涨,只有20%的股票不涨。从技术分析的层面看,目前的证券市场的确已经进入一个强势市场。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了这种改变呢?客观地说,主要有人民币升值、巨量新资金入市、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等三大原因。

其一,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全球资本对中国A股市场重新定价。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经济如今正经历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美元贬值已不可逆转。相应地,人民币近期在对美元持续升值,到本文截稿之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上升到7.80,按此汇率,人民币币值已经超过港币,换句话说,一元人民币比一元港币更值钱了。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买入中国企业股票,既能享受到中国企业的高成长性,更能够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更多的外币投资收益。因此,在美元走弱、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合法或不合法地进入中国市场,推动对A股市场股票价值的重估。换句话说,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中国A股市场在国际市场变得更有吸引力。

其二,巨量新资金持续涌入,形成了股票买方市场,股价自然上升。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截至2006年12月,基金公司数量已达58家,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规模达7414亿元。2006年11月份以来基金极其优异的业绩表现征服了投资者,基金成为投资者首选。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新发行的一只基金一天内就筹集到100亿的规模;随后的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在一天内就筹集到419亿的资金,创下了中国基金发行的历史纪录,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此外,保险资金直接与间接入市资金已经达160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持有A股股票资产市值495亿元,这两者中约1000亿资金投入发生于2006年。一定程度讲,基金、保险机构、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巨大买方支撑是近期市场走强的最直接因素。

其三,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在于即将推进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于2006年9月8日挂牌成立,预计2007年初将推出第一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入选该指数的300只股票也因此而受到投资者青眯,交易量日趋活跃,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大部分价值尚被低估的股票价格在近期有了较明显的回升。

粗略统计,仅2006年11月份以来募集成立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必须买入股票持有资产、必须给投资者以投资回报,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一轮的行情理解为在天时(股权分置改革大获全胜、监管部门全力支持机构投资者)、地利(工行中行等大篮筹回归A股市场,A股企业的质量有了一定提升)、人和(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A股市场都形成了良好预期)之下由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所全力推动而形成。

价值重估与泡沫

巨量新资金入市,指数不断推高,股市走向泡沫化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响。据粗略统计,2006年8月份以来上涨幅度超过30%的股票的数量已经超过900只,占比70%以上。如此快的上涨幅度,是否说明中国股市已经处于高估水平?

这轮大牛市的根本动力是“价值重估”,换句话说,过去中国A股股票价值被低估,现在应该按新观念来评价A股股票的投资价值。所谓新观念,除了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之外,就是上文提到的人民币升值、巨量新资金入市、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即将推出。“价值重估”是一杆大旗,各种机构、资金在这杆大旗下左突右冲,屡屡创出诸如日交易量超千亿、指数一举突破多少多少点等在以往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承认中国A股市场的确需要进行价值重估,但“价值重估”不可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价值重估的合理边界,而在巨量资金的拉动下,极有可能会出现过度估值,泡沫就这样出现了。

在券商振奋人心的各种口号背后,在指数高歌猛进背后,A股市场还有投资价值吗?去除各种表面的杂音,其实我们用很简单的研究方法、以最基本的市盈率指标就能够得出基本判断:在沪深两市1380只股票中随机选取包括各种行业的140只股票,分析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其2006年12月18日收盘后的结果,我们能得出一个总体结论:中国A股市场目前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估值水平,但其中并不乏一些极具投资潜力的个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A股股票整体市盈率已经偏高,我们所研究的案例中市盈率最高的竟达690倍!此外,几乎每一个行业中都有个股的市盈率超过100倍,极不正常,说明目前的A股市场整体上已经处于过度估值态势。其次,A股市场里同样有一些股票,市盈率并不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第三,在短期内上市公司业绩不可能改善的前提下,巨量新资金入市只会加剧市场泡沫:酒类股票其市盈率已经很高,12月底五粮液等酒类股票领涨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存在的“黄金十年”

2006年12月底,证券市场迎来“黄金十年”的观点由某家证券公司提出,随后广为传播成为一个极受关注的概念,而“黄金十年”又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入市。支持“黄金十年”观点的人认为,由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将迎来高成长的黄金10年,按此观点,目前的中国A股市场极具投资价值,应该尽快入市。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的中国A股市场,相当于1982年的道琼斯指数,美国股市自1982年之后有了一次高速增长直到1987年“黑色星期一”导致的全球股灾出现而停止。

从2005年最低点至今,中国A股上涨幅度已经超过100%,这一涨幅是否过高?对此,持“黄金10年”观点的人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牛市才刚刚来临:历史上;日本在1989年泡沫破裂前,1985年到1989年股市涨了8倍。按此衡量,中国目前还远谈不上泡沫。

篇7

    个人投资者遭受的损失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损失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发行的衍生金融产品、股票和基金。

    (一)金融机构发行的衍生金融产品这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次级债及其与次级债有关的金融产品(如:CDO)发行所引起的。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年美国发行的CDO产品1510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100亿美元,2007年第一季度就达2000亿美元。1.关于CDO。CDO是“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的英文缩写,以信贷资产或债券为标的物,通过包装及分割,利用第三方公司,通常我们称之为“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PurposeVehicle),以私募或公开发行的方式卖出以固定收益的证券或受益凭证。CDO的标准物通常是一些债券,如高收益的债券、新兴市场的公司债或国家债,也包括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商用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资产证券化商品。CDO主要是用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风险对冲,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通。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本身并不值得个人投资者投资。因为CDO背后的标的物都是金融机构的一些债权,其债权的回收存在违约风险,且本身的收益率有限。如果再以这些债权为抵押发行债券,那么债券投资的风险将远高于收益。但是经过华尔街的包装和运作,这些债券获得AAA的评级,且有雷曼、贝尔斯登、美林、花旗这样的投行为发行机构,从而吸引并迷惑了投资者。2.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CDO产品。受国外金融机构的影响,我国内地的金融机构自2006年开始公开发售CDO产品。北京银行于2007年9月发行的“心喜”系列0770号和0771号产品、招商银行于2006年11月15日发行的“金葵花”8085号产品都属于这一类别。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5月至10月,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已经达651例。北京银行的这两款理财产品到期日为2008年9月17日。其挂钩的相关信用主体为雷曼兄弟控股有限公司等国际五大投资银行的信用,预期最高收益率为6.1%。如果这五大投资银行不发生信用违约事件,这两款产品就能获得预期收益。反之,客户收益可能减少、没有收益甚至发生本金损失。作为信用主体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9月15日申请破产保护后,按照合同约定:北京银行须将理财产品项下全部资金以等于票面金额的价格买入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之后只能按市场价格(通常低于票面金额)卖出,这会产生价差损失和交易费用,上述损失将由理财产品资产承担;理财产品交易合同随之自动终止。根据债券研究机构CreditSightsInc的测算,当时每一美元的雷曼次级债券则只能收回3.5美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二)股票正常情况下,股票是一个公司价值的反映。从本质意义上,股价应该是公司经营成果的一个量化指标反映。由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营业绩会变动,于是引起公司股价的变化。2007年股市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仅4月16日至20日一周时间内,沪深两市新增开户数就高达1919975户。自2007年10月开始,股市开始下跌,直到2008年10月28日跌至最低1664.93点,跌幅近73%。而其中像000878(云南铜业)这样的个股跌幅更是高达93%。我国的个人投资者几乎全部遭受损失。据调查,在2008年,有82.56%的投资者亏损。其中,大约有29.76%的被调查者表示2008年度的投资亏损在50%-70%之间,这部分投资者占比最大,另有24.64%的投资者亏损在20%-50%之间,更有22.3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亏损额在70%以上。

    (三)基金由于基金是投资于金融市场上的各种理财产品,其中以股票和债券居多。所以,股票的变动对基金的价值影响巨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有的基金几乎无一例外的亏损了。按照国金证券的数据统计,在2008年有151只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53.09%,86只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48.69%,只有32只债券型基金净值平均增长6.63%。由此可见,随着股价的不合理变动,基金的价值也受到同比的影响。

    投资价值决定论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个商品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内在价值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而使用价值则满足了交换的需求。由于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原始供给量都是一定的,比如股票的发行数量、基金发行规模都是一定的。所以供求关系主要体现在理财产品的相互交换上,即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交换上。正是由于对使用价值的判断,导致理财产品的价格变动,也正是投资的风险所在。本文从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角度来阐释金融产品价格波动。

    (一)内在价值决定价格就金融产品而言,无论是普通的金融产品还是衍生的金融产品,其代表的是实体经济的价值,是实体经济在资本市场上的反映。比如:股票。股票是一个公司价值的反映,代表的是公司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所以,公司的经营业绩是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在理想的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应该完全反映公司的业绩。从公司初始发行股票开始,原始股的发行价参照公司的总资产。随着公司的经营发展,当经营业绩增长时,股价上涨,当经营业绩下滑时,股价随之下跌。着名的投资大师罗杰斯的投资三个原则之一就是做功课。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挖掘业绩良好股价偏低的公司。所以,价值决定价格,同样适用于资本市场。

    (二)使用价值影响金融理财产品的价格如前所述,由于金融理财产品的特殊性,其供求关系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的交换上。因此,价格亦会受使用价值的影响。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正是资金使用价值的体现。回报率和使用价值是正相关关系。回报率高,即使用价值高;反之,即使用价值低。投资者购买各种理财产品正是出于对理财产品回报率有预期,亦即对其使用价值有预期。当投资者认为该理财产品使用价值较高,有较高的回报率,那么投资者就会购买。所以,投资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判断决定了其是否购买该产品。比如,在股票市场上,正是由于投资者的判断不同,才会导致股票价格并不总是反映公司的业绩,而是随着投资者的投资冷热程度发生波动。或上涨或下跌。当投资者看好其使用价值,投资需求增加。由于股票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股票的价格上涨。反之,价值下跌。所以,投资者对使用价值的追求影响金融理财产品的价格。使用价值的影响正是投资的风险所在。对使用价值的预期越高于内在价值,投资者的风险就越高。由于投资者的判断属于主观行为,受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周围的投资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个人投资者难以把握他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也就给投资市场增加了无限的风险。综上所述,内在价值是决定理财产品价格的根本因素,使用价值影响理财产品的价格,也造成了投资的风险。所以,对理财产品内在价值的认识才是投资的安全法则。

    价值投资的对策

    (一)开展投资理财教育并树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我国股市自成立以来,无论是1992年的深圳“8?10”事件,还是2007年的“5?30”事件,都显露出投资者严重的“投机”心理和“跟风”行为。正确的理财观,是将个人的资金投资于合适的资本市场,在活跃资本市场、创造资本价值的同时,从创造的价值中获得收益。价值投资是建立在投资者认识投资产品的价值基础之上。所以,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获得可以有多种途径。个人的日常积累、金融机构的讲座、政府性质的社会教育等。在英国,自小学教育开始开设理财类课程,不少大学都有专门的投资理财学教育。这不仅是树立全民健康的理财意识,也有利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资本市场的稳定。英国政府对理财教育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

    (二)政府善用经济政策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方向由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不对称,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较狭窄。而政府作为全国经济的宏观管理者,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先权。所以,政府利用手中的工具,引导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不失为价值投资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政府出台的商品房购买政策以及加息政策,就是很好的投资导向工具。所以,政府作为个人投资者的保护者,要充分利用经济政策传递市场投资讯号,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三)规范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价值投资的前提是投资的产品具备一定的价值。个人投资者获取投资产品的价值信息主要来源于公开披露的外部信息,包括产品的业绩报表、相关公司或机构的经营策略、新事时事。外部信息是个人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的最主要依据。所以,规范外部信息的披露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政府加强立法颁布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如:2008年7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内部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2010年5月26日,保监会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了保险公司面对公众的信息披露工作。为投资于保险公司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获取有效价值信息提供了保障。

篇8

(一)安全性

1.总风险

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经理为了避免单个股票可能出现较大的损失,会选择投资总风险较低的股票。他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个股出现较大的亏损影响到投资组合的整体业绩,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受到委托人或相关人员向法院其投资错误而要求赔偿(Badrinath,Gay和Kale,1989)。DelGuercio(1996)、Falkenstein(1996)[2]的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总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影响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重要因素。根据现资理论,β系数越高的股票其期望收益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测,持股比例与β系数存在正相关的关系。Badrinath、Gay和Kale(1989)、Bathala,Ma和Rao(2005)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β系数高度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偏好投资于高β系数的公司股票。另一方面,Badrinath,Gay和Kale(1989)认为机构投资者持有较高β值的股票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即在存在法律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机构投资者不能战胜市场,他们要负担比业绩优于市场时更多的成本,使报酬面临较大的损失。因此,机构投资者也可能持有较低β值的股票。但是,他们的经验证据没有支持该假说。

3.财务杠杠

财务杠杠与总风险、市场风险之间都是正相关的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的总风险是负相关的,但是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正相关的,也可能是负相关的,因此其与财务杠杠之间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如果持股比例与股票的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则其与财务杠杠之间也是呈负相关的关系。Badrinath,Kale和Ryan(1996)的实证结果表明,非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财务杠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4.公司规模

研究公司规模对养老基金持股比例影响的论文比较多,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结论:Arbel,Carvell和Strebel(1983)解释了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偏好大公司股票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投资于小公司股票,其即使投资数额很少也易达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的5%公告要求。第二,小公司风险往往比较大。第三,机构投资者可能期望公司多支付股利,而小公司通常很少发放股利。Gompers和Metrick(2001)发现1980~1996年期间大机构投资者增加了对大公司股票的需求,减少了对小公司股票的需求。Hessel和Norman(1992)、Fama和French(1993)、Bennett,Sias和Starks(2003)的研究也认为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大公司的股票。Cummins,Percival,Westerfield和Ramage(1980)、Cummins和Westerfield(1981)也提供了类似的经验证据。

然而,Jensen,Johnson和Mercer(1997)、Bathala,Ma和Rao(2005)的研究结论却与上述结论相反。Jensen,Johnson和Mercer(1997)发现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期间,机构投资者显著地偏好持有小公司股票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情况受国家宏观政策、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Bathala,Ma和Rao(2005)发现1994—1998年期间机构投资者转向偏好小公司股票,原因可能是在此期间股票市场比较稳定、安全性投资要求有所降低。

5.上市年龄

养老基金偏好持有上市时间较长的股票,因为股票的上市时间越长,就说明公司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这样的股票才是好的股票。Badrinath,Gay和Kale(198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上市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alkenstein(1996)、DelGuercio(1996)以及Bennett,Sias和Starks(2003)也均得到了与其相同的研究结论。

(二)谨慎性

按照普通法规定的“谨慎人”原则(PrudentManRule),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其客户承担着重要的受托责任,因此其非常关注所投资股票的谨慎性和安全性。投资经理在决策时会从保护自身利益角度进行投资。尤其是在投资业绩黯淡时期,如果投资经理能够证明其投资是谨慎的,则他们的投资也会被委托人和其他相关人士认为是安全的,而不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因此,Badrinath,Gay和Kale(1989)提出了“安全保证说”(Safety-NetHypothesis),认为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除应考虑通常为人们所接受的因素,还须注重投资决策本身的正确性、决策是否被外界认为合理的、信息充分的,且当其经营管理行为受到诉讼时,能够保证他们已经尽到管理责任。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外部专业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作为其投资谨慎性的参考依据。Badrinath,Gay和Kale(1989)选用标准普尔的外部评级作为衡量的指标。其实证结果支持他们提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股票谨慎性增函数”的假设。Gompers和Metrick(2001)的研究也验证了该假设。

Badrinath,Kale和Ryan(1996)则认为由于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目标、风险容忍度、监管约束和流动性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Badrinath,Gay和Kale(1989)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准确地描述了保险公司的投资决策。因此,他们利用1986和1988两年的数据,将机构投资者分为保险公司和非保险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保证说”不能解释保险公司持股比例的高低,但能够解释保险公司是否购买某股票,并且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比非保险公司更加谨慎。DelGuercio(1996)利用美国1968至1989年养老基金、共同基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统计数据,检验了谨慎性原则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全部机构投资者构成的全样本的实证结果也支持Badrinath,Gay和Kale(1989)的研究结论。

Bathala,Ma和Rao(2005)使用Valuelane投资调查库的财务能力评级作为股票谨慎性的替代变量,研究发现,股票评级等级越高,机构投资者投资比例也越高。

1974年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通过,其评估投资组合整体的谨慎性,不需要每一部分投资单独地都被认为是谨慎的。另外,ERISA要求除说明基金的参与权与赋予权外,亦对养老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报道与资讯披露作出明文规范,而投资计划中的基金用途与受托人责任亦明文规定其中。因此,一些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视角,研究了ERISA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尤其对养老基金的影响。

Cummins,Percival,Westerfield和Ramage(1980)调查了ERISA通过后对私人养老金计划投资行为的影响。作者问卷调查了87位投资经理和723位私人养老金计划经理。研究发现,养老金计划经理在ERISA通过后倾向采用书面的格式规范本身的投资方针,更加重视投资绩效评估,并会购买受托人责任保险。而且,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风险亦会减少。Cummins和Westerfield(1981)分析了ERISA对私人养老金计划投资组合分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RISA实施后养老金计划投资组合的集中度降低了,养老基金经理采用更为分散的投资方式。相比之下,银行信托和共同基金投资的集中度却没有下降。

(三)流动性和交易成本

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往往比较大,因此其通常投资于市值大的股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金额远远大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在其买卖股票时,会对公司股票价格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冲击。如果公司股票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其必然导致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投资于那些具有高流动性、对交易成本影响较小的公司股票。

Badrinath,Gay和Kale(1989)研究发现股票的流动性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有正相关的关系。Badrinath,Kale和Ryan(1996)采用与Badrinath,Gay和Kale(1989)相同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换手率,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其分别用1986年和1988年的数据均得到了与Badrinath,Gay和Kale(1989)一致的结论。

Falkenstein(1996)分析1991、1992两年开放式与封闭式共同基金经理人持股的横截面数据,发现股票的流动性(用换手率指标衡量)、波动性、价格、上市年龄以及公司规模都对基金经理人持股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即多数的基金经理人偏好流动性强、风险与交易成本较低的股票。Gompers和Metrick(2001)采用公司规模、每股价格和股票换手率作为流动性的替代变量。实证结果显示,在1980年至1996年期间机构投资者偏爱规模大、流动性强的股票。DelGuercio(1996)和Bathala,Ma和Rao(2005)认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具有高流动性,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更偏好投资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从而验证流动性是机构投资者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Keim和Madhavan(1997)抽选了一些机构投资者,研究交易成本的大小及其决定因素。这些机构投资者掌握了纽约证券交易所1991—1993年间2l所机构的股票交易全部资料。他们采用Perold’s(1988)的方法计算交易成本,发现总交易成本是重要的经济因素,而且与交易难度(TradeDifficulty)和市场流动性有明显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制订和评估投资策略时,了解交易成本是相当重要的。Gompers和Metrick(1998)也论述了交易成本对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性。他们假设机构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时,着眼点是流动性和交易成本。该文利用公司规模、标准普尔指数成份股、股票价格及股票换手率作为流动性的指标,检验交易成本会是否影响机构投资者投资选择。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偏重流动性,并会选择投资于大公司;交易成本虽然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不及流动性和公司规模重要。

(四)公司业绩

法院在判决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某项投资是否谨慎时,可能会参考公司以往的业绩状况。如果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公司过去的业绩良好,则法院往往会判决该项投资遵循了谨慎性原则,反之,则投资损失容易被认为是机构投资者投资不慎所致的。因此,投资组合经理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以防受到诉讼时被法院判决为投资不谨慎,在选择投资组合时会选择以往业绩骄人的、公司管理水平优秀的公司为投资对象。

Badrinath,Gay和Kale(1989)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美国证券交易所截至1985年12月31日为止的上市公司名单中抽选了2250家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机构投资组合经理在履行运用客户资金的受托责任时所作出的投资行为。他们采用过去60个月的超额回报率作为业绩的替代变量,发现该指标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过去业绩较优秀的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其的持股比例亦较高。

Hendry,Woodward,Cook以及Gaved(1999)访问了68位英国基金经理、经纪业分析师、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总监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公司和投资者分别看重公司哪些业绩资料呢?”这四组人员回答的意见相当一致,均认为最重要的依次是:财务业绩、企业策略、管理质量及人力资源管理。

Chan,Chen和Lakonishok(2002)关注的是美国共同基金的投资风格,其也发现共同基金倾向于购买过去业绩较好的股票。他们分别用过去三年的收益和过去一年的收益进行了分析,均得到上述结论。

(五)投资风格

Nicholson(1960)和Basu(1977)最先研究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的特征。他们认为价值型股票具有低市盈率或市净率的特征,成长型股票具有高市盈率或市净率的特征,并且价值型股票优于成长型股票。Reinganum(1982)、Basu(1983)、Cook和Rozeff(1984)以及Tseng(1988)研究发现,控制了股票的其他特征例如规模、价格和股息收益率之后,市盈率效应一直稳定存在。

Fama和French(1992)提出与成长型股票相比,价值型股票的市净率和市盈率较低、股息收益率较高。如果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喜欢投资价值型股票,则其持股比例与市净率和市盈率是负相关的、而与股息收益率是正相关的。Bathala,Ma和Rao(2005)从ValueLine投资调查库收集1990~1998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持股比例与股票市盈率、市盈率的成长性以及股息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市净率、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能得出机构投资者偏好价值型还是成长型股票的结论。

Shefrin和Statman(1995)和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假设投资者的投资倾向与“规模效应”和“市净率效应”有关。DelGuercio(1996)研究发现银行经理在1968至1989期间,从选择标准普尔评级高的股票转向直接购买规模大、市净率高的股票。这验证了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Shefrin和Statman(1995)提出的假说。

Black(1976)认为投资于没有股利的股票是不明智的做法。有些机构投资者禁止投资于不发放股利的股票。Badrinath,Gay和Kale(1989)以1985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的全部股票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股息收益率、换手率、公司规模、贝他系数等市场特征指标和公司特征指标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但实证结果发现股息收益率与持股比例之间的系数是负数,而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Badrinath,Kale和Ryan(1996)采用与Badrihath,Gay和Kale(1989)相同的特征指标,但不同之处,一是其选用1986和1988两年的数据,二是其将机构投资者分为保险公司和非保险公司两组。研究结果表明,非保险公司两年的数据都显著地得出股息收益率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这说明非保险公司青睐投资于成长型的股票。保险公司两年的数据也显示,股息收益率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但是没有通过统计检验。

Gompers和Metrick(2001)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特征的需求及其对股价和收益的影响。他们发现机构投资者从1980年到1996年持有股票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然后分别从法律环境、流动性和交易成本、过去收益状况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增加的原因。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股息收益率、市净率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无法确切地说明总体上机构投资者在这17年偏好投资于成长型还是价值型股票。

(六)公司治理

Useem,Bowman,Myatt和Irvine(1993)以美国最大的40个养老基金、40个投资经理和20个慈善基金会为样本,调查了他们对公司董事会的构成和作用的偏好。研究发现,他们一致认为董事会的构成和作用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并且提出了影响董事会有效运作的诸多因素,例如董事的独立性、多元性、技能和经验以及是否喜欢提问和深入思考等。其中,40%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治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独立的董事,20%的被调查者认为董事会的质量和多元性是其次重要的。有些投资经理喜欢董事具有法律或财务等方面的技能和经验,甚至是某领域的专家。另外,他们还认为公司内部管理者不应该参与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任命、薪酬制定和审计委员会;独立的董事不能是公司现在或以前的员工,也不能来自与公司有固定业务的其他公司的人员;董事会主席和CEO应该分开,董事会主席应由外部董事担任。

RussellReynoldsAssociates(1998)详细调查了1997年美国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公司治理问题,得到了与Useem,Bowman,Myatt和Irvine(1993)相同的结论:“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关注董事会的构成和质量”。同时,也得到了其他的一些重要结论:(1)机构投资者认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对公司董事会进行有效评估,尤其是缺乏关于董事会成员的信息,例如背景、商业交易记录和对董事会的具体贡献等。(2)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董事会应由外界中立、公正的权威人士进行评估。(3)机构投资者反对对CEQ薪酬设置最高限额。(4)机构投资者支持董事持股及将股票作为奖励计划。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养老基金投资偏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学者重点关注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特征(杨德群、蔡明超和施东晖,2004;肖星和王琨,2005;高雷、何少华和殷树喜,2006)。

杨德群,蔡明超和施东晖(2004)使用2002年证券投资基金年报中的投资组合数据对2002年年末基金的持股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考察了66只基金持股的825只股票的每股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市净率指标。发现基金的持股比重与每股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基金在2002年注重识别、挖掘和投资价值型股票;基金的持股比例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市净率的关系也是正的,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基金在考察公司的成长性和价值性时,更注重公司的价值性。

肖星和王琨(2005)L刘以2000—2003年期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特征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等角度出发,考察基金的投资偏好。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业绩都优于非持股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更倾向于选择财务状况好、财务风险小、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进行投资。外部董事的比例、董事会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以及年龄是决定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的重要因素。从股权结构方面考虑,基金更青睐股权集中的公司。

高雷、何少华和殷树喜(2006)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等公司治理机制对共同基金持股偏好的影响。他们通过分析1998年至2003年期间的样本,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影响了基金的持股偏好,然而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者保护是决定共同基金持股偏好的重要因素。并且,会计信息质量高的公司更能吸引共同基金的注意。大股东掏空的程度低、发行H股的公司更能得到共同基金的青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共同基金偏好持有会计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公司治理机制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篇9

一般投资者有一个误解,认为中国市场就是A股市场。其实不然,在海外机构投资者或全球大资金眼里,中国市场含有A股市场,还包括B股、H股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ADR等。其中,最主要的投资标的是H股而不是A股。

有海外分析称,2003年至2008年,追踪内地股市的香港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一般高于15倍,而该指数在2007年10月的市盈率为34倍。随着内地股市的大幅调整,香港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的2008年、2009年的预测市盈率只有10.3倍和9.1倍,这是该指数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可是,中国2009年、2010年的预测盈利增长分别为13.9%、17%,这将是增长最高的亚洲乃至全球市场之一。如果投资者认可这一分析和预测,那么,股价打了大折扣的H股,不是更有投资价值吗?因此,有海外投资人士撰文明确指出,在全球新兴市场见底回升之时,中国股市特别是H股将是反弹力最强的股市,也是近期最值得加码的投资标的之一。

2007年7月9日香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推出了恒生AH股溢价指数。当日该指数收报133.24点,说明A股股价平均高于H股股价33.24%。该指数经过一年的运行,时高时低。11月27目的早盘,在央行降息1.08%的利好刺激下,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仍达144,说明A股股价平均仍高于H股股价44%。在同股同权同利的前提下,看好中国,投资中国,加码中国,H股理应是首选的标的。

综观50多只H股,除了海螺水泥、平安保险贵过A股外,其他均低于A股。其中除一部分绩差股外,工、中、建、交、招等银行股,中石油、中石化、中铝业、神华、江铜等资源股,铁建、南车等基建股,均有10%至60%的折扣。也就是说,一样的股票在香港买要比在内地买便宜1成至6成不等。即使不考虑A股与H股的接轨,在价值投资的前提下,H股的市盈率明显要低于A股,H股的投资回报不是更高吗?

经过股改的A股市场与从未驶出直通车的H股市场,已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A股股价普遍更高于H股,其投资价值则明显低于H股。A股有大小非、大小限等供求方面的极大不确定性,H股则没有这样的变数。短、中期内,人民币相对美元可能贬值,港币却因联系汇率,俨然成为强势货币。长期内,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成为全球流通货币趋势也未变,H股则是用港币购买的人民币资产,也将分享升值收益。

篇10

    直接入市万事俱备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鸿翼认为,《通知》为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扫除了技术操作上的障碍,保险资金入市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意味着资本市场将大规模地引入合规资金,这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中国股市经历了5年的调整后,风险得到了大量释放,已经有一批上市公司具备了投资价值和吸引力。从去年起,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就一直在关注资本市场,并针对直接入市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

    如今,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道路铺就,保险公司更多期待的是,资本市场能进一步理顺、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制度问题,坚定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为更多的合规机构投资者入市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段国圣说,《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对保险公司本身来说,意味着投资能够多元化了,能够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只要在风险控制适当的情况下,对保险公司投资回报将有正面的帮助。

    段国圣指出,对证券市场来说,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性投资的理念,追求长期性、稳健性的目标,对整个市场尤其是对一些绩优的股票会有支撑的作用。保险资金有好几百亿,对市场有稳定作用。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政策刚为保险资金打开通道,保险资金就会马上入市。

    段国圣表示,这一系列配套文件出台后,保险公司在最多两周之内就可以入市了。目前技术调试、开户等工作加起来需要一至两周的时间。此前各保险公司已经向保监会递交了有关的申请报告,如有的公司要申请独立席位等,申请报告早就递上去了。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做相关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包括招兵买马的工作一年以前大家都做了。去年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证监会下发《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不少准备工作去年就在做。另外席位问题也很简单,租一个或买一个,只要几天的功夫。另外就是与银行谈托管问题等。现在大家主要在做交易系统的调试工作。

    市场长期资金持续增加

    华安基金投资总监王国卫认为,保险资金入市是个比较正面的消息。尽管对基金而言,未来的基金份额可能面临一些压力。但是,保险资金在投资上追求长期性、稳健性的目标,会对市场产生比较良性的影响。他预计,保险资金入市后会更关注经营稳健、分红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和如今市场内单纯关注成长性的投资导向形成差异。

    他同时认为,由于初期入市的资金规模不会太大,保险资金的入市效应将更多地体现出"潜移默化"的特点,其深远影响将会在未来几年后逐步显现。这样的状况和1998年基金入市后的市场影响比较类似。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保险资金入市的消息将会对市场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保险资金入市将会使得市场的资金供给持续增加,对于市场来说有明显的利好作用。而从去年的社保增加投资额度,到节前的年金入市细则公布,再到如今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取得实质性突破,管理层持续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增加市场长期资金供给的政策意图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协同监管机制建立

    有关权威人士认为,此次中国保监会会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制定《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的出台,表明在落实"国九条"方面,各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协调能力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