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0 07:3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35-02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项新兴事业,还是一门新的学科与新的课题。如何引导老年教育把“促进健康、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服务社会”作为其发展的基本理念,让先进文化占领老年教育阵地,使老年教育成为融“学、乐、为”于一体,既符合老年特点,同时又能实现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应加以深入的探讨,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指导性的东西,给老年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一个宏观指导上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此作些初探,意在抛砖引玉,促进老年教育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老年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成分: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它不仅是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主渠道,也是老年人享受终身教育的权利,是落实“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还是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应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把老年教育作为大文化事业和大教育的重要分支,列入国民教育的整体范畴,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促使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老年大学的主要任务:完成“五个载体”
老年大学是我国老年人才交流开发的重要载体,其基本的使命是:对老年人开展:学历教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伦理教育;补需教育;先进文化普及的活动。纵观广西老人大学(学校)的办学情况,要办好老年大学,充分发挥“五个载体”的功能与作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办学宗旨体现老年人的根本利益。由于社会医疗保障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许多老年人直到退休,不仅身体健硕,并且拥有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工作经验。许多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动机从开始的,寻找同伴和求健、求知、求乐、开始向体现更多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方面的需求转变。他们的许多人除了通过学习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外,还有乐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帮助解决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
二是教育形式符合老年人特点。笔者调研发现:讨论交流式、活动式、解难讲座式、调研式、个别辅导等因势利导的教学手段是老年大学中收到广大老年人欢迎的教学方式。此外,通过组织举办老年运动会,开展有特色的比赛活动,同时以各类专项活动组织为依托,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老年节等节日,召开茶话会、座谈会、赏月会,举办游园联欢、趣味游戏及各类文娱竞赛活动,也是不断充实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精神世界的好方法。总之,老年大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课本与现实、讲授与示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使老年教育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找乐,学、乐、行相得益彰。
三是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意愿。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贴近并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营养与保健、音乐与舞蹈、手工与园艺、文化知识、职业训练以及对离退休生活的适应等方面。课程设置应由颐养康乐型向应用技能型扩展,在广泛开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保健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设电器修理、摄影、电脑、家庭护理等课程,尽量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三、老年教育推进的重要手段:实施远程教育
当前,老年教育普遍采用面授的方式。面授的方式其优势是能直接的、手把手的进行学习指导,其具有比较直观、灵活,师生双方可相互交流的优越性,这种模式仍是今后我国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但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群体的人数倍增,各阶层的老年人存在着年龄与身体素质的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国家过去在老年教育方面的软硬件投资条件缺失的限制,采用面授模式来实现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教育愿望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地处边远农村地区、老年教育等硬件设施欠缺的、身体残弱的以老年大学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基本无法开展。因此,借助于现代教育传媒手段,例如,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创设老年教育空中课堂或老年教育网站平台,开发符合不同类型的、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特点需要的、丰富多采的老年远程教育的资源库,已成为满足老年教育当前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远程老年教育体系的重要能容。
四、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挖掘资源潜力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是老年教育渠道拓宽的重要举措。现有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各级各类中小学、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各种培训中心、电化教育馆所、及社区活动中心等,它们不仅具有充分场地图书资料的教育资源,还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包括大批退休的专家学者、博士教授。普通大中专学校,除收纳老年人就学外,可以增设老年人的专业,是学历教育,也可以开设老年人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或课程;另外,现有的老年,老干活动中心或场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注入老年教育的内容,甚至象养老院、托老所都可以兴办老年教育,使活动与教育紧密结合。此外,文化体育设施的使用,应纳入城镇社区活动的范围,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同时注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使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采,老年教育不断健康兴旺地发展。总之,关注和协调全社会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服务于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大众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老年教育的终极目的,建设文明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老年教育体制发展方向:多元化的经营
我国是老龄人口众多,老年教育方面国家投资不足的国家,所以,我国的老年教育只有建立能使自己产生造血功能的投资体制,才能保证老年教育的长兴不衰。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广西的区情,笔者认为,应广泛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最终走向市场化、民营化的方向。
首先,从老年教育的实体的投资环境角度来看:一是要营造一个老年人投资的环境,大部分老年人受教育需要作一定智力投资,这包括购置教材、音像、电脑等设备,缴纳微少的学费等以保证学习的需要。二是确保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享受老年教育社会福利的环境。这就要把老年教育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争取更多的政府和社会福利部门在经费上给以支持。三是营造一个老年人消费的环境。老年教育办学的实体部门,把学、吃、喝、玩、医疗保健紧密地结合起来。寓教于吃、喝、玩、乐中,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医疗、生活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多方位的服务。通过以上诸种措施,逐步将老年教育推向市场,走向民营化的发展道路。
其次,在老年学校的管理体制上采取董事会或管委会的形式。董事会、管委会主要的职能是管理学校的财务预决算和重大事务。董事会或管委会成员应吸纳老年教育受益的系统或部门,以及一些公益性社会团体为董事或委员,董事及其成员每年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给学校一定的资助。董事会或管委会面向社会招聘有相关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校长,学校实行董事会(管委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向董事会或管委会负责并定期不定期按董事会章程向董事会汇报工作。
六、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统一的领导体制
老年教育不仅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还是一项朝阳事业,要使其稳定、健康与持续地发展,需要党政重视,纳入政府规划,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走规范化建设的道路。
首先,老年教育要把体制的理顺作为切入点,将其管理纳入政府管理系列,转化成为政府行为。目前老年教育工作大都由老干部工作部门或工会等管理,而在很多企业或农村地区这种管理是缺失的,更不要说管理的质量了。所以,进一步明确和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机构与部门的责、权、利及分工与合作,加强对老年教育的规划、监督和协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年教育的责任落实到实处,这是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其次,建立老年教育经费的常态投入机制。老年教育的社会福利性决定了政府是投资主体,对老年教育的工作目标的达成及投入状况应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和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范畴。此外,应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企业界、慈善机构以及社会有识之士投资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老年教育事业。
综上所述,老年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大学要完成“五个载体”的任务外,更要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与潜力,通过老年教育多元化经营体制的改革探索和现代化远程技术的使用开展先进文化活动。惟其如此,才能扩大老年教育的外延,又能丰富它的内涵。实现老年教育大众化与多样化、特殊性与普遍性、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利用、技能知识传授与素质提高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红玲.应将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N].中国社会报,2013-03-22
[2]沈志伟.吴江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案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篇2
一、在老年教学目的上,要突出一个主题。
就是要突出以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为主题。俗话说,“四季春为首,五福寿为先”。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老年人,他们的特性之一就是进入了“双高”期(高年龄、高发病),而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无疑是各级老龄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偏离这个主题,任何形式的教学都不免沦为无稽之谈。因此,老年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手段、内容抑或成效上都必须始终围绕并实践这一主题。
二、在教育方式上,要实行“两个结合”。
我县自2005年开办老年大学以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教本教学与声像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首先是在室内课堂上,变讲课方式的单一被动为师生交流互动,并辅之以多种多样的声像硬件,达到每一堂课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是不断拓宽教育场景。老年大学与老年体协、老年科协、沤江诗社协同“作战”,如以举办体育活动、组织参观考察、举行书画比赛等形式,使学员常学常新。
三、在教学内容和效果上,要实现“四有”。
第一,老年教学要注重趣味性,使学员们学有所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老人性格志趣各异,要巩固教学成果,就必须紧紧抓住老年人的兴趣点。这就要求老年大学所开设的课程科目多而杂,如开设各类球类(门球、地掷球、柔力球等)满足追逐运动者,开设苗木盆景类满足喜欢园艺者,开设书画琴棋类满足艺术追求者,等等。
第二,老年教学要注重思想性,使学员们学有所思。要经常组织老年人以各种形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际国内时事政治,使老年人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第三,老年教学要注重针对性,使学员们学有所获。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性、普遍性、多发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知识传播,比如糖尿病的防治等。二要根据季节变换等自然因素,教育老年人加强防范。三要普及现代化通讯、家电等使用常识,提高老年人不时之需的应急技巧,提高自身保护能力。
篇3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老年教育工作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适时调整充实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名誉校长,部分离退休县级老领导任校长、副校长,组织、老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校务委员会定期研究老年教育新情况,及时解决老年教育工作新问题,为老年教育事业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经费落实到位。县财政把老年大学3万元办学经费纳入预算,按期拨付,临时性大型活动所需经费随报随,不断加大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帮助解决办学场所、办学设施等问题。目前学校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固定教室,安装有2台3匹柜式空调,配备了影碟机、录像机、电视机、卡拉OK等教学设施,设有保健室、阅览室、接待室、活动室等辅助设施。
三是师资配备到位。以学员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作为唯一标准,采取“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方式,不断扩展教师的选聘渠道,加强后备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先后从县委党校、县司法局、县中医院、县一中、县文体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单位聘请26名有专业特长、热心老年教育、懂老年教学的同志担任老年大学教师,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老年大学教师队伍。
二、强化工作措施,满足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年教育工作,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做到“三个突出”,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教学内容突出多样性。一方面,坚持将政治理论作为老年大学的必修课,通过形势报告会、理论专题辅导等形式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老年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另一方面,根据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拓展文化知识、保健常识、娱乐活动等教学内容,突出老年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学校还通过在教室设立模拟法庭,用真实案例引导学员学法用法,效果甚佳。
二是课程设置突出合理性。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先后开设了时事政治、英语、老年保健、老年体育、书画、盆景、音乐等八个专业课程。其中,保健、书画、盆景等深受老年学员喜爱的专业,开设“提高班”课程,同时增设英语专修班、电脑专修班、文艺专修班,既满足了老年学员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又满足了老年学员“提升自我”的愿望。
三是教学方式突出灵活性。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先后组建了盆景、摄影、绘画等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以教学推进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学,激发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老年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社会教学的延伸,不断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校每学期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1至2次。近年来,先后参观了县内重点工程白水峪电站、庙子头电站、北河农业科技示范园、石花镇参观了重点企业、五山镇参观小康村建设、承恩寺、襄阳古隆中、枣阳白水寺、二汽襄樊基地、河南内乡等20多处。
三、强化创新意识,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创新贯穿于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形势报告会、理论辅导班,对离退休干部进行正规、系统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引导广大老同志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党的*召开后,及时邀请理论专家进行辅导,发放*报告单行本和学习资料。
篇4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而造成的粪便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次数减少,排便后没有满意的畅或排便时间虽不延长但大便坚硬,排便困难者,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老年人便秘大多是慢性习惯性便秘。据资料表明60岁以上人群患有便秘的占30%~33%,老年人便秘更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发因素,同时便秘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主要元凶,老年患者便秘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诸多困扰和隐患。
1 教育方法
定期举行健康讲座,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势进行健康宣教,并组织实施,在实施中及时评价,更具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育计划。
2 健康教育内容
2.1便秘的基本知识 让患者了解便秘的一般知识,便秘形成原因,症状等。
2.2饮食指导
2.2.1 饮食习惯不良 如:暴饮暴食或饮食过少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食谱要广。保证适当的饮食量,每天早晨起床后进食早餐。饮食太少则形成大便的成分不足,大便量偏少,肠道得不到适度的充盈,肠蠕动功能减弱容易引起便秘。只有保持饮食生活规律,调节自身的肠胃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的症状。
2.2.2改变饮食结构 合理搭配膳食以促进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为原则。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主食要多样化,粗细粮搭配,不要忽视豆制品的摄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每天保证1斤蔬菜,牙齿不好的老年人要吃带馅的食物如包子、饺子等。膳食纤维可增加食物消化吸收后的余量刺激肠道蠕动还能保留部分水分促进排便。食物纤维的唯一缺点是食用过多容易使胃肠下垂,所以不可进食过多。我国国家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适宜摄人量为30.2 g,老年人食物中宜适当多放一些植物油,脂肪可以润肠,脂肪酸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2.2.3 保证适量的饮水量 摄人足够量的水分可以使肠腔内保持足够软化粪便的液体,无特殊疾病要求建议每日饮水2000 ml左右。老年人应禁忌饮酒、浓茶、咖啡、过食、辛辣燥热的食物,以免易引起大便干燥。
2.3 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老年人大多不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老年人最好养成每日一次的排便习惯,应于每曰晨起后在室内稍做运动,空腹喝一杯凉开水或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排便,或者选择在早餐后20 min排便(不管有没有便意),肠胃受刺激会产生蠕动引起便意,以培养保持排便的条件反射,长期坚持会形成早上排便的习惯,老年人更不应抑制便意,应该一有便意就去排便。正确的排便姿势:老年人多使用坐便器排便,鼓励老年人在使用坐便器时把脚踩在脚凳上,身体前倾,先深呼吸再适当用力排便并用双手进行腹部按摩。
2.4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应改变好静不好动的安静生活方式,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刺激结肠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推进和增强肠管肌肉的收缩力。活动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改善胃肠动力。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同,个体差异较大,活动量应因人而异。活动必须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简到繁。先做些轻微柔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可选择散步、快步行走、走跑交替、太极拳和活动腰背及四肢的保健操。自我的腹部按摩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次,手法应轻快、灵活、均匀。卧床的老年人可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进行腹式呼吸运动,提肛运动保持良好的肌力。
篇5
关键词:老年教育 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 学习型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重视老年教育,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
按照联合国定义老年社会标准: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称为“老年型人口结构”。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1.77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亿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二五”时期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将影响着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老年教育的发展概况
1973年,法国创立了世界第一所老年大学,被认为是老年教育兴起的标志。1983年山东省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迈出了第一步[1]。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有49289所,在校人数近587万;各级老年人协会401100个,参加人数4389万人;各类老年社团组织37193个,参加人数456万人[2]。但与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规模远远满足不了时展需求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使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老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老年教育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先行地区,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老年教育起步不久,各种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全等问题,严重制约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社会对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地方政府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很多地方尚未把老年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老年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老年教育的关心和支持相对薄弱。
(二)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老年大学是由老干部局主办的,没有纳入教育部门管理,由文化部门负责规划和管理,而民政部门则把老年教育作为老龄福利政策的一项内容[3]。老年教育没有明确的负责规划、管理的部门,多头管理、责权分散、管理缺位等现象,导致老年教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三)财政投入不足,制约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政府对老年教育的投入不多,老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资金缺口成了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现有的老年教育机构的资源配置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老年学校的数量、规模跟不上,地方高校成人继续教育没有设置适合老年人的相关专业,老年人学习平台难扩容,老年教育供需失衡矛盾突出。资源紧缺,僧多粥少,一位难求的现象,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亟待革新
目前老年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教育内容过度倾向于娱乐性教育,很多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都停留在文娱活动、医疗保健、体育锻炼等上面,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单一,老年人需要的很多相关课程都没有开设。社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缓慢,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较少,缺乏网络媒体教育,教育方法主要集中于理论说教,缺少交流互动,无法满足老年人发展自我、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需求。
(五)师资队伍建设力量不足
老年教育招收的学员,已扩展到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老人,不再局限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老人。人员众多,需求各异,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但目前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一些离退休的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师资队伍专业化、多元化建设亟待加强。
四、发展老年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教育的社会认同感
“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教育的最好诠释,老年教育有助于排遣老年人独自在家的寂寞,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增进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感。地方政府应把老年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借助各种传媒,深入社区加大对老年教育的宣传报道,营造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良好环境,提高社会对老年教育的认同感。
(二)完善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
篇6
1.老年人刚从生产第一线下来,从之前的实践者、生产者转变为旁观者、评论者,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消沉的心理。长此下去,他们将会把自己封闭起来,隔绝与社会的联系。反之,如果老年人接受教育,适时地与社会接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可以使他们更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和转变为新的社会角色。
2.使老年人老有所为,发挥其人生价值。不少人认为,60岁之前的人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生命的顶峰。但据国内外学者调查研究,老年人的生命价值也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如各国首脑、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学术大家等均在60岁左右。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老年人不想被社会淘汰,只有加强学习,保持与社会的接触,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其最重要的人生价值。
3.增长老年人科学文化知识。在我国,老年人的文化层次普遍比较低,知识陈旧。与之对比的是,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要随着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提高,要和社会接轨,老年人就得接受现代化科学知识的教育。
4.老年教育是老年人生活的精神调味剂,不仅可以丰富余暇生活,还可以和更多的同龄人聚在一起杨谈人生,使他们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更富有意义。
二、目前老年教育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无法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和与日俱增的老龄化进程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主要面临如下几个方面:
1.办学经费紧张
许多地方经济不景气,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人到老年教育中,使得部分老年大学教学器材、教学设备损坏严重,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即使完好、能用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也与现代化教育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老年大学的发展。其次有些老年大学的活动室因为缺少教育经费的投人,没有娱乐设施,开放时间少,形同虚设,引起老年人的反感。
2.缺乏理论指导
现有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单调,开设课程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社会形势相差甚远,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其次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以致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
3.覆盖面小
目前,我国老年大学基本上以培训班形式授课,且授课地点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中西部等广大地区并未创办老年大学或开设相关培训班,客观上造成了中西部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普及程度偏低。
4.法律法规不完善
有些老年大学教学场地被相关部门挪作他用,或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任意变动上课时间,且上课内容太形式化;有些单位的老年大学只是装装门面,至于运行管理,无从谈起。因此,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老年大学的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每一所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器材、日常管理等进行监督。2010年7月,国务院虽然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介一2020年)》把老年教育纳人其中,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老年教育,但该《纲要》没有明确具体谁去投人、谁去监管,缺乏具体操作性,需要进一步提出明确的职能部门,将督促、考核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对老年教育的建议
1.转变老年人的思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已经不再是困扰老年群体的烦恼,物质生活对他们来说也比较丰富、充裕,精神生活则相对空虚。其次,在他们看来,接受教育是学生们应该做的事情,老年人行将枯朽,再接受教育也没啥必要。这是大部分老年群体目前比较普遍的思想。所以,尽快转变老年人接受再教育的思想是开展老年教育工作的基础。
2.提高对老年教育的重视
老年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其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积极参与,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创办出良好的老年教育环境。可目前有三在不少部门领导认为老年大学就是让一群老同志聚在一起玩玩,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致使某些单位领导不重视,导致经费筹措困难、难以运作。有些单位即使创办了老年大学,可课程随机开设,根本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现象均造成了社会老年大学发展参差不齐。为此,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主管部门需提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切实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将老年教育落实到实处。
3.完善教育体制
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从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到老年大学任教,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并制定出健全、规范组织机构、制度章程,落实工作人员的编制、福利待遇,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教师待遇以稳定师资队伍。其次,可以从外面选聘有专长、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授课老师,增加学员对外界世界的了解。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办学条件简陋的老年大学,请求政府部门出面,帮助协调有关企事业单位将空闲的场馆、设施、器材免费提供给老年教育机构使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让老年大学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办学条件最优化。
4.实施针对性教育
由于老年人学习的目的、文化程度、年龄特点等差距较大,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分层次。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以传授各科基础知识和掌握基础技能为目的,同时普及老年生活中必需的科普知识,为老年学员适应社会进步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一定基础知识的老年人,教学内容就更深人一点,更高一点,提高他们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水平,从而使学员在某一领域得到更系统,专业的知识。对知识水平较高的老年学员,则以研究为目的,进行更深人的研究,以达到成为“一技之长”的人才。
四、管道储运公司老年大学取得的成就
1.课堂内容丰富
管道储运公司自19%年创建老年大学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结合老年人需求和兴趣,先后开设了乐器、书画等不同课程专业,吸引了众多离退休职工前来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不仅开拓了老年人视野、丰富了老年同志退休生活,还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管道储运公司及社区的稳定发展做了贡献。
2.业余生活丰富
篇7
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一定要从“没有农村老年教育是不完整的终身教育,没有农村老年人参与不可能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高度,把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牡丹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文明,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把“网络课堂”和农村老年人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期所盼联系起来,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老年人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许多基层党员干部说,有了“网络课堂”,农村老年人才能不被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抛下;才不会在“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被落下。既缓解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子女负担和社会压力。这件得民心的大事,再苦再累再难,我们也一定想方设法办实办好。
量化目标,突出建设重点
我们经过考察论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2012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全面开通,全市859个村收视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有30%的老年人参加学习活动;第二步,到2016年,实现村级老年学校和收视点深度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有50%的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第三步,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前夕,抓薄弱,促平衡,实现“四率”(村级老年学校收视点覆盖率、区域均衡发展率、老年人收视率及满意率)全面提高,尽量让有学习愿望和能力的老年人都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为此,我们着力抓好四件事:一是着力抓好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继2008年全市投入1585万元建设、完善、升级四级网络平台,2010年又全面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建设了“红杉树”视频直播系统、远程寻呼系统和远程教育网站,为终端站点配齐了“五大件”(电脑、投影仪、打印机、摄像头和音响),实现了全市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备高标准全覆盖。通过对站点管理人员网上技能培训和考核,分档次兑现补贴,靠制度严格管理,确保网络平台安全、清朗、便捷、流畅。二是着力抓好课件研发推广体系建设。选课设课,要坚持引导老年人跟上时代、提高素质、参与社会的原则。既考虑个人情趣爱好满足精神需求,又要摸索“发家致富”过日子的生财之道。不管选什么课,都要有与本地主导特色产业和当家品种紧密相连的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多设“快餐”、“自助餐”、“家常饭”,少开“大餐”、“套餐”和“西餐”。为了适应教学需求,我们还开发了本土课件。市委组织部部长葛民亲自出面协调,共筹措资金20多万元,为我校先后购置非线编辑机一台,摄像机2台,光盘打印机一台,建成了非线编辑室,承担远程教育课件的采、编、制、传工作。三年来,共制作教学课件和专题片27部,还录制了两届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学员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农村网络春晚》,深受全市农村老百姓喜爱。第三,推广应用。除了绘制网络操作流程图发到收视点,还将制好的课件,按全年网络课堂教学计划适时上传“牡丹江先锋网”和“牡丹江老年大学网”,同时刻成光盘发给县(市)老年大学备用。林口县植场村初明华,患类风湿病20多年,胳膊疆直连饭菜都送不到嘴里。村里开了“网络课堂”播放健身舞“小电影”,她让老伴背着去,先是一边听一边看,慢慢跟着比划,渐渐地胳膊腿能伸直了,现在,一天去三趟学健身舞,生活已能完全自理了。穆棱市钟山村王玉财,62岁的他除了种地还养猪,开始没经验,在老年学校学习科学养猪方法后,他成了行家,现在生猪年存栏量200头,出栏500多头,毛收入达百万,成了远近出名的养猪专业户。三是着力抓好收视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收视点基本做到了“七有”:有年度授课和活动计划;有学习用的教室课桌椅和活动用的广场及音响;有学习活动参加人员名册;有信息收集反馈记录;有专(兼)职服务管理人员;有简约实用的制度;有校牌标识。四是着力抓好多元投入机制建设。经济实力较强的富裕村,由村集体按老年人数给学校拨款,多则人均千元少则百元;大多数村实行划拨机动地给学校经营或由学校转包,收益归学校;“老、少、边、贫”村,享受上级业务部门帮扶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有“以奖,以建,以物”以及进城出国创业务工赚大钱的子女资助学校孝敬长辈。我们及时总结了穆棱市“第一书记包村带校”、宁安市“敬老帮校”等经验,保证了农村老年学校办学经费成为“一池活水”。
强化责任,推进工作落实
篇8
一、更新观念,增强老年教育的活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旧的办学模式已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生源问题,由于我们过去抱着“老年学校,老年大学是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的观念,人为地使学校与社会隔离,致使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徘徊于校门之外,造成了重复招生,生源枯竭的危机,由于退离休干部人数有限,两届学员的结业导致重复教学内容,年年老一套,失去了吸引力,严竣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要求得老年教育的生存发展,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勇于打破禁锢我们办学思想、阻碍我们办学步子的条条框框,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准确把握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起新的教育观。
一是树立“大教育”的观点。把整个社会老年人纳入老年教育的视野,打破只面向离退休干部办学的旧体制,发展壮大老年教育队伍,把老年大学办成社会老年人的“家”,使老年教育由“无源之水”转入“源远流长”的新境地。
二是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立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三高”特点,把提高老年人自身素质,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老年教育真正办成适应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
三是树立“时代教育”的观念。立足于时代,服务于时代,以时代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拓宽老年教育的新领域,增添老年教育的新内容,开拓老年教育的新思路,把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新型老年人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使老年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我们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了旧的招生制度,把校门向全社会老年人敞开,并在龙马、双套、大兴等村设立了三个分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老年人的求学愿望,使老年教育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镇、村二级网络结构,增强了老年教育队伍的活力。
二、求实创新,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
一是围绕“学用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实践性。老年人在生理变化上共同特征是记忆力、视力、听力等相对较差,在接受新事物上的突出特点是重经验、实用而轻理性,加之他们接受老年教育又具有“短时性”,而不适宜于从事高深持久的脑力劳动,难以接受注入式的理论教育,这就决定了我校老年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首先,在学科内容方面我们注重贴近并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讲授与示范、课本与现实、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真正使学员学有所得。特别是近几年来,为突出实践性办学,我们把专业实践课作为教学的重头戏,同时,我们还大胆改革完善教育内容,赋予教育内容以更加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我们根据老年人生活实际和需要,先后开设了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及保养使用,老年养生保健、烹饪、“老年人社会问题和政策”、“识别假币与假冒伪劣产品”、“老年人购物消费指南”等学科,由于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注重培养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服务能力,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现实性,因此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二是围绕“学乐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娱乐性。我们围绕“寓教于乐”做文章,努力为老同志改善和优化学习软环境。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文体课,内容涉及歌舞、游艺、卫生保健、书画等,并将专业课、理论课同文体课穿插安排,同时适当缩短理论学习时间,相对延长文体课时间,使学员学习生活有声有色、有张有驰、劳逸结合,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在教学形式上,突出故事性、趣味性,如经常搞答辩、评比、研讨等,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情趣和生机,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感染力。
三是围绕“学为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服务性。老年人参加学习的动机,已从求知、求乐、求健开始向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方面转变。“学以致用,以学促为”已成为广大老年人参加学习的追求目标。实践证明,广大老年学员通过学习,所发挥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地方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三、学有所为,老年教育硕果累累。
老年大学的学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拓宽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和技能,增强“老有所为”的本领。为家乡的三个文明建设尽心尽责作贡献。现在校的多名学员中,有成为乡、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骨干。仇堆村学员于九年,带头学习多种经营知识,在全村带头发展苗木,栽植果树,年均获利多元,自己富有了他没有忘记身边的群众,年以来,他每年为周围的特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近的贫困户先后走上了致富路,他本人也先后五次受镇党委、政府的表彰;今年岁的离休干部王加其充分发挥自己以前当干部的优势,把在老年大学里学到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民事调解等知识结合农村工作现状,年请人编写小剧本,和本村的几位文艺爱好者组成响水县第一支老年业余文艺宣传队,采用跑“旱船”、快板书、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顾年老体弱,带队走村串庄,宣传计划生育,破除封建迷信、反对赌博等。几年来,为乡亲们田头送戏多场,近几年他组织的文艺宣传队还被邀请到涟水、灌南等县的部分乡镇演出,深受群众的喜爱;学员杨章元同志年自费去外地为纪圩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筹资万多元;年,离休干部穆飞见大拐小学校舍破漏,主动捐出元,修建校舍;黄圩居委会老年学员吴安江、高庄村学员陈东初、大兴村学员崔如林等老同志连续多年担任当地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了余热。年以来,我们围绕学为结合,组织了十几名离休老干部、老退休教师、老党员,搜集整理黄圩籍烈士事迹材料,撰写革命历史回忆录,总结挖掘老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我们还组织学员成立了“宣讲团”、“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文艺队”等组织,组织他们围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田间村头、学校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治宣传教育和慰问活动,发挥政治优势,巩固和扩大了老年教育成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镇创办老年大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市兄弟乡镇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先进为榜样,扬长避短,真抓实干,努力把全镇老年大学的创办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黄圩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贡献。
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近年来,我们黄圩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广大老同志紧紧围绕市、县关工工作中心,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教育,通过发动“五老搞三帮”、举办农村青年科技政治学校、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办好家长学校等工作,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积极创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们黄圩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工程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会办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党委明确一名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兼任镇关工委主任,明确村(居)关工委组织由村(居)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将关工委工作坚持“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计划、有目的定期开展关工组织骨干培训,提高其道德修养、业务素质,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老同志的积极性,保证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高效运转,我们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关心老同志,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对工作中遇到的老同志难以解决的问题,镇党委主动协调,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特别是对镇、村(居)关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专职副主任的补贴问题,镇党委领导亲自过问,保证了关工委工作人员的报酬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组织,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镇认真挖掘全镇关爱资源,不断充实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们首先把有条件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尽可能多地动员出来,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行列。按照省关工委“建设开放型关工委”的要求和市、县各级关工工作要求,我们首先对全镇“五老”分布状况进行排查,特别是老科技、老政法、老教师,哪些人可以“出山”,向党委分管领导作汇报,请他们出面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大造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光荣的社会舆论,在普遍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三顾茅庐”的精神,登门诚请老同志“出山”,同时,我们还以镇党委名义向“出山”的老同志颁发聘书,从而增强了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至目前为止,己吸纳名老同志投入到关工队伍中,从而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冯光红,年出生,就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是位具有近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是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年镇关工委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为了请冯老“出山”,镇党委分管副书记亲自出马,做冯老特别是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当时年近八旬的冯老住在响水县城的儿子家里颐养天年,让他参加宣传团,到全镇各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虽然冯老同意“出山”,但其儿子怎么说也不同意,这也难怪其家人,都己年近的老人了,当然舍不得让老人再去操这份心,受这份罪,后来我们又请与冯老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上门做其儿女工作,在我们的诚心感动下,冯老终于“出山”,近十年来,冯老亲自编写宣讲稿,参加宣讲活动,至今累计宣讲近百场。
其次,从老同志实际出发,做好组织工作。我们根据老同志的特长,分别组织老同志成立了中小学校外教育辅导队伍,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宣讲团、法制教育报告团、转化失足青少年帮教队等,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三、强化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⒈筹建教育基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黄圩镇作为革命老区,曾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都是教育青少年的生动教材,为了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用身边的革命烈士事迹教育下一代,年,我们组织老同志在全镇范围内宣传建碑立传育后人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全镇广大干群的热烈响应。为了核实烈士身份,补充分征集史料,我们组织老同志一边到县党史办、县志办、民政局查找历史资料,一边到全镇个村多个村民小组,走村串户,召开老党员、老干部、老复员军人、老农民座谈会,挖掘老人头脑中的历史记忆,寻找线索和证据。为了核实王习纯、郑友艮等烈士材料,关工委副主任杨金台先后次去淮安、次去连云港,走访近千位老人,召开近百次座谈会,辗转近万里,南京、上海、山东、河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年腊月,在调查核实湾圩村烈士刘政权事迹材料时,杨金台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在射阳县几个镇村调查近个月,白天挨家挨户找老人了解情况,晚上在灯下整理材料,由于疲劳和寒冷,杨金台的胃病复发,虽然疼起来是满头大汗,可他一刻都没有停止调查工作。通过几年的调查取证核实整理,最终确认黄圩镇共有烈士名,在原来县志记载的名基础上增加了名,并对每位烈士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档案材料,为开展对青少年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为了筹集建碑资金,镇关工委在向县民政部门和县关工委积极争取的同时,还组织老同志积极宣传动员全镇广大干群和师生为建碑伸出援助之手,在老同志的倡议下,全镇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广大群众、师生员工纷纷解囊,在很短的时间内,镇关工委先后收到捐款万多元,全镇先后建立了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座“日军侵占黄圩罪证碑”。
建好教育基地是基础,用好教育基地才是真正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的作用,用烈士事迹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每逢重大节日,镇、村(居)关工委老同志都要组织青少年到附近教育基地祭扫活动,各村青少年入党、入团、入队的宣誓仪式,也在教育基地举行,几年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己达万多人次。为了使革命传统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并深入到每个青少年的心中,年,镇关工委组建了一支由退休教师杨章元、陈东初等位有一定知名度、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年巡回报告团,明确内容、制定计划,按计划到学校讲课,每周一次,不管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报告团从未间断。去年月日,大风裹着黄砂,刮得人眼都睁不开,报告团的同志们仍然骑着自行车去离镇多里的双烈小学作报告,月下旬,老同志们冒着摄氏度的高温到湾圩、云彩、均平、龙马等小学作报告,离休老教师陈东初,身患多种癌症,靠药物维持生命,可他一场报告都没有缺过,他说,属于我的时间己经不多,再不抓紧时间多作几场报告,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报告团所到之处,深受师生的好评。
⒉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镇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综治办,建立完善中小学法制学校所,由名优秀干警任法制副校长,由名离退休老干部任校外辅导员,我们每学期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近年来,年均向中小学生宣讲达场,中小学生受教育率达,今年春学期,我们还组织多名中小学生举行联名向网吧告别签字仪式。为配合“建设平安黄圩,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我们组织老同志深入各中小学、各村(居)广泛宣传创建最安全地区的意义,组织开展“建设平安黄圩,从我做好”万人签名活动。
四、增强服务观念,坚持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近年来,我们黄圩镇关工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为了帮助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加大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培训力度,年至今,我们通过与县职业中学、镇成人中心学校以及用工单位等以定点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举办服装裁剪、烹饪、电焊等培训班年均达期,年均培训青年多人次,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种植、养殖示范户等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年均举办种养加工等科技培训班多期,使农村青年普遍掌握—门农村实用科技,使大部分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之路。
篇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病,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长期治疗措施须有病人自己实施。糖尿病画着只有很好的遵从医嘱,配合治疗,才能保持血糖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治疗时间漫长,很多患者难以坚持,易产生懈怠情绪,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针对患者的年龄,病情特点,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运用书面宣传,口头宣传,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定期随访等形式。
2.2 为患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是他们能够相互交流治疗心得,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严格控制血糖的意义。
2.3 对老年人活动不便,记忆力差等情况,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及图片等形式进行讲解,并多重复以便记忆。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个人教育:首先糖尿病人自己从思想上重视,并且要认识到疾病的长期性,反复性,摒弃糖尿病暂时不治也没事的想法,只有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
2.2 家庭教育:为患者建立糖尿病档案,到患者家中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嘱治疗提供家庭帮助。
2.3 专业教育:包括基础知识教育,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生机理,治疗方法等情况。
饮食教育,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病情,指导患者制定糖尿病食谱,按照标准体重,劳动强度,年龄,性别,血糖值,及食物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合理控制饮食的种类及食物的总量。运动教育,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注意运动的量及时间。药物指导。了解各种药物的机理,适应症,禁忌症,胰岛素的使用注意事项。自我监测,正确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3 具体措施
主要进行一对一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回答患者所提的问题,督促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情况。
3.1 糖尿病基本知识:宣传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缺陷共同形成的以高血糖为主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年龄、肥胖、吸烟、活动量减少等生活习惯及其他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的危害,即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预后等。
3.2 糖尿病治疗的选择: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以综合治疗为主,除血糖的治疗以外,还包括血压、血脂、控制体重以及戒烟等治疗,全面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3.3 以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即“五驾马车”为核心的宣传:饮食治疗 按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热量,按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提供饮食,发放各种食品热量等量交换表,及举例饮食等,督促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按时、按点、按量规律饮食。
运动方案 鼓励患者饭后散步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尽量使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告知患者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血糖监测 住院患者每天4~7次的手指血糖监测,血糖控制平稳后,每周1天的血糖跟踪。通过血糖监测来调整患者的药物的用量,用事实来教育患者,使其自觉地配合治疗。
学习及教育 鼓励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主要是饮食及运动等,并通过患者教育其家属。
3.4 低血糖基本知识:教会患者低血糖是怎么回事,认识低血糖,发现有低血糖反应的时候急救措施,并发放低血糖卡片。
3.5 胰岛素笔的使用: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
4 常见的问题
(1)患者有经常寻求好药的心理,听人说那种好就去买来试,或是看广告吃药,或是相信邮购药品,或经常问医生哪种药能治疗糖尿病。(2)总想比较一下看哪个医生说得对,结果一个医生一个说法,自己无所适从,对每一个医生讲的都将信将疑,按自己的想像去治疗糖尿病。(3)自己读有关糖尿病书籍,以为自己已成为专家,结果往往是断章取义,曲解了本意。(4)糖尿病太麻烦,不想检查,害怕知道事实,或是不愿承认事实,持一种放纵的态度。或是只吃药不愿监测。(5)不愿服西药,认为西药副作用太多又太贵,认为中药无副作用,又便宜。用中药治疗糖尿病。(6)认为注射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易成瘾,一用就离不了,一种抵触心理。(7)大部分患者只知道糖尿病是血糖高了,不知道还会发生低血糖。(8)认为糖尿病就是糖类食物吃多了,改吃肉食、鸡蛋,或是听人说荞麦不会产生高血糖,就多吃荞麦,不控制量。(9)糖尿病就是吃多了,什么都不敢吃或者吃得很少,营养缺乏。(10)糖尿病就是把糖都尿出去了,就应该多吃些。(11)工作性质、自身信仰、经济状况、社会因素等不能坚持治疗。(12)降糖药物就是降血糖,如果再饮食控制血糖就降得太低,放弃饮食控制。(13)糖尿病饮食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不愿执行。
2型糖尿病不仅仅是单纯控制血糖,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最终目的,全面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体重超重、吸烟、活动量少、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当中各种文化水平均有,社会各阶层均有。再加上专业医务人员不足,医患关系紧张,使得健康教育更具有艰巨性和难度性。而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没有不通过控制饮食糖尿病就能得到控制的。但饮食治疗也是最难有效实施的一部分,主要病因:(1)医务人员的认识不一,专业队伍太少。(2)饮食习惯纠正的本身的困难性。(3)目前,饮食不仅仅是提供能量代谢,与传统文化、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等不能截然分开,导致饮食不仅仅是单纯的饮食。(4)患者将信将疑的心理难消除。
因此,应成立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统一认识,育内容,首先教育医务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在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可组织糖尿病患者协会,注重患者的心理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糖尿,提高自信心,自觉得配合医生防治糖尿病。教育患者不需要学成一名医生,学会怎样饮食、运动、监测及药物的使用即可。
具体操作中要解决贯彻执行饮食治疗,要给患者计算热量,分配热量,具体到每餐吃什么,吃多少,发放饮食热量等价交换表格。每天检查督促,并监测血糖,用事实来教育患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对糖尿病患者有即时和长期改善代谢的作用,表现为改善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血脂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低血压、改善症状等。
目前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医生缺乏对糖尿病全面控制和达标的观念,缺乏对新的药物的认识,未针对基本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落后;基层保健系统不完善;患者缺乏规范的糖尿病的管理,不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恐惧不良反应,恐惧低血糖,治疗依从性差。所以,糖尿病教育还任重道远,仍需要更多的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深入基层宣传,需要糖尿病教育的多样性、统一性。
为患者建立慢性病档案,指导患者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监测站进行监测,出现并发症及时就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随访,健康体检,了解病情变化,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我国目前医疗体制决定了基层医院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错误的做法,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消除思想顾虑,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存活率,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搭建患者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相户鼓励,相互比较,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增强了初级卫生工作人员的有关知识,增强了责任感。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老龄化;新农村建设;老年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当代社会尤为适用,原因在于社会在不断进步,每天都会有一些新事物、新技术出现,若停滞不前,不愿意学习,则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现象普遍的国家,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数量居多,由于所处环境的制约,教育程度有限,在对待事物上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对其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对老年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直线上升,并将老年教育纳入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老年教育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实现老年教育的目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让这些老年人得到教育,可使其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一、老年教育的特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深化,为了能够促进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农村老年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娱乐性、公益性及传承发展性的特征。让老年人从内心中对其教育认可,并能够激发展老年人参考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其能够及时更新思想观念,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一)休闲娱乐性
纵观传统的教育模式,不难发现存在一定的共性,即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少之又少。老年教育则与之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若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必然会使老年人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休闲娱乐的特征。老年人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一些教育活动,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也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在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的特殊性,活动方式不能过于激烈或者刺激,而应以缓和适中为主。如可选择剪纸或广场舞等活动,让老年人参与其中,在学到一些基本技能的同时,身心得到锻炼。
(二)社会公益性
与普通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年教育属于一种公益性活动,可根据老年人自身的意愿参加。一般而言,地方政府或一些爱心人士会给予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确保老年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年教育的社会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老年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资金大都由地方出资进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教育活动;二是老年教育联盟等社会组织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用于老年教育活动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社会人士在外事业有成后,往往会通过投资建设一些基础性设施等来为家乡作出一定的贡献,如为家乡修建老年活动室等,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由此,也充分说明了老年教育资金来源的广泛性,而且也是不计回报的投资,社会公益性较强[1]。
(三)传承发展性
教育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老年教育中这种传承理念性体现的更为突出。老年教育中的“教”主要是指青年人教给老年人一些先进的理念,使其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动向等有一定的了解,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教会老年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世界,要将眼界放得更长远些,这样心境也会放宽,对待事物也会以理性的思维去诠释。老年教育中的“学”则是指年轻人可向老年人学习一些为人处事之道,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在看待问题上能够更加深入,年轻人可多与老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浮躁的情绪逐渐消失。老年教育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是促进老年教育不断发展的助推剂。老年人在接受教育中充当着学习者的身份,而应将自身的生活阅历与丰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又在其中充当着教者的身份,由此,也说明老年教育是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老年人通过多种教育,如养生保健教育、医学和法律教育等,使其能够了解当前国家形势,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巨变。
二、当前我国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于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对于终生教育的相关规定却非常少。这也给我国农村老年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缺少农村老年教育的投入与宣传,让许多农村老年人都缺少了教育意识,使其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打击。
(一)老年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阻碍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
我国属于法制国家,只要是中国的合法公民,在做任何事情都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范进行,若做出超越法律之上的事情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突出,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用以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然而在众多的法规内容中,对于《终生教育法》却避而谈之,至今没出台,这种现象也制约着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2]。
(二)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教育要想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资金作保障。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大,农村的各项事业,如医疗、教育事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各种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学校也应运而生,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来说,老年教育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来说,由于资金有限,还不具备开展老年教育的条件,存在地方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在资金方面投入较少,甚至没有投入,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老年教育意识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都不再从事相关工作,子女们为了体恤老年人的身体,而让其帮忙照看小孩,闲暇时间与左邻右舍拉拉家常等,很少有人关注到让老年人进入老年学校继续学习,提高其综合素养。这些农村老年人自身也觉得过了大半辈子了,晚年生活就无需再学习了,只要每天健康的生活就很满足。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虽然成立了老年教育组织,但所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很多老年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老年大学的兴趣也直线下降。与此同时,社会上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老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养好身体,安享过好晚年生活就好,无需学习,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
三、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对于我国农村教育而言,本身就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农村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浪费。在这种理念下,农村老年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方法等层面都存在问题。这些所存在的影响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3]。
(一)对农村老年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各界对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下,很多人则认为开展老年教育是一种资源浪费,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从农村老年人子女层面来分析,很多子女都认为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再加之老年人年龄大,体力不支,记忆力等正在逐渐退化,晚年生活就应是消遣娱乐,若让老年人接受教育无疑是为他们增加负担,没有学习的必要。从老年人自身来看也认为能力有限,没有过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有的老年人思想过于保守,自认为学习是年轻一代的事,对其用处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开展的步履维艰。
(二)农村老年教育师资质量薄弱
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离不开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师资团队。在开展老年教育活动中,也需要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教师的薪酬得不到保障,很多教师都不愿到乡镇去从教。老年教育学院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得已而聘用一些临时教师,这些教师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教学能力有限,影响课堂效果,也使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
(三)农村老年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很多地区的农村老年教育机构多以老年大学的形式存在,在开展教学方式上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思路,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或召开一些相关讲座活动,学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从来不会过问学员的需求,致使很多老年人对课堂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参与的积极性也会逐渐丧失[4]。
(四)农村老年教育机构设施设备不足
还存在大多数农村老年教育机构活动场所有限,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齐全,很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有的老年教育机构在室外空地或租借一些临时场地来完成教学过程,使老年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严重阻碍。对条件好的一些老年教育机构来说,虽然配备有相应的教学设备,但大多过于陈旧,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老年人在使用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五)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1.政府并未将老年教育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各级政府部门都将过多的重心放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在青少年教育中不仅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而且在资金方面也是加大投入力度。而在当地老年教育机构中却投入较少,甚至不加重视,这使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有限,在开展相关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制约。2.社会团体与个人对农村老年教育投资参与度较低很多社会性的组织机构为获得一定的声誉,往往会选择一些相关机构为其投入一定的资金,帮助其发展。然而,由于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前景有限,很多社会团体不愿意在该方面进行投资,认为在该方面投资不会获得想要的报酬,因此,对老年教育机构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3.老年教育机构资金有限农村老年机构的成立旨在为当地老年人提供一定的教育平台,使其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大多属于一种公益性的组织机构。这种机构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再加之政府或社会对其的关注度不高,从外界所获取的资金少之又少,加大了老年教育机构的运营负担。
四、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策略
为更好地在农村开展老年教育,应制订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计划,如保障体系构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更新教育理念、加大投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只有通过合理化的发展策略,才能够确保农村老年教育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加深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
1.将老年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自古以来,我国就推崇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然而,国家只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对老年人的教育则关注度较低,对该方面的政策也相对较少,严重制约着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促使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应将老年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对老年人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加深保障体系建设,为老年人营造舒适的教育环境。2.政府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用以保障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我国虽已出台了相关《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法规内容中也明确提出了老年人与年轻人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各地方应加大投入力度,为老年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调查中却发现还存在绝大多数地区只是将农村老年教育停留在表层,宣传重于行动,没有将其真正落实到位。因此,有必要将老年教育纳入到法规内容中,如设置《老年教育法》等,在法律中应对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支持、办学条件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尽快解决农村老年教育中所面临的难题,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5]。
(二)开发课程,拓展农村老年教育内容
为提高农村老年办学质量,应转变传统的课程理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新农村老年教育内容:第一,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将基础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有机结合,在向老年人进行一定的理论教学后,使其及时对理论知识加以应用,提高课堂实效性。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及其需求,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对老年人进行分类教学,这样也才能调动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在课程结构标准上,作为教师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将老年人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第四,在课程形式的设置中,应亲近老年人,走进老年人的身边,与其共同学习,如可开展广场舞教学或剪纸等课程,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乐趣,与他人进行交流,排解心中的孤寂之感。第五,借助现代新兴媒体,如影像视频等网络授课模式,播放一些养生类、保健类等相关的影像,使其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提高生活的品质,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三)提升认知,更新农村老年教育的理念
当前,还有很多人关于农村老年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觉得老年教育无非就是为了给老年人寻找消遣娱乐的方式,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农村老年人数量居多,这些老年人若思想保守,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应鼓励老年人通过再教育更新知识理念,更好地融入飞速发展的社会中[6]。农村老年教育活动首先要转变老年人的认知偏差,让其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学习中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政府部门还应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鼓励农村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修养,科学规划自己的生活,成为子女的骄傲。
(四)对农村老年教育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是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物质保证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在教育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大都针对一些青少年教育方面的投资,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而且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也少之又少。由于老年教育机构大都属于非盈利组织,若没有资金做保障,一方面,会影响教育机构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也会打消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应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力度,社会各界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确保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五、结语综上所述,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农村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实践中发现我国农村老年教育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社会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较低,农村老年教育质量普遍较低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观点,旨在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洁.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基于西方现代老龄化理论视野[J].开放教育研究,2015(3).
[2]李学书.中外老年教育发展和研究的反思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14(11).
[3]孙立新,罗彤彤.困境与出路: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4(6).
[4]杨庆芳,邬沧萍.老年教育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J].兰州学刊,2014(1).
[5]马启鹏,卢筱媚.新型城镇化中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