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解体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经济解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Q.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A.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多先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直接感染所致。主要有打喷嚏、鼻塞、流涕、咽干或咽痛,伴或不伴发热、头痛、乏力、咽部发痒、灼热感、疼痛、干咳、并咳有声嘶。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大多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咳嗽较频,呼吸加速,可有鼻翼扇动、点头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新生儿表现为口吐白沫、拒奶、青紫等。重症肺炎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心力衰竭可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紫绀,心率增快等;神经系统受累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惊厥、前囱膨隆等;消化系统则表现为严重腹胀、便血等。若延误诊断或病原体致病力强者,可引起脓胸、脓气胸及肺大泡并发症,还可发生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等。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Q. 呼吸道感染有哪些危害?
A. 小儿频繁感冒可继发细菌感染,甚或感染直接蔓延扩散,使附近器官受累,常见的有中耳炎、淋巴腺炎、结膜炎、乳突炎、鼻窦炎、眼角膜溃疡、咽后壁脓肿等。较大孩子上呼吸道感染,亦可引起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毒素还可以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毒血症,引起脑膜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心内膜炎等多种疾病,危害全身。反复呼吸道感染会降低机体免疫力,继发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Q. 如何护理呼吸道感染患儿?
A. 优化环境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呼吸运动和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鼓励患儿患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及减少咳嗽;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前协助转换,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轻拍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促使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动易于排出。
发热护理发热要采取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药,应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补充营养及水分鼓励患儿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要多饮水。蛋白质和热量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恢复,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与黏膜病变的修复,并增加纤毛运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结,以利痰液排出。同时可以防止发热导致的脱水。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诊
Q. 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A. 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锻练适应冷空气刺激,衣被不要太厚。
加强营养,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不要偏食,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冷饮。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每次通风15分钟,通风时将孩子抱到避风处,避免风直吹孩子。
集体机构中,如发现感冒,应隔离患儿,如有流行趋势,可用过氧乙酸或84液将居室喷雾消毒。
篇2
一、兴趣是关键,要让学生愿意合作
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在教学中,一开始上课,教师便提出问题“什么是民主?”“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怎样的?”接着就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一是兴趣不高,二是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结果,整个课堂也就陷入了僵局。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在于教师没有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合作的本质,急欲想通过问题让学生达成目标,结果适得其反。其实,要让学生抓住问题展开合作,兴趣是基础,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该课时的设计中,可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爱琴海的事例而引出古希腊,接着以古代希腊文明留下的遗迹(如米诺斯王宫遗址)引导学生欣赏,过渡:古希腊不仅在文化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政治领域也创造了奇迹,此时再追问“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到底是怎样的?”如此,有了铺垫和过渡,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其参与问题合作的参与度就高。在历史课堂中组织学生合作,切忌一开始就用问题进行,而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以情境、图片、话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才利于学生参与。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自学是铺垫,是合作的知识保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或组织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很多学生在合作中并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于问题的探究,很多学生只是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还是等待教师的讲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在问题探究中,难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于是,只能听其他同伴说。的确,合作是基于自学的合作,忽略了这一点,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也不太注重自学对合作的作用。
要在历史课堂中更好地组织学生展开合作,课前必须以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自学,使其熟悉教材、了解背景知识、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构建。以《》为例,若在课前学生对该段历史没有了解,对两次的背景了解不够,探究中也就难以理解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在该课时的自学中,可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的背景,学会概括《》、《》和《》的基本内容,当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课堂中在组织学生对英国悍然发动、英法发动第二次的原因展开分析,讨论的失败能否避免,从而更好地认知对中国的影响、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三、问题是核心,合作需围绕问题展开
在历史课堂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核心问题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让学生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什么、以怎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合作。结合课堂实践来看,在组织学生合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没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还是以教师为主。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教学中,对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其在农村进行的原因,故而课堂中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先以问题“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在农村进行?”结合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展开讨论,讨论后教师再归纳,如此即可。
实践发现,在历史课堂中组织学生合作,问题的涉及极为关键。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探究为例,问题涉及可如“什么是自然经济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表现是什么?”“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解体过程中农民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促进学生理解自然经济及其解体的原因、结果等。而如果课堂中只是讲授的话,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而通过问题讨论,学生理解会更加深刻。
四、要抓点拨归纳,促进学生抓住重点
在合作中,很多教师容易犯一个常见错误,认为只要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了,似乎目标就可以达成了。其实不然,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基础等有限,用问题或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目的是增强学生间的合作,让学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但这并不代表问题就可以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实践中,不仅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还得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必要时进行精讲。
同样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其中对的探究就要引导学生围绕背景、概括、实践、特征、失败的原因、评价等方面展开归纳。对于失败的原因,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
篇3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一般是提出某一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再列出相应的若干原因、目的、结果等,可以是由因探果,也可以是由果探因。题干中的提示项多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影响”“结果”等,以考查学生对事物因果联系的判断能力。
审清题: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根本原因:是指在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
【例题】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解题思路】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形态。它既使外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又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闭关政策也会使英国工业品很难占领中国市场,显然A、D两项根源于B项,这又是一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B。
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在实践中等同于“根本原因”。
【例题】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实力雄厚
B.清朝经济落后,政治腐败
C.英军炮利船坚
D.清军武器低劣
【解题思路】依照内因是主要原因的原理,先排除A、C。D项讲述的是时中国战败的军事方面的原因,B项讲述的是清朝深层面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战败原因,显然答案应选B。
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例题】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早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传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大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题思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的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40、50年代的外商企业里。因而C项是最为直接的原因。
主观原因:是指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事件中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例题】一战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B.政府大力扶持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D.的推动
【解题思路】此题错选为B、D项的可能性不大,实践中不少同学由于做题盲目求速度而易错选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因在欧洲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中国资本主义得到短暂“春天”的重要原因,也属客观原因。答案应为A项。
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例题】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联合国》的约束
B.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称霸世界的需要
D.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强大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客观原因”这个概念,客观原因是同主观原因相对的,有两种理解:1.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思想方面的因素是主观原因,而其他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历史事件是客观原因。2.自身的因素通称主观原因,而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是客观原因。在此题中提到的客观原因就是指自身以外的因素。答案应为D项。
“主要目的”“根本目的”:“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
【例题】(2000年全国)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
篇4
[关键词]教学反思;自主导学法;中心问题教学法;逻辑论证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8202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这是每个教师都大伤脑筋的事。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效率,但可能在学生提炼历史结论这方面,较难达到教师的要求。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形成知识脉络方面,二是创设教学情境方面,三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
一、在形成知识脉络方面,采取自主导学法和中心问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自学状况下完成自主导学提纲:
(一)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这是本课三个主要内容,其容量大,难点多,任务重,且带有很强的理论性,其理论都较为抽象。完成本课难点“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须采取深
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采取中心问题教学法将其分解为三个子问题:
1.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什么?
2.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何主要变化?
3.这种变化的结果怎样?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虽然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就为讲解“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理清思路。接着,引导学生形成难点问题的逻辑关系: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是其发生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解释一下买办的概念)。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二、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情境素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理论性强,如何让学生学得明白?结合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本课选择的图片较多,如用中国剪纸中男耕女织的情景反映自给自足经济内容,并设计问题:请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前中国农民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用手纺车到大机器生产变化的图片和公车上书以及谭嗣同就义的图片总结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在经济、政治上出现的两个新气象;在完成探究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有哪些?”这个专题时,学生全部从图片及材料中获取结论,自己去分析、思考,总结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3.的诱导。
4.外商企业的刺激。
利用展示的图片和历史材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而教师则侧重结合有关知识对后三个原因做层层递进的讲述,并理清其相关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注重时空观念,提高学生逻辑论证素养
以中心问题法贯穿整个教学课堂,并引导学生采用逻辑思维的推理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逻辑论证素养。
历史教学过程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v史概念的形成,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智力的培养和发展等都必须通过“解题”来实现。这种历史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主角”的问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因理论性强,多采用逻辑论证方法,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寻找历史事物的本质。本课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逻辑论证素养唤醒。
本课内容主要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探究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经济结构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动?
探究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三:民族工业在什么时间出现第一次发展?为什么?
在三个探究问题下根据其他内容下设计其他子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思维空间,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完成探究一“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哪些变动?”时,通过一个一个内容的逐层演示,启迪学生思路,理清探究一和探究二内容的递进关系。通过图片及材料,启发学生分析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后,给学生演示以下逻辑论证结构:
篇5
(1) 林则徐 湖广总督 地点:广州 措施:主动了解外国形势,组织人力翻译外国书报;坚决同鸦片贩子斗争: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1839年6月3日 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2)1840年6月 开始
虎门之战 1841年初 英国强占了香港岛 2月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三元里 广州郊区 一次规模较大的自发群众抗英斗争。
吴淞口之战 江南提督老将陈化成
(3)影响: 人们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据《四洲志》;姚莹《康輶纪行》 徐继畬《瀛环志略》;
《》 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圆;通商: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协税——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中国政府须同英国政府商定。
危害: 破坏了——中国主权和 关税自主权 司法权。
影响——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增加了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4.进入了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4) 第二次 1856年10月 英国 法国; 帮凶 美国 俄国 导火线——“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俄 美 法 英 《》: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白银200万两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860年 焚烧了圆明园
篇6
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供同仁借鉴。
一、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学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为“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二是“重视学法指导”。三是“自主探讨、合作交流”。
为保证“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有效开展,应做好如下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小组规模。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2)安排活动空间。(3)明确小组长的职责。(4)建立小组学习档案。各班建立分组学习跟踪册,依靠课代表和小组长,采用测验、作业检查等手段加以监管。
比如我对《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寓意深刻。我设计的案例是: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俩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回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去讨论、评判、感悟:法官会判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托勒密.凯撒“罗马籍”问题?这个案例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逐渐变“灌”为“导”。在这样的教学中,“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为历史学习的“课程资源”。学生逐渐养成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也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场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和实践,告诉了我一个正在尝试的真理:历史课堂只有焕发活力,才能成为生命教育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中注意精讲解、多联想
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讲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显示其关系:前――(政治――经济)完全行使――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中国丧失了大量――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学们看这个图示象什么呀?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数学的交集。对,交集。政治和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理解要抛弃两种错误观点:①中国社会变成一半是半殖民地一半是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变成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不能把他们截然地分开。同学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情绪活跃。
三、改变课程结构,体会艺术的魅力
《音乐与美术》一课,教材是以时间顺序将音乐与美术两方面的知识糅合在一起来呈现的,这固然有助于对理性概念的体会,但无助与音乐与美术各自线索脉络的把握与艺术特征效果的总体领悟,学生在品悟音乐与美术特征时容易混杂。鉴于此,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大胆地改变了授课程序,将音乐与美术截成前后两个板块分开叙述。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印象派音乐以及现代流行音乐,我播放了典型篇章让学生欣赏与品味;古典绘画、印象派绘画和现代派美术的精品,则制成课件让学生鉴赏与品味;台上老师的激情表达,台下学生的心神领会,台上与台下交流互动、随意对话、各抒己见、彼此呼应,质疑与点拨恰如其分,雅俗兼得,无非也想使学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也能真正得到提高。师生在如此欢愉轻快的氛围中,深切地体验和感悟人类文化遗产永恒的魅力,正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宗旨,事实证明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拟人或比喻的形式
篇7
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村落社会出现了全面衰败。农村里的青壮年精英走出村庄,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流向城市,村庄里留下的基本上是老人、儿童以及妇女,农村留守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人身安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隐患。
村落衰败的几大表现
村落的衰败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外出打工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以大宗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模式,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则形成了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模式,而这两种种植模式都是面向市场的,传统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种植模式趋于瓦解。
在这种新型的、面向市场的农业种植模式中,传统的农业生产节奏被打破,依附于农业生产节奏之上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以及农业生产节奏的加快等。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主体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以青壮年男劳力为主到现在的以老人和妇女为主,新生代农民工几乎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和经验,也不愿意再像父辈那样在土地上谋生活,我国农业甚至被称之为“老人农业”,以致一些学者惊呼“谁来养活中国”。
现代化对村落社会的最大冲击则表现在村落社会整合方面,村庄内部的人际关联“过疏化”,公共文化生活陷入凋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村落社会的人际关系日趋理性化和淡薄,昔日的熟人社会正在逐步变成陌生人社会,往日的串门、互帮互助已经变得非常罕见,人们之间的日常联系变得异常疏松,温情脉脉的情感共同体趋于解体,村民在村落社会已经很难获得往日的感情慰藉和物质帮助。
村落社会整合“过疏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私人生活的兴起和公共生活的衰落。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导类型,成为生产经营和公私生活的基本单位,像传统的庙会、民俗节庆等活动形式难以为继,而现代的公共文化生活又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农民只能在家里看电视,村落日常生活高度私人化,公共文化生活无法维系。
村落社会衰败的另一个表现是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价值观念解体,新的价值观念一时无法健全,乡村社会出现了伦理性危机。
在家庭生活领域,家庭伦理瓦解,突出表现为代际伦理的失衡,孝道衰落,家庭养老模式解体。在现代社会养老体系没有建立健全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生活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的需求和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非正常死亡增多。
在婚姻恋爱方面,农村社会的变化也是颠覆性的。随着青年村民大规模外出打工,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在外面谈恋爱,自由恋爱盛行,跨省婚姻增多,传统的婚姻圈解体,传统的婚姻伦理失去了发挥作用的载体。农民的婚恋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离婚现象增多,婚姻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婚外性关系增多,村庄舆论失去了制约的作用。
在财富价值观念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一切向钱看,不再坚持抽象的正义,为了挣钱不惜牺牲价值尊严和伦理道德。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生活在坑蒙拐骗、打架斗殴、吸毒贩毒以及等灰色生活状态,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政府的缺位放大了村落社会的衰败
乡村社会的衰败需要国家给予有力的应对,为农村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品和公共秩序,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分田到户”以来,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实际上一直在弱化,这一点在税费改革后表现得较为彻底。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的财政困难,权力被上收,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成为所谓的“悬浮型”政权,无法有效应对乡村社会转型对之提出的要求。
基层组织弱化,应对风险的能力和社会控制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基层政权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而有效性的缺失又导致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受到严重的冲击,表现为案件和的高发,基层治理陷入困境。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黑恶势力的沉渣泛起,地下基督教和其他在农村蔓延,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中兴风作浪。
基层政权的有效性不足,基层治理弱化,无法有效提供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农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乡村社会治安秩序恶化。由此,政府的缺位在某种意义上放大了村落社会的衰败,农村社会秩序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脆弱的稳定状态,在当今的开放社会和风险社会中,这种脆弱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全方位的“新”型乡村建设
需要进一步提出的是,虽然村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解体的宿命,但当下的中国农民并不能够在短期内顺利地融入城市,他们还必须在城乡之间往返,在农村完成家庭的再生产。他们在城市里通过打工获得收入,而农村土地上的产出则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他们还离不开农村,如一些学者所言,农民工的城市化还只是一种“半城市化”状态。
因而,农村的城市化还处于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现在还不能消灭农村,还要建设农村。面对乡村社会在转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阵痛,我们必须进行乡村建设,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
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必然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诸方面。在当下,根据农民在城乡之间的往返,以及空心村、留守群体等问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为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并为处在转型中的农民提供最基本的、以人为本的生活保障,杜绝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是当下中国政府的一个必然选择。
篇8
24.《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 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25.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26.《日知录》中载:“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 中国古代对赃官严惩的主要目的在于
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 B.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 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27.《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28.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篇9
[论文摘要]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在文化变迁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新民中寨以前与现在的婚姻习俗的比较来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说明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永恒而绝对的这一文化现象。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或者正经历着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侗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
新民中寨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侗族村寨,有关其婚姻习俗,主要是针对以前的习俗来看现在的变化,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描述:
(一)婚姻形式
在新民中寨,人们的婚姻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存在三种婚姻形式:入赘婚,姑舅表婚,不落夫家。
l、入赘婚
入赘婚,也就是常说的“上门”,指女“娶”男。男方“嫁”到女方家的一种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庄子·骈拇》中说:“附赘悬疣,出乎怪哉……”这里的“赘”指一种病理现象。《释名·释病》云:“赘,属也,横生一肉……”这里的“赘”指赘肉。男子“上门”到女方家做女婿,一般称之为“赘婿”,这里很明显含有一种贬义,通常情况下,很少男子愿意“嫁”人。2004年寨里入赘婚只有一例。对于入赘,刚开始寨中人有些议论,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2、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是指姑舅表兄妹之间的婚姻,有双向和单向之分,新民中寨的姑舅表婚是单向的,即只能是舅舅家的儿子娶姑妈家的女儿。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舅舅的“特权”。关于姑舅表婚,侗族曾经有文字规定:“姑之女必适舅之子,聘礼不能措,则取偿于子孙,倘外氏无相当子孙,抑或无子,姑有女必重赂于舅,谓之外甥钱,其女方许别配,若无钱贿赂于舅者,终生不嫁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交易”的性质。姑妈家的女儿天生就是舅舅家的媳妇,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或没有合适的男孩,都得向舅舅赔钱。假如赔不起钱,终生都不能嫁。“舅权”的专制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寨子里姑妈家的女儿得先让舅舅家的儿子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要娶,姑妈家的女儿一定得嫁,否则会被嘲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不愿娶姑妈家的女儿,姑妈家的女儿在征得舅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外嫁,但得赔舅舅一定的钱财,赔多少钱要依据侗款的规定,多赔或者少赔别人都会议论。可见,其原因不仅有侗款的规定,也有社会舆论的左右。
建国后,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近亲结婚人们逐渐认识到“表兄妹结婚不好,生的孩子不聪明”,她们朴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渐渐地,这种婚姻形式消失了,舅舅家儿子优先娶姑妈家女儿的特权也随之消失。
3、不落夫家
所谓的“不落夫家”,简单地说,是指男女青年结婚后,新娘不立即到婆家长居,而是回娘家居住怀孕后或者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到婆家与丈夫长居。对于这个习俗,寨子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据吴萨永忠(78岁)讲那时候婚后不马上住男方家,都回娘家住一两年,住娘家期间,男方家活儿忙时会叫妻子回去帮忙,如果不去,也会有人议论,所以她们通常不会在娘家住太久。吴萨卫兰(59岁)说她们那时候都是举行完婚礼,新娘就直接住男方家,没有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的习俗。吴乃瑶(25岁),吴乃传源(23岁),吴乃日光(30岁)讲:大家婚后都在娘家住了一年才去男方家,这一年大都出去打工,也不常在家。这期间,农忙季节,丈夫会带着礼物来接妻子回去,但活儿一做完,妻子晚上又赶回娘家。
可见,“不落夫家”现象并不存在于所有已婚妇女中。从年龄上看,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有“不落夫家”的习俗,4o年代出生的人没有这一习俗,60—70年代出生的人又有这一习俗。从时间上看,“不落夫家”存在一个断层。但从相关资料看,这种现象不是习俗本身发展的必然,而是当时政府干预的结果。当时政府有文件禁止这种习俗:民国22年2月1日省政府委员会七十三次会议决议规则第二十二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之罚金,家长纵容者,并罚其家长。”民国21年l1月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委员会补充规则》第六条“女子到男家三朝后,新郎偕新妇归宁一宵,应即回男家久住,若外家无特殊事故,不得任意接回。”民国31年6月24日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五日以下之拘留,或十五元以下的罚金,仍限期令回夫家”。依据其规则,2o世纪30—40年代三江县应该存在“不落夫家”的婚俗。但在新民中寨,当地人可能迫于政府的压力,暂时没有了这一习俗,所以出现这个时问上的断层。新
(四)订婚和结婚的礼物
订婚时,男方家人一般带鹅、鸭、猪肉和酒(自家做的米酒),女方同意的话,会回送亲手绣的鞋垫或做的布鞋。现在男方除了带“三牲”和自家做的酒外,通常买一些包装酒、饮料之类的。女方也会回送一些买的鞋之类的。
结婚时,男方的聘礼都是吃的东西,以前主要有猪、鸭、烟叶、酸鱼、鱼(必须三条)、黑米熟饭、粑粑、生米、米酒,各种礼物加起来大概要有二十担。现在除了以上那些东两,还增加了儿条包装烟,几盒或几件包装酒和饮料,加起来约有四十担,条件好的还可以多送。女方的陪嫁以前有侗布、围裙、布鞋之类的,都是手丁做的,这些东两男方的家人和亲戚都可以用。现在增加了柜子、缝纫机、被子、布鞋、解放鞋,皮鞋一定要有,而且鞋类要有约30双,其他的如电视、风扇、沙发、影碟机等视条件而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和结婚的礼物都增加了许多,但有的始终没变,如订婚时的“三牲”必不可少,聘礼的活鱼始终是三条,他们认为‘3’是吉利数字,可以带来好运。黑米饭、粑粑、米酒甚至生米等始终都有,这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也是生活的必备品,送这类东西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同时,新郎也通过送这些礼物来取得女方家人及亲友对其身份的认同。陪嫁里布鞋必不可少,没有的话,别人会认为女方手不巧,人很笨。
二、新民中寨婚姻习俗呈现的特点
从新民中寨婚姻习俗以前与现在的对比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些习俗传承下来,没有非常大的改变,如订婚、结婚、婚姻中的礼物等。虽然订婚和结婚时送的礼物多了一倍甚至数倍,但有些礼物始终是必须要有的,如订婚中的“三牲”等等。而且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和程序安排jl乎都一样。礼物方面,男方送吃的东西,女方送用的物品,这种形式也一直未变。
(二)有的习俗在传承中发生变异,从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如适婚对象的范围,婚约和婚姻关系的解除,婚后的居住方式等。寨里的青年找对象由本寨或附近寨的侗人扩大到寨外甚至更远的汉壮,甚至苗瑶等民族。在解除婚姻关系中,女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历史 不复存在。
(三)有的习俗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的 发展 ,逐渐消失,如姑表婚,这种习俗的消失使青年女子们有了自由恋爱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力。
(四)有的习俗与市场 经济 的关系日益密切了,婚姻习俗中送的礼物,迎娶新娘时放的爆竹,吃的喝的等等,都从以前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的封闭中走了出来。
(五)当地村民意识到并相信 法律 的作用。一直以来,在寨子里,只要订了婚或举行过婚礼,大家都相互承认彼此的身份,以致于在解除婚约或婚姻的时候都是男子说了算。后来,人们知道了合法的婚姻可以受法律的保护而开始去办理能证明合法婚姻的结婚证书。
三、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形成、传承和发展变化与其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是相适应的。依据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也必不可少。以下就这两方面来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内因
这里的内因主要指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当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
新民中寨是个侗族村寨,都柳江把寨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居民住房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长期以来寨子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红薯,也种烟叶、油菜、棉花、大豆、衫树、竹子等经济作物,每家每户都养鸡、鸭、鹅,养猪、牛,在稻田套养鱼,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落后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寨里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吃饱穿暖,为了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外出打工,渐渐地,外出务工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一些 现代 化的物质文明如彩电、冰箱、影碟机等涌入村寨。另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再唱而且也不会唱侗族大歌了,而转向流行歌曲。
由依靠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潮,表面上看只是他们谋生手段的变化,实际上,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当他们回到家乡,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异文化来,渐渐地,就会使一些原有的文化发生改变。
(二)外因
“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因而都具有特定意义和存在价值”。可以说,文化就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这一外因,在文化变迁中是必不可少的。
篇10
【关键词】清末修律 法律移植 法治现代化
我国的法治建设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当前的法治建设却遇到了三个突出矛盾:第一,法治思想和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广大民众法治思想普遍匮乏;第二,我们向西方学习进行法律移植,虽然节约了成本和时间,但西方法律制度并不能自然地和我国社会接轨,存在西方法律中国化的问题;第三,当前,下情上达的民主途径较少,民主形式比较单一,人民参与的积极性还需鼓励。
我国法治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乡土社会和西方先进法律文化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一百年前的清朝末年也同样存在。一百年前,当时的中国也进行过一次法律修订运动,即清末修律。从清末修律到今天的法治国家建设,我国的法律制度和国家治理方式正经历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不断革新的过程。因此,清末修律可以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少走弯路提供启发和借鉴。
清末修律概况
中华法系历史悠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根深蒂固,“无论实在法还是一般法或原始法,始终都内涵了中国无懈怠的主观价值追求,这种追求的大方向亦自始如一。”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全面入侵,中国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一系列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思想在中国大地传播,与传统的封建法律思想形成激烈的冲突。
进入20世纪后,清政府迫于严峻的形势,不得不进行修订法律的运动,这场运动为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拉开了帷幕。首先,清廷局部修改了《大清律例》,设“罪犯习艺所”,删除充军名目,改笞、杖为罚银,废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从1906年起,修订法律馆即着手编制新刑法草案,于1910年正式完成《大清现行刑律》,这部法律与《大清刑律》一脉相承,带有极其浓厚的封建色彩。1911年1月,清廷公布了《大清新刑律》,这是清末修订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也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在这部法律的起草修订过程中,清末的“礼法之争”达到了,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的两种不同立法思想展开激烈交锋,迫于压力,沈家本最后辞去了修订法律大臣及资政院副总裁的职务。此外,清政府于1904年颁行《商人通例》及《公司律》,1906年颁布《破产律》,1910年起草完成《大清商律草案》,但因清朝灭亡未及颁行。1911年,清廷仿德国民法编制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也未及颁行。
清末修律缺乏民主性,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有着突出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但它在我国近代史上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带来了崭新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尽管未得以实际推行,但随着它们的颁布,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法制体系坍塌了。这次修律直接导致中华法系的解体,基本上完成了我国法律从古代法向近代法的转变。
清末修律失败的原因
清末修律既没有获得改革者预期的成果,也并未能完成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清政府自身来说,清末修律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反映人民的要求,也缺乏民主的形式。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是矛盾的。对内要做到“采彼所长,益我所短”;对外要做到“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其中,第一条强调封建的“三纲五常”作为修律的根本是不能触动的;第二条则强调修律要和殖民主义相互通融。这说明,清政府既要维护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又希望通过法律改革能够促进国家富强。如沈家本所说:“折衷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清政府既想通过改革摆脱危机,又害怕改革会损害自己的既得利益,排斥人民的参与。纵观整个改革过程,清廷一直对改革横加限制。如沈家本、伍廷芳参酌西法制定《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部院督抚大臣立即以该草案“袭西俗财产之制,坏中国明教之防;启男女平等之风,悖圣贤修齐之教”为由予以反对,该草案因此而被搁置。
第二,从当时的社会条件看,缺乏实现法治的经济基础。尽管以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客观上使民族资本得以产生、发展。但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因为西方列强的经济冲击而解体,依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同时,西方列强又在极力打压中国,使得民族资本一直在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就决定了中国当时还没有具备建立新的法律体系的经济基础。
第三,从民众对于修律的接受程度来看,新律缺乏民众的认同。清政府的修律是为了维护既存的统治秩序,从一开始就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清末法律制度改革虽在形式上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法制理念为指导,但实际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在本质上与法治的要求格格不入。当清末快速移植的西方法律和传统法律制度硬性嫁接时,社会就出现了明显的“排异”现象。这充分说明,新的法律体系只有得到国民的认同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再好的改革成果也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第四,从改革的力量看,清末这次法律改革运动既缺乏人才储备,也缺乏必需的资金。随着封建主义走到了穷途末路,封建经济也是利润菲薄、千疮百孔,清政府财政匮乏,根本无法满足修律所需的必要费用。比如,山东巡抚袁树勋在上书中说:山东各审判厅法官的薪金“一厅州县当岁费三万两左右,合吾国二十二行省府、厅、州、县计之,岁费约以五千万两计,而建筑等费用尚不在内。既虑国家无此人才,亦断无此财力。”新律的实施又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根据《法院编制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要成为一个候补法官,先要有“在法政、法律学堂三年以上”的学历,然后还要经过两次专门考试并合格通过。但当时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人显然是凤毛麟角。“据新颁之《法院编制法》,初级审判厅计平均每县应有二所,地方审判厅计平均每府应有二所。以此推算,则全国之厅丞、厅长、推事、检察官等,当在五万员以上。”
修律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社会各种力量都有密切联系。清末修律以“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为宗旨,按此宗旨新修订的法律基本是对西方法律的移植,是一种法律的简单西化。这种不顾及中国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机械地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做法,使得清末修律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脱离乡土社会,缺乏民族性的弊病。
清末修律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清末修律所反映的是中国对于世界先进法律思想的借鉴与学习,是我国不断进步的历史足迹在法律上留下的印记。总结、借鉴清末修律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法治建设要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商品经济是中国法制变革最为持久、强大的力量。清末修律没有考虑到中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程度,最终导致一些法律没有发挥效力的土壤,而成为一纸空文;封建经济的优势地位,也使修律具有了当时最先进的理论与最落后的内容相混合的特色。以此为鉴,我国今天的法治建设也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国市场经济的具体发展阶段。法治建设既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摸索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有所预见,做到未雨绸缪,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的具体发展阶段而盲目冒进,否则就会变成为空中楼阁,最终走向失败。
法治建设必须有社会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清末法制改革之所以能够向前推行,与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导致中国统治阶级的法律观念发生转变,这在客观上为清末修律打下了思想基础。而其之所以失败,也与这些思想在社会上的普及和接受程度有关。正是因为广大民众对这些新思想不认同,才导致改革缺乏群众基础。礼教派对法理派修律思想的种种排斥、压制也限制了新思想的传播,严重影响了民众的价值选择。我国现今的法治建设必须以此为戒,必须充分注意将法治建设的宗旨、目的和价值观念先行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让民众的心理有所准备,思想观念有所认同,继而才能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舆论来支持改革。
法治建设必须正确进行法律移植。我们推进法治建设不要像清末修律一样照搬照抄外国的法律制度,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取外国之所长补中国之所短,坚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阶段出发,有所取有所不取,批判地借鉴当今世界上最新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技术,坚持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取向。要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要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充分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法律传统,尽力挖掘可以适用于当代中国的传统因素,在此基础上完成外国法律移植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