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

篇1

[关键词]流行文化;绘画风格;绘画形式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84-01

艺术并不是一台计算机,它是在心灵和想象中展开,体现在一种民族文化的多种多样的表现中。它本身也位于是物质现实与精神体验中很微妙介质。流行文化作为艺术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一、现代流行文化

文化模铸人的生活,而人的生活也在书写文化的故事。

作为一种从属于非主流文化类别的流行文化,它是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文化事实,它正在模铸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成为新的流行文化产生的契机。流行文化是时髦、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文化是一种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一种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它基本已经成为整体文化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

流行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通过一系列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在不同层次的人口中广泛传播开来,流行文化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使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民众的生活方式、心态及其动向。

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文化是经由许多代人才逐渐形成的,而流行文化可能只是各领三五年,它的快速变化必须有一种动力推动,那么这一动力就是市场利益驱动。资本投资人看上了某种消费潜力、消费趋势,于是就作出投资,该投资需要进行一种造势,使人们形成对于它的注意力,以此形成一种大众消费趋向。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属于商业文化范畴。流行文化随着时间的快速流逝发生着变化,从日常生活领域,如衣着、装饰、家具到行为方式,如游戏、娱乐、体育等,透过流行,我们能够对当代社会消费有着深刻认识。流行文化既是心理状态和文化现象,又是消费趋向它的本质是精神的,表现载体确是物质的。

二、流行文化中的美学及其对艺术思维的影响

流行文化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是互相兼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有独创性,是人的精神自由的体现;流行文化具有艺术功能和文化功能;是一种与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不同的另一类文化和艺术。以往的艺术和美学理论应将流行文化囊括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对流行文化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实现流行文化、艺术与美学理论的融合。

现代艺术思维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我们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周边事物层出不穷,而绘画艺术中具有创新思维似乎也早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各种各样的新产品使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创意的灵感来源于有思维的头脑,思考中结合的知识点越多,联系也就越多,创意点也就更多。

三、多元化绘画风格中的流行文化

一个成熟的画家,作品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简单的说,绘画风格就是其绘画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感,它是建立在作者个人本性基础上的一种智慧,其本质是画家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独立人格。艺术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它是艺术,它是心灵,是艺术家们的真挚与情感的表述。

中国当代的绘画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表征暗合了混乱与过渡的中国当代艺术和社会的潜流,从80年代的伤痕绘画、乡土绘画、理性绘画、90年代的泼皮和玩世现实主义、政治POP、艳俗绘画等。中国当代艺术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由80年代的现代化理想到90年代市场和消费的全球化商业时代和信息化、网络资讯时代的来临,资本和市场成了新的神话。经济制度的深刻改变也同时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政治、文化、生活、艺术。要解读在这个动荡而热烈的混乱现场里的中国当代艺术变得复杂和困难起来。集体主义的物质化欲望诉求,传统文脉的崩溃,当代人精神的普遍失落,以及全球化市场和后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转型期的混合,给每个中国人带来巨大的震荡和变化,呈现了荒芜的废墟和繁荣的工地交织的壮丽景象。这无非也是时代的烙印,那个时代的流行。

篇2

当代消费文化从两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其一,与“大众消费”相伴随出现的各类视像与电子媒介日益挤占着儿童阅读的时间,并间接地构成了对于传统儿童文学出版空间的挤压;其二,“消费文化”所包含的“符号消费”内涵使原本更多地属于高雅文化范畴的“文学阅读”变成了一种普及性的文化消费观念与行为,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当下的儿童文学阅读与出版。“消费文化”的积极因素是与其消极因素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消费文化”的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将把我们带向一种超越单一批判的辩证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诠释消费文化时代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文化逻辑。

消费文化使商业图书在图书出版中所占的份额大为增加,童书出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童书在整个出版文化产业中的市场份额正得到迅速提升,2008年童书出版码洋已超过出版市场的 10%。有专业人士预测,童书出版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达到出版市场份额的1/6至1/4、出版市场码洋的16%到25%的规模。而在上述“童书”的构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但与此同时,消费文化时代也为儿童文学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其一,当代消费文化器重传播渠道迅速而又广泛的各种新媒介,从而使传统的文字印刷媒介及其产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接受“危机”,它挤压着儿童文学的生存空间;其二,消费文化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抹去了文学的传统光环。费瑟斯通认为,与消费文化相对应的后现代文化强调一种感官的审美,它重形象而轻语词;这是一种利奥塔所说的“形象性感知”,它抛却距离和深度,重视即时性的感官沉浸而排斥延后性的文学阅读。当代消费文化的平面化和娱乐化特征,使其在文学阅读方面更倾向于强调其“消费”特性,从而对传统的文学审美阅读构成了挑战,影响着儿童文学创作的深度。其三,当代消费文化参与建构着童年观与童年亚文化的生成,进而塑造着当代童年的文化特质,影响着儿童文学的当代价值的实现。消费文化时代所赋形的童年文化与这个时代本身一样有着两面性:它赋予童年一种前所未有的身体与精神的自由,也使当代童年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当代儿童文学如何应对这种新的自由与风险,如何继续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童年的建构过程中,因此而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消费文化所带来的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变革,构成了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三个重要课题。就此而言,当下儿童文学在寻求其发展方向的同时,有必要展开关于以下三对关系的思考。

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无法避开经济利益来谈论文学出版的年代。事实上,就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企鹅出版社领衔的平装书出版行为借助于推动文学的大众消费成功获取利润,并进一步促成了文学阅读的大众化。对于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来说,消费文化似乎也提供了一个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其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契机。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本”的购买是一种与索尔斯坦・维布伦所说的“夸示性消费”相近的消费行为。消费文化下,这种属于少数人的“夸示性消费”因其所具有的隐而不宣的文化品位内涵,迅速地成为了大众化的消费行为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与教育观的普及,它也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投资的一个部分。这两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和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了今天规模庞大、品类齐全、收益可观的童书市场。

一般说来,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图书出版行为,其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消费文化的氛围倾向于使儿童文学出版放弃其具有一定崇高性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经济利益的博弈中。但诚如美国出版人安德烈・希夫林(André Schiffrin)所说,成为商品的图书仍然表现出与其他媚俗性大众媒介的“本质的不同”:“图书可以逆潮流而动,可以宣扬新的观念,可以向现状发起挑战”,它是“民主社会核心的沟通渠道”。事实上,消费文化环境下儿童文学出版行为的经济利益与其所愿意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并非无所关联。对于儿童文学出版来说,社会责任的承担并不仅仅意味着牺牲经济利益,相反地,从更长远的时间段来看,前者在推动经济利益方面有着经济牟利行为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看到,许多国内外知名的童书出版公司之所以获得读者的青睐,并非单单因为某种商业畅销书的成功,而往往与该出版机构长久以来在推动社会文化方面所表现出的责任感有关。例如,2007年并入霍夫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公司的美国知名出版社哈考特(Harcourt Trade Publishers),不但在出版方面树立了较为经典的文化口碑,其童书出版分支也十分关注文化事业建设与儿童文学新人新作的推出。它曾惠眼识珠,发现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诺顿的《地板下的小人》等一批后来成为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二十世纪后期以来,该出版社秉持多元文化、多元风格的童书出版传统,推出了包括以创作后现代童话知名的简・约伦(Jane Yolen)、以宗教追寻主题儿童小说创作见长的辛西娅・劳伦特(Cynthia Rylant)等在内的一大批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原创作品。这种重视市场而又不盲从市场的文化责任意识为该社赢得了童书出版的文化声名。在国内,一些少儿出版社也十分重视对于非盈利性的儿童文学与文化积累出版活动的参与;一些凭借其长期的公共责任感与文化积累意识而赢得公众信任的老牌出版社在进入童书出版领域时,也总是能够从其已有的文化声名中获益良多。但如何在当前的消费文化环境下保持原有的文化责任感,并将这种责任感实践在童书出版行为中,却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话题。

文化消费与文化建构的关系

早期消费文化研究大多强调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文化的消极意义,并毫不掩饰文化批判的态度。例如,法兰克福学派从人的“物化”、“欲望”的泛滥等方面,对消费主义展开了严厉的批判。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论述“消费社会”的概念时,也是将它作为现代文明的消极结果明确加以批判的。“消费文化”的一个方面意味着不断顺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不论这种需求本身是否合理或有益,它导致了马尔库塞所说的虚假的欲望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消费与文化建构是截然对立的。

但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的消费文化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丹尼尔・米勒在1987年出版的《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一书,提出了对消费行为进行“再语境化”的说法,即消费者赋予特定的消费行为某种抵抗文化意识形态和塑造自我文化的积极意义。但米勒并没有忘记适时补上一句,这种消费对象与消费行为的“再语境化”及其积极意义并不是必然发生的。这一论述支持了费瑟斯通所说的从正负两个方面认识消费文化意义的观点。例如,一方面,文化消费所带来的有着物欲的一面,另一方面,这种感官欲望的释放也意味着身体和审美的解放,它是对于长期以来压制人的理性逻各斯的反抗。这一理解使消费文化一词同时包含了文化消费与文化建构内涵。这样,当我们谈论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出版时,也有了两个方面的话题。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消费文化使作为消费主体的儿童的需求在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活动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与关注。在中国,消费文化影响日益扩大的近二十年间,也正是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界得到大力张扬的时期,是孩子“游戏”的天性在儿童文学出版物中得到空前肯定的时期。儿童文学界朝向儿童的这样一种迎合姿态,使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了当代童年文化的建构过程中,也使童年的身体和精神得到了一次新的当代意义上的解放。

然而,这种现象的消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味的趣味迎合容易造成单一的儿童文学美学追求,导致“哪一个作家哪一部作品受到读者喜爱,就有一批作家争相模仿”的创作跟风,从而对儿童文学的创作生态和出版生态产生不良影响,并因此削弱儿童文学的文化意义。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儿童的趣味、爱好直接成为了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方向标的,文学、文化内在层面上更为宽广、深刻的审美与精神追求则无法获得充分的思考沉淀。显然,这并不是有利于中国儿童文学出版事业发展的一个趋向。

事实是,任何一种仅仅注目于商业利润的出版行为,都难以在文明进程中留下长久的痕迹。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儿童文学工作者更有必要承担起文化建构的责任,为抵制当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消极影响、丰富儿童文学的美学生态、守护儿童文学的精神力量、突显儿童文学的当代意义,付出自己的思考与努力。而最终,这些敢于承担起文化责任的出版人,将是消费时代的利益博弈中最后的“赢利”者。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无意将文化消费与文化建构描述为两种互相对立的意义选择。事实上,对于儿童文学界来说,一个更现实和可行的选择是,在顺应消费文化的同时,致力于通过培养儿童读者的文化批判意识,推动当代童年文化与未来社会文化的积极建构。

出版品牌与文学品质的关系

消费文化背景下,出版品牌的打造对于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是显而易见。一个知名的出版品牌的形成,能够带动一系列的后续出版行为并为其提供市场方面的保证。目前,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出版机构都形成了若干广有影响的童书出版品牌。如企鹅出版集团初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以低幼孩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海鹦”图画书系列、兰登书屋听书出版集团的儿童图书品牌“倾听文库”(Listening Library)等。近年来,国内童书出版社及相关出版社的童书部也毫不掩饰他们对于打造出版品牌的热衷,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新蕾出版社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明天出版社的“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精品系列”、21世纪出版社的“彩乌鸦原创系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系列”等,都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儿童文学出版品牌。

众所周知,一个出版品牌被读者接受和公认的过程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与作品本身的文学质量有关,也与出版社的策划、宣传、文化产业链续接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成功的儿童文学出版品牌,首先总是以其出版对象的文学品质为基本前提的。不但在儿童文学出版品牌最初的策划阶段,作品的文学质量往往是最受重视的内容之一,在消费、接受环节,最终决定品牌命运的也是该品牌在总体上所显示的文学质量。因此,2008年9月,英国DK出版公司国际部高级经理彭凯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国际童书出版竞争的愈演愈烈,对出版社来说,提升图书品质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篇3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自19世纪工业化开始以来,大量产品更替,使得物质产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也逐渐由生产型社会逐渐向消费型社会挺进。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21世纪将是消费“文化”的世纪。”伴随人类步入消费性社会,消费文化也应运而生。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文化就是消费社会人们在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即某一时期的消费者及其消费时尚、消费行为构成了该时期的消费文化。”产品作为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品,其发明与革新,是既符合当今消费文化的主流,又通过创造消费需求来引导消费文化的,并且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思想、消费行为以及生活形态。也就是说,产品在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之外,在消费文化中还承担着另一种角色-“老师”。

马克.佩里博士在总结若干学者的观点之后认为:“产品属性包括内在、外在、表现和抽象四项内容。”如果说内在、外在和表现为产品的具象特征的话,那么抽象属性可能就是产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符号和象征性的表达,传递着一种生活方式,审美思想,人类情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信息,影响和教育着消费者。

1.生活方式的教育

在消费文化中, 生活方式是涵蕴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处理,自我意识施予物的表达和展现。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是解决现有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定义了人类行为和产品的使用方式,并通过产品本身,来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从最初用手操作器具碾磨榨汁,配以相关的过滤器具以得到相对较纯的果汁,到利用机械原理进行榨汁,以节省用力,提高效率,改变手部传统的操作方式,再到现今的电子榨汁机的发明,人们不再需要用手进行榨汁操作,只需要启动按钮,人们便可得到纯度极高和口感极佳额果汁。曾经,豆浆只属于工业生产者的专利,买豆浆只能在超市或者店铺。人们买豆浆的过程,喝豆浆的时间,豆浆储存的手段等都参与制定了生活方式。而随着榨汁机产品的革新,消费者不必再出门去买豆浆,而是可以在家中随时喝到自己制作的豆浆,并且还可以在制作豆浆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原料,获得创造的乐趣。榨汁方式经历一系列的演变,通过产品不断革新,逐渐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制作的过程,从而带来的是对生活方式的转变。产品通过“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自身来改变人的生活,产品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对人们行为的一次“再教育”。

电话到蓝牙手机,台式电脑到平板电脑,打字机到口述输入设备等,产品不断地通过改变使用方式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产品也在等待着为创造人们生活的新方式而服务。这种生活方式的步步转变,正是产品所扮演“老师”角色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使用行为。产品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正是体现在这些影响和改变上。

2.审美思想的教育

产品的具象表现之一就是其外观在人们眼中的展现。产品外观的目标之一是应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因此,产品除了满足人们功能性的需求之外,还通过造型表达,颜色搭配,机理选择,材料选用等,展现了人类的审美思想和观念。这种审美思想和观念是具有时代性的,体现着不同时期消费文化的潮流和设计主流。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产品在体现时代性的审美思想和观念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甚至培养人们新审美观的形成。

著名德国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少即是多” 的设计哲学,在20世纪刮起了一股追求简洁风格的设计旋风。产品设计正如包豪斯(Bauhaus)所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摈弃多余装饰,着重发挥简洁之美。这种设计美学,在人们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并从潜意识当中教化人们追求简洁,注重功能,摒弃装饰,树立“简洁”审美观。

苹果的产品系列深泽直人的面包机

从一个企业产品的演变来看,审美思想和观念在产品中还具有延伸性。Braun的设计识别规则上指出:“Braun拒绝所有纯粹是表面吸引人的装饰设计。”多年来Braun的多角化产品设计,无一不被这个规则影响着,从而也影响着Braun产品消费群体的审美。

Braun 早期产品 Braun现今产品

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到装饰艺术运动,波普风,新装饰主义,一次又一次的潮流影响和改变着消费文化中审美思想和观念,并使得现今的消费文化当中的审美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消费产品作为这种审美思想和观念的载体,不仅起到了传播的作用,还启发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思想和观念。

3.人类情感的教育

《情感化设计》一书的作者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认为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愉悦是人的情感展现,一个产品只有在能够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人产生愉悦,这种交流即可以是无形的――通过产品的抽象外观展现,也可以是有形的――通过产品的功能表现。

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产品单纯的功能性表达,对于产品的精神内涵的追求,使得情感化设计在当今的消费文化中已逐渐成为设计主流,产品设计逐渐由“形式追随功能”向“形式追随情感”发生转变。Alessi的产品是当今情感化设计的先锋。拟人化以及仿生造型巧妙地运用在Alessi的产品设计当中,使得人们在第一眼看到Alessi的作品时,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情感互动。

宝马的mini cooper汽车,大众甲壳虫汽车,B&O的特制音响,Swatch的个性手表等情感化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额外的乐趣。Swatch的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Nicolas Hayek)曾说过,我们做产品不是要传递图像,而是要通过产品传递给人们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情趣化的设计,让产品似乎有了生命和灵魂,人的情感就在使用产品的时刻,与产品进行了交流。情感化产品设计所带来的乐趣性、关怀性和服务性,培养了人们生活的情趣,甚至通过一些产品鼓励人们关怀他人,给予爱。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似乎并没有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多了信息交流,反而少了情感的互动。曾经风靡一时的日本电子宠物玩具――Tamagotchi,以及电子宠物狗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通过产品功能性表现,让人与物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弥补人的情感空缺,并通过拟物化的设计――狗、猫等动物,来使更多的人对动物更具有关怀性。这种关怀情感还体现在为老年人和儿童所做的产品,如老年人用的大按键手机,儿童温度计等,产品设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并教化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群体。

4.社会文化的教育

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认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工业设计的短篇《Objectified》曾对产品有这样一种描述:在每一个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也许这个故事,就是人类文化的表征。从古代人类使用的产品当中,我们似乎不难看出这种联系,如:中国的文房四宝,太极生两仪,万物分阴阳,纸砚为阴、笔墨为阳,创造的书画中,黑为阴,白为阳,弧线为阴,直线为阳,是中国的”太极文化“在书画上的体现。日本人常将弯刀作为家中装饰物,弯刀代表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日本武士精神,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的文化“在弯刀上的展现。

产品的也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展现。荷兰的风车用于农业生产,体现了荷兰的农业文化;苏格兰特有的格子布裙,体现了苏格兰的民族文化;日本的木屐,体现了日本人的生活文化;英国的巴士,体现了英国的出行文化等等。在当今消费文化中,产品也越来越注重各种文化的交叉融合,是为满足人们在单一产品上的多元化文化需求。设计师尼古拉斯.汤姆金斯(Nicolas Thomkins)从中国古典哲学文化中获取灵感,设计出的一款“阴阳“沙发,就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经典设计。

“阴阳“沙发(Red dot红点奖得奖产品)

这些文化不仅仅在产品中得到展现,而且还通过产品向全世界人们进行文化的传播。产品促进了全球多元化文化的互动,并以自身为载体,进行了文化传播,让各国各地区的人们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这正是产品对人们社会文化的教育体现。

5.伦理道德的教育

设计伦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提出的。他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版的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1.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设计应改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2.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单就这三个主要问题而言,其实就已经道出了设计的伦理准则,即:设计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设计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现今的消费社会当中,随着道德伦理思想在设计界的不断渗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乎伦理道德价值的产品。比如专为贫困地区儿童设计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笔记本电脑,就是这样一例产品。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发起设计的一个“100美元笔记本电脑”项目,给对这项计划有兴趣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由该国政府直接提供给儿童使用,为拓展儿童的视野,降低知识鸿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能用上笔记本电脑,这种产品就是基于人与人平等的伦理道德而来的,并且通过这种产品的问世,启发和教育世人去关注这些贫困儿童的成长。

专为残疾人设计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在设计行业中,这类产品被称为“无障碍设计产品”,并已在产品设计目录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类。无障碍设计产品以残疾人的需求为设计主体,设计出适合于残疾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产品。这类产品是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的体现,表达了人们对残疾人的爱以及美好的祝福,并启发更多的人去关心残疾人群体。

可持续设计和绿色设计也是当今产品设计界最热门的也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开采,已经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人们不能在过度地依赖于现存的资源,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是目前的设计重点。与此同时,技术的革新也给自然环境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如污染、辐射等,都对人类和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设计必须寻求解决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方案,保证产品的在消费过程中的可持续性,通过对材料、形态、空间尺寸、使用方式等产品要素的研究,探索在产品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对消费理念的引导,来引导和教育消费者具有可持续和环保的观念。

综上所述,产品在消费文化中对消费者所承担的教育角色,从生活方式、审美思想、人类情感、社会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启发和引导着人们。但这里还需要提出的是:产品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物质,它的教育意义也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产品出现,对于人们的启发教育意义也应该是具有阶段性差异的。但也许正是产品的时代特征,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英]丹尼尔.米勒等.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0.1.

[2][美] 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3]费多益.现代设计的人文反思.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

[4]李琼,王俊民.快速消费文化与产品设计.中国商界贸易.2009(10).

[5]杨慧珠,陈建华,郭晓燕.基于伦理学的产品设计.包装工程.2007(28).

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饭店品牌推广;营销活动

节假日期间,无论是星级大饭店,还是路边小餐馆,社会化的大众消费都将成为主流。家庭用餐、亲朋好友聚会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客源构成。那么饭店产品就应以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为主,从而促进饭店形象品牌的树立和推广。这是饭店在节日期间营销的主要目的,也是众多餐饮活动中的主题项目。具笔者考察,现代饭店营销活动中的富人情味的乡土文化热可谓经久不衰,此文分别从理念与实施两大方面对民俗文化在饭店营销活动中的价值进行探析。

一、民俗文化活动的策划理念

现今,人们过节的意义并非如旧时京味儿歌《前门情思大碗茶》里所唱“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个节”那样在吃喝等物质层面上的丰富,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在假日得以归家共聚。现今人们更注重家庭感受,更注重亲情互慰,更注重亲友间的小规模聚会,和过去相比,人们显然更需要一种温馨、舒适、安全,更便于彼此沟通的和睦环境,这种需求正在慢慢显露。一些更亲情,更贴近自然,更传统的风格正在重新复苏。这就带动了节假日装饰设计向更亲切、更家庭化的方向逐渐偏移。

如许多饭店在圣诞节期间,将圣诞树装饰、圣诞老人等形象作为装饰;在新年和春节,以大红灯笼悬挂、“福”字倒贴为主;在情人节,则是玫瑰花、巧克力等作为装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系列的装饰过程中一定要求装饰主题突出,文化特色鲜明,要把握“地道”、“原汁原味”的原则。

二、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实施

营销活动的组织是节假日营销的主要表现,也是打造节日氛围的主要途径。由于众多节日的背景不同,中西方文化的特色差异要在营销活动的过程显现出来。比如在餐厅的布置、餐台的设计、菜单的印制、背景音乐和灯光、活动内容等都要有所差异。如武汉璇宫饭店在圣诞节期间,有圣诞老人在圣诞树下发放礼物、儿童唱诗班表演等各项活动;在新年和春节,以凌晨钟表倒计时、发放红包等活动为主;在情人节,则是有玫瑰花和巧克力的烛光晚宴、小提琴伴乐等作为营销的主要表现方式。

武汉璇宫饭店还经常在中西节假日里举办各式颇受欢迎的特色活动,如每年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及新年派对、各种主题派对;并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乐队现场表演,更有活力充沛的员工献上别具特色的集体舞,在旁的宾客也会情不自禁受到感染而融入其中,热烈欢快的主客同乐气氛是其他饭店中少有的。

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里,璇宫饭店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魔术、木偶戏、皮影戏、杂技、武艺、驯兽表演、说书、鼓书、相声等。曲艺表演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娱乐表演项目,它也是中国民间风味餐厅娱乐活动的最佳选择。浓郁的市井风情文化餐厅利用中国民间的曲艺艺术的渲染,也能为餐厅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让人们了解戏剧历史,观看舞台上的戏曲,在台下八仙桌上品尝以戏曲曲目命名的菜肴,将戏曲文化、饮食文化妙趣天成地结合起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感受了历史文化的沉淀,弘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年轻的女服务员在端上每一道戏曲趣味菜时,都会恰倒好处地说出该道菜戏曲曲目的剧情梗概,给客人增添不少雅兴。顾客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戏曲氛围,观赏的是戏曲文化,品尝的是戏曲菜肴。真正让人们在这里吃出了情趣,吃出了美味来。

早在周朝,帝王将相们就有以音乐伴奏进餐的记载。《周礼・天官-膳夫》载有:“以乐侑食。”大宴用大雅乐,一般宴会用小雅乐。到唐代,唐玄宗喜爱音乐,吃饭多用其助兴。以后.民间多引用这种方式。《大唐双龙传》写到:李渊率领群臣,分别向寇仲和盖苏文祝酒,把宴会推上,接着是歌舞表演,在锣鼓与乐器交织成的强劲节奏下,无限春光里充盈着青春健康、美不胜收。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歌舞就是活跃饮宴气氛的一种重要娱乐形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饭店将娱乐与餐饮结合已形成良好风气。顾客在餐厅用餐,不仅品尝到美味佳肴,而且可以欣赏到演出活动,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陶冶,用餐心情更加放松。

三、结论

在现代文明已为人熟知时,人们又寻找失落的乡情、人情,采取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或乡土文化,以其古朴、传统的魅力吸引旅客。因此,现代饭店营销活动中的富人情味的乡土文化热可谓经久不衰。餐饮文化本身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餐饮文化的综合性特色已不断地显现出来,并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注重文化品位和气质。饭店餐厅中的特色活动设计,实则就是人与美食、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在餐饮活动中的充分表现。

参考文献:

[1]朱光亚. 且说国外若干中国园林研究成果,建筑师,1993(52)

[2]张荣臻,焦亚南.谈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科技信息,2010(29)

[3]唐玉恩. 旅馆室内设计的几种流派之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热,旅馆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10: 327

篇5

[关键词]特色文化;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82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30

[基金项目]本文为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齐齐哈尔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编号:QSX 2013-17WT)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建平(1965―),男,山东烟台人。系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基地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设计,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齐齐哈尔风景秀丽、古迹众多交通便捷,旅游业快速发展,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是一个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全市现有A级以上景区14个,其中4A级2个,3A级3个。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中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

齐齐哈尔建城至今已有800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和独特的旅游文化。开发具有齐齐哈尔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对于保护和开发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现状

目前,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理念还很落后,产品创新力度仍然不足。在很多旅游纪念品商店看到的产品都是老面孔:明信片、书签、水晶工艺品等,具有齐齐哈尔文化特色的产品少之又少。设计理念上的落后主要体现在设计定位不准,将旅游纪念品等同于工艺品,设计形式也缺少时代感。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齐齐哈尔特色文化结合现代创意产业已经开始了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成果。如举办文博会、关东文化旅游节,大力扶持相关创意机构。但就发展程度来看,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开发理念依旧落后,集中体现在可供大众消费的特色文化衍生纪念品极度缺乏。

二、齐齐哈尔的城市特色文化

齐齐哈尔的城市特色文化虽然精彩纷呈,但在开发应用之前有必要对特色文化的表征及内涵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有选择性地加以设计应用。

1.齐齐哈尔厚重的历史文化

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清康熙38年起作为黑龙江省省城,长达255年之久,以"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的紧要之地闻名遐迩,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纷呈的北疆边陲重镇。境内有曾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1〕可以说,齐齐哈尔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东北边疆史。

2.齐齐哈尔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齐齐哈尔市辖区内湿地资源丰富,扎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被列入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湿地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是齐齐哈尔市的“旅游名片”。

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的核心地带,四季分明,沃野千里,境内“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1〕

三、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开发思路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必须考虑本地相关资源,按照经济规律和设计规律正确地开发市场,理解游客的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旅游纪念品,将旅游纪念品纳入到旅游产业中来,真正成为旅游业的形象代言物。

1.传统特色产品的振兴

传统特色产品历史悠久,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是真正的地域特色产品。齐齐哈尔的北大仓白酒、克东腐乳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齐齐哈尔特有的城市味道。传统特色产品在服务旅游产业方面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针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现代人的消费习惯进行新产品开发。

齐齐哈尔传统特色产品虽然被广大市民视为至宝,但在国内外游客眼中的认知度却极为有限。针对这一问题,专业博物馆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博物馆的建设规模不一定很大,其目的是宣传特定产品的历史和文化,这类博物馆的建立对于提升产品形象以及产品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博物馆对于产品所起的宣传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普通媒体类商业广告所无法代替的。根据这类产品所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已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实用品或工艺品,更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从另一个方面讲,博物馆对于产品销售的作用也是非常直接的,游客在经历了博物馆的“教育”之后,对于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也就更容易接受产品。〔2〕齐齐哈尔传统特色产品的多数生产企业所在地与旅游景点的距离很近,例如:北大仓、鼎恒升的厂址就在市中心,能够保证游客数量,这是专业博物馆建设的先天优势。因此,专业博物馆的建设应成为齐齐哈尔市深入开发旅游的重点。

2.设计理念的更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融合纪念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设计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标记旅游经历,概括旅游地意象,传达地域文化。〔2〕这三个方面在层次上属于逐步深化和相互促进的过程,标记旅游经历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基础,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比如将齐齐哈尔主要旅游景点进行视觉概括,设计成装饰图案,以此为基础可以进行应用设计,将景点图案应用到包装袋、购物袋、文化衫、遮阳帽等旅游用品中,形成系列化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意象设计是需要通过具体形象来实现的,而这种具体形象的设计是通过产品的符号化和符号化的产品实现的。产品的符号化是通过形象的塑造,使产品具有旅游地的某种意象,芦苇画就属于这一类。符号化的产品则是因为产品本身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产品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地的意象,如齐齐哈尔的丹顶鹤纪念品、满绣工艺品等等。这些意象把旅游地的文化和游客的情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对旅游意象的深入挖掘,旅游纪念品便有了广泛的开发空间和开发思路。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每一项都可以为纪念品的开发提供丰富的素材。在具体操作上,先提炼主题意象,借助于传统技艺或现代技术,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开发。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深层次开发是传承地域文化。对于旅游地来说,旅游纪念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传达特定的地域文化,使得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还可以成为传播特色文化的重要媒介,从文化层面上促进旅游产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可以有效避免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流于表面。例如满绣工艺的开发,就不能选择牡丹、《清明上河图》等题材进行创作。应该从满绣所体现的日用性、喜庆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方面入手,可以重点开发适合现代使用的日常用品,比如手机包、钱包、遮阳帽等等。这样的旅游纪念品可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种类型的旅游纪念品比只能摆放在房间里的工艺品要有意义得多。

包装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性和地域性的重要途径。在设计中研究在包装上融入文化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设计角度分析,包装的要素有文字、色彩、材料和造型,将这些设计要素深入挖掘就能传达特定的文化信息。例如全国闻名的锦州小菜,外包装就采用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柳编篓。纯天然的材料,古朴的造型,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齐齐哈尔来说,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可以采用柳条、芦苇、秸秆等天然材料,造型上以传统器物为基础进行再设计,包装的图案和文字可以与神话传说、趣闻轶事、历史典故等等相结合。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在品味上与齐齐哈尔的城市特点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相一致,就成为旅游纪念品的有机组成,也是提升旅游纪念品形象的重要手段。

3.整体营销的建立

旅游纪念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营销。营销观念的落后也是制约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发展的重要因素。齐齐哈尔特色旅游纪念品大多具有重量重、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缺点,例如:北大仓白酒、满绣工艺品、芦苇画工艺品等。生产企业和景点只注重实体店的销售,而忽略了多样化销售和延伸服务,从而影响了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的购买热情。在营销方面,国内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厦门就进行了成功的探索:首先,充分利用电商资源,创办专门销售厦门特产的购物网,方便游客购买;另外,著名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店都可代办快递业务。厦门的这些营销措施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增加了旅游纪念品的销售量,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营销为游客营造了愉快的旅行体验。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齐哈尔的旅游纪念品发展已初具规模,结合特色文化,融入时尚元素,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研发现代齐齐哈尔旅游纪念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契机,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扩大文化交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和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也都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云志.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J〕.理论观察,2008,(04).

篇6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湖湘视觉文化具有中国视觉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传统视觉文化的共同性就是“写意”,“写意”与“写实”是东西方艺术的最明显区别。“写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描写物体本身的趣味特点;二是将作者的主观意趣映射到被描写的对象上,创作中作者往往不受客观自然物体间的关系特征和神态的制约,随心所欲地把自己要表现的物体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具表达自己情感意趣的作品。作为地域文化,湖湘视觉文化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由于湖湘视觉文化的艺术形与式种类不同、湖湘地域民族的多样性、时间的漫长性以及作者阶层的不同,湖湘视觉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如湖南工笔画,画家多以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为题材,特别是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以朴实的线条、清新的色彩、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充满情趣的乡村生活。又如湖湘民间艺术,其作者多选择祈求生命繁衍、护佑等吉祥题材,通过谐音、联想、象征手法表达美好喻意,其类似符号化粗犷、简练的造型方式极具艺术张力。作品色彩不受固有色的限制,常常通过红、黄、绿、紫等色彩的搭配取得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在色块分割中求统一,对比中求和谐,具有艳而不俗,火而不燥的热闹、火爆、喜庆效果。

从楚文化时期开始,湖湘地域的视觉艺术就有着极具特色的风格特征,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帛画、彩棺等艺术品以其浪漫主义的情调,充满节奏与韵律感的构图,火热的色彩,细腻的表现手法,使观众产生神秘、兴奋,热烈的情绪。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湖南的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之路,成就了湖南的“时尚文化”和大批让全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明星,其对“时尚性”“娱乐性”的成功把握,也为动漫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范例。如何才能够将这些具有鲜明湖湘特色的视觉文化中优秀元素吸收、融入动漫艺术创新之中,笔者通过对国内动漫艺术风格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进行仔细考量,通过对国外优秀动漫在题材、风格等方面特点进行研究后,将可供动漫作品与湖湘视觉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借用法”,将湖湘视觉文化中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直接引入动漫作品之中,突出故事发生的人文环境、渲染影片文化氛围、增强影片地域特色。比如以湘西吊脚楼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以传统剪纸窗花装饰窗户,以传统服装作为动漫角色服饰等。在这里,湖湘视觉文化以其原始形式和生存状态出现在动漫作品之中。这是使动漫作品具有湖湘特色、增强作品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动画营造地域风情,推广地域文化、介绍地域民俗,推动地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这种方式已经被许多湖南本土动漫作品所采用,如《蓝猫》中将湘西景观元素作为故事主要场景运用于作品之中,一些国际大片如《阿凡达》等也将湘西风景纳入影片中。这些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借用法”能够简单有效地将湖湘视觉文化与动漫作品相结合,给动漫作品打上湖湘视觉文化烙印,但其作品与“具有湖湘风格的动漫艺术作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第二种方法是“嫁接法”,就是模仿湖湘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与题材,将湖湘传统艺术风格植入动漫作品中,使动漫作品呈现传统艺术特色。中国早期动漫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学习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嫁接法”,即把某种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甚至题材原封不动的搬到动画片的创作之中,这是一种传统加现代的结合方式。在这些作品中,传统艺术民族特点基本上等于动漫艺术的特点。如以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与动画相结合产生的“水墨动画”,其代表作为倍受业界称赞的《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前者将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表现方式与题材同动画形式相结合,后者将李可染先生的牧童题材水墨画以动画形式搬上银幕。除了“水墨动画”外,可采用“嫁接法”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如:板画、剪纸、年画、油画等等。在早期的动画民族化探索中,“嫁接法”为我们创作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动画片的探索作出了贡献,生产了许多具有民族特点的动漫作品,为中国民族动漫赢得了声誉。艺术作品由于种类的不同而决定了其形式特点的差异,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往往依赖于其非常独特的制作工艺。“嫁接法”在动漫创作中完全采用传统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民族艺术复杂的制作工序与动画制作工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嫁接法”受到原型艺术的限制而不能适应大规模大数量的商业动画的生产。同时,由于“嫁接法”意趣与题材都受制于原始艺术形式,这也决定了其受众也仅限于特定人群而难以被广大民众所习惯。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其形式内涵就不是广大小朋友们能够体会的,也不会是工薪阶层的最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嫁接法”给人更多感觉是动画的“传统艺术化”,是一种形式上的“猎奇”,难以体现动漫创新的真正含义,所以,“嫁接法”只适合于艺术实验短片创作而不适合主流商业动漫制作。在湖湘视觉文化中,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优秀艺术形式都可以采用“嫁接法”应用到实验动画创作上,以丰富动漫艺术表现形式、满足不同观众对于动漫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化的需求,但在主流商业动画创作中,我们还需要更加切合动画制作工艺的创新方法。

第三种方法就是“融合法”,地域化、民族化的动漫风格不能只是复制传统艺术民族特点,只有在时代精神、审美理念、造型规律、制作技术多个方面找到结合点,通过对多种视觉艺术元素兼容并蓄、消化、融合才能形成动漫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才能形成一种不同于任何现有艺术的风格而又带有湖湘人特有气质的动漫艺术风格。笔者认为,这种“融合法”的创新方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多种形式元素的综合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存土壤是多样的,特定的艺术形式适用于特定的人群,如传统水墨画多是文人士大夫之作,体现的是该阶层人的审美意趣,年画多是民间工匠所创作、民间剪纸多是乡村里妇之作,它们体现的是劳动阶层的理想和情趣。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但不会给动画艺术增色,反而会使其失去传统艺术特定受众群体,这与动漫艺术精神是不相符的。因此,动漫吸收传统艺术元素不能是对单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简单套用,而应当是对多种视觉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

二、多方面的吸收:除了在美术风格上吸收传统视觉文化元素外,还应该在影片结构、角色塑造、角色动作表演以至语言表达习惯、音乐等多方面吸收传统元素。近年有一些动漫作品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如《三岔口》吸收戏剧动作程式元素,《连升店》将民间印花布元素融入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并在作品中吸收舞台剧“场”的概念,通过“场”间表演交代故事时空转变等等,这些作品为湖湘特色动漫道路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适合动漫特点的改造:动漫吸收传统艺术元素要在充分尊重动漫自身制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地吸收湖湘视觉文化中与动漫具有可互译性的元素,对其进行删繁就简的改造。

四、现代审美情趣与新的思维观念的注入:现代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因此,动漫吸收传统艺术形式元素必须与现代思维,现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艺术的欣赏过程就是追求新感觉的过程,只有在新情趣新观念的支撑下,传统艺术元素才能焕发出时代新意。如好莱坞的中国题材动画片《花木兰》正是在传统题材与形式中融入新的价值观,符合时代审美特点,与现代人的精神、理想合拍,因而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使观众感觉有趣,新鲜而引发观众共鸣。

“融合法”应该是运用湖湘视觉文化元素进行动漫艺术创新的主要方法。第四种方法是“推介法”前面三种方法都是从湖湘艺术形式中寻找可与动漫创新相结合的元素,“推广法”则是从动漫故事题材上寻找与湖湘视觉文化的对接点,直接将湖湘传统视觉艺术作为动漫表现的题材与组织故事发展的线索,作为动漫作品推介的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基调,在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湖湘动漫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