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的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字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教学来说,识字教学理论匮乏,不是误解就是简单地识字,让识字教学没有生命力,变得生硬无味。教学生识字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感悟。
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的问题是:1、识字方法单一,这些识字方法都是我们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编口诀等,乍看这些方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然而仔细一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不足:“加一加”“减一减…熟字记生字”这些方法容易造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汉字的反映主要是对字形的直观反映,虽然他口头上能说这个字是由哪一个字和哪一个字加起来的,或者说哪一个字减去哪一个字是哪个字,然而可能一转背就忘了这个字的读音了。2、识字“回生”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们对汉字缺少意义上的理解所致。识字量的增加带来了挑战,在加大识字量之后,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回生”现象以及错别字增加等问题。
对于汉字来说,教学时大多时候局限于教材,即使能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也只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东西,每一个汉字只是一个字而已。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汉字不能进入自主能动的享受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的要求首先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然后才提出识认要求。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因此,让汉字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字,这是识字教学应该承载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学习汉字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方法:
象形分析法:主要针对象形字,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学“鸟”字,在黑板上贴一张小鸟的图画,然后出示“鸟”的字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一撇是鸟头上的羽毛,一点是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鸟挺起的胸膛,最后一横是“鸟”的尾巴的结论,牢牢记住了生字。
会意解构法: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了解各个构件的意义,再将这些构件的意义连缀起来理解字义。如我在教学“膊”一字时,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胳膊”、“赤膊”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膊’字呀是形声字,‘尊’字表音,‘月’字表义。想想这里的‘月’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月亮”的“月”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月”在古时候是表示身体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月”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月”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家族字归类法(形声归类法):针对大量的形声字,教学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篇2
关键词: 《孝经》 孝教育 承继
一、孝的内涵
孔安国在《古文孝经序》中讲道:“自有天地人民以来,而孝道著矣。”可见孝的起源极早。据相关史料记载,孝源于母系社会时期,至西周时,孝便开始规范化、制度化了,并且成为了一种政治伦理,一种社会规范。后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派的推崇,孝的价值和内涵更加明确,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孝的行为标准。
孝的含义是什么?从文字结构上看,孝是由省写的老与子俩部分组成的;甲骨文中的孝字是会意字,意思是小子挽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说文解字》写道:“孝,子承老也。”《尔雅释训》则认为:“善事父母为孝。”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简单概括起来讲孝的内涵便是“亲亲”,即要善待父母,子辈要对父辈敬爱侍奉,对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要敬要养。《小雅》中写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捋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富我,出入腹我。”父母生养我,经受了许多痛苦,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爱护我,教育我,而我想报答他们的恩德时,他们已不在人间。不难看出诗中深刻地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哀思和愤怒。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肯定西周“亲亲,尊尊”的孝道思想上,对孝道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从而明确了孝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价值,提出了实施孝道的行为准则,使孝的内涵更加丰富。时至《孝经》《礼记》成书,儒家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孝道伦理体系。
毋庸置疑,《孝经》是儒家学派孝伦理的系统化。此书分为十八章,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心生也。”在深刻地论述了孝的价值、意义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要求与规范。从《天子章》到《庶人章》更是列出了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这五种不同政治阶层人实行孝道的具体准则,是谓“五孝”。《孝经》中对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不管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只要你愿意便能够行孝,尽孝。孔子说能够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便是天子的孝道,故在《尚书・甫刑》中讲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在论及卿大夫的孝道时《诗经大雅》写道要从早到晚晚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认为老百姓的孝道就是孝养父母。孔子则认为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作、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孝乃是人类最根本的首要品行。是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他在《纪孝行章》中更进一步地指出孝子侍奉双亲要敬,要能至其乐,使父母高兴,亲病则忧,丧则哀,祭则严,如果不孝就会受到刑罚,是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部孝也。”总之,《孝经》使人们知道了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从而使孝的思想外化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此后出现的《女孝经》《酒孝经》《大农孝经》等书使得孝的规范更加具体化。
二、孝教育的推广
黑格尔在谈及孝文化时讲道:“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可见以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是一个教化的国家,这一点尤其显现在中国政治与文化政策的相辅相成。孝历经千年发展,这是与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与效仿是分不开的。
(一)古代社会的孝教育
1.礼法的约束为孝推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西周时期孝与宗法政治联系紧密,认为只有对先祖和父兄的崇敬和孝顺才有利于周王政权的巩固,因此统治者把提倡孝悌作为强化政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背亲忘祖德现象时有发生,孔子为了进一步弘扬礼法,在西周孝德的基础上,对孝的内涵系统化、思辨化,将孝从单纯的家庭血缘的范围扩大为一种社会道德,进而将孝纳入礼法体系,此后孝一直受到国家礼法的维护。尽管秦朝崇尚法律,但也提倡孝道。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简封诊式》记载:某家甲控告其子不孝,官府按其所告查办,将其子断足,迁蜀边县。魏晋时期法律规定“求留养亲,昌哀求任”以强制力量鼓励人们去尽孝。在北齐有“重罪十条”,其中第五条是“恶逆”,第八条是“不孝”,倘若犯了这不孝之罪,就是国公贵族也要严惩不贷。之后隋朝的开国皇律就效仿北齐的刑罚,并且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将此作为封建立法重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后各朝代的礼法中相继延续了这一规章,是称“十恶不赦”。孝由于受到统治阶层的需要,被纳入了国家礼法的体系,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下来,这样社会就接纳了孝悌这一思想。
2.统治者以“孝言”“孝行”进行示范,进一步宣扬了孝的思想。
在论及古代君王天子的孝道时,《孝经》:“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诗经》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孝经广扬名章》写道:“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因此懂得以孝治天下的历代君王都不遗余力地推行孝,甚至亲身厉行,争做孝的典范。汉文帝是以孝仁即位,因以孝治天下而为世人称赞。据民间相关史料记载,汉文帝在其母簿太后卧病在床的三年中,一直是“无昼无夜侍左右,无冬无夏奉高堂;未曾问病已断肠,未曾进药口先尝”。在唐朝,唐玄宗更是亲自为《孝经》作注。历代天子的以孝行为典范的做法,对孝思想的传播,对孝教育的推广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3.在各朝代的选拔官员制度上也大力提倡孝。
隋唐以前,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各个朝代的选拔标准虽不尽相同,但孝廉一直被视为其考试科目的重要内容。唐高祖时,设置童子科制度,“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十文,通者与官”。清雍正时期多次命举忠孝节义。可见,孝在各个时期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上以孝出名的男子都可以由当地长官推荐并且担任重要职务。西晋时期的李密学问出众,孝名远扬,晋武帝便召见他为官,但他却写下《陈情表》婉拒了圣意。天子能够批准他的请求完全是感于他的孝,不难看出当时孝子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者。”在历代统治者大肆宣扬孝行孝德时,各大家族有关孝的教育也盛行起来,这些孝的教育大多以乡规民约的形式出现。如范仲淹所制定的《范式义庄规矩》,王守仁的乡规,吕坤的《训俗简编》,等等。这些乡约民约的主要内容大抵都是宣扬孝道孝行,重要的目的还是维护家族乡里的稳定和发展。在民间也十分重视孝教育。人们所接受到的关于孝的教育都是以简单的故事、歌谣、图画为主,如《二十四孝》、《劝孝歌》、《百孝经》、《柳枝词思儿曲》等人们通俗易懂的书籍。此外,各种地方戏也是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和孝行孝德有关的地方戏出现在街头巷尾。至此,有关孝的思想便播散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中国民众的普遍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古代学校和家庭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学而优则仕的人才。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科举选拔制度紧密相连。由于历代统治者对孝行的大力提倡,孝的教育便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儿童进入到小学教育阶段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识字修身,但孝道是其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最主要内容。蒙学教材重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谓的“诗三百”)和弟子规。这个阶段教材大都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述孝行孝德的故事,教育孩子懂得为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懂得长幼有序,孝顺父母,使得他们从小懂得孝悌。在入县学、太学时,学生要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圣人的孝德,深刻地体会孝的内涵与其价值所在。进入仕途考试时,《孝经》是必考科目。由此可见,学校的孝教育贯穿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孝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文化。
同时,孝教育还体现在家庭教育之中。对古代的家庭教育而言,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孝悌爱长的教育。颜之推在《生子孩提》以文中写道:“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林则徐写信给自己的儿子时说:“须孝顺奉母。”此外,古代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视对女子的教育。它们的教育由两部分构成,即女红和孝悌教育。古人认为孝是女子的必备品德,女子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教育的内容大多源于故事,如《女诫》、《女孝经》、《女二十四孝》、《烈女传》等。这些故事对女子灌输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思想,古人以女子被休为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女子侍奉公婆的教育尤为突出。
三、孝教育的承继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对孝的教育是由社会、学校、家庭这三方共同协力完成的。历经千年,孝的思想教化已深入人心,内化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品格。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关于孝的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显示出了其消极、糟粕的一面。
由于历代统治者奖励孝子,有的人就弄虚作假,把孝道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有的人虽然真心尽孝,却措施不当,出现了种种愚昧的行为。根据史书记载,自陈藏器在其书《本草拾遗》中提到人肉能治病起,民间就兴起了割股肉为自己父母治病之风。让人不解的是这些荒唐的行为还不止一次地得到朝廷的嘉奖。如宋朝书籍中写道:“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幕。”又如《二十四孝》中记载的“孟宗哭笋”、“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故事。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违反了人性,而且构成了犯罪。究其产生的根源,主要缘于统治者为维护自身阶级地位将忠与孝单一的结合起来,曲解了忠孝的本义,从而麻痹了百姓的思想,致使社会上愚孝之风盛行。
传统文化往往都是精髓与糟粕并存的,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汲取其合理的部分。在当代,孝文化和孝道逐渐被弱化,孝道缺失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因此重提孝道,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孝教育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损伤就是践行孝道的开始。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未之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毁伤身体,自身残疾,就不能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不能尽到孝敬父母之责任的。可见全身是事亲的前提,此外,很好地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为了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减少他们的精神负担。
其次,学习孝文化能培养青年敬爱父母的意识,使得他们学会感恩。古语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葬,毕则祭。”可见,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要求,但不是说只要赡养父母就是孝,孝更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孔子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意思是孝顺不但是奉养,而且要尊敬。
最后,学习孝文化能培养青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为理想而不断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事业上有所建树才是孝的终极目标,不难看出学习孝文化也是践行“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应然之意。
参考资料:
[1]中国孝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3]任海燕.孝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表现.安徽文学,2007,(12).
篇3
关键词:德孝文化;本土元素;文创产品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总称,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一、德孝文化背景及意义
在现在学术界,地域文化已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将地方传统元素应用在当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背倚龙门山脉,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是四川全域旅游发展试点,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孝泉镇隶属于德阳市,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古镇,她以自身的独特魅力,传承精神,民俗特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德孝地域文化。孝泉的独造性、开放性、传承性、全球性,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孝泉旅游以特色资源为中心,以差异化发展为追求,虽“一门三孝”典故传播迅速,享誉中外,但与火热的故宫文化元素相比,德孝旅游资源在文创产品创作的运用上更多追寻传统发展道路,体现为原汁原味、集约型发展模式,缺少创新意识,使消费者受众面有所限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德孝周边文创产品还未有系统的整合设计,其周边文创设计因以“孝”为主线,糅合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观念、新思想,如必须爱党爱国爱集体,对父母孝敬,同邻里团结和睦等元素。因此,基于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开启对德孝周边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研究探索[1],需按照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本土特色,开发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产品设计,探寻文创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2]。
二、德孝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在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德孝周边文化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融合民族文化内涵,传播中华德孝精神。用产品与时代结合的方法推动游客购买力,对文化进行再创造,从而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文创产品,增加地区居民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3]。在孝泉地区,安安、姜太公形象深入人心,这些主题文化元素经过不断地融合、打造后,形成了小规模的当地文化体系。但针对年轻消费主力军,当地人物IP设计缺乏新奇、卡通形象,较难吸引这类消费者,从而难以推动文创产品的销售业绩,打破传统分销模式。因此,形成高品质的当地文化艺术设计,抓中发展机遇,注重打造地方邻姑泉、武圣宫、清真川菜等IP形象产品,是现在德孝周边文创产业需要完成的历史命题。
三、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创新及应用
(一)设计创新
1.设计年轻化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传递的载体,也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依托当地现有资源,挖掘内涵设计,是文创产品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故宫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设计出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文创产品,运用线上+线下资源营销,是现在文创产品的变革之路。从雍正的卡通形象再到故宫博物馆的纪录片拍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成熟的IP文创资源,通过对故宫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的挖掘、再创造,设计出迎合年轻人购买欲的文创产品,是它成功的关键要素。相比故宫文创而言,德孝周边旅游文创产品应结合当地历史人物资源,提取年轻化设计理念,挖掘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形象要素,从不同层面、角度呈现并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如提取安安形象的具象化元素,加以生动漫画插画式的表达形式;可将“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等故事进行扁平化处理,加工重塑,使其和商业化中的美食包装相结合,通过活泼生动的形象,良好而又亲民地展现德孝文化,深入表达中华精神。
2.设计实用化
只有设计者们将视觉美感与产品实用性相结合,才能突破现有文创产品的销售瓶颈,拓宽市场规模。这要求设计者从当地民俗生活出发,注重产品多样化功能,有意识地提高其使用率,才能刺激旅游者的购买欲。让游客在当地观光旅游的同时,成为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在发展旅游活动与购买行为之中,游客通常会考虑到是否方便携带,因此,设计者们应多亲睐体积较小、观赏性强且易于收纳的精美包装产品。如将德孝当地特色元素提取反映在麻饼、果汁牛肉、牛排火锅等市井文化中的方言来进行文字设计,从文字中提炼本土特色文化元素,从而传播德孝中华美德,对孝泉地区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应用
1.创新传统产品造型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审美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市场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传统产品,但面对新业态、新趋势的挑战下,品牌想要创造出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独特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漫画、插图是当代流行的趋势,从青岛崂山卡通道士形象,到广汉三星堆复古面具装饰,都要求着德孝文创产品需转化设计元素,将多个元素创意性结合擦出火花,形成视觉性的冲击力。因此,寻求传统产品造型的创新,设计者们急需扎根地方,领会当地文化本质,优化载体,赋予生动形象。
2.整合品牌文化跨界
如何将德孝文创产品推入市场,不仅要求政府对孝泉文旅小镇的政策性扶持、打造,更需要通过合作、赞助等模式,拓展自身品牌价值,达成跨界合作,形成良性循环体。这不仅能充分整合双方资源,更能充分体现叠加效应,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的同时,打造文旅印象,实现共赢局面。如花西子公司积极引入KOL线上平台,与贵州苗族文化携手,推出彩妆礼盒,实行限量发售,在销售上业绩显著,在文旅市场上也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传播了中华苗族文化。使文创产品潮流化、经济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感、话题感、新鲜感的革命性产品,使更多的旅游者知晓孝泉,感知德孝文化内涵,进而更进一步刺激产品消费,从而以文创产品为媒介,传播中华德孝精神。
3.结合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是以目的地景区景点为窗口,以实体建筑、自然风光为载体,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物质总称。加强对孝泉、德阳周边的地域文化挖掘,从而链接德孝文化产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的意义,探索产品设计创新的突破口;中国德孝城气势宏大,古朴、整洁的青砖瓦房,悠远宁静,为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多容性,结合德阳德孝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自然景观、特色建筑、人物故事等元素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本土化旅游资源产品升级设计的途径与方法。如,孝泉镇需明确景区标示标牌系统,优化安安送米卡通形象,赋予语言文化景观内涵,从而无形中传递文化形象,传播德孝精神。
4.融合终端产业发展
长远来看,如要推动孝泉地方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需构建完整的从设计到分销的产业链,旅游主管部门应大量开发外包公司服务,规范产品量化指标,加强对可靠商家的供货。注重提升服务意识,要求提升售后服务标准,解决消费者购买与商家经营的后顾之忧。结合线上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搭建网购分销平台,提升经济效益,扩大德孝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弘扬德孝精神文化。终端企业需抓住宣传时机,推出限量文创产品或有代表元素图形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借助孝泉每年传统的“上九会”,期间现场热闹非凡,人流量较大。终端通过以此为契机,以三孝园改造工程为时机,大力传播回族、汉族和睦相处下的孝泉本土旅游资源,从而助力于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迎合新时代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主旋律。德孝文创产品设计的提出,不仅将生活变得有趣,也给逐渐被年轻人所遗忘的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德孝民俗文化的挖掘,将风俗与审美相结合,提炼以实用性、文化性和美观性都不可缺少的文创产品,从而符合消费者的人文精神,满足其欲望产生。在对德孝传统元素的理解基础上,加强对当地符号化的开发与转化应用,使产品年轻化、生活化。通过合理地跨界设计,创新产品色彩搭配,从视觉上突破传统设计,深化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有现代文化又有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孝泉地方风格的文创产品。德孝文创产品只有基于本土文化的高度自信,才能带动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精神富裕,从而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磨炼.基于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16,37(16):18-21.
[2]向勇.故宫文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实验[J].人民论坛,2019(9):124-126.
篇4
孝,善事父母也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
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哪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还应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孝是仁爱的基石
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作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的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周人以对孝慈有了教化和对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内涵和孝行赞扬,总之周人孝初是从祭祀祖先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孝观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战国。
孝是一种情怀
孝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德操,更是一种基本的人性表达。它是作为当事人对于遗传的真诚接受,也是对遗传继续的一种自豪态度,也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内心的发现。同样,孝也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但是它也最为脆弱,因为孝更是一种天真和理想的本能。
在充满自信和自强,以及自尊、自爱之后,孝被完全地表达。这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因为肯定了自我,所以由此将固有的本能,天真尽情地展现于恩赐我们这种能力的父母和祖辈面前,以表达我们真切的感恩。
篇5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沿着“孝德”的逻辑而逐步展开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均较为推崇孝德,“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主张。儒家所提倡的一系列道德,构建的一套道德体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不光是对中国乃至对中国周边邻国一体的整个“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其中儒家孝文化中所倡导的孝德更是整个儒家道德的一个核心。对于“孝”,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派的学者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诠释。《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在孟子看来,“孝”主要指的是“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也就是说遵循孝德,就是要让青壮年利用闲暇之日接受孝悌忠信的道德教育,在家里服侍父兄,在社会上事奉上司。东汉的许慎在其旷世著作《说文解字》中对“孝”是这样解释的:“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此外,《尔雅•释义》中对于“孝”的释义是“善父母为孝”。这也就是说,所谓孝,那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双亲,以一种善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在某种物质层面而言就是要将好的东西侍奉给自己的父母。
由此可见,对于“孝”的释义,诸多名人志士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读,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尤其是以儒家学派的释义较为深刻,更具代表性。儒家文化中的“孝”在具体释义上,尽管看似纷繁复杂,但通过对其进行精心的梳理、归纳与概括:儒家孝文化中“孝”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也,也即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中的“赡养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传宗接代”等;表现在精神层面则是“敬爱父母”、“扬名显亲”、“葬祭以礼”。其中,在儒家孝文化看来,上述物质层面的孝与精神层面的孝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儒家孝文化中的精华。具体而论,在物质层面遵循孝德,第一就是要“赡养父母”。孔子及孟子均认为,孝的首义那就是作为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尽量满足父母日常吃穿等基本需求,奉养是孝德的一个重要核心。其二,作为子女,务必要做到“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儒家孝德中的一条较为重要的原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儒家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属于父母的遗体,不能使之受到毁坏和伤害。”
再者就是“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儒家孝文化比较注重子女承孝道而繁衍后代的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章句上》)。在儒家看来,子女尽孝有一条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繁衍后代,如果未能完成这条职责,让父母的血脉中断,那就是一种大不孝。对于精神层面的“孝”而言,首先就是要“敬爱父母”,所谓“敬爱父母”,在孔子看来,“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层面真正做到敬爱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第二,作为子女,也不能安于现状而碌碌无为,要积极在事业上寻求发展与进步,做到“扬名显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此处所言的“立身”,其实质上“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创一番功德业绩,以显父母之荣耀,光宗耀祖,其价值仍归于‘孝’”。[3]第三,在精神层面尽孝还体现在“葬祭以礼”。也即当父母去世时,作为子女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安葬,而且要根据相关习俗与礼节进行祭祀等。
二、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儒家孝文化基本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初步分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泽被长远。在当前形势下,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入分析与认识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炼儒家孝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儒家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大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发挥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责任与担当,历来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所备受推崇的,也是各个时代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托与深度期盼。责任与担当内容丰富,语义深远,有包括对人类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等等,担当亦如此。而儒家孝文化中所指的责任与担当主要是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例如古代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诗书继世长”“非耕即读”等等重在教育子女要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则强调不但要让父母能够较为舒适地养老、主动赡养父母之外,还要让父母心境安宁,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操心,如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也是一种对父母负责的体现。而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正如所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说明作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当代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等由于父母长期的娇宠,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对家庭责任淡薄,缺乏责任与担当意识;对父母更是缺乏一定的责任,很少能够做到为父母分忧,而对于自身更是放任自流,痴迷网游、熬夜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大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引入则刚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儒家孝文化中相关责任意识的熏染,可以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同时,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大学生对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庭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可以进一步升华与转化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从而促使大学生真正、全面地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
2、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儒家孝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恩意蕴。孝与感恩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优良基因,可谓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儒家孝文化十分推崇“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推恩及人”等,如上文所论述的,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奉养及其他生活上的满足与给养等均是从物质层面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对父母的敬爱与陪伴,对父母逝世后的“送终”“守灵”以及根据相关习俗,运用一定的礼节进行祭祀等则是通过一种精神上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馈。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剧,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其中有些不良思想开始往大学生群体渗透,少数大学生由于放松警惕抑或是自身分辨素质还不够成熟,往往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蛊惑。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者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不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对感恩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感恩意识付诸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上。但是根据有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意识、对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对自然的赐予和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的感恩意识水平还有待提高。”[4]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而被社会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屡见不鲜,诚然,其中有一定的媒体炒作意味,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而儒家孝文化这块德育“土壤”里恰好拥有感恩的“沃土”。将儒家孝文化中所蕴含的感恩意识,运用到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与理解感恩,树立感恩意识,最终将感恩自觉的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在儒家孝文化中,认识感恩、树立感恩、践行感恩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篇6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公祭中华始祖黄帝典礼,是中国政府和海内外华人共同关注的大事,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条由五个环节构成的“文化链”:清明祭祖、礼仪模式、感恩精神、仁孝伦理和敬畏天地。
在清明祭祖的礼仪模式中,包蕴着强烈的感恩精神。在社会生活中,“恩”有不同来源,“恩”义涵盖广泛,指有益于人类或个体生命成长的种种恩惠或恩泽;而“感恩”则是对恩泽及其源头的尊崇、感激和报答,有多种表现方式。感恩精神,属于人的情感世界,它深层地反映着人们知恩图报、“报本反始”、“慎终追远”的文化理念,并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宇宙观。
一般而言,中国历史上有三种常见的感恩形态,随着感恩主体的扩大(从家族、宗族到民族),感恩对象也有所改变。
第一种感恩形态是家族的,感恩对象是父母及其上辈直系祖先。《周礼》有“三族”之说,指由三代直系亲属构成的家族。在家族感恩形态中,主要内涵是对生身父母的感恩。人的生命来自父母,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报答,作为人子要经由“孝德”、“孝行”来体现。早在西周以前便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教”之说。至西周,更形成了以孝为五教之首的观念。孝的实质,是对父义、母慈施以恩报的情感和行为。对父母生前的孝敬或孝养,还延续至父母死后的祭享,也就是以丧祭之礼所表达的对亡父母的追孝。
第二种感恩形态是宗族的,感恩对象是宗族的祖先。由于父母来自祖先,故西周时期的孝行不限于亲子之间,还上溯至更早的父系祖先。无论家族感恩还是宗族感恩,都离不开必要的礼仪亦即丧祭之礼。所有这些,都是实现恩报和孝道的重要形式。家族感恩和宗族感恩的社会作用,是“报本反始”、“慎终追远”。古人还从家族伦理的孝亲和宗族伦理的孝祖中引申出贵老、孝老的观念。(参见《礼记・祭义》、《荀子・大略》)
第三种感恩形态是民族的,感恩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从古代延续至今的黄帝公祭大典,就是民族感恩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海内外华人尊祖情深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公祭黄帝典礼是宗族祭礼的进一步扩大,它作为民族感恩的主要表现形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社会作用。于每年清明节举行公祭黄帝典礼,使分布在世界各国、各地的华人有机会来陕西黄帝陵认祖归宗,从而增进海内外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整合与加强。这种民族感恩活动的实质,仍然是“报本反始”、“慎终追远”。
在古人感恩和孝道的实践中,逐渐凝结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仁、孝伦理观念。早在西周,“孝”作为首要的伦理原则便已形成,这时作为德之本的孝是仁的特殊体现。经历了西周孝德和孝行的长期实践,并经由孔子的总结,对孝加以发展,为儒家提炼出“仁”这一核心价值观念。
二、张载对儒家感恩精神和仁孝伦理的总结及其意义
儒家感恩精神是情、理交融的,它把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熔为一炉。对于由感恩精神生发出来的仁孝伦理,历代都有儒者进行理论总结。在宋儒中,理学开创者、关学宗师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对民族感恩和仁孝伦理的阐发别开生面,最具深意,故这里仅以张载的总结为例,诠释其特色和现代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张载的理论总结及其意义略加阐述。
第一,对道统理论的总结及其意义。宋学家几乎无不关注道统理论。道统论是关于“道”的思想内涵和“道”的传授谱系的理论。有张载弟子误以为乃师继承的只是以尧、舜、孔、孟为代表的道统(《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5页),其实张载并不同意“语道断自仲尼”,认为:“仲尼以前更有古可稽,虽文字不能传,然义理不灭,则须有此言语,不到得绝。”(《经学理窟・义理》,第278页)张载远探道统之源,提出:“‘作者七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制法兴王之道,非有述于人者也。”(《正蒙・作者篇》,第37页)“作者七人”,语出《论语・宪问篇》。张载借用此语,匠心独运地梳理出他心目中的道统谱系。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少有人重视尧、舜之前的道统传承,而张载却认定伏羲、神农、黄帝是“制法兴王之道”的开创者。由此可知,张载眼中的道统内涵是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整个华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也是对中国历史正统观念的深刻总结。这就不仅扩大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范围,而且为民族感恩重要表现形式的公祭中华民族共同始祖黄帝典礼的持续化和制度化,增添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根据。
第二,对仁孝伦理的总结及其意义。张载的千古名篇《西铭》总结了从上古感恩精神中生发出来的仁孝伦理观念,被后人称为“新《孝经》”。《西铭》开篇便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据此,可把《西铭》的主旨概括为:基于宇宙根源的仁孝伦理原则。所谓基于宇宙根源,也就是基于“父子之道”(参见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这里的“父”,既包括人子之父,也包括被张载称为“乾坤”或“天地”的大父母,即宇宙万物的创生根源;这里的“子”,指宇宙间一切人或物;这里的“道”,则指基于宇宙根源的万物生成原理。按照《西铭》的义理内涵及思路脉络,可以把宇宙间一切关系归纳为两个层次:一是宇宙间以纵向的上下关系为特征的“父子”关系结构,二是宇宙间以横向的平行关系为特征的“民胞”、“物与”关系结构。这两个层次的关系,是《西铭》主旨据以展现的基本结构。
张载仁孝观的突出特征是强调“推本”和“报本”,他指出:“物岂有无本而生者?”(《礼记说》辑本)据此,张载认为儒家的报本观应当是:“礼别异,不忘本,而后能推本。”(同上)“推本”内涵的渐次展开,包括上述以纵向上下关系为特征的、由近至远的“父子”关系结构的三个方面,这就是:近亲与子、远祖与子、天地(大父母)与子(所有的人和物)。在推本的基础上,张载非常重视“仁人孝子”观念(《正蒙・诚明》,第21页),不仅提出了“报本”的伦理实践要求,即:孝亲、祭祖和事天等;而且,还提出了“平等”的伦理实践要求,即:“民胞”、“物与”、以及“尊高年”和“慈孤幼”等。张载的宇宙根源理论,既给感恩和仁孝伦理提供了哲学宇宙论根据,也具有超越家族和宗族限域的人类普遍意义,把感恩精神扩大为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使感恩与敬畏相交织。
第三,对敬畏天地的总结及其意义。古人在对感恩的深层思考中,非常重视“终极关怀”这一超越向度。所谓“终极关怀”,是人们精神世界中的超越层面,一般指对宇宙实在和价值实在的关注、尊崇和敬畏,以此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从终极意义上看,古人相信人来自于“天”,故《诗经》有“天生丞民”之说,天或天地是人的生命的大本亦即终极根源,这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信念。张载秉承这一信念,故《西铭》开篇就提出乾父坤母的观念。张载还依据孟子“知心”“存心”、“知性”、“知天”、“事天”的思想,其《西铭》的仁孝观首先强调的是对天地大父母的孝。张载认为,“成就己身”而对己有“恩”的,不仅有生身“父母”,而且还有“天地”(《礼记说》辑本)。故他主张,“天则是万物之祖,故祭天。”(同上)古代完整的祭祀礼仪,并非仅讲丧祭之礼,而是既有追祀亡父母之“尝”,也有祭天之“稀”。
篇7
《红豆弟子规》吸收了我国古代《弟子规》的优秀精华内容,集纳了红豆集团的先进企业文化,凝聚了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全文采用三字句,共96句、288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琅琅上口,易于诵读。
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内容有:“孝父母,尊师长;忠而孝,本不忘,重情义,友四方;和为贵,道为上,胸宽广,肯谦让;学泰伯,三让王,德至高,世敬仰”,“凡出言 ,诚为先,言必行,诺千金;善多行,恶莫为,恩须报,怨要抛”等等。
反映红豆集团企业文化部分的有:“创事业,须实干,勤钻研,莫空谈;爱岗位,守本分,尽职责,显忠诚;学无尽,与时进,求卓越,当标兵;善创新,敢争先,创绩效 比贡献”,“扶危困,尽责任,帮弱势 共富裕;人同心,厂同向,紧跟党产业康;发展强,基业壮;形象好,百年旺”等等。
体现现代社会文人关怀和文明要求的内容有:“正仪表,端举止,读好书,拜良师;身心健,万事宁,无欲刚,亏亦福;有烦恼,及时了,遇纠纷,让三分;手莫伸,心莫贪,遵法纪 一生安。黄赌毒,要远离。家国事,皆关己,顺大势,得先机;节俭荣,浪费耻,保生态,惠万代”等等。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依据《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纂而成,讲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全文共332句996字,至今在海内外仍广受推崇。
篇8
今年以来,区教体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以加强师德、学生品德为重点,以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师生为切入点,以激发内部活力、提升工作执行力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促进了全区教体事业健康发展。
科学管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工作中,区教体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紧围绕育人先育德、成材先成人的德育工作基本思路,明确德育工作要求,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全区德育工作的开展。
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系统化、方法科学化、途径协调化、评价多元化、管理全员化的基本思路,区教体局将全区各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归纳、提炼,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组织学校将面向全体学生且有一定经验的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作为德育品牌予以认定。目前,我区已有市级德育品牌10个。德育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带动了本校特色工作的开展,也为全区德育体系建设、特色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
突出重点,营造“四德”建设良好氛围
深入挖掘孝文化内涵,在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炼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立足“孝文化”特色,发挥学校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职能,努力提升学校竞争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立以“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特色管理目标,进一步挖掘“孝文化”内涵,成立“孝文化社团”,组织编撰《颜山孝水》、《孝水流韵》、《孝乡风情录》等乡土教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通过让学生感知孝文化、感悟孝德、实践孝行,培养学生爱家人、爱他人、爱家乡的高尚品德。
__中心学校、中心路小学、艺术学校在教室树起一面面弘扬孝文化的“孝德墙”。内容有__孝妇颜文姜的故事、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伟人孝亲的故事、《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孝敬父母三字经》等,不仅为学校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好教材,带动了全校师生用实际行动弘扬“孝”文化。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国家课程中蕴藏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扩大德育影响。按照德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将“四德”工程内容纳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演讲比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宣传表彰先进,发挥典型模范引领作用。
德育双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十不准”要求,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准则。不断健全完善师德行风评价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淄博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组织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将履行承诺的效果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依据,置于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弘扬教育正气。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让教师不但要做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也要成为全面育人的内行,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9
一、美化校园,夯实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提升有形文化的品位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个温馨、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它能为师生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物质基础。长寿镇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十多年来,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破变为钟祥市首屈一指的农村小学,就是因为学校秉着"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近几年来先后争取政府投资400多万元美化了校园环境。2007年兴建了逸夫教学楼,2008年由教师积资修建了教师宿舍楼,2009年重建了学生食堂,2012年兴建了学生公寓,至此,学校教学和生活用房基本到位。2011年,为每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每位教师都能利用课件上课,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时都可以从网上浏览相关学习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在远程教育室的学习,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2012年9月,学校对教学楼和平房教室进行了全面装修和维修。更换了门窗和黑板,每间教室配备了图书柜,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收集放在柜中,供大家一起阅读。教室里每个角落还有孩子们自发捐赠的花草,不仅提升了校园环境的品味,更增添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以人为本,构筑校园文化的精神大厦,凸现校园文化的灵魂
当前,不少的学校盲目追求校园文化布置,认为墙面花了,名人名言多了,校园文化就建设好了,更有学校不顾本校实际,盲目照搬他校的文化布置,结果是学生不愿看,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而应走出误区,摆正位置,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构筑起自己独有的"魂"--学校精神。名人名言浓缩了先贤对人生的感悟,闪耀着崇高理想、高尚情操的光芒,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教育激励作用。但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名家名言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从中汲取成长的动力。
对此,长寿小学摒弃校园文化布置的花哨与浮华,本着校园文化要与校园环境和谐相映,与师生精神面貌协调一致,与德育主题相辅相成,与校风学风浑然一体的原则,精心设计每一处的文化景点。紧紧围绕"弘扬孝老爱亲美德,打造生态文明校园"的特色德育主题,以"感悟名人,让童年更精彩"为主旨,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名人足迹的演讲,征集"凡人哲语",让学生走近名家名言,去领悟什么是"博爱",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自强不息"。有针对性地将"尊老爱幼、团结奋进、文明向上、和谐融洽"校园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布置中去。从班级文化、运动文化、餐厅文化、寝室文化、走道文化到树林文化、花园文化、功能室文化等,对每一块文化内容都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形成了浓厚的立体式校园文化。大到文化长廊、房屋侧墙,小到一句警示语、一个字,从文字到构图,从材质到安装效果,均突现出长寿小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如餐厅文化充分体现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中节约粮食、感恩他人,规范就餐、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等健康、合理、科学的餐饮文化理念。寝室文化处处彰显着谦和忍让、团结友爱、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通过生态文明校园、文明高雅的学生的辐射作用,提高全体师生的道德素养。
三、脚踏实地,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厚积特色文化的精华
长寿小学一直推崇"书墨飘香陪伴童心"的阅读文化,因为阅读最大的理由就是摆脱平庸,阅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学校在每年九月份设立读书节,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情;购买新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充实阅读资源;开设每周一节的自由阅读课,提供相对集中的阅读时间;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开辟读书专栏,推荐好书,征集读书金点子,朗诵比赛......利用一切手段引导师生投身于读书,钟情于读书。阅读文化赋于了校园精神生活以丰富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篇10
关键词:孝道;审美文化;现实关怀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安国之基。“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说文解字》对孝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由此可知,孝是一个具有审美文化属性的概念,它体现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相处,符合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
汉代孝道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孝道观念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伴随着父系制家庭的出现以及对父子关系的明确而产生。到了周代,封建制度确立,宗族制度随之产生,因此出现了五伦观念: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孝道观得以作为一种伦理观念正式形成。周朝统治者很注重孝道,主张在家孝顺父母,在朝廷忠于君王。《礼记.坊记》中载:“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确立起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遂成为一种无形的规则。百家争鸣带来了思想的革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并将孝作为“仁”之本,对其进行大力宣扬。孔子十分重视母女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在父母跟前敬孝,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儒家经典《孝经》是孝文化的典范之作。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孝道文化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孝廉”成为汉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准则,为广大学子僻出一条入仕之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道的一个朝代,自汉惠帝以后的汉代皇以“孝”为谥号,如孝文帝,孝武帝等。《孝经》在汉代特别受人重视,孝道观在汉代大兴,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伦理道德。汉代孝道文化虽然从目的上来讲是一种政治手段,但它的内核却具有审美属性,它引导人们积极向善,有利于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将百姓紧紧团结在统治者的身边,也体现出了汉代的大美气象。
二、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利弊
汉代孝道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审美文化,它既有反映历史进步性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的一面,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1.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利处
汉代孝道文化在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人们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构建和谐社会等。这是它有利的一面。汉文帝是历史上非常贤明的皇帝,汉代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从他开始的。汉文帝不但治国有方,而且他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他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并且坚持以仁孝治理天下。文帝平日里很忙,要处理各种事情,但即使这样,他都每天向母亲请安,一有空就陪伴在母亲左右。后来他的母亲病倒了,文帝请来最好的医生诊治。他常常在完成公务后,亲自去母亲寝宫,长时间的守护在母亲床前。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文帝更是食不甘味,夜不能眠。他亲自为母亲端水送药,一心想着让母亲尽快好起来。就这样,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将母亲侍奉了整整三年,在三年时间里,他很少宽衣解带,生怕母亲突然呼唤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母亲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汉文帝还学习医学知识,所用汤药的药效、剂量,都牢记于心母亲每次服药前,文帝必会亲自先尝,才放心地端给母亲。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汉文帝的治国之道,宣扬他的仁义和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当中的第二孝。
2.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滞后性
汉代孝道文化虽然在加强个人修养,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汉代孝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扭曲之势。汉代的孝文化片面的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而不提父母对子女的慈。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个性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主动权被抹杀。他们夫妇情投意合,生活幸福,但焦母却全然不顾二人的感情,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儿媳妇赶回娘家,无情的剥夺了两人的婚姻自由,而且为了传宗接代还要为儿子介绍东家贤女罗敷。刘兰芝的哥哥为了家族利益,不考虑兰芝的想法,就逼着兰芝嫁给太守之子。双方家长的专制行为最终酿成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殉情的惨剧。在文中,焦母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任意对待儿媳,而儿媳却不能反抗。勤劳的兰芝被婆婆冠以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恶名。兰芝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只能忍受被遣回家的悲剧命运。《孔雀东南飞》深刻的揭示了畸形婆媳关系的罪恶。
三、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现实关怀
反观汉代的孝道文化,从本质上说还是为了面向现在,面向未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渗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它成了描述文化总体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当代社会,它呈现出了一种五光十色,生动直观,视听兼备的艺术文化形态。在当代社会,它代表了一种五光十色,生动直观,视听兼备的艺术文化形态,具有感性化,形式化,消费性等特征,这不得不说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过于注重视听方面的,滋生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事物的判断力下降,致使孝道等传统文化的地位不断下降。子女对父母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以前,于是出现了新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子女长大后一个个都飞走了,剩下孤零零的父母守着空荡荡的家。更有甚者,子女不愿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对其拳脚相加,把父母扫地出门。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弘扬孝道势在必行。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推崇孝道的朝代,反观汉代孝道文化,就是为了批判性的继承它,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孝道观。新的孝道观要注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双方之间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子女主动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父母尊重子女的个性自由,给子女一定的选择权。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子女犯错,父母当有意识的引导其改正错误,父母犯错,子女可以委婉的指出,提醒父母改变做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仅应该建立在礼数的基础上,更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汉代孝道审美文化虽然有不合理的成分,但它所包含积极的、美的因子却一直影响着人们。孝道,成为了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批判性的继承汉代孝道文化有重要的意义。相信在正确的孝道观的指导下,《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会重演,父母无人赡养的惨状不会再出现,中国社会能够真正达到和谐。(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晏培玉.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8~71.
[2]涂爱荣.中国孝道文化的历史追寻[J].学术论坛.2010,9,156~159.
-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应急预案
- 下一篇: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