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体育竞赛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参加体育竞赛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参加体育竞赛的好处

篇1

关键词: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青少年学生

近年来,我国教育有关部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而体育竞赛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是否顺利,关系到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

一、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的作用

首先,体育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的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承受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要远大于国外的学生。虽然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倡导培养德、智、体全方面人才,但是许多学生的脑力发达程度要远大于体力,而近年来处在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这都是缺乏体育锻炼引起的。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能使得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的精神。

其次,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竞赛作为一种比赛类的活动,就一定会涉及到输赢。体育竞赛的胜负欲对学生本身以及将要面对的对手来说,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动力与压力共存的心理状况,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也是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为了获取比赛最后的胜利,学生之间会展开充分的交流,这都是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中所不能给予的,也是其他体育活动所不具备的。

最后,体育竞赛作为一种比赛性质的活动,就会有规则来作为约束。众所周知,世界上知名的体育运动员擅长利用规则,为自己一方赢得有利的条件。在校园中开展体育竞赛,使得学生在比赛中对于规则进行充分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以及大局观。

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的意义

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运动,培养全方面的人才,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而体育竞赛,则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体育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体育竞赛中的胜负性,可以刺激起青少年学生的胜负欲和对胜利的强烈渴望,在竞赛中为了胜利不断努力,迎难而上的精神,也正是我国弘扬的传统美德。

在体育竞赛中,其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其灵活性与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学校进行开展。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习中带来的压力与疲惫,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的健康发育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如何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

1.我国校园体育竞赛开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我国对学校在体育课的课时安排以及体育竞赛的要求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总的来说,就是各大学校在开展体育竞赛的过程中,比赛安排简单、比赛项目少、参赛人数不足、缺乏趣味性等。更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只在将要检查的时候开展所谓的体育竞赛,检查结束后,又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必然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并不是学校教学任务的全部,要对学生展开德、智、体的全面性教育,才是新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方向。

2.对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与思考

针对现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来说,必须要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力度,对现有体育竞赛的制度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传统教育中的成绩优先论应该得到改善,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学校要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喜好,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和默契协作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次,要制定和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增强对学校体育竞赛的重视,把体育竞赛开展的程度,以及竞赛的成绩纳入学校优良的考核范围,提高各大学校开展体育竞赛的积极性。

最后,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完善学校体育竞赛的体系。加强对体育文化事业的宣传,将体育竞赛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广泛的融为一体,使得体育竞赛活动的好处深入人心。并且,学校要加大对体育竞赛活动资金投入的力度,对于一应体育器材一定要做到有损坏,要及时更换,以免青少年学生在进行体育竞赛的时候,因为体育器材的问题而受到伤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严格规定竞赛的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对学生品德素质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四、总结: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即是学生们的渴望,也是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体育竞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缓解了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职;田径运动会;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56-03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滞后越来越明显,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改革进展缓慢,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器材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理想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热情不高等。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召开,依然采用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比赛形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它给中职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中职学校和部分重点中学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1.应用文献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调阅了有关中职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研究的论文,并了解研究历史和现状,从中找到研究的方向。

2.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学校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调查表20份,回收18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收回率90%。

3.采取数理统计法:回收的问卷调查表,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根据中职教育公共课为专业服务的要求,中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能,在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而竞技体育为体育的竞争,所以不应该把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

运动会是中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具有一定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是展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成果和文明的窗口。胡健先生认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的三大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并存在本质的区别。

在中职学校的运动会中,普遍存在以竞技体育为主设置的比赛项目,脱离了“增强体制、促进健康”这一目标,我认为应以学校体育为主,可保留一些竞技的项目,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集体性强的项目,这样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投入训练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个性就能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就能得到培养。

(二)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从数据的统计结果看,各所学校田径运动会在比赛项目的设置上几乎相同,如田赛项目: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等。径赛项目:有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和4×100米接力赛。这些些项目的设置,舍弃了操作难、安全性低、难度大的项目,如径赛的3000米以上的项目、跨栏、4×400米接力,田赛的项目撑竿跳高、铁饼、标枪等等。

(三)学生的参与情况

田径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大多以竞技项目为主,对技术、体能有较高的要求。从实际筹办的情况来看,学生参赛不超过学校总人数的28%,有的甚至不足总人数的16%。可见学生的参与人数过低,项目设置竞技性过高,制约了学生的参与,难以实现运动会“重在参与、全民参与”的目的,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标。

竞赛规则仍按中国田协颁布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执行;为不影响学校的教学时间一般只安排2~3天,时间太短;裁判员队伍则由体育老师和科任老师及部分学生组成,非专业裁判,水平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误判甚至错判,常常使赛程无法正常进行,使运动员的比赛情绪常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比赛的开展和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制约了比赛成绩。

绝大部分师生对学校运动会开展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只是在运动会召开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会安排参赛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准备和训练,往往会造成训练期间学生运动负荷过大,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参与的都是各班级少数体育爱好者,大多数同学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没有机会上场比赛,这样就失去运动会的吸引力,忽略了体育竞赛的多样化,久而久之,学校田径运动会期间成了大多数人的“休息日”;大多数学生成了体育观众而不是参与者。

四、改革的设想

(一)明确运动会的目的、意义

学校体育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体育深化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喜欢运动。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并给我们带来好处。运动包括学习、生活、家庭、精神、心理、生理等内容。要知道,运动的根基在于学生的自觉性。所以,举办学校运动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运动的精神或运动的本质,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在学习、生活、家庭和心灵上的提升和充实,让学生热爱运动并自觉运动。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全面检验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教学和训练,促使学生人人参与运动,真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更好地为专业报务;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遵守秩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振奋师生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由此可见,对中职学校运动会进行适当的改革,要使许多项目的设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需求,充分体现全面的、有趣的、有竞争力的原则。即要鼓励竞争,更要强调人人参与,在学校―学生―社会三点一线上,建立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的科学、合理的中职运动会新体制,使全民健身融入职业教育之中,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因此,改革目前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以使各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能够达到它的本身的效果。

(二)创新比赛项目

在项目设置上尽可能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径赛项目保留100米和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4×100米接力;田赛项目只保留跳远。新增一些新颖的、富有趣味性且具有培育团队、协作精神的项目,如学生集体项目:推铁环迎面接力、摸石过河接力、夹球跑、集体跳绳比赛、“迎面接力”比赛、10人钻跨绕障碍接力比赛,师生自由组合“搬运竞赛”接力,家庭趣味组合“袋鼠跳”接力等项目。各项目间相互渗透、交织,且有家长、教师的参与,促进了家校的联系,增进了师生的情谊,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1.学生集体项目:“迎面接力”比赛。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奔跑能力。

场地器材:在场地上画相距50米的平行线,接力棒。

参赛要求:

(1)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比赛人数及分组:每队出10名(男女各半),分组依次进行;

(2)比赛赛制:按每队用时先后按计时取名次。

参赛办法:采用预决赛进行,按预赛成绩取前八名,成绩相等的名次并列。

比赛规则:

(1)男女各5名迎面相距50米,一名队员手持接力棒,从起跑线后听令出发,跑到对面将棒交于下一个队员;

(2)最后一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比赛结束;

(3)必须持棒跑,棒子掉地必须捡起再继续跑;

(4)必须在指定的起跑点或终点交接棒;

(5)比赛纪律:比赛中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6)运动员必需穿运动胶鞋比赛,不准穿钉鞋。

2.家庭组合“袋鼠跳”接力(国外一些学校常请家长一起参加运动会)。

比赛目的: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

场地器材:在跑道上画两条平行线,一条起跑线,一条折返线,距离20米;麻袋若干条。

参赛要求:

(1)比赛以三个家庭组合为单位(父母与孩子),自由组合。分组、分跑道依次进行;

(2)比赛赛制:每组按每队用时先后按计时取名次。

比赛方法:

(1)每队参赛运动员的先后顺序自由编排;

(2)每道第一名选手站在起跑线上,等起跑信号发出后迅速跳进麻袋,双手提起麻袋口起跑,用双脚跳跃进行,过折返线后钻出麻袋,提着麻袋跑回,交给本组第二名选手;

(3)第二名选手按规则向前跳,跳至终点绕标志物返回,依次循环,直到每队最后一名参赛选取手返回时躯干到起跑点内沿垂直面,视结束比赛。

比赛规则:

(1)发令员发出信号后,方可跳进麻袋;过折返线后方可钻出麻袋;

(2)交接麻袋必须在起跑线后进行,不得抛传麻袋;

(3)每队选手必须在自己的跑道上进行接力,不能抢道,否则视为违例;

(4)各队运动员应按规则跳,违规者取消本队成绩。

(三)对运动会的宣传与报道

加大对运动会的宣传与报道、赛前做好充分的宣传,比赛前的一至二个月,利用学校的网络、校刊、广播电台,利用课间操时间或下午课余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吸引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让学生、教师、家长一起参与到运动会中。让人人认识到开展校运会不仅是为了比赛和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会的召开,全面检阅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风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现人人参与的中职学校运动会,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新课改中,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便于同“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

2.改变原有运动会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比赛方式,增加的比赛项目要具有较强趣味性,来丰富比赛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充分体会家庭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及运动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3.通过改革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培养学生人人参与意识,发扬青少年学生具有勇敢、正义、自信、主动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体现出运动会的团结性、竞争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二)建议

1.建议延长运动会比赛时间,增加参与人数。使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参加运动会,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体现大众化,增加受益面。可灵活设置比赛时间和地点,举办也较容易进行。

2.建议运动会裁判员及工作人员由学生担任,体育教师在赛前对参与的裁判员进行培训,比如“计时”要看“烟”,不能只听“枪声”,丈量以什么位置为准等等,体育教师一定要起到组织、协调、辅助、监督的作用,加强理论知识指导,只有这样,在比赛中学生的裁判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知识面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3.建议加强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比赛纪律管理,严肃比赛纪律,正确的比赛态度,尽量使每个人都参与活动,做到“有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遵守比赛的规则,维护比赛的秩序。

4.建议增加奖项设置,尽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增加参与奖、最佳组织奖、体育精神奖、精神文明奖和优秀裁判奖,并增加集体奖的强度。充分体现既“鼓励竞争,更强调参与”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胡键.构建普通高校运动会竞赛新平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21).

[2]詹中华,袁跃.对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现状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01).

篇3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 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 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 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 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又从何谈起呢?

在体育课、活动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同学,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面对班上"文弱书生"的体能现状,首先就是使学生的观念转变,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从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家长会做起,配合班主任向家长、学生宣讲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德智寄于体",健康第一,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使学生与家长产生共识,使学生自身对体育课、体育锻炼有足够的认识,学生才会自我充电。在抓住学生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的契机,让体育素质教育迅速占领宣传阵地,利用初三的黑板报广泛宣传。

1.根据学生的体能现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体能分组强化训练,以点带面,抓好学习尖子体能及差生的转变工作

例1:张三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耐心的指导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体育意识,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例2:李四同学,文化成绩是第一名,可在体能测验,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均为零分,是一个典型的轻视体育素质重视文化的"文弱高材生",且在上体育课时有病无病经常请病假,独自躲在教室看书。针对该生的思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他、帮助他,同时教师利用每天的课间操,在操场单杠练习场地上等他,让他伴身边好友一同前来参加锻炼,教师及时保护、帮助他们练习,风雨无阻,雨天教师为他撑伞,从不间断,终于使他在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体能素质达到测试满分,而且从此,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三好"学生。

例3:王五同学,她的外语成绩排第一,可对体育课的热情,远不如对外语的专注。她在体能测验仰卧起坐素质上为零分。从此她就经常因故请病假、例假,独自在教室或站在操场边读看英语,针对她的思想及心理,教师主动了解关心她,使她吐出自己的心里话,她认为反正这项中考体能素质测验项目我拿不到1分,还不如利用体育课,请病假、例假,多抽出时间背单词,获取中考高分。在教师的及时教育下,指出体育素质的测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健康。未来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人的体质是素质的基础工程,通过教育,使她又回到体育课、活动课中来。教师耐心帮助指教基本技术,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请他们帮助女儿,每晚入睡前,在床上做规定次数的仰卧起坐,每天早上起床前做规定次数练习锻炼,坚持天天练。几个月后,该同学在仰卧起坐体能测试中,终于取得满分。通过在班上对典型的学习尖子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激励了全体学生,促进了全班体育素质的整体提高。我们还通过体育比赛来促进、推动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一年来,我们举行过多次体育竞赛,如50m对抗赛,立定跳远对抗赛,力量项目对抗赛,男女混合接力赛等等,活跃了学生课外生活。同时把每次比赛结果,每个学生的体能成绩公布在宣传栏,公布对抗赛的名次、成绩,并发奖状、通报表扬。学生对参与比赛非常热烈、激动、紧张,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感。

2.合理运用理论指导教学

2.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 任务的必备条件。

2.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 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 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篇4

关键词:攻击;世界杯

中图分类号:G843.3/2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79-03

Analysis of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FIFA 2006 World Cup

ZHANG Chao,YANG Zi-xu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is to verify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regarding to aggressive behaviors,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caus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sports, by studying video recordings of 2006 FIFA World Cup matches. It was found, in the matches, as the match went along, football players would behave more aggressively. The players of the team with lower scores sometimes would take some extreme actions to deal with frustration in their mind.

Key words: aggressive behaviors; FIFA 2006 World Cup

体育具有开发人的身心潜能的功能,然而,当今的竞技体育已有一些背离奥林匹克初衷的行为,有些运动员或球迷为过分追求名次,不惜采取攻击以达到目的。体育竞赛中的攻击和体育暴力,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难题和障碍。体育中的攻击多发生在对抗性、身体接触多、社会影响价值大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

攻击是指在运动竞赛情景中,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有外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为[1]。攻击行为应具有两个要素,第一是其行为必须是直接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的伤害;第二是攻击者具有对攻击行为的结果的成功预期。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 PS)将体育暴力行为定义为,个人对他人从身体上、语言上、姿势等几方面进行的不友好的、恶意伤害。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行为不属于态度问题而是一种行为,并且,关键在于,它属于一种故意伤害[2]。

影响攻击行为产生的相关因素可以归纳为心理上的因素、竞赛本身特点和物理因素等。

心理上的因素主要包括替代性的增强与模仿、唤醒水平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指出,比赛中很多攻击都是模仿别人行为的结果。Smith的实验证明,冰球比赛中的攻击是模仿的结果。年轻的运动员通过观看比赛,对其他运动员的攻击出现认同,进而学会应用攻击。运动员从其他运动员身上,看到攻击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而并未因此受到处罚,攻击就受到了强化[1]。

Cox探讨了唤醒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他认为高生理唤醒水平会引起运动中的攻击:个体对另一个人感到愤怒,必然有很高的动机与生理唤醒水平以备采取行动。因此,如果赛前和赛中唤醒水平被激起,那么运动中的攻击就会增加。兹尔曼及其同事指出,唤醒水平高人较唤醒水平低的人,易出现攻击[2]。

道德因素对于攻击行为也有一定影响。Marta发现,运动员的目标定向差异、运动队的道德氛围差异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运动攻击具有重要影响,运动员对道德氛围的知觉最能预测运动员攻击对手的可能性[2]。低水平道德归因的运动员比高水平道德归因的运动员可能更富有攻击性。Bredemeier总结道:参与体育运动可能延缓了运动员道德水平的发展,因为它教给运动员混乱的“双重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攻击是错误的,但在体育运动中,攻击却是对的[3]。

竞赛本身特点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动作行为有着各自的要求与规范,有的允许运动员直接的身体对抗、冲撞(足球、跆拳道等),有的则隔网相争,无身体接触(网球、羽毛球等),另外一些则是间接地比赛(体操、跳水等)。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机会、攻击数量以及攻击质量都有所不同。2) 比赛过程中的特点。对于主客场条件的研究发现,客队在比赛中动作的攻击高于主队,而另有研究认为,主队在比赛中动作粗野但不受判罚,而客队同类行为则被判成犯规时,客队就易出现攻击[4]。

当场上出现比分一边倒以及比分差异扩大时,攻击行为增多;比分接近时攻击行为最少。因为比分接近时,双方队员都较为自制,避免动作过大而被判罚,这时较少有攻击[5]

比赛的不同时期的攻击行为有所不同。对1998年法国世界杯红牌的研究表明,下半时出现的红牌数占红牌总数的72.72%[6]。Cullen[7]对冰球比赛的研究发现,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后期时,由于攻击而受判罚的次数直线上升。而且,越是想要出线和获得更高名次的比赛,攻击出现的机率就越高。然而一旦获胜无望,攻击就大为减少。

观众的态度及行为也可能作为应激源对场上运动员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西若尔和瑞佩的研究表明,观众的行为(如咒骂,说猥亵的话)、往场内或互相投掷杂物、斗殴等,对主队攻击行为有影响。此外,当临场观众看到对方队员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裁判不公,及本方队员的消极表现时,均可能引起激怒情绪,影响观众的攻击行为的出现[7]。

另外,如果运动员觉察到对方的意图是要对自己造成伤害,则他们更可能做出先于对方的攻击行为的反应。但是,如何准确地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否合理,是一般的粗暴行为还是可能会造成伤害性的暴力攻击行为,这种预测是较难把握的。因而常会发生双方运动员相互之间的报复性攻击,直至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8]。

对于物理因素的研究发现,比赛时的温度、噪音以及拥挤的人群都会对攻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7,9,10]。

目前国内对运动中的攻击的研究几乎均为综述性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对现象和经验的描述而无具体实验和调查研究的数据支持。本文则着眼于实证研究,利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录像,描述和解释运动中的攻击行为产生的相关因素。基于实验材料的性质,本研究主要关注来自于竞赛本身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假设如下:比赛过程中,攻击行为随比赛进程而增多;客场球队的攻击行为多于主场球队;比赛结果的比分差距越大,负队的攻击行为次数及严重程度越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来自32支国家队的运动员。

1.2研究方法采取观察法,观看58场比赛录像资料(2006年世界杯共有比赛64场,有6场资料缺失),共计约160 h。记录下攻击行为产生的时间和性质。

1.3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裁判判罚犯规而吹停比赛,且确实存在躯体侵人的行为(如不友好的推搡对方;不友好的头顶对方等),而手球、故意延时发球等非与人躯体接触的行为不计入其中。按裁判判罚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水平:一般犯规(裁判判罚犯规却没有给牌警告)、黄牌和红牌。

具体观察并记录的内容有:每次攻击行为犯规的水平、攻击行为出现的时间以及产生攻击行为的队伍。由于加时赛的数据较少,不利于进行比较,本文只记录常规比赛时间(90 min加补时时间)的攻击行为。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全场比赛犯规分布上半场出现的攻击行为次数及出现时间见图1。总体来看,在上半场共出现一般犯规613次(占85.02%),黄牌107次(占14.84%),红牌1次(占0.14%)。如图1所示,上半场攻击行为在比赛之初的前15 min处于较低水平,在25 min时逐渐达到较高水平,而在30~40 min达到最高峰,接下来,攻击行为的水平呈现出急速下降的趋势。

下半场出现的攻击行为次数及出现时间见图2。总体来看,下半场共出现一般犯规621次(占82.14%),黄牌130次(占17.19%),红牌5次(占0.67%)。如图2所示,下半场的攻击水平在开场之初就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约30 min, 35~40 min时,攻击行为出现一个低谷,但临近比赛结束的43~47 min时,攻击行为达到下半场的最高峰。

2.2主队客队的攻击次数分析分析有德国队参加的全部6场比赛,对主客队的攻击行为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在犯规次数上,主队比客队是76:80。在攻击行为次数上主客队没有显著差异,p=0.810。主队76次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67次,黄牌9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70次,黄牌10。从黄红牌的数量看,双方的攻击行为受裁判判罚的尺度没有明显差别。

2.3比赛结果对胜负双方攻击的影响

2.3.1胜一球在比分结果为胜一球的情况下,对胜负双方的攻击的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负队发生攻击的次数与胜队无显著差异,p=0.765(表2)。胜队205次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163次,黄牌41次,红牌1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58次,黄牌40次。从黄红牌的数量看,双方的攻击行为受裁判判罚的尺度没有明显差别。

2.3.1胜两球在比分结果为胜两球的情况下,对胜负双方的攻击的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负队表现出较多的攻击,但发生攻击的次数与胜队无显著差异,p=0.101(表3)。胜队185次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152次,黄牌33次,红牌0次。负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83次,黄牌35次,红牌1次。从黄红牌的数量看,双方的攻击行为受裁判判罚的尺度没有明显差别。

2.3.2胜三球及以上在比分结果为胜三球的情况下,对胜负双方的攻击的次数进行二项分布检验,负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并且发生攻击行为的次数与胜队有显著差异,p=0.006(表4)。胜队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93次,黄牌10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26次,黄牌19次,红牌2次。从黄红牌的数量看,负队的攻击行为的数量与程度较胜队严重。

3讨论

世界杯是一届足球比赛的顶级赛事,是以国家为团体进行的比赛。参与其中的运动员都有着很高的目标定向,比赛的社会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一个进球,一场胜利不仅仅意味着金钱和荣誉,更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自豪感。因此,世界杯的比赛是纯粹的比赛,没有假球的比赛,是回归了竞技体育本质的的比赛。

比赛的不同时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对1998年法国世界杯红牌的研究表明,下半时出现的红牌数占红牌总数的72.72%。而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因攻击而得到的6张红牌中有5张是在下半场出现的。Cullen对冰球比赛的研究表明,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后期时,由于攻击而受判罚的次数直线上升。一旦获胜无望,攻击就大为减少[7]。本研究对比赛不同时期的攻击行为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上、下半场攻击行为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上半场的攻击行为在30~40 min达到最高峰,而下半场攻击行为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临近比赛结束43~47 min时攻击行为达到最高峰。 这种时间上的分布与原假设并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上半场临近比赛结束时出现的低谷和下半场在35~40 min出现的低谷。其原因可能在于,上半场临近结束时,运动员要为下半场的比赛做准备,因此出现一个低谷。而下半场的低谷可能是由于运动员的体力极限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在比赛接近尾声时,比赛结果已基本稳定,运动员可能放弃通过攻击行为的方式影响比赛结果的做法,即与Cullen的研究结果一致。

关于主客场条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有研究发现,客队在比赛中动作的攻击高于主队,而另有研究认为,主队在比赛中动作粗野些而不受判罚,而客队同类行为则被判成犯规时,客队就易出现攻击。本研究结果表明:攻击的次数是主队德国比客队是76:80。而对攻击次数二项分布检验不显著。说明主客场条件对攻击行为没有什么影响,与原假设不符。

比赛结果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当场上出现比分一面倒、有一方是失败无疑时,通常负方表现出攻击的概率远远超出胜队一方。与挫折-攻击假设理论相一致,负方产生了较多的挫折心理,因此容易发生攻击性的行为。在比赛结果是胜两球时胜队比负队的攻击犯规是185:219,次数的二项分布检验不显著。而当比分结果是胜三球及以上胜队比负队的攻击犯规是103:147,次数的二项分布检验是显著。对此,本文尝试作出以下解释:在世界杯的比赛中,落后三球时激起了负队的挫折心理,从而发动了较多的攻击,且负队的攻击行为水平较为严重(胜队攻击行为中被判罚一般犯规的有93次,黄牌10次,红牌0次;客队攻击行为被判罚一般犯规126次,黄牌19次,红牌2次)。从双方平均每场25.2次的犯规次数和落后队的攻击行为增多中发现,大比分领先的一方却没有被落后方的攻击的增多而采取报复,反而减少了因攻击行为被判罚犯规。这与原假设不完全一致,但在比赛结果为分差在三球及上的条件时,负队采取了更多的攻击行为,这与挫折攻击理论是相吻合的。

4结论

1) 上、下半场攻击行为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上半场攻击行为随时间而增多到30~40 min达到最高峰,下半场攻击行为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临近比赛结束时的43~47 min出现攻击行为的最高峰。2) 客队比主队德国的攻击无显著性差异。3) 在比分是胜两球时,胜队比负队的攻击行为次数差异不显著。而当比分是胜三球及以上时,胜队比负队的攻击行为次数差异显著,负队采取了更多的攻击行为来应对挫折。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特里・奥里克,罗晓中,等译.竞技、心理与优胜[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3] 李彬彬,符明秋.运动道德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5,25(10).

[4] 龚智敏. 关于足球比赛中攻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3(22).

[5] 关莉,梁殿乙.对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非体育道德行为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1.

[6] 段嘉元.对法国世界杯红牌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2).

[7] 张力为,任为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周家骥,朱学雷,杨梦竹.体育运动中的攻击和暴力行为[J].体育科研,2002,23(4).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 德育教育

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观点,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作用

德育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加之青少年具有好动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而体育教学又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的,这又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中学体育教育的特点,挖掘各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要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这时教师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方法,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体育教育的整体效益。

1.挖掘因素,有机结合

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紧紧抓住教材德育因素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渗透的方式要多种多样,程度要适合学段年龄特点,渗透的方法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时机要与学生实际恰到好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教态、文化修养等方面都需要为人师表。

首先、教师应系统地学习体育教学大纲,明确体育学科总体德育内容,然后按教材逐步进行分析挖掘,找出德育要点,这样,不仅使教师明确了教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联系,而且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教学任务融为一体。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枯燥乏味的队列练习,可采用“谁是最可爱的人?”诱导学生,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学习,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锻炼毅力和耐力。

2.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

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体育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年段的学生。按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作出各年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安排。在同一教材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教育的深浅程度应认真分析研究,形成系列渗透。这样,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便于掌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程度了。同时也便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系列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1)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形象、竞争、游戏、音乐”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寓思想教育、三基教学、身体锻炼于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之中,使课的内容、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如投掷课,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炸碉堡”游戏,在投掷区前划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看谁能炸着,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进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练习的效果也因此会凸现出来。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观、易行的特点,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2)体育教学效果的直观性。 体育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教学效果的直观性。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不断的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将会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学生身体的逐渐强壮、抗病能力的增强等都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

二、体育竞赛中强调德育

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一项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从报名、编制赛程表到比赛的开展,都需要许多人的参与。那么多人去共同做一件事,各自独干是绝不可能做好的,必须要求大家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协助,务必发扬团队精神。其次,抓好体育比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锻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取得一项体育项目的成绩,必须经过强化而长期的训练,而体育训练往往又是“相同地点、相同时间段、相同动作”的反复,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又加上体育运动训练的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强化”训练带来的机体疲劳和肌肉的酸痛。作为是少年的学生只要缺少一点耐性、毅力,就会半途退出训练。此时,老师就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教育。引导他们坚持训练下来,让他们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引导他们边训练边感悟“耐性、毅力”对人生的作用。其三,在体育比赛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小学的体育比赛活动,一般都分高、中、低组,以班为单位来进行比赛,每班每个项目又往往只能几个人参与,全部项目加起来,全班参与比赛的也不过半数。那么,其他的同学怎么办呢?老师就要组织这些同学去帮助参赛的队员做啦啦队,给运动员加油,也可以帮运动员提供后勤工作等。总之,想方设法让他们也投身于“比赛中去”,让他们明白“场内赛竞技”、“场外赛集体精神”,从中培养“班级为我,我为班级”、“班荣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每次体育比赛活动,能听到场外的人说:“啊!我们班又赢了!”这该多好啊!谁又敢说这班学生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呢?这样的体育活动多开展几次又何妨呢?

在体育比赛活动过程,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比赛项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如:中长跑项目,除了需要耐力之外,最多考验的是运动员的毅力和意志;我们可以赛前对运动员进行“毅力、意志”教育,比赛过程中,在他们最需要支持时给予鼓励,赛后让运动员对全班同学说说自己在跑步最艰难时的思想斗争和取得成绩后的感受,老师要引导运动员重点扣住“毅力意志”去谈谈,以对全班学生进行现身的教育,总比老师空洞的说教生动、实际得多,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每一项的体育活动本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运动员造成的困难又不尽相同,老师要针对不同项目,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

三、德育在体育教材中的实施

中学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的特点,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想变化大,稍有不慎就会走上邪路,因此,体育教育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根据不同教材,安排运动项目时学生受到的教育也应不同。例如,教师安排了田径项目中的长跑1500米或3000米等耐力活动时。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讲清长跑的技术要点,呼吸频率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当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惰性极点时,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困难。要求人应该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持久的忍耐力。

又如在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中,虽然个人技术重要,但均需要在同伴的良好配合下方能打出水平,这样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对培养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起到积极作用。

再如,如艺术体操项目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动作,而且要使他们在运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寓育于学,启发自觉,是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体育本身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体育教师应顺其自然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启迪学生心理需求,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1期

[2] 李伟民.《体育课程与教法》,新华出版社. 1981. 1

[3] 教育学.《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材》

[4]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篇6

现实中,发展中小学教师体育锻炼究竟面临哪些实际困难?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去看待发展中小学教师体育锻炼的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教师体育锻炼有哪些现实途径?本刊特邀请河北省教育厅、北京四中、天津南开中学、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意义:关注教师的健康实际上就是关注了教师队伍和学校体育的活力。

《中国教师》:发展教师体育锻炼的意义是什么?

刘若群: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释放和缓解紧张的教学造成的身心疲劳和压力。他们的教学任务很重,应通过体育活动伸展肢体,舒缓身心压力,让大脑得到积极性休息。校长关注教师的健康实际上就是关注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学校教师有集中学习的时间,我觉得也该有集中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哪怕是每周只有一次,对于培养教师的健身意识、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和凝聚力也会大有裨益。

李宝贵:发展教师体育锻炼能培养教师统筹协调的能力和在多项任务之间掌握平衡的意识,促使教师致力于教育智慧和管理智慧的增长以及教学效能的提高,向管理要效率,向八小时要效率。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凯撒和亚历山大就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也就是必须的、正当的生活乐趣。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要使之增强,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苦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培养教师的这种勇气显然也非常有意义。

张明:美国经济学家米西肯早在1962年发表的《健康作为一种投资》一文中就已指出,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有研究者对美国梅萨石油公司的研究结果同样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每年人均病假和保健费用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职工。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事务中抽出时间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维护和提高健康水平,首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试想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有几个校领导会优先重点培养身体羸弱的教师,有几个领导敢把关键职位和关键岗位交给整天请病假的教师?而且体质健康是个人生活幸福最重要的基础,关乎人的幸福感、身体自尊等多个方面,失去了身体健康,就很难有心理健康,个人幸福更是妄谈。

其次,我们都知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他们的价值观即使不明示,学生也能感觉得到,坚持科学锻炼的教师能够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而由于种种原因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教师却会给学生造成相反的影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校应该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

唐占全:如果教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会把积极、乐观、阳光的特点展现给学生,学生们会更加喜爱他,这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创造愉悦的氛围。如果教师在体育上有特长,大多数学生会非常佩服他,从而更信服他,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状:教职工体质健康不容乐观,问题和原因多种多样。

《中国教师》:现在学校基本上都会安排教师参加体检,贵校的体检结果主要反映了哪些问题?

李宝贵:从体检的总体情况来看,教师的健康状况还是比较好,但是也有一些教师检出脂肪肝、高血脂之类的慢性病。

唐占全:最近我们学校的教师检查出肿瘤的比较多,尤其是甲状腺肿瘤、乳腺癌等,这跟工作压力大、身体调整能力差有直接关系。

张明:在我校教师中,也有些教师罹患了与缺乏体育锻炼有关的疾病。我校教师2011年体检结果显示有25%的教师有脂肪肝症状,17.1%的老师总胆固醇高,25.2%的教师甘油三酯高。经调查发现,这些教师都是平时很忙,锻炼不足,此外还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等。而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则很少出现这些症状,请病假的时间也比其他教师少。

《中国教师》:我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检索,发现关于教师亚健康比例居高不下、教师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低的报道同样有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杨春岩:我们曾对我校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教师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淡薄,另外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就不规律。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比较高的多是40岁至50岁的教师,这个年龄段的教师的特点是:孩子不再牵扯他们的精力了,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状况可能也不太理想,所以他们有时间也有意识地去锻炼。40岁以下的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有沉重的家务负担,往往无法抽出时间来锻炼。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多数还根本意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此外,能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是任课教师,像班主任、中层干部日常事务太琐碎,几乎没有时间参与到锻炼中。女教师参与锻炼的比例要比男教师高,但男教师锻炼的热情比较高,锻炼形式上男教师也更灵活、更多样化。女教师一是要工作,还有就是要顾家,时间非常有限,锻炼基本是下班后,或者晚上。

鉴于此,学校开始鼓励教师定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我们发现利用工会这一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教师还是占少数。因为这个时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块时间,有些一线教师在这个时间还是在处理教学问题,或者是在接待家长等。

刘若群:在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很重,社会责任很重,而且家庭负担也很重。他们关心学生、关心业绩、关心家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制规定,他们就顾不上或不好意思去占用一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长此以往地透支健康,他们的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李宝贵: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参加体育锻炼对教师的影响都有滞后性,区别在于前者能使年长教师老当益壮,后者能使年轻教师早衰。但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在扩张,都是年轻教师居多,有些学校领导觉得年轻教师的身子骨都禁得起折腾,即使多压一些担子,身体也不会出问题,所以就频频放手让年轻教师挑重担。

张明: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对体育参与情况有直接影响。有的教师在学生时代没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但是对快步走之类的身体锻炼方式又不感兴趣,所以即使是有时间、有场地,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在这个问题上,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在有些学校的教师运动会上,很多青年教师在跳绳、踢毽子等传统项目上的表现居然还不如老教师。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缺乏投入,管理理念落后,教师体育锻炼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和组织者、培训者。教师体育锻炼本应是校工会负责,或是校工会与体育组共同负责,但中小学的校工会往往是建设乏力,以致教师体育锻炼既没有常设机构,也没有专人负责。另一方面,在很多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都缺少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体育课、课间操和课余训练已经使体育教师们疲惫不堪,所以他们根本无暇顾及组织同事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是教同事学习运动技能,教师体育锻炼只能停留于自发状态,难以上水平,上台阶。此外,在很多学校,尤其是高级中学,推行的是目标管理法——以升学率、重点率为压倒性目标,像教师体育锻炼这种难以量化考核的工作往往被忽视。

做法与经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发展非正式团体,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中国教师》:贵校当前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师体育锻炼组织管理模式,有哪些好的做法?

李宝贵:我校的教师体育锻炼由党委牵头,具体工作主要由校工会负责,体育组协助校工会开展工作,体育组的教师或者体育组长在校工会担任委员和工会副主席。各学科处室的工会小组也有工会小组长负责本组教师的体育锻炼工作,学科组长负责协调。在这样的一个架构下,组织和协调工作都比较顺畅,校内、校际的体育活动都实现了常态化,教师自发形成的体育类的小团体开展活动也较好。

学校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比较大,2011年给每个教研室的工会小组配备了室内的体育器械,像拉力器、收腹球、小哑铃等。现在学校正在做调整,2012年准备在每一个教学区或者是教研室的办公区专门给教师腾出两间房子,其中一个就是健身房,里面会配备跑步器、综合健身器等。

李冰:我校领导不但重视教师体育锻炼,在教师体育锻炼时间上给予了制度保障,而且经常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在四中校工会的积极倡导和学校的支持下,“让锻炼成为会员的自觉意识”成为我校教师体育锻炼组织与管理的最终目标。

在我校,九点到九点半是教师的早操时间,在这半个小时里,各个教研组的教师们会来到操场上进行锻炼,参加做操、跑步、踢球等活动。学校还不定期举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工间操比赛,以激励他们坚持锻炼。

为了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不断提高教职员工身心健康水平,我校工会自2007年以来先后成立了羽毛球、瑜伽等九个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各俱乐部都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和开展活动的固定时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针对性的培训,以更好地激发教师们的锻炼积极性。像摄影和登山俱乐部每年都会有四到五次的活动。户外活动很好地缓解了教师们的压力,让教师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同时,我们还把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辐射到会员的家庭,工会已经连续两年为会员及其配偶购买了公园年票,鼓励更多的会员携家人走到大自然中,走到锻炼身体的行列中。

除了以上的活动外,我校还从其他方面积极引导教师进行锻炼,如大力向教师宣传体育锻炼的益处和科学健身的知识,校工会给教师们发福利时会发一些体育用品的购物卡,让教师们体会到学校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关心和重视。

唐占全:我们校长的办学理念是追求师生的幸福,要让教师有愉悦的享受,要支持教师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多方面的幸福。因此,我们学校领导经常鼓励教师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加体育锻炼,有组织地参与体育活动。

我校的体育教师克服困难,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牵头建立了各种协会。我们体育组的教师是整个学校教师体育锻炼活动的骨干,绝大多数协会的活动都是有了我们的组织和引导才得以上水平,这使很多教师在集体的良好氛围中形成了兴趣和爱好并坚持了下去。我们对外交流比赛的时候学校会支持一些经费,用车、饮食、服装等都没有问题。协会会员也都按期缴纳会费,非正式体育交流的费用主要就是由协会负责筹集。

在中午的时候教师会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有时是师生对抗,有时是教师和学生混合组队。举办教工比赛的时候,会请学生当裁判员,发传单和广告,其他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去观看。有时候教师和学生还会开展相对正式的比赛活动,以三大球为主,这样的好处在于使学校文化有了新气象。

原则:面向教师的体育活动应该以校内和校际间的活动为主。

《中国教师》:请问刘若群老师,你们思政体卫处为推进教师体育锻炼做出了哪些努力?河北省各地、各学校在组织教师体育锻炼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刘若群:目前我们组织的比赛有高校校长体育比赛和体育教师培训性比赛;我省教育工会每年都会组织教师乒乓球比赛。此外,我们也在积极呼吁学校全员参与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时也一起参加,利用难得的大课间时间与学生一起锻炼身体,感受快乐。但是教师跟着学生一起活动确实是有一个项目合适不合适的问题,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应该组织开展符合教师需求的健身活动。

从我省各地的情况来看,石家庄市开展的活动更活跃一些,例如开展了以提高教师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为目标的“教师健康促进工程”。2011年,石家庄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教师风采电视展示活动,活动主题是“健康、时尚、智慧、爱”,活动中有风采展示和健美操、集体舞、跳绳等体育活动。但更多的是以县(市、区)和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教师体育锻炼活动。总体来说教师的健身意识比过去有所提高,已经开始强调关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教师》:前面您提到的校长杯系列赛事是个非常好的尝试,你们今后是否会尝试组织面向教师的比赛?

刘若群:我们一直想举办教育系统的全民健身运动会,但是始终没有实施,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锦标主义”思想抬头,因为如果组织全省教师比赛,各市肯定会看重比赛结果,最终难免会滑向“锦标主义”。此外,如果组织省级、市级教师体育竞赛活动,肯定只是少数教师参加,而且省级比赛需要集中,需要时间作保证,这样的比赛多了,那些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难免会受影响。另一方面,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外出比赛,其他教师就要暂时接替他们的工作。现在学校的教学任务已经非常重,而这样一来其他教师的教学任务又会增加,就更没时间锻炼了。如果各市为了取得好的名次,再搞选拔、集训,影响会更大。所以,我认为面向教师的体育活动应该以校内和校际间的活动为主,跨区跨市的活动不宜太多。

建议:关键是要有活动的时间,有喜欢的项目,有轻松愉快的环境。

《中国教师》:怎样促进教师体育锻炼常态化、生活化大好局面的形成?

刘若群:教师参加的体育活动不一定是竞技性的,关键是要有活动的时间,有喜欢的项目,有轻松愉快的环境,有娱乐性的氛围,有交往的人群,通过体育活动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焕发活力。这件事是知易行难,如果要从根儿上解决,最好是国家出台一些正式的、强制性的文件,明确规定学校教师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体育活动。现在各地正在进行“全民健身进校园”活动,也正在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教师的健身活动和体质健康问题同样应该得到高度关注。

每所学校都会有喜静不喜动的教师,为了他们的健康,开始的时候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敦促其走入锻炼身体的行列,养成习惯。只要让教师感受到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例如身体强壮了,感冒次数少了,笑声多了,他就会逐渐产生兴趣,愿意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另外可以根据学校的资源,多开设一些锻炼项目,加强组织、指导与监督,让他们必须参加有一定负荷的肢体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活力。

在管理上,应把保证教师的体育锻炼变为校长的职责,把教师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纳入校长业绩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师管理的角度讲,也要把教师的健身意识和运动技能作为遴选班主任和少先队、校团委干部的条件之一。

李宝贵:我认为当前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合理安排工作量,加强组织与管理,最好是能有专人负责,通过制度设计,通过人、财、物力的支持,让广大教师每天都能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要倡导教师成立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并积极扶持。

第二,体育教师指导全校教师体育锻炼活动要纳入工作量核算,也要将其纳入体育教师评优评先的指标体系。要将教研组内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纳入对教研组和教研组长的考评,当然主要是针对缺乏身体锻炼导致的健康问题。

第三,让学生管理教师。每天在课间操的时候派学生志愿者到各个办公室巡查,给予学生敦促教师走出办公室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力,当然方式要灵活,要体现出尊重。

第四,每年在教师中评选、奖励健康之星,评选标准可以有四个方面,一是体检结果,二是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三是组织、号召同事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的情况,四是参加教师运动会等赛事获奖的情况。

第五,在相对集中的家属区修建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建立体育工作组,组织教师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体育锻炼。

李冰:鉴于教师普遍比较忙,他们应该学习一些利用零碎时间锻炼身体的方法,利用好零碎时间锻炼身体。所以负责教师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对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和新兴的健身方法,如哑铃操等要有所了解,并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宣传好的健身方法,如向图书馆推荐书目、利用校园网提供视频资料等。

杨春岩:在我看来,第一是学校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教师都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懂得科学健身的方法,要加强宣传,使教师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科学锻炼,避免受伤。第二是要面向教师开办一些体育培训班。第三,学校应经常组织一些面向全体教师的比赛,包括趣味比赛,提高教师锻炼的积极性。

张明:第一,校领导要能站在人力资本的高度看待教师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即使削减其他方面的福利也要定期为教师做体检,多组织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优秀教师连续带毕业班和复习班,以使其有时间、有心思从事体育锻炼。第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置Polo表等体育用品供教师借用,这样一是能使其看到锻炼的效益,二是能使其监控自己的锻炼负荷,防止过度锻炼。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接触一些保龄球、射击、射箭等对体力要求较高的时尚运动项目,借此让他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即使将来自己有条件去经常参与这些更有趣的项目,也只能望洋兴叹,从而激励其注重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条件差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开发场地器材资源,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积极开发新颖、有趣的项目,丰富教师体育活动内容。第三,每个学校都应该定期做一点关于教师体育锻炼参与情况与病假和保健费用的数据分析,身边的榜样和事例、教训是最有说服力的。

保障机制:将教师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纳入评选体育先进校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教师》:有些学校可能面临着发展的压力乃至生存的压力,怎么能让这些学校的校长真正重视教师体育锻炼呢?

篇7

关键词:体育权利;人权;宪法权利;私权;国家义务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5-0033-05

1 人权及公民体育权利界说

1.1 国际人权的基本涵义及其发展

人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它的产生来自人对自身生存的尊严意识的觉醒和人道理念的形成,其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平等,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就谈不上人权。因此,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人权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人权的范围非常广泛,是个人的权利,又是集体的权利,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全面、有机的权利体系,是人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诸方面权利的总称。

国际人权的发展是一个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法律顾问卡雷尔・瓦萨克博士1979年提出了三代人权概念。他认为:第一代人权形成于美国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即从自然权利运动提供理论准备,到把人权理论上升为一种政治主张的美国《独立宣言》,以及将政治理念固定为法律条文的法国《人与公民权利宣言》(即《人权宣言》),第一次将“天赋人权”写进了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是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第二代人权形成于俄国革命时期,主要是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第三代人权是对全球相互依存现象的回应,主要包括和平权、环境权和发展权。他把第一代人权定性为消极的权利,第二代人权定性为积极的权利,第三代人权定性为连带的权利。

1.2 大众体育及公民体育权利

1.2.1 体育及大众体育的概念

探讨体育权利必先探索体育的基本含义。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体育界就曾对体育的概念进行过讨论,如:肖正先生在《体育文史》(现更名为《体育文化导刊》)1996年第2期上发表《体育是什么?》的文章后,熊斗寅先生就以《什么是体育》为题在《体育文史》上对肖先生提出的课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一个原则性的体育概念,即: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熊先生对体育的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进行了区分,阐明了体育的基本性质、手段、目的、目标。虽然体育的概念在我国甚至在国际上众说不一,但体育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文化的角度看,体育不仅使人类的生物能量得以开发和释放,还能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身心,使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走向和谐。

“大众体育”一词在我国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翻译国外资料时直译的一个词,当时认为群众是有阶级性的,大众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对西方的群众体育直译为大众体育。实质上与我们常讲的群众体育没有差别,从字义上可以直接理解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体育,也可以理解为公民体育或全民体育。体育与大众体育是有区别的,体育一般分为竞技体育(用熊先生的观点就是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以“更高、更快、更强”的技艺性为主要特征,而大众体育则以“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的娱乐性为主要表征。

1.2.2 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

什么是公民体育权利?在国际公约及法律法规中并未作出明确的回答,公民体育权利在学术界一般是通过引申生命权、健康权、文化权等基本人权来进行确认的,而且对体育权利的涵义没有统一的认知。法学上确认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权利,需要从利益、主张、资格、权能、自由等多向度要素进行综合判断。因此,我们在探讨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时,也应该从体育权利的利益、主张、资格、权能、自由这几个构成要素予以全面理解和综合考察。

体育的功能突显了体育权利可以使人们获得一定的法律所承认和保障的物质或精神的利益。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余暇时间增多、人口都市化和老龄化、体力劳动减少和脑力劳动增多、文明病的蔓延等现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体育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个体人还是集体人甚至国家和人类都将在体育活动中收获“身心健康”的利益;其次,体育作为文化事业,在产业化的体育经济中也将获得经济利益;再次,如奥运会等体育竞赛,将使一个国家和民族获得荣誉和民族复兴的机遇,为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平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人类在体育中获得的利益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甚至是人类的。

体育权利意味着公民可以提出获得某种利益或某种法律地位的主张。“法定的要求权必然是以其他人对权利拥有者负有义务为根据的,一种法定权作为一种要求,都是针对他人的……也是要国家加以承认和实施的要求。”体育权利的主张主体双方往往不是单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是双向的对立与统一。公民可以向掌握体育公共资源(时间、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者提出体育主张或要求,参与体育公共事务的决策,而管理者有义务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障公民体育利益的实现。

权利之要义是资格,获得体育权利利益主张必须具有体育参与的资格。在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城邦就将体育锻炼、比赛、在竞争中取胜视为一种神圣的自然权利,这种源自古希腊的自然体育权利观,已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及有关体育权利的法规文献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体育面前人人平等”。体育活动带来的利益对于每个人不可或缺,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参与资格或者参与机会。体育权利中的资格要素与人的生存权利中的资格要素一样普遍。体育是大众的,作用于人的一生,体育权利伴随每个人的全部生命过程。

体育利益、资格的成立必须以权能为前提。公民的体育权利既是道德权利,也是法律权利。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对我国公民体育权利予以了确认,使体育权利成为了法律权利,虽然《体育法》存在可操作性差等缺陷,但《体育法》的颁布实施,说明我国在法律上已明确:任何侵犯公民体育权利的人和事,都将导致法律后果,公民对于任何妨碍自己行使体育权利的个人或组织,都有请求排除妨碍的权利和获得损失赔偿的权利。这必将增强我国国民的体育权利维护意识。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体育权利时具有自由选择权。即权利

主体在法律和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决定行使还是放弃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强迫和干预。从体育的形式特征看,体育运动具有技能要求的层次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活动组织的自治性,为体育权利自由要素的实现从客观条件上提供了保障。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体育权利主体的自由选择必须符合客观条件,不是无限扩大的自由,体育活动总是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除非义务方有不作为行为;二是,权利人已经通过契约形式对体育参与自由权进行过处分的必须遵守契约约定,如职业运动员拒绝正常训练是违约(劳动合同)行为,得不到保护。三是,我国学生在校期间上体育课和参与体育活动是教育活动,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是权利也是义务,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体育权利已通过契约进行了处分,学生必须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并按要求达到一定的考核标准。

在国际人权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以上对体育权利构成要素的阐述,结合对体育的内涵、功能的认知,我们对公民体育权利内涵的理解可以用如下文字来表述:公民体育权利就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每个公民或者组织通过体育锻炼或运动竞赛的方式,享有身心健康或精神荣誉等利益的意志和行动自由,它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

2 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

公民体育权利至今仍是一项新兴的权利,在法律文件中得到确认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公民体育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对完善公民权利体系及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体育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1 国际社会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

体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始终以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需求为其价值取向。从17、18世纪洛克等一些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家倡导“天赋人权”学说,主张“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到美国“独立宣言”中系统阐述天赋人权主张:“一切人都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到现代社会各国立法及相关的国际公约都作出专门的规定予以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已被确认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中提出: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不论人们的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或社会地位如何,实现每一个民族的健康目标是赢得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基本保证;194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明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应有任何区别(第1、2条),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文化生活,欣赏艺术(第27条);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11中的三个文件之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就规定:各缔约国应承认和保障个人的工作权(第6条),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的权利(第7条),享有能达到最高体质和心理健康标准的权利(第12条),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第13条),有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第15条);1978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该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人权;1989年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采取措施,以尊重和实现公约所载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儿童固有的生命权,存活与发展权(第6、7条),儿童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第24条),有受教育的权利(第28条);1996年经过国际奥委会(简称IOC)修订的奥林匹克也增加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从事体育运动是一项人权。每个人都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体育活动。”13这些国际条约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规章,或站在人类自身发展的高度,或从生命健康权和文化及发展权等基本人权的角度、或从体育涵义及其功能的角度,阐述了体育权是天赋的应然权利,确认了公民体育权利是基本人权,规定了公民体育权利的平等性及法律保障性等公民体育权利构成要素,说明体育权利已纳入国际立法体系。

西方国家对公民体育权利非常重视,为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1937年英国通过了《身体锻炼和休闲活动法》,其后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也都颁布了自己的体育法律;20世纪50年代的瑞典号召国民参与体育运动,政府提出了“大家都来做体操”(体育)的口号;前西德从1959年开始实施为期15年的《黄金计划》,该计划把大众体育运动视为提高国民健康和福利的长期计划,是政府推行体育运动的行动计划,也是一个保障所有国民享受体育权利的大规模体育设施计划,计划中把培养一流的竞技运动员称为“第一路径”,把国民参加的大众体育称为“第二路径”;1967年4月,挪威体育联盟了《体育振兴15年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使每一位国民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身边的体育设施参加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使整个社会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理念;美国通过联邦最高法院制定了很多保障体育权利的重要原则;1975年3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评议会(CE),在有21个加盟国参加的体育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欧洲大众体育》,该第一条就规定“人人都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1975年欧洲理事会体育会议通过的《欧洲体育运动全员》和1992年修订的《新欧洲体育运动》都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并直接包含保护公民体育权利的专门条款;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为建设“健康国家”,迎接21世纪的到来,纷纷制定大众体育发展规划,如:美国卫生福利部于1990年制定了“美国2000年健康目标”,英国也制定了“九十年代体育战略规划”。公民体育权利作为一项人权被纳入了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立法体系,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大众体育权利的保障得到了最基本的体现。

2.2 我国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

中国已经参加了20多项国际人权公约,作为缔约国,中国必将履行公约所设定的国家义务,这就意味着公约所确定的人类体育权利受到中国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保护。我国《宪法》对公民的体育权利做出多方面规定。“国家发展体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第二十一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第四十七条)。虽然在我国《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公民体育权利,但我们认为作为生命健康权、教育、文化等的引申权的体育权利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1995年我国颁布了《体育法》,其中第一条明确指出“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法是指导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纲领,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权利的法律保障,为公民实现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为各级人

民政府依法管理体育事业奠定了基础。国务院及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法规及规章,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314等。为保障公民的社会文化权利,国务院于2003年通过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条例具体规定了“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做出决定前,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前,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第27条)等极具可操作性的条款,体现了国家加强监督、维护公民体育权利的决心。各省市及自治区还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规章,以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如上海市在市民健身条例中就指出“本市市民有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利”。除此之外,其他法律法规中也经常涉及体育方面的内容,如:《教育法》中规定“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44条)”。这些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保护了公民体育权利。

应该说我国对体育权利的保护经过几十年法制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法制建设在不断加强,并正在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体育法》为主干,以行政法规为基础,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较全面的公民体育权利法律保障体系。15但我国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缺乏明确的公民体育权的规定、立法措施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

3 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学性质定位

3.1 公民体育权利是~项基本人权

学术界长期以来将体育权利概括的定位为基本人权。我们之所以说公民体育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主要是基于体育权利是从生命健康权、社会文化权、社会经济权和社会发展权等基本人权中引申而来的引申权利。

3.1.1 公民体育权利作为生命健康权引申属于一项基本人权

人权是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发展而变化的权利,其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实际生活场景里,人总是希望健康的活着,健康是生命致力追求的目标,是生命的内在价值。因此,在这里生命权自然引申为健康权。自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健康权后,健康权就被视为一种社会权而区别于传统的自由权,健康权是一种基本人权的观念便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生命权与健康权存在必然联系,没有生命就谈不上健康,没有健康,生命将失去意义。在现代法治背景下,生命健康权不仅是指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不被杀戮的消极意义上的权利,而且包括提高生命质量,保证身心愉快和健康长寿的积极意义上的权利。

国际上对健康的理解观点不一,生物医学意义上的健康观念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有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16社会学意义上的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17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有研究认为,根据现代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目前大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部分人无临床疾病,但处于衰弱状态,其原因多归于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有人对死因做过调查,美国70年代人口死因构成因素中,生物因素23.2%,环境因素17.6%,医疗卫生服务因素10.3%,生活方式因素高达48.9%。可见不良生活行为因素的危害之严重。在生活方式影响因子中,更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在这里不仅是号召人们去参与体育锻炼,更包含了生命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性的深刻哲理。

在谈到健康权时,人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医疗卫生权的保障上,其实从健康手段上讲,医疗卫生是消极的健康权保障手段,而体育锻炼是积极的健康权保障手段。体育锻炼是保持健康的积极因素,公民的体育权是健康权的重要内容,体育权源于生命健康权,健康权必然延伸和扩展为体育权,是下位概念。体育权利是关乎公民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权利,而生命权与健康权是国际人权法保护的最基本人权,国际人权公约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因此,体育权与生命健康权一样属于基本人权是毫无疑问的。

3.1.2 公民体育权利作为社会文化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项基本人权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这是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在他著名散文诗《体育颂》中优美的诗句,很显然,诗人是把体育放在精神文化层次上加以赞美的。体育是以身体动作为表征,以净化心灵为内涵,突显其文化特质,她在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传播性、阶级性、群体性等一切特性。人天生有追求幸福的欲望,这种幸福不但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重要的是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即享受并参与创造精神产品。北京奥运提出的“人文奥运”,正是基于体育能创造高聚能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一特征,以奥运为交流平台,使中西文化在北京交融,以鸿扬中华文化,推动民族复兴进程而提出的。社会文化权利作为国际人权确认的基本权利,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体育权利在逻辑上理应属于人权范畴。

3.1.3 公民体育权利作为社会经济权的支撑点和组成部分属于一项基本人权

体育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体质决定生产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良好的体质和情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的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又必然推动体育的发展,人在体育中增强体质、享受快乐、焕发精神,反过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体育本身并不是纯粹的社会活动和消费性的活动,也是经济活动,是第三产业。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五千多亿美元,NBA早在80年代总产值就超过了600亿美元,超过了同期的石油化工业(533亿)和汽车业(531亿),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18这充分说明体育不仅使人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形成产业,给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就业权和休息权,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体力劳动逐渐减少,脑力劳动增多,造成人因为缺乏合理的身体锻炼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劳动能力,医疗支出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大负担,给国家公民个人造成经济上的困难,因此,“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也被人们所接受。由此可见,公民体育权利与社会经济权利同体育与经济一样是密切联系的基本人权,应当受到保护。

3.1.4 公民体育权利作为公民的社会发展权的重要指标属于一项基本人权

从人类学的视角看,体育对人类的自身发展、维系人种进化、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全球21世纪议程》中指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许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20当今社会发展体育事业,无非是因为体育是关系到人民健康、民族强盛和国家荣誉的事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体育已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必需内容。国家发展、民族发展需要体育,个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已经成为关乎人权中公民社会发展权是否真正得以实现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公民的体育权利应当成为公民的应有权利。

3.1.5 公民体育权利作为自由权利属于一项基本人权

自由、平等是人权的基础,生命、健康及自由是最高的人身利益。正如前面所述“公民在行使自己的体育权利时具有自由选择权”,体育运动和锻炼本身就是人对自己身体、意志的自由支配,体育权利也是自由权的具体体现,因此,体育权利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利益的维护而具有基本人权的属性。

3.2 我国公民体育权利是一种宪法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规定的人的权利的基础和原则,普通法律规定的人的一般权利和义务都是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化,是宪法所确认并保护的权利。21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说明我国作为国际性人权公约缔约国,以宪法的形式确认履行公约所设定的国家义务(特别约定不适用条款除外)。因此,作为生命健康、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公民引申权利的体育权利在我国属于宪法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正是体现了我国通过间接确认体育权利达到保护生命健康权的目的的立法思想。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人们在体育运动的搏弈中尽情宣泄享受,使人从中得真、善、美的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由此可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之中的“其他文化活动”和“其他文化事业”就包含了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文化事业,规定了公民享有从事包括各种体育活动等文化活动的权利,证明体育权利是我国《宪法》所确认和保护的一种宪法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经济权利主要有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获得社会保障和物质帮助的权利等。随着我国体育向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保护职业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权利就是保障他们的劳动权利。休息权是使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得以放松而赋予劳动者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参加体育锻炼已成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是积极的休息,劳动者在体育中放松身心,积蓄精力。宪法对于休息权的保障亦与体育权利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体育法》作为我国《宪法》下的专门法,主要通过规范体育市场秩序、促进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规定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确保各级政府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并合理布局等法规措施对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保护,使公民的体育权利得到进一步落实,使公民的体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变为实有权利。因此,体育权利可以看作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而具有《宪法》性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规定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体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制度体系中及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权利无疑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当体育权利被视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时也就具有了宪法性质。

3.3 公民体育权利属于私权的范畴

权利是私法概念,是一种“自我权利”,它为社会个体所享有,社会个体则具体表现为平等的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而权力是公法概念,是一种“非我权力”,为国家所掌握并通过国家机构来行使。22权利的运行方式表现为社会个体之间横向的、平等的、自愿的关系中对自由和利益的主张和要求。私权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和企业、社会组织的各种“生活”权利,应当是自主、自由、平等的,在没有合法依据的前提下,要严格保护私权,公权不得介入。实际上,我们在讨论基本人权时主要是从权利角度审视的,也就是说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均属于私权。对它们进行最直接保护的法律部门是私法的核心――民法,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独立的人格权属于私权,从法理上讲,民事自由权理应属于一项具体的民事权利。公民行使体育权利是为促进健康、协调身心,其目标与民法所保护的人的生命健康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体育权与生命健康权具有相同的私权属性。

4 公民体育权利――公民权利,国家义务

从法定权利本义上讲,公民体育权利是公民权利,国家义务。公民权利表示通过法律规则授予人以好处或利益。23一个人拥有的权利是他免受他人随意伤害的一道坚固的屏障,他的权利构成了他人的行为不可逾越的约束边界,表示某人应当拥有做某事的自由或获得某物的机会。权利具有“正义”的含义,“正义”是使每个人获得权利的一个固定的和永恒的力量,给予每个人他自己应得的东西。凡是通过法律确认的权利,都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根据人权代际概念,作为第二代人权的公民健康权被定性为积极权利,积极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相对于消极的权利,积极权利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确立和促进实现的某些方面的权利。也就是说,个人的这些权利必须借助于政府的积极作为才能实现。24作为健康权下位权利的体育权从逻辑上讲也属于积极权利,因此,宪法意义上的体育权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公民负有推动体育活动和提供开展体育活动必要条件的责任和积极义务,以保护国民身心和谐发展的权利。当然,国家对公民体育权利也有消极义务,即政府、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否认、非法干涉、阻挠和剥夺某一群体或某一公民可以充分享受体育服务的权利。

从法律实践上看,公民体育权利是公民权利,国家义务。《体育运动国际》强调“要使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对所有人来说成为现实”。《欧洲大众体育》第二条指出,“体育作为人类的重要部分在受到阻碍时,公共机关有必要提出相应的财政援助。”我国《体育法》中的很多条款都规定了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义务。如: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国家确认公民享有体育权利,就意味着承认公民可以从国家或社会那里获得有利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国家和社会应该向公民提供这种保证和条件,意味着公民有资格提出享有这种利益的要求。

从体育的功能价值看,国家有义务提供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使大众的体育权利保障在相同的时空里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政府必须承担应有义务,发挥国家资源调节作用,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体育的需要。与此同时,体育作为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整体进步,并从根本上有利于每一个公民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民族复兴需要整体推进体育事业,因而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国家政府必须承担必要的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义务。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