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专业建设;创新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26-03
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在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提升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引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建设和竞争阶段,科技创新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一方面,科技创新直接涉及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制度革新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推动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紧密连为一体,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再者,科技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从市场角度审视企业的需求、理念和运作机制,促进自身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形成更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得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能够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并通过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保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都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很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内在要求,为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导向。
(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课程与企业岗位接轨,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科研项目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生产实践第一线,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否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地方科技创新体系贡献率的重要标志。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影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因素
(一)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由中专转制而成,科技创新意识淡薄。一部分高职院校对科技创新在促进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唯一功能。有的院校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难有建树,因而,对科研工作缺乏有力的推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评奖、应付评职称,导致高职院校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
(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底子薄,科技创新能力与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一是科研装备水平较差,科研设备与本科院校差距大,研究与技术平台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二是研究力量单薄而且分散,优势学科少,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低,缺少学科交融和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学科群。三是科研队伍实力不足,高水平领军人才匮乏,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比较弱,开展高水平研究困难多。四是科技创新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主要依靠学校内部拨款,校外获得科研经费有限。
(三)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不足,缺乏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是照搬本科院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忽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独特性,对教师的研究方向引导不够,对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造成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推广应用成果少。二是在项目管理中重项目立项鉴定评奖、轻研究过程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选题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缺乏市场推动。三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简单,评价指标侧重于数量指标,重视显性评价忽视隐性评价,导致科技创新的功利化趋向。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服务地方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和重大科技问题,支撑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发展服务这一宗旨,任何科技创新将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坚持科学定位,要立足地方,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围绕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路径,使自身真正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人才源”与“智力库”。高职院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服务,必然会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从而获得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二)以技术创新为定位
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知识创新侧重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理论、原理、方法、概念、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则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或者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较难像本科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那样具备知识创新的能力,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具有开展技术创新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应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注重知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突出创新成果的实用性,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是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而展开的,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都与专业的创新或专业间的融合密切相关,因此,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将科技创新与重点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凝练方向,形成特色。高职院校大多具有明显的行业性或地域性,它们的某些专业,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这些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在建设与行业、地方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方面,深化内涵,取得突破。
(四)以创新人才建设为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专业,也不会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把人才建设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培养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人才,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跨专业的力量整合,优化人才组织模式,建设造就学风优良、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五)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技术(工程)研究所、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实训基地等,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也是培养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的特性在于它的集成性和核心性,不同的项目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上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可以优化高职院校科研资源配置,聚集分散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融,提高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形成有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凝聚优秀创新人才,积极承担科技研发项目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六)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把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依托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种学术组织、平台,形成科技工作网络,建立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创新完善管理模式,改革项目立项、研究、鉴定、成果归档及报奖的静态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建立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动态管理模式。三是完善评价激励体系,逐步实施科研项目的社会化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注重科技人员对创新的实际贡献,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推广机制,重视科研情报和市场需求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提高科研创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把“是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作为评价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大学校内部投入,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资金,建立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
(七)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我国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科研人才等科技资源,但缺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企业拥有设备、资金、市场以及运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外部提供支持,校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必然的选择。高职院校应视市场需求为自身技术创新的源泉,将为本行业、区域内的企业视为技术创新的大本营,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从而借助企业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这既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没有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不可能真正承担起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定位自身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合理选择路径,突出搞好专业建设、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2,(12).
[2]刘兆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3]左崇良,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剖析与产学创用联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篇2
论文摘要:新疆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这些年来高校始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科技创新制约着高校的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用15年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大会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奋斗目标,新疆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近年来,新疆高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产出的部分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来看,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升很快,但科技创新型人才稀缺。2003年起,新疆高校全面启动了高校师资建设计划,教师的学历得到了普遍提升,截止2007年度新疆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为11913人,较2003年提高了38%。教师数量增长教快,但由于培养体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科技活动能力提高的不显著,这就导致新疆高校在很多领域难以进行自主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为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基本没有提高。
(二)从科技经费投入总量来看,科技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经费总量还是无法满足
高校科技活动的需要。近年来,新疆高校在科技经费逐年在递增,增长的幅度与内地高校相
比差距不大,但由于我们科技经费基数太小,特别是横向课题经费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科技
经费总量还是显的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度科技新疆高校科技经费到位经费11374万元,仅为当年全国高校到位科技经费的0.2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原始创新缺乏必要的土壤,导致高校的部分科技活动是在模仿和反复摸索中进行。
(三)从科技资源集成来看,新疆高校有限的科技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建立了涵盖各个学科的创新团队,并鼓励校一校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但由于还受地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科技资源整理力度还不够,截止2007年底,新疆高校省部级重点实共有16所,真正意义实现开放式管理的验室为数不多,各高校内部教师们“单兵作战”的情况较多,经费条块分割较为严重,中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由于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使的新疆高校的科技活动不能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面。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软措施
提高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进一步推动新疆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实现创新环境的和谐化,创新资源合理达到配置与利用,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软”实力方面人手,在发展思路、管理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一)发展思路上的创新。由于新疆高校在地域、经济环境下处于劣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不能照搬其他省市的模式,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新疆高校实际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在发展思路上有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新疆高校科技活动能力为目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提高新疆高校的科技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今后的科技活动要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努力开拓原创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应用数学、新材料、民文信息处理及民族医药等方面达到区内外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应用研究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特别是在矿产开发、石油化工等方面,以解决和提升行业企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产业化工作要瞄准经济社会主战场,特别是将新疆特色资源深加工利用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将科技成果切实地转化为生产力。
(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制度为保证,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因此科技活动是横向展开、纵向发展以及收益等一系列互相作用的重要保证,是新疆高校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根本保证。一是出台一系列提高创新能力的规章制度,做好科技评价工作,重点修订和完善科技活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根据已经颁布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新疆高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科技人员的权益,以期达到管理制度化、考核指标科学化、激励机制有效化。
(三)运行机制上的创新。运行机制上的建设是新疆高校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必要手段,教育、科技、人事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在大方针和政策来指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而作为创新执行的主体高校如何实施至关重要,高校所包含的科研、教学、产业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建立一套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作用,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手段
创新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骨干力量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硬条件,好的措施有了,就需要大搭建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这个基础平台涉及了人、财、物多个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研基地建设,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手段。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疆高校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某些行业发挥着积极的创新作用,目前,还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外,本身也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加强自身的“人才工程”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一是吸引和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计划,在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天山学者”支持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并带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通过自身人才的建设,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加快科研基地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的大好时机,鼓励新疆高校与对口支援学校“校一校”之间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或在新疆高校设立对口支援学校的分实验室。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需要,并立足于新疆实际,与区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的建设办法,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三)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的主要途径己不仅是拥有“资源”,而应是尽可能通过共享环境“获取”更多资源来实现这一服务,在教育厅的统一协调下,各高校共同参与,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能长期保障服务的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使新疆高校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情报,开展科技活动。另外,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新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自觉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科技信息资源,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技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也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学校科技活动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地对高校的科研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高校能够在其周边区域打造科技成果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能够承担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疆高校一方面要走出去,面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利用一些宣传的场合,宣传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让整个区域都能对新疆高校科技活动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打好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张牌,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就要充分发挥园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以孵化高新技术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转化力度,重点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新疆高校产学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 防灾减损 能力 措施
1、今年来自然灾害特点分析
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然性,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地球再次进入活跃期,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则呈现以下特点。
1.1、类型多。我们看到,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从气象灾害到地质灾害,如地震、旱涝、暴风雪、飓风、火山喷发等无所不有,甚至出现了以前很少遇到的冬雨灾害。
1.2、频率高。我们上述列举的几类个灾难只是近几年来发生的具有典型性的少数几个灾难,如地震,仅从08年开始,影响较大的地震就有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树地震以及这次的日本地震等。
1.3、灾情重。这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级别都非常高,以至于我们总能听到几十年甚至百年不遇这样的描述,但是却变成了年年有。
1.4、破坏大。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并不局限于其本身带来的破坏,还伴随着次生灾害的发生,更增加灾害的破坏程度及救援进展。如汶川地震其本身带来的破坏就使得全国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共造成近乎十万人的死亡及失踪,但这仅仅是其产生的直接影响,它还引发山体滑坡、植被毁坏、地质结构破坏等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更无法估算。
我们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无法避免,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及时的预警、高效的救援,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平时注重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及救援演练。
2、我国现有的防灾机制及缺陷分析
2.1、我国防灾机制的现状
2.1.1、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目前我国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主要由相关的灾情预测部门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体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大江大河的灾害性洪水预警预报体系、森林和草原防火预警体系、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测报体系、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体系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民政系统则负责灾情的统一汇总等。
2.1.2、建立了自然灾害救援机制。各级政府成立了应急救援中心,各职能部门都成立了应急救援组织,并成立的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2.1.3、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政府应急救援中心协调指挥,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应对自然灾害。
2.2、我国现有救灾机制的缺陷分析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缺陷。一是宣传不到位,作为灾害的直接承受者――普通百姓不知晓具体内容。二是主要对象是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对自然灾害的规定内容不明确。如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是内容上主要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对普通民众没有要求。四是仅做一般规定,无具体灾难应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缺乏实践,如有关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灾后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等许多内容亟需完善。
2.2.2、预警机制的缺陷。一是预警方式单一。行政机关内部以文件或电话方式预警,对社会则以天气预报为主要预警方式,不能做到最大范围的预警通知。二是预警内容不清。只以简单的等级或代号预警,没有灾难的严重程度说明,使人们无所适从。
2.2.3、救援机制的缺陷。一是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合力,多支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力量并存,互不隶属。多个应急抢险救援方面的“中心”并存,各自为阵,客观上造成了遇险求助不便、接警出动迟缓、联动响应滞后、合成指挥不力等,影响救援效果。二是多头投入,缺乏成本观念。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各自进行自然灾害救助建设,没有协同观念,致使救援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多支救援力量并存形成闲置较多,高精尖设备不多,浪费严重,救援能力止步不前。如地震局,防汛办,医疗机构等。三是职能单一,缺乏常备主力。这种部门分割状态下进行的救援建设,因缺乏有效配合与沟通,使得各救援队伍职能单一,而且由于这种建设只购买设备,不配备人员,也影响了救援的效率。没有一支政府直接指挥下的,能妥善处理各种事故灾害的常规、常备、综合性救援力量。
2.2.4、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缺陷。一是政府及民众防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教育欠缺。政府及民众都有侥幸的思想,不认为灾难总是经常性发生。致使政府缺乏防灾意识,民族缺乏防灾教育。二是灾害救助缺乏法律依据。三是救灾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亟待提升。四是灾害救助资金筹集运作困难,救灾储备不足。
3、地方政府防灾减损能力建设路径
3.1、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完善建议
3.1.1、加强宣传,增强预警意识。这是建立建全预警机制的根本性要求,只有在觉悟和意识上有认识,才能在根本上对其提高重视程度。这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基础不牢,后继的工作哪怕再出色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2.建全预警管制政策和体制。建立一个完善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制的体制。上级政府发出指示,下级各部门收到指示后,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灾害的发生。这种分层管理模式是积极有效的。
3.1.2、信息的有效沟通。信息有效沟通包括信息的有效正确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来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构建一个信息平台来完成,一个良好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保证信息传输渠道的顺畅,也可以保证从上到下都及时地得知情况,了解动态,知晓措施。政府可以迅速将有关情况向公众通报,保证公众知情权,有利于民族减少恐惧心理,配合政府采取措施应对灾难。
3.1.3、建立专业专家灾害评估组。预警机制的完善需要一个理论扎实和实际经验丰富的专家评估团体来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评估预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紧急方案,采取最得力的措施。
3.1.4、合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预警机制的支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积极完善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1.5、多措并举,分类预警。临时预警与经常预警相结合,经常性预警应有措施、有计划、有警示,临时预警应在自然灾害诱因发生时采取24小时不间断预警,并按事先约好的预警警示预警。对不能早期预警的自然灾害,应在平时工作中,以应对自然灾害的要求工作。如建筑质量的要求应能应对几级地震等。
3.2、自然灾害救援机制的完善建议
3.2.1、成立地方政府常设应急救援中心。这个中心不应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临时成立的,而是常设机构,平时负责情报的收集分析及自然灾害的预警,指导各救援机构进行救援演练,灾害发生时能马上转入救援指挥工作程序。
3.2.2、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特点,落实部门在应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自然灾害时的具体职责。
3.2.3、地方政府划分灾害的等级应结合当地实际。地方划分自然灾害的等级,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条件,生产生活习惯等相结合,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工业经济越发达,其经济受损度越大,所以地方应急预案关于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可以与国家的级别有所不同。
3.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建议
3.3.1、打破思维定势,走出思维误区,用新理念认识防灾减损体系建设。改变政府及民众以往应对自然灾害的理念、思维、习惯,既自然灾害不可避免,能预警减少损失更好,不能预警则采取措施处置救援,都是临时性工作,毕竟灾难不是经常发生的,与平时工作关系不大。用全新的理念去认识自然灾害,应对自然灾害。既应对自然灾害是工作的一部分,应在平时注重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将本职工作与自然灾害的预防结合起来。
3.3.2、成立常设的多功能、高集权的应急处理中心。这个应急处理中心应该集情报的收集、分析、评估、预测于一身,及时评估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并及时制定出应对方案。并且该中心只对党委和行政首长负责,有权调动各部门并指挥其进行防灾救灾行动,指导各部门平时的救援力量建设。
篇4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导师制度 大学生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Mentor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Training
WU Mingzuo[1], DING Lanzhen[2], ZHU Fenju[1], FANG Fang[1]
([1]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2]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 for school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hallenge C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etition, proposes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full mentoring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cen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in a similar contest.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ntor system; college students; stimulate
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其能力培养已有很多报道,但对于培养模式及实践检验则少有系统论述,并且在培养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论;①尤其对于农业大学的针对性研究很少。②本文根据我校参加数届“挑战杯”科技创新与创业计划的竞赛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本科生导师制度,为以后更好地参加该类活动提供基础。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③④⑤注重创新能力与成果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培养;现行课程安排压力太大,课外实践时间太少;各种保障不完全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教师指导和帮助,从而导致选题的盲目性与内容不当、前期准备不足,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科研论文撰写水平低。
河南农业大学自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共创作各类科技作品1483件,其中16件作品获国家二、三等奖或银、铜奖,学校连续8年被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林学院参加该类活动时间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近三年来,参与“挑战杯”竞赛的人数每年都在400人以上,每年要报送到学校70~80项,其中获得省金奖1项。
由此可见,我校参赛作品的总体数量较多,但高水平的较少,所占比例很小,从组织过程与参赛作品的总体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参赛学生局限性较大。我校参加“挑战杯”竞赛的主体是二年级学生,而从教学计划来看,二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课或者部分专业基础课,尚未真正接触专业课程,因此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或者对专业了解不足,缺乏专业基本知识,作品深度不够,导致作品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2)组织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基本脱节。多数教师并未真正了解竞赛的具体要求,不能参与作品指导;即使有教师参与其中,也因为职责不清,指导不足,导致难以提高整体层次。竞赛成了组织者与学生的事情,似乎与教师无关。
(3)没有参与教师课题或参与时间较短。按通常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学生多数是在毕业实习时才参与教师课题,而且多数教师课题的主体部分由研究生来参与完成,参加竞赛的学生一般未能真正参与到课题中去,多数学生只有在准备竞赛的较短时间内才与教师沟通,参与课题较少部分,因为时间较短,导致整体思路不清楚,仓促应战而准备不足,提高作品档次的难度较大。
(4)缺乏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我校所有参赛作品一般均配备有指导教师,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导师激励制度,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作品因为是自选题目,因时间仓促而未能准确地选定导师,从而使导师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出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指导教师没有制度保障而未能调动其积极性有关,也与组织过程中难以将指导教师准确定位有关。因此,本文提出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建立长效的全程导师制度。
2 导师制度建设
已有学者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内涵与特点、作用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措施,但未涉及到这种制度与“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及其结合的措施。⑥⑦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当建立全程的、与班主任制度相结合的双师制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建立全程长效的导师制度。从学生入学,最晚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应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开始有阶段性地全程指导四年大学学习,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同时可以较早接触科研,明确学习方向,达到建立导师制度的基本目的与要求。为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水平与层次,导师应在早期就注意挑选部分有发展潜力与科研兴趣的学生,进入自己的科研课题,或者开展自选课题研究,可为以后正确选题打下基础,也为积累竞赛资料做足准备。
将导师制度与班主任制度相结合,形成双师制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是与辅导员一起共同管理班集体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班主任工作对于形成良好班风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要负责人,全面指导具有不同兴趣的学生的不同的课外专业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
导师制度的作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见且有效的是开辟第二课堂,将由“第二课堂”组建的课外科技团队活动与“挑战杯”竞赛有机结合起来,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意识,对巩固理论学习,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均有帮助。同时,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创业协会等,也可以引入导师制度,将这些机构与导师课题有机结合,或者选派导师进行业务指导与咨询,可以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可以发现与培养一批骨干分子,为以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其将来的创业积累有益经验。此外,我校及林学院均设立了两级中心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因此,可以专业或专业基础实验室为基本单位,建立导师负责制度,对大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条件,挑选有兴趣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或者完成导师课题,或者完成自选课题,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
导师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也不需要以教学班为单位。因为学生的科研兴趣并非一致,故应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内容为基础,以上述各种不同的形式为基础单位,一个导师可以自由组建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班的同学,一个班级也可以有许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形成科研兴趣小组。学校可以对小组项目进行管理,从中筛选表现良好、有前途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协助其参加未来的科技创新大赛。
应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兴趣取向,在个人或兴趣小组的导师配置、课外社团与协会的导师选派,均应实行双向选择。同时,学生的科研兴趣是多方向的,建立导师制度就不能仅局限在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可以是专业基础课或者基础课教师,也可以其他专业的教师。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应鼓励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介入。
3 导师制度的激励措施
一般地,本科生导师可以实行学校与学院两级管理,但管理重点应该在学校一级。学校可以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与研究生处等部门联合实施日常管理。无论何种管理方式,均应在导师制度建立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用以激励与约束导师,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导师工作条例、导师培训计划、导师制度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导师工作量核算办法等。⑦
目前本校还没有制定这些政策措施,现行的工作量计算办法也没有涉及到导师的课外学术指导,从而导致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导师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清楚,导师指导时无所适从,全凭个人的热情与责任感,导师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参赛作用的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学校除制定相关的基本政策与措施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的激励措施,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师向学生开放科研课题、开放院级与校级实验室、导师指导工作量核算办法等,为真正实施导师制度提供保障,也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使参赛作品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对于指导竞赛的导师应予以相应的物质保障。如果对导师计算工作量,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给予某些物质保障,但如果项目开展得好,可以选择为竞赛作品,则可以适当地予以物质支持,用于除课题外的学生竞赛支出。
除对导师进行激励外,对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也需要激励,学校应改革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将参加科研活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给予一定的学分。本校已经实行学分制度,具有改革的基础,但现行的学分考核并没有完全落实学生课外实践的计算,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创新基本上是凭学生处与团委的动员,以及学生本人的兴趣,不利于在全校形成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因此,应加紧制定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条例、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认定办法等,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在学校内形成“我要创新”、锐意创新,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参加创新竞赛打下基础。
不仅要采取措施激励导师,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制约导师,选定的导师应符合一定要求,不仅要有时代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开放课题、组建科研小组方面,需要有伯乐之才,在课堂、实验室、其他学生活动场合与学生接触中发现人才;在开展科研活动中要为人师表;在指导竞赛时要有科学的方法等。
注释
① 任丹,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85-86,93.
② 汪振明,时卫东,韩春霞,张艳玲.论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农业科学,2007(3):166-168.
③ 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④ 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⑤ 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6-99.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课程建设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仔细地制定课程,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不一样,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发展性、应用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起着指导作用,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进行探索,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老师对其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提是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开设,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新的渠道,使学生更广阔地了解知识,教师的讲解与辅导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桥梁,教师也不能用知识的优势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如果教师希望自己还像原来一样拥有地位,就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创建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角色,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都过于严格,大多数都是在批评学生,而很少去肯定他们。即使是表扬,也只是最平常的“聪明,好学”等几个词语,没有创新意识的赞扬。过去,我们在教学当中采取的都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学生没有自主的选择权,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布置的任务,如果有违背老师意愿的,就会被列入坏学生当中,接受批评。但是现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另一个获取知识的来源,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益,才能维护自己的地位。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
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进行讲解,通过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踊跃性。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踊跃性,才能把信息技术的各项任务完成。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学生去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实践应用信息技术所教的内容。例如,在高中教学当中,学生学完Word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做一些表格;学完FrontPage后,建设一些网站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学完这些知识以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集合起来,完成一个作品。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学生中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欲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接受知识,还要让其更加积极地动脑思考。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独立的、主动的思考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哪怕是一个新的想法,新的建议都可以当作是一次创新。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加以肯定,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信心,更加有兴趣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这时候老师不要用生硬的态度来敷衍学生,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试着让学生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大胆地去实践、创新。
三、信息技术开放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实现教学的开放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来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留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各种疑问,完成任务。完成之后,大家在一起交流,互相学习。这一过程,就是在学习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把教学环节当作重点。通过实践,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这门课程的课堂上,有许多热爱电脑的同学,对计算机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应用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师还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现在,我国提倡,要把学生的整体教育放在首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提高创新意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运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长、优点,从而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耿彩芳(1964- ),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学科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丁昶(1973- ),女,安徽合肥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教学及管理。(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18-02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教学体系已发展得较为完备,但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除了依然存在选题创新性不够、教学手段陈旧等老问题外,又出现了一些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升学矛盾的激化、信息化社会对毕业设计带来的冲击等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影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对问题加以充分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在明确教学目标和研究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予以解决。
一、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对本科毕业设计的影响。受到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本科学生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上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率下降12%,2013届高校毕业生六月份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低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2013年可谓是“史上最难就业年”。由于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前些年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当前用人单位的门槛在不断提高,本科生找工作时普遍遇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有实践工作经验,希望到岗就能立即投入工作。就业压力迫使学生刚进入大四阶段就纷纷开始求职,为了参加各地各高校的人才交流会,他们经常请假外出。很多学生利用大四阶段去企业或单位实习。在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成为有工作意向的学生的普遍选择。此外,在大四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有考研、出国等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这些学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类培训班备考。本科生在毕业阶段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使他们对毕业设计重视不足、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在做毕业设计时,敷衍了事走过场,甚至出现拼凑、抄袭等现象,难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2.毕业设计选题存在问题。当前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有一些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依然存在的老问题包括很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欠规范,在设计选题规模上没有控制,最后成果显示出学生工作量大小不一,导致毕业设计评价有失客观公平。还有一些毕业设计选题没有体现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甚至有些内容和三四年级的专业课程教学相差不大,毕业设计和专业课程的成果要求相当,不但在设计深度上不够,也未能紧密结合实践。还有一些设计选题内容陈旧,没有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创新性不足。当前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成为社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社会的发展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具有时代性、前瞻性。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有的毕业出现了跨学科选题,这就要求对选题深入推敲、严格把关,以满足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需求。
3.毕业设计过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纵观当前毕业设计现状可以发现,毕业设计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毕业设计过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是就业和升学压力所致。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找工作和升学备考中,导致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前所制订的毕业设计计划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许多学生直到5月才匆匆回校真正着手毕业设计。处于对学生找工作不易的体谅和毕业设计不通过的严重后果,一般院校往往对毕业设计评判较为宽松,毕业答辩基本都予以通过。这也直接影响下一届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使得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控制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由于指导教师队伍自身以及毕业设计管理不足等原因。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扩张后,一些高校和专业学生人数增加较多,而教师引进的速度却较慢,使得生师比过高,有的教师甚至带十余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很难保证对每个毕业设计进行有效指导。此外,很多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出现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新进教师中海外求学归国者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认识还不充分,对相关的教学研究投入也不足。在毕业设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虽然制定了毕业设计的相关文件,但缺少落到实处的管理办法。由于毕业设计管理的相对宽松,没有针对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的管理对策,学生对毕业设计时间精力的投入难以确保,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最后成果的质量。
二、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策略
1.构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毕业设计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分量最重的教学环节,无论是从设计的周期还是对毕业设计工作量以及设计深度的要求都是最高和最全面的。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单凭毕业设计是不够的,应该从宏观的视角解析本科毕业设计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从构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宏观视角切入,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研究,站在学科教育的高度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摆正毕业设计教学的位置,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和前期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各专业课之间的衔接都应该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对毕业设计和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廓清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有效结合,避免毕业设计出现选题过大或过小、与前期专业课程内容发生冲突等情况。
2.开发多元化的毕业设计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一个好的课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除了传统的选题方式外,还应开发多元化的选题,选题内容应该突破旧有模式,体现学科教学的延伸、多学科的交叉综合。
项目依托下的选题。项目依托下的毕业设计选题来自于真实的课题,直接与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相结合,选题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克服传统毕业设计与社会、与现场实际脱节的问题,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依托下的选题满足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能对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学生生产实习基地,与许多公司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这些合作关系找寻适合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校企合作下的选题。即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最终获得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下的选题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学校有计划地将企业项目纳入专业教学研究课题中,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分解为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毕业设计过程就是在企业工作的过程,在企业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让学生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极大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跨学科、跨校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可以拓展到学科之间的交叉、院校之间的合作。这种选题可以打破专业和院校之间的壁垒,增加学生与其他专业和院校的交流互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带来指导模式质的变化,使原来一对一的校内指导方式扩展到可以接受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院校的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背景和人文环境下的专业理念,有助于他们打开设计思路,提升设计创新能力。
导入DIY理念的毕业设计选题。DIY(Do it yourself)翻译成中文就是自己动手做。导入DIY理念的毕业设计选题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参与到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制定中。这样的选题将毕业设计方向和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由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引导个性化的现代教学模式是DIY选题最大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拓展设计思路。
3.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一是毕业设计教师团队的培养。对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而言,其角色不同于其他课程中相对单纯的“教授”,教师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毕业小组方向的领路人、教学开展的组织者,“互动式”教学是毕业设计的主要模式,教师给出合理的建议、指出正确的方向,最终引领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队伍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启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要求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紧跟学科前沿,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思想上要足够重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团队建设是确保毕业设计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二是配套教学管理。一般院校的毕业设计过程基本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主要是教师下发课题,学生根据选题进行前期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开展毕业设计实践。中期学生展开毕业设计工作,并对设计不断进行修正、深化和完善。后期是整个毕业设计收尾阶段,学生要做出完整的毕业设计方案,提交各种文本和图纸的最终完成稿。真正落实配套毕业设计教学管理非常有必要。前期要对整个毕业设计进度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每阶段分别进行毕业设计工作的考核。前期考核主要关注学生对与课题的相关思考和对资料收集整理的情况,以保证学生的前期研究相对充分;中期主要把握毕业设计进度;后期重点关注毕业设计深度和整体完成情况。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答辩形式,为了简化流程,中前期考核可以以小组方式进行分组答辩,毕业设计指导团队把握答辩要求和考核要点。学生做了多少工作,通过答辩一目了然。另外,也可建立中前期抽检制度,随机抽检以确保进度。通过合理的教学管理,确保毕业设计每一阶段的开展。三是信息技术介入下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同时能缓解就业和升学压力对毕业设计的影响。如在毕业设计分组后即建立毕业设计网络小组,通过网络各项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可以一边在实习单位实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教师在线给学生答疑指导。网络指导在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度的控制和把握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指导,如何衡量教师的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信息技术介入下的毕业设计指导更加需要规范化管理。
三、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在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厘清毕业设计目前的现状、找到影响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原因,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出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策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才能够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韩朝晖.导入DIY理念的毕业设计教学探索[J].装饰,2011(3).
[2]金敏丽,钱奇霞.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61-02
一、课程体系建设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综合能力素质较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概念、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有较高价值产品的一种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具体体现在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因此,加强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编排、课程层级划分和针对性不强、各课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沟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偏小、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前沿进展情况、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单一、实验实训课程效果不理想、创新创业课程不够重视等。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课程教学达不到其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浅显,难以构建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也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运用,从而阻碍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国内多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对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需求都考虑的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的创新能力。
三、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山东英才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建设的核心部分。在确定了各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以核心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多方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和开发,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1.课程的优化和整合
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先进性原则,强化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以山东英才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首先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和数控加工工艺员,然后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例如数控加工工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分析零件图纸、获取加工信息、确定加工方案、制定工艺文件。最后,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将相通、相近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新排序。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遵循知识学习由浅入深、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通过对课程进行有序化、层次化的整合,在强化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又压缩了课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从而进一步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实践课程的改革
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和拓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山东英才学院的实践课程主要由工程训练、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等部分组成,要求必需保证实践课程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30%,并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一方面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省级示范的机械加工实训中心,能够具备真实的生产环境,充分满足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开发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借助企业优势,拓展了教学空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此外,山东英才学院还尝试进行开放式实验课程的改革,将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入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的创新竞赛设计和开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并以课后作业或课内选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在实验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择优筛选,并安排相关教师进行指导,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实验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各级科技创新竞赛打下基础。
3.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领域,而是应该根据需要设立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自由选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视实际需要而定,在学科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要与必修课有所分工、互为补充,一般应保证不少于总学时的15%。
4.开设创新训练课程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也就是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课程。例如,开设一些学科前沿问题讲座、先进制造技术讲座、科技专题讲座等,将前沿的学科发展情况展示给学生,开阔其视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置身于创新活动教育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放到第一位。鼓励教师积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将所要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巧妙地融合到与实际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个项目中去,并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的任务和完成目标,使得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项目而去主动探索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改变原本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化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采用讲授法、现场示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法、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6.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我校“网络校园”的优势,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实验实训指导书、授课录像、微课录像以及拓展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建立精品课程网页,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将优质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实现共享;不断充实和更新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使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充分整合,将课堂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辅助支持。
7.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多数课程仍然采取单一、刻板的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的课程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在闭卷考试中加大主观题的比重;而创新课程则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创新实践项目以及等方式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的学习习惯,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本校机械类专业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技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业创新项目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展示学生的专长和个性。到目前为止,山东英才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已成功申请专利40余项,在近几年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东英才学院将根据学院自身的发展特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继续深入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建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天华,雷学文,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129-132.
[2]徐静.面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3,(4):239-240.
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同志们作些交流。
一、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的背景
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的发展形势需求。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已经确立了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下一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目标。底,在学校第四届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大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普遍认为,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需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提升教育质量;第二个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和举措都可以作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抓手,学校经研究决定,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本学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大讨论。
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从到上半年,学校集中力量抓本科人才培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期间,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底,学校又召开了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如果把-作为学校的人才质量年,那从开始,学校将做些什么呢?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来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依靠教师,要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这些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能力。本学期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基本内容包括: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工作做的更好。总的目标是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二、“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回顾
第一,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技创新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平台和基地28个,其中“十五”以来,新建的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在过去的7年,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我们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校内外综合基地和科研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珠江校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其中农学站得到明显改善,园艺站和畜牧站重新建设,同时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站,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学校还加强了牌楼温网室的基地建设,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土桥的水稻实验站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另外,海南水稻南繁基地扩建和溧水农药残留降解试验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学校还与省内外的部分地区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展示、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五”以来,广大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十五”以来,学校科技立项1472项,立项总经费5.72亿元。科研经费从的4300万元增长到的1.52亿元。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在科研立项经费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5亿元,占被资助总经费的70%,显示了学校科研在国家级项目中的竞争力。
第三,科技产出增长势头迅速。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和成果。“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其中国家级成果6项,而且集中在到,连续产出了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展示了近年学校培育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效。另一项指标是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从的36篇增长到的437篇,7年来,学校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增长了10倍以上,这也表明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总体上讲,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第四,科技服务不断取得新实效。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科技大篷车”和“双百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创建了多种科教兴农新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和连云港合作开展的“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农业部、教育部的好评,为连云港的农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双百工程”。
第五,建设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建设一流大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教师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有一支较强竞争力的科研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师队伍。过去的几年,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教师晋升条件、导师增列条件、科技奖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了正确的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比较高。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十五”以来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用房,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另外全校设备总值从“九五”末的7000万元左右增加到“十五”末的3.6亿元,设备的量和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师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科技创新大讨论的目的
这次大讨论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序幕,目的是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次强调一下,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科技创新是造就学术大师、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起点,也是提供强有力社会服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要在全校树立科技强校的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做贡献。
第二,要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研究型大学建设制度先行,科技创新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完善和创新学校的政策导向机制,并将它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完善教师绩效评估的政策和办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效。要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产出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三,要优化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化学校科技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提升能力。要提出打造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以及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措施和办法,搭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几点要求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助于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统筹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进行科技大讨论的过程中,希望学院、部门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多谈那些我们能做的,能够做得好的。对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各单位和各学院的领导要了解学校的科技工作,了解本单位的科技工作,了解科技创新工作。否则不但形成不了正确的导向,反而形成误导。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加强学习,了解国家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外部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努力将大讨论引向深入。
第二,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教授、学术骨干都能参与大讨论,提意见,提建议,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发挥智慧,体现价值,做出贡献。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学习兄弟单位、兄弟学科、实验室的好经验。
篇9
(一)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唐山市人才资源总量73.4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639人,特聘院士37名,各县(市)区、各单位长年聘用近百名留学人员和1800余名国内外专家。仅2013年新增特邀院士14人,引进、培养博士105人,引进、培养硕士1028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名,培养培训7.1万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全市8家博士后工作站中,今年新进站博士5名,使在站博士达到了15名。
(二)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至2003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唐山市已形成“科技打造品牌、创新带动发展”的社会共识,在科技兴农、制造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结合构架、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等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二、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唐山市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基础,并在近几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科技支撑作用不够明显,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率底,科技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
(一)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科技支撑作用不够明显唐山市现行产业结构以矿产资源开发、能源重化工业为主,产业规模扩大与核心技术缺乏之间的矛盾突出,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如陶瓷大部分没有自己的品牌,钢铁产业还多集中在窄带钢、焊管等。同时,科技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发挥作用还不显著。
(二)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唐山市总体上对科研经费投入较少,特别是企业创新投入明显不足,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放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联合的深度和层次较低,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同时,唐山市地处又京津之间,创新资源被两大大城市所挤占,高端技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企业发展中的一味引进而缺乏明显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高新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率底目前,唐山市人才资源总量为15%,而国内发达地区一般都在30%左右,万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只有187人,能够进入国家和省级领军人才的几乎是空白,尤其缺少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开拓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人才结构主要分布在教育和行政行业,工业、农业等生产性行业人才偏低。同时,唐山市每年专利申请量不足全国总量的0.3%;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5%,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为16人年,低于全国22.1人年的平均水平。
(四)科技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过于集中的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使得创新型产业和企业准入困难,同时也造成行业监管混乱,同时,科技管理和服务部门之间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科技创新的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真正发挥有效作用。这些都造成目前唐山市依然存在的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突出问题。
三、科技创新驱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过程中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即合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而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驱动力创新将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推进尤为意义重大。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唐山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发展走上科技创新驱动、自主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从而实现唐山市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即突出科技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性作用,通过整合科技资源,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功能结合起来,在争取京津外部科技创新所需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加强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同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自主意识和自我能力建设,促进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相互配合,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
(二)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即通过一系列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优化环境,促使企业不断的通过自身的科研活动,在涉及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环节上进行科研突破,形成自身的牌品特色优势。积极培植和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通过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和自主研发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企业内部通过建立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机制体制建设,促成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
(三)强化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十项工程”,即百千万高端人才引进培养、领军人才选拔、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继续紧缺专业人才超常招聘、万名专家柔性引进、唐山市与重点高校大联姻、1+3使用人才培训、人才创新创业十大平台扩规模增效益、优秀人才重奖、人才机制再创新等工程,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彻底改变唐山市人才资源尤其是高新实用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
篇10
进一步提高政府产业组织水平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四川地处祖国西南腹地,不沿海,不靠边,没有区位优势可言。如何加快四川发展,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要求,也是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先后出台了《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方案》、《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并于1996年设立了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技术创新工作。省经委在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经贸委的指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推进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人手,着力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通过行业关键技术百亿投人工程、百户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新产品销售收入千亿工程“三大工程”的实施,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从实施“三大工程”三年来,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累计投入达271亿元,已经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133家,年度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今年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了8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以上。三年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924亿元。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数量正逐年增加,质量也逐年提高。
新的一个五年规划期,四川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将根据工业强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实贯彻《四川省技术创新条例》。坚持自主创新和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政府产业组织水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我省“十一五”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着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切实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力提高我省工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会同省财政、地税、海关、科技等四部门,研究和落实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及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完善运行机制,修订出台我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以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基础支撑平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财政资金支持。通过对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四川长虹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川企,成为四川自主创新的主体,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为跨国公司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创新型企业集团,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围绕实施工业强省“三百”工程,重点支持一批解决制约我省优势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拟通过这些重大创新项目,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以技术链带动产业链发展,突破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产业技术瓶颈,为我省新上一批重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并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及产业链的形成,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形成未来我省T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围绕T业强省的重点和目标,将推进企业信息化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集群功能,推进企业管理方式转变和信息利用环境条件改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我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较快发展。
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合绵阳科技城建设为重点的民工作,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有效整合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建立适应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活动特点的新机制。要坚决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推进军民产业技术体系的相互融合,促进军民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技术、产业的双向转移。注重加强协调,统筹规划和实施军民结合的重大项目,实现军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导全社会军民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形成技术和产业军民两线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加大城市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
全面开展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已开展的绵阳国家级技术创新试点城市、成都和内江省级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德阳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试点城市等试点和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工业城市全面开展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动员区域全社会力量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技术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带动企业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创新的发展新局面。
链接:中国科技人力资源世界居首位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