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乡村旅游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乡村旅游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

篇1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篇2

1农业旅游经济

农业旅游经济是以乡村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平台,以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1]

3创意农业旅游

3.1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提出

创意农业旅游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的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创意旅游活动。[2]

3.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由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业创意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创意元素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从农业旅游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从创意旅游的角度,它强调在旅游者参与互动、以创意元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从创意农业的角度讲,它把旅游产品贯穿于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创意农业生产中。从农业旅游的角度讲,它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它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事劳作、农业研修、乡村度假、农家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是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创意型”旅游方式。

作为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创意农业旅游与传统农业旅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建立的资源基础已由一般农业转变为创意农业,它以创意学、旅游学、农业景观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具有旅游价值的创意农业资源和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布局。

4创意农业旅游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1988年建省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以此带动省内经济发展1988―2009年海南 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连年均以两位数字递增 (其中2008―2003年为17.03%,2003-2009年为13.41%)。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旅游以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泛不断地将农业与旅游联系起来。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成,各种创意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海南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家乐、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等几个模式。

创意农业旅游形式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同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创意的构思活动、新颖的主题,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区形式或者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示范同的展示与示范,游客观摩、农民学习模仿,使农业技术推广由行政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带动型,为农业科技 成果辐射推广做贡献。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就有33家,其中著名的有: 海口绿枫农庄、文昌龙泉乡园、香世界庄园等这些示范点每年接待客流量达上万人次。使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千多元以上。 创意农业旅游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用有以下几个共点:

首先,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参与现代产业分工和分享现代产业利益找到了有效途径。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2008年底海南现有农家乐近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l500多万元。在农家乐工作的农民每年净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

其次,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在创新农业旅游中,既要做到发展生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从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顺应了城乡社会融合的要求,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农民的交流。[3]

5创意农业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带动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如果缺少统一规划、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因此如何使创意农业旅游得以循环发展至关重要。

5.1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改变农业旅游园区职能不清、角色不明的命运,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托市场,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科技发展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农业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政策法规,颁布《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

5.3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从农业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始就要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修复技术,及时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因此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先污染后治理为“源头削减和事后修复并重”的模式,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机构,优化环保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农业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旅游环保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达到农业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篇3

一、因势利导、多措并举,2012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两年来,在全国农旅系统的大力推动和市场的强劲拉动下,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数量提升、质量提档、效益提高”的阶段性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日渐扩大。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从业人员28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6.9%。

二是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各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创意策划,不断提升发展内涵。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等都赋予了商品属性,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服务,还促进了农业文化的传承、农业知识的科普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的多功能性得以全面体现。

三是发展类型逐步拓宽。各地在加快推进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产业园区、民俗村等已有休闲农业类型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发展模式,丰富发展类型,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园区、农家乐专业村,以及一批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融为一体的农事景观。这些正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

四是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休闲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美化了广阔乡村,富裕了广大农民,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推动了城乡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文化的融合,正成为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拉动国内消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据我部典型调查的13.5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分析,其土地产出率每亩接近12000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13.5万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占从业人员的92.4%;农产品销售占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的40%以上。休闲农业成为提升产业层次、造福一方百姓的民生产业。

两年来,农业系统和旅游系统顺应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高涨需求,围绕“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内涵、营造社会氛围”四项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狠抓业务拓展,注重体系建设,打造服务平台,强化多方配合,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注重部门合作,发挥多方合力。自两部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全国多个省级农业系统与旅游系统签署了合作协议,有的省区市还将财政、发改等部门纳入工作小组,形成了协调合作、联合推动的工作局面。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建,涌现了一大批示范典型,认定的11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正在成为带动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南、江西、四川、甘肃和湖北等省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多方协作、上下努力、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注重规划引导,强化公共服务。自我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各地积极贯彻,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国内消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纷纷制定和实施本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引导休闲农业科学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了本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江苏省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全省“一圈二区三带”六大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目标,并要求涉及的市县都要制定县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所有申报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都专门编制了发展规划。我部启动休闲农业服务信息“进城入户”工程后,服务平台的功能不断升级完善,数据库信息日益丰富,网站点击率屡创新高,目前,入库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已超过12万家,日均浏览量超过10万次,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一些经营主体在魅力城乡网站上宣传推荐后,客流量增幅超过30%。同时,围绕农业功能拓展、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农业部和省级主管部门多层次地开展了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了行业的提档升级。

三是注重政策争取,营造发展环境。四川、湖南、江西省政府的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意见中,将休闲农业用电、用水按照农用水电价计算。南京市江宁区把休闲农业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各委、办、局年度公务接待支出至少要有30%在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中消费,如达不到标准,则调减该部门下年度的预算。2012年,江苏省农委安排2445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了77个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规模大、功能全、经营活、效益好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陕西省农业厅争取2000万财政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农家乐专业村进行补贴,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改造、特色产业打造、公共服务强化和宣传推介活动举办等。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2500万资金重点扶持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名村建设,对达到规模的农家乐经营户每个给予1万元资金补贴,同时三年内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标准扣减营业税。海南省农业厅与省农发行联合设立“农+旅”项目,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旅游线路整合项目给予支持。新疆调整乡镇企业贴息贷款使用范围,将休闲农业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江西省将多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业招商项目,帮助企业融资,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

四是注重机制创新,拓宽发展空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中,数百万公众参与网上投票,一批候选乡村通过推荐过程,展示了魅力,扩大了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建设魅力休闲乡村的积极性,被认定的30个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正在成为各地学习的典范。通过实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推动了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丰富了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一步弘扬了中华农业文化,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填补了我国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在农业领域的空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认定工作稳步推进,一批服务质量优良、产业特色明显、休闲功能齐全的农庄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我部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了5次区域性和1次全国性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共有11000余件创意作品进行了展示推介,创意精品现场销售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投资签约额累计超过6亿元,达到了在全行业树立创意理念,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目标。

五是注重宣传推介,扩大行业影响。为营造休闲农业发展良好氛围,我们在示范创建和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过程中,以培育品牌为重点,以营造氛围为核心,联合北京市、江苏省共同举办了两次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活动,联合四川省在汶川县召开了现场会,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召开了中法休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搭建了中法休闲农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围绕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我们都同期策划开展了相关宣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扩大行业影响,推介特色产品,培育知名品牌的目的。

以上工作仅是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工作成果的部分体现,除此之外,大家还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基础性工作。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在全系统树立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代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向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各级休闲农业战线同志们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诚挚的慰问!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

当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正成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理想场所和生活时尚。但从总体看,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仍与城乡居民的新期待,与破解“三农”难题的新要求,与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的新趋势,与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壮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新任务有很大差距。整个产业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策划创意,推进提档升级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政策和规划的引导力度,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主动调整发展理念,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此,2013年的工作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抓住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过渡的机遇,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乡村和推进生态文明为重点,以规范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动力,继续深化规划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加大政策调研,推动内涵提升,努力推进我国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继续深化规范管理。从各地的实践看,《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区域布局和重点工作,对各地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起到了很强的指引作用。下一步,各地要继续把握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思路,突出重点,打造产业特色,以满足城乡居民大众化、特色化的休闲消费需求。要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杜绝侵害农民利益、违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在总结前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按照示范创建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系统开发与突出特色相结合、设施改造与素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创建机制,注重创建过程,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提高创建活动的影响力。我部在现有农业产业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休闲农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引各地制定一批符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适应公众休闲体验要求的标准,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同时,我部从201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集聚村或休闲农业经营点,通过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支持其开展公共设施和环保设备的改造,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展示等工作,推进规范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二)要继续强化公共服务。全国休闲农业服务信息“进城入户”工程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并逐步被社会所认可。这是为解决休闲农业公共服务问题,而建设的供全系统共建共享的大平台。该系统整合了网络、电话等手段,开发了许多便捷功能,为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类经营主体预留了网站域名,可以自动生成每个单位的网页。各地没有必要再层层建网站,全系统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工作,可以将各级需要宣传、推荐、的信息、知名景点、休闲线路等在平台上及时。各地也要组织动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信息和开展展示推荐活动,真正把这个公共服务平台用好、用活。为加大宣传推介的公共服务力度,我部今年与中央电视台7频道《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和中国报道栏目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辟了全国统一宣传的新渠道。各地要加强与这些单位的联系,围绕“培育品牌、宣传典型、衔接供需”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宣传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加大农耕文明和地域风情特色的推介,在营造发展环境上下足功夫。要继续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以满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三)要切实加强政策调研。研究出台有效的政策,是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政策研究,不断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扶持休闲农业政策的收集整理,并围绕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为研究出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提供了参考。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和扶持项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围绕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充分借鉴各地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相关政策。各地要强化调查研究和相互借鉴学习,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

(四)要扎实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2012年9月收到各地的申报资料后,经过仔细审核和专家评审,我们认为部分申报项目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生产与生态功能突出,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申报文本说明不详、规划简单、后续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为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我部将具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的20个传统农业系统列为候选项目,并提出充实申报资料、完善遗产保护规划、制定专门管理措施等要求。目前,大部分候选项目都按要求补充了资料。这次会议结束后,我部即将组织专家对达到要求的候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从中择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地休闲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于此项工作的认识,明确负责人员,加强工作指导,注重对本地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做好项目储备。

(五)要持续提升休闲农业发展内涵。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人文化创意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灵魂。去年开展的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社会反响良好。为了深入持续地做好这项工作,我部计划在2014年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各地要总结去年的经验,扩大征集范围,加大推介力度,为明年的全国推介活动做好准备。要以开展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创意产业工作的指导力度,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加强创意产品的推荐宣传和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一批创意产品品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同构的现象,各地要加强工作指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人文特色和消费特点,按照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市场差异化、运营规范化和服务组织化的理念,加大创意设计、节庆活动策划、休闲产品开发,以及农耕文化挖掘的力度,在新、特、奇方面下功夫,实现资源文化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的转变。

三、讲求方法,真抓实干,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休闲农业工作新局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任务,纳入工作议程。要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指导,年底有总结考核。要及时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思路,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协调配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是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牵头推动的一项事业。几年来,我们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成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的典范。几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农旅结合,才能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加强与旅游等部门的团结协作,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篇4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理论文章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农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XX市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创设、加大公共服务,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多元、多样、集聚、规范、绿色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以年均12%和17%的增速高位增长,成为全省该项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7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19.6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44%。整个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成效越来越明显。

一、充分发挥“农业+”作用,推进多功能多业态发展

XX市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拓展功能、满足需求入手,充分发挥“农业+”作用,倾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验活动丰富、产品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休闲娱乐景区景点多达120余个,可推荐的精品线路达10余条。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建设特色小镇,鼓励开办农家乐、渔家乐、森林康养休闲农庄,举办农业节庆活动、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活动,推进全市农业呈多业态复合多功能拓展方向发展,为城镇居民旅居乡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调、感知民俗风情,看田园风光、赏乡村之美、享民俗民风、品地道美食气息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注重规划引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XX市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大力打造“综合体”、“聚集区”、“金品牌”,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近年来,共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三个层面的规划工作,以《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先后编制完成《XX城市总体规划》、《XX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市锦屏山风景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东风葡萄酒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云南红精品酒庄规划》、《城南甸溪河片区控规》等多个现代都市、田园价值、文化特质既融合又独立的总规、控划和10个城中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土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合一”,为乡村旅游定位与转型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形成以“两带五聚集”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两带”:西部连乡公路沿线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带,湖东公路康体休闲葡萄观光休闲带;“五聚集”:以锦屏山为核心的XX文化聚集区;以湖泉生态园为核心的温泉养生聚集区;以云南红酒庄为核心的红酒休闲聚集区;以烟草制品和种植庄园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旅游聚集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聚集区。点、线、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摊机制正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强。

篇5

关键词:旅顺口;乡村旅游;旅游业

旅顺是大连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市辖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从上世纪90年代初,旅顺口区就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旅顺口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旅顺口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4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61亿元,人数平均增长10.5%,收入平均增长16.9%,人数平均每年增加63万人次,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1亿元。但是这么巨大的成绩却主要得益于旅顺口区的红色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商务会议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贡献力则很小。乡村旅游收入在旅顺口区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0%,因此在分析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其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提高旅顺地区农民收入、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连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大

虽然大连市政府和旅顺口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对乡村旅游进行扶持,但是力度还不够大,尤其在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还很小,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

(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品牌效应不强

目前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产品大都还停留在单纯的观光、餐饮、住宿及娱乐方面,并且旅游产品相互抄袭、质量较差、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实际上这与村民对旅游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定位不准确,或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不科学有关,从而导致旅游口区很多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一定程度存在着盲从和简单效仿的问题,结果使其产品雷同、档次不清晰,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

(三)乡村旅游规划滞后

虽然大连市政府和旅顺口区也出台了一些旅游业的规划,但是一直没有制定乡村旅游的专项规划,从而使整个乡村旅游规划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专业系统。这致使很多农村在开展乡村旅游时没有一个标准或模式可以借鉴,因此一般乡村都是在原有农业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再加上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服务性差,品牌效应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当前旅顺口区一些乡村的道路设施状况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缺少路标、道路狭窄和路面凹凸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游客因为没有路标指引而找不到目的地;驱车前往目的地时因为狭窄或凹凸不平的路面而感到身体不适,更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由于缺少对交通设施的投资与兴建,造成旅游者因为交通设施的问题对整个乡村旅游过程的印象大打折扣,非常得不偿失。

二、大连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

政府一定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从政策、财政、金融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中小乡村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政府对那些信誉高、特色化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乡村旅游企事业或项目要设立专项奖金予以扶持,对新成立的旅游企业可以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中小旅游企业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建议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大胆探索特色创意以及经过评估的旅游资源项目、销售合同、门票等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使文化企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间接融资支持。

(二)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乡村旅游很大的一个卖点就是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开发与规划时,不仅要依赖于物质的有形的乡村旅游资源,例如果园、农田、民居等,也要重视对乡土文化、民俗等无形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众多乡村旅游发达地区的实践也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打好文化牌。旅顺口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红色文化、军事文化、建筑风格、东北习俗等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培养和引进人才并重,提高服务质量。

(三)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

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必须要有高质量、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旅游口区在以后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认清本地发展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出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旅游项目及相关配套工作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

大力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多方面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要争取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乡村的道路交通状况,扩宽道路,平整路面,提高旅游者进入旅游景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增加道路数量,形成便捷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实现当游客对旅顺口区的乡村旅游产生兴趣时,就能很方便地进入该区,旅游结束后同样畅通地离开旅游地,这能大大提高游客对旅游过程的印象和评价,有利于吸引游客二次旅游或向亲朋好友推荐该旅游区。另外,可以与大连市其它较大的旅游景区合作,与其旅游线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与旅行社合作,让旅行社对该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实现景区与旅行社的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支点发展乡村旅游业[J].科技信息,2008(29):45-46.

篇6

1引言

乡村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延续,是人与地关系的展示,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最和谐的结合,代表了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拥挤喧嚣的城市节奏,青睐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桃源生活”的乡村,由此,一种以欣赏田野风光和追求纯朴民风为对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热悄然兴起,并日益走俏。如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吸引游客前往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因此,以成都浦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为例,从其文创项目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传统乡村与文创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2背景介绍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概念是英国于1997年首先提出的。而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创造性的想法把文化转化为更高生产力的行业集群。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文创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因此,寻找到一种适合文创项目推广和发展的方式是目前文创项目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甘溪镇明月村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地处浦江、邛崃、名山三(市)县交汇处,属浅丘地区。该村幅员面积6.78 km2,森林覆盖率46.2%,村有723户,2218人。明月村自古就采用邛窑的工艺烧制陶瓷,至今仍保留着4口老窑。其中,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老窑一直到2008年才停产。2012年随着政府对邛窑文化的支持和推广,明月窑紧紧结合浦江甘溪镇明月村茶山、竹海的特色,让文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2013年浦江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希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新打造的明月国际陶艺村以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新村民)入驻为抓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的发展理念给明月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3明月村文创项目的打造

明月村内文创项目的成功打造实现了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项目的互利共赢,明月村与文创项目是一个相互吸引、相互受益的过程。明月村特有的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与文创项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发展。明月村带给文创项目者的是一个带有乡野气息的“乡村乌托邦”,同时文创项目者也给明月村带来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旅游资源,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3.1明月村对文化项目的影响

3.1.1自然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人―村落―环境”所构成的和谐有机体处于一种生态上的平衡。极具特色的川西农舍(大部分拥有“三间两头转”的合院布局,本土泥砖(陶的母体)的建筑材料)显现出浓郁的乡土风格,茶山、竹海、松林等乡野景观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这些自然环境既有独特的景观意象,同时也是乡村历史的展现。这样贴近自然的景观意象展现了一种很多人所追求的能够回归自然的乡村乌托邦的形态,而这也是文创工作者所追求的,同时这也给了文创工作者一个能真正激发自己灵感、且富有创作空间的环境。

3.1.2人文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本身拥有比较丰富的乡村文化意象,这种乡村文化意象也是乡村的一种“氛围”。包括其本身的乡村建筑群落、传统的乡村劳作模式(传统农耕文化所展现出的浓郁文化气息,这些文化独特而鲜明,因此也成为吸引大家的一种文化载体)和其长期的乡风民俗(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村民精神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以及明月村对其历史文脉的保留和发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邛窑文化)。这样的乡土文化意象的保留和延续有利于塑造明月村的整体场所感,强化了其明月村的价值,给文创工作者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作氛围。

3.1.3旅游契机

明月村所打造的自然风光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景观其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目前,文化创意类项目缺乏一个很好的、跟公众一起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如展览等)很难拉近文创者跟普通人的距离,文创者迫切的想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架起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让艺术更加亲近民众。而明月村自身就完成了这样的作用,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客户源。以明月村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客户群,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这些文创工作者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3.1.4相应的配套设施

为大力引进文创工作者入驻,明月村发展和打造自身相应配套设施,以一种方便的,舒适的设施环境吸引文创工作者。同时明月村提倡“名人驻村”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工作者入驻到村民的家中,与原有的村民一起生活,感受彼此的生活方式。让文创工作者以最近距离的体验感受最真实的乡野气息。

3.2文创项目对明月村的影响

3.2.1文化影响

通过文创工作者驻村的活动,村民、文创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而这样一种“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也激发了乡村的活力。文创工作者为明月村带去了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为明月村村民生活带来很多改变:村民的猪圈被改造成草木染工坊,孩子们能上免费的绘画课,明月书馆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还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文创工作者的文化传播,教育和培训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增强村民的文化意识。这对于整个明月村村民的整体文化教育和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2.2经济影响

文创工作者将民间艺术工艺带向农村,带动当地村民寻找到一种新的经济手段:作为一处遗址景点,明月老窑被保护起来,老窑旁边的空地上,一座陶艺体验馆开始营业。明月村81岁的民间陶艺家张崇明领起了固定工资,现场为体验陶艺的游客进行指导。在村子的一片空地上,新村民赵洪和李南书的“篆刻传习所”正在建设,老村民吴大爷的餐馆“谌家院子”正在升级改造。明月村以文化创意项目为先导,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产业的大力发展。

3.2.3名人效应

文创工作者能够通过其自身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形成产业聚集形态。2014年12月,身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的李清来到明月村,看过“明月国际陶艺村”的发展规划后,就决定留下来。2015年1月,李清的“蜀山窑”工坊签约入驻,他也成为明月村的第一批两名“新村民”之一。另一个是知名前媒体人、作家宁远。宁远说,她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还有质朴的村民。此后通过“名人传播”和“文艺圈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明月村就吸引了25个文创项目入驻。宁远要做一个草木染工作室,请来画家、染布人寒山开了一个染布坊;李清的学弟、青年陶艺家李清泉来明月村喝了一次茶,就决定留下来开个“清泉烧”工坊;艺术展厅、餐厅“樱园”的创始人熊英,也跟随好友宁远、寒山的步伐,把新的“樱园”落到了明月村……根据远景规划,成型后的“明月国际陶艺村”,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要达到35~40个,进入核心区的项目数为17个。而截止到2015年底,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已有15个,核心区10个,在谈项目6个,文创产业聚集已初具雏形。而这样的一种文创产业聚集形态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整体的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

3.2.4旅游契机

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巩固和加强明月村的品牌效应。为明月村的整体旅游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明月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利用名人驻村的形式达到“雅”与“俗”的交融统一。而这种“雅”与“俗”融合的关键又在于它的生活化、自然性、真实性、和谐性。其“雅”主要是指明月村所含有的一些文创项目(引入的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等所带来的文化展现)的打造,以及明月村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俗”主要是指明月村自身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

相较于以往艺术都是高高在上,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这里将其融合在了一起,是艺术的乡土化,是艺术的最高展现形式,它不是受人瞻仰的,而是要更多地融进到生活,落到实处,跟人更好的互动,给人更好的体验感,这才是鲜活的。这样也使其具有更好的文化符号及吸引力。同时,借由名人驻村的形式,乡村自身具有更好的特色和辨识度,利于从其他同类型旅游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使其更好的发展。

4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互利

乡村的发展不能违背其可持续性,而文创项目中的名人驻村给了这个很好的定义。通过对整个明月村有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健康发展链条:首先,利用自己原生态的传统乡土景观以及其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自身的文化符号,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的入驻,形成一大特色―艺术家利用民居,改造民居,形成与居民共同生活居住的模式,改造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子的模式既可以让高雅的艺术更加亲民,同时民居的环境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也能带给艺术家不一样的体验和灵感来源。其次,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打出明月村的品牌,同时,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推广作用。

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影响发展,村民、艺术家、乡野环境、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不仅文创项目激发了乡村活力,同时乡野环境也促进了文创项目更好地发展,使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互利共赢。

篇7

关键词:景观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实践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到自然的农村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于是,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这种旅游模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农业地

域特点,通过合理景观规划和建设从而探索符合经济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概述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景观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科研、农业生态建设、科普教育、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休闲旅游活动。

二、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农业区别

1、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型的休闲旅游景点,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

2、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

3、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

4、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三、农业生态旅游规划的景观建设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是把农业生态旅游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设计,实现整体间资源共享互惠。同时景观建设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此变化具有不可逆性,这就要求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从整体上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指保持整体风格统一的同时,细化优化局部设计,使景观节点在观赏上具有多样性。在规划设计时特别要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达到最佳农业生态旅游景观美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又能起到增强旅游地整体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的作用。

3、个性与特殊保护原则。一般说来,景观建设都具有区别于其它景观的个体特征,景观规划设计要因地而易、因地制宜,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特殊保护指农业生态旅游地内有特殊意义的景观资源(如历史遗迹或对保持旅游地生态系统具决定意义的板块)应着重保护。

4、综合效益原则。农业生态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和谐,将人文艺术与环境完美结合,使自然的生态美和人文社会的现代美浑然天成。同时把旅游服务设施有效融于山水之中,使旅游地的景观美既不被减弱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四、景观建设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的实践

1、景观建设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满足公众以及游客缓解都市生活压力,渴望悠闲与宁静,体验乡野生活,亲近生态自然的需求。如库肯霍夫公园整体的景观设计以英式风格为主:高大的乔木、蜿蜒的小径、青翠的草坪、幽静的水池。公园内各种树木2500多棵,种类达87种,尤其是精心养护的百年古树群郁郁葱葱,煞是壮观。丛林之间,青草之上,小河之旁,交织着一丛丛缤纷多彩的花圃,一个个开放式的花卉展览场地。蜿蜒15公里长的步行道,沿途是一片又一片目不暇接的花田,恰似一张张铺放的彩虹花毡。公园内设有各种不同的主题园区,例如:音乐公园、自然公园、历史公园等,还特别为儿童设计了探险之旅、花园迷宫、牧场等游园路线。每年花展季,公园内的许多温室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品种与花艺装饰设计,有全球最大的“兰花展”和“百合花展”。

图为库肯霍夫公园:

2、景观建设是农业结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如大田种植一般是依托大面积的农业种植区域,专门开辟出一块区域通过创意化种植构筑,主要特色大田与创意景观种植完美结合创造出大地景观,其主要针对的客群市场是农业观光体验。大田种植一般是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景观底色出现的,在当下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管控的形势下,如何提升大田种植的景观效果也是时下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资源,一般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创意化设计打造大地种植景观,即可以将区域内最具特色的吉祥寓意或者最具地域特色的形态通过不同色彩的作物种植进行展示,建设至高观景平台让游客观赏。中国广袤的田园应该成为承载和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以旅游为画笔在广袤田园上绘画出五彩斑斓的大地景观。

3、景观建设融合农业生产的创新模式。新农村建设+街道庭院生态廊道设计+五谷杂粮创意化设计=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创新模式,该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客群市场主要是民俗近郊休闲体验客群,主要以特色餐饮、民俗体验、民宿接待为赢利点,

规模要求在100户以下的居民聚集区,同时具备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对传统村落。这种农业生态旅游模式的主旨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党和国家对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农业产业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技艺特色和人民生活习俗特色,在村庄道路景观的美化设计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树、蔬菜和花卉作为景观绿化植被,并形成生态景观廊道供居民日常话家常;在居民庭院绿化美化的同时要结合庭院经济进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丝瓜小院、盆景小院、农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题院落;在村庄景观打造上要将五谷杂粮的果实作为重要的景观设计来源,各种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枣等农作物串成的辫子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在文化生活设计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传统戏曲、舞蹈、民俗技艺等进行传统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落脚点还是在乡村,如何真正的将乡村的特色挖掘打造出来是旅游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所在,期待未来的中国大地上美丽乡村的发展真正的是实现一村一品。

五、结束语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如果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需要,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建设。如果农业生态旅游误入歧途,那不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灾难,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游客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各地政府以及旅游开发商也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规划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2001(3).

篇8

沂南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一个资源状况一般的传统农业县。从2007年开始,这个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旅游业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政府主导:“沂南模式”最关键的成功经验

竹泉村,智圣汤泉,红石寨,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行走在沂南大地上,一个个在典型传统乡村“无中生有”建立起来的旅游景点展示着沂南的变化。

沂南旅游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年均增幅达76.78%,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全县GDP24.7%,占地方财政收入2.25%,旅游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谈到沂南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沂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繁咏说出了十六个字:政府主导,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

沂南县“政府主导”的表现之一,就是坚持规划先行,领导带领群众按照规划坚持干下去,沂南县的乡村旅游才能“破茧成蝶”,独领。聘请来专业旅游规划机构,听取意见,把沂南170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空间布局,根据历史文化传统的根基和现实状况,统筹考虑,确定以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突破口,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于是,有了竹泉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红石寨旅游区和桃花洞旅游区。

沂南县铜井镇已经出现乡村旅游景点集群,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镇党委书记陈金沂告诉记者,近期,面对着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沂南县编制了《铜井镇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整合丰富的乡村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范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另外,沂南县为旅游企业融资进行了1亿多元的担保,还对重点旅游项目的县级土地收入进行返还。其实,沂南县对旅游业的扶持还远不止此,县里从财政、税收、用地、奖励、招商、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旅游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努力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自2009年以来全县已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旅游规划编制、人才培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

市场机制:

激活全域化乡村旅游活力

石板路中间泉水淙淙,道路两边绿竹摇曳,在竹泉村,记者遇到山东龙腾竹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军,他被称为沂南旅游开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口青岛话的韩建军祖籍沂南,虽然经商几十年积累了一定财富,他却念念不忘贫穷的故乡。2007年,竹泉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是当地最穷的村子。因为旅游开发,6年过去,这里的人均年收入达到近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而韩建军的企业也获得了较好收益,投资用四五年时间已经收回。看着川流不息的游客,韩建军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在竹泉村开发获得了较好效果,他才相继开发了红石寨等新景点。

“当时,竹泉村保持了原有风貌,就是因为穷。没有人敢来投资,韩总在青岛已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我劝他说,你现在的企业就像一个挑水的人,做旅游虽然回报时间长,但就像在铺设输水管道。”张繁咏这样对记者说。

竹泉村为沂南县的乡村旅游淌出了一条新路。目前,沂南形成了以县城和竹泉村为代表的县域旅游增长极核,对周边资源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尤其是竹泉村的开发联动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红石寨、香山湖、马泉创意产业园等景点的发展,形成了“核心――边缘”的集聚特征。

接手竹泉旅游区之后,龙腾竹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市场在景点打造、运营开发、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竞争择优功能,创造了三个第一:沂南县第一个旅游龙头项目,全临沂市第一个科学规划整体开发的古村落,山东省第一个逍遥游示范点。

文旅融合:传统文脉上生出

新的产业和精神载体

走进竹泉村,不时见到在自己老屋里编筐子、绣鞋垫、卖土特产的老乡,从他们的眼神里,能感受到了一种满足、安详和宁静,这是一种文化带来的愉悦。

“沂南模式”还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文旅融合”,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靠文化提炼旅游品牌,靠旅游激活文化资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把文化打造成了新的产业和精神载体。

沂南文化具有“古、红、绿、泉”四大特色。“古”,即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汉文化,重点开发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红”,重点发挥“沂蒙红嫂”这一名人效应,集中建设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绿”即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重点建设竹泉村和沂河沿岸生态农业观光走廊。“泉”即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重点建设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

沂南的乡村文化之根还在,但是又不是僵化凝固的,体现了时代精神。根据文化优势,沂南提炼出“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智慧沂南”的地域形象品牌,打造“红色精神、绿色生态、温泉养生、汉风古韵、现代动漫”五大产品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沂南最鲜明的地域标识,沂南的外在形象逐渐丰满和壮大。城市在雷同化,乡村在格式化,而沂南在发展中保持了难能可贵的个性。

篇9

关键词:休闲旅游;经济发展;成效

1 引言

遂昌县境内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高山气候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浙江省十大林区县之一,享有“钱瓯之源,江南绿海”、“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等美誉,是浙江南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区位。山区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如何协调山区森林经济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如何实现山区森林资源向资本转变显得尤其重要。2006年以来,遂昌县充分依托和挖掘山水、文化、环境资源,加大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开发,坚持旅游绿色化,着力打造“健康、快乐、休闲”县域品牌,带动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较快发展。全县目前拥有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南尖岩、神龙谷三个国家4A级景区,飞石岭、中国竹炭博物馆两个国家3A级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南尖岩、神龙谷、湖山等景区已经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发出长濂、珠村畈、三井等一批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点,2009年农家乐工作考核荣获省、市一等奖。

2 坚持大旅游发展理念,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

(1)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和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有效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品牌。按照《浙江省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实施意见》,科学编制新一轮《遂昌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遂昌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为目标,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和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乡村乡野为平台,以民俗文化为特色,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举全县之力,完善各项旅游服务功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在2010年通过省创强办的验收,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

(2)强力打造遂昌旅游品牌。坚持大旅游发展理念,突破行业、部门、区域局限,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旅兴农,以旅兴林、以旅促工,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温泉养生、乡村、会务、红色、自驾、节庆旅游,努力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多元化旅游业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实现观光型旅游向度假休闲型旅游延伸。加快制定和实施地方特色的旅游标准规范,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服务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按照“主攻上海、兼顾苏南、拓展省内、深化本地”的营销战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营销经费筹集机制,每年坚持举办2~3场大型旅游推荐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大力拓展旅游市场。“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区域形象初步打响,“健康、快乐、休闲”的遂昌乡村旅游品牌得到有效提升。

3 大力推进景区建设,全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

3.1 大力推进景区建设

在现有南尖岩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飞瀑景区3个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努力把飞石岭景区、竹炭特色旅游区、石姆岩景区、湖山旅游度假区、长濂大明文化园、王村口红色古镇、白马山生态旅游景区等培育成国家4A级景区,打造更加经典、多元、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加快现有景区扩容提升,加大通景公路、连景公路建设力度,按照“全县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力争把遂昌旅游建成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

3.2 促进旅游产业与地域特色文化的共生发展

以钱瓯流域民俗文化为根基,深入总结中国竹炭博物馆和耕读人家项目中三产融合的经验,以县城、三墩、竹炭园区、遂昌金矿、长濂大明文化园旅游区为重点,结合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和弘扬遂昌生态文化、汤显祖文化、好川文化、黄金文化、竹炭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渗透融合。加快长濂文化产业园、三墩风情小镇等的规划建设,积极开发汤显祖文化系列产品,做深汤显祖晚明文化。以“健康、快乐、休闲”为方向,以农事活动、民俗文化、经济产业等为内容,以“表演、展示、互动”为手段,以市场化、经济化为目标,总结优化业已形成的有区域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品牌节庆,继续创新推出新的节庆活动,加快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大幅提高文化对遂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效益的贡献率。

3.3 提升遂昌农家乐的品质和内涵

探索生态公益林、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农房抵押贷款新机制,拓宽农民生产生活融资渠道,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户参与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加快完成耕读人家、高坪景区、龙潭宾馆、旅游集散中心和红星坪温泉度假村的建设,让游客乐在其中,让群众富在其中,在更大范围实现“全民参与、惠及全民”。进一步提升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特色和档次,不断凸显遂昌乡村自然之美和民俗文化魅力,使之继续保持全市、全省领先。

4 以旅游业为龙头,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4.1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发挥旅游业泛产业化的综合牵引作用,推动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县城及周边旅游项目的谋划,加快推进石姆岩景区入景道路改造等通景道路及安保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汤公园、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县城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集散功能、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功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主要道路、旅游集散地设置大型旅游交通图和标识标牌。

4.2 大力推进旅游软环境建设

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微笑遂昌、洁净乡村”文明素质养成活动,积极在各景区、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场所、农家乐经营村(点)等推行微笑服务,继续开展“十佳文明导游”评选,实践“不让一位游客在遂昌受委屈”的诺言。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进一步创新旅游营销举措,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档次。

4.3 全面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按照旅游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要求,改善遂昌旅游的薄弱环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一批宾馆酒店、购物、娱乐场所及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投资领域,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仓储及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加强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的研究,积极推进普通商品房建设,探索和培育休闲、旅游房地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确保规划建设期内县域生态旅游空间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2.0%以上。

参考文献:

[1] 吴爱丽.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2(1).

[2] 庄初阳.努力把湖山旅游度假区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乡村休闲旅游引领区[N].丽水日报,2011-07.

篇10

“小产业”蕴含“大潜力”

政策环境将迎来重大机遇。从目标导向看,十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未来重点发展目标。从政策支持看,中央和省市正密集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传递出用文化产业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强烈信号。从市场需求看,我国人均GDP已达7000多美元,江苏和南京超过1万美元,栖霞区接近2万美元。按照国际经验,这个发展阶段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群众文化消费支出将大幅上升。从发展空间看,“十二五”期间栖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4.6%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超过80亿元,按照2020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12%~13%测算,未来五年还有80多亿元的增长空间,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特色资源正形成叠加优势。近年来,栖霞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同步提升、集聚发展。当前,以深圳华侨城、仙林万达茂为代表的大型主题文化,以栖霞山、燕子矶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文化,以栖霞寺为代表的佛教历史文化,以龙潭金箔为代表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以休闲农庄为代表的现代乡村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栖霞特色文化资源的基本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资源都分布在栖霞新一轮城市化的重点区域,随着片区整体大开发大建设,文化资源优势将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在这个过程中,龙头项目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全国文化旅游第一品牌深圳华侨城、全国文化产业投资额最大的企业万达集团,2016年分别在栖霞区投资200亿元、150亿元建设新一代航母级文旅项目,为全区文化产业新一轮发展搭建了框架、拉开了布局,将极大地撬动区域产业整体升级,助力栖霞打造成为省市乃至全国新的文化产业高地。

产业融合已显现放大效应。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多种要素相互融合的产物,如果融合得好,往往能产生快速增长的倍增效应甚至乘数效应。近年来,栖霞区产业发展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文化+科技”上,我们在液晶谷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分基地”,光电显示产业为全区贡献了88.8%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6,成为文化装备产业新增长点。在“文化+创意”上,我们依托紫东国际创意园等平台,集聚了200多家工业设计、动漫网游等创意企业,其中一年前引进的游族网络,已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缴纳税收2500万元,孵化了13个小团队,形成一股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文化+金融”上,我们重点扶持的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产品上线仅两年,今年交易量已超过6000亿元,缴纳税收1.2亿元,有力带动了文化消费、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栖霞区文化产业蕴含的潜力和后劲,更加自觉主动地抓住机遇,用好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老空间”拓展“新路径”

面向“十三五”提升文化产业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栖霞特色文化强区,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项目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把握“文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着力打好旅游牌、创意牌、底蕴牌“三张牌”,进一步构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提高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走好三条路径:

以点带面辐射,做大综合性旅游经济圈。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休闲度假旅游正在快速兴起,并将逐步取代一般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导产品。栖霞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体量较小,目前每年营业收入仅1.5亿元、游客200万人次,亟须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各类休闲度假旅游业态,推动全区旅游业整体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跳出栖霞看栖霞,强化“大景区”思维、“大旅游”理念和“大项目”战略,全力推动栖霞山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构建以栖霞山、华侨城、万达茂为核心板块,带动全区、引领全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旅游经济圈,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此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充分挖掘八卦洲、龙潭、西岗等地资源,发展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景点,鼓励发展餐饮、购物等配套产业,加快形成适应多元化需求的现代旅游产业格局。

从低向高提升,做强创新型文化产业带。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理念中强调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落实这个要求,全区新建的一批文化产业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产业类型侧重娱乐经济领域,在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要大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比重和层次,做好“三篇文章”,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带。仙林地区要做好“育苗造林”文章,依托紫东国际创意园、南大科学园等平台,引进培育更多优质项目,积极争取江苏电视台等资源布局,打造动漫游戏、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带。栖霞山地区要做好“腾笼换鸟”文章,利用江南水泥厂等老工业区、闲置厂房场地,引入保利集团、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战略合作方,打造工业遗存、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带。燕子矶地区要做好“见缝插针”文章,抓住新型城市化快速推进机遇,在楼宇中、老街周边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创新载体,打造文创楼宇、设计服务产业集聚带。

由浅入深挖掘,做亮体验式传承示范区。一个地区的文化魅力不在于文化资源多寡,而在于文化特色是否鲜明,能否让人们清晰体验和感知。栖霞拥有59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批宝贵资源,构成了栖霞文化的独特底蕴。由于发展基础、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原因,文化挖掘尚未紧紧跟上时展步伐。面对新一轮文化竞争发展,我们既要用好文化资源优势,也要顺应传承发展趋势。下一步,要聚焦栖霞区独有性、稀缺性文化资源,运用市场和产业手段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大力推进金箔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用接地气、可触摸、体验式的载体,赋予金箔、龙舞、折扇等传统资源新的时代内涵和展现形式,让文化鲜活地走到人们身边,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要抓住文化旅游大发展机遇,加快开发具有栖霞特色、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出一批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提高文化吸引力和生命力。对适宜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品,要分类建立质量标准,有些由街道组织居民进行家庭式作坊制作,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更好地把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硬功夫”提升“软实力”

要把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与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握好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同步提升栖霞区的文化软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城市影响力。

提高思想认识,让文化自觉“强”起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自信和担当。深圳是曾被称作“文化沙漠”的移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没有先天条件和资源禀赋,但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创造了文化产业增加值近10年增长10倍的奇迹,不仅转变为“文化绿洲”,还将资源输出到全国各地。我们从深圳引进了项目,更要引进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文化强区。在政策支持上,栖霞区委、区政府近3年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资金,2016年将增加到5000万元,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确保栖霞区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领先地位。在组织运作上,强化区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区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政府与民营企业合资的文化产业公司,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掀起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热潮。

加快项目建设,让空间载体“立”起来。未来几年,栖霞山、华侨城、万达茂三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00亿元,还有一大批中小文化项目也将开工建设。可以预见,“十三五”将是栖霞区历史上文化产业投入最大、项目最多的时期。这其中,栖霞山将用3年时间,完成规划区19.18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区的功能提升;华侨城在3900多亩土地上建设的欢乐谷等项目,将于2年内实现一期开业、4年内二期建成开放;万达茂将在3年内建成122万平方米综合体,并在2018年初正式开业。制定全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跳出文化看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融合。要强化服务意识、执行意识,按照为万达茂服务的模式组建重大项目工作组,倒排计划和时间节点,全力突破拆迁、建设中难点问题,早日展现栖霞文化产业新的布局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