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

篇1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174-02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显然,培养下一代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物理学的起始――初中物理,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应试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观念要领,掌握规律,但它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倍受束缚。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或知识库,学生几乎不需要创新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全面认识创新的含义

中学生的创新与专家的创新是有很大差异的,专家的创新有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而中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在课堂上不可能有显著的创新。因此,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使学生扬起创新理想的风帆。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创新意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名家发明创造的过程,激发其对物理学的感情,确立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物理知识的决心。激发创新意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对物理学史有所了解,对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在人类认识史上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冲击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引起的重大技术变革有所了解,激发其创新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创新意识。

物理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离不开物理。因此,物理教学只有密切与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它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点。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能力上来是值得研究的。

1.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升华,其灵魂是想象力,其表象特征是独创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要杜绝人云亦云、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差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等现象。

2.留机会给学生,显现创新能力。

中学时期是理性思维和身体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学生们敏感好学,朝气蓬勃,憧憬成功的美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让学生显现初步的创新能力。

首先,利用习题激发创新能力。选择一些已知条件不确定或答案不唯一的习题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经验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其次,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要形成创新能力,就要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让学生多渠道地参与创新性活动。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开发,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交流;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并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形成良性循环。

3.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大部分学生是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的,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要在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创新能力。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想象力丰富,易于接受新信息,其新思路、新想法缺乏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索的机会,导致其创新意识被扼杀在萌芽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加以正确引导,增设一些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课外实验,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其次,要增加探索性实验教学,活跃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是一种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规律性和说明自然现象的方法。因此,可把课本中某些验证性实验改编为探索性实验,增强研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课外合理指导,培养创新精神。

物理课外活动要以活动来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学校要在物质上组织上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毅力,注意扩大课外活动的影响,给学生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此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挥学生的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在学习活动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只要教师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俞学明.创新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篇2

论文摘要: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以及创新素质的具体构成,强调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设计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和科技不断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是艺术设计活动的生命,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以创新为主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对创意性、创新性的依赖不言而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就是要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特征。而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是一种启发式教育;相对于中庸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素质教育。因此,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特点

在创新素质结构中,创新型人才的智力特点通常包含:一是新颖及富于意味的创造性智力活动;二是较丰富的创意想象力;三是独特的创意思维发挥能力;四是分析与直觉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五是发散与集中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形式大致表现为求同与求异、集中与发散、习惯与变异、循序与踊跃、试误与顿悟这五个相辅相成的范畴。在每对范畴中,前者属正向思维,后者属反向思维,或者称为“逆向思维”。目前创新性成果较多地出自逆向思维或者多向思维,艺术设计的创新更倾向于多视角、非常规地探索问题解决的种种可能。强化高校学生“逆向思维”等创新智力特点的培养,不仅能够运用逻辑的常规思考方式,更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中,高校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重视的统一性,避免形成从众思维和从众个性的教学模式,要用多元化的创新角度去评价和管理设计教学,以改变不利于学生创新智力特点发展的单一性教学方式,注重更多地运用讨论式、发现式和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智力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个性特点

创新个性是创新倾向性的个性人格特征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内容较广泛并且受个人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熏陶、个体性格倾向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创新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创新个性特点是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内在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个性特点包括: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内在有深入研究的动机;有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像力及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常挑战智力活动;富有幽默感及艺术天赋;意志坚韧,做事专注理性,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由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更重要的表现在创新个性上,因此创新个性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创新个性,给他们足够的个性施展空间。这也就要求在培养艺术类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创新教育主导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未知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引导,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构成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新问题,创新欲求突出,能够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是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素质,是创新的出发点。我们应善于利用学生个体的主观创新能动性,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及教学方式的应用,适时地增进和强化学生追求创新的意识和洞察力。创新型人才通常对新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具有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对新鲜刺激较为敏感,能够从常规事物及普通事物中,发现其不为人知的独特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寻找新途径来避免雷同,对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技术较为关注,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从而产生新的效用。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较新颖,一般不盲目接受现有结论及旁人观点。他们经常会在理解问题方面多做一些新的设想,找出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改进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一旦形成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模式,创新型人才在对待相同问题时,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常常能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 转贴于

2.创新精神主要包括高度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坚韧品格以及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视野开阔的特点。创新是在综合前人经验、知识、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新实践活动,包括总结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或生产出新的产品。因此,创新型人才的视野绝不可狭隘,而是既熟知本领域基本知识又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能够融会贯通地进行综合运用。

3.创新能力方面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设计活动能力,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也更丰富,对同一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去认识,思维的跳跃性极大,能够在新旧知识的交替穿插中,很快地综合已有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发散思维的活跃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想法的产生相当快,并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二是指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能够更快的产生超出原有思维范畴的新意识,并通过举一反三产生更多的想法,从而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新进展;另一方面,设计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对海量设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加工能力,也包括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推出更为成熟的技术和更为优质的产品。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居于教育创新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突出实验、实践、实习及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地位。

4.创新人格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独特特征而又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创新型人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创新人格主要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为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意志、创新毅力和创新行为等,既有遗传方面的影响,也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开发,这就使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上面,使这种非智力素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创新人格既有个体的差异又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在把握学生总体个性和个体个性的前提下,力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目的地将潜存在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质引发出来,重视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利于学生形成和发挥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类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根基,需要全面重视创新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深入研究学生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潜能,用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冯培等编著.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1.295

篇3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

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如针对低学年(一、二年级)学生无拘无束、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可以在美术课堂中结合扩散思维训练。我在美术教学中,首先找出这班学生以前的作品并表扬他们画画得好,很聪明,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课堂情绪,然后布置作业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后问:“看到这个圈你能想到什么?把你想到的画出来,谁想到越多画得越好,谁就是这个班里最聪明的孩子”。结果这堂美术课学生非常积极,从他们交给我的作业中,我看到了太阳、地球、螺帽、杯盖、眼睛、戒指孔、数字0、字母O……其中许多答案甚至让人不得不惊叹小孩子的想象力让我这个成年人汗颜。还有许多学生第二天来找我给我看他们昨天回家后画的作业……这堂美术课让低年级学生充分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作业还尝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也不是仅仅一堂美术技能课所能比拟的了的。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精神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创新素质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应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己看到现象,比较异同,找到联系,认识关系,总结规律,想出办法。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看、去想、去做,只把现成的知识和技法生硬地塞给他们,让他们不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只会机械地照描照抹。对美的存在视而不见、头脑失去独立思考的功能,是不会有创造意识的。

3 经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才可实现。如命题创作画,在引导学生理解命题的含义后,就要启发他们对各种选材进行取舍、思考各种组织方式、各种表现方法,灵活地进行处理,以创作新颖、独特的作品。在美术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只要有意去做,内容比比皆是。

4 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

创设的前提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没有大胆的假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在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还要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以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没有负担,是一种娱乐,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性思维。

5 丰富学生想象,拓宽学生创新性思维.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受把握完整形式或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形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意象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小学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是在于幻想,每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带动创造思维的发展。如在《画汽车》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同学介绍了解汽车的功能特点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汽车,有一个学生迸发出未来汽车是怎样的设想。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胆设想中闪烁出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

6 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4

(1)创新性.有无创新性是评价创新思维的唯一标准.有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才能称之为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的思维就不是创新思维.创新性包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在没有现成规律和方法可循的基础上进行完全独立的思维活动,能够突破已有的理论权威、规律、方法及各种思维定势等限制思维因素的束缚;二是不论创新的方法还是结果,不与前人已有的理论或实践雷同,具有对各种事物进行新的认知、改造或制作过程.创新思维的成果应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

(2)发散性.所谓发散性,是指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唯一的方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3)灵活性.灵活性是对思维主体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要求.思维主体可以对各种事物不加限制地各种各样,甚至是毫无客观根据的创意组合.灵活性使创新思维活动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潜在性.

2影响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2.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重“教”而轻“育”,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相差较远.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已习惯性地让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存储的容器,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授课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没有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古板,不能适时提出问题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师生间互动少,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2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自然、人文、社会、历史、哲学、农学、工程等各种学科知识.学生不但要学好各种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各种园林设计理念、风俗人情、自然地理知识,还要求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后盾,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其他各种相关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状况就使得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学生的创新意识

园林专业在校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多数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取相关的证书和更高的文凭上,不加怀疑和选择地接受各种知识,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缺乏主动的创新意识.这种状况造成了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导致了他们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和创新激情的缺乏,创新思维受到压抑,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创新活动也缺乏广度和深度.

2.4园林专业课外科技创作平台的搭建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在园林专业相关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逐渐由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的求知探索状态,促使其敢于去实践与挑战,从而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时,必然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往往能够得到逐渐提高.然而,很多高校对园林专业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视不够,在资金、场地、人员配备等多个方面的投入较少,使原本已有的创新平台也形同虚设.这种状况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加强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

3.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重讲授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极其不利于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们的思维规律、思维模式及思维结果,以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教学重心.“以学生素质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园林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这个教育理念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还包括了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责任.在教学的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并要适时地提出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因问题而思考,因思考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师的教学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讲课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促进他们对专业问题的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2不断完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了生物、规划、建筑、工程、美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完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园林人才.首先,在课时的分配上,要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并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让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面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现在很多园林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过于单薄,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强学生文化底蕴和开阔学生视野的专业限选课程,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3.3强化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根据客观需要而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才能抓住创新机会,获得创新成果.对于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必须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让他们勇于面对学习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3.4加强园林专业课外科技活动的建设和管理

篇5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符合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介绍。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敢创新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成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于试验操作,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甚至可以找出老师的口误、笔误等,这样,学生不但认真听,而且认真看,认真想,起到及时消化知识的作用。严禁热嘲冷讽、摒弃“你真是个笨蛋,就这都不会”,“别耍小聪明”,“不要张狂”等扼杀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

二、点燃激情,使学生想创新

首先应精心设计导人新课的环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新。课的导人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来设计,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以达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思维之功效。

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半径》这节课时,先出示这样一个例题:“在一块大草地的中央有一棵树,想要在树干上拴一头牛,让牛可以吃到树桩周围28.26平方米的草地上的草,问这根绳子至少应多长?(绳两端打结部分不计入)。”这是一道由数思形、算术问题几何化的应用题,可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使学生心中有“数”,脑中浮“形”、数形结合,这样,会使学生领悟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成功的感受又会使学生乐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巧妙构思,使学生会创新

训练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观察,培养他们直觉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观察能力的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地观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观察前要有目的、有计划。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客观事物。如在教学“已知大米的2/5和小麦的1/3相等,那么大米与小麦的比是:”这道题时,可以这样提问:“求大米的2/5和小麦的1/3各是多少?应怎样列式?”学生很快得到两个算式:“大米×2/5,小麦×1/3”.联系题目,不难得到一个积的等式:“大米×2/5=小麦×1/3”.多数同学看着等式无从下手,而少数同学则通过细致观察,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ab=cd”,那么由“某个积的等式”倒回去想,就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比例式,即“比例的性质”可以逆用。由此可知,相乘的一对数要么同为外项,要么同为内项,于是就得到比例式:大米:小麦=1/3∶2/5,再经化简即为5∶6.

训练小学生创造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切新的活动都是以创新性的想象开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在教学中,除教给学生一般分析方法外,还要教给学生运用转化、假设、消去、逆推、联想等推理方法,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和鼓励学生有创见地解答问题。

如在教学:“下面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同,你能填出来吗?”

口÷6=口…3①

口÷7=口…4②

口÷8=口…7③

口÷9=口…3④

在老师的诱导之下,有的同学采用假设④中商为l、2、3时,得到的被除数对于①式或③式不成立,从而很快找到了④的商为4,被除数为39符合题意。体现了思维的独创性,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习惯的思维程序,独立自主地从新的角度,寻找解题方法。

动手操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活动的结果物质化,体验创新的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

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时,教材中仅让学生模仿实物图,沿圆柱的高剪下商标纸得到一个长方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教学:当学生理解了侧面积含义后,让学生沿一直线将商标纸剪下,看看是什么图形?学生可能得到长方形,也可能得到平行四边形。引导观察这两个图形的底与高,分别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从而通过不同途径得出圆柱的侧面积。来源于/

在比较中鼓励学生创新求异。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沟通所要学习的对象,把握知识的属性、特征和相互联系,并运用“比较”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如在解答:“甲乙两粮库存粮吨数的比为4∶3,已知甲库存粮32吨,乙库存粮多少吨?”时,有以下解法:

解法一:按“份数”解。把甲库存粮数看做4份,则乙库存粮数为3份,运用“归一法”列式为:32÷4×3,再解答。

解法二:按“分数”问题解。“甲乙两粮库存粮吨数比为4∶3”可看和:“甲库存粮吨数是乙库的4/3倍,运用分数解法解可列式为:32÷4/3.

解法三:按“求比例中未知项”的问题解。设乙库存粮x吨。则可列比例为:32∶x=4∶3然后解比例。

此外,还可以运用正比例等方法来解答。以上几种方法代表了学生解法的认识差异。这样不仅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照顾了各种程度的学生。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新

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热情和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心理特点,对具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表扬评价,或物质奖励,或眼神暗示,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求知产生欲望,以攻克难点产生百折不挠的进取心。表彰了一个学生,将激起全班学生的创新热情和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篇6

关键词:生物教学 健康 兴趣

生物教学与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应用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生物学科成为大众学习、研究的学科,生物学习也只有为社会实践服务,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我们生物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尖子生",生物教学也必须与我们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成为空中楼阁,现结合我多年的生物学习、教学实践,对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一些探讨,提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一. 学生学习生物的几个障碍

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大体有三大障碍:心理障碍、压力反弹和应试教育的误导。

1.学生心理因素。很多学生,特别是生物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当中,把生物看是一门高深莫测,无法可学的学科,再加上个别学生对生物学科不重视,所以到初中以后对生物学习产生一种"谈虎色变"的畏惧心理;

2.压力反弹现象。"问题"是生物的心脏,而"问题解决"又是知识的应用,我们切不可去解决脱离实际或者人为编造的形式化问题,使学生对所生物知识没有"可信度";有部分老师急于求成,增大学生学习压力,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练习量,搞题海战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问题解决"已经成为掩饰"题海战术"美丽外衣,胜致把"题海战术"越来越说成"问题解决",沉重的学习负担,使一些学生无暇应接而产生厌学情绪。

3.应试教育的误导。还有些老师思想只停滞在"应试教育"上,没有向"素质教育"转轨,只仅仅重视"尖子生",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因材施教和创新意识,使生物没有成为"大众生物",没有能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有用的生物",从而也挫伤了一些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在生物教学中,要不断克服学生学习生物的畏惧心理,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向前稳步发展。

1.循循善诱,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从历年中考生物试卷看:学生在生物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准、不全等问题。不牢是记不住生物概念;不活是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不准、不全是答题不准确、不完整。所以会考复习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下面我就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为例跟大家汇报一下,第一步,"讲",教师还得讲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了解这一主题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学体内物质的运输,把循环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及循环的途径,血液在各器官处的变化等,以网络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十凌乱的知识点系统化。第二步"练",通过综合性的练习训练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因为会考不会像我们平时这样考的很细,会考题目有限,重点内容重点考察,所以重点知识我们得多练。如:体内物质的运输这章,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几个跟生活联系密切的题,如人体的某个部位受伤了,如果口服药物,药物经过哪些途径可以到达伤口处?或者问药物几次经过心脏?如果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经过什么途径到达伤口处?或几次经过心脏?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理解循环的途径又可考察学生对心脏结构了解,那个腔跟那条血管相连等。第三步"补",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个环节我们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的归纳补充。

2.因材施教,注意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一定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别人的教学方法决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更不能好高骛远,要及时复习。

如:重视书本上的插图,指导读图作答。从去年的中考生物试题来看,看图作答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图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课本,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应重视课本插图的复习。这些插图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重视对图像的复习,指导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结合,提高学生对图像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3.突出学生的实验思想。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许多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每个实验活动包括"目的"、"背景资料"、"材料用具"、"活动记录"和"讨论与思考"五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活动内容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对实验中的现象、结果进行分析思考。

4.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实物、模型、录像及课件等多种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更是使学生跳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讲"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时,应用计算机教学,就能直观地将人体的器官形象地、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足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应该说明的是多媒体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语言的配合,教师的语言能使电教媒体的使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电教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如果生物课上缺少了教师生动到位的讲解、恰当精要的点拨和老师的条理系统的板书,缺少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那么生物课就只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确,媒体的使用要恰当。

三.结语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不断完善真正"素质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我们全体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最好,会有更好",只要我们有不断探索的精神,一定会在生物中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玉山.教师教学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一、创设良好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学生就对老师有感情,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如“试试看,你准能行!”“你积极举手,真勇敢!”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二)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好趣、好奇、好异,他们对许多事情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样的好奇心必须加以保护和鼓励,它蕴藏着极强的创新意识。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教师提问:“课文最后,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往旁边一闪,狼扑了个空,来不及收脚,掉进小溪里淹死了。”还有的说:“狼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时候,猎人枪响了,狼被打死了。”众说纷纭,尽管有的说法很牵强,但是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答案。只有容忍学生出错,才能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启发求同辨异,点燃创新火花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学习的独创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果敢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课上,我总是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时,学生学完文章后,绝大部分学生对狐狸的狡猾、奸诈有了共同的认识。这时我问学生:“就这一课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你对狐狸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此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即展开讨论,随后说出了自己不同的认识。通过训练,学生能做到吸收信息、独立思考、扩散思维、产生新知。

三、引导推陈出新,激发创新精神

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多、想得巧,其特点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推陈出新而非墨守陈规。这就要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倡导变向思维。变向思维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它有利于创造新思想、新理论。

如:在教学《海滨小城》这一课时,我让喜欢海滨的学生和喜欢小城的学生自由结组。读课文后,让学生把读懂的内容画到黑板上。顿时,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左边是美丽的海滨,右边是整洁的小城。然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两组同学相互查找图画是否有不符合课文内容的地方。学生通过再次读书后发现有些同学将海滨贝壳的数量和颜色画少了,因为书上说:“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有同学发现小城的花画少了,因为书上说:“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感到新鲜而有趣,一节课轻轻松松地便学下来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在兴奋活跃之中,不仅敏捷而且深刻。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想得多、想得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

四、鼓励争论辩驳——放飞创新翅膀

篇8

一、教会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方法

1. 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教学生发现并掌握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概念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并采取相应的记忆方法,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 探索掌握知识内容的要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等复杂的内容,学生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要教会学生找出每一句的关键词,简化句子,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 教会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

二、把握对教材知识的挖掘

1. 探索教材的隐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2. 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 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 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高校辅导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42—02

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福建省几所高校的15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为83.3%,其中男老师89名,女老师36名。

(二)调查程序

本研究分三个步骤:1、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纬度,并编制初试问卷。对福建省的40多名高校辅导员实施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列出一名好辅导员应该具备的条件(至少列出四个),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根据文献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纬度,即改革和创新意识、教育类知识和基础知识、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五个因素,每个因素至少有5个题目,共52个题目。采用了Likert5点记分法:完全不赞同、不太赞同、不确定、比较赞同、非常赞同;2、通过因素分析来验证理论构想,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3、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测量指标进行验证。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测试与因素分析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表明,KMO值为0.608,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两者都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进行因素分析的目的在于筛选初试问卷题目和建立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的纬度。有筛选标准:因素分析理论。本研究参照以下标准:因素负荷小于0.4;共同度小于0.16。根据以上标准筛选后,正式问卷公有20个题目。

对所得初试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PC)提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通过正交极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数目:因素的特征值大于2;每个因素至少包括2个题目。

由生成的碎石图(Scree Plot)可知,抽取6个因素较为合理。按照上述各项要求并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0和多重负荷的项目,共剔除了30个题目,得到6个因素和22个题目(见表1),构成正式问卷。

由表1可以看出,因素1所包含的题目为:T39,T42,T43,T45,T46,T48,T49,T51可命名为心理素质因素。因素2所包含的题目为T8,T9,T44可命名为改革和创新意识因素。因素3所包含的题目为:T21,T26,T33可命名为教学能力因素。因素4所包含的题目为:T4,T16,T19可命名为教育和基础知识因素。因素5所包含的题目为:T7,T24可命名为专业知识因素。因素6所包含的题目为:T2,T5可命名为敬业精神因素。

(二)信度与效度

利用把不合理题项删除后的数据对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的信度指标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p)。由表2可知,除部分题目不能进行分半信度的测量,其余的信度都比较高,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的效度指标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问卷的各个题项都是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基础上收集的,还请心理专家、测量学专家对题项进行评价,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问卷结构效度的检验,采用各因素之间及各因素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进行评价。由表3可知,个因素的方向比较一致,彼此独立,能反映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此外,各分因素与总分的相关超过各分因素之间的相关,反映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讨论

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并编制测量工具是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对于测量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国外有很多现成的量表,但由于文化、国情等方面的不同,使其适用性大大降低。鉴于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量表,本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参考前人有关问卷以及相关的文献论述,确定了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结构,并编制出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我国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由6个因素构成,与理论构想有一定的出入,本研究得到的结构比理论构想多出了1个因素。分析如下:

根据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的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结构包括心理因素、改革和创新意识、教育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五个因素,而经过因素分析得到的心理结构包括心理因素、改革和创新意识、教育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六个因素。可以看出,理论结构和最终结构只是多出了一个敬业精神。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理论构想中的心理因素涵义抽象、范围大,把敬业精神包括在其中,但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并不是同一个纬度,从而把敬业精神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因此,理论构想和最终结构虽然有所不同,但理论构想中的因素在含义上完全包含了最终结构得到的因素的含义,只不过理论构想的抽象程度更高、涵义更宽泛。

当然,本研究只是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讨,所编制的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在题项上尚存在某些表达不准确或不明确的词句;所抽取的样本范围偏小,样本量也偏少;某些因素所包含的题项数目较少,相对不均衡。这些都会影响到问卷的使用,高校辅导员素质理论结构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交叉验证,以便为更深入地研究高校辅导员素质提供良好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篇10

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来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不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在于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与形成,如求知欲望、探索能力、创新意志、合作精神等,是科技创新型人才更加需要、也更为宝贵的品质构成。但总体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中,尚没有在素质与能力构造上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首先,创新教育理念较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有效落实到教学环节,还缺乏系统性的培育措施,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谋划、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方法模式、课程考试评价、专业实习实训、社会科技实践及专业论文撰写等许多方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与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其次,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应有的自主探究与自由思考空间被教师挤压,抑制了学生强烈的求之欲望与创新意识,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再次,实习实训、校内外实践的不足也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影响,这都不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因此,在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世界与时代的发展,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作为支撑,以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

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及构成要点

新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将新的教育技术(如视听媒体)与传统教学材料(如纸质打印教、练习等)结合起来,将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协作学习结合起来,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使教学效果有大幅度提高。显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创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形成的脉络

2.1.1教育技术理论建构的基础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新型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其突出代表就是建构主义。进入21世纪,建构主义基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实践,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其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中心”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由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转向主客观统一的认识。2.1.2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建构基于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完善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而成,因此,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含义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教育技术的概念、原理与研究方法,三是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体系。2.1.3建构主义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结合使教学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际应用并被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以教为主”的教学理论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设计。2.1.4信息化教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形成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形成是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使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1.5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建基于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是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技术与物质基础,包括功能完备的教学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及学科教学网站和不同学科的知识探究工具等。2.1.6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实施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实施的保障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尽管走在了我国的前边,但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仍然意义重大,是我国教育改革系列工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2.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构成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科技与教学理论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基础,没有建构主义的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灵魂;没有科技发展对教育技术的融入与创新,教学设计理论及信息化教学理论也无法在教学中具体实现。因此,当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才有了合适的技术支撑,使得教师的教学愿望与教学设想得以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纵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形成历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关键构成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教学理论设计(包括信息化教学理论);二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有了科技环境及相关理论的支撑。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这两点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3.1在教学关系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课程教材、试验仪器、多媒体设施、互联网等)三者所构成的互动过程,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彼此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传统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教师地位既淡化了教学环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西方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彻底颠覆了这种主从关系,但是“矫枉过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又无形中抹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难想见,如果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组织、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必要环节就会缺失,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恰恰反映了这种担忧与思考,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使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总之,在教师的主导下将学生推向教学舞台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通过主动学习而得以体现。

3.2在教学行为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注重开发学生自身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势必将使学生“主动式学”的行为给“逼迫”出来,使教师“灌输式教”的做法退居台下幕后。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式学”可以带来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了。也就是说,在教师将学习行为“还”给学生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在于要对学生这一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开发。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关键环节,是挖掘、培养、形成学术主动探索能力的必需过程;再次,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探究掌握知识原理,学会实验、观察、推理、思考、归纳、总结等,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有,教师通过检测与评价来促进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科学精神。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主导作用更容易实现,这样就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更有利于开发一切有益于教学过程的课程资源。

3.3在教学效果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