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体的运动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识目标
(1)认识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
(2)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要讲清三个问题:物体运动状态由哪个物理量来标志,什么能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那么力就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为什么说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教法建议
1、在讲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时,注意强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这种情况,例如直线折反、转弯.这时速度变化了,一定有加速度产生.
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观点是定性分析给出的,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要抓住惯性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去分析,不要让学生感到太突然,找不到分析思路.
3、多分析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教学难点: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示例:
一、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2、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注意:象物体做沿同一直线的往复运动,或沿曲线转弯等运动时,只要其速度方向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发生变化,此时物体将具有加速度.
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上节课所举的部分例子重新分析
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速度的性质——讨论物体惯性大小的方法是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对比产生加速度的大小.产生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惯性越小.
2、举例分析:见书49页的例子.
3、结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惯性的利与弊:让学生看书并讨论
探究活动
题目: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组织:小组或个人
篇2
1课堂教学积极性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的重要标志是:教师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献智献艺,学生为求得更高的学习水平而迎难拼搏.
1.1正确处理好教学的各种关系,形成良好看课堂气氛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不放任自流,课堂上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实现活跃与恬静的统一,热情与凝重相统一,宽松与严谨步调一致.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1.2启发式教学,创设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悬念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维,创设乐学情境,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奋进情境,发展学生个性等.如,在讲授“比热”时,设问:(1)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否相等?(2)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学生在讨论中自然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不仅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还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结论.从而轻松引入比热的概念.
1.3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上升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有着较大的收益,即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一堂课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拓展了学生的个性特色.师生迈向了新的境界.教师从我要教会过渡到我要教好,学生从我要学会升华到我要会学.
2正确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活力课堂
2.1实现教学备课教案的艺术再创造
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期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备课.备课前要抓课标、熟悉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学生心理特征,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与掌握知识程度;要熟教材系列、思路、知识范畴和层次结构;要按教材实际、选择教法、设计双边活动,进而提炼加工形成教案.教案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备课的教案是教师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同时也可以适时开展师生共同备课,既融洽了师生的关系,活跃了学习氛围,又提高了思维水平,优化了教学效率.
2.2重视人本原理学习
人本原理强调教师的作用,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强调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平等相处,密切配合,实现教学民主化,是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抓好教学反馈是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尊重学生,尤其对落后的学生更应多辅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解题,共同探讨科学的学习方法.师生交谈中既介绍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也讲解物理学中的常用方法,特殊的解题方法等.从而开阔了视野,诱发了学生求知欲望,获取了前进的拐杖.如,“220 V 600 W”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压多大?解这道题并不难,但通过启发讨论,有的学生从电压的多种变化来改变电炉相应的实际功率进行拓宽;有的学生把电炉与烧开水综合起来进行推广;还有的学生则从改变电炉丝的长度以改变电炉的功率.
2.3教师心理疏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激发状态下,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无激发时,人的能力只发挥到20%~30%.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引导及时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应启发其更正,尽量用鼓励的语言.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题目的难度选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不仅对答案进行中肯的分析,也要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表达予以鼓励性的评价.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优等和后进生都非常认真对待课堂.关键是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适时给予表扬.要学好物理应:(1)多做习题;(2)勤于实验;(3)学习目的明确;(4)头脑灵活等.如“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组织学生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先通过理论推导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会变化,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思考: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一定要测四个量才行?至少要测几个量?启迪学生思维.
2.4教学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
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特点进行物理教学是发挥学习积极性的原则.实践表明,教师应用教学原则必须做到有意、有序、有度、有效.
2.4.1有意
教师需要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论方面的知识,按照青少年认知结构和心理发展特点指导教学.不能按陈腐的观念指导教学.
2.4.2有序
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就以解题为例,一堂课教师讲解的问题要有层次重点、思维需要有连贯性、内容应逐渐深化.教师选择题型时,基本概念(如,力、功与能、热量与温度、场与粒子等的建立),基本规律(如,牛顿、守恒定律等)的认识应有序加深,不能一步到位,而是螺旋式地上升.
2.4.3有度
首先是难度,讲得太深,学生云里雾里,讲得太浅,学生觉得无味乏劲.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考题出得太难,学生考得不理想;考题太简单,学生无所谓.教师要有适当的难度、层次、效果和知识覆盖面.其次就是量度,也就是讲多讲少,讲粗讲细的原则.有的教师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替学生讲学生明白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到的情况.”这里要防止两个极端,前者教师只是粗线条讲基本概念和规律,用大量时间做大容量、高强度的解题训练、造成基本知识不扎实;反过来后者又讲得面面俱到,造成学生消化力的减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把握课堂教学要点合理分配.
2.5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状况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动脑、动口、动手.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如让学生回答问题、上讲台写板书、实验演示动手操作、示范朗读、即兴表演、小组讨论等.学生为教师讲演,充分使教材的魅力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调动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是多样的.巧设陷阱,激发争论,酝酿氛围,吸引学生,抓住关键,适当点拨,活跃思维.
2.6课堂讨论有助于牢固物理概念,深化知识
教学中前后知识是相互连贯,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中常会出现一些模糊概念.如,“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这一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运动,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对它用力”的这种“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教师设计讨论:(1)一人用力推墙,墙却未动,为什么?(2)一小球抛出后,不再受人的推力却能在平面上滚动很远,为什么?当学生明确了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时,再讨论:(3)物体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改变区别是什么?(4)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5)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吗?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使学生对力和运动状态改变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2.7提高教学艺术,追求高效课堂
教师用富有魅力的语言、语调和谐、节奏恰当、形象生动、特色鲜明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把诗词、谜语、口诀用于物理教学,可以活跃气氛,增强效果.如描写相对运动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又如,描写粒子与粒子群的“似是游龙戏凤、粒子愈来愈重,尽管不全同,一样电磁作用,难懂难懂,味道如何调弄,造在个中机巧,它是凡触滥调,要点规范群,只是葫芦老药,罢了罢了,一定比它更妙.”用此幽默风趣的导入帮助学生创造活力课堂.
2.8教学设备多样化运用创设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用幻灯片讲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用电脑模拟抛体运动、波的合成、光的全反射、显示物理过程的瞬间情况等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学生记忆和掌握,进一步灵活运用.
3注重双边活动,启导学生求异思维
篇3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传统的传习教学方式方法被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代替,学习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必将引起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对教案的编写做出新的思索: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组织好我们的体育教学活动?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去编写教案、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编写体育与健康课教案依据
1.适合学生生理机能变化特征
中小学生在7-18岁十二年的成长过程中,处于人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心理变化非常大。针对这一特点,在设计课程计划时,学生的生理机能现状就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即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生理机能相适应。
2.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变化
体育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来呈现的。事实上,7-8岁的学生和9-10岁的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心理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体育新课程中,教师课时计划的设计与制订撰写与实施,都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否则,教案再丰富再华丽都是不能实施的。
3.重视主体的认知基础
①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这一主体的要求来进行的,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主体的认知基础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制定课时计划内容的难度若超越了主体的认知基础,学生学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畏惧感,于是“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在编写教案、组织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认知。
②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现代教学提倡进行情感式的交流,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建立在学习对象的情感基础上,如关注差异、师生平等、尊重人格、尊重选择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情感,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的目标
编写教案(制定课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教案计划往往罗列了许多“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但基本上是写来看的,很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倡导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为本的学习方式,对于格式并不强求一致。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课时计划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构成要素,其余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取舍。
1.明确的显性学习目标
这种目标,不是“通过……使学生……”或“培养学生……”等,而是让学生上课第一时间了解到本节课将会“学习……”,通过学习能“懂得……”或“体验……”等,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直接面对学习目的并明确目标,从而主动地获得有效的学习。
2.提供可选择的内容
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对整节课就会有一个全盘的计划。传统的计划强调的是统一,规范有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恰恰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一堂课上可以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只要对达成的目标有利,是合理的,都应该提倡。
3.教学应是“为了全体学生”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源自前苏联,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但经我们几代人数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具备了我国自己的特色:阶段分明,构思严谨,程序不变,设计细致,因“材”施教,紧扣时间,独立性强。但这里的“材”是教材,而不是人才。这种程序化的设计,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只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只考虑动作技能学习的成功和达标率,并不考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转变,也不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不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因此,往往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参加活动,这难道不是违背了我们“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吗?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倡制定计划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思维的变化,强调整体教育效果。也就是说,课程的设计应该从学习目标引入,围绕目标的达成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所做的一切努力应该对实现学习目标起积极作用。同时,还应学用结合,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不同能力的养成,在各种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条件。
4.课后小记
传统体育课很少有人注意课后的小记工作,只重视本课“完成某项技术学生有75%”等,还预先设计运动负荷图和是否达到设计等。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不仅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明确了学生学习效果是否促进了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后小记,它不仅是一些琐碎小事的一般记录,还可以把教师对本课的感受,学生的突出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统统记载下来,为今后制定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三、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的表现形式
我们讨论研究了课时计划必须包含的要素,就可以运用这些要素来设计编写教案了。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形式,倡导一种人性化的学习方法。因此,教案撰写也应有个性色彩,并不强调统一格式,但必须有明确的、可操作的、灵活的、针对全体学生健康的目标,课时计划才能得以完整有效地实施。
篇4
关键词:系统教学法;导学案;设计
中学物理导学案是在传统教案的基础上,按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设计出来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理解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因此,导学案不应是教学流程的简单呈现,而应是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案、一幅知识的“寻宝图”。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摄取、内化、储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储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所有教学活动都应为这一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系统教学法注重信息系统,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据此,我们把中学物理导学案设计为五个部分,即: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合作讨论、总结记忆和巩固练习。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对五个部分分别予以说明。
一、学习目标
系统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本课的学习目标可确定为:
①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②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④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日常现象。
二、学习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是指学生认知心理准备,它不仅可以固定新知识的上位观念,还能改变认知先决条件和认知先决情感条件。在学习准备阶段,学生“有知有惑”。“有知”可以降低课堂教学的容量,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创造时间和认知条件;“有惑”则可以产生“学习心向”,即主动地将所要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的倾向性。《牛顿第一定律》学生除了“惯性与质量”这一问题没有专门学习外,对其他知识都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他们只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却不了解这一观点为什么会延续两千多年;只知道伽利略做了个理想实验就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却不知道这一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导学案在这一部分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求知愿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做一些小实验,从而形成实践体验;阅读教材,回忆有关旧知识使之清晰化,复习相关技能使之熟练化;思考相关问题,产生“学习心向”,为“同化(原有认知结构量的增加)”或“顺应(原有认知结构质的变化)”认知作好充分准备。
①观察现象:人推自行车前行、汽车驾驶员都系安全带。
②观看视频:冰壶比赛。
③小实验:分别在布沙发上和玻璃板上滚动玻璃球,观察其运动情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④课前回忆:初中时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⑤阅读教材: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
三、合作讨论
合作讨论是系统教学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整个教学流程的关键环节。学生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但这种接受性学习并不与机械学习划等号,而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只要教师能清晰地组织教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就可以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不断重组,从而获得新知识方面明确而稳定的意义,即知识的心理意义。据此,导学案设计在这一部分应本着“低容量、高思维密度”的原则,创设条件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观察图、表、文字、影像和参与实验,如伽利略理想实验模拟视频,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观点列表,实验“从一摞书中抽出其中一本”等,开展相互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等多种形式的讨论,实现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充分作用,促进主体认知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从而促进主体智力的快速提高。
本课中笔者设计如下讨论题。
讨论题1: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论述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
讨论题2: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它怎样说明了伽利略的思想?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观点作了哪些补充和完善?
讨论题3:为什么说惯性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
讨论题4: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讨论题5:一个加速上升的气球途中从气球上落下一个物体,则物体在离开气球时
A.物体立即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为0,加速度方向向下
C.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向上
D.物体的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
讨论题6:正确填出比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讨论题7:谈谈你对牛顿第一定律产生过程看法。
讨论题8: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公交车上的乘客车启动时后仰、刹车时前倾,
从一摞书中快速抽出其中一本其他书不会掉下来,轻推冰壶冰壶离手后可以运行很长距离。
四、总结记忆
系统教学法注意随堂记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最有效的记忆是即时记忆。如果教学过程中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强记训练,学生就可以在刚刚学习新知识的较短时间内对知识有个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新学到的知识。而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形成知识结构,则有利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所以导学案应为这一部分留有显著的位置,提醒学生将在老师指导下总结出来的条目化、关系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进行记录并强化记忆。在本节内容中,伽利略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产生的基础;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时,人们认识到了物体具有惯性;而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将这些知识内容、联系列成结构图,将有利于学生对正确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导学案应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巩固教学成果的一组“教和学有序变化行为”,是强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产生有效教学反馈信息的环节。巩固练习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课堂练习是紧接着强记训练后进行的练习,要求独立完成,不允许讨论,以便学生和老师都能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课后练习提倡独立思考,对部分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相互讨论完成,但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须有一个准确的评价。教师通过对练习的检查、批改,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基本信息,并据此制定补救措施,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可以自行纠错,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补习计划,调整学习行为,不断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设计如下课堂练习。
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5.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篇5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几点实践
《工程力学》是高职工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针对高职职业教育的特点,就高职《工程力学》教学中的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想象能力不强
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将构件简化(抽象化、理想化)并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导致后续的平面力系、空间力系以及材料力学的学习无法深入。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知识储备不足
随着高考生源数持续下降,部分高职院校已因生源枯竭而面临严峻生存挑战,声誉好的学校要完成其招生目标也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对《工程力学》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与融会贯通。
3.教材结构陈旧滞后,内容过于繁杂
大多数《工程力学》教材过于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的重点集中在力学概念和理论阐述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上,导致教学空洞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大量的概念、理论、公式、图像等等的记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根本不去思考用于何处。
4.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
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以及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一言堂式教学方
法;从学生已知的基本定律出发,导出一些定理和推论;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记住公式。这些方式的教学及沉重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困惑与乏味。
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工程力学》的很多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需要将生活中的实例作为知识载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一些概念传递给学生。如在讲力矩时,可从最常见的开关、门,最常用的扳手拧螺母等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以学生身边发生的、可直接接触到的事例为载体,进一步分析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力矩概念的理解,又丰富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调整教学难度、深度,优化教学内容
坚持“易学、易懂、学以致用”,采用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容组织方式,从学生将来要从事生产岗位的需要出发,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删去一些陈旧和重复的内容。如《工程力学》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力学由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组成,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比较接近中学所学内容,在课时相对较少时可以考虑少讲或不讲。
3.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启迪引导
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多提问为什么,让学生自主探究。其次,对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等相似的知识点,让学生比较异同,加深理解。三是实行项目任务教学,打破原有理论体系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重新整合、序化、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贯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开展项目教学,使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项目工作过程相一致,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分析各阶段所需的知识、能力及对素质的要求,对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从而形成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四是让学生有效成为学习主体,以老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达不到对高职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不管进入哪个模块的训练,在一堂课(90分钟)中教师用最多3O分钟的时间通过简单的工程实例讲出包含本节课程重点中的重点内容,剩余6O分钟交给学生解决另外的工程实例,达到重点的强化和其它主信息的渗透。
4.坚持推行电化教学,完善教学手段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如杆件零件的受压变形,可以用软性材料的杆件作受压演示实验,同时用动画,将杆件受压变形的整个过程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白并理解压力与变形的关系,通过实际模型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地教学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程教案的设计应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课程教案以教学大纲为中心,将课程内容优化配置,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落实到每次课教案的编写。教案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控制及课后教学活动的延续,所以每次课的教案在结构上可分为教案首页、课堂教学、教案尾页三大部分。教案首页是对课堂教学活动总体设计的框架,及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设计要依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的安排,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6.课程教学内容应条理性、逻辑性强,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难点深入浅出,分析透彻
1)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块四大模块,使学生接收到一个知识点清晰的力学主线。
2)在讲授时将内容分为核心讲授模块、拓展模块和选修模块。
(1)核心讲授模块
篇6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可探究点,采用了“观察汽车的行驶过程、采集运动过程不同时刻的速度值、在坐标纸上描点、得到速度图线、分析汽车的运动过程”的探究活动流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准确复述速度图线整体上的物理意义;准确复述速度图线的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对一幅具体的速度图线,能复述出对应质点的运动过程;能运用“粘贴法”处理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得出实验小车的速度图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全程参与探究自拍视频中汽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学会一般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学会将真实运动过程与数学函数图像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活动中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尊重情境中数据的真实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图线的获得。
难点:对探究获得的速度图线进行物理意义上的分析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自拍的汽车运动视频,学生观察汽车上速度计指针的变化情况。1分钟的视频完整地呈现了以下过程:启动阶段的匀加速运动(32秒)、中间匀速行驶(10秒)、停车阶段的匀减速运动(20秒,其中12秒是空挡滑行、8秒是急刹车)。
设计意图:教材只是提供了“汽车速度计”的图片,对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不能起到桥梁作用。我补充拍摄了汽车从启动到速度达到60km/h整个过程中速度计指针的变化情况。汽车在达到60km/h后,保持行驶一段时间,同时也就说明了匀速运动的情况。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物理探究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研究的内容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采用自行拍摄汽车运动过程的方法,使探究活动显得异常真实。学生身临其境,对探究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
2.本节课所用知识的回顾
(1)请学生自行回顾用点计时器测速度的方法。
(2)请学生自行回顾关于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上述两个问题中涉及的知识,在本节课上都要用到,是本节课要引用的关键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强化两种方法,为后续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小车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的获得
与打点计时器法相似的方法还有“频闪照片法”,就是通过照相机拍摄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瞬时状态,再通过测量位移、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课堂上由学生操作完成实验。教师操作相机拍摄照片,当场将数码相机与电脑连接,将获取的照片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进行定量探究活动了。
(1)阅读关于“采集位置坐标的数据”的相关说明,想一想本实验需要采集哪几种数据。
(2)如何根据位置坐标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3)请学生参阅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一个表格,记录采集到的数据。
(4)描点:根据上述表格中的速度及对应的时刻,在方格纸上描点。
(5)分析:观察所描绘的点的大致分布特点,描绘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初步规律。
(6)拟合:用一条直线尝试连接上述描绘的点。
设计意图:这是整个探究性活动的主体部分,学生自始至终有着广泛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物理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以及探究方法。
4.汽车速度图像的描绘
学生结合视频中汽车的运动过程描绘其速度图像,观察上课开始时观看过的视频。通过暂停播放的方式记录视频中汽车各个时刻的速度,做好数据记录,描绘在下方的方格纸上,并尝试描绘汽车的运动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学生将真实的汽车运动过程与描绘出的汽车运动速度图像进行了统一,这样使得学生对图像问题的理解超越了数学的层面,充分理解了其物理意义。
5.“纸带粘贴法”得到速度图像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中有用“纸带粘贴法”得到速度图像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已经熟悉,为了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我没有安排学生当堂通过实验获取小车运动的纸带,而是通过课前制作的一段该问题的视频,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展开。按照课后作业题目中的要求,我拍摄了一段57秒的视频,视频中主要包括以下镜头。
镜头一:实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
镜头二:按每隔0.1秒将纸带剪出六段,并且按照先后顺序标号。
镜头三:将上述剪出的纸带按照由短到长的顺序粘贴在直角坐标系中。
镜头四:将粘贴好的纸带上端中心连接起来。
镜头五:定格5秒,显示最后的处理结果。
每个镜头拍摄时,都配了画外音,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按照镜头表现内容同步讲解。
设计意图:将教材课后习题中的问题,设计成真实的学生动手活动,从原来的纸上谈兵到现在的实际操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6.形成性训练
教师安排4道相关问题,作为当堂形成性训练题。对于“形成性训练题”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1)达成练习应该突出“单一知识点”的落实,是概念规律的变式练习。(2)目标层次定位在“识记”到“简单理解”即可。(3)题量适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便于概念的辨析。
设计意图:及时的反馈、矫正活动是学习活动中的必要形成性评价活动;训练的内容与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学生学什么就练什么。
四、教学反思
1.充分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的许多变化过程,如气温的变化、股票的涨跌、个人收入的变化,都可以用图像展示,目的是更直观地反映变化规律。图像是表示变化规律的好方法。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用图像描述,“图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直观、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2.突出对学生物理研究方法的熏陶。教学中展现了多种获得速度图像的方法,有打点计时器的方法、数码相机的频闪照片法、速度计的方法,这是三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法。
篇7
我们不妨从P=Fv的推导过程说起.
如图1所示,物体沿位移方向受的力是F,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l,则力在这段时间所做的功W=Fl,有P=Wt=Flt=Fv,即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这个力与受力物体运动速度的乘积.
推导出此公式后,教材将其应用在汽车启动和行驶问题上,汽车被视为图1中的物体,牵引力即为图中的F.按照这样的思路,学生们会认为:牵引力使汽车前进,牵引力是发动机提供的,所以牵引力功率就是发动机功率,则发动机功率P等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和汽车速度v的乘积.
但是牵引力是发动机提供的吗?牵引力功率就是发动机功率吗?
我们试想一下,使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力只能是外力,比如推导过程中的那个物体,它所受的牵引力可以是来自外部的拉力或推力等.而对于汽车来讲,发动机是其自身的一部分,它怎么能为自身提供牵引力呢?
分析汽车的轮胎可以分为驱动轮和从动轮.下面对驱动轮的运动状态和受力进行分析.
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使驱动轮转动,由于驱动轮的转动,它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便产生了对地面的作用力F1(图2),路面则对驱动轮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2(图3),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在不打滑的情况下,F1和F2属于静摩擦力.而对于整车来说,F2就是整车前进的牵引力,因此牵引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而不是发动机.既然发动机不是牵引力的施力物体,那么发动机功率也就不能等同于牵引力功率,二者不是一回事.
我们不禁又要问:两者虽然不能等同,但两者是否在数值上始终相等呢?如果真是这样,则将P=Fv应用到汽车启动和行驶的问题上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实际情况是:两者在数值上也不相等.下面我们引入汽车动力学中的两个概念――传动系、传动系机械效率.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半轴等部分.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发动机发出的功率P(即发动机功率或汽车功率)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的过程中,为了克服传动各部件的摩擦,会消耗一部分功率P损(传动系的功率损失由传动系中的部件,即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及主减速器等的功率损失所组成.其中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的功率损失所占比例最大,其余部件的功率损失较小.传动系中功率损失由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组成.机械损失是指齿轮传动、轴承、油封等处的摩擦损失;液力损失是指消耗于油搅动、油与旋转零件间的表面摩擦损失.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动系机械效率η表示传至驱动轮上的功率(大小等于牵引力功率,设为PF)与发动机功率的比值,其表达式为
η=PFP=P-P损P=1-P损P,
由此可知,发动机功率与牵引力功率之间存在一个差值P损,它们之间的关系为P=PFη,则教材中的公式P=Fv应改为P=PFη=Fvη.
P代表发动机功率,PF代表牵引力功率,η代表传动系机械效率,F代表牵引力,v代表汽车在牵引力方向上的速度.
篇8
教学目标
a.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d.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vAlign=top>vAlign=topwidth=70>
课题:
vAlign=topcolSpan=3>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vAlign=topwidth=70>
教学重点:
vAlign=topcolSpan=3>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vAlign=topwidth=70height=15>
教学难点:
vAlign=topcolSpan=3height=15>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
vAlign=topwidth=70>
教学手段:
vAlign=topcolSpan=3>
讲授、实验
vAlign=topwidth=70>
教具:
vAlign=topcolSpan=3>
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计算机
vAlign=top>vAlign=topwidth=222>
知识内容
vAlign=topwidth=144>
教师活动
vAlign=topwidth=86>
学生活动
vAlign=topwidth=222>
一、引入课题
二、物质由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
三、分子的运动
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五、思考题(能力提高)
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vAlign=topwidth=144>
将一乒乓球由一定高度静止释放,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儿去了?
讲解、举例
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常小.
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
演示NO2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
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
教师解释原因
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
教师讲解
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实验
vAlign=topwidth=86>
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回答问题.
联系化学中有关分子的知识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发散思维
vAlign=top>
作业:P14—练习1、2
“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
篇9
关键词:生成问题;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35-1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教学生成,因其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会动态产生超乎预设的生成问题,而使得课堂折射出异样的精彩。但由于生成问题的不可预设性和稍纵即逝的特点,生成问题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生成问题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广泛的、重要的来源。那么,如何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呢?
一、促进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1.抛砖引玉,由“静”到“动”
弹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教师在课前预设时,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鼓励学生质疑,去促进更多的自发性的生成问题,要抛砖引玉,使静态的预设性生成变为动态的有弹性的生成,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初中学过的内容,也是高中教学中常被教师忽视的内容。如何在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呢?学生在一次教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经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还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为了对学生问题作出有所启迪的回答,我反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以抛砖引玉:(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力的作用呢?(2)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什么去研究没有力作用的运动呢?(我们不妨以退为进考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做什么运动?)以退为进难道不是一种值得向学生介绍的思维方法吗!在实际教学中,抛砖引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积极的思考,而使静态的灌输变成了动态的生成。
2.举一反三,由“点”到“面”
生成问题可能只是个别学生的灵感闪现,只是一个生长点。真实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经验的教师能在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敏锐地把生长点催生为生成,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举一反三,相互启迪,由“点”到“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原型是单摆实验,而非现在课本所呈现的情况,岂不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原貌的形式展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在讲完伽利略“理想实验”后,学生会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而非伽利略定律呢?牛顿高明在哪里呢?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这种现象上升为物体的一种性质,将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上升为一种规律,这是牛顿大大超越前人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问题举一反三,由点到面,使生成问题转化成知识性和思考方法的生成资源,更促进了学生情感价值的升华。
3.妙手回春,由“误”到“悟”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产生认知偏差或失误,而这些偏差或失误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的生成问题。珍视并合理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错误问题,妙手回春,引导学生由“误”到“悟”,点石成金,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教材中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阐述过于简单,使学生觉得亚里士多德“不怎么的”。针对学生潜在的这一认识,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要驳倒亚里士多德是非常困难的,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我们特别制作了亚里士多德当年的“虚空理论”的动画,实际教学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反驳亚里士多德虚空理论的特别的安排,不仅让学生品尝了失败的苦果,更充当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探究者”。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仅很难回答,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方法,所以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弄清楚”。通过这样的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更让学生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艰难历程,并感悟科学之美,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经过探究性的思考之后,必能减少学生对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误”!
二、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几点反思
1.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而产生的问题,由于学习经验相近,会在其他学生中产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正在进行的知识建构相关:或是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或是对知识应用的错误,或是对相关知识的混淆等等,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完善能产生催化作用。
篇10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五年制高职 体育教学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一群不同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特定人群。不同于高中生是因为他们在中考中往往是属弱势群体,江苏省五年制高职的录取分数线一般定在所在市中考总分的60%―70%,这些同学大多数由于在初中和小学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在中考失利,相比同龄高中生,他们的自控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较差。不同于大学生是因为虽然他们的后两年从年龄上说已经达到了大学生的年龄范畴,但是由于没有经历过高中繁琐的学习过程,也没有体会过沉重的高考压力,因此在心理上成长的速度远远低于同龄人。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这些同学往往具备以下特质:学习主动性、注意力、集中力差,反感于灌输类教学,各方面综合基础较差;虽然对社会的接触度较高,但受接触模式的局限,对社会常态类知识了解不多,相反对一些社会娱乐、游戏、文化潮流方向上的信息追求度较高,比较喜欢自由度较高的生活模式和没有压力的学习生活模式。目前的高职教学是建立在大学的教学基础之上的,相比大学而言,高职教学更趋向于实践操作,但由于两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学生层次的区别,如果简单地用两年制高职的观念去指导或者套用五年制高职的教育,就肯定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具备一些独特性,那就是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低,学习的积极性较大程度依赖于兴趣,因此更能在教学中体验“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学习的场所,发展自我的场所。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就是为高职学生学习体育项目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通过发现、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尊崇大纲教案的统筹指导却不拘泥于教案的设定,因势利导地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去加强。
1.在课堂上要及时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体育的优势在于室外环境。室外对学生的新鲜刺激维持时间较长,但是也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轻易转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并相应地改变教法。我曾经上过一课,内容――足球,但是所上班级是计算机班,女生的比例远远超过男生,历年此类班级的足球课效果都不佳。每次课后总结都明白是由于女同学对足球不感兴趣导致的,但换了多种方法均不见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并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兴趣的转移速度比较快,例如足球的传球练习,如果按照教案的事先设定按部就班地教学,那么,虽然能够完成教学内容,但是课堂的学习氛围实在是不敢恭维。于是我尝试在大纲和教案的大方向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改变教学方法,首先我先让同学们两人互传,当发现同学们由于捡球等原因积极性不高的时候,马上改为小门传球即将球穿过宽约2米地自设小门。当发现同学们的兴趣出现在踢门柱时,立即将小门传球改成传球踢准练习,即通过传球,将球击中指定物体。最后将物体转化为同伴,课堂内容传球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情绪的变化是学生积极性的晴雨表,而五年制高职生这类特定群体的情绪变动较大,注意力、集中力较差,如果僵化地执行课前的教案,忽视学生的情绪变化,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反抗,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不同年级的同学教学方法不一样,不同的同学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人,他在每堂课的出现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新个体,应该用新的方法去教授和接触他。而感受情绪的变化就是教法变换的启动钮。
2.在课堂上不能拘泥于课前教案的设定模式,要因势利导、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并给予指导。
学生的情绪是晴雨表,教法的适应性就是掌控天气的法宝。这时候教学工作者不能拘泥于教案的事先设定,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应该充分利用教法,完成教法的使命。因为教案属于课前准备范畴,是对课堂情况的预估和假设,当某一项教学方法在甲班适用时,到了乙班不一定起到同样的效果。例如我所教授的3个班级分别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班级,计算机班女生比例为80%,而机制班,男生比例为95%,我做了一个实验,在教授足球射门技术时,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方法,一种是请两名男生守门,其他人在指定位置听教师口令用指定技术射门,踢不准的男同学换门将(此处将其设定为方法A),另一种则是在射门墙上设定得分区,要求同学们在指定位置用指定技术踢准,并积分(此处将其设定为方法B)。我一开始只采用A或者B去进行教学,在计算机班,B方法由于女生力气太小,每次得分差距都不大,比赛激励效果不明显。在机制班,由于男生踢球力量过大,没人愿意去守门,也难以推行。然后针对这些情况,我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在计算机班,由于大部分女同学无法将球踢到指定的射门区域,于是我为了激发女生的积极性采用了方法A。在机制班,由于大部分男生都能轻易地将球踢到射门墙上,我则采用了方法B并分组累计积分比赛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有效地调动了两个班同学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相对比较热烈和融洽。事实证明,这两类班级如果采用同一种教法效果肯定就不会太好。相反如果做出适当的教法选择,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法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做到因势利导,遵循与学生兴趣的发展,不要抱死教案的条条框框,做到随机应变。
3.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网络文化的特点,用一些合理的网络语言和一些热门的网络热帖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体育理论最早是通过体育理论课传达的,然而由于这个特定年龄段的同学大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理论课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们既是提问,又是诱导,试图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改变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实际的效果确实难以恭维。五年制高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上网的经历,上网方法多种多样,网吧、自带无线笔记本、手机等。据我统计,他们的上网时间普遍在每周14小时左右。因此能够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减少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于这些外界的媒介。语言是沟通最好的方法,如果能够在语言上形成一个相互平等的载体,用他们常用的语言、常见的事例去说服他们,效果可能就会更好,师生间的沟通将会事半功倍,对体育知识的传递也会容易很多。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同学们在网上关注一些适龄文化的同时也会大量地关注体育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后,同学们的体育热情相对于过去而言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一些网络上热炒的体育名人例如:刘翔、姚明、易建联等。一些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原来就拥有一些群众基础,现在它的拥趸者更众。而一些以前的冷门项目例如曲棍球、网球等也由于中国队成绩的提高,逐渐被同学们提及。借助这个契机,我经常利用一些休息时间与他们聊天,一般都是从某一个网络事件或近期网络上的体育热文来展开,一开始聊天的人并不多,主要是集中在一些体育积极分子中,不久同学们发现原来老师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有所了解,从而觉得与老师拥有共同的语言,乐于与老师一起交流。当交流的人群逐步扩大,这种聊天也从师生转化为同学们之间的辩论,这时老师只要适时控制辩论的范围,并用相关的知识解读辩论的关键,就可以使同学们理解体育的丰富内涵,了解体育所涉猎的范围涵盖了包括数学、文学、政治、物理等所有一切他们接触到的和未接触到的知识,从而达到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明白为什么学体育、学体育有什么用、体育怎样学。
4.巧用一些小道具,顺利引导学习。
示范是体育教学的常用方法,然而在课堂上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动作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很难达到通过观看示范,学习动作的效果,因此往往需要老师进行个别指导。五年制高职生,由于特殊性,他们对个别指导往往很反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也不大愿意接受他人的指导。一般我都采用学生互帮互助的方法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长期的单独学习、单独处理自身事务的现状使得这种合作模式遇到了教学瓶颈,一些同学不愿意接受帮助,而另一些也不愿意去帮助他人。这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几乎每个同学都拥有手机,而手机一般都具备摄像功能,而在体育训练中就有通过摄像机或者镜子来帮助运动员体会动作的方式,所以我在课堂上做出如下布置,将一些同学们个人练习的动作通过每个人的手机记录下来,并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动作的规范性。虽然录下的段落效果可能会不好,但是由于主角是自己,同学们的兴趣显而易见。他们往往在笑声中理解了、体会了动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化、泛化、自动化。这样不仅解决了课堂上学生玩手机,老师没收手机这种师生对抗问题,让同学们掌握了自我学习的方式。
其实在五年制高职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情况,每个学生也都具备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下也会展示出不同的状态。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能将他们一视同仁,要善于捕捉他们的变化、看到他们的提高、发扬他们的优势、转化他们的劣势,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以上只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总结,面对教学中的各种新老问题,相信同行们还有更多更好的与时俱进的方式,只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健康、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肖前瑛.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 上一篇:意识形态专题教育方案
- 下一篇:安全常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