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专业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专业知识点

篇1

关键词:电视大学;教师专业化;教师素质;职业道德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拥有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与技术;不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而且要加强专业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电视大学是信息技术的高度体现者,电大教师更要敏锐地认识这种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这些高标准的要求,电视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也成为制约电视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电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哪些困难和困惑呢?本文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转变较易。但角色和行动落实困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使用,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方法也改变了,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改变。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传道、授业、解惑应该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电视大学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要多培养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的教育理念,从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多数电视大学教师从思想上都已认同,比如对邱崇光和李力在其文章《论远程教育导师的专业化趋势》中概括的八个方面的常规性工作,即导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学习中的辅导答疑、协同式学习中的引导组织、学习效果的考核和反馈、对各教学子系统的运行效果的监控和评估、对远程教学全过程的锲而不舍的研究、探索,都是认可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角色的转变和行动的落实却滞后于观念的转变。如口头上喊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但是面授课程仍然没有跳出老的模式,教师还在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教学资源的建设只是停留在网上课堂搬家式的简单罗列,缺少实用的、对学生学习有真正帮助意义的资源;BBS的辅导答疑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交流便捷的优势,完成任务的性质居多,相互启发、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功能没有体现出来;形成性作业本应是监督、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工具,但却流于形式,甚至成为“送分工具”;小组学习和社会实践也存在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的现象;等等。这些困难和困惑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困难

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当代教师更应该突出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身正名洁、为人师表,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等内在素质。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还是学生的楷模,言行都要做学生的榜样;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做学生的表率。但是,在电视大学这个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显性表现不是很突出,由于学生多数是职后学习。电大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往往限于课堂和网络上,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感情交流相对较少,加之没有升学压力,评价教师的标准不明显、不统一,对教师坚守职业道德的评价更是模糊,这也是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困惑。

三、“质”和“量”的关系处理困难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他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其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他积累的教学经验,电大教师当然也是如此。实际教学中,电大教师常常一学期教授4-5门课程,工作和授课量是普通学校教师的几倍,多数教师疲于应付,往往完成了数量忽视了质量。教师很少有机会拓宽和补充专业知识,尤其是没有时间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无暇补充更多的专业知识,对于质和量的关系很难处理好,这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四、缺少系统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困难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电大学生素质越来越低,也越来越难教。电大学生都是成人,教师的专业知识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加上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造成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性,从而导致教育活动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改变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育者的权威性被削弱,教育模式走向民主化,也迫使教师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强化。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电视大学的专业和课程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由于每学期都要接受新的课程挑战,因而电大的教师更需要进行培训和学习。但电视大学的实际情况是对教师使用多,培训少,尤其是缺少专业方面的系统培训,教师感到远程教育的模式始终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走向完善和成熟,仍然是教师嘴上喊着远程教育的口号,实质上却在做着传统教育的工作,“两张皮”现象严重,导致电大教师专业化方向不明确。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化需求越来越高,一些老教师和不懂信息技术的教师已明显感觉不适应,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从而制约了电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五、评价标准模糊和不清晰

远程开放教育的固有特点要求导师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效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权威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从评价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但在实际中,评价教师的方式和标准不够清晰,如教学质量仅以考试过关为标准,科研方面要求不明确,甚至没有硬性要求,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从而缺少发展动力。

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对电视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众多困难和困惑,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电大教师既要完成一定的教学量,还要保证一定的教学的质,即要协调好“质”和“量”的关系。为了提升电视大学教学质量,教务管理部门在安排教师工作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工作量和教学质量关系的问题,合理安排其工作量,将面授课、网上资源、bbs讨论等多项任务合理安排,既要保证数量,也要保证质量,给教师学习和补充专业知识留出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2.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电视大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集中,一个教师担当多门课程的教学,同课头教师很少,多是孤军奋战。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抓好科研,要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将学科相近、兄弟学校的同课教师组织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或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发挥集体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创设科研氛围,如出台鼓励政策,争取科研项目,为教师进行科研创设条件,形成比、争、创的相互激励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设计和教学监控的能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了解学生、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教学资源应用开发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等等。在这众多的技能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勤于实践和反思。学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分析,学校定期检查、监督,帮助教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带动教师专业化整体品质的提升。

3.加强培训

篇2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这门新专业逐渐兴起,并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逐渐成熟。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新专业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应当不断加强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新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建立健全一套新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1.1学制不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有些高职院校就目前的招收计划来说不但招收初中毕业生,而且招收高中毕业生。这两种生源在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结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因此形成了针对初中毕业生的五年高职以及针对高中毕业生的三年高职。这两者之间在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上都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差别不是很明显。因此,这对于高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来说存在很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1.2不同专业的会计教学工作过于统一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分属于不同的类别,比如目前财经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大部分的专业都是与会计专业有关。所以,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对于许多非会计专业也同样采取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使各个专业之间的教学方法过于一致,这就不能有效突出每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如果对每个专业在管理要求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上都采取“一视同仁”的办法,那么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就会感觉不清晰,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弱化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继续推进。

1.3学生的基础会计知识不扎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中的相关知识以及处理方法经过一系列的延伸和拓展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离不开学生扎实的基本会计知识和相关理论基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就是因为他的基础会计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扎实。这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

1.4当前时期会计专业的认证工作有待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当前会计专业的认证工作逐渐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相关认证,从而导致了会计认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情况使得当前的会计认证工作太过分散缺乏统一性。这样不仅不利于会计教学改革的继续推行,而且对于不同高职高专院校间的学习和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在当前时期,有关会计专业的考证软件过于落后,没有进行及时地改造和升级,尤其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上岗考试软件版本太低,并且其内容也过于落后。但是当前的现状就是考试软件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单一性太强。

2. 如何加快高职高专院校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改革进程

2.1不断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我国当今的基本情况,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相比之下会计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比较欠缺。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将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和学习。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与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良好的联系,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这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中要坚持将校企联合办学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定期邀请一些企业中的会计人才或者是会计行业中的优秀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或者是作一些专题报告。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学校中没有的实用技巧和处事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进行知识的互补和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使教学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有利于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

2.2不断改革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在课程设置上多增加一些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包括综合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课程设计等方面。让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更多的实践能力。建立若干个校外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和培训。对于一般性的实习,安排学生在校内完成。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实习,则安排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相关训练。改善课程内容和体系,按照能力培养的要求将课程分为理论课、技能课、选修课、基础课等。通过改革相关的课程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当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时,要增强实训的仿真性,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行电脑记账与手工记账联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各种单项技能。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邀请社会中的会计专家、公司里的会计主管或者是教授等人才作为临时性的教师就某些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和分析,还可以定期在学校或课堂中举办关于会计问题的讲座或者是报告会。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来及时掌握关于会计中财税制度的最新规定,从而使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断强化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

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用性,因此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在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就要不断加大会计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加强全真模拟训练,这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在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应当不断改进全真模拟实训的条件和方法,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仿真程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职场的环境和氛围,并在仿真模拟训练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就业体验。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来说,进行专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尤其是建立一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习质量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校企联合要以就近性、质量性、自愿性等为原则,与企业互惠互利,促进双方的共赢。同时还要推进工学之间的结合,组织高职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从而获得工作体验,从而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为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专业在社会以及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个专业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应当不断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以及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建平.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证券投资分析》谈高职教材建设[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 杨建平,李晓莉.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发展之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 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8(01).

[4] 彭飞龙.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04).

篇3

第一,明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即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负责。在这一方面,许多教师习惯于把学校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体,等着学校向自己提要求,等着学校给自己提供进修的机会……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一个被动的等待过程。如果在等待中看到别的同事发展了,就以是否得到学校培养为全部理由,为自己的发展滞后寻找借口,并对他人的发展不以为然。事实上,如果学校成为主体,这个主体的作用仅仅是提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主体应该是教师自己。

第二,正确的专业发展观还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教师个人素质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但如果过分夸大素质的作用,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素质很好的教师,其专业发展却不是特别出色,而许多素质一般的教师却由于个人努力,获得了较出色的发展。因此在具备一般的教育教学素质之后,其努力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的,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而非静态的结果。现在有种用某项荣誉或某个成果来标志专业发展的倾向。有的教师年轻时候获得了“教坛新秀”的称号,之后的专业发展却不见进展;有的教师发展专业是为了取得某个职称,拿到之后就高枕无忧,止步不前……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是断断续续的,努力一阵子,松懈一阵子,发展一阵子,停滞一阵子,其本质就是把专业发展视为某种物化的结果,这是十分错误的。专业发展带给教师的是精神的满足,至于荣誉、职称,则是专业发展带来的衍生产品。衍生产品都会成为过去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会停止。哪怕成为专家教师了,依然可以在专家的层面上继续发展,今天的专家教师不一定是明天的专家教师。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三个重点阶段,按照阶段性的特点进行中等职业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功的训练。职业教育的教师上课上得好主要是因为基本功好。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对课本教材的熟悉程度,对课程的了解,个人的课堂组织能力,个人的专业技能等等。

第二阶段是教学思考的阶段,此项为教师转折的一项重要阶段。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思考与调整自我的成长的方向,坚持的教师将迎来自我的重塑期。

篇4

关键词:电子电工; 理实一体化;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3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20

一、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现状

理论和实训分离的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方法不仅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使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分工过于明确,在自己的课堂上只讲解和自己教学任务相关的知识,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完全分离,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训联系起来,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课和实训课“零界限”,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结合使得教学环节相对集中,这就意味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需要由同一个教师主讲。完成某个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时,需要把教学场所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做,理论和实践合理结合,直观和抽象完美穿插,加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能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企业的实践知识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学生能满足相关岗位的技能需求。

二、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准备

(一)修订教学计划

修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在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将电子电工专业的知识进行分解,划分成不同的小课题,再根据每一个小课题教学知识的不同对其进行细分,分成子课题。教学计划的安排应以子课题为基础,按照相关的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具有目标明确的优点。

(二)教材一体化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教育所有使用的教材都存在对中职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灵活使用现有教材,因材施教。因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选用以能力为本位、适应教学实际的并且与之配套的教材。首先,在以不影响基本概念建立和基本工作原理认知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用人要求融入到综合专业和职业资格要求中去。其次,在确立该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和知识要求时要依据现代电力电工企业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及用工要求等情况,明确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在符合学生认知要求并确保章节内容连贯性的同时,要依据知识目标确定材料理论知识讲授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在进行技能训练项目安排时应以技能目标为基础,需要将技能目标和技能知识相结合。

(三)教室一体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中职院校应尽量配备一体化教学教室,争取做到每名学生或每两名学生一台实训装置。为保证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同时进行还需要院校配备专业的实习车间,如电子实习车间、电力拖动实习车间等。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训联系能够合理结合的物资前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学生成长为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三、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

(一)先实践后理论、边实践边理论的实训成功宝典

一般来说,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这导致他们学习理论的兴趣不大。基于中职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以及活泼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先实践后探究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有动力进行理论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在一开始就将电路相关知识全部介绍给学生,而是只介绍一些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让学生自己摸索,之后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设置相关的思考问题。学生在实训开始时因为对电路知识不了解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电路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应尽可能将搜集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使问题形象化、简单化、通俗化,这样课堂也会变得生动多彩。

(三) 教师应及时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果,分析存在问题,学生交流经验,为实训画上完满句号

这些工作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关键指导环节。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如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基本电参是否会测”“开路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真总结实训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果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就是采用电子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取得不错成果的一所中职院校。现将学校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简述如下。

1.导入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触发器的相关基础性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主要是了解RS触发器的基本功能。

2.介绍JK触发器内部结构。这是一个理论部分。对此,教师要利用JK触发器结构图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并一定要将各引脚的含义解释清楚。

3.学生绘制JK触发器功能验证接线图。学生需要从两个JK触发器中选择一个,并画出接线图。

4.学生实训过程。学生根据在第三步自己绘制的接线图领取所需材料,自己动手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搭建完成通电调。这一步骤是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步骤。学生自己设计思路,按照自己的思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尝试去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在学生犯严重错误时及时纠正引导。

5.学生总结。这一步需要和第四步同时进行,学生要自己总结JK触发器的四种逻辑功能,即翻转、保持、置0、置1。

6.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学生完成实训后,教师应对JK触发器的四种逻辑功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再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应对此次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评出优良小组加以表扬鼓励,评出优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任何表现都可以点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影响巨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以培养学生实际岗位技能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理实一体化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1] 王海燕.中职学校电工一体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子制作,

2015(4):127.

[2] 李昂,商杰.浅谈《汽车电器设备》理实一体化教学[J].新教育时

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251.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in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Shou-bao

(Minl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al School, Minle Gansu, 734500, China)

篇5

[关键词]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评价;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18-03[ZW(N]

[作者简介]李(1976―),男,山东安丘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影视制作。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教学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实践证明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但是,一体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仅仅采用“教”加“做”的分段式教学,教、学、做相对分离,并没有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二是缺乏与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又不能对一体化教学形成有效监督和激励,使得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无法保证。

此外,国内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理论上多借鉴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等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学理论,实践经验也多集中于理科、工科专业,涉及广播影视或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较少。

在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基于高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提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作详细阐述。

一、“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和一体化课程,在相应教学评价体系的监控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模式借鉴国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将适应于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融入其中,旨在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地衔接,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特点:

1.教学计划一体化,即突出能力本位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理实一体化课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理实一体模块化课程体系。

2.教学环境一体化,即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场所”转变,将理论教室、实训室、实训基地构成一体。同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到课堂,作为一体化教学的载体。

3.教材一体化,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基于对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转化,制订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理论与实践教材构成一体。

4.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一体化,即教学评价贯穿于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既有诊断、激励、调节的作用,同时评价本身也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这个活动环节,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将获得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有所进步。

5.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即教师从“单一主讲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 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的创新型”转变,教、学、做、评融为一体。

三、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以行业的真实工作项目载体,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环境、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支撑,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突出“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专业课程和课程体系是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专业课程设计,首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参照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以及影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从影视制作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调研入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归纳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然后基于学习领域的重新规划,对原有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重组或重构,构建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也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按课程模块、学习领域、学习情景三级进行系统设计。以学期为单位,以典型影视制作项目为载体,建立和发展课程之间的关联,使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模块,使职业能力目标得到多门课程的共同支持。

按以上原则和思路,我们将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重组、整合为“电视短剧与微电影”“电视新闻与纪录片”“专题片与音乐电视”“影视广告与形象宣传片”“电视综艺节目与栏目”和“毕业设计”等六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分别以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制作项目为载体,由三到五门一体化课程组成。对应学生职业能力的逐步提高,一至五学期影视项目的难度和专业课程的要求也逐渐提升,构成了突出“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营造一体化教学环境

一体化教学环境是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保障,其建设工作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是指根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所设置的一整套综合的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实现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一体化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整合真实的生产与学习功能的实训设施,覆盖整个影视制作项目的工作过程,方便学生使用、操作、互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实训环境的硬件建设可以采取校内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共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兼具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学习性的实训条件。

“软件”是指以能力训练为目的,积极引入影视行业的企业真实项目到课堂,作为一体化教学的载体。引入的真实影视制作项目被分解为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教学需求转化为学习情景,这样就保证了专业教学真正与行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

(三)制订一体化课程标准与开发配套教材

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与教材是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职业能力目标要求、相应的学习领域规划、学习情景设计,以及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内容。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的制订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目标。制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所涉及的影视制作项目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广泛的行业调研,明确职业能力要求;二是要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吸收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对典型任务进行分解,设计学习情景,规划学习内容;三是要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法。

进行一体化教学配套教材的开发,也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对影视制作岗位的调研分析结论为依据,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三个层面着手。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职业能力解构和教材知识体系重构的过程,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职业能力要求,遵循“依岗位需求定目标,依工作过程定结构,依能力要求定内容”的基本原则,结合影视行业工作实际编写教材,体现知识、技能、标准的对接,保证教材对一体化教学的指导作用。

(四)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既是“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体化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来制订,但在具体制订和执行时,却常常以学科要求的评价标准替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集中在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就是重教学成果而轻教学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这一根本要求,实质上体现的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具体成果主要体现为剧本文稿和影视片作品等,仅仅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无法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科学评价。所以,要使一体化课程真正能够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就要摆脱仅仅符合学科要求的评价标准,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评价体系。

建立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一体化教学中建立起“二维评价”体系,即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成果评价并重,以形成性考核评价教学过程,以总结性考核评价教学成果。此外,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下,课程联系更为紧密,先修课程的总结性考核可以为后续课程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诊断性评价提供参照。二是使教学评价融入教学活动,分阶段进行,即针对学习情景采取单元教学评价,计入形成性考核;针对学习领域采取课程教学评价,计入课程结业考核;针对课程模块采取学期教学评价,在期末结业考核的同时,对本课程模块内的形成性考核进行统计,计入学期形成性考核。三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针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所进行的工作,在学习小组内实行岗位角色评价;针对各个合作小组的实践教学成果,在小组间进行互评;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指导教师逐一给出评价等。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始终产生诊断、激励、调节的作用。

四、“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就是将教学内容科学地融会在教、学、做、评过程中,从试着做开始,通过对做的评价发现问题,在教与学中解决问题(应当怎么做),然后在学和做中理解其原理(为什么这样做),最后通过评与学进行提升(怎么做更好),最终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如前所述,我们根据影视行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职业能力本位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现以“电视短剧与微电影”课程模块为例,阐述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该课程模块由四个学习领域和一个评价模块组成。

(一)“情景剧剧本写作”学习领域

“情景剧剧本写作”学习领域包括“选题与创意”“策划”和“文学剧本写作”三个学习情境。教师通过剧本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影视文学剧本的创作过程。学生以分组方式,在规定的选题范围内确定情景剧主题,编写故事大纲,再逐步合作完成文学剧本,在实践中掌握剧本写作的技巧。在该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监督创作,给予指导,进行必要的讲授,并分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总结与点评,以故事大纲、人物表和分幕提纲等学习情境的成果为标准进行教学过程评价。最后,对文学剧本进行质量考核,完成本学习领域的教学成果评价。

(二)“镜头设计与摄影”学习领域

根据剧本内容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完成剧本分解和美术设计,制订拍摄工作计划,形成分镜头脚本。再依据工作计划,在选定的拍摄场地分组完成拍摄任务,形成工作台本。在此过程中,组长组织组员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再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给予必要的知识补充。本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评价以分镜头脚本、工作台本为依据;教学成果评价则以“完成素材拍摄”为达标标准,以“素材质量”为等级评价依据。

(三)“情景剧剪辑”学习领域

教师通过影视剪辑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熟悉音视频编辑工具。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依据工作计划分工协作,完成素材整理、影片剪辑、特技和包装制作等工作任务。各个学习情境所形成的初剪片、特技场景源文件等阶段性成果,将作为教学过程评价的依据;教学成果评价则采取对情景剧成片综合评分的方式。

(四)“影视美术与视听语言”学习领域

教师组织学生对情景剧摄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开展自评与互评,并对作品影片进行修改完善。在之前几个学习领域的实践基础上,教师系统讲授影视视听语言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对叙事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对影像设计技术的掌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本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评价以修改后的作品为依据,教学成果评价则采取视听语言理论考试的形式。

(五)课程模块教学评价

课程模块教学评价,即学期教学评价。本课程模块的教学过程评价统计将计入学期形成性考核;教学成果评价则以最终完善的作品为依据,评分计入期末结业考核。

五、“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以上“教学做评一体化” 的教学过程,对应真实情景剧摄制项目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评”则贯穿始终,融入其中,教学评价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师生教学互动通过教学评价得以强化。通过“教、学、做、评”的重复、迭代能够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递进与提升。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学情,灵活运用“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定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与专业能力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晶,徐金寿:论高职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王吉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难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3] 李智利,贺琼,谢婷.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2(10).

篇6

实习是我们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而且能使我们大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而实习又是对我们大学生的一种对专业知识检验的活动,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从而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将我们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实习也缩短了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同时,为了提高我们学习会计的兴趣和增强专业自豪感,因而实习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为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德,更为胜任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因而,这就是实习的目的。

二、实习单位简介

(一)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二)实习单位会计岗位设置

(三)实习单位会计工作组织

……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内容:

一.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系统掌握审核和填制的内容 (1)填写审核原始凭证的内容为 :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填制的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2)记账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填写记账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二.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 日记账分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因此按照记账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日记账。借贷方金额要明确填写,本次实习主要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掌握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做人的准则 。

过程:

因为实习期短,又赶上政府工作人员放假休息,只能上午过来,所以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的上午去。第一天,因为怕自己知识不够,所以我怀着紧张的心情随凡姐来到了南大乡政府。熟人见面的谈话,凡姐说了我的情况,随后我便投入了“工作”中。我的工作就是倒个水和看她工作。进屋后我大致的看了下房间的构造,一个靠墙的大柜子,里面放着往年的账,一个大桌子,我大略的看了下房间的构造,一个靠墙的大柜子,里面放着往年的账,一个大桌子,上面放着记账凭证和相应的公章还有一些与会计有关的书,其中上面的那一本是()和一些文具。刚好当天有一笔政府采购业务,是采购活动结束后收到划回的节约资金。看到这个业务,我笑了一下,阿姨看到了我的表情,“你会写啊。”“嗯,会一点。”“那你试试。”随后我拿起了一张记账凭证动手写了起来。日期,摘要,借方科目银行存款和金额3000,我都写清了。但是贷方科目我就忘了,不知道应写什么。阿姨看到我的囧态笑笑说:“小丫头,练得还少,贷方科目应是其他应收款一一政府采购款。”阿姨接过去写了下来。“不过你字写的很好看,知识还需要再掌握的牢固些。”我很尴尬的点了点头,接着阿姨完成了下面的任务,空白处划线注销,并在相应的签名处写了名字。随后,又把采购的收据和退款后银行的收款单贴在了记账凭证的后面。之后又拿出银行存款日记账,写下了今天这笔业务。总之,阿姨这一系列的记账方法和我在学校小学期里做的非常类似。就是我的知识掌握不够好,丢了脸。不过我向阿姨借了本书,补补,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小半天也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我如期的到了实习单位,简单地帮忙打扫了下屋子,扫了下地。阿姨在八点之前也来到了单位,习惯性的翻了下记账凭证,在那之后,她打开了靠墙的柜子,拿出了往年的帐薄和总账还有明细账还有2011年的财务报表。对我说:“孩啊,这个是以前的,你看一下,看和你在学校做的一样吗?”我接过来,翻了一下,在总账和明细账都有本年和本月合计字样,而且都有通栏的红线来结账,而且啊!我发现在错误的地方都有阿姨的签章。对于报表,我还是真的没有看太懂。一是接触的太少,没有熟悉性;二是知识还是不够好,有些数据不知从何而来。“差不多一样,但是我有些东西学的不好,经验不足。”“没事,等你工作以后,经常接触这些账也就会了。”说完后,我又低下头看了会,之后还给了阿姨。说实在的,每天都弄这些数字,真的会懵,真得有耐心和毅力坚持,还需要极为熟悉的专业知识。第三天,阿姨又给我说了一下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填制的内容,有日期,业务等。同时还要审核好防止出现差错。虽然做过,但我记的还是很仔细。同时还给我说了一些会计人员要具备的道德和素养。要有责任心,金钱的诱惑是挺大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教诲虽短,意义却很大,真的值得我去回味深思。接下来的几天也是重复前几天的事,偶尔的有几笔业务。我也虚心的站在旁边看着阿姨填写,不像第一天那样骄傲,虚张声势了。而在实习内我也偶尔的翻看了下与会计有关的书,像《企业会计准则》等,阿姨说会计这一行也是需要知识渊博,全方面掌握。我也批判的虚心接受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七天很快就到了,向阿姨告别后,我的实习也告一段落。实习结束。

四、收获与体会

实习是我们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通过这短短的几天实习,我知道了很多。实习首先要具备各种社会中要求的能力素质,知识技能。比如专业知识,计算机水平等。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短短的实习虽已结束,但它让我了解了为人处事的态度。职场的生活并不像平常的同学朋友间的交流。同事之间的竞争几乎无处不在。因而说话办事要做到心中有数,什么话该说,如何说要掌握好尺度。在实习期间里我翻看了政府往年的帐簿,可重复量大,我想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的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了就算了,在学校里我们一般采用划线更正法,但在政府中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在错误的地方都要加盖公章以明确责任。这次实习让我对会计这一名词又有了一定的了解。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是一切商业、经济活动的语言、准则和根基。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作业一名一直生活在校园里的我,这次的实习无疑是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会计学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用以指导实践的理论。因此实习是学会计的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而且,我也有了一些小的体会。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其次,我觉得工作后的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社会是一个大海,有着危险和迷茫,所以初入社会后要谨言慎行。做一行懂一行,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尤为重要。最后,我觉得在实际工作中后,学历并不是显得最重要,主要看个人的业务能力和交际能力,任何工作做得时间长了谁都会做,关键在于这个人的动手能力一定要强。在实习的这几天里,我对会计帐薄的登记又加深了印象。因为政府属于行政单位会计,所以他们才采用了收付实现制,没有经营收入,比企业简单很多,但大体上与权责发生制还有相似的地方。如对原始凭证要先进行审核,用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要包括付款单位的名称、填写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位、金额等要素是否完备;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是否有开发票单位的签章等。然后按时间顺序排好,再按会计要素分类,然后确定会计科目,找准借贷方,这样就可以做记账凭证,同时还要附上几张重要的原始凭证,然后再审核记账凭证再登记日记账或明细账。在实习中,因为时间短,只能了解到这里,但我想这样也挺好,正因为时间短,所以瞬时记忆也会记的更牢。我想这会让我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任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地惯彻。这几天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大二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专业知识是我所欠缺的,一定要补上。对于学会计的我们,会计道德规则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要活到老学到老。实习是我们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同时,还需要我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书本充实自己,从书本上汲取丰富的营养,从实习中领悟丰富的感悟。挣钱不容易,没用能力迟早要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在实习中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每天都坚持着,我相信里毅力是很重要的。这次实习,使我在模拟的社会活动中感受到了在实际社会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虚心请教,认真工作,我相信将来我有能力以更好的姿态走向社会,拼搏努力,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空,去追逐我的梦!

实习报告的排版格式规范

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8~10毫米。

3.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小三字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

正文内容,宋体、小四;

全文采用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间距、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单面打印。

编辑推荐:

小编推荐:标准实习报告格式

会计实习报告大全

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13-01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技术,它的发展使冰冷冷的机械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针对传统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课程偏重的弊端,其实践训练环节的能力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性的改进目前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相关课程的认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 目前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存在文理兼收现象,一些文科基础的学生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专业课知识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基础,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选修课程,弥补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整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

1.2 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安排存在问题

机电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包括很多的技术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内通过过多过深奥,理论课时数太大,实践技能教学课时不足,而且内容陈旧,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社会上用到的知识相差很远。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安排方式,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实际操作技能很有限,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1.3 实践教学条件存在问题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开设的实验与实训课程,往往由于相关设备体积比较庞大,集成度高,价格昂贵,因此,许多院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实训所配置的设备都相对比较陈旧、简陋。很多实验台或者实验设备都只能完成演示性实验,整个过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极其有限,且缺乏创新性的实验台供学生动手实践,重复性的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分析

2.1 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内容方面,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力求整体优化。在课程设计方面,除了安排专业必修课外,还适当设置专业选修课,以便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

在教学方式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直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

2.2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生产(加工、设计)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规范、实训考核标准、题库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制定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和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产、学、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具体量化的内容。

实践教学方式可采取实验室操作和工厂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安排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还可设置创新实验室,以便学生开展创新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定期输送学生进行专业实训

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针对相关企业目前急需的人才方式设定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动教学。定期向产学研单位输送学生进行实际工厂训练,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培养,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应顺应时代的需求,专业教学的合理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先进教学方式以及合理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基础上,在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必定会与时代接轨,教学效果必将取得大幅的提高,使此专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会计电算化专业几乎是每所高职院校必设的专业,它将财会类知识和计算机类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数据处理,但目前高职类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怎样突出高职特色,进行教学改革一直是个难点。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产生,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普及率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高职类院校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在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游刃有余的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已成为会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要根据高等职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明确教学目标

现今存在的问题是一些高职类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而出现的问题是学校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及时掌握,造成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所需人才,导致学生就业难。对于教学目标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会计电算化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会计电算化的运行和维护、会计电算化常见的系统维护能力;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理论讲授;另一种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习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熟练软件的操作流程,忽视理论。

我校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理论与会计信息化方法,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信息化人才。本会计电算化专业注重学生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结合操作,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编好特色教材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然而由于会计电算化是新兴学科,现在讲授该专业的老师,一部分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一部分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很少有身兼两个专业的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通过自学或进修该专业,所以对于教学存在瓶颈,导致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技能不强,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校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第一、要认真备好实训课。首先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操作,操作过程中随时分析记录有关问题,然后,根据备课的情况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对软件操作熟练,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答;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我校与用友新道软件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参加该公司的培训,而且有该公司的员工也不定期的来我校开展技术讲座,使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还应有相关专业的认证资格证书,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另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我校每学期和寒暑假都有深入企业实践的老师名额,让教师们积极进行实践,有利于实践教学,更好的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做准备。

(二)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会计电算化教材比较混乱,大多数教材主要存在两类缺陷:一类是理论介绍式,即只讲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缺乏与应用软件相配套的操作内容;另一类是操作手册式,仅引用某种财务软件来讲述会计核算的操作过程,忽略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我校在教材建设上,是经过长期的探索的,前几年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一直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教材,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根据教学实践,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了会计电算化实验报告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信息系统实训教材,解决了教材的实用问题,规范了教学内容。而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

三、重视案例教学,完善考试系统

(一)重视案例教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教学对象等,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使课程具有吸引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变消极接受知识为积极吸收知识;再如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即学生在仿真企业中担任不同的企业岗位角色,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在经营公司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同的观点分析决策,加强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接近实际企业,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很有意义。

我校鼓励教师在寒暑假甚至上课期间让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进行社会兼职,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采集相关资料、编写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二)建立完善的考试系统

现在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考试,各类高职学校都有所不同,我校完全实现了无纸化考试与社会接轨,考试形式从开始的纸质答题,调整到出卷子在机房考试,现在我们建立了相关的考试系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生可以在考试系统中完成各个课程的考试,一方面完善了考试体系,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考试更合理;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就习惯了无纸化考试,有利于学生参加社会性的考试,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四、参加高职类的技能大赛,加强校企合作

近两年在全国高职类技能大赛开展的大环境下,我校积极参加高职类会计技能大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既敦促了老师,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突出高职类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办学特色,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我校在探索过程中从2011年与用友软件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成立了用友冠名班,迄今已有两届学生,4个班级。对于用友的冠名班,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安排上都有所调整。例如用友软件公司的人员会定期来校园教授实践经验,并且代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并且实践;用友软件公司还利用该公司的教师资源,让学生们可以定期接受到其他院校教师的授课风采。另外,我们还联系了多加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让学生利用假期去实践。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高职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旨在为提高高职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做准备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邵丹.从会计电算化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6.

[3]刘媛.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资讯.2006(08)164-165.

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施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7-02

现代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高职院校为适应这种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高职领域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改变过往单向的“灌输”教学文化,融理论于实践,融教、学、做于一体,融实训室与课室为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解决工作任务的“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其主要措施是借助工作任务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一体化,融理论知识的学习于工作过程之中,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取理论知识,而设计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一次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其成果在于学生能提供一份解决工作任务后的“作品”,这份作品,不是一次练习一道计算题,而是一份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

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所和条件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二、明确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模式的选择本质上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来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是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它不强调通识教育,也不同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职业培训,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早在2006年就在他的专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指出:“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姜教授提到的这个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侧重专业技能与知识的把握;方法能力侧重工作与学习方法的把握;社会能力则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心在于培养人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基于此,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施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主动研究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能否真正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各高职院校通常采取引进和培养的办法。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虽然也重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更注重的仍然是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建议高职院校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大力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而不要过于重视对方的学历和职称。就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从企业引进人才时,应有意识地从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挑选,如制造型企业、商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学校在引进企业人才的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本校现有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另外,除了建立自己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外,学校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兼职上课,比如提高兼职教师课酬、根据兼职教师时间灵活安排上课时间等。

四、建设仿真实用的专业实训室

一体化教学多是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普通课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好场所是实训室。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可建立以下类型的专业实训室:

1.专业文化教育实训室。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同自己的专业。建立会计文化教育实训室,展示会计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物、故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明白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认同会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认同感。

2.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用来展示往届学生的作品,比如凭证、账簿、报表、审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资料。其功能有三:一是让学生在入学时对本专业产生一个心理预期,即:将来我也能做出这些作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认同感;二是在日常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往届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更直观地学到专业知识,比如原始凭证是怎样粘贴的?记账凭证是怎样装订的?等等;三是往届的作品可以成为下届学生“审计”的对象,为审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提供素材。

3.综合业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通常要分小组、分岗位、分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因此综合业务实训室应尽可能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模拟企业会计部门、财务部门设置工作岗位,根据小组学习和会计工作流程的需要摆放实训设施。

4.中介业务实训室。中介业务实训室的建设应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深度合作,营造最真实的工作氛围,同时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一体化教学提供最真实的教学素材,最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缩短专业上和心理上的距离。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当地中介机构合作成立会计项目中心,对外提供记账、审计等服务,成功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教学服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得到足够的课时保障,这就要求依据当地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提炼,根据提炼出的职业核心能力来开设必需的专业课程,然后在专业课程中再依据需要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从而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般而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及相应课程可作如下分类: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应实施一体化教学,因而专业核心课程应给予课时上的倾斜。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只有6门左右,均为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这些课程课时量都比较高,比如《税法》课程开设有148个学时,《审计》课程开设有144个学时,充足的课时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六、设计以解决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过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做”,它是一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一般要经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阶段。姜大源教授指出,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1.资讯阶段。本阶段由教师指出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帮助学生搜集并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信息,并学会与小组成员、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2.决策阶段。本阶段要求学生运用第一阶段搜集到的资讯考虑多个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各个方案进行论证,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

3.计划阶段。本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详细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及相关工作计划、设计相关制度、表格,设计阶段成果检查项目,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到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

4.实施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实施准备工作,并对学生的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学生按计划操作,同时避免小组学习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

5.检查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检查项目进行自查及小组内成员互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评价阶段。本阶段评价可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由小组负责人对本组各成员进行考核评价;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工作成果质量、团队合作情况、工作态度及工作规范等。考核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或者百分制加等级制,比如工作成果用百分制,团队合作、工作态度等采用等级制。

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完成由“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成本会计》课程中材料核算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强调“精讲多练”,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先介绍材料的概念,然后讲材料费用分配的几种常用方法,然后布置练习给学生做。整个过程,学生都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听完了模仿例题做练习。但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材料费用核算的教学组织过程就完全不一样,比如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教学:首先给学生一家模拟企业的相关资料,比如岗位设置情况,岗位职责、材料核算制度、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领料单等;然后组织学生填制领料单,审核领料单,讨论如何汇总领料单,如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何分配公共材料费用等。整个过程,教师只要在旁边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材料费用的处理流程,同时指出相关的重要理论知识。因此,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然,约束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条件还有很多,比如经费有限、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都会影响到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只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各种约束条件,才能为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扫清障碍,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也体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有的教育特色。

[本文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09-05]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7

2.胡贤民.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刘飞.新形势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

篇10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中职学校 电气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56-01

中职学校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人员,主要对象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 的智能。选择符合技校教育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电气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中职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经常不同的时间、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存在很多弊端:

1、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来到中职院校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实习操作和实践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是学生理论教学的价值,从而使理论学习动力不足,甚至讨厌理论教学。失去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没有实际意义,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只能是进行简单的重复练习,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无法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

2、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中职教育多数理论教师不懂实践操作课程,不知道实践课程中需要应用哪些理论知识,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的想象组织教学,从而造成理论在实践中用不到或者知识陈旧,而一些实践中必要的理论却没有学到。脱离实践的理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电气专业是中职学校工科的骨干专业,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一线技术骨干工作,就业方向为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的管理施工、设备的安装维护、产品的研发改进等。这些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强,工作人员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和探索新问题。

综合以上弊端,以及中职学校电气专业教学目标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已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所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此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不再觉得单调乏味,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电气专业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

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在电气专业教学中更好的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呢?作为一名教师,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以下几点:

1、使课程内容模块化

现有中职学校的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参照大学相同专业的课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技工学校学生来说理论过深,容量过大,同时忽略了技工学校教育由“技术员”向“操作工人”转变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本的思想,打破学科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特点,内容选择调整上遵循“新、广、精”的原则。

“新”―课程内容要跟上时展。电气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不断涌现,电气产品不断趋向于智能化、数字化、大规模集成化。教材上的知识体系已经落后,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调整教材时尽可能加入先进电气技术,尽可能跟上电气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引进新的知识点,有助于突出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在电气技术领域的创造力,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

“广”―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在进行单门课程教学时,拓展一些相近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学科联系的习惯,为今后专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例如电力拖动与PLC结合,电脑演示与实际操作配合,完成电动机正反转实验,既形象又直观;自动控制、单片机以及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进行机器人的研发制作,模拟与实际操作相互验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精”―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教师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繁琐的理论推导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例如自动控制原理中利用运动方程推导传递函数,学生理解困难而实际工作中几乎不用,所以学生只需要理解概念即可,繁琐推导可以略去;电气测量中仪器仪表的应用,学生只需掌握如何应用即可,不必深入研究仪表内部的结构原理,所以可以考虑略讲原理结构。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充沛的精力学习其他的知识。

2、搞好课堂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果,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实践与空间等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搞好课堂管理既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制定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动用了较多的教学设备,故其管理比常规课堂要困难的多。为了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课前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把“一体化教师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则”、“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挂在教室的显眼位置,监督学生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防止人身和设备出现安全问题。

第二,实施分组管理。课堂教学时实施分组管理,使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分组时指定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指导组长在课前检查教学工具、设备、材料。组长上课时注意组内学生操作安全,搞好设备维护,课后组织学生做好工具、材料的整理工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技能,又提高了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

三、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气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由于它涉及面广,前期投入多,工作量大,并且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存在许多困难。例如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电气专业的教学要求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电气专业逐步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其他学科积累经验,最终达到所有学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娟.《“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