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2

一、配备经费,提供场地,为民族节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意义,并要在特定的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各民族以这种方式来纪念祖先带领族人开创的历史。民族的历史承载着民族的荣辱与辉煌,延续着民族的血脉与精神。社会的进步,使得历史的烙印在各族民众中慢慢变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歌舞、习俗都在民众的脑海中淡忘,离开家乡离开特别的环境,各民族的服饰、歌舞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壤,而失去光彩。所以,在校园内就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表演;生动活泼的民族习俗展示;热烈奔放的民族联欢呈现;独具匠心的民族工艺演示;风味独特的民族食品制作;精彩纷呈的民族体育竞赛等形式,构成一系列庆典活动的内容。只有让打上民族特色标签的活动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的业余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熟悉少数民族文化,身临其境地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合力,树立民族同胞的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打破地域的局限,整合资源,才能增强民族同胞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以素质课程为媒介,学分为激励,营造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设少数民族内容的课程,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授课,使各族学生在了解自己民族的同时,也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认知。民族文化不仅是要传承,更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原汁原味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只有在保持自身的特色的基础上,才能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结合社会需求发扬自身的文化,推进自身文化的发展进程。先生的《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中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2]。换言之,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以授课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松散的状态,提升到有一定规范和制约的状态。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一定基础,这种常态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师生中产生构建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共鸣。民族文化的生长需要根植的土壤,更需要在合适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对本民族的文化漠不关心的人,是没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只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在情感上、心理上关心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在现有状况下将本民族文化加以延续和创新,让本民族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立于中华文化之林。下面以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队为例,我校艺术团通过聘请苗族歌唱家王阿依、苗族歌师田景丰、苗族青年歌手潘兴周、布依族演奏家韦礼熙授课,教授苗族飞歌、多声部情歌以及布依族传统音乐“八音坐唱”。授课的对象有苗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和汉族学生。学生们通过学习有机地把声乐演唱中的民族唱法和少数民族歌曲唱腔结合起来,在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和唱法特点的同时演唱出的声音更加圆润。其他几个民族的学生学会了苗族、布依族的典型唱法和不同类型的歌曲后,自觉把本民族的歌曲与苗歌、布依歌进行比较,由此触及到很多以前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增强了同学们对我国各民族音乐的了解,鼓励学生们对其他民族音乐的研究兴趣。能够跳出本民族音乐的局限,达到博众家之所长的目的,延伸音乐文化传播途径。在这种氛围下,作为活动组织者认为这种以授课方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目标突出、效果显著,非常受少数民族歌唱家和学生欢迎。

三、成立以学生为主,专职教师指导为辅的相关社团

社团就是某些有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通过社团的组建,为校内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提供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供固定模式。我校2006年成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协会”,2012年成立了“手工DIY”协会,这两个协会的成立宗旨就是为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校园里形成有制度、有规模的组织。目前,这两个社团通过活动的有序组织,广泛动员,印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坚定了我们对传承民族技艺的信心和决心。在面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和技术淡化出人们视野的境况下,社团的同学通过自身对民族技艺的演绎,把苗绣、蜡染、剪纸、泥塑的作品展示给广大师生,通过展示生动的作品吸引了各民族的同学参与的热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刻板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方式。通过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为宣传民族文化做了积极的工作,在校园内掀起了“爱民族艺术,学民族艺术”的风潮。

四、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为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民族认同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Phinney(1989)提出民族认同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的进程:未经检验的民族认同、对自己民族的探索、民族认同的获得内化,这些进程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秦向荣(2005)的研究发现,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势是11岁民族认同达到最大值,然后有所下降,在20岁有回升。[3]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大学时期正是恢复并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良好时期。这时期的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趋向成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有所上升,同时也是吸收各种文化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加强对民族文化信息的传输是非常必要的。以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学生通过假期到贞丰县纳孔村社会实践,为更好地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做好社会调研工作,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参加干农活等方式,为布依族村寨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出完整的调研报告。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热情高涨,深深地被布依族的民族风俗、民族美食吸引,活动收效良好。另一种方式,我院正在尝试着和省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合作并达成协议,一年中根据学生时间和展览内容,排出学生到馆参观的时间。要求每个学生每年的参观次数必须达到四次。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可以让学生有体系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发展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为培养他们为民族的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五、结论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职学校

1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2014年学校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路,把保护和传承彭水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让一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进入校园,把彭水县非物质文化根植于课堂,让我们从未经历少数民族文化熏陶的学生在校园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召,同时把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职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彭水县定位于重庆市生态保护区,发展地方经济重心落在生态旅游这个产业上,如何做好生态旅游,其核心就是把我县少数民族文化做成亮点,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职业学校正好成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2保护与传承的规划

为了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我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同时展开了周边相关民族文化的考察与学习。根据调研制定出了我们要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同时做好未来发展规划。根据调研报告,我们发现首先要传承与保护是语言,彭水县是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苗语是一门古老语言,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民族没有文字,语言主要是口口相传,随着汉语不断深入人心,这门古老语言正在失去其阵地,全县会苗语的人数约占这个民族人数不到1%,这1%的比例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意味着再过20年,苗语将在我县绝迹。因此我们将苗语列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对象,并对其进行了规划。我们将在全校所有班级把苗语作为必修课,在旅游服装类专业,我们对这门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对整个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民族元素将合理的出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不仅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主题雕塑,还有少数民族文化长廊、民族文化展览馆,同时将一些符号化的民族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将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蜡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蜡染的原始技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开发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将这些产品通过不同的平台推向市场,让这门原始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苗族刺绣是苗族的另类文字,它记录了苗族变迁历史,这为我们了解这个民族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将苗绣带入课堂,让同学们在一针一线之中接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剪纸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其特殊意义,剪纸不仅记录了苗族历史,还是苗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规划将剪纸作为非遗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主打产品。苗族歌舞也是苗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规划让浅谈少数民族文化在中职学校的传承与保护黄胜利(重庆市彭水职业教育中心)苗歌进入课堂,同时把汉化的苗歌翻译成苗语,变成真正的苗歌,将舞蹈通过精品历史舞台剧形式展现在民众面前。少数民族体育也纳入了我们规划,一是把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结合,开展大课间礼仪操;二是结合我县是少数民族射弩基地县,把射弩作为一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深入打造,为我市少数民族体育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开展土家族竹铃球活动,让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我县的民族特色,把少数民族菜系引入烹饪专业,发扬我县特有的饮食文化。

3保护与传承的实施

做好规划,重在实施,学校通过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纳入重庆市示范校建设,其目的就是不遗余力推进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学校聘任了一名苗语教师,开始在全校进行苗语教学,不同班级要求层次不一样,未来会进入窗口行业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苗语,还要学会将汉语翻译成苗语,会用苗语进行歌唱等技能。其他班级要求日常用语和日常交流。同时鼓励其他专业教师学习苗语,培养自己的苗语教师,为苗语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成的展览馆收集了大量少数民族作品和日常用品,为同学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提供了基地,了解到自己民族的历史,这对同学们学习民族文化提供了兴趣的起点。学校根据规划将在未来五年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示范校。通过将刺绣、蜡染、剪纸、民歌、民舞、体育、菜系等引进课堂,将这些文化纳入必修课程,不仅起到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校将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景区等方式将学生和产品进行市场化推销,将学习与产业进行对接,学生得到一部分收入,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单纯的学习相比,对保护与传承将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学校通过各种资金渠道来保证各个项目推进与实施。当然这个项目继续推进还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化运作,这样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才具有生命力。

4保护与传承的未来

篇4

民族地区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民族民间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地区学院的优势学科,高校需对如何将优势学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最大化地为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如何改变外界的猎奇心态把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真谛发扬光大进行思考。一方面学校需立足于地方,为地区培养急需并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可凝练办学特色,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并不只是停留在消极被动地传递已有的民族文化成果这一层次上,还担当着发现、传播和创造少数民族文化,并将之整合成为既与主流文化相一致又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形态的重任。总的看来,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地區高校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个人品格,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并且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情投入与少数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高校文化传承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在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自身的完全思维能力。对他们加以引导,激发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后,他们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其感兴趣的东西从而主动地去继承、宣传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院校还需从不同民族视角出发,体现出各种文化的特色,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扩展学生对社会的性质、发展和复杂性的理解,将少数民族的不同观点、不同参考标准和内容整合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还可以学到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中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和创新能力,更加促进学生形成自我和民族认同感,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存和继承的前提。 

其次,为了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得到实现,民族地区院校还需把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纳入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育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即教育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主体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使得学生不仅要学习主体文化,而且要学习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凯里学院在科研、学生活动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增加有关地区民族文化的项目,既要保证地区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播,又要确保活动开展的趣味性、有效性、针对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可以主动、自愿地学习,传承与发扬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凯里学院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教学,有相对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再是随机、任意的传承,而是沿着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凯里学院还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研究,系统化地了解被研究民族的内涵,形成文字资料。还可利用其条件对民族文化中实体性的表现进行保存和收藏,这些都对保护和传承该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凯里学院采用理性和批判的态度,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内容中,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 

最后,民族地区院校还可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活动,师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领域,保存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开展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创作与研究,从很多原生态歌舞中汲取营养,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推向复兴。这些活动让大家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一样和睦地相处,相互帮助和理解。凯里学院作为文化机构负起发掘、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凯里学院设立的民族博物馆、民族艺术团等起到了很好的民族文化保存、传播的作用,为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凯里学院还应积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合作,进而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营造适合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校外环境。学校通过民间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走进校园,传授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等方式,让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从获得的成绩和开展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高校作为家庭社会传承的补充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同时,凯里学院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以辅助进行传播和宣传,例如,开通了互联网学习交流的平台等。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担当起传承和整合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当地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为最终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概述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内涵丰富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具有一定民族历史文化承载功能。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屡见报端,主要从发掘、保护、抢救、传承、产业开发等视角进行研究,多维度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是赵世林对文化传承的定义,他还指出:“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与人类的两种再生产共同构成为社会的再生产,这种文化再生产不是单个人的自我行为,而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同时又是权利和义务的传递,具有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也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还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具有模式和‘血型’的基本特质”。因此,从文化传承的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传承不能仅仅从“传”和“承”这两方面来理解,而应当是一个“传承筛选整合传”的具有发展意义的连续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群体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集体创造和延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媒介分析

文字记载、数字化资料。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方式,最为普遍或者相对统一的做法就是采用文字记载的方式。一方面是对原有史料的整理,另一方面是对某些具有传统体育技能的人采访后的录音整理;再者,利用或借助现代数字化的器材和手段,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化的资料,使人们能够较为形象和直观的感知整个活动过程;还有的学者提出了综合以上两种形式的方法——创建数字化博物馆,以网站的形式综合利用文字记载、音频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的优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出来。从传承媒介的角度看,这一系列的方法是相对静态的、有诸多人为因素的形式,有其传统、方便实用等优势。综合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文字记载和数字化留存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更为长久的流传,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较为可行、有效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传承媒介。

节日、庆典仪式。节日、庆典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的集中时间,节日庆典仪式也是一种“活态”的媒介形式。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都有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藏族的“藏历年”期间就有“跳锅庄舞”、“搏力”,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进行“射箭”、“赛马”、“蒙古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回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节日庆典期间都有传统体育项目的身影。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在此形势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成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时间,所以,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节日、庆典肩负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和有效传承的媒介责任。

现代媒体。现代媒体,从一般形态上可以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本文所探讨的是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有关的各种媒体类型。以报纸、杂志为主的平面媒体的报道、纪实等会促进广大阅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广播、电视和网路为代表的电子媒体具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传递信息的优势,其作用的发挥会极大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再者,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通过形象直观的广告牌、展板及橱窗和展览会的实物展览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媒体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游客、受众之间搭建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代促推手段。

艺术化的表演或展演。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旅游项目当中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和吸引游客的“卖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其明显的健身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在旅游过程中为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经历,且很多健身类的体育舞蹈被搬上舞台和荧屏,典型的例子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作为一种特色民族文化进行表演的羌族“推杆”;再者,在藏族、羌族聚居地的旅游项目中,藏族的“锅庄”、羌族的“莎朗”、壮族的“投绣球”都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表演或展演活动,艺术化改造较好的体现了传承的性质;另外,表演和展演的观众多数是来自外地的游客或族外人,他们在观看和感受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对节目所承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程度的接收和吸收。因此,各种形式的表演和展演作为传承的艺术化形式,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更多的被认识、了解和认同的机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媒介形式。

旅游。旅游已经成为时下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旅游也因此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具有动力性的媒介形式。“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旅游人士的增多,各民族的文化也相互渗透、影响,同时出现一些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一方面,旅游产品的打造就是一个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充分发掘、论证基础上的开发利用,会吸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歌舞、技艺等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及观赏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这个过程本身就传承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游客参与或观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承者”,使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媒介形式。

竞赛或比赛。竞赛或比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媒介的另外一种形式,借助于竞技赛场的胜负判别、观众观赏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了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术、射弩、龙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能够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大都经过了细致的筛选、不同程度的规范化改造、竞赛规则的修改和完善等环节。少数民族运动会是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大集会,也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阔平台。首先,赛场上各种形式的竞技所展现的就是其背后所承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比赛项目所具有的传统文化性质和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因子都得以融合和充分展现;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群体从竞赛获比赛项目中得到了一种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官体验,这就实现了另一个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竞赛或比赛赛场集中了大批运动员、优秀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量的观众,虽然“传者”和“承者”的身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竞赛或比赛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却不容忽视。

篇6

【关 键 词】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单性教育;民族民间文化;“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038-04

贵州畲族是全省17个世居民族之一,原称东家人,自称为“嘎孟”,1996年认定为畲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的麻江、凯里和黔南的福泉、都匀等县市,大约5万人口,其中麻江大约有3.5万人口。位于麻江县杏山镇的六堡村最具特色,至今还保持独特的民族习俗、语言和服饰。1989年政府在六堡村创建了全省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女子学校――六堡畲族女子小学,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所女子小学之一。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把畲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开设粑槽舞、畲家歌、刺绣和畲族“双语言”教学,被省民委、省教育厅列为全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每年均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学生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累计近100人次。六堡女校的办学事迹,也获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至2012年3月,女校因生源不足和寄宿制办学的推行,撤并到男女混合学习的畲族隆昌中心小学。这种性别单向教育和撤并措施,是否符合科学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女子单性教育的尝试

麻江县畲族六堡女子小学之所以闻名,其特色在于清一色的女孩子入学教育。她的教育源起,在全国的唯一性和单向性是较为特殊的,其相关教育理念很值得深入挖掘。这个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女子小学,她的成立有着艰难的历史,其偶然性的机遇和必然性的需求召示着女子单性教育的深层思考。

六堡村是麻江县畲族聚居主要村寨之一,畲族人口达99%。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脊,经济十分落后,县有民谣曰:“偿班六堡路不通,回家喊作‘蒙几蒙’”,但也正是因为其封闭性,当地居民仍然是以畲语为交流的主要语言,服饰、古歌、舞蹈、刺绣等民族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其中畲族粑槽舞和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存的完好与文化教育的落后,形成六堡地区的文化生态矛盾,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只有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才能体现出它的顽强生命力。

畲族女子教育就是在文化交流大潮中,伴随着农村扫肓工作的推行而受到重视的。1988年六堡畲族大部分成人从来没有受过文化教育,许多适龄女童无法入学,有的女孩子已到十七八岁仍没有机会入学。据1988年资料统计,全村89名适龄女童中,有70人没有入学,少部分带弟弟陪读到一二年便回家务农。这种落后的教育现状与当地畲族村民的封建思想有关,因“女子是泼出去的水”等封建说教及陈腐偏见,村民们不愿将女孩送往学校读书。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县委在各方支持下,决定用村委会破旧的办公用房改为教室,于1989年正式开始招收女童入学,并免收杂费。入学学生只要愿意来读书,不管年龄大小学校都可以接收。部分顽固的家长,经校长和老师们的多次劝解,才送女儿来读书。随着办学的扩大和学校设施的困难,经省教委、民委、红十字会、香港慈善基金会等拨款支持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才渐办成了贵州省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女子小学。

其实在全国乃至世界,专门以招收女子为教育对象的学校已有不少,近代以来,基督教会在世界各地开办的女子学校,也是许多地方借鉴的对象,他们对女子单性教育的探索作出了不少贡献。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大学约有15所,女子中学约20所,而女子小学则更为罕见。民国时期的许多女子小学维持最长十几年就遭遇撤销的命运。比较典型的是1909年的长春县立女子小学,招收学生多达为331人,教员1l人,且师生均为女性。但后来因为政府教育理念、学校自身发展条件等因素,与六堡女校一样受到了撤并。

从规模上看,六堡畲族女校是一个村级小学,但设置完备,年级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入学女学生最多时达到175名,教师增加到9人。建校22年以来,先后为畲族村寨培养了许多优秀女大学生,改变了六堡畲族村寨没有女大学生的面貌,也转变了畲族人“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

在艰苦的办学环境中,六堡女校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上作了积极的尝试,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特色,把适合女性身心发展的少数民族歌舞、刺绣等引入课堂。尝试这种女子单性教育,究竟对女性的发展利弊如何,与教育理念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有直接关系。最早的如1902年上海的务本女塾,以培养学生成为贤母良妻为宗旨,注重家政,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所以该校取名“务本”。虽然这种教育理念与现代女性不愿局限于家务的平等观念有冲突之处,但相夫教子,培养女性气质与性情,处理家政等,并没有过时。比较激进的如1920年的青海贵德县立女子小学,解除了该地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禁锢,为广大妇女争取自己的解放和自由开了先风。但中华传统几千年的教育思想并不因“五四”而丢失,他们仍然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教育宗旨,每周除了授国语、算术,还授常识、美术、缝纫、中国命运等各科,教学方法为低年级采用注入式,中年级用启发式,高年级用自学辅导式,可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教育成就。

六堡女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编织、刺绣、缝纫和医疗卫生、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课程,也许是民国女子单性教育的再现和创新,为了让教育的覆盖面更广,每周五下午都开设有内容丰富的适用技术课程。近年村民不断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与老人增多,女校的孩子们一方面担负起繁重的家务,一方面扮演着哺育弟妹的母亲角色。如果女校能在普通的小学课程之外,开设一些特色课,如家政、常识、礼仪、思维训练等,让她们学会一些生活小窍门、家庭医药护理等知识,借鉴国外一些教会女子学校的课程试验,比如家庭女儿课、家庭母亲课、保健课、急救课、故事讲述、儿童喂养及护理、儿童教育、乐器及唱歌等。从课程看,涉及的领域广泛并且实用。

既然是办成女子学校,就应坚守自己特色,把握差异性、针对性教育理念,根据女性的固有特点,实施女性教育和特色教育。六堡女校为了适应女孩子身心的发展,每年都在校外聘请一名女子辅导员,针对高年级女生处于发育期现状,讲解生理卫生知识。这与一些高等女校实行的“导师制”有相似之处,每位老师指导3~6名学生,导师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做到思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这些关注女学生身心健康的细节教育,目前在全国各中小学仍然是个缺陷。

在教师培训上,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女子学校教师进行世界和我国女子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培训,进行女性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认知思维规律与特点的相关培训,对女子学校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培训,争取培养出具有独立、知性、文艺优秀的现代女子人才。

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一般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主。这种传承方式往往导致人亡艺绝的严重问题,造成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显然传统的民间文艺传承教育方式已不符合实际,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日显紧迫。学校以集中教育为优势,应加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入制度化、组织化发展轨道。早在1937年的阿拉善女子小学,就设有国语(《四书》、《三字经》、《百家姓》,练毛笔字)、算术、音乐、图画、卫生、公民、劳作、英语等十二门课程。其中的公民课主要是学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劳作课相当于现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内容。学生学习刺绣、剪纸、编织技巧等,但不久就因历史政治问题而停办。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贵州省丰富的民族文化及面临失传现状,贵州省率先尝试推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并逐步走上制度化。2002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出台《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到2005年达到了500所左右,2007年增加到1500所左右,并随年不断增加。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属于较早一批实验学校,他们利用音乐、体育课,增设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如《畲家歌》、《粑槽舞》和《芦笙舞》等,并开设了刺绣、蜡染、编织等工艺课。每周利用星期五下午开课,聘请当地5位民间艺人到校担任民族民间文化辅导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004年学校以有限资金添置畲族芦笙以及畲族舞蹈用的粑槽、牛皮鼓等,创建了畲族音乐特色班。赵华甫校长还自己编写了约6万字的《贵州畲族文化教材》,此外还在学校后面的荒山上开出2亩地作为教学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教学,使得该校毕业的女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化,能歌善舞,还做得一手漂亮的针线活,懂得农作物科学种植,成为家中的生产能手。通过学校师生的努力开发和挖掘,畲族传统粑槽舞荣获黔东南州第十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等奖。粑槽舞和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也被列为全州51所“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之一。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得到了学生积极参与、家长支持、社会认可,形成了规范化的良好态势,不仅让在校的畲族女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为这一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进一步追问: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后期效果如何?为此,我提出两点矛盾,以供思考。

(一)女子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矛盾

在广大农村和城镇,民间文艺的开展少不了妇女的功劳,随处可以看到她们在民族歌舞、演奏、刺绣等场合中的精彩表演,六堡女校能够从女性的细腻、灵巧、艺术感悟力强方面加强民族民间文艺的培养,对畲族文化的发展作出可喜的成绩。这些女孩子毕业后,有的继续读书考上大学,有的中学毕业打工或出嫁,但无论走向如何,她们注定走出六堡这个浓厚的畲族文化环境,所到之处,势单力薄,如果其中一个艺术感召力强,往往会带动本村本镇的文艺发展,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并吸收那里的一些文艺优点,进行创新,加强其艺术生命力。比如畲族的酒歌之所以在畲族各地得到广泛流传,便是当地风俗和妇女们的自觉和积极开展的结果。

但大多数难以把这种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由于以前交通与信息的落后,近亲及族内通婚普遍,畲族民间文化的变异和流失情况不大,嫁到附近周围村寨的女子,往往对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起到巩固和发展作用。但现在六堡女子小学的“姐妹们”,分散过大,仅有个别回到家乡,大部分到外省求学、打工,嫁到外地,生活在其它民族的大环境中,其文化环境和民族自豪感发生巨大改变。加上社会对民间文艺的提倡和开展也日渐式微,新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也影响了整个文化环境。所以,女子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这一层面上成为一种文化流失,但离开了女性的参与,民族民间文艺便失去了实施对象,毕竟一些歌舞和工艺学习是男性后天难以培养的。所以畲族女校的女子教育呈现出培养与输出,坚守与出走的矛盾。

(二)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展应注意对象性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对学生进行《畲家歌》、《粑槽舞》、《芦笙舞》等歌舞教育,开设了刺绣、蜡染、编织等工艺课,对学生的课程丰富性和实际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少女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感觉敏捷,模仿能力强,是接受民族文化的最佳时期,师生们不仅传授、学习民族文化,而且还能担负收集、整理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从认知到创新,逐渐产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学校培养的民族歌舞艺术表演人才,在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和旅游村寨的文艺表演中崭露头角,使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和技艺再现舞台,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也使民族文艺的发展得到扩大。

但一些歌舞与工艺并不很适合女性,比如畲族粑槽舞,其击拍古朴,舞姿粗犷,需要跳舞者剧烈运动与协调,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非青壮男子表演方能表现出其原始韵味。跳舞者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用木棍用力冲击粑槽底部,发出巨大的响声,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配合不协调者会伤及舞伴,重者受伤。整个舞蹈共12小节,大约需一个半小时。粑槽舞之所之不适合女性,一方面是以上运动消耗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粑槽舞本来是畲族的祭祀舞,严肃庄重,古时妇女不参与这类祭祀。后来,粑槽舞逐渐被用到某些节日庆典和迎宾表演上,身着盛装的妇女围到舞场的四周跳舞,但主要角色仍然是男性,否则粑槽舞的原貌和精神意义都不再存在。

类似比如畲族的“七姑娘”表演是女性才能演,男性则只能演“牛打架”。这些民间文化也濒临失传。还有畲族古歌也只能由中老年男性传唱,而某些酒歌需要男女配合。所以,我认为畲族女子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应扩大到男女共读的畲族中小学校中,光是畲族女子学校力量太微小。一是地域狭小,民族文化教育范围受限,二是对象单一,不能完全体现畲族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化。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撤并,从大处来说是损失和遗憾,但其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在隆昌片区畲族学校铺展开来,形成良好的教育资源和长效机制。

三、“双语教学”的两难

在畲族聚居区,由于地域的封闭性,日常生活中以畲语为主要交际工具,一些老人说汉话不流畅,学生进入学校后,听不懂普通话,学起来也十分吃力。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在低年级一般都采用“双语教学”辅助,才能使教学正常开展,帮助畲族儿童克服语言困难。具体做法是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同时以畲族语言辅助,教师要说一遍普通话,一遍本地汉语,一遍本民族语言的解释,充当“翻译官”和话语意义阐释者,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强普通话教学,每周星期三专门请县城的普通话教师对全校师生进行普通话培训。

由于畲族女孩语言学习环境单一,多数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后学习相当吃力,造成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六堡畲族女子小学便率先在全县农村小学开设了英语课,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开展“双语教学”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家长认为搞“双语教学”辅助影响学生成绩,教师也认为没有任何收益,仅靠一所学校力量薄弱,加上经费紧缺,教研交流活动难以开展。

随着畲族地区对外的频繁交流,畲语的交际功能不断受限,年轻一代在外求学和外省打工,不仅不会说本民族语语,甚至感到自己说畲语是朋友中的异类而感到羞愧。在农村,族内通婚减少,各民族自由婚嫁,一些母亲不会说畲语,孩子在家庭中也无法得到一个畲语环境,从小说汉话,本民族语言在父辈已失去自信心,这种无奈感是整个畲族社会自身面对外部文化冲击的检验。

但我认为在六堡畲族女子小学乃至整个畲族地区,“双语教学”不应仅仅是课堂的辅助方式,更应成为一种重新学习方式,培养一些语言学专业方面的教师,配合国家民族语言工作者,完成畲语的音标记录和相应教学设计,让母语能够在下一代得到传承。

畲族虽然有语言无文字,但母语的言说能唤醒人们最亲切的情感,在母语的言说与思考过程中,人的整个心灵都充溢着活生生的意象,并构成亲切的母语写作情境。语言教学不光重视浅显的语言教学翻译,还要加强学生想象写作的训练,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用他们各自独特民族感情,写出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尽管使用汉语写作,但语言的选择、修饰与叙述方式,仍渗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其在整体上仍然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畲族的神话、传说、民歌、民间故事引进课堂,只有这样,畲族口头的活性形态文化才能代代相传。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忽略了民族语言思维因素,“双语教学”成为虚弱的辅助工具,在畲族语法中,有的词前面加修饰字,起某种修辞作用,有的宾语在动词前面,能愿动词在主动词后面(如“能说”说成“说能”),修饰语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黄牛”为“牛黄”),这些结构特点扩大到语言造句中,就会有:“饭吃了没有”、“我心里不来”(我想不起了)等造句方式。

像六堡畲族女子小学这种单性学校是一种差异选择的培养方式。因性施教,根据女性固有特点实施女性教育,应开设理科思维训练课,同时针对女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长开设文学艺术赏析、第二外语等。因此,“双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几种语言的表面学习,还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断努力。

四、结语

畲族女子小学遭到撤并的理由是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学生数近年不断减少。为了增加学生数,有效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决定从2009年起,招收本地距校较近的男童学生,打破了清一色的办学特色,到2011年,女生总数仅为56人。加上办学经费紧缺,教师难留、排课紧张等原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运转举步维艰。还有当地政府对女子学校的认识不够,缺乏长远眼光,减弱了对这个全省唯一一所女子学校的扶持力度。一个品牌打响很难,但消失却十分容易。兴起于1932年的敦煌女子小学,当时也受到社会与家长的不理解,学校和政府出动,挨家挨户叫家长,强迫其送女孩子上学,把女校原来的男学生转到东街小学,体现出政府的强有力扶持。

在发达国家女校教育比较受重视,从早年的教会学校到现在女子大学,培养了不少女性精英。近年中国各地也办起了各种女子院校。女校以符合女性特点设置有特色的课程,弥补传统学校的不足,有利于发挥女性固有特长,发挥女生最大潜能,培养杰出女性,实施女校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矫正女孩过早社会化等弊病。当然,强化了性别差异,对女性的成长是否有悖人性关怀,造成不利的后果,比如影响其心理的成长,与异性隔离不利于她们走完与男生接触的心路历程等等,都需要不断的摸索。但针对女子学校单一性教育并不应该简单地过早否定,她至少打破了现在同一化的男女同校模式,也与社会多元化发展理念相适应。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需女性完成。

尽管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在办学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其对民族地区及女性单向教育模式的探索作出了勇敢的尝试。我们应该在相似少数民族地区,把这种教育理念与教学资源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光磊.清华学子情系畲族女子小学[N].黔东南日报,2007-8-6.

[2]吴本恒、赵惠.贵州唯一一所女子小学最后的畲族女校撤并[N].贵州都市报,2012-3-6.

[3]许环环.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5).

[4]赵玉成.女学乃教育之基本也――开创中国女学的务本女塾时代[J].上海教育,2012(1).

[5]李士发.解放前的贵德县女子小学[M].青海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 马尾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堕距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我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数不清的人类文化奇迹,其中包括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生土长、乡土气息十足的文化,它具有不拘一格、自由、朴实有代表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独有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要组成部分”(2)。

首先要明确三洞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受到社会发展变迁的冲击而出现重重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次,三洞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存在着机遇和挑战,只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便能使其得到很好的良好的措施和健全的传承体制的确定将缩小非物质文化发展和物质文化发展之间的时间差,从而缩小文化

最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问题上着手,采用适当的方法才是解决转变中带来的问题的最好的方式。

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要围绕马尾绣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适应当今时展形势而因时制宜和合理开发。

二、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状况

民族文化是凝冻的音乐,是人类文明史和人类居住发展史,每个时代都在自己特有的文化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族非物质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没有万里长城、故宫那样雄伟,显得有些单薄和渺小,但这些凝聚着该民族的精华,是少数民族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相传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制作技艺。长期以来,主要流传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地区,水族人民独特朴素的美学素养,具有鲜明的水族特色和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前马尾绣主要用于缝制在当地,女儿出嫁后生第一个小孩的时候,娘家都会送上一个马尾绣背带作为礼物。保护和传承这种古老技艺对于展示水族群众的创造力,对于研究水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的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尾绣都是靠手把手的方式来传授,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保护名录。

通过笔者对三洞乡各地对马尾绣的调研了解到,总体看来,马尾绣传承情况较为乐观。我们得出:

图1

调查结果表明,马尾绣的传承不存在危机,受访村民中90%的人认为寨子里大部分人都会马尾绣的制作。5%的受访人我们,在他接触的人员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不太熟练马尾绣的制作,5%的人则一点都不懂得马尾绣的由图1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九成多的当地妇女都会制作马尾绣,马尾绣的传承状况良好。

马尾绣在水族范围内已经形成文字,图片,音像等基层培训,保护民间艺人,发展演出宣传队伍开展民间艺术活马尾绣这种独特的刺绣方法是唯一的,是水族流传的艺术品,它在民族学,民俗学、美学已经中外文化艺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成为三都主要的旅游产品推广之一。我们针对当地村民的马尾绣的销售情况作了调查。

图2

在对当地的妇女问卷调查中,91%认为现在的马尾绣主要是外销为主,9%表示他们制作马尾绣的目是自用,包括把他们当做女儿出嫁时的嫁妆等。在板告村,我们拜访了省级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马尾绣制作工艺以及马尾绣工艺制品,十分精美。此外,宋水仙还与三都县家马尾绣工艺品店和马尾绣家庭博物馆,另外还和贵阳、凯里等厂家建立了供销关系。当地的马尾绣销广泛,远销英国等地。目前,马尾绣的传承状况可以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诠释,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方面先,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马尾绣不止是水族人民的生活用品,还用于交易,当地的集市有固定的手机马尾绣的还有一些人与当地马尾绣制作者订购(定做形状,固定价格),以前只是制作背带,现在马尾绣的制作者场的需求还开发了像帽子,鞋垫,鞋子及小型刊物等,品种繁多。现在的马尾绣图案和花纹大多为收购商,布料也多半是工业布料,与以前的马尾绣制作材料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马尾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遗产以来,马尾绣的需求量大增,市场规模扩大了,交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马尾绣已经形成了一个“织——画图案——交给村民绣——收购——对外销售”产销结合的产业链。宋水仙、韦应丽在三洞乡开了一绣工艺制品店,其自身也在制作马尾绣,2011年,三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潘瑶建立了“风之羽”水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以收购销售马尾绣为主,三都县专门在板告,杨柳村等组织了马尾绣培训班,每期十人,有宋水仙、韦应丽等传承人和水书老师来授课,他们的授课除了教授基本的制作技巧和工艺之外,了市场的需要来制作产品,使理论与实践,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结合。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5603

1 引言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是大山的民族,他们热爱大山,敬畏自然,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之间,长期的山地生活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了其民族的传统文化乃至传统生态文化。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和知识大多体现为其本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采集文化、渔猎文化、花鸟文化,也夹杂在民俗节庆、音乐舞蹈、村寨布局、民族服饰、天文历法知识、禁忌习惯和制度之中。在开垦梯田的少数民族中间,还体现为梯田湿地文化和稻作文化。因此,挖掘、提炼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生态观念的合理内核,实现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元素,为当代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供有益的借鉴。

2 产业开发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2.1 传统产业开发式传承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可以为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意识到农林间作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应,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贵州苗族、侗族在低处河谷种稻,在高山上育林。苗族人采用枫竹混植、桐茶混种、农林间作、以耕代抚、以肥促林等农林开发模式,以减少病虫害,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分布于云南、四川的傈僳族村寨,有的采用芒果、石榴、核桃、枇杷与柴胡、金银花、当归、魔芋、甘蔗、早春蔬菜等农林混种、林下种养殖模式,有的采用棕榈、麻栎、香果、桤木与玉米、荞子、水稻、蚕豆、茶叶、蔬菜、小麦等传统农林混种、立体套作模式。根据清水江文书记载,苗族、侗族农林混种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唐宋时期就已有之,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山地民族原始的刀耕火种、轮作和休耕制度亦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恢复,保持生态平衡。现在安宁河谷一带推行标准化设施栽培,推行稻―菜轮作、粮―菜套作和蔗―菜立体套作等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特色蔬菜“春提前,秋延后”,使特色蔬菜产业效益明显,成为四川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除林粮间作外,哈尼、侗、苗等山地民族开拓的梯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滑坡、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高山原始森林下沿等高线通过梯田坡沿湿地的建构,雨季缓解地表径流,旱季保障充裕的农田用水,可以将水资源长期保持在高海拔区位。所构建的“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良性循环复合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以及“山地农耕文化的典范”。

在万物有灵、礼敬万物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山地民族对大自然不妄自取获,不随意以刀斧向之,对山区林中产品的采摘,通常也是有选择分季节地进行。他们主要从山中采集山药、菌类、野菜、野果、地瓜根,捕获蜂蜜或飞虫来补充食物,作为生活的重要来源,以较少的获取维持着生存。这种包含着节制贪欲、适度索取、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自律意识,为林业开发及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林下经济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通过构建农林牧渔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效益的提升和林业的长期发展。

2.2 现代产业开发式传承

在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的山区开发新能源、生物质能,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提灌、太阳能热水器,其中太阳能提灌站可实现无耗能、无人化运行。发展农村小水电,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使用干净卫生的新能源,可以使群众不再上山砍柴。继续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工程。按照高山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招商引资,有的民族地区建立起国家级的现代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将养殖区产生的猪场废水粪便与生活污水进行分别收集,经过一体化厌氧处理器发酵厌氧处理,沼气净化处理,产生的沼液经沉淀后流入厂区周边的果园管道成为液体肥料,产生的沼渣经晾晒后又送入周边的果园作为有机肥使用。在猪沼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作用下,不仅实现了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芒果、牧草、早春蔬菜等植物的种植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形成“养殖――沼气――种植”良性循环发展,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扶贫开发、高效节水灌溉、五小水利等惠农项目资金,运用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完善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产业化、品牌化和组织化建设,着力培育早春枇杷、晚熟芒果、核桃葡萄、苹果石榴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山区农业向基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转变。促进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农耕文化与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互动,推动产村融合,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3 民俗活动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与民俗文化一样,传统生态文化只要还继续存在,就始终是生动鲜活的。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形态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实际参与,内化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特定文化空间下的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力便难以延续,无可避免地成为绝唱。

3.1 仪式、节庆式传承

民族节日可以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与艺术风貌,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平台。节日中的仪式礼仪正是民族记忆、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得以积淀、传播和流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西南山区民族有许多祭山拜树习俗、仪式和节庆。如仡佬族的拜树节,傈僳族的拜树仪式。作为古老的民族,仡佬族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敬畏自然,将自然万物人格化,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的。拜树节及其拜树仪式体现了山地民族万物同源、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体现了崇尚自然、礼敬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生态观念和生存行为方式。

在参与祭祀仪式过程中,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行为规范等都会对下一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授与传承。在有的地区,拜树仪式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拜树节过后,家家户户、村村寨寨便自发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形成习俗。

3.2 口传文学式传承

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节日里,在生活中,跟广西壮族一样,山地少数民族常常以歌代答,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得不唱”、“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之说。通过大量的比喻、排比,即兴创作,即兴演唱。因此要通过山歌、仪式歌,古风俗歌、古事歌和即兴编唱歌曲等形式,通过民间流传的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歌、民谣、谚语等口传文学作品,习得本民族的语言和习俗,建构民族历史的族群记忆,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生态文化。

4 村规民约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4.1 传统习惯法式传承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恪守着不少的祖训、戒律和生产生活禁忌。这些生产生活禁忌属于传统的习惯法范畴。在哈尼族,保护龙树和龙林的戒律执行起来比法律还严。除此之外,村规民约亦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村规民约来源于民间传统村落,产生于聚落或族群日常生产、生活、交往和协调关系中的行为习惯,具有自发性、乡土性、延续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其契约型规范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民间法”。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如瑶族、仡佬族将制定的具体习惯法条文用文字刻在石碑上,形成村规民约的石牌制度。苗族有“鼓社制”、“议榔制”,仫佬族有“会款禁约”,羌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作出细致的规定。一些乡规碑明确规定了保护森林和水源的禁忌和处罚条款。

4.2 融合渗透式传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增加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内容。包括封山育林,不得滥砍滥伐;自觉维护节水灌溉设施,合理使用水资源;不得随意放火烧山,随意垦荒;保护乡村公路及其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在传承方式上,结合民族村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并结合法治进乡村,“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基层政府提出一些易于操作又切实可行的示范性意见,这就为当代生态保护理念和国家法律融入民族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5 学校家庭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5.1 学校传承

一些山地少数民族如傈僳族很多文字的创造来源于傈僳人在森林里的生产、生活活动。因此通过编写《傈僳文字教材》、《傈汉小词典》,以供民族乡各村小、中心小学使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设立传习所等方式,改变傈僳青少年对傈僳族文字、傈僳族自然历不熟悉、不了解、不使用的状况;民族中学和民族院校举办、承办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选送文艺节目,参加各类文艺会演。在大自然中,傈僳人模仿动物、鸟类的生活而创作出形象生动的舞蹈,他们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与动植物沟通交流,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和睦相处的质朴情感。通过文艺会演,参加少数民族艺术节,参加国际国内艺术交流,使本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走出大山大箐,走出深山老林。

5.2 家庭传承

不仅在学校,而且还通过家庭、族群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使传统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仡佬族崇拜青冈树,每年都要定期带上供品前去拜祭它们。有的仡佬族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常会拜祭树为“宝爷”或“干爹”。俚W彝族人还与松树结亲,让儿童认它作干爹妈,拜寄“树父树母”,求其庇护。在傈僳族传统的“煮酒月”,在收获的季节,为了追忆一个久远的传说,傈僳族家家煮酒尝新,全寨人篝火狂欢。在火塘边,在弹奏中,老人演唱古事歌古风俗歌,讲述远古的传统和史诗。年青人脚打跳,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其中有许多舞蹈是表现生产劳动场面的,如挖生地、蒿秧舞、洗麻舞等,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来获得。包括制酒酿酒、田间稼穑、织麻纺麻、印染刺绣、制造弓弩等,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体系、禁忌习俗和信仰观念,抑或演化出传统节日、民间歌舞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此,要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寓教于乐,丰富校外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8~56.

[2]胡展耀.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耦合传承关系探析:从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谈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17~20.

[3]袁礼辉.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观念[J].文学教育(下),2015(7):24~25.

[4]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篇9

一、主题发言——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致辞中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师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愿意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讲话中认为:强烈的人为性文化因素使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将之与封建落后迷信等同视之,在过往的历史上钉上封条。作为实现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时候丢弃旧药方,在音乐教育的权威规范体系中为传统悠久的多元民间音乐、大众音乐生活开辟“去遗产化”和“去边缘化”的空间了。

在主题发言环节,五位教授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论述。樊祖荫认为: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为建设和发展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其总的培养目标。包括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等均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田联韬从具体的实例切入,将自己多年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落脚到音乐学分析角度进行展开。萧梅以《再谈二十世纪的两本书》作为隐喻,探讨如何通过对“两本书”的反思,来考虑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界,探索突围与共建的问题。张欢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实例,探讨音乐教育体系化的重建与双重乐感文化内涵及实践内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内容和文化土壤构成的关系,“植入式”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解决音乐教育者该有的思维框架。谢嘉幸以实施“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唱工程”为实践,探索在当下诸多的音乐文化已经失传,许多孩子再也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母语的背景下,他继“让每一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之后,又提出“教每一个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力求通过教唱,恢复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此项目以广西为试点,包括开展调查、师资培训、编写教材、建立网络平台与资源库以及提供咨询材料等五项内容。

二、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位老师针对此环节,从实际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郁正民对于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现行政策,实施强基固本措施与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艺术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和出台“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政策”(特别是非地区的聚居地政策)等。他还提出要提倡“自助餐”式、多学科交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以及要打破班级制,提倡“导师制”培养的制度。徐寒梅结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办学实例,分析在现存音乐教育体制一贯制带来的教学内容西化、少数民族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和技艺缺失、本土与外来音乐的>中突、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弱视等情况下,如何走出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误区的问题。和云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以及多年的实践出发,对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实事求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想法。金铁红认为萨满教与萨满调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体现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嘉雍群培从藏传佛教的古籍中挖掘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苏娟对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从如何建立符合本省师资培训机制,如何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如何开发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李槐子提出“高等音乐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究竟该承担什么”的问题。

三、少数民铗音乐教学方泫探讨

杨民康结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的经历,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作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科方向,应该按照学历层次的不同而分学习阶段与教学层次;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和分析技能的学习,逐步开设研究方法论研讨课及专题讨论课。张应华针对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提出三对悖论:一是教育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同一性”和后现代“差异性”的悖论;二是多元文化教育理想与“文化代际传播”之“封闭性”的悖论;三是行动策略“差异化”诉求和“同一性”实际操作的悖论。尹媛对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歌唱声腔系统的教学进行了关注,通过田野调查,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传承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蓝雪霏提出高校如何介入到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工程,对于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增加培养指标、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生源、加强师资培训、实施资源整合等办法。王华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做具体论述。黄凌飞以拉祜族葫芦笙舞“体化”传承作为切入点,提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种东方音乐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生态是否能给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来建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经验”?陈蔚以“山花儿”校园传承之路,探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要并举研究。尚建科认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建构,关键在于突破现代性音乐教育体制下普遍主义的音乐“语法”规范、本质主义的审美理性法则以及科学主义的技术规训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多样性的符号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所指内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最终形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文化建构模式。孙凡探讨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播问题。以其自身的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实践对象,在对相关师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有目的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系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五、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模式探讨

篇10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