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技术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制药技术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秸秆技术;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要点;探索与研究
一、保护地生产面临的问题
1.温室温度低:受地理环境影响,本地区温室冬季棚温低一直影响着保护地农业的发展,冬季温室低温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及生理性病害严重发生。
2.二氧化氮浓度低:冬季温室上午随着棚内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午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已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导致作物有机物积累速度降低,进而降低产量。
3.病虫害严重:冬季温室普遍湿度较大,这就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进而增加农药投入成本,同时也会降低农产品品质。
4.土壤板结、盐渍化:由于连作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保护地土壤板结,盐渍化,土传病害发生较重。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的作用
1.释放CO2:根据测定,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温室,CO2的浓度比普通温室提高4~6倍。CO2浓度提高了,在同样光照强度的情况下,光合效率就会提高,也就必然会使大棚瓜果菜的产量提高。这也就解决了大棚瓜果菜因缺CO2不能继续提高产量的问题。
2.放出大量的热量:秸秆生物反应堆除了能释放CO2外,还能释放出大量热量。据测定:20厘米地温能提高4~6℃、棚温提高2~4℃;这也就解决了前面所讲的冬天地温提不上来的难题。
3.生物防治病虫害:秸秆生物反应堆所用的专用菌种中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在分解秸秆的同时,能繁殖产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这些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布在土壤中、叶片上,它们有的能抑制病菌生长,有的能杀灭病菌,防治效果在60%以上,可有效解决病虫害越来越重、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4.有机改良土壤:秸秆分解后会剩下一些残渣,大体上是秸秆总量的13%,这些残渣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留在大棚的土壤中,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除此之外,残渣里面还含有大量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又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样很好地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
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方法
1.物料准备:以一亩地为例,需要农作物秸秆2000~3000kg,麦麸80~100kg,菌种8~10kg,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
2.菌种扩繁:使用前1~2天,将菌种与麦麸按照1:10的比例加水混合,干湿程度以手握成团,扔出即散为宜,然后避光透气发酵24小时。
3.田间操作
(1)挖沟:作物定植前10~15天,将底肥撒于地表后,沿种植行挖沟。沟宽60~80cm,沟深20~25cm,沟长与行长相等,起土分放两边。
(2)铺秸秆:沟内铺填秸秆,厚度10~25cm,均匀踩实。需要注意的是:粗硬秸秆铺填在下方,细软秸秆铺填在上方;沟两端露出秸秆5~8cm,方便浇水通气。
(3)撒菌种:将发酵好的菌种均匀撒到铺好的秸秆上并用铁锹拍震秸秆,以便菌种渗透到秸秆缝隙内。
(4)起土回填、浇水、定植
把起土回填到往秸秆上后浇水,要求浇匀、浇透。2~3天后找平起垄,最后盖膜,定植秧苗。
(5)打孔
定植后及时打孔,在定植株间用14#钢筋由外向内斜向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孔间距20~25cm。(以后每滴灌浇水2~3次需重新打孔一次)
四、注意事项及管理要点
1.注意事项
一是开沟不宜过深(不超25cm);挖沟要规范;
二是菌种、秸秆量不宜过少(每亩菌种8~10千克,秸秆2000~3000千克);
三是覆土不宜过厚(15~20cm,最多不要超过20cm,否则会增加CO2冒出的阻力;
四是打孔不宜过晚,否则菌种会因缺氧反应速度减慢,不能产生充足的CO2。
五是栽植不宜过密,适宜稀植。
2.管理要点
(1)要减少浇水次数,一般常规栽培浇2~3次水的时间,用这项技术只浇1次水即可,切记浇水不能过多。该不该浇水可用土法判断:在表层土下,抓一把土,用手一攥,如果能攥成团就不要浇水,不能攥成团应马上浇水。
(2)前两个月,浇水时不能冲施化肥、农药,尤其要禁冲杀菌剂,以避免降低反应堆菌种的活性。但叶面喷药不受限制。后期可适当追施少量有机肥或复合肥,每次每亩冲施有机肥15千克左右,或复合肥10千克左右。
五、探索与研究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的缺点,成为部分农户不愿意运用该项技术的原因之一,以秸秆粉碎旋耕入地代替人工挖沟铺填秸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力,但作用效果与内置式秸秆技术相比稍显不足,其操作步骤如下:
1.秸秆粉碎:每亩地2000~3000kg玉米秸秆,用铡草机进行粉碎,铡成1~2寸大小。
2.反应堆搅拌:将铡好的玉米秸秆拌入农家肥,同时拌入菌种。农家肥用量为3000~4000kg/亩,菌种用量为8~lOkg/亩。
3.反应堆发酵:将拌好的反应堆用塑料膜盖好,在覆膜温室内沤制15~2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