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作物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 矿山井巷盲分层坐标联测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矿山井巷中段急斜井连接盲分层坐标联测的特点

矿山井巷通常以40-60米高差为一个中段,每个中段又分2-3个分层,所谓盲分层就是不能直接通地表,而要通过竖井或斜井到上层才能与地表连接。地表控制点坐标通常以支导线的方法测量到井巷各中段,再通过斜井或竖井联测到分层,再通过大角度斜井或竖井时,支导线测量方法就不使用了,垂直角太大无法定后视点或者前视点没有架全站仪的地方。只能在下分层的斜井底或竖井底把坐标测量到上分层的井壁上,如此在两个井底测量,这样在同一分层上就有了两个已知的坐标点,在该分层需要与上一分层贯通时,用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加密布设控制点,从而完成该分层坐标控制测量。其优点是不必在已知点架仪器,只在中间几个未知点上设站测量,就可以达到加密测量点坐标,将本分层导线点引到上一盲分层,建立统一坐标系。因此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在矿山井巷盲分层坐标联测或地表(GPS不能使用)小范围测量控制点加密中仍然使用。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和增加了红外线瞄准器,导线测角和导线测边的精度也相应提高了。

无定向附合导线的测量方法(如图加密两点为例)

1、投点

与一井定向的方法基本一致,首先在斜井井筒中悬吊2根钢丝,钢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3m,钢丝悬吊好后一定要进行自由悬挂检查,检查方法可采用最实用的信号圈法。要保证钢丝的悬挂稳定,可以采用增加重砣重量的方法来减少滴水和风流的影响。

2、准备分层连接测量

如图1利用需联测急斜井附近的控制点F1、F2,布设观测点F3,然后在观测点F3处安置全站仪,采用全圆观测法观测方向角、计算出A、B两个方向的方位角,用钢尺丈量出F3—A、F3—B之间的水平距离(采用多次丈量取均值的方法)。观测结束后可现场采用支导线的原理计算出A、B两根钢丝线的坐标。为保证钢丝坐标的准确性,井下、井上连接测量工作要独立观测和计算两次或两次以上,然后取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两根钢丝点的坐标。计算完坐标后可反算出距离s,与现场钢尺拉距s’比较,其差值不应大于0.01m,如其差值大于0.01m需要重新进行联系测量,反则满足要求,可以进行施工测量。

图1

3、待定分层连接测量

测量方法和支导线测量一样,如图2首先在1号点设站测取1-A的距离,然后以已知点A为后视点,以2号点为前视,进行导线测量,如此按顺序在2号点设站,测取每站后视方向至前视方向的水平角和导线边长,测到已知点B为前视结束。为提高精度要往返观测。

图2

定向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

在外业数据检查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做内业计算。如图2,其计算步骤如下:

(1)假设第一边A-1的方位角为0°,然后按各测站的边长和转角进行支导线计算,得出B′坐标。

(2)用B′坐标与已知点A的坐标反算出A-B′的方位角,用A-B′的方位角减去两已知点A-B的方位角,其差值为C,C值近似等于A-1边的方位角。

(3)用A-1边的近似方位角C来重新计算支导线坐标,得出B″点坐标。

(4)用B″点的纵横坐标减去已知点B点的纵横坐标,计算导线的闭合差Fx和Fy。根据导线闭合差边长与导线总边长,算出其相对闭合差。

(5)将导线的闭合差Fx和Fy反号,按各导线边长分配,就可计算出无定向导线各点的坐标。

全站仪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联系测量的精度分析

在不考虑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下,利用全站仪无定向附合导线联系测量确定了井上、井下的两个控制点1、2点,这两个点存在点位误差,对起始边的方位角实际值和真实值造成夹角,因而对1、2方位产生影响的情况主要有:

1、点位误差在1、2两点的连线方向上

图3

如图3,偏离在两点连线方向的误差对1、2两点之间的方位没有任何的偏差影响。它的偏差大小可通过1、2两点之间的计算距离和实测距离的比较得知,进而判断是否满足需要。

2、点位误差在1、2两点的连线的同一侧

图4

如图4,偏离产生在1、2两点连线的同一侧,这样使1、2的方位角实际和计算值产生了夹角,即偏差角θ

tanθ=(22′-11′)/12

3、点位误差在1、2两点连线的不同侧

图5

如图5,偏离产生在1、2两点连线的不同侧,即对立面,这样也使1、2方位角的实际和计算值产生了夹角,即偏差角θ

tanθ=(22′-11′)/12

分析后不难看出,点位误差在1、2两点连线的不同侧所造成的1、2两点之间的方位误差最大,因此我们对点位误差在1、2两点连线的不同侧所造成的误差情况进行分析。

假设为理想情况,及11′= 22′=R,12=T,由于偏差角θ一般很小,因此我们可以简化公式为:

θ=2Rρ″/T

继续假设本分层所选点1、2距离测钎都为3m,同时假定点位偏差为0.5cm,则

θ=2Rρ″/T=(2×0.5×206265)÷300=687.55″

如果将该联测方法应用在采场长度为50m的分层中,用1、2作为起始边布设导线,如不考虑导线测角误差的影响,则到采场边界的点位误差Q为:

Q=(θ×S)/ρ″=(687.55×50)/206265=0.167m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采用浅孔溜矿采矿方法,通过小断面急斜井联系矿房,导致联测条件非常苛刻,从而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联系测量的精度受到限制,但是因为漏斗多,距离短,联测精度无需太高,所以还是可以满足浅孔溜矿法采矿需求的,之前所假设的点位偏差是保守的,所以这样的精度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五、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1、无定向附合导线不能用于作大控制测量。

2、要求使用细测钎定向测角。

3、观测站点不宜太多,站点/多测角误差不能平差。

4、保证投点准确,没有遮挡物干扰。

5、不具备投点条件的急斜井可免棱镜得到A、B点坐标,通过距离检核来确定A、B坐标的可靠性。

六、结束语

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用于矿山井巷测量,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在采场急斜井连接的采场联络道和联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将本分层控制点导至所需分层,完成其他测量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正禄, 工程测量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农业产业聚集区的健康发展对于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侧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产业,对产业聚集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定位上,河南省政府所作出的各项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聚集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 现代城镇化

一、农业产业聚集区的相关定义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各个部门。一个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在某一地区的聚集,实际上也是产业与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的某种关联和联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显现出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的特征与现象。一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引起这个产业的下游产业或行业的繁荣,产生前向联系的效果,而且这些前向联系的行业也逐步会向该地区聚集。

聚集经济是使用广泛而抽象的一个学术概念:或是产业的生产活动,或是贸易与商业的交易活动,或是其他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生产性活动(劳动力聚集)和非生产性活动,在区域上达到比较明显的集中倾向,并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小城镇产业聚集是指关联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企业、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小城镇区域内集中并以城镇网络为基础形成企业间紧密协作的产业体系。

小城镇的产业聚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发生在特定城镇区域内;在小城镇中具有同一特定产业领域,既包括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也包括产业链中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企业;城镇产业链中具有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小城镇相关产业领域中具有紧密联系的企业和服务组织。农业产业聚集区就是集中以上各种条件,在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上,以产业为纽带链接城市和农村促进产城融合的新途径。这是因为在农业产业聚集区中,不同的产业部门(如:畜牧养殖业和水果加工业、粮食作物的各种深加工等)同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和有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如大多数农户,农民合作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深加工企业等)可以共存并且数量很多能够形成关联复杂且密切交错的经济网络,促进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政策建议

基于河南的农村自然条件优势、产业聚集区的优势作用和国家将河南省列为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定位给予的政策支持,河南省坚定不移地开展农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张笑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应对挑战的应急之策,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省加快建设农业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发挥导向和推进作用:

(1)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提升工业主导地位,延长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夯实“原料车间”,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作为工厂加工的原料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加工车间”,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做大做强农作物深加工企业;地方政府采取扶持、引导办法,积极组织农民组建各类农业经营合作组织,促进农业合作,发展“总装车间”,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2)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产业竞争的本质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应用技术开发力度,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对种子培育,化肥农药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领域形成新突破,提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努力营造政策吸引人才、机制激励人才、事业集聚人才和感情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3)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实施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强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原九大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加强公共基础服务,加速城际公交城际铁路的开通,增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地方发展要加强城市与周边农村城镇的密切联系,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带动现代城镇体系发展。

(4)以农业产业集聚区规划为基础,加快完善三个体系发展载体。科学规划集聚区发展,明确功能分区,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聚区对城市产业、人口的承载功能,提高企业入驻能力、水平和数量,将农业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出台鼓励各县市区向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飞地经济”政策,确保责权利相统一。完善集聚区管理体制,增强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保证管理机构高效运转,投资强度科学合理、项目服务细致周到。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建优.产业聚集的特征、成因及类型.当代财经,2003(1).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菜地补偿 制约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220-02

1 工程简介

新疆某水电站工程为径流式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是水力发电。水电站整个动力引水渠道长31km,引水流量为138.8 m3/s,装机容量220 MW(4×55 MW),保证出力126.4 MW,年发电量12.79亿kW・h。

工程建设征地呈带状分布,征地影响范围涉及3个乡(镇)、15个行政村及4个县直单位的386户移民。工程建设永久征收土地7551亩,其中耕地2421亩、园地122亩、林地1339.6亩、牧草地3228.8亩;临时占地3210.3亩;拆迁房屋面积5827.7 m2,以及交通、电力、水利等专业项目恢复改建等。

工程永久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为:耕地补偿基数参照新疆自治区新计价房[2001]500号文规定的一等耕地标准,即1200元/亩;补偿倍数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以下简称《移民安置条例》)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执行,其中,土地补偿费10倍,安置补助费6倍。

工程建设基准年为2008年,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投资主要材料及价格采用2008年12月价格水平。工程建设工期34个约。工程建设征地于2010年正式实施。

2 问题的提出

在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实施阶段,15个永久占地村中有1个村的16户被占地户认为工程永久占压他们的承包耕地为菜地,按照种植粮食作物的一等耕地标准进行补偿是不合理的,他们不能接受,应该按照菜地的标准进行补偿。为此,他们拒不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多次阻挡工程建设正常施工。在经过多次上访无果的情况下,最终诉诸法律,不仅给全县移民安置工作造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而且使工程建设工期拖延2年之久。

针对这个问题,当地州、县人民政府及其移民管理机构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协商,县土地管理局、农业部门及菜篮子办等部门也多次试图对16户被占耕地重新确定土地性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移民监理单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具体情况为:工程建设永久征收该村耕地741亩,全部为水浇地,共计涉及97户村民。其中,征收这16户村民的承包地为110亩。在2005―2007年期间,这16户村民有的种植了小麦或玉米,有的种植了洋葱、胡萝卜或是甜菜、胡麻等,基本上是粮食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倒茬种植,一年仅能种植一季。但是,并没有收集到每户的详细资料。

监理单位也查阅了国家相关政策和国内外以往类似案例,但是,要改变土地属性、按照菜地进行补偿,还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 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3.1 国家政策层面的制约

(1)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我国土地按现状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12类,其中耕地又分为水田、水浇地和旱地。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2)关于菜地的定义。

经查阅,目前国家政策层面上对于菜地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是在《国家建设征用菜地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暂行管理办法》([1995]农(土)第11号)中,对城市郊区菜地进行了约定,即是指城市郊区为供应城市居民吃菜,连续3年以上常年种菜或者养殖鱼、虾等的商品菜地和精养鱼塘。一年只种一茬或因调整茬口安排种植蔬菜的,均不作为本办法所称的菜地。

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该村16户被占耕地均不能定性为菜地。一是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没有对菜地进行单独分类,而是把用于种植蔬菜的土地涵盖在耕地中。而耕地的分类为水田,水浇地,旱地,也不是按种植类别进行分类的。二是没有确切的资料显示这16户的被占耕地连续3年以上全部种植了蔬菜,只是部分农户在自家的承包地上根据需求倒茬种植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等,是轮作地。三是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地区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农作物,即一年只种一茬,也不符合现行城市菜地的标准。

3.2 土地补偿费测算问题的制约

(1)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法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均是采用亩产值倍数法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移民安置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亩产值的16倍。

我国对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采用的是土地被征收前3年的平均年产值乘以一定的倍数。从根本上讲,这种计算方法不能体现土地本身的实际价值,同时倍数计算法也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种植的农作物是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不断调整的,很难确定3年中种植作物变化情况。二是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后,难以对农作物的产量作出准确的统计,调查也难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三是农作物的价格随市场波动,年度之间和年内不同时期的市场价格都是不确定的,很难确定统一的计算价格。四是在实际工作中,取规定的下限还是上限相差很大,很难实行。

(2)征地前3年平均亩产值的确定。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 290-2009)条文说明,经济社会“样本调查的方法分别采用搜集农调队的典型资料、实地访问、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经济社会指标的调查主要采取搜集县农经局统计年鉴资料、农调队资料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由设计单位等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征地前3年平均亩产值和工程征地补偿基数。所以,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情况、设计人员的水平高低,都对确定征地前3年平均亩产值和工程征地补偿基数数值有着直接影响。

3.3 移民安置规划阶段的相关制约

(1)规划设计人员对于国家政策认知程度的制约。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土资厅发〔1999〕97号)”,《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这里的“该耕地”,是指实际征用的耕地数量。而“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中的“该耕地”,则是指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被征地单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量。因此,在计算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时,“该耕地”的概念是不同的。征用耕地土地补偿费中的该耕地,可以理解为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的耕地(一般以县为单位),计算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可以用区域内的平均数值;而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中的该耕地,是指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每人占有的耕地数量,计算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应与村、组平均前3年产值挂钩。不能采用相同的数值进行计算。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采用工程建设征地区域内前3年耕地亩产值进行计算,作为补偿基数,再乘以相应的补偿倍数即可。这种计算方法没有按照“该耕地”的不同含义进行区分,以此确定的安置补助费标准有违公平、合理,也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

(2)地方移民机构和乡村干部等工作深度的制约。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L442―2009)、《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0]33号)的规定,实物调查成果应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并公示后,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其中,属于农村和城(集)镇居民的实物,应由户主签字;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物,应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属于企业的实物,应由企业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实物,应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在实际工作中,属于农村和城(集)镇居民的实物,属于企业的实物或是企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实物,均能根据规定由相关物权人进行签字、认可,但是,对于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调查,按照规定应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一方面这是由我国土地的公有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又现行的于土地承包经营相矛盾。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可的仅仅是被占土地的性质和面积,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农户实际种植了什么。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在征地移民实施过程中,存在类似于菜地补偿这样细节性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影响到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到工程建设,甚至社会稳定。

4 建议

(1)目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新疆自治区“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新计价房[2001]500号,简称自治区500号文)”中都涉及到了菜地的补偿问题,如,自治区500号文规定:“种植特种作物的耕地、菜地、果园的年产值应高于本表一等耕地标准”,“棉花地最高不得超过1.5倍;果园地不得超过2倍;蔬菜地不得超过3倍;葡萄地不得超过4倍。其他经济作物按实际年产值测算”等,但对菜地没有明确的界定。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政策、标准,使其更具操作性,为更加合理的实施补偿提供政策依据。

(2)在进行实物指标调查时,应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逐步深化、细化实物指标调查,特别是对土地的调查,在实施阶段进行土地分户时,应对每户的土地的性质、种植结构进行调查、登记,并有影像记录备查;县、乡移民机构,尤其是乡、村干部,应切实负起责任,尽量提供符合实际的经济统计资料,认真做好实物指标调查、核实工作;同时,应加大土地征收中农户的参与程度,以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对实物指标成果公示期间,涉及人员一定要认真核对,在确定数量、地类、面积无误后,再进行签字、认可;以避免影响在后续工作。

(3)遇到国家现行政策对实际存在的补偿问题没有严格界定时,征地移民参建各方应参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不突破政策框架的前提下,对有争议的补偿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约定,以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并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施工。

(4)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征地补偿的计算依据是征地“前三年”的平均亩产值,这种单一的“前三年”平均产值为计算依据,没有考虑未来几年土地地价增值、产值增加、物价涨幅、科技进步及全社会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从另一方面讲,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从进行可行性研究到征地移民开始实施直至工程建设开工,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根据我国近年来国民总值增长率都在8%以上进行推断,我国农村的耕地收益,无论是传统的种植,还是调整结构以后种植其他的农产品项目,每年的收益也都是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征地移民补偿中,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几年的物价上涨等因素,实行价格动态管理,使征地补偿更加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1] 张穹,矫勇,周英.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1-5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199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 442―2009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特点;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比翼双飞”城乡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农村无论是在气候资源、植物资源、景色资源、能源资源等资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让其世世代代为子孙造福?这是我们农业经济者必须回答的问题。纵观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了,资源也同时遭到了严重地破坏了,如何应对这个问题,这也是我想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用意所在。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80年代初期,联合国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综合性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我国在90年代初期,也提出了要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近几年,在可持续发展上,还特意强调了生态、绿色、环保。

2.特点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一是持续利用,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再生的,所以禁止破坏性利用。二是可选择性,对于农业资源,我们一定要选择性开发,不能随意开采,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三是效益性,就是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效益。

二、为什么要提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自然灾害频繁,破坏生态平衡;主观因素有产业结构单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均,农民收入少,素质,进而引发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具体如下:

1.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生态环境

全球化的气温变暖,使整个地球环境受到破坏。在我国,沙漠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严重流失,地震、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不断,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逐步减少,这不但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也使本来生态脆弱的农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

2.人为因素使生态环境恶化

首先是人为破坏性掠夺式的对资源进行开采,导致草地“三化”现象十分严重。其次城市的废气、废料、废水大量地向农村排放,严重地污染农村水源。再有现在农作物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耕地土壤被破坏,并且出现了土壤越来越板结现象。另外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小,为了生存,纷纷融入城里,这样导致农业经济相对城市越来越落后,制约着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最后,一些边远山区,由于历史原因,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农民利用国家资源发“横财”,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破坏性地开采国家资源,影响了老百姓生活,影响了山区的自然环境。

三、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落后将会影响了国家整个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因此解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1.建立环境制约机制

对于农业经济的保护已经不是农民自身力量可以解决的事情了。我们要从全国抓起,所以要建立全国性的环境制约机制。一是对人为的城里垃圾、废气、废水的流入要加大惩罚力度,严重者将吊销营业执照。二是社会媒体多渠道地向农民宣传普法知识以及破坏自身家园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为自己子孙后代造福的重要性,以及破坏国家资源的违法性。三是实行监督奖励机制,任何人都有权监督社会环境的生态平衡,并对认真监督、检举揭发的人给予保密以及极大的物质奖励。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民收入

要调整好政府、集体、个人的关系,强化农民意识,矫正农民小农意识,杜绝农民个人的乱砍、乱伐现象。另外要帮助、农民鼓励发展农业经济,给他们更多的技术援助以及贷款帮助,让他们有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经济,这样一是可以扩大农民收入,二是指导农民正规生产作业,三是政府的参与,有利于社会的监督,有利于农业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

3.提高农业科技创新

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彻底地改变农业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要提高农业经济的附加值,所以要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科技发展体系。一是要以政府为依托,政府要牵头,要大力鼓励,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技术要到位,要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三是人员要到位,一方面高端人才要不断地创新农业科技,另一方面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对农民进行科技指导与培训工作,这样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技术含金量。

4.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因为许多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剩余产品进行再利用,发展深加工,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还体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如对果树的嫁接、对黑麦等经济作物进行种植改良、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后变成畜生饲料、将互相依托的不同品种的鸭鱼供养一池塘、将粪便处理变成沼气、将矿石资源与大型企业联合开发等,这样就可以做到经济、环境、生态共同和谐。

四、结语

总之,要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先发展制约整体经济的农业经济。要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走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更好地促进环境、生态的平衡。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不断总结、勇于创新、勇于实践,让经济、低碳、高效、环保成为人们生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梅冬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由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3).

[2]秦凤清.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14).

篇5

关键词:农户;番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余国新(1965―),男,新疆人,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F307.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7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20-03

一、引言

新疆“十一五”规划提出,依据本地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新疆特色农业,扶持壮大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巩固提升番茄、制糖、酿造、食用油、芳香植物等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其中红色产业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一黑一白”(石油与棉花)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为处于西部大开发的新疆增添了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为活跃新疆经济、转化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契机。这一产业发展充分体现出新疆实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战略思路。番茄产业在红色产业中占据首要地位,番茄产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红色产业的发展,而其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重点在于农户的参与。

由于番茄(具体指工业番茄)属季节性农产品,具有成熟期集中、易腐烂等特征,番茄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其他农作物不同。番茄成熟期较为集中,在采摘季节容易出现劳动力缺乏,雇工成本上升,销售运输过程中排长队,收购企业压级压价,番茄采摘不及时造成番茄腐烂等现象。此外,番茄销售价格随行就市,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使得农户在选择种植番茄过程中面临的种植风险较高。农户现实种植过程中会做出何种选择?影响农户番茄种植选择行为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本文从微观农户角度研究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现实基础。

番茄的种植加工作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典型,近些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有不少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文献主要是从番茄产业的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从微观农户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基本上还停留在对现象和问题的描述归纳上;从研究的范围上看,多数是从产、加、销的番茄产业链整体分析入手,专注于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方面的研究则甚少。

昌吉市是新疆番茄种植较为集中的地区,笔者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从昌吉市抽取的5个番茄种植典型村,284个农户为考察对象, 采取亲自访谈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对284份样本农户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t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影响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一)数据说明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对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本研究选择昌吉市两个镇5个典型村,每村随机抽取农户进行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笔者采取面对面亲自调查方式进行填写问卷,共使用调查问卷300份,样本共涉及5个村的300户农户,回收后,剔除16份无效问卷①,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84份,问卷有效率为94.7%。

(二)变量选取

本文模型变量选取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三大类影响因素(包括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及农户对番茄种植认知特征),共选取22个影响因素变量,对284户农户样本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具体变量选取包括: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纯收入、是否非农收入、种植规模、种田经验年限等22个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变量加以赋值。

(三)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本文将农户是否种植番茄设为因变量y,即0~1型因变量,将“种植番茄”定义为y = 1,将“没有种植番茄”定义为y=0,Logistic回归函数为:

根据简化以后得:

三、计量结果及分析

本节应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Eviews5.0软件,对284份样本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首先将全部变量引入回归方程,采取逐步剔除方法,最终选取最优估计模型二,具体估计结果见表1。

从两个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看,2个模型LR统计量检验值的相伴概率(p)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可以认为模型估计结果较好,McFaddenR2较理想,说明这两个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检验结果给出了各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和z统计量,模型二作为分析最优估计结果。根据表1计量分析结果,对影响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的因素分析如下:

1、农户的基本特征。户主的性别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男性户主倾向于选择种植番茄。番茄作物不同于一般农作物,它在田间管理、浇水灌溉、采摘等方面需要的人力投入较大,男性自然的身体特征和对风险的态度,使得男性户主比女性户主更容易接受风险较大的种植作物,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户主的年龄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负,表明年龄越大的农户选择种植番茄意愿的阻力也越大,户主年龄越大,思想观念也相对保守,偏向于种植一些人力、物力投入较少并且风险性较小的农作物,选择种植番茄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与现实调查情况相一致;户主文化程度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对农户选择种植番茄行为有直接影响,并且有正向影响作用,意味着户主文化程度越高,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就越强。从风险偏好角度来看,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种植番茄的风险认识较为充分,承担种植风险能力也就越强,选择种植番茄的可能性就越大。

2、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农户家庭总人口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变量系数符号为负,表明农户家庭总人口数对农户选择种植番茄有负向影响作用。可能的原因是,通过调查发现,家庭人口数越多的农户,其家庭负担较重,抗风险能力较弱,从而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就越小;家庭劳动力人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农户选择种植番茄有显著积极影响。劳动力人数较多的家庭,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倾向于选择种植番茄的可能性就越大;家庭纯收入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符号为负,表明家庭纯收入越高的农户,倾向于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程度就越弱。可能的原因是,通过调查发现,家庭纯收入较多的农户种植成本和人力投入较大,从而选择种植投入大、风险较高的番茄作物意愿就越弱;是否有非农收入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符合为负,表明有非农收入的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可能性就越小。可能的原因是,通过调查发现,番茄种植在田间管理和人力投入上要求较高于一般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由于农户生产精力的局限性,有非农收入的农户往往选择种植投入较小的农作物,对番茄种植意愿较弱;种植面积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越强。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为了获取更多收入,热衷于种植收益性较高的经济作物。从风险角度来说,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选择种植多种作物余地较大,承担种植风险能力也就越强,从而选择种植番茄的可能性较大;种植作物种类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种植作物种类越多的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越强,原因是农户通过多元化种植作物,分散种植风险,使农户风险承受能力增强,种植番茄的可能性越大。

3、农户家庭种植特征。产量因素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关注作物产量越强烈的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就越强,也说明作物产量较为可观,能够达到预期,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倾向就越大;成本因素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负,表明种植作物的成本越大,会削弱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意愿;价格因素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种植作物的销售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番茄行为产生显著积极影响,销售价格越高,会增加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积极性;运输因素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表明种植作物交易的运输较为便利,并且成本较大,农户选择种植番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由于番茄采摘季节,运输番茄的农机供应不足,从而出现许多农户排队等车拉番茄,大量成熟番茄腐烂坏死在地,造成农户经济损失,所以运输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番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作用。

四、政策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主要受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总人口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纯收入、是否有非农收入、种植面积、种植作物种类、产量因素、成本因素、价格因素和运输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同。基于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农户的文化教育力度,普及番茄种植知识,有利于农户选择种植番茄。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建立自己的文化站点,便于农户进行文化知识、番茄种植方面知识的学习与交流,从而为农户种植番茄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积极推动农村劳务市场发展,增加番茄种植人力扶持。由于番茄种植、采摘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尤其在采摘期,番茄种植户雇工较为困难成为目前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的制约因素,劳务供需往往出现不平衡现象,影响到农户种植番茄的人力成本投入和种植意愿。

第三,政府应考虑制定番茄收购保护价制度,有效降低番茄种植风险。其实,相比于其他作物,番茄种植风险较大是影响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的主导因素。种植风险主要表现在番茄价格因素方面,由于番茄市场没有统一的收购保护价,在销售季节,导致番茄价格波动较大,随行就市,增大了农户种植风险,从而制约农户参与改善番茄品质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考虑制定番茄收购保护价制度,切实保护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对执行番茄收购保护价制度的企业,给予财税优惠,弥补企业损失,并且组织企业进行市场销售,同时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对不履行订单、不诚信农户进行曝光并建立黑名单,用制度约束来提升农户的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

注释:

①由于问卷都是笔者通过和农户访谈亲自填写的,所以这里的无效问卷主要是指农户在回答问卷问题时中途停止或者对一些问题不回答而造成问卷大量信息缺失的问卷。

参考文献:

[1] 彭秀丽、张杰克.新疆加工番茄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4,(05) .

[2] 马克.新疆番茄产业发展浅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5,(08) .

[3] 李俊龙、王凯.江苏省花卉种植户加入流通中介组织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09) .

[4] 祝宏辉、王秀清.新疆番茄产业中农户参加订单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

[5] 董鸿鹏、吕杰、周艳波.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07,(08) .

[6] 赵建欣、张忠根.对农户种植安全蔬菜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8,(02) .

篇6

通讯作者:张俊飚,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与环境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框架公约下农业碳排放的增长机理及减排政策研究”(编号:712731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农业生产净碳效应测度与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13YB1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编号:T201219)。

摘要 本研究在全面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2010年农业碳排放、碳吸收总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并引入基尼系数,从生态承载力、农业经济贡献力两方面考察了各省级行政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力最强,黑龙江、广西分列第二、三位;、青海、福建则处于倒数第一、二、三位。北京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值最高;辽宁、山东分列第二、三位;、青海、贵州则排在倒数第一、二、三位。②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215 2,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182 8,处于“高度平均”状态。③基于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类:天津等7省1市属于“高-高”型地区;黑龙江等2省2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即生态容量较高,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低;北京等5省2市属于“低-高”型地区,生态容量较低,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高;内蒙古等8省1市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碳吸收;生态承载;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 F323,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11-0036-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06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大气中CO2、N2O、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引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源之一。二、三产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导部门,但快速发展的农业却也是加速气候变暖的重要诱因。而中国作为世界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其17%的碳排放源于农业生产活动。为此,探索一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碳减排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及区域特征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前提。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农业碳排放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李国志等测算了中国农业1981-2007年能源消费所导致的CO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进行了因素分解;李波等基于农地利用视角,从总量、强度两方面考察了我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并利用Kaya恒等式对碳排放总量不断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因素分解;杨钧基于能源消耗与农业生产投入,核算了中国27个省份农业生产导致的CO2排放量,并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全国以及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闵继胜等从种植业、畜牧业两大产业部门入手,较为全面地测算了中国农业生产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分析了其地区特征;田云等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等四个方面测算了中国1995-2010年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其阶段特征,进一步从总量、结构、强度三个层面探讨了农业碳排放区域差异特征。

上述文献成果均是以中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或单独考虑国家层面,或国家、省级行政区域兼顾;对农业碳排放量的测算由单一视角逐步向多因素全面统筹过渡;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现状、时空特征的把握也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趋于准确。不过,在进行区域比较时,集中于单纯的农业碳排放绝对量(如总量、强度)比较,虽可操作性强,却易受农业生产规模或农作物复种指数的影响;而较少考虑各地区农业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及其所对应的碳排放比重,进而考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各省级行政区域的碳减排任务进行分解,而考察区域碳排放公平性与否是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一些学者就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代表性成果:卢俊宇基于时空尺度考察了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能源碳排放的公平性问题;郑立群则利用公平与效率权衡模型研究了中国各省区能源碳减排的责任分担。就目前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能源碳排放领域,较少涉及农业碳排放,而农业碳排放作为我国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头,也应制定相应的碳减排任务分解计划。本文将在全面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碳吸收总量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并引入基尼系数,从生态承载力、农业经济贡献率两方面考察各省级行政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以期为国家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农业碳排放政策及碳减排指标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农业既是重要的碳源,又是碳汇,为此,在探讨农业碳排放区域公平与否时,也考虑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碳吸收。其中,农业生产碳排放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用物资投入所引发的碳排放;二是农作物种植破坏土壤表层所导致的N2O排放;三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CH4等温室气体排放;四是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养殖带来的碳排放。至于农业碳吸收,主要考虑农作物生长全生命周期中的碳吸收,而不考虑碳汇效应同样突出的林地、草地,这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其一,林地、草地所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少,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人为活动虽存在,但就整个林地、草地生态系统而言,人工参与强度不高,所投入的精力、物质成本远不及种植业;其二,林地、草地碳吸收能力通常保持在平稳状态,而种植业碳吸收能力由于易受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农户行为方式变化影响,存在一定潜力和提升空间,对其展开研究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三,对于林地、草地的吸碳能力,学界目前争议较大,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依据不同学派的研究结论所测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1.1 农业生产碳排量测算方法

在参考宋德勇等学者碳排放方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碳排放公式如下:

(1)式中,E为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Ei为各类碳源碳排放量,Ti为各碳排放源的量,δi为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系数。在此基础上,依据农业碳排放源头特征,从四个方面(即农用物资、土壤、稻田、牲畜养殖)确定具体碳源因子及其所对应的碳排放系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分析,对碳排放量进行加总时,将CH4、N2O统一置换成标准C,依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可知,1 t CH4、N2O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分别相当于25 t CO2(约合6.818 2 t C)、298 t CO2(181.272 7 t C)所产生的温室效应。

1.1.1 农用物资碳排放

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并咨询相关专家,认为农用物资碳排放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碳排放,其碳排放系数依次为0.895 6 kg C/kg、4.934 1 kg C/kg、5.18 kg C/kg和0.592 7 kg C/kg;二是农业灌溉活动耗费电能所引起的碳排放,其碳排放系数取266.48kg C/hm2。

1.1.2 土壤N2O排放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土壤表层的破坏易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流失到大气中,其中又以N2O最为突出。相比其他温室气体,N2O具有增温潜势大、滞留大气时间长、破坏臭氧层等特点,其负面作用更为明显。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大量实验,测算了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土壤N2O排放系数。其中,水稻、春小麦、冬小麦、大豆、玉米、蔬菜以及其他旱地作物每公顷播种面积的N2O的排放量分别为0.24 kg、0.40 kg、2.05 kg、0.77 kg、2.532 kg、4.21 kg和0.95 kg。

1.1.3 稻田CH4排放

本研究将参照闵继胜等所测算的各地区水稻田CH4排放系数,该排放系数是按照相关模型输入天气、土壤、水文特征等有关参数,分别测算出了各个省(市、区)早稻、晚稻以及中季稻的CH4排放系数。具体结果详见表1。

1.1.4 牲畜养殖碳排放

牲畜养殖尤其是反刍动物养殖是CH4、N2O产生的又一重要源头,主要包括肠道发酵所引起的CH4排放以及粪便管理系统中所引发的的CH4与N2O的排放。具体到我国,牛、马、驴、骡、骆驼、猪、羊是导致甲烷产生的主要牲畜品种,各自碳排系数见表2。

1.2 农业碳吸收测算方法

农业碳吸收只考虑主要农作物生长全生命周期中的碳吸收。所谓农作物碳吸收,是指作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净初级生产量,即生物产量,计算式表示如下:

式(2)中,C为农作物碳吸收总量;Ci为某种农作物的碳吸收量;k为农作物种类数;c为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单位有机质所需吸收的碳;Yi为作物的经济产量;r为作物经济产品的含水量;HIi为作物经济系数。各类农作物的碳吸收率与经济系数参照王修兰和韩召迎的相关文献,详见表3。[HJ]

1.3 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本文结合农业碳排放特征,将31个省、市、区(由于数据缺失,港澳台三地不在研究考虑之列)作为评价单元,定义洛伦兹曲线为不同单元农业碳排放曲线,即农业碳排放实际分配曲线;然后,连接45°对角线,将其定义为农业碳排放的绝对公平曲线,据此构建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设农业碳排放绝对公平分配曲线与农业碳排放实际分配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农业碳排放实际分配曲线与OX轴之间的面积为B,那么农业碳排放基尼系数=A/(A+B),将依据不同的参考因子探究农业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A面积越小,基尼系数越小,农业碳排放分配则越公平;反之基尼系数越大,农业碳排放分配则越发不公平。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0.2-0.3、0.3-0.4、0.4-0.5、0.5以上分别表示分配“高度(或绝

对)平均”、“相对平均”、“比较合理”、“差距偏大”和“高度不平均”,且通常将0.4作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本研究也将依据这一国际标准,并采用梯形法对其进行求解:

式(3)中,Xi为参考因子的累计百分比,Yi为农业碳排放的累计百分比。当i=1时,Xi-1和Yi-1均视为0。在本文中,农业碳吸收量和农业总产值将分别作为参考因子,以此探讨我国农业碳排放区域分配的公平与否。

1.3.1 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

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是将农业碳吸收量作为参考因子,其中纵轴OY表示31个省(市、区)农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累计百分比,横轴OX则表示31个省(市、区)农业碳吸收量占全国的累计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各行政单位一定比例的农业碳排放需对应相应比例的农业碳吸收,假如某一区域农业碳排放所占全国比重大于其碳吸收所占比重,该地区则损害了其他省(市、区)的利益,让其他地区承担了过量碳排放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反之,则表明该地区有较高的生态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其他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为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作出了贡献。为了更为形象地展现各省(市、区)农业碳生态容量贡献的公平性,构建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ESC)如下:

式(4)中,CAi为各省(市、区)农业碳吸收量,CA为全国农业碳吸收总量;Ci为各省(市、区)农业碳排放量,C为全国农业碳排放总量。若ESC>1,表明该地区农业碳吸收所占全国比重大于其碳排放,具有较高的农业碳生态容量,能为其他地区带来正外部性效应;反之,则说明该地区具有较低的碳生态容量,其引发的农业碳排放需其他地区分担,从而损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

1.3.2 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

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是将农业总产值作为参考因子,其中纵轴OY表示31个省(市、区)农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累计百分比,横轴OX则表示31个省(市、区)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累计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各行政单位一定比例的农业碳排放需对应相应比例的农业生产总值,假如某一区域农业碳排放所占全国比重大于其农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则说明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属于高耗低效率类型;反之,则表明该地区农业经济属于低耗高效率类型。为了更为形象地展现各省(市、区)农业碳排放对农业经济贡献的公平性,构建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ESC)如下:

式(5)中,Gi为各省(市、区)农业生产总值,G为全国农业生产总值;Ci为各省(市、区)农业碳排放量,C为全国农业碳排放总量。若ESC>1,表明该地区农业经济贡献率大于农业碳排放贡献率,农业生产效率较高;反之,若ESC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中的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数据均出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以2010年我国实际使用量为准;农业灌溉面积以2010我国实际灌溉面积为准,水稻、小麦、玉米等各类农作物产量以2010年实际产量为准,农业灌溉面积与农作物产量数据也均出自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出自《2010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以2010年实际播种面积为准;农业总产值数据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由于不存在年际间的纵向对比,故无需考虑通货膨胀影响,只需以2010年实际农业总产值为准;黄牛、水牛、奶牛、马、驴、骡、骆驼、猪、山羊、绵羊等牲畜原始数据出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实际采用数据基于牲畜出栏率以及各年年末存栏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正。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区域比较分析

基于前文所给公式,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2010年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及碳吸收量如图2所示。测算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为29 116.91万t,其中,河南、湖南、四川、山东、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河北与广西依次排在前10位;北京、天津、上海、宁夏、海南、青海、山西、、重庆、陕西则分列倒数1-10位;处于第一位的河南农业碳排放总量高达2 190.38万t,倒数第一的北京仅为65.86万t,两地相差32.26倍。可见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差异较大。从区域分布来看,传统农业大省尤其粮食主产省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有9个碳排放量居于全国前10。至于农业生产碳吸收量,排在前10位的地区依次是河南、山东、黑龙江、广西、河北、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和吉林;排在后10位的地区依次是、青海、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宁夏、福建、浙江和重庆;位居榜首的河南2010年农业碳吸收量高达6 843.98万t,而排在倒数第一的仅为106.14万t,二地相差63.48倍。总体而言,碳汇量居于前列的地区仍以粮食主产省份和经济作物种植较为发达的省份为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本研究仅将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作为碳汇源,而未考虑林地和草地。

2.2 农业碳排放公平性区域差异比较

2.2.1 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及经济贡献系数比较

依据前文所构建的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以及经济效率模型,并结合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量、碳吸收量以及农业生产总值,分别计算其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与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序。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表4不难发现,吉林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值居于全国第一位,该省对我国农业碳吸收总量的贡献率是其农业碳排放贡献率的1.742倍,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生态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其他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黑龙江(1.734)以微弱劣势紧随其后;排在3至10位的依次是广西(1.555)、山东(1.462)、山西(1.395)、河南(1.368)、河北(1.308)、新疆(1.276)、辽宁(1.102)和陕西(1.080)。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力最差的地区是,系数值仅为0.112,碳排放所占全国比重相当于其碳吸收所占全国比重的近9倍,可见生态容量较低,损害了其他地区利益;排在倒数2-10位的地区依次是青海(0.182)、福建(0.452)、浙江(0.515)、上海(0.591)、海南(0.600)、江西(0.608)、湖南(0.658)、贵州(0.675)和广东(0.692)。

北京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值最高,达2.093,表明该地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是其农业碳排放贡献率的2.093倍,农业产出效率较高;辽宁(1.669)、山东(1.632)分列二、三位,两地经济贡献系数值较为接近,但与北京相比差距较为明显;排在4-10位的地区依次是福建(1.545)、天津(1.442)、河北(1.376)、海南(1.356)、广东(1.341)、陕西(1.279)和浙江(1.226)。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率最低的地区依旧是,系数值仅为0.103,该地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程度相当于其对全国农业总产值贡献程度的近10倍,农业产出水平较低;排在倒数2-10位的地区依次是青海(0.250)、贵州(0.583)、江西(0.593)、内蒙古(0.647)、甘肃(0.684)、云南(0.701)、宁夏(0.766)、湖南(0.809)、安徽(0.815)和重庆(0.863)。

2.2.2 我国农业碳排放基尼系数计算

以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评价单元,分别测算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和经济效率模型的基尼系数。测算结果显示:①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215 2,处于“相对平均”状态。从生态角度来看,各区域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碳吸收总体相协调并保持“相对平均”状态,其中,生态承载系数(ESC)大于1的12个省份农业碳排放量占全国43.36%,但贡献了59.40%的碳吸收量;而生态承载系数(ESC)小于1的19个省份仅贡献了40.60%的农业碳吸收量,却产生了56.64%的农业碳排放量。②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182 8,处于“高度平均”状态。从经济角度来看,2010年我国各省级区域的农业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度较高,公平性较为明显。其中,经济效率系数(ECC)值超过1的15个省份农业碳排放量占全国42.46%,但贡献了55.76%的农业总产值;而生态系数(ECC)值小于1的16个省份贡献了我国44.24%的农业总产值,却产生了57.54%的碳排放。总体而言,无论“碳吸收-碳排放”分配,还是“经济水平-碳排放”分配,我国均处于较为平均的理想状态,远离“0.4”的分配差距警戒线。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诸如青海、的一些特殊地区,相比其他省份,这些地区属于典型的高碳排地区,碳排放所占全国的比重是其碳吸收、农业总产值贡献率的多倍,但由于其在全国层面所占份额太小,这种严重不公平性无法通过基尼系数显现出来。

2.3 我国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矩阵聚类分析

基于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可以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类:“高-高”型,即ESC>1且ECC>1;“高-低”型,即ESC>1且ECC

黑龙江、安徽、广西、新疆等2省2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四省(区)均具有较强的生态容量,对全国碳吸收总量的贡献率均超过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率,但成因有所区别:黑龙江、新疆二地人少地多,以粗放型农业生产为主,加之水稻种植规模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安徽得益于其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类型,生态容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则在于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较高,例如其甘蔗产量占全国甘蔗总产量的63.41%(2010年),相比粮食作物尤其是水稻,甘蔗等经济作物品种具有高吸碳低排碳的显著特征。至于经济贡献系数,四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黑、新二地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且以生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粮食作物为主,导致其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皖、桂二地主要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多方面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5省2市属于“低-高”型地区。这些地区生态容量较低主要由两

方面原因引起:其一,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为了提高产出单位面积农地承载的农用物资投入量较大,由此导致了大量碳排放,这以京、沪二市最为典型;其二,部分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相比小麦、玉米,水稻吸碳能力虽略胜一筹,但远不能弥补其所引发的多余碳排放。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程度普遍较高,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因此各个地区对全国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均高于其对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率。

内蒙古、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8省1市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一方面,生态容量普遍偏低,根据成因差异,可将13个地区划分三类:第一类是种植业弱势型,以内蒙古、、青海、宁夏为代表,这些地区畜牧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引发了大量碳排放,但同时由于种植业规模较少,农业碳吸收能力相对有限,由此导致生态承载系数数值偏低;第二类是水稻制约型,以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为代表,相比其他粮食作物,水稻净吸碳能力明显偏弱,而这些地区水稻种植规模普遍较大,制约了本地生态容量的扩展;第三类是生态环境脆弱型,包括贵州、云南、甘肃三地,这些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生产能力较差,农业生产依赖大量的农用物资投入,碳排水平总体较高。另一方面,经济贡献系数值也相对较低,部分地区主要受农业产业结构影响,比如赣、鄂、湘等地;部分地区则受自身农业发展水平制约,比如、青海、宁夏等。

3 结论与讨论

3.1 主要研究结论

结合前文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吉林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值居于全国第一位,高达1.742;黑龙江以微弱劣势紧随其后;排在3至10位的依次是广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新疆、辽宁和陕西。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力最差,系数值仅为0.112;排在倒数2-10位的地区依次是青海、福建、浙江、上海、海南、江西、湖南、贵州和广东。北京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值最高,达2.093;辽宁、山东以较大劣势分列二、三位;福建、天津、河北、海南、广东、陕西和浙江依次排在4-10位。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力最差的地区依旧是,系数值仅为0.103;青海、贵州、江西、内蒙古、甘肃、云南、宁夏、湖南、安徽和重庆则排在倒数2至10位。

(2)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215 2,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其中,生态承载系数(ESC)值大于1的12个省份农业碳排放量占全国43.36%,但贡献了59.40%的碳吸收量。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的基尼系数为0.182 8,处于“高度平均”状态。其中,农业经济贡献率系数(ECC)值超过1的15个省份农业碳排放量占全国42.46%,但贡献了55.76%的农业总产值。总体而言,二者均处于较为平均的理想状态,远离“0.4”的分配差距警戒线。

(3)基于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类: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1市属于“高-高”型地区;黑龙江、安徽、广西、新疆等2省2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即生态容量较高,但经济贡献系数值较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5省2市属于“低-高”型地区,生态容量较低,但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值较高;内蒙古、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8省1市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

3.2 讨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并引入基尼系数,从生态承载力、经济贡献力两方面考察了各省级行政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为国家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农业碳排放政策及碳减排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相比以往研究,本文在以下三方面得到了深化:①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在考虑农业碳排放的同时,还引入了农业碳吸收、农业总产值二变量,进而赋予了研究更为丰富的内涵,即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②在进行区域比较时,不再局限于绝对数量的比较,而是通过比较相对数值(比如所占比重)来体现区域公平性与否,增强了说服力。③针对当前少有学者研究国内农业碳排放公平性问题这一现实,本文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就其省级行政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展开研究,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野并丰富了研究成果。

研究结论揭示了当前我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甚至极端现象(比如),这要求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应避免“一刀切”而体现出差异化。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①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保障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国家可在控制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分配准则将碳排放限额下发至各省级行政区,初始分配准则可以有两种:一是农业总产值所占全国比重,二是农业碳汇所占全国比重,至于采用何种方案将视具体情况而定。初始分配后,可通过市场交易手段对农业碳排放权进行重新优化配置,超出排放限额的地区需向未达到排放限额的地区支付“碳排放权”费用。②产业结构优化与农用物资高效利用协同推进。对于以粗放型农业为主或农业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应着力提高其农用物资利用效率,可采用农业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比如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进饲料配方、改造中低产田等。对于以集约型农业为主或农业水平较高的地区,应不失时机地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向林业、渔业等低碳排放行业倾斜。不过,两类方案的实施并非一成不变,必要时可协同运用。③加大低碳农业投入与立法建设。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生态承载能力较差或者呈现“双低型”特征的地区,以财政补贴为主,包括良种补贴、节能机械普及推广补贴等;对于其他情形稍好的地区则以财政奖励为主,肯定其在农业低碳生产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使其积极性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强化立法与制度建设,中央政府建立健全农业资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低碳农业的全面推进,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当然,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笔者自身水平的不足,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如农业碳排放/碳吸收指标体系构建虽力求全面但仍需进一步细化;未能运用经济学方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碳减排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69-273. [Dong Hongmin, Li Yu’e, Tao Xiuping,et al. China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Its Mitigation Strategy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2008, 24 (10):269-273. ]

[2]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38(12):38-39.[Zhao Wenjin, Li Dufeng, Wang Xianen.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 38 (12):38-39.]

[3]李国志,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研究―基于LMDI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1. [Li Guozhi, Li Zongzhi. Carbon Emissions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LMDI Model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0,(10):66-71.]

[4]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80-86. [Li Bo, Zhang Junbiao, Li Haipeng. Research on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ffecting Factors Decom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8):80-86.]

[5]杨钧.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3):337-342.[Yang Jun. Analysis on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e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2, 46 (3):337-342.]

[6]闵继胜,胡浩.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21-27. [Min Jisheng, Hu Hao. Calcul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2 (7):21-27.]

[7]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J].资源科学,2012,34(11):2097-2105. [Tian Yun, Zhang Junbiao, Li Bo.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Calculation, SpatialTemporal Comparison and Decoupling Effect [J]. Resources Science, 2012, 34 (11):2097-2105.]

[8]卢俊宇,黄贤金,戴靓,等.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 (12):2006-2017.[Lu Junyu, Huang Xianjin, Dai Liang, et al. Spatiotemporal Scale Analysis on the Equal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 27 (12):2006-2017.]

[9]郑立群.我国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担――基于公平与效率权衡模型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 (5):1-6. [Zheng Liqun. Sharing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Provinces:Based on the FairnessEfficiency Tradeoff Model[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7 (5):1-6.]

[10]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 [Zhao Qiguo, Qian Haiya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inking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18 (5):1609-1614.]

[11]齐春玉,董云社.土壤N2O产生、排放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1999,54(6):534-542.[Qi Yuchun, Dong Yunshe.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Soil and Some Influence Factors [J]. Acta Geograaphica Sinica, 1999, 54 (6): 534-542. ]

[12]李胜利,金鑫,范学山,等.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1):2-9.[Li Shengli, Jin Xin, Fan Xueshan, et al. Ruminant Produc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2010, 22 (1):2-9.]

[13]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 (3):18-24. [Song Deyong, Lu Zhongbao. The Factor Decomposition and Periodic Fluctuations of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 (3):18-24.]

[14]田云,李波,张俊飚.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9-63. [Tian Yun, Li Bo, Zhang Junbiao. Research on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11(1):59-63.]

[15]王智平.中国农田N2O排放量的估算[J].农村生态环境,1997,13(2):51-55.[Wang Zhiping. Estimation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 of Farmland in China [J].Rural EcoEnvironment, 1997,13 (2):51-55.]

[16]于克伟,陈冠雄,杨思河,等.几种旱地农作物在农田N2O释放中的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5,6(4):387-391.[Yu Kewei, Chen Guanxiong, Yang Sihe, et al. Role of Several Upland Crops in N2O Emission from Farmland and Its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5,6 (4):387-391.]

[17]庞军柱,王效科,牟玉静,等.黄土高原冬小麦地N2O排放[J].生态学报,2011,31(7):1896-1903.[Pang Junzhu, Wang Xiaoke, Mu Yujing, et 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Winter Wheat Field in the Loess Plateau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1,31 (7):1896-1903.]

[18]熊正琴,邢光熹,鹤田治雄,等.种植夏季豆科作物对旱地氧化亚氮排放贡献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104-1108.[Xiong Zhengqin, Xing Guangxi, H Tsuruta, et al. The Effects of Summer Legume Crop Cultivation on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Upland Farmland [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2,35 (9): 1104-1108.]

[19]王少彬,苏维翰.中国地区N2O排放量及其变化的估算[J].环境科学,1993,14(3):42-46.[Wang Shaobin, Su Weihan. Estimation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 and Its Future Change 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3,14 (3): 42-46.]

[20]邱炜红,刘金山,胡承孝,等.种植蔬菜地与裸地氧化亚氮排放差异比较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2982-2985.[Qiu Weihong, Liu Jinshan, Hu Chengxiao. Comparison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Bare Soil and Planted Vegetable Soil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19 (12):2982-2985.]

篇7

江苏省一直是南方的产粮大省,自然条件允许农作物多次栽培。但是由于地处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灾害颇为严重,夏天的持续阴雨天气,还有淮北地区的干旱,暴雨台风等等。这些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2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定义

农业技术效率,指的是在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技术的生产效能所能发挥的程度,即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占实际成本的百分比;或实际产出水平占相同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百分比。

3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3.1自然环境

虽然当前的农业生产不再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光照条件、气温、湿度等还是对气候有着一定的要求的。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水利设施齐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而丘陵与山地的生产条件差,受自然的影响较大。江苏气象部门拟建立了10个高效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希望依托示范基地,研究出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指标、病虫害指标,以及大棚加固指数、最佳打药时段等高效农业生产系列产品。

3.2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否采用新技术、是否加入专业协会、是否有农技人员指导)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自然条件(耕地类型),影响最小的是退耕还林面积和财政补贴。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提高农户种植业产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有着很大的提高,采用大棚来种植经济作物,进行新品种的开发,都对农业生产技术有着很大的提高作用。

3.3农民素质

时间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素质会逐步提高,对生产技术的训练和掌握会更好,农户的技术效率会逐步提高。一是江苏还残留有传统农业特征,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耕作技术基本依靠传统的简易工具,农业产出与劳动力素质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二是农业经济效益的低下导致大部分素质较高的年轻农民向2、3产业的转移,高素质农民并不从事农业生产。

3.4政府政策

财政补贴大幅度的增加,刺激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农户解决了种子、化肥、农药等所需要的资金,为农户生产提供了保障;政府加大了对退耕还林区的扶持和惠农力度,大力发展当地的林业、畜牧业和第2、3产业,保障了退耕农户收入。

4提高江苏农业生产技术的对策建议

4.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准备,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才可以推广产业化经营,实现集成效益。江苏的农业生产目前是处于较高的水平的,这样就更需要对基础加以重视,必须保障农民对每个大棚的使用都十分熟悉,保证材料的质量。

4.2提高农民素质

江苏省目前还有些农户靠天吃饭,依靠自己的那点传统经验单打独斗,这是不可取的。只有团结起来才会有更好的效益。所以一定先要转变农民固有的小规模经营观念,使之投入集体之中,再集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所应掌握的技术。

4.3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街)要重点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还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实际,确定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为产业服务。要大力培训农民技术人员,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农业科技运用上起到带头样板及辐射作用。

篇8

一、对“生产发展”的理解

综合来看,农民对生产发展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粮食产量与价格、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几个方面。

(一)科技化

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因此新农村一定要重视科技、加强科技服务以提高生产力,通过对农民进行各种技术培训来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机械化

在被调查者中,有19.9%的农民把机械化列为生产发展一个重要标准,认为生产发展就是“机械化生产、一条龙服务”、“科学管理农田,机械化操作,靠人工不能发展”、“农机产品的普及,不再用牛犁地,提高生产力”等。此外也有农民强调基础设施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重点改造水利、修渠、修路、建机耕道等基础设施。

(三)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要实现生产发展,还应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以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少数农民意识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认为农村应该多发展“更赚钱”的经济作物,并把“养殖业搞好,西瓜等作物发展好,将来再养猪养鱼”等。需要提到的是,在谈到对生产发展的理解时,部分农民表现出了对农业生产的消极态度,认为“农业无法让农民致富”,因此,他们认为生产发展的出路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四)粮食产量与价格

除了以上方面外,有部分农民把粮食产量提高作为衡量生产发展的标准,认为“粮食多了就生产发展了”;部分农民认为生产发展应该降低农资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得“农民喂的猪、种的粮食不亏本”;他们希望“把稻谷的价格提高,把猪的价格提高”、“水费不要再上涨,粮食不要再降价”、“农药化肥的价格降低,就是对农民很大的帮助”。

此外,不同地区农民对生产发展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甘肃来说,部分农民认为当地目前的粮食产量(如小麦、玉米等)已经很高,因此应该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对于经济条件中等、且以农业为主的湖南来说,很多农民认为种粮的比较利益太低,生产资料价格高而粮价低,因此希望“贸易要搞好、价格要上去,农产品要卖得出去、有销路”,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对于拥有部分矿产资源的河北调查村来说,当地农民认为解决一些由开矿引起的环境、安全等问题是“生产发展”的基础,此外,“生产发展”还应该包括发展果树种植、开办工厂,解决就业问题等。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江苏来说,很多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已经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生产发展的关键是“农闲的十个月内农民如何千方百计赚钱”。

二、对“生活宽裕”的理解

(一)温饱

在甘肃,由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很差,所以大多数农民认为,只要实现了温饱就是生活宽裕。他们温饱的标准仅仅是有吃、有穿、有住,或者说丰衣足食即可。也有农民表示身体健康也很重要。温饱就是生活宽裕的想法在河北、湖南、江苏3个省也有很多农民提到。

(二)小康

7.9%的农民都把新农村与小康联系起来,认为达到了小康水平便是生活宽裕。他们认为,“新农村”的“新农民”不仅是吃饱、穿暖,而且吃喝要追求保健,农民都住上新房,家中电器要齐备。而且不仅是物质文明丰富,精神文明也要跟上,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比如农村要搞文化娱乐活动,要有配套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场所等。同时,农村还要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城乡之间的联系密切。

(三)农民收入来源方面

农村不仅仅是进行农业生产,还要发展其他副业,同时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养殖业要搞大规模经营,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数量很少的分散养殖。村庄附近要有工厂、企业等,农民不仅可以到外地打工,还可以就近就业。农忙季节,农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非农忙季节,农民也有事情做,可以挣钱。有的农民还表示,希望每月都可以有固定收入,就像城市的工人一样。

(四)农业生产方面

农民的土地有保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低,农产品的价格高,而且销路好。农民家庭的粮食多,不仅够吃,还可以为家庭的经济收入做大的贡献。

(五)有钱

在所调查的农民中,60%的农民提到了有钱。这部分农民对有钱的要求差别很大。有的农民认为只要有钱花、家里没有贷款就可以了,而有的认为有钱花不是生活宽裕,要有足够的零花钱,要有钱做生意,家中要有存款。很多农民给生活宽裕定了收入上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差异也很大,有1000元/年/人、4000―5000元/年/人,也有10000元/年/人,也有的农民认为家家都有几十万的钱剩余才是生活宽裕。

(六)与子女有关的方面

子女上学的费用不发愁,包括上大学。在上学这方面,有农民希望减免子女的上学费用。子女要有工作,生活上独立,并且有能力赡养老人。

(七)公共事业方面

农民的就医条件好,且有医疗保险;农民养老有保障;解决困难户、五保户的生活保障问题,老百姓的困难都能得到解决;农村学校教育条件要好,设施要齐全先进,比如说要有电脑等,还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训“新农村”的“新农民”。

(八)其他方面

农村的妇女要有事情做;整体物价降低;农村的交通要好;各级政府很好地执行国家的政策,政策不能被歪曲等。

此外还有部分农民觉得,生活宽裕是无止境的,就像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样;还有农民没有回答此题,他们说,每个人的想法和标准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生活宽裕是没有具体标准和定义的。

三、对“乡风文明”的理解

(一)邻里之间

邻里之间要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帮困济贫(如对老人、五保户和残疾人等给予帮助和关爱)。人与人之间还要相互尊重、互相忍让。例如,“不乱传谣言”;“不斤斤计较”;“不骂人,有礼貌,言谈举止得当”,有人还认为农民也应该“见面打招呼,说‘你好’、‘早上好’,像城里那样”,等等。

(二)社会风气

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社区内没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耍钱赌博”、吸毒等不良现象。社会治安良好,“农民夜不闭户”。村民还要爱护集体生活环境,不破坏公物、不乱扔垃圾等。

(三)法律意识

村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懂法守法,相信科学,消除封建迷信,反对。很多农民表示应该“移风易俗,婚丧嫁娶不能像以前一样大操大办,劳民伤财”;“铺张浪费的风气要改掉,红白喜事不能太花钱”,等等。

社区内还应有适合村民娱乐和健身的场所,村民有一起聊天、交流的公共空间,文体生活(如扭秧歌、跳舞唱歌等)也丰富多彩。

四、对“村容整洁”的理解

(一)关于道路与街道

很多农民认为村容整洁就是改善道路和街道条件。被调查的农民中有35.8%的比例都提到了“街道”和“道路”两个词。这些农民大多认为街道和道路应该整齐和整洁、宽敞,并且路面需要硬化。

(二)关于垃圾处理

农村垃圾治理也是农民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关于如何治理,很多农民认为“要有统一堆放和处理垃圾的地方,每天有人打扫”;“农民不再乱扔垃圾”;“不再往河沟里乱扔死牲畜”等。

(三)关于房屋的规划与改造

农民普遍认为房屋应该“整齐”、“卫生”,要将房屋与圈舍分开,并且“屋前屋后要绿化”。而对于房屋的改造,部分农民认为应该建楼房,因为楼房“更美观、更整齐”;部分农民希望修平房,认为“只要实用、整齐就可以”;还有部分农民则并不赞成建新房。

(四)其他方面

除上述三个主要方面外,少数农民对村容整洁的理解还涉及其他方面,如清洁水源与清洁能源、卫生、公共场所、村庄环境等。

五、对“管理民主”的理解

从对开放性问题“您对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是怎么理解的”的结果分析来看,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程度最低。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民主”一词的含义。据统计,被调查的480位农民中,有222位完全没有答出这道题,占被调查总数的46.3%。从性别上分析,男性对管理民主的理解明显好于女性,很多农村妇女对管理民主不了解也不关心。此外,在对管理民主的理解上,文化程度是制约农民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多数农民受文化程度低的限制不能理解“民主”一词的含义。

新农村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农民理解的新农村及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内容加以概括,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当前政府与学者对新农村的理解与描绘大多比较宏观,相比之下,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更为简单而具体,并且集中体现为住房的规划与改造、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的改善、村庄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等几个方面。综合来看,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一般都局限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三个方面,却忽略了“乡风文明”与“管理民主”两个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对新农村的这种认识偏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农民当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与急切需求。

二是绝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都是以城市或发达地区农村作为参照物。由于受新农村建设字面意思的误导,以及当前媒体的倾向性宣传和地方政府一些错误做法的影响,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中“村容整洁”方面的内容提及率非常高,并且相当一部分农民都把“新农村”直接等同于“新房屋”。

三是不同地区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具有不同的特点。江苏调查村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受苏南模式的影响较深,普遍追求住宅的楼房化(甚至认为新农村就是集体农庄)、生产的规模化以及乡村的企业化。而以农业为基础的湖南调查村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中更多体现出了对农业生产方面的迫切需求,对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提及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四是农民对生产发展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粮食产量与价格,以及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关注不多。

五是生活宽裕是农民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很多农民用“温饱”、“小康”等抽象的名词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大多数农民都是从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粮食产量富足且价格提高、教育负担减轻、农村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等方面对生活宽裕加以理解。

六是农民对乡风文明的认识主要体现为邻里和谐、社会风气良好以及有相应的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其中杜绝赌博现象是农民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方面。

七是多数农民把村容整洁都理解为街道与道路的硬化和整洁、垃圾的集中处理、房屋的规划与改造等几个方面。其中部分农民甚至认为村容整洁就是建新房。

篇9

 

一、耕地价格评估的现状

 

1.耕地价格评估作为政府支农投资的参考手段应用不够。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助力度,如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划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但是对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投入和重视不够,使得耕地价格评估对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耕地价格评估专业化程度薄弱。具体表现为:执业标准不规范,存在人为操纵评估价格的现象,行业公信力不强;监管力度不够,评估执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执业操守有待提高。

 

3.耕地价格评估未能充分服务于农业经济活动。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农地转包、租赁经营、作价入股等已在不少地区涌现.但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开展耕地估价工作,使得耕地经营权的流转缺乏科学计量依据,耕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补偿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现代化的实现。

 

二、耕地价格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前提不明确

 

对耕地收益价格进行评估前,应明确评估前提,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考察耕地的收益能力。目前,很多评估人员工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评估基准日不能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价格也在不断变化中,评估基准日不能合理确定,估价结果必然会产生误差。其次,作物种植制度不明确,这对估价结果影响很大。作物是一年一熟制还是一年两熟,是连作制还是轮作制,对不同作物产出价值影响很大。

 

再次,耕地开发程度不清晰。耕地外几通,耕地内场地是否平整,是否已具备种植生产条件,这些都影响者评估结果的确定。

 

(二)缺少深层次数量分析

 

目前耕地估价中采用的估价模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分简化,缺少深层次的数量分析。部分估价人员运用收益还原法求取耕地纯收益时,直接采取近3年耕地实际纯收益的平均值,忽视各年耕地收益受作物种植制度、自然条件、集约利用水平等影响而应综合考虑的调整因素。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化了计算过程,但也造成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另外,选取土地还原利率时,也有直接选取一种利率而不考虑市场经营风险因素的影响的现象,这些评估过程的简化违背了土地评估机构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所应有的谨慎性与专业性,对本行业的公信力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三)参数选取主观性强

 

近年来,我国耕地估价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参数选取主观性和随意性表现于以下方面。

 

1.还原利率的确定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实际估价中通常是直接选取一种利率法来确定资本化率,但采用此方法误差较大,应该在已选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市场和风险情况加以适当调整。

 

2.客观总费用的计算存在问题。一是漏掉了一些项目的费用;二是对一些费用的测算不合理,导致许多地区的农地呈现负收益状态,为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耕地价格设置了障碍。

 

3.纯收益测算存在的问题。当前测算农用地纯收益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即直接求取耕地近3年纯收益基础上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地价测算,可能产生由于种植作物不同而引起地价不同的现象,往往出现“高收益高地价、低收益低地价”、“同一块土地,收益大相径庭”等不合理现象,进而导致耕地使用权资产价值的流失,这势必影响了地价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信息的收集缺乏科学性和动态性

 

实际估价工作中,耕地估价的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影响耕地质量及价格的因素很多,要使耕地估价的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耕地质量情况,必须广泛收集有关的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另外,信息和资料要收集和采取多年的连续的数据,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使评估结果更科学。然而,部分估价师考虑到资料收集的烦琐和困难,仅收集和采用近几年的数据信息作为评估资料,这样计算出的评估结果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值得商榷。

 

三、完善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对策

 

(一)耕地估价前提必须要明确

 

1.明确估价基准日。估价基准日是土地价格的定义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地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涨落和变化着的,如果不明确所评估的价格是哪个时点的价格,则所评估出的价格就毫无意义。因此,明确估价基准日是明确耕地估价的必要前提。

 

2.标明作物种植制度。由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因此在符合可持续利用和合法利用的前提下,耕地的利用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主要表现在作物种植制度上。由于同样土地种植不同作物会产生不同的生产能力,进而产生地价的差异,因而为了使耕地估价更加科学、准确,必须标明待估耕地作物的种植制度。

 

3.揭示耕地开发程度。不同的耕地开发程度,对耕地种植作物的选择和投入产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视耕地是否平整、水利通电设施是否齐全,可综合考虑评估种植水田还是旱田更为适合,是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获利更大。

 

(二)加强深层次数理分析模型的应用

 

运用适当模型估算土地纯收益。通过对各种评估方法的综合比较,目前收益还原法是耕地价格评估的首选方法,因此土地纯收益的合理测算至关重要。耕地纯收益系统中,由于部分信息时明确的,部分信息不明确,对于这样一个灰色系统,可以借鉴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收集4—5个年份数据为样本,即可计算得到估价年期的预期纯收益数据。

 

运用合理方法测算土地还原率。目前,比较常用的较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是“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它是在安全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收益的风险大小,加上一定比例的风险调整系数,以此作为还原利率。由于农用地风险难以确定,风险调整系数的确定对评估师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另外,采用 MonteCarlo模拟法确定还原利率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运用概率密度函数模型。根据影响耕地价格的各种因素的变动范围和趋势选择适宜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计算机通过产生的随机数,采用模糊数值迭代法计算得到预期还原利率值。

 

(三)选取参数时要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应全面分析确定还原利率的方法。目前在评估实务工作中可以使用的还原利率的测算方法,包括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安全利率调整法、现实投资收益率排序插入法和MonteCarlo模拟法。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对成交案例的可比性要求较高;安全利率调整法对风险调整值的确定方面要求评估师将其专业性和评估经验相结合;现实投资收益排序插入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性,将搜集到的各种类型投资收益率排序、分析对比,根据经验综合分析确定还原利率;MonteCarlo模拟法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要求较高,但测算结果更有说服力。评估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选择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同时,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在经济学中是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耕地估价过程中风险的表现有两方面: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导致各年间耕地产出剧烈波动;安全利率调整法中风险调整值的确定直接影响还原利率,进而影响最终评估结果。因此,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考虑和重视。

 

(四)科学、连续地收集相关信息

 

1.掌握作物的常年产量和平均价格。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和产量会出现上下波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收集资料时应剔除非常因素的影响,取得作物的常年产量。由于经济环境、宏观政策以及供给关系的变动,每年作物的价格都会有所浮动,应该求出平均价格作为本次评估中年总收益测算的基础。

 

2.年总收益测算时要考虑财税政策的影响。财税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耕地的经济产出量,但可以通过粮食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等影响耕地净收益。在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农村税费改革和种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耕地生产的净收益。另外,土地政策对耕地价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规定了土地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从而决定了耕地所能带来的收益量,最终影响耕地收益价格。

 

3.资料的收集要尽可能齐全且有一定时间跨度。年总收益是农用地按现用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所取得的持续而稳定的客观正常年收入。年总成本费用是指农用地的使用者在进行生产中所支付的年均客观总费用。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应全面收集有关投入和产出的资料,并保证所收集资料有一定时间跨度,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数据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何育忠.加强我区土地评估行业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11,(6):41-42.

 

[2]路婕.农用地价格评估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6).

 

[3]刘萍,付梅臣.收益还原法评估农用地价格有关问题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78-82.

 

[4]曹子剑,等.农用地价值评估中的纯收益核算技术方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8):91-93.

篇10

近年来,云南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正成为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助推力。乡村旅游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而且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云南旅游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亮点。那么,在“旅游+”的命题下,应该如何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呢?本文给出了明确具体的答案。

在做策划的这十几年时间里,笔者接触过很多亟待发展的乡村,也考察了很多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近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旅游+”的命题下,如何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从基层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人口上看,中国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比巨大的国家,尽管城镇化的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着中国,但仍无损中国文化根在农村的事实。

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新热点,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小长假旅游期间,乡村旅游也未让人失望,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测算,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出游超过十公里且超过六小时(不含工作等非旅游动机)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 ,其中乡村旅游人次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

乡村旅游在中国风靡的势头早在二十世纪就已初见端倪,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布尔乔亚们从城市涌向农村,开启了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乡村休闲氛围逐渐形成。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憧憬着“诗和远方”,深入乡村发现新生活,这也是如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积日益膨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土地资源被流转、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农村失守,最终走向衰落。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剂良药,乡村旅游对上述城乡发展衍生的矛盾和问题有极大的正面作用。国家也看到乡村旅游对广大农村的积极作用,不断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016年以来,国家多项政策扶植乡村旅游经济。

2015年“旅游+”概念的提出,给乡村旅游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的对象、内容、方式都可以不断拓展丰富、多种多样。2016年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旅游+”为引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农业经济体系,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农家乐”或者“农家乐+民宿”。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笔者对乡村旅游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体验、会务、乡愁度假、休闲娱乐、乡村养生养老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不能否认现在已经有一批发展不俗的乡村旅游在领跑,但毕竟凤毛麟角。中国的乡村旅游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归结原因:一是产业化水平低,二是旅游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

依托“旅游+”的大机遇,在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生活形态、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新的先进生产力的带动下,乡村产业融合机制加大,努力挣脱过去的阻力,配合乡村旅游突飞猛进的势头,三产结合、三产互助、三产联动,形成全产业链。

笔者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一产做环境,带动二产、服务三产;二产与三产嫁接;三产增加一产、二产附加值”来实现“第一产业+第二a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乡村旅游大环境。

首要问题是做好第一产业。乡村旅游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是乡村旅游最大的景观来源、也是体验式旅游的内容和消费主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饮食习惯,以大地艺术手法种植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四季花卉或经济作物,改善乡村整体环境风貌的同时,实现精准扶贫。这就是“一产做环境”。

其次是带动第二产业。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通过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经济作物等农副产品以及绿色农作物深加工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以当地特色手工艺或其他加工业。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旅游业、加工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带动庞大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有效缓解大量农村人口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外流、老龄化、留守儿童、空心化等问题的同时,打响地方品牌,推进城镇化。

再次是服务三产。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泛,剔除农业和工业,几乎都可以囊括到三产的“门下”。旅游也不例外,在“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大健康”“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城乡建设”“旅游+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并举,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旅游和其他产业联动更加紧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嫁接,开发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寓教于乐”体验游等产品;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拉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业链条,完善和打响盈江旅游商品知名度;再以“农旅融合、工旅融合、服旅融合”三大工程为抓手,撬动各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以旅游为引导的产业升级模式,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

通过上述方式,形成“一产、二产为三产服务,三产带动一产、二产跨越式发展”的联动格局,实现“旅游业+农业+加工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其实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笔者在很多年以前就曾提出,在过去多个策划中,笔者也曾多次运用这样的方式,带动一个片区的整体发展。

2012年,大理海西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策划: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曾大面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花为媒,构建百万亩花海(下关-古城-喜洲-洱源),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为旅游业发展营造环境,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包装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落;在凤仪工业园区建设花卉深加工基地,研发花卉精油、花卉食品、花卉饮料等附加值产品,做足二产空间,带动工业旅游体验;依托花海营造的优越环境,构建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带动当地百姓参与旅游经营,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2015年,昭通市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策划:合理利用国家扶持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及集体用地等政策,在乡村旅游区内构建大批庄园(或农场)项目,打造成为云南庄园生活方式典范(超过3000亩的观光农业园可形成景区,获取相应的门票收入);同时引导范围内的村落百姓开展“农业+旅游”,以农家乐、民宿、乡宿及乡土美食、果蔬等实现经济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