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雕刻艺术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葫芦的雕刻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葫芦的雕刻艺术

篇1

葫芦雕刻结缘

1990年,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就读的马江红,假期里踏着崎岖的小路去探寻克兹尔千佛洞。当她走进千佛洞一个较为完整的洞窟时,她的心灵不由得震撼了:这些壁画多么绚丽和宝贵啊,它完全可以与敦煌壁画媲美!可惜如今千佛洞不少洞窟已经坍塌,她为已经坍塌的壁画惋惜,也为尚存的壁画遗产担忧,于是她马上拿出画具,要把残存的壁画描摹下来。

从千佛洞回来之后,马江红仍然一直心系那里的壁画,如何将那里的壁画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她的一个心结。由此,她开始认真收集龟兹壁画资料,有些龟兹壁画往昔已被盗到西方的,她也托出国的友人在那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将其拍照带回来。

就在她致力于收集、整理龟兹壁画时,马江红忽然又与葫芦雕刻结了缘。那是1992年她来到南疆地区旅游,看到很多当地民族手工艺人在葫芦上烙画,艺人们那种仔细和专注的深情深深触动了她。再看那些成品的彩绘葫芦作品,又如此惟妙惟肖,精美异常,这一下触动了马江红的灵感:何不将龟兹壁画刻在葫芦上,这样一来不就传承了珍贵的艺术遗产了?她当即花600元钱买了一个葫芦,开始了葫芦上的艺术之旅。

和许多艺术家一样,马江红在从事葫芦雕刻艺术上耗尽了心血,走了不少弯路,很长一段时期一直处于迷茫中。她不想用传统的刻葫芦技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经过很多次考虑,最终她决定采用雕刻技法来创作。葫芦表层坚硬且容易穿透,用雕刻技法刻葫芦对用刀力度有很高的要求,力气小了刻不上去,力度稍大一点葫芦表层便会穿透,整件作品就毁了。最初一段时间,马江红下刀时把右手小拇指的指甲都刻劈了,一直到现在都没长好。

马江红的葫芦雕刻处女作是《12木卡姆》,用的就是第一次买的那个价值600元的葫芦。她采用浮雕、透雕、镂雕等雕刻技法刻了一年半时间,接着,她又把龟兹壁画搬到葫芦上。把龟兹壁画搬上吊葫芦,对吊葫芦的质量要求很高。她至今都无法忘记第一次去南疆采集葫芦的情景:那是1993年10月,她完成了第一件葫芦雕刻作品后,专门利用休假时间到南疆采集吊葫芦。当时,当地种葫芦的农户并不多,她一个人挨家挨户去收葫芦,由于语言不通,常常要比划好长时间老乡们才能明白她要的是卡巴(葫芦维语发音)。由于用于雕刻的葫芦品相特别重要,常常是100个葫芦里面只能挑出五六个能用的,故采购葫芦特别费精力。马江红说:“挑选葫芦是一门技术,葫芦种类多,又分为水葫芦和油葫芦,水葫芦木质差,油葫芦木质硬、保存时间长,所以我一般都选油葫芦,此外有霉点的不能要,带疤痕的也不能要。一个普通的葫芦价格在20元左右,但好一点的就得上千元。”她采集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葫芦,并和当地老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今当地老乡们看到葫芦能卖钱,都开始种植葫芦了,她挑选的余地也大了。

十六年艰辛不寻常

马江红的葫芦雕刻实在吸引人:这只葫芦半米来高,整体覆盖着泛着淡淡光泽的浅褐色彩漆,在鼓胀出来的大肚子上面,几个或坐或躺或立的古西域人物环绕在周围,他们举止各异、眉目传神。这是马江红刻绘的克孜尔千佛洞第七十六窟壁画《菩萨与天人》――她最为满意的一件作品。如今日本客商已经将价格开到5万元人民币争购这只葫芦雕。

马江红对葫芦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实在非同寻常。她用了16年时间总结出来的雕刻经验是:首先要选好葫芦,然后去克孜尔千佛洞临摹壁画,找到壁画所有资料和文稿说明,之后根据葫芦的大小把整张壁画缩小,用铅笔画在文稿上,然后将葫芦表层打磨掉,将缩小的文稿画刻在葫芦上,先用浅浮雕技法雕刻,之后再深雕,雕刻完毕后要加色,每一道工序都要煞费苦心,但是马江红却乐在其中。一个葫芦画的完成大约需要1年时间,刻画用的是普通的木刻刀。马江红发现,用砂纸打磨葫芦表层还不如用开水泡,用开水泡过的葫芦再用玻璃片刮光葫芦表层,这样不但干净,而且效果好。马江红还发现加色时用丙烯加蛋清,不但颜色有光泽还不容易掉,保存的时间更长。她对龟兹壁画中的人体,所采用的基本书法是“屈铁盘丝”线条,“用笔紧劲”,“洒落有气概”,更好地表现了壁画造型。

马江红对葫芦雕如此忘情投入,家人可不理解。马江红自从迷上葫芦雕刻后,毅然辞职在家创作,资金不断投入却没产出,丈夫李忠东对此颇有微词,他说:“整天就抱着葫芦,家也不管,孩子也不顾,没洗过衣服没做过饭,有这样的女人吗?家里到处都塞着葫芦,阳台也放满了,我洗完衣服在阳台晾,水滴到她的葫芦上她就跟我吵架,我都不记得我们吵了多少次了。”马江红父母也不理解。马江红将自己的作品拿回去给二老看,二老一眼都不瞄。不过丈夫李忠东后来还是理解了她,当她的第一件作品完成后,丈夫几乎不相信那么精美的作品竟出自爱人之手!他开始支持爱人的创作了。他说:“反正家里的饭我来做,孩子的衣服我来洗,家务活我来干,她那么累,我就帮着她去南疆采集葫芦,还带着儿子一起去,因为儿子没人看啊。”由于葫芦运输途中会破碎,所以不能托运,每次去采集葫芦,李忠东和儿子都靠肩杠手提,甚至连胳肢窝里都要夹着葫芦。马江红感动了,她说:“我每次去接站,看到他们爷俩抱着一大堆葫芦很心酸,真的,儿子都9岁了我还没有给他洗过一件衣服,心里很内疚,为了我的创作,家人付出太多了!”说到这些,马江红有些哽咽。

龟兹葫芦的知音

篇2

雕刻葫芦最初是乡间消闲老辈及小孩养蝈蝈、蛐蛐的笼子和一些较为常见的荷包挡等,经过历代传衍,葫芦雕刻技艺不断成熟,逐步演变成以大型镂空为主要特色,结合浮雕、线刻和刻镂绘等技艺的观赏葫芦,并成为远近驰名的传统文化。

在当地民问传说中,常能听到“葫芦娃孟姜女哭长城”、“金葫芦山银葫芦山压倒邪恶”和“费长房身背葫芦为民行医”的故事。这些优美的神话传说,体现了人们对宇宙的朴素认识,战胜邪恶以保生存的坚强信念和丰富的想像力。

葫芦爬蔓结果时,绵延不断、挂满藤间枝头,十分繁茂,因此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在莱西,用来雕刻葫芦的原材料被叫做蒲芦、壶芦、瓠瓜,多为淡黄色,中间细,像两个连在一起的球,民间称这类葫芦为丫丫葫芦或丫腰葫芦。以前,孩子“过百岁”时,大人们用缨络拴上一个新绘丫丫葫芦挂在窗上逗孩子玩老年人庆寿时,家人会送上“对”葫芦、“福寿”葫芦向老人贺寿,有一些文人墨客在居处室内挂上个“蝈蝈葫芦”,听那秋虫唧唧啾鸣,给居家增添了不少山野情趣……据考察,“蝈蝈葫芦”在莱西见到的最早实物为清朝中期。到了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则为一个期,这个时期的制品常能发现。

雕刻葫芦,得用皮壳光洁无疵、个头匀称、便于造型的当选材,葫芦的装饰多以彩绘为主。彩绘是在刮光外皮的葫芦上,以工笔手法,画上人物或花草图形,待颜色干后,再罩上一层清漆,成品通体光亮如玉,圆润可爱。彩绘的内容早期作品以祈福纳祥为主,如“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等,也有以大红大绿为表现手法的“三友图”、“四君子图”和“观音”、“财神”、“寿星”、“麻姑”等。近年来,民间艺人们开始运用烙画加彩的方法,提高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莱西的雕刻葫芦电常常结合多种技艺,如镂、绘结合,或镂、绘、浮雕结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极具立体效果。雕刻前,要先用铅笔在葫芦上起稿,然后刻线,最后镂空。刀具有平刀、斜刃刀、三角刀和刺针等,刻刀一般由民间艺人自制。镂空雕的花纹既有传统的通体镂空的细密图形,也有组合纹式,边饰多以“古钱”、“回纹”、“万字纹”为主,寓意深刻、极富装饰性。运用在葫芦上的浮雕技艺,则是镂雕技艺的一种演变,技法多样。

篇3

在我看来,雕刻的乐趣是在那日日夜夜里为一件作品流汗制作的时刻。

在我看来,雕刻的乐趣是在那仔细钻研创新雕刻技术的时刻。

在我看来,雕刻的乐趣是在那欣赏每一件精雕细琢的成品的时刻。

在我看来,雕刻艺术是在那感受这门艺术悠久历史的时刻。

我终于抗拒不了它艺术魅力的召唤,面对雕刻毫无感觉的我竟也在姥爷的帮助下拿起刻笔,去享受它所独有的艺术乐趣。

在那个初球的早晨,我第一次走进了永兴得雕刻房,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照葫芦画瓢的妙处了一个带有字样的苹果,老师说:“初次雕刻,不用太难,直到你也可不了太精致。”一个已有苹果雏样的木块摆在我面前,心里暗笑,一个苹果有什么好难得,小菜一碟。看了看我拿着刻刀的手笑了笑,我一点也没理会,一下一下的可着木块希望将其刻的圆滑些,可没想到,这可恶的木块,每刻一下都会有新的棱角出现,我气得恨不得扔掉刻刀,摔掉木块,可我还是吸了一口气,继续着我艰难的雕刻体验,哪有做事不遇困难的阿!姥爷慢悠悠地走过来了“刻不好了吧!”尽管有着太多的不愿,却还是扭捏的嗯了一声,一边笑着一边拿过我手中的刻刀,那长满老茧的手,将刻刀全部握到了手里,不想什么都用一副握笔的姿势,刀似乎不再是刀了,仿佛化作了老师手的一部分,一个个棱角北修的直反光,原本渐渐变小的木块,已经基本上固定了大小,三下五除二,苹果已经成型。

原来每一个雕刻者都要有一个这样漫长的经历才能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后得到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夜已深在微弱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姥爷在精雕细琢的雕刻着他的得意作品,我仅仅市感受到了雕刻乐趣的开端。真正的雕刻乐趣的开端。

篇4

关键词:天然材料;葫芦;茶;文化价值;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葫芦,谐音“福禄”,被视为降福纳瑞的吉祥物,具有多种文化象征意义。在古代用来制作食品器皿、陶制的模具和乐器等,当它被制成酒壶、药盒等传统包装容器时,不仅与绿色包装原则不谋而合,同时深浸了中国古文化素养,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的高超境界[1]。

在传统的工艺葫芦的制作中最普遍的是“烙画葫芦”。其特点是将葫芦的木质材料与中国传统的烫画技法相结合,以烙铁,在葫芦特殊的木质表皮上烙出山水、人物、花鸟等作品。烙画葫芦不宜盘玩,大多是作摆件用的,因其表面烙痕容易磨损,会导致画面褪色缺失而丧失趣味性。

近些年来随着工艺葫芦的发展,机械化的渗透,激光雕刻的工艺葫芦愈加普遍(如图1)。相对传统葫芦工艺,激光雕刻机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更容易实现复杂图案的设计与雕刻操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更适合批量化生产。

图1

虽然葫芦最早是作为容器被人所熟知,但在现代各式各样的葫芦加工工艺里,葫芦很少作为主体材料出现在包装设计里,其最初包装容器的用途像是已经被遗忘,鲜有继承与延续发展。作为最古老的天然材料之一,葫芦如果作为主体材料用在包装设计中,在传承传统古文化的同时,包装产品将无疑更加富有灵动性且能提升商品自身附加值。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2],亦表明茶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茶叶,从它的栽培到采茶、制茶、再到最后的品茶,中间每个过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饮茶艺术进一步上升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中国的葫芦文化与茶文化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葫芦作为包装材料具有朴素的文化气质且再利用价值很高。从生态、文化观念出发,如果将葫芦用于茶叶包装,两者的结合不仅具有强烈文化呼应,又创新了包装形式,集自然淳朴与文化意蕴为一身,一定能在众多茶叶包装中脱颖而出,打动消费者,进一步根植本土文化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在生态化、人性化逐渐成为包装设计主流的今天,葫芦这一最原始又具有文化特质的天然包装容器是值得大力创新推广的。而茶叶作为纯天然草本饮品,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针对包装材料葫芦、包装内容物茶叶所带给人们的天然质朴、文化艺术等特质,以此作为设计出发点,将我的设计定位“集自然淳朴及文化内涵于一身”的茶包装设计。

品牌名称是对产品包装的定位,决定消费者对包装产品的第一印象。因此考虑到本包装设计作品的特质,紧密结合最初的设计定位,我们以葫芦为包装材料的茶包装设计作品品牌名称定为“荼草・语”,“荼”即古“茶”字。宣传语定为“荼草一叶天地间 侧耳倾听 品味悠然”。

葫芦本身品种各异,修长、圆润、水滴等形态本就迥然不同,将葫芦进行形态切割、改造加工,以浮雕、透雕、绘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在对葫芦造型结构进行改造装饰的同时,我们破坏了其原形态的完整性,同时必然也会破坏它的密封性,此外如果内部直接盛放茶叶会略显突兀,也有失美感。因此在葫芦内部,我们决定采用粗制麻布袋做第二层包装。作为天然环保材料,麻布的特点是强度高、吸湿耐晒、防腐抑菌且外观较为粗糙。采用麻布袋不仅可以符合包装技术上的要求,其自然亲切、温暖淳朴的特质与整套包装气质的定位亦十分契合。

以自然清新为出发点,整套包装的装潢设计以大自然最常见的花草虫鸟为主要表现形式,选择各种造型简练流畅的花草虫鸟的搭配设计,线条的自然流畅与葫芦特殊材质的粗糙雕痕感形成强烈对比,在人的视觉上形成一种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效果,使包装作品的形式感与艺术性大大提高。

文字应用在包装设计中,是视觉传达过程中最直接、最明确的表现手法。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殊的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本作品的标志设计(如图2) 我们将书法字体与篆刻艺术相结合,融合朴实清新的整体包装气质。标志雕刻在葫芦身的装潢图案中,采用阳雕,以字线条轮廓为基准,将轮廓以外的部分雕去,凸出字形。这种手法会使作品看起来像是镶嵌在葫芦表面一样,以简洁大方的形式镶嵌在纷繁绚丽的花草中,整体格调古典高雅,在整套包装设计中赋予产品深厚的传统韵味,增加新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图2

图3

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包装形式的发展,而是应该在设计中坚持以文化为本位,以联系实际为基础的。本包装设计作品以天然材料切入点,借助传统造型元素,将茶的独特文化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融汇贯穿于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现代包装设计中生态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 浅议清代葫芦器的造型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示 - 大众文艺 - 2010(4)

注:

篇5

此次福建东南秋拍寿山石专场中最为闪耀的品种当属田黄石。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为稀缺的品种,也是公认的“石帝”,可以说在寿山石收藏当中田黄石是最具象征意义的品种。田黄石对于寿山石市场而言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拍卖数据显示,在寿山石拍卖市场中,精品田黄的单价通常以万元/克为单位,并且历年来稳步攀升,市场规模占到寿山石总成交金额的40―50%,若将明清寿山石藏品统计在内,这个比例还要更高,远非寿山石其他品种能比。此次秋拍福建东南不仅举办田黄珍品专场,将郭懋介、郭卓怀、林文举、林飞、王一凡等名家大师的倾力之作都尽列其中,又有多件重量级的极品田黄亮相夜场,超强阵容绝对值得期待。

田黄专场精品呈现

本次田黄石专场汇聚众多名家雕刻珍品于一堂,共上拍近50件田黄藏品,50g以上田黄14件,其中百克以上田黄7件。其中一件由寿山石雕刻大师郭卓怀(白羽)雕刻田黄石薄意摆件《清明诗意图》,石型饱满,丝纹清晰,质地细腻,重达210g,材质极为罕见,作者略施雕琢,以薄意技法描绘初春景色,意境高远,更加弥足珍贵;巧合的是,由郭卓怀之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懋介(石卿)雕刻的田黄石《梅雀争春》薄意摆件也出现在这个场次中,这件作品重73g,描绘山林小略,曲径通幽,画意浓厚,亦为难得之佳品。由寿山石雕大师王一凡雕刻的《蛟龙》、《伴渔郎》也属精品,其中《蛟龙》摆件重86g,色如熟栗,而温润结凝,灵性逼人,经作者精心雕琢,气势不凡。而由王一凡弟子林金元雕琢的《山居之景》薄意摆件则呈现一派田园气韵,这枚田黄重167g,同样极为少见。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雕刻的田黄石《松下高士图》薄意摆件则不仅材质一流,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一向擅长表现学院派的艺术风格,极少以传统薄意技法进行创作,而这件《松下高士图》则以薄意技法呈现古木苍林,意境深幽,作者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田黄珍品专场中,同样具有特色的还有寿山石雕大师林文举雕琢的《双清》薄意摆件、冯志杰(石癫)雕刻的《金银鬼》摆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完美田黄王者归来

如果说此次东南秋拍珍品夜场中的桃花冻石惊艳群芳,那么在本场中即将呈现的四件罕见的田黄珍品则令人拍案叫绝。其中一枚田黄石瑞兽钮方章,裁切标准,印钮以传统圆雕手法雕刻母子瑞兽,一大二小,形态生动,配以“五铢”钱作为装饰,其质地纯净,脂润通透,凝结性极好,可称田黄冻,重38g,已属难得。而田黄石双狮戏球把玩件则是寿山石雕刻大师冯志杰的作品,重121g,质地通灵,颜色娇艳,作者刀法洗练,运用高超的雕刻技法将材质的美表达到极致,实为不可多得的藏品。

篇6

“葫芦在我们家乡随处可见,别说1200元,1元一个有人要我都种葫芦卖去!”王回青小声对同学嘀咕说。两个女孩的对话被礼品店老板听到了,他认真地对王回青说:“姑娘,你们家乡要是真有葫芦种,可以挑一些形态好的卖给我,别说1元一个,10元一个我也大量收购!”

当确信老板没有开玩笑后,王回青当即回到厂里在电脑上查阅起了葫芦方面的市场信息。这一查,王回青不由大吃一惊。在我国,因葫芦谐音“福禄”,加之形态优美,自古就被人赋予了驱灾辟邪、吉祥纳福的美好意愿。如果把一支普通的家种小葫芦制作成工艺品,就从自然瓜果摇身一变,成了内涵丰富的吉祥物、观赏物和收藏品,身价百倍。网上信息显示,兰州、天津等地的工艺品葫芦加工企业,都在广撒裸葫芦收购帖子,一支外观漂亮的家种葫芦,最高能卖到几十块钱呢!

看到这些信息后,王回青暗想:既然葫芦艺术品的市场如此巨大,自己家乡又有土地,我何不回河北种葫芦卖?她为自己发现了一条“投资小、上手快”的创业捷径而兴奋不已。想到就做,王回青辞职回到河北家乡。

可回家之后,迎接王回青的却是家人的坚决反对。没有家人的支持就没有土地,怎么办呢?王回青耍了个小心计,告诉母亲“以每年1400元的价格租别人家的1亩地种葫芦”。母亲一听当即跳了起来:“什么?1400元可以租两三亩地了,你快别烧钱了,实在想干,我给你1亩地,看你能折腾出个什么样。”

尽管只有667平方米地供自己“折腾”,王回青已经很满足了。她把家里两间闲置的房子收拾出来当厂房,又拿出打工积攒的2万多元钱买了一些设备,并从网上买了600克小葫芦种子,开始了种植试验。

王回青不光是行动派,也是一个思维缜密的女孩,刚播下葫芦种,她就在想,万一收获后裸葫芦不好卖怎么办?为了做两手准备,她就把葫芦地交给爸爸照料,自己到北京找烙画培训班,学习在葫芦上烙画的技术。

2009年,她种葫芦因为串粉而发生变异,在晾晒时又都腐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回青在请教当地农业部门后明白过来,附近如果还有其他品种葫芦,开花会串种;葫芦采摘后,得将表面的一层薄薄的膜去掉,让它保持良好的透气性才能晾晒,否则就容易发霉腐烂。而且晾晒葫芦也有技巧,需要先在阴凉处风干,再放到太阳下曝晒,这样才能把漂亮的颜色晒出来,制作成工艺品。由于经验不足,王回青初次创业就“全军覆没”,一分钱也没有赚到。

第二年种上葫芦后,王回青天天守着这块田地,照料起葫芦来格外小心。然而,2010年7月份倾盆大雨连下了四五天,葫芦架全被风雨打倒。王回青再次失败。

听老人说不能老在一块地里种葫芦,那样会减产。第三次,王回青就就换了一块地势稍微高的田地种植,这样既避免了重茬儿,也能有效防涝。2011年8月历经三年的艰辛坎坷后,她终于收获了2万多个种纯正的葫芦。

把收获的葫芦脱膜、晾晒之后,她按照“小头、细腰、大肚”和“线条流畅、色泽饱满”的业内审美标准,千挑万选出了一批形态出众的葫芦,准备拿到天津的工艺品市场销售。但转念一想,自己才挑出几百个精品葫芦,即使几十元一个卖掉也就几千元钱,何不自己烙画卖高价呢?

王回青是一个冰雪聪明女孩,并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悟力,她的烙画葫芦作品逼真生动,古韵悠长。令她喜出望外的是,当她拿着自己的几件作品去当地的旅游景区商店、特产专卖店推销时,人家开出的价格竟是80~400元!而且自从第一次向他们供货后,这些商店就每隔一两周催一次货,看来还挺畅销。

更令女孩引以为傲的是,2011年10月,她在12个身姿曼妙的葫芦上,以流畅飘逸的线条烙出了《金陵十二钗》的精美图案。在当年的河北手工艺术展上,该作品被一位新加坡客商以8600元的高价买走!而且从此以后,这位艺术品经销商就成了王回青的大客户之一,经常5万、10万元地给她下订单。

由于王回青种植的葫芦品种丰富,结出的果实也各式各样,有的小如珠,有的大如拳,最大的中国白皮葫芦,“肚子”足有西瓜大。根据个头大小,女孩会让它们各尽其用——最小的“拇指葫芦”仅有算盘珠那么大,她就添置设备,把它们设计成清新素雅的葫芦门帘、窗帘,以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稍大些的“鸡蛋葫芦”,被她烙上“出入平安”,或名家书画,做成车内小挂饰卖,或请工匠雕刻成精致的葫芦烟斗,以不菲的价格出售;外形漂亮的大葫芦,则被她烙上了梅兰竹菊、风景山水、古今美女、诗词书法等等,就连一些形态不那么完美、无法做成工艺品的小葫芦,也被王回青热卖了出去。她教都市人把玩这种迷你小葫芦,因为越玩越光滑润泽,有玉的感觉,许多老年人都喜欢花10元钱买回两个。如今,随着王回青种葫芦出了名,邢台地区把玩“拇指葫芦”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1年种植成功的葫芦,让王回青赚到了27万元!惊得父母目瞪口呆。2012年,她把种植面积扩展到了1公顷,并在家成立了“葫芦工艺品种植加工基地”,让父母与雇来的工人负责种植,小姨和几位亲戚负责加工,招来的5位师傅负责烙画,她本人则致力于管理与销售。

扩大种植规模后,为了“走量”,王回青还购置了两台激光雕刻机,在形态等级较次的裸葫芦上刻画印字。相对于手工烙画,机器雕画的葫芦就更加快速简单了,只需要在电脑上调整好图案模板,然后连接激光雕刻机就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机器烙画葫芦每分钟就能生产一个,在市场上能卖8~10元。这样一来,那些既想买件葫芦艺术品,又嫌价格昂贵的普通民众,就有了物美价廉的选择。

王回青还承接个性订制业务。比如有些公司要批量制作吉祥的葫芦礼品,连同年终福利一起发放给员工,她就用机器在一个个葫芦上刻制客户要求的发展语录、员工头像等,再系上中国结,就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新年礼品。

篇7

惊识葫芦是“黄金”

2011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成华参加了在辽宁省葫芦岛举行的葫芦文化节。一件18个葫芦扭在一起的葫芦工艺品卖到了200万元,卖点就是文化创意。这让正在寻找投资项目的刘成华坐不住了。

刘成华认为,葫芦谐音“福禄”。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葫芦文化以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是,他萌发了推广葫芦文化的想法。

经过考察,刘成华发现在湖北及其周边省份做葫芦工艺品者很少。这更坚定了他发葫芦财的信心。

看准了这个行当,刘成华忙活起来。租房子,注册商标,请师傅,葫芦工作室很快就开张了。

2012年,他从山东聊城带回3000多元的葫芦种子,免费发给仙桃通海口、陈场、干河等地的农民试种。

“农户种的葫芦根本不愁销,我全部收购。”刘成华说。他联系了稳定的客源,全部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而种植葫芦的农户,一亩可获得0.6万~3万元不等的收入。

农产品变身艺术品

走进刘成华的工作室,成千上万个葫芦堆满房屋,形态各异。最大的葫芦有1米多高,最小的葫芦只有硬币大小。

随手拿起一个葫芦,刘成华都能讲出精妙的构思和美好的寓意:几个小葫芦连在一起配上中国结,取名“永结同心”;一个长长的挽结葫芦配以雕饰,竟然变成一只姿态优美的鹅;一个歪歪斜斜的小葫芦,用上烙画工艺,成为了一只雕的模样,栩栩如生……

“创意赋予文化内涵。”刘成华根据每个葫芦的形状,设计出《三国演义》《红楼梦》《八仙过海》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雕刻作品,十分精致。

除了创意,这些从田里采摘回来的葫芦,要想变成工艺品,还有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

刘成华介绍,经过清洗、人工打磨、去皮、晾晒、作画等多道程序,才算大功告成。刘成华对每—件工艺品都力求完美,有时完成一件作品需要个把星期。

为丰富制作形式,刘成华充分运用烙画、针刻微雕、彩绘等工艺,在只有几厘米左右的葫芦表皮上雕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拓展了葫芦工艺的技法。

小老板“大野心”

刘成华的第一批葫芦工艺品上市后很走俏。仅在2011年圣诞节一天,就卖了1万多元。北京、武汉、深圳等地也有客户预定。

刘成华说,他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不会只盯着仙桃市,以后会向大中城市拓展。从种植葫芦中尝到甜头的农户,还要继续跟着他种下去。

篇8

窗棂,即窗格(窗子里面横的或竖的格)。窗子的传统构造十分考究,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观,好似镶在框中挂在墙上的一幅画。那些精美的雕刻,成就了窗在中国建筑中的审美中心地位,被称作建筑的美丽眼睛。

唯美的窗棂艺术

人类最早居洞为穴,后来学会造房子。据《说文解字》释,窗从囱转化而来,囱是屋顶上开个洞,窗为通风采光之道。随着建筑工艺的发展,窗对房舍的美化作用才被显示出来。窗棂,即窗户上的雕花格子。窗棂的安置,不仅能通风透光,调节室内空气,而且起着支撑建筑、装点宅容、美化环境的作用。窗格的起源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的窗起源于先秦时期,那个时期窗的式样和风格相对简单,因此当时的窗只起到了基本的功能性作用。到了汉代,才开始出现了结构相对简单的窗户――直权窗。受汉代文人化的影响,在魏晋时期,直权窗才得以迅速地发展和广泛地普及开来,窗开始具有了真正的美学意义。到了隋唐时期,直至宋代,随着我国建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设计工艺日趋完美,窗的装饰手段才日渐丰富、完善,隔心、绦环板纹样繁复多彩,花式窗开始逐步出现。但宋代窗格仍以直权窗为主,花式窗兼有。到了明代,随着手工艺业以及建筑业的高速发达,中国传统窗格的图案装饰艺术不断改进,并逐渐形成了构造简单、典雅大方、风格朴实、线条流畅的明式风格。清朝时期建筑窗格的图案装饰在风格上延续了明代特点,但同时更加显得丰富饱满,其优良的材质、细腻的做工,尤以复杂的图案纹样装饰见长,传统窗格的装饰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最高峰。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到:“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真惟窗栏二事乎。”可见,古人对窗的追求不遗余力。

窗棂的图案类型

在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常会出现一些形状不同的窗棂,如仙桃葫芦、福寿延年、石榴蝙蝠、扇状瓶形等等,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多的是让人在窗子中漫游移步观景,犹如在画廊中赏画。我们不难发现窗子不仅是画,也是诗。比如在古典名诗中就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等千古名句。窗子绝不仅仅是为了透光和通风,一个好的窗子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室人在面朝窗子时,首先感受到的应当是一幅优美的诗文图画,让人难以忘怀。

几何图案

几何图案是窗格上较为普遍应用的装饰手段,有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六角形、冰裂纹、回纹等,并连续延伸作四方或二方连续状到边框。用横、直、斜、曲的线条构成变化复杂、条理巧妙的几何纹样。菱形、菱格、菱角图案是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之一,在门窗格心权花上,属一种点缀图案,也是一种有规则的整体图案及几何形的图案。

动植物图案

动植物图案有龙凤、狮子、喜鹊、蝙蝠、松、藤、梅、石榴、灵芝、蔓草、鲤鱼、各色花卉等,都是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又如“双龙戏珠”、“喜鹊登梅”、“五蝠捧寿”等。人们赋予动植物以文学生命,又具有祈福、祈盼吉祥的寓意和内涵。

人物故事图案

在明朝特别是万历以后带插图刻板的话本小说开始普及流行,对窗格装饰艺术内容产生了影响,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刻板的话本小说。如“桃园结义”、“岳母刺字”之类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故事,又如“麻姑献寿”、“群仙祝寿”、“三阳开泰”等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内涵深刻,意味深长。

吉祥字符图案

民间在窗格图案上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泉”、“安”、“状元及第”、“三星在户”、“寿考维棋”、“祀”等。人物故事纹饰则楷、行、篆、草,潇洒自如。“福”字是其中变化最多,应用最广的文字,往往被图案化、艺术化,变成了一种吉祥符号。

精美雕刻的窗棂

古代的窗子,大致分为六类,一为板棂窗,即花格窗,由窗框和竖向排列的棂条组成,中有横棂,或二条或三条,窗背糊纸,不可开启;二为隔扇,即落地长窗,也称格子门,开门通风、采光,窗棂图案多种,至今仍采用;三是隔断,亦称屏风,妙在轻巧典丽而可移动,其窗棂精雕细刻,成为居室中的精美摆设品;四为槛窗,也称半窗,浙江东阳卢宅现存明式槛窗多种花色;五为支隔窗,多见于北方建筑,分上下两层,皆可上下开启,北京四合院中今存“井字格”支隔窗;六为遮羞窗,以装饰性窗棂来遮挡路人视线,窗上有精美的图案,古朴雅致。

窗棂是木雕匠人施展艺术才华的天地。在南方和北方的众多窗棂样式中,有几处是最为精彩的。徽州窗棂是安徽黄山脚下古徽州民居中颇有特色的窗棂样式,它是徽派建筑的组成部分和装饰的重点所在。一般为厅堂两侧厢房的窗户,面向天井,两侧对称布置,有时为四扇对称。徽式花窗由两扇横向开启的小木窗、固定的飞罩和雕刻精美的窗栏板三部分组成。飞罩除了作装饰外,还有实际的用途,梁思诚曾说:在槛窗或支摘窗的外面常有安固定纱屉一层的。纱屉又名飞罩,是用来糊纱的。梁思诚没有提供纱屉的实物图片,不知道他说的纱屉与徽州所见的飞罩是否为同一物,但在徽州确实看到住户将纱窗布蒙在飞罩上,这样开窗时可以防止蚊蝇进入内室。窗栏板是徽式花窗所特有附属装饰配置,是一块雕刻特别精致的花板(有时由相对独立的上下两组雕刻组成,上部较窄),雕刻的内容常与同一建筑中其他窗栏板组成连环故事。除了装饰以外,窗栏板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它或许是由遮羞窗的装饰外框演变而来,因为安装窗栏板后,窗的位置自然向上抬升了许多,这样外人的视线也就不可能进入内室了。徽式花窗当地又称“小姐窗”,或许与窗内居住者的身份有关。“小姐窗”常与相邻的隔扇(当地称“莲花门”)形成90度的对景,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山西民居与皖南民居齐名,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在山西民居中又以汾河流域的祁县和平遥为代表。平遥窗扇具备了北方特点,有代表性。中国北方风沙大、天气寒冷,为达到防风沙和保温的目的,民居都安装三层窗来防护,这在南方是见不到的。第一层是外扇(当地又叫风窗)糊以麻纸,可以挡风;第二层通常是支摘窗,主要功能是采光,平时并不开启;第三层叫实扇(当地又叫室门)是可以向室内开启的全封闭木板窗扇,夜晚关上实扇,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功能,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安全性。外扇和支摘窗是装饰的重点,棂条图案多样,花结有蝙蝠、佛手等造型,木雕与南方比较显得粗犷。

北方以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的窑洞窗棂最有代表性。窑洞由穴居发展而来,在多风沙和寒冷的北方气候条件下,窑洞显示了良好的建筑功能,即人们常说的冬暖夏凉和遮挡风沙的功能。明清两代山西多巨富大户,窑洞装修的精美程度出乎人们的想象。窑洞窗棂通常只在顶部安一对可开启的天窗通风,其它多为摘窗,与现代的幕墙玻璃颇为相像。为获得更多的光照,窑洞花窗棂条的间隔较大,由成组的方型和扇型图案连缀而成,为了增加牢度在窗与窗、窗与框之间安置了较多的动物和花卉图案的结子,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其中王家大院桂馨书院的窗棂最为华丽精美,是窑洞窗棂的上乘之作。

当然还有故宫的窗棂,金碧辉煌显示了皇家气派,裙板上雕刻的龙凤图案代表了中国建筑装饰的最高等级,在那个时候,这一等级的图案百官与平民百姓家是绝不敢擅用的。

除了木窗,还有砖窗与石窗。苏州院子的漏窗,由白色镂空砖窗配以青砖镶边,或以青砖砌窗,院内绿树成荫,由外观之,极富诗意。在上海的沪南钱业公所,砖雕门楼上有镶嵌的两扇古雅的石窗,其用青石雕刻而成,线条流畅而造型生动,可与木窗、砖窗媲美。

窗棂的美好意义

窗棂的雕刻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价值取向。这些木雕并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的摆设,它是人们在满足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后,进入更高层次――追求精神审美功能的具体表现和物化形式。从内容上大略可以分为教化、祈福、故事(戏雕)和日常生活几种类型。

教化类强调儒家的忠孝思想,主要的图式是岳母刺字和二十四孝等。祈福类通过象征与谐音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如莲荷多子,又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质柔而能穿坚;梅兰竹菊清雅而不畏寒,象征文人的气节与高洁;牡丹象征高贵富丽。还有多种事物的组合象征,松、桃与鹤都有长寿的含义,将松树与仙鹤组成画面,寓意“松鹤延年”。石榴、桃子、佛手三大吉祥果,意为多子、多寿、多福。狮与“事”、莲与“年”、荷与“和”、鱼与“余”、盒与“合”、蝠与“福”、瓶与“平”等。梅与“眉”谐音,喜鹊与梅花组合喻意“喜上眉梢”;狮子与绶带组合喻意“好事不断”,配上钱纹就是“财事不断”。鱼与“余”谐音,余与欠相对,含有多的意思,多福多财多寿是常人所求。民间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喻意平民通过科考等方式求取功名,福禄俱得。鱼又是卵生动物,繁殖力强,象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故事(戏雕)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说岳全传》、《大闹天宫》、《三打祝家庄》等都是窗栏板和绦环板上最常见的雕刻题材。

走近乡间你会在窗栏板和绦环板雕刻中看到大量反映乡土生活的内容,有耕读渔樵、山水风光和琴棋书画;有牧童、织女;有城廓、田野。如果说祈福类内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那么直接描绘现实生活内容的木雕作品,就是对农耕文明和桃园般乡土生活的赞美和歌唱。

篇9

奉先贤、红白喜事和乡俗节庆等传统民俗礼仪活动都要制作各色糕饼粿食,用作供品或礼物赠送,而印制这类糕饼粿食的模具,通常被称为“粿模”、“龟印”或“米粿印”等,材质以木制为主,另有陶、瓷、砖、金属等。

因木质材料丰富、雕刻方便、便于操作、不易摔碎等特点,所以木粿印在闽南民间最为常见。木制粿模主要用闽南本地的樟木、楠木、梨木、柯木等硬木制作,其中樟木制粿模不怕虫蛀,且极为耐用,因此较为多见。木制粿模表面多不加髹饰,使用时先在表面抹油,然后压印粿模。木制粿模经常年使用,油脂渗入木质,表面呈现出黑亮的光泽。闽南气候温暖潮湿,为防潮防蛀,也常在木制粿模表面髹涂朱漆。涂漆后的粿模表面光滑且也不易吸油,使用很方便。粿模上的朱漆,可分为大红、朱红等多种红色,粿模上漆后虽掩盖了木材本身的纹理,但通体朱红色的粿印,更能表达年节时吉祥喜庆的气氛。

木制印模以雕刻的手法制作,图案表现朴实浑厚,线条单纯有力,雕工细致,对于雕刻角度、斜度要求相当精准,若制作有误,往往导致模具不易脱模。构图排列以左右对称、上下均衡为考虑,以圆形较多,取其圆满的吉祥寓意。另外还有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于2012年征集16枚木粿印,其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现介绍如下:

图1 长方形带柄单面团龙木粿印:通长26.5厘米、宽14.5厘米、厚4厘米、柄长9.8厘米。该印模为长方形,带柄,柄端有穿一细孔,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刻圆形菊瓣纹边牙,圆框内刻一团龙头图案,左右两侧分别饰有祥云、仙草纹饰,背面阳刻楷书“杨记”款识,材质为木,是用来制作龙形糕点的粿印,常用来庆贺小孩子满月,意即“望子成龙”。

图2 长方形带柄单面麒麟送子木粿印:通长23厘米、宽11.5厘米、厚2.3厘米、柄长9.1厘米。该印模为委角方形,有柄,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圆形边牙无纹,圆框内阴刻一童子骑麒麟送子图案,手持莲花和笙(生),意为莲生贵子,麒麟旁围绕着祥云。背面有手书“*记”,其中“*”被擦除,印模通体髹红漆,材质为木,多为婚庆生子所用。

图3 长方形带柄单面“囍”字木粿印:通长15.3厘米、宽8.5厘米、厚2.9厘米、柄长5.5厘米。该印模为长方形,有柄,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刻圆形菊瓣纹边牙,圆框内阴刻缠枝,中间为“囍”字图案,背面手写黑字楷书“圣谰胡记”。印模通体髹红漆,材质为木,多为婚庆所用。

图4 长方形带柄单面“福”字木粿印:通长17厘米、宽10.2厘米、厚2.7厘米、柄长5.8厘米。该印模为长方形,有柄,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圆形菊瓣纹边牙,圆框内阴刻莲花,中间为“福”字图案。印模通体髹红漆,材质为木,为节庆及祝寿时所用。

图5 长方形带柄单面凤凰木粿印:通长16.4厘米、宽10.8厘米、厚2.6厘米、粿柄长5厘米。该印模为长方形,有柄,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刻圆形菊瓣纹边牙,圆框内阴刻展翅凤凰图案,印模通体髹红漆,材质为木,多为婚庆所用。

图6 长方形带柄单面人物图像粿模型:通长19.5厘米、宽10.7厘米、厚2.8厘米、柄长7.5厘米。该印模为长方形,带柄,柄上窄下宽呈梯形,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刻圆形边牙无纹,圆框内阴刻三个人物及马:左右为侍从,中间为一骑马官人。印模通体髹红漆,系糕饼印模,质地为木,为节庆时所用。

图7 委角长方形带柄单面弥勒佛木印模:通长18.4厘米、宽8.7厘米、厚3.5厘米、柄长6.2厘米。该印模为委角长方形,带柄,柄上窄下宽呈梯形,单面单眼粿印。正面阴刻一大弥勒佛,中间为一小弥勒佛。质地为木。为祭奠神明时所用。

图8 方角圆形带柄单面“囍”字木印模:通长21.1厘米、宽11厘米、厚2.6厘米、柄长8厘米。该印模为方角圆形,带柄,柄底端有穿一铁质圆形挂钩,柄上窄下宽呈梯形,单面单眼粿印。正面刻菊瓣纹边牙,圆框内阴刻一个“囍”字,周边缠绕五只展开双翅蝴蝶,构成五福捧寿图,质地为木,为婚庆所用。

图9 长条形单面雕图木印模:长24厘米、宽4.5厘米、厚1.8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无柄,单面四眼粿印。正面上端分布一排四个阴刻酥饼模,边牙为圆形菊瓣纹,中间雕刻图案。背面以毛笔写有“茂记”款识。印模通体髹红漆,质地为木,为节庆时所用。

图10 长条形带手柄单面雕“状元及第”、暗八仙和八吉祥纹木印模:通长32.8厘米、宽5.1厘米、厚2.5厘米、柄长9.8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长弧形手柄,柄端有穿一细孔,单面五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五个阴刻糕饼模,相间分布圆形和委角方形印模,圆形印模边牙为圆形菊瓣纹,委角方形印模边牙无纹,中间图案分别雕刻“状元及第”、暗八仙中的花篮、鱼鼓、葫芦,以及八吉祥中的,以此印模通体髹红漆,质地为木,为节庆时所用。

图11 长条形单面雕“宜录寿喜康宁”木印模:长29.5厘米、宽5.2厘米、厚2.8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无柄,单面六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六个阴刻糕饼模,边牙为圆形菊瓣纹,中间分别刻有“宜”、“录”、“寿”、“喜”、“康”、“宁”。质地为木,为节庆时所用。

图12 长条形单面雕百宝图木印模:长28厘米、宽4.4厘米、厚1.8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无柄,单面九眼粿印。正面均匀分布一排九个阴刻糕饼模,分别为鱼、芭蕉扇、蝴蝶、扇子、梅花、莲蓬、元宝、葫芦、莲花。质地为木,为节庆时所用。

图13 长条形二片合单面雕“福禄寿喜”木印模:长32厘米、宽8厘米、厚3(上片0.8、下片2.2)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无柄,由上下两片木板组合而成,四眼粿印。上片雕刻一排四个镂空糕饼模:两个委角方形,边牙无纹;两个圆形,边牙为圆形菊瓣纹。下片单面雕刻,正面分布四个与上片对应的阴刻印模:两个为委角方形印模,中心图案分别刻有“福”字和“禄”字,周围对称分布四只蝴蝶和四朵莲花;两个为圆形印模,中心图案分别刻有“寿”字和“喜”字,周围对称分布八只蝙蝠。质地为木,为婚庆时所用。

图14 长条形单面雕寿桃花卉木印模:长28厘米、宽7厘米、厚3.5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无柄,单面三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三个阴刻粿模:一为桃形,边牙无纹,中间雕刻寿桃图案,中间刻“寿”字;一为圆形,边牙为圆形菊瓣纹,中间雕刻图案;一为圆形,边牙无纹,中心雕刻一朵水仙花。印模全身涂红漆,质地为木,系祝寿时所用。

图15 长方形双面雕“福寿康宁”木印模:长38厘米、宽12.3厘米、厚5厘米。该印模为长条形,无柄,双面雕刻。正面分布一排四个阴刻糕饼模:一为委角方形,中间刻“福”字;一为寿桃形,中间刻“寿”字;一为圆形,中间刻“康”字;一为六角星形,中间刻“宁”。边牙均为圆形菊瓣纹,中心图案依花纹及笔画有密集小板钉(高约3.5毫米)。背面不规则分布六个图形印模,分别为仙翁图、长青树图、圆形九宫格图、委角方形蕉叶纹图、六菱花形九宫格图、八菱花形牡丹纹图,边牙均为圆形菊瓣纹。质地为木,系祝寿时所用。

篇10

关键词:清代广州牙雕;地位;行业组织;工艺;艺术特色

中国分类号:J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11-3

中国象牙雕刻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苏州、广州、北京为代表,各自形成了地方牙雕的色彩。苏州牙雕典雅醇厚、文化气息浓厚;北京牙雕古朴典雅、带官宦气质;而广州牙雕精细工整、玲珑剔透、富有装饰性。

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代,广州就有象牙雕工艺了。在《淮南子》卷18《人间训》中说:“秦始皇统一岭南,其目的之一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1983年,在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赵昧墓西耳室,就出土了5支原支象牙,但已全部朽裂,同时出土了其它牙雕器物,如象牙厄、象牙泡钉、象牙算筹,残牙雕器等,这是广州最早的汉代象牙雕刻品的历史实物见证。晋代,广州出现了象牙编织的精湛工艺,据王隐的《晋书》记载:“车永为广州刺史,永子溢多,使工作象牙细簟”。足证当时广州工匠已掌握了牙雕塑技艺。在南越王宫遗址唐代地层里出土了象牙圆雅人头像及一些象牙加工碎料,这说明广州的牙雕工艺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是,清初前,广州牙雕并未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苏州样,广东匠”说明广州牙雕尽管工艺水平高,但还处于对苏州牙雕的模仿状态而已。到了清代,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繁荣的对外贸易,促使广州牙雕迅速发展成为在中国牙雕史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南派牙雕。

一、广州牙雕地位的确立

1644年,清世祖统一中国,各行各业都有待重整旗鼓,百业待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实施“海禁”政策,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东南亚、非洲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为广州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使广州文化、经济得以繁荣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汇,带动了广州牙雕工艺水平的提高,广州牙雕在这个大前提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广州象牙雕刻和牙丝编制的工艺精细巧美,深得宫廷显贵喜爱

广州象牙大多来自东南亚,广州象牙雕刻与牙丝编制工艺凭借进口象牙的方便条件得到发展。精美的象牙制品被清代广东官员作为土贡进贡朝廷。据《宫中・进单》所记可以窥见一斑:雍正九年五月初一日广东巡抚鄂弥进象牙面扇5柄;同年四月二十一日广东总督郝玉麟进象牙扇4柄;雍正十年二月二十八日广东巡抚鄂弥达进牙扇5柄;同年四月二十一日广东总督郝玉麟进牙扇4柄;雍正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象牙葵扇50柄、鹤顶牙扇5柄;同年二月二十八日广东总督鄂弥达进牙扇5柄,牙牌掌扇50柄,牙香囊100枚;雍正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牙扇5柄、牙席2副、牙枕4个、牙座褥4副;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海关监督毛克明进象牙席2床;雍正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象牙扇5柄;同年闰四月十九日广东巡抚杨永斌又进象牙扇5柄。上述雍正时期广东官员贡进内廷有象牙雕刻和牙丝编缀两种。牙丝编缀在清代广州象牙工艺中堪称一绝。它首先将硕大而坚硬的象牙劈成篾子,再编缀成席、枕、座褥等凉爽宜人的夏季用品,以及编缀大小龟背纹或线纹等牙丝工艺品。由于用料贵、耗料大、工程复杂、劳民伤财,激起民愤。雍正二十年降旨严禁广州编制牙席,乾隆朝继之,牙席编制遂绝;然而,牙丝编缀工艺仍代代相习,根据宫廷装饰陈设需要,设计制作用料较少的工艺品,如牙丝编织扇、牙丝编织灯笼、花篮、香薰等,象牙工匠师精心构思、精工细做,将编织与浮雕巧妙结合,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独具特色的新型装饰风格。广东官员向内廷进贡牙丝宫扇即为明证。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十八日两广总督长麟仍进牙丝宫扇5柄;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广东巡抚郭世勋也进牙丝宫扇5柄。据《宫中进单》所记,从雍正至乾隆年间,每年岁贡中,广东官员均以牙丝编织执扇五柄或十柄按数向朝廷交纳。这些进贡用来陈设用的象编织扇,有的交到圆明园,有的直接交到宫内敬事房,也有的被送往热河等行宫。可见,广州牙丝编缀因其工艺精巧细密、雍容华贵,迎合了宫廷显贵的需求,并深得其喜爱。

(二)广州牙匠当差宫廷造办处,影响了整个内廷的象牙雕刻艺术

广州象牙工艺精湛,技艺高超,作品美仑美奂,得到雍正乾隆等历朝皇帝的欣赏。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活计清档》记载,自雍正至咸丰年间(1723年-1861年),留有名字的广州牙雕艺人就有十五名之多,他们为宫廷牙雕的繁荣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雍正七年(1729年)由广东巡抚祖秉圭荐举,陈祖章入清宫造办处牙作当差。当时,施天章等人在造办处牙作已效力多年(施天章,嘉定人,封锡禄入室弟子),善工竹雕,雍正时期在造办处极为活跃,担任“序班”。陈祖章进入牙作之后,施展技艺,在苏州南匠控制的牙作内显露锋芒。因失势,施天章辞职回乡。乾隆五年由陈祖章领着一班广东牙匠顾彭年、萧汉振、陈观泉(祖章之子)以及常存,按画院处员外郎陈枚的画稿用了一百多天时间完成象牙雕极品“月漫清游”册12页,此册页刻画宫中仕女从正月到十二月的节令生活,均以象牙雕刻为主,分嵌各种彩石、青白碧玉、红蓝宝石及玛瑙、玳瑁等,布置成各种景物。它是一种风俗性的牙雕杰作,“月漫清游”册运用广州牙雕特有的“镶嵌”技法,集中了能工巧匠于一堂,反映了十八世纪牙雕工艺和镶嵌技术的发展水平。它标志广东牙匠开始垄断宫廷牙雕的创作,地位越来越显赫。乾隆时期被召进宫廷造办处当差的广州牙匠有李裔唐、萧汉振、黄振效、杨维占、司徒胜、黄兆、李爵禄等人。他们都是出类拔萃、技艺高超的牙雕艺匠。其中,黄兆从乾隆十四年进内行走起至乾隆六十二年,在造办处牙作效力达四十八年之久。可以说,乾隆时代造办处牙作是以广东牙匠为主体的,内廷的象牙雕刻艺术基本上由广东牙雕艺术变化而来的。

在《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活计清档》和广东地方志等都记载了广州牙匠在宫廷造办处当差的相关活动资料。

陈祖章清代著名广州象牙雕刻家。在清宫造办处当差共十四年,为清宫制作了许多象牙雕刻品,以“月漫清游”册最为突出,最后以“年迈眼迟,不能行走”为由,“恳祈回籍”。

萧振汉清代著名广州象牙雕刻家。乾隆三年(1738年)入清宫造办处当差,乾隆六年(1741年)参与牙雕“月漫清游”册页的创作生产活动。

黄振效清代著名广州象牙雕刻家,是擅长高浮雕的高手。因雕刻象牙“渔家乐笔筒”进献清宫而受到乾隆赏识,于乾隆三年(1738年)奉召入清宫造处牙作供职。他制作的象牙雕刻品有笔筒、臂搁、火镰套和花囊等。因技艺高超,故有些作品被乾隆帝恩准刻上其名款。乾隆九年因患重病而回乡。

黄兆清代广州著名象牙雕刻家。他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进入清宫造办处,至乾隆六十二年(1797年)为止,在清宫当差效力达四十八年之久,曾雕刻过“五百罗汉朝圣”等作品。

李爵禄清代广州著名象牙雕刻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进入清宫造办处牙作,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止,他在造办处二十余年,专做象牙活计,以“仙工”出名。制作了“象牙雕玲珑套盒”、“象牙仙二塔”、“象牙佛”、“象牙观音”、“象牙花篮”等作品。

杨有庆清代广州著名象牙雕艺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广东海关监督德魁荐入清宫造办处牙作当差,接替当时患病已欲告退的象牙雕艺人李爵禄之职。杨有庆入值造办处牙作提交的第一件“试做”成果是一件精巧的小象牙盒和一份他设计的图样,乾隆帝过目后,对其手艺表示满意,遂获准正式进造办处牙作供职,专做象牙小盒活计。

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广州著名象牙雕艺人入值清宫造办处当差的还有杨维占、陈观泉,司徒胜等人,他们在清宫中用他们灵巧的手艺,高超的技艺,创作了许多艺术精品。

从《清档》记载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乾隆时期广州牙雕在造办处南匠中的地位渐高,而作用与日俱增。由雍正时期附庸于苏匠的地位,经过乾隆初年与苏匠的反复较量,终于取得优势。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作为地方特色的广州牙雕正在影响宫廷牙雕。二、行业组织的成立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州象牙雕刻品作为西方人的旅游纪念礼品和外销品出口到西方。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在广州现在的解放中路和惠福路交界附近出现了专营象牙制品的店铺。清嘉道年间,广州牙雕业迅速发展,居全国前列。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出现了牙雕业行会,以规范行业的运作。清末,又成立了大牙行,且在广州小新街设有象牙会馆。这标志着广州象牙雕刻行业能有序地持续发展。

(一)象牙会馆

咸丰三年(1853年),中国民间的牙雕艺人在广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象牙手工业行会组织―――象牙会馆。象牙会馆下设两个堂口:“慎玉堂”和“怀仁堂”。“慎玉堂”又称贡行,是以经营艺术性较高的商品,并兼做牙雕贡品为主,如:人物(以历史故事题材为主)、象牙球、象牙塔、梳妆用品等精致高档的象牙雕刻。经营方式是由商号承包,产品制成后,先由地方官员或粤海关有关的官员过目认可,贡给朝廷珍藏,其余由商号自行处理,或零售或出口外销。当时贡行行址在今广州海珠路三府前41-43号。著名的贡行商号有联盛号、同盛号、同兴号、顺记、伍晋记等。贡行的所有商店负责人,均是学徒出身的手工业作坊业,他们实行“师傅带学徒”的方式传承,严禁妇女从事象开雕刻工作。贡行的产品独精,均由闻名的工艺牙匠设计制作,工艺品的风格化和多样化是贡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是区别洋行的主要原因。

“怀远堂”又称洋行,是以制作光身的民间生活用品为主,大多是内销。产品有筷子、烟嘴、图章等。虽有制作出口人物象牙球类,但艺术价值较低,主要以统一规格,批量出售。从业人员不少。

(二)大牙行

清末民初出现了大牙行,由于严格的行规,使得一些不属于贡行或洋行出身的自学成材的象牙手工业作坊主不能自立门户,于是成立大牙行。他们以别具风格的作品示众,得到欢迎。大牙行比贡行的陈规陋习简便,以带徒为主;在组织原料的进口上,对贡行有所威胁,于是贡行商号开始转向大牙行,大牙行成为民国初年贡行的替身。

三、广州牙雕三大工艺特点

(一)精雕细刻、玲珑剔透

精雕细刻、玲珑剔透是广州牙雕的工艺特点,也是广东雕刻工艺的特点。广州乐雕吸收了木雕,竹雕的技巧,并有所创新。广州气候温暖湿润,象牙不易脆裂,故刀工技法多种多样,尤善于综合起突、隐起、阴刻、镂雕、钻雕于器物一身。镂雕一般要综合运用拔镂、透雕技法才能实现。至清晚期,这一特点更加发展并走上极端。如最具代表性的“镂雕多层象牙球”、为祝贺慈禧太后40寿辰而制作的贡品“象牙船”,就是明显例子。与镂雕相近的技艺有通雕,把镂雕、通雕结合运用是广州牙雕的一大特点,其代表作如“画舫”。

象牙圆雕一般采用整段象牙材料,雕刻成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一般桌案摆件和人物类雕像多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广州市文物总店藏有一件清代“大国大封相”的人物象牙座件,它运用了镂雕,通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完成,人物形态各异,雕工精细,充分体现牙雕工匠鬼曲神工的超群技艺。

浮雕是在平板材料上表现立体层次的雕刻方式,在造型上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和半立体效果,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造型形式。象牙浮雕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广州象牙雕刻往往根据器物形状巧妙地进行各种浮雕,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立体感很强的层次效果。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象牙雕花卉圆粉盒,此盒作于19世纪中叶,是广州象牙作坊牙匠根据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特意为清宫的嫔妃精心设计制作的。作者采用深浮雕技法,在立体圆形的象牙粉盒盖顶端,围盖钮刻着两条戏珠行龙,行龙威猛且盘绕。盒壁通体深刻牡丹、、月季、葫芦等果实花卉图案,寓意“富贵平安、福寿绵长”。盒盖内壁嵌有一面小圆镜,灵巧方便,配上规矩工细,构图考究的盒壁,使作品显得雍容华贵,充分体现出清代广州象牙雕刻的风格。

(二)讲究牙料漂白,善用“茜色”,富有装饰性

广州牙雕讲究牙料漂白。广州牙雕在雕刻之前,首先对材料进行特殊的漂白处理,使牙雕作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保持象牙质白莹润的效果。这是广州牙雕与苏州牙雕最明显的区别。苏州牙雕一般不做漂白处理,接触空气和尘土后,牙雕表面泛黄,时间愈长,黄色愈重。

广州牙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镶嵌”和“茜色”的特殊工艺,突出象牙雕刻制品在视觉上的华美和新奇。牙雕中的镶嵌,是指象牙雕件与其他多种材料(如:柴檀木、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组合镶嵌于同一件器物上,使图案的层次鲜明,立体感强,同时这种镶嵌榫接,突破了以前整块牙料雕镂不能做大作品的局限。在象牙制品上“茜色”为清代广州牙雕的一大特色。“茜色”即染色,是用茜草等各种植物的色料,涂染在象牙雕作品的表面。广州牙雕的茜色,色彩斑烂,更富装饰性。清代“牙雕广东十三行图插屏”,工艺精湛,茜色淡雅,是广州牙雕巧妙运用茜色的代表作。

广州牙雕中的镶嵌、茜色,强调的是工艺作品的整体装饰性和立体感,与苏州牙雕中维持或突现象牙质地的美感,透出典雅厚重的文化内容截然不同,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毋庸置疑,广州牙雕的这种追求,与它的进出口贸易地位和所受的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

(三)题材丰富、造型百态

清代广州以其天时地利的特殊条件―――唯一贸易港口,促进了其牙雕工艺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牙雕作品除了进贡朝廷和内销外,还成为主要的外销工艺品。广州牙雕在充分发挥雕刻、镶嵌、编绘的技巧上,注意品种创新,并以其丰富的题材,千姿百态的造型,赢得人们的喜爱,如:显示其镂雕技艺的象牙球、香熏、宫灯、花篮,火镰套,方盒、镜奁和瓶类;显示其编织技巧的象牙席、开扇、灯罩;显示其“茜色”和“镶嵌”工艺的立屏、挂屏、笔筒、鸟笼等。

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牙雕作品上的装饰除了传统的题材,还吸收了外国一些图案。如大卷叶西蕃莲纹、写实花卉等,整体布局繁而密,不见留空。同时吸收了西方美术中的明暗对比法,使作品更有层次,更富有立体感。

四、清代广州象牙雕刻的典型特色

在广州牙雕的丰富品种中,以象牙扇、象牙球、象牙灯、象牙龙船为清代广州象牙雕刻的典型特色。它们集中反映了广州牙雕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纷繁奇丽、装饰性强的特点。

(一)象牙扇

牙扇是用象牙劈丝、磨光、编织等技法制成的。清代广州象牙扇奇丽精巧、雅逸华贵,充分展现了牙雕匠师高超的审美情趣和编织技艺,创造了工艺品的典型。广东省博物馆藏的清代象牙镂空嵌画折扇,制作于十八世纪,做工奇丽精巧。该扇由二十八档象牙片组成,两条边上是粗档,中间的牙片厚薄均匀,上下一致。每档扇骨以极细密的镂空金线纹为地,扇骨的上部顶端,修刻成半圆状,镂空雕出瓣纹,扇中央有三个开光区,左右分别雕饰镂空斜方格网状纹和瓣纹。中央的开光区嵌绘一幅小的山水人物画,画中描绘一对男女在园林中漫步的情景,此画设色艳丽清雅,线条明暗分明,显露画工吸收了西洋绘画的技法。

(二)象牙球

象牙球在明代又称“鬼功”,是最富特色的广州象牙雕品种。其独到之处是用一块完整的象牙料巧妙地镂空成层层相套的球体,球体精巧剔透,各层镂空雕花,转动灵活。清代嘉庆年间,广州牙雕艺人翁玉章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能够镂雕多层可以转动的牙球,成为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象牙球制作要经过选料、裁料、铣车成球、钻孔眼、镂脱分层、球面浮雕,内层戳花,打磨成品等多道工艺。其中镂脱分层技术性强、难度大,制作者无法看到刀具在球内的游刃,全凭感觉和技艺控刀,堪称鬼斧神工。

(三)象牙灯

象牙灯早期多为顶立式,和瓷器中的薄胎皮灯造型相似,比较简单,后来,牙雕艺人注意品种的改良创新,通过把人物故事与雕刻技艺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雕刻“宝莲灯”。宝莲灯是一盏玲珑通透,子母结合的大型走马灯。它外面刻有几组莲花形状的浮雕图案,内层的转桶雕有“初会”和“劈山救母”两幅代表故事的图画。一只展翅飞翔的云鹤衔吊着走马灯,在它的下边是一群载歌载舞的仙女和底座上三圣母与刘彦昌成亲的欢乐喜庆的情景相映。整体华丽堂皇,观赏性强。

(四)象牙龙船

象牙龙船为广州牙雕出类拔萃的又一代表作品。它是先按牙料大小设计并雕刻船身造型,再从船身自下而上逐层进行立体设计,雕刻每层所需的构件,然后把雕好的各个构件以多种拼接方法镶嵌成多层的大型牙船。这些牙船如微缩的古代豪华游船,船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门窗开合自如,人物众多,神态各异,配上精致的灯饰、飘扬的彩旗,气势雄伟壮观。广州博物馆藏有清代象牙雕龙船,此船长93厘米,宽17.5厘米,最高点53厘米,是当时为慈禧太后40岁诞辰而制作的贡品。船体用多块象牙拼装而成,分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船舱分三层,船底层有28人,其中船首5人,舱内6人,左右船舷浆手各8人,船尾舵手1人,中层13人,顶层刻2鸟,各层布局合理,构思巧妙。船体保持象牙质地天然白色,人物、花草、旌旗等多施彩绘,相映之下更色彩鲜明,另外在人物的刻划布置上则寄寓万寿吉祥之意。该象牙龙船采用通雕工艺,使作品整体玲珑剔透,精巧富丽。它充分地反映了清末广州牙雕工艺的高超水平。此船于1963年5月北京故宫博物院移交广州博物馆收藏。

清代广州牙雕是岭南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在全国牙雕艺坛上独占鳌头一百多年。它显现了东方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多样性,并以其技艺精湛、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等多方面艺术成就令世人叹为观止。它给后人留下繁花似锦、争妍斗丽的艺术财富是不可言喻的。

参考文献:

[1]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编著《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P131―139)[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赫崇政,成昭平,蔡国声.竹木牙雕[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4.

[3]林明体.岭南民间百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219-221.

[4]朱家,曹者祉主编.中国古代工艺珍品[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11.

[5]杨伯达.从清宫旧藏十八世纪广东贡品管窥广东工艺的特点与地位(见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6]杨伯达.元明清工艺美术总叙(见于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7]麦英豪主编.广州市文物志[M].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