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伦理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伦理学的特征

篇1

论文关键词:新历史主义;特征;文本性;政治性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舶来品,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20世纪80年代,在渡过了西方“历史主义危机”之后,人们又重新追问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以反抗形式主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征。

一、历史与文学

(一)历史是什么。从历史理论来说,新历史主义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历史观而言的,这最主要表现在它对历史的性质的再认识上。而对“历史是什么”的回答,构成了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传统的历史观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可供客观认识的领域,历史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认识主体的、独立于他的研究手段(“发现”)和工具(“语言”)的实际存在。如果历史研究者在把握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和排除主观因素,透明地运用其语言工具,他就能够再现般发掘出埋藏在时间风尘下的“史实”,并由此获得关于历史的不容置疑的“真理”性发现。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上述的历史观是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它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历史研究者的主体(“人”)和他的工具(“语言”)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具体的人在借助语言而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他的视点和视野都已经被限制在某一现刻历史、语言的历史沉淀以及它们错综的复合影响之中。

展现在他眼前的不过是他所看见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因此,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现时的人对过去的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以话语的形式存在,它是被写出来的。至于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他们则不管,他们认为历史主要由一些文本和一种阅读、阐释这些文本的策略组成。

对此美国文艺理论家海登·怀特说:“从这种观点看,‘历史’不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以及我们对它的研究,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在这里,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并非纯粹的客观再现,而是语言对事件的再度构成,其中必然渗透着语言运用者对事件的解释。

因此,历史被看作一个文本。海登·怀特还进一步论证道:“不论历史事件还可能是别的什么,它们都是实际上发生过的事件,或者被认为实际上已经发生的事件,但都不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事件。作为这样的事件,为了构成反映的客体,它们必须被描述出来,并且以某种自然或专门的语言描述出来。后来对这些事件提供的分析或解释,不论是自然逻辑推理的还是叙事主义的,永远都是对先前描述出来的事件的分析或解释。描述是语言的凝聚、置换、象征和对这些作两度修改并宣告文本产生的一些过程的产物。单凭这一点,人们就有理由说历史是一个文本。”

历史是一种话语,或一种文本。这种历史观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社会的色彩,是后结构主义者历史观的延续。福柯等后结构主义者,把历史称为一种“历史叙述”或“历史修撰”,正是突出了历史的文本性,用福柯的话说就是,原先的一个大写的单数的“历史”(History)被小写的复数的“历史”(histories)取代了,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历史,只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福柯的这种历史观正应和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信念,即人们只有通过文本才能思想和感知,而文本之外的世界对于人的思想来说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的。

作为话语或文本而存在的历史,带有一般文本的特征,想象和虚构因此而成为历史文本无法摆脱的特质。海登·怀特曾说历史的深层结构是诗性的,便是基于对历史文本的想象与虚构特质的理解而作的评论。这也就是说,历史从来就不能脱离想象而存在,历史在本质上仍是一种语言阐释,它不能不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与此相关,所谓历史真实并不等于事实,它是事实与一个观念构造的结合,也就是说,没有一种绝对的真实,一种离开具体观念和阐释语境的真实。历史话语中的真实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观念构造之中。

(二)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当海登·怀特把历史的深层结构解释为“诗性”的时候,他已经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建立起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的联系。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相似。在传统历史学家那里,历史的特质是“真实”,它记录的是真实的事件,而这种“真实”与文学的特质“虚构”恰成对比,两者是格格不入、不容混淆的。但新历史主义者打破了历史的“真实”假象,他们认为,历史文本的运作方式是“编织情节”,即从时间顺序表中取出事实,然后把它们作为特殊的情节结构而进行编码,这种编织情节的方式与文学话语的虚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因此,在旧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中,文学文本被看作是一种历史现象,认为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映。那么,旧历史主义批评家所从事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任务就是一种“还原”历史的工作,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通过把文学作品放到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中,来试图再现出作者的原来的意义,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意义。旧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的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因为它认为在文学作品之外,有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而文学作品只是对这个真实而具体的历史的一种反映。换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历史是第一性的,文学作品是第二性的。或者说历史是背景,文学作品是前景。历史作为一种客观的真实决定了文学的存在和文学的内容。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不再把历史看成是由客观规律所控制的过程,看成是文学的“背景”或“反映对象”,而是把历史和文学两者同时看成是“文本性的”,由特定文本构成。在他们看来,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类似。因此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关系,而是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在新历史主义者眼里,文学与历史并无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复杂的相互纠缠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他们所关注的,并非通常人们理解的那种虚构的、想象的、狭义的文学,而是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化。换句话说,新历史主义批评从事的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文化研究,而在具体批评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能看到“用文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也能看到“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文学”。

二、文学与政治

当新历史主义用“文本性”和“互文性”填平了历史文本与非历史文本间的鸿沟,拉近了历史客体与当代主体间的距离时,并不意味着要把历史文本理解成凭空捏造,新历史主义的目的是揭开作为教科书或史书的“历史”的神秘的面纱,让人看到其形成轨迹,发现文本的“历史性”。在这方面,它对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多有借鉴。福柯用“话语”连接语言与使用该语言的社会中的整个社会机制、惯例、习俗等,这就使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指向社会历史。话语实践植根于社会制度之中并受其制约,总是体现着权力的关系。由此,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指出,不论历史或文学,作为文本,它们都是一种权力运作的场所,不同意见和兴趣的交锋场所,传统和反传统的势力发生碰撞的地方。

同时,福柯挑战现存历史定论的勇气也给了新历史主义批评家以莫大的鼓舞。福柯说,在任何一个看似处于某种统一意识形态统治下的历史时期中,都充满了被压抑的它异因素,历史学家必须在他的谱系研究中对它异和断裂给予格外的关注。研究断裂就是研究特定的话语、社会形态的形成条件,并由此对它进行批判,而不是认可;昭彰它异不仅否定了统一意识形态的神话,而且通过历史定论对它异因素的压制过程和方式可以透视出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的机制运作情况。

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既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的批判也就必然包含着对现今的批判。这种批判的目的不在于马上颠覆现存的社会制度,而在于对此制度所依存的原则进行质疑。新历史主义批评所关心的不只是主导意识形态所维持的表象,而更重要的是这表象下被压抑的它异和破坏性因素。

篇2

1.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与思考

2.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3.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

4.作为普遍哲学的伦理学——论斯宾诺莎伦理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多重维度

5.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进展

6.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7.德性论与伦理学

8.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

9.农业伦理学:一个有待作为的学术领域

10.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11.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

12.工具—价值理性分野下西方行政伦理学的变迁

13.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

14.厘清伦理学的对象与定义

15.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16.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17.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

18.一种批评理论的兴起:《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解读(英文) 

19.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20.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

21.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生与垦拓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三

23.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4.全球化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述论

25.我国医学期刊论文的伦理学评价

26.康德伦理学的历史遗产——兼论商谈伦理学与康德伦理学的内在关联

27.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28.永恒的道德 无尽的思念——写在俄罗斯著名伦理学家季塔连科教授20周年忌辰

29.基因工程药物引起的伦理学问题

30.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学志向与文化更新——梁燕城、万俊人对话录

31.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

32.境界伦理学的典范及其改善——有关冯友兰《新原人》的思考

33.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

34.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

35.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

36.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37.西方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概述

38.真、善、美视界中的伦理学

39.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三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40.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聂珍钊访谈录

41.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42.反思应用伦理学——兼论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的关系

43.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44.生命伦理学的中国难题及其研究展望——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例进行探究的构想

45.论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性质

46.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

47.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承继及其理论特征

48.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综述

49.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

50.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51.比较安全伦理学的创建研究

52.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

53.平等对待与道德关怀——霍耐特的政治伦理学构想

5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特征

55.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

56.医学伦理学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57.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58.伦理学与西方规范伦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59.信息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

60.伦理学究竟研究什么

61.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

62.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

63.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西方康德伦理学研究述评

64.重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学思考

65.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66.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

67.关于伦理学性质与方法的辨正

68.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69.微观、中观和宏观工程伦理问题——五谈工程伦理学

70.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

71.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伦理学的属性、使命和方法

72.究竟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专题讨论)

73.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再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74.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

75.在个体善和城邦善之间——亚里士多德论伦理学和政治学

76.应用伦理学:冲突、商议、共识

77.论伦理学的性质——兼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78.信息伦理学的本体论基础

79.道德学与至善学——康德的两种伦理学及其内在融贯性问题

80.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

81.论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

82.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

83.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

84.文化多元与全球化境遇中的生命伦理学

85.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评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86.道德研究的新领域:从规范伦理学到元伦理学

87.法律论证的伦理学立场——以代孕纠纷案为中心

88.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新高度——“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89.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研究近况

90.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

91.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伦理学

92.现代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与实践意义

93.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最近进展

94.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导论

95.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96.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

97.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

98.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关怀的一种新尝试

篇3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知情同意患者隐私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43-02

据研究报告显示,“综合医院病人医疗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有27%属于伦理学问题”。医患沟通的障碍大多与医患双方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道德信仰、心理特征密切相关。认识并排除这些障碍,有助于医急沟通的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就有必要拨开医惠关系的袁层,从人文和伦理的角度切入,对医患沟通进行伦理清障。

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客观上来说,我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1981年开始,医学伦理学课程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设,若干种适合各级各类人员的医学伦理学教材、专著相继问世,一批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文章陆续发表,医学伦理学研究有了一定进展。

但是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特殊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授课形式单调,医学伦理学教育远远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人民从整体上开始步入小康后,健康卫生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要在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不断对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观念进行积极反思,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医学伦理学进步的一致性与悖逆性,依据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需求去确立新的医学伦理学价值,积极引导学生确立价值追求目标。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关系到来来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培养以及医疗实践中伦理冲突的合理解决。十分重要。

医学伦理学教育不是哲学教育。不是医德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它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医学伦理学有了自己的语言。才能使不经过伦理学训练的人不能进入伦理领域,不敢妄谈医学伦理学。不敢随意将其他内容和医学伦理学混淆起来,从而净化和提升医学伦理学,维护医学伦理学的尊严和价值。

要创立医学伦理学独特的语言体系,并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就必须尊重现代汉语的主导地位,同时以用汉语思维透彻地理解、表达外国人的医学伦理学思想,现代汉语去打通外语和古代汉语,并通过现代汉语将它们与我们现代医学学人的医学人生体验及日常医学工作相结合,从而通过提升现代汉语创立中国人独有的医学伦理学语言体系。

医学伦理学教育者要加强哲学伦理学的理论修养,加重医学伦理学的伦理学分量。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繁琐的医学常识的说教,从医学和哲学伦理学中吸取必须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医学伦理学独立地成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并真正为医学生未来从事医学工作做好相关铺垫。在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中,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变化和需要以及医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改革,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内容要秉承规范与价值相结合、义务与权利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此外,节约医疗的理念也是医学伦理学教育需要强化的观念。据卫生部2009年2月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比之以前减缓。居民门急诊次均就诊费用为169元,次均住院费用为5058元,其增长幅度远低于同期GDP和城,居民收入的增长。造成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为:对新技术的过度使用,不该做的检查和手术都做;向患者滥开药、开贵药。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成为影响人们就医的门槛。所以,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科,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进行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应该成为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引导医学生理解和谐医学中的节约思想。进行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是因为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科,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的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内容。

2,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升华,在当今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惠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生的基本工作之一。既然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生工作的永恒主题,那么加强医学生的医惠沟通教育。培养其医惠沟通能力就是必要的。因此,医科院校应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综合分析研究,对医患沟通的内客予以细化和扩充。

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是全球医学教育共同的要求和需要。我国在2000年开始研究、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提到交流沟通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时能达到的七个基本要求之一。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日趋丰富,医生只有善于与患者沟通,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取得患者的配合,改善医疗效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还可以防范医疗纠纷的需要。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提高他们的沟通水平。通过医患沟通可以使医患之问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和相互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医患模式的转变

要探讨医惠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探讨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医患关系的模式,有多种划分方法,如雏奇模式,即依据医生在医患关系中所充当的不同角色,把医忠关系分为纯技术模式、权威模式和契约模式。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和以生命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医学模式的这一转变带动了医患模式的转变,当前主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模式、引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模式。

在主动―被动型模式中,医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而患者非常被动。医者只关心疾病的处理和技术的应用,患者是医嘱的被动接受者,毫无保留地依赖医生的判断与决策,无条件地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在这种模式中,医患之间的沟通、交往、相互作用很有限。在引导一合作型模式中,相比于主动―被动型模式,患者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但医生仍然起主导作用。患者可以提出疑问,寻求解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着重体现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而目前全世界都推崇医惠之间的共同参与型模式。在此模式下。医生在痰病诊治中的主导、控制作用遥渐减弱,而患者的配合、参与作用逐渐增强,医患双

方具有大体相同的主动性,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医决定和实施。

可见,在这种新的医患模式下,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医患关系是双向反馈的。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而且不再以医生为中心。著名医学专家昊阶平说过,医生是拿两个武器为病人治病的,既要有很好的技术,也要有很好的艺术。医者在诊疗中不能以已为尊,把应尽艾务视为对病人的恩赐和施舍,忽视病人的心理需要,而应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自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建立平等参与、双向互动的医患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医惠模式下,在治病中不但要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要发挥病人的积极性。要建立这种全新的、与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患关系新模型。医德规范对医务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关于知情同意和患者隐私的问题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由于对于患方知情同意权利的坚持和保护不够,加之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医疗供方诱导忠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惠双方道德风险行为,往往给后来的医患纠纷埋下祸根。

在诊疗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是指患者在完全知情后,自主、自愿、理性地作出的负责任的选择或决定,是一种有利于患者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不必要干预、自己为其生活负责任的道德实践。这就要求医方改变原有滞后的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以尊重为前提,真正体现医患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相互尊重关系、参与合作关系,切勿以“家长”自居,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

具体来说,医方熟悉知情同意要素,必须提供真实而充分的信息给患者,如诊断结论、治疗目的和方法、病情预后、可供选择的多种治疗方法及其利弊和费用开支等等,要详细告知病人。掌握病恃告知艺术,把握告知的艺术,能反映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医学水平、理解力和反应力、爱心和同情心等等。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在告知病情时,要有选择地分阶段告知。

篇4

关键词:护理;伦理;认知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护理已经由单纯的生理护理向整体护理拓展、从仅仅疾病观察护理及医院内临床护理向社区护理方向倾斜[1]。社会对医护工作期望值的日益增加、责任范围日趋扩大,使得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日趋复杂,包括护患双方在诊治和护理等活动中的行为关系,尤其包括了道德、利益乃至法律关系等,由于现在医患关系背景日趋严峻,护生有必要更好的具备护理伦理学的知识。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起于1983年,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且国内护理伦理学的教育重点多放在护理道德规范和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上,而对高职院校护理伦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研究尚少。护理学生是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者,对护生、社会的发展来说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都是极其必要的。本研究以苏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对312名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护理伦理认知现状,比较其在实习前后有无区别,最终希望为学校的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从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中抽取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排除标准:实习时间<3个月以及失访的护生。

(二)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专业态度等内容。2.自制《实习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经预调查,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者参考MJT道德判断测验、DIT道德推论工具等相关道德测量工具并结合多个版本护理伦理学教材,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也邀请了从事护理学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修改。问卷内容包括了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等,也包括了临床护理伦理认知问卷:侧重知情同意、医疗保密、生命价值原则、医疗最优化。经过预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克朗巴哈系数达到0.853。

(三)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主要运用问卷现场调查法。于护生去实习前发放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并于护生实习12个月后发放护理伦理决策问卷。所有调查问卷由专人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实习护生一共发放问卷31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1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9%。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学生的情况与护理伦理知识得分的关系。

二、结果

1.一般资料参与本研究的专科护生共310名,其中男17名,女293名;年龄21~24(22.04±0.23)岁;该批护生均分配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家庭所在地情况,123名学生来自于城镇,187名学生来自于农村。所有研究护生在调查中表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243名。在校期间参加伦理学选修的有123名。2.实习前后专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实习前后护生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见表1。综上可见,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的得分低于实习后的得分。但是实习前后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可见,各种特征分组下护生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可见,性别、生源地和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方面,参加选修的同学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较高,高于未选修护理伦理学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主动学习护理伦理方面知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的同学分数高于未主动学习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方面,认为护理伦理重要的同学相对护理伦理的分值也较高,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由结果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综合来看,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的P值为0.000,最为显著。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非常重要,其次为在线选修护理伦理学、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

三、讨论

国外的护理伦理教育开展得较早,美国的护理伦理学始于18世纪早期,美国护理伦理学已成为护理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美国的人文课程在所有医学院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25%[2],已经自成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护理知识体系;且他们认为核心知识的第一项即为护理伦理学。我国护理伦理学的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医学教育普遍对护理伦理学课程重视不够、偏重于伦理理论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对护生护理伦理的培养、与护理行为密切结合的实践训练、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护理决策等方面均极为缺乏。而且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医疗工作中,医护关系已变为“并列-互补型”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也处于更为敏感的时期,对护生护理伦理方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由结果可见,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不高,表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水平较低,护理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峻,因此需要引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最终制定相应对策并付诸实施。根据本文结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状况,建议护理教育部门应该更多的关注护理伦理教学,大力发展该方面的教育投入。学生在护理伦理方面认知水平较低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缺乏相关教育;2.学生还未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没有切身体会,不能对病人感同身受;3.学生对护理伦理方面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学校开设伦理课程数量本身有限,即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却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对护理伦理问题的有关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此,护理管理者需及时制订相应的对策,引起广大护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等部门应注重将护理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应该根据护生对各方面伦理认知水平掌握的不同程度而有所侧重,加强学生较弱环节的培养,重视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培养,学校及医院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转变授课方式,采用PBL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可通过收集临床过程中护士遇到的各种伦理难题,组织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促进学生伦理水平的提高[4],并且学校应该加大护理伦理方面的教学。并且可以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增加关于护理伦理方面的活动,可以在校期间加强教育,除了在课堂授课中加强教育外,在其他方面的学生活动中,如日常团日活动中可以加强教育,如“授帽仪式”、“心理剧大赛”等都可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学校针对护生的伦理学教育必须将理论工作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应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贯穿伦理学各个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本次研究表明,护生的护理伦理知识较低,实习前后改善不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其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可以侧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护生进行护理伦理认知教育。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将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将护理伦理的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为护理伦理教育改革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47-448.

[2]崔妙玲,韦宇宁,杨连招.352名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15):9-12.

[3]白阳静,李宁,李晓玲.论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9,23(7):1698-1699.

[4]李春玉,金锦珍,崔仁善.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12-13.

[5]费鸿.人文因素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J].高教学刊,2015(05):32+34.

篇5

关键词: 医学生 关怀能力 尊重 爱 差异

医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培养,让他们成为好医生,不仅是让其学习医学技术,更要有人文精神和关怀能力,关心和爱护病人。为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精神,现在我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伦理素质和职业操守。但是由于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学伦理学主要是针对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知识点的掌握,不涉及他们的道德情感能力,导致医学伦理课程培养过程中只重视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理论素养,缺乏关怀能力培养。

一、医学生关怀能力缺乏的原因分析

1.对关怀的认知不够

医学生到大学学习医学以前已经有部分对医学的朴素认知,比如要做好医生,救死扶伤;要关心和爱护病人;要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等等。这样他们对医学伦理学课堂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前认知”,教师要更好地培养其关怀能力,首先需要对医学生的“前认知”进行了解,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医学生知道要关心和爱护病人,但是他们不知道具体如何做才能尊重和理解病人,也就是不知道具体情境下如何与病人沟通交流。

(2)医学生认为自己要学好医学技术,但是医学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病人的关怀,这需要他们更多的学习。

(3)医学生形成的“前认知”是没有系统的,比较零散,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认知,理性的分析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是他们所缺乏的。医学生在“前认知”水平上有了对病人的关怀,但是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关怀能力。

2.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导

医学生在探索医学科学的真理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知识,利用这些医学科学知识能够很好地救治病人。但是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科学知识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和技术学习的同时,丧失了与自身及生命的接触,从而丧失了深层情感体验的能力。

医学生在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做医学实验中,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知识的主体,而实质上本身的关怀能力发展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医学生在客观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思考中,容易丧失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所学科学理性知识的奴隶。舍勒指出:“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人之物、生命之机器、人想控制因而竭力用力学解释的自然,都变成了随心所欲地操纵人的主人;‘物’日益聪明、强劲、美好、伟大,创造出物的人日益渺小、无关紧要,日益成为人自身机器中的一个齿轮。”[1]从某方面来说,医学生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并成为使用医学技术的主体,实质上,医学生自身的生命价值已经被物化了。

在当今的医学科学知识教育中,医学生中有一种很普遍的思维方式,即思考医学技术的问题时缺少思考与此密切相关的患者的感情。他们认为医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比人的问题更加重要,关怀情感能力的培养不如考试分数重要。这样导致医学生忽视关怀情感的培养,甚至主动放弃伦理道德课堂学习。

3.关怀情感缺乏

医学生在医学院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学习医学知识。医学知识是学会了解和应用医学专业知识,医学生通过理性的认知来掌握基础知识。知识可以说是一种信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关怀知识不同,它不是信息,而是一种情感。

医学生在科学知识增长的同时失去了关怀情感。弗洛姆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没有爱、幸福和知足;相反的,在精神上却充满纷乱和迷惑,甚至几乎疯狂。这不是中世纪那种歇斯底里的疯狂,而是类似精神分裂的疯狂,在这种情况下,人与内在的真脱了节,思想与情感分了家”。[2]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如果过分地重视知识的作用,片面地发展学生理性能力,而情感能力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情感甚至出现萎缩。这样的教育结果会导致医学生只能很好分析医学专业问题,而对具体情况下病人的需求却很难理解,因为医学生自身情感上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二、培养关怀能力的意义

关怀能力主要包括对自己的关怀,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还有对动物和植物的关怀,对地球环境和宇宙的关怀。关怀是一种情感能力,是人的一种内在优秀的表达自己,自己与周围环境和谐关系的能力。关怀伦理学家琼・C.特朗托总结了关怀的四种内在的特性:第一,它并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了对事物、环境的关怀;第二,关怀不是两分的和个体性的。人们经常把关怀理解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使关怀失去了社会和政治功能;第三,关怀的行为是根据文化来定义的,它也随着文化的差异而发生变化;第四,关怀是正在进行的。[3]

中国传统的医疗行善观点都十分重视医生个人的德行修养,强调医生对病人的“爱”。如儒家的“仁爱”和佛教的“大慈大悲”。传统的医疗行善观点关注的是医生的自我德性和人格塑造,对人的爱。医学生能在具体的、充满内容的道德语境中理解各种医疗方式,理解医患关系。在医学伦理学课堂上培养医学生关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怀伦理有助于培养关怀型师生关系

关怀伦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培养医学生的关怀道德责任感、道德意志力及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纯的教师的德育引导是不够的,在强调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关怀道德责任感得到加深,关怀道德意志力得到锻炼,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4]

2.关怀伦理有助于医学生对医学技术的正确理解

医疗技术是一种干预和调解人生命和健康的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任何一项医疗技术如果不能解除患者的痛苦,不能治疗疾病或者保持人生命的健康,那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和发展的合理性。医疗技术的内在价值就表现在它治愈了人的疾病和痛苦。这种内在价值本身也是其内在目的和目标,在于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医疗技术的价值就决定了它必须“向善”,需要关心和爱护患者。

3.关怀伦理有助于医学生关怀实践能力提高

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中,关怀不仅仅是正当行为的动机,其行为也不是通过理性的计算过程而确定的,关怀首先代表的是行为者具有认知维度的道德能力,这种能力对决定什么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具有必要性。这就代表关怀伦理将关怀表达为一种道德思维的实践方式。[5]医学生在以后实习和工作中能更好地理解自我和患者的关系,认识到尊重和关爱患者,并在实践中去实施。

三、医学生关怀能力培养方式

1.关爱情感提升

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医学生对患者的关怀,着重培养医学生的利他主义精神,而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对医学生的自我情感。而每个人的自我情感能力是最重要的,没有自我情感能力,很难说这个人会对他人负责任。弗洛姆的人道主义是使人相信“人的目的是造就自己,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条件是:人一定是自为的人(man for himself)”。[6]因此,医学生在医学伦理学课堂上学习人道主义的时候,首先应该是“造就自己”,使得医学生成为“自为的人”。

关怀伦理培养中注重医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伦理学课堂上让医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世界、社会和周围环境的理解,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引导医学生与其自身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形成“自我关怀”意识。

2、尊重差异性

医学的本质就是人学。医学本身是“善”。它不是旨在延长纯生物学的生命,它是要推迟人的死亡、预防和缓解人的病症和畸形、治愈人的疾病,扩大生物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的能力和关怀人的痛苦。医学是人的者,它代表人来行事,它受到尊重人的意愿这一职责的限制,并受到对人行善这一目标的指导。[7]医学生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在未来工作过程中面对的人,每个患者的意愿都必须受到尊重。

当代社会,多元性成为越来越显著的因素,在思考方式与行为选择上,不应过分强调原则,而忽视情境;不应一味地强调公正、权利、理性和自主性,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不应过多地贯彻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和统一化的标准,而忽视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人群的利益。[8]医学生意识到这种多元化情况,能根据具体情境来关怀患者。

3.自由创新能力培养

关怀伦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人道主义伦理学,促成医学生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医生。全方面发展的医生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关怀自己、他人和社会等,并且能全面、健康、自由地发展。在对医学生关怀能力的培养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其尽快摆脱对抽象伦理原则的过分依赖,恢复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医学生真正达到关怀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舍勒著.罗悌伦等译.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1997:161.

[2]Erich・Fromm,Osychoanalysis and Region[M].Yale Univeristy Press,1950:1.

[3]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赵媛媛.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3.

[5]赵勤,罗蔚.浅析当代伦理学的新理论:关怀伦理.江西社会科学,2005,(8):86.

[6]Erich・Fromm.Man For Himself[M].Fawcett Pulication Inc,1947,(8):27.

[7][美]H.T.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276.

篇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既往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均得到解决或出现了可被攻克的可能;但是,在医学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伦理困惑[1]。这种困惑,一方面来自科学技术本身,因为很多新的技术突破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另一方面来自于它的应用过程,因为它所带来的公平性、合理性等问题,影响了传统伦理关系的建立与维系。本文旨在探析当今医学伦理学面临的新矛盾、新冲击和新挑战,为从伦理学角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1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冲突

1.1伦理问题

1.1.1沟通障碍导致医患情感淡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医务人员可以不与病人直接接触,在计算机终端即可获得病人信息数据。在病人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习惯于面向计算机书写病历、开具检查单、查阅报告单,护士习惯于观察各类监测仪器的数据和运行状态。上述现状使得医患间逐渐形成了“医生-机器-病人”的生冷关系,严重妨碍了医患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影响了医患之间正常伦理关系的建立[2]。

1.1.2设备依赖导致医患关系物化先进的检查手段和诊疗技术使人们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从整体、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3]。在很多医生眼里,人体已成为一部机器,不同科室的医生负责不同零部件的维护、修理或更换。利用大型设备、高端仪器进行检查与诊断已经成为疾病诊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程序。把辅助检查作为常规和习惯的过度依赖行为,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使得医生与病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修理工与机器之间修理与被修理的关系”。

1.1.3技术主导导致人文关怀弱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务人员几乎无所不能。但是,医务人员过于强调高新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要求,忽视了治疗过程中对病人本身的关心、关怀和尊重[4]。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医学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在躯体疾病的诊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在诊治过程中却忽略了给病人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这种忽略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1.4费用昂贵导致医患关系激化高新技术费用昂贵,不少情况下决定病人是否治疗的前提是病人能否承担相应的费用。它在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刺激了医疗费用的上涨[5]。医疗费用的上涨极大地影响了医疗的公平性,“无钱就诊”、“因病致贫”的案例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医患之间的矛盾必然更容易被激化,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医疗的公平性遭到破坏。

1.1.5生存状态异化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克隆技术、器官移植、生命支持技术、基因诊断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改变了人类生与死的自然规律,影响了人类自然的生存状态[6-10]。在药物、器械的干预和维持下,病人作为自然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必然受到侵害,甚至影响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给人类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高新技术是否有利于全人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1.2主要对策

1.2.1加强人文素养培育高新技术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下,与医学人文相融通,才能脱离唯技术论的束缚。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医务人员的伦理学思维,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高新技术应用对病人和社会的影响,做出正确的伦理学选择;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医务人员医患沟通的技能,使医务人员从机器的包围中解脱出来。

1.2.2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医院要以适度医疗、绿色医疗为标准,积极配合国家医改政策,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勇担社会责任。对医务人员要加强教育和管理,防止因利益驱动而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引导他们合理利用高新技术造福病人。

1.2.3开展高新技术宣教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诱发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展高新技术的宣传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弱化信息的不对称性来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对于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让他们准确掌握应用高新技术的适应证,提高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4把握科学发展方向生命科学技术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中面临着很多伦理难题。因此,要真正解决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冲突,就必须从高新技术研发之初,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来把握科学发展的方向,把握住科学发展的底线。

2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伦理冲突

2.1伦理问题

2.1.1资源配置失衡影响医疗的公平性当前,学科和人才集中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形成了医疗卫生领域的马太效应。我国的初级医疗卫生机构难以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难以形成一定的学科效应和留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11]。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充分保障不同层次人群的健康权益,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1.2学科差距增大影响服务的全面性在医院内部,由于优势学科占用了过多的软硬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发展。这种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有悖于为病人提供平等诊疗服务的伦理要求,使得优质诊疗服务很难做到全覆盖[12]。如何正确处理重点发展方向和优质诊疗服务全覆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伦理问题。

2.1.3素质培育不全影响诊疗的整体性整体医疗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13]。在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化、人文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条件下,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整体医疗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不从伦理学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伦理问题。

2.1.4规模效应求大影响服务的公益性学科建设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必然会影响内涵质量的提升,甚至导致内涵质量大幅下滑,违背了学科建设发展的宗旨。同时规模效应所追求的高收益、高利润,加重了病人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甚至可能诱使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

2.2主要对策

2.2.1坚持大卫生观国务院1988年首次提出社会大卫生的观念,即卫生系统要做到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国家、社会各系统要把健康和幸福作为共同的社会目标等[14]。只有坚持社会大卫生观,才能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软硬件资源,使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平衡协调发展。#p#分页标题#e#

2.2.2坚持公益至上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好学科发展优先权关系[15],正确处理重点优势学科发展与其他一般学科发展的关系,做到可以有偏重,但不可以有偏废;其次从微观上来看,要对个人发展方向的选择加以引导,避免“走独木桥”现象所致的学科间和学科内的发展失衡。

2.2.3坚持交叉协作学科间的交叉协作,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进步,也有利于实现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从宏观上来讲,只有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2.2.4坚持内涵发展把内涵发展的思路融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施精品化战略,打造医疗特色,在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以特色学科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源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3老年化之临终关怀中的伦理冲突

3.1伦理问题

3.1.1善意隐瞒与知情告知的冲突当病人病情严重、预期寿命不长,处于临终阶段时,是隐瞒还是告知病情,无论对于医务人员,还是对于家属来讲,都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伦理问题。中国人的普遍现象是将隐瞒进行到底,而这时病人有权对自己余下的有限人生做出一切抉择[16]。这种善意隐瞒违背了知情告知的要求,但是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来评判,隐瞒与告知孰对孰错,却很难下定论,这也使得医务人员面对临终病人无所适从。

3.1.2孝道观念与自主选择的冲突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孝道”伦理文化认为,竭尽全力救治临终病人是一种社会美德,而放弃治疗则可能被视为“不孝”。在这种“孝道”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舆论和自身的心理感受,却忽略了病人的感受。对于临终病人来讲,他们有权怀抱着安详与尊严离开人世,有权参与决策是否终止治疗,甚至有权要求主动实施安乐死。但是在现实中,终止治疗难以被人们所接受,安乐死更是难以合法实施,其根源在于无法解决其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3.1.3生命价值与资源利用的冲突对临终病人的全力救治,势必会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病人的救治。例如,某著名演员处于肝癌晚期时,虽然已经无力回天,但还是进行了2次肝移植手术[17]。从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来讲,这种救治是一种浪费,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讲,满足了他求生的欲望。究竟该如何评判生命的无价与资源的有效利用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究。

3.2主要对策

3.2.1广泛开展死亡教育医疗卫生领域已经意识到开展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有些高等院校已开设死亡教育的课程,但是与现实需求相比,死亡教育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仍远远不够。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的意义,更新传统观念,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死亡观,不仅要在医学教育中开设这样的课程,还要在社会上广泛普及。因为临终关怀不只是医务人员的事,还需要群众能够理解、接受和支持[18]。

3.2.2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临终关怀,是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处置行为,事关人的生死以及生存的质量。没有法律法规作为保证,易对人们的健康权益带来危害。建立健全政策和法律体系,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医学人道主义的救助,使临终关怀事业得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的管理,真正保障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与利用,实现卫生资源的公平和正义。

3.2.3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临终关怀之所以不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避讳。我们要通过提高服务的质量,让临终病人坦然地面对、接受死亡。一方面要加强相关诊疗技术研究,从诊疗技术上最大程度地减轻临终病人生理上的痛苦。另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抚慰,解除病人心理上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引导病人正确地面对死亡,并给他们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提高其临终前的生活质量。4多样化军事行动医疗救援中的伦理冲突

4.1伦理问题

4.1.1人人平等与优先救助的矛盾面对疾病和伤害,人人都有得到有效治疗、争取继续生存的权利和愿望。在平时的医疗活动中,这种权利和愿望可以得到很好的尊重和实现。但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援中,按照检伤分类的原则,救援人员必须优先处置疾病或损伤危及生命的病人,以及选择放弃无救治价值的病人,这种处置原则有利于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救援的效率,但却与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权利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19]。在混乱、惊恐、焦虑的氛围中,医护人员究竟该如何处置,才能既保证高效、妥善的抢救,又不会因“见死不救”而倍受良心谴责,确实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两难抉择。

4.1.2知情同意与紧急救治的矛盾在平时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必须耐心细致地说明所选择治疗方案的利弊及科学依据,使患方在知情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可接受的治疗方案。但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救援中,医务人员必须给予迅速果断的处置,很难有时间与伤病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让伤病员自主选择救治方案或接受必要的救治措施[20]。这种情况下,知情同意和不伤害原则必然会受到强烈冲击。

4.1.3抢救生命与生存质量的矛盾现代医学伦理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诊疗方案要尽可能减轻病人的损伤和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援中,医务人员更多关注于伤病员的生命安全,改善生存质量则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对于平时来讲,抢救生命与保全生存质量时常会令医生和病人家属难以取舍,而在应急救援中,却演化成一个涉及生命伦理的突出矛盾问题。

4.2主要对策

4.2.1建立军事行动的伦理指导原则我们要对多样化军事行动的特点加以深入研究,针对救援行为中可能遇到的各类伦理问题,制订出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意见。这种指导意见,不能是一家之言,而是要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多样化军事行动的伦理指导原则,应当是全军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4.2.2提高医务人员的伦理决策能力医学伦理学的决策,是基于知识背景和情况判断的一种主观性决策,没有量化的指标可循。在多样化军事行动中,面对众多的伦理难题,不可能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为每个具体的伦理决策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作为军队医院,尤其要加强医务人员伦理素养的培育,提高多样化军事行动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能力,使他们在伦理难题面前能够自主做出正确选择。#p#分页标题#e#

4.2.3加强医学常识及伦理知识普及针对群众和官兵认识上的误区,利用各种媒介普及医学常识和伦理知识,提高应急条件下救治对象配合的顺应性,避免拒绝治疗(如输血、截肢等)现象的发生,并提高人们对分类处置、优先救治的理解。

5转化医学时代科研创新中的伦理冲突

5.1伦理问题

5.1.1多学科大协作的伦理要求转化医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这种合作是一个涉及微观和宏观、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多学科大协作体系[21]。可以说,每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在推动科研创新过程中,都涉及到复杂的伦理问题[22]。转化医学的多学科大协作,则将这些复杂的伦理问题糅合起来,使得医学科研创新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更加复杂化。

5.1.2产学研用一条龙的伦理要求转化医学研究成果的最终实现需要医院、转化性研究机构、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及相关管理机构共同努力。企业的参与无疑加快了研究的进程,提高了转化的效率。同时,它也使得医药卫生领域渗入很多利益化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产生了负面影响[23]。在产业化特征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医药卫生领域药品、设备、耗材的研制和供销关系易被利益所左右。

5.1.3信息库共享化的伦理要求临床工作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库,是研究人员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的信息来源,也是探索规律、评价诊疗效果的信息支撑[24]。在信息库共享化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转化医学研究涉及环节多、参与人员广,我们不得不面对病人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信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处理有偿使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防止医疗信息资源成为非法牟利的工具。

5.2主要对策

5.2.1完善科研伦理制度科研伦理道德除了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外,还应该有严谨的制度作为保证。一方面倡导良好的科研创新行为,另一方面还要反对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在科研伦理制度建设中,要针对转化医学多学科大协作、产学研用一条龙等特点,从医学伦理学视角重新审视医学研究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医学研究符合伦理学的要求。

5.2.2加强科研团队道德培育转化医学的多学科大协作,对科研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科研团队,不仅要求每个成员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相互之间能够知识互补,更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具备高度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精神,来自于共同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还依赖于伦理准则的建立。因此,加强科研团队的道德培育,将成为研究是否能够取得真正成功的一个关键。

5.2.3加强科研伦理审查与传统的科研伦理审查相比,转化医学时代科研活动的伦理审查涉及领域更为广泛,审查内容更加复杂。对转化医学时代的伦理审查,我们要从委员会人员的组成、审查实施的流程、审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重新加以规范,确保审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冲突

6.1伦理问题

6.1.1告知缺失难以满足病人的认知需求随着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和人们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被动现象正逐步被扭转,他们具有很强的认知需求,希望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与参与权[25]。然而在实践中,医生对病人的认识需求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医疗行为本身存在很高的风险性,当告知缺失成为普遍现象时,医患纠纷加剧就完全在情理之中。

6.1.2尊重缺失难以满足病人的信任需求病人在寻医问药过程中,要完成对医生技术和人格的确认过程,确认将自己的生命交给陌生人处理是否放心,这就需要医生投入道德情感,使病人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是,当前医生与病人之间出现了很多不信任的怪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而这种信任危机的根源在于双方相互尊重的缺失。

6.1.3换位缺失难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以病人为中心”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能够站在病人的立场来考虑他的健康需求,为病人选择合适的诊治方案。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医务人员不能够采用换位思维,充分考虑病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仅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甚至受利益因素的驱动,为病人选择治疗方案。诊疗方案选择不当造成的疗效不佳,以及给病人带来的沉重负担,与病人健康需求之间的反差,必然会以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

6.2主要对策

6.2.1促进医患互信当前,医患关系的形式从“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参与型”,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要求把医护人员和病人置于平等的地位。医生不仅要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而且要尊重病人的尊严和自。因此,我们要把医患之间相互信任,作为协调和改善医患关系的前提,努力做到医方诚、患方信。

6.2.2强化职业道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和整体医学理念的兴起,都充分显示医学已经从立体化、多维度来审视健康和疾病问题。医务人员不仅要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平等对待每位病人,积极调动和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具备强烈的职业精神,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主动钻研医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技术水平。

篇7

有研究报道,通过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护理伦理渗透的方式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伦理学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他们实际工作中解决伦理冲突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临床专科教师仅仅是在有时候简单提起伦理道德与专科护理的问题,并没有把伦理道德的相关知识真正的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那么学生也就出现对伦理知识‘‘不重视、不应用、不会用”的状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学基础操作中已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并寻求将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操作中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为今后改进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护理专业(专科)3个班的学生160人,每个班分为5组,共15组,每组10〜12人。随机抽取8组共84人作为实验组,剩下的7组共76人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教学方法设计

加强床边沟通护理:采取模拟病房的形式,要求护生加强床边沟通护理。通过主动巡视病房而不是依靠呼叫器、到床旁采用沟通技巧收集病人资料、组织一次健康教育活动等练习,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自己良好的情感、语言、态度、行为对待病人,以病人利益为重,体现出护理人员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情境案例教学:在每种护理操作中设置一个案例,让护生根据这个案例的具体情况,把相关的护理伦理知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用到该项操作中。通过教师在示教过程中的点拨,护生在操作课之前寻找相关护理伦理理论,在操作中护生就能很好地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伦理原则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应用到整个操作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出进病房敲门,合理称谓病人,操作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病人,操作时保护病人隐私、合理暴露病人身体并不断告知病人操作到什么程度并请求合理配合,操作结束时告知操作很顺利并向病人致谢等,整个过程表现出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护理既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更能提高护理操作质量,从而展现护士的天使形象。

模拟伦理道德现场:在开始示教时,由两位老师模拟完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一个处处体现出关心病人,尽量把伦理知识渗透到每一步操作中;另个则仅仅完成护理活动。通过不同的表现,让护生直观感受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伦理知识,同时讨论有意识地在护理操作中应用伦理知识和无意识应用伦理知识的护理结果。例如在临终关怀和尸体料理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在模拟操作时,能够主动了解病人的性格,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让临终患者正确面对死亡。对有痛苦的病人尽最大努力解除病人痛苦,并给予心理精神方面的安慰。当病人去逝时,我们应在现场,表现出同情,对亲属给予安慰,用严肃认真尊重死者的态度进行尸体料理。

1.2.2实施教学

开展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共24次课,专业教师分组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课题组设计的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实验组,要求:

在每次基础护理实践课开课前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的护理伦理学问题学习讨论,提出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护理伦理学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实践课找出相关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每次实践课前,提问或鼓励学生主动陈述本次实践课所涉及的护理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课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讨论,并学习及讨论下一次实践课的护理伦理问题,作好记录。

1.2.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场景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临床思辨能力等进行评价。

1.3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X2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人口学特征

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有效问卷为160份,有效率为100%。研究对象均为女生,生源地情况为:安宁1人(0.6%);保山2人(1.3%);楚雄34人(21.3%);大理25人(15.6%);红河13人(8.1%);昆明10人(6.3%);丽江2人(1.3%);临沧3人(1.9%);普洱3人(1.9%);曲靖28人(17.5%);腾冲2人(1.3%);文山8人(5.0%);宣威8人(5.0%);玉溪16人(10.0%);昭通5人(3.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10岁,年龄分布情况为:18岁1人(0.6%);19岁2人(1.3%);20岁40人(25.0%);21岁册人(40.6%);22岁46人(28.8%);23岁4人(2.5%);24岁1人(0.6%);27岁1人(0.6%)。

2.2 护理操作和护理伦理学知识认知情况分析

上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之前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的有133人(83.1%),未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的有27人(16.9%)。115人(71.9%)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护理操作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103人(64.4%)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护理基础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131人(81.9%)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伦理学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2.3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融入伦理学知识的效果分析

对护理操作实践课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操作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临床思辨能力进行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操作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2=0.229,P=0.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护理操作能力无影响,结果见表1。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6.97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有促进作用,见表2。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9.53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见表3。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思辨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5.003,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见表4。

3.讨论

随着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责任越来越大,面临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如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与同事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与护理对象及其家庭之间的伦理矛盾也日渐突出。因此,近些年来对伦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及各级临床机构的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护理伦理课主要是在教室里的课堂上完成,采用的教学方法常常是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法。尽管目前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护理伦理课教学质量,但始终与临床实践相脱节。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其教学方法有别于伦理课教学,上课地点主要在学校建立的实验室完成,许多实验都是模拟临床实际工作来完成教学内容,重视学生每项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偶尔渗透一些伦理道德、沟通交流技巧等人文科学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科学知识应用到护理操作中。因此,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时基本不用人文科学知识,在临床实习中有78.68%的学生偶尔想起来运用和从来没有运用伦理学知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护理问题,这些情况都说明学生把护理伦理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能力较差。同时也说明护理伦理的教学必须与临床专科课程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巨大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为切入点,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的教学特点,分析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缺乏护理伦理知识应用的问题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经常遇见的伦理问题,尝试性地把护理伦理知识应用到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课的教学中,寻求把护理伦理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操作的教学方法,为改进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把所学的伦理理论知识与基础护理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目的是在护理实验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护理教师应用伦理道德知识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教学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把伦理道德观念深植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

篇8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c)-0150-02

Consideration of humanity qualities education in human anatomy teaching

SHANG Kaijiang1 GAO Shengli2

1.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Anatomy,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Province, Fenyang 032200, China; 2.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of Physiology,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Province, Fenyang 032200, China

[Abstract] Infiltrated with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human anatomy teaching should emphasize and carry out the idea of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ubject position of the student", so as to fuel and bring into full play of the positivity and initiative of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anatomy history and the learning of perseverance and dedication from scientists, the devotion spirit of students in seeking the truth will be developed. The combination of anatomy teaching and materialist dialectics can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viewpoint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of Marxis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ethics education can help students to set up their materialistic ethics viewpoints such as respect for others and the life first. Moreover, this kind of combination can also guide students to know the human aesthetic values, develop correct aesthetic outlooks and enhance aesthetic tastes of students.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istic quality is a lifelong process. For the teachers of anatomy, only through the good combin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room teaching, double pay can gain.

[Key words] Anatomy; Teaching; Humanity qualities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有益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为未来从事医学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如何更好的将解剖学和人文教育进行结合,是每一位解剖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1 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以往将人体解剖学教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个误区,即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应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1.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既是解剖学理论知识传授的主体,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俗话说“学高为师”,教师应学习相关人文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在授课活动中将解剖学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人文教育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1.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3]。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讲授了人文知识,学生进行学习,并不等于学生拥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将人文知识内化,发展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才能体现出个人具有的人文修养。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人文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毕竟只有人文知识内化于学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人体解剖学教学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发展史、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多方面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同时全面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1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体现了辩证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人体解剖学史发展的曲折性,学习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可以培养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解剖学家维萨里(Vesalius)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亲自从事人体解剖实验,创立了现代解剖学;列文虎克(Leeuwenhoek)发明了显微镜;马尔比基(Malpighi)观察了动植物的细胞,创建了组织学;施莱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被誉为19世纪三大具有决定意义的发现之一。在解剖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的个人品质、学术精神为人文教育提供了范例。进入20世纪,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放射解剖学、断面解剖学、显微解剖学等新型学科成为解剖学发展的方向,应在解剖学教学中及时适当补充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我国的现代解剖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解剖学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针对该现状,应教育学生树立为提高我国医学科学水平而努力的理想,争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2.2 人体解剖学的哲学观

人体解剖学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人体作为一个高度进化的生物体,内部系统之间,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细胞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地联系,无处不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体形态结构的特征反映出物种的进化过程,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要用发展的观点学习人体解剖学。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而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处于同一机体;椎骨具有共性,各部椎骨又有其个性,反映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大脑是意识器官,反映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当人体缺钙时,佝偻病、串珠胸等病态结构反映了器官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其形态结构的改变,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5]。将解剖学教学和唯物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既传授了理论知识,又注重了思想道德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提高了其运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能力。

2.3 人体解剖学的伦理学认识

人体解剖学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其学科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学习过程中会接触人体的组织、器官,甚至尸体。无论如何,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绕不开伦理学,如果不能获得唯物主义伦理学的支撑,必然对医学课程的学习、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及职业操守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知识教育和伦理学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伦理观。尸体作为曾经活着的人,尽管生命已经消失,但仍然具有人的价值特性,对尸体的尊重和妥善处置意味着对死者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尊重。尸体解剖时,要怀着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地进行,对产生的组织碎片,不应随意丢弃,要统一妥善处置。解剖学实习时,要怀着敬仰的态度,轻拿轻放,一丝不苟,学习完毕后妥善处置保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死者的尊重,践行尊重他人、生命至上的唯物主义伦理观[6]。

2.4 人体解剖学的美学价值

人体形态结构体现了自然的、现实的、客观的,不加修饰的美。人体聚集了所有形式美的法则,几乎反映了所有美的规律:①对称、和谐统一的美,如人体躯干、头面、体腔内器官存在相当部分的对称美;②人体微细结构的美,如圆形的血细胞、蝌蚪状的、X状的染色体、双螺旋状的 DNA结构等;③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符合0.618 黄金分割律,如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而咽喉和膝盖分别是人体上部和下部的黄金分割点;④美感比例:人体身体各部位较为匀称,身高与体重比例适当;⑤曲线美:人体形体体现着较多的曲线美,包括男性和女性特有的体态等[7]。人体解剖学蕴藏着大量的美学法则,只有把人体解剖学知识与美学原理有机地结合并加以应用,人体解剖学的内涵才更丰富,外延才更广阔,从而使学科更具生命力。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美学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审美情趣。

3 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

“功夫在诗外”,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终身教化的过程,应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对解剖学教师而言,仅凭课堂内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说过:“在我的记忆里,每一位老师的言教与身教,无不真诚而鲜活,在黑暗中为我们点亮一盏明灯。”在医学院校,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处处关心帮助学生,让学生生活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氛围,做到“身正为范”,用师德之风、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身边的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通过教师学生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从史学、哲学、伦理学和美学角度阐述人体解剖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能使学生将来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3-9.

[2] 刘洪付,于振海.诌议人文教育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与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9(10):1754-1755.

[3] 高胜利,高淑红,刘丽霞,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适切性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1):9-11.

[4] 杨向群,张传森.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与素质教育[J].解剖学杂志,2007,3(30):267-268.

[5] 杨晓煜,郑鸣.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J].解剖学杂志,2008,31(6):830,844.

[6] 吴连仲,韩卉,黄学应.人体解剖学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及教学中的伦理观教育[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14(4):62-63.

[7] 廖爱武,郑玉涛.人体解剖学的美学初析.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28(2):127-129.

篇9

职业精神是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职业价值观和理念体现。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学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为行业内和全社会所肯定、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标准及职业风尚的总和,应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实然性与应然性结合,体现医务从业人员对真善美的职业价值追求[1]。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解读

医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将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具备高尚的医德,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人文关怀、利他主义和高度责任心。而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是在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逐步养成。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要以人本主义为核心,除了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外,多途径、多举措开展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从业观、价值观,培育人文精神和利他主义精神,促进医学发展,维护人类健康。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建构医学职业精神维度

1.价值维度――以理想信念为基础的职业价值观培育。理想信念与职业价值观辩证统一地存在,而且相互影响和转化,反映的是人精神层面的问题,体现人的精神追求、道德水平、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医学生信仰什么,反映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信仰目标偏差必然导致职业价值观的偏差。随着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的多元,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医学生的思想,某些医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追求淡漠、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追求物质享受、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多、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困扰着医学生,再加上还没有真正进入职业角色,仅仅是接受社会上的负面信息,对很多问题没有深入了解,使得医学生容易产生职业价值观偏差。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

2.理论维度――以医学伦理学为理论核心的专业素质教育。“医学伦理学是人文医学教学的主轴,它贯穿于医学实践各方面的始终,医学的宗旨和医疗职业的价值、态度和行为准则,无不是医学伦理理念的凝化,医学伦理也是医生的必备品质[2]”。作为核心人文医学课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是比较规范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开课率和课时量相较实际需要还有很大距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讲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临床医疗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等已经比较紧张,教师无法充分结合临床实践及医疗热点,更谈不上提供实践机会。另外,我国的医学伦理学还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缺乏既有专业背景又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没有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等问题,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犹如纸上谈兵。

3.文化维度――以传统医德和当代人文关怀为准则的文化传承。我国医德体系的历史悠远,最早源于《黄帝内经》,要求医者不仅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仁者爱人、清廉正直、谦虚谨慎、勇于创新的传统职业操守和品德。这些职业道德对我国历代医者影响深远,一直延续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仅依靠传统的职业操守和品德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和医疗实践的现实,我国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模式对医学生、医务人员的从业理念和职业标准达不到理想的指导和教育效果。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提出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简称GMER),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7项最基本能力是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以及伦理等”[3]。即除了具有高超的医术外,更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医学生“寻常的关怀心,俗世的悲悯心”的医学人性光芒,就是当代对医学职业精神更加精确的定位。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明确要求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将其作为执业的要求和准则,树立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并指导医疗实践,将职业标准和从业要求明确化和制度化。

4.环境维度――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为助力的环境影响。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医学道德精神价值的意义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精神养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4]。大学校园不仅是建筑楼群的集合,更应该代表一种文化和精神,将医学职业精神和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底蕴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医学的真谛。学风建设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和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5]。要以社会服务为平台,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了解所处的社会发展现实和科技发展现实,促进医学职业精神的养成。

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和模式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引导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价值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深化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切实增强医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一是丰富教学内容。经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生的眼界前所未有的开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多,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广,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问题也应更广泛,如国情教育、国际热点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着重要在“敬业”上引导学生热爱岗位,遵守职业规范,践行医学生誓言。二是改革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室为固定地点的教学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就是同附属医院、社区、医药企业、社会机构等进行联合,进行参观学习和访问调查;“请进来”就是请医学专家、人文教育家等专业人士开设职业精神教育和人文教育专题讲座。三是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以生为本、忠于职守,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于专业课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来说,要积极构建他们的身教德育观,在教学过程中以身示教,将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分析判断、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

2.以医学伦理学教育为抓手,丰富医学职业精神的专业内涵。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对病患的人文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用医学伦理学观念去解决问题、评价问题。应尽快修订教学大纲,将医学伦理学纳入到必修课程体系,增加学分和评价机制。以专业课教学为基础,切实增强伦理学思想的渗透力。专业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伦理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现代医学大家和古代名医的生平纪事和学习、求学经历,或者播放影片、纪录片,组织讨论、情景模拟等。在实验操作中,提倡节省动物实验对象,尽可能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痛苦的仁爱思想。解剖课程上形成对尸体捐献者默哀的教学惯例,提倡对生命致以尊重,对逝者致以哀思。在临床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结合正反案例,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崇尚科学、谦虚博爱的职业精神,反对缺乏仁爱、唯利是图的医德沦丧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有层次、有重点的教育体系,适应职业精神教育本身和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

3.以传统医德和当代人文关怀为准则,形成医学职业精神的文化传承。传统医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精髓内容:仁者爱人、悬壶济世的职业要求;不图钱财,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虚心向学、善于钻研的学习态度;服务病患、认真负责的工作宗旨;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不断研究、勇于开拓的创新追求[6]。这是长期以来古代的医者在行医过程中总结、形成、传承下来的优秀职业道德和准则,也是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的精髓,古代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值得当代医生和医学界认真研究、践行的文化传承。除了传统医德外,古代的优秀医者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不惧兵荒马乱危险,上门为病人诊治的扁鹊;被“誉满杏林”的名医董奉;“轻财如粪土、耐事如慈母”的北宋医家庞安时等医者典范,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贯穿于职业精神教育中,比简单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把这些优良的医德传统和当今的人文关怀相结合,使良知、正义、责任、人性等意识进行内在树立和升华,才能达到人文关怀道德教育目标[7]。对于医学生来说,知识、技能、态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为形成端正的职业态度打基础,而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反过来也会促进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强化,使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就是人学。“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的这句充满人性光辉的箴言道出医学不是冷冰冰的仪器和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必须正视医学人文教育的地位,调整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注重医学职业精神中的人文价值取向,充分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情感、德行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践行“以学生为本”理念,实现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利益,教育理念从“管理学生”转化为“服务学生”柔性化管理,对学生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会“入脑、入心”。

4.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为促进,培育医学职业精神的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通过校园美化,打造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将校园布局、建筑特色、景观设置、校园绿化、道路建筑命名等环境因素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充分结合,为师生提供美观、高雅、文明、庄重的大学氛围。此外,还可以在教室和宿舍张贴古今中外名医大家的画像和生平简介;在宣传栏宣传励志性的医学小故事;在校园内开辟植物园以供学生学习和劳动;精选医学家的人物雕塑美化校园,供学生瞻仰。

通过学风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整体学习氛围。从新生入学教育起,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如新生医学生宣誓、参观校史馆、举行升国旗仪式、军事训练、校训精神解读、校史校情学习等,增强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二、三年级着重营造和谐、健康、丰富、活跃的学风氛围,重点组织专业学习活动;在四、五年级,学生开始接触临床和实习,应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职业定位、医德医风的养成教育。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程安排组织形式多样、新颖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抓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和毕业典礼等时机,利用板报、广播、宣传栏、校报、网站等各类载体,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味和内涵。如通过举办护士集体授帽仪式、送文艺下基层医疗机构、优秀医务工作者来校作报告、医学知识竞赛、各类医疗操作技能竞赛等医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校园文化活动,切实增强医学生的人文修养。

篇10

关键词:生命伦理;医患关系;医患伦理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43-02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健康领域的诸多顽疾已经得到有效的根治,不仅实现人类自身寿命的延长,而且提高了生命健康质量。但是,和现代医学发展以及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相对应的则是,医患纠纷频发,既有各种医疗事故,亦有伤医事件的发生,导致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和恶化。因此,在21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生命伦理道德规范,通过伦理道德的手段协调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要缓解当前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局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制度,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一、生命伦理及其道德原则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尤其是现代化医疗设备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人类生命健康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困扰人类的诸多健康难题已经得到有效地解决。但是也在生命伦理领域引发一系列道德问题,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要紧随时展对生命科学领域的要求,构建相应的道德原则,实现生命科学发展的技术化和道德规范化进程。

(一)生命伦理基本概念

生命伦理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伴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克隆技术和胚胎干细胞技术飞速发展产生的各种伦理方面的争论实现生命伦理的重大发展。“在美国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将他定义为:运用伦理学的方法,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包括道德见解、决定、行为、政策等进行系统研究。”随着当前生命科学发展日趋前沿的今天,生命伦理学已经转变为研究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诸多伦理学问题,属于伦理学领域的交叉型研究学科。

(二)生命伦理领域的道德原则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影响的日益广泛,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已经形成四个基本的伦理学原则: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以及公正原则,用来反映涉及生命伦理学的各项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行善原则是生命伦理学原则的核心,集中体现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生命科学技术研究的本质目的是提高人类生命健康质量,实现疾病的医治和寿命的延长。为了实现生命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在疾病诊治中要践行行善原则,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自主原则强调医疗诊治活动的开展必须得到患者的同意,要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对医疗诊治中可能导致的后果要提前说明,执行与否由患者自主决定,不能过多地进行干涉。不伤害原则强调在疾病诊治和医学实验中,避免对患者的伤害,保护患者的人身权益。坚持患者利益为重,做到医学实验风险最小化,增强风险预估。公正原则主要是鉴于医学资源的有限性,在资源分配、利益分享以及风险承担方面,实现程序以及实质上的公正配,并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生命伦理中的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以及公正原则反映了当前生命伦理领域最主要的道德要求,也是我们构建和完善生命伦理体系中必须坚持和维护的伦理道德原则。

二、医患关系及发展趋势

医患关系是指以患者为核心的群体和以医护人员为核心的群体在患者就诊、住院和疾病康复期间发生的互动关系,是医疗诊治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我们要明晰医患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医患双方在疾病诊治中地位的发展变化,认识当前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对于缓解医患双方紧张对立和信任度降低现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一)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医疗诊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医患双方拥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从而能够在医学实践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尤其是随着公民民利意识的觉醒,医患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践行情况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建立正常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医疗诊治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治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最终决断权,其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强弱同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高低有紧密联系,对患者疾病的医治有重要影响。医生的权利主要是疾病诊治权、特殊干涉权、宣告死亡权、隔离患者权、工作学习权以及参与建议权。上述权利是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质决定的,也是我国法律对医生进行医疗诊治活动的尊重和保护,更体现出社会对医生的职业认可。医生的义务包括诊疗疾病和维护健康、解释和说明病情、医疗保密、宣传卫生知识、发展医学科学、参与社会急救、提升人类生命质量。医生权利的实现要以义务的履行为依据。上述义务既是对医生权利的补充,也是国家对医生权利的制度性的规范。

患者的权利是指患者在医疗诊治以及康复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包括基本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维护隐私权、获得休息权以及要求赔偿权。基本医疗权和劳动权一样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享受而且受到保护的一种基本人权,不能因为任何人为的原因导致破坏;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也是患者重要的权利,患者有权知晓医疗诊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只有在患者或患者家属认可之后医护人员才能进行疾病治疗。患者的义务指患者在患病期间以及接受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所要履行的相关义务,主要包括保持和恢复健康、配合诊治、及时提供疾病变化信息、遵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支持医学科学发展、遵守法律法规。患者既应保持自身机体的健康,还应在医疗诊治中,及时反映自身病情变化并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医疗诊治过程中,患者只有真正做到上述要求,才能实现自身疾病的顺利治疗以及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培训事业的进步、患者对民利重视程度的提高,医患关系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状态。患者实现在疾病治疗和诊断康复中话语权的提升,能够运用多种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并未随我国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进程而得到完善,相反医患双方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现象频繁发生,医患关系日趋复杂和多元化。

当前医患关系领域中的技术化、经济化、民主化趋势凸显,成为我国今后医患关系调整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医患关系的技术化是指随着医疗器械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和现代化医学设备在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医生在当前的疾病诊治中更多的依赖医疗设备而不是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导致医患双方之间无法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尽管现代化的医学设备对医生疾病诊断和治疗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但是也导致医生自身人文素养和心理沟通能力的欠缺,为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局面埋下伏笔。医患关系的经济化主要是由我国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导致的,医疗机构对于经济效益的过分强调和对自身公益职能的忽视,加之医疗保健制度尚未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还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故而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尚不能满足庞大的医疗需求,加剧医疗诊治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进一步引发医患双方之间的紧张对峙局面。医患关系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在当前疾病诊治和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能够在疾病治疗中更加重视和强调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加之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学健康教育的发展,患者自身的医学素养也得到提升,能够对自身的疾病治疗发表更多的专业性的看法并希望医护人员在实际治疗中采纳。

三、医疗纠纷及其道德原则

(一)医疗纠纷频发原因

医患关系紧张对立局面的主要表现是当前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现象,医疗纠纷主要指“医疗单位(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与患者在诊疗、护理、康复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了互相冲突,或发生不良后果及对其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争议”。同时分为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前者是指医护人员在疾病诊治和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过失对患者人身和精神造成的伤害,后者则是由于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问题所引起的医疗纷争和矛盾对峙局面,亦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由于自身不合理的医疗要求和医治期望引发的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

当前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都有密切联系。首先,尽管我国医疗保健制度初步建立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仍旧存在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医护人员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其次,当前医护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降低,缺乏积极沟通意识和心理疏导能力,医疗责任心和人文素养较低,过度依赖现代化的医学设备;最后,患者对自身健康值期望过高又缺乏对疾病治疗的专业认知和判断,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不断下降,对医疗机构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医学鉴定结果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往往无法正确的面对疾病治疗的失败,甚至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和不适宜的行为。

(二)医疗纠纷涉及的道德原则

为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我们既要注重医疗机构的制度建设,实现医疗机构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亦应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缓解当前医疗纠纷不断加剧的情势,我们在道德领域形成三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互相尊重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指导和谐医患关系的

构建。

互相尊重原则是一个互动的道德原则,既要求医生在疾病诊治和治疗中对患者生命权和隐私权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采纳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议;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措施,尊重他们为自身疾病的治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既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又应科学理性面对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风险,杜绝因疾病治疗失败对医护人员进行的身心伤害。

社会公益原则则是强调医学诊治过程不仅要注重对患者自身疾病的治愈,更要注重维护社会大众的整体利益,并且坚持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本。社会公益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要坚持患者利益优先原则,杜绝疾病诊治中出现的医疗腐败现象,在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维护自身公益性职能不变;二是当患者和社会公众发生利益冲突时,要对患者进行劝解、说服,既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又应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使患者服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医疗机构日常管理和医护人员疾病诊治过程中,要求我们既应注重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以人为本”观念的培育;也应提升医护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心理疏导机巧。

四、多方参与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缓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需要社会、医疗机构、患者以及舆论的共同参与。既要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价值尊严,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应完善医疗保健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良性沟通机制;同时患者也要理解并信任医护人员的医疗诊断措施,尊重医护人员为自身疾病康复付出的劳动。

(一)医疗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既带来先进医学理念的引入和现代医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医疗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医务人员队伍的增加;也导致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自身公益性职能,同时制度建设尚未完善,服务水平并未与设备更新和理念升级相一致,导致当前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患纠纷愈演愈烈。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制度建设,将医护人员的沟通疏导能力和服务态度纳入年度考核和晋升中,从制度上加强医护人员对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医患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有针对性的在医护人员中加强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方法的学习,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杜绝因制度缺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加剧的状况。

(二)医护人员:尊重患者主体地位,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1.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以及生命价值尊严。在医疗诊治和医学实验中,医患双方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尤其在患者自主意识、医学素养和民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为了化解医患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更加需要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以及生命价值尊严,实现医患双方地位的真正平等。患者作为社会独立个体所拥有的各项权利并不因为患者所患有的疾病而改变,患者自身的生命价值尊严和恢复自身健康的权利更需要尊重和维护,要杜绝医护人员在医疗诊治和医学实验中对患者的歧视心理和行为。同时,既要重视现代医学设备的诊断数据,也应加强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全方位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要尊重患者在自身疾病治疗中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不能够单纯凭借医学设备诊断数据妄下结论。在整个疾病诊治和康复过程中,既要做到重视疾病的诊治和康复,也应及时疏导和化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及时发现医患矛盾并针对性的进行疏通解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增强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要着力加强医护人员心理沟通能力和疏通技巧的培训学习,明确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诊治以及医学实验中,坚持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以及以人为本原则。既要以社会公众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疾病治疗的根本出发点,亦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任何医疗诊治方案和医学实验进行前,都应该对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全面的解释说明,只有在获得患者和受试者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疾病的治疗以及医学实验。同时,践行不伤害原则,杜绝因医护人员疏忽导致的患者身体和精神的损伤。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加强提升道德素养,公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坚持以社会公众和患者的利益为本,减少和杜绝医疗腐败现象,推动医疗诊治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实现医学科学发展和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患者:合理疏导心理压力,尊重医护人员医疗活动

作为医疗诊治活动最大的受众对象,在当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患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尤其是随着患者医学素养的提高和民利意识的觉醒,患者更加重视疾病诊治和康复过程中自身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同时,作为疾病诊治的被动接受方,患者自身由于对恢复健康的期望值过高、对医学诊治方案和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家属的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等因素,极易导致自身心理压力过大而且得不到有效地疏导,往往会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出现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攻击和人身伤害等行为,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恶化。故而,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患者的参与和配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及时的面对自身的心理压力,接受医护人员的疏导,而不是单方面的累积扩大,更应对医生的医疗诊治方案加以信任和配合,对其中的疑问和不解应及时的提出,对于医护人员为自身疾病康复所付出的劳动应给予足够的尊重。

(四)社会舆论:加强监督,合理宣传,正确引导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既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努力,也离开社会舆论的参与、监督和引导。随着舆论媒体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的深入和广泛,其自身职能能够正确地发挥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加剧和部分媒体的误导宣传和虚假报道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获取公众关注和社会影响,部分舆论机构故意夸大和歪曲一些医疗纠纷,导致社会民众不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加剧了社会公众和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心理和不适宜行为。

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我们应该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督促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和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完善培训、学习和晋升机制;也要对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强宣传,对医护人员在社会公众疾病治疗和康复中付出的劳动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提升公众和患者群体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减少误解和纠纷;亦应发挥舆论机构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和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我国的医疗机构改革进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使之知悉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减少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误解。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个社会主体的参与和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也应增强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同时加强舆论的正确宣传和积极引导,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只要我们坚持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必将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体系。

参考文献

[1] 沈铭贤.生命伦理飞入寻常百姓家——解读生命的困惑[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42.

[2] 吴素香.善待生命——生命伦理学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56、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