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颠球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足球颠球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足球颠球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初中体育;足球教学;应用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实施方法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足球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学生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有效应用快乐教学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直观性

足球是一项国际化体育项目,大多数中学生对足球都不陌生。但真正了解足球,并熟练掌握足球技能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分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以发现,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足球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对足球学习兴趣不高、了解不够,故影响学习效率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快乐教学法下的足球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足球中的“颠球”这一技能为例。教学前,教师应借助书籍、网络等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积极锻炼自身的颠球技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制作相关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以学生喜欢且熟知的足球明星的比赛视频片段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之后的足球教学提供良好的切入点。然后,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介绍相关球星的现状与其相关的足球故事,激发学生对足球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播放一段“花式颠球”视频,并为学生引出足球颠球这一知识。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亲自为学生示范颠球动作并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展示分解动作,然后随机抽选学生走上讲台尝试颠球。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动力

传统的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师生、生生互动的重要性,通常组织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独立训练与学习,这样的训练模式导致学生出现错误却不自知。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学生可以共同练习、互相指点,发现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从而提升自身学习效率。以“足球脚部基础训练”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之前,可以秉持“组内同质”的原则将学生以5人为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可以为每组分发两个球,使5人围成一圈,要求学生变换不同部位进行颠球,每人触球3~5次、变换两个部位后将球颠给队友,两个球向不同方向运转。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针对用力不稳、关节松弛等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让学生积极改正,从而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师生、生生在交流互动中可以获得快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游戏导入教学,增加教学趣味性

传统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热身训练―讲解技能―自由练习―教师考查”的形式完成足球教学,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事实上,初中生的身心尚未发育完全,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而且爱闹好玩,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快乐足球教学中,教可以通过游戏的导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快乐贯穿课堂始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改善学生颠球不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以“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组,并组织学生开展“颠球游戏”。游戏通过小组接力比赛的形式进行,要求第一名学生颠球至指定位置后,折回将球传递给小组的下一个成员,并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学生完成颠球回到队伍。期间,学生出现失误扣一分,颠球样式多样的按样式进行积分。比赛过程中记录每个学生的分数,并在比赛结束后将同组学生分数相加,结合小组完成时间与效果对各小组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另外,这样的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有助于增加足球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紧张的游戏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足球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足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因为足球形式与技能多样故深受学生喜爱。但近年来,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快乐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古少坚.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考试周刊,2016(51):109.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comparison to research on play method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play method in football teaching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football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足球教学;游戏法;对比

Key words: football teaching; play method;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75-01

0引言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足球游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实践中,这种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教师在寓教于乐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研究方法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足球兴趣班24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整理统计分析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问卷调查法。

1.3 实验步骤在对照班足球课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验班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活动,由同一教师对等课时上课,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足球游戏法教学设计游戏法是以足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作为素材的游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1.4.1 足球活动性游戏,以熟悉球性、身体重心变换和脚步移动为主,诱导初学者入门。

1.4.2 足球专项游戏,以足球的基本技术和串联技术为主,诱导初学者在对足球的空间感、节奏感上入门和提高。

2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三项身体素质成绩结果(表1)

实验前两组身体素质成绩结果统计检验表明,身体素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比较条件一致。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三项足球技术考核成绩结果(表2、表3)

通过16周的实验结果证明,在足球课教学中利用游戏法的实验班,在考核中的颠球、运球绕杆、踢准三项技术掌握比较快,且动作质量完成也比较高。三项技术评定和达标考核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两组进行16周教学实验,在技术测验的时候,按照中学考试内容、方法一级评分标准,同时把测试技术评定换为成绩分数,然后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每项成绩都明显地比对照组学生的成绩高。

2.3 游戏法在教学中的积极效应

2.3.1 用游戏法教学进行准备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2 用游戏法教学进行基本技术教学,能加快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此种游戏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增大了练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运球的技术,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2.3.3 用游戏法教学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身体素质,能改变学生厌练、单调的身体素质练习状况,从而加强学生体质。

2.3.4 在教学结束部分,足球教师可应用游戏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愉快、放松的活动中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点,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2.3.5 用游戏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间接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互动,进而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

2.3.6 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校园足球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探讨

3.1 实施足球游戏教学对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足球游戏教学要选择学生普遍可以接受的,能够积极参与的,尽量避免过分竞技化的教学内容,例如网式足球等。

3.2 实施足球游戏教学对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①要重视学生的身心体验与实际效果;②不要过分地注重教学的组织纪律性;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足球练习中;④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想象等。总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是足球游戏教学对教学方法总体要求。

3.3 实施足球游戏教学对教学评价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实施足球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无较大压力下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进而综合地评价学生。从而使他们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兴趣是决定行为的基础。足球游戏注重学习气氛的营造,着手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4结论

总之,运用游戏法进行足球教学不仅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还加强了他们的团结互助能力、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从另一方面来讲,不但丰富了学习的情景,同时还使枯燥的训练变得活泼,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邓平等.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备课组;集体备课;考核;目标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23 

1研究目的 

备课组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初中体育备课组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不仅是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沿阵地。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分析,力求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行动研究法 

每期召开全市研讨会,边实践边研究。 

2.3逻辑论证法 

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论证方法,对我国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2.4访谈法 

通过咨询一线教师、课程专家、备课组长、分管领导等,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 备课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初中体育备课组多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四定一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有记录)为活动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备课组活动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在目前大力倡导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背景下,一些学校的备课组建设只关心表面现象而无视低效、重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管理流于形式 

学期开始时,多数学校对备课组建设相当重视,教导处会迅速落实备课组长、备课时间、备课地点以及相关备课组考核和评价等活动事宜和细则。然而,在备课组后续运行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并未实质性地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仅查看备课组在不在活动,人是否到齐,各种资料记载是否齐全等。这些流于形式的管理检查并未触及教研活动实效,长期下来致使某些学校的备课组建设任务化、应付化和形式化。 

笔者认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行政部门没有对备课组建设予以真正重视和持续关注,没有抓住管理过程的关键,缺乏管理经验和智慧,多为“走过场”的检查方式。 

3.1.2 目标措施模糊 

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应为:在教导处领导下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努力营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最终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或教辅集,以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然而,部分教师没有理解备课组建设的真正目标是什么,甚至有人认为备课组建设是花瓶摆设和作秀。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备课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注意到将个体竞争与团队合作有效结合起来,仍然采用“个人量化指标”的考核方式,突出强调教师个人的成绩与作用,这就造成了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封锁,不能协作研究,无法发挥集体智慧,因此他们在目标措施上也就表现得模糊、滞缓和被动。 

3.1.3 活动过程低效 

活动过程低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闲聊,部分学科成员的讨论话题不是集体备课,而是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琐事和社会轶闻,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成了大家交流感情、谈心聊天的娱乐时间,活动质量严重缩水,大打折扣。二是缺乏参与,备课组成员对于主备人提出的教学观点和设计不仔细推敲和思考,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很少有人提出疑议、缺点或表达不同的观点,更谈不上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教师参与热情明显不足。三是生搬硬套,主备人为了省事,不从本校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或套用名师教案,结果使得课堂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为了切实反馈学校体育备课组的活动和建设情况,笔者不久前对多位备课组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人员准时参与率、研究主题是否明确、研讨热烈程度等项目的统计结果都偏低。数据折射出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传统的集体备课概念带有更多行政管理色彩,而非教师自愿自发,教师即使集体开展活动,也难以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尊重、坦诚、开放、分享、互惠的合作关系,教师们实质上还是处于一种“背靠背”的激烈竞争氛围中,所以很难通过备课组的建设来获得同伴必要而有效的专业协助。 

3.1.4 跟进行为缺失 

建设备课组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评议来观摩课例和探讨问题。然而,多数备课组仍然停留在“听一听、议一议”的层面,而缺乏教学行为跟进这一必要环节。须知,缺乏教学行为跟进,对众多组员而言,就意味着失去了验证和完善提升或发现该活动可能存在深层次问题的机会。 

笔者认为,缺乏教学行为跟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还缺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不能有效地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思考。有的教师学科素养还急待提高。在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制约下,他们不会进行自我教学反思,不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即使有个别教师提出了相关教学问题,组内其他教师也不能运用恰当的理论对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原因,制定解决策略,形成科学、合理的新的行动方案。 

3.2 提高备课组建设水平的对策 3.2.1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核评价细则 

为了切实解决学校对备课组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过程监控,制定或调整对备课组的考核评价细则。考核要量化,兼顾备课组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考核细则可以参照下表进行设计: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每学期对备课组进行一到两次全面考核。首先由各备课组按评分细则进行自评,对于加分内容必须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再由校长室会同教务处组织审查相关材料,并对照考核细则逐一打分,然后按评价要求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结合平时的抽查情况评选出优秀备课组,最后校长室对优秀备课组进行综合评定、公示和奖励。优秀备课组的组长和组员享受优先被推荐参加高层次学习和进修的待遇,备课组长的经历和业绩作为提干、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3.2.2 创新学科整合,目标措施合理定位 

体育备课组建设应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和全面化发展,落实课标提倡的用体育做事的理念,达到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的活动目标。因此,在备课组活动时很有必要创新学科整合,努力将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其中,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体现设计的科学性,突出目标措施的定位性。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进行的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体现对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一般来说,备课组可以参照如下两种模式进行活动: 

一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并构建课程内容。比如,教授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二年级教材足球后,基于学生对本单元足球基本技术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备课组可以将“足球教我强身心”作为本次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再将该主题分为若干个小课题,包括颠球、踢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射门技术等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与研究。 

二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需要,备课组设计较为宏观的主题,如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并将其分解为相互衔接的小课题。如在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我的情绪我做主”“合理饮食促健康”“保护视力”“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等若干个小课题,再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文献查阅、小组合作等活动独立进行研究,最后由学生把这些小课题与体育锻炼相结合,逐一构建课程内容。 

但是,所有的这些研究主题和相关的小课题都需要体育教师在备课组活动时加以设计和创新。 

3.2.3以话题促交流,提升备课活动实效 

要解决活动过程低效的问题,必须首先调动参与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性一方面来自学校内部的考核机制,更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学中所遇话题研讨、交流和解决的内在迫切需要。为此,备课组长应预先了解并准备好若干个教师感兴趣的话题,话题的选择宜小不宜大,便于大家热烈讨论和献计献策,努力提升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初三学生由于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较大,学习体育的兴趣较之于过去有了明显下降,此时备课组长可以设计出“学生体育课外兴趣活动应如何组织和开展”“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应如何培养”“班级中体育学习氛围应如何创设”“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如何正确评价”等话题。备课组长在活动交流时,既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要提出符合教情和学情并能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比如组建、成立球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体操、新兴运动项目等俱乐部(兴趣班、运动队)都不失为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特别好的想法和做法,备课组长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力争取得校长室的支持,在全校普及推广,这对教师个人而言也是一种荣誉和激励。 

3.2.4 加强课例研究,力促教学行为跟进 

缺乏教学行为跟进的备课组活动会失去再次验证活动效果和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机会,因此备课组建设必须将加强课例研究摆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课例研究是指教师在同事的帮助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等手段,通过“提出问题、教学设计、展开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它可以按照如下几个阶段进行操作: 

首先是“原行为观课”阶段,即授课教师自己独立设计教学后上研究课,组内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和观察,有条件的话可以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该课进行反思,找出问题。 

其次是“新设计观课”阶段,先由上次授课教师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解决办法,接着组内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然后再上第二次研究课,并召开反馈会议,对该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教学设计与课堂现实的差距。 

再次是“重调整观课”阶段,授课教师参照第二轮的步骤,第三次、第四次……在组内上研究课,调整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3.2.5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延伸备课区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迅猛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独特优势,将校内备课组活动延伸至校外进行。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一些网站的教研论坛,及时将每次活动的上课教案、评课记录、修改意见等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分享,大家可以通过跟帖或撰写博客来参加评议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网络探究的方式缩短了研讨空间的距离,拓展了备课组活动区域,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教学灵感,也使许多教学中的疑难闲惑在研究中得到解决,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增强了广大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备课组活动的效率。 

4小结 

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认真探索,善于总结,勇于开拓,学校也要从评价机制上给予更多保障,努力寻找更多、更合理、更高效的备课组建设途径,从而不断提高初中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幸福教育理想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十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