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和完善
首先,要搞好教学设计,必须要吃透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最根本的依据,但教师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或者依赖教材,则使课程教学变得呆板和枯燥。因此,在教学设计前,教师要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做到滚瓜烂熟,就像郑板桥说得那样“心中有竹,才能画竹”。同时,现行教材一般都是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操作使用上也是泛泛地讲述常用操作的方法步骤,每一个知识模块都缺少完整的任务练习,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链,不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精心设计几个具体的综合练习,作为教材的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的操作步骤及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和兴趣学,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要注重内容重组,有针对性设计。在计算机教学设计中,要在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精选核心内容,兼并、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的内容,吸纳先进思想,重组知识单元。但是,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握“新”和“旧”的问题。什么是“新”?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这些问题也是各有所见。许多学校使最流行的软件能活跃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舞台,这自然是“新”的一种体现。但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重要的是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如果偏重所谓“新”知识这一个侧面,就会使教师和学生都忙于追逐新软件,忽视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有限的时间和内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操作使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有限的时间和内容,不能禁锢于教材中现有知识的概念和方法,要使教学内容和计算机能力培养密切相关,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让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多介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教材中没有介绍而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技术,要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把枯燥的操作步骤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愿意学,同时还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同时,要了解学生,满足个性。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素质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前,要对他们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其共性与个性,了解他们的需求。就像厨师要研究食客的口味,为不同的食客打造不同的菜品一样,在教学中要列出“菜谱”,让学生点菜,不要搞大锅莱,一个口味。教学中将共性问题统一讲,将个性问题分散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针对学生操作使用能力需求,注重教学方法设计
篇2
【关键词】计算机 专业课程 教学设计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3-01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内涵
赖格卢特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根据这一思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指在教学之前,计算机老师能够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训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和安排,以期达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的系统过程。
好的计算机教学设计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成功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适应当地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规划蓝图,同时,也是检验我们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一个奠基石。河源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多数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从而进一步对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质量好坏的意义
我国计算机教育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拓,具备了一定的成果,也进一步开发了我们计算机教学技术的媒体教材,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节目、计算机课件、网站设计等等,甚至可以说现代计算机教学设计的过程在某种情况下就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过程。
对于中职生而言,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能够让他们在刚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地接受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中职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如果能够采取独特的教学设计,使我们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溶为一体、精心设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水平。那么,怎样才算好的教学设计呢?
1.必须是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长期以来,教学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但对于改进教学工作内容帮助并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即能够将学生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沟通起来。
2.必须是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在任课教师的教学中,如果能采取系统性的方式方法将任课目标形成一整体框架结构图,按照这一构造进行教育实施,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就将能够使中职生培养出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将来的就业实践中适应社会发展。
三、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设计中常见问题
计算机从1946年诞生到现在的迅速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 50余年历史 ,但却是所有学科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然后,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专业教学方式却显的陈旧和落后,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作为一名中职的计算机教师,在任课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很多传统的中职教学设计已经不适应或者说不适合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学设计中也发现,有几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否则就难于提高中职生的学习效果。
1.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内容没有得到迅速的更新,落后以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程后步入社会,才发现这知识不能够再应用了,即不再适用于社会的需要了。
2.当今天社会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材采用的都是书面教材,但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 ,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很难赶上技术的发展 ,易造成教材老化。这样的老化教材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3.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地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一样,甚至还可能存在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知识,只是听说过有这回事,所以就来报读这个专业的学生。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也会造成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对自己课程设计的偏难性和复杂性。
四、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提出的几点思路的探讨
既然教学设计是我们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的整体性把握,那么我们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时就要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用于我们河源地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新的特点,就应该根据以下几点新思路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学”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将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在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职校、每一个专业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如何因势利导,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就是我们要教学生为什么学的目的。
2.明确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即确定学生“学什么”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学生要学什么内容,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有体现,对于其中的计划和布局就必须有安排的形式,否则就难以对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以学生学为中心,注重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最终确保学生学到什么。
3.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如何学”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可以采取一些有助于与学生沟通的途径,采取一种比较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听从某些“专家、学者”等名人名言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进一步说就是学生如何学必须是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
4.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修改及反思
通过前面的三个环节,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遇到许多不同的状况,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
五、小结
教师的重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普通的计算机老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实践化,就必须不断的反思、总结和交流。通过任教过程中的考研活动和吸收同行教师的先进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够适应当代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凤来.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篇3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FLASH动画制作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35
计算机课程FLASH动画制作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已经很普及了,人们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和能力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为此,在计算机课程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对于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的任务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计算机FLASH的动画制作时,教师要了解学情,知道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对症下药。目前,计算机基本上走进了很多的家庭,但是在利用上较为淡薄,主要是用来打游戏、看视频、聊天等,对电脑的其他可利用价值却没有利用,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多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知识,对网站设计、计算机系统、办公软件、FLASH动画制作等做到有所了解。在对电脑的认知上,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知识,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相关内容。
二、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操练”起来
FLASH动画制作教学需要教师摒弃以往不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操练起来。对于学校来说,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学生配备一定的电脑,这样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开展实战演练。对于FLASH动画制作学习来说,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死记硬背知识并不是目的,需要学生在习得理论知识之后通过电脑操作,提升FLASH动画制作的水平和能力。另外,在具体的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教师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采取案例导入、故事导入等方式,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三、开展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相反,FLASH动画制作教学的学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案例教学法颠覆了以往的理论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有经典的案例,而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能理解案例,并且学会分析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案例的内容,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概述,对于关键的内容要进行详细的概述,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进一步理解,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在学生概述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对于学生遗漏的或者是错误的概述及时指出,防止其他学生受到干扰。在学生进行案例概述的时候,其他学生也会开动脑筋,提升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这样肯定会大大提升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能力。
四、巧妙运用网络学习资料,对学生开展层次化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由于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果呈现巨大的差异性。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同学,讲授的内容是整齐划一的,无论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基础稍差的学生,讲授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就造成学生个体的差异得不到尊重,如果成绩好的学生听到较为基础的知识时,就觉得太简单,也提不起学习兴趣,探究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遇到的问题较难,超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他们会感到困惑,自然也提不起学习兴趣。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实现层次化的授课。网络的发展极大了促进了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发展,可以实现层次化的教学。网络教学和学习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可以呈现一定的层次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大量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它们进行整合、分类。
五、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于FLASH动画制作教学来说,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是经过学习可以操作计算机,并且能巧妙地利用计算机处理相关的问题。在FLASH动画制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设计和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开展上机课。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尝试着去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新学的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质量
教师水平的高低也对教学质量有着一定影响,所以优化FLASH动画制作教学还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素养和质量。首先,把握好教师的入口。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考虑,选择教学技术精湛,专业素养高的人,同时对他们进行入职培训。其次,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考虑。参照管理标准,给予年度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教育,提出整改意见。再次,给教师提供晋职的机会,让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接受在职培训和在职深造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Python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58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程序设计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1+X”培养要求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大学各专业一年级新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也是本科各学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早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一些有关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以基本应用为主,并没有过于涉及程序设计的内容;但在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之后,为了能在课程中向学生传递计算思维的理念,必须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上适当增加基础的程序设计内容已经是各大高校的共识,以便使用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抽象、自动化等计算思维理念。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具体选择哪一种教学语言,各大高校产生了分歧。
有的高校根据后续程序设计课程的需求,选择了C语言、C++语言或Java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这几种语言虽然在工程界应用很广泛,但都存在着门槛高、学习曲线陡峭、上手难的问题,如果要想让学生基本能读懂使用上述语言描述的算法,需要的教学时间很长,一般要大概两个月,也就是说几乎50%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时间都要用于语言教学,显然有些喧宾夺主。同时,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不同地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水平不同,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早晚、深入与否有很大差异,造成大一入学时学生的程序设计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一种语法简单、又具有深度的程序设计语言就变得非常重要。Python是一种类似脚本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入门语法简单,上手容易,并且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程领域,无论对于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的新生,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Python都能够满足他们的不同的学习需求,目前已成为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常用的教学语言之一。
2 Python语言的优势
Python是动态数据类型的、面向对象的、解释类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它的语法简洁并且清晰,与其他大多数编程设计语言不一样,采用缩进来定义语句的层次。Python语言支持命令式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泛型编程等多种编程方式。与Ruby、Perl等动态语言一样,Python语言具备垃圾回收功能,能够自动管理内存。Python经常作为脚本语言处理系统管理任务,而且比系统自带的脚本语言语法更简单、清晰。它拥有功能强大的第三方库,因此适合执行各种高级任务,比如完成GUI编程、游戏编程、网络编程等。Python交互式的命令行可以帮助用户立即体验其编码方式并得到反馈结果,不需要了解语言全貌,使用者可以独立地学习单个命令而不必编写完整程序。总之,Python语言继承了传统编译语言的强大性和通用性,同时也借鉴了简单脚本和解释语言的易用性。它在设计上的以下几个特c有利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1)Python在设计上坚持了清晰划一的风格,代码易读、易学习、易维护。缩进格式要求严格,违反缩进规则的程序不能通过编译,以此来强制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函数、模板、数字、字符串都是对象,完全支持继承、重载、派生、多继承等特性,同时隐藏了底层内存管理、垃圾回收等细节,在教学上不仅内容完全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本身上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3)Python语言是基于虚拟机机制的,可以在各个平台上安装使用。Python开发环境开源且数量众多,主流的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都能很好地支持Python环境。在常用的Windows平台下,只需一个很小的开源安装包就可以构建Python的基础开发环境,降低了环境配置的难度,使得学生能够很快上手。
(4)Python允许以交互模式运行。在主流操作系统中可以在命令模式下直接运行Python交互环境,输入指令可以立刻获得运行的结果。交互模式易于被没有程序设计经验的学习者理解,适合在课堂授课中实时演示各种命令和语句的功能。
(5)Python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把其他语言开发的程序和Python代码集成,发挥不同语言各自的优势;而且有大量高质量的第三方扩展库,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同时,Python语言仍在不断更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ython在设计上的特点决定了它简单、易学、速度快。初学者不需要过度关注语言本身的知识,可把重点放在理解计算思维这一根本任务上来,通过Python语言来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大的优势。
3 基于Python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理论教学部分主要教授学生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思维、算法思想等。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大一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高中时所受的计算机教育息息相关。水平高的学生在高中可能都已经参加过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而来自较偏远、家庭情况较困难的学生则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同时教授相同的内容是不合理的。针对这种情况,一种策略是类似英语教学的分级制,在入学摸底考试中增加计算机基础测试,同时适当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依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对学生因材施教。但这种方案对高校目前的班级管理制度影响较大,难以推行。另一种策略就是使用基础灵活的教学语言,C++等传统语言门槛太高,不适合程度低的学生;而VB等语言虽然简单,但功能较弱,且在业界较少应用;综合考虑,Python语言兼有两类语言的优点,入门容易且功能强大,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部分主要是实践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各类计算机软硬件问题使用计算机语言来进行计算或仿真。在实践教学中,对于C++等学习曲线陡峭的语言,教师往往需要在入门阶段对学生进行一一辅导,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下。使用Python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之后,教师为主,辅之以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助教,完全可以保证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使得他们能够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积分制,布置较多的实验题目,不要求学生必须全部完成,对不同难度的实验内容设置不同的实验分数,每个学生的总分只要_到一个适当的值,平时成绩就可以得满分。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只挑难度低的实验题目提交,需要对难度较大的实验设置一个最小数量阈值,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给定数量的较难题目。
我们统计了学生分别使用C++和Python语言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的完成率,除了语言要求不一样之外,题目的内容基本一致,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实验难度是从第1次到第9次逐步递增。从图中可见,基于C++的实验完成率要明显低于基于Python的实验完成率,且随着实验难度的增加,基于C++的实验完成率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基于Python的实验完成率。可以看出,基于Python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随着各行各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无论在大学中学习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工作,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乃至具备基本的高级程序设计能力愈来愈成为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Python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脉络,培养基础计算思维能力,最终是要训练他们使用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技术来解决他们本专业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使用Python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语言,大大降低了学习编程语言本身的难度,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迅速上手;同时Python强大的扩展功能更能激发他们持续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未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继续利用好Python语言强大的第三方开发库,逐步开发出适合不同专业的、定制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提升计算思维能力,努力培养信息化社会亟需的计算机和各专业的交叉人才。
参考文献
[1]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9.
[2] 张茗芳.动态语言Python探讨与比较[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3):57-60.
[3] 沈殊璇,薄亚明.适合于科学计算的脚本语言Python[J].微计算机应用,2002(5):289-291.
篇5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200-01
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另一类是理论性较强的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比较直观易懂,它侧重于操作,只要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大部分学生均可以轻松驾驭各种软件的操作。但计算机语言的学习相比之下就难得多,它侧重于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才能学好。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教师教起来感觉很头痛,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很吃力的一门课,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一些探索。
一、例题的选择及讲授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数学中常见的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同样它也非常适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讲解VF语言中的赋值语句时,为了使学生能对此语句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它的适用场合,教师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有A、B两个变量,它们的值分别为5和10,试用赋值语句交换它们的值。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红、蓝两瓶墨水,现在我们想把红色墨水倒进盛蓝色墨水的瓶子,该怎样进行操作呢?经过思考,大多数学生能想到找一个空瓶来进行交换操作,这时再回到开始的例子,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交换时要设置一个暂存数据的中间变量,从而写出以下赋值语句:C=A,A=B,B=C。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赋值语句的功能和用法,同时还让学生对赋值语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另外,在设计例题时,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学生刚接触VF中的FOR循环语句时,举例:S=1+2+…+5,让学生建立两个概念:用来装累加和的变量S(初值为0),得出一个表达式:S=S+I;第二个例题为:p=1*2*…*5,引导学生分析:装乘积的变量P(初值为1),得到表达式为P=P*I;随着学生思路的深入,举出第三个例题:S=1!+2!…+5!,通过对该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由前两个循环合并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循环体中两个语句:P=P*I,S=S+P,从而深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了这一类题型的思维模式,并为今后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
二、巧设练习题
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编程,但编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步到位的,首先,对命令语句的熟悉程度,是否能独立看懂已编好的程序;再者,对错误的程序是否具有一定的调试能力;最后才能培养独立的编程能力。如:读程序分析结果的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程序语句用法的理解,及对程序结构流程的理解;看程序改错练习,可以锻炼学生静态调试程序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看懂程序,但对于错误的程序却一筹莫展,关键还是对命令语句的用法不熟悉,不能灵活运用,而让学生找错误,能促使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去假设、去推理,锻炼思维能力。
此外要求学生们模仿一些例题熟悉编程的方法和技巧。如课堂上举例讲解了求1到100整数和的编程,那么布置练习1到100的偶数和或者奇数和的编程。这样使学生整个的思维过程包括了想象、创造、启发等方面的训练,对于思维活跃,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更加有其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
三、上机辅导
上机辅导必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上机时,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在编写程序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并加以重点记录,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必帮每个同学都逐一去解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忽视其他学生。
采取的做法是:先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解决办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先挑出重点部分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动脑,教师再针对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集中加以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今后犯类似错误。
上机课,教师还可以随堂布置一些程序设计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快速设计,从而锻炼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其它学科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用脑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上机课既是一个集中解决理论教学时所不易发觉的问题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一个介绍典型编程方法、集中提高同学编程能力的好场所,能更好的贯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的原则。这一环节是绝对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的。
四、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的简单的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和应用。在其中软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软件的重中之重就是编程。要让这门语言让学生掌握的比较好那么就需要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定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综合评价学生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48-01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就业作为导向的中职院校便得到了迅速的增多和发展,再加上当今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相应的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结合中职院校就业导向性的特点,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Visual Basic设计,探讨如何做好程序设计教学的优化工作。
一、中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要培养出学生对Visual Basic语言设计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就要培养他们对语言设计的兴趣,并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课程学习提供动力。第二,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理论。首先,要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最基本的思想,会绘制编程所需要的界面。其次,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Visual Basic程序语言设计知识,提升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水平,保证他们能够设计出良好的程序。第三,学生要能够对设计的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保证所设计的程序最终能够符合要求。第四,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通过开设本门课程,能够保证学生在程序设计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上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且具备最基本的编程能力。
二、Visual Basic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中职学生不像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往往不具备很好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层次不齐,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习缺乏相应的兴趣和欲望。其实Visual Basic语言相比于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要好学得多,但是很多学生依然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困难。并且还有很多的学生比较贪玩,缺乏自制力,对Visual Basic学习没有积极性。
(2)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没有趣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地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学的内容,还需要考虑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那些自觉性好、学习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是没有多大影响的,但对于那些基础薄弱,又缺少自制力的学生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3)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计算机课程不像其他的课程那样,它的知识内容是一直处在变动之中的,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第一时间掌握最先进的编程技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甚至有的教师不能够准确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够做到突出重点、条理不清楚,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的教师缺少编程的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上的案例,不能将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一个完美的结合,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知识应用。
(4)学生对Visual Basic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由于中职学生一般来讲基础知识是比较薄弱的,同时又加上Visual Basic课程里面的英文单词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对这门课程也就会越来越反感。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来中职学习仅仅是为了混一个高中文凭,所以根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
三、Visual Basic教学的优化措施
(1)教师的教学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基础薄弱这一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安排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给学生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比如在进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解它的基本语法,等到学生都理解之后再进行应用。如果碰到内容比较多的章节时,可以适当延长学时,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划分,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对全部内容充分理解。
(2)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快,教师的知识水平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师除了把课本上的内容能够有一个充分理解之外,还需要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阅读编程方面的书籍,多进行编程的实践,争取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具有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3)丰富课程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积极学习。传统的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考核的方式来督促学生进行学习。Visual Basic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它需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测试是很难真实衡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效的。可以形成一套集出勤、上机实验、项目设计以及期末考试于一体的考核形式,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得到迅速提高的这一大背景下,中职院校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做好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践教学
一、概述
“数字逻辑”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数字电路进行小型数字系统逻辑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系统的思维能力[1]。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数字逻辑课程的实践教学只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入了实验课程,并且使用的是“实验箱和逻辑门电路”的传统实验方法,学生并不能够理解实验的内容和现实意义[2]。另外,数字逻辑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还应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数字逻辑”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3,4]:(1)课程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依托实际项目进行讲授的实践教学方法。(2)实验教学只是简单的机械式重复,按照课本要求设计全加器、选择器、译码器等简单电路,学生不知器件的实际用途,也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组合设计应用性电路系统。(3)传统教学一般未考虑数字逻辑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而计算机系统往往包含软件和硬件设计,学生无法掌握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法。因此,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数字逻辑”课程,多重视系统理论完整性,忽略了整体优化,尤其是实践教育环节有待优化。“数字逻辑”课程建设大纲中,除要安排理论教学外,还需有大量的实践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因此,需要改革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本文对计算机专业的“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进行探索,构建系统设计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并设计考核方式。
二、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数字逻辑实验课教学中,一般是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学生不需要进行分析和讨论即可完成。“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计划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环节,要求所设计的小型数字系统具有实用、新颖、有趣等特点,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课程设计与课程实验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某一结果或证实某一结论,而是通过对实际项目的理解和分析,学习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并弥补实验教学环节的不足之处。其意义在于,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给予了学生自由研究和创新的机会,通过对一个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训练学生的数字电路设计、调试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
(一)实验环境搭建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EDA(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技术已成为电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有力工具,借助EDA软件进行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模式,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并尝试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集成元器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帮助。Multisim软件是在EW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仿真软件,可以对数字电路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已经成为数字逻辑电路仿真实验的理想工具[5]。因此,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计划基于Multisim软件平台搭建实验仿真环境。
(二)课程设计内容
计划设计3-4个实用的小型数字系统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在五周共计20学时的集中教学时间内,学生3-5人一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设计,课程结束时,分组展示课程设计成果,并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以及中大规模电路设计的方法。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计划引入综合性的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而系统选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问题。首先,课题的难度要合适,既要保障大部分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以后,能够设计出给定的数字系统;同时,要求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完成。其次,课题的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字系统,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部分课程设计题目如下:设计1:设计并制作一个带有校时功能、可定时起闹的数字电子钟。(1)计时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2)“时”、“分”采用十进制数字显示;(3)“秒”信号采用小数点显示,具体为驱动发光二极管;(4)要求具有校准时间功能,可调整为标准时间或指定时间;(5)要求具有闹铃功能,可以设定闹铃时间,并按时发出声音,且发出的声音长短可调;设计2:设计一个运算器系统。(1)要求能够进行8位数字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2)要求能够显示操作数以及运算结果;(3)要求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能够在四个不同的寄存器间任意选择;(4)要求能够提供“溢出”报警信号。设计3:设计一个汽车尾灯控制电路。(1)汽车左右各具有三个尾灯,共计六个。设计两个控制开关,具有四种组合,分别代表汽车的前进、左转、右转和停车四个状态;(2)系统运行如下:汽车正常前进时,六个灯全亮;汽车右转时,右边的三个灯自左向右顺序循环点亮;汽车左转时,左边的三个尾灯自右向左顺序循环点亮;汽车停车时六个灯全部随CP时钟闪烁;(3)添加译码器和七段显示数码管,用于显示汽车前进、左转、右转和停车,对应七段数码管的显示分别为:D、L、R、P;(4)最后,添加蜂鸣器,用于在转向时,发出示警声音。
(三)教学实施方式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计划安排在本科二年级下半年的前五周,每周半天4节课,共计20个课时。学生可以在给定的课程设计系统中选择一个系统进行设计。计划分组进行,每组2-3人,设组长一名,负责任务的分解和联络,采用集体合作,单独计算成绩的考评方式。学生的课程设计实施步骤如下:(1)制定出设计方案;(2)选定合适的器件,画出逻辑图;(3)画出集成电路芯片布局布线图;(4)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调试;(5)写出设计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次课程结束后,课程组长组织组员选定题目,讨论课程设计的具体分工和实施计划,并递交计划文档。中间的三周为具体实施阶段,指导老师每次课程中需要检查各小组的实施进展,了解遇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最后一周学生需要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并设计课程PPT,展示所设计的成果,向全班学生讲解其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四)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的考核成绩为三个部分,其中:课程设计报告占50%,课程汇报占20%,平时表现占30%。上述三项一项不合格则整体成绩不合格,设计报告雷同者成绩不合格。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1)问题描述与分析(设计任务);(2)背景知识;(3)设计思路和内容;(4)对关键电路进行分析;(5)测试以及结果分析;(6)总结。所选设计难度不同,完善程度不同等均影响到最终成绩判定。设计内容上只提出基本设计要求,只达到基本要求者,仅能获得基本分,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扩充电路功能才能评优。课程汇报的评价方式为:现场学生对每组的汇报进行打分,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计算加权分值。平时表现通过考勤以及对本次课程设计的贡献大小进行考核,用于区分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值,具体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类本科专业数字逻辑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并引入了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讲解了实验环境的搭建方法,设计了具体的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了教学实施方式,并给出了课程的考核方法。通过引入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环节,完善了数字逻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对数字逻辑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工程项目思维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盛建伦,刘淑霞,王勇,等.数字逻辑实验技术改革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4):216-219.
[2]詹瑾瑜,廖建明.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2):91-94.
[3]肖娟,张雯.转型发展中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5(9):17-19.
[4]唐志强.计算机专业数字逻辑实验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182-184.
篇8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缺点
1)依赖网络过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了解越来越深入,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学生偷懒抄袭的工具,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越来越熟练,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惰性,虽然有些积极性较高,但由于设计过于肤浅,没有特色。同时网络上大量的类似作品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很难做出一些优秀而具有个性的作品。2)未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艺术设计的学习,入门和深入了解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对于计算机这个新兴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让教学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当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授课中缺乏一些全能型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只是按部就班,按照教材内容,逐个教学,仅仅是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简单的实例,执行简单的口令,连贯性较差,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其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另外一种误区就是,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因此,有些高职院校把计算机作为艺术设计的主要实践课程,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操作练习,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设计基本思路、创新性理念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缺乏钻研,造成设计的作品缺乏内涵,只是会使用计算机制作图形的绘图员而已。3)教学设备资源不足随着近年来各高校的不断不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多,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尽管学校也在不断地去增加设备,但增长的速度远远不如学生数量增加的速度,再加上一些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对于艺术设计所涉及的课程并不能满足所需求,使得学生在课上无法进行充分的实践与练习,效果不好。
二、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计算机它有在传统艺术设计中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在艺术设计中进行完美应用,是需要一些方法来实现的。1、强化师资队伍,完善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好坏,鼓励和要求教师去参加进修培训或者是下企业进行锻炼,能从根本上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争取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双师”素质。另外,专业课程所需的硬件设施的投资也要相应增加,或者是合理安排学生的上课次序,争取让每一位学生上课期间都能够得到锻炼。2、正确定位计算机辅助设计虽然计算机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夸大计算机的作用,计算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只是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设计作品不能用计算机全部完成。我们学习计算机,只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其操作,在掌握了一定的设计技巧、思路、方法后,利用计算机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来。特别是网络资源的采用上,应定要注意挑选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一切照收!3、改变教学模式我们前面提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要找到新的,适用于其课程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以实例的形式去讲授计算机的操作,并且通过分析实例,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其设计的内涵,与理论课程之间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过渡阶段,并且鼓励学生多做多练多想,边理解边记忆,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4、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改革考核制度专业课程的开设,应以专业特点以及主次进行设置,要尽可能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去选择相应的软件课程,对于相对较重要难理解的计算机辅助课程,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分清主次,有目的的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考核也要与以往的理论课程的考核有所区别,计算机课以实践为主,以往的考核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其考核方式可以实行“实践操作+理论+平时”的模式,把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熟练程度,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上课表现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平时的积累,避免死记硬背。
三、结语
篇9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COM文件和EXE文件结构及其加载机制等,以此为基础掌握DOS病毒中的文件型病毒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其中文件型病毒的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针对典型病毒的分析,包括大麻病毒分析,黑色星期五病毒分析等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对象分析。
计算机病毒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包括汇编语言、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等前导课程,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较为熟练,但对于计算机病毒常用的分析工具还较为陌生,因此还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本节课将以课本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环境设计。
提供一人一机的实验环境:运行Win2000操作系统的PC机,具有宏汇编masm5语言编译环境,关闭杀毒软件。教师准备视频剪辑,视频内容为典型文件型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并造成破坏的全过程;自制PPT幻灯片,展示计算机病毒原理及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和对学生考察的小测验题目;准备课后习题。
2.课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实验4学时。
3.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生动有趣、激发求知欲课程导入从给学生播放一段网上下载的视频开始。该视频内容为一台计算机系统感染、爆发CIH病毒,至使系统软、硬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导致无法启动的全过程的录像。视频播放完毕,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在平时使用计算机时,有没有中过病毒?症状是什么样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控制我们机器的?”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回忆自己的计算机遭到病毒攻击的经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由此引入本堂课要讲授的内容———文件型病毒原理。(2)讲解原理:启发式教学,深入浅出从文件型病毒的定义讲起,告诉学生,各个系统下文件型病毒都占有重要地位,课堂开始时所播放的视频中的病毒,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件型病毒。因此认真学好这堂课,对于深刻掌握计算机病毒原理和反病毒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复习COM文件和EXE文件的基本格式,结合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在复习可执行文件格式的同时,针对文件格式中的各个细节,给出病毒在哪些位置有可乘之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这样的文件格式下,你会选择哪些部位修改源文件,怎样进行感染”等问题。下面以COM病毒为例,介绍教学的过程。首先给出COM文件的基本格式,然后讲解COM文件的调入执行过程。在讲解过程中强调COM文件的调入执行过程是非常独特的,也是病毒用来进行侵入的最基本依据。经过以上讲解,学生已对COM文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COM文件进行感染可以有哪些方法?有什么依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充分听取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刚才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补充学生发言中存在的不足。至此,学生已经对COM文件型病毒感染和传播原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再将文件型病毒的原理全面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使知识系统化。然而,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还要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病毒代码分析中。最后,为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文件型病毒———“黑色星期五”代码,带领学生利用所学过的汇编语言知识和刚刚学习的COM文件型病毒知识,对病毒源代码进行分析。学生亲身体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3)实验:尝试动手,体验成功实验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供参考的COM病毒程序(程序1)和一个测试用的COM程序(程序2,即待感染的正常COM可执行文件)。具体代码略。实验原理:程序1首先解决自身在被感染COM程序中的重定位问题。在病毒运行时,它必须知道自身代码的起始地址,该地址即为病毒的基地址,病毒代码中的其他变量都可以利用该基地址和变量相对该基地址的偏移之和来进行重定位。在感染过程中,病毒代码覆盖待感染程序的前4个字节,为此必须保存原来的4字节,同时,还要修改待感染程序开头的新4个字节,然后复制到待感染程序的开头。实验步骤:仔细分析病毒程序代码,画出病毒程序的流程图,并找出病毒程序是如何得到自己的基地址的代码;利用Masm5.0分别编译、链接病毒程序1和待感染程序2,然后利用exe2bin把程序1和程序2的执行文件转换为COM文件,分别为和。观察下述动作后的程序的执行结果①执行②执行③再次执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如果多次执行是否重复感染?(4)试着手工清除中的病毒,然后再执行,测试是否清除成功,给出清除病毒所依据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方法。(5)试着自己编写一个COM病毒测试,以为感染目标文件,并测试该病毒的执行效果。Masm5.0的使用学生们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掌握,而exe2bin命令的使用需要给出相关提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所遇到的问题讲出来,带领全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对能够深入思考的同学和给出独特见解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提示学生,不要停留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上,要勤于动手、乐于动手,让所学知识在行动中得到巩固。
4.思考练习:深入研究、及时总结。
课堂讲授的时间和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认真听课和积极动手做实验之后,会对文件型病毒的原理有了全面而生动的认识。然而仅仅能熟练的对书本上和教师所给出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仍然是不够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病毒分析师,还需要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宽阔,勇于追踪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热点,掌握最先进的病毒信息。因此,要乘胜追击,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和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与文件型病毒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写成书面小报告,在课下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5.考察。
考察方法不应仅局限于书面考试或课堂作业,应将考察放到课堂中和实验过程中,注意每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适时对学生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合适的评价。以上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激励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来。
三、教学体会
篇10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将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融为一个整体,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它在众多工程的设计领域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展示出了高度实践性和快速发展的特征。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与“演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见到教师采用“课堂讲解-教师演示-学生上机练习”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经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效果是有限的。从教材方面来说,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大同小异,将软件中所有工具命令从头到尾地讲一遍,命令讲完了,教材也就学完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一头雾水,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根本没有实践性环节供他们去练习、复习,而且编辑出书者大多从软件的命令分块考虑,没有做到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对于某此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自律性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使学生感兴趣是非常之关键。要使学生愿意学,愿意听,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灵活地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而且要运用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实践性的操作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而照本宣科。当然,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也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例如,要求教师严格按章节、按教学进度、按教学大纲等来开展教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丧失了灵活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成效不高。
二、任务驱动法及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相关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既定的任务。“任务驱动”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取向的教学法,它要求精心设计任务的目标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图形绘制,而哪怕是最简单的图形,也需要综合应用绘图、图层管理、编辑、尺寸标注等命令才能完成。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不能像其他基础课一样按照书本章节讲,而需要老师有机地把这些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再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任务展示,分几次课讲授,既学习了知识,又让学生每次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形成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可见,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学习操作类知识与技能的课程,非常适合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
第一,课程任务设计。教师想要科学确定任务,则必须要认真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况,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学活动主体的契合度。首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所设计的任务不仅要有目标,而且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多给学生练习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零件、图纸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如对于空调专业的学生练习以空调工程的平面设计为主要的内容,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教学内容采用教师实例演示、学生交流学习、课件演示、学生互相讨论等手段有选择性地使用于教学中。
第二,任务的分析。任务分析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任务进行有效的示范讲解,是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次任务做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分析具体作图步骤、方法和要点,图层的设置,线型的选择,并演示各个命令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知道如何动手做。教师在示范讲解中对己学过的旧知识可以把速度放快些,已经掌握的可以忽略不讲,而对于新知识的示范就应该尽可能的慢些,让学生能够跟得上,掌握住。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示范任务时的绘图习惯和方法往往会极大地影响到他所教授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能在示范时做到能够综合的运用绘图技巧,用最正确快捷的方式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很讲究绘图技巧的,虽说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掌握最快最方便的那条捷径才是最实用的。
第三,确定自主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活动的复杂方案。其针对的是学习过程,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以实例演示来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内容,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做书本课后的习题,这种有诸多弊端。首先教科书上的习题较简单,而且只是针对所在章节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于是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很轻松就能完成练习,从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学得不错。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将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编辑方法、辅助绘图等讲完以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简单的图纸,比如风机盘管、楼梯、阀门、水泵等。而对比较复杂的建筑平、立面图及系统图,因这些图纸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绘图知识,在这类图纸的绘制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比会较多,需要使用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这样反而能激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绘图不很熟练的情况下,一般要求他们按比例绘制,这也比较符合他们平时的习惯,这样出错也会少一些。等都掌握了以后再增加难度,练习各种不同比例的图纸。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绘图兴趣,提高绘图效率。这些手段的运用可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绘图技能,多增加一些实践经验,以利于将来就业和发展。
三、完成并评价任务
上机操作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独立地完成任务,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评价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可以在学生过程中对自己的学生行为进行独立地、自主地控制,进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信息,最终能够促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当前积极主动参与到评价当中的参与者。提前告知学生评价学生过程学习成绩的相关标准,有利于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依照该标准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合作者,也能够让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相关状态进行合理地预想。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后,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那份喜悦和成就感也会激励其学习兴趣。
- 上一篇:护理老人的方法和技巧
- 下一篇:个人教学专题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