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

篇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技创新;优势;途径

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根本任务就是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由分散状态向创新主体集聚,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渠道,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提升创新体系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成果产出、创新性信息资源保障等方面发挥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中高校图书馆,一方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门,是高校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中心,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部门的图书馆,更是社会创新的信息积聚和流通中心。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信息机构,从它出现之日起,就把积聚人类知识信息,传播信息自由作为基本的职能。国际图联1975年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为四条:(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信息;(4)开发智力资源。图书馆馆藏的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主体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基本源泉。相对于社会图书馆而言,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伴生物或附属物,它因高校而生,伴高校而长,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扮演着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角色,有着信息生产、信息储存、信息传播等重要信息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文献的集中地,存储着大量的文献信息,其信息优势是其他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一)存储信息内容的先进优势

科技学术信息,是人类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的前沿信息,代表着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最先进方向。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信息,才能推动科技的尖端创新,否则如果对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获得不全面,投入大力资源做出的所谓“创新”,可能就是重复他人创新成果的无意义劳动。可见,充分掌握科技研究的前沿学术,全面了解科技创新动态,是成功推进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前提。

高校图书馆的存储资源,就是以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因为高校不但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一个科研机构,全面充分的学术信息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首先,高校图书馆存储有不断出版更新的各专业学术期刊和著作,及时反映着国内外科技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其次,高校图书馆中的电子学术资源,连接着世界各大学术信息数据库,充分反映着国际科研的前沿信息。再次,高校图书馆存储的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资源,更是在科研成果尚未公开发表前,提前反映科技创新的前沿动态。

所以,高校图书馆存储着反映世界科技创新前沿的学术信息,具有先进的信息优势。

(二)积聚传播信息的技术优势

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得信息资源的传递更加快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逐步兴起,围绕数字信息的描述、揭示与服务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责。美国图书馆界的权威FOX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有纸基图书馆外观和感觉的图书馆,但在这里图书资料都已被数字化并存储起来,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的用户存取,还能通过复杂和一体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为用户提供先进的、自动化的电子服务。” 也有学者认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不但实现了馆藏数字化和信息服务数字化,还具有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保存和服务的基本功能。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促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不断数字化,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积聚传播具有了先进技术优势。

(三)多层次、一站式的服务优势

随着信息服务所依赖的信息资源由单一的馆藏文献资源向网上信息资源与电子资源并存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也由以提供馆藏文献信息为主体转变为以组织和提供网上信息资源为主体。

高校图书馆不断追求服务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类型、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技术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顺应这种变化,积极研究用户特性,探索多层次的服务模式,通过集成资源、技术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具体的服务模式包括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基于学科馆员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面向学科及科研项目的学科门户服务模式、面向特殊群体和特定领域的定题服务模式等。

因此,高校图书馆对服务方式的不断探索和优化是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的主要路径

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优势,主要是通过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体系而充分发挥出来。概括说来,服务高校、企业和地方的科技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参与高校科技创新

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技创新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使这个系统高效地运行,需有很多支持的子系统。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就是高校科技创新系统。作为一个支持系统,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在近100年来的发展中,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高校的这种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但是,高校科技创新系统本身却又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的功能发挥又需要有高校图书馆的支持。

提供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信息资源。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资源和渠道优势是其它系统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图书馆拥有的资源不仅有信息资源(提供时实、有效的信息),而且有环境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高校图书馆以及为高校科技创新所提供的纸制图书期刊、数字资源、科研信息、科技查新等,是高校科技创新所必须的要素,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科研信息资源和保障体系,是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和科技创新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信息要素。

(二)参与企业科技创新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一条就明确定义:“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第二十一条又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由此可见,新规程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这一特定时代的新的定位,它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还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企业作为高校图书馆间接或直接面向的社会服务对象群体之一,理所当然应该纳入其服务范畴。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三向联合,打造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尤其要着重收集区域内经济与产业政策信息,开发、建立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经济专题信息库,为企业的信息服务提供源头活水。

另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全球信息网络,保障企业自主创新走向国际化。国内外、国际间的图书馆联盟和协作网络集成了全球资源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知识、信息和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以此全球信息网络系统为依托,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球信息资源的巨大优势,保障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化。

(三)参与地方科技创新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地方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已经具备了服务的能力和条件,文献资源结构合理、藏书种类多样、电子资源丰富、音响设施齐全。面对地方科技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发挥馆藏优势,开放思想,树立新观念,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图书馆,突出图书馆文的献信息职能,拓宽服务领域,使资源真正被社会所利用,将高校图书馆资源向地方科技人员开放。当前,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虚拟信息资源并形成了资源共享,使得参考咨询服务对象全球化,使得读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另外,高校图书馆还能够密切结合地区特点,提供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文献资源,使得高校图书馆扮演着地区活动中心、情报中心、学习中心等多种社会角色。

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智库的作用。高校学科齐全,学者、专家多,这些学者、专家利用图书馆掌握着当今的第一手信息资料,达到高、精、尖水平。高校图书馆在宏观经济中,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发挥智库作用,定期召开高级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协助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地方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为地方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高校图书馆是继续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的最佳场所,所以为地方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高校图书馆可借地利之便,为本校和所在地的成人教育学员提供服务,还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场地及馆藏文献,又在拓展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科技创新培养一批批高水平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三、面向科技创新的高校图书馆建设

高校图书馆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科技创新体系中,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和优化自身信息服务功能。

(一)围绕科研需求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应放在:加强重点学科核心期刊的采集,适量增加博士用书及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方面的新书及核心期刊,适当加大外文文献的选订比例。加大国内外数据库的选购,注重专业及特色数据库建设。同时,要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馆内已有资源,建立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特色资源库等。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科研项目研究的需要,跟踪互联网上各学科研究的动态信息。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馆藏化建设。应主动做好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维护工作。

(二)加强科技创新的主动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要树立馆员主动为用户服务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和用户沟通,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馆员主动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坚持“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原则,才能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工作服务。

(三)建设复合型科技创新专业服务队伍

高校图书馆服务科技创新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图书馆员除了具备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检索学等理论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各种图书馆服务软件;图书馆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查阅国外文献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和传递信息内容;图书馆员还要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准确及时提供科技创新最新动态信息。因此图书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图书馆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不断更新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信息管理和科技创新服务人才队伍。[8]

篇2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高校在圆享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束缚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鏊作用。

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较集中的场所。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虽然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

高校实行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体制,从而促进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科研,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历史任务,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从各国投入高校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高校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只有美国的3.5%、日本的7.1%和德国的l3.9%。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2)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高校科研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合作交流不够,队伍整合比较困难。不易形成合力。高校科技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3)小而全的封闭思想导致科技资源共享困难。高校科技资源分散,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效益不高。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不够,设备利用率不高。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机制已成为久悬未决的一个问题。

(4)前沿领域实质性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性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的层面上。高校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合作研究,特别是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国际战略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而且在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有可能使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5)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基金等经费的投入机制,相当一部分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得不到产业化前期中试的投入而无法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产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

二、高校科技创新的措施殛对策

针对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我国应采取如下科技创新的措施及对箫:

(1)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人员应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创造,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

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3)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对学科相近或相关,或二级学科以下的,特别是同一所学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群,应有选择地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根据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组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利用、共同进行业绩考评的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投入,支持其进行自由探索式研究。

(4)加强高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建设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推动一批科学实验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建设各种开放性的国家基础性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5)集中力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现在科学技术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有时候已经比科学技术本身起的作用还要大。现在高校还很缺乏能够对科技队伍实行有效管理和组织的领军人物和组织形式。为此,可以探索成立一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

总之。对于机制创新需要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形成优势、形成特色,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过去高校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够把力量集中起来,用兵很分散,不仅学校之间的组织协调很不够,甚至学校内部的合作、集成也很不够,所以就很难申请到大的科研项目。我们现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效果不太好,成果不显著,与兵力不够集中有很大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的思维。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打独斗显然是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也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

集中力量还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重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学校在确定学科方向时必须少而精,不能什么都搞,因为都是重点也就等于没有重点。现在有所为很容易做到,有所不为则很难做到,但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所以一旦选准了学科方向,就要持续地给以大强度的支持,促使其尽快脱颖而出,我们的经费本来就不多,因此在使用上绝不能撒芝麻。学校还应废设立一些调控手段,下决心拿出一笔钱来支持在重点学科领域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因为在创新研究开始的阶段,是最需要钱的时候,而这时由于研究结果尚未见到成效,也是最难得到钱的时候,所以嚣要学校给以必要的扶持。

(6)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部分有能力的科研机构进入高校,与高校现有的系(所)结合、重组,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方面的联合与协作。

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有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应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篇3

6月16日,“纤维新材料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工程前沿技术论坛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在连云港隆重举行。本届“中国化纤科技大会”的举办时逢“科技三会”召开不久。今年的“科技三会”是继1978年以来最隆重的一次科技会议,在会上再三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总书记说:“科技创新是当下破局的突破口,五大发展理念也要以科技创新为底色。”对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中国化纤工业来说,科技创新无疑也是 “当下破局的突破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吸引了诸多来自化纤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张全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等专家领导以及化纤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代表、高校师生代表约3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以“科技引擎、绿色制造”为主题,围绕“智能制造及功能性纤维材料前沿技术”、“高性能纤维材料前沿技术”、“生物基化学纤维发展科技”、“聚酯产业链发展科技”以及“绿色纤维”等议题,多视角探讨纤维材料前沿技术,推动化纤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发展。

1问 过去五年做了什么?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大会上说道:“我经常在许多场合宣传我们中国的化纤,我总是说‘化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手术缝合线是可溶性纤维做的;比如落地窗帘既要采光又要隐私,防折射纤维可以办到;比如用在大飞机、隐形战斗机上的高性能纤维等。而在这些改变人类生活的纤维背后都离不开两个字――科技。今天在这里我要说‘是科技改变了化纤’。”

过去五年中国化纤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端小平从行业整体技术进步、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绿色制造技术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五大方面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介绍。

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方面,许多关键性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其中以“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工程技术开发”、“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为代表的6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生产技术”、“千吨级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为代表的13项技术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结构优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两大方面的进步。端小平表示:“2015年化纤差别化率达到58%,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化纤三大应用领域中产业用比例为27%,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化纤行业原料格局也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PTA自给率由2010年的68.0%提高到97.6%,CPL突破了发展瓶颈,自给率由2010年的43.7%大幅提高到89.2%;,2015年,100万吨以上企业8家,占总产能27.63%,生产规模20万吨/年以上的化纤企业达到59家,比2010年增加26家,产能占全行业的66.9%。”端小平表示。

高性能纤维方面主要的成就是“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端小平说:“2015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5万吨,实现出口3.8万吨,高性能纤维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端会长刻意强调:“大家不要小瞧这3.8万吨,这个数字是全球第二。”端会长说:“其实我们在衡量一个纤维发展水平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出口。过去我们的化纤依赖进口,现在我们是全球第一,每年还有大量的出口,这说明我们的生产水平高了。同样的高性能纤维也是如此。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性能纤维在中国都有生产,中国也成了全世界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目前,全球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生产品种排名第二位的国家只有中国品种数量的三分之一。

生物基纤维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原料及其核心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除此之外,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和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推出了十大节能减排技术,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循环再生纤维总产量近 500万吨,占化纤总量10%,占全球再生循环化纤总量80%。”端小平指出。

科技创新离不开体系支撑,端小平表示:“过去五年协会牵头共组织成立了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个联盟,其中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家科技部的试点联盟;行业建成了12个国家级、4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修订了37项国家标准、182项行业标准和32项协会标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学术奖励、表彰论文356篇。”

2问 科技创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按照端会长的总结介绍,过去五年中国化纤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么多的成绩确实促进了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支撑了整个中国纺织工业的进步,也为主要创新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端会长在大会上举了几个例子。

“我们在广东的一家企业,做功能性的中空纤维。按照常识,中空纤维一般只是起到保暖的作用,但这家企业很聪明,他给中空纤维的孔里灌进去功能性材料,然后可以做成防臭鞋垫;做成驱蚊的辅料,比如在裙子边上加一圈这种纤维制成的面料,人们在郊外活动时蚊子就不靠近了;还可以做成医用辅料,保持皮肤湿润。这种纤维最贵的时候一吨卖到40万。”

“还有一家企业搞无水印染,他们在真空的环境下,依靠金属产生的离子,使得燃料附着在织物的表面上,从而达到印染的效果。算下来的成本比有水印染还要低。”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前两天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做一个项目的鉴定,这个项目是腈纶长丝项目。多年来搞纺织的人只要是提到腈纶就是指短纤,提到腈纶行业的第一反应就是丝束、毛条,从没有人听说过腈纶长丝。但是现在端会长告诉我们国内有企业在做,一吨的售价高达20万。端会长在会上自豪的说:“这些技术有的甚至我在国外没看到,国内却看到了。真真是科技给我们行业带来了变化。”

这一个个例子都生动的说明了科技创新对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处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化纤工业来说。当前,化纤行业已进入“供求关系再平衡期”、“存量产能优化调整期”和“高品质增量适度发展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常规化纤产能结构性过剩,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智能制造和生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此刻唯有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一点一点突破现有局限,才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3问 能力配不上地位?

时值“十三五”开局,中国化纤无论是产量还是品种都已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尽管身居 “化纤大国” 要位,中国化纤工业离“化纤强国”仍然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化纤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依然欠缺,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具有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碎片化,对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支撑不强。”端小平如此总结目前化纤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大会也表示:“过去几十年,我们走的是一条引进再创新的路子,而中国化纤发展到今天,科技创新工作想要再走过去的路就会有一定的个难度。一方面,我们目前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近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逐渐退出纺织制造业转变为聚焦在一些核心的技术环节。因此很多创新的工作就要由我们自己去承担。”俞建勇说:“未来我们必须要在原始创新上加大力度,而且要有紧迫感。要围绕能够给国家提供有效供给,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实现化纤科技创新价值效益的最大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对未来中国化纤工业科技创新工作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蒋院士说:“在‘科技三会’上提出了‘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的体会是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找准突破方向,不是要你面面俱到,而是要你选准突破方向。现在我们常规的聚酯产品已经是世界先进的,但是我们在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这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照的要求,我们做的还不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颠覆性的技术,我们中国化纤科研工作者也要寻找一些颠覆性的发展方向去做努力,在未来的‘十三五’围绕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好好的斟酌一下,争取在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方面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篇4

[关键词]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在面对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行科技战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实现的,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则是制度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基础内容。

1.科技创新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振兴正在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

2.科技创新是企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然要求。国际大企业大多在使用先进科技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具有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加快,今后的世界商战将更加直接地表现在先进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实效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在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能否把新的科技成果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结合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市场经济将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不能?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一些企业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并成果显著,而在另一些企业里则不能?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即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1.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他的概括揭示了创新所包含的两种类型:科技创新和制度(组织)创新。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里斯坚持“技术决定论”。他认为,制度对科技创新只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对科技创新不具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拉坦认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互相影响,但一方不能决定另一方,二者是互不决定的,即主张“互不决定论”。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是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即“制度决定论”。他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不过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或者说派生物。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才有了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从而才会有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动态的科技进步是制度得以变革的首要力量,制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变迁;而创新后的制度又反过来给科技进步以决定性的推动,促使其飞速向前发展。

2.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为经济主体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激励,使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其次,为科技创新提供约束,为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可以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由于不协调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使科学技术产业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现存的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阻碍或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了。良好的制度安排通过减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减弱不确定性来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鼓励创新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力中内在的自发力量的推动。

例如专利制度,它能保护发明人对新成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独占权,持续地激发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不能被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被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今天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指出,国际经验和中国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有科技创新而没有体制、组织和政策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推进,甚至是寸步难行。

三、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途径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机制。这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完善宏观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其次,处理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科研上,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而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 ,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第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发挥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走社会化之路,实现规模产业化。

最后,应该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关键的是要鼓励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系统。三是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服务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中的具体发展状况不断将其同步完善。第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由科学家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第二,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研究项目,高度关注创新性强的小项目、边缘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减少和简化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活动的监督体系等等;第三,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开发更多地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第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有思考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的人物和青年人才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

3.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水平。技术中心的定位不应局限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供给,而是面向企业3年~5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创新,从而支持企业的发展从满足市场的需求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化。技术潮流和科学进展的预见、开展技术集成和融合、研制新兴技术,甚至部分基础研究,应该是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任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为了加快这一进程,企业必须动态地确认自己的领先供应商及领先顾客,并永不间断地与之建立战略性的、真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型企业,除了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占尽优势外,也要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本,这包括建立与各类科研、教学部门,产业界,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第7期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尚林林泉: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1期

篇5

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而非效率提升所引致的科技进步只能是一种表面的虚假繁荣,而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才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本质诉求和保证高校科技创新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1]。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2]。在跨时期的动态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变化程度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3]。关于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已有学者做了有益探索,国外学者更倾向于以具体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4];国内学者则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展开系列探讨。

1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

1.1研究方法传统的Malmquist指数是以决策单元当期的观察值构造当期最佳生产技术前沿面,而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则以决策单元当期及前期的观察值构造当期最佳生产技术前沿面,因此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能够实现“过去掌握的技术不会遗忘”的假定,从而避免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时出现的虚假“技术退步”,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效率“被动提高”等不合理现象。另外,虽然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能够有效测度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但是无法说明这种变化的来源,因此有必要对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做进一步分解,以期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机制。对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可以借鉴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思路。FreR等将用来表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5],1994年FreR等又在1992年的基础之上,将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6],但是RaySC和Desli认为FreR等对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存在逻辑上的错误[7],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国内相关研究基本采取了FreR等的方法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从而对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做出了错误的解释[8]。基于此,本文按照RaySC和Desli的思路,将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变动,如下式所示。其中,SM为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SPEC为纯技术效率变化、SPTC为纯技术进步、SSCH为规模报酬变动。SPEC度量了不同时期决策单元相对于生产前沿的距离,SPEC>1表明纯技术效率改善,反之纯技术效率下降;SPTC度量了不同时期生产前沿的移动,SPTC>1说明技术进步,反之技术退步;SSCH则度量了沿着同一生产前沿的规模效率变化,SSCH>1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反之规模报酬递减。

1.2指标选取根据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需要从输入和输出角度确定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基于此,在现有文献[9-10]的基础上,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见表1)。高校科技创新投入是指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投入的各种科技创新资源,高校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创新资源通过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加工生产之后,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元素。如表1所示,以上指标数据均来自于相应年份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虽然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共线性并不影响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效率测度结果[11],但是如果投入产出指标数量过多,会降低模型测算结果的区分度,因此,本文根据投入产出指标的性质,把相关性较强的二级指标按照一定的权重做合并和归类处理,以降低指标维度。由于熵值法完全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干扰,保障了各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因此,我们采用熵值法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赋权。各二级指标经过标准化和同度量化处理后,按照各自的熵权加权合成相应的一级指标当量值,最终形成两个投入指标,分别为人力资源当量(X1)和科研经费当量(X2),以及四个产出指标,即论文及著作当量(Y1)、科技项目当量(Y2)、科技成果获奖当量(Y3)和科技服务当量(Y4)。

2测算结果及分析

本文利用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测算了1998—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并按照RaySC和Desli方法对其进行分解(由于篇幅限制未给出具体的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可向笔者索要)。

2.1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统计特征分析表2描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统计特征。由表2可知,首先,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在考察期内的平均增长率为0.2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省份多达21个,占样本总数的72.41%,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省份只有8个,占样本总数的27.59%,可见大部分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了增长;其次,全国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的平均增长率为-0.27%,说明纯技术效率出现了下降,纯技术效率下降的省份多达25个,保持不变的只有3个,上升的只有陕西省;再次,全国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进步率为0.61%,表明纯技术进步率总体呈现增长特征,且全部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进步率均保持一定增长,可见SequentialMalmquist指数方法实现了“过去掌握的技术不会遗忘”的假定;最后,全国高校科技创新规模报酬变动指数小于1,说明全国高校科技创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规模报酬变动率下降的省份有22个,增长的省份有7个。

2.2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空间差异分析图1为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空间分布情况。由图1可知,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最高,东、中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相差不大;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进步指数依次递减;中部地区规模报酬变动指数略高于东、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规模报酬变动指数最低。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产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位于该地区的高等学校可以更为便捷的享受技术进步与创新成果,故而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进步指数相对较高。另外,由于东部地区政府财政能力较强,往往向该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投入过多的资源,容易形成庞大的科技创新规模,甚至出现冗余的科技创新投入,所投入的资源很难被充分利用,从而导致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及规模报酬变动指数偏低。为进一步分析各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空间分布差异,首先利用四分位数方法,将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离散化为4种类型,分别用来表示各指数值的高低,然后运用ArcGIS10.0软件对各省份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绘制出各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空间分布图(由于篇幅限制,该图未呈现)。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有河北、陕西、河南、山东、海南、重庆、安徽、天津和浙江等,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省集中了大量高等院校,而且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较强;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有陕西、北京、江苏、海南、安徽和宁夏等,排名靠后的省份主要有上海、天津、山东和黑龙江。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获得较快的发展,并且这些省份成连片分布状态;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进步指数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有河北、山东、河南、北京、天津和江苏等,排名靠后的省份主要有宁夏、贵州、海南和内蒙古等;高校科技创新规模报酬变动指数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有海南、天津、江西、甘肃和浙江等,排名靠后的省份主要有北京、河南、江苏和广西等,可见该指数各等级省份呈现交叉分布状态。

3收敛性检验

由上述研究可知,各区域和各省份之间的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对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σ收敛检验和绝对β收敛检验,以期发现高校科技创新收敛与发散的变化规律。

3.1σ收敛检验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σ收敛是指以标准差、基尼系数等σ指标度量的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缩小(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变动的σ收敛的定义及模型与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σ收敛的定义及模型类似,为节约篇幅将不再给出)。本文按照曾先峰、李国平[12]以及韩海彬、赵丽芳[13]的思路。由图2可知,无论是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还是其各组成部分(即,纯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变动)的σ指标值均呈现波动下降态势,说明被考察对象在考察期内存在σ收敛趋势。另外,通常认为σ收敛是β收敛的充分条件。因此,初步判断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存在β收敛,为了验证该结论,本文亦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进行绝对β收敛检验。

3.2绝对β收敛检验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绝对β收敛是指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较低的省份对较高省份存在“追赶效应”,即前者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后者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速度,最终所有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将收敛于共同的稳态水平。根据现有研究[14],把用于检验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绝对β收敛模型定义为。其中,i代表省份,t和t+T分别表示T时段的期初年和期末年,ln表示取自然对数,SM表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α为常数项,ε为误差项,β表示期初年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lnSMi,t)的系数,若β<0,则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绝对β收敛。在式(3)的基础上,利用OLS方法可以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绝对β收敛进行检验,按照相同的思路亦可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组成部分进行绝对β收敛检验,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β系数均为负值,并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纯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变动均存在绝对β收敛。

4政策启示

篇6

 

1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定位缺乏明确的方向目标

 

目前地方高校存在科研力量等相对分散以及竞争力不强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高校在科研活动中并没有根据院校的师资科研力量实际情况进行科研设计,而是选择效仿其他成功高校,最终导致自身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地方高校科研与技术服务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高校把两者都当成重点来抓,导致最终的实际成效都不是很高。还有很多地方学校在科研规划上更加注重制定科研的项目、经费额度以及奖项等硬性指标,而没有明确科研的定位目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从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来看是不利的。而从地方高校内部来说由于高校没有根据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特点来规划科研创新的计划目标,导致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而脱离企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而且教师更加注重完成科研考核的任务,不注重科研科技转化,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

 

1.2 科研硬件设施建设力量不足

 

地方高校在科研设备以及维护经费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比如说:实验室设备老化,维护正常的教学都已经很困难,虽然目前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其次,是科研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科研信息化建设是科研获取前沿资料信息的前提条件,而且在互联网科技逐步普及的新形势下,科研平台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获取前沿科技的主要形式,但是地方高校在这方面建设相对不足。但是也有些地方高校构建了科技研发平台,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现代化实验室或者是信息化科研平台,但是实验室并不能够被充分的利用仅是把平台建设当成集聚高校名气的资源,没有整体规划如何利用平台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从而导致资金投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不足。

 

1.3 地方高校没有实现与企业成功对接

 

我国科研部门实施了很多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高校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高校自身也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与措施,也促使地方高校教师的对科研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比如:科研奖励以及资助办法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激励政策是科研人员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略了科研的实用性,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从而无法使科研成果得到推广与应用。

 

2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

 

2.1 从自身特色出发,明确科研定位

 

地方高校特色是与其他院校进行区分的重要特征,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的历史沉淀以及积累,高校要根据地方区域发展走向,做好科研顶层设计,从而形成显得办学特色。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倾向以及弱项进行分析,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明确科研的目标,要摒弃仿效知名高校的观念以及做法,而是要扬长避短,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空间领域,为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创造驱动力,成为服务区域内的引领者。这就需要高校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遵照客观原则。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特色合理定位,不能根据高校领导者的个人喜好,而不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其次要遵照突出重点原则,要以高校教学为中心,根据教学的需求并根据影响科研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上,从而能够有所突破。再次要坚持以推动高校长远发展的原则,高校科研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高校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维护高校长远发展为根本前提。

 

2.2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注重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优秀的科技人才,因此高校除了要适度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以外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比如说:建设信息化科研平台、更新实验室器材以及设备,为高校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大人才开发的经费力度,从而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提升资源投入的成效。高校要定制培养人才的计划,以培养应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力量支持。健全教师评价体制,鼓励科研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科研创先以及技术服务活动,从而促使科研教师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化,并把在从事科研活动中取得成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实际效益当成是制定教师的绩效成绩、资薪待遇以及职称评定的标准,从而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的积极主动性。

 

2.3 促进产学研结合

 

首先可以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以自身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条件主动拉近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要为高校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换,这不仅能够解决地方高校科研资金不足以及转化困难的问题,也能够解决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困难的问题。其次,相关部门可以推出相关政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让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最后创办科技产业园,促使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总之: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高校应该依托自身的人才资源以及科研优势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尤其是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建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校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推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促使双方实现双方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 安全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并指出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如何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一定经济投入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美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先后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追求“零死亡”的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战略。通过安全发展战略的实施,美国2011年实现了公路死亡率降至1人/亿车・英里的预期目标。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将促进安全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当前,迫切需要深化对安全理论的认识,强化创新驱动安全发展上升到新的水平。

风险管理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交通运输永恒的主题,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价值追求。要用红线、底线思维来看待平安交通在“四个交通”中的重要位置。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安全水平受到技术水平、经济投入、管理能力三个因素限制。而技术对提升安全水平有根本性作用,可在一定的经济投入下,大幅提升安全水平,还可对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从现代安全理论来看,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和风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安全是一种可接受的风险状态,而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纵观国际上安全管理方式大致有四种类型,即事故理论支持的事后型安全管理方式、隐患理论支持的缺陷型安全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系统原理支持的目标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其管理的对象是风险,可事前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加大投入对风险实施综合管理,克服缺乏定量分析、系统科学性有限、往往抓不住重点、控制效果难有保障等不足。当前,国外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和国内如民航、电力等行业大多实行以风险为对象的安全管理方式。公路、水路行业在工程建设和造船等领域也已开始采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全面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交通运输各领域,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

要立足于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并开展典型示范应用,加快将风险管理理念全面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

一是从典型案例分析入手,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重点针对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突出的领域,如在役长大桥梁和隧道运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跨海客运渡轮班线运营、跨省道路危险品运输、跨省长途客运班线运营等,依托典型工程和重点路线,深入“解剖麻雀”,开展案例分析,系统开展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生态破坏的安全风险辨识,开展安全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编制形成典型案例的安全风险辨识手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和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逐步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领域中,为形成可供行业复制推广的安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之后,再将典型案例实施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工程和路线,从而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的管理技术体系。

二是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风险防控技术水平。围绕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总体战略与目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现状及国外最新发展趋势,通过协同创新、开放创新,集中全国优势科研资源,重点针对制约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四个方面,加强科技需求梳理,凝练重大科研任务,集中攻克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中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切实为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形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典型示范效应。开展典型试点示范,将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遴选有代表性的项目、企业和区域开展科技示范,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为在全行业全面推广风险防控理论打下基础。

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基地是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在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等四个领域,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积极推动项目、基地和人才三位一体创新机制建立,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培养,形成人才核心竞争力,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构建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基础。

篇8

科技将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力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科技已进入密集创新时代,并在诸多领域引发巨大而深刻的产业变革,推动全球形成新的产业链及市场。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启动新的发展引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经济向高端跃升。

由重大科技专项引领和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毫无疑问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主导力量。

最近,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行综合平衡,使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四大板块的核心关键技术,直接与国家确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对接,使重大科技专项成为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核心和产业引擎。中科院还更加前瞻部署了一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

在汇聚高端科技力量的同时,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规模空前的投资和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中逐渐崛起。据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三步走”计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15%左右,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力量。

与高新技术产业相耦合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自主创新为特征,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其生产,尤其是与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密切相关的研发设计、创意咨询、工程技术、知识产权和金融保险、信息通讯服务等,都包含着产业关键环节和产业链升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即专业化的“高级要素”。如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除基本生产要素外,都将重点放在高端研发设计、国际品牌和营销渠道等软件拓展上,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升级和发展。同样,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伴随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之相耦合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也必将以蓬勃之势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随着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全球范围信息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阶段,市场规模庞大,信息服务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最近,国务院先后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加快信息消费业发展政策,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作为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必将有效拉动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

产业融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此,应大力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围绕依托高新技术的生产业、信息和科技等新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建立并完善高端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不断培育和形成我国产业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科学技术前沿交叉的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当代科技前沿发展日益呈现交叉汇聚融合的发展态势。由于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强力渗透,基于科技前沿交叉的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趋势。而新经济增长点往往兼具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必须是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产业或行业,才能带动相关产业、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成为孕育新产业的肥沃土壤。

就宏观而言,由科技交叉催生的产业融合已经并正在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将高端制造业与IT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融合发展,作为其“制造业复兴”计划的重要内容,力图保持在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领跑者地位。韩国也将尖端产业融合,作为其《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的三大领域之一,旨在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我国也提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甚至将加速人\机\物三元世界的融合发展,深刻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模式。

就微观而言,IBM公司融合现代网络、传感、通信等众多技术,于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构想,带动了万亿美元的“智慧城市”产业。GE公司在融合相关产业前沿技术的基础上,于2012年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计划,据测算可提升各相关行业1%的效率,仅能源行业15年内节省1%的燃料,就相当于节约660亿美元。现已成为热门产业的人口与健康产业、传媒和动漫产业等,都是由多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交叉汇聚而催生并发展起来的。

篇9

1.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1.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1.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2.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按照“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建平台、以平台促协作、以协作创机制、以机制建体系”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已有的农业科技基础,综合考虑产品、技术和区域因素,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国家基地、区域中心和试验站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合理配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比例和力量。遵循“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原则,不断完善保证持续研发和有效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在全国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力量联合、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创新格局。

篇10

一、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规模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知名度不高,与周边先进地区如上海、苏州等地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由创新驱动推进的重要时期,快速建设中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正在凝聚产业优势。在这一时期,需要一大批各领域各行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挥智力支撑和科技引领作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及时调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从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从按计划培养转到按需求培养,逐步建立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不够。在资源、资本、信息、人才跨国界、高频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展开。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高层次人才工作需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法上要善于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学术科技前沿的合作交流机制。培养一批进入国际科技前沿、与国际同行交流密切并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大师和创新型人才,把握住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关键点,同时要切实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加速人才成长,形成具有队伍结构国际化、人才能力国际化、人才活动国际化的人才资源优势。

二、要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实现战略观念上的转变

在新形势下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需转变理念,首先要突出强调以下四个方面观念上的转变: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关键优势产业,以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引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型研究,突破和掌握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应用型核心技术,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广揽英才,建立健全学术科技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更加重视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建设,破除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让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人才资本提升战略是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建成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关键,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战略。加快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能力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倡导和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终身教育,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增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人才资本。加快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智力共享。

三、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

1、加快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人才。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团队的扶持力度,加快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的领军人才。

2、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杠杆,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注重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成果产业化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使之成为承担产业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努力形成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创新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