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

篇1

[关键词]秘书职责 心理素质 策略和方法

一、心理素质的界定

从管理心理学来说,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专,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其内容可包括三层: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其中个人心理是这三层: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其中个人心理是这三层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心理素质能力强的人,他不仅有满足自己各种智力和非智力需要的能力,有校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会有很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秘书的责任

高教教学的成功,除了来自师生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学秘书的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概括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即是“把上级的教务工作和指示传达给直接行事的教师们,同时又把教师们对教学的反馈汇报给上级”,这种工作起着一种“桥梁”式的作用。其责任具体为“负责课程安排,课程调停、考试安排和成绩登入”。这些事看似简单实为繁琐的常规教学管理的必备内容。可以想像,一旦这些工作失误,或某个环节失误,那么整个教学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而能确保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能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力不容忽视。

三、教学秘书心理素质与其职责的关系

1.职业认知误区。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对职业的自豪感,有时产生自我忽视。这些导致心理不平衡,于是他们不愿意同他人打交道,缺乏积极的职业发展目标,工作中没精神、没动力、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2.职业态度误区。由于对职业认知的偏差,他们对职业态度引起的心理状况常为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弱,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性情急燥,反映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等。比如对教师要求的调课或监考任务的改换,一个教师可能会处理得当,可多名教师的同样问题就会引发火气按捺不住的时侯,就会大声指责教师“这样下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或者一句话搪塞“这是规定,不能换”,或者执之不理,一言不发。慢慢地就会形成人格缺陷和他人交际关系的紧张,更会影响工作效率。

3.人际关系紧张。由于上述的原因,最后表现为与周围的人经常不和。上文已阐述了教学秘书的职责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于是对领导的安排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为难自己,没有密切配合的举动,对同事不能协作共事,不能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心理,同时,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多疑、懦弱等不良性格逐渐产生。

四、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策略

1.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教学秘书的角色意识是某个人对社会,团体所规定与期望的职业行为系统的认识,是该岗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提供了指导。对自己的角色认识越客观、准确,其工作行为就越主动和自觉,越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发展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诚然,社会期望角色与秘书实际角色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不解决就使心理上的压力增大,进而影响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力的形成。因此,强化自身角色意识,以提高自己的岗位水平和能力,尽力缩短实际角色和社会期望的距离。

2.控制好个人情绪。调控好个人情绪是实现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必要之举。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这正如医学研究证明的快乐、高兴等积极情绪有利于较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张、悲哀和发怒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甚至会导致身心疾病。作为教学秘书,经常与不同个性,人格和能力的同事打交道,这种交道无一能离开情绪色彩的活动,因此,教学秘书首先要正确认知不良情绪,其次学会控制不良情绪,比如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调整自己的必理活动,或冷静思考,接受他人说法,或把心理压力说出来,写出来以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是一个连接上级与下级的纽带,因此,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素质的能力提高是必要。因为一旦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取得成就时,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有归属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有了挫折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用支持,有安全感和信心感。具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自己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个人的品性,学识,修养和能力是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的砝码。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其次要开放自己,心怀坦荡。以己开放与他人开放相对应,才有真正的交流沟通,才会有彼此的信任。最后要理解他人的难处和需要。与人交流,应抛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尽力试图理解别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关爱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有效的心理素质能力。

五、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方法

在上文已讨论了教学秘书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在实际生活中可行的方法:

1.培养优良的性格。具体指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自信心,能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主要指情绪要稳定,遇事乐观向上,不感情用事,不随意闹意见,有较强的情绪调适能力。

3.拥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涉及到心理耐挫能力强的问题,即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惊慌,而是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4.客观认识自己。这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才可以做好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客观评价自己,悦纳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较强的协调能力。

5.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正确认识压力,然后培养正确的压力观。充分利用压力给人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激发自己的斗志,勇敢挑战自己。除此还可以缓解压力。如控制自己的情绪,乐于和他人交流以及放松自己等等。

纵上所述,有了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对高教秘书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仅能培养健全的人格魅力,而且在工作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人人都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工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华山.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

篇2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Karl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地健康发展。

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动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发展和形成”。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心理素质(非认知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性格开朗,自我悦纳,胸怀坦荡;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心理健康地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健康地心理是教师良好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长期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如烦恼、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通过影响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和免疫机制等损伤机体的功能,导致生理上地不健康,甚至病态。反之,心理上的健康会有效增强身体机能,促进生理健康。其次,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密切相关。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而不良的情绪与心境则会直接抑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甚至消蚀其意志与事业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以及师生的关系的建立与性质,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如沐春风;而自身情绪紧张、烦躁、忧郁的教师,常常使教室形成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如坐针毡。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教育行为常常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惑抗拒、逆反,因而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提高从外部条件看可通过政策、管理等加以改善,如加强职前、职后培训,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等,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1、热爱教育事业,悦纳自我是教师心理调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前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需要甘于奉献的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所授学科,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先进科学,先进文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做长流水。能够自我接纳,一个能够善待自我,尊重自我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接纳和善待学生。

2、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是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

教学是一种精神消耗,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极其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师的意志品质和性格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其个性品质形成时期,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地磨砺意志,矫正不良性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篇3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教师期待效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人类生活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具备高质量的劳动素质,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但是,目前有许多人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和复杂的生活环境,一些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其别是一些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心理素质的含义

1948年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很大反响,使人们意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智力健康、情感健康等多个方面。随着这一定义的出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素质是指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也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程度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成分。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具有促进人发展的动力功能,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成功,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情绪稳定乐观。它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喜怒哀乐,人皆有之,能正确面对这些复杂的情绪而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反应强度适中;积极情绪居多,保持一种轻松乐观的心态。

第二,意志坚强,能够承受挫折。能否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一个人意志品质是否坚强的表现。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目的性,并能随时控制自己的行动;做事情有始有终,遇到艰难险阻,能不屈不挠。

第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持心理素质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人际交往中,一般表现为团结互助,乐于交际,尊重和接受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与人为善,真诚宽容。

第四,人格发展健全,能够自我悦纳。人格发展健全,是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人格的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气质类型、信念、价值观等等。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不仅应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等;还应该拥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发扬自己的个性,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发展的影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前者占主导地位,对学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表现为:人的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行动上善于明辨是非,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在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下,能产生不怕艰险、勇往直前和持续拼搏的积极性;拥有健全的人格,能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人相互接纳、尊重、合作,做到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对人真诚、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等。

但是,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成长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必然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也会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健康的心理素质也随之产生。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重头戏,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但对某些学生来说,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不是乐趣,而是沉重的压力,致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恐惧感;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给他们带来的往往不是鼓励和支持,反而是一种无形的负担。紧张的学习、升学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出现了注意力分散、厌学等现象,最终导致学习焦虑,情绪压抑。面对多元化社会中存在的压力,大学生情绪容易激动,往往会出现“惟我”倾向 、闭锁、沮丧、忧郁、孤独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大都在父母精心呵护、溺爱中成长,生活无忧无虑,缺乏人生历练,独立意识较差。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往往不知所措,意志力薄弱;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猜疑、独断、专横等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欠缺,许多学生经常会出现自卑、胆怯、自负、不随和等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面对各种竞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不会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出现自私、嫉妒等心理问题。在处理各种事情时,经常犹豫不决,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自信心。更有某些严重的心理失常问题出现,如强迫症、自杀等,导致一幕幕悲剧上映。上述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面对青少年严重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三、教师期待效应与大学生成长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像教育家杜威所说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教育者的期待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并使受教育者获得预期进步的规律。我们发现,教师期待效应在激发学生潜能、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心理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积极的期待效应,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全面了解学生;其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其三,激发学生的自信,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来说,教师期待效应的实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心理素质。自主性心理素质包括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等心理品质。自尊是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自信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自律是凭借意志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目标和要求;自我激励是身处逆境时不消沉、不气馁,敢于直面困难,哪怕孑然一身也要把孤独化为力量,奋力进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品德的形成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久的努力、顽强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而推动和维持这种学习和实践的心理素质就是具有极大自主性、能动性的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的心理素质。这些自主性心理素质一般是以潜质的形式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培养从而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鲍谥清,谭育红.素质教育与现代教学策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213-216.

[2]叶运生.素质教育在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0.

[3]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4]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篇5

〔论文关键词〕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素质 

 

一、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1.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儿童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儿童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儿童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儿童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儿童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儿童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儿童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儿童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儿童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儿童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儿童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 “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定作用。 

(4)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了解与意识。mischel &mischel(1983)对学前至小学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延迟策略元认知知识的研究。研究表明,4岁儿童通常偏爱那些对于自我延迟效率最低的策略,因而自我控制极为困难。到5岁,儿童开始理解对于延迟满足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注意奖励物;二是选择有效的分心策略。对于那些更有效的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直到小学3年级,才逐渐开始能够使用;到6年级,儿童已显著地采用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 

2.语言。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两岁儿童的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的策略出现。 

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其对言语的调节功能及言语形式的简述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一方面显示自我言语确实在4~10岁儿童身上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形式由外部言语逐渐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当个体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内部言语思维又会外化为外部自我言语的形式;另一方面,儿童自我言语的使用可以预测自我控制的行为和任务的完成,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鲁利亚发现言语控制的来源及形式(声音运动/语义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并将儿童社会化中言语调节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3岁),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只具有控制的启动功能,显然这一阶段控制行为的言语是其运动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第二阶段(3~5岁),成人言语具有控制行为启动和抑制两种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第三阶段(5岁左右),儿童内部言语充当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 

在传统的延迟满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言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幼小的儿童,产生言语的自我指导要有利于延迟满足,但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并不重要,与任务相关或不相关的言语都同等有效;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就显得很有意义,只有与任务相关的言语指导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3.情绪。smith& lazarus(1990)曾指出,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体有害还是有益,都能触动情绪反应,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调节的努力和目标追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消极的情绪降低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 

4.个性特征。 block j.h and block j.(1983)研究了延迟满足与个性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男孩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注意力集中、讲道理、合作,对动机和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延迟满足的女孩,其个性特征是:聪明、有智谋,同时与延迟满足相关的这些个性特征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funder and block(1989)延续了青春期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更有责任感、有能力、对智力问题感兴趣、过度控制;在反抗性、不可预测性、自我放任、敌意等个性特征上反应较低。延迟满足与智商、自我控制、自我韧力存在正相关,说明延迟满足能力与基本的认知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密切关联。 mischel, shoda, peake(1988,1990)对学前期儿童延迟满足行为的长期预测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就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十年之后,在父母的评定中与延迟满足相关的特征有:不易受挫折的打击,在挫折情境中更易展示自我控制;受到激励时,学业表现很好;不易受诱惑,当面临选择时,朝向自我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即时满足;聪明、有智慧;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力集中等。 

 

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 

1.幼儿心理素质的成分。 梁运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的维度,这说明幼儿时期的心理素质处于萌芽状态,各心理素质的成分之间并未清楚分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幼儿心理成分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到各种心理成分逐渐产生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活动范围扩大、经验日益丰富,幼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前者使幼儿发展起自信心、自主性等与个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后者使幼儿慢慢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能力逐渐加强,同情心、合作性等适应性成分发展起来。而适应性能力的加强又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是相互促进的整体,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幼儿心理素质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幼儿心理素质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维度,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包括16个基本成分: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情感、自主性、敢为性、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性、同情心、合作性、交往礼仪、解决冲突、环境适应。 

2.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衡量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素质中的个性维度关系密切。在儿童的心理素质成分中包含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直接、短期的欲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通过控制自己来达到某种目的。mischel的“糖果实验”表明,自制型的孩子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自信,耐挫折,不易放弃,人际关系较好。因此,适当延迟对儿童欲望、要求的满足,让他们学会等待和控制情绪,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使儿童更乐于参与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更加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密切相关。想象是指在外界现实刺激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moore等人(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思维力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关系密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心理活动发生质变,让儿童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性行为。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作用。 

篇6

由于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在工作时最多的是通过口头表达来进行,因此对其的考验在这方面十分明显。播音与主持从业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反应出其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就能够让其保持在一个受大众欢迎的状态中。另外播音与主持从业者还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由于在演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导致出现的演播失控的现象,这就考验了播音与主持从业者需要有着较强的控制能力,同时要需要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在节目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这样就能够将突况发生的几率将至最低,保证演播的顺利进行。最后,播音与主持从业者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情感。首先从思想觉悟上而言,需要严格保持与党的思想水平一致,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管是在演播过程还是在平时都具有坚持正义,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于一些不良现象、违法乱纪的行为敢于指出、敢于披露。对党的方针、路线进行宣传,利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表现出自己的情怀,让节目更加富有感染力。以上四个方面播音与主持从业者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肯定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播音与主持从业者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二、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措施

在进行播音与主持从业者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应该展开的是高素质培育,真正做到利用广播电视达到正面教育引导广大民众的效果。让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利用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通过节目传播出积极有用的影响。想要培养出一个具有较强心理素质的播音与主持从业者,不仅需要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培养计划才能够达到。首先从培养计划以及培养模式入手,从观念的培养开始,建立一个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提升其判断、处理各类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最终培养出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另外,作为一个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应该自身进行严格要求,从自身学习开始做起逐渐将自身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播音与主持从业者。播音与主持从业者需要不断的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防止在演播过程中出现意外,另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培养奉献精神、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应变能力,特别对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知识储备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培养能够大大提升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播音与主持从业者还需要根据听众、观众的喜好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不断完善自身的主持风格。

三、结语

篇7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如情感、意志、性格、风度、气质等。它是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青年学生来讲,培养健康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原因有二:其一,现在的青年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过多的关心爱护,是家中的核心。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的环境当中,在父母们所布置好的道路上走下去,遇到挫折和经历磨练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旦他们的船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风浪,或考试成绩差、或与同学关系不和、或遭到老师的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青年学生因遭受挫折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事件已不再是新闻。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他们的心理素质差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不容忽视。其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异常心态,如自卑、胆怯、自私、虚荣、孤僻、嫉妒、任性、骄横、情绪抑郁、空虚。表现在学习、生活则是敏感、焦躁、胡乱猜测、烦恼、厌学、缺乏自信、恐惧考试、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甚至迁怒于人,人际关系不良等。提高心理素质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

1、自信心 真正有自信的人表现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既不自己贬低自己,也不盲目自负。目前很多青年学生容易走两个极端:自卑和自负。自卑感较强的人,常常通过牺牲自己的权利而向旁人证实自己,从而变得唯唯诺诺,丧失很多机会;自负心较重的人往往不认真审视自己,而是把自己罩在一个虚幻膨胀的光环中,变得盛气凌人,使别人避而远之。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怎样能够真正变得自信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锻炼:一是练习正视别人。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怕你,我感到不如你。将眼神抬高则意味着:我很心虚,担心不如你,我要显示自己的强大。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且光明正大。因此练习正视别人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二是适当加快走路速度。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表达出“我无所事事,我觉得我是个失败者”意思,而较快的步伐则告诉整个世界:“ 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请,我相信自己能成功。”因此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长。

2、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它是一种正面的心态,由希望、乐观、勇气、进取、慷慨等正面的特征组成。如何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呢?一是从行动的角度培养;积极行动会导致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心态。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心态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心态开始,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就永远成不了他想做的积极心态者。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等待,不要想“这事等我心情好时再做吧”,而应该用行动来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二是从语言的角度培养。运用正面的语言暗示也有利于积极心态的培养,比如今天你忙了一天,终于把事情做完了,不要说:“我累死了。”而应从正面说:“紧张了一天,现在真轻松。”遇到困难的事情,不要说:“ 我不行。” 而应说:“ 我经过努力一定能行。”三是从环境的角度培养。环境包括你周围的人和事物,应该注意发现人和事物的闪光点,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事物的阴暗面。因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任何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就象我们这个世界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因此在生活中注意称赞别人的优点,注意欣赏事物的美丽,而不是抱怨别人的不好或环境的恶劣,你的心态自然就会积极起来。3、耐受力 耐受力是一个人承受疾病、疲劳、挫折或艰苦的一种力量,是一种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协调。青年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拒绝和失败,在将来的工作中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和困难。只有咬紧牙关忍耐下来,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要培养在困难挫折面前的耐受力,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困难,要学会辨证思维,找到困难积极的一面。对于挫折,只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思想上首先要适应它,然后才能想办法改善它或避免更坏的事情发生。其次要有一个正确的行为方式,对于困难,应面对困难而不是逃避困难,然后认真想办法解决。对于挫折(疾病、失意等), 不要坐着天天想挫折多么痛苦,而应立即找有意义的事去做,只有通过做事将时间排满才能降低痛苦感。4、宽容这里的宽容不是宽容别人对你的侵权,而是对那些意见、习惯和信仰方面与你不同的人,表现出耐心。你的心胸应该能够容纳别人的不同意见,你越缺乏宽容之心,你自己就会越封闭,很难与他人合作。你应该学会接受别人,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辩论,当遇到对方有不同观点时,不能直接说:“你说的不对。”而应说:“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的想法是⋯ .”因为仅凭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判断对方对错,如果直接否定对方,则表示你不尊重别人,独断专行,心胸狭隘。

但宽容也不是完全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欣赏和接受对方观点的合理成分,使自己的想法或决策更趋完善。宽容的心态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心胸广阔和合作能力强的人。如果青年学生能够在以上这些心理素质方面注意培养自己,相信你的心理素质定会有很大提高,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如鱼得水。

篇8

1.1智力素质

所谓创新人才职业心理里的“智力素质”,是指劳动者从事与职业相关的活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是指创新人才在工作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项能力,如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创新人才的智力素质核心内容是创新思维,其主要表现和特点在于:在职业活动中善于观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记忆力强、在工作中追求理性和严谨,同时拥有良好的思维理解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和思维是创新人才的灵感来源,新的形象和新的假设突发性的出现和碰撞,进而产生创新的灵感。从创新思维的形式来说,创新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协调和统一;从思维的清晰性来说,创新又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协调和统一。不可忽视的是,智力因素需要知识结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条件作为基础。因此,创新人才要提高智力素质,可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2非智力素质

职业心理中的“非智力素质”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从广义层面讲,创新人才的非智力素质是指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兴趣、职业情感、创新意志和创新需要等非智力因素以外的职业心理素质。其中,职业兴趣和职业情感是推动人才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的驱动力,对自己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感情,劳动者才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意志和创新需要是保障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精神动力。通常人们认为,越是智商不高的人其创新能力也不会突出,创新能力突出的人必定是高智商。但实际上,创新能力和智商并不一定是匹配的,高智商的人未必就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原因就在于那些非智力素质(如执着的个性,对工作的投入和热爱等)对创新活动产生的巨大影响。在非智力素质的影响下,一些高智商的人在工作中终其一生也未能获得任何创新成果,而一些看似智商平庸的人,却能凭借着对职业的热忱喜爱,取得一些不俗的创新成就。

2创新人才职业心理素质的现状

2.1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缺陷

知识面狭窄。客观来说,高职生相较于本科生来说,无论是在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度或广度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一般只局限于本专业内,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够。而工作中要面临的很多实际问题,大多会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这就造成高职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源自自身知识面狭窄;另一方面,也跟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锻炼有关。缺乏工作创新思维。高职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考试,更多是通过复述和模仿,综合前人的研究和答案而进行的重述活动,这种活动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已经出现或解决的问题开展的。而到了实际工作活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即便是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存在着差异。学生长期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对于用创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

2.2非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缺陷

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时缺乏主动性是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职业心理问题。企业中不少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是不可能用文字描述的那么明确具体的,其工作目标也相对比较模糊笼统,这就需要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去主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开拓解决、创新创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而且,这种被动接受的工作态度,还有可能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遇到需要承担较大责任的工作任务时就推给其他同事,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扯皮,不仅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还容易造成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睦。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在行为上、工作中,喜欢将事情的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这并非坏事。可是当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仍然不改这种与岗位需要不适应的习惯,过于追求按部就班就是一个明显的缺点。须知,企业工作常常需要打破常规,去创新地工作。这不仅在产品研发工作中是这样,即便是管理岗位和市场开发工作也是如此。缺少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对于工作和兴趣之外的人和事关心少,这是多数高职生都存在的职业心理弊病。一些高职毕业生虽然参加了工作,但仍保持着和在学校时一样的兴趣和生活方式,每天下了班就回家,或是参加一些兴趣聚会,对于工作和兴趣以外的人或事一概不关心。尤其是一些自认为在校学习成绩优秀,有突出创新能力的“精英学生”,主角意识更强,对于周围的同事不屑于进行更多的情感沟通。结果造成个人在工作中缺乏归属感,组织凝聚力不强。学校教育为学生树立了超越前人、勇攀高峰的权威和理想,学生们也接受了这种思想,这是学校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某些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全面,在工作中自己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只想做那些具有创新价值的工作,却忽视了与同事合作这种日常事务。最后是主角没当成,创新活动也因缺乏他人的有效配合而流产。

3加强创新人才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强实习实训等职业实践

高职院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积极搭建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文化的平台,邀请企业管理者、行家里手到学校讲学,让学生真切感受企业文化,增进对职业心理素质的了解。学校应建立更多实习实训的渠道,在校企合作的各个育人环节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职业体验和创新体验,让高职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把外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这是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职业心理素质的价值和重要性。工学结合是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组织形式,通过以职业活动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过程,开展行为导向的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搜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缩短职业适应期。

3.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通过开设专门的职业心理素教育课及相关的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来拓展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同时,职业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应积极利用课堂这一教学阵地,对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以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就业为中心,选择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从中挖掘一些前人未涉及或少谈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和讲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使他们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潜能以及所要求的职业心理素质。

3.3开设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讲授必然要涉及很多心理专业方面的内容,因此应开设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要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任务及侧重点。一年级主要进行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侧重职业习惯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三年级倾向择业教育、就业心理辅导。教师可通过情境模拟的形式开展职业心理讲授活动,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中找出过往毕业生身上的优秀职业心理素质,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可信的榜样,从而激发学生完善自我的动力。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职业心理素质。

3.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职业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讲职业道德的创新活动对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学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对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职业道德为中心,通过向学生系统地讲授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和养成等内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敬业意识、创新意识、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进而对整个企业和社会形成正确的审视,将职业和道德紧紧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打造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

3.5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当今兴起的网络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网络的主体性和自由性使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乃至创新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网络进行创新创造性活动也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网络为高职生全面了解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和视野,这对于学生提高鉴别是非、认识真理和谬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对社会和各行各业的人或事的片面和绝对化评论,高职生虽然在年龄上多已是成年人,但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尚处于形成期。如果长期受网络上片面绝对化信息的熏陶,难免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在充分利用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建设,以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篇9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25-02

1 研究生军事心理素质养成与导师队伍优化的关系

研究生军事心理素质是导师队伍建设目标的构成要素 军人个体的战斗能量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军事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体能素质整合及发挥的结果,而高技术战争中,军人心理素质对战争进程和结局影响至关重要,已经成为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

军事高等教育中加强研究生军事心理素质养成已经成为军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过硬的军事心理素质也是导师队伍建设的构成目标。目前,很多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培育学员的心理抗压力和应激力等军事心理素质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对导师自身的队伍建设和考核提出更高的要求[1]。

导师队伍优化是研究生军事心理素质养成的实现途径 军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军事专业技术人才为使命,是军事战斗力生成的直接载体。加强心理教育训练,培养研究生学员过硬的军事心理素质,对提高我军战斗力和实现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学员军事心理素质的养成,必须优化导师队伍建设,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

导师是军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影响除了表现在专业学术的精通上,更多则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人格影响发挥作用。因此,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的军事素养,是研究生军事心理素质养成的实现途径,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对军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2 导师队伍军事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

作为战斗力的重要指标和考量标准,导师军事心理素质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客观准确的认知能力、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乐观积极的情绪特征、稳定完善的人格特质、顽强果断的战斗作风、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敏锐审慎的心理防御能力等内容。

认知准确,信念坚定 认知因素是构成战斗精神的基础要素,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反应。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形成坚强的革命意志,是激励军人向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促进军校导师队伍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学员认知准确度,强化信念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军人的心理品质。

爱国情感,情绪积极 军人的爱国情感不仅包含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爱,也包含对军队和军人职业本身的爱,这种爱国情感作为一种不败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可以促进军人职业动机的形成,迸发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指引军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向披靡。爱国情感是战斗精神的直接动力。

人格稳定,意志坚定 无论是日常的军事训练还是战时的应激状态,军人职业和军事环境需要军人具备稳定的人格特质。面对高强度的联合作战行动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具备坚忍的意志品质,耐挫抗压,心理承受力强,及时调节心理疲劳,对突发事件和应激问题果断处理,也是衡量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团结协作,适应良好 军人集体是一个由统一目标指挥的合作性团队,这就要求每个个体成员要具备集体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处理好军队内部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处理好自身与周围亲密人群的个体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心理支持,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军事活动和军事训练中。

敏锐审慎,应激防御 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已成为与火力战同等重要的作战样式。未来作战,面对敌人强大的心理攻势,我军需加强开展心理训练,培养学员敏锐审慎、警惕缜密的心理品质,提高对敌心战手段的识别和防御能力,从而建立起牢固的心理防线。

3 军校导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导师是军校研究生教育的直接推动者和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的质量和导师的指导作用是决定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军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

遴选:注重专业技能,突出军事素质 导师的能力水平各有千秋,而指导能力较差者往往影响军校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质量。因此,通过选拔,保证军事院校的导师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并具有深刻的影响能力,是有效保障和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2]。

导师选拔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娴熟和精通,保证军校研究生基本的专业学术能力和研究拓展能力,也要重视导师作为军人的基本军事素质,并把它作为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通过导师完善的军事素养影响和促进军校研究生的人格养成,使之不仅成为一名军事专业技术精通的高科技人才,也成为一名军政素养过硬的优秀军人。

重组:重视岗位培训,加强梯队建设 岗位培训是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可以使在任导师明确军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手段,明确他们的责权意识,通过经验交流和座谈分享,掌握军校研究生培养的人才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导师团队的指导作用和教育影响。

利用科研帮扶、政策倾斜等方式以强带弱,加强导师队伍梯度建设是优化导师队伍的有效措施。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各层级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二是培养中青年骨干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三是调整学科结构,突出重点学科建设;四是加强学术科研创新,创造良好的军校学术科研环境,调动导师团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3]。

考评:实行动态管理,采用多元参评 在军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建立并实施完善的导师考评制度。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参照导师思想政治素质、任职资格、学术水平、指导能力、施教影响、个人业绩、工作作风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控。

采用多元参评,促进导师群体生成内在动力。依据导师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动态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结构,而且能够激发和最大限度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满腔热情地投入军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实践:贴近基层部队,建立连接机制 导师要利用课题和科研项目深入基层部队开展调研实践,检验训练效果和教育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寻找军校高等教育与部队军事实践的有效结合点。同时院校和部队结合,通过参观见学和建立连接机制,针对部队带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人才心理素质需求,有侧重地开展教学训练,培育学员过硬的心理品质,利用?校资源解决部队的实际训练难题,提高学员对未来战场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军队整体的战斗力。

篇10

    论文摘要: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挫折观的教育,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和校园音乐活动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各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学,为了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等资源,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素质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其资源利用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挫折观的教育,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等。 

1.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内容。自我意识可分为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表现为自我认识全面而客观,既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悦纳自我,即能够欣赏和接纳自己;具有开放的自我结构,当经验发生改变时,自我意识结构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能够吸纳新经验,调整自我意识的内容,使自我意识始终能够与经验保持一致和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一致。根据积极自我意识的构成,学生积极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教育,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的教育和理想自我的教育。 

2.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需要的信息和帮助,学习和生活比较顺利,心情愉快,自信乐观,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而人际关系失调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处处受阻,心情抑郁,容易产生自卑、自傲、孤独、敌对等不良心理,危害其心理健康。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人际关系认知的教育,人际交往技能培养,感情移入的训练和避免人际冲突的心理教育,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人际环境和活动,通过校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种环境和交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主动打开心扉,排除心理的闭锁性,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3.挫折观的教育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遇到挫折,儿童青少年也在所难免。虽然挫折在人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但是不同的人对挫折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挫折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一样。有的人以积极的态度应付挫折,他们在挫折面前不害怕,不退缩,能够冷静地分析自身遭受挫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消除挫折带来的负性情绪,变挫折为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力量。而有的人则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甚至对挫折采取消极对抗的行为。积极地对待挫折的态度是有利于个体的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而消极地对待挫折的态度,则容易使人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之中,破坏个人的自我观念和心理健康,甚至引发多种心理疾患。在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当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他们过分保护现象比较严重,而学校的一些正规课程也很难涉及到在这方面的教育,因而导致不少学生的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挫折观教育,增强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4.其它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它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集中体现在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心境,集中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力,沉着、稳定、轻松地面对各种重大学习任务的自我控制力,善于与他人共事、交往相处,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如果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则上述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比知识更重要,即更具有适用性和持久性。更何况在信息社会,有许多获取有关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学校教育应更多地注意教学环境中能力、态度、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熏陶,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隐性课程的主阵地。一方面,应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入手,改变只教书不育人的状况,促进健康个性、情感、态度、挫折观、价值观等对教学过程的渗透,实现知识目标与情感、态度目标的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进入心理健康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的新境界。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爱心和对学生的尊重去赢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外,还应该把教师本人的、品德、行为、意志、情感、态度以及需要、动机、理想、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显露给学生,从而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真正能把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和行为的等正面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潜在课程教育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装束,做到举止文明,行为得体。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和个性修养,培养利他意识和遵纪守法等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隐藏着能力、技能的培养以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其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学习学科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键的是使这些内容渗透到心理健康中去。一些隐藏着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等潜在的课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剖析、启发,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一种亚文化面貌出现,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相比,它是层次最高的一种,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各种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非常重要,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基本手段。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如文明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尊师重学的风尚,优美和谐的校园场所,这是靠纯理论说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不能及的。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因此,首先要做好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如注重校园绿化和建筑物的设计,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栏以及教室、寝室的陈设和装饰等,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调节情绪的功效。优美的校园环境,再配以催人上进、鼓舞人心的名言警句,则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

   3.校园活动 

课堂教学虽然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但它毕竟受到教学时间和课堂内容的限制,不够广泛全面。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文体活动,如大自然摄影展、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有奖征文,开展演讲赛、书法和美术比赛等活动,举办校园运动会、篮球赛等体育竞技活动,组织旅游兴趣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活动。这些活动本身蕴涵着育人功能,是提高学生人际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4.音乐活动 

音乐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也是人们心灵跳动的声音。音乐可以用独特的旋律,唤起人们的思维与联想,进而在其意识中再现生活的具体形象。在临床心理学上,音乐治疗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手段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能够对人的混乱无序的身心起到调节作用。音乐的次序和结构,特别是节奏因素会帮助一个人重新组织自己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一些儿童甚至很多成年人的内部世界常常是迷惑混乱的,音乐有序的结构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从混乱中解放出来。音乐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可以训练个人的社会合作、协同能力。学校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舞蹈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音乐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的桥梁。当疾病使人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减少,产生孤独感的时候,音乐是弥补这种情感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手段。音乐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患者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使他们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困扰得到缓解。患者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自信心,恢复了心理健康。音乐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音乐是直接抒感的艺术。由于音乐发自于心,所以能动之以情,音乐通过人的听觉让人感知,它的优美的旋律容易激发人的深切的情感。当一个人处于悲伤、不满、压抑、痛苦中时,利用音乐可以让人的情绪得到缓解,解开心中的情结,从而抒怀,净化心灵,帮助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