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环境时需要重视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尽量避免出现过难知识点的情况。例如,学生在学习《生物和环境》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将语文课文中《晏子使楚》的知识合理的运用,语文课文中晏子说,桔子在淮南种植则变成桔,而桔子在淮北种植则变成枳。
教师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合理的提出以下问题:“桔子在有着相同形状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不相同的味道。另外,在不相同的种植状态下使用相同的桔子种子进行种植,为什么所得到的品种却完全不同”,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将“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详细的向学生讲解,使学生的记忆得到加深。
2.在生活实践中合理的引入生物知识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合理的将生物知识点在生活实践中全面运用,确保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基本价值能够有所了解。由于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有着较大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生物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来说较为广泛。生物教学主要是为了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生物知识、生物学原理进行全面解决。
例如“通过生物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将生活改善”“对生物科技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事物与新产品给予关注”“对社会中与生物相关的问题给予关注”“怎样将金鱼、花卉等生物养好”“对人类生存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了解,并且分析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等方面均运用到生物知识。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没有通过生物的眼光进行策划、选择、判断、分析以及观察。所以,学生一旦对生物知识有所了解后,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走进生活,使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生物现象能够通过生物知识进行解释、分析,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布置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后作业
教师在布置生物教学的作业时应该让学生与实际生活互相联系,确保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全面运用。这样的做法能够激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另外,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作业中,会在实践中将问题进行引发,并且认真的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时,能够有效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环境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周边环境受到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找到导致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导致污染的原因研究生活受到的影响情况,同时分析生活环境受到污染后,生物会导致怎样的结局。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后,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并且把所观察获得的知识点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表述,通过将课后作业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深入了解生物知识的相关要点,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全面应用生物的相关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能够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问题找出,运用生物知识点将问题全面解决。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plays the role of subgrade in biology study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ased on course. The author obtain four copies of electronic Uyghur'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s' content by scanning and neatening. Then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in four copie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fter that, get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from them by manual statistics, choose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with high frequency, refer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published in 2011, analys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he word frequency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our copies in Uyghu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High frequency;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 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 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 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 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 结论及改进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 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 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 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 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 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 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 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 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 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 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 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 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 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15] 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3).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兴趣培养 生物学习 培养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高中生物学习来说,只有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发展其创造能力,最终提高其学习效率,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每一位生物老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1.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及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
1.1生物学知识具有逻辑性。
高中生物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其知识点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如:前几章细胞方面的知识的学习是生物系统知识的铺垫,学习时必须挖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仅仅依靠短期的记忆是无法有效掌握生物知识的,而且很容易产生混淆。部分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妄图短期内记住生物学的知识点,造成学习困难,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1.2生物学知识具有抽象性。
生物学的知识源自于实际生活,其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没有看到直观、具体形象的时候理解概念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一些生物实验的操作,或者通过视频、模型、多媒体模拟等手段,将学生抽象的生物概念具体化,才能使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而仅仅靠课本上的陈述和图片展示是无法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物知识点的,更无法对其产生兴趣。
1.3生物学知识具有实践性。
生物学知识通常来源学生周边的生活,学习的时候,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知识点与学生周边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用自己生活中的事例理解生物学知识,而不能仅靠对生物课程知识点的孤立死板记忆。因此,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是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2.现代高中学生学习特点及生物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2.1现代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2.1.1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工具
受到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高中学生相对于以往的学生更喜欢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工具(如:网络视频,虚拟技术等)进行学习,也很会利用搜索引擎等方式查询学习的知识点。在遇见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自主利用新技术查找自己需要的答案。
2.1.2喜欢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知识点
相对于以往高中生通过文字叙述的方式了解知识点,现代的高中学生更喜欢通过视频、模型展示等较为直观的方式了解知识点,他们更喜欢直接观看生物系统的动态模拟过程,如:在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时候,通过动画展示更能吸引其注意力,促进其理解知识点。
2.1.3学习意志力较弱
现代部分高中学生的学习意志力较差,首先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在一次失败后(如:某一次小考失败)就会丧失信心,从而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其次表现在不愿意花费时间解决困难,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困难,就试图通过网络查找或询问周边人解决问题,而不愿自行探索解决。
2.2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根据有关调查看,高中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2.2.1学生生物探索的实践机会较少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高中生接受生物科普教育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城市的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自然无法自发对生物进行探索。此外,学生的家庭不重视进行生物科普知识的教育,因此,学生在学校正式学习生物学知识前基本上没有机会培养生物兴趣。
2.2.2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
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进入高中后每天都要面临大量学习任务,必须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各种科目的学习上,几乎没有剩余时间自发进行生物方面的探索,因此,无法培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2.2.3生物学习困难的影响
学生的生物学习成果会对其的生物学习兴趣产生影响,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意志力,在面对学习中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候退缩不前、不求甚解,无法正确面对学习期间的挫折,消极对待失败,在学习生物时候产生了“恐惧感”,对生物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2.2.4生物教学因素的影响
生物的教学情况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较大影响,首先体现在学生与生物老师的关系上,如果学生与生物老师能够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上,有调查显示,生物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教学生动,教学手段多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5对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影响
部分学生在对待生物学习的态度上并不端正,不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始终将其放在“副科”的位置,因此缺乏对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听讲随意、课后不复习、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错误的学习观念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
3.新媒体条件下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所能利用的课外时间短,通过课外科普以激发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主要在课堂上,通过现代高中生喜欢的授课方式提高其生物学习兴趣,具体方法如下:
3.1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展示生物知识点。
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生物课教学形式更加活泼,通过视频、虚拟技术、动画等技术,将生物的结构、生态演变过程等动态地展示出来,能够使学生直观了解生物学的知识点及它们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帮助学生理解部分抽象难懂的概念(如:细胞能量供应中酶的作用等),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现代高中学习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范围内学习知识,避免单纯的讲解给学生的枯燥无味感,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2增加生物课程实践,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促进学生进行生物实践,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是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两种方式参与到生物知识的实践探索中,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用与显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讲“遗传”一章,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知识分析某个同学的父母外部特征说明该同学所出现的身体特征,并鼓励学生通过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分析自身特征产生的原因,从而加深对遗传基因知识点的印象,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二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实验是高中生进行生物实践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3.3讲究授课艺术,通过活泼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够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艺术上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精彩的课堂导言,课堂导言是向学生说明本次课所要讲的内容,是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听课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选讲故事和鼓励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从而强化学习效果;二是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理,让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索过程中理解知识点,而不应让学生直接获得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三是运用幽默的语言,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通过幽默的语言,将知识点经过形象化处理,使生物课程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就会有效提高学生兴趣。
3.4积极改善生物学习困难学生的负面情绪,改进其学习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显示,良好的自信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挫折,并产生负面情绪,在这个时候,教师不应当采取批评态度,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适当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尽早摆脱因为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乎所有教育家都认识到兴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生物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愿意学。只有不断鼓励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最佳效果。生物教师要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终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杰.高中生物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1-30.
[2]王军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0(11):116.
篇4
关键词:高三生物;网络体系;知识复习
一、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策略
1.抓住生物知识的关键点,点点过关
在高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点”指的就是具体的知识关键点,比如相关的概念和特征等知识。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网络,就是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聚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富有逻辑性,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找到对应的位置,便于大脑对知识进行搜索和应用。要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点点过关,提高复习阶段的针对性和高效率。
在高中生物的复习中,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全面地掌握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只有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学生在复习细胞的物质组成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先抓住关键知识点再连接成线的复习策略。可以先对细胞中的最基本元素和大量元素以及微量矿物元素等种类进行复习掌握,其次是要复习各种元素的作用和糖类以及蛋白质等物质的元素组成,之后还要掌握核酸的分布和基本组成单位。做到从元素的种类和物质的含量以及功能等关键点着手,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采用知识点逐个攻破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
在高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线”指的就是将生物知识中的某种生理过程作为线索,将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知识链。要将这些知识线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并找出其内在联系进行组合,做到线线清楚,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将分散独立的知识点通过线索进行有效的衔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链,掌握复习中的穿针引线能力,并在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以实现在遇到问题时快速有效地提取相关信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物知识的复习中,每个知识点都有着多维特征,即每个知识点都能与其他的知识点通过不同的关系连接起来,因此在连点成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个知识点交叉存在于不同的线之中,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更为严谨和细致的知识梳理。例如,学生在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连点成线的学习模式。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地区的种群以及他们生活环境的总和。而种群指的是一定区域内相同种类的生物个体的总和。因此,学生可以先从个体和种群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并掌握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联系,经过层层递进后实现对生态系统知识的掌握,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将其贯穿成线,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扩展知识的横纵面,面面贯穿
在高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面”指的就是在点和线的基础上构建的知识体系,是用生物知识点的横面和纵面来解决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是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例,比如,在治理一条被污染的河流时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学生可以将生态系统的知识归类划分为多个知识面,包括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构建生态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对体系中的知识点和线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对生态系统这一知识面的全面掌握。因此在解决生态系统保护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多个知识面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在治理被污染的河流时,既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着手,又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但最终都能实现对生态系统问题的解决。
二、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完善
1.不断丰富知识网络的内容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丰富知识网络的内容。学生要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将新的知识补充到原有的知识面中,增加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扩大和优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加系统和广泛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中,学生在通过点线面构建知识网络后还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要将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一一对应进行练习,但凡出现不清楚或混乱的情况就要及时回归教材进行复习。同时,还要重视对知识点的还原,在复习到某一知识点时,就要将其还原到知识网络中,通过知识点的每次还原,实现对知识体系的不断强化,实现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89-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这一学科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掌握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迫切以及重要的。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生物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首先知识的真正获取离不开“记忆”,尝试“先记忆后理解”的学习过程;然后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深层次地理解;其次,研究考试说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最后也是最有意义的便是注重实践实验,关注生物学科时事。做好了以上四点,无论是应对考试还是深入研究都十分具有指导性的。以上介绍的是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理解为是四种捷径。
第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采取“先记忆,后理解”的学习顺序。众所周知,学习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高中生物也不例外,但相对来说,生物的学习是一门更“专业”的自然学科,高中教材中主要包含了细胞学说、染色体相关知识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作用、生长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基因工程、膜生物工程等一系列知识的介绍,这个科学体系同时也阐述了生物学从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向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学术词汇,很多情况下都是初学者比较陌生的,在对这些专业名词不熟悉的情况下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越往后学只会举步维艰。所以掌握了“记忆”这一层面的及初中知识积累之后再进行理解和深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记忆从何而来,当然离不开我们的课本,不能想起所以然,不能随意将专业名词口语化甚至与其他名词弄混淆,教材课本中便包含了我们所要学的所有专业名词概念和知识点。由此可以发现生物学习的过程会变得通畅许多,虽然课本上很多知识点及概念表面上看上去比较浅显,其实不然,正是这些貌似简单的知识点奠定的生物学的基础,准确地掌握它们会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带来便利。
第二,梳理生物这一学科知识中的内在联系,使其融会贯通,把前后知识点交织成网,如此长期以往会和记忆形成良性循环,即有利于我们对生物规律的理解,又帮助我们再次记忆。死记硬背从来就是最低效和费力的学习方法,如何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是至关重要的。生物研究的方法主要归为三大类:观察法、假说和实验、模型研究。生物学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学习,我想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积极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后就是务实基础,将重点难点逐一击破。例如比较生物各种结构与整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切记将重点、难点、易错知识点需要重点攻破,“人难我易”才是在学习和考试中最突出自己的境界,仔细地梳理自己的只是构架会轻易的发现这些知识盲点也是有限的,例如“物质可以循环,能量则不能”“组织浓度高于血液会引起水肿”“原核细胞仅仅具备核糖这一细胞器”“神经调节比较体液调节迅速精确及时间较短”……这一系列的知识点即是有难度的也是有限的,查漏补缺,真正把这些掌握了学好生物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做好了这一点对大多数考试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第三,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研究“考试说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无疑是我们学习及考试的捷径。“考试说明”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可以正确并有效地指导高中生的学习和考试。高考的纲领性文件便是“考试说明”,它清楚地列举了考点、考试题型,以其为依据,务实基础认真学习,确定考试目的,按照要求来进行预习和复习,把生物这一学科掌握好便指日可待。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考试的背景怎么变换都不会超越考纲脱离教材,说到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重视教材课本和考试说明是十分有必要的,相比较盲目地遨游题海这样会更有针对性。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保证不脱离教材和考试说明,在此之余进行适量的练习和巩固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过度的训练也不是很提倡,毕竟学生精力有限,需要考虑时间的允许与否和效果好坏。
第四,所有学科的开设都是有其实用和发展用途的,注重实践实验,关注生物学科时事,提高动手及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目的是所在。在高中学习阶段注重这方面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对我们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在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互动,即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要是课本和动手能力之间的互动,更是吸收知识和主动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结合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刺激来生动课堂,以奇特生物现象吸引学生探索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关注生物学科方面的新闻及发展对开拓我们的视野是十分有帮助的,时事的发展往往也会是生物高考中常常采用的背景,这对我们来说某些程度上来说有益于考生的考场发挥。并且生物相关课外知识的汲取结合课堂知识的研究极大地帮助了生物学习的灵活性的提升,这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全方位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前面说的“先记忆后理解”的学习方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逐步深入理解、研究考试说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注重实践实验并关注生物学科时事四条捷径便能很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学习,不难看出这里所列举的四条捷径既是呈递进关系,同时又是互相关联的,从表及里地介绍了生物学习的方法及技巧,明确的阐述了生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学习过程中可以遵循的捷径。当然捷径不代表轻松可以偷懒,要记住有付出才有收获,如何权衡其中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总而言之,生物的学习是任道重远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要求真务实,使基本功扎实,又要苦中作乐,在看似枯燥的高中学习过程中享受知识的沐浴,感受其中的乐趣,并且在掌握考试规律之余真正地学到一些知识,可有帮助我们开拓视野,锻炼思维。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7.
篇6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教材 知识衔接
目前关于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比较多,但这些研究过于宏观、理论性较强。本文就高中壬教版生物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初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知识内容比较
1.1初高中细胞学知识内容比较
图 1初高中细胞学教学目标比较
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细胞学部分共提到30个教学目标[1],高中提到64个教学目标[2]。从教学目标要求水平数量看(见图1),高中了解、理解、操作水平比初中增加了很多知识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数量比较,细胞学内容初高中都重视在知识维度,高中学生独立实验操作教学要求比初中有很大提高,并重视了学生体验知识的活动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细胞部分增加的新知识点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核的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其它实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被动运输、主动运输、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等18个内容。
比较初高中生物教材关于细胞学知识内容,归纳得出以下衔接点:
(1)初中“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与高中“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初中“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与高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初中“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与高中“观察细胞”。
(4)初中“细胞中有哪些物质”与高中生物中“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5)初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与高中“细胞膜的功能”。
(6)初中“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与高中“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7)初中“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信息的物质——DNA”与高中“细胞核的功能”
(8)初中“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与高中“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9)初中“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与高中“细胞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全能性”。
1.2初高中遗传与进化知识内容比较
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遗传与进化部分提到40个教学目标,高中提到58个教学目标,从数量看初高中相差不是很大(见图2);高中教学目标在理解、操作、反应水平有很大增加,可见遗传与进化知识内容比初中难度增加;高中更重视实验操作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 2初高中遗传与进化教学目标比较
遗传与进化部分增加的具体知识点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克里克的实验验证、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24个内容。
比较初高中生物教材关于遗传与进化知识内容,归纳得出以下衔接点:
(1)初中“细胞核中有储存信息的物质——DNA”与高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初中“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基因和染色体”与高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初中“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与高中“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4)初中“基因经或卵细胞的传递”与高中“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
(5)初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与高中“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6)初中“禁止近亲结婚”与高中“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7)初中“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与高中“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8)初中“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与高中“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9)初中“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与高中“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10)初中“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与高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3初高中稳态与环境知识内容比较
初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稳态与环境部分都提到53个教学目标,从数量看初高中没有发生变化。但从各个教学目标水平数量看(见图3),高中教学目标在理解、领悟水平有所增加,而在实验技能方面,初高中差别不大,情感价值观方面在领悟水平有所高的要求。可见稳态与环境部分知识内容与初中难度相似,但高中较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篇7
一、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在生物教学中,在讲到有关生物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知识时,可用唯物论来解释这一复杂过程。原始生命由无机小分子经过复杂化学变化形成有机小分子,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演变成形形的生物,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习,生活体验才逐渐产生了意识。因此物质是第一性的。同样在人体解剖学中男性与女性的肋骨数相同也充分证明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唯心论是解释不了这些事例的。这些具体事例可以在帮助学生用唯物观来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事物是普遍联系观点
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生物作为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最能说明此观点,在必修课本中,很多知识点与此观点相符合。如:在微观领域,细胞作为生物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才能行使各自的功能,如果膜、质、核完全独立分开,生命物质也将不覆存在。就是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也是如此,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在宏观领域,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从同一种群内的不同个体的相互关系(种内关系)到一个生物群落的不同种群的相互关系(种间关系)再到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关系都能得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因此,人也不例外,人的行为不是孤立的,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人类生产生活都要遵循客观规律的结论。
三、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事物在不断的运动中发展。生命物质和生物体也离不开运动,看似静止的生物体,其实内部的物质每时每秒都是不同的,生物体内时时刻刻的化学反应,使得物质在不断的更新。如:从细胞角度来看,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从而有利于物质的出入;细胞质也是在不断流动着,而且这一胶体溶液活动越快,生命活动越旺盛;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胞核也在不断发生各种变化。比如:转录、DNA复制等复杂变化。再比如:在讲述生态系统时,它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两大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均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生有序的动态变化。因此,从整个生物界来看,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都在不断运动并向前进化发展,进化规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四、事物的对立统一观点
世界上一切现象和过程的内部包含两个相互排斥相互联系的对立面。生命物质也是如此,生物老师在讲述课本时,应渗透这一观点,同时指出不同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如新陈代谢所包含的同化与异化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婴幼儿发育时期,同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在种子萌发和生物衰老时期,异化作用占主导。又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既矛盾又相互统一在同一生物体内,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变异使生物能向前进化,生物不存在绝对的遗传,也不存在离开遗传的变异。同样在讲述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常可看到神经调节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以及激素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相反的,但又是对立统一的,这种双重控制,使生命活动更精确,更能适应各种环境。如当生物处在激动与安静,进食与饥饿等不同时期时都有一方面起主导作用。通过引入对立统一观点,可以将事物之间原本抽象的关系变得简单化,规律化,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五、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影响内因。生物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例如遗传学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可把基因型看作内因,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可当作外因,要把内在因素变为可能,就是特定的遗传加上适宜的外部条件,生物才能正常发育。此过程就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如在教学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内容时,可以把遗传变异当作内因,生存环境看作外因,两者相互作用的表现就是生存斗争,进化就是外因来选择和保留内因的过程,并把有利变异再遗传给后代的过程。从实践来看,学生可以很快接受和理解学说的内容,并用学说来解释生物现象,这不正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吗?
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的不断积累,超过了一定范围和限度,事物就可能走向反面,即质变。课本中许多内容蕴涵二者关系的哲理。例如:生长激素的二重性,一定范围促进生长,超出此范围,反而抑制生长和发育。同样生物体内许多激素都有合适的范围,过多或过少均有可能引起疾病。又如在讲解生物圈与人的关系时,人类要从生态系统获得一定产品,那么人类的活动必定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限度之内,反之,就可能引起质变,破坏生态平衡,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污染、赤潮、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已为人类无节制的破坏活动敲响了警钟。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概念;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60-02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任务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指的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大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达成后两个目标的基础。在知识目标中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就是概念。于此同时,课堂教学是所有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那么,毫无疑问生物教学的核心就是生物概念的教学。那么生物概念教学就直接关系着知识目标的达成。又因为知识目标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基础,生物概念教学也即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关系着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和日后的持续学习。
二、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目的及意义
本模块选取的都是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和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这样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中对学生有巨大帮助。学习本模块后,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本模块的学习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所以,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极为必要的就是开展核心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
三、《分子与细胞》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共同的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主要是阐述生命的本质,即生命的化学基础和结构基础,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理基础,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传递基础;“遗传与进化”模块主要是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和生物界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和原因;“稳态与环境”模块则主要是阐述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保持稳态并适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使其结构与功能达到协调统一并持续发展。因此,共同必修部分的3个模块内容之间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而学习其他模块时“分子与细胞”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此外,学生通过“分子与细胞”内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的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四、《分子与细胞》模块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生命系统这个概念存在于《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一节,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生物课,起着承接初中学习开启高中学习的作用。因而本节内容并不需要学生掌握生命系统的所有外延,只需要学生能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层次,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即可。
2、“细胞的分子组成”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要求是:简述生命元素的类别,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细胞的结构”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研究方法。细胞的类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细胞的整体性等。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的大体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举例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4、“细胞的代谢”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TP与代谢、酶与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要求是:说明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转方式,以及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作用的特性;简述ATP分子结构,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说明ATP的生成途径,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细胞的呼吸的两种方式及过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5、“细胞的生命历程”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 细胞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其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要求为“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同期性”,属于了解水平。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核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联系,与我们现实的生活也较为接近,另外同细胞的癌变等内容均联系紧密。这部分内容还包括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新课程标准标准》的知识目标要求为“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理解水平。并要求将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坏死进行区分,属于理解水品。
五、实施过程中,我的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4、每节设置“练习”,每章设置“自我检测”和“本章小结”,及时复习和巩固,强化自我评价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物-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程玉平《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篇9
但是,把这次的生物真题给高二即将升高三的学生做,发现真正有分差的是第29题:光合题。
下面我就具体来分析一下:首先是选择题,选择题的出题很好地符合高考出题要求和特点:四个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选项,字数不得多于72字,便于学生快速获取题目信息。像第1题属于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本题很容易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当然此题也设置了易混淆知识点:对DNA、RNA和ATP元素组成的考查,是平常的难点。第2题属于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补充一下:本人觉得今年考必修三考得比较多,像选择题就有3个,5个大题就有2个)纵观6年新课标考点,2010年,2011年,2012年植物激素调节考查了三次,2015年是第四次。考点设计的内容比较简单,今年考点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非极性运输。课本知识点重点讲解了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而这次考试涉及了非极性运输,所以给我们启示: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注重课本。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环境与水盐调节,主要考点是内环境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得分。第4题属于必修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结合物种丰富来考查,内容较容易,考生基本都能拿到全分。(去年江西也考了群落的演替,但是在非选择题,难度也不大)第5题属于必修二知识点,考查的是朊病毒的增值过程,此题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来源于课本必修二第69页的资料分析,这题也说明了高考命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课本的资料、实例。第6题属于必修二人类遗传病,考查考生对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特点的认知,这个比较基础,只要大家熟记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就可以拿到全分。
下面再来说说非选择题:第29题属于必修一光合作用,也是平常模拟考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由于考到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影响,所以试题难度提升,要拿到全分很难。尤其是第1问的第一、二两个空,要能正确答出必须要对光合作用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知,同时对实验思路也要充分认知,理解C组为什么能达到94%。还有第二问的光照频率的回答,学生都懂那意思,但是难以表达。第30题属于必修三水盐调节和神经调节综合类考试题,考查了肾上腺素的作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作用的共同特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近几年中都有出现:2011年新课标选择第六题考查肾上腺素的作用,2012年新课标第三十题考查神经调节,所以此考点是高频高点,也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考点,比较容易拿到全分。
第31题属于必修三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综合考点。必修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每年必考,考点也不尽相同。今年生态系统考点比较容易得分,考查了种群的年龄组成,标志重捕法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内容,属于基础类考题。(但是,本人不赞同第1问中幼年,成年,老年的比例的计算,觉得这是生物试卷里考这么个纯数学的计算有点不妥,最重要的是在高考考场那么紧张的环境下,学生很容易算错,我让即将升高三的学生来算,他们算出了40∶41∶42,就是没得出1∶1∶1)第32题,考查必修二基因频率知识点,还有一个随机情景下的计算,相比往年的遗传题甚是简单。第40题,15分,属于选修三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综合类题目(当然还包含必修三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整体以基本概念为主,只要考生对课本基本概念和基本考题类型有所掌握,都能将本题拿到满分。总体考查方式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
总的来说,今年理科综合中的生物延续了以往的难度,甚至是更易,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以及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功底,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今后考生备考时一定抓好基础,重点研究核心考点。
篇10
生物教学与学生生活有着非常明显的贴近性,大量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具有浓厚的生活应用价值。因此,抓住生物学科贴近学生生活的这一特性,教学中强化理论讲解与生活应用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实际探究环节,就可以实现生物教学的科学、优质、高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紧贴日常生活,设计课堂教学
生物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极其紧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单纯讲授理论,而应广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联系生活,学用结合。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时,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平时吃的各种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然后再让他们紧贴教学内容畅谈在生活中应如何注意食品安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收获丰富。
只要我们认真构思,精心设计,每节课尽量做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学习有关细菌的知识时,与食品保鲜技术有机联系;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与农作物增产技术相联系;学习植物的生殖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青春期发育知识时,把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有机结合起来;学习人的呼吸系统时,把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联系起来;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时,把各种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相结合。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兴趣,避免单纯知识讲解的抽象枯燥,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结合,帮助理解所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实现高效课堂。
二、观察周围自然,丰富生物知识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大自然这个知识宝库。要学好它就要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我们所教的学生有很多来自农村,他们尽管经常接触大自然,却往往不能把亲历的生活、观察的大自然现象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我们利用各种时机有意为学生创设条件。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家之机,对自己家乡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到课堂上交流,并予以指导,使学生们既学到了书本知识,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再如,结合当地农村采摘野菜、药材,种植蔬菜、果树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帮助大人们生产劳动的同时,留心观察各种生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状态,并尝试对各种植物进行分类,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在实践中添兴趣、学知识、长才干。这样,学生们对生物课慢慢就有兴趣了,学生们自然会从大自然丰富的知识宝库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
三、参与环保活动,运用所学知识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全社会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生态环保活动。中学生物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通过学习与运用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生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生物依靠环境获得能量,又反过来影响、改变着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往往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我们要运用大量的事实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比如,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洪水,近年来频发的春季沙尘暴,今年肆虐华北及南方的雾霾天气,教训惨痛。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大量的森林毁坏、CO2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水土流失与气候恶化、我国的南涝北旱等现象中增强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的认识,树立环境问题的危机感。不仅要让学生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又要向学生介绍我们在环保中取得的成就,增强环境保护治理的信心。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例如,结合“健康的生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有些疾病是人体受到空气、水等媒介生物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防止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四、掌握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