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计算机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115-01

近年来,随着各个高等院校的扩招,大中专院校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各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了缓解中职生的就业压力,中职院校应该就中职生的教学课程进行适时调整,在此,笔者就计算机课程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想谈几点自己的反思和看法。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在夯实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

以往的中职生就业方向和事实表明:中职生虽然可塑性较强,但也由于涉世未深,意志力不坚定等原因导致了中职生容易走弯路;中职生学历不高,与大专等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相比竞争力的高下立见……各种综合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确定就业方向时,必须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一专多能的素质。当然,除此之外,不否认还有其它的途径,譬如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或者成人高考上大学继续接受深造等。但总的说来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利用一技之长敲开就业的大门。那么中职计算机教育就不能只注重基础的计算机操作,而应该要在夯实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

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目的决定教学任务。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来说,他们需要培养的是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各专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对学生的培养要改变以往的只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更加注重实践,注重技术,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教学重点放在并驾齐驱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再进行新的技能提高训练。

二、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制作要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中职院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的优势和重要性。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一般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会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但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一般都是要求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界面等,点到为止地进行教学。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学生潜意识里并不十分看重计算机教学,只是当作课余的一种放松。这无疑增加了中职的计算机教学的难度。那么如何激发中职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功能的强大,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初中或者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基本上都还停留在教师按照课本对计算机课程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实践操作的阶段。仅仅依靠口头的讲解,枯燥且乏味,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中职教师要巧妙地结合计算机的图文表现能力,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在此基础上搭配适当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对计算机图文声像相结合,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引发学生好奇心。

其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课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如今许多的岗位都要求具备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中职生更应该突出其超常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只听说读写,不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勤动手,例如自己制作PPT来讲解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制作一份简历,给音乐搭配上合适的图片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的热情。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功能令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但是毕竟没有智能化,人工操作依旧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想办法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可以适当地变换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先自己动手操作,然后总结失败原因,适当地引导,教授成功案例;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入热门话题、参考历史等各种表现形式,借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在计算机的领域中,也有高远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创新型人才。可是创新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中职教学过程中,还要在不断教会学生已有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往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总是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无疑是在学生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目的地。要知道人生而有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就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脱离教师教授的藩篱,终生不断学习进步。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学会教师教授的只是就等于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固定思维模式,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样浅尝辄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现如今,网上不乏各类专业课程的视频和讲座等,学生要想自学并非难事,教师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功能,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网站,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四、教会学生发问,敢于探索

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新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前中职院校中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不同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坚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出发点,力求培养专业素养较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当具备计算机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改革方案,不断的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1.1 教学目标的误读

计算机基础课是中职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基础的学习等等,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缺乏全面的了解,而片面的追求学科的理论性与专业性,重视基础知识却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有的学生甚至在学习了一年之后,仍然不知道热启动这一概念,对于死机等问题也不会处理,一些实质性的、综合型的应用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1.2 学习主题激励不足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需要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也没有将激发学生热情与冲动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导致了课堂缺乏激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职学生入学的门槛往往较低,进入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初中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基本属于空白,有的学生因为年龄或者是基础的因素影响,对于中职的计算机课程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在听不懂所学内容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进入到中职院校学习是为了找工作,并没有对日后长远的发展有清楚的认识,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可有可无,同时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无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相反,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却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毫无新意,因此同样无心听讲,总之,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方面兴趣不高,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重要问题。

1.3 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粉笔和黑板,教师想要将自以为很简单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这种单向的灌输模式缺乏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充分考虑。同时,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在课堂组织方面教师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组织课堂,因此很多教师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对于一些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学生不听课的现象习以为常,无论学生是否接受,教师只要负责将课讲完,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会认为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看教材没有太大的区别,忽略了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缺乏这个认知过程的衬托,学生自然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1.4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认为只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类似于计算机基础这种公共基础课程可学可不学。企业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也往往不会对学生进行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学生在学校的计算机技能考核除了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用处,因此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忽略了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性。

2 新课改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思路的改进

2.1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应当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所喜欢的教学方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增加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自卑感,认为正是学习的落后才使他们进入到中职院校中,因此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学不好,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为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出发,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思路上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尽量减少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占用,将讲授知识的时间缩短,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原本死板的课堂变得丰富起来,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感染,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被激发。同时,教师要灵活的掌握知识的难度,将较难理解的计算机专业术语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加强课堂教学实例的操作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不好,就一切都做不好,这种观点必然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般都较强,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他们这种富有挑战性的精神对于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以这个知识点作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联想来完成更多的时间操作。通过这个操作的过程,是很多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中体会到来自成功的成就感,使他们从心底里改变了以往的错误看法,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也充满信心。

2.3 注重对学习成果的科学评价

考试不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最好的收获。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我们学校更改了原有的考试模式,即:期末考试成绩由原来的100分变成60分,剩余的40是由平时成绩决定的。其中作业20分,课堂提问8分,出勤12分。这种改变使学生不单单以期末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平时的表现也变得尤为重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主动学习性。对于计算机课堂的作业由原来的本子作业变成了电子作业,每个学生一个文件夹,把所有的电子作业做好后交到教师机的一个文件夹当中,我会根据学生的操作更好地判断他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还存在哪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学透。

2.4 教学思路上的提高与转变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产生了多种常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有以下几种:1.问题型教学法,即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2.任务驱动法,即提出任务让学生主动完成;3.自学指导法,即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4.范例教学法,即给学生讲解实际的操作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更好地完成学习。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调整空间,为此,我们应当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不断的调整,以市场发展需要为导向,加强对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梅珍.关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有效教学的思考[J].职业,2010(12)

[2]吴彩霞.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7)

[3]赵丹丹.浅谈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效果[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16)

[4]冯建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02)

[5]段传林.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04(14)

[6]程宁宁.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J].华章,2012(07)

篇3

关键词:现状分析;氛围;模式;方法;体会与反思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知道、掌握操作技能的第一步,它对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是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一个演员,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喉干舌苦;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学生就会形成隋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其次是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上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时,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尤其是讲它的编程语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云里雾里的境界。让学生产生了对学好计算机的恐惧感。要知道我们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图表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块等。目前很多职校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等。因此,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学已和社会需求脱节,必须根据市场及行业特点进行修正,加强适销对路的专业技能培养,改变单一的结构,朝专门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习环境除了学校必须保证的运行良好的计算机外,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每个班中都会有基础好的和不好的学生,需要辅导的学生如果只靠教师一个人来一个一个地教,忙不过来不说,课堂的时间根本不允许,直接的结果就是会使一部分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所以在第一堂课上就给学生们按基础强和弱搭配起来分组,让基础好的学生辅导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又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同时,学生在互相辅导学习过程中增进了友情,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 的好处和重要性,从而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改进考核内容

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在考核内容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基础统一、选修放开”。即对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选修放开”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活模块”的教学方式。“活模块”是关键,在选择“活模块”课程时,要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应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修养,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恰当设置活模块课程,或增添或删减,并且每个模块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

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分教室(课堂教学)、机房(上机实践)、岗位(实习)三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高三实习盲区)进行网上学习,学校组织开设网上课堂,将教学辅导资料等放在网上,开设师生BBS讨论专区,实现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由于受到实际招生人数的影响,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往往有的专业报的人数太少,我们可以适当合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将来的岗位意向,成立兴趣小组,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学校专职教师是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我们还应聘请有实际岗位经验的校外师傅(技术人员)兼课。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的教师成长为既有较高的水平操作技能、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岗们工作经验。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师“请进来,送出去”以及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五、改进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一、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现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职学生在入学时的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随着地区发展差异变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差异也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由于现在我国高校和高职院校都在扩招,所以中职院校招生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种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态度都较低,这也就不利于我们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而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只停留在网络聊天与游戏上,也导致了我们的计算机教学陷入尴尬。

其次就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老师结构和素质能力都有待调整,因为计算机科目不同于其他基础课程,需要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才可以完成计算机教学。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样一门更新较为频繁的科目来说更加要求老师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最新计算机发展来更新教学理念和内容。但是因为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以很多老师在走上计算机教学岗位之前都没有经过专业计算机教学,更是有很多老师是从其他科目转来的,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记忆进行计算机教学,这就给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带来很多影响。

最后就是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备质量较差,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政策偏向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中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和政府拨款等都有较多困难。所以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硬件建设非常落后,给计算机教学带来重重问题。

二、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要非常重视新知识引入环节的设计,因为知识导入环节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样一门入门简单但是学习难度逐步提高的科目来说,只有在引入教学时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可以让他们长久的保持学习动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动画、图片或视频方式来进行导入,在播放完有关资料之后问同学们是否愿意自己制作出精美的图片或视频,在激发出学生的斗志和信心之后开始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

2.2提高中职计算机老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老师存在的两个问题,第一是有教学水平但是计算机能力较低导致无法教会更多知识,第二就是老师为计算机专业毕业但是没有教学经验从而无法将自身计算机能力传输给学生。同时因为计算机教授内容更新速度极快,这也是其他科目都不存在的。这就要求计算机老师需要通过学校组织、自行组织或参与国家安排的培训不断更新计算机知识储备。

在提升中职院校老师计算机教学水平方面,学校管理层还需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根据笔者调研,目前中职学校在组织培训和深造方面并没有重视计算机老师这一特殊群体,而也有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在担负较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负责学校文件制作或学校网站维护、视频、图片制作等任务。

2.3任务驱动教学的使用

篇5

[关键词]就业 中职 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22

计算机技术十分火热,计算机专业在中职教育中的比例从几年前的百分之五飙升到百分之七十五,可见我国对计算机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对当前的行业就业难问题,中职学校需要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就业率。

一、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思想落后

部分教师不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并且很少有行业接触和培训的机会,所以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质量低。在教学中往往过分重视理论的讲解,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重要的是没有实践性,这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根本就不懂企业所要求的技能,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专业特点得不到体现。另外,教师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习惯了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长期如此,学生开始厌倦教学内容,并且提不起学习的精神,不知道怎么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二)考核方法落后

在计算机考核中,一般都使用笔试加上机考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其实并不符合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许多考试内容仍然偏重于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应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并且考试方法单一。这样看来,培养出成绩优秀但是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是预料之中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

(一)明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所在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培养计算机实用人才的任务。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采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理论知识,并没有突出中职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我国仍然缺乏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导致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在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一共分成四个部分,计算机网络知识、电脑软件编程、多媒体信息知识和计算机理论基础。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对网络信息知识和多媒体知识的讲解。进而让学生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维护、文秘等相关工作。中职学校可以采用选修课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来选择计算机课程。

(二)积极开发中职计算机教材

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根本找不到哪一本教材可以满足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求。如果根据当前的教材来讲课,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得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所以需要关注对计算机教材的开发。但是开发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如何通过教材来影响当前的计算机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就业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中职院校可以把计算机教研组分为几个独立的备课组,并且独立开发不同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教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计算机课程,分工完成各个部分的教材开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到用人企业调查实际行业情况,从而确保教材内容符合行业现状,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节奏。最后,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并且在后续的教学中持续改进和完善。

(三)革新课程考核方式

想要确保计算机教学符合就业导向,就需要走出课堂、走出机房、走出校园,通过多种新颖的考核手段和方式,进而培养出动手能力突出、创造性强、个性突出的实用性计算机人才,确保就业率。比如可以采取企业岗位考核的方式,这种测试方式指的是学生到企业中而不是考场里进行真正的岗位考核。这个过程在实习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师的监督下进行,重点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教学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水平,是不是掌握了在企业工作的职业技能。

我国具有较大的计算机人才需求缺口。因此,中职院校需要顺应当前各行各业信息化的趋势,积极改进教学模式,重新安排设计当前不合理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符合相应的就业要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篇6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 应用

正 文: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情况看,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影响了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行动导向法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引入势在必行。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1.行动导向教学法

心动导向教学方法也可称为行为导向或实践导向,其来源于德语的Handlungsor ientierung,指的是为了完成某项职业工作活动需要而进行的相应行动,从业者通过内在调节机制来评价、实施和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就是在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基础上,创造一种师生互动、学教相长的社会交往情境,进而使中职院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够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最终实现学用一致的教学方法。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结果不是教师的教授,而是学生的学习,行动导向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行为的改变,这些改变主要包括由内化而至外显的行为,不仅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第三,行动导向教学以“知行并进”为原则。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行动为导向,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造一种师生互动、学教相长的社会交往情境,进而使中职院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够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最终实现学用一致。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行动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迎合了中职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要真正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教学,必须以行动为导向,充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在充分了解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了“行动”作为导向,就能够鼓励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对老师布置的学习和预习任务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扩充知识面,并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指引下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水平的理解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2.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计算机任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布实施,给学生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比如说,在学习C语言章节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讲解,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积极参与制定部分操作计划并对部分计划进行课程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对项目进行汇报,对自己完成的项目进行讲解,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项目评估,评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人评估和他人评估,通过评估发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3.归纳总结,及时对知识和技巧发散延伸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重要的,但是基于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少、能力差、经验少,对计算机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不到位,单靠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计算机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对课程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强化实践,扩展计算机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重视社会实践,加强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首先,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挖掘和应用,在实践中强化课堂理论学习,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机会,大大扩展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面;其次,学生应该积极主动深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准确性,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强化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础。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激发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耀光.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2] 乔爱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篇7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课堂教学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且分散,操作性强,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结构更新快。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属于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大多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分注重“教”,重理论轻实践,难度过大。这种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现状,也偏离了教与学的和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什么是和谐课堂

所谓“和谐”,意指融洽、调和,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事物之间的和谐,指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从“和谐”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和谐课堂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协调各种课堂教学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和谐的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三、如何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

德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克拉夫基认为:“教学不能像一道准备好的菜那样向学生呈现好的知识……应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的过程。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就是以“和谐课堂”的主导思想重新审视和调整课堂教学的过程,其中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是构建“和谐课堂”的要素。

(一)树立和谐课堂的教学主导思想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问题,而是教学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与根本精神。实践证明,营造宽松、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内在的潜能。

树立和谐的教学主导思想,就是使教师接受多种先进教育理论并把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选取和谐实用的理论并纳入自己的教学思想中。当然,在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和谐教学中科学性和人文性这两个方面,使自己的教学思想符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规律,最终牢固树立和谐的教学主导思想。

(二)确立和谐课堂为主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但要有知识能力目标,还要有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审美目标等,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考虑学生个体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制定教学目标,体现多元性、差异性。总体来说,教学目标的和谐是指每堂计算机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这些教学目标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并以和谐课堂为主的。

(三)采用和谐的教学方法

和谐即协调、融洽,采用和谐的教学方法,其构成要素必须协调、融洽,教师要积极创设思维情境,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根据教学情况设置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与之适应的形式,如讲授、讨论,善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教学过程,从各种渠道获取有用信息,特别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以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过程不断趋于和谐,使内容与形式统一。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条件和设备如多媒体,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使师生产生共鸣,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将知识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四)建立和谐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和谐体现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要素的多样性、丰富性、协调性和统一性上。在建立“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全局出发,进而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最终把握好每一堂课,以及每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资源的筛选和教学媒体的选用都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一个系统论的问题,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既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自己这个部分的整体。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把握全局的能力,才能够构建真正和谐的课堂。

(五)形成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

形成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参与者和反思者。这种评价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师生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职责。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指教学评价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发展,更新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新教学理念的学习研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离不开计算机的时代。中职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中职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更多地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技能的人才,成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切身体会:

1调整规划课程比例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要注意选取内容新、实用性强的教材。上课时不仅要加进去最新的相关知识,还要剔除内容陈旧、实用性差,重复部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实际应用技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部分都是Windows办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这些都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性,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的合理搭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合理安排上机的时间,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合理分配,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最大化。

2正确拟定教学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课程本身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的最终结果。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合理安排课堂,增强课堂吸引力

3.1因材施教

教师不仅仅要单纯的备课,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计算机操作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因为每个软件都有很多功能和结构各不相同的菜单,很容易引起混乱。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软件不同的功能特点编制教案,在上机操作时按照步骤进行演示,化繁为简。

3.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意味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是今天社会的又一种生存方式,不会自学的人就意味着在未来社会中他将失去生存的权利。大而全的教学内容仅在授课时间很难完成,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突出学以致用

经验告诉我们,只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学好计算机,必须多实践。实训课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上课的授课内容,更要把实训课堂安排得很妥帖。要做到授课内容和实训内容紧扣,每节实训课都要做一些与专业知识相联系的实际操作。这样才能将每节课的新知识充分消化、吸收。

3.4加大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使用

传统的以教师、黑板加实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图文并茂的窗口软件无法形象描述,繁琐的操作步骤又令学生听而生厌,众多枯燥的俗语很难讲述清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成为了可能。网络所体现出来的图像、声音、编辑灵活等巨大优势,对传统的黑板教学形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结合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发挥传统授课方式和网络教学的长处。不能因畏惧网络教学的副作用而放弃合理开发相应的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3.5实时反思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改革措施

一、中专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较为滞后

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在中专计算机教材中,教材内容是长时间不变的,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于时展是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很突出问题。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教材内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的生成,影响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有效培养。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授课,通过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计算机教学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影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

3、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在中专计算机实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不够,更多的是放任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很多学生不重视实训课程,白白浪费了实训学习时间,教师的监管力度不足,使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很难真正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这也是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效果的策略

1、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听不懂,学不会,因此,放弃学习,放弃自己。作为计算机教师,要认识到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能够听懂学会,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计算机。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是通过满堂灌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欲望,因此,要能够把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出一些问题,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这对于学生有效深入地学习计算机有重要作用。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实践互动式教学,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进入到学习探究状态,与教师互动合作解决问题,这对于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很广泛,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解方面,还要和学生一起探究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规律,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用性强时代性强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

2、密切学科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重要内容是软硬件设计,但各个学科都主要以软件为主,学生又很害怕进行硬件学习,造成教学的“轻硬件重软件”的现象,影响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养的提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密切学科联系,能够重视课程与实验,重视课程之间的协调教学,不断巩固学科知识,不断加强实践操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教学要能够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理论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大可以大胆删去,同时,根据学生的岗位需要,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降低课程内容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另外,要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进行课程结构调整,精心设计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增加职业能力的训练比例,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训教学环节。教师要合理安排实训活动任务,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根据学生的工作需要,安排实训教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能够边进行理论讲解,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断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训管理,确保学生能够认真进行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完成实训任务,这是促进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1、满足学生需要

教师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的时候,在备课时候必须要根据学生专业需要,从而满足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要。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尽量要做到资源丰富多彩、新颖、奇特。这样才能吸引计算机专业新生的目光。在开设多媒体公共课的时候,尽量与其他的计算机选课同时进行开放。从而让不同级别的学生都可以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课程的时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们也可以在多媒体功课学习到更多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体现出学习的效率。针对不同的水平的学生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拟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使学生们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真正的适应其所学专业、服务于所学专业,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学应该与专业教学结合为一体。对于不停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开展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确定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就是为了在日后更好的服务与计算机专业。从而培养出既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局需要,提高就业的水平。

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计算机教学为专业知识的教学服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对自己学习后续课程、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量多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在听案例和完成各类任务中很自然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避免了靠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方法。

3、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各专业相对稳定的计算机教学团队

计算机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不同,要求担任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必须适应各专业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因各专业的特点,对计算机课程任课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是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还需对任教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知识熟悉和了解。职业院校应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分组,让他们相对稳定地担任部分专业大类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该专业人的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

结束语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我们作为中职的计算机教师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用先进的知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潜心研究教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职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静.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J].才智.2013(15).

篇10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 教学 优化

计算机科学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讲是一门充满着神秘、奇幻与高科技的学科,所以在学习之前学生往往充满着深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的心态。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不得方法,尤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总想把理论硬性的灌输给学生,把本应生动多彩的课程讲的死板枯燥,将学生引入了错误的学习轨道,便学生无法进入真正的计算机世界。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任务驱动。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原则,结合教材设计一个有趣味、实用性的教学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验操作中认识到计算机的知识,鼓励他们在探索中完成任务。

2.使用多种辅助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科的,而在计算机本学科的教学中,充分使用更多的媒体信息,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该尊重、关心、爱护、理解每位学生,师生之间通过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建立起信任关系。学生才能把教师当作伙伴、知心朋友,从而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因材施教。

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和挖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要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分为 基础性和提高性教学环节,课堂讲解基础性知识应占到百分之七十,提高知识讲到百分之三十。在基础知识讲解中重视底子比较差的学生,讲解简单的可以操作的使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听懂,懂得操作,针对计算机能力很强的学生,学习好了基础知识以后,要重视掌握提高类的知识,并教会她们操作技巧,讲解一些计算机日常处理的知识。

另外,作业也可以进行分层设计,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进行上机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底子好的学生去辅导底子差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共同进步。针对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教师要加以鼓励,个别指导,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三、师生互动,进行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领导者,参与者,指挥官的作用,积极调动和启发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积极地学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与学习的高度统一。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不断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使用学习工具,并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思考、比较,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的思路,重视学生的学习,找出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一些教学设想和反思中,教师要认真归纳,判断和比较,并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成果,再选择最好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内容,精选学习工具,进行教学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中职学校日常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要素,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计算机操作任务的同时,既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又能够亲身体验发现、探索、成功的喜悦,锻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均应以学生为中心,赋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控制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观看教学视频等教学方法。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内容只靠讲解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造成讲解得越多,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既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练习。在讲授完某个知识点后,紧接着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以促进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所讲解的内容。

五、提高职中计算机教师的整体素质

职中计算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计算机教育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为了使得职中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有竞争力,计算机教师应跟上发展的速度,自主学习创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纳入教学中来,做到计算机教学的“与时俱进”。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能够给传统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计算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真正把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作为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和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