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软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无疑是乐团的指挥,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表率作用对班级文化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真诚、接受、理解是建设班级的条件和保证
真诚,是人格特征的核心部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应始终把“真诚”“信任”放在第一位,表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真诚,出现在学生后面的是信任,包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自然真诚地感受,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接受”,“理解”是在“真诚”之后的两个重要行动准则。“接受”就是要敞开自己的心灵,以大海般的胸怀去接纳学生做的事情和吐出来的语言。理解是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也包括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最高的境界是彼此在灵魂上得到安慰,共同拥有一片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家园”。
在班级中,如果有这样的精神家园,学生就会把老师和同学当做真正的成长伙伴和共勉的朋友,彼此的“隐私”才可以向对方倾吐;如果有这样的精神家园,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才可能由班主任的“主动”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如果有这样的精神家园,学生就可以从班主任那里获得认知的方向、情感的方向,行动的方向,那么学生对班主任就有了信任感,同时班主任就融进了班级文化之中,因此就有了适时引导教育的机会。
三、 爱心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基础。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而“爱心”的培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基础。班主任和学生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缔造者。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母亲般的温念,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语言,勇于展示,真正树立起新型的师生观。
四、学生的参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五、科学的教育内容、和谐的人性化管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文化并不是与班级的成立同时产生,班级文化的最终形成,是班级成员能够在某一价值取向获得一致的表现。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这种局面形成时,这个团体就有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教育者,应该把握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发展需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适时设计科学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学业的发展前景(中考,高考等),更主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看问题要理性化?如何引导学生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 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 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 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 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 年代久远, 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 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 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 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 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 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 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 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 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 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 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 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 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 因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结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 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 小学教师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学生的心中,开在学生的心间,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语文 古诗词 教学
1 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1.1 强化诵读。诵读是我国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吟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编推荐的古诗词,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华。这些名篇以其精练、和谐而有节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广博的内容,充沛的情感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且易于掌握理解,并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诵读的最佳材料。“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打开课本,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使其在读中涵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陶冶,在读中升华……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诵读不应仅出现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每节语文课前,都可以先诵读一首诗或一段文章,在古诗词诵读的余韵中展开课堂教学。
1.2 古诗文,不仅要吟诵,而且还要识记。我国优秀的古诗文以其凝炼生动的词句,优美和谐的音韵,丰富多彩的语汇,充沛真挚的情感,深邃隽永的意境,博大精深的思想享誉世界,那些精确、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教师应时刻给学生“传达”这些意识和观念,鼓励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达到识记的程度。当然,古诗文的背诵对一个初中生来说,难度很大。我们除不断地给学生渗透要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和意识、调动其学习古诗文的学习积极性外,还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班级的“每日一诗”、学校的“赛诗会”、开放性口试等形式,都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对学生辅以科学的记诵方法的指导,如:反复诵读助记法、长文短学法、结合语段重点语句助记法、借修辞手法助记法、借表达方式助记法、抓内容要害助记法、抓行文思路助记法、情节导记法、名言警句导记法等等,这些学习方法都是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古诗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记忆和习惯,同时也具有普遍意义。
2 创新古诗词教学模式
2.1 古诗词的理想教学。理想的古诗词教学要求老师积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含蓄跌宕,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诗词文本和生命灵魂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要求把学生对诗词的学习融进日常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语文素养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只有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才能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
理想的古诗词教学要求师生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对话、互相促进的开放式探究学习中整体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古诗词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那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才能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2.2 多角度切入教学。在诗词教学中,应从不同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审度并掌握古诗词的规律,立足于文本,做到突破语言外壳,进而对古诗词的字句进行细细推敲和琢磨,与古诗词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达到共鸣,充分体验古诗词的美妙境界。
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进行古诗词词汇的积累和迁移,并通过和现代语言的对照来理解古诗词并形成语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品读能力。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精妙词汇,对古诗词中语言运用的文化艺术也能有更深刻的领略。古诗词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当古诗词通过字音的变化而形成音律,古诗词的美感将得以发挥。
篇4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一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 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 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 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一)活动准备工作
1. XX月XX日(周X)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xx月xx日—xx日区角创设。
(三)xx月xx日知识学习: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xx月xx日,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xx月xx日,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附:家长通知条、儿歌资料、活动教案、温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各位家长:首先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其次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五彩线等过节物品。感受节日气氛。第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谢谢家长的配合,并提前祝愿小朋友、家长端午节快乐!
xx幼儿园
20xx年x月x日
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二
活动四:折纸粽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探索折纸粽的方法,尝试用长条纸通过反复折叠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1、各色长条纸若干。
2、已经折好的大纸粽。
3、折纸粽步骤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大纸粽,激发折纸粽的兴趣。
2、探索折纸粽的方法。 (1)猜测纸粽的制作方法。 (2)展开纸粽,观察折痕,讨论折纸粽的方法。 (3)借助步骤图,整理折纸粽的经验。
3、折叠纸粽。(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看图示、观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4、将幼儿制作的纸粽用针、线串在一起,布置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三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两天
四、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端午节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端午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端午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端午实践活动
粽子、香袋
1、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
2、学习用折纸做的五彩粽。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4、设计别致、精美的粽子。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端午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端午的民俗活动)
引出——赛龙舟,端午食粽。
5、举办食粽宴
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粽子?往年你和谁一起吃?
师:你吃的粽子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是买的,也有送的;是妈妈送给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师:为什么要送粽子?
A、师给队员送粽子并送上祝福的话;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B、队员相互送粽子;
C、鼓励那些不愿意把自己的粽子送给同学的队员,将自己的爱心和祝福送给队员。
吃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一边听辅导员讲故事)
师:端午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六、讨论端午节活动方案
1、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端午节。
2、队员之间交流。
七、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端午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老师感到好开心!最后,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有关端午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分4个活动小组)
1、端午的风俗习惯。
2、端午的传说和故事。
3、关于端午的诗词。
4、关于端午的食品。
八、实施策略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的班会活动。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端午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九、评价方式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阶梯式” 文化导入模式 应用研究
文化差异是跨语种(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外语学习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2007年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也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近年来,各高校顺势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文化教学内容写进教学大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囿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实践中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比较重要,但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则勉为其难。
一、“阶梯式”文化导入的界定
关于阶梯式教学法的含义,学者们已有述及。有学者提出,“面对全班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而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阶梯式教学法。”还有学者从课堂提问层面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该要由低层次的机械记忆、认知类问题逐步过渡到深层次的分析理解、综合应用、鉴赏评价。”笔者认为,所谓“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法是指在大学英语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属专业要求、英语水平、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参与各教学环节,通过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式比较拓展英汉词汇、成语、语句、篇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信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理解世界文化并有效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基于此,本文所指“阶梯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象的阶梯式”和“教学内容的阶梯式”。
综上,“阶梯式”文化导入法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与意义。(1)“阶梯式”文化导入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摈弃传统讲授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以往“说教者”转变为现在的“引导者”,从而也能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心帮助“后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2)“阶梯式”文化导入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该教学法的运用要求每位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课堂讨论与相互提问,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素养,最终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3)“阶梯式”文化导入法关注“教学对象的阶梯式”和“教学内容的阶梯式”。“教学对象的阶梯式”主要是指针对学生在专业发展要求、学习成绩与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阶梯式”是指在教学中应遵循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式导入文化信息内容。由于充分注意到授课对象与授课内容的差异性,“阶梯式”文化导入法相较于其他教学法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并能接受课堂接触的文化知识。
二、“阶梯式”文化导入的原则与必备条件
(一)“阶梯式”文化导入的原则
关于大学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学者们多有述及。大w上有如下方面。即平等、适度、有效、关联原则等。平等原则是指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坚持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平等的理念,以同等的关注态度去领悟世界文化现象;适度原则是指“是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以语言为主、文化为辅,不可喧宾夺主。”;有效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中西文化知识要坚持以实用性、有趣性、通俗性为主,使文化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厌学与避学”现象的发生,使课堂文化教学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应。相关原则则可从两个方面予以理解。一是指文化知识和语言内容的关联性,二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联性。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中除了应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如下特有原则。(1)差别对待原则。即“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在“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譬如可以让成绩较差的学生承担搜集相关文化资料的任务,增强其存在感,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多发言,多提问,以助于整体提高;(2)循序渐进原则,即“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的展开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英语基础、领悟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贯彻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地导入中西文化信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文化修养与语言交际能力。
(二)“阶梯式”文化导入的必备条件
1、任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笔者认为,作为“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任课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学于教,通过钻研教材、中西文化著作以及校外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英语语言与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提问与讨论以及师生互动等方式组织、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前文已述及,“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领悟授课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整理有关中西文化的素材。由于文化学习的目的离不开语言交际,因此,学生在文化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课堂互动与讨论的需要。
3、课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积极健康、与授课章节密切关联且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目前,有关中西文化内容的读物与资料绝大多数符合文化发展与交流的需要,但一些充斥消极腐朽的文化垃圾也客观存在。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积极进步、符合时代要求并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用于教学。至于所选取的文化素材与种类,可从如下方面予以考虑:(1)国内外经典著作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如《红楼梦》、《茶花女》等;(2)反映现代文化进步的一些文化著作。如《平凡的世界》等(3)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素材。如湖南花鼓戏等。此外,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加大投入,积极建设能适应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室并购置充足的图书资料,以利于英语教学的开展。
三、“阶梯式”文化导入的实施步骤
“阶梯式”文化导入的实施步骤是“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是指将“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时,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笔者在担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在借鉴其他高校做法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点教学成绩。笔者认为,为确保“阶梯式”文化导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最佳效果,任课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与授课章节相关的文化信息内容等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阶梯式”导入中西文化内容,具体可经由如下步骤。
1、分组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是“教”和“学”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教学活动最终必须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才能确保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根据任课班级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各具特色的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组织学生提前预习,是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笔者在多年大学英语教学中,历来重视“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互助小组”的成立与实践,并要求各组的小组长(通常是该组成绩优秀的学生)具体负责督促本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为即将展开的课堂讨论准备条件,得到学生普遍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提高,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导入文化内容展开讨论。具体应做好如下方面:一是根据授课章节适当导入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二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意见,澄清认识,提高文化感悟能力。如在讲解《视野大学英语》中关于奥运会的文化知识(第一册第五课)时,教师可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导入中国女排、乒乓球、足球的历史与现状,并要求学生围绕“女排精神”、“国球文化”、“足球困惑”深入思考,挖掘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重要精神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当然,也可以适当介绍西方国家的体育文化现象。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及其课堂导入的文化内容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使课文中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得到介绍,而且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与兴趣。
3、S机提问做好评析总结。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随机提问。当然,具体方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叉提问。在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有针对性地评析学生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出课堂总结。如在在讲解“lover”一词时,教师除了对该词汇进行必要的字面解释外,还要进一步让学生领悟其可能的文化内涵。因为很多国内学生往往将其直译为“爱人”,并进而理解为“妻子或丈夫”,显然,如此理解与英文的实际含义“情人”相去甚远。因此,词汇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内涵需要教师在评析总结阶段予以适当补充。
4、布置课外作业巩固学习。为检验“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效,进一步促使学生巩固并运用已学文化知识。教师应注意如下两个方面。(1)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教学情况作出小结;(2)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中西文化信息内容并附上所需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后交流并给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以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3)组织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或英语文化沙龙等活动。如在学习《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 Civil Rights Heroes 时,就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反映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和民权运动等内容。
综上,在多元文化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如何兼语言教学与文化领悟于一体,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阶梯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将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中,促使学生感悟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最终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任重道远。
篇6
“异化”是指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同的意思。主要用来概括“学校文化窄化”、“教育过程简化”、“教育模式单一化”、“师生关系淡漠化”“教育活动形式化”、“教育理念口号化”等现象。
(一)学校文化的窄化现象
潘懋元教授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作了全面的论述,认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4]589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它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智能文化,指学术水平、学科设置、科研成果等;物质文化,主要指文化设施、校园营造等;规范文化,主要指学校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主要指价值体系、教育观念、精神氛围,还有群体意识。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逐步形成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概念虽然较“学校文化”的概念出现得早,“学校文化”概念却是“校园文化”概念的深化,是对学校生活方式整体、动态、自觉的理解。但在一些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认识上,还是习惯于用“校园文化”来理解学校文化现象,因而在学校文化活动中,往往出现把“学校文化”窄化为“校园文化”,又把“校园文化”窄化为“课外活动”,甚而窄化为横幅和标语的现象。“窄化”现象追求的是形式,而不是教育价值。
(二)教育过程的简化现象
高等学校教育过程有多重功能。一是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产生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二是通过“学思结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知识教学中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技术细节而把学校教育简化为课程,又把课程简化为知识传授,再把知识的传授简化为考试和分数。布鲁纳教授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了这种“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弊端。[5]杨德广教授概括为“退化”现象:“当今的学校已把教育退化为教学,把教学退化为传授知识,把传授知识退化为追求考分”。[6]同时,还存在过程简化中伴随的内容简化,即在素质教育中偏重于知识教育,又在知识教育中,疏略人文知识教育。这种“简化”和“退化”不只是忽视了教育过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人的精神发展的功能,还忽略了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文化感受功能,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们作为文化人的自我概念,使他们丧失了现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感与抱负、学习动力和进取心。
(三)教育模式的单一化现象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紧密联系的。高等学校如何通过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来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多样的规格要求,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方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7]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要通过建立新的课程选修制度和考核制度,引导学生读好书、读人文经典、读学科经典,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把教师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和参考文献纳入制度要求,与考核制度相配合。再次,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修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模式。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安排教学计划的做法,造成专业口径过窄,学生的专业选择权没有得到尊重;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课程选择强调共性要求,学生选课余地小,“因材施教”仍停留在“纸面上”,培养途径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培养方式多是知识传授,课外活动途径的教育功能欠缺;存在着“考什么、学什么”、“一门课程只读一本书”、“考前突击背考试重点”的现状,出现了严重的学习内容“简化”现象,更谈不上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了。
(四)师生关系的淡漠化现象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校文化现象。师生关系既包含着课堂教学上的交往,也包含课外的交往。新型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师生地位平等、人格平等、知识上的平等等基础上的,其先决条件是具有理解、对话和交流的机制。[8]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是权威性的,学生则往往处于缺少话语权的境地。课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与师生的个人风格和价值需要有关,情况比较复杂。随着大学的扩招,师生比例加大,“一师多生”造成了理解、对话、交流机制的缺失,因而教师对学生比较陌生;课程选修幅度加大和教师授课数增加等情况的出现,形成了“一生多师”的状态,教师忙于在各个教室间穿行,下课就走,使单个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日趋松懈,导致师生关系淡化。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发达,学生的求知途径增加,过去那种优秀学生的“问学”情况也逐渐稀少,使得因“问学”而产生的师生交往关系也很少见。
(五)教育活动的形式化现象
这里主要指大学的教育活动。说教育活动形式化,则主要指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学校潜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浓郁教育氛围的作用,又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途径。这几年,虽然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都在增加,但由于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显得更为忙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一是社团活动的策划不是从“自我教育,张扬个性,精神成长,经验增长”出发,显示不出活动的核心价值,给人的感觉是“走形式,走过场,完成任务”;二是学生对这些活动做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对活动采取了“应付”的态度;三是一些管理工作者,也在“帮助学生取得成绩拿学分”,让实习或实践单位“开证明”。教育活动的形式化导致其产生了“两种分化”:一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分化。一些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一些学生却认识不够,不认真对待,能力得不到提高;二是教育活动的效果出现了分化: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效果明显,成绩突出;部分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效果打了折扣。
(六)教育理念的空壳化现象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情感意义的“好教育”观念。[9]4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目的在于贯穿大学的素质教育理念,在于让大学生具备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这些素养的培育要求建立健全培养体系,既要有符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也要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既要有系统的知识学习,还应有广泛的实践体验;既要学思结合,又要知行统一;既要设置体系化的通识课程,又要注重学科课程的贯通和渗透;既要有面向群体的教育方式,也要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还要有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但是,实际的实施情况却是素质教育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来实施,缺乏素质教育的整体安排和系统考虑,分割责任、分散目标、分离途径,没有以制度和机制的形式固化落实责任目标、具体措施与实施途径,没有让理念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致使这一教育理念形成“空壳”,停止在“口号”层面上。同样,像“让每一个学生成才”的口号很好地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的工作体系中却没有相应的机制和配套措施,因而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不论是培养模式、教学制度,还是评价方式、服务意识都没有跟上。上述这些“异化”现象都表现为对大学教育文化的非整体性的理解和对大学教育文化的非动态性理解,以及缺乏对大学教育文化的深度理解。因此,要从文化的意义上解读大学教育,在教育文化理念指导下进行大学文化建设,要通过文化自觉的反思,帮助我们识别学校的各种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与全面的理解。
二、对大学教育的整体理解
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0]98。由于大学有着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多重使命,使大学教育文化的整体性特点更为突出。因此,大学教育文化的整体理解就要既从文化构成要素的分析综合方面理解,又要从“文化育人”的过程、功能、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来理解。
(一)从文化构成要素间关系的视角来理解
有学者指出:“在对一个共同体的文化进行研究时,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分析方法,在思想上把它加以分割。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则无法分割它,因为它的各个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研究结束时,我们只有再用综合方法,把它整合起来,才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它。”[11]在对大学文化的研究中,既对教育过程的文化要素进行分析,又对学校的组织文化要素进行分析,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和制约,追求各要素的适应和协调。前述各个“异化现象”,实证了从整体上来理解学校文化的必要性。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各种现象进行文化的分析,从文化的本质意义上思考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学校教育培养的是“整体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在文化各要素方面都能有良好适应或充分发展的人,是马克思所说的“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12]。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13]。因此,要从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套行为模式”的视角,从人的全面主体规定出发,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的情感,养成追求真理、热爱劳动、崇尚正义等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养成积极进取、善于创新、有责任意识等主体性精神。学校文化的“异化”现象等都是没有从这一视角理解文化,理解人,没有全面认识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文化理解与人才培养的“误区”和“盲区”。二是把学校组织文化要素的分析和教育过程文化要素的分析结合起来。组织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组织信条、组织规范、组织结构、惯例等。在学校教育中,“文化对管理模式和决策实践有显著的影响”[14]23,往往是一些组织文化要素制约着教育过程文化要素作用的发挥,影响着教育过程文化要素的效果。制约往往表现为组织中的相关制度、政策、体制和机制对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有偏差,对社会需要体现得不充分,未能充分发挥恰当协调关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也表现为组织中有“权力”的人,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作为组织信条,强加于组织,主观地片面地理解教育文化。三是学校文化各层面的要素相互适应是进行整体化理解的关键。一定文化中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其信念、价值观、习惯等相适应。人的行为习惯、态度、风气、群体心理,组织中各种活动、风气、人际关系等都可从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得到解释,从文化的整体环境得到解释。学校教育氛围的营造,各类活动的载体设计都应有价值观的引领。教育活动中的形式化现象就是因为把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分离了,只要“功能”,不问价值,缺少对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追问。“功能”在实际上也蜕变为功利;没有从培养人、发展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仅仅考虑某些“制度要求”;许多活动只考虑如何“完成任务”,而不去考虑任务所承载的价值。四是学校文化中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科文化、课程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社团文化等都具有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特征,又有相互渗透、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特征,表现出文化整体性的特质。试想,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如果因为教师的文化意识弱,悟不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又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实施文化渗透,启迪学生的智慧呢?如果教育者和管理者没有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其学习成长的全部意义,没有把文化中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个体的生命之中,那么,学生的精神成长如何可能呢?学生的价值观何以产生呢?
(二)从“文化育人”的角度来理解
从文化与人的关系看,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主体,人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反映着人的本质。同时,文化也塑造着人的本质。任何人都生存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受习俗、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支配。因此,文化对于人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大学教育对人的深层文化结构具有生成和构建作用。对高等学校来说,就应该从文化育人的角度,“以文化整体观来认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贯穿于教育过程,从而实现知识与文化精神的贯通”,“通过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对人才发展良好的内在动力因素”[15]。在大学教育中,文化育人的方式与途径有:一是以群体意识的形式影响人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习惯;二是以知识教育的途径,给人以技能、心智、道德和精神的训练,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进人格完善;三是以象征性活动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如举行仪式和庆典,宣传英雄人物的传奇和故事等培养人的美德、进取心、成就感和归属感;四是以语言、艺术、教育、宗教、结社与集会等形式达成人的交往与互动,促使人的社会化,促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大学教育内容看,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就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大学教育过程中对科学文化的传播,“按科学发展的要求逐渐形成人们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16]158,科学信念、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美感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深刻影响;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规范对人的创新能力具有教育作用。[17]科学教育传承科学文化,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人文教育传承人文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学文化中也浸透着人文文化。科学教育注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注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的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我们在专业教育中,设置的专业口径过窄,忽视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把二者割裂开来,就必然会出现教育过程的简化现象、教育活动形式化现象和教育理念口号化现象,使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教育内容还涉及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传承。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就要让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18]。从大学教育过程看,既要重视主流文化,又要重视非主流文化的两面性。主流文化的传递、传播、选择、创新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前二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共性的塑造,后二者在共性塑造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而其中的隐性课程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手段,可以塑造学生的文化个性。学生亚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与学校生活多少不同的生活方式”[19]322,促成学生适应学校生活、获得学习经验、形成价值态度、精神意识成长等。在学校里,非主流文化既表现为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反映,也会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社会期待的成分。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多样的:如课余时间、生活之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方式、班风、相同或相近年龄段的类似活动兴趣与方式。叶澜教授指出:“学校不可能只允许主流文化存在,处理恰当的非主流文化不但不会冲击主流文化,而且会用各自特殊的方式折射、补充、丰富主流文化,构成学校文化的多彩生动局面。”学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文化选择,摈弃强制模式,修正灌输模式,以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促使其自觉地选择优秀文化。学校对非主流文化的容纳和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社会中各种非主流文化(健康的、消极的、低劣的、罪恶的)的鉴别、选择、批判、抵制和开展斗争”[13]。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个性,促成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动。
三、对大学教育的动态理解
文化的社会历史性要求人们在变化和发展中认识文化,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寻求对环境挑战的适应方式。因此,动态理解就是对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加以理解。
(一)从“文化自觉”的视角理解大学教育的适应和变革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先生提出来的。费先生在考察内蒙古鄂伦春族、黑龙江赫哲族时发现,这些民族在社会的大变动中存在着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的问题。“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0]。这是从人适应与挑战周围世界的角度来考察文化的。对大学这样的文化共同体来说,也存在着如何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存在着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问题。这是对大学教育文化的动态理解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要求大学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能和使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样化的规格要求,大学必须对如何办学、如何确立自己的质量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大学治理理念等相继引进,大学必须对如何融合国外先进文化并使之本土化、如何建设自身的教育文化加以系统思考;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网络课程的开发和普及,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对如何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制提出应对措施;高校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社会声誉、学科资源、服务能力、毕业生就业、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全方位竞争,每一所高校都不能不认清自己的地位和实力,不能不做出回应。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大学面临着文化转型的挑战;大学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是多层面的,包括国际的、国内的、区域的、行业的等。这些都是大学教育“文化自觉”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必须有“自知之明”,必须“树立起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之予现实”[21]。大学的教育文化必须从价值观念、制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都有所适应和变革。大学文化自觉不只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而做出的变革,大学文化自觉还表现为大学的超越意识和使命意识。“超越”是人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环境的实践,是文化发展中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8]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因此,超越意识就是指自觉地履行大学的文化传播职能和文化创新职能。使命意识就是指大学“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一方面是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为更新文化结构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实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具有文化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理解教师文化
教师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大学教育文化选择的主体。教师的价值观由教师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教师的治学态度反映了教师的学风;教师的行为方式由教风表现出来。价值观、学风、教风构成教师文化的主体部分。正是这一部分决定了教师的文化选择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个人的教育价值观影响着教师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影响着教师对“社会所满意的人才”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制约着自身对适应社会需要的文化知识的选择。因此,要使教师的发展对社会需要有一种动态适应,就必须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思想品德、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提升,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服务工作时,经由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等进修、研究活动,引导自我反省与理解,增进教学、研究及服务等专业知识与精神,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提升学校学术文化,达成学校教育目标,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22]教学专业能力与知识包括:教育理念与精神、课程能力、教学能力、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习特性知识、教育环境知识、评价知识等。在许多高校的教师中,存在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认识肤浅的现象:要么就是不承认教学的学术性质,要么就是“窄化”地认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似乎只是“高深知识的传授”,要么就片面地认为教学能力只是“好口才”,要么就是科研成果多代表“有水平”。经常可见到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或经验材料中谈到教师的发展,往往谈的是“课堂教学基本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等等。这种不全面和低层次的认识,必然会制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教学学术”这一概念是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提出来的,目的是为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给教学以应有的地位,强调教学的学术性。[23]李•舒尔曼(LeeShulman)教授认为,“将教学视为学术的一种,就要不仅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而且要作为一个探索的过程”。按照博耶和舒尔曼的论述,这个探索过程应该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所在学科存在问题和方法的广泛的看法;二是实施教学理念的计划和行为设计的能力;三是需要特殊技能的互动以及能够预期和无法预期的结果;四是对探索复杂教学实践所带来的特定结果进行分析。[23]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教师应该把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看得更为重要,着重点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学习问题做系统的调查和基本了解;教师应具有学科教学的知识和学习特性的知识;教师应具备课程载体的开发能力,承担载体开发的任务。由此看来,教学学术理念就是“育人为本”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关照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和鲜明的价值取向,有了自我超越和文化创新的性质,成为一种大学教师以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研究和内容载体创新为核心、以研究促进教学为目的,承担教学学术责任的教师文化。把教学学术理念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中,落实到有关教师培养和使用的政策中,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分配关系。因此,学校应把教师专业发展视作提升教师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建立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把教学绩效与教学学术成果作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探索,发表教学学术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
四、对大学教育的深度理解
深度理解就是指深层次理解。对大学教育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就是要从文化积淀的视角和学科优势积累的视角,对“学术系统内部自然产生的”的“院校文化”和“最牢固地存在于学术系统之中”的“学科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讨。[24]86
(一)从文化积淀的视角理解大学的“院校文化”
在文化积淀的语境中,可以把大学教育文化看成是一种组织文化,一种“院校文化”。从文化积淀的角度研究大学教育的文化理解,目的不是让办学历史不长的学校在办学中去等待积淀,而是要通过对文化积淀过程、性质和功能的深度理解,明了如何使学校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如何使新的教育理念得以内化,如何使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得以认同,如何使学校文化得以创新。
1.文化积淀的精神成果
通过代际传承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顾名思义,就是积累和沉淀。文化积淀,就是指一种文化在长期发展中选择性和创新性的积累并沉淀下来的成果。积累是大学人主体性选择的成果。沉淀是经过主体文化选择之后传承下来的成果。这个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对大学教育起作用的主要是精神成果。一般是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习惯、惯例、学术风气、英模人物的传奇和事迹等。文化积淀是基于学校中每个人都是学校文化的选择者、传承者、创造者这一事实,是主体通过经验积累、实践体验来改变个人的心理结构,从而决定对文化成果的主体选择。这个主体可以是共同体或群体,也可以是个人。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积淀的精神成果都是既受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又符合教育基本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传统。这是在特定大学的历史背景中,由该所大学的人塑造出来具有特色的精神文化传统。它经过了该所大学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选择、传承与创造,既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又获得了相当强的文化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院校文化”时指出:“历史悠久的组织形成了更大的经验储备”。[24]92因此,大学教育的文化传统一般都呈现为积极的、进步的因素。这种积极进步因素促成了大学人的文化认同,使得大学人对大学教育文化有了深度理解的认知基础,形成有利于大学改革发展的价值观、发展观、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就是为什么历史悠久的大学都具有的良好育人氛围的原因。学者们把“院校文化”看成是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是“由它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组织中的‘人’所塑造的”。[25]伯顿•克拉克说:“组织的文化越悠久,它自身越可能具备一种高强度的文化。”[14]16这种高强度的文化是“共同的感情”、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是“储备在院校士气库中的资源”[24]94。也正如刘海峰教授所说,“通常一所大学历史越悠久,其培养的学生越多,文化积淀也越深厚”[26]。可见,文化积淀的效应是明显的,表现为文化底蕴。在一所大学里,两个成立时间不同的系或专业其文化积淀是不同的,文化底蕴也是不同的。我们从某地方高校的两个系,选取了能反映其文化底蕴的、最近三年的、可资比较的六个考察项目,来实证文化积淀的效应。师生的个性气质、文化素养、师生关系、学术氛围等隐性文化因素的积淀效应只能通过现象的描述来比较。同样,也可用相关数据比较两所办学历史不同的大学,以考察它们的文化底蕴,用现象的描述比较两所不同办学历史的大学隐性文化因素积淀的效应。
2.大学教育的文化积淀影响大学教育的文化选择
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学与缺乏文化积淀的大学对文化选择的理解深度有很大差异。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学对文化选择的方式、途径有着缜密的考虑和整体的制度安排,师生会因长期地实践体验和丰厚的“经验储备”,对教育理念、教学制度、运行机制、文化选择方式和途径有深刻理解,产生文化认同,而缺乏文化积淀的大学则因缺少实践体验、文化认同不够,对学生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也缺乏深度理解和全面理解。
(1)大学适应社会需要的视角。历史悠久的大学都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科学地分析社会现实条件和长远需要,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自主地进行文化选择。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自觉承担起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的重任,通过教育强化民族精神的培育,以维系民族文化血脉为文化救亡的主要内涵”,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三重视”的“运行方式”:重视通才教育、重视基础课、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寻求自身与民族和社会的长远根本利益相契合的结合点”,形成了“刚毅坚卓”、“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和“通才教育”的办学传统。[27]北京大学在爱国救亡、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历史关头,适应中西文化融合的需要,“网络众家、广纳鸿儒”,“各个学派或个人的观点、言论、著述,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也不受他人的牵制,只要言之成理,就可竞相发表,以至相互争辩,并便于学生比较、选择”,这一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办学举措,造成了学术繁荣、人才辈出的局面,形成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传统。[28]对一些建校时间不长的大学来说,由于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对社会的需要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社会经济转型、大学生就业难的复杂形势下,往往把社会需要窄化理解为“市场需要”,不是依据自身条件、实力和客观环境确定办学定位,办学规模上一味求大,专业设置上一味求“热”,办学目标求大,人才培养目标求“专”,形成了办学目标定位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之间的不相称,形成了“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职业对接、学生与实用知识对接”的局面,把学校定位于“资格养成所”。这样,学校还能有“学养深厚”的学者立足之地吗?文化选择自然缺失了高深学问。学生还能安心阅读经典著作吗?学生的文化选择自然缺失了人文基础;这样,学校培养人才的结构必然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不相符,培养的人才素质必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不相符。
(2)大学素质教育的视角。“针对高等教育中的两个片面性”,即知识领域的片面性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片面性,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学都能建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提供丰富、多元化的知识和训练内容,突破统一、刻板的培养模式,为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提供多样化途径,从而发掘学生的专长和潜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专长的人才。清华大学改革传统课程结构,改善了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增加了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选择后续课程或后续研究方向的机会;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考试方式;实施“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研究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科技和文化活动。这些在人才培养上的“组合拳”,使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29]华中科技大学探索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第一层次是让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进入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第二层次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第三层次是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即通过社会大课堂实施素质教育。这三个层次的文化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六个方面:第一是前三学期只分理工和文科两大类,不分系科和专业,以加强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第二是开设法律、中文、经济外语、哲学、管理等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已有40%的学生选修;第三是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及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第四是举办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讲座;第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第六是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30]在建校历史不长的大学,虽然也有素质教育的若干举措,但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受制于文化积淀,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在实施中存在着效果不佳的问题。如:一是素质教育仅限于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缺乏在必修课中的渗透;二是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缺乏文、史、哲、法、艺的系列性课程建设,相当一部分是实用性的选修课;三是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课时较少,无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的精华内容,达不到传递核心价值的目的,难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四是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课程管理不够规范,课程开课的准入条件太低,致使出现了部分因人而设的“拼凑课”;一些学生选课报以功利性目的,为“凑学分”专选实用课程;课程的考核也不严格;五是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只能根据自制的讲授提纲,在课堂上进行简要介绍,学生无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大学教育的文化积淀塑造大学的良好校风
看一所大学文化积淀是否深厚,最简明的观察点就是这所大学的校风。大学教育文化传统的某些侧面可通过校风反映出来。《教育大辞典》中对校风的解释是:“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的内容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31]1733校风属于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倾向,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共同的规范、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办学理念等,可以看作是大学教育主体文化选择的结果。校风既是一种环境力量的表征,又是一种精神风貌的表征,可以通过师生员工的行为表现出来。历史悠久的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都能形成师生认可的优良校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风有多方面的解读,如: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32]23丁石孙教授曾说过“北大有其独特的校风”:改变现状的进取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世所公认的清华精神;清华大学原校长刘达认为清华精神就是“一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33]231,朱自清先生认为清华精神就是“实干精神”,“行胜于言,行成于思”就是这种精神的概括;有学者认为清华精神中除了重视实干之外,还有“耻不如人”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34]1还有人认为,清华的学风是“严谨”,北大的学风是“自由”[28]。
(1)大学校长在校风形成中的定向、示范、培育作用。在校风培育中,领导作风是关键,而校长的精心构思、竭力培植、率先垂范是最重要的。校长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大学教育中,给学校的校风、学风带来具有定向作用的深刻影响。在历史悠久的大学中,校长都会通过制度、典礼等形式,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或者以校训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对校风做出深刻的解读。校长也会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人格和模范言行对校风的培育起示范作用。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系列改革,如明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评议会、教授会”等新的教授治校体制,使北京大学摆脱了培养封建官僚的“官学”陈腐之气,变成了中国“办学民主、学术自由”风气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对营造北大的学术气氛费尽心血,不仅对领导体制、学科设置,甚至对教材使用、考试方法、选课方式等细节问题都予以关注。[33]40这两年,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些著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和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这些讲话语言优美、感情充沛,寄语大学生学会做人、努力做事,为社会作贡献,这都是在客观上教育了在校的学生,从而起到培育大学校风的作用。
(2)教师在校风塑造中的导向性作用。文化积淀的主要方面可以看作是教师文化的积淀。教师文化积淀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教师文化积淀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群体文化的积淀:指教师群体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习惯等与教风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因素;二是指教师个体的文化积淀:教师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价值观念、精神状态、人格倾向、爱生情怀等;三是指教师的合作意向、人际交往、师生关系等社会性文化因素的积淀;四是著名人物、学术大师以及他们的模范事迹,学术前辈的引领,优秀同行的启发等,产生权威性、累积性影响。教师文化积淀的成果可由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风来表征,如: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讲课的投入程度、精神风貌,对教学内容是否娴熟、遵守教学纪律情况、讲课思路、讲课重点和对问题的阐述、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与熟练性、逻辑性与条理性、对学生负责等。教师是大学文化选择的参与者,也是被选择文化的承担者,还是学校文化环境的建构者,在校风塑造中具有导向性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教师如何判断“社会需要”,决定了教师的文化选择能否适应社会需要,也决定了教师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不仅以个体的深厚学养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以科学严谨的学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方法,而且以群体的合作交往、团队精神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学生产生影响。“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35]从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办学历史长的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会把教授的选择作为文化选择之首要任务,把教风的建设、师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注重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并且形成了传统。而建校时间不长的学校,虽然也很重视教风和师德建设,但由于缺少大师、名师的引领,缺少教师文化的自觉,往往效果不理想。
(3)学生在校风塑造中的传承维护作用。学生的文化积淀有不同于教师的特点:一是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梅贻琦先生认为师生关系若“从游”关系,“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32]68;二是来自于高年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规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习惯方面的互动影响;三是受到杰出校友、传奇事迹、身边榜样的感染;四是以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成长体验为主要形式的自我教育。大学生通过课程渗透、环境熏陶、英模感染、体察感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理解、选择并认同学校文化,共享学校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实现对校风的自觉维护。梅贻琦先生在七十年前就曾指出:“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其原因在于:课程多,时间不足;“慎独”之空间不足;“师友古人之联系之缺失”。他认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一半靠自身的努力,靠慎独功夫;一半靠友朋的督促激励,“以祛孤陋,增闻见”[32]68。大学教育中应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提供时间、空间和载体。班级的风气、宿舍的氛围、图书馆的静谧、文体活动中的友情、各种课外活动的互动等都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必要条件,都应该有组织地精心维护。还应引导学生的非正式组织中的非主流文化,抑制其对校风的破坏作用。在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大学中,由于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一些学生很可能在校时间达十年以上,与教师的共同生活使他们产生对学校的共同感情和信念,而共同感情与信念形成的“文化场”对新的一代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文化积淀的累积效应比较强。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师生关系尚未成熟,在校四年的学习经历和成长体验很有限,主要靠高年级学生形成的亚文化的影响,学生文化积淀的累积效应相对较弱。
(二)从学科优势积累的视角理解大学的“学科文化”
大学的文化积淀也体现在学校的学科文化底蕴和学科优势积累上。“学科文化是在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特有的语言、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等”[36]250。“学科文化通过价值观念体系、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37]。学科文化的主要功能一方面是在传递学科规训和规范学科成员的研究行为,起着培育学科新人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在学科文化选择和传播中孕育“新思想、新观念、新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从而成为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36]267因此,学科文化积淀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氛围,拓宽学术人员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培养学术人员独立思考、严谨求实、团结协作、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有利于促成学科成员的相互理解,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形成融洽的团队;有利于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科学研究的合力,促成学科优势积累。因此,培育学科文化是学科优势积累的着力点。一个学科要取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比较优势,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学科优势积累表现为培育学科新人,凝聚学科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浓郁学科文化氛围,在某一学科方向持续产生新研究成果。办学历史较长的研究性和教学研究型大学,都经历了若干年的学科优势积累,形成了合理的学科链条结构和良性“生态”,形成了学科发展的一整套成熟经验,形成了浓厚的学科文化氛围,形成了坚实的学科资源基础和一定的学科研究实力。对于办学历史不长的教学型大学来说,学科优势积累必须注意如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注重学科的结构性,建立学校内部学科成长的“生态圈”,加强整个学校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之间相互支撑与交叉融合的氛围。二是建立以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学术梯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既要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又要注重培育学科新人,培养学术新秀。三是凝练学科方向,围绕科研项目进行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学术力量的整合,进行特定方向上的学科优势积累。学校要获得高层次的研究项目,除了加强与老校、名校的合作之外,就是要充分认识校内科研立项的培育学术文化功能、扶持新秀功能、团队整合功能、孵化成果功能,强化校内科研立项的管理。四是给予各种学术观点以生存的空间,给予学术创新以必需的学术自由,营造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学科文化环境。五是着力构建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维护机制,使学术规范内化于学科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共同行为准则。六是注重科研文化建设,促进学术人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竞争,支持公开的学术批评,形成和谐与合作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改进科研成果和业绩的考核评价制度,杜绝单纯的“量化”评价办法。构建科研的良性驱动机制,杜绝形形的“功利驱动”。七是为学术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学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等等。
五、大学教育文化的深度理解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