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最重要的品质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思维最重要的品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自信心;独立性;乐观态度
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老教师,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从小学抓起。我们的教学改革在借鉴西方的教学之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二十一世纪的创新教育,将是决定中国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点又需要鲜明的创新个性作保障。英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超智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把其中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者最显著的差别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何不同,而在于他们之间个性品质的差异,即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点。
从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看,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勇敢和冒险精神、独立性、自信心、顽强的创新意志、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几个方面。
一、勇敢和冒险精神的培养
勇敢和冒险精神是创新个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勇敢和冒险品质的人,才会具备创新精神。一部科学史表明,没有勇敢和冒险精神,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发展,只有勇敢无畏的攀登者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在课堂上,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思维、勇于提出不同观点、勇于辩论和勇于反驳的课堂环境。安全的环境对学生非常重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再幼稚的想法都不会被嘲笑,再大胆的想法都不会被轻易否定,鼓励和促进应该成为创新型课堂的标志。
二、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指在对自己做出正确估价的基础上,对事业充满信心,是一个人的气魄、胆识、求胜的信念。自信心是创新的立脚点,没有坚定的自信心,创新思维能力再强,也很难做出创新。自信来自于实践的成功,在课堂上,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一次回答问题之后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使一个自卑的学生彻底改变,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表扬与鼓励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来源之一,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一定要记住,呵斥与责骂是毁掉学生最快的方法。
三、独立性的培养
创新个性的独立性是指创新活动中不盲从、不随俗、不守旧的习惯的束缚,不屈从外界的压力而能坚持自己的见解。创新者必须具有独立性和自主精神,在产生一个有意义的设想后,不应该受环境和他人意见的左右,也不应该受已有观念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待那些“固执己见”的学生,对那些个性强烈和“不听话”的孩子,要看到他们性格中可贵的“独立性”,而不能歧视和打击他们。要适时地引导、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性格中的特点,辩证客观地对待自己,保护学生的独立性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四、顽强的创新意志的培养
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巴尔扎克说,天才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则是顽强的意志。的确,创新型人才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意志,没有顽强的创新意志,艰巨的创新事业将难以完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处处有体现意志培养的机缘,老师要善于捕捉。如按时到校、准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体育达标活动等等。在努力完成任务的意志培养中,注重方法的创新和探索,使学生逐步具有完成任务的魄力、能力和意志力,为创新品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的培养
心理学上讲,挫折是指由于妨碍达到目标的现实的和想象的阻碍力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同一种境遇,因个体主观判断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因此,创新者在遇到挫折时,必须调整心态,笑对失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教育学生如何面对暂时的挫折。如,考试失败、演讲受挫、体育比赛中未能得到好成绩、评优选模的失意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笑对挫折,奋发图强,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用名人名言及各类典型事例去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个性品质,为一生的创新生活打下良好的品格基础。
六、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培养
惊讶和好奇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求知欲是对知识和未知的渴望,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好奇心愈旺盛,渴求获得知识的心情就愈迫切。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反对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引领学生深入未知的领域去探求知识,和学生一起去解决问题,要学会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远让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状态,这是一名成功教师的标志之一。
篇2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中生;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使其具有视野开拓、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长的人才。在美术课中促进主动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就会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美术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成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可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那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呢?
一、 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展问题,一种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势。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创新意识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二、 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的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的勇气。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敢于创新,有美术教学中要巧妙构思、精心设问,而激活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三、丰富想象,拓宽学生创新性思维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受把握完整形式或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形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意象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高中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而高中的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幻想,他们最大的乐趣也是在于幻想。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带动创造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多媒体课件却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通过光色绚丽的画面,韵律和谐的乐曲,丰富的动感,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事物的动态特征,利用多媒体手段的特长予以显现、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使学生如临其境,通过情境的再现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合理性
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可以促使和提高创新性思维。教师应摒弃一切旧的,与时展不相适应的评估标准,淡化评估模式的单一性、支配性、权威性。人们曾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科学”。谁听话,谁守纪律,谁的作业洁净规矩,还有标准化测量,这些标准化固然有其可依据处,但学生的创造性在评估体系的哪个位置?没有,这是个很大的弊端,创新性思维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会开会结果。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师,要注意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取消只有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
2.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所以要求教师必须也要有创新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要敢于探索,大胆创新,所以我们将竞争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竞争意识是一种进取性和显示性的个性心理的表现,竞争就是争取超过别人而获得成功,这种意识可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向成功的方向努力。在美术课上,我常常将有创新思维,表现形式有创新的学生及作品,请到前面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他们在美术课上选同桌学习的一次机会,作为奖励,并激励道:“还有哪位同学的作品更有创新思维的,老师还会请你到前面介绍自己作品,咱们来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组想象丰富,表现的有新意”。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改革中要培养学生的首要素质,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育课堂上,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创造力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其中富有情感,很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激发,它具有很独特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情景,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创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你所教授的东西感兴趣时,他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运用语言时有所创新,我们所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应以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天赋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的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他们能能动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励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与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创设具有创造性的语境,可以用以下方法:
编故事。用所学过的语法结构和常用表达来描述或编写故事,使我们的语法更加具有交际性,同时也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被一致认为枯燥难懂的语法规则,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去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改变教师课堂角色意识,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意识,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协商、合作和对话,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多向思维中依据自己的不同想法自觉地进入探索新知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意识
教会学生质疑,探理求源,不仅要知道这是在讲什么,更应该对问题的来源进行了解有所追求,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对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的,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能够把问题提的很好,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够对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所激发。
3、开拓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中应该对学生从新的角度大胆想象进行激发,善于重新组合自己已经占有的知识,联想要广泛,对种种新现象进行创造,以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他们思维进行激发,对丰富的精神生活进行享受。如教王维的诗,其诗歌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把诗歌向一副副优美的图画进行转换,联想、想象力不丰富是不可以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物描绘的虚与实、动与静、远与近、明与暗、幽静与喧闹相互映衬,只有对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进行借助,才能对一副不仅清幽而且流动的艺术图画有所构成。
4、衔接课内课外,拓展教学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远远不够,必须向课外延伸。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和人的个性品质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能不能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能不能对创新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的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增强自学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人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的保持是最重要的。针对小学生来说,虽然不需要有过高的要求,但是也应该从小就应该进行塑造和培养。
多维性、综合性是小学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它能够把自身的功能发挥好,肯定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新能力。第一,对课本中的创新素材要进行综合的运用,对创新性个性品质进行塑造。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对这些素材要进行充分的运用,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个性品质,对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有所促进。第二,把教师榜样的作用作为参照,对创新性个性品质进行塑造。教师的一言一行肯定会影响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具有感召力的,创新性个性品质是不是教师所具备的,将会对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形成高有直接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一、创新思维概述
创新思维是指能主动寻求新颖解决方法的思维模式,与其对应的是惯性思维,即已形成定势的思维模式。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智高速发展的阶段,其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对今后的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目前针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应着重从创新思维培养抓起,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价值取向教育体系。与传统的惯性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异同点在于其具备流畅、变通、独创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具备鲜明的个性色彩才能体现出来。在英国的一项调查研究中表明,心理学家对200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成就最大的儿童与成就最小的儿童最显著的差异并非智力因素,而是在于个性品质的差异,其中冒险精神、独立性、自信、创新意志等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也是重点条件。
二、创新个性的培养
1.培养小学生的冒险精神。冒险精神是创新个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冒险品质的人才会具备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课堂教育中,首先要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勇于反驳的课堂氛围,而并非追求统一答案,要让学生意识到,再幼稚、再错误的想法也有值得思考的价值,再离谱、再大胆的想法都不会被轻易否决,这是促进创新性课堂的标志。
2.培养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指在创新活动中不盲从、不随俗守旧、不从于习惯的束缚,能坚持自我间接的独立自主精神,在教育过程中,需善待“固执己见”的学生,并对个性强烈的学生表示理解,从他们的性格当中看出独立性的可贵,摒弃歧视观念,要适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保护学生的独立性是教师应具备的职责。
3.培养自信心。小学生的自信心来自于实践的成功,在课堂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口头表扬、鼓励性的语言或眼神动作均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1.鼓励思考,激发创新意识。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不断激发思维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数学解题方法的过程中,针对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如在学习过三角形的性质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三角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回答,并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种方法常常会让学生耳目一新,从而领略到学习三角形知识的魅力。
2.勤学好问,提高问题价值。针对小学生而言,向老师提问可以看作是其创新思维成长的第一步,因此需对小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不断强化,让其懂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道理,只有教师在源头上树立正确问题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带着问题进入到学习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需对问题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后多提出一些具备综合性、高认知的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自然科学中光的折射现象时,可引导学生自问:“为甚么光会在水中发生折射,这种现象与我们的眼睛有什么关联。”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入到折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并在课堂上穿插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人的视角与折射平面的关系。
3.创设情景,培养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为依据,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学习讨论,并结合自己在课外搜集到的素材进行组间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仲裁的角色,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指导性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探求解决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得到了开发与锻炼。
四、结束语
创新思维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针对小学生群体,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是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关键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创新性教育的过程中多给予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和途径,将训练内容融入多种学科当中,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目标,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造力的智力资源。
作者:张晶阳 单位: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青云里小学
参考文献:
[1]隋娟.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0,(20):159-159.
篇5
《品德与社会》作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基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品德与社会》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生、社会、世界,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对于人生、价值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可能走上歧途,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是社会重要理念,教育也在逐渐转换,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重要的一步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主体。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局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学生通过这些高科技来了解社会,但毕竟还有些差距。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人生一词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很多人会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人生”还很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不去了解这个社会,以后又如何来适应它呢。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社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生的意义,更好地了解社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与人文教育非常符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品德与社会》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这非常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可行与必须实行的。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是教师工作的方向,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人文本的教学方式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在课程教学当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进行人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当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每个学生都为独特的个体,他们是具有差异性,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这就要求老师更加的了解、关心学生。而且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双方进行交流,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进行说教,让学生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以人为本的教学中,老师不仅是引导者,更多的是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等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自主学习、优秀品德养成等。当前推行的以人为本教学,首先,是老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其次,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2.社会要求与个人道德相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符合社会要求,而人文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等,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将两者相统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公平等社会要求品质的培养,还应该将个人道德融入其中,使学生从小就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终身受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守法懂法的同时提高道德,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在《品德与社会》渗透人文教育,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将社会要求与个人道德相统一,培养新时代人才。
3.创新思维的培养
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培养其创新思维,而传统教学是被动式灌输,往往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条条框框中,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实现开放性思维,对已知的认知具有怀疑态度。在社会发展中,人类科学的进步设想与怀疑是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创新思维,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促进学生独特性格等的培养。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如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对于相关案例中的问题不能直接说出对与错,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有些观点也要学生自己来总结,然后老师对于学生的观点进行相应的点评。在人文教育中,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位置,培养创新思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念,促进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充分发挥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于学生,对于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更大程度的发挥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内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知识、理论等讲授,将学生结合课外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如在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去调查探究,并进行整理,在下堂课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许有些学生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老师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不能去扼杀他们的想象空间。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英语活动课 培养 创新思维
1.现状分析
二十一世纪,我们将迈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而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经济。主席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曾说过:“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而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在教学时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知识,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2.在英语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1创设激情情景,唤起创新意识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场合下产生的。对于语言的学习,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的氛围。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主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习和活动的动力。如果学生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着地去思索创新。教学中,借助录音、录像、电视、语言、食物、幻灯等多种媒体把学生带入实际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
2.2激发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过:“想象是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人们进行各种创造实践活动的心理条件,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培养想象力不仅对发展创造力有价值而且对思维的发展也很有意义。英语是拼音文字,与汉语象形字不同的是英语有很多较相似的词,如:cat和cap,plane和play等。这不仅给学生继续学习英语造成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滞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经营转移、侧向思维和遥远联想对所学内容提出新问题、新猜测和新结论。
我们在英语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画或教师提供的情景自编小品,学生在设计小品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有时我们改编一些熟悉的歌曲的歌词,再进行演唱。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使学生进入所学情景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其思维呈现了多元态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体现。
2.3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格
创造能力与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是因为创造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性的巨大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早期的学习、实践中,较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反之,则没有什么创新的表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是由各个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英语活动课由于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可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如较内向的学生在歌曲演唱、英语贺卡制作、书法竞赛活动中就能得到发挥,而活泼好动的学生则能在小品表演、游戏等活动中发挥特长。活动课上,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配他们充当不同的角色,有创造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改台词、编戏剧,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展开自主联想的翅膀,发挥他们的个性专长。
2.4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互相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叉的思维网络。而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英语活动课上,我们经常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改编成自己的对话,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I?蒺d like… Would you like….等句型后,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这一句型自编小品,学生在交流、讨论后,编成的对话各式各样,有的在课文的基础上多加上I?蒺m hungry/thirsty.有的把对话改成在家里请客, Welcome to my home. Come in and sit down!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等。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5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直接影响学生求知欲的产生,影响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和创造力的产生。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教师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方式可以选择:
2.5.1鼓励性评价
鼓励性评价,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于答错的同学,不立即说“Sorry, 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 ”。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划“×”了事,而是在错的下面划“?”,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
2.5.2分层次评价
分层次评价,即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评价指导。对优秀的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后进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我们要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就要为形式创设更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想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中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除了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还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要让他们养成课前自学的好习惯,教师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同时注意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来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复鹏 “探讨活动教学法,实施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增刊
篇7
什么最重要
一个人什么最重要 容貌、财富、地位 错。一个企业什么最重要 资本、利润、财产 错。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 gdp、核子武器、宇宙飞船 错。看得见的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很容易得到,最重要的往往看不见,因为它很难得到。
那么,一个人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两个字:“诚信”。
众所周知,人的诚信是其外在形象的基础。一个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形象高大、口碑极佳的人,往往是靠着自身的诚信来构建和支撑的。作为一个人,心灵高洁,性格开朗,仪表端庄,从而给人以亲近感,这是其必备的潜质;思维敏捷,老练稳重,处惊不变,从而给人以睿智感,这是其必备的胆识;不卑不亢,作风民主,倾听意见,从而给人以谦慎感,这是其必备的涵养;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忍辱负重,从而给人以宽厚感,这是其必备的气度。唯此,一个人的优雅风度和超凡气质才能印刻在所有人的脑海里,传颂在老百姓的口碑中。
那么,一个企业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还是两个字:诚信。
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原因很多,但“诚信”为本,是其中的一个决定因素。《乔家大院》中在世言德、在商求信、在人服义、在友认情的晋商乔致庸暂且不表,已成过眼烟云。现存的同仁堂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其“济世养生、同修仁德”的终极目标符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和谐思想。相反,如果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和不讲信用,尽管也可能得利于一时,但最终必将身败名裂、自食其果,甚至一蹶不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可不是一般商品,它关乎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其恶劣程度和恐怖效果,已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公愤。国家药监局紧急通知:全国封杀
“齐二药”的全部药品。这实际上是整个“国药准字’,体系的“信任危机”。
我们的信托业也不例外,不久前爆发的金信信托“猝死”事件,使“信托危机”再次出现。信托业历经五次整顿,出台过“一法两规”实施监管,这样走走停停,20年过后依然是市场上的弱者,相比同操金融业的银行、保险的越来越强大,信托业被戴上了“边缘化”的帽子。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应回归代人理财的本业,也有人认为,应该进行大胆的业务创新等等,这都是良策。但我以为,信托业丢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关乎到信托业的生死存亡,那就是“诚信”。而信托业不时被捅出的“黑洞”大多与不诚信有关,太多的前车之鉴说明,诚信是根本。有了“立信”的决心,加上更多的良策,信托业的市场弱势就会扭转,边缘化也会改观。
信托、信托,信任委托,没有了“信任”,哪来的委托 一个毫无“诚信”的公司,能称作是信托公司吗 作为我们信托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离不开“诚信”;作为我们信托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也离不了“诚信”。“诚信”是我们信托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信托业的根基;我们信托人有了“诚信”这个法宝,我们的信托业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探究能力
在新课标的实行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解决: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根据教学实际就此谈几点看法:
1.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很多学生对新奇神秘的化学现象很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忽视了对不理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师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发探究意识,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方法去找答案,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是自主学习追求的目标。
首先是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其次是培养创造的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
3.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二、发展学生的化学创新思维
1.灵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用创新性教法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自主探究,不仅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O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H2。
2.采用开放式教学,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心灵的开放,引导学生广泛关注世界发展与变化,鼓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摄取广博的知识,学会多向思维、集思广益。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比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以使用传统的化合价升降法,还可以使用双重角色处理法、集合原子处理法、自身氧化――还原的“分身术”、多种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整体观点”等解题方法。不仅要使学生学到从知识的港湾游向大海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3.多元化教学途径,打好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推断,从而去验证课本上定理规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和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的“以问题为基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发展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1.探究活动的组织。
(1)感悟探究。教师要利用绪言课和第一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探究的方法。首先要做好教科书上的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等实验,潜移默化渗透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水变牛奶,牛奶变水”、“会变色的小猫”,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组织学生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2)引导探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和发展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鼓励学生登台和教师一起完成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自主探究。可利用第八至十一单元有关金属、溶液、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探究能力;补充有关酸、碱、盐的性质的试管实验,组织、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探究方法的实施。
(1)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和可见度。教科书中有些实验本身也具有探究性,但由于其探究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不仅爱看教师演示实验,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或易得的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篇9
1.1竞赛规则的演变对艺术体操教练员创新思维的影响
1.1.1“身体难度”竞技级别化身体难度级别的量化标准,构成艺术体操难度价值的基本因素,形成难度的“主体”。由2001年规则的5个难度级别270个难度数量发展到现在的10个级别446个难度数量[4],为现代艺术体操的创新编排、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1.2“UNIT”难度的超级连接“UNIT”的技术含义:是由2~3个自然单个难度通过特殊的形式紧密连接(超级连接)。“UNIT”难度的出现标志着国际艺术体操又进入一个新的技术层面,使艺术体操进一步向着竞技级别化的方向发展,它使艺术体操的联合难度在连接的方式上更难、技术更加复杂化,可称之为“超难度”连接。采用这种独特的连接方式,除将选择的各难度的分值相加以外,每次还给予“UNIT”连接0.1的加分。因此,在艺术体操这一独特的竞技场上既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教练员又要适应竞技规则的快速变化,打开新的领域,积极思维,创出新的、异乎寻常的连接方式,推动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
1.1.3“独创加分”的认同据统计仅2001-2002两年的时间,被国际体联承认创新难度动作就有20个之多,而且价值较高,最高达1.0分。2003年新规则将创新难度动作的艺术加分全部定为0.3分,但这对每个运动员来讲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具备了创新难度动作就等于具备先发制人的优势。“独创性的加分”是新规则对教练员创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体现,规则严格规定,独创性动作必须同时结合器械的运用,这是申报独创性难度动作的必备条件。否则,视只有身体难度的独创无效。综上所述,艺术体操新规则的实施,使艺术体操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将艺术体操的发展引向全面创新的时代,艺术体操竞赛规则不仅是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根据,而且对艺术体操的创新动作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练员,应在规则的种种限制中预见性地理解规则,把握现代艺术体操发展脉搏,合理、巧妙地创设出高水平的创新动作,使中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具有一定的创新实力,跟上世界创新的步伐。
1.2创新动作的发展对艺术体操教练员创新思维的影响
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变化对教练员的创新思维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经过国际国内实施新规则的多次赛事表明:创新是身体难度动作纵深发展的动力,世界各国已充分意识到创新动作对艺术体操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重视对创新动作的训练与研究。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5]:如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运动员占据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信息渠道走在了创新的前列,充分显示了她们在创新领域的实施成效和先导作用。而我国在创新的起始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显示了一定的创新实力,这为中国艺术体操发展建立了信心。运动员的综合能力、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是发展创新动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是发展创新动作的关键[6]。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时刻观察和研究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了解世界创新信息、把握创新动态,以期遵循它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推动中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
1.3教练员的创新心理品质教练员所具有的创新心理品
质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艺术体操创新动作成功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一方面表现在进取心、自信心,另一方面表现在创新试验过程中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冒险的意识。教练员的进取心是极为可贵的,具有强烈进取心的个体充满着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时刻都在影响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展开。自信心是创造者认定自己能够实现某种追求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创新者强化创新需要与创新动机。因此,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成功离不开教练员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前提是强烈创新的动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动机的人,才能激发出高度活跃的创新思维。
1.4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创新思维在当今艺术
体操运动中日益显示突出的作用,它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并可以物化的高级认识过程[7],它表现为独创性、求异性、联想性、综合性、灵活性,即思维的系统性、思维的多维性、思维的形象性等基本特征,艺术体操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要创新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始于观察,观察力强的人对事物的感知完善而准确,头脑中获得的信息就丰富和深刻。另外,教练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对其创新思维产生启发和阻碍作用,项目自身需要向前发展,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教练员研究、掌握艺术体操的专业知识,尽能力多学与之相关的其它专业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引导世界技术发展新潮流。
2艺术体操教练员创新思维运用的基本方法
2.1递进加难创新思维法就是不改变原来动作的性质,而让它从某个程度上递进加难,从而导致另一种新动作出现,使原有动作加难变新,提高动作的技术价值,是单个创新动作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目前正被广泛运用。这种教练员的思维形式既可以在原有动作基础上递近加难,提高技术价值,也可以是特色性动作的连接,增加动作的艺术价值。
2.2超级连接创新思维法就是2~3个自然单个难度通过特殊的形式紧密连接,这种“超级连接”形成一个更难、技术更加复杂化的“单个难度”,这种思维形式并不是简单动作技术的罗列堆积,更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要求教练员将难度动作从单一性技术因素创新发展过渡到复合型技术因素。
2.3相似联想创新思维法联想是形成科学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有许多相似或相同,可以在“异中求同”中受到启发,互相借鉴、模仿、仿真,把一个身体动作的技术组联想到另一个身体动作的技术组中,产生新的设想思维方法,而获得新技术的创新方法。教练员的相似联想思维形式主要体现在对动作技术、技巧广泛吸纳,通过对不同技术之间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开阔思路并实现创新动作的目的。
2.4逆向突破创新思维法是突破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从动作形成的相反方向进行背逆式思考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教练员具有广阔的创新领域,与众不同的创意。
2.5超前想像创新思维法是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这一思维方式是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不仅技术动作设计上要超前,在技术编排方法、手段上也要超前,但最主要的是要求自己思维不断超前。想像既是激发人们创新的动力,也是引导人们创新的萌芽,任何创新的第一步,都是借助想像力提出假说。从国际国内艺术体操比赛录像可以看到,有许多创新动作的出现都源于教练员们丰富的想像创新能力,教练员对当前国际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了解透彻,对其项目特征进行潜心研究、探索和创造具有超前意识。
3艺术体操教练员创新思维的培养
3.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教练员良好的思想动机关键在于思想认识的升华,取决于强烈的进取心,凡是勇于创新的教练员,都是不满足现状、不甘心落后,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对工作精益求精地研究,敢于否定自已,敢于否定现在,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发展前进中的新思路,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创新。
3.2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高而深的专业知识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和凝聚起来的系统化的认识成果,知识是创新的出发点,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才能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教练员要创新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不断地研究技术的发展方向及规则的改革变新。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教练员创新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获取与训练有关的各种最新信息,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以不断地提高与充实自己,才能达到理想的创新效果。
篇10
【关键词】临床研究;外科学;创新能力
0.前言
创新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创新能力由三大能力构成:一是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探索能力;三是科研能力。临床外科技术含量较高,操作难度大,创新实属不易。但是唯有创新才能进步。临床外科创新能力就是从临床外科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同时积极借鉴其它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不断地向传统挑战,从而推动外科临床的发展。
1.临床外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1.1培养创新个性
创新个性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它可以使个体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因此,培养临床外科医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个性。创新个性一般表现出敢于质疑、勇于冒险、果敢、独立、坚强等意志品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好奇心与意志品质。在临床外科医生创新个性的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奇心的激发与意志力的锻炼。
1.2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独特的信息加工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思维活动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对临床外科医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着重于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独创性提高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本质上说,创新是知识的重织。因此,要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进行艰苦的知识学习。临床外科技术含量高,知识系统庞杂,熟练掌握临床外科的基础知识是进行临床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能力还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临床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使理论和技术达到统一[1]。
1.3增强创新实践
创新始终离不开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可以说问题是创新的土壤。创新能力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开拓创新能力。这三部分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临床外科中,患者病情、症状各不相同,因此,要求临床外科医生能够透过病情现象抓住本质、对病人病情作出正确判断与分析,从而制订出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案制定之后就是手术操作,这要求临床医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把自己的创新方案付诸实践。另外,临床外科医生必须要有开拓创新能力,要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借用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创新外科治疗手段,从而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2.临床外科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1从临床实践中寻找创新课题
临床外科研究不能纸上谈兵,必须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临床外科研究的问题也应该从临床实践中得来,找到问题之后,首先应该在实验室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之后再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验证。临床外科研究与其它的医学研究一样,需要严格的实施计划。高质量的病例报告不能缺少临床研究的成分。外科医师和基础科学研究者不同,其研究带有很明显的指向性和实用性。每一项研究都是针对实际当中专门的问题进行的,其目的就是根据问题的特征提出专门的解决措施。临床外科研究是充满挑战的,需要勇气和坚持。每一个病人和疾病都具有特殊性,必须根据各自的特征对症下药,而不可笼统施治。另外,临床外科所面对的病人往往病情较急较重,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2]。因此,与实验研究相比,临床研究困难得多。
2.2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我国中医的外科医疗虽然早在汉代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发展成为现代外科,目前我国的现代外科都是从西方传来的,其理论和方法都是借用西方的。20世纪,随着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麻醉、无菌术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外科日益成熟,成为医疗科学的一大分支。到21世纪,临床外科又积极吸收了遗传学、生物学、微电子学、机器人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可见临床外科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与其它学科的发展进步密切相连。临床外科由于吸收了其它前沿学科的先进成果而具有了跨学科的性质。因此,临床外科创新能力培养也必须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临床外科医生打破专业壁垒,广泛涉猎各领域的知识,培养广阔的视野,尤其需要关注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以便于及时吸收最新科技成果。
2.3勇于向传统挑战
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传统的突破,临床外科的创新也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挑战之上的。临床外科的每一项创新都是对以往经验和学说的扬弃。既有对以往知识的否定,也吸收其中的有用部分。所以,勇于挑战传统并不是说要怀疑和否定前人的一切,而是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判断的标准。另外,临床外科的创新很多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临床器官移植等手术都是需要高科技作为支撑的,这种创新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挑战传统也要根据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
3.小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展的要求,临床外科技术含量高,同时又事关患者的生死存亡,因此,临床外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