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本纲要所谓新进人员系指临时职员、试用人员、临时雇用人员及其他认为应接受训练的员工而言。

第三条本教育训练的宗旨与目的如下:

(一)兹为新进人员明了企业机构之组织系统,进而了解本公司组织概况,各部科分管的庶务营业方针,暨有关人事管理规章,俾能恪遵章则,竭诚操守业务。

(二)使新进人员深切体认本公司远大的抱负,激发其求知欲、创造心,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向上,藉以奠定公司基础。

第四条本训练的实施得斟酌新进人员每批报到人数之多寡另行排订训练时间,经核准后即可依照本纲要实施。

第五条新进人员经训练后,视其能力给予调派适当单位服务,但依实际需要得先行调派各单位服务者容后始补训。

第六条凡经指定接受训练的人员,除有特殊情况事先经人事主管单位签报核准得予请假或免训者外,一律不得故意规避或不到,否则将从严论处。

第七条训练讲习人员以部经理为主体,科主管协助。

第八条训练课程的内容除以公司组织、各种管理章则、各部科掌管的庶务及营业方针等一般基本实务教育外,精神教育同时配合实施。

篇2

第一条 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我院员工职业素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合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以提高员工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更新、补充、拓展知识,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目的。

第三条 员工有依法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各单位有依法对本单位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义务。

第四条 继续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和创新提高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与职能

第五条 人事教育局是我院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全院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管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分院和教育基地是我院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面向本院和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在保证教学质量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第六条 人事教育局应根据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继续教育相关政策规划,编写继续教育指南,组织继续教育示范项目,指导全院继续教育工作。各单位是我院继续教育的主体,应根据院的发展战略和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继续教育计划,自主实施继续教育。

第三章 实 施

第七条 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应当根据各单位的远期发展目标和近期工作需要,结合员工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着重学习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技能。

第八条 根据单位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可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进修班、培训班和研修班;

(二)在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

(三)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出国(境)进修、考察、培训;

(五)通过公众传播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

(六)在职学位教育;

(七)其他。

第九条 员工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12天,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员工在此时间范围内脱产接受继续教育,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对超出此时间范围的,由单位与员工另行约定。鼓励单位增加安排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倡导员工在完成本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任务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

第十条 继续教育费用由国家、单位和员工个人一方或多方共同承担。各单位用行政事业费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应纳入当年经费预算,并保证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其费用支出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中的继续教育费用,可以在管理费用和项目经费中安排。各单位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捐助。

第十一条 继续教育的师资应聘请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坚持专职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

第四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二条 我院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员工所在单位应当将其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继续教育证书应当连续记载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 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就员工接受继续教育后为本单位服务的约定、违约责任等事项签订书面协议。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的,分别按照劳动争议和人事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员工应当遵守国家和院有关继续教育的规定,以及所在单位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认真调查,做出处理决定,并答复申诉人。

第十五条 院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十六条 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院对该单位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

(一)未按院规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

(二)未按院规定保证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时间;

(三)未按院规定保证员工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四)未按院规定提供继续教育经费;

(五)未按院规定对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第十七条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单位可以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追偿继续教育费用,并按国家和院有关规定,扣发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

(一)无正当理由不服从本单位继续教育安排;

(二)未经单位批准,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止学习;

(三)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的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四)因个人原因未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修业不合格。

篇3

二、抓紧制订或完善《办法》实施细则。《办法》确定了省级统筹、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已出台省级学籍管理办法的省份要按照《办法》的规定进行完善和调整,尚未出台省级学籍管理办法的省份要根据《办法》要求抓紧研究出台实施细则,明确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操作办法。

三、有效开展《办法》教育培训。要按照职责划分组织对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系统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加强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办法》的基本内容、学籍系统的基本功能、学籍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学籍变动操作办法等。对省级培训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实施。

四、建立加强学籍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加快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要建立学籍核准制度、信息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违反规定人员的责任。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办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我部安排教育管理信息化经费和其他经费时将与《办法》实施情况和成效挂钩。

五、营造实施《办法》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家长通知书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重点介绍必要性、重要性和预期成果。要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使《办法》家喻户晓。要让教育部门认识到《办法》对于科学决策的价值,让学校感受到对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作用,让家长和社会体会到教育部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服务水平的坚定决心。

【附】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 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实行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各地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建设全国联网的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学籍系统),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办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行政区域内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制订本省(区、市)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指导、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建设电子学籍系统运行环境和学生数据库,确保正常运行和数据交换;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指导其直管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

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本省(区、市)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指导其直管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督促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 学籍建立

第四条 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

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

第五条 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学籍号具体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订。

逐步推行包含学生学籍信息的免费学生卡。

第六条 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籍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

学籍管理实行“籍随人走”。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外,学校不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残疾程度较重、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由承担送教上门的学校建立学籍。

第七条 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

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一、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

二、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四、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

五、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

六、享受资助信息;

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

学籍基础信息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

第八条 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

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

第九条 学生转学或在基础教育阶段升学时,学籍档案应当转至转入学校或升入学校,转出学校或毕业学校应保留电子档案备份,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学生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应当归档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或按相关规定办理。

学校合并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

学校撤销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

第十条 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第三章 学籍变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统筹制定。

第十二条 正常升级学生的学籍信息更新,由电子学籍系统完成。

第十三条 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学校应及时维护电子学籍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进行更新。

第十四条 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

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

第十五条 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

第十六条 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

第十七条 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其学籍可以转入新学校,也可保留在原学校。

进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学籍是否转入工读学校,由原学校与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商定。

第十八条 省(区、市)直管学校、设区的市直管学校学生的转入转出情况,由学校每学期书面告知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第十九条 学生休学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登记。复学时,学校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第二十条 学生到境外就读的,应当凭有效证件到现就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境内后仍接受基础教育的,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

第二十一条 学生死亡,学校应当凭相关证明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注销其学籍。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依法及时书面上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籍主管部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并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学生学籍档案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学籍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或指定学籍管理员,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

对学籍管理员当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各级学籍管理员的基本信息须报送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每学期复核学生学籍,确保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

第二十五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

第二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二、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三、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四、不及时报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

五、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六、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学校的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涵盖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模式的创新、方法的创新。观念的创新。行动是以观念作为先导的,高等教育创新的基础是管理观念的创新。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教育发展规划,都是观念创新的领域。只有改变思想观念,把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转进行转变,才有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管理者观念引起的。如一些高校仍然存在“等”、“靠”“贪大”的思想,严重依赖政府投资,贷款大搞校园建设,却不重视软件建设,把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是否发展的重要指标,把金钱和精力耗费在华而不实的园林景观上等等,而没有对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涵进行深入的改变,更没有真正地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培养成效的检验标准,这样的事实不仅造成高校的债务危机,造成巨大浪费,教师待遇难以提升,从而影响到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和教师稳定性,最终导致学校发展也受到影响。管理者只有更新观念,使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解决管理创新中的其他问题。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中较为核心的一项内容就是制度创新。一项与时俱进的制度,才能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高好的环境,才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国旧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是在旧有的经济体制和环境中形成的,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转变,必须创新教育制度,将其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将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变革,倡导和尊重学术独立、学术自由,以使高校教育管理与知识经济时代相匹配。模式的创新。

二、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主要包括两类管理活动形式上的创新。第一类是对已有的管理模式革新和改造,称之为局部创新。例如在一些学校,已经在运行分权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基础上对权利分配方式进行革新。第二类是已有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用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去将之取代。例如为了在学校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全放弃过去那种管得太多、太死的集权管理模式,用分权管理取而代之。方法的创新。

三、管理者在分析

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方法优缺点基础之上,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当前社会现状,将社会先进管理技术应用到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从而使管理方法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要求,这就是管理方法的创新。例如,在上世纪教育管理者将目标管理引入教育管理领域。

四、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路

不断创新教育管理观念。理念创新决定着制度和模式、方法等的创新,因此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相信教师,关心教师,满足其不同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教师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摈弃过去的官本位思想,淡化行政权力,突出教学和学术的重要性,确保教师的知情权和决策权。要针对每一位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让教师在钻研教学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发展。要让教师有一个自由独立的研究领域,实现教师的个性发展。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以最大限度的使学校对于教师有吸引力,从而增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尊重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目标之一,从学生被动遵守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模式。例如学校提供相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创业项目;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去,使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广泛培养学生的业余兴趣,开辟更多地领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为宽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今后的择业面更为广阔。二是要坚持教育管理就是服务理念。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高等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服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合格的公共教育产品,即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教育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服务。三是要坚持开放理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较多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教师和学生参与度不够,基本沿用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创新能力还需加强。管理体系自身也较为守旧。当前的管理者应保持教育管理的开放性,激发教育管理中各参与者的创新精神。

篇5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利用大型搅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施工条件、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材料成本,因此在当前许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立了许多大型临时混凝土搅拌站。这些混凝土搅拌站最大的特点是其临时性,在特定时间内为特定混凝土工程服务,它在组建上容易受施工场地和成本因素制约,在管理上难以实现标准化和专业化,因此有些项目的混凝土工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也给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影响。下面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谈搅拌站的质量管理问题。

一、混凝土搅拌站组建

1、混凝土搅拌站选址问题

在混凝土搅拌站综合选址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混凝土运输距离的经济性、原材料进场道路方便性、整体与项目规划的配套性。

2、混凝土搅拌站场地布置需要考虑的问题

搅拌站场地布置要以搅拌楼为中心,粉料仓要紧凑;砂石料仓的布置要有利于运输车辆进料,同时保证装载机上料时运输距离最近;搅拌机出料口要考虑方便混凝土罐车进出。

3、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要素配置问题分析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要素配置需要考虑施工最高峰期混凝土生产能力,要有完善精确的电子计量系统,周边粉料筒仓的配置数量要充分考虑水泥、粉煤灰、矿粉等不同材料的周转需要,一般一台JS2000搅拌机需要配置五个粉料筒仓,其中三个水泥仓,两个外掺料仓。

4、文明施工

搅拌站是展现项目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搅拌站场地要开阔,布局要合理,场地要硬化,材料管理有序,现场标识标牌清晰。

二、搅拌站原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重大。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选用水泥要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过程中必须按检验频次要求及时对水泥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合格并监控其质量稳定性。

2、砂、石料

砂、石料的质量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及混凝土后期强度、耐久性能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砂子优先选用中砂。碎石宜选用连续级配,高性能混凝土用碎石应通过不同粒径级配的碎石按比例掺配,使其达到空隙率较小、级配良好的要求。要严格执行材料验收程序,物资和质检部门要督促材料供应商从生产源头上进行把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砂、石料进场使用。

3、掺合料选用注意事项

目前搅拌站常用掺和料是粉煤灰以及矿粉,由于粉煤灰取材方便以及良好特性,所以粉煤灰在混凝土搅拌站使用量较大。不同产地的粉煤灰性质有所区别,这就需要搅拌站在粉煤灰选用时要额外测试其具体矿物含量,选用不同等级的粉煤灰,另外还要考虑货源供应情况,选用供应充足、质量可靠的货源。

4、外加剂选用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另外一种添加材料就是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会给混凝土质量以及工程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外加剂选用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减水率高、坍落度比较小的外加剂,这样的外加剂才可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以及其他性能。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除了对外加剂的常规指标进行检验外,还要对外加剂及水泥的适应性进行复试,掌握其质量特性。

三、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质量前期管理应该注意事项分析

1、搅拌站原材选取问题

搅拌站场址建设时要注意区域内排水以及防水问题,砂石堆场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避免地面积水对材质的影响。原材堆放应该符合相关规定,要分隔区域进行堆放,研究不同材料混放。材料堆放场地要有明确的标牌,特别是水泥、粉煤灰以及其他外加剂等材料,避免使用人员取聊错误。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要保证材料具有较好的可泵性、大流动性、自密实性、耐久性、强度等特性。在混凝土配合过程中使用高效减水剂的外加剂,可以起到减少水使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效果。配合比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与复验,等相关检测结果合格后才可以配料、搅拌生产。

四、混凝土搅拌站过程控制管理

1、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混凝土配料要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并进行电子计量,这才能保证混凝土离散性符合要求。另外混凝土中的外掺料、水泥及水的误差不能超过±1%,砂石料计量误差不能超过±2%,还要经过有鉴定资格的单位进行计量鉴定。混凝土搅拌时间也要根据搅拌机类型、外加剂以及外掺料情况进行考量,搅拌时间不能少于2分钟。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过程检测,搅拌站技术人员要随机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拌合物性能指标。如果有异常情况,应该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2、加强混凝土搅拌站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搅拌站技术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具体需求计划确定混凝土增长规律等情况,做到混凝土供应保证联系性,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使用要求,严控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以及质量。搅拌站技术管理人员还要随时掌握已经供应的混凝土质量是否满足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及时与相关各个部门联系,反馈信息,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留工作死角。

3、加强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检验

在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检验过程中,要确保配合比设计、计量、搅拌、坍落度控制以及检验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对于那些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对于那些计量不准确、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设备严禁使用,对于那些搅拌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出站,时时刻刻秉持做到以质量为首的工作态度。混凝土搅拌要做到事前分析与控制,及时掌握混凝土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和解决,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4、加强混凝土搅拌站制度建设与管理

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另外还要做到按章行事,严禁按照自己主张行事的情况发生。混凝土搅拌站要构建生产责任体系,平时要做好设备维修与维护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工作要有计划,要有台账,另外还要有考核,要与奖惩原则,并能够一一落实,做到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

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对于混凝土成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管理完善的搅拌站可以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社会认可。随着工程建设的遍地开花,相信混凝土搅拌站能够提升管理,生产出工作性能稳定、质量过硬及经济合理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金寿松;蒋美仙;王亚良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07

【2】曹宁 关于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07,04

【3】蔡媛媛;孙慧敏;毛广锋;杜子立 混凝土搅拌站卸水问题分析及几点实用技术 【J】科技信息,2010,03

篇6

1.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

尊重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从人格上说,师生是平等的,因此,师生相互尊重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对“师道尊严”的误解常使学生的主体人格地位被漠视,教师以居高临下之势对待学生,忽视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当教师以无可置疑的口吻对学生发号施令,当教师把双耳束之高阁不倾听、不理会学生的陈述,当教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学生时,教师离学生的距离已愈来愈远了,班级管理又从何谈起?更遑论有效了。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放下身段,蹲下身来倾听、感受、理解学生的诉求,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畅通师生互动沟通渠道,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相互尊重关系,以此为出发点才会有生命质量的关注,才能做到“以生为本”。

2.信任学生的品行潜能

魏书生说:“如果没有学生的言行来帮我理解,我无法真正读懂教育学、心理学,更谈不上如何运用了。”教育相长的基础是师生的互信。学生是“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则“信其生,授其道”。相信学生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是因为人具有多元智能,是因为“教育是改变世界最有力的武器”。班级管理的过程是人与人交往活动过程的缩影,学生在班级中需要互动依存,学生所发出和接收的讯息,在质和量方面都会影响彼此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应有的态度是信任学生的品行是可以影响和引导的,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可以启发的,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培养和维持互助互信的心态,以时间和精神去建立与学生足可信赖的互动模式。

3.乐见学生的暂时缺陷

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都具有相对未经发掘的潜能,教师、家长担心的许多困难、问题都可能是掩藏着的启发潜能机会。班主任面对学业、纪律、思想、言行等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应有的态度是正视学生暂时的缺陷,正如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并不意味着学生一无是处,抱怨、悲观只能说明我们没有擦亮眼睛,或是一叶障目,或是固化的思维异化了学生观。观念、情绪是有传染性的,班主任乐观的情绪态度、积极的肯定接纳都会让处于艰难、困惑、失败中的学生重燃希望的火种,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既是为师者职业操守的体现,更是持续传达促成学生实现奋斗目标意愿,让学生在达致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受的精神动力。学生不是产品,产品不及格可归入废品,教育的失败则是贻误学生的一生。教育是用心灵赢得心灵,班主任关怀学生健康成长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

5.刻意安排让理念着陆

刻意安排是透过围绕方向目标,经刻意设计,目的在启发潜能的地方、政策、活动、流程和师生去实现目标和方向启发潜能教育实践理念。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利于教育实践的环境和氛围,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重要的表现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主任实践启发潜能教育理念,营造基于尊重、信任、乐观、关怀信念的班级文化氛围,围绕目标以人物、政策、地方、计划和过程为载体有意而为,让理念着陆、行走、看得见摸得着。

二、以启发潜能教育要素

落实班级管理行动学校和教师要落实启发潜能教育理念,创设和营造一个适宜学生学习、发展、成长的空间与氛围,必须透过5P(People人物、Policy政策、Place地方、Program计划及Process过程)的同时运作,互相配合,始能成效。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管理涉及班级的人、事、物及其关系,核心对象和目标取向是学生。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班级纽带上的校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应以严爱相济、管放相融、堵导相成的策略建立师徒式、家庭式的师生关系;学生间的关系也是建立在班级脐带上的班级中最直接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目标一致、严己宽人、相互欣赏,形成朋辈式、兄弟姐妹式的同窗关系。人际关系状况的好坏,不仅带有明显的感彩,还取决于人们各自需要的满足程度。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班主任有效作为的需求均离不开良好的人际环境,学生不再视班级仅是学习场地,班主任也不再把班级权当工作场所,师生融入班级大家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民主参与共建班规班纪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由此,班规班纪就是“班级师生、家长共同的约定”。启发潜能教育理念下的班规班纪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经过民主与集中,目的是约束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格、行为习惯。其一,班主任是制订目标方向、框架思路、主体内容的主导者。班规班纪草案经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修改、表决,再通过家长会审议,这是一个民主决策的过程,是让较多的人来参与决策过程,用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或少数人决策的理性不足。家长对规则制度的了解为今后班规班纪的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二,班规班纪条款约定家长如何配合、参与、支持班级建设,这是家校合作的保证。其三,班规班纪的监督运行由班委会负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锻炼。

3.建设教育性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利于课堂教学,让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殿堂、精神的家园、生活的港湾有利于凝聚向心力和增强归宿感。一是在课室的整洁上下功夫,整洁的环境本身就具有教育力量和约束效力。二是在课室的美化上做文章,选择适当位置选取合适内容让学生自主布置课室,如班级活动照片、温馨提示、祝福语等,建设积极乐观、关怀信任的环境,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个学生。三是在文化的引导中求实效,适度张挂正面价值取向的内容,如各种奖状奖旗、学生作品、奋发图强的班呼班号、奋斗格言等,营造一个受人尊重、富有教育意义的氛围。有形的环境持续地对学生进行无形的良性刺激,促进理想的确立、精神的追求、文明的形成。班级环境的建设过程其实更是难得的教育过程,出自学生之手是一种收获,自然更懂得珍惜。

4.组织多类型的体验活动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达成班级建设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的管理实践活动。首先,班主任应坚持班级常规活动,达致班级管理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其次,充分借力学校的各类活动,如校运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春秋游、校庆、学雷锋等,在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过程中塑造班级精神核心、展现学生才艺、锻炼学生能力,达致人人以班为荣、班级以学生为傲的局面。最后,积极组织富于班级个性特征的体验活动,如团队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参观探访、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班级归属感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唯我独有”,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自己班级的独树一帜、精彩纷呈,其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5.公开班务张扬民主风气

篇7

20*上半年全区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年初工作要求,按照“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目标,以“抓队伍培养、抓机制创新、抓课程渗透、抓阵地建设、抓活动载体、抓文化熏陶”为着力点,并结合区域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下发三个文件一个通知推动了全区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为了积极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4月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区各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为载体,在充分挖掘和吸纳学校所在地周边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历史文化,共同推动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校园文化的形成,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启动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比活动。

2、《关于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区中小学全面构建了一个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快速、互联、高效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网络,要求各校在工作中以学生中突发性、损他性的严重不良行为作为预警重点,特别关注、关心存在思想困惑、心理障碍、行为不良等现象的学生以及单亲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职校学生和其他“问题家庭”学生。并对中小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尤其是违法犯罪行为提前进行“有效的、阻断性的干预”,及时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动机和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因不良心理隐患造成重大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3、8月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为各中小学对校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指明了方向。

4、8月份《关于开展北仑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号召全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积极开展行为规范达标活动,逐步引导全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全区德育工作的均衡、和谐发展。

(二)举办三个培训拓宽了全区德育工作者的思路

1、全区班主任培训工作全面启动。将班主任业务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邀请专职人员,划拨专门的培训经费进行培训。目前全区中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小学班主任培训即将开始。

2、4月份在原有的以“历奇为本”辅导活动的基础上,在蔚斗小学开展了小学德育“快乐体验·快乐成长”游戏教育研讨活动。这项培训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游戏教育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北仑区以“游戏”为载体的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

3、8月14、15日在淮河小学邀请了多名专家针对当前我区广大政教、团队干部工作的需求,开展了内容涉及学校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建设、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的业务培训。拓宽了德育工作思路,提高政教(学生)、团队干部的综合素质,为下步我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开展三项活动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发展内涵

1、5月30日在高塘小学举行了“共享阳光,快乐成长”迎六一主题庆祝活动。高塘小学、高塘中学和全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少先队员代表1200余人参加活动。区教育局向高塘小学、高塘中学赠送了价值12000余元的文体用品。宁波戈凌蓝服饰实业有限公司、宁波美博公司等单位向全区低收入家庭子女、全区流动人口子女及奉献了爱心。

2、6月底,为迎接十周年与区台办联合开展了“新区北仑·我们的家”夏令营活动。在仑读书四至七年级台湾籍学生、香港籍学生、外地优秀学生代表以及本区优秀学生代表共4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央少儿电视台、浙江教育报、宁波晚报、宁波电视台、北仑电视台等每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导。

3、7月,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与团区委联合开展了“爱我北仑·爱我家乡·爱我边防”优秀中学生军事夏令营。

(四)承办一个会议提升了我区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3月份,我区承办了宁波市少工委全委扩大会议,我区新矸小学与育英小学少先队员在会上作了展示。这次活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大家团结一致向全市少工委领导和少先队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我区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德育工作在全市的影响力。

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05-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毫无疑问,学校管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以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一、管理的核心

学校的一切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

作为学校这个机构的管理者,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认真研究学生、关爱学生,最大绩效地管理学生,满足学生,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当然也要考虑教师职工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包括精神、物质上的需要(工资、福利);管理者还要考虑到家长、社会的需要,家长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最希望孩子获得什么,社会需要未来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管理者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管理者,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明白管理者的三部曲:时代的眼光,社会的需要;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

二、管理方法

1.教师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性化

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靠教师去具体实施,学校的发展要靠教师来推动,教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执行力量。所以如何管理好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是学校首要工作。我们二附中充分考虑到学校内每一位教师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他们的尊严与价值。同时,还十分注意情感投资,不管其职位高低,都一视同仁,激发出每个人的热情,让学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精神焕发,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让教师感受到:在二附中工作是幸福快乐的,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力量,这样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力,就会加快学校的发展。“严而不善,管的是人,严而又善,管的是心。”我们在定好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注意灵活地运用、执行。尊重、关心、爱护、善待每一名教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应该体现人性化,这样才能使教师理解你,尊敬你。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二附中,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听课。教师听的课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转变思想的课,一种是业务培训的课。转变思想的课,强调两个字――敬业。通过听课,对教师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程,让教书育人从谋生的职业变为激情燃烧的事业,让敬业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具体管理上,加大师德考核量化结果在绩效考核总分上的权重,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业务培训的课,也强调两个字――提效,鼓励教师向专家名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积极参加教育专家或名师讲座,不要错过任何一次这样的听课学习机会。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本着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大胆试验,制定点评课、推门听课制度,开展中层以上干部示范课、青年教师赛课、青年教师论坛、青年教师解题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人人参与讲课,人人参与评课,人人当评委,大家畅所欲言,直言所有讲课教师的优缺点,提高45分钟授课的“含金量”。

2.学生管理的严格要求与适度引导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管理好学生,培养好学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学习之外,各种习惯的养成也非常重要。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养成教育,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严格要求。当然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以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利益、需要、知识兴趣、爱好,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并能可持续发展。学生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学生管理过程当中,坚持把所有学生作为全心全意为之服务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学到管理,从学习到成长,都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过去那种以学校为主体,以教育者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变管理为服务,树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管理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信任学生。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实行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管理。具体地说,我校实行“知识+能力”的教育管理模式,知识强大并不代表能力强大,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我们正在探索寻求平衡点,让学生“两条腿走路”,将来才能在社会上走得更远更好。反映在教育观念上,提倡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重视心智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团队活动与群体组合。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合作型交往,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将得到全面发展。

二附中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也注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经常听学生这样说:“我要做这份工作。”学生们竞争“上岗”,用能力证明自己。大到学校文明监督员,小到多媒体仪器的维护,都是学生“挑梁”。这种“知识+能力”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在国家、省、市、区的各项竞赛中多次获奖。

3.推进家校合作,关注学生成长

在学校管理中,不仅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还以家长为本。我们十分重视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每一期培训班学校都会开设不同的主题,普及不同的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了解哪些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教育误区,怎样正确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努力让每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能手;同时建立科学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广听建议,使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学督导”。

不仅如此,我校还组建家长委员会,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和民主管理;邀请著名心理学专家为初三学生家长进行考前心理疏导;“e”线联系,家庭和学校实时沟通学生情况,共同关注学生成长,让人民满意。

4.管理计划的科学性与细致性

学校的管理计划的制定重在“科学合理”,具体实施重在“责任到人”。学校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要有明确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年级各班的目标任务,并保证目标的可操作性。学校管理应该突出精细化管理,管理做到层层分解,面面有人,责任到人。这样才会使学校管理更加完善。常规化是学校管理必须具备的,教学、德育、后勤、安全等需要常规管理来支撑,来落实。因此坚持学校管理体系的科学与细致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5.管理氛围的民主性与和谐性

篇9

一、何谓“情”“法”

所谓情,指情感教育,情感交流。它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所谓法,指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附之以相应的处罚手段。它能够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收放的随意法。如果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而不能治里。

二、用情感化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和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整个班级的动态。班主任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后,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情感的交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一)一条短信的关爱。

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的个人信息,制定出学生的生日情况总表,在每个学生生日的时候,给予短信的祝福,使远离父母身边的学生能感受到关爱。同时,在传统节日等喜庆的时刻,通过短信给予学生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无处不在。

(二)两个小时的交谈。

以宿舍为单位,每月至少与每个学生进行不少于两个小时的谈心。通过深入学生宿舍、把学生召集到会议室举行茶话会等轻松的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动态。

(三)三个一切的落实。

根据学生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切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教育的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方面面,从而实现班级的有序管理。

(四)四个心的投入。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高校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是具有高知识、高智商的群体,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要注重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的扮演,也注定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四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具有慈母般的爱心;学生工作无小事,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对他们的培养,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发现问题的细心,并及时做好引导;同时,一切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在于班主任的责任心,对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

三、用法教化

“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具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个性越来越强烈,对纪律的约束相对松懈,因此,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一个属于他们的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订立班级规章制度,依法治班。

在实践中,根据班级的特征,通过民主决策,制定科学、完善的班规。在制定班规前,组织班团干部收集全体同学的建议,规划出班规的大纲,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制定。因为规章制度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亲自制定的,学生更能自觉地遵守班规。

(二)完善宿舍规范制度,建设和谐宿舍。

对宿舍进行规范管理,以量化方式把宿舍纪律、卫生、舍员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量化,实行班团干部、舍长包干负责的形式,使规范的量化管理与过程的动态管理相结合,促进宿舍的和谐建设和宿舍的内务整理,并利用院系文明宿舍评比的契机,积极引导各个宿舍认真做好宿舍内务;协调宿舍成员的矛盾,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完善班团干部的设置、分工和实行轮换制。

班委会和团支部尽量做到不重复设置,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班级管理工作中实行班团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班委会、团支部干部。类似于“全员管理”的模式,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四)健全班团干部的考核机制。

对于班团干部,实施量化考核,根据量化考核表,每个月对班团干部进行考核,针对其所管辖的日常工作,自评和同学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考察班团干部的业绩水平。

篇10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我校在本学期中,切实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形象,在学校工作会议上,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敬业爱岗、团结合作精神。

2、加强教师的理论及业务水平,通过会议上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让教师耳目一新。学习了《英国半年学习心得》、《德育实效》、《校本教研》、《学校发展与反思》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老师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3、本学期还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活动。期初制定计划,列出书目,一个月读一本书,写读后感,会议上交流。但是因为教学繁忙等客观原因,很多老师没有做到读书的任务。打算下学期继续执行,彻底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4、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学习。教导处及教研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和教研计划,大胆探讨教科研,备课及各项教研活动,如:二年级口算比赛;三、五年级应用题测试等。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其中我校教师胡才丹撰写的四篇论文、案例分别获乐清市级二、三等奖。吴亦丹老师参加乐清市优质课评,获写教案一等奖,上课二等奖,案例评比一等奖。丁旭丹、黄丽静、林乐分获论文三等奖。丁旭丹获现场命题三等奖。丁旭丹、黄丽静、葛文跃获课件制作比赛一、三等奖。葛文跃老师获乐清市论文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英语手抄报比赛多人获一等奖。黄丽静、葛文跃指导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获优异成绩;组织迎奥运知识竞赛多人获奖,获团体优胜奖。

二、强化学生纪律,搞好教学工作

1、我校大队部对各班实行量化管理。吴亦丹老师在期初出台量化考核表,期末进行先进班级评比。每天有值日老师及值周班级检查各班的纪律、卫生等情况,每周对各班进行一次量化排队,并对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班级体荣誉感,班风校风更加严谨。本学期获得校先进班级的是二(1)班、四(2)班、五(2)班。

2、大队部还组织手抄报评比,六一大合唱比赛,端午节移风易俗等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积极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特别是毕业班教师,面队压力积极进取,利用休息时间上课,加强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教育。在片模拟考试中我校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外出考试也频频传来捷报。考取育英、英华等学校的免费生好几个。(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利用课间,经常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处制定教学常规奖励制度,激励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三、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责任书,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2、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光盘、办板报、悬挂安全教育挂图、召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安全员隔周进行安全教育讲话,并做好记录。特别是今年的“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郑柳波老师制定应急预案、发放表格等,确保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4、学校每天安排校委值日和教师值日、值周,重点加强早午自习和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安排教师课间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做危险游戏,及时进行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5、重视健康教育,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和宣传工作,积极配合防疫站做好麻疹、腮腺炎、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隔离。同时对学校附近小摊点进行治理,禁止学生购买零食,消除安全隐患。

6、今年我校通过了“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估”,领导首先表扬我们的环境优美、整洁,这离不开卫生员林秀燕老师的以身示范和各位老师、学生的努力。

四、搞好校园环境,优化环境建设

1、上半年收获了芥菜等蔬菜,收成后组织学生重新种植上了番薯。下半年打算继续开垦外操场。黄三飞等老师组织学生种植了玉米、茄子、青椒等农作物,但是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没有成活。但是学生在劳动中获得了收获,增长了见识。特别是三(2)班,利用科学课进行劳动基地的开垦。除此,墙内的棕榈树也定期叫学生进行清理杂草,除虫等。使劳动基地建设更加完善。

2、传达室及活动室建设正式建成。历经一年多新综合楼正式建成,扫尾工作也很辛苦,程建琴老师对工程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除此本学期还将校门进行改造,镶嵌了大理石金字校牌;在新综合楼旁边建设一个篮球场,供学生活动。我们的基础建设更加完善,校园更加美丽。本学期还通过了“温州市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正式确定。我们将对教学楼、厨房、围墙等进行改造,还将添置多台小媒体和更新电脑室。

3、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对教学楼和综合楼进行了铝合金加高措施。

五、献爱心活动及校园经费

1、5月12日四川*8.0里氏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更牵动了我们沙岙人的心。第二天我们就印好传单,发起捐款。5月14日早上在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捐献仪式,学生、老师慷慨解囊,共捐得159*元。此次活动戴少燕等老师表现积极,受到好评。

2、我们学校的债务清理工作还在进行中,希望领导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让资金早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