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美育;中职生;素质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美育是当前中职生教育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核心意义固然以“传授职业技术”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但应该以人格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人的全面发展观来培养和造就人才。对中职生进行美育,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以实例分析中职生对美的认识的误区
美是要发现的,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美的认识是会有误区的。要提高对美的理解能力,就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要欣赏山水的美,就要尽情体会山水带来的舒畅感,用感官感受自然的美好;要发现社会形态的美,就要先树立自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要领略艺术的美,就要提升自身对艺术的认识,真正了解艺术的表达。只有认知了美,主动完善美育,才能感受美好,真正欣赏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
在美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生对美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
1.朴素装扮不是美。有学生误认为衣着简单、朴素,就是“土老帽”,只有出众的外表才是美。这是对朴素美的错误理解。恰恰相反,盲目追星,衣着时髦新潮,丧失自己的审美主见和品位特征,结果只是浮华而已,没有一点儿美可言。
2.“傻气”里没有美。有的学生觉得,不计报酬地帮助别人就是傻,战士们固守边疆牺牲青春就是傻,科学家为真理献身就是傻。其实这种“傻”是内在的美,是一种执着,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残缺不存在美。不少学生把美理解为“完整”,而实际上,我们熟悉的断臂维纳斯就表现了一种残缺之美,古迹里的残缺也有饱经沧桑的美。残缺美会让人产生敬畏感。古代的左丘明、孙膑,现代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等,虽然身体残疾,但精神却有令人震撼的美。
二、以美育陶冶中职生的情操
美育以陶冶情操为目的,通过美育,可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以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美的概念、生活中的美以及对美感有更深刻的理解。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学生了解美的内涵后,就能循序渐进地发现美、感知美,并能够创造美。
美有客观性,而学生的审美有主观性,主观性容易造成对美的认知误区,这就对美育提出了要求:应该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有全面、正确的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着从两个方面发挥美的作用。一方面,要发挥“以美启善”的作用。让学生明白,美是一种善。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交融。个人的审美需要,就其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性需要。而“社会性”的重要内涵,便是“善”。另一方面,要发挥“以美启德”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审美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以美的事物启迪美德,是美育的重要任务。在“以美启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利用校园的环境资源,进行环境育人,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三、以美育情感提升中职生的德行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熏陶,是一种长期的渗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我们认为,任何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教育做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在美育教学中,我们坚持用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中职生在接受美的教育时,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进入纯洁、高尚、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审美育人的德育效果。
一切美感都产生于崇高情感,这些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善行美德。因此,以美育情感促进中职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提升中职生的德行,是非常有效的。
四、以现代化教学设备追求美育的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将“美”尽情地展现给学生。而今天,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美育舞台。多媒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美育学习、全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提供了有效途径。
从教学方式或手段来看,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利用多媒体进行美育,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呈现艺术化、多样化的氛围,不仅可以使美育课充满意境之美,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篇2
关键词: 美育; 语文教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106-01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这句话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育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一、启迪学生发现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为追求高分,而忽略了课文中的“美”,这种现象对学生成长是不利的,因而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发现美。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文道结合,还应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以引起学生兴趣,优化教学。
首先,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所体现的“美”,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合理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联想,开拓新的空间。有的放矢,运用“美”来熏陶、感化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情趣,提高认识水平,达到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高层境界。
其次,启迪学生发现各类体裁语言、结构、情境的曲异同工之美。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理解、感悟、体会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色彩、意境等,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得到舒畅的审美体验。如《沁园春・雪》这首词,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祖国山河之壮丽,通过图像、声音的媒介,使词的内容立体化,形象化,从而拨动学生的琴弦,叩击学生心扉,启迪学生发现美。然后指导学生美读,在抑扬顿挫中了解诗词韵律之美。又如《谈生命》这篇情、景、理相融的散文,文章富有诗意,富有哲理,在讲授时老师先配乐朗读,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来吸引学生、启迪学生感受大师笔下无声文字的美。再播放一江春水流入海的动感画面及小树的生长历程,让学生在视觉享受中感受生命,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的感悟,对美的追求。然后启发学生在吟诵中感受灵动的诗意,深蕴的哲理,美的意境。启发学生发现美,在有意无意中把学生带到美妙意境中去,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并且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美和音律美。
二、引导学生赏析美
苏联作家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对人物形象之美的赏析。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心等各种感官,让美陶冶和锻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去探究美,在过程中自然就受到了美的感染和教育;强化学生朗读和品味,让其思索,则会让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趣。
语文课本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文章精华、文学名篇,熔自然美、语言美、意境美等为一炉。教学中应该把握语文的特点,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中的各类“美”。如赏析《西江月》,先听配乐朗诵,然后启发学生寻找美,用自己的巧手勾勒出一幅图画,再引导从“明月高照”、“山林明月”、“鹊蝉之声”、“稻花芳香”等几个方面谈感受,谈理解,发掘语言深层蕴含的作者情结,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喜悦之情,感悟此诗各神韵所在,从而使学生领略到审美愉悦带给他们的美感享受,以提高其审美能力。学习诗词,创设情境,点拨教学,让学生多读、多思,在不知不觉中让壮美感动学生,优美吸引学生。古今诗词是如此,像散文也一样。如《安塞腰鼓》一文,教师则可找寻音像材料,让学生先有直接的听觉感受,然后通过文中的排比、比喻、对比、反复、拟人等来赏析。并引导分析叠字、叠词,如“茂腾腾”“咝溜溜”“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让作品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旋律,极富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不论哪种类型课文都有可以利用的材料,主要是教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的美能力。学生便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良好的美感。
引导学生赏析“美”,应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可从揣摩人物形象美、情节构思美、领会意境美、品味语言美等方面入手。如赏析《敬业与乐业》一文,文章大量引用了古籍名言,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导学生从这些名言入手,分析了解其意义及作用,感受语言之经典,思想之深刻。再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认识。在引导赏析中让学生对职业观有了客观的认识,对一些特殊职业(如清洁工、建筑工人、维修工人等)有了正确的态度。在赏析本文精辟的见解中,学生满怀激情,表示以后要成为一个敬业、乐业之人。通过引导赏析美的语言,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精神境界,使情趣丰富而高尚。
教师不仅要引导帮助学生从文章中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到生活、自然、社会、艺术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培养审美能力,掌握美的规律,从而进一步学会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美,形成美的心灵,美的行为以及美的人格。
三、鼓励学生创造美
篇3
一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解读)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就不可能从中吸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和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理解性阅读以认读为起点,“用眼睛辨析文字,了解文字所表示的语言意义叫认读”。作者从客观事物中获得认识再用文字符号编码,过程是物——意——文;读者则要解读文字编码,获取信息,从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文——意——物。阅读用汉字书写或印刷的读物,首先要正确辨识汉字的音形义,即“解码”。刘国正同志强调指出:识字(按六书组成的方块字)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起点和基点”,“阅读教学要把识字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学的识字教学急待加强”,是非常中肯的。
理解性阅读既要微观理解,更要宏观理解。微观理解指对读物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的局部理解;宏观理解指对读物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的全面理解。只扣字词句,见树不见林,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地架空“分析”,也不是真正的宏观理解。
理解性阅读包涵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
二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赏读)
中学阅读教学应该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中学生欣赏性阅读的对象不应限于文学作品。其一,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描写”,这一条显然包括记叙真人真事、说明客观事物、论说事理哲学、社会交际应用的非文学作品在内。其二,选作课文的古今文章,内容上含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则具有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等美的因素,阅读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许多并非文学作品,或者不是安排在文学作品单元里教学的,但都能培养学生的欣赏性阅读能力。
阅读技能与阅读能力的异同这里姑且不论,我认为中学阅读训练应使学生获得阅读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出声的阅读,默读是无声的阅读。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时眼、脑、口、耳协同动作,可从中判断学生认读的正误、理解的深浅、欣赏品味的高低、探究研讨的精粗。朗读的主要技能有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课程标准对默读的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高中生则应提高默读的速度和理解率。默读的主要技能是减少眼停和回视,扩大视距和视幅。
篇4
关键词:美术;审美;审美能力
美学的价值就在于使人通过欣赏、感悟来理解一件物品、一个人甚至一个事物所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站在美术的视角来说,美的形式有很多种,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标准,最一般的标准有:外在美即形式美。内在美包括意境美、思想美。什么才是美学欣赏的能力最一般的要求呢?是审美能力,唯有审美能力,才能明白如何去欣赏事物。但审美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很多,这既需要建立在美学的认识上,也需要对哲学等理论有一定的掌握,才能明白如何正确地审美,审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美的所在。
1 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升人们欣赏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同样也是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之一,通常来说包括两部分,一是意识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指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即审美不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视角上。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基础,这就是要对事物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赏析。第二个是提升能力,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包括生活中人、事等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第三个就是回归,回到最原始的地方,对需要从美学角度欣赏的事物重新认识。美的事物范围很广,既包括一切的客观实在,世界上的种种实物,同时也包括人们的一些想法。但是,对美的理解,一般说来就是能使人感到舒服、愉快的事物。审美是主观性、随意性非常强的,人们经历不同,对美的评判标准也因人而异,不能一律评判。当人们对事物的美丑做出价值评判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通常会受到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审美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既然审美能力对人们生活、生产等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在审美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问题很多。在校园中,可能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美丑不分,颠倒美丑,当前很多学生盲目模仿影视人物或动漫作品中的形象,并以此为荣,审美能力岌岌可危。
一是学校教育审美能力培养重视程度太低。教师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单纯地教书本知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绘画能力的培养,学生仅仅是在学怎么才能画得更像,而不是如何才能画得更好,缺乏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在技能培养方面,单纯的教给学生简单的绘画技巧,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绘画对象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学生完全不明白一幅画背后的故事,更不能理解画家当时画此画的目的与心境,错失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机会。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否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状况。二是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太少。由于应试教育这个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美术教学并不重视,美术教学资源的缺乏,使美术课上的教具单一,美术教材中需要的材料缺少,学生缺少必要的画具,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更不用提美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了。班级授课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会产生限制,教育要求整齐划一,不准有个人的想法,束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的美术知识的缺乏。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立体感等元素并不了解,很少能通过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受,来理解一件作品,不能从整体上感受自然事物与艺术作品的美。四是美术价值目标培养的欠缺。美育能使人对事物的认识充满感性而不单单是理性,只是对事物的认识有数字、概念,使对人生的认识更全面。然而当今美术教育中对美术价值目标的培养,很多学校,无论什么阶段都很少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影响恶劣。
3 美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
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不同,每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就会不同,这就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评价要接受,要理解。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内化能力,审美趣味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是最高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内在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注意事物的能力、感受作品美的能力、想象力等。美术需要教师按照美术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美术基础了解的前提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在对美术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他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对美术作品进行评判,不断对自己的审美反思,使观察力、思考力、表达能力得到完善,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具有审美性,树立崇高的精神理想,并陶冶学生情趣和情操,培养他们追求美、欣赏美的能力。
4 美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1)审美标准多样性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事物外在美的评价能力,然后培养学生进一步在更专业的角度对事物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态度,关键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己对事物审美的定义,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能够与外界相联系,并能够根据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进行批判性的审美。在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能够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同时扩大学生的艺术知识面,注重美术基础知识的讲授,这些都是增强学生审美包容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要重视美术鉴赏活动,通过讲述作品的含义与欣赏作品的资料,提高学生的审美包容力、理解力。
(2)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以往的美术教学一般只是传授基本画画技能,忽视欣赏课中对作品的欣赏,学生锻炼的机会缺少,审美能力培养从何谈起。我们知道,兴趣可以使我们热爱某一活动或者某一事件,如果学生能够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能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美术的乐趣,更容易理解审美的意义所在。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审美。首先,学生需具有审美自由的观念及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认识到艺术是审美意识自由的形式,因而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需具有创造性,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使自己的审美意识能够自由。其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每个学生想象的作品都不一样,能够根据自己的作品形成的审美评价也就不一样,所以要创造性地审美。最后,要教育学生具有超越意识,即审美艺术不要局限于现实生活。
(4)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有人认为美术评论是美术评论家的工作,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对美术作品的着墨、色彩甚至是内容都有一个感受的过程,同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是显然的。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的机会,经过不断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评价的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要充分发挥美术的作用,利用美术与审美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欣赏、评价的能力,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对事物做出合乎常识的审美,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熏陶,同时又在美育中学到某些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佳作,涉及古今中外。文章立意美、塑造的形象美、抒发的情感美、表达的语言美、层次结构美等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审美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从语文教育自身而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对语言文字更深刻的理解,使语文教育和审美统一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现行的《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的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审美意识是主体根据美的规律、美的体验、美的要求去把握世界的心理功能,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投身实践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体会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他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好途径就是激发兴趣。教师在新课开始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审美情感。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从标题入手,激趣。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审美情趣成为求知的动力,使得艺术思维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是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用自己的匠心,创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而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做出的反应。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语文学科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师要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让审美主体(学生)和审美客体之间(课文作品)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即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产生意象,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从而进行美的感知和美的鉴赏。美,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教材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是写英雄人物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一个共同点都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仅行为美,而且心灵美,外貌和心灵是浑然一体的。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心灵美才是人形态中本质的东西。”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来更好地体会形象美。如在教学《我的战友》、《舍身炸暗堡》等课文时,通过感知人物形象的心灵美、精神美以及高尚的行为,会激发起学生要做一个像、一样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忘我精神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的渴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既有英雄人物,也有劳动者,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爱国,不只表现在伟大,更多的在于平凡之中。这也是形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能使学生树立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的美好品德。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不断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拓展意境美,领悟理性美,体验情感美。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亲身领会到生活中的美。引导“美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教师进行“美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教师“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浮现于学生眼前。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相通,进而悟出课文的美来。加强多媒体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录象、录音、电视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视觉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运用各种电化媒介,其中的图象、声音、色彩、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力,诸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选择性。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拓展他们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悟理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如果说生情是文章的目的是话,那么悟理则是文章的升华。小学语文课文有的寓意深刻,蕴涵着人生哲理,能给人以启迪与教育。语文教学只让学生生情是不够的,还要拓展思维,引导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来。例如由赵州桥、万里长城能悟出我过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由趵突泉、桂林山水悟出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由登鹳鹊楼悟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这样悟理,审美就能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些哲理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的座右铭,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标》特别强调注意情感体验,指出要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体验情感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更是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表情朗读则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表情朗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而有感情的朗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表情朗读的指导,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达到了陶冶学生性情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尝试创造美。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实物为虚幻,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
良好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形的过程。读者根据课文所揭示的语言符号,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归纳、组合,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形象,从中获得审美感受。在作文课上,不少学生为作文而苦恼,思路呆滞闭塞,形象空泛苍白。原因一是缺乏社会实践,二是缺乏想象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得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实践,细致观察和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美好的学习生活、集体生活进行构思、加工、提炼,创造出又新又美的艺术形象,并用自己的笔表达出来,这是审美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
篇6
关键词: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康德曾经说:“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要通过创造美,而不是破坏美,要通过美的创造来体现道德上的善而不能因破坏美导致道德上的恶。每一个人都是向往美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到美。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哪些是美的?怎样才能创造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_发现美
通常,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是通过眼、耳、口、鼻、舌、身、意来展开的,但是根据调查,人们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认识,通过眼睛即视觉所占比例高达85%左右,而由耳朵即听觉所占比例多达11%,由这一简单数据可看出,人们认识生活大多是通过感觉器官。同样,人们认为一个人漂不漂亮,则是通过“色、形、声”,色和形对应的是眼,声对应的是耳,但是通过感觉器官对人的认识往往是不深刻的,因此人们要进行交往,彼此相互认识,来达到对身、意的考量。最简单的美可以说是漂亮的人,美丽的画,自然的美景等等,但是只有这些是不够的。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往的应该是正义和善良之美,也可以说是道德之美,这种道德之美不分肤色、不分民族、不分语言、不分阶层,这种美是一种更好层次,能够长久存在,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在这个全面的审美化时代,社会现实本身已经成了艺术作品,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激发。人们发现美,是为了让生活更加有意义和充满情趣。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论是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科学美等,都是欣赏者对对象进行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获得由浅入深的审美把握,体会其中的乐趣,在这一过程,欣赏着身心愉快,赏心悦目。
二、提高审美情趣_欣赏美
人们发现美则是为了欣赏美。美有两种基本的形态: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等。美的内容多样,有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美,文学艺术之美,当然也包括更高深、悲壮的悲剧之美,美不仅要表面美,更要心灵美。人们进入博物馆或者美术馆游览时,总会被那些艺术品的魅力所折服,驻足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显得那么神秘,敦煌的壁画也是那么虚幻缥缈,兵马俑的宏伟庄严令人惊讶,人们羡慕古人天人一体、物我合一之美,对酒当歌、把酒临风之美,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节奏加快,更有许多人向往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庄子曾说,天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种自然之美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在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人间美景,让人赞叹。柏拉图认为:美不是具体事物,美是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他所表达的是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一个人或者一幅画,不同的人对此的见解是不同的。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如参观画展、走进大自然、欣赏美术作品等。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人们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一些不满或者消极的情绪都会消失,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安详。一个国家也需要懂得审美的民众。审美意识强的民众必定不爱好争吵和暴力,更容易获得内心的平衡、达成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他们不仅会在自身爱好的事物中获得审美的满足,甚而还能有所创造、创新和发明。发现美之后,随着审美情趣的提高,应该追求更高的生活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脱离低级趣味,形成正确的人生理念,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符合大多人的利益。我们应积极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三、发扬创新精神_创造美
人们发现美和欣赏美,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生活需要美,人们通过打扮让自己变得更美,正是这种打扮也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美。然而,打扮不当,则会有适得相反的效果,“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就是最好的印证。其实,穿着中所谓追求美,只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简单大方,彰显气质就好。现代人需要将外在美与心灵美统一起来,外在的美是暂时的、易变的、浅显的。而内在美则是长时间、强烈的、深刻的,将二者辩证的统一结合起来,方能更加完美。个人之美与社会之美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同样可以理解成社会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马克思曾提到,社会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民群众才是美和艺术的创造者,因此要积极发挥人民大众的作用,从而也服务于人民大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思想为指导,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理论魅力应该得到大力的彰显。每一个人都追求美,向往美,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也到处闪烁着美的光彩,我们只有学会发现和欣赏各种美,才能真正使自己的心灵充盈起来,完善起来,美好起来。我们与其怨天尤人,到不如扪心自问:我们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美好的事物?
【参考文献】
[1]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
[2]朱鹏飞.梁启超“情感说”的人生论美学意义[J].武陵学刊,2015.
[3]任敬伟.发掘美、欣赏美、创造美[J].贵州教育,2001.
[4]孙群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J].学海,1996.
[5]张玉能.实践创造的自由与美和审美[J].汕头大学学报,2003.
篇7
“文道统一,文质兼美的文本是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又受到人文教育、审美熏陶和精神启迪的决定性因素。”[1]《大纲》中说:“培养审美情趣,主要是以文本作为凭借。”为此,学生学习和欣赏文本,要对那些蕴含着丰富内容、文质兼美、蕴情含理的选文产生感悟,获得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真谛,并在美的光茫的照耀下,孕育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实现理趣的回归和智慧的建构。“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而语文文本,可以说是各种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2]它要求语文教师以美为灵性,带着美学的眼光来思考一系列语文教育问题,以美的法则来优化和规范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在生命体验与学习维度上实现超越。然而,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却出现了对美育的错误理解,现就这些错误理解举隅一二。
一、为同而失差异
指在语文美育中尊重了学生的共同视阈,却忽视学生的美的差异。个体美的情趣存在差异性是合情合理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美的情趣的个体差异,才能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发现,才能从多个角度获得美的感悟。如果用一种模式去观照文本,更多地从思想上去规范文本,就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绿》表现的生命活力必须要解读成对蓬勃革命活动的赞美。这种解读方式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隔开,取代了文本,取代了活生生的人的体验,消解了美的主体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教师要在不歪曲或偏离了文本的情况下,合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认识和解读,加深他们对作家文本的理解,并提出自己个性化合理的见解。
二、为教而失文本
当今教学,“一种新的‘去文学’现象悄然而又堂而皇之的开始充斥语文,其对文学教育的杀伤更大”[3]。因为文本是语文教学的依托和根本。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和把握文本的特点,不能脱离文本本身进行美育,忽视通过文本来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会造成学生语文积累贫乏、运用能力低下。“失本”的文本解读的类型,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空洞和低效,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而且,脱离文本一旦成为语文文本解读的普遍现象并反复实践,那么必然会暗示甚至形成某种阅读“经验”,势必会导致学生阅读心理的浮躁、媚俗和对文本解读的肤浅、庸俗。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使语文文本甚至上成了生活常识、思想方法、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的角度的某种体现,脱离了文本本身,更脱离了对文本美的挖掘,无异于镜花水月。如有的教师教授《兰亭集序》,对文本的处理仅仅是让学生粗浅地浏览了一下,便丢之一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形式多样的有关兰亭的古代图画。结果充斥学生耳目的是与文本毫不相关的知识。虽然也能给人以视觉的美感,但没有对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极能触动读者心灵的美文进行好好地研读、感悟,而偏偏要去单纯地追求内容的丰富、知识的延伸,失去了语文的根本。
三、为政而失美感
语文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母语教育的特性要比政治性更具宽广的外延,要比思想品德更具有超越性和开放性。它以对个体的生存形态、生命意识为最终的价值关怀。文本的挖掘,即对深蕴着美感的文本的涵咏、品味和全身心的融入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着学生个体对语文美、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欣赏能力,久而久之必将收到怡养性情、健全人格、美化生命的功效。然而,有的语文教师把文本都贴上政治的标签。贴上政治的防伪标志,无疑将是美育的缺失。这种解读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在今后自己的阅读中沉湎于一种宏伟而神圣的群性话语体系,而把习得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系统隐藏起来。他们看到秋风扫落叶就会想到雷锋,看到一条黄牛汗流浃背地劳作就会想到人民的公仆。这样的话语给本来灵动的文本美感贴上了一个政治化的标签,对于个性灵动丰富的学生来说,无疑显得刻板、单一。
总之,作为语文课程的载体,语文文本的美学精神表现为培育和弘扬人的生命精神。一个个文本其实就是一种美的构成,一个美的世界,是一个个具体而微化、人化的自然,是生活的反映,是作家主观心灵的现实折射,是美的根本源泉。语文文本富含着多元的文化信息,凝聚着浓郁的美的内涵。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以上错误认识,真正地贯穿美育,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产生无穷的意韵与张力。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彭思武.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美的挖掘与创造[J].教育与职业,2004,(30).
篇8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修养 想象 实践 创造力
职业教育的根本点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事实上在我们对学生就业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专业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体现。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也同样提倡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审美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拥有较好的专业修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教学中,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如早晨,那迎着你上学的澄碧如洗的天空,灿烂的云霞,辉煌的朝日,欢飞的鸟雀,晶莹的露珠;还有那雨过天晴曾出现的彩虹,这样的美,你们是否有感觉到呢?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指出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不仅风景是美的,那动物也是美的,如长颈鹿身体构成特殊,它伸长脖子抬起头有6米多高等;还有那“缩龙成寸”的“一寸三弯”的盆景艺术在造型上也是很美的。当我们欣赏音乐、听到的不是各不相干、没有意义的音响,而是由节奏、旋律、音色等有机构成的,富有表现力的乐章。欣赏绘画、雕塑,看到的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色彩、形体的拼凑,而是可以直接感知美的形象,进入美的领域。
审美感受要从整体上感知事物的美,但不是把客观事物巨细无遗地复印在头脑里。人们的审美感受力的高低强弱,归根结底是由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比如组织学生郊游,野外写生,让他们尽情接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园林、花草等景物,通过直接观察生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亲身体验和反复比较那变幻无穷的色彩,具体感受认识它们不同形象特征的美,使审美感受力逐渐丰富、发展起来。一个足不出户,死守书本的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必然是贫弱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才能促进对事物的感知美和领会美,否则会存在破坏美的现象。
2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包括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甚至称它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例如,月亮的美,使人浮想联翩。以李白赏月来看,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相似联想;待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把明月和故乡联想在一起了;当他说:“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的诗句时,已是用来抒发自己辞亲远游追求理想的感情,对月的欣赏的地步已进入想象境界了;到了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赋予月亮以生命,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他在晚年更写了“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这种超凡脱俗,富于哲理性的诗句。可见,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能进入真正欣赏的阶段。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呢?
首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接触自然,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性亲近自然和人生,留神观察,才能发现、挖掘出生活中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来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美的世界之中。 其次,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想象是客观的,但不是随意的;是自由的,但不是想入非非的。人们虽然由于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个性气质的不同,给想象染上浓厚的个人色彩,但总还是要受到客观事物制约的。如我们可以把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想象成一位高风亮节的老者,却不可能把它看成是一位苗条俊秀的少女;不能把春风摇曳的垂柳想象成一个粗壮有力的彪形大汉。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事物审美对象的特征,想象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方向展开。第三,要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大量生动的形象,如体育运动、舞蹈,动物跳跃的形象等等,通过想象、综合、加工、创造新的形象。形象记忆愈生动,情感记忆愈真切,想象也就愈活跃。所以,要教养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强记忆力,提高想象力。
3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认识和理解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人们对审美对象的评价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时,一方面要“入乎其内”进入“角色”,通过感受、体验,被对象所感染和吸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又是要“出乎其外”,即直接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同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进行理智、冷静的分析和思考,正确、深刻地理解对象的内容和性质,使欣赏活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把共鸣与鉴赏统一起来。
4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育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创造力。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审美过程中,人们观念中形成的美妙的构思,还是属于认识性的东西,还必须自觉地运用技能技巧,进行实际创造,以物质形式来表现出来,才算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审美创造不可能凭空进行,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依据。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总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产品,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比如音乐用声调旋律,绘画用线条色彩,舞蹈用形体动作,文学语言来表现等等。所以,艺术的物质媒介规范着艺术的内容,决定审美创造的手段和技巧。
篇9
关 键 词: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2-0070-02
数学不仅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而且在开发心智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场所,应更加重视数学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不可用数学表述。”这是对数学与各专业关系的经典描述。数学课与其他各专业必修课相辅相成,数学问题来源于具体的实际问题,而具体的实际问题又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英国自然科学家、哲学家罗杰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这客观地说明了数学对于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的重要性。比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概率相关知识的同时,需要重点掌握统计初步知识,另外一次、二次、对数、指数等函数知识在解决生产、销售、产值以及财务管理、财产核算、再投资与储蓄等实际生产问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课的教与学,对数学有相当的依赖性。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就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数学教育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是科学解决问题的工具,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比拟的,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审美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 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哪里就有发现……”沙利文说:“优美的公式就如但丁神曲中的诗句;黎曼的几何学与普兰克的钢琴合奏曲一样优美。”的确,数学本身体现着简洁美、抽象美、对称美、统一美。
简洁本身就是一种美, 而数学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简洁。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并且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想要具体地写出圆周率,几乎不可能。然而,用数学符号?仔却可以精确地表示它。1737年, 欧拉最先提倡用?仔表示圆周率。一个古老的数列――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它的构造非常简单,用途却相当广泛。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研究领域,斐波那契数列都有着直接的应用。
数学的简洁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数学的抽象美。恩格斯这样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因此数学虽研究事物的质,但任一事物必有量和形,这样两种事物如有相同的量和形,便可用相同的数学方法。数学就必须抽象。”据统计,每个人的头发约有20万根左右,那么在一个20万人口的城市里,就至少有两个人的头发根数是一样的。这个结论是利用抽屉原则推出来的。没有抽象的数学思维,这个问题真是难以想像。美国前36任总统中有两人生日一样,3人死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天,这种“巧合”从概率角度去分析似乎就见怪不怪了。
对称在数学中的表现是普遍的。代数中,正数与负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正弦与余弦,正切与余切,正割与余割都可视为对称概念。从运算角度看:加与减、乘与除、指数与对数、微分与积分等,都蕴含着明显的对称性。几何中,对于平面的情形,有直线对称和点对称,即我们所说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对于空间的情形,除了直线对称和点对称外,还有平面对称。比如,正方形、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体、球体更特殊,不仅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还是面对称图形。正是这些漂亮的图形绘成了图案,构建了美轮美奂的建筑,然后形成了我们眼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统一是数学内在的特征。笛卡尔通过解析几何坐标的方法,把几何学、代数学、逻辑学统一起来。古希腊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全部二次曲线――椭圆、抛物线、双曲线都统一在圆锥里,这是因为它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平面去截圆锥面而得到,因此,它们统称为圆锥曲线。圆锥曲线与航天学中三个宇宙速度联系在一起,当物体运动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其轨道为椭圆;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其轨道为抛物线;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时,其轨道为双曲线。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结果。
数学所揭示的规律可以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学习数学的过程更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所折射出的各种美。这些都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审美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一个具有数学素养的人,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在观察问题时,善于抓住其中的数学关系, 在局部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的考虑。例如,数学史上著名的德国哥尼斯堡的“七座桥问题”,数学家欧拉将其抽象成“一笔画”问题,并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图论与几何拓扑。
数学是世界上迄今开设最普遍、 时间最长的学科,其作用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学好数学,是成为一个专业人才的基础。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必须高度重视数学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J]. 高等数学研究,2008(1):20-24.
篇10
关键词: 高职 美育 声乐教学 美育渗透 专业知识教学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美育手段进行思想教育,是审美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环节,能促进人的情感世界的升华,提升人的文化表达能力,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而促进德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声乐教学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其根本特征是在审美中完成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一个教师每次对一位学生上课,但它同样具备了现代教学原理中课堂教学的三项基本功能,即知识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及能力和个性发展。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我深刻体会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声乐教学中更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美育教育。
一、从声乐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渗透美育
如何把声乐发声技巧训练与音乐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高职声乐教学走出纯技巧训练的误区,充分实施其美育功能一直是一个难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就无法进行高难度作品的演唱,就无法感受并表现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各种情感,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因此声乐课堂上,要切实培养学生驾驭声音的基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也应突破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学的着重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上转变成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上。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接受能力及生理条件来制订声乐作品,在声乐学习中,无论哪种基本技巧的训练,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急于求成是学习声乐最大的弊病,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形成难以更改的毛病,使学生丧失学习声乐的乐趣和信心。让一个没有基础的学生超出其能力范围去唱难度较大的歌曲,他除了用嗓子喊叫外,没有一点技术可言。而一首适合学生能力的歌曲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把基础技巧应用到歌曲中,这样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能够感觉到成就感,获得美的享受。在给初入门的学生上课时,我常把《故乡的小路》作为练声曲。练习时从1=D开始,以半音向上移至1=E或1=F,然后又以半音回到1=D。这首歌短小而精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也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在歌唱时就会最大限度地把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放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比枯燥的发声练习愉快得多。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美育的精神,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真切体会音乐的美,从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和快乐。
二、从声乐作品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美育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例如《铁蹄下的歌女》、《嘉陵江上》、《黄水谣》、《松花江上》这类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使学生更深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及其伟大精神的内涵;《我爱你,中国》、《长城永在我心上》、《党啊,亲爱的妈妈》、《长江之歌》这类作品,主题明确,深情地倾诉着中华儿女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通过演唱这类歌曲,学生懂得了祖国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分量,懂得了祖国就是母亲,一往情深地爱着她。《嘎俄丽泰》、《嘎达梅林》、《玛依拉》、《茉莉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牧歌》、《阿里山的姑娘》这类作品,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演唱这类作品,学生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熟悉了各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唤起了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住长江头》、《那就是我》、《高天上流云》这类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艺术性,充满了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通过演唱这类歌曲,学生的内心进入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会对道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一种有选择而又有推动的作用,同时让学生感受了音乐本身的美,通过演唱,可以训练学生提高艺术品位,从而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从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二度创作”中渗透美育
声乐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它是“二度创作”。俗话说“同一首歌曲,一百个人唱一百个样”,这也就是音乐审美过程中创造力的表现。它是根据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声音技术、歌唱心理、驾驭能力等诸多因素微妙地表现出的一种形势,也是演唱者在演唱中渗透出的美育的理解。“二度创作”的质量取决于演唱者的诸多因素,但是对作品的审美过程尤为重要,同时要尊重作品,良好的审美过程会使声乐作品演绎得更加完整,继而使学生的审美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都应真正做到: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让美的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让美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求知欲望,得到美的享受。通过声乐感受、鉴赏、表现、创造,以及相关的声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
参考文献:
[1]叶林著.艺术歌曲的发展问题.人民音乐,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