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生活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生活的表现

篇1

【关键词】写作兴趣;情感体验;喜欢写

湛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河,如茵的翠草,沁鼻的花香,这样的家园我们喜欢;没有农药污染,没有激素催熟,自然长成绿色食品我们最爱。那么,小学生的作文呢?怕些,抄写,谈写色变,师生也不喜欢也不爱,面对这种现象,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学生喜欢写作文?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学生的作文也变成绿色呢?可爱的你们,想知道吗?

一、要开放课程,展示生活的

写作文贵在一个“真”字。真是的作文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容易写的具体感人。记得有一次,我给我的学生们上作文讲评课,突然恰巧那天因为停电,食堂让大学生给我们提前送饭,我灵机一动,立即改变教学内容,把讲评课改为写作课。我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送饭同学的外貌、动作、表情,并让同学也去抬一抬全班的大饭箱,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让他们把所见的感受写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要开放题目,展示生活的幽默

如果我们留心学生的生活,会发现他们最爱看笑话、漫画、小品。诙谐风趣的老师也最受欢迎。所以当学生作文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时,就选一些能唤起学生表达欲的来做。那次,那天我曾和我得学生们,忍俊不禁,开怀大笑又沉思很久,那天的作文也是情思涌动,自然鲜活。那天,刚走到教室,我边说,今天我们不上作文课,今天我们就来做游戏。游戏开始了,我在黑板前自己画了一张简笔画――笑脸,小脸上没有嘴。之后蒙上一个同学的眼睛,请同学自己到黑板前来,让他在笑脸上填上嘴,其余同学认真观察,观察同学的笑,观察蒙上眼睛同学的走,感觉同学紧张的心,和做盲人的艰难。感觉开心时的捧腹大笑。又感觉在蒙眼艰难时体会人的心,感觉怎样去帮助别人,个别情节处提生诉说,同样情节处多人感受,体会相同的事,不同的感觉。最后,面对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进行爱心教育。我记得那天的作文课,我只是按上面的提纲和同学一起做的游戏,没有要求同学去研究作文的写法,没有要求句子的华丽,可是当学生在游戏中,在幽默里竟能清楚的说出动情之处。让人很是欣慰。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

还有那次,走进教师也没有提“作文”我独自坐在学生中间,好像很怕很怕的跟同学们讲了一个我做的梦。记得那天的教室里也是好静好静,当我的梦随着我得一声叹气结束时,同学也跟着叹息。叹息里,我问,谁还能给老师讲一个梦?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手,这时我适时而说:“这样好吗?把你的梦写信给我看好么?”只看见,小手刷刷的都在认真的写着。这节课的作业是以《猜》为题,

①猜物

②猜心

③猜今年的生日礼物

④猜今天的晚饭

这节课我想,我又成功了,因为我让学生喜欢上了写,淡化了学生写的心理障碍,激起了我喜欢写的创作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作文是不是有了生命的绿色是色彩呢?

三、要激活语言,在生活中放飞灵性,展示生活的情

生活是快乐的,是情趣盎然。如果不用心去体会,便会无声的从指缝中滑过,所以用心体会,展示情感很重要。有一次我上作文课《我爱四季》,我记得那是一节公开课,我得学生们在我不断地启发下,表现的非常活跃,公开课进行的也比想象中顺利,孩子表现出色,临近下课,只要简单的小结一下下,这节课就结束了。然而一直沉默的张亮同学却突然举起了手,他的声音很小,但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跟冬天可以么?”霎时间,几乎所有的老师同时转过头去望着这个奇怪的孩子。

忽然他的同桌气呼呼的站起来说:“他是个怪物,他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我爱我的妈妈,”这时下课铃响了,我没有打断张亮同学的发言。

“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扫不完的落叶,到了冬天扫不完的雪,我爱我妈妈。”我哽咽着微微点了点头,我抬头用渐渐模糊的视线环顾所有人的时候,只见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举起了右手赞同。

这节课我得了特等奖,但并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对我说,老师你真好,你可以让我不爱。

作为老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大的心,这个心宽大到允许学生不爱。在他的不爱里或者藏着的就是爱,我们一旦发现了这种东西,是不是便懂得了爱了呢?而那属于灵性的、生动的、绿色的东西,是不是就在其中了呢。我们的绿色作文还会远么?

三、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展示生活的美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教室应该带我们的学生走进自然,让春天的一丛绿、夏天的一丝凉、秋天的一片红叶、冬天的皑皑白雪,触及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让我们的学生的视野中,有柳树发芽,有蝴蝶翩翩,有小河缓缓,有鲜花盛开,让学生感悟绿色作文。

所以,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慢慢发觉,那扇作文之窗,已被我们轻轻打开。打开了窗就会感受到窗外的风跟阳光。那么,绿色的作文还会远么?当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小学语文习作姓“小”。作家陈祖芬也说的好:“人总是要长大的,可眼睛不要长大,人总是要变老的,可心不要变老,不长大的眼睛是童眼,不变老的心是童心。”小小的孩童,本就该自然、自我、自由、自在的会写,那么孩子自己就会自然的发现,习作的源泉,想些,爱写,善写。慢慢的心理、心灵、心扉、心声便会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那作文的言内之意,言外之意,便像窗外的花香一样,扑面而来。所以,亲爱的我们,让我们播种绿色作文吧。让学生的童年在绿色作文中,赏光,成长,健康……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庄腾飞.变“要我写为我要写”[J].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3(11)

[2]程尚荣.童心:游戏,创造与幸福[J].小学语文教学,2015(3)

[3]刘金香,胡华杰.小学语文习作姓“小”[J].园地,小学语文教学,2012(12)

篇2

这两种题型,各有各的基本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题型,把握思路,做题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

一、修辞句

此处的修辞除了指高考明确的几种修辞方法外,也应包括广义的修辞,即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技艺和方法。

基本解题思路:一、明确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方法。二、此种修辞方法的效果如何。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及作用。

举例:2008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5题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第一小题“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我这样指导学生:

首先问:观察这里的句子,研究其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这句话采用了修辞,而且有深层含义。

二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比喻。

三问: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很简单,比喻的效果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四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开始思考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感,最后形成共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看见绿色林带的惊喜”。

以个人观点,学生的答案不仅符合参考答案,而且更精确完善。

例二: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13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指导学生的过程:

首先问:本句有何特征?

答:运用修辞。

二问:什么修辞?

答:“似雪如金”为比喻,“挤满枝头”为拟人。

三问:效果如何?

答:比喻的好处,生动形象;拟人的好处,具体生动。

四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海棠等众花缤纷开放的艳丽色彩与蓬勃生机。

将这样的结果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予以拆分,正好得出需要的结论。

二、含义复杂的“长”句子

这个“长”,并不是指结构有多复杂,而是指内涵的丰富性。高考考查的句子含义,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文章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而这些句子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往往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根据逻辑上的含义可以把它切分为前后两块。先切分,再结合文章内容去解读就方便多了。

例如: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第14小题:“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原句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第二层指向现实“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解读,作者池莉从物件的功用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关注领域的变化,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同一件事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由衷赞叹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我们比照答案内涵和原句子的前后两段,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提供两个供思考的例子:

1.2008年天津卷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参考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敦煌彩绘和线条等实物,及其带给后人对于先民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理解。

2.2009年山东卷第20题第1小题:“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含义。

参考答案: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篇3

一、绿色教学是自然天成、源于生活的教学

绿色是生活中昀富有生机的颜色,综合实践活动并不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是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如三年级《洗手的学问》这一活动主题引入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个小片段:有位学生放学回家后没洗手就直接拿着苹果吃了。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场景立刻引发了学生的共鸣。随即“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吃东西之前要洗手?”等系列问题的抛出,抽丝剥茧中引领学生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相关主题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来源于生活的主题活动开展起来会让学生觉得不是在学习,就是在生活,是在活生生的的情境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体味成功的喜悦。因此,不管是活动主题的挖掘还是活动导入的设计,都要缘于生活,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探寻真谛。

二、绿色教学是倡导自主、富有生机的教学

绿色课堂崇尚在平等、民主,关爱的价值观中,催生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与发展性的生命之树,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让学生的灵性得到昀大限度的张扬。在综合实践开题课中,这种张扬就体现在自主设计和交流活动方案上。学生通过小组商量,集思广益,自主制定出活动内容。富有灵性的课堂还要培养学生勇敢表现,主动积极的性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锻炼的机会。围绕“洗手”,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洗手,我们可以了解些什么呢?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也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一些相互关联,能够合并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而一些能直接找到答案,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则当场解决,从而筛选出研究内容。关于洗手,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洗手;洗手的好处;洗手的现状调查;怎样让大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等。在活动方案的交流与完善中,一方面陈述者得到了“意

志品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锻炼,另一方面倾听者也学会了思考,可以就方案本身提出看法,也可以对陈述者的表现作一番评价。在这里,没有优劣,没有对错,只要你想说、你敢说。另外,陈述者与倾听者还可以相互质疑、辩驳,使活动方案更加完善。如某小组在交流“洗手的好处”这个活动方案时,设计了一个实验,把没洗过的手和用肥皂洗过的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位同学发表意见说想得是不错,但是怎样让其他人都看到在显微镜下的情况呢?我就顺势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讨论,昀后在七嘴八舌中,认为可以把观察到的结果画下来。这时的我不再是一个指挥者,而是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

三、绿色教学是持续发展、着眼未来的教学

“绿色教育”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潜力的

开发,注重技能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会涉及到大量

的调查、访问、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实践和技能应用”的学习活动。因此,我就结合实例对学

生进行了指导。在制订“怎样洗手”这一主题的活动步骤

时,同学们想到了采访校医,而怎样采访,对于三年级的孩

子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这时,我就把一段杨澜采访刘翔

的视频录象播放给大家看。同学们在形象直观的事例面前,

一下子找到了采访该注意的问题,如仪弁大方、事先约好时

间、想好问的问题等,为接下来的活动乃至将来的生活实践

奠定了一个基础。

四、绿色教学是多元评价、实现自我的教学

篇4

【关键词】陕北地区 民间服饰 服装色彩 配色特点

一、服装离不开生活环境

服装是表现人类生活的状态美,服装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们生活的环境。因此,陕北民间服饰特点与当地黄河文明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历史上,延安自汉代到明代就是边塞要地,连年的战争,使得当地百姓朝不保夕。落后的生产资料,逼迫出巧手的陕北妇女,从身上的“皮袄”外套,到绣花鞋垫、腰间绣花钱袋,都是家中妇女从织土布到剪裁制作一针一线亲手完成的。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多文化融会地区生活的人民群众,必然渗透着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并且通过服饰的特点和色彩,立体地展示在妇女巧手缝制的服装以及配饰上。

服装的色彩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外观印象,最具冲击力地打动人们的心灵,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不同的服装配色组合,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传达出服装的文化气息。华梅在《服饰民俗学》中指出:“服饰上的色彩惯制不像款式惯制那样能够找出全人类的一两个共同点。服饰上的色彩惯制是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地区不同,色彩各异,对于服饰色彩也有不同的喜好和寓意。

二、环境决定服装色彩心理取向

服装色彩具有环境因素决定色彩心理的特性。换句话说,环境是服装色彩的场所,人们因为生活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对服装色彩的偏好,探索、寻求心理追求的配色规律。

例如,陕北地区百姓生活在单调的黄土色环境中,使得人们心理向往绚丽的颜色,追求纯度高的颜色【内容摘要】陕北地区是指陕西北部,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它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由于这里拥有高原和土坡的地质结构,形成了黄土漫天尘飞扬的独特环境。但也正是这片黄土色,造就了陕北民间服饰的绚烂色彩和配色习惯,为单调的黄土高坡点缀着一抹浓彩。

【关键词】陕北地区 民间服饰 服装色彩 配色特点。所以,延安民间服饰的色彩吸取了剪纸、刺绣、布贴画等民间艺术的配色特点,追求色彩绚丽、对比强烈的浓郁西北地域风格。

延安地区民间服饰色彩的特点,受土家布染色工艺制约。因为,土家布的传统染色工艺条件有限,复杂的色彩由于受民间工艺制作技术的制约,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再加上长期的色彩习惯,渐渐就形成了以红色、黄色和绿色为主色调,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搭配鲜艳配色装饰的延安民间服装色彩习惯。

三、陕北民间服饰色彩分析

陕北地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从剪纸艺术的红窗花、婴儿诞生挂红线、大档裤的红裤带、精美刺绣的红肚兜,到结婚礼仪的一身红衣等,生活的每一处都体现了“红”的吉祥喜庆。

红衣常常在喜庆的场合穿着,并且常运用对比色突出视觉中心。从服装色彩学的观点分析,红色的纯度高,光波最长,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运用在服饰上最能传达奔放、热情、喜庆的感觉,表现为一种健康、积极、幸福、喜悦的个性。红色的灯笼让人觉得喜庆,红色的大枣使人感到香甜,红色的肚兜让人感到温暖。绿色,相对比较温和,是植物的象征,给人宁静、年轻、朝气的感觉,与任何颜色搭配均能展现出沉稳的调和感。在陕北地区民间服饰中,绿色在红色的对比下,给人陪衬以视觉平衡。黄色系也是陕北常用的色彩,黄色代表着跃动、飘逸和希望,给人阳光、活泼的感觉。独特的中国文化赋予了黄色高贵、富贵的心理特征,更显得格调清新和明亮,同时也有吉祥的寓意。

红配绿是陕北民间最常见的服饰色彩搭配。人们常说红配绿俗气,这是因为城市追求清新淡雅的色调,所以这种大红大绿的色彩成为乡土文化的标志。对比鲜明的红与绿,更衬托出了黄土地上少女的妩媚和娇艳。但是,服装的色彩是与环境比较的,正是在延安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丘陵沟壑风沙漫天的一片黄土高原环境中,这种服饰色彩喜庆、质朴,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得到最大的发挥。

除了从审美的喜好选择色彩,陕北人对色彩搭配还有着独特的寓意。民间常说的:“红搭绿,一块玉”“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间黄,喜煞娘”等。其中包含服装色彩的象征功能性,足以表达精神作用大于物质作用的信息。不难看出,老百姓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去理解色彩的,民间服饰的色彩也有吉凶福祸的寓意,并且反映了喜庆吉祥的色彩运用。所以,用色浓烈、艳丽、鲜明是陕北地区民间艺术与服饰遵循的色彩风格,是陕北民间服装的灵魂。

参考文献:

篇5

19世纪,人们吃的是温饱;20世纪,人们吃的是美味;21世纪的今天,人们吃的是健康!

很小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住。每一次奶奶叫我吃饭,我都会噘起小嘴,皱紧眉头。因为那时只有白菜、土豆和一些简单的饭菜,这菜还好点,饭更是难咽。我记得还吃过和了白面的窝窝头儿呢。爷爷一看我这样,就会把他的老历史翻出来教育我,他常说:“你现在已经很幸福了,我们那时连玉米面还得一个星期才能吃一回,平时就吃玉米叶煮的大锅粥!”

我上小学时,家里的生活水平就提高了,吃的食物越来越多样化了。我和爸爸、妈妈常常回奶奶家聚餐,想多陪陪他们老人家。每次我去,奶奶都会做一大桌好吃的:水晶蒸饺、溜鱼花、炖小鸡……每次我都吃得不亦乐乎!

现在吃饭不光要菜好,还要味道好,所以我们家偶尔也会到饭店就餐,吃一些异国风味。吃的种类越来越多了,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也提高了,都喜欢吃绿色食品。就像爷爷常说的那样,“东西越来越丰富,可吃的越来越没味,真怀念以前的‘窝头、咸菜’啊。虽然少,但特别香,吃了特别舒服,不像现在的‘孜然羊肉’、‘铁板牛排’之类的,一股子怪味,吃了让人反胃!”所以现在都提倡吃五谷杂粮,吃绿色、吃健康!

饮食的变化,也代表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脚步的加快,我们的生活正走向繁荣。

21世纪的今天,需要的是人才,是希望!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献上一份力,让我们国家早日融入先进国家的行列!

教师点评

吃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吃”也发生了变化。小作者细心观察生活,以时间为纵线,展现了三代人生活中的“吃”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小的时候,饭菜难以下咽;读小学时,饭菜开始多样化;现在,饭菜已经表现出“异国风味”。通过不同时期“吃”的对比,表现出饮食的不断变化,赞美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全文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满足与热爱之情。

篇6

关键词:简朴;绿色;消费心理无印良品(MUJI)是一个Life style Store,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商店。它源于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代表的是“简洁朴素、自然环保、注重设计”的理念,正如网上有段介绍它的文字这样写道:“无印良品(MUJI),是当今日本以至世界都相当知名的品牌,它的设计理念、美学主张、素材选择等等,已经超脱了商品品牌的局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MUJI意为“No Brand”(无品牌),然而靠着它的无华简朴及还原商品本质的手法,追求低调的无印良品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No Brand”(无品牌),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牌胜有牌的境界。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态度:“无印”,即拒绝贴上一切标签,提倡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良品”则凸显出这种生活方式内在的高品质特征――简单并不等于无要求,朴素也可以很优雅。无印良品的最初构想是以“素材的选择”“工序的检讨”及“包装的简略化”为主题,来制造各种家庭用品,追求自然的风格、简朴的设计,并结合生活的实用性。所采取的法则是“回到商品的起点”,先考虑它的技能,制造出最简单的商品。同时,相比较产品的规格或者外观而言,更注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希望能够提供改善人们的生活真正有意义的产品。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生活的态度:简单、朴实、自然,并且富有质感。因此,在它的理念中从不强调所谓的流行感,所有产品的款式和设计都不会随着潮流而走。与此同时,也不赞同标榜自我文化的优越性,不强调个性的凸显,所展示出来的永远是一种低调的自我品质,以及更接近于自然的存在姿态。

在无印良品的理念中,除了“无印”的简朴、自然,还包含这“良品”之精。朴实无华并不代表向品质妥协,在设计上的简约风格也并不是一味地奉行极简主义,真正的意义都在“良品”,制造和提供高品质产品上。“朴实无华”的概念不仅仅是产品外观上的一种表现,而是落在许多事物和方面的。例如,无印良品不讲究外包装,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过分的包装修饰,多采用有统一性的,简洁的包装出售,既简洁商品又节省地球资源。在制作过程中也尽量节省能源,利用各种自然的素材作为原料、设计造型简单等。虽然在创始之初,无印良品以No Design为目标,可是发展至今逐渐发现,刻意地省略创意设计反而无法创造出优秀的商品。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拉动消费的审美需求,设计的使命之一就是完成相应阶段的产品设计,这也不可避免的提到设计心理学,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设计与消费经历这各种考研,现实的很多成功案例都很好地运用了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模式,所以这次主要以无印良品为例来分析。

无印良品之所以崇尚“朴实无华”的概念,简洁商品和包装,不做任何多余的修饰,强调以人为本,也是一种绿色的,健康的生活态度。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策划的“REDESIGN――21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会中,坂茂的卫生纸再设计方案以方形的纸管取代平常的圆筒纸管,若拉扯用四角形纸管做成的卷筒卫生纸时,就会发出咔咔的声音,在生产阻力的同时也在提醒使用者要减少过度使用而造成的能源浪费。这种运用环保理念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倡导绿色消费的作用。在设计的同时,要将设计与社会环境、人与设计进行合理化考虑和安排,为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唤起大众对绿色消费习惯和绿色生活理念的关注与支持,进而促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保护和消费者健康,无印良品规定不得使用刺激、敏感材料。由于对环保再生材料的忠实和将包装简化到最基本状态,无印良品也赢得了环保主义者的拥护,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此外,无印良品从不进行商业广告宣传,就如木内正夫所说:“我们再产品设计上吸引了顶尖设计师的想法以及前卫的概念,这就起到了优秀广告的作用。我们再生产的产品被不同消费群体所接受,这也为我们起到了宣传作用。”

针对与消费者的大众化心理也有研究的必要,从基本的角度来开,价格和价值首当其冲,最好的产品有最好的性价比,消费者认同你的价格是因为他认同你的产品的价值,或者是物超所值。无印良品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引导和影响消费心理,其具有人情味的设计也是最大的优势之一。人的情感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产品的人情味设计,就是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把握消费者的情感内容和表现方式用符合“人情味”的造型去求取消费者在心理上的共鸣,产生喜欢和愉悦的态度,唤起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人情味的设计首先是多元化的,增加设计的品种,是人情味设计的首要工作,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职业消费者的选择心理。正是这样,消费者能在无印良品的产品中找到了他们所能理解的情感语言,达到了情感诉求的目的。

从设计心理的微观分析,无印良品的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分别作了概念化到实际化的划分。消费者年龄、消费者性别、消费者喜好、消费者生活结构作为最基本的一些要素都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从宏观方面分析,又扩大到了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阶层。但是,这所有的不同因素却似乎没有冲突。好的设计产品是不以个别差异而被排斥的。有人认为,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将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或许,有人质疑过无印良品有一天会不会走到尽头。毕竟每个事物总要经过开始、发展、、结局的循环规律。无印良品作为一个主观意识下的产物必然也不会逃过这个轮回。但是,当一种设计化为一个系统化的名词渗透到人们意识之中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其中的魅力所在。参考文献:

[1]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齐江华.简洁质朴,返璞归真――解读“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J].当代艺术,2010(01).

篇7

室内装饰设施对于室内空间的合理应用以及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人们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对于室内空间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其色彩以及结构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建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室内装饰设计中,除了从物质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外,还要从精神层面出发,满足居住和生活的需求。要综合考虑色彩等因素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兴趣等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装饰的效果。从设计技术手法的角度出发,将现代艺术与家庭生活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掌握室内结构的特点,灵活运用色彩等装饰设计手法,使得室内装饰效果体现出一定的低于特点和民族特色,更好的实现其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并且体现出室内装饰设计自身的特点,便要结合建筑物的地域特点、业主的民族、生活习惯等,对室内装饰的方案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从而体现出该地域的特色以及业主的个人喜好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室内装饰设计中现代技术手法的应用也相应的增加,通过对设计的造型以及色彩等的灵活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具有美感的设计方案,更好突出建筑物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凸显其造型之美。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能够实现艺术形式多样化,并且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应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便能够推动室内光线、色彩、环境等相关因素的有效处理,从而更好的完善其功能。

2仿生设计及其特点

仿生设计是以自然为基础,通过对生物系统中的某些原理进行模拟,实现对自然生命外在形态以及内在功能的创造性应用,是在对自然原理模拟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及提炼等的一种构思设计,在当前的艺术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仿生设计是以自然物作为设计创意的起点,是对自然界中相关生物系统功能及其外部形态、色彩等综合选择应用于设计的一种活动过程。当前背景下,仿生设计成为连接自然与设计重要纽带,对于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仿生设计实现了仿生学与设计学的有机结合,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对于仿生设计而言,具有模仿再创作的特点。模仿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艺术形象的生动化和形象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仿生设计而言,在对自然事物模仿的基础上,对其形态以及表现形式等进行再创作,丰富设计内涵,使得仿生设计更为多样化。此外,仿生设计也体现了一种可以和审美的结合。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讲,仿生设计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的内容,推动了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它将仿生学和设计艺术相联系,实现了美术学原理与设计原则等于仿生学的内容有机结合,使得两者互为基础和支撑,从而使得设计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实现了科技和审美的完美融合。仿生设计的应用,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设计作品的趣味性,使设计对象更为生动活泼,从而更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作品的兴趣。以仿生基础进行的设计,有可供参考的自然界的原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进行追溯式的探讨研究,有利于仿生设计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交叉学科设计形式的存在,推动了设计艺术形式和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乐趣。

3仿生设计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装饰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手法和技术的应用,对于装饰效果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仿生设计因其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与绿色建筑、环保理念等相契合,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色彩仿生设计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色彩的仿生研究,使得设计师门更多的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功能,并从中寻求设计的灵感。将自然界的色彩功能应用到室内装饰设计理念中,对室内墙面等的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使其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更好的实现室内装饰的目标。从色彩心理的角度讲,不同颜色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比如绿色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相对轻松的心理体验,起到较好的压力缓解的效果;黄色给人轻松活泼的心理体验,使人们从中感受到希望,这些都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色彩仿生设计是当前设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对于色彩的仿生设计,要做到色彩和形象的有机结合,具体到室内装饰设计而言,要结合建筑物室内结构形式以及其功能要求等,合理搭配使用色彩,以给居住者带来更好的心理体验,满足设计的基本目标。其次,材质是仿生设计应用于室内设计的另一重要内容。仿生设计中,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系统的模拟,实现对自然物外部特征的仿生应用,比如对于石材、木材等外表的仿生。通过这种仿生材质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一种原始的视觉感受。对于室内装饰设计而言,材质的仿生设计,能够针对室内设计的特点,结合功能性的要求,合理的选择适宜的材质,营造出一种环保、绿色的生活环境。比如在装饰家居的选择上、室内墙面、厨房等的设计上,都可以应用仿生材质,提高设计审美效果的同时,也更好的满足生活的需求。以生活的需求为基础,对仿生材质予以灵活应用,并且有效的推动了装饰材料的改革创新,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利用,保证了绿色环保理念的贯彻执行。材质的选择应用上,要综合考虑室内装饰的功能性,比如,在地板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木质花纹的地板或者具有大理石花纹的地砖等,以满足人们对地面的不同要求;而墙面的设计上,可以利用仿生的墙纸来营造出不同的居住环境,丰富室内的色彩和形象,使其更为宜居。最后,外部形态的仿生设计丰富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内容。外部形态的仿生设计,是在生物形态基础上的一种模拟和创新,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综合应用自然物的外部形态,对室内结构、装饰品等的外部形态进行合理的仿生设计。该种仿生设计的应用,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室内的结构进行仿生,营造出更具自然特色的居住空间;而对于装饰品的仿生设计,则有效的增强了室内居住的趣味性,有效的提高了其整体的性能。在形态的仿生上,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仿生,也可以是抽象的,在具体的应用中,要结合室内的整体结构及功能等。比如,在阳台的设计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些花草树木等形态的内容,使得阳台充分发挥其休闲娱乐的作用,而在客厅或者餐厅的装饰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仿生设计的内容,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4结语

篇8

其不失精致耀县香包主要是端午节佩戴的,而且是以小孩为主,因此主要都是一些独立的小包,因为小所以更显得精巧,让人爱不释手;也有一些立体的大包,是小孩满月时长辈对其的祝福而给孩子做的,可以摆在家里作为装饰,也可以挂起来给孩子玩耍,既实用又好看。制作香包的都是一些农家妇女,她们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然后通过概括、加工、装饰等手法制作出来的,因而题材非常广泛,那么样式必然就丰富多样。从题材上看有动物、昆虫、家禽、蔬果等,然最常见的是十二生肖,各个都活灵活现、动态各异;从佩戴的方法上看,有头戴的,肩卧的,手腕戴的,胸前挂的,后背背的;从制作手法上看,又分软包和硬包,硬包又有平面的和立体的,其中花样繁多,样式各异,丰富多彩。

二、造型传神而写实

其也不失装饰美耀县香包的制作主体是农家妇女,特别以老艺人为主,有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看着走路都不灵便视力也变的有些模糊了,但她们做起香包来飞针走线,手脚麻利,那些东西好像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她们的心理、印在她们的手上,制作好的香包一点也不缺少精致与传神。她们都是以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为基础,因为熟悉所以制作起来更得心应手,造型上也会遵循写实并达到传神。如做的白菜香包,它的大小不超过四厘米的长度,却像是真白菜的缩小版,做的非常的逼真和写实,其中白菜茎部用白布做,叶子用草绿色做,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在绿叶子上用较深的绿线绣出整齐的叶脉,这样一个完整的小白菜香包就做好了。其中简单且大方,视觉上感觉丰富而又形象逼真,再穿上漂亮的小珠子,加上流苏,进而打破了白菜的素雅颜色,增强了装饰的韵味。还有一些大点的香包,主要是大人在小孩满月时给孩子做的,形式上以立体的为主,其造型更为讲究,手法丰富,由于大因而制作更为细致精到些。如布狮子,整个造型借鉴了舞狮里面狮子的形象,外形较大,做工更加精细且完整具体,整体用草绿色,肚皮用桃红色,把狮子背部和肚皮的颜色区别开来,遵循真实现象,然又没有绿色的狮子,这一点又有很强的装饰性,眼睛的形状也很独特,外眼角为尖形且向外斜上方倾斜,内眼角为圆弧形,眼珠子也会用立体感较鲜明的针法表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最具特点的当数鼻子,鼻头用四个小球体叠放成锥体,鼻梁用一个小圆柱变现,把鼻子的立体感很真实的表现了出来,手法上却又有很强的装饰感,非常形象生动。整个造型是写实传神,又具有很强的装饰美,这都是农家人的艺术,从中可以看出它是高于生活得,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祝愿。

三、色彩搭配

鲜明而对比强烈其也不失雅致民间艺术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喜欢大红大绿,色彩鲜艳夺目,香包主要是人们拿来在身上佩戴,要起装饰的作用,也就是要好看要醒目,因而喜用非常鲜艳的颜色,纯度高对比强烈。最喜用红、绿、黄等高纯度的颜色,达到鲜亮的效果。俗话说的好,红红绿绿图个吉利,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这些都是说民间艺术的用色和配色。如布老虎的颜色大部分都以黄色为主,肚皮下面用粉红色,眼睛为黑色,嘴是朱红色,其中为了表现的更为形象还会用白色布剪出一排牙齿绣上去,两颗电表性的虎牙也被表现了出来,整个五官都是用不同颜色的布剪出形状,贴到适当的位置上,再用彩线用锁边的针法绣上去,整齐中又有变化,这些颜色的搭配是整个老虎少了一份森林之王的凶猛,多了一份憨态可爱的神情,这些颜色都比较鲜艳,朱红、草绿、柠檬黄等都是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搭配起来对比强烈,视觉效果鲜明,然又有粉色、黑色、白色、灰色作为调节色,把太强对比的颜色进行调和,使其色彩鲜艳又不失雅致,单纯中又有丰富的变化,真是达到了艳不俗,淡适宜的特点,体现出人们淳朴的生活态度。

四、寓意

深刻而美好其不失民俗文化香包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把香料包起来的布包,然由于农村妇女各个都有一手好针线活,香包的制作也就越来越讲究,越来越精致。在耀县人们最重视农历的各个节日,端午节更不例外,到这一天人们给孩子浑身上下戴满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包,孩子们胸前挂的,后背背的,手上戴的,女孩子在头上也有扎的,都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老人们也会戴几个,祝福她们健康长寿,挂在家里则是驱邪镇恶,除瘟疫,驱五毒,老人们经常说戴在哪里哪里就不会有病痛,因而人们会在孩子的全身戴满香包,可见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诉求,体现了人们祈求平安幸福、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如在当地小孩胸前佩戴大蒜香包,预示着将来要走洲过县做大官,在头上戴预示着这一年不会头痛生病,这些都可以看出,农家人对健康的向往,对孩子将来的美好期望,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生活美好,为家乡争光添彩,为祖国多做贡献。“民俗主要是由下层民众创造,人人传习自我教化的习俗。”那么,香包更是这样,首先佩戴香包的习俗就是人们从很早就传承下来的,制作香包的方法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些针法、绣法、样式等无一不是,就是现在有创新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

五、结语

篇9

摘要 侗族民间绘画在黔东南侗族地区十分常见,主要存在于木质建筑鼓楼、风雨桥的檐间和内部墙体的装饰部分,其题材主要是反映侗族同胞的社会、文化生活,内容涉及到劳动、宗教、历史、祭祀活动和娱乐活动等,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特征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形象简洁以及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都充分展现了侗族民间的文化艺术。

关键词:黔东南 侗族 民间艺术 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 黔东南侗族民间绘画概况

侗族是中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其中贵州黔东南是侗族聚集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其中侗族的木质建筑、织锦、刺绣、雕刻等享有盛誉。

侗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木质结构的建筑最具代表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侗族的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典型代表是侗寨的标志也是侗族的族徽和旗帜,它发挥着侗族特殊的民俗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聚众议事等重要功能的鼓楼既是便利的通道,也是具有象征意义和风水意义的建筑,同时又兼具了民俗活动场所的风雨桥。这些重要场所的檐间、楼内四周以及天顶,都绘有大量反映侗族民俗文化的民间绘画,既有装饰效果又可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来欣赏。作品主要出自当地民间艺人之手,题材和内容都有约定俗成的规范,是对地方生活的解读是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侗族人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把侗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意识代代相传,研读侗族民间绘画作品不仅仅是趣味横生的图画,更是一个传授民族文化思想的阵地。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朴实的民族精神。侗族民间绘画艺术形式别具一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形式。较全面地反映了侗族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以及文化审美取向,是浓缩的侗族人民思想文化的艺术宝藏。

二 内容与题材

侗族民间绘画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是根据侗族人们的社会民俗、物质民俗、节气民俗、民间娱乐风俗、民间文学等为背景。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体现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结合实用功能的需要,描绘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兼具审美和教化的功能。题材以民间生产、生活、劳动、待人接物、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对生命对祖先的崇拜,也有民间琐事以及励志的典范故事。

1 物质民俗题材

劳动生活的题材在侗族民间绘画中是最常见和最丰富的题材之一,大到耕田、织布,小到生活琐事、田间趣闻,都是创作的题材。劳作的方法、节气的把握、织布纺线等在日常生活题材中表现较多,作品背景中出现最多的是山青水秀的家园以及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勤劳朴实是侗族人民的传统,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反映在各个方面,作品中有着丰富的生活情趣,记录了侗族的文化和历史,反映出侗族人民勤劳、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例如,一幅描绘在黔东南小黄侗族村寨的一座风雨桥上以俚语为题材的作品,描绘了侗家人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男人犁田妇女儿童在后拿着渔具捕鱼,画面题有“劳动人民粮为主,耕田工具照老古,披星戴月在干活,沐雨接风真辛苦”,是侗族人们勤劳品质的真实写照。

2 社会民俗题材

社会民俗包含了社交礼仪、人生礼仪和宗教祭祀等,在侗族民间绘画中都有涉及,其中以人生礼仪中的爱情婚姻题材为多。侗族的婚恋习俗非常讲究,一般要经过婚恋择偶、说亲、订婚、讨八字、迎娶等过程。一段姻缘必须通过多次“行歌坐月”、“爬窗对歌”、“坐仓脚信仰”等民俗习惯。这些丰富生动的内容自然是侗族民间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侗族是著名的歌舞民族,歌舞既是欢快的娱乐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表达情感和爱恋的媒介。表现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除了约定俗成的习俗外,更多地结合了歌舞的场景,从成年到恋爱结婚的表现到婚后相夫教子等都与歌舞结下了渊源。民间绘画作品中表现侗族婚姻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作品中还有表现提亲、迎亲、送亲、新婚闹洞房以及婚后生活的欢快场面,其形式多样是对侗族男女爱情生活的写照也是侗族社会生活的反映。

侗族民间绘画中还有表现侗族民俗节日的内容。在侗族有丰富民俗节日,主要有“扫阳春”、“三月三”、“青节”、“过侗年”等。《从江高增侗歌节》鼓楼装饰绘画作品反映的就是高增传统的侗歌节,画面中描绘了盛大的节日场面,有吹芦笙,男女对唱大歌,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民间艺术表演等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3 民间文学为背景的题材

侗族没有文字其民间文学都是以口承相传为主的,口承文学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等,主要是以民间传说、俚语和谚语形式出现。例如,高增鼓楼的一幅题为《天鹅山》的作品,描绘了高增侗族的来历。其作品中写道“高增之族福建归,江西吉安洪水灾,扶老携幼逃山界,无处安生行找宿,赴至天鹅山脚下,八宝吉地落安居”;还有一幅以俚言为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描绘了传说中的高增侗寨历史英雄人物吴相国带头亲自执锄开荒,带动大家一起开荒建设家园的故事。在画面中还写道“古人流传老辈详,我寨有个吴国相,手持铁杵百二重,地名芩靠开田塘,昼夜苦战不怕累,撬掀大石似禾仓,翻天掘地干劲大,为后子孙多收粮”。

4 民俗娱乐和传统竞技题材

侗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在劳动生活之余有着丰富的文娱活动和传统的宗教习俗。侗族大歌是侗族最富盛名的民间艺术,绘画作品中反映了大歌的盛大场面和侗族大歌的传唱与发展,有花前月下的男女对唱,有前辈歌师的传唱。小黄侗寨鼓楼一幅《嘉宾在鼓楼唱大歌》描绘的是在鼓楼大厅中央烧着篝火左右两边排坐着青年男女,上方有村寨长老裁判,动作各异表情丰富。鼓楼大门两旁聚集了观众为其喝彩,画面生动有趣,真实地反应了侗族青年对歌的场景。《侗寨童年传歌》是表现大歌传唱的情景,儿童围坐在篝火周围,歌师用心传授侗歌和乐器,描绘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历史和方式。

每逢重大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活动中少不了举行竞技游艺活动。竞技游艺中表现最多的是斗牛活动,其次还有赛龙舟、踢毽子、斗鸡等。斗牛是侗族人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 在黔东南榕江、黎平、从江等地尤为盛行。在民间绘画艺术中也充分反映出了这类的题材,无论是在侗族的鼓楼、风雨桥还是在别的地方只要有绘画的地方一般都能见到关于斗牛的作品。斗牛盛会一般都有吹芦笙以及歌舞表演的助阵,其场面热闹非凡,这些活动里不仅仅是反映活动本身,而是通过活动,教化人们尊重自然、尊重祖先、尊重生命,对后人有教化和启示的作用,寄托了侗族人民对美好前程的向往和追求。

三 艺术特色

1 制作工艺

侗族民间绘画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简单,易于就地取材。颜料是常见的粉质颜料也有用现代油画颜料的,工具是常见的毛笔和画笔等。绘画媒材主要是在建筑体的屋檐和厅内四周木质的墙体,在进行绘画时先用石灰抹平打底,反复几次使其平整,再打磨细腻使木板细腻、洁白,然后再进行作画,在绘画技法上类似于传统壁画的制作过程,勾勒填涂色块或是直接涂抹色彩以塑造形象,物象的艺术处理手法以平面性为主基本没有光影变化,最后在画面的四周根据需要添加传统装饰纹样,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

2 人物造型

侗族民间绘画创作题材都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在人物塑造上民间艺术家们融合了自然、朴素的世界观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形象以记录式的方法对客观对象进行描绘。造型手法简练概括,舍去繁杂的细节,在表现现实题材作品时注重画面的叙事性和环境氛围的营造。造型语言朴实简练没有特别的技法,一般是直接来源于民间艺人对生活的感受,大胆朴实的语言特点,不讲究笔触和体面关系以及光源变化。在表现民间神话传说类的作品时强调发挥艺术想象力,采取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体形象。如《吴相国》开荒一图,画面中为了突出吴相国的伟大,在整个画面中他的形象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只在右半下角描绘跟在他后面开荒建设家园的群众形象。再如经典的《斗牛》场面绘画中,强调夸张牛的体型突出发达的肌肉充分地表现出了牛的健壮与力量,增加了作品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3 构图形式

画面构图形式主要以“自由式”、“对称式”两大类为主。“自由式”在表现日常生活、神话传说等题材时应用广泛,画面形式主要根据实际的生产、生活活动的状态为蓝本,进行相对自由的构图搭配形成画面主题;“对称式”构图形式表现竞技和歌舞比赛时最为常见。如表现《对歌》的场面,由于对歌本身是以对称的队列出现,两队各有助阵的队伍,自然就形成了对称的形式。其次,表现竞技的还有《斗牛》、《斗鸡》等。

在画幅形式上以横幅为主,主要是适应鼓楼和风雨桥的屋檐以及内壁多以横幅为主的实际环境,因为大厅和桥内中间主要部位为空旷的观景设计,下部是栏杆、木板坐凳和靠背。只有在屋檐的内侧才有相应的隔板环绕,贯穿整个建筑通常为绘画的墙面,一般都是窄长的形式出现。在画幅特征上有独立的单幅画形式和多幅组画形式。

构图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观地表达情感,画面构成讲究突出主体,不受视角、空间、时间的局限,可在同一平面上表现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角度的相关情节事物形象、画面同时组合在一起。如描绘隔壁两个不同房间的情景,可以用一扇门、一面墙或是一根墙柱表示不同的房间,左右两边分别描绘故事情境。如描绘娶亲待嫁的情节,女方为难男方,要求对歌唱歌等待新娘出闺房的情景,既区分了两个不同房间的情节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趣画面。

4 色彩特点

一般来说,画面在颜色的使用上以自然界的色彩为参照,主观性的表现不多见,色调以绿色、蓝色、白色、褐色为主。色彩鲜明亮丽一般不用灰色,在配色上全凭侗族对生活中颜色的自然理解,大胆、自由不受任何色彩规律限制,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组合,具有显著的民族民俗特性。色彩的变化主要是依据现实生活中的色彩变化进行表现,一般都是简单统一的色彩为主。颜色之间一般调和不多,直接用相应的色彩描绘特定的对象,相近颜色的形象以反差大的颜色勾线以区分。画面四周的装饰纹样色彩强烈鲜艳,主要以红色、绿色、 蓝色,白色等为主,富有装饰性。技法主要以平涂为主,在层次表现方面只是稍加深浅的变化。侗族民间绘画色彩的特点是单纯中求丰富,简练中突出个性。例如,在高增风雨桥上描绘的一幅名为《收谷》的作品,图中人物身着秋装,老人多以深褐色为主,年轻妇女白色上衣褐色围裙,橙色的太阳黄色的月亮。画面颜色主要是以白、黑、褐、蓝、橙为主,在大面积的蓝色与橙色中点缀褐色与白色,色彩鲜艳而浓厚形成强烈视觉对比。色彩处理上既有客观现实性又有主观想象一面,同样是《收谷》中,人物在蓝色的天空背景下,地面和天空均为靓丽的天蓝色,处理手法上显示出概括和统一性。可见侗族民间绘画在色彩的搭配上既有主观夸张的成分又有现实色彩的写照,总的来看色彩是倾向于自然色彩描绘的,民间色彩气息浓厚。

四 结语

侗族分布地区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侗族长期的审美、劳作习俗以及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文化民俗直接影响了其民间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侗族民间绘画的艺术特征。侗族民间绘画画面和谐,语言质朴带有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构图大胆、造型夸张、色彩鲜亮。侗族民间绘画人物造型以及题材到构图都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内容形式,其题材来源于生活,以表现生活为主。侗族当代民间绘画创作群体是以农民为创作主体,创作出了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民间绘画艺术形式。侗族民间绘画艺术忠实于人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隐含着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注: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改项目(编号103501)《乌江流域民俗特色下的中国画创作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篇10

作文教学近年来倡导“绿色”,旨在让学生写出无矫揉造作之态,无扭捏空谈之腔的“绿色作文”。基于绿色作文的理念,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让学生以本色的姿态进入作文场域,获得话语的纤细、生动,赢得文字的朴素自然,从而自如的驾驭语言,自由的抒发感情,让作文教学绿树葱茏,惠及万千学子。

一、以课前序列作文为龙头

追寻绿色的本源,学生作文应是情不可遏泻于笔端的心绪流露,应是感情积淀浓缩而成的智慧结晶,是流淌着青春音符的生命活水。为此我十分赞赏台湾和国外写作训练中的口号:“写你自己”。理由是:除了你以外,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写记叙文,由于是用第一人称,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可以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锻炼完善自己的体态语。让他们能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文写作中去;因而文章写的形象生动,读的声情并茂。基于这样的理念,每当秋季新的学期开始时,一群花季、雨季的阳光男孩和阳光女孩,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高中,开始他们的学习之旅。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我便在一学年安排了以自叙文为源头的序列作文训练体系。围绕我——我的亲人——我的家庭——我的家乡;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班集体——我的学校两个序列,进行课前5分钟的自叙文训练。每堂语文课,掌声簇拥着这些花季雨季的阳光男孩和阳光女孩,走上讲台,诉说心曲,抒发真情,使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到舒悦状态。例如:王晓玲同学在第一轮《我》这篇作文中,写自己离家求学,初次住宿舍时的慌乱、无奈,语言幽默生动,赢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李菲菲同学在《我的家庭》这篇作文中写自己虽生长在农村,却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母亲常把大姐比作大棉袄,我是小棉袄,弟弟则是母亲的暖心炉”……梁裕婷同学的《我的同学》,则抓住班集体中每一位同学的个体特征,把二十三名女生比作二十三朵不同品种的花,把二十七名男生比作二十七种树木,构思别具一格。通过课前序列作文,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感情,尤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同时也意外收获到学生对语文课的一片“痴情”和“挚情”。

二、利用周记为园圃

如果说课前序列作文是龙头的话,我还努力为学生营造尽情书写心灵感悟的园圃——就是周记。学生在自己的周记中可以不受题材、体裁的限制,使用归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解读、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真实、真切、真诚的关注、体验生活。依据教材中写作部分的编排体系,我还为学生依次设计了如下文题:用心感受生活的:开学第一天;深入思考生活的:我对高中生活的理解;善于想象和联想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再现客观事物的:家乡的冬天;表现主观情意的:想家的时候……自由写作实践,则让学生就当前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尽情抒写。由于这些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写起来得心应手。正如女作家陈丹燕所说:“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习作,他们还会迅速的洗尽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能够让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尽情敞露心扉才是作文教学的新思维。例如:以元旦佳节为话题,让学生拟机短信贺辞,学生写道:

“岁月更迭,时序交替,金龙引吭高歌,骏马一跃而至。伴着新年的钟声,欢声笑语簇拥着我们一同迈进2014年的门槛!

——柴旭

“走进九班,女生聪慧,男生儒雅;走进九班,群英荟萃,群星璀璨。欢乐的爆竹在星空下燃放,缤纷的心情在教室里放飞!”

——古华

除此之外,我还在家长会前,利用语文课让学生给父母发短信。例如下面一组短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班的学子发给父母的心灵短信

一声呵护胜过千两黄金,一缕温暖抵过万里霜寒,一句问候送来甜蜜温馨,一封短信捎去万般心意。亲爱的爸爸妈妈:忙碌的日子照顾好自己,女儿永远祝福你们快乐到永远!

——朱鸿

锅碗瓢盆,叮叮当当,油盐酱醋,百味可尝。针针线线,操持一方。唠唠叨叨,母爱无偿。平凡的母亲,却成就着孩子不平凡的梦想!

——杨磊

我还尝试指导学生作诗填词,他们的作品得到市诗词协会领导的高度赞赏,许多精美的作品被刊登在《海兰诗苑》上,例如:

蝶恋花·贺神九飞天

李 皓

黎明梦醒待神舟。翘首遥望,飞船太空游。繁星闪烁缀银河,朝夕轮回绕梦悠。

欢歌高唱遍神州。豪情满怀,齐把凯歌奏。炎黄欢腾屹东方,神龙传人壮志酬。

相见欢·雪

邹帅

雪花飘舞漫天,洒满园,满目苍松映衬显傲然。

柳絮飞,枝头旋。梨花绽,无限冬趣萦怀尽欢颜。

菩萨蛮·游长白

崔英实

峰回路转清流急,延边儿女多豪情。

放眼眺长白,青山遮不住。

天池存碧水,山间飞瀑布。

这些在周记练笔中的尝试,虽谈不上格律严谨,却源于学生的真情实感、流泻笔端,在写作园圃中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三、贴近高考优秀作文

学生在经过了一段自由写作的训练之后,其写作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就应该及时趁热打铁,合理遵循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进入规范化的文体写作。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都应该符合文体要求,千万不要写成四不像,逐渐向高考优秀作文靠近。从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作文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表现学生自我、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为此高中的作文教学,就不能把学生们的眼光锁定在狭小的学业天地之中,而应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大舞台。作文就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文章才会有新意。

此外,近年来高考作文尤其倡导学生讲究文采,为此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时,注重美文的写作训练。只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恣意表达的空间,学生的内心感受就会自然流淌出来!此时的写作,不再是无病,装腔拿调,戴着镣铐跳舞,而成为学生抒写个性与灵性的一方天地,一种毫无顾忌的情感倾诉。这种美文的写作训练,源于生活,发自心灵,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水准的提高。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跳出了猜题押题跟风逐流的怪圈,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以考察学生叙事说理、辩证思维、构思作文的能力,其命题立意中蕴涵的价值取向,从内在的自我品德修养转向了对外在社会的评说。作文价值取向真正实现了考生思维的开放和思想的自由,引导他们直面社会和人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考生不断从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里走出来,以自己的文化视野关照多元的社会生活,对世间万物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内而外、呈发散式的辐射状态横向联结,鼓励学生以开阔的视野,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以青年人特有的血气方刚,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