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建设的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文化建设的反思

篇1

关键词 小学 回归生命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生命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好以文化促教育的作用,真正唤醒学生生命的能动意识,培育其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并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生命的道德体验。然而,当下大部分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在被灌输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有必要使学生在生命成长历程中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真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一、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宗旨

班级文化作为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树立培育学生健全生命的价值取向,把孕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养成作为其宗旨。

1.唤醒生命自觉的能动意识

教育是指向鲜活生命个体的,其意义在于唤醒个体的生命自觉,使其能动地主导自身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启蒙人的自我觉醒,通过不断地启发受教育者的人生智慧,促使其努力去发展智慧的人生。”[1]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教与学的交流对话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认知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各不相同。学生内在能动意识只有被唤醒,才能理解为何而学,感受到生命所承载的希望。因此,小学班级文化的创设要摒弃形式化和空洞化,真正回归到生命的自我觉醒。叶澜教授说过:“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无论在与外部世界的作用中还是自我发展的构建中,都是一个主动的人。”[2]每个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创建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有效激发其自觉能动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对待自身生命的成长历程。

2.培育热爱生命的情感反思

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全发展的生命,不仅强调肉体生命历程的完整性,同时注重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最大化。在基础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是影响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作为增强学生生命意识的有效载体。因此,回归生命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学生对生命责任的反思能力,从而增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所以,班级文化建设要回归生命,培育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其自我反思能力。

3.强化礼让交往的道德体验

教育的根本是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美好本性得以宣扬。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起到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尤其在与人交往中遵循文明礼让的道德风尚。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引领下对学生渗透礼让交往的道德教育,才能够使学生的美好本性得以延续。“生命是道德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道德是生命的精神向度,道德教育是培养生命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3]小学生只有懂得了礼让,在与人相处时才能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珍贵;只有懂得了尊重他人、换位思考,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内容结构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宗旨在于启迪学生的生命自觉,这一宗旨目的之实现离不开具体班级文化活动内容的实施。

1.发扬集体精神的班级日志制度文化

班级日志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协调和记录的一种形式,是对班级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的内容之一。师生之间借助班级日志交流,共同解决面临的相关困难,同学们在班级日志上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和探讨班级的信息,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亲密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4]。班级日志制度体现了学生在班级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是促进教师管理班级、师生与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良好渠道,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并发扬班集体精神。班级日志制度不仅方便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情况的掌握和管理,同时符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教育要求,从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2.彰显生命韵味的橱窗环境文化

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班级物质设施的布置和环境创设是一个班级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明显特质。学生在蕴含生命韵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体现了回归生命的以人为本。由于当前小学教育“功利化”的影响,学校和班级管理者往往忽视班级环境建设。班级中常见的是几幅名人名言和写满字的黑板报,有的班级甚至只有在应付检查时才更改黑板报内容。而和谐生动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愉悦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便富有成效。生命韵味的班级环境富有生命气息,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创新墙壁、黑板报等文化载体,使班级文化生动起来;通过创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读书角、摆放自然植物的壁橱将自然生命融入班级环境中,让学生关注自然生命的生长,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怀生命的意识。班级中多了活泼生动便少了沉闷乏味,蕴含生命魅力的班级橱窗环境于是得以有效彰显。

3.激发“同理心”的班会活动文化

教育是一项培养个体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5]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实践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通过班级活动为载体来进行。主题班会活动是当前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丰富的班会活动主题、灵活的活动形式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拓展生活空间,促进其有条理地思考、反思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理性地思考、洞察现实生活,主题班会活动须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同理心”则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想交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关键纽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来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6] 主题班会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同理心”,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团结友爱使班级向好发展;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重要一员,善行会对社会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主题班会活动要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采用生活化、普适性的素材以激发学生“与我同在”的“同理心”,提高其理性地与他人交往、与社会建立亲密联系的能力。

三、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路径选择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育人的有效载体,承载着帮助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使命。在关注生命自觉发展的基础上,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选择制度保障、社会组织支持和校内外活动拓展等系统化的路径方法加以营造,从而实现促进个体生命完整、人格健全的目标。

1.规范班级民主奖惩制度,形成班级精神文化合力

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科学规范的不断进步和健康发展,需要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班级制度作为保障。班级制度不仅要服务于班级发展目标,更要展现班级精神文化合力和班级凝聚力。落实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班级制度的前提是规范民主化的奖惩制度。民主化需要师生和谐交流与相互促进,体现学生个性与能力的自由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班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都应在班级发展中各尽其能。通过民主化的表扬、批评等奖惩机制帮助学生主动认同班级的发展目标和价值标准。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因为自己的贡献而不断进步,学生才能体会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加积极地融入班级文化创建中,从而有利于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合力和团结内驱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2.构建多元社会组织支持环境,丰富学生生命的情感体验

由于学校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成绩的优异,加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人身安全高于一切,以至于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大多局限于班级内部,很少与其他社会组织等教育环境相联系。单向的学校教育环境很难实现教育指向生命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体验不同的环境有助于丰富其生命体验,促使其更深层次地对生命有所感悟并健全其人格。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将教育环境进行延伸,构建多元社会组织的支持环境以丰富学生生命的情感体验。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学生在多元环境中进行生命体验后更能增强生命意识,学会珍惜生命和懂得感恩。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在多元环境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3.拓展班级校内外活动广度,提高学生和谐交往的实践能力

班级文化建设有责任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渗透积极团结的做事态度和规范有序的交往准则,帮助其提高和谐交往的实践能力。班级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平等参与社会交往实践、提升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班级活动可拓展其校内外广度,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激发他们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在外部系统中是频繁的,那么友好的情感将在他们之间滋长。”[7] 无论是校内的班会活动、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还是校外寒暑期夏令营、户外探险、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与人和谐交往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美好。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中学会彼此尊重,通过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在增进情感与友谊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有效提高社会交往的实践能力。总之,个体生命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与他人、社会交往的关系中体现的。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个体交往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班级文化活动延伸到校外社会环境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的封闭系统,理应形成有利于学生交往实践能力发展的、与校外环境相联系的开放系统。

参考文献

[1] 靖国平. 教育学的智慧性格[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 叶澜. 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R].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王芳. 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培养[M].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 刘金明, 张烨,玉莹,等.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班级日志作用[J]. 科教文汇, 2007(07S).

[5]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篇2

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德育教育 特色制度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它是指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黑板报、卫生整理、桌椅整齐等看得见的“物”,而班级里的精神文化就是班级的一些行为规定,学习风气、考试纪律、课堂气氛等一系列具体表现。看不见摸不着但也是建设班级文化最核心的部分[1]。

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思想感情有时还不是很成熟。我们通过考察实验发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促进班级发展的一个好方法。学生积极主动,能更快的融入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言行,引领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建设班级特色制度文化

建设班级特色制度文化,能为学生日常的思想行为提供一个衡量思考的标准尺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纪律、奖惩制度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们也踊跃的参与进来,如设计班徽、设计班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公精神,使学生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发扬班级内集体团结的精神,在学生的认同中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建设班级特色的文化中始终贯穿德育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从内心感受,进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建设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班级生活中渐渐形成的,刚开学时,学生之间互相不熟悉,性格迥异,他们在入学之前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各式各样。想要在短时间内建设一个默契的集体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先建设好班级里的基层文化,循序渐渐,最后慢慢建设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一个班级的班级风貌是要经过班级内的老师与学生在长期生活中磨合碰撞中慢慢得来,即使班级文化已经初步建设雏形也不能就此放松,班级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常抓不懈,想要快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一蹴而就的方法是不现实的。

(三)突出德育教育,切忌肤浅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纪律文化,学习风气文化,班级精神风貌等[2]。要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建设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也是班级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班级文化,班风建设可谓是重中之重,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在渗透班级文化的德育教育里至关重要。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中心放在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上,包括考试纪律、完成作业、课堂学习等,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造就班级的一个共同的理念,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精神,这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全员参与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任务,这里面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班级委员和全体同学。班委们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他们本身就是学生,在学生这个群体里,他们的一些思想做法会直接影响其他人,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文化建设。班委们作为班级文化的“领头羊”,他们如果思想保守,班级其他成员的思想就不会很开放,他们的办事效率低下,班级里其他成员的效率就不会很高。所以,班委的选择应该慎之又慎,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参与并引导大家支持班级文化的建设。

(五)大胆展示班级荣誉

班级荣誉是一个班级的“勋章”,是最直观表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想让学生时刻保持主人公精神,就要让学生时刻为自己班级而感到骄傲,带给学生强烈的归属感。日常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可以把学生参加活动的照片,参加比赛或评比的每一张证书、每一面锦旗张贴起来,然后在开班会的时候可以随机提到某一张证书、某一张相片、某一面锦旗的获得过程以及付出的努力。反思自己发挥的作用,已经其他成员的努力,随机提问同学们的感想。让同学们时刻牢记:班级的成功是班级里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大家更要去珍惜这份荣誉的来之不易。

(六)单独开辟一个德育角

德育角中某一独特的文化更能对学生进行精神洗礼(如重阳节),可以营造节日气氛(植树节)也能使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3]。可是要想真正发挥德育角的教育作用,还有以下几个要求:

1.让班级内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宣传当中,比如我们可以把班级成员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设小组长。让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轮流完成班级每期的黑板报。看看哪一组办的最有新意。这个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融入学生本身的意志。

2.班级信息和学生的作品的更新要迅速,要让学生更感受到班级迫切的需要。

3.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每一周的黑板报、班级之星的的评选都可以让几个小组展开竞争,竞争产生动力,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还可以采用知识竞赛、课前朗读、优秀作文x后感、有奖投稿或者类似形式,让学生能够综合性全面发展。

德育角的建设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即使是一点点改变,在日积月累下,也能慢慢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改变来自不同地域的学会说呢过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使学生不再抵触课堂,乐于上学,主动学习知识[4]。

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性子,持之以恒,终会取得成效。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育上的需要,也在实际生活中影响着学生。只有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进班级文化建设中,才能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分清是非。所以,我们应该植根于班级文化建设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把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的班级文化,促进班级教育水平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雪梅.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蔡懿. 培育幼儿园小班“关爱型”班级文化的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篇3

关键词:寄宿制女校;班级文化建设;女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67-02

在当今时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文化建设的滞后。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微观组织,班级也需要建设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以使生活于其中的学子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班级文化的积极建设,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使班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学生不仅会积极努力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总之,班级文化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是形成教育的助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健康的空间。

本文是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来研究寄宿制女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首先,在目前的学校管理中,寄宿制已经被作为一项积极而有效的制度贯彻于管理实践中。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其他一些良好的品质。学生们住校生活,他们必须自己去买饭、洗衣、叠被子,还要自己打扫室内卫生。同学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增加交往,增进了解和沟通,通过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可以培养他们互助互爱的高尚情操;学生住在学校,首先约束他们的是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因此住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遵纪守法、守时守信的可贵品格;学生离开家庭后,遇到问题必须自己设法解决,住校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学校也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一些“危险情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存教育”,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独挡一面的应变能力;另外,由于有统一的时间,学校还可以更好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施展特长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更全面地发展自己和塑造自己。其次,宿舍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可以相互借鉴。目前学校普遍开展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某些成功做法,使宿舍同课堂一样,也成为育人的基地。在某些方面,班级文化的要求和宿舍文化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再次,女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组织,其实施的教育也与其他院校有不同的地方。有研究指出,在女校可以加强对女性性别潜力的开发,满足女性的特殊需要。但是,在寄宿制女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封闭式的学校管理和严格的要求限制了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专制倾向多而民主倾向少,师生之间缺乏更多的平等交流。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从早到晚严格看管学生,这种“准军事化”的管理制度,表面看来似乎很“安全”,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班集体的主人,是否为每个成员创造了自我展现的机会,使她们能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使她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满足,使她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这是衡量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最根本的标志。

2.女校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较差,常常形成一些封闭型、排斥性很强的“小圈子”,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这方面重视不够。

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团队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工作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合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班级正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提供的一座桥梁。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人数占在校学生人数的绝大多数,怎样使得独生子女摆脱“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群体、自己与她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是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一大难题。

3.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没有探讨出有效的形式,随意化较大。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有意给班集体领导班子以更多的权利,也想努力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班干部的领导只是一种常规性的领导,还是扮演着一种传达命令、发号施令的角色。在学习上,班领导班子没有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有的班干部甚至拖班级的后腿。对于某些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上出现的个性化的问题,班集体领导班子也没能及时的和班主任沟通并协助解决。更严重的是,没有形成一种班集体领导班子的约束机制,许多班干部的领导随意化、主观化的倾向严重。这种随意化使得很多要求没有很好的执行就不了了之,使得班级的管理趋于形式化。

4.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没有统筹规划和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各个活动之间缺乏一种联系和相互支持,因而没有形成教育的合力,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课外活动和学生的学业的关系。不能有时为了搞活动而牺牲学生的学习时间,以至有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学习是次要的,文艺方面的特长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主次不分,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重视,班干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遇到的阻力相当大。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家庭的因素。亲情影响的缺失使得学生普遍感到生活压抑,而班主任在和家长的交流和联系方面几乎没有,这就减少了一个了解学生的窗口,同时也使得家长对学生的情况不甚了解。除此之外,学生对校园周围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学生会把上网当作业余的主要活动。

5.对一些有学习困难和心理阴影的学生的咨询与辅导工作重视不够。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许多都是独生女,生活经历独特,加上住房、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这些被宠坏了的“小公主”拥有太多的优越条件,以至于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有所欠缺。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本来基础就不好,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父母不在身边约束她了,于是对自己就开始自我放任了,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挂课。另一些学生性格生来孤僻,又没有入住学生宿舍的经历,一时适应不了这种集体的生活方式,如果得不到其她同学的帮助和及时的心理调适,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这方面,班主任由于工作繁忙有时无暇顾及,也没有考虑到宿舍生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没有建立起一定的机制来预防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女校中有着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我和我的学生们进行寄宿制女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三年了,三年中她们成长、成熟,并且毕业走向了工作岗位,我也从一个管理的新手成为一个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在成败经验的体会中也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首先,班级文化的建设要在一个民主的氛围中进行,既要发挥班级领导班子的领导作用,又要给同学们足够的自由,让她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一个同学的热情,让她们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最初的阶段,当学生们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时候,班主任和班干部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想办法从思想上改变同学们的想法,让她们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如此,班主任要鼓励并帮助班干部从行动上起到示范作用,积极带头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搞几次成功的活动,这样才能把全班同学的心凝聚在一起,发挥大家的力量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当一切工作进入正轨的时候,班主任和班级领导班子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内心需要,鼓励她们为班级文化的建设献计献策。

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和学校的文化建设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学校的各类制度、办学目标、日常的活动,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班级的文化建设,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在大方向上不能偏离学校的主体文化。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考虑到了学校的要求,又兼顾到了班级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例如我校的校园艺术周活动就是把我校的传统、学生的爱好和专业上的要求相结合的一个典范。这种结合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而且在时间安排上也是一种高效率的体现。

再次,班级文化建设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必须把一部分活动、一些好的文化建设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日常惯例的一部分,使得这些方式转化为同学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具体的情况下、在特殊的时段,又要注重灵活性,班级文化建设的某些内容和方式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通。例如,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每周的主题班会以及校园艺术活动就应该作为很好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同学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学校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以及班上的一些特殊情况,临时开展一些小型的、特别的活动。

最后,班级文化建设要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文化犹如空气,对人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而不能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女校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符合学校的教育目标,更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女性的特殊需要。例如,在主题班会的活动中,其内容还可以再多涉及一些女性私有的话题,为她们解惑答疑,使她们了解自身的发展。

本文反思了寄宿制女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日常运营情况,揭示了在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借此来总结我们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在寄宿制女校的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支持、班干部和班主任的作用、环境因素等等都会影响到班级文化建设的结果,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利用和控制、怎样探索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是这一工程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檀仁梅.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孟庆茂.刘红云.赵增梅编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设计及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孙爱芹.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以烟台职业学院两个班级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徐平利.试从“班级准社会”的视角看班级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04,(10).

[6]向前.当前女校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改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7]常小莉.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8]成荷萍.女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9]成荷萍.女校班级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信息,2007,(01).

[10]唐惠芬.新课程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09).

[11]赵长福.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D].西南师范大学,2002.

篇4

发现教师:挖掘教师的优点与特长

日常巡视。在日常巡视中,我们主要观察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因为从中可以看出班主任的工作标准与工作态度。例如,我们在巡视中发现,初一(3)班的班级文化建设总是推陈出新,主题明确且形成系列,于是我们深入了解,发现班主任崔老师善于系统设计主题活动并注意保存资料。于是,学校组织了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活动,在全校推广崔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

课堂观察。要想深入了解教师,就要走进他的课堂。例如,学校初中数学教师伊老师平时朴实低调,不善言谈,但我们进入课堂却发现,他不但把学习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而且能迅速将学习的先进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学校领导干部的讨论,一致认为伊老师可以挑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任。如今,他正带领学校初中数学组稳步走在课改研究的道路上。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展示其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例如,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是学校的常规活动,为了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思维课堂的尝试与反思”交流活动。活动中,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梳理,并在学校干部教师面前进行展示。通过交流汇报,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课堂教学方法和经验得以在全校推广。

发展教师:多种手段提升教师能力

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希望通过培训引导教师理念和思想的转变。在设计培训时,我们充分考虑培训内容的适切性,将培训内容与学校的核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例如,2015年暑期,为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思维课堂模式,我们组织了“疑探教学”课改专题培训,解决教师在课改初期遇到的各种问题;2016年暑期,基于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普遍问题,组织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专题培训,力争通过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与落实来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帮助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引领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实践、反思、改善、体验。例如,2015年12月31日,学校成功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自主、融合、实践、发展”的课程嘉年华活动。共有40门课程参加了本次活动,720名学生分成176个组进行选课。学生在活动中热情参与、主动探究、积极实践。此次嘉年华活动旨在探索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推进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堂创新能力,使教师对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成就教师: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调岗任用。是金子就要让它发光。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发现教师、发展教师并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崔老师因为班级管理有章有法,班级文化建设等能力突出,被选聘为初一年级主任。她所带的初一年级习惯培养规范有序,文化建设体系严谨,年级部委制建设成果显著。又如,原初三化学教师杨娜,教学严谨、富于创新,积极帮扶青年教师,现选聘为高一年级化学教研组兼班主任。

篇5

关键词:畲歌;文化建设;传承

畲族是一个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以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饮食特色等民族特征而备受居住地人民的青睐。现阶段畲族主要分布于福建和浙江两省,其他省份也有部分散居人群。畲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现代化的进程中亦不断受到冲击,面临没落的危险。因此,保护和传扬畲族文化也是“五个文明”时代背景下应予以落实的艰巨任务。闽东卫生学校坐落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人群聚集地,在校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为畲族,因此落实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畲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中,首先以畲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为后期更广泛地开展畲族文化建设提供借鉴。畲歌以音乐的形式将畲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婚姻风俗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且音乐本身具有陶冶情操、缓解学习压力、舒缓身心等功效,且易被学生接受,感染力强。现将畲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分享如下。

一、畲歌文化建设前

1.组织结构。以团委和学生关心工作委员会牵头,学生科、保卫科协助,学生会为排头兵的框架模式开展,动员学生自由组建以小组、寝室、班级为单位的“细胞小组”的畲歌团队,并报备学生科登记。

2.宣传活动。以宣传部为主导,创建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课间活动播放畲歌,播放畲歌相关简介的广播稿,建设文化介绍长廊等;举行“畲歌进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月”“畲歌比赛”等前期宣传活动,在班级绘制畲歌板报,让每位师生融入活动宣传中。

3.鼓励动员。鼓励畲族学生积极报名到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封龙节、六月六等节日的畲歌比赛中来;建立“一对一”结对子活动,让畲族学生与其他民族的学生共同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畲歌活动中来。

二、畲歌文化建设中

1.畲歌比赛。借助畲族隆重的“三月三”畲乡风俗节,在校园举办“畲歌越唱越好”文艺汇演,并且以班级为单位,举办集体畲歌合唱比赛和个人的畲歌演唱会、畲歌好声音等形式多样的畲歌文化活动。

2.畲歌歌咏。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校开展课前十分钟的班级歌咏合唱。在畲歌进校园之后,鼓励学生课前歌咏自己喜欢的畲歌,让畲歌飘扬在整个校园里。

3.奖励促进。每次举办各种形式的畲歌文艺活动,预备丰厚的奖励物品、纪念品或奖金;对畲歌优秀建设班级、团队或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和策励,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热情。

4.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文化建设,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避免学生产生烦躁心理,使畲歌文化建设充满情趣,将畲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总结

畲歌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不仅占有一席地位,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更见证了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生命力。因地制宜地进行畲歌文化建设是一次大胆的文化建设尝试,以畲歌为文化载体,探索如何丰富少数民族聚集地校园文化的多彩性。

畲族民族文化的建设应具有历史性、传递性、持续性和延续性,通过畲歌文化建设的经验累积,为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模式和借鉴,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贡献一己之力,让畲歌文化始终传承在校园文化中,并发挥其强大的生命持续力。

参考文献:

[1]袁泽锐,陈晓毅.畲族民间信仰研究综述[J].丽水学院学报,2016,38(4):47-52.

[2]江淑珍.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畲族文化发展探索[J].大众文艺,2016(1):17-18.

[3]雷沈英.畲族传统聚落形态及文化传统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6(14):45.

[4]邱国珍.温州畲族民间艺术及其文化透视[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3):1-5.

篇6

一是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充满人文气息的工作环境。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增强学校凝聚力,教师的办公室不仅卫生整洁,还表现出文化飘香、书卷气浓的特征。学校在营造室内文化氛围上做足了文章,尽力让“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如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名言;有“追求卓越,和谐奋进”的奋斗目标;有“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的教师语言等。教师楼上的四个主题相得益彰:“仰望星空”如一面招展的旗帜引领教师一路前行;“感悟名师”让教师对照大师,学会反思,提升自己;“我行我思”记录了反思型教师在学习研究中的真实感言;“塑造品牌”则昭示着教师努力的方向。这些都让教师耳濡目染,铭记在心。

二是致力于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西方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文化建设,就是一项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从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入手而进行的一场“改变人”的巨大工程。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去各地参加教学观摩、讲座、培训等,开阔教师的视野,使他们在埋头苦干时也能抬头看路;另一方面,学校邀请专家来校上课、举办讲座、指导,面对面解决教师心中的疑问,使他们在自己的教学上有方向、有依托、有目标。同时通过开展听评课活动、评选教学能手和先进个人、鼓励教师加强业务积累与学习等各项措施,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三是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文化的首位。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拟计划,定制度,通过开展“重师德、树师表、讲奉献”为内容的师德培训、收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评选优秀师德标兵等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让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四是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把创建反思型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大力倡导读书活动,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成长需要精选书籍,以便教师汲取最优质的精神食粮。学校精选书目,先后为每个教师发放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做最好的教师》等书籍,让全体教师阅读教育经典、教育理论以及国学与哲学著作。通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让教师的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逐步夯实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五是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打造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团队。同时,学校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强教研组文化、班级文化等建设,加强在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对话、协调与合作,通过开展班级、校际间的交流以及师徒结对等活动,加强教师间深层次、多类型的接触与交流。

篇7

关键词:个性化;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2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而和谐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理念。营造个性化班级文化氛围既能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又能够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新课程改革需要班级文化不断地更新,实行新型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班集体文化。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通过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来实现个性化的班风、学风的目标,并且以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实现自主创新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1]。

一、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班级文化建设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需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实行现代新型的教育管理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不理会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而继续施行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因此会阻碍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不仅教育作用,还具有社会作用。通过班级共同的目标、榜样示范作用以及各种教育手段来影响学生就是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教育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而个性化班级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它具有制约和示范功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自律,其次,它还具有凝聚和引导功能,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它还具有平衡和保障功能,也就是它能在各种矛盾出现时,调节矛盾,保证学生的平等性。

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民主意识,采取家长式管理。在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通常的问题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制度能够避免师生在开展活动中出现问题,同时其又是一种强制手段,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还约束了学生的言行。但是,受古代尊师教育的影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占据着绝对地位。教师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管理着班级,并且施行着“专制化”的制度。从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缩小了学生自己的活动空间。教育是一种群体行为,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来共同完成,它更是一个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能够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在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能因为不平等的观念,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2]。

2.忽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班级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能够为学生今后在适应社会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个性化班级建设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教师是影响班级文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3]。但是在进行教学或者是课外活动中,教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只注重个体的发展,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而没有注重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缺乏实际意义。班级文化需要通过班级活动来呈现,但是高中生的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学校就要求尽量地减少他们的活动,而他们能参与的活动大多都是形势要求,并非他们所愿。此外,班级在开展活动中并没有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没有遵循发挥学生是主体价值的原则;第二,没有遵循发展性原则;第三,没有遵循实效性原则;第四,活动大多数都比较“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没有丰富的色彩,以至于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通过活动没有得到任何提升,更别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价值。

三、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对策

班级文化建设是需要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来逐步完善的,而并不是通过某一个人的想象得来的,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总结出具体的方案措施。以下就是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向的探讨。

1.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是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基础。而要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就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确立一个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营造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文化。首先来说确立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个班级教师需要把具体内容落实到班级当中,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调查分析,再加上与家长和学生一起沟通,来为学生量身定制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的发展计划、班级的管理制度以及班级的活动方案等。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可以让他们为自己的班级起一个特殊的名字,并且制定一个统一的口号,以此来加强班级的环境建设,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这种文化环境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习更加奋进。

2.创建个性化班级的育人理念。班级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班级的个性化发展不但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要求班主任具备正确、独特且富有艺术性的设计和班级管理能力。这是因为,教师不仅是班集体当中的一员,更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不能够一概而论,不能阻碍学生的发展空间,要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个性化的评价。不能抛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阻碍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不能只以自己为主体进行教学,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不能用消极的眼光去区别对待个别学生。因为这样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阻碍学生向个性和特长方向的发展。另外,还要求教师要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校精神,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以校训为激励目标,为自己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3.推行柔性的个性化班级管理。从现代教育的人本特征来看,教育的出发点已经改变,更多的是解放思想,不反对学生释放个性。所以,每个班级要积极营造张扬班级个性的活动空间,选择“因材施教,因班施育”的理念,来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让班级个性在文化上得以体现。以下是几种可以推行的个性化管理方式。第一种是“小组竞赛积分法”管理,通过分组的形式选出每一组的组长,在课堂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规则,让学生们累积分数。这种管理方法让高中生们,在遵守班规班约的情况下增强了凝聚力,使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升华。第二种是“班级文学社团”的管理模式。这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班级活动顺利地开展,同时也能通过竞争机制加强每位学生的自律性。要成立社团就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促进学生的自律性。学生在丰富了课余活动中,能感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第三种就是“领导带头”的管理模式,就是让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学科带头实行轮换制,并对每一位带头人进行分数评定,最后给予奖励。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需要具体的细则来规范[4]。

4.实现丰富的多元个性评价。要创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离不开举办班级特色活动。虽然高中生已经进入到非常时期,但是围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班级活动,能缓解一些高中生的压力。在班级中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渠道来组建各种文化设施,举办学习技巧交流会、读书作文比赛等等[5]。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活动的价值体现,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为了思想而进行活动。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所以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他们。并且,这把衡量的标尺是依情况而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为了选出最优秀的学生,更多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班级能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而获得全面的提升与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非简单的概念,而个性化班级文化所呈现出的也并不是单一的特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具体而且细致的工作,它包含的内容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其中主要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根据这四方面的内容,来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实施对策是正确的。个性化班级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班级文化规范也为班级成员和任课教师的行为提供了标准,另外,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还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于合乐.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徐庆新,赵景利.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1):166.

[3]卢美惠.积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篇8

一、班级基本情况及目标(学生、家长)

班级目标: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全体同学都能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规范,弘扬正气,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要我学为我要学。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逐步形成守纪律,进取,勤奋的班风。

班级基本情况:由11名男生和14名女生构成的一群天真烂漫、伶俐可人的孩童。学生中大多数思想纯朴,进取心较强。我班的家长文化程度并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本地人,对孩子的教育抓得不是很严。但是和家长进行交流时,他们仍然表示出对学习的重视和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所以我有信心和家长取得更好的联系,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孩子前进。

美德伴我行,更添新光彩

(1)常规工作方面

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化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抓好班风班纪。

2、搞好班级卫生管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保持班级的环境整洁。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及时处理班级的突发事件,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并作好记录。全面了解孩子的表现,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好活动前的指导,活动中的管理,活动后的评比,使学生活动有所收益。注重资料的收集工作。

(2)班级活动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内涵建设。以板报,宣传栏为抓手,通过张贴名人名言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结合读书节活动,开设“硕果”专栏,展示学生的“读书一得”或积累的好词好句等……

班级文化建设将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为重点,努力创设出自己班级的自身特色。并动员全班学生加入,使其真正成为班级荣誉的象征、集体凝聚力的体现。

(二)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详案附后)

(三)开展“我是中华小当家“民族精神教育“(详案思考中)

(3)专题教育:(利用每周一次午会课落实“节约”教育内容)

活动的设计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生活中的不健康消费在我们的班级里也有。例如: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节约不是一种过时的观念,不该丢弃的。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讲节俭,其意义已经不止是物质上的克勤克俭,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民族精神,节约美德更不能丢。

活动的实施过程

1、开展问卷调查

主要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要节约?你觉得你现在的条件还需要节约嘛?如果你看到浪费现象,你将怎么做?你能设计一份班级节约条例吗?……

2、对上述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反映班级学生的消费方式

3、请学生收集节约方面的名言,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写出选择的理由、

4、发扬先进(找一些节约的小故事或周围同学中的好事例)

(4)完善学生成长档案: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分为:我的发现;我的作品;我的感受;我的研究;我的反思;我的文件六大块,每块内容又包括很多细目和目录。详见下表:

我的发现:最巧妙的解法;一题多解的思路方法;预习中所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我的作品:自己设计优秀作业、自己设计优秀试卷

我的研究:观察日记;小课题研究计划

我的感受:活动轶事;我的发言记录;我的提问记录;小组参与合作的成功体验记录;对老师、同学表扬的感受记录;失败体验与启示记录。

我的反思:对某一问题的追踪反思;对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的反思;对同学某一观点的反思;

我的文件:单元测试成绩;成绩报告单;各种荣誉和获奖;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语;小组成员的评价;家长寄语。

篇9

关键词 主题日记 自学 自理 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人心不古,各种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吹进学校这座“象牙塔”,这给班级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如何让学生在变化的社会面前保持自己内心真善美的不变、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做一个德智体美劳相得益彰的学生?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相当重要。因此,利用教室后面的班级文化生活园地,一平方米的面积,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1建章立制、责任到人

班级制度建设,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结合国家、省、市、学校的有关规定,首先厘清班级管理的17项内容:(1)班级内部打闹,(2)班级卫生保洁管理,(3)团队生活,(4)班级文化生活园地,黑板报,(5)班级花卉管理,(6)擦黑板管理,(7)课间长跑,(8)中午秩序维持,(9)眼保健操管理,(10)自习课管理,(11)关窗、关门和锁门,(12)校徽、团徽检查,(13)校服穿戴情况检查,(14)奇装异服检查,(15)学生长发检查,(16)班级吃零食管理,(17)班级污言秽语管理。对于每一项内容进行量化,以便于操作,规定专人负责管理。对于违反规定的,由相应的管理者去执行处罚,一般情节写五百字的反思,严重者写一千以上的详细反思。班规制定好后,书写张贴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熟悉。班规的执行,使班级风貌为之一新,部分同学的陋习,在不断犯错误中,写反思后得到改正。

2优秀主题日记展示

班级纪律好了,不代表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如何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班集体,爱学习,有“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的鸿鹄之志呢?让学生写主题日记是个很好的办法,在新生入学时,拟定一系列的主题日记。譬如,对高一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主题日记:《我是高中生了》,意在告诉学生,我们长大了,学习任务更重了,责任更大了;《班级管理我来献一策》希望同学都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去,做班级建设的主人翁,让他们知道,班级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当同学们懂得为班级做贡献了,还有什么理由建设不好班级呢?实践也证明,同学们确实为班级建设,提了很好的建议;《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们的教材从学前班就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总觉得有隔靴搔痒之嫌,太空洞。可以借此主题日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热爱父母开始,体会父母辛劳,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爱读书》开展此次主题日记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养成爱读好书的习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一些同学之所以素质不高就是由于书读少了,以至于认为自己另类打扮是时尚,扰乱班级纪律是勇敢,粗言秽语乱扔垃圾是标新。如果我们的学生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就会觉得自己以上行为是何等的浅薄,鄙陋。从此洗心革面,做新的自我;《学习效率大家谈》此主题日记的目的是要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习效率的高低非常重要,谁高效,谁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竞争会更有力,养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将会使自己终身受益。每次主题日记后,选择优秀的日记,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上展出,让其他同学去学习,同时也是对创作者的鼓励。

3优秀读书笔记展示

为了让班集体的同学有远大的志向,提倡每名同学买一本古今中外的伟人传记,教师列一个书目,让同学们去挑选,买回来后,自己先阅读,然后写读后感。看过的传记交到班级图书角,大家轮换阅读,再写读后感,然后把优秀的读后感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展出,供同学们学习交流。同学们在读伟人传记的过程中,体会到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除了过人的智慧之外,还离不开自己执著的追求。同学们会深受启发的,看多了,更应如此。慢慢的自己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向伟人学习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4优秀小报展示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自学精神,班集体的同学每周出一次小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办报能力及读书积累。一个人如果能办一份文质兼美的小报,并非易事,首先他要排版设计,怎样排版美观大方,又独辟蹊径,就要费一番周折;其次内容的选择也有高下之分,他能反应一个人知识水平;再次如何给小报插图,也大有讲究,前提还要会一点美工;最后书法也要讲究,做到书写美观,也并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练字。小报办好以后收上来,优秀的小报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展示,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同学们在自己办小报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自己。

5优秀书画作品、作文佳作展示

有的同学可能说我的小报虽然出得不够好,但我得书法好,我的画画好,我的写作能力强,怎们展示呢?因此可以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为他们开辟专栏,展示他们的书法、优秀的美术作品和作文佳作。让同学们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展示他们的优点,教育其他同学,原来字还能写那么的美,画可以画得那么好,作文还可以那样创作。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境界,有效地制止了一些洋洋得意的学生,让他们继续努力。

6竞赛获奖选手报道

我们大家都知道好的典型的重要作用,竞赛获奖选手,就是一个好的典型,对他们,我们要大力表扬,不仅证明了他自己的实力,也为班集体赢得荣誉。这样的优待,让其他同学,明白发展是硬道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会有荣誉,才会得到别人更多的肯定,才能得到更多的鲜花和掌声。所以每每班集体的学生获奖了,就可以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张贴红红的喜报,它是一面旗帜,鼓舞着同学们不断的进步。

7班级好人好事报道

我们常常抨击丑的,赞扬美的,对于班级同学的好人好事,我们一定在班级文化生活园地加以报道。譬如,陶家丽同学在学校外面,捡到人民币若干,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交到学校爱心社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吴万全同学主动到生病的同学家中,帮她补习功课,也值得我们大力表扬。要让先进事迹,发挥很好的舆论作用,同时也在教育大家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8杰出人才介绍

篇10

班主任 德育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那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看法:

一、以身作则,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我的一言一行都受学生的关注和监督,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活动中,要对后进生也经常给以关心和帮助,在态度上保持一视同仁,不以学生成绩划分层次;生活中,要经常走进学生的圈子,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师生间像朋友一样相处;在知识层次上,为了解答学生各方面的疑问,要经常增进自身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注意对体育、娱乐、时尚等也有所涉猎,紧跟学生步伐。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还要经常注重自我反思和批评,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及时予以补充和修正,在学生面前树立乐观、积极、勤劳的形象,帮助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心理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师生心理之间如能有架起沟通之桥,那么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集全体学生聪明才智于一体,将有助于建设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班集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的重要,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师生而言,心理沟通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们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视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环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互相接受,将心比心,勿曲解对方。 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糸,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

三、强调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德育工作良好环境

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基本场所,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中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起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此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

1、创建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班级物质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及要求,构造一种学习教育的外部环境,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一个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布置合理、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不仅能展现一个班级的特色和文化气息,更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使学生心态平和、心情舒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感。因此,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塑造高尚的精神文化价值。

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主要包括精神面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内容。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班级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强化三个方面:一是要培育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价值。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自觉抵御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等利益观的影响。二是要培育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积淀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得道德熏陶,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取向。三是要建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导向。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极容易受周围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从而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在学生中树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加以推广宣扬,尤其是要树立班内的优秀典型,这样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现实感召力,形成良好的精神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总之,要在班级塑造正确、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价值取向,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