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校园文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3 17:5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特色校园文化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特色校园文化设计

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静态文化;动态文化;人文文化

一、拓宽投入渠道,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松涛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挖掘潜力,拓宽渠道,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硬化地坪,装饰文化墙,粉刷教学楼,制作大气古朴的匾额、图文并茂的不锈钢橱窗,购置电子屏、办公桌椅、彩条椅、温馨提示牌等,整个校园特色鲜明,理念突出,鸟语花香,青松翠柏相映成趣,构建了舒心、和谐的校园静态文化。

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

1.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1)坚持开展好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晨读活动,并形成习惯。

(2)规范升旗仪式,学校要能够重视从主持人到师生随广播齐唱国歌,从少先队员讲话到值周领导讲话, 乃至各班级有秩序带回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好国旗下讲话主题教育活动。

2.拓宽课堂渠道,充实文化内涵

(1)学校要鼓励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把影视、音乐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之作为载体,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

(2)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学校图书阅览室应对师生开放,规定借阅时间,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并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

(3)坚持利用好道德讲堂、电教室,组织学生开展书画、作业展评等活动,重视爱国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

(4)以校本教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古诗文诵读》和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为主,结合思想品德课和“金种子”工程主题队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

3.重视习惯养成,突显文化育人

(1)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守则》等作为衡量学生言行的内容。通过班级小组评比、个人评比、学校周周评等机制,从小处着手,从各个细节处进行具体的行为习惯教育。

(2)健全红领巾佩戴、卫生、纪

律、两操、阳光体育活动等的检查制度。学校设红领巾佩戴、卫生、纪律监察岗,由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确保《学生一日常规歌》的执行落实。

(3)认真做好降旗仪式上的总结工作,由值周教师、值周领导认真总结一周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以保持优良的班风、校风。

(4)坚持做好星光大道“光荣榜”评选亮相活动,每学期根据活动内容更新一次。

4.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1)我校以书画、音乐舞蹈、跳绳等8个社团活动开展为契机,依托校本教材,不断推进艺术教育、阳光体育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档次和质量,进而形成特色项目。

(2)不断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二是加强体育老师和班主任组织指导,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三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师生一起活动,掀起大课间锻炼的。

(3)开展校园节庆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作用。

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净化校园人文文化

(1)抓好“三风”,率先垂范。 学校领导班子在“三风”建设中要起到主导和表率作用。只有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管理方法、能力作为上去了,才能立威,立信。

(2)以人为本,凝心聚力。“以人为本”是学校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即“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宽容人。”学校领导特别要做到“尊重人”,不自私,不武断,不斤斤计较,不刚愎自用。

(3)系列活动,家校共赢。开展“献师情,树师德,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把校园建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愉快、和谐、健康的教育乐园。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熏陶功能;培养和激励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69-01

1.小学特色校园文化认识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小学特色校园文化指的是小学校园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小学校园文化是各小学构建办学特色的内容基础。在小学构建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促进小学生产生内部心理变化,形成稳定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能正确地评价社会和认识自我,并能稳定地指导自己对未来生活、理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对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校本开发为主要途径,着力开发本校资源。 从环境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校本课程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性、 继续性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与管理功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 , 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

2.1 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墙壁,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为了让小学校园文化墙壁建设达到陶冶学生性情、规范学生行为、启迪学生心智的目的,在小学校园文化墙壁建设中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师生熟知的领域里,挖掘新的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努力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小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小学校园文化墙壁建设应分为核心和主体两部分。核心文化墙壁应设在人员最集中,位置最显眼的地方,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主题墙壁可按楼层、班级、教室功能等展现师生风采,展示不同的文化主题,颜色多以生态绿色为主,白、红、蓝、黄等多种颜色共存,意喻校园为一个生态校园、以人为本的校园、多元评价取向的校园。

2.2 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培养和激励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追求需要的满足为目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积极源泉,没有需要就没有人的行为。举办S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重视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各种培养和激励功能,能激发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凸现。

开发综合性强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值得教育者深入研读与思考。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呢?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应本着小、近、实的原则,以专题为主要形式特征,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非学科性为内容特征,围绕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自身四大版块,以班级形式组织,突出小组合作学习,以年级形式组织,多层面挖掘主题内涵,以五一、十一、寒暑假为契机,设计全校学生参与的,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2.3 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的规范化要求,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规章制度、组织建设、落实方式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校园制度文化的导向性、规范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以鼓励先进、激发进取,鞭策后进、促其进步为出发点,发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制定,并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还要重视师生制度意识的培养,经常利用政治学习、集体晨会、家长会、班会课等进行宣传,以保证各项制度的权威和稳定。

篇3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思考

在教育体制发展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多元化、自主化,一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浮出水面。一方面,教育改革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有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需求。

这要求,作为小学学校管理者,既要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对师生的陶冶效用,搭建起符合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文化体系,又要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追求校园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现代化,打造出具有自身铭牌意义的特色文化体系。

在我与其他学校管理者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我取到了一些“真经”,但也对一些现象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思考。

1、小学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大多情况下,如今的小学并不缺少资金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但资金的投入不可能是无底洞。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利用好资金,将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规划好、实践好,是校园管理者应该进行长远设计和总体把握的问题。而且,物质文化建设是其他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这个问题搞不好,其他文化建设就会遇到阻力。比如,一些校长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过于专注于表面的文章——操场的跑道年年大修,学校的门口搞得像旅游景点,而当走入他们的教学楼,就可能看到阅览室的书籍已经长期没有更新、电化教室的设施还是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上……墙上的文化内容有一些已经过时也并没有调换。

2、小学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几乎所有的校园管理者,都知道对文化墙、宣传栏的建设。操场边、楼道里、教室里,甚至楼梯的台阶上都是标语、口号、警句。表面上看,校园文化建设红红火火,氛围的营造也相当到位。但仔细看一看、读一读,就发现了问题——这些文化墙和其他文化内容根本就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计,就是从网络上、其他学校复制粘贴过来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文化理念、没有自己学校的特色。就好像一个房间的装修请了好几个装修队,大家各自为战——这面墙涂成蓝色,那个地方以红色为主,这里是中国古典家具,另一边又是欧式风格的壁炉……显然,校长是将校园思想文化的建设“承包”给了下面的教师,又没有对他们进行统一调度和指导,所以,整个文化建设成区块化。这里是“努力、奋斗——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旁边就是“快乐学习、释放天性”。

3、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

制度文化是一个学校长远发展和和谐运作的根本保障。在教育体制改革理念下,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都向着人本化、和谐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但有些学校的制度文化出现了建制与实践的不协调。根本的问题是学校的管理者对人本化、人性化等管理文化的理解有偏差,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此管理理念的体现首先应该是从制度建设开始,而不是从实践开始。所以,学校的制度文化并没有除旧立新,实现向人本化、和谐化的转化,而主要体现在了具体的执行上。比如,学校规定教师要统一着装,但发现有的教师没有按要求做,既不批评也不考核,还美其名日“人性化”。其实这样的管理一定会最终导致学校管理制度的失效。你要觉得某一项制度不“人性”就应首先将其清理出制度体系,而不是有制度不执行。

4、小学校本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本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提倡学校独立挖掘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文化。我相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一套相对完整的校本体系。但,据我的观察,有一些学校的校本文化建设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对体现自身办学理念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有个学校开发的校本文化是校园足球。走进这所学校,操场上大大小小的足球门有七八个,大场地套小场地,看着真不错。但,我们与他们一组织学生足球交流就发现,他们的校园足球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一般体育课水平。为什么?他把校园足球办成了精英教育,学校确实是按校本的目标在开展小学生足球,但是挑了一批足球尖子生、特长生在训练,大多学生并没有参与进来。这叫什么校园文化?

篇4

(一)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界定

研究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前提是厘清文化的涵义。根据不同学科属性和研究角度,文化的定义已经数不胜数。当前对文化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务和经神财富的总和;2.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共识;3.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有一切的能力与习惯;4. 文化,即人类的高度发展,即文明程度,体现在训练与经验而促成人类在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修养、锻炼上。

在讨论教育问题中,文化的涵义应该理解为第一种观点。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即贵州农村小学里的人所创造的一切。学校教育中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但学校人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本文讨论的校园中人员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应该包括以下特点:1. 校园文化是校园里的人的文化。这里的校园文化就可以理解为教师和学生所创造的文化。2. 校园文化是校园里的人传递、传播、创新的后天产物。可以理解为校园文化是校园里一辈辈教师和一代代学生所传递、传播、创新的文化。

(二)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校园文化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鉴于校园文化的特殊性,主要从体现形式、创造主体和作用效果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进行划分。

1. 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借用哲学的观点,依据文化的体现形式,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即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精神文化即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中的物质产品和体现,包括校舍选址、校舍布局、建筑风格、绿化设施、教学设备等多方面因素;校园精神文化是在校园物质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包括办学理念、学习氛围、校园风气、校园传统等多方面因素。

2. 校园教师文化和校园学生文化。依据创造文化的主体,文化可划分不同类型人的文化,校园文化在这里可以划分为校园教师文化和校园学生文化。校园教师文化即以教师为主体创造的校园文化,包括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教育制度观、学生观、教育课程观、教育途径观以及依据这些观念所实施的行为,校园学生文化即以学生为主题创造的校园文化,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观、学习制度观、教师观、学习课程观、学习途径观以及依据这些观念所实施的行为。

3. 校园积极文化和校园消极文化。依据文化的作用效果,文化可划分为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积极文化即能够对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文化;消极文化即能够对人的发展起到消极的抑制作用的文化。校园积极文化是在学校中对人的发展产生正面的、有积极影响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能够开启人的智力、能够增强人的体力、能够提高人的道德、能够完善人的个性,校园消极文化是在学校中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的、有消极影响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能够抑制人智力的开启、抑制人体力的增强、抑制人道德的提高、抑制人个性的完善。

(三)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众所周知,许多历史悠久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在改革北大的时候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由此形成北大的校园文化,在具体实施中围绕这一原则确定相关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生遴选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提出了要支持贵州省各县镇薄弱农村学校扩容扩造,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通过研究得出系统的成果,尝试丰富其理论基础,总结其建设经验,弥补其建设不足。

二、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积极因素,也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现象,从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教师文化和校园学生文化、校园积极文化和校园消极文化这三个层面来讨论,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和建设缺陷主要体现如下:

(一)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

1.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的撤并现象以及留守儿童的现状、学生入学路途遥远使得寄宿制学校逐渐盛行。201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中,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寄宿制农村小学的完善使得学生上课不必长途跋涉,在学校能够获得住宿和伙食保障,能够得到老师的照顾,学习和生活在“硬件”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当前贵州农村小学校园发展硬件上质的变化。

2.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一些农村小学充分了解到本民族文化或者当地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采取传承本地或本民族特色文化的方式来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2010年世博会上,贵州省从江县某小学为世界各地客人表演了天籁之音——侗族大歌“蝉之歌”。该小学处在侗族聚集地,所能感受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在此基础上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并深入落实,经过老师、学生以及社会的支持,“侗族大歌”这一具有独特地方气息的校园文化就得以形成了。这类现象是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良好发展的代表。

(二)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缺失的现状

1.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消极文化。更多的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存在缺陷。很多学校不注重学校的办学精神实质,在办学过程中不知道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也不知道如何把学校办成理想中的学校。很多学校也尝试通过实施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的方式来体现办学特色。但是在校本课程设计的时候欠缺理性,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未理解校本课程的实质,在校本课程的延续性方面其时效性不能得到延续。这是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缺陷。

2.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教师文化。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教师文化建设存在缺陷。一方面,当今升学的压力很大,导致诸多教师重视学生考试的成绩和升学率,轻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过度重视升学率导致学校工作重心围绕升学考试而轻视了学校其他方面的提升,导致校园教师文化缺失。另一方面,贵州农村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一些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学实施能力。贵州农村小学教师素养已经成为构建校园文化的制约因素。

3.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学生文化。贵州农村小学校园学生文化建设存在缺陷。当今教育的成本增加,而通过教育得到的回报越来越少,对于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造成很多家庭对读书的现实价值进行怀疑和否定。“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很多学生辍学成为学徒或者外出打工,甚至有的小学生开始模仿谈恋爱、吸烟、打架、赌博等行为,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发展,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反面的典型,如未能得到有效调节,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造成难以计算的负面影响。

三、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理念,厘清校园精神文化实质

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把这样的学校办好”。正确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灵魂,错误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鸦片”;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生长,落后的办学理念可能抑制校园文化的发展。

办学理念具有实践性、持续性、普及性等特点。明确办学理念需要考虑据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师生素养等因素,在校园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是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白的,办学理念成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参与进来,才能更有效地确立办学理念。

(二)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校园精神文化特色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生活着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30%。祖祖辈辈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可以开发适合当地民族的校本课程,培养其校园文化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既可以增加学校的软实力,也可以保护和发扬本地方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贵阳市偏坡布依族乡民族学校开设了布依族刺绣课、布依族民族歌曲课、体育课上开展了具有浓厚布依族特色的打糠包和板凳操。这样的校本课程开设,对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本民族文化,一举两得,值得借鉴。

(三)培训教师素养,提升校园教师文化层次

明确了办学理念,开设了校本课程,就需要把办学理念的落实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目标。只有全体教师追求这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把这种特色进行传递、传播、创新,校园文化才能有效地生根、发芽。在追求这个目标和努力的前提就是教师能够理解办学理念的涵义、目标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教师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角色,应该做些什么。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教师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素养,如果达不到精深的程度,退一个层次说,教师最起码应该具备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及教法的素养。在《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通知》中,省教育厅拟对该课程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教材内容和教法。从这份文件可以得知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教师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对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四)关注学生发展,营造校园学生文化氛围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活动,学校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素养。校园文化是为了能够让学校工作运行流畅,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而学校关注学生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又反作用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要建设校园文化,关注学生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重点工作之一。关注学生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在贵州农村小学中开展民族团结课程。贵州农村小学中,一般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等因素。2. 在贵州农村小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情境中充分结合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结合当地的地区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既具有新时代特点,又具有地方优秀特质的学生。3. 在贵州农村小学中开展本民族音体美教育。开展少数民族音体美教育教学能充分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语言的魅力,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如此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助于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宏飞.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高占祥主编.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3]侯长林.校园文化略论[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

[4]于晓阳等主编.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5]计国勇主编.开创校园文化的新纪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

校园文化是全体校园人在校园内部环境与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潜在课堂和教育资源,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有以下观点:

1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人文精神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场所,所有工作关乎人,关乎人的成长,关乎人的幸福,教育也是与人性最为接近的职业,所以教育最应该蕴含和体现对人的关怀之情,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尤要体现这种予人以关怀为基础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自觉营造和倡导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文价值。

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人文精神,首先要关心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把这种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在学校的每一细节之处,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充分发展。其次,人文精神也集中凸显在一个“爱”字上:爱生、爱师、爱校、爱生活、爱人类、爱自然……。珍爱学生,为学生成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尊重人才,为教师创造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优良环境,此种环境必定是一个高度人文关怀的环境,充溢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学校人文精神的体现,不仅只潜藏在人们的观念中,还可以物化在校园物质环境上,如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人文精神的彰显,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媒介,来诠释抽象的人文内涵。

2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学校特色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外环境的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对本校文化的传承和对校外文化的吸收,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打开校门、走出校门,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还要立足于本校,挖掘和继承好自己学校的文化传统,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理念,最终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学校特色,前提是遵循共同的办学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独特特征,所给学生提供的一种优质教育。突出学校特色,一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地而设,因人而宜,突出学校特色。就小学而言,学校的建筑设施、环境布置、校服、校旗等应追求色彩艳丽、图案活泼、节奏欢快的格调,以适应儿童天真活泼的特性。而初中和高中学校,应强化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约束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就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而言,就每一所学校而言,它们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因地而设,突显各自学校特色。二是要发掘、继承学校传统,通过厚重的学校历史积淀彰显学校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而且是独特的,对发生在学校里的故事,如学校创办的历程,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的故事等,应该整理和宣传好,使它们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三是要创设条件,把学校特色,内化到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一花一树、一亭一阁、一厅一廊、一尊雕塑、一个角落......都经由了时间的洗礼,都会赋予其特别的气质和意义。对它们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充分利用它们,对于突出学校特色,丰富校园文化,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

3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托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彰显,不仅体现在静态的物质和校园硬件布置上,还体现在动态的学校文化活动中,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依托文化活动,通过动态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学校文化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实施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参与性广、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等特征,我们更应该重视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依托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首先要充分运用校刊、校报、网络、广播、黑板报等常规渠道,在内容和主题上有常有出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要充分利用专场文艺晚会、演讲会、艺术节、歌手大赛、影片、征文、书画展、工艺制作展等校园节会活动,形成制度性的节日。此外,走出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及请进来,把校外优秀人员请进校园开展活动,增强校内外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4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学术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向善的、阳光的、开明的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学校是启迪智慧,教人求真的场所,校园文化应该首先突出学术氛围,让书香、学术和智慧弥漫校园。中小学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是现代社会发展使然,终身学习的理念已促使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型教师。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反思

一、反思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误区

(一)不足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还很不丰富。当前,学校建设者和管理者都未能深入思考校园文化建设深层次的问题,校园的文化到底从何而来?是上级检查时一夜之间的一蹴而就,还是历任校长苦心孤诣传承发扬过程中的反复积淀?校园文化建设如果仅仅停留在环境创设上的话,那么谁都可以代校长完成此项使命。学校的精神文化、特色文化很显然需要长时间的艰苦探索和精心总结,才能逐渐凝练出来,否则要么不合适,要么不完整,反被贻笑大方。学校的课程文化、管理文化更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赶急图快、一蹴而就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校园文化的。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还不高。现如今,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开展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不高,一方面是因为经费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校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的因素存在。经费紧张只是客观原因,如果校长有心,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的。主动性不高是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的,创造性不高的原因则在于校长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尚有欠缺。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应该考虑校长是否称职的问题。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还有一些盲区。当前部分校长提到校园文化建设言必曰校园及校舍布置,把校园内外的布置当作工作的重点,却忽视了校园文化中内在的、精神的内容,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者长期坚持的和自己将要沉淀的内容,忽视了需要创新的和发扬的特色内容。这些方面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伤,硬伤不除,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误区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过分倾向于环境文化的创设。校园文化大致包括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和特色文化。而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过多地倾向于校园环境文化的构建和创设,忽略了校园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创设。许多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将教室、宿舍、校园墙壁、地面草坪等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不能深入去思考其他文化的建设。看到校园里空旷,就多了些雕塑和喷绘,看到校园里绿化面积不够,就多挖了几块草地,看到校园里墙上光秃秃的,就让墙壁“说话”,多了几块喷绘等,岂不知这样的缝缝补补只是浮于表面的“文化符号”,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筋骨”。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了“建”而忽视了“设”。校园文化应该在建之前做好规划设计,当然,这种设计提前到修建学校之前最为合适,学校一旦建好,今后的设计和建设就应该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地扬长避短。校园文化的“建”和“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设”是“建”的基础和蓝图、目标,“建”是“设”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突出了“建”,而忽视了“设”,往往有些建设只是满足于临时的修补,应付差事和完成阶段任务,忽视了所做工作对校园整体文化的影响,短视利益过多,长远利益过少,由此出现了有“建”无“设”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反思校园文化建设的取向

(一)学校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高地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它是为学子成长和他们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基础的第一阵地,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因此,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学校都应是文化建设的高地。学校里聚集着学有所成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聚集着渴求知识的未来接班人,聚集着全社会期盼的目光和无私的支持、帮助,更聚集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巨大共识,这些都为学校成为文化的高地创造了条件,我们不能漠然视之,而应责无旁贷,敢于担当。

(二)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己任,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表面看上去好像是仅仅改变了校园环境,事实上它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灵魂和思想。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等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办学校就是做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浸润校园,用良好的文化营造校园,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还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对提升办学品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也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真正从内心深处解放自己,把校园文化建设视为己任,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不忘改变自己的观念。

(三)文化的提升需要全员参与,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正能量,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还可以使师生的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促进师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维护学校的长期稳定。反过来,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土壤和推动者也是全体师生,单靠校长之力是不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土壤需要我们呵护和热爱,更需要我们全员去耕耘,唯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文化发展持续长久,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京禄,徐金玲.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1(9).

篇7

(一)、调查概况

笔者于2009年秋对我实习所在的小学(*县**基金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为加强校际学习联系,进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打开学校德育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调查切入点:

此次调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

(四)、调查时间及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县**基金小学及该校部分教师、学生

(五)、学校概况

10年来,逸挥基金会以一种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关心学校的成长,使学校管理大大加强,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由全县后进一跃进入了先进行列。在2003年举行的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抽考中,该校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第二名。2004年起,在全县抽考中,该校又连续四年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师生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工作、学业、操行优秀分子,受到各级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加上学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错的进步,从2001年起至今,该校连续获得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县**基金小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高度来积极构建,使其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一、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目前,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活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全校师生经常驻足,翘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现在各区域的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师、学生的一些书法、美术作品的点缀,加浓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给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教育空间。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

二、规范有序,形成制约、自律、激励的法治环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应是实现学校管理序化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近三年来,学校依据学校章程,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在校园管理、评先荐优、行为规范、考绩考勤等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三、与时俱进,倡导开拓、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县**基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构筑,尽最大限度地把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能做到立足校园、关注祖国、放眼世界。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直接成为世纪论坛。在这世纪论坛上,讲话者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畅谈个人的社会责任,描绘献身四化、献身祖国的宏伟理想,所有这些,激发了全校学生爱校爱国、立志成才的热情。

四、以人为本,优化培养特长的活动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鲜明教育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近几年来,学校采用“坐标式”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横向以时间为序,在每学期,每学年中具体规划好面与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依据纪念节日、传统节日、学校特点来组织。纵向以空间为序,通过阵地建设来组织安排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传阵地,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校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使教师与学生都有共同参与的空间,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师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发展了个性,培养了特长,形成了风格。形成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风格。

三、调查收获与思考

当代的学生具有“兴趣多样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径多”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满足他们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求交际、善表现的愿望及要求;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操诸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能激发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激励他们为全面成长而努力学习、认真探索。

三、校园文化活动能调剂、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校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讨。

篇8

【关键词】 开封市; 金明中小学; 校园文化; 课程改革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culture to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Li Zhihui

【Abstract】As the Henan province and Kaifeng City campus culture is advanced unit, Kaifeng City Ming School to "create a humane environment,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chool " for the target, insist on "taking students as the foundation, the teacher-oriented, school-based" school concep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make ric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 bright characteristic campus culture. Jin Ming School campus culture embodied in the management culture, environment culture, humanistic culture in all aspects, with rich and colorful campus cultur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denotation connotation, creating a school of vigor and vitality, express students humanistic mien.

【Keywords】Kaifeng city; Jin Ming School; campus culture; curriculum reform

开封市金明中小学座落于北宋皇家名苑“金明池”遗址之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学校奠定了鲜明的文化底蕴。在课程改革热潮中,金明中小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打造出富有时代精神和金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被评为河南省和开封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金明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也包括校风、学风、人文环境等精神文化内涵,体现于管理文化、环境文化、人文文化等各个层面。

1 创设科学的管理文化

科学的办学方略才能衍生出先进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奠定根基。为顺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管理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学校发展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科学定位,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金明特色的管理文化。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弘扬金明特色,拓展品牌效应,创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求发展;强化管理,激活机制走特色;提升文化,丰厚内涵创品牌”为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要求,软硬兼顾、内外兼修,充分发掘校内外文化资源,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注重师德师风和学风校凤建设,大力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修养,创建平安型、文化型、书香型的和谐学校,营造文明化、秩序化、数字化的温馨校园。

一系列科学的办学理念,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机制,构成了鲜活而浓郁的金明特色和金明文化,为金明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根基、提供了保障。

2 创立优美的环境文化

金明中小学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大力开展绿化、美化、教育化、艺术化工程,陆续建成布局合理、风格多元的中学教学区、小学教学区和体艺中心区三大景区。金明校园兼具传统风韵与现代风格,阳春桃李鲜艳、盛夏杨柳苍翠、金秋红叶洇染、严冬腊梅飘香,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草坪花坛、雕塑小品……每一处景点都流淌着美、波动着情,呈现出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景象。

校园文化建设既需要营造声势、渲染氛围,也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校园内建有宣传栏和教育栏,教室及走廊内挂有名人名言牌匾及优秀学生名言牌匾“金明学子风采录”,就连上下课铃声也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着意营造出适宜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文化的影响、享受文化的熏陶。精灵生动的绿叶亭、童真野趣的蘑菇亭、高洁馥郁的荷叶亭,不仅是金明校园的标志,更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呦呦鹿鸣”雕塑,蕴含着渴慕贤才之意;“月下静读”雕塑,寄托着志存高远之情;实验楼东墙上《奔向未来》现代浮雕与阶梯教室外壁《金池夜雨》古典浮雕遥相呼应,共同舒展着“借金池之灵气,驾长风而飞腾”的心声;掩映在浓荫绿波之中的三角亭,融“三声”、“三乐”、“三省”为一体,彰显着学子“声声入耳,事事关心”的志趣,抒发着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乐趣,寄寓着金明师生“三省吾身”、奋发图强的意趣。

一砖一瓦皆表意,一草一木总关情。校园环境文化体现出金明中小学环境育人的理念,使这所花园式学校滋养师生、享誉全市。

3 创建多彩的人文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物的建设,更是人的建设。金明中小学注重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师德师风和学风校凤建设,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修养,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均衡,师生共同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近年来,金明中小学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生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开放个人读书博客、诗文朗读比赛,举办读书节、假期读书沙龙,组织与读书相关的教学案例撰写、研讨、课堂教学跟踪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演讲赛、国学诵读、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评、读书游园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书香型校园成为孕育学校人文文化的摇篮。

金明中小学充分发掘校内外文化资源,全力营造特色文化。学校组建了《汴梁晚报》小记者团、“金太阳”广播站、“金太阳”电视台、铜管乐队、诗社、文学社、演讲与主持社等多种学生社团,成立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棋类、体操、航模、建模、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陶艺等体育、艺术类兴趣小组,建立了校级体育运动队及文艺演出队,常年坚持训练与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和文艺比赛。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大型文体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清明经典诗文朗诵会、艺术节、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达标运动会、冬季“金明杯”系列体育活动等,每逢重大节日更要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近年来,学校相继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及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体艺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尝到快乐、受到教育、得到收获。

篇9

一、关于精神文化建设

古人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透视社会,文化成为一切命运的终极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办学特色就是文化建设特色。

我片区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创建常规管理示范学校、“五个校”以及特色学校为契机,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度,取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精髓,提炼了各自的校园文化内涵。双土九年制学校从教学慎于始,“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理念出发。在儿童天性未染之前衔接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读国学经典,做淑女君子”的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工作。石门小学提炼五种松魂精神,响亮提出了“依托青松,传播绿色文化,打造松魂教育特色”的办学主张,坚持“松以明志,书以载道”的办学思想。长洪初中倾力打造以“礼为先、和为贵”为主题的校园礼文化,让长洪初中朝着“礼治、和谐、进步、超越”的道路健康发展,张显了“礼文化”和“校园民生”二大特色。青山九年制学校紧紧围绕“快乐教育”理念,追求“教善若山 视通万里”的办学宗旨,注重“大山”精魂的浸润、熏陶,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桑坪初中凝练出“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精华。桑坪小学秉承“志向高远、品格高尚、言行高雅、识能高强”的办学理念,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加强对师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不断丰富学校的内涵与品位。团坝小学提炼出“敬好礼、写好字、做好操、扫好地”学校内涵发展主题。富家小学的“发扬传统文明礼仪,提升石文化品位,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无量小学的“乐教、乐学、乐善、乐恒”,新阳小学以“养成良好习惯,铸就精彩人生”为主旋律,以“读、备、站、坐、写、说、听、帮、练、理、阅、习等基本的学习行为好习惯”等等。

片区各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独具个性地提出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办学主张、办学思想、校训精神、办学理念和群体目标,体现了学校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人伦观的特有的精神文化。他们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也必将获得自强。

二、关于物态文化建设

我片区各校独具个性的精神文化,引领着他们创造富有特色的物态文化。在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上,他们做到了巧妙设计,精心制作,书香飘溢,寓教于景。

各校在校园醒目位置设计制作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徽、主题文化凝练以及校歌等等,清新大气,夺人眼目,震人心弦,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得以彰显。双土九年制学校在此基础上还做到了校园净化、美化、绿化和香化。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师生熟知的领域挖掘新的教育资源,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石门小学取松涛激荡之意,分别将教师宿舍、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分别命名为松涛园、吟涛堂、励涛楼、枕涛居、品涛阁,并结合命名撰写并制作了对联。以青松立意命名班级,利用校园围墙和花坛打造了以道德经、唐诗、宋词等为代表的八个传统文化回廊,历代书名家名碑帖为主的近五十幅防制木刻,师生文化展示亭、栏11个。学生耳濡目染,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将舞台背景以字典的形式改造成“石门松涛”石刻,将操场边危岩改造为一座五门的风火墙牌坊,门前为作看台的石梯。在原有绿化美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新修了花坛,引种了花草苗木,使校园成了花园和乐园,为全校师生员工修身养性、丰富知识创造了良好的物态环境。长洪初中大力营造校园礼文化环境,学校所有建筑物以“礼”冠名,班级以“礼”命名,以“礼”为中心设计校徽。学校利用展板、黑板报、文化长廊展示历代礼文化精髓、文明礼仪传承和学校以“礼为先,和为贵”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方案及初期成果。青山九年制学校以“唱读讲传”活动和“文明礼仪教育”为依托,注重在教学楼、宿舍楼、就餐楼、办公楼展示“礼”文化精髓,同时在文化长廊处展示“中国四大名著”的核心人物,让学生走进名著文化中,真正实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片区各校在绿化、净化、美化的基础上,都充分利用操场、走廊、文化长廊、教室、寝室、食堂等各个阵地,尽力做到让学校的各个地方无不张显校园文化的功能。

三、关于制度文化建设

各校的精神文化也引领他们创造“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管理文化,管理机制呈现出民主合作的特点。结合时代、学校和师生的发展需求,他们按照以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为主轴的民主管理程序,切实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保障和导向,具有较高的校本性和可操作性。

篇10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种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每个师生员工都受其影响,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这个环境的建设与培植,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氛围的陶冶和塑造。例如:紫泥中心小学坚持“书画陶冶、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练字、恋书、炼人品”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把开展书画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广泛开展各项主旨教育活动,形成了书画教育的学校文化特色,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授予“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漳州市第一所省级“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能整合教育功能。青少年思想活跃,容易受外界环境感染。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走在美丽的校园里,随时都能感受到诗情画意、文馨墨香,这既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又能激发学习热情。如石码中心小学在每一幢楼、每一个教室,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专栏,悬挂着学生的作品、名人事迹、格言警句等,创建立体环境文化,使全体师生时时、处处去体验“我能行”、“我做对了”、“我做好了”、“我成功了”,激励全体学生“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竞学的热情。

二校园文化建设能培育良好校风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能够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师生关系、精神面貌、活动情况等表现出来。如山区学校程溪中学发挥地缘关系,与本地驻军建立了共建共学互动关系,常年邀请部队优秀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建立“心理咨询站”,每年组织新生军训等,形成了“绿色军营、青春校园”的办学特色。该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推选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全国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但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普遍处于被动建设的无序状态,主动作为的氛围不浓,缺乏长远规划。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存在走形式、搞应付、做摆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内涵,未能凸显自身内在特色优势。四是校园文化建设时代感不强,没能与时代及时跟进,敏锐地吸收新时期的文化元素,加强对青少年的适时引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