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篇1

一、优化课程结构至关重要

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既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又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个性,学有特长、各得其所。为了使学校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最好的效应,使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要保证学校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达到整体性。如果不是结构优化的整体,它充其量只能等于、甚至小于部分之和。学校课程对于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学科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各门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因为由各门完美的学科构成的课程,并不一定是完美的课程。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它除了包括构成的部分(即因素)之外,还包括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种种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即课程的横向联系,是课程结构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广义的课程结构,不仅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即宏观课程结构,而且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即微观课程结构。前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这就涉及课程计划的设计。后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进一步涉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把前者称为课程结构,而把后者称为学科结构或教材结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探讨学校课程结构,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的;应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应是动态的,而不是僵硬的。对于中小学课程结构是否实现了整体优化,其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做到了以下五个结合。(1)内容。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相结合,这是相得益彰的课程内容。(2)功能。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达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这三大功能融为一体的目的,这是和谐完美的课程功能。(3)形态。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这是取长补短的课程形态。(4)类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这是动态平衡的课程类型。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陪衬,更不是附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分流的实现,有着更重要的作用。(5)范畴。显在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这是相辅相成的课程范畴。潜在课程又称隐性课程,它在正式的课程计划表里看不到,但却能起到正式课程起不到的作用。潜在课程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和文化层面,如校舍、校貌、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制度和风气层面,包括校训、校规、校风、班风、学风等;三是心理层面,主要指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强调潜在课程的作用,对课程改革、教育改革是有益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五个结合,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平分秋色,而是讲求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既坚持两点论,又突出重点论,不同时期强调不同的侧重点。这次国务院的《决定》强调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强调综合课程,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力度,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应树立新的课程观,注意克服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

二、正确处理学科、学生和社会的关系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计划、课程设置;二是各科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主要是指各科教材。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改革包括教材改革。

课程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要兼顾三大要素,即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要。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课题。目前,既要克服学科本位论的偏向也要防止儿童中心论的抬头。所谓学科本位论,有种种表现:一是绝对地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把学科与科学等同起来,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有程度,也就是中小学生的可接受性考虑不够,对社会需求的定位不恰当。二是对待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缺乏宏观的整体观念,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以致每门学科都面面俱到、层层加码,每门学科都“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造成教学内容深难重。三是只重视学科课程、学科教学,而不重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所能起到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学科体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是相对的,也是有层次之分的。学科体系要真正成为中小学教材体系,还必须重视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因素。各种教材体系要加强本学科的纵向衔接和照应,更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配合,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同课程结构要整体优化一样,教材结构(每门课程、学科的具体结构)也要整体优化,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对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要正确理解。所谓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意味提倡儿童中心论。文字越搞越简单,图越搞越多,教材越搞越低幼化,一切迁就学生兴趣,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教材不是科普读物,也不是通俗读物。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当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德陶冶相融合,注重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其一,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其二,在师生关系上,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但是学生发展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辅导和教导。其三,在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上,一方面,智能(包括智力、能力)发展有赖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智能就无从发展;另一方面,知识也只是智能发展的基础,知识如不转化、升华为智力、能力,这样的知识再多也是意义不大的。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确切地说是智能经济时代,说到底,其实质特征就是以开发人的智能作为根本动力,来带动经济的起飞,推动经济的发展。或者说,知识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最快地最大限度地使知识、智能转化为经济。潜藏于人脑的智能是宇宙间蕴藏量最大、能量最大的能源,生生不息,只有通过教与学进行开发,才能使之由内潜变为外烁,转化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生产力。其四,学生发展既包括智能发展,又包括人格发展,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总之,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应当是同素质教育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差异性、互动性和持续性。

三、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1.思想方法方面。

就思想方法而言,我们不应割断历史,而应立足现实,继往开来;我们不应照搬外国,而应立足本国,洋为中用。对历史的东西、对外国的东西,我们应分析它的背景和条件,找出历史与现实、外国与本国的连结点,而不是一切推倒重来,重新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上,我们对“新”东西要具体分析。有的“新”东西,其实并不新,是古已有之。有的“新”东西,包装是新的,货色是旧的,所谓新瓶装旧酒。有的“新”东西,未必正确,更未必可行,虽新何益?

2.课程内容方面。

就课程内容而言,在有限的学制、课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也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应当从不同层面(包括教育思想与观念,课程与教材,教师与教学,考试与评价等方面)寻找办法。

就课程、教材与教学而言,关键是如何对待基础知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教材由于编写、出版周期长,总是滞后于知识的增长速度。然而,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中小学教材必须及时更新。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正因为如此,教材的编写者更应具有前瞻性、超前性的眼光,预测未来、研究未来,在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设计上留有充分的余地;同时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观、新的教材观和新的教学观,既防止教材频繁修订、周期过短,以至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又保证更新的知识能及时进入学校,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吸纳最先进、最新鲜的内容。

在中小学教材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政治质量,实事求是地坚持学术质量,精益求精地坚持编校质量。我们要避免把编校问题或学术问题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

四、正确理解教材的程度和分量

中小学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要体现层次性,既有必教必学的内容,又有选教选学的内容;既有精讲内容,又有泛读内容;既有强劲的主干,又有茂盛的枝叶,做到根深叶茂。对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每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只能达到同一个层次,不允许挖潜,不允许拔尖。正确的理解和做法应当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只有这样做,才能解决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才能解决教材程度(包括深度、广度、难度)和分量的基准和定位问题;才能使学生既打好共同基础,又打好分流基础;才能在全体学生吃得饱的基础上,进而使一部分学生吃得好。

这里有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教材的厚与薄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厚的教材不一定就是深难重,薄的教材也未必就是负担轻。多而杂固然不可取,但是一味追求薄、追求少,少而不精,或者像压缩饼干,只剩骨架、没有血肉,这样的硬骨头是很难啃的,必然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以致师生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茫茫书海中寻觅,那就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盲目乱抓、良莠不分,反而加重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的书包和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个问题要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多层面地寻找办法。既要对课程门类和教材内容从结构上进行改革,又应当看到,在一定条件下,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起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同样一本教材,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关键在于能不能因材施教。教材比较丰满一些,又能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红花绿叶、层次清楚,师生在教学中能正确地使用。由博返约、提要勾玄,这样的教材非但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反而会引人入胜,使学生感到饶有兴味,渐入佳境。国外有些中小学教科书,叙述详尽,图文并茂,讲述定理定律,多从推导出发,而不是简单地揭示结论,内容篇幅约为我国的十倍。这样的教科书,既便于教师的教授,又便于学生的学习和钻研。总之,教材的厚薄问题,涉及教育内容同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改革中小学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还要高度关注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教材的发展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方法对教科书的影响。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文字教科书(课本),而是还包括多种多样的视听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包括网络)等配套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文字教科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我们应当研究文字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如何改革才能起到与音像教材、与电子教材、与多媒体教育手段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在过去,可能需要花许多笔墨,占许多篇幅,费许多口舌,而在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包括网络)等多媒体发展的今天,在文字教科书里可能只需要画龙点睛,就能恰到好处,否则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五、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管理体制已发生重大转变,要求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分级管理与加强领导的矛盾凸显出来,同时派生出中小学教材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问题。分级管理与加强领导应是统一的,中小学教材多样化与统一性也应是统一的。

1.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现在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并不是由统一性走向完全的绝对的多样化,以多样化取代统一性,而应是走向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中小学课程教材问题上过分集中统一,或者过分分散多样,都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美、英等国中小学课程教材(包括考试)从分散、多样走向集中、统一,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包括考试)从集中、统一走向分散、多样,表面上看走向是相悖的,实际上是相反相成,都力图寻求集中统一与分散多样的最佳结合点。

在中小学教材多样化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中小学教材建设仍然需要加强专业队、国家队的建设,仍然需要由国家规划、组织力量编写示范性教材。示范性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严的规范性,示范性教材本身也可以搞层次化、系列化和多样化。

2.保证质量前提下的多样化。

教材多样化是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哪一种教材能占领市场,能占领多大份额的市场,最终靠的是质量。教材竞争如果靠行政手段和政策保护会影响教材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课程改革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材多样化,要允许各教材编写单位和出版社进行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究竟哪一家教材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各地区各学校,是师生和家长,是广大读者。

3.正确理解多样化。

(1)不同学科的教材,要从本学科性质、特点出发,实现多样化。例如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这三门学科,政治性、敏感性较强,共同性较多,采取“全国统编教材加地方补充教材(或乡土教材)”的模式,既能体现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要求,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浪费。(2)多样化不等于地方化。注意,这里是反对地方化,而不是本土化。提倡多样化,不应导致每个省都以省编教材来取代其他教材,不应导致闭关锁门,不应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3)多样化不等于数量化。不是多多益善。不是数量多、版本多、品种多就是实行了多样化。多样化的本质在于特色、在于层次、在于质量、在于选择、在于效益。

篇2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课程改革 健身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本研究提出的传统手段健身模式是一种将健步走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传统气功中的呼吸法相融合的一种健身模式,该方法能否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否适合在高校中开展?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传统手段健身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提供方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肢体康健的高校女大学生34人,随机分为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组(R组)、单纯健步走组(W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3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各组锻炼方案: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组在健步走的同时配合腹式呼吸为主的呼吸方式;单纯健步走组在健步走的同时配合自然呼吸;空白对照组维持常态。锻炼频率及时间为:6次/周,40min/次,共持续8周。强度为60%~65%Hrmax。

(3)测试指标: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以下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指数、5000米快走用时、5000米快走后即刻心率、血红蛋白(Hb)。

(4)数理统计:实验所得数据均经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1)各组内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表2统计结果显示,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组实验后台阶试验指数显著性提高,5000米快走后即刻心率显著性下降(P

(2)各组间相对应时相各指标的变化:表2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前三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组台阶试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1)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腹式呼吸对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如腹式呼吸可以使手指温度持续上升,①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下降,肺活量和第1秒末肺活量显著增加②等。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说明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本研究结果显示,8周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运动可使台阶试验指数显著提高,说明该项运动对人体心血管机能有提高作用。5000米快走属于有氧运动项目,在用时相同的情况下,心率越低说明心率贮备越大,心肺功能越好,有氧运动能力越强。本研究结果显示,5000米快走后即刻心率显著下降,而用时无明显变化,说明该运动能够提高心率贮备和有氧运动能力。健步走是一项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以往研究表明,健步走对心血管机能、体成分、平衡能力等都有良性影响。③④⑤本研究结果显示,8周单纯健步走后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及5000米快走后即刻心率均出现极显著性下降,说明8周单纯健步走对肺通气功能没有提高作用,但能够增加有氧运动时的心率贮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8周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锻炼后台阶试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肺活量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单纯健步走,该结果表明,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运动在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肺通气功能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健步走。

(2)高校开设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运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目前,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仍以田径,包括跑、跳、投;球类,包括大球足、篮、排、网球、乒乓球、高尔夫等,另有武术、体操、健美操等,由于对场地、技术、经费等方面的要求,当学生们走出校门后很少能够持续锻炼,也很难将其向社会大众传播。因此,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性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它将健步走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传统气功中的呼吸法相融合的一种健身模式,其方法简便易学,不受场地、时间和年龄的制约,任何年龄段人群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因此,在高校开设“健步走配合调理呼吸运动”课程是可行而有意义的,这不仅能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当他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仍可持续锻炼,也可将这种锻炼方式传播给全民大众,从而使整个国民体质健康有所提高。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课题编号:GH134016)

注释

① 张秀阁,阎乐克.腹式呼吸和自生训练对心率及指温影响的处步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15-16.

② 张成孚.6个月腹式呼吸锻炼对老年人血压和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3):245.

③ 王松涛.不同运动强度的健步走对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931-5933.

篇3

摘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已经十余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对问题的的本质思考需要借助伦理学的思维,通过探究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伦理的“为何”与“何为”,旨在进一步帮助人们理清体育新课程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体育 伦理  

  

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  

  

从伦理学的基本矛盾“善与恶”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的矛盾。其实,不论课程改革的“善与恶”如何体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完整的学生而服务的,而造就完整学生则需要以和谐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进一步促进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出现的善与恶”,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则是解决善与恶的矛盾,更好的促进学生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而成为和谐的人。  

  

二、为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原因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层面的笼统原因,但为何要这样,其精确的原因又是什么,则需要我们探究。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体现和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基础教育领域,要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科学的课程改革观,将公平与正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将促进、满足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支撑点。但在体育新课程推行之前,反观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把持着整个体育课堂,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各种运动项目高深的运动技能毫无差错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允许有任何的花样与创新。在这样没有区别的教学背景下,且不说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相同难度的运动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其它接触很少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对学生自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也会将他们培养成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平和正义的所谓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体育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将运动技能当做是体育学习的载体,但绝不是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关注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体育学习环境之中。  

2.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公平、正义要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而且要在课程改革的结果中加以体现,作到“课程改革为人人,人人共享课程改革的成果”,课程改革不仅应当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缩小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保障不同族群、阶层的人群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从而扩大社会民主和平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体质健康”的单维健康观,形成了“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就意味着更加全面充实,旨在从里到外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要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作为。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误解,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将学生始终放在首位,任何事情都以满足学生为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也是有所选择性的,不能盲目的迁就学生,而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何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实践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相互尊敬和明智判断的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体系的合作者、社会正义原则的遵守者以及优良美德的践行者,成为和谐、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从而很好的规避那些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还

编辑整理本文。

只是一种理想的层面,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伦理层面探索实践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平衡才能抑制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较低,这不仅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体育教学领域,不平衡现象非常之严重。比如,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堪称豪华一流,但在西部边远地区,很多学校不仅基本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没有,就连正规的体育教师也都没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课能够开展得好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要大力支持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经费问题,向这些地区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等等,努力提高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关注课程改革发展的不平衡并努力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各自的发展需要关照不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发达地区学校、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依据与标准,缺乏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其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颁布以来,已经推行了十年的时间。在推行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政府行政官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校体育专家,还是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都对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非适应性本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修订课程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体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组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似乎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且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发表任何导向性的意见。很显然,这种沉默的态度毫无裨益,只会伤害广大关心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那颗热情的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关注不平衡发展并相反设法去解决。  

3.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开展。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多么繁荣,但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实践者,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承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使命,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就必须保障“课堂公平”,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而探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伦理本质,是体育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伦理责任与义务是藏于体育教师内心的一种潜意识,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这种潜意识,才能为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8.  

[2]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3]彭泽平,姚琳.和谐社会与课程的和谐伦理指向——“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53-56.  

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回到课堂再实践

篇5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1]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六十条建议中,第44条指出“充分适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等学习资源,可以动感地将知识、信息、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多维地感知认知对象,并根据个人的学习水平灵活、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帮助其创建个性化学习资源空间。”[2]这些文件精神都在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整合的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一些教师仍然不能将信息技术与自己所教学的学科进行丰富多彩和有效的课程整合。其主要问题有:部分教师在课前做一些与讲课内容有关的课件,试图进行课程整合,但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课件强调了过多的外部刺激,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但思考的少,所得甚微;还有部分教师未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实质,或者是信息技术运用得不够熟练,使所教学科的知识点不能充分体现和落实,把计算机和网络变成了外在的摆设,学生在电脑面前只是看看老师的演示,并未上网去查找资源,主动探究,最多是用电脑输入些文字,结果是: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板书,键盘代替了粉笔,计算机大屏幕完全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只是显示手段的变换而已,由于计算机无法将整节课的内容保持在一屏,一节课的整体结构不能一目了然,造成了学生思维断层。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了教师与学生的大部分活动,有的教师从开始讲课到结束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整堂课看到的只是图像和画面的不断变换,很少有教师的引导,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及其表现,教师变成了课件的操作者,学生面对的是课件而不是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较多,减少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出现上述现状的原因固然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教师,不知道为何进行整合,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整合,更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怎么整合?如何体现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文论述的核心问题。

二、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3]所以,提倡“用技术学习”,它有着一系列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价值观、学习观、教学观和技术应用观等,重点革新传统的教学关系,变革传统的学习、教学方式。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是:应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灵活快速地获取信息,打破时空界限,以协作交流进行自主发现与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教学结构,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

三、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之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这四大要素与四大属性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参与理论基础

参与理论是由现代远程教育格雷格·柯瑟林(Gregkearsiey)于1998年针对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参与理论的核心是:创建学习小组,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这一核心思想包括三大基本原则:相互协作原则、项目导向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即Reiate—create—Donate(互动—创造—有益)。

3.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的变革,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实践中有个性的学习,比接受知识更重要。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基础

篇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趋完善,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突显。为各个行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因而其价值之重大更是不容忽视。本文旨在立足于职业教育,就项目课程的内在含义、项目课程与理论体系的关系、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关系、以及项目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做出探究,以期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具指导意义的理论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关键问题

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在于实际应用,故而,职业教育的课程侧重于过程性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较少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项目课程,即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的完成过程为教学内容。为了对项目课程有更为全面系统的掌握,下文将对项目课程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一项目课程的内在含义

近几年来,项目课程因其本质的应用性而受到职业院校的热切关注,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深入探求我们可以发现,项目课程的含义涉及三个理论,也即联系理论、结构理论和结果理论。

(一)联系理论

职业教育的鲜明目的指向性要求课程设计符合职业能力的需求,项目课程恰恰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项目课程理论认为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际工作即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故而,项目课程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理论知识,而非纯粹的理论学习。因此,其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工作需求,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展开学习。

(二)结构理论

课程结构的含义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指课程间的组织关系,其二是指课程内知识之间的组合方式。这就是说,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应当思考以构建怎样的学生能力体系为目标,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在给定的目标之下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素质。因此,项目课程的理论构思应该体现出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作为课程建构的实践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项目课程的优势所在,也更能有效地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结果理论

学生通过项目课程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即是现实价值的产品。这可能是实际的物品、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一项社会服务。在清晰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目的的支配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极大的调动,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型人才。同时,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清晰联系,也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努力与目标不符的弊端。

二项目课程与理论体系的关系

(一)理论知识作为先导项目课程的终极目标指向在于学生的的专业素养,也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虽然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是项目课程的目标,但是项目课程并未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项目课程的自身定位中,强调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转而主张将理论知识作为学生进入实践探索的引导系统。在这样的关系定位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引导作用,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际中走不必要的弯路。其次,这种观念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反馈

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际工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过程的锻炼能够让学生发现存在的更多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理论的一种印证,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发现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从而对理论进一步深化,加深对所学习的理论的认知。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合作用的过程,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探索能力和反思能力,进而培养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际能力的专业性人才,也因此进一步实现和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关系

(一)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联系

项目课程的研发中采取了CBE的技术,是指将起点设置为工作分析,故而人们对二者关系甚为迷惑,甚至有人直指项目课程是CBE课程的复制。事实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存的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皆是将开发技术定位为工作技术,例如学习领域、MES课程等等。因此,相较于CBE课程,项目课程已经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建构上还是方法运用上均有十分鲜明的进步。项目课程在理论上博采众长,汲取了职业教育课程相关理论等。并且是以我国目前职业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着力点,因此是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的理论框架。

(二)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区别

尽管项目课程与CBE课程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二者的区别体现得更为明显:(1)项目课程与CBE课程处理分析结果的方式有所差别。项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实施是以“课程”的表现方式整合工作处理结果,具有一定的系统关联性,学习是在设定课节内完成,进行集体授课,知识是成体系的;而CBE课程则是以学习包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加以划分,以独立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按照学习包的指示进行操作,方式是单独学习,更强调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深入掌握。(2)项目课程与CBE课程关注重点略有差异。项目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和态度培养,尤其重视学生自身,立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以期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而CBE课程仅仅将关注点落在知识、技能及态度在工作任务中的落实情况,即是更侧重于工作任务的内容,认为只要学生顺利完成了任务,学生自身的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而无需对学生的发展提出过高的要求。(3)项目课程与CBE课程对结构理论的地位设定稍有差异。结构理论着重于逻辑性在工作任务间的重要意义,是项目课程的关键理论之一。项目课程授课以连续性的课堂学习方式展开,知识上注重系统性,因而循序渐进是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十分注重整个系统的结构建设;CBE课程对此未加以深入论述,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互相独立的任务上。学生学习的任务包是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某些疏漏和弱点,采用集中训练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因此对知识的系统性不做太多要求,也不强调结构理论的应用。

四项目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在深入落实项目课程的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教学改革能否在项目课程中加以开展,教师能力素养是否符合标准,职业院校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备。

(一)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

观照西方国家,体系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职业教育建设。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出现,西方国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就一直未曾停歇,并且其独一无二的特性推动了体系的的持续发展。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为了深入推动经济复苏与蓬勃,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将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也往往将课程改革作为变革和突破的着力点,由此可知西方国家对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作为职业教育建设的常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导和支柱。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现状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所遵循的路径是立足宏观、调整为观的态度。强调在建立完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故而课程改革没有被划入相关领导部门的工作议案中。如果长期沿袭这种思维模式,只有具备较为完备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才能展开,那么恐怕职业课程教育改革将遥遥无期。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并不具备一种外在的大环境可以让课程改革具备更为优越的条件,而是课程改革的实践使得外在环境进一步完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不断地完善外在的环境——职业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而是应该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将校园建设的更为美好,使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愈加提高。面对课程改革一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耗时长是因为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以改变课堂中师生存在的种种固有的问题,而思想上的转变则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复杂性则需要政府、学校的合力。为应对改革的复杂性,可以采取在不同地区采取试点的方式,不仅充分照顾到区域特征,使所制定的措施因地制宜,而且能够为制定最终的改革方案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使得方案能够相对完善。同样,试点可以增强区域联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各个区域的积极性,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展开效果。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这只是基础性的探讨。对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来说,尤其应当加强理论建设,以期形成深厚的理论基础,只有在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项目课程建设才能取得更具实用性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的实践。

作者:岳刚 单位: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亚平.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及其开发[J].当代教育科学,2013(19):42-44.

[2]沈杲.探究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J].教育界,2015(27):159-159,161.

[3]崔冰蕊.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J].高教学刊,2015(7):53-54.

[4]李振敏,孟祥英.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赤子,2013(2):80.

[5]殷庆宝.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求知导刊,2015(24):78

[6]郑娟新.情境学习: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教学的取向[J].职教论坛,2013(27):67-69

篇7

关键词:动物 解剖 生理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14-01

一、《动物解剖生理》课程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作用和现状

动物解剖生理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与其他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他后续专业课成的学习。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既无法理解理论知识,也无法将课程内容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全国各个高职院校已经在《动物解剖生理》的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中学校《动物解剖生理学》的课程改革还属于空白,建立起适合中职学生的《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课程,培养适合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人才,是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

二、《动物解剖生理学》的改革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1.明确改革的思想

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传授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时,还要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了解畜牧业发展动态,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三维动态演示,融文本、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可将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展开为故事启发法、图片启发法、 联想启发法、游戏启发法、设疑启发法等几个方面。

3.实训内容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实验的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设多样性实验。结合动物解剖生理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直观性强大的大体解剖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实习周等教学过程,将动物结构真实、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将动物解剖学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人体结构知识及常见疾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扩大知识面并联系实际,建立起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将这些有理条件有机整合起来,逐步形成本学科独特的教学体系。

通过调查研究课程面对的岗位群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制定课程的内容、授课计划、教学方法及实训教学改革内容;在2015级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上进行教改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完善教改内容。

总结

动物解剖生理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学校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类课程,全国各个高职院校已经在《动物解剖生理》的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中职学校《动物解剖生理学》的课程改革还属于空白,这要求我们中职学校根据教学中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让实训教学模式越来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因生施教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13

1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困境

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的教学人群为“90后”,其思想以及行为特点是个性张扬、信息创新以及缺乏实践能力等,在加上生物教学其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以及需要背诵等现状,导致高中生对于学习高中生物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其教学效率。

1.1 生物理论基础差

高中生物教学,相对于语数外的教学而言,其教学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循序渐进型,而是属于一种学习知识的累积型,即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过程中,基础型的知识教学仅仅在初一初二两个学年,而其他的基础知识则需要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平时学习与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的累积,使其在高中生物学习阶段,能够拥有高中生物入门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主动学习与学好生物知识。结合近些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并未使生物教学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形成一个学习体系,加上本身理论知识的乏味,从而导致高中生生物理论基础较差。例如:在《基因的本质》一章教学中,有部分学生不懂DNA的缩小以及基础概念,正是高中生生物理论基础差的表现。

1.2 学习兴趣缺失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学习方式、创新思维、学习兴趣等有着一定的完善度,对于如何学习、认识以及分析生物知识有着明确体现。针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基于其理论知识的乏味、难记以及理解难等特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表现为:不认真听课与记录笔记、生物实验小组参与不足等现象,从而使得生物教学课堂低效化。然而,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象,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以及学生体现,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生物理论知识基础差;②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难记以及理解较难;③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偏差;④教师教学手段不够多元化。

综上所述,高中生自身水平、生物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对于高中生学习生物兴趣有着不小的影响,从而使得现阶段高中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缺失化。

2 构建“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生物高效课堂”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其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导的教与学课堂。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刻地认清自身教学职能的转变,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更好地为学生的教与学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教学方面,教师应当加紧对于学生学业知识的指导与帮助,尤其是“学困生”的教学上,更应当注重因材施教,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小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的常识问题,如: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些事物上?光合作用与人的呼吸作用是不是相反?就针对一些“学困生”让其进行正确解答,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从学习方面,教师应当构建与规划一些学习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

2.2 生物高效课堂实施办法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主要以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为引导,从而实现“三个维度”的教学大纲。

2.2.1 精心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对于教师的职能要求,其中关键一点:强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于每一堂课的精心教学设计,从而为课堂高效打下基础。教师应当深入学习与贯彻教学大纲以及《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把握正确化的教学目标,能够归纳、总结与分析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水平,熟悉教材,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可设计单元整组整体性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选定效率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堂高校的前提。

2.2.2 “疑”的留白设计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而教学课堂从留白开始就是从思考开始。在《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以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善于设“疑”,即教师设计疑问或者学生发现疑问,其过程必须利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去告诫、引导或者启迪学生去参与“疑”的留白。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其形成一个积极思考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优化其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精神。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中,教师进行设疑:①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哪些生物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你们还能够说出哪些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多?③有些食品,如切面、面包等要添加氨基酸,为什么?④你知道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有什么重要作用吗?利用留白思考去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从而引入进入学习内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高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合作学习应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吴晓端.河源市农村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D].广州大学,2012.

[3]黎永红.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提高生物学习效率[J].中学生物教学,2010,(5).

篇9

    关键词 高职综合英语 教学改革 必要性 有效策略

    由于中国的高职教育仅十余年的历史,属于起步阶段,造成许多高职院校的综合英语课程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英语专业设置,难以体现高职英语教学自身的特色,而且有的高职院校起步于中专学校,起点较低,综合英语的课程设置不甚成熟,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或者与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相比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

    一、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主要是由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现状、传统英语教学低效的影响以及高职综合英语自身特征三个方面决定的:1.高职英语综合英语教学现;2.低效的传统英语教学影响;3.高职综合英语自身特征。

    二、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有效策略(一)理论基础。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理论进行的:构建主义理论和高职课改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认知主体,认为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依托,通过新旧知识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同时,构建主义还认为学习是师生、生生间相互协作的过程,良好、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以及融洽、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高职商务综合英语中的许多教学任务本身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可以说,构建主义理论符合高职综合英语强调语言实用性的特征。高职课改理论。高职院校以学生职业能力为重,高职商务综合英语教学既要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如听、说、读、写、译,还要注重学生在商务环境下开展商务活动专业技能的习得,如商务谈判、商务函电等,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组织、策划、协调、创新、随机应变等能力,以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高职课改理论主要包含“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和“因材施教”两个原则。

    (二)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准确定位课程。要进行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准确定位高职综合英语这门课程。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建设的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综合英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教学中心和主人,为他们多多创设英语语用情境和操练机会。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多为“满堂灌”、“一言堂”,整节课教师都是在讲台上长篇大论,很少有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激发。因此,高职综合英语应创新教学模式,导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丰富教学手段。语言教学容易枯燥、乏味,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也可以以新奇、刺激的多媒体为依托,通过光鲜的图像、动听的声音、生动的影像模拟或再现真实语言场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运用当中。另外,多媒体网络的知识大容量性、实时性、交互性、针对性等特点更能兼顾学生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做到差异化教学。例如商务函电部分,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多媒体网络通过收发e-mail的形式进行询盘(inquiry)、报盘(offer)、还盘(counter offer)、接受(acceptance)、签订合同(signthe contract)等商务流程。

    (三)和谐师生关系。

    俗话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根据二语习得情感过滤学说,影响学生二语习得的最大因素是焦虑,而轻松的交际氛围可以削弱或降低学生的焦虑情感,使他们满怀喜悦、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统一。一个春风般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一道赞许的目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在心中荡漾起努力向上的涟漪。

    (四)改革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考试成绩是唯一衡量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因此才有了“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出现。分层考核不但可以保护成绩较弱学生的自尊心理,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自他评结合则可以保证和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性循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或开展自主学习,弥补不足,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职综合英语是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石,尤为重要。

    虽然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摸索着前进,但是亦不可盲目,应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合理的策略为指导,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观念、积极总结、加强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相长、行之有效的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型、专业型、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同时,为以后的教学和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1当前医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1.1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安排的重视度

1.1.1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安排为每周2~4节,在教材的选择上也采用最新版本,这些安排都较为合理,保证医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前沿信息。但是教材的内容更多地侧重理论,真正上机实践的课程安排很少,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计算机课缺乏兴趣,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掌握度少之又少,这是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的一种表现。

1.1.2医学院校在教材的使用上,只停留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比如实用office、网页制作、以及photoshop、flash动画制作等,虽然学习内容广泛,但是没有把计算机和医学真正联系在一起,学生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知识了解甚少,造成计算机课程与医学课程的脱节。由此看来,医学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安排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改进。

1.2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毋庸置疑。然而,身处在医学院校里,由于科目地位的不平等--计算机课程的地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医学类课程,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讲课缺乏激情。同时,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2],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影响着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

1.3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 作为非专业课程,计算机在医学生的眼中从未被重视。计算机课上,学生们迟到、早退,更有甚者旷课,对于老师讲的内容似懂非懂,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收获。同时,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多于实践操作,即是在实践课上,学生们也用来上网做其他的事情,而不是练习计算机操作。由此看来,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更是一降再降。

2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3]。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升了计算机在学校科目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高等院校的知名度。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管理体系的变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医学计算机课程已不再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队伍,只有加快医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3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3.1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力量。针对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学校应从教材选择和课程安排两方面着手,提高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选择适合医学教程的教材,其内容与医学课程联系紧密,同时又反映最新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在课程的安排上,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医学生的上机操作非常重要,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做到学以致用。做好医学计算机课程重要性的宣传,包括医学计算机杂志的宣传,以及相关校园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

3.2构建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安排必须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平衡医学类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室内教学与户外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课程安排不仅包括计算机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应把医学计算机基础、医院信息管理安排到课程体系中,把计算机和医学紧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3.3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能够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计算机理论基础枯燥乏味,再加上老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把该课程当做催眠课。只有教师改变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个人魅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有所获。实践课程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的应用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步骤,教师应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保证上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