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文化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的文化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的文化意义

篇1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生对于乡土文化有着较大的兴趣,希望能够了解乡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1.弥补现行英语教材的地方特色缺陷

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内容,英语教材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统一的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地方局限性,不能将我国的具体国情体现出来。为了弥补现行英语教材在地方特色方面的局限性,应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乡土教材,从而使英语教材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乡土文化资源,能够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充实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鲜活有趣的乡土文化教材,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对本地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英语向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民介绍当地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扩大本土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本土地方文化。与此同时,积极运用英语乡土教材,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遇到的阻力

尽管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融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由于乡土文化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很难出台统一的英语乡土教材,只能靠本地一线教师自行编写英语乡土教材,编写的质量参差不齐。高中教师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高中教师和学生都将提高高考英语成绩作为英语学习的唯一目标,缺乏对乡土教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动力。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具体对策

1.编写高质量的英语乡土教材

为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必须编写高质量的英语乡土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与当地的高等院校联系,将具有特色的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甚至可以开展跨学科合作活动。

乡土教材涉及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通过跨学科编写能够降低乡土教材编写的难度,节省一线教师编写教材的精力和时间。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发乡土文化网络资源课程库,在课程库中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介绍泰州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风土民情、嫁娶风俗、饮食习惯等内容。

2.高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意识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难以编写统一的英语乡土教材,因此编写英语乡土教材的重任只能落到每一个一线高中英语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具备较强的乡土资源开发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学习和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将其合理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乡土教材进行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泰州地区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有凤凰城的美誉,是长江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汇聚了吴楚越文化的精髓,从秦代就开始建立城市。泰州市是江苏省的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也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高中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与泰州市有关的历史名人、文化典故、风土民情、当地特产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乡土教材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乡土教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乡土教材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抓住高中生的兴趣爱好来编写乡土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提高乡土教材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进行体验式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抓住高中学生喜爱美食这一兴趣点,收集泰州市的长江三鲜、泰兴香荷芋、芜湖酱菜、米粉干这些美食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借鉴《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热播纪录片的形式,积极运用多媒体,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美食,并用英文介绍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在快乐和享受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样自己最喜爱的泰州美食,并用英语撰写一个美食介绍,在课堂上举办“我爱泰州美食”英语演讲比赛。用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挖掘文化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例如,举办“如何借鉴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的营销模式,对泰州美食进行推广”的英语辩论赛,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以泰州地区的乡土文化为例,分析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尽管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仍然遇到了一些阻力,然而积极开发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爱琴.宁夏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

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土文化 传统性 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实施主体和惠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特定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及乡村经济社会状况。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

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豍那么,在乡土社会产生的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种孕育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依赖于乡土社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本土文化体系,其实质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娱乐方式、传统礼仪习俗、对土地的感情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区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文化,因不同的乡土文化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这足以将自己所处的乡土文化与其他乡土文化明显的区分开来。二是社会认同作用。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的长期的积淀,对在共同乡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整合作用,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豎“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乡土文化的困境

乡土文化孕育并依赖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根植于传统性,所以当传统的乡土社会解体时,乡土文化也将随之消亡。

(一)乡土文化区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乡土文化与生俱来的,而这恰好与以先进、开放为特性的现代文化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乡土文化的面临严重的威胁。人们想要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就不会去改变乡土文化下的社会和生活;而现代化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广大的农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

(二)乡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传统性,使得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诸多难题: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分散;流传断层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而市场化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也有要求:乡土文化能够实现资源规模化、传承的连续性、经济价值。传统性和市场化的不同要求使得乡土文化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乡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传承其固有的传统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又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传承乡土文化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

(三)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包括其生存的状态、呈现的形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供广大农民选择、认同的文化种类越来越繁多,当广大农民不再自己所属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时,那么,认同困境就会降临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能性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豏这无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关系,使乡土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斗争与统一传承与发展中。乡土文化的传统性,是长期以来特定区域的居民留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赋予乡土文化一定的现代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土文化即应保证乡土文化传统性的前提下,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护好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传统性。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破乡土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赋予其市场经济下的气息,能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传统性为内容,以现代性为形式,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另一方面,以乡土文化传统性的方式,赋予现代性的内容,将乡土文化予以发展。

总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生存与发展对乡土文化来说是不易的。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其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12级中国化研究生)

注释:

豍.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

篇3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吉祥图案;文化意蕴

一、中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

(1)运用谐音。中国人逢遇喜庆吉祥,偏好谐音寓意。这其中就应用了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汉字有许多读音相同、字义相异的现象。利用汉语言的谐音可以作为某种吉祥寓意的表达,这在吉祥图案中的运用十分普遍。例如,一只鹌鹑与九片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鹤居落叶);鱼谐音“徐”,罄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喜”,花生代“生”,等等。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园,莲子)等吉祥图案了。(2)寄物抒情,附会象征。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此喻志,附会象征。例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在植物方面,最常见是松、竹、梅、荷花等,是在中国吉祥图案中出现最多的。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碧竹,傲雪报春的冬梅,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松、竹、榭皮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3)用吉祥文字组成图案。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较强的表现张力,因此直接将吉祥文字装饰在客体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中国文字结构合乎图案造型法则,笔画长短、疏密,既有变化又有韵律,加之文字本身又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特点,故吉祥语言文字在周代以来就作为吉祥图案存在了。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它们组成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可以组成“百福”、“百禄”“百寿”、“百喜”图,常与室内艺术品或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民族艺术和传统又化相应相生,颇具意味。

二、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1)信仰的意蕴。意蕴,是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是思维内化的延伸。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古代先民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认识非常有限,在困难、挫折中逐渐认为控制人类的力量是外在的世界,只有顺从它,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获得平安、丰收,便产生了一种祈求的思维观念。于是,趋吉避凶成了原始人类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人们在创造了器皿时就装饰以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如果说,早在六千多年前,半坡彩陶上出现的鱼纹、鹿纹、蛙纹,还是人们最初勾画出的对大自然理解的情绪符号及对大自然膜拜意识的话,那么1800多年前东汉时期,瓷器出现的蝶形纹样,和普遍盛行的用鱼纹装饰的器物,就是人们对大自然有意识的歌颂之辞了。(2)思想的意蕴。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以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宗法世袭制度,它从人际关系而约定人的上下尊卑,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马因一生追随主人、任劳任怨而被赋予“忠”、“义”的含义,符合儒家道德规范而被广泛运用。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一种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体现着人与人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认为广大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要以“厚人伦,美教化”为职责,提倡人们在创造关好生活的同时,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发掘审美情趣。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高考;位移;图像问题;斜率;面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51-3

物理D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能直接地描述物理过程,直观地揭示物理规律及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高考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图像问题,尤其是v-t图像,一直是高考试题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一些物理量随位移x(或位置)变化的图像问题,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正逐渐增加。

1 随位移变化图像上的图形问题

例1 (2016江苏)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如图1所示),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点评 首先,匀变速运动的特点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而速度随位移不是均匀变化的,图线呈现相对复杂,这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复杂图像的分析,应利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得出相应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图线的形状。其次,对于任意一个运动的质点,由于时间流逝不可逆的特点,在v-t图像上,某一时刻必对应唯一的速度值。而v-x图像则有所不同,当质点在空间上出现往复运动时,某一位置处,可能对应有几个不同的速度值,这类图像经常在一些空间往复运动的考题中出现。

2 随位移变化图像上的斜率问题

2.1 利用斜率大小验证实验结果

例2 (2016北京卷)某同学利用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和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他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如图2所示。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判断如下: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2.2 利用斜率的变化情况定性反映力的变化

例3 (2014安徽卷)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图4所示图像中合理的是( )

3 随位移变化图像上的面积问题

3.1 利用a-x图像的面积定性反映速度的变化

例4 如图5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6所示)可能是( )

3.2 利用F-x图像的面积求解变力功的大小

例5 (2016上海)地面上的物体在变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力F随高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7(甲)所示,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为h,h

点评 利用无限微元再求和的方法,同样可推知速度的倒数关于位移变化的图像、电场强度关于位置的变化图像、力关于时间变化的图像、电流关于时间变化的图像等一些特殊图像中,对应“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利用图像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来解决物理问题,有时能起到化繁为简、出奇制胜的作用。

因此,进行物理图像的复习教学时,必须加强理解物理图像的物理意义,善于推导相应物理量间的函数表达式,关注图像中斜率、面积、交点等所蕴含的物理信息,准确把握高考考纲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强化学生应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篇5

一、读封面,发现信息,激发兴趣

《大猩猩》一书是安东尼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精心创作的,书中运用大量的图画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书的封面上,一只强壮的大猩猩头戴礼帽,脖系领结,面带微笑,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对这只大猩猩有了好的印象,为绘本的阅读创设了宽松的气氛。

好的封面,会让我们产生好好看一看的冲动。封面上除了图画,还有一些文字,介绍了这本图画书的作者和出版者,有时还会介绍翻译者等其他一些信息,这些也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以后再阅读到这位作者的作品时,孩子们会有一种亲切感:我读过他的书,我很喜欢他的书。

二、读环衬,感受氛围,激发想象

精装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大猩猩》这本图画书的环衬是一幅充满梦幻色彩的画面。蓝色的底纹,闪烁的星星,淡淡的,深邃悠远。小女孩和大猩猩闭目相吻,深情的,温暖的,宁静美好。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会说,这本书在讲小女孩和大猩猩之间的故事;小女孩和大猩猩成了好朋友;我觉得这是个浪漫的故事……

这就是环衬带给孩子们的感受。颜色会给孩子们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这是梦幻的,浪漫的故事。图画是一个线索,它引着孩子去猜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情,带着自己的猜测走进这个故事。

三、读故事,图文互补,激感

图画书有图画,有文字,是图画和文字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只看文字,不看图画,那你只激活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样,你只看图画,不看文字,也是忽略故事的一半生命。所以,读文字和看图画共同讲述的故事,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知道作者是怎样讲故事的,才能发掘故事的真正意义。

《大猩猩》一书中,文字无法表现的部分被图画很好地补充了,同时这也印证了一个观点,就是图画在描述事物的样子时,远胜于文字。在表现安娜的孤独与寂寞的部分,作者更是只用了图画的形式,让我们去感受。在这幅图里,黑色占据了大部分,给人一种恐惧、压抑的感觉,正如孩子们的感觉一样,安娜的孤独、寂寞深深地刺痛着我们。而图中不多的亮光和那面彩色的墙壁,是不是又在述说着安娜内心的渴望呢?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们的遐想丰富起来。图画的细节和色彩都在讲故事。

图画的魅力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那文字呢?在安娜的梦境一部分中,文字讲述了大猩猩带着安娜做了哪些事情:他们一起去翻墙看大猩猩,去看电影,去吃东西,在草地上跳舞。安娜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你就会用想象力“看到”一个连续的画面,就像一部动画短片,至少由四个场景构成。此时,文字拥有的魔法般的力量,它让孩子们的心里生发出许多的画面,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画面都是不会与别人的画面完全相同。文字给了我们一双想象的翅膀,要是不小心,就会被图画夺走,读图画书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一半。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阅读《大猩猩》一书,相信大家都有一种被作者的想象力所打败的感觉。画面中,爸爸与安娜的动作多么丰富,手拉手,面对面,抱着,背着,肩扛,还有那幅安娜踩在大猩猩脚面上的画,这些细节的勾画,把安娜内心的渴望表现得那么真切,而这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那么的熟悉,自然地就唤起了他们对自己爸爸的想象。这就是“图文合奏”,离开了文字或是图画,我们都读不出这样的一种情境和情感。

篇6

关键词:图像 文化 管理 读图 人文沟通

中图分类号:R 22 文献标识码:A

The Exploration of Introducing Image Culture Management into Humanistic Hospital Construction

Wang Feng(Wuxi People ’s Hospital, Wuxi 214023,China)

Abstract:The artical is a discussion of imaging under the new media time. Also it’s useful for humanity hospital’s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t point is describe the imaging influence from“image reading time”. We start from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of employees, in order to give a chance to hospital employee which help them understand how beautiful those images are. Then they will find humanity bright of other person,and give themselves more reflection. As a result,we all have a wonderful vision that there is more humanity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worker and patient, which can increase hospital’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Imaging Culture Management Imaging reading Humanity communication

当今,是一个图像资源丰裕乃至迅猛膨胀的时代,[1]人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图像信息,用费瑟斯通的话来讲,被“源源不断的、渗透当今日常生活结构的符号和图像”[2]所包围。同样,人文医院建设不妨从图像文化管理这个视角来观察和探索,发现问题,找到症结,优化流程,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图像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竞争大潮中,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的医疗市场地位争夺,业已成为不争的现状。作为医院竞争核心之一的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上的争先创优方兴未艾。然而,从实际情况上看,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不均衡性,尤其在医院图像文化上,缺乏管理机制,形成“木桶效应”。

(一)医院文化形态程式化

医院文化管理者对其内涵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将影响到大型公立医院文化的发展潜力。如医院文化承载的形态上,存在着认识层面的程式化,以及思维层面的概念化,将文化建设范围局限在开展医院文化理论研究、文化教育、文体活动、营造文化景观等方面。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行政、业务类管理结合度不够紧密,与临床一线工作的切合度也有间隙,也就是说文化工作浮在表面,没有沉下去,文化理论没有服务好管理实践。

(二)图像文化理念表层化

东汉王充在其《论衡.别通》中写道:人好观图画者,图上所画……古贤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粲然,岂徒墙壁之画哉!显示古代传统主流文化对图像文化的轻视;如今,图像文化概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形成共识,在管理者的工作思维中普遍存在着较为肤浅的认识。通常只把标识标牌、展厅展板、照片图片、雕塑景观等作为图像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实,医院的网站、形象片、画册、健教宣传页、微信、微博……也是属于该范畴,更广义地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行为,及其举止投足所产生的形象,就是一幅幅移动的连续图像。

(三) 图像文化建设基础弱

公立医院是非盈利医疗机构,注重医疗发展,但缺乏包装意识。医院管理者通常聚焦医疗技术、教育科研、护理支撑、人才培养等“纯”业务,当然也不会轻视人文服务,特别是医院文化理论研究等也非常踊跃。但是,纵观我国公立医院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少,建设成果偏弱。究其原因,医院文化管理没有完全认识CIS(形象设计)理论体系的使用价值,缺少导入视觉识别这个子系统的动力;图像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被文本文化主流思潮所弱化。

二、图像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及时通信软件,使人人都是摄影师,都能成为狭义图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图像成为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及交流方式。公立医院作为百姓的健康港湾,医疗服务和人文环境都可能成为一幅静止的图像或连续的图像。由此,培植广义的优秀图像文化,就是在做医院文化建设的大事,在做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图像文化这一小命题,可做“大文章”。

(一)人民群众需要优质的医疗感受

人民对优质医疗的需求,就是对公立医院及员工提出的工作要求。随着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医疗形态日益丰富,医疗机构之间竞争也愈加激烈,从拼医疗硬件和技术的优劣,逐步转向比患者综合感受度的高低,其间医院文化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作为医院文化中的载体从业人员行为和医疗环境,其外在的规范性和内在的舒适度,都有具体形式――静止或动态的图像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大型公立医院理应成为优质医疗服务的表率。

(二)医院文化需要人文的精细管理

近年来,在业内对“舒适医疗”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执行深入程度,反映出一家医院对患者的真实态度,展示出医务工作者对文化的内化结果。图像文化作为医院“大”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图像这一小细节将决定着医院是否成功,决定着老百姓对医院的口碑。同样,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图像文化也是医院管理者审视文化建设成绩的指标性参照物,由表及里观察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其精细管理也是对员工成长的人文关怀,更是管理的人文化。

(三)图像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钥匙”

将眼目作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文明中,当各类社会集体尝试用文化感知和回忆进行自我认同的时刻,图像已经掌握了其间的决定性“钥匙”。[3]图像文化建设在医院文化中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起到小投入大收获的效果。因此,从加强图像意识培养开始,让管理者不断自觉优化工作举措,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自信展示优质服务。

三、图像文化对医院建设发展的影响力

广义的图像是医院文化中最具象识别文化符号,是最直接的文化传播形式,其表达医疗服务信息,将构成医疗机构的声誉要素。笔者以人文医院建设参与者的视角,解析图像文化建设途径及其作用。

(一)专业人做专业事

医院文化是项系统工程,图像文化建设更需要专业人员来开展工作,为此,无锡市人民医院打造一支有文、医、艺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宣传队伍。近两年来,建设了“仁医TV”演播室,采用自主录播形式,在病房闭路电视和医院网站上播放《新闻播报》节目;开设了“无锡人医新闻”公众微信,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医院新闻动态、医疗技术、健康信息、惠民服务等相关资讯,用动态和静态的图像,展示出良好医院形象。

(二)专题问题专门研究

如何增强全体职工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如何规范员工的文明规范服务?同样,医院继续打好“图像文化”这张牌,编印了《医院文化指南》手册,图文并茂地总结和传播医院先进文化,指导广大医务人员更好地实践医院人文精神,为医院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拍摄了电教片《文明之光》,用11个案例视频,形象地展现日常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每一案例运用正反两方面实例进行对比,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教育意义。

(三)金典经验全院推广

医患关系紧张是现阶段我国医院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破解,如何为医务工作者上一堂经验推广课?为此,宣传部门根据医院编写的《医疗服务重点环节沟通指南》,自主摄制了22个沟通环节的情景教育电视片,让职工在观看中反思自己工作中的沟通不到位之处,学到相应的实用技巧,从而引导员工塑造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简单说教,不如寓教于乐。医院成立“人医光影”摄影俱乐部,培养职工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美、记录美和展示美,激发自己去创造医务人员之美,最终,让患者感受到就医时的舒心和放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锡市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重视医院文化发展,积极开展图像文化建设,促进了服务能力的提升。在江苏省卫计委对全省125所三级医院开展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全省第一。

参考文献:

[1] 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印度;巴基斯坦;印度教;伊斯兰教;冲突

两百多年来,南亚的两个重要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曾因为民族、宗教和领土问题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期间大大小小的冲突更是多不胜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个国家长期敌对的状态?是什么举动仿佛随时都会触动对方的敏感神经?

研究一个地区的国家间的政治,不仅需要研究该地区国家间的关系、地缘政治结构、资源结构以及主要国家的国内结构,还需要研究该地区的历史传统、民族宗教等文化层面的因素。通过探讨不同地区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为国际关系学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国内、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人民和社会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它通过改变或塑造人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人的行为,通过形成社会风气和习俗从而凝聚社会主流力量。当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意志上升到国家意志,支撑这种意志的文化底蕴将会引导国家的行为和决策,因此文化对国内、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印度、巴基斯坦宗教分布情况

印度教是次大陆本土上形成的宗教,现主要流行于印度和尼泊尔。伊斯兰教约于公元7世纪传入大陆,现主要流行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

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多宗教国家。1991年,印度教徒有6.7亿,约占人口的82.4%;但同时又拥有1亿左右的穆斯林,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在巴基斯坦,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97%,印度教徒仅有100多万。

二、宗教教义的差异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内的两大显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差异,直接导致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价值观上的冲突和对立。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其中,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男主人公,后来也成为印度教崇奉的神。罗摩被认为是毗湿奴的第7次化身, “罗摩派”认为,只要虔信罗摩,并默念他的名字,便可得以解脱。对罗摩的崇拜在印度民间非常流行。②

而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是主的使者”,要相信除之外别无神灵,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据《古兰经》记载,有99个美名和99种德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信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③

宗教的神在其教徒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代表着最高精神信仰、生命轮回的主宰以及现世的保佑。因此,两个信奉神明相悖的教派往往容易爆发冲突。阿约迪亚清真寺事件就是宗教冲突导致武装暴力冲突的典型例子。

1528年,莫卧儿皇帝巴卑尔下令在印度北方邦的阿约提亚市建造一座清真寺,而据说印度教的大神罗摩就出生在阿约提亚。印度教徒认为,古代的阿约提亚有一座罗摩庙,由于巴卑尔大帝的军队入侵,这座罗摩庙被拆毁了并在其位置上改建了清真寺。而穆斯林却认为,罗摩庙址纯属无稽之谈,罗摩仅仅是印度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罗摩庙址和巴卑尔清真寺的争论导致了1855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阿约提亚发生冲突,造成75人死亡。此次冲突的结果是在清真寺周围垒砌围墙,达成两派教徒可以在不同时间在此地朝拜的协议。

1992年12月6日,十多万狂热的印度教徒手持铁锹等工具,冲破警戒线进入巴卑尔清真寺,将这座著名的建筑化为废墟。毁寺事件造成全国性的骚乱。随即教派冲突在印度各地蔓延,造成3000多人死亡。

时至今日,当年那场在阿约提亚清真寺爆发的骚乱仍旧是不少印度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阿约提亚清真寺之争已经成为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一个死结,并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间的历史积怨又添上的浓重的一笔,此后由此引发的教派冲突、印巴冲突更是接连不断。

三、政教关系的差异

印巴两国的政教关系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宗教极端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在两国之间仍然具有生存空间,成为了宗教极端分子发展的温床,并不时地挑起两国间或国内的宗教冲突。

当前印巴两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治要走向世俗化还是教派化,选择不同的方向无疑对于印巴两国的冲突缓和、平息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治能否脱离宗教的藩篱,以世俗化的独立姿态主导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具备和平稳定条件的因素之一。

宗教政治在印度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这不仅成为印度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而且成为印度政治世俗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印度的世俗主义是指维护宗教平等,促进宗教和谐,反对宗教歧视,保护宗教少数派。印度是南亚地区唯一一个宪法规定其为世俗主义的国家,在尼赫鲁时代至甘地时代前期,1950年1月颁布的印度宪法就包含了世俗主义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国家中立的世俗主义”基础。1976年,印度宪法序言明确印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的共和国”。

然而,尽管印度的世俗政体已经确立,世俗政权正逐步站稳脚跟,教派政治收到抑制,但是教派主义并未偃旗息鼓和自然消亡。④

篇8

关键词: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传统文化图像;当代艺术创作

一.中国当实油画中新古典主义的积淀与爆发

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前半期,中国油画的发展是在写实主义的单一模式下进行的,油画在中国所表现的是现实主义主流只是在外部体貌,而古典主义油画的观念、技法、形式追求和审美特性等都没有摆脱对于政治的依附。在经历改革开放后,艺术家们对于艺术本体的探讨,关注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的交流学术氛围日益活跃,使得油画进入了多元格局。新古典主义绘画由此产生。改革开放以后中外艺术交流也日趋频繁,艺术家们接触到国外的优秀艺术作品也成为可能。1986年3月29日到4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油画展》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首次以群体的力量呈现。以靳尚谊、王沂东,孙为民等的作品凸显了其他众多风格的作品不同。其明显带有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外在表现和风格主义的美感追求,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追求,正式登上了中国艺术的舞台。

二.新古典主义油画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汲取

新古典主义油画虽是学习西方古典油画,但不全是一味的照搬。欧洲作为油画的发源地,其渊博的油画艺术文化是有目共睹的,奠定了其成熟的艺术体系。西方古典油画是科学的绘画学科,涉及到造型、色彩、光影等众多的研究。繁琐的创作体系塑造了不同于中国国画的画种。观众能感受到扎实的油画塑造,画面逼真的写实感和作品传递出来鲜明的文化气息,体会到古典油画所宣扬的浓厚的人文主义的情怀。中国艺术家们在如此完善的西方传统绘画的体系下的洗礼,更好领悟到包括油画在内的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以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为典范。学习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中所提倡的崇高美、油画中崇尚古典精神,对“永恒的”、“超时空”的理想化事物的具体描绘。使中国的艺术家们更能保持艺术的“教养”,能更好激发出中国写实油画的深沉积淀。学习西方古典主义的正统的绘画技法,油画的材料和技法的具体环节,表现出艺术家对油画语言关注。他们重新认识西方传统油画,更好的领悟西方绘画文化中的精髓与正确的绘画技法,熏陶个人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创作能力。力图更好创造出中国的古典主义油画。

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油画在审美趣味上和中国传统审美积淀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使得它拥有了一个广大的欣赏群。国外传统绘画传入中国,在特定的条件下爆发,在中国的艺术土地上扎根塑发展出其特有的中国文化。80年代的油画家们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即使在前辈的努力的基础上,更深入研究欧洲油画传统,把油画中的造型、色彩等因素更切实的掌握以期待得到纯正的油画语言,在创作实践中,都会改编创作题材来适应对艺术语言纯正性的探索。许多人把目标转向了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解。艺术家们善于汲取中国的传统文化,把能代表中国文化理念的东西根植于油画中,并运用成为使得中国新古典绘画洋溢着中国文化气息,或含蓄,或理性的艺术表现恰好。使得新古典主义绘画一出现就获得了普通大众的认同,这源自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鸣。

三.新古典主义油画中对传统文化图像的挪用

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油画艺术家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本土意识,对本土情感的真挚投入延伸至对在艺术构思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有意识的挪用,使得他们的一些油画作品中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图像和文化符号。如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杨飞云,古典屏风、青绿山水、水墨荷花等等富有中国传统意味的视觉图式被频繁的当作女性肖像画或人体的构图成分。这些构图成分作为艺术家古典精神和唯美主义的装饰成分存在,呈现出“中国之美”。另一位杰出的代表画家王沂东,也同样把西方油画的精湛技艺与中华民族审美意蕴相融合,创造出与众不同质朴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总是围绕着他儿时成长的农村,描绘出质朴的农家场景。他的笔下描绘的女性肖像大多是农村妇女的翻版,她们多穿着传统的花布上衣,头戴着印花头巾,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他的作品《江南女子》,如图1。体现出中国妇女传统的柔美和庄重感。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艺术被认可,并不是单纯的把传统文化图像置于画面中,他们是带着思辩的立场去有目的的挪用。如同画家孙为民认为的回归传统决不是“回到古代艺术”中去死搬教条,而是“在深切了解和深得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寻求他所需要的独特思想、技法、趣味,并成功地融合在自己对艺术的悟性中”。 王沂东这类的艺术家在创作中是从艺术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出发,源自他们对于生活的深刻感受,才能在他们的作品在形式的背后积淀着浑厚的情感力量,也使他们的艺术从形式出发但不空洞的原因。此外,艺术家们还广泛挖掘和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图像,从而将一种极有表现性的异质要素置入西方绘画语言浓郁的油画中,这些传统文化图像和艺术表现手段有机融入西方艺术形式的探索,无疑有力的促进中国艺术的文化特性。

四.结语

新古典主义绘画作为一种油画艺术的演进而登上照顾当代画坛的。是一股对文化层次上的把握和理解的艺术现象,其引导了对艺术本体的深入思考。在审美趣味上与传统艺术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并将代表欧洲绘画传统的油画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并尽可能实现对中西绘画迥异的艺术文化兼容并蓄。引导中国当代油画在中西融合的进程中蓬勃前行。

参考文献:

[1] 余丁.新古典风艺术 [M] .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规划实施管理

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历了三轮编制。30年时间里,规划编制的思路、方法、技术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创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地规划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以及国际社会经济形势发生深刻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近15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谈谈对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问题的认识。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规划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不例外,也是对未来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时间上、空间上所做的总体的、战略的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相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体系产生较晚,一共经历了三轮规划编制,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编制体系。第一轮规划始于1987年,是在1986年土地管理法出台后编制的,规划目标年是2000年。当时由于客观原因,该轮规划编制完成后,基本上没有得到实施。第二轮规划的规划期为1997~2010年,形成了一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规划指标控制体系,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的规划体系。第三轮规划即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该轮规划充分吸收了前面两轮规划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编制规程、制图规范、数据库标准,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新一轮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

新一轮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始于2005年,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06~2020年。经历了重大问题前期专题研究、规划大纲、规划条文及说明等阶段,其中前期专题研究主要分为上轮规划实施评价、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七个专题。江苏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步比较早,以苏州市为例,2005年启动规划专题研究工作,2008年完成前期专题研究并获得批复,2010年完成县级规划大纲并获得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2011年完成县乡两级规划条文及说明,并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新一轮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规程不够细化,各地的做法不一致

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6月27日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在过去的六年里,编制规程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及调整修改的规范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规程的理解不完全一致,导致各地都有自己的做法,从而使一些统计数据不便于全省、全国层面上的对接。例如在江苏省,有些地方将现状交通水利用地建设用地纳入允许建设区、新增交通水利用地纳入限制建设区;而有些地方则将现状和新增交通水利用地均纳入限制建设区;在江西省,则普遍将现状交通水利用地(主要是公路用地)放入允许建设区。又例如规程中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规划基数转换,但由于规程对于规划基数转换的要求比较简略,各地在实际操作当中都有各自的标准,特别是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确定的方法比较多,也没有统一的检查标准。

(二)普遍存在对社会经济情况预测偏差较大的情况

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专题研究的时候,对规划期末的经济社会情况进行了预测,主要是GDP水平、人口规模等重要指标。这些重要指标支撑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里的约束性指标,比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是直接相关的,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在预测时候也采取了与GDP相挂钩的方法,因此在对经济社会情况预测偏差较大的情况下,则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的论证也缺乏支撑。例如江西省安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专题研究中,由于在十一五期间安远县GDP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根据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国内外各地区在工业化发展阶段过程中的经验数据,预测规划期内GDP年均增幅为10.9%。但实际当中安远县2014年GDP为48.8亿元,2015年52.34亿元,从数据上看,增长速度仅为6.76%。又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专题研究中,规划期间GDP增长速度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20%,而实际情况是苏州工业园区2014年GDP增长速度为5.05%,2015年为2.86%,与原来的预测有较大差距。

(三)图数不一致的编制方法给规划的实施管理带来不便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之初,江苏省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底图为“一调”的变更图,文本数据采用的也是“一调”变更数据,后来按照要求跟“二调”进行衔接,因此底图采用“二调”数据,但是文本仍采用原“一调”变更数据,造成了文本和图件图数不一致。在规划文本之外,有一套实际图上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统计数据,文本里除了基本农田数据,其他数据基本上没有作用,这种做法给规划实施管理带来不便,在平常的工作中容易造成混淆,给后续的实施评估也带来不便。

(四)在增加规划弹性的同时,也增加规划管理的难度

针对上一轮规划执行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新一轮规划注重规划的弹性,采取了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使用、“列清单、留通道”等弹性做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列清单”项目的用地预审和报批通过之后,在规划图上没有相应的修改,造成了新增建设用地或新增交通水利指标在图上和实际上有差别,不利于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缺乏科学的规划理念,单纯地落实指标

新一轮规划在安排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时候,往往还是以跟随领导意志为主,用地布局一般都跟着项目走,要求修改规划以满足项目用地需求,不能体现科学的土地规划理念,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原理,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统筹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还是脱离不了单纯落实上级下达的指标这一局面。例如在苏州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规划修编时为了达到上级下达的林地指标的要求,布置了很多林业用地区,但实地上并不是林地或者规划林地,导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修改触及林业用地区的时候产生矛盾。按照江苏省要求,规划修改涉及林业用地要去林业部门出具证明,但是在林业部门的图上,该块修改地块并不是林地,因此拒绝出具证明,因此影响该地块的报批和使用。

四、对策及建议

(一)针对规划编制过程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编制规程

建议在编制规程中,进一步细化明确相关定义,例如允许建设区内涵,是否包括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中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若不纳入允许建设区,则后续又会出现矛盾:明明是建设用地,但是却不在允许建设区里。另外要细化规划基数转换的要求,减少人工判读部分,减少可以给地方操作的空间。

建议在编制规程中,精简指标体系。对一些预期性指标如林地、园地、牧草地等,如果规划基数不准确,会导致指标也不准确,为了落实上级下达指标,使规划图的编制不合理,因此需精简这些预期性指标,或者在规程里说明,哪些指标需要图数一致,哪些相应的数据可以统计在指标里,统一检查标准。

(二)加强对社会经济情况的研究,消减规划的不确定性

在对社会经济情况进行研究时,一是要尽最大可能的去收集相关资料,充分的挖掘信息,加强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判;二是要充分利用相关规划例如城市规划的成果,加强对未来人口数量、GDP水平的研究。在对社会经济水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从而更加准确的确定控制指标。建议采取规划滚动调整方法,将较长的规划期限分解为若干短的规划期限,针对较近期的未来进行预测,将远期高度不确定性的规划目标“拉近”到中期较不确定性的框架性规划目标中,再根据近期实际执行情况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较长期规划目标。

(三)加强对弹性措施的研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弹性措施的研究,对“列清单、留通道”的项目,在完成用地报批后,也要将这些重点项目范围线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每年年终集中进行更新处理。同时,针对一些未达到列入重点项目清单要求的项目,例如风景旅游区里的一些项目的选址,具有不确定性,可以安排用地指标、但不落实用地布局,在管理方法上实施台账管理的模式,可以后期再落实用地布局。

(四)推动多规融合,赋予土地利用规划更多的话语权

一直以来,公众对于城市规划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很多人还是不甚了解。现实当中盲目扩大城市范围、浪费土地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土地利用规划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调控作用,只有节约集约用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地利用的突出矛盾。应该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个基本规划,除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外,其他规划都应该与土地规划相衔接。在当前开展的多规融合工作当中,应该赋予土地利用规划更多的话语权,以土地利用规划为抓手,整合各类规划的目标,衔接统一规划期限,统一多规编制技术标准,搭建“多规合一”基础平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田志强,沈春竹,卜心国.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14).

[2]丁兰.新常态下“多规合一”的难点及出路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

[3]王群,王万茂.不确定性与土地利用规划[J].中国土地科学,2012(05).

篇10

关键词:人本化的情感养成 课程文化多元化 价值取向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乡土教材的本体论是研究乡土教材的存在问题,探索其存在的最一般、最深层的根源和特性。我们往往以常识性的经验认为乡土教材必然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补充部分,然而乡土教材并不完全是应学校教育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乡土教材产生初期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才有理由相信,乡土教材必定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和独特的本体论意义。

1乡土教材具有人本化的情感养成意义

1.1“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都以乡土为基础,而这些都和乡土体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乡土体验作为人的情感系统由“乡土认识”、“乡土感情”和“乡土意欲”三方面有机统一得到实现,三者分别代表了个体心理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结构状态。[1]其中“乡土认识”放映了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个体对其乡土的认识过程,这这一过程是通过个体最初对乡土个别事物的认识到对乡土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再到乡土文化整体的认识实现的。一个人对于异乡的认识,总不如对本乡的认识那么清楚。其原因就是个体对异乡文化的认识总是个别的、片段的,无论何种见闻,总不易得到关联的、形成正确确实的整体认识。

1.2“乡土感情”主要体现的是人的“心安”状态,是指人对社会性事件的态度体验

一个人对于异乡,由于风俗、习惯、气候等文化差异的原因,总是不容易和异乡环境充分融合;而对于乡土,则特别感受心安。因为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各种实践过程中,都会对乡土文化所反映的内容产生种种态度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融进自己的乡土文化中。所以,乡土感情的实质,是要求个体好环境的有效统一并产生一种“安定感”。人们天天住在乡土,并不觉得有感情;可是一旦离开乡土到他乡,就容易产生思乡之情,这就是指的乡土感情。

1.3“乡土意欲”是一个人对于乡土的关心

因一般人大都希望自己的乡土发达繁荣,不愿自己的乡土贫穷落后。这反映了人的一种责任心、归属感和自尊需要。所以“乡土意欲”是人较高层次的情感心理,“乡土意欲”也可以说是“爱乡心”。乡土的“知、情、意”是构成乡土体验的三种机能,反言之乡土体验是三种机能的浑然融合而统一的精神生活,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百年来我国坚持的乡土教育,是以养成乡土之爱为起点而启发爱国心的教育。

从教材意义上看,通过乡土教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乡土体验,知爱乡土,从而启迪学生培养由爱乡到爱国的情感。因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均来自乡土,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学生通过乡土实践对乡土文化得到知、情、意的体验,从而可以培养其热爱乡土、热爱国家的情感。由于乡土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环境的心理特点,所以,这一系列过程并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强迫,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师生一起实践,共同体验的过程,体现了明显的人本化思想。

2乡土教材具有促进课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功能

课程是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需要学生掌握的“文化集萃”,因此,任何课程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文化的发展左右,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2]。课程文化从其文化来源上分析,不外乎就是本民族文化和外民族文化两个方面;从其内涵上看,课程文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后者课程是文化所指的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是教材文化。

乡土教材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内容系统有别于其他课程内容,其他内容体现的是最一般、最典型、最普遍的科学知识文化,而乡土教材所体现的则是最独特、最生动、最具体的乡土知识文化。前者具有国际性或全国性的普遍文化意义,后者具有本土或乡土性的特殊文化意义。从课程文化价值上来分析,二者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如果说前者体现的是普遍文化的文化价值,那么后者体现的是特殊性的文化价值;前一种文化并不是某一个民族或地区独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体系,而后一种文化则恰恰是某一民族或地区所独有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价值体系。二者的共同存在对于课程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中如果从片面的所谓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出发,仅仅强调普遍化的科学知识文化,那么从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必然牺牲本土的独特文化而走向文化价值附庸,从而导致课程改革陷于文化价值取向的矛盾中。

3乡土教材反映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清末的和政治上的保守改良,实际上是一次中西方文化的交锋过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接受了西方的直观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基础是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也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自然成长过程的规律来实现实施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教育中已经是个常识性的认识,但在当时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可是具有革命性的颠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锋与对话几乎每一次的讨论和冲突基本都围绕着如何摆正中西方文化二者的地位问题。“在文化领域的这种讨论和争论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大,在教育领域中呼唤和张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就越大,从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要求就会得到空前的加强,乡土教材的建设也就会得到加强”[3],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对话中的反弹,也是乡土教材具体体现中西方文化交锋中的本土化价值取向过程。

4结束语

实际上乡土教材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并不仅仅是课程内容那么简单,它是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体现着张扬本土文化的某种社会主流思想,这种思想蕴含在乡土教材之中。就其他科学知识内容与乡土教材内容相比较来看,前者在科学知识的传承方面、使学生掌握理论性系统知识、科学原理方面,甚至解决学生升学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显性文化功能,而乡土教材则对学生具有独特的认识乡土、热爱乡土、改造乡土的隐性文化功能。任何课程内容都有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功能,不同之处只在于有些内容的显性文化功能更强一些,而有些课程内容的隐性文化功能更独特一些。从这些意义上看,乡土教材不但具有独特的课程文化功能,而且也具有促进课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深层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民族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