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具有社区群众特色文化
社区群众特色文化主要从文化内部入手,挖掘优秀文化传统激发社区文化自身的活力,促进社区文化内在改造,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使民间文化精华展现出来。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需要。社区群众作为一个小社会,承载着社区群众自然人的精神生活,维系着社区群众中的人际关系。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发动农民收集、整理传统的民间文化,提倡过传统的节日,婚庆、丧葬都提倡按传统程序进行,以此增进农民之间的感情,来达到村级文化建设目的。
1、重视扶持民间文化发展
重视民间文化发展,这是因为:
一是民间艺人是建设社区文化的骨干。民间艺人散布在社区,他们生在社区,长在社区,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民间艺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能激发社区自身的文化活力。
二是民间文化是建设社区文化的根基。民间文化产生于本土,富于活力和渗透力,它反映了本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在社区群众特色文化中,有时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不重视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就会处于弱势,不重视民间文化的发展,民间文化就会被“边缘化”,进而使社区群众特色文化脱离社区的实际。
重视民间文化发展,挖掘优秀文化传统激发社区文化自身的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社区文化内在改造,彻底改变对民间文化的偏见,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使民间文化精华展现出来。
2、发动农民建设民族社区群众文化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需要。社区群众是由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一群家庭组成的群体,同一社区群众内的家庭往往具有亲密的血缘宗族关系,有很强的共同意识和利害关系。以一定社区群众共同体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体制、观念和心态,统称为社区群众文化。社区群众作为一个小社会,承载着社区群众自然人的精神生活,维系着社区群众中的人际关系。
由于历史、地理的作用,贵州形成以下几个各具特色的社区群众文化体系:一是以清水江流域为主的苗族、侗族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以木质吊脚楼、风雨桥、鼓楼为建设象征,以各种不同服饰、银饰、桃花剌绣、歌谣、舞蹈、神话传说突出不同社区群众的文化个性;二是以沆江流域为主的东部苗族方言区及土家族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以青砖黑瓦的木架民居建筑为象征,以不同的歌舞艺术,大量傩戏傩祭民俗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三是以都柳江流域为主的布依族等第二语区及苗、水、瑶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仍以木质吊脚楼民居为建筑象征,以民间歌舞、古老文字(水书)、独特的节庆活动,人生礼仪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四是以南、北盘江流域为主的布依族第一土语区及苗、回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以木质干栏式民居为建筑象征,以古乐古中西合璧、民族长诗及歌谣,民族戏剧等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五是以黔中(贵阳、安顺等)为主的布依族、屯堡人(俗称老汉人)的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以干栏式石头民居为建筑象征,以丰富的礼仪民俗、地戏(军傩),多神信仰、蜡染艺术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六是以黔西北(毕节、六盘水)为主的彝族、西部苗族方言区为主的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多以瓦顶(或茅草顶)“干打擂”(土墙)民居为建筑象征,以古傩(撮泰吉等)、古、杂技性舞蹈(滚山珠)、规模性民族舞蹈及节庆文化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七是以黔北乌江流域为主的汉仡佬文化社区群众集群,他们以丰富的石雕、木雕装饰民居为建筑象征,以打闹歌(薅秧锣鼓)、哭嫁歌、傩戏、酿酒文化等突出自己的社区群众文化个性。
社区群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一直处在不断嬗变之中。当前,社区群众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衰变为一种弱势文化,因为受到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社区群众文化自身的缺陷,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它的欣赏群体在逐渐减少,它的影响逐步缩小,社区群众文化总体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提倡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因为社区群众建设在文化上具备如下功能:第一,教育、求知功能,能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第二,娱乐功能,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第三,健身、休闲功能,能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健身活动的要求,满足农民日常休闲的需要。
二、如何在社区群众特色文化建设当中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式农民。一是要普及社区包括九年义务教务在内的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及农民的文化修养,改变以往只顾生存、不顾其他的陈旧观念,构建新型、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提高农民的综合技能。
其次,要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文化消费能力。当前,贵州社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而言,还比较低下,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群众特色文化。只有农民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才能促进社区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农民要想扩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必定要以增加收入为基础。归根结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的问题。
再次,各级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以农民为念,以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念,并将各种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落到实处,是农民在增收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从内部根本造血,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的大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新社区建设当中,文化建设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贵州应该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寻找文化亮点,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从外部进行造血工作,助推贵州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发展。此外,贵州各级党和政府更应该脚踏实地,落实好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在内部造血,推进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输血与造血两方面的结合,必将迎来贵州新社区群众特色文化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唐金培、蔡万进. 社会主义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实事求是,2006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沈阳市;皇姑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49-02
一、引 言
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挖掘与建设城区特色文化,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特色城区文化建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流行语言”和核心理念。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城区特色文化建设体系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业务经费短缺、基层文化建设配套经费落实难等方面的问题,而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特色城区文化的实现方式,努力实现和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覆盖全社区,以期为皇姑区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皇姑区城区建设现状调研
为了获得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一手资料,本次调查针对沈阳皇姑区居民,采取网上调研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到网络有效数据140份;走访调研8个企事业单位,收到有效数据999份。
经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皇姑区在特色城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成绩
(1)皇姑区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韵深入人心
问卷关于体现沈阳市皇姑区的历史文化的词语的问题中,有678人和473人被调查者认为“古朴”和“悠久”更可以体现皇姑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韵深入人心的特点。
(2)皇姑区历史建筑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
在问卷关于选择沈阳市皇姑区城市名片的问题中,701人更加青睐昭陵作为沈阳市皇姑区的名片,408人选择新乐遗址、404人选择烈士陵园。这几处是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历史建筑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的特点。
(3)居民对一些非主流民间传统文化十分重视
皇姑区居民十分支持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在问卷关于居民对一些非主流的民间传统节日被挖掘出来的看法的问题中,共540人次的被调查者认为一些非主流的民间传统节日被挖掘出来很有意义,占比54.05%,超过总调查人数的半数。反映出皇姑区居民对一些非主流民间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们认为挖掘非主流民间传统节日对文化发展十分有意义。
(4)城区发展需要特色文化促进已被认同
在问卷关于居民对特色城区文化对本区域的发展作用的问题中,69%的被调查者认为特色城区文化对本区域的发展作用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反映出皇姑市民有急切的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皇姑区亟待进行特色城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问题
(1)政府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
皇姑区政府为建设特色城区文化,于2014年提出了建设“4191”文化名片,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4191”概念的了解程度不够,问卷中关于居民对“4191”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理念了解程度的相关问题,只有12.61%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并比较了解沈阳市皇姑区提出的“4191”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其余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4191”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对文化建设产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皇姑区居民对文化建设产业的关注度不高。
(2)皇姑区城区建设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文化需求
皇姑区城区建设还不够成熟,在问卷关于居民对当前沈阳市皇姑区城区建设的态度的问题中,有37%的人选择了“不满意”,有31%的人选择了“一般”,反映出皇姑区的城区建设无法满足大多数居民的日常文化需求,无法加强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的现状。
(3)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氛围不浓厚
在问卷关于居民对沈阳市皇姑区文化活动方面的建议的问题中,有37%的人选择了“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各有27%的人选择了“活动氛围需要提升”、“增加活动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反映出皇姑区在文化活动方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活动氛围不够浓厚,活动项目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创新的现状。
(4)缺乏“文明”的城区环境和“勇敢”的建设态度
在问卷关于一些能反映皇姑精神的词语的问题中,有509人和399人认为“文明”、“勇敢”最可以反映沈阳市皇姑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居民渴望“文明”的城区环境和“勇敢”的特色文化建设的态度。
三、皇姑区特色城区建设创新路径
城市的定位如同企业精英定位,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要想与众不同,就必须显示自己的特色、张扬自己的优势,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位。我们经过对城区建设现状调研的分析,结合皇姑区城区历史人文特点和城区特色,借鉴国内外优秀城区建设的相关经验和成功案例,对皇姑城区建设创新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1.围绕城区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皇姑区应形成自己新的城市文化“名片”,简洁有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可以使人迅速了解城市的文化面貌,加强城市在旅游业、商业方面的吸引力,也能为城区政府更集中地进行文化建设提供一个纲领性路线。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古韵绵长,贵纳百川,尽在新皇姑”。
2.活用知名景点创作城区文化宣传语
基于调查数据,笔者认为,在沈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单一的经济转向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从对GDP的盲目追求到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归。皇姑区应以知名景点为蓝本,打造朗朗上口的、有鲜明皇姑区特色的城区宣传语。因此,笔者提出了“富庶皇姑、文化皇姑、魅力皇姑、幸福皇姑”的“皇姑四美”。
“皇姑四美”的提出,既是与皇姑城区市民基本愿望的契合,又是全体皇姑人民努力的方向。“览昭陵皇家贵胄之威重,访新乐先民智慧之丰姿;寻共和国长子厚重之足迹,聆昔日东大琅琅书声犹存”。可将宣传语录音,制成简短的宣传片,在各级电视台和广播台播放,向市民、游客传达有关皇姑区文化的信息。
3.拍摄宣传片推广特色城区文化
在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皇姑区城区文化建设应采取新的措施。我们建议拍摄适合投放于网络的皇姑区城区文化宣传片,放置在皇姑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和其他兄弟网站上,拍摄地点可选择昭陵、新乐遗址、东北大学旧址等,采用全新的策划和创意,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潮流。
4.依托主题文化活动共享城市特色文化
区政府应继续投资加强特色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区公共文化设施、健身器材的定点投放,开办社区业余老年大学,为街道放映电影等。皇姑区文化建设中,应增加活动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氛围。增加图书馆、报刊亭、电影院、健身房、运动场等也应成为皇姑区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为唤起人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和向往,节假日期间,在皇姑区各大广场上,由政府统筹,文化部门举办带有传统节庆色彩的活动。例如中秋节,可举办“花好月圆人长久,皇姑和美话中秋”赏月大会暨传统文化节目展演,还原传统的赏月形式,为参与台上活动的市民赠送小礼品等;七夕节可举办以“七夕情话”为主题的文化展演或联谊活动。
5.利用明星资源传播城市特色文化
东北地区向来不乏全国著名的笑星,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更是如此。巩汉林、范伟活跃于荧幕多年,演艺界的印小天、佟大为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小生,那英、毛宁叱咤歌坛多年,更有蜚声海内外的钢琴大师郎朗。而近年来火爆的“中国好声音”更是有多位学员来自沈阳或在沈阳求学。可通过文化部门邀请明星各自为家乡说一句推荐语,或请专业曲作者编写一首与皇姑区城区文化有关的歌曲,请明星演唱。有了明星代为推广和传播,沈阳皇姑区的城区文化能传播得更远更好。
6.培养青少年对城市特色文化的认同
青少年是传递皇姑区城区文化的中间力量。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应编写并印制皇姑区城区文化特色读本,下发到皇姑区中小学每一位学生手中,并开设相关课程,定期组织中小学学生参观皇姑区特色城区文化景区,以此来提高他们对皇姑区文化的认知和向往,此举能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共同促进皇姑区文化的传播。
7.联姻商业活动塑造特色城市文化形象
为扩大皇姑区的城区影响力,可举办皇姑啤酒节,并命名为“魅力皇姑,畅饮盛夏――皇姑区的酒文化”。庙会作为一个皇姑区经久不衰的文化活动应该继续保持,并逐步推广。皇姑区的面塑艺术、陶印艺术等传统工艺都可在庙会上做展演,并为游客进行现场制作,将传统文化以实体的形式保存下来,寓教于乐,让市民和各地游客有更具象的皇姑城区特色文化印象。
在传统节假日举办商场特色产品的促销活动,例如,文化部门牵头,在端午节,买粽子送荷包,元宵节的汤圆促销,中秋节买月饼送茶叶,引起人们阖家团圆话中秋的愿望等,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既丰富了城区居民的生活,又提升了城区的文化形象,增强了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挖掘城区的文化突破点,破解文化发展难题,使城区文化建设更具有实际性、独特性、创新性。更好地满足城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保障城区居民的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吴静.沈阳市皇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9.
篇3
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指数的理念与借鉴
创意指数是对一国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比较工具。此前,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已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各种指标模型也应运而生,其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有: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和教科文组织的《针对文化和发展的全球性报告:建立文化数据和指数》(1997年);贝克(Baeker)的《地区文化发展的衡量和指数》(2002年);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的先驱性著作《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及他后来与艾琳,泰内格莉(IreneTinagli)合著的《创意时代的欧洲》(Europein the Creative Age)等等。这些研究运用了众多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建立其文化指数系统,多样性、创造力、社区、全球化、参与度都是这些指数系统的重要指向。其中,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和泰内格莉(Irene Tinagli)构建的“欧洲创意指数”(ECI)被国际尤其是亚洲国家普遍接受。我国香港和上海也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创意指数,开创了亚洲和国内的创意指数先河,
(一)“欧洲创意指数”及其借鉴
2002年,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用以评价人才(Talent)以及包容(Toler-ance)的思想。创意群体偏爱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对新兴概念具开放性”的地区,在这样的创意中心“必将有较高的创新、高科技产业阵容、就业机会以及经济增长”。理查德,佛罗里达和泰内格莉将“3Ts”架构应用于欧洲地区,并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分析架构的基础上对中欧、北欧的14个国家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欧洲创意指数”。
作为一项开创性的工程,欧洲创意指数无疑对研究创意生产力、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贡献巨大,对全球创意比较研究也有着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但不容置疑的是“欧洲创意指数”的指标体系在中国的运用存在适用性的问题。一方面,因为“欧洲创意指数”是建立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之下,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依托其高度发达的版权产业,这与我国规定以及各地正在实践的文化创意产业内涵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有些二级指标等细化指标明显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如衡量“包容性(Tolerance)”的“综合多样性指数”,就选择了同性恋指数,这在目前的中国是无法被接受的。
(二)香港创意指数的特点及贡献
由于现有的用于评价香港乃至世界经济地位的大都还是传统方法,所采用的指标有GDP、年度经济增长、公共事业的开支、外汇储备、生活开支、失业率,而仅有这些,已远不能显现香港经济日益依赖于“知识”、“信息”和“创意”的变化特征。为适应香港经济日趋复杂的发展,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抓住基本经济发展特征的概念性工具,即为香港创意指数,其最大亮点是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5C”模型。即创意的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
香港创意指数为研究城市尤其是亚洲城市的创意发展提供了一个统计性框架。在这套香港创意指数体系中,大部分指数是完全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数看上去难以量化,如果应用的话,或许也可以量化,不过其结果可能要么是“勉为其难”,要么是“差强人意”。可操作性值得商榷。因此在处理这种指数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创意业或者创意产品的非量化特征,进行适当的定性分析,或可在一项指标里划分等级、强弱进行衡量。
(三)上海创意指数功能与架构
上海充分借鉴美国、欧洲及香港创意指数的成功经验,从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根据《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确定的创意产业内涵与分类,利用《上海统计年鉴》中的统计资料在中国内地首次建立了城市创意指数,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指数框架结构上,借鉴香港创意指数的框架结构的核心理念,采用了类似香港5C创意指数模型的结构,使上海创意指数更具有国际化的价值;二是在统计指标上,选取了影响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三是数据来源上。各项数据取自政府统计部门,确保了数据的正确性,从而保证了上海创意指数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上海创意指数不仅可以准确地动态反映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进程和不足,也能较好地实现上海创意指数与香港创意指数的比较。
二、浙江义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
义乌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呈现鲜明特色:一是主体产业突出。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印刷包装业、制笔业五大类的文化产业优势明显。占据主导地位。二是产品销售种类繁多。目前。在市场上经营的文化产品主要有:礼卡、书刊、音像、字画、年画挂历、印刷制品、印刷器材以及各类文教体育用品、新兴现代办公用品等,产品品种达10万多种。三是出口增势强劲。四是义乌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文化产业与专业市场互动的新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贴有明显的“义乌”标记,无疑在全国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义乌的成功经验启示了我们,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没有一种统一现成的道路可以照搬照抄,中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是绚丽的、模式是丰富的、路径是多样的。义乌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鼎力培育,积极探索符合义乌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文化产业特色产业群,义乌的文化产业夯实了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培育、发展的产业基础。义乌的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的超常规发展,也为文化产品制造业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编制“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奠定了基础。
三、“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框架
“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编制的总体理念是,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商品指数和创意指数的经验,利用现有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平台,突出义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紧紧依托义乌文化小商品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编制出具有义乌特色的文化产业指数。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体系设计成以下几大部分:一是义乌・文
化小商品价格指数:二是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指数:三是义乌・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
(一)“义乌,文化小商品价格指数”体系
义乌,文化小商品价格指数分为五级指数:总指数为“义乌,文化小商品价格指数”。一级价格指数,即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共有6个,有工艺品类价格指数、玩具类价格指数、文化设备类价格指数、文化办公用品类价格指数、文化体育娱乐用品与体育服装类价格指数及出版物类价格指数。二级价格指数即中类商品价格指数,由美术工艺品类价格指数、专用工艺品类价格指数、图书价格指数、年画价格指数等33个指数构成。三级价格指数即小类商品价格指数。由141个指数组成,具体包括雕塑类美术工艺品类指数、日用器皿工艺品类指数等。四级价格指数即品类商品价格指数。由雕刻工艺品类指数、仿真动物类工艺品指数等457个指数组成。
(二)“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指数”体系
一个专业市场只有拥有较强的基础软硬件实力、较大的市场规模、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可以预见的良好发展潜力,才能具备基本的竞争力。对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进行科学系统的测定、评价和分析,将使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的管理水平、影响力、国际化程度处于实时监控中。根据专业市场竞争力构成的要素,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指数体系组成如下。
(三)“义乌・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义乌创意指数)体系
从现状看,还有一批义乌文化小商品停留在较为初级的产品阶段,虽然成交量和成交额仍然值得骄傲,产品结构简易、功能单一、附加值较低等问题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文化内涵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不多等硬伤时时困扰着义乌。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经营者,就是那些创造性地赋予普通文化小商品更多文化品质和内涵、极富创意头脑的商家。在经济危机到来时,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决不会是靠模仿和抄袭他人的经营者,能够将创意变为生意、智慧变为实惠的才是真正的市场高手和赢家。义乌・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义乌创意指数)实质是通过测定创意对义乌文化小商品的影响,来反映义乌创意经济和创意城市的发展状况,因此该指数体现义乌作为文化小商品生产流通高地的特色,着重通过文化小商品这一载体来反映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以及创意对文化小商品升级换代的巨大推动作用。
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文化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各项因素的权重参考香港创意指数编制方法,采取平均赋值的方法,各项因素的权重相等,均为20%,每项因素中所包括的多个具体指标,参考上海创意指数的方法,按照具体指标的个数平均分配权重。
篇4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注重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研究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在文化研究上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联系,还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实现。笔者以桂东南唯一的一所高校—玉林师范学院为例,试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1.玉林师范学院概况
玉林师范学院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从组建开始,即对其发展作了科学定位,即“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作为一所民族地方高校,玉林师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以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教学科研藏书为中心,桂东南地方文化信息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2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十分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专藏及专门阅览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性,提高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设立了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对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按照不同文种、载体类型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3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3.1.1明确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责无旁贷。以玉林师院为例,“十一五”期间被为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高山村,还有大蒜、红菇、荔枝等,都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相结合。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3.1.2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甄别、类聚
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研究了解地情知识、为当地制订地方建设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桂东南地处广西东南部,旅游文化、音乐文化、语言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宗族文化均独具地方特色。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从桂东南特色旅游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宗族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设立了桂东南旅游文化研究、习俗研究、文化研究、革命史研究、将军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地方语言研究等系列专题,每个专题的信息资源都由专人负责收集。
3.1.3采取多种收集方法
由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及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应广开收集渠道,拓宽收集途径,采取多种收集方法。首先,负责采集的人员,要了解掌握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分布、出版发行情况;经常与当地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文化机构保持业务联系;多与专家学者沟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定期到民间采集资料;关注读者反馈意见。另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都较为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研究,有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他们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时,往往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与这些教师和部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要主动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也能从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诸如查新、专题书目、数字资源、专家工作室等)得到启发和帮助。这样,双方就建立起良胜循环的互动关系。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了“长远规划,整体论证设计,分阶段实施,联合共建”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体系,通过多渠道采集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相关文献,主要有书目预订、征集、交换、捐赠、委托收集、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等。对于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收集,例如通过摄影、录音、录像,制作成磁带、CD,VCD,DVD等声像资料,甚至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传互联网。如玉林电视台新开设一档很有特色的方言访谈节目《倾计》(注:即聊天),其内容涉及桂东南各地的历史、民间音乐等各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这个节目的影像资料也进行了全面收藏。
3.2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2.1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
开展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要综合运用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工具和手段,以及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形式,广、快、精、准地为各类专家学者传递文献信息。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
3.2.2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馆藏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篇5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内涵
品牌的理念来源于企业竞争,又在企业竞争中得到迅速发展。“品牌”一词在辞海中没有查到,它起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性标志,当时只是作为产品之间的区别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品牌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复杂的象征,它以无形资产为主要对象、以文化为存在方式、以物质为载体、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为原则,并据此设定自身的运行轨迹,逐步发展为商品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成为公众对于组织或产品认识的总和,成为承诺、信誉的代名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相继诞生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社区学院。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品牌建设逐步被引入社区教育,并被人们认可、深入人心,其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所谓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是指被受教育者所认可的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教育标识,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培养消费者的各要素(师资、院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和,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在品牌意识的强烈驱使下的现代教育系统形成和教育个性的彰显。
1、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独特性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应具有个性化的特色,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特色化发展的教育标识,是这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区别于其它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独特标志。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形成在办学目标上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指向性,能够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区域性定位构成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个性特色的价值属性,成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
2、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表象性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是教育的无形资产,不具有独立的实体,不占有空间,是人们通过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形式来记住某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教育。因此,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必须有丰富的内涵,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使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有形化。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直接载体主要是文字、图案和符号,间接载体主要有教育质量、教育服务、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等。
3、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扩张性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具有识别功能,代表一个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以利用这一优点展示品牌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给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并形成品牌效应,有助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利用品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社会化的供求机制,是推动区域化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突破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本位模式、拓展特色办学空间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选择。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办学机制的扩张,是推动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最为快捷的举措,通过合作、联办、共建等多种互动形式,整合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集约化、区域化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共享的办学规模优势,实现局部区域一体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使办学效益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特色内涵更加丰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实力日益增强。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定位
1.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位。目标定位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地讲,培养目标的定位一方面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社区教育特征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培养目标计划,充分体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区域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社区教育的特定功能,培养目标应区别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而定位于为区域内人的发展需求。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区域人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发展目标的定位则主要是规模发展目标的定位,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规模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资源使用效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在同等的教育质量下,规模大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比规模小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具有更低的生均成本;在同样的生均成本水平下,规模大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达到改善办学条件的目的。当然,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超过了适度规模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定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规模和层次定位,将精力放在办学质量和特色发展上。盲目追求高层次,抛弃自己的特色,很难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为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受教育者提供教育的机会,满足区域内人的多样化需求。
2.品牌的特色选择
第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办出特色的灵魂。办学理念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院长和教师队伍。杰出的院长是形成科学的办学理念的关键,是一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灵魂和引路人。北京大学是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使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形成今天的“北大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教师则是办学的支柱和形成科学办学理念的基础。第二,主干学科特色。主干学科建设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办学特色的核心,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形成的重要基础。一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生命在于学科,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特色和质量,学科的特色和质量取决于该学科的教师团队的力量。第三,培养特色。培养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根本任务。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构筑具有现代特点的发展培养模式,必须改变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培养的倾向,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培养对象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发挥。第四,育人环境特色。育人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指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院容院貌和与其办学有关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院园建筑、雕塑,大楼、花木、草地以及教学实验设施等,物质文化的差异导致各个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之间的形象差别,它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形象的缩影,体现着该院的特色。非物质文化环境包括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院风、教风、学风、教研活动、社团活动、管理方式和风格等,它对人的心理、行为及教育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调适作用。品牌必须集中力量选择并形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一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如果有了自己的特色,就会有了竞争优势。有了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也才会有自己的真正品牌,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的目的。
3.品牌建设的规划
品牌建设是一项全方位工作,既需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需要搞好与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还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品牌建设要因院而异、因地制宜。对于资源有限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最佳也最易成功的路径就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一个恰当的定位,在有限的特定领域建设属于自己的品牌。对定位于普通品牌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其教育的重心应该是“贴近服务”,选择一至两个突破口,形成自身的优势。对定位于精品品牌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应该将品牌建设的核心确定在办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上。因此,成功创建自己的品牌,要有品牌建设规划。品牌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品牌建设规划要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院园建设规划三大规划紧密结合,统筹考虑,科学规划。不断提高品牌在政府、社会、群众中的认可度是获益最高的品牌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创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必须立足院园,放眼全局、立体规划,整体把握,和谐发展。坚持整体发展原则应注意整体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统一,因为特色发展不等于单项的、局部的发展,整体发展的目的在于特色的辐射和穿透,只有特色广泛地辐射开来和深入地穿透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方方面面,才能显示特色的力量,才能形成和谐的整体发展态势。
2.院本特色原则
创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应着力打造院本特色,因为院本特色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名片”。脱离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客观实际和现有条件去发展品牌,只能是空想。应当立足院本综合开发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资源,充分利用院内外的有利条件去营造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发展特色。可以说,营造院本特色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院本特色原则应注意:
(1)立足院内与放眼院外相结合。创建院本特色要在对院内教育资源“深挖细掘”的基础上,将发展思维扩展到社会,充分发挥社会上的有利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发展的资源优势,形成院内外齐心协力打造品牌的态势。在创建品牌的合力中,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应该发挥主体引导和凝聚的作用。
(2)立足现状与放眼未来相结合。创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不是对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现有成绩和优势进行简单的积累,而是要在对现有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将发展的目标瞄向未来。因为品牌的指向是投向未来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创建自己的品牌,应当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应当着力于品牌的“最近发展区”和“最近生成区”的研究。
3.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原则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能立足于社会并保持长久不衰,其根本在于能保持品牌内在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对外要加强品牌宣传、扩大影响,使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形象逐步在社会上得以树立和强化,从而扩大和提高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知名度。对内的宣传是使全体师生员工清楚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意义和任务,并能成为他们自觉努力追求的行为。克服浮躁,坚守诚信,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将品牌质量和品牌宣传有机结合,做到相得益彰。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建设的举措
1.培育院园文化
任何文化,都有其自己的核心。院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教育理念。文化品位不高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就像一个暴发户,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底气,缺乏底蕴。院园文化的主要形式有显现文化和隐现文化,涉及到物态、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培育院园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1)制度文化的建立,体现管理者的智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师生、人和自然均处于平等地位,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一切制度的出台均要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智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一切管理行为不带有任何的歧视,管理更多的是一种关爱、一种尊重,而不单单是一种约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开放文化的建立,体现管理者的宽广胸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胸怀开阔,心底坦荡,包容并收,及时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和先进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优秀文化的成果,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扬弃,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3)创新性文化的建立,体现管理者与时俱进的品质。结合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传统文化特点和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精华以及对未来社会文化建设走势的把握,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创造本院独特的文化。
2.强化品牌意识
强化院内全体人员特别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管理者的品牌意识,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前提,也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先决条件。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必须牢固确立品牌意识这个层面讲,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发展要认清国内、省内、市内、区域内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突破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围墙,用全面系统的视角来考虑目前制约发展的资金、师资、管理等问题;加大开放、创新、合作的力度,探索和学习先进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办学经验,以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
3.树立品牌形象
如何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实施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内容。首先,创立―个独立的容易识别与记忆的标志系统,有效地对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进行包装宣传。它包括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办学理念、院名、院旗、院徽、院歌、院服等,以体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精神,反映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特色,使全院的师生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院园环境。院园的建筑、设施、景观等能体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品位和特色,既可向社会展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形象,又可对置身其中的广大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激励、熏陶作用。再次,就是必须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强化整体实力的同时,要借助现代传媒,向社会广泛宣传,让公众和广大消费者了解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以通过院庆、教研活动、社团活动、招生及新闻等,推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确立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公众形象,提高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社会声誉,加大品牌形象宣传。
4.提升科研含量
打造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那就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或者说只有科研才能为品牌打造提供源动力。要以现代社区教育科研注入品牌的打造过程之中,以关注社区教育现实的视角来研究与探索社区教育改革创新之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根据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发展方向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具体情况,设计一至两个主课题,全院以主课题为核心,让教师围绕主课题申请若干个子课题开展研究,使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充盈与丰富。
篇6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们街道是八十年展起来新兴街道,社区多数以鸟的名字命名,如丹顶鹤社区、黄鹂社区、紫鹃社区、丹凤社区、白鹤社区等等;代表着文化体现积极向上、阳光的人生态度;为体现社区间的和谐共处,我们要求全民参与意识,不管是娃娃、少年、青年、老年、外来人员都参与进来。
根据当今社会大力发展和谐的宗旨,我街道办事处发开展名为“云鹤大舞台”活动,以致力个街道社区和谐发展,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共创和谐社会”为指导,根据本街道社区各自特色,通过“新世界”(幼儿),“快乐四点钟”(青少年),“青春阵营”(青年人),“炫舞夕阳”(老年人),“同一片蓝天”(外来人员)系列活动的举行,开展具有社区鲜明文化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以表达出本街道“和谐”的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09年()月——()月
三具体安排
(一)“新世界”(幼儿篇)
“爱婴义工社——社区党员阳光行动”活动,
时间:4、5月拉丁舞培训、爵士舞培训、新排舞培训、轮滑培训、
参加对象:街道各部门、各社区
地点:丹顶鹤社区
要求:各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活动,如亲子秀、“手拉手、心连心”文艺汇演等。
(二)“快乐四点钟”(青少年)
时间:5月“凤飞鹤舞”书画展
8月“弘扬和谐文化尽展家庭风采”云鹤舞台家庭才艺展
参加对象:街道各部门、各社区
地点:黄鹂社区
要求:青少年是未来的栋梁,发挥你们天真,活泼天性,在社区展示你们的风采。
(三)“激舞青春”(青年人)
时间:4月“缤纷音乐秀”歌曲擂台赛
5月“凤飞鹤舞”书画展
5月“同一样的旋律”音乐欣赏课
参加对象:街道各部门、各社区
地点:紫鹃社区
要求: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年文娱活动,
(四)“炫舞夕阳”(老年人)
时间:5月“云鹤大舞台”之“梨园戏曲大荟萃”
7月家庭特色收藏展示
10月老年文化研讨会
参加对象:街道各部门、各社区
地点:丹凤社区
要求:积极发挥社区深厚文化底蕴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进一步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以文化凝聚人、感染人。
(五)“同一片蓝天”(外来人员)
时间:8月“和谐颂歌”摄影展
参加对象:街道各部门、各社区
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文化工作有序开展
____里社区深刻认识到社区文化工作是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城市基层文化形象的一项重要活动。为确保文化工作有序开展,社区成立了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周密策划,精心部署,把文化工作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半年以来,我社区文化领导小组以打造“福满____”特色文化品牌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了社区文化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特色服务、文化产业、资料规范等方面的工作。
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为了进一步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基层文化形象,社区周密策划,精心部署,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为提高居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社区综合运用网站、简报、信息、“福满____”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展板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根据季节、气候、中心工作等客观实际,定期向居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文明知识、家庭教育、社会公德等。国家的大事、社区的好事都能及时地出现在微信公众平台及宣传栏上,使居民、群众能更好地了解国家、身边发生的大事、好人好事,既调节了身心,又起到了宣传造势、舆论导向的作用,对于确保各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精心组织,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在实际的工作中,社区充分利用文化硬件基础设施,结合社区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评价,极大地浓厚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居民热爱社区情感,对构建和谐、温馨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以来我们开展了18场大型活动:一是1月18日至1月30日,社区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开展“____·绿芽”寒假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核心价值观教育、趣味游戏、青少年读书日、外出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使辖区未成年人度过了充实有意义的寒假。二是2月2日,举办的“____·迎春”送春联、送“福”字活动,各发放春联2000副、“福”字2000副,此次活动已举办八年,在辖区居民中影响深远,受到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三是3月7日举办了“____·巾帼”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包括社区文艺团队文艺演出、拔河比赛、民俗手工展出,旨在让辖区妇女过一个健康、和谐、温馨、难忘而有意义的节日。四是3月25日和30日分别开展非物质文化宣传剪纸培训活动和“雷锋月”道德讲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非遗文化认知和营造辖区居民助人为乐的道德氛围。在文化志愿者的带动下参加活动人数共计100余人。五是4月8日,社区组织20多名托养残疾人开展“拥抱春天 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春游活动。社区文化志愿者带领残疾人走出家门游览矿山公园,并做镍都____矿藏文化讲解,旨在文化惠及各类群体,文化惠民人人共享。六是4月24日,为丰富干部职工的文体生活,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活动,社区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及部分居民举办____里社区户外健身登山比赛及趣味游戏活动。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身体力行向居民群众宣传倡导了全民健身健康理念。七是4月28日,社区组织辖区各文艺团队开展以“福满____”为主题的大型文艺展演活动,此次展演囊括了社区空竹队、舞蹈队、合唱队、豫剧队四大文艺社团,邀请网格居民100余人观看演出,切实丰富了辖区居民文化生活,创新了“福满____”社区特色文化主题内容。八是5月20日,为给广大残疾人音乐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由____里社区主办,____区残联协办的“____好声音”残疾人k歌活动在社区多功能厅成功举办。辖区居民、各社区残疾人及其家属共计90余人参加了活动,使残障朋友切实感受文化丰富生活的快乐和魅力。九是6月8日,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社区组织居民及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情浓端午·紫熏香包”香包制作活动。社区邀请八冶技校专业老师指导制作薰衣草香包,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及托养人员共计90余人,期间文化志愿者还普及端午节相关文化知识和传统习俗。十是6月29日,为献礼七一,社区以“忆党史、铭党恩、颂党情”为主题,在四楼多功能厅开展党员专题文化活动,辖区党员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十一是8月1日至8月12日,社区开展“____·绿芽”未成年人暑期实践活动,内容包
括:“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律讲堂、紫金花城景区志愿服务、民俗文化观赏等,创新搭建了辖区青少年假期社会实践平台,使其读过安全快乐的暑假。十二是8月10日,在社区四楼多功能厅开展了“巾帼心向党”专题道德讲堂,辖区60余居民参加了此次道德讲堂。十三是8月12日,活力____·百姓文化大舞台---____里社区专场在文化广场成功举办,社区各文艺社团、全体干部职工及辖区居民共300余人观看了演出,为辖区居民送上一份文化大餐。十四是9月14日,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福满____”特色文化品牌内涵,社区组织开展“中秋月·邻里情”第四届邻里节茶话会活动,旨在增进社区居民团结、互助、守望、和谐的邻里情感。辖区居民100余人参加了此处活动,并好评不断。十五是9月19日,____大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和____里社区联合举办的“喜迎国庆·全民科普”送文化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小游园如约拉开序幕,前来观看演出的居民90余人,对节目质量的评价更是赞口不绝。十六是9月28日,为了庆祝祖国母亲67周年华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社区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在辖区内开展广泛“国旗杨____”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共发出小型国旗1200面,再下去营造了浓厚的节日爱国氛围。十七是10月8日,在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____里社区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道德讲堂孝老敬亲专场活动,社区以家庭为单位邀请老人60余人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励居民传承孝道文化,践行孝心之举。十八是11月15日,为了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其融入社会、增加家庭收入的能力,社区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在二楼电子阅览室专门开设为期一月的变废为宝布艺编制手工课程培训,培训邀请专业老师为托养对象22人提供培训指导。四、拓展思路,打造文体特色亮点
(一)工作思路及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开展好“福满____”社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社区探索出“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三个原则”的文化工作基本思路。一个目标:即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和辖区单位现有资源的作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个原则:一是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通过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合理布局文化活动阵地,实现共享共建,不断健全社区文化中心各功能室。二是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在环境、设备、人员、队伍、开放时间、活动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积极创新免费开放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各类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坚持发挥优势,深入挖掘社区文艺团体,进一步打造“福满____”群众文化特色品牌活动。
(二)文体工作创特色
1.阵地建设促达标。进一步健全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优化文化工作环境,集中化布局,规范化运营。结合社区自身特点和辖区居民特点,完善文化活动中心运营机制,免费开放文化活动室。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体活动需求,社区依托“同心服务365”行动和党建“六抓”举措,实行轮班值守全天候开放文化中心所有功能室和活动室。2016年以来,社区针对辖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协调____电大在辖区内设社区老年大学,并开设“____·夕阳”老年书画班,场地选址于____里社区二楼文化活动室,现正购买8张书画桌等硬件配套设施,计划于2016年年底完成老年书画班的运行,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无盲点服务。
2.队伍建设提标准。进一步掌握社区居民的层次结构,深入了解居民文化需求,大力挖掘和培育业余文艺人才及书法、绘画、空竹表演、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制作等各艺术领域带头人,扶持各类人才和民间艺人组建业余艺术团队6个,并积极为业余艺术团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了慰问、演出、艺术品展览等各类活动。
3.文化服务升档次。结合全区“百姓文化大舞台”活动的全面展开,坚持方便群众、就地演出的原则,以广场、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为舞台,在2016年,共组织社区干部职工和文艺团体为居民群众演出6次,播放电影7场次。积极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的社区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篇8
一、继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1.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全区各镇、街道全面建成2000平方米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村(社区)均建成100平方米的文化室。
2.做好区、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工作。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按照部颁一级馆的标准做好免费开放工作。镇、街道文化站按照省级综合文化站评估标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3.加强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建设。各镇、街道图书馆分馆面积不少于250平方米,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积极开展读者活动,年度开展优秀读物推荐和读书活动不少于4次。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4.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区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区文化馆凤凰艺术团送综艺下乡200场、区锡剧团送戏下乡200场、区图书馆流动图书车送书下乡100次、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
5.组织“文化周末”演出活动。今年水上舞台“文化周末”共演出30场,其中区锡剧团组织10场演出,其余20场演出由区文化馆馆办团队和常武地区群众特色文化优秀团队进行演出。
6.做好“社区天天乐”指导、辅导和组织工作。在全区试点社区开展社区天天乐活动,各个试点社区每周不少于3场演出。其中,区文化馆凤凰艺术团为全区每个试点社区配送两场演出(演出场数计入全年200场演出任务中),其余演出场次由各试点社区组织本社区的群众特色文化团队和文艺爱好者参与演出。
7.编排创作“花都水城浪漫”—映象特色文艺专场并组织巡演。
8.组织开展“文化节”的相关活动。其中的非遗文化节展示展演活动将选调各镇、街道非遗项目开展民俗展演展示活动。
9.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各镇、街道继续做好“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工作,组织群众特色文化团队利用节庆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每个村、社区每年要组织观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进一步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0.组织实施“书香•悦读生活”群众性读书活动。开展“书香•阅读推广”阅读推广志愿者招募、亲子阅读训练营、“你的眼光,我的选择”图书留言等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三、全面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11.大力推进文化类社会组织创建工作。今年下半年将和区民政局联合召开文化类社会组织推进大会,对在区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年底对优秀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进行表彰。
篇9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社区;社区参与
一、相关概念
民俗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寻根访祖游、异国风情游、民族风情游、乡村风情游、古村古镇游、胡同老街游等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游客参加民俗旅游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发展的结晶,它体现了一种异国、异地的文化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往往是唯一的。这种文化不可转移,只会呈现在它所缘起的特定区域,这个特定区域就是“旅游社区”。
旅游社区是指在民俗旅游景区这个较大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的人群活动区域相对独立、社会组织结构相对完整、拥有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传统的一个人口聚落群体[1]。它可能是一个古镇、一个村寨,也可能是一条老街、几座院落。旅游社区具有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地域、文化和生活。与旅游景点最大的不同是——这些社区里仍然有居民居住,仍然有居民在此生产生活,而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正是“民俗”的生动体现,游客希望看到的也正是他们独具文化特色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我国蓬勃兴起的民俗旅游催生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社区,这些社区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但自身获得发展的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
所谓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2]。
本文所指的社区参与民俗旅游发展是指在民俗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和参与主体,以在促进社区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二、社区参与民俗旅游的必要性
(一)社区参与是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997年在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做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旅游发展与当地环境、文化、社区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让社区参与到民俗旅游的全过程,要让社区居民认识到发展当地民俗旅游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同时,当社区居民看到游客对他们的民俗有很大兴趣时,会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对民俗旅游发展也会更加支持。对于切身利益的关注,使得社区参与到民俗旅游发展时会提出更可取的建议,着眼于环境、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参与民俗旅游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服务业,相比于其他产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因此发展旅游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旅游社区以自身的文化特色为资源加入到民俗旅游发展中,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这些地区往往保存着富有吸引力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众多游客。这些社区不仅可以用独特的民俗吸引游客,还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服务,比如开办社区旅馆、传统手工艺品商店等,既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活动内容和服务内容,改善旅游环境,也可以解决社区内成员的就业,带动整个社区经济增长。
(三)社区参与能够为民俗旅游提供更加浓郁的民俗氛围。
与传统旅游相比,民俗旅游更加注重对于社会文化的体验,而不是普通的观光和娱乐。对于一个民俗旅游社区来说,当地的居民就是当地传统民俗的创作人和继承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和节庆活动,将独特的民俗文化再现给游客,比如云南摩梭人的生活习俗“走婚”,新疆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姑娘追”等等。这些文化习俗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引人入胜的文化感染力。由社区居民再现的民俗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习俗,让游客能够真实地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将会超越传统的导游讲解或者图文描述,形成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高民俗旅游的质量,推进民俗旅游的发展。
三、社区参与民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缺少主人翁意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只懂得逆来顺受,而不会去表达真实想法。社区在参与民俗旅游也是一样,一些社区成员会认为旅游开发建设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而不去关注社区民俗文化的发展。社区成员作为民俗的创作者,不仅不理解民俗旅游的真正内涵以及自己在民俗旅游中的地位,也没有参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将会从本源上影响民俗旅游发展。
(二)缺少保障与激励机制
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还是一个新现象,发展不够全面,没有目前的法规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做出详细的说明。但是,在社区旅游中,只有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社区真正能够参与到旅游的发展建设中,有了激励机制,也能调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三)文化冲击,阻碍民俗旅游发展
一些俄偏远的农村社区,居民长期不与外界沟通,保存着浓厚的传统习俗,对于外界文化不能理解。外界人的进入,会对他们的传统文化造成干扰,影响他们中一些人的情绪,产生不满或敌视看法。进而也会出现不愿意外人进入的现象,阻碍民俗旅游发展。
四、有效提高社区参与民俗旅游的途径
篇10
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居民群众的力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营造社区宣传舆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内涵,提高居民素质,让楼道文化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展示的活动阵地。
二、成立楼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街道楼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于素华担任,各社区也要成立楼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各社区做好调研工作,根据本辖区内楼道的实际条件和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因地制宜,因楼而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确立1-2楼道进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年底前力争每个社区打造1个特色文化楼道,全面推进和提升全街楼道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四、楼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楼道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参与特色文化楼道创建的居民楼,首先必须达到“安全、洁净、明亮”要求,安全就是楼道内不能堆放杂物,要有应急消防设施;洁净就是楼道内的墙、顶、扶栏无灰尘,墙壁上不能有小广告、“”等小招贴,并建立定期专职打扫或住户轮流、分段包干清扫制度,确保楼道内整洁、卫生;明亮就是采光要充足,楼道内有声控灯,无瞎灯、坏灯。在此基础上,主要参照以下五个方面要求,切实推进楼道文化建设:
①是市民公约、市民文明守则、环境卫生清扫责任制度上墙公布;②是在楼道内每层的休息平台处或适当部位设置专题宣传栏,以党建、居民自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健康保健、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开辟住户论坛,宣传栏可制作活动版面,定期在本楼道内不同楼层之间和其他楼道之间轮换展出,常换常新;③是在不妨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可摆设适量的花卉盆景(鲜花、干花、绢花均可)点缀楼道空间,在墙壁上挂放一定的字画小品,增强楼道空间的文化艺术气息;④是以楼道为单元,策划和组织楼道内家庭之间开展文化艺术才艺展示和交流等活动,增进邻里友谊,提高艺术修养;⑤是开展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如探病、集体解难、集体贺喜、集体过生日等,促进邻里之间情感沟通,增强楼道居民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各社区要把楼道文化建设工作做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切实加强对楼道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人,同时动员驻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楼道文化建设,形成组织有序、措施得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社区要结合“五百家”入户走访,掌握辖区内有美术绘画才能、热心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吸纳他们参与楼道文化建设与日常维护管理。
2、提高认识。楼道文化建设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使楼道文化建设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各社区要注重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强化保障。
3、强化居民主体意识。楼道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争取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楼道文化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充分发挥和调动居民的智慧和创造性。要精心组织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召集议事和活动组织,从而形成政府规划倡导、居民自我组织、社会热心支持的工作格局。
-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反思
- 下一篇:理财资产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