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

篇1

一、清产核资对象

全镇17个村(社区)、社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代行村(社区)、社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办、合办且控股的企业或者组织等。

二、清产核资范围

本次清产核资范围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17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全部资金、资产、资源(包括未纳入财务核算的资金、资产,以及未明确到户的农村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主要包括:

1.资金。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以及各种应收、应付款项等。

2.资产。主要包括:一是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农业机械、建筑物等。二是乡村道路、桥梁、农村水利工程及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服务中心、养老、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四是集体投资或兴办经营实体应享有的资产份额。五是接受捐赠或无偿拨入的财物。六是商标、商誉、专利权等无形资产。

3.资源。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耕地、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宅基地、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乡(镇)企业用地等建设用地,荒山、荒滩、荒沟、荒丘等未利用地;既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也包括已经明确到户的耕地、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含自留地、自留山、饲料地)和宅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摸清底数。进村入户调查核实,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本次清产核资的“三资”类别、数量、来源、去向和管理等情况。

(二)明晰权属。依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资产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农经发〔1998〕6号)和《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核实确认资产、资源产权归属,办理或完善有关产权手续。对有权属争议、难以界定的资产、资源,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处置。

(三)确认价值。已纳入财务核算的“三资”,严格按照财务资料确认其价值。对未纳入财务核算的经营性资产,要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认可的方式,合理评估其价值。其他资产、资源,是否进行价值评估确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自主决定。

(四)完善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次清产核资资料整理归档,建立健全管理台账,妥善管理。进一步强化财务核算,完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和规范等。

四、时间和步骤

(一)我镇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在2019年3月底前完成。

(二)按照本次清产核资的对象和范围,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有序组织本次清产核资工作。

1.全面清理。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全面进行清理。每个村成立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会计(含报账员)、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群众推荐的村民代表参加的清理核资小组,以原始发票、合同协议、权属证书、档案资料等合法、合规资料为依据,对纳入本次清产核资的“三资”进行全面清理,并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初步结果。

2.张榜公示。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本次清产核资初步结果,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公示期间,要安排人员全面收集有关情况和问题,接待农民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及时组织核查并妥善处置。

3.依法确认。公示结束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规定召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或成员代表会议,对本次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议。本次清产核资结果,应经半数及以上参会人员通过后确认。

4.严格审核。各乡镇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工作及结果进行认真审核,特别是土地被征用较多、“三资”总量较大、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保本次清产核资结果现状清楚、分类科学、产权明晰、程序规范、结果准确。

5.建档建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以审核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为依据,准确登记,建立健全台账。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本次清产核资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音像等资料,及时组织整理归档,妥善管理。按照“三资”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清理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并于3月中旬上报“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全面检查验收,做好核实、审核汇总和工作总结,将审核汇总的相关清产核资结果报送相关部门审核后,将部门审核后的清产核资结果和工作总结报送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客观要求,是加强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有力举措,各村、各相关科室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结合实际明确工作人员,细化任务分工,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坚持部门合作,强化密切配合

此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各相关科室、各村要相互沟通、密切协作,对资源性资产清查要充分利用已有登记成果,避免重复劳动;

针对推进中产生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避免拖沓延误。

3.加强问题调处,强化工作实效

篇2

自农村中心成立以来以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村级网格化管理、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农民合作社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中心,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中心机构改革工作任务

按照区委公益事业单位调整目标,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设立、人员编制调整、固定资产划拨、办公地点整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办理、银行账户和社保账户设立等工作。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个目标,以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内部管理为突破口,认真研究制定了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印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出行管理办法、公文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2.全力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

农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农委、区委农办相关文件要求,12月初制定印发了《静海区村级网格化管理信息统计表》,组织各乡镇开展村庄三级网格员确定和网格划分工作。到目前为止18乡镇383个行政村,选定一级网格长383名,二级网格员1498名,三级网格员11540名(另配备党员7199名),农村网格化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静海镇、蔡公庄镇、西翟庄镇等多个乡镇的村庄走访调研,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村级网格管理考核细则》(初稿),现已报送区委农办审定。12月28日会同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对各乡镇政府辖区内行政村的村级网格电子地图划分工作进行了培训,目前各乡镇正在全力推动落实。

3.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区委“一个试点、一个方案、一个专班”的要求,农村中心配合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专班积极开展宅基地摸底调查工作,目前,先期确定的6个试点村已制定出了初步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根据试点村调研情况,形成了《静海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调研情况汇总表》,起草了《静海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情况报告》、《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管理暂行办法》、《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资格权管理暂行办法》和《宅基地管理系统设计需求》等初步文稿,制定了《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管理办法》(暂行)等10个管理办法,并分别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村征求意见。

4.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配合区农委开展村庄污水处理项目督查,成立了3个专项督查组,由中心分管领导带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分别对中旺镇等7个乡镇的9个村庄开展督查工作。通过与乡镇、村、施工方对接,协调解决各方问题、困难,圆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任务。

农村中心联合区帮扶办成立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专项核查小组,对工程中的水泥路面硬化、里巷红砖硬化、面包砖硬化、修葺护坡、健身广场、环村植树等项目进行实地测量、验收,目前已开展了对13个乡镇43个村的缺口资金项目核查工作。

5.认真落实合作社和农村“三资”工作

2020年农业合作社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共有1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家;市级合作社3家;普通合作社7家。

篇3

我站xx年的各项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经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认真搞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努力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平稳推进,全县没有发生因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而引发的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 (二)切实加强了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管理,防止村组借“一事一议”名义增加农民负担。今年5月,安排各乡镇开展了xx年度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情况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xx年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找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搞好今后工作提供了依据。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地的筹资筹劳工作基本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没有出现强行筹资筹劳的现象;二是严格坚持了一事一议原则,没有把筹资筹劳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三是普遍推行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筹资筹劳项目和筹资筹劳标准等由群众会议讨论决定,公开资金的收取和使用情况,做到了资金专款专用。

(三)认真搞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农民负担现状。为了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变化情况,根据重庆市农办的安排,从xx年开始,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民负担监测县。我们在下路镇、龙沙镇选定农民负担监测村6个、监测农户30户。认真开展农民负担监测培训,按时完成了半年和全年调查上报。

(四)落实有关制度,确保减负工作收到实效。xx年,我们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乱收费、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中的乱收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收费等专项治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我县农村全面推行;各涉农价格和收费单位普遍设立了公示牌(栏),乡镇建立了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督站;各地除订阅党报党刊外,无强行订阅报刊的现象,切实减轻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负担。

(五)组织开展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督促扶持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今年,配合县财政局搞好种粮农户的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全县兑付补助资金345万元。8月,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对我县xx年免征农业税以来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自查,督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认真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减免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维护好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利用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提高广大干群的政策水平,增强学法、守法自觉性。

(二)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文书格式的通知》(渝府农〔xx〕26 号),对《重庆市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指导各乡镇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今年共协助南宾、三河、西沱、沙子、中益等乡镇调查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纠纷6件(次),指导各乡镇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130多起,做到了承包纠纷出现一件就调解处理一件。全年共提供政策咨询服务150多人次,维护了广大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

三、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1 2

与本篇 县农业局经管站2012年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2012年度县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2012年新农村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一)起草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今年,代县委县政府起草制定了《关于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石柱委发〔xx〕16号)和《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任务和考核办法》(石柱府办发〔xx〕84号)等指导性文件,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三)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验收评价工作。为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验收评价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验收评价工作的通知》(石农发〔xx〕117号)。今年共收到验收评价申请21个。依照评价办法,组织对符合验收评价基本条件的1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实地验收。通过听汇报、查资料、民意抽查等办法进行量化评价,达到合格等次的有大歇乡双坝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等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待县政府审定后即可兑现补助资金。

(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利用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理论骨干培训班”和农业局举办的“农业知识更新工程培训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知识与实务”培训,共培训人员140多人次。

(五)深入实际,加大了指导工作力度。深入龙沙、大歇、枫木等乡镇检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帮助合作组织完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大歇乡双坝村制订xx年~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四、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一)利用各种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政策宣传,加强了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指导,指导乡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

(二)根据农业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各乡镇开展了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工作。通过摸底清查,基本掌握了我县村级债权债务现状,按时完成了全县村级债权债务的摸底清查和分村录入上报工作。

五、认真开展农业和农经统计,按时完成农产品成本核算和市场价格调查报送工作

农业、农经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价格调查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为各级党政机关研究制定有关农村政策,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经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价格调查工作,坚持按照调查统计规程要求,开展调查统计培训,加强调查统计工作的指导,保证调查统计质量,按时完成各项调查统计任务。

(一)制定印发了《关于布置xx年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我县今年的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任务,提出了做好当年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的具体要求。 (三)按时完成了全年四个季度农户家庭经营收支预测上报和大小春4种农作物

与本篇 县农业局经管站2012年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2012年度县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篇4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开展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川办发〔20__〕39号)文件情况的调研检查。组织各县区参加在盐边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培训班。

2、指导各县区补、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台帐。目前,盐边县完成了摸底调查、全面登记工作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软件培训工作;仁和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仁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补发工作会,将换证工作纳入20__年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东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补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西区也印制了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启动了该项工作。

3、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和流转市场建设指导。在普威镇以烟叶新区建设为契机,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操作指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体操作规程》、《米易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细则》、《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等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开展土地规模经营调查研究,组织专人撰写相关文章参加我市第三届人才论坛征文,获三等奖,并在论坛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市领导好评。定期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动态统计上报农业厅。

4、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事件,维护农民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定期报告制度,将当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访、调解、仲裁情况于下月5日前汇总上报省农业厅。二是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事件,多次协调解本文来源:文秘站 决红果乡农村土地纠纷。

(二)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工作。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9 家,比20__年底增加了62家,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比20__年底增加了75家。专合组织成员总数17197户,带动农户68031户。

1、抓宣传培训。一是同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培训。二是利用农民田间学校教学平台,宣讲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半年来,共计宣传培训乡镇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群众1000余人次,通过宣传培训,使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合作社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抓试点示范。为了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我们选择产业优势明显、运行机制比较规范、有一定潜力的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试点示范。今年,获得省级先进专合组织称号2个,省级示范专合组织称号5个。市州确定示范专合组织4个,县区确定示范专合组织10个。市州扶持专业合作组织2个,扶持资金20万元,年底,市财政还将安排部分专项扶持资金扶持我市合作社做大做强;县区扶持专业合作组织9个。

3、抓农超对接。农超对接是由专业合作社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是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主动协调配合商务部门申报农超对接项目;做好农超对接统计工作。

4、抓品牌资源整合。为有效整合我市芒果品牌资源,做大做强芒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多次协调××市田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民惠芒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市攀农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5、抓项目扶持。目前,已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55万元,正在上报中央财政5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项目申报材料,市财政即将安排部分专项扶持资金。同时,积极帮助田园芒果专业合作社申报20__年农业部示范专业合作社项目。

6、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协调工作,组织召开了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业务指导部门和人民银行、农行、农村信用社 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形成材料报农业厅和人民银行成都中心。

7、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季度报表,为上级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三)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和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调查,规范农村财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季度公开农村财务情况,公开率达85%以上,规范公开率达70%以上。

(四)维护农民权益,搞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1、年初召开了成员单位联席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20__年减负工作意见,对全年减负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2、贯彻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五项制度”, 与市物价局联合印发352份《20__年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表》发放到全市各村;印发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13.6万份。

3、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部门联系会议汇报材料;同纪检部门一道对仁和、米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4、组织开展全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年度检查,监督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农民权益。

(五)做好农经统计工作。完成20__年年度农经统计报表报省,并获得了省农业厅表彰;做好20__年度全市农户收入半年预报工作;组织开展20__年度农经统计报表业务培训。

(六)年初组织召开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安排部署年度工作。

二、20__年工作重点:

1、继续做好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权证补换发指导工作。

2、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培训。

3、指导县、乡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县(区)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

4、做好农民专合组织发展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5、协助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篇5

进入__年城市升级攻坚期,我局国土资源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强中心”和“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战略及“镇街是主战场、农村是新空间”的工作构想开展工作,勇于担责、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主动服务、锐意进取,上半年工作成效显著

一、“定政策、供好地、促项目”,积极推进城市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

(一)研究制定政策,发挥导向作用。

一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及出让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已出台,对土地交易前、中、后三大环节进行了再规范、再明确、再强调,对三旧改造中存在的前期投资人如何选定进行了规范。二是支持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针对农村资产交易问题,积极配合区委农办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工作意见的通知》。三是通过深入基层镇、街道调研,认真听取村集体、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评估机构等的意见,有关都市型产业园区产权登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国有建设用地调整容积率、三旧改造财政扶持等规范性政策正在加紧完善中。

(二)做计划供好地,为城市提升有序配置

1、积极争取用地指标。__年我区已争取到1830亩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比上年计划指标增加了1253亩。

2、突出重点,全力配合区委区政府落实各项土地招商工作,截止目前,成交7宗地,总成交面积117721.43平方米,总成交价款233957万元。其中佛禅网(挂)__—002地块成交金额12472万元,溢价70%,楼面地价4083元/平方米,刷新了张槎片区的商住地块的价格。南浦村地块通过网上挂牌公开交易,8家开发商经过437轮的激烈竞价,最终由广州东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越秀诺成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组成的竞买联合体以人民币17.72亿元成功竞得。该地块是禅城区今年以来,也是禅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以来,推出的面积最大、起始价最高的商住用地。

3、全面清查近年出让的全部地块项目,重点督促、跟进季华路沿线产业项目、南庄绿岛湖片区已供地项目的动工建设情况,先后发出26份动工、竣工督促单,严肃清理土地市场中囤积土地的不良风气。绿岛湖的东鹏、法恩、兴发、和记黄埔和信财等五个项目也已全部动工。

(三)讲沟通促项目,

1、制定了《国土资源分党组挂钩服务镇街招商引资的工作方案》,安排每个镇街由一名局长、一名主要业务科室科长挂钩,实行包片服务,每周均到镇街联络对接,推进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提高镇街收储积极性,通过区镇(街)联动收储扩大土地储备规模。“华南金谷”项目已于祖庙街道先试先行,面积约220亩,涉及敦厚村及盛佳公司地块,通过完善手续、收储、置换、合并等整合方式,目前已进入挂牌阶段。

3、港口搬迁工作有新进度。现已完成关于吉宝物流公司搬迁补偿“等值置换”的测算方案,并对我区的两港搬迁工作进行全程跟踪。

二、尽心履职完成国土资源职能工作

1、优化国土服务职能。截止到今年6月,我区“三旧”改造用于提升发展产业的用地面积为825.64亩,占全年任务608亩的136%;

2、强化资源管理职能。一是继续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禅城区划定的基本农田总面积6037亩,全部在南庄镇。《佛山市禅城区20__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实施方案》业经禅城区政府批复,并报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备案。二是严查违法违规用地。上半年开展日常土地动态巡查161次,发出停工通知书160份,发出整改通知书117份。

3、夯实基础业务建设。一是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有条不紊。1至6月份完成土地登记发证11558份,实施办证进度网上实时查询,做到了土地登记发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二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通过验收检查。目前,我区共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1585宗,此项工作已通过市级验收及省级检查。

三、当前国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的国土工作,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一是土地整合问题。我区“三旧”改造项目要对项目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筹整合、连片改造,以实现最优改造效果。但整合过程中部分历史用地手续不完善,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导致整合工作困难重重。二是后备土地资源匮乏。我区辖区范围小,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可储备的后备资源也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存量土地集中在村集体中,村

集体为保留集体物业收储意向不大,土地收储难度大。

认清形势、增加信心,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

区委区政府对国土工作非常重视,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对我局的各项工作要求,站在新起点,努力推进禅城国土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一、立规矩,建制度。以建设观念新、管理严、效率高、服务好的“阳光国土”为目标,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好企业群众为根本要求,重新完善梳理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度建设让行为更规范,用制度保护干部,建立我局重大业务讨论制度以及重新梳理内部管理制度。二是继续跟进完善“三旧”改造配套政策,严格规范土地市场管理。服务基层、争取政策,打开三旧改造新空间,关于规范村集体旧改选定前期投资人程序、调整容积率、公开交易起始价的补充意见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等政策,力争尽快完善,早日出台。

二、规范集体土地流转,打开农村发展新空间。拓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渠道,为产业发展、城市升级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土地资源。一是结合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的建设,加强宣传和引导,制定规范政策,充分发挥其对国有土地供应的补充作用;二是引导集体土地办理真正意义的流转,充分发挥土地价值,避免政策风险和产权纠纷,同时可以吸引更有实力的开发商,提高项目质量;三是加强监管,将集体土地流转须纳入区土地交易平台进行,或由区土地交易平台委托各镇街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四是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及合同规范,对集体土地的二次流转、抵押、土地流转年限到期后地上物业的产权归属进行规范,尽可能避免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篇6

我站xx年的各项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经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认真搞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努力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平稳推进,全县没有发生因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而引发的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 (二)切实加强了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管理,防止村组借“一事一议”名义增加农民负担。今年5月,安排各乡镇开展了xx年度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情况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xx年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找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搞好今后工作提供了依据。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地的筹资筹劳工作基本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没有出现强行筹资筹劳的现象;二是严格坚持了一事一议原则,没有把筹资筹劳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三是普遍推行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筹资筹劳项目和筹资筹劳标准等由群众会议讨论决定,公开资金的收取和使用情况,做到了资金专款专用。

(三)认真搞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农民负担现状。为了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变化情况,根据重庆市农办的安排,从xx年开始,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民负担监测县。我们在下路镇、龙沙镇选定农民负担监测村6个、监测农户30户。认真开展农民负担监测培训,按时完成了半年和全年调查上报。

(四)落实有关制度,确保减负工作收到实效。xx年,我们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乱收费、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中的乱收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收费等专项治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我县农村全面推行;各涉农价格和收费单位普遍设立了公示牌(栏),乡镇建立了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督站;各地除订阅党报党刊外,无强行订阅报刊的现象,切实减轻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负担。

(五)组织开展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督促扶持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今年,配合县财政局搞好种粮农户的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全县兑付补助资金345万元。8月,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对我县xx年免征农业税以来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自查,督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认真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减免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维护好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利用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提高广大干群的政策水平,增强学法、守法自觉性。

(二)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文书格式的通知》(渝府农〔xx〕26 号),对《重庆市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指导各乡镇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今年共协助南宾、三河、西沱、沙子、中益等乡镇调查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纠纷6件(次),指导各乡镇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130多起,做到了承包纠纷出现一件就调解处理一件。全年共提供政策咨询服务150多人次,维护了广大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

三、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共3页,当前第1页123

(一)起草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今年,代县委县政府起草制定了《关于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石柱委发〔xx〕16号)和《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任务和考核办法》(石柱府办发〔xx〕84号)等指导性文件,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经济组织3个,市供销总社批准示范专业合作社2个,各级示范(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利用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理论骨干培训班”和农业局举办的“农业知识更新工程培训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知识与实务”培训,共培训人员140多人次。

(五)深入实际,加大了指导工作力度。深入龙沙、大歇、枫木等乡镇检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帮助合作组织完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大歇乡双坝村制订xx年~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四、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一)利用各种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政策宣传,加强了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指导,指导乡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

(二)根据农业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各乡镇开展了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工作。通过摸底清查,基本掌握了我县村级债权债务现状,按时完成了全县村级债权债务的摸底清查和分村录入上报工作。

五、认真开展农业和农经统计,按时完成农产品成本核算和市场价格调查报送工作

农业、农经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价格调查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为各级党政机关研究制定有关农村政策,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经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价格调查工作,坚持按照调查统计规程要求,开展调查统计培训,加强调查统计工作的指导,保证调查统计质量,按时完成各项调查统计任务。

(一)制定印发了《关于布置xx年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我县今年的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任务,提出了做好当年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的具体要求。 (三)按时完成了全年四个季度农户家庭经营收支预测上报和大小春4种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的调查上报。 (五)按时完成了农业部“全国物价网点价格月报”和“重庆市农产品市场价格半月报”的市场价格调查报送工作。共上报农业部物价信息12期,网上报送调查表72份,上报价格变动情况分析说明12篇。在市农业局局域网上藏经寺农贸市场价格信息24期。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六)积极为各级各有关部门提供统计数据查询服务。全年共为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查询80多人次,查询数据6000多个。

六、认真开展各种调研活动,努力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是按照市农负办安排,组织开展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按时完成《关于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二是按照市农业局的安排,对全县各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按时完成《关于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三是按照市农经站安排,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调查,按时完成《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四是积极报送农经信息,《中国农经信息网》、《重庆农经信息网》等登载我县农经信息6篇,在市农业局局域网农业信息62篇。

篇7

一、基本情况

乡下辖10个村,53个社,一个居委会,共2932户,11849人,现有劳动力5353人,常年务工3017人。乡2016年农民增收计划目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50元,比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80元,增长22.03%。通过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到2016年11月止我乡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725元,比2014年增收755元,同比增长23.07%,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117人,劳务收入2880万元,贫困人口减少296人,较好地实现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农民增收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乡通过召开促农增收动员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职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推进该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着力研究并督促落实好相关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责任人,注重实效,建立促农增收工作队考勤机制和每周一例会汇报制度,并建立年终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合力攻坚机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协同抓、有关部门配合抓,深入开展“挂帮包”活动,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规划,形成推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开展“两个带动”,推行“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定期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信息,不断提升“三农”服务能力。

(三)做优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1.稳定粮油产业。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乡坚持“巩固面积,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的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割制改革、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粮食播面稳定在2.34万亩以上,产量0.82万吨以上;油菜播面稳定在0.46万亩以上,产量0.11万吨以上。2016年,粮食生产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50元。

2.做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茶叶、核桃“双百工程”。一是加大对村、村、村、村、村茶叶示范带5400亩茶叶的管护和补植;二是加大核桃产业的发展规模。在搞好村、村1100亩核桃管护基础上,已全面完成核桃新增扩面1500亩;三是积极探索在茶叶和核桃空行套作甜叶菊、药南瓜等中药材,大大缓解了农民种茶前期无收益的问题;四是大力发展梨园350亩,现已全面完成梨树的栽植和管护,明年将挂果。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005元,同比增加200元。

3.做优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以空山黄牛、巴山土鸡、中药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产值力争突破8000万元。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专合组织5个、专业大户20个,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助农增收。

4.拓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打造“梨园坝古村落乡村旅游”。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0万元,以此促进农民增收。

5.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面对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引进了川通清铭白茶专业合作社和秦巴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组建专业合作社5个。以村和村为核心和起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为当地及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常年增加1500余人就业。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6.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各村对我乡的种植大户、经济型小老板、外出务工之星、养殖能手等致富能手进行调查摸底,共有27位农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我乡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引导广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的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培训党员107名,致富能人161名,对黄正洪等7户种养专业户进行资金扶持3万余元,“7.1”召开乡致富能手表彰大会等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四)提高农民工技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1.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就业培训,力争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创业人、技能人、文明人、就业人。加强就业指导,搞好综合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共培训农民工1000人次,输出劳动力5100人次,其中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4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00万元。

2.就近转移农民。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非农经济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加工、运输、建筑等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年内回引创业人员2人,就近转移劳动力200人,实现收入100万元。

3.加快城镇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引导农民向城镇、新村聚居集中。坚持产城一体、产村相融,以城镇、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拉动社会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五)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加快产权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股份量化等工作,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权,根据业主申请搞好确权登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产生新增耕地确权到农户。

2.引导流转交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有序流转,共流转土地1900亩;规范化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逐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障农民权益。鼓励农民通过房屋、农机具等资产及生产资料租赁取得收益。

(六)兑现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推进精准扶贫开发。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各类扶贫政策、项目和资金,扎实推动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生态扶贫,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贫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300元以上,贫困人口增收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2016年,全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0.95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5%以上,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补助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虽然我乡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引进龙头企业的力度不够快,项目征地租地等政策服务等步伐较慢。

2、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农民增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任重而道远。

3、我乡的农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依靠经济产品和家庭饲养业,没有农副产品加工包装附加值增值收入,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待加强。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聚力优势产业发展,在群众增收致富上下功夫。

1.继续加大茶叶的管护和扩面。加大对村、村、村茶叶示范带的管护。

2.加大核桃产业的发展规模。在继续搞好村3500亩核桃的管护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省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力争在全乡新植清香核桃2000亩。

3.加大梨园产业的发展规模。

4.继续扩大中药材套作,在茶叶、核桃、梨园中套作甜叶菊、药南瓜等药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篇8

一、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

上半年预计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含农场)达30657万元,比去年增加8457万元,同比增长38.1%;农牧民人均收入(不含农场)1048元,比去年增加353元,同比增长50.8%;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7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元。

二、粮棉生产稳步推进,设施农业步伐加快。

*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10.3万亩,单产466.17公斤/亩,较去年增加3.77公斤/亩。其中冬小麦8.5万亩,较去年增加44475亩;平均单产470.65公斤/亩,较去年增产8.25公斤/亩;总产40005.51吨,较去年增加21266.51吨;春小麦1.8万亩,平均单产445.0公斤,总产8010.0吨。完成优质小麦亩产550公斤高产技术推广0.375万亩。完成复播作物播种面积8.7万亩,其中套种黄豆面积7.7万亩。

综合我县实际和棉花市场行情,今年我县在棉花生产品种布局上作了适宜性调整,今年全县种植棉花面积72万亩,其中长绒棉种植面积48.37万亩,陆地棉种植面积23.63万亩。上半年,全县已落实新建温室土地面积149.8亩,新建大中小拱棚面积7460亩,亩均效益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面积2300亩。全县已投入生产的日光温室面积3235.2亩,大中小拱棚面积8594亩。

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展开。

围绕节本增效,高产栽培,丰产增收任务,在已有成熟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进行科学组装、配套,不断改进完善作物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运用,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1、大面积推广运用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上半年全县推广果棉间作棉花高产技术面积(陆地棉120公斤/长绒棉85公斤,次宜棉区陆地棉80公斤)4.2万亩、滴灌棉花150公斤(长绒棉100公斤)面积15.08万亩,推广优质小麦550公斤高产技术0.375万亩,落实棉花滴灌高产示范面积(陆地棉180公斤/长绒棉120公斤)0.5万亩,完成滴灌棉田套种小茴香2.58万亩、直播酸枣地套种小茴香12.42万亩。

今年全县落实复播作物面积8.7万亩,其中复播套种黄豆亩产50公斤以上面积7.7万亩、复播套种特色经济作物0.8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计划种植12万亩以上。

2、大力推广运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根据全县土壤调查,结合历年土壤养分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县各乡(镇)、村(连)施肥推荐方案,并印发给各乡(镇)、村(连),使全县农田施肥配比更加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年上半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5万亩,完成“3414”肥料试验10个。

3、狠抓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确保农作物生长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发挥病虫害四级网络监控体系,认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年上半年我县各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57.6万亩次,防治各类病虫草害57.6万亩次,其中:棉花病害防治5.7万亩,农田杂草防治33万亩,果蔬病虫害防治18.9万亩;推广“绿色植保”(无害化治理)6.5万亩;结合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及时各类病虫预测预报18期,制作农事顾问电视专栏5期。测报覆盖率达95%以上,准确率达90%以上。

4、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针对以往我县棉花、小麦、玉米种植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加快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狠抓种子田的申报、办证、标牌生产制度和田间检验工作。全县共四家制种单位申报32660亩制种田,我局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进行操作,并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田间档案。*年全县72万亩棉田全部使用良种,良种覆盖率达100%,落实棉花原种繁育田面积0.6万亩,落实小麦种子田面积3860.5亩。

5、农村能源环保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农田“白色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据调查统计,*年上半年我县农田废膜亩均残留量2.41公斤,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是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落实和技术指导。按照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全县共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25万亩,占农业用地的1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检测中心体系建设和计量认证步伐。现农业检测中心计量资格认证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并已提交上级部门审核验收,力争年底通过资格认证。四是农村能源建设有新起色。今年全县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2500余户农户,现已建成565户沼气池,已建沼气池使用率达50%,建立沼气服务站5个,其中县级1个、乡级4个,目前上级部门资金还末到位,现乡村级服务网点规划选址、人员配置等工作已准备就绪,等上级部门资金到位后启动建设,确保沼气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充分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三下乡”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现场授课、试验示范等方式,开展以农作物高新技术、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现场会、观摩会、检查评比等活动,促进交流和宣传。联合科协、科技局计划开展绿色证书培训人数170人,现已完成绿色证书培训53人,目前节水滴灌、户用沼气、设施农业培训班正在进行之中,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数达6000人。

7、狠抓防雹减灾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上半年全县共发生重大天气过程8次,累计防雹作业252班次,作业高炮炮弹2982发、火箭弹424枚,保护农田面积约90万亩,有效遏制了冰雹灾害的发生。

8、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促进农资市场规范运作。上半年,我局牵头组织农技、种子、农业检测、工商、质检等部门对全县的农资市场开展了3次集中式拉网检查,共检查了52户种子经营户、4家制种单位、25家店面、30个流动摊位销售的农资,共出动执法车辆13车次,执法人员72人次,累计检查各种农药、微肥、生物调节剂共计60多种,合计4000余吨,产品合格率达95%;调运检疫300余吨棉种,产品合格率达98%。有效地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9、狠抓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两免一补、三补贴”惠农政策。近期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认真抓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的落实,切实将棉花良种补贴资金449.4万元补贴资金补贴到户。二是加大对农村“三乱”和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确保各项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全县实现减轻农民负担总额3018.6万元,人均减负204.16元。三是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认真调解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半年共调解4起农村涉地纠纷案件,处结率达100%。四是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力度,健全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上半年共完成12个行政村的财务审计,审计金额达944.5070万元,查处违规资金22.4186万元,现金短缺17509元,挪用金额13200元,涉及违纪人数23人,已追回违规资金30709元。五是认真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上半年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4748人,实现外出劳务创收1288万元,人均创收77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二是农业科技事业经费不足,制约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三是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在高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上,跟不上形势发展和需求;四是乡镇农技站剥离中心后,技术人员岗位流动性大,业务工作严重脱节。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结合地县“三干会”精神,下半年农业系统将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抓好棉花中后期管理、复播任务落实、设施农业任务落实、冬小麦面积落实和管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落实、以及良种补贴政策落实等工作。

一是树立全县农业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抓好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加强棉花田间中后期管理工作力度,重点抓好滴灌棉田的田间运行管理、棉田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化学调控等关键环节,为实现我县今年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全力抓好复播作物和冬小麦播种任务落实。力争全面完成8.5万亩复播任务,重点抓好7.5万亩复播玉米套种黄豆和12万亩冬小麦播种的各项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温室生产效益。一是重点抓好新建温室的“五落实”,尽快协调有关乡镇及早动工,完成新建任务。二是及早安排落实秋延茬集中育苗工作,原则上做到秋延后蔬菜生产100%进行育苗移栽。三是提高温室大棚利用率,确保利用率达100%

篇9

岗厦河园片区的拆迁正在进行,多数建筑已人去楼空,成了残垣断壁。但在瓦砾和垃圾的包围中,仍有几幢未拆的居民楼和一幢招待所在向外招租,有小饭馆仍在营业。

“我不搬,谁说要拆?”11月15日,一位头发花白的文姓村民对本刊记者说,他的房子仍在对外招租。在他的周围,挖掘机在运作,尘土飞扬。

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村庄”正在消失,它位处深圳市福田区,占地面积约23.2公顷。周围是崭新华丽的商业区,商业住宅售价已超过2万元/平方米。

由于拆迁补偿创下了深圳城中村补偿标准的新高,岗厦拆迁所造成的“富豪”话题引起了热议。与此同时,岗厦拆迁中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方式,也是这次拆迁中的另一引人关注点。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事关今年六七月间曾引发大范围热议的“小产权房转正”话题。而不管是在深圳,还是在全国,“岗厦模式”能否成为中国城市急剧发展过程中寻求“小产权房”困局出路的一个样本?

拉锯式拆迁

政府、参与改造的开发商、岗厦股份有限公司,无一例外都对岗厦正在进行的拆迁保持了低调谨慎的态度。

根据深圳市规划局的统计,岗厦河园片区总户数478户,其中本地215户,外籍(含港澳台地区)263户。拆迁前居住总人口6.8万人,常住和暂住的比例为1:34。这里的570栋楼房曾是外来低收入人口在深圳的栖身之地。

1998年,深圳市政府就决定对岗厦河园片区进行全面改造。2002年,深圳市政府将改造任务交由福田区政府组织实施。但直至2006年7月,深圳福田区政府、岗厦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地集团才最终签订了框架性协议,正式推动岗厦河园片区整体改造。

在11年中,政府、开发商、村股份公司和村民,经历过多轮博弈。2007年,城中村的集体物业率先与开发商签订拆迁协议,但私人物业的拆赔标准迟迟定不下来,据悉,福田区政府为此在近几年时间内先后出动过上百个行政干部与村集体和村民进行谈判。

最终,根据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公司(金地集团参与此次改造的项目公司)公布的拆迁赔偿方案,共有两个标准、三种模式、六种选择。两个标准,一种是按面积划分:480平方米以内按1:1补住宅,超过480平方米按1:0.88补公寓;另一种标准按层数划分:首层按1:0.9补集中商业物业,二层以上按1:0.9补住宅或公寓。三种模式,即一是选全部实物补偿,二是选全部货币补偿,三是可选实物和货币补偿相结合。

按照方案,如果选择货币补偿,住宅公寓按每平方米1.28万元计算,集中商业则按每平方米2.38万元计算。

大部分村民接受了赔偿标准,但仍有小部分人拒绝接受,“主要是一些持有香港身份证的原住民。”福田区委宣传部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这使得岗厦眼下的拆迁工作进入了最后的胶着期。

在部分人看来,开发商给出的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赔偿标准。据媒体转述福田区旧城改造办公室和金地大百汇公司人士的说法,拆迁后岗厦将诞生许多富翁,“岗厦原住民中的亿万家族或有20多个,而个人资产过亿的或接近10个。”

一位文姓村民言,他拥有7层楼房,过去每月租金收入为5万元,“怎么说呢,赔偿标准还行,但你跟稳定的租金收入比,还有周围的房价比,也不见得就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他说。

违法建筑问题日益模糊

在拆赔方案中,“480平方米”是赔偿比例划分的一个临界点,也是一个敏感的数字。

按照拆迁程序,赔偿之前要经过房屋确权环节,“这个赔偿标准的给出就意味着对48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面积给予合法的确权。”广东鼎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茂荣对记者说。从拆赔标准看,已接近1:1。

“480平方米”的划分源起于1980年代初,特区内进行第一轮的统征农村土地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亦即农村集体用地转国有土地的过程,特区建立初期,国家并无资金支持,深圳不但缺乏一次性赎买农村集体土地的资金,甚至连城市建设都要依靠贷款和外来力量进行。

顾及原住民利益,也鉴于当时国家对农民住房的政策是一户一块宅基地,因此特区初期给予原住民的建房标准是:宅基地10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80平方米,建筑不得超过3层(即240平方米),且户均人数少的只能建2层。但在后来,这一标准被原住民屡次擅自扩大。

2006年,深圳市颁布《深圳市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建设暂行办法》中规定,原村民居住用地的住宅建筑面积变成了不得超过480平方米。

“48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只是相当于政府的默认,没有办法去细究为什么定在480平方米而不是240平方米,这仅是对既成事实的一个默认。”深圳市社科院城市运营中心主任高海燕对记者说。

但事实上,经过历史上屡次大规模的抢建、扩建潮,深圳城中村居民的建筑大多早已超过480平方米。在岗厦,大部分的居民住宅皆在7层以上,普遍为8至10层。

而根据1999年深圳人大出台的《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的决定》,“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业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违反城市规划或超过市政府规定标准的建筑”都属于违法建筑。

岗厦河园片区的违法建筑面积到底有多少?这是一个各方都避讳的数据。深圳市查违办给本刊记者的回复是:“我市违法建筑信息普查工作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于今年9月1日开展,目前正在进行中;而此前我市并未开展违法建筑的专项普查工作,因此,我办目前尚无岗厦村违法建筑的具体数据。”

金地大百汇公司总经理胡卫明则向记者表示:“岗厦没有违法建筑,因为2003年之后并没有扩建现象。对于违法建筑,我们不会给予赔偿。”

但根据公开信息,至2009年1月16日,岗厦河园片区共计438栋私房完成补偿签约,签约率达91.25%。

据悉,对于岗厦河园片区的改造是以2003年时测绘的结果为标准进行补偿。在2003-2005年,深圳再一次进行城市化土地统征,除了宅基地和10%的预留集体用地,所有土地都已收归国有。胡所指的,大概是没有占用国有土地的建筑。

而据村民透露,在1998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村里的抢建和扩建行为一直在大肆进行,村里一度成为一个大工地。

按照违法建筑的确权流程,需要交纳罚款和补交地价款,通过规划、消防等一系列手续,但从目前岗厦的处理方式来看,通过拆迁补偿,上述程序已被一笔勾销。“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了这部分的合法性。”深圳金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焰对记者说。

个案还是试点?

“岗厦的拆迁显示的是一个单案突破的情况,但其对以后其他城中村的旧改可能也会引发相同的效仿结果。”高海燕评价说。

“这是对违法建筑一种事实上的怂恿,对于当初没有违规扩建的人来说,就等于是吃亏了。”金焰则认为。

在岗厦拆迁之前,虽然深圳市分别于1999年和今年的5月都分别由市人大出台过关于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但实际上关于违法建筑的普查和处理工作一直没有真正执行。因此,如今岗厦违法建筑的确权以及赔偿标准便无疑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参考案例。

类似的违法建筑在深圳到底有多少,在普查工作没有完成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从其他的一些数据中,可以窥见端倪。

根据福田区旧城区重建局2005年7月的《福田区渔农村改造阶段性工作总结》显示,深圳特区内共有行政村91个,村内房屋4.23万栋,建筑面积2138.86万平方米。以4.23万栋房屋、每栋480平方米的法定宅基地建筑面积计算,则合法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30.4万平方米,这就意味着,特区内的违章建筑至少有108.46万平方米。

而根据深圳市查违办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5日,全市共受理违法建筑申报71407宗,约占申报总量的18%。其中:宝安区40681宗,龙岗区18579宗,坪山新区6155宗,光明新区4680宗,特区内各区共约2500宗。

如此存量巨大的违法建筑,若参考岗厦模式,将是对城中村改造一个巨大的挑战。岗厦之拆迁的不同点仅在于,其位处城市中心区,土地的商业价值其他城中村无法比拟。

“实际上,岗厦拆迁中对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上,政府采用了回避的方式。”金焰说。旧城改造存在着三难:确权与否、赔偿金额、原住民的改造积极性。由开发商提供赔偿标准,事实上回避了政府部门如何进行确权的棘手问题。

而为了照顾开发商的利益,旧城改造的土地进行了协议开发的模式,而非公开拍卖的方式。“开发商看似支付了较高的赔偿金额,但和拿这块地去拍卖的价格相比,其获利远远超过支出。”金焰认为。

对于村民而言,拆迁虽然获得了看起来相对高额的赔偿,但失去的却是一个“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即是每月获得的固定的可观租金,或者将房屋直接出售。

这也是深圳在今年所引爆的关于“小产权房转正”争议的其中问题之一,对违法建筑的确权问题,不仅仅包括城中村中大量用于出租的房屋,还包括大量在集体土地和宅基地上建起来的用于出售的违法建筑,这些建筑要么违反土地使用性质,要么违反城市规划。

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定义中,广义的小产权房已从改革之初延续至今。“小产权房”可能在土地取得、规划许可、建设手续、房屋销售手续、产权证办理等商品住宅建设销售的一个或几个甚至全部环节存在非法问题,并最终无法确定产权。

据记者了解,在岗厦拆迁中,有部分建筑涉及的即是早期合作建房的部分,甚至直至今年,岗厦仍有部分房屋对外进行私自销售,瞄准的无不是因为拆迁所将可能获得的确权以及赔偿款。

今年5月,深圳人大再次出台《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被普遍解读为是为“小产权房”转正,也即确权。但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组在赴深圳调研之后表示,《处理决定》针对的是违法建筑,而非狭义上的小产权房。深圳人大官员也表示:对违法建筑进行确权只是其中的一个处理方式,同时还包括拆除、没收、暂时使用等处理方式。

“在深圳老百姓的眼里,所谓的小产权房就是指的违法建筑。”张茂荣说。建9层10层是违法,建二三十层同样是违法,不管怎么定义,政府所面临的,同样是如何处理这些既成事实的违法建筑的问题。

现实利益问寻找妥协点

深圳的违法建筑之规模与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恐怕难有及其者。

短短30年的时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大型城市,历史与现实交杂冲突,也更显其土地和住房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困难性。

深圳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五次违法建筑的抢建潮,分别为1980年、1989年、1991-1992年、1999-2002年、2004-2005年,其主要原因都与特区内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统征和土地升值有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大的一次抢建潮发生在1999年深圳人大关于违法建筑处理的决定通过前后,政府试图对违法建筑的确权工作,反而催化了原住民的抢建潮。

“可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深圳的原住民这样以这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并获取自己的利益增长的。违多少面积算违?以前违和后来违的有什么区别?怎么甄别?都是抱着法不责众的态度,一说要确权,马上就抢建。”高海燕说。

在与城市管理者的赛跑当中,原住民可谓“屡战屡胜”,而这背后的主要根源还在于快速城市化中城市政府无力支付土地统征费用、城中村改造的补偿。而城中村和小产权房又在事实上弥补了城市基础住房等公共服务提供的缺失,解决了大量外来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

在深圳市一份《关于我市违法建筑问题的调研报告》中,也提到了政府以往的一些过失:“我们在没有支付征地补偿款,并办理相关手续,村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宣布集体土地归国家所有,造成土地所有权的虚置。”

与此同时,多种利益群体参与抢建,“政府查到了问题的根源,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职工干部抢建为主”,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总规划师郁万钧回忆说,虽然也有农民参与抢建,但是当时深圳能被称为城市的地方很小,在农村里抢建对城市影响不大,“只是在城市中抢建和建设现代城市有冲突”。

根据报告文学《深圳传奇》的记载,当时参与抢建的大小干部有1200多名。一名局级干部因此被调离特区,还有一名副局长被调往他地。

就在今年6月,原龙岗区坂田街道执法队副队长兼查违办公室主任卢斐斐,就因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钱财共32万元,替辖区内的违章建筑保驾护航而被诉至法庭。

开发商是参与抢建运动的另一主力,在现时深圳诸多进行私自交易的小产权房中,便有大量的开发商与村集体合作开发的“统建楼”。

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的负债,乃至后来的“有法不依”,最终导致违法建筑“积重难返”的局面,强拆显然势必造成不和谐的局面,全部承认又显然无力支付如此巨额的补偿。

时至今日,农民房不局限于出租,而是以村集体与开发商的统建楼形式出现,纷纷打上“小产权房”的名义进行私底下的交易,利益格局进一步复杂化。

篇10

一、依法行政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一)调查研究。针对我市农业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农业行政复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农业行政赔偿程序、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探索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二)打假护农,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下发了《**市2010年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明确专项整治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各项工作。上半年组织了一次联合工商、技监、公安、供销社等部门在全市辖区内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和服务相结合、教育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行政执法活动。全市1月至6月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7.6万份,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共出动农行政执法人员3496人/次,立案查处3件(饲料2起、兽药1起),已结案3件;检查企业2032个,整顿市场及企业577个(其中:种子96个、肥料72个、农药86个、饲料151个、兽药165个、农机7个);

查缴:种子1662公斤、农药210公斤、饲料746公斤、兽药213.8公斤;查处案件:饲料2起、兽药1起;挽回经济损失金额0.58万元。通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遏制和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危害农业生产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和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收缴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对剧毒鼠药的清查收缴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合法鼠药经营网点的布局。并联合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的积极开展清理收缴、宣传等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击和预防利用杀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早日根除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对社会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农业法制工作,针对农资经营户和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同时为了有效防止坑农害农的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全市农药经营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经营户进行了组织学习,1月至6月共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含上岗证)学习约600人次。通过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及整顿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提高了经营户依法经营意识,提高了他们自觉抵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意识,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了合法经营。

(五)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市农业局职能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成立了**市农业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制定了《**市农业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组织保障等内容,为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加大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力度,建立标本兼治、上下联动、信息共享、部门配合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和10日一报的报表各项工作,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的稳定。

(六)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和行政审批改办领导小组关于《行政处罚依据清理的通知》、《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的通知》及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设置依据清理、规范细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加强和“三个区”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移交和行政执法对接及指导,同时做好省农业厅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对接,使我局行政审批项目下放、移交和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阳光政务的相关要求,拟定了“**市农业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农业部门“阳光政务四项制度”的建立的指导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三是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设置的农业行政处罚条款、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进行梳理,共有231款。在农业行政执法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农业行政执处罚自由裁量权,准备提交省农业厅和县(市)区讨论。共4页,当前第1页1

(六)、根据市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常委会,并于2010年2月1日施行。我处积极参与了相关宣传资料的拟定和培训等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积极组织和参与在

东风广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

自两会结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8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局党委的安排布置,我处积极开展撰写、协调、组织面商、修改面商答复稿等相关办理工作。

现已完成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8件,目前已办理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满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局窗口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及加强便民窗口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审批项目都已按规定拟定了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开展审批工作。同时加强便民窗口工作人员的学习宣传。经过有关处(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出现违规或者举报、投诉案件,按时、按质完成行政审批的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农业局窗口的良好形象。

四、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根据市委、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收集和整理本局应当公开的相关的政务信息,并在市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进行公开。同时和市场处共同完成了96128专线接听电话的基础材料整理、上传和回复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转的督办件;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和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宣传力度,并针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社会、农业依法行政、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探索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

(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继续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切实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依据的细化等工作。

(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年底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审验及部分证件到期换证培训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和要求,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特别是3件政协重点提案面商的组织工作,按质、按时完成办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

(七)在7月-8月组织一次法律法规专题讲座,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及《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在局党委和分管领导陈副局长的正确领导及其他处室、站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处室同志共同努力,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处同志在上半年工作中,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局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依法行政,公正执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行政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一)调查研究。针对我市农业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农业行政复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农业行政赔偿程序、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探索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二)打假护农,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下发了《**市2010年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明确专项整治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各项工作。上半年组织了一次联合工商、技监、公安、供销社等部门在全市辖区内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和服务相结合、教育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行政执法活动。全市1月至6月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7.6万份,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共出动农行政执法人员3496人/次,立案查处3件(饲料2起、兽药1起),已结案3件;检查企业2032个,整顿市场及企业577个(其中:种子96个、肥料72个、农药86个、饲料151个、兽药165个、农机7个);共4页,当前第2页2

查缴:种子1662公斤、农药210公斤、饲料746公斤、兽药213.8公斤;查处案件:饲料2起、兽药1起;挽回经济损失金额0.58万元。通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遏制和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危害农业生产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和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收缴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对剧毒鼠药的清查收缴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合法鼠药经营网点的布局。并联合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的积极开展

清理收缴、宣传等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击和预防利用杀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早日根除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对社会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农业法制工作,针对农资经营户和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同时为了有效防止坑农害农的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全市农药经营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经营户进行了组织学习,1月至6月共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含上岗证)学习约600人次。通过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及整顿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提高了经营户依法经营意识,提高了他们自觉抵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意识,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了合法经营。

(五)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市农业局职能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成立了**市农业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制定了《**市农业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明确提出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组织保障等内容,为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加大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力度,建立标本兼治、上下联动、信息共享、部门配合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和10日一报的报表各项工作,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的稳定。

(六)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和行政审批改办领导小组关于《行政处罚依据清理的通知》、《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的通知》及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设置依据清理、规范细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加强和“三个区”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移交和行政执法对接及指导,同时做好省农业厅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对接,使我局行政审批项目下放、移交和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阳光政务的相关要求,拟定了“**市农业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农业部门“阳光政务四项制度”的建立的指导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三是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设置的农业行政处罚条款、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进行梳理,共有231款。在农业行政执法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农业行政执处罚自由裁量权,准备提交省农业厅和县(市)区讨论。

(六)、根据市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常委会,并于2010年2月1日施行。我处积极参与了相关宣传资料的拟定和培训等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积极组织和参与在东风广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

自两会结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8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局党委的安排布置,我处积极开展撰写、协调、组织面商、修改面商答复稿等相关办理工作。现已完成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8件,目前已办理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满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局窗口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及加强便民窗口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审批项目都已按规定拟定了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开展审批工作。同时加强便民窗口工作人员的学习宣传。经过有关处(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出现违规或者举报、投诉案件,按时、按质完成行政审批的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农业局窗口的良好形象。共4页,当前第3页3

四、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根据市委、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收集和整理本局应当公开的相关的政务信息,并在市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进行公开。同时和市场处共同完成了96128专线接听电话的基础材料整理、上传和回复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转的督办件;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和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宣传力度,并针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社会、农业依法行政、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探索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

(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继续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切实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依据的细化等工作。

(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年底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审验及部分证件到期换证培训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和要求,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特别是3件政协重点提案面商的组织工作,按质、按时完成办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