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康家庭略有结余
曹小楠每月工资收入4000元,先生的固定收入每月有6000元。另外,曹小楠介绍,婆婆退休在家,每个月退休金也将近4000元。不过,他们并没有把这个钱纳入到每个月的家庭收入里来。“老人的钱让老人自己支配,平日里她爱买些日常用品就买,不买也没什么。反正攒起来也是留着养老的。”
在开销方面,四口之家每月的基本生活开销大概在4000元,孩子上幼儿园的托补费以及钢琴家教费用每月2000元。夫妻俩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亲戚、同学一大堆,加上各自单位同事,人情往来之事很多,“结婚、生孩子几乎每月都能赶上一份”,平均每个月要500元左右。这样下来,一万元的月收入,结余3500元。
年度收支方面,曹小楠说老师没有年终奖,只是过节的时候会发几百元的购书券。先生每个季度有2万元左右的绩效奖,累计算下来,一年有8万元。定期存款的利息有1万~2万元。年度支出主要就是过年走亲访友、置办年货的费用,大概在1万元。另外,由于老师假期较多,曹小楠总要带着女儿出去走走,费用在5000~10000元。
曹小楠的家庭资产状况如下:活期存款5万元,定期存款分为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不等,总计有30万元;股票市值15万元,封闭式基金和股债平衡型基金市值2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家庭资产总计75万元。
“婆婆的钱财还是自己打理,比如房子、买的国债都是在她自己名下,未计入我们的家庭资产里。”
买房还要不要再等
曹小楠介绍,结婚时由于不具备买房的经济实力,所以他们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本想过两年有实力了再买房出去住”。不料,一场突发疾病夺去公公的生命。为了安慰和照顾婆婆,这两年她们便一直和婆婆生活。
“婆婆的房子是当初单位的公房,前几年已经买下产权。房子的地理位置很好,在北京的二环和三环之间,交通便利,而且我们俩单位离家不远。唯一的缺点就是,房子面积不大,有70平方米左右。四口人刚刚够住,但谈不上宽敞。”因此,曹小楠说,他们和婆婆商量了,打算买一套面积在100~120平方米的房子,夫妻俩都有住房公积金,平时不能提取,正好用来贷款买房。买房后,可以考虑把现在的房子租出去。
不过,让曹小楠和先生拿不定主意的是,他们无法判断现在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看报纸的消息都说房价在调整,我们是现在买合适还是再等一等更好呢”。
当然,买房后曹小楠夫妻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交通。“买房的话,要同时考虑买辆车。纯交通工具,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就行。”
理财还有两大问题
篇2
关键词: 动机和预期、参与、不确定性、投资秩序、演化
abstract: differing from the main stream theory which treat investor's motive and expectance as a calculus process to maximize their utility, the authors treat investor's motive and expectance as investor's participating in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develop a framework based on this point of view.
in this framework, participation index is used to describe investor's attitude and sense, inferred from investor's motive and expectanc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different investor group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participation indexes interact in investment decision make process and this interaction determine the produce and evolution of investment order which actually affect the mak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uncertainty equals the subjectiveness and undesigned of investment order evolution.
key words: motive and expectance, participation, uncertainty, investment order, evolution
现有主流经济理论基本上把投资者动机和预期理解为投资者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计算过程,认为投资者能够对自己的风险作出估算,并通过选择不同金融产品来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其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对应。主流理论对于整个金融活动的解释也是在这一基点上展开的。这一解释把风险视为既定的、可计算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对风险的估算进行风险管理。可是,如果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对风险作出估算,那么,又如何来理解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呢?在这样一种无知(即无法计算风险)的状态下,仍然以投资者的理性计算作为讨论金融活动的出发点,将是缺乏理论解释力的。
因此,需要重新理解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我们认为,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表明投资者对于投资形成的参与,投资者的投资其实质不在于对既定风险的一种应对,而在于投资者通过其对金融产品的选择而参与到风险形成过程中,通过参与风险形成的决定而实现其管理风险的目标。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所形成的储蓄-投资,代表着投资者拥有一份参与投资形成决策的权利,重要的也在于投资者保有参与风险形成的权利。无数投资者所形成的储蓄-投资,构成决定投资形成从而风险形成的权利结构,这一权利结构就是投资秩序。投资者通过储蓄-投资实际上参与到决定风险形态的投资秩序的形成过程中,进而构成了一个参与储蓄-投资的无数投资者在其间互动的复杂系统。投资者是这个系统运转的基本决定力量,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决定着参与投资决策的各类投资者群体的形成及其利益特征,从而决定着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金融机构的风格,并最终决定着投资秩序的形成与演变。
通过投资者动机和预期,重要的是读出投资者对于风险形成过程的参与,读出投资者作为无数投资者中的一员对于投资秩序形成的参与。而且,只有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投资者在应对自身风险时所作出的种种日常金融选择。也就是说,从参与投资秩序形成的角度来理解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可以包容对投资者应对自身风险的理解。而如果仅仅直观地从投资者应对其风险的方面来理解其动机和预期,则只能观察到机械的、被动的一面,进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误解。
一.若干前提性讨论
1.风险与不确定性
--关于理性的不同理解
投资者的动机与预期的产生,毫无例外地是针对着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的,如果未来与现在没有差异,就不需要有应对的准备。因而,讨论到投资者的动机与预期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讨论涉及到未来变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
现有主流理论集中于讨论风险的管理。金融实务中的风险管理集中于可计量的风险,发展为一套技术高度复杂的金融工程,与此相对应,围绕风险概念所进行的理论讨论也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基本上不关注最终决定风险形成的秩序演化。这些讨论虽然也关注风险的制度背景,但却是以既定的制度为前提的,制度在这里是外生的,并不构成对风险的决定关系。这一点可以说集中体现在学者们现在已不再对风险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的区分感兴趣。在实际讨论中,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被混用的。
如果仅仅从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以应对自身的风险来理解,而不是从互动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原来不可确定的变动,就变为可确定、可计算的波动了,这就是现有的风险的概念。这样,就把决定投资收益的复杂关系,变为较为简单的关系。由于不再讨论由于行为主体的参与而构成的复杂性,因此,也就不存在与风险相区别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成为仅仅是行为主体对于风险的一种心理感受。
现有解释个人储蓄行为的理论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对于风险概念的技术性含义。在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包括永久收入假说)中,典型的消费者对某一年龄的消费安排多少收入,将仅取决于他的终生收入,而决不是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因为消费者将选择一个合理的、稳定的消费率,接近他预期的一生平均消费,所以,需要储蓄来调节当期收入与平均终生收入二者之间的波动,以达到效用最大化。依据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个人能够确定其一生收入与一生消费,储蓄在这样的确定性条件下调节收入和消费,从而使其一生的收入和消费不断地保持均衡,达到效用最大化。在这里,关于投资者的理性假定是由均衡观来具体贯彻的,投资者的理性,不仅体现在他要使自己的一生效用达到最大化,而且,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一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储蓄是投资者调节其收入波动、从而保证效用水平不会发生大的波动的手段。
尽管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在几十年中不断地受到质疑,也不断地出现修正这一理论的理论模型,如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个人无法确定其收入,储蓄不能是对临时收入(终生收入与当期收入之间的差)的调节,而直接的是对收入波动的调节,即预期收入上升时,会减少当前储蓄,反之则增加当前储蓄,储蓄额成为个人所不能确定的,而不是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中个人可确定自己的储蓄额。不过,这些质疑并没有构成对于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替代,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其实在于说明储蓄对收入波动的应对,这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所强调的对于收入不确定性的防范,实质上是没有根本区别的。预防性储蓄理论只是把生命周期理论关于人的完全理性的假定,修正为有限理性,仍然贯穿着均衡的思想,坚持个人对于收入与消费之间均衡的可把握性,坚持个人对于自身面对的风险的可计算的理性。
现有的解释投资者储蓄行为的理论,都是立基在建构论理性主义之上的。建构论理性主义是不同于演化论理性主义的,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对人的理性加以限制,认为通过人的理性计算,可以获得关于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型构社会经济制度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社会制度是设计的产物。演化论理性主义则明确指出理性的限度,决定风险形成的投资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即秩序形成过程,是不确定的,是人的理性所不及的。秩序是参与的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结果。
建构论理性主义不注重个体的差异, 并把复杂分解为简单。"人的行为如同遵从一定运动数学定律的机械系统中的元素一样,是规则的,可预见的。如果起始条件和环境是已知的、是可测量的,那么就可确信,环境之中的个体行为就犹如气体中的分子一样,其行为是确定论。"( 克劳斯.迈因策尔,第322页 )传统的解释框架实际上假定,投资者与其所面对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投资者对于自身所面临的不确定的应对,并不会引起投资者置身其中的社会关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假定下,投资者所面对着的世界与人自身,相互之间实际上是分离的、相互独立的,这种分离决定着投资者所采取的行为,可以只是对他所面对的问题的一种应对,而不会使他所面对的问题发生任何的改变。这种分离意味着投资者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不存在由于投资者之间多维的互动而影响和改变投资者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于是,复杂关系成为简单的关系。
关键在于,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在确定自己一生的效用从而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储蓄来调节围绕这一确定水平的波动,即进行风险管理。投资者之所以实际上无法对风险作出估算,最为根本的在于投资者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本身是影响风险形成的要素,投资者通过风险管理实际上参与到其所面对的风险的形成和演变之中,因此,风险实际上是通过无数投资者之间互动而形成的,处于动态演变之中。
在这里,投资者是理性不及的。如果接受这一点的话,那么投资者的投资对于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的意义,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了 。投资者投资的有意义在于,投资者通过其投资,实际上是参与到金融系统从而金融秩序的选择中,而正是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选择与再选择,影响并决定着风险的形成和风险的水平。因此,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金融风险管理的讨论,必须放到投资者与整个金融系统的互动中,才能够说清楚。正是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不断演变,导致并决定着个体所承受的风险。
风险是投资者所承受的投资收益的波动;而不确定性则是决定着风险形态及其水平的金融系统与金融秩序的不断演变。当然,不确定性总是要通过个体所承受的风险表现出来,也就总是要由个体来承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不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而且,对于个体来说,他只是认识到他自身所承受到的风险的影响,他并不需要从自身所承受的风险而意识到整个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变化。但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是实质上存在的。
简单的、无差异的假定,是以存在着先定的效率标准为前提的。可是,实际上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意愿,带着不同的目的进行投资者。因此,重要的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形成中的位置,而不是某种先定的效率。布坎南说,"经济,如果恰当地理解的话,既没有目的(purpose)、 功能(function),也没有意图(intent)。经济是被一个结构、一组规则和制度规定的,这些规则和制度约束着人们在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互动的相互连接链中的选择。"(buchanan, 1991,第27-28页)
既然经济在总体上是无目的的,由各投资者所参与的经济其走向也是不可确定的、非决定的,是创造的,那么,传统储蓄理论所描述的储蓄对于投资者追求其合乎意愿生活的作用就是有限定的,储蓄在这里所要体现的人的理性是受到限制的,投资者所参与的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是投资者的理性所不能及的。这一系统的整体走向是随时变化的,它必定随这一系统中每一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不断形成,因而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可认知的情形。所以,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人自身应对外部问题的理性计算过程,更大程度上是投资者们之间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并不断演化秩序的互动过程。这样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投资者的行为,实际上最终都将传导到整个系统,并对原来的系统发生影响。在这里理性的计算是有限度的。理性,应该被理解人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积极参与,而不能被理解为在可计量基础上对自身所面对的不确定的把握。"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采用'经济人假定'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而不是为了'科学地'解释(作出预测)各经济主体的行为。"(buchanan,1987,第52页)
投资者处于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之中,其目标和意愿是受到其所参与的系统中所有成员的互动的约束,这一系统及其成员互动所形成的走向,是他理性所不可及的,他的理性体现在他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成员的互动中。
2.选择与参与
这里所进行的讨论,是围绕着秩序的形成与演化问题而展开的。这样的问题既寓于行为主体的日常选择之中,又不同于行为主体的日常选择。因此,如何展开秩序问题的讨论,秩序问题的讨论与日常选择问题是否能够相容?如果能够相容的话,又如何相融合?
新古典理论对于各类行为主体选择行为所作的讨论,是以制度规则的既定为前提的,市场作为制度在其理论中是作为一个场所、一种机制而出现的,在市场这么一个既定的设置下,各类行为主体展开交易,行为主体的交易与市场这一制度设置本身的变化之间,并不发生关系。在分离制度选择与日常选择的情况下,一方面制度演进被分离,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的假定则变得机械、呆板。新古典经济学依靠了一种选择理论,在这种理论中,经济当事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目的,对他们来说,目的是以无差异曲线的形式'给定的'。"(米塞斯,前言)
当然,在经济理论史上,有许多的经济学家力求把日常选择行为与制度选择融合起来讨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可以说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渊源,但这些理论资源在发展中往往被抽掉了其关注制度讨论的一块。可以说,把日常经济选择与制度选择融合起来的讨论,并没有真正发展为成熟的框架体系。
在制度选择的讨论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情况下,布坎南的立宪经济学试图专注于制度选择层面的讨论,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使制度演变的研究得到一个深入的发展。布坎南把人的选择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市场中的私人选择,一是对于公共物品的选择,这两个选择属于执行层面的选择;还有一项是对于制度规则的选择,这属于立宪层面的选择。因此,布坎南区分了执行层面与立宪层面的选择,并且把这两个层面的选择看作是相互分离的。布坎南的立宪经济学声称专门研究对于制度这一立宪层面的选择。
但这样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取得成功。立宪经济学在几十年里仍然停留在泛泛的讨论中,并没有更为深入的展开。看来,我们还得坚持,人的选择只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并不能把人的选择分为可以相互分离的不同层次。人们在日常的选择中,必定进行了对于制度的选择,而我们也必须从日常选择出发,决不能脱离日常选择来讨论制度选择。如果说秩序不是刻意设计的结果,那么,它必定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日常选择中生成并演化的。实际上投资者在进行金融产品的选择时,一般地也不会意识到他在参与着秩序的形成与演化。这就是秩序的自生自发,秩序的不可设计。
3.动机与群体
心理学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的心理动力和方向的机制是由于存在着为满足需求、缓解焦虑的内部驱力(drive), 这种来源于生物本能和后天习得的驱力,推动着人们从事各种行为。这些动机理论着重解释了外显行为与内部需求之间的心理动力关系和心理过程。近年来有关认知(cognition) 研究的进展揭示了知觉、预期、归因等心理过程在动机构成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动机结构的复杂性,对我们理解人类选择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很有助益。然而,当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有关动机的理论深入认识投资者动机的时候,上述理论的解释力均显不足。
从直观上看,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源自人们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占有财富的需求、预防风险的需求等需求的推动,其特性与其他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例如莫瑞提出的20种基本需求,佛洛姆提出的5种基本需求以及马斯洛提出的具有层级特征的基本需求与元需求等心理学家提出的动机并无本质区别。可是,当我们站在投资者参与投资秩序形成的视角时,使用现有的动机理论对投资者动机进行一般的描述和解释就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特征,通过将投资者动机解析为生存性动机(例如用于日常生活必需物品的采买、未来生活的保障)、社会性动机(例如用于社会交往、实现社会责任的准备)、精神性动机(例如获得成就感、社会地位象征)来认识投资者动机的特质,就显得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因此,我们需要进入经济心理学这一社会心理学的特殊分支的领域对投资者动机作出新的角度的分析。
由于投资包含了与社会中他人联系的内容,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不会反对将投资者动机理解为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动机。然而,仅仅将人与人的交往,特别是面对面(face-to-face)的、投资者可以直接感知的社会交往纳入投资者动机研究的视角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视角忽视了投资者通过参与金融活动与社会上更多的人实际上构成的间接交往(indirect communication)以及由这种间接交往而获得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资源。从投资者参与的视角来看,投资者动机不仅仅具有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ation)成分,也具有社会(后)的动机(societed motivation)成分。前者是指应对社会经济生活需求引发的投资动机,后者指投资者与整个社会的潜在联系。这个字面上的分别似乎是极其微小的,但确是不可忽视的。可以借鉴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对投资者与投资秩序之间的互动作更进一步的理解。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主观解释的重要性,将宏观社会结构和社会中的个体行为沟通起来,将社会结构看作是许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将社会过程看作是主观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它力图通过对互动过程的分析来理解人类行为,从而了解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个体又如何作用于社会,以及这个相互决定的过程如何发生(井世洁,1998)。在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g. h. mead)看来,社会不是"存在"的,而是随着互动中的人们的行动不断被创造和再创造出来的,是发生于互动中的个体之间的事件之流。
投资者通过在日常金融活动中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中介机构的选择,生成并演化着投资秩序,而日常金融活动反过来给予投资者的回馈不仅是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而且是借助这些产品和机构提供一系列可以满足不同意愿和预期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型塑出各类具有潜在参与需求的投资者,并由不同的初级需求聚集为各类参与投资秩序演变的投资者利益群体。正是这些群体重新构成了整个投资者的分层结构,并与其它角度的分层,例如,收入分层、职业分层、年龄分层、教育分层、地域分层等等相互影响,形成了新的、更为复杂的分层结构。
由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而形成投资者群体的分类或分层 ,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变量区分的社会分类或分层,它更具有一种主动性、参与性的特征,是投资秩序与投资者行为形成互动而赋予人们新的身份及其分类或分层归属。它可能超越传统社会类别(social category)或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给与人们的基本定位,释放出更多的由意愿彰显的生命活力。由此,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投资秩序给投资者行为增加了新的意涵,投资者行为也给投资秩序增加了新的意涵,二者是相互证成的关系。
二.投资者群体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参与
--一个解释框架
这里的讨论将金融系统视为无数投资者参与并作出投资决策的复杂系统,要在这一系统内考察投资者是如何参与投资决策的,投资决策赖于作出的投资秩序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对投资秩序的研究又能够给人们什么启示?
之所以要局限在金融系统内讨论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是因为金融系统是投资发生的地方,而只是由于投资,未来才与现在相区分,才会有不能确定的因素。米塞斯说过,"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资本存量绝不是正确地预见了现在的情况下所应有的那样;这些对现在的预见是在过去的那样一些时刻,在作出相关的投资决策之时,在现在还是未来时所作出的。因此,资本存量决没有其'均衡的组合',所以一般均衡模型不可能适用于有关资本的问题。"(米塞斯,2001,前言)可以说,要讨论秩序的演化,就要与投资、金融、资本这些问题相联系,要在动态过程中进行。
1.投资、投资者与投资决策过程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是形形的,各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追求,但是,每个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构成了社会整个投资的一部分,代表着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形成的一种参与,不管投资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事实总是如此。因而,投资是投资者参与投资决策的行为。
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无法完全计算风险的环境,投资者的投资其实不在于其表面上所被人看到的均衡收入与消费、管理风险的这些方面,而在于通过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保有自己对社会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所以,投资者进行投资,实质在于保有其在投资决策中的一席之地,并通过投资中的选择而提升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力或是其对于投资决策的权利不发生变化。
当然,作出投资决策的投资者总是追求其具体的目的,这里的投资者在其作出投资决策时并不关心他的投资会对整个社会的投资形成发生什么影响,也不关心其投资对整个社会投资决策赖于作出的投资秩序起到了什么作用,这里的投资者只是关心其投资的回报。因此,我们实际上无法从投资者的日常选择出发而直接地过渡到对于投资秩序的讨论,但我们却又必须透过投资者日常选择而讨论影响并决定着实际金融运行的力量。
这需要我们具体地讨论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情形。要强调的是,这里关注的是过程,不关注投资决策的结果。投资者之间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互动、投资秩序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生成与演化,并不是依据某种客观的、先定的标准来进行,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所要形成的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投资者是基于其自身的感受而进行互动的,且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感受。
2.参与指数--感觉的参与
我们一方面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实质是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投资者实际上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投资秩序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那么,投资者又是如何地参与呢?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总是带着具体的特定的目的,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有着特定的动机,不同动机代表着对于投资决策的不同意见,动机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与协调。于是,带有不同动机的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就必定地赋予投资者动机的参与色彩,尽管具体的投资者并不赋予自身的特定动机这样的参与色彩。因此,投资者所形成的不同动机,表明了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看法,表明了投资者的一种参与态度。从投资者的动机到投资者的参与态度,体现了投资者的参与是在一种直觉的行动中进行的。要讨论投资者的参与,必须从投资者的动机出发。
正是从这样的理解出发,需要对投资者的动机作进一步的讨论,并有必要对投资者动机的不同意义作出区分。可以将那种为了满足某一项具体实际生活意愿的动机属性,即那种被投资者明确意识到的、与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预防意外、延迟消费、数量累积--具有直接且直观联系的动机定义为初级动机(primary motivation);而将体现投资者之间互动从而具有参与属性--未被投资者明确意识到的、与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预防意外、延迟消费、数量累积--具有间接且预期性联系的动机定义为次级动机(secondary motivation)。正是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体现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给投资行为带来了新的性质和拓展了新的内容,即赋予它初级动机之外的参与动机。但需要强调的是,次级动机是投资者没有意识到的,是由投资者的初级动机所决定并折射出来的。
当我们这样来理解投资者的动机时,我们就能够从投资者的日常动机中读出投资者围绕着投资决策与投资秩序所形成的种种感受,正是这些感受决定着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动中的选择,也正是这些感受决定着投资者对于投资秩序形成与演变的参与。为了更为具体地讨论由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体现的参与,我们将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包含的投资者的感受、投资者的参与态度,定义为参与指数。参与指数表明投资者对于自身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与影响力的感受。
参与指数是由投资者的动机而得到的。参与指数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投资者所形成的动机表明投资者对于自身收入水平、财富水平从而自身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和影响力的一种定位、一种判断,即投资者对于自身现状的一种认知感受;第二,动机表明投资者的一种期待和意愿,体现投资者的预期及预期的强度;第三,动机还表明投资者在对现状的感受、接受及预期意愿的基础上,所愿意进行何种程度的准备(准备作出什么样的投入、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体现在金融活动中的选择就是准备承受什么样的风险)。
3.投资者群体
不同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带着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动机则反映了不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的不同感受,因此,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参与指数。当然,投资者的动机不是唯一的(在实际调查投资者的动机时,调查问卷列出多项动机供被调查者选择,且不限制被调查者只选择一项动机),但是,投资者之间的相互聚集,必定是唯一地源于他们之间在感受上的相一致,感受的一致决定着投资者在利益企求上的一致。投资的发生在根本上是与人们自身对现状、对未来的主观感受与预期相联系的。
所以,参与指数相同的投资者自然地聚集为一类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可以有不同的动机,但投资者最终要归属于某一类由参与指数标示的群体。不可能在由参与指数所标示的投资者群体之外,再构造出另外的投资者群体。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及财富水平等客观指标虽然可以描述投资者的社会人口属性和特征,但却不可以决定进行投资的投资者的群体划分,投资的发生要由投资者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具有相同客观特征但主观感受不同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往往要发生冲突,而主观感受相同但客观特征不一致的投资者,却一般能够在投资决策上取得一致。
这里的投资者群体是纯粹主观的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可以在客观特征上毫不相同,他们之间也可以是完全互不相识的。他们之所以聚集为一类群体,完全是由于他们对于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相同感受,以及由于相同的感受而同样地选择了符合他们感受的金融产品,因而,他们是在投资决策过程的活动中聚集为一类群体的。同样的,这里的投资者群体的演变也纯粹地是由主观决定的。当投资者的感受发生变化时,投资者群体的类型与组合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投资者群体的形成与演变取决于主观感受,是不可确定的。实际上,投资者群体中的成员自身并不意识到自己是属于哪个群体的,成员之所以会成为某类投资者群体的成员,只是他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投资者参与指数的获得,是通过对投资者的初级动机的理解与数据处理,同样是以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其参与方面的作用为前提的。
4.规则、秩序与不确定性
由动机而聚集为一类的投资者群体,最终要形成为具有特定投资风格的金融组织机构,各类不同风格的金融机构通过选择、运用与其风格相对应的金融产品,或通过创新设计与其风格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参与投资决策的形成。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群体从而不同风格的机构,在参与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在投资决策过程的互动中,要遵循既定的规则,而既定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及其所形成的制度规则体系,构成了金融系统的规则。投资者群体(机构)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投资活动。
但是,这些规则并不最终决定投资决策过程。投资者群体(机构)在遵循这些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产品的不同选择、运用与创造,形成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实际发生作用的金融产品的种类构成与数量构成,这些不同投资者群体(机构)所选择的金融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就代表着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不同影响力,因而,不同金融产品的数量、种类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就构成对投资决策最终发生实际作用的投资秩序。
因此,投资秩序是与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投资者参与指数、投资者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投资者、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参与指数、投资者群体,是理解秩序的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要素。投资秩序的不断演变正是源于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不同的主观感受,以及由于不同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不同的参与态度。对于秩序及秩序演变的理解依赖于对于人的动机的理解。这样,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两种互动来理解投资秩序的演变,一是投资者从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互动,二是既定的金融系统规则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既定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构成的规则,规定着投资者的选择,但投资者通过对既定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选择运用、通过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又不断地演变着既定的金融系统规则,投资者与既定金融系统规则之间实际形成互为建构性( interconstructionality) 的关系。
当我们从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出发来理解投资秩序的时候,那么,投资秩序是一个无形的、主观的、不确定的结构,也正因为秩序的这种特性,才决定了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是非设计的,是自生自发的。所谓不确定性,就是秩序的这种非设计性。一旦我们认识到实际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是这样一种性质时,我们就可以理解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实际上是受到不确定性的规定。
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不确定性的存在。首先,由投资者动机变化而导致的投资者群体的变化。动机的种类会发生变化,有些动机随时间而不再存在,新的动机类型则不断生成。与动机种类的变化相对应,投资者群体的类型当然要不断地变化。第二,在不考虑动机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单个投资者的动机会发生变化,当投资者以新的动机代替原先的动机时,这个投资者就从原来的投资者群体中转移出去,加入到新的投资者群体中。这时,不同动机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原来重要的、较为广泛的动机,可能变为较不重要也较不广泛。在这里,存在着个体成员的流动,并且仅仅是个体成员的流动,不存在投资者群体从某一类动机中转移的问题。这是因为没有既定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群体是因投资者动机而聚集的。当动机不存在时,群体就消失;当单个成员的动机变化时,动机之间的结构从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结构就发生变化。第三,在不考虑动机种类、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动机群体的组织化程度的变化可导致群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实际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发生变化。
5.秩序结构与群体理性
尽管参与投资决策的投资者是各不相同的个人,但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却不必然地因人而异,因而,投资者群体的类别数量,将因投资者主观感受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发生变化。从极端说,当全体投资者的感受趋同并完全一致时,这时实际上就存在着一个投资者群体;当每个投资者的感受均不同于其他投资者时,每一个投资者自身就成为一个群体。参与投资决策的,是投资者群体,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即使这时每个投资者各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从而各自成为一个群体,我们也说是投资者群体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参与投资决策。因为,只是有了群体,投资者的初级动机才能有次级动机即参与动机的含义。
由投资者个人到投资者群体,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二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群体理性,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秩序结构的问题。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由投资者个人到投资者群体,只是表明投资者个人从选择到参与的某种转换,基本的决定力量仍然是投资者个人,群体并不成为一种脱离投资者个人、外化于投资者个人的存在。同时,投资者群体本质上并不具有比投资者个人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说投资者群体本质上并不能改变投资者个人的无知,投资者群体同样不可能对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有完全的了解,投资者群体的理性同样体现在其参与到投资决策过程中,保有其在投资决策中的权利。
由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参与指数到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形成了自组织,有了与群体自身的参与指数相对应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这样,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单个投资者之间无组织的互动就变为机构投资者之间有组织的竞争。尽管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下一样的处于理性受限制,但机构投资者毕竟加入了组织的因素,有了组织化的力量。这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即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被某类群体所主导,意味着投资秩序的演化可能被某类群体或某几类群体的意愿所左右。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秩序本身的不确定性与演化实际上就无从谈起。这说明要对投资秩序作进一步讨论。秩序及其演化本身的非设计,并不意味着秩序及其演化是不可理解、不可讨论的。
投资秩序源于投资者的参与指数,不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参与指数,我们实际上无法对不同参与指数进行比较,但不同参与指数共同构成决定投资决策的投资秩序,不同参与指数形成一个参与指数的结构,这一参与指数的结构就代表着投资秩序的结构。通过对投资秩序结构的讨论,可以理解不同投资者群体在投资秩序中的作用。秩序与不确定性是密不可分的,因而,秩序的结构与不确定性的程度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解参与指数及参与指数结构的变化,我们将能够对秩序结构作出适当的评论。
对于投资秩序,重要的是保持投资者个人对于投资者群体的最终决定,并保持每一个投资者群体具有对于投资秩序的最终影响力。
三.动机和预期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所进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是为了及时把握居民储蓄 心态,对储蓄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为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的目的而设计的季度调查制度,调查起始于1995年第一季度,问卷的调查内容也已经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于2000年第一季度做了较大调整;问卷主要内容为了解居民对实际货币收入的主观判断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物价水平的主观感受和未来走势的预期、存款和取款动机、持有现金的动机、对于物价和利率变化的心理反映、以及储蓄的分布特征等状况。
因此,居民储蓄调查问卷所提供的调查数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动机的数据,体现在问卷中被调查者所选择的储蓄目的和用途上,这些动机包括:购买高档消费品、结婚、正常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防意外事故、得利息等;二是关于投资者自身客观背景的数据,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收入、家庭人口、职业、所在城镇等;三是被调查者对现状的主观感受、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方式、以及投资对象的选择等方面的数据,具体有:(1)投资者对现状的主观感受,包括:对于当前物价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利率水平高低的认知等;(2)投资者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包括: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变动的判断等;(3)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包括:在假定的物价、收入、利率变动条件下的抉择,投资者手存现金的抉择等。
根据调查数据的这一特色,我们把被调查者对于储蓄动机的选择作为数据处理的切入点。可以认为不同的动机代表不同的投资者群体,这样,通过对动机选择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由不同动机所代表的不同类别的投资者群体,并通过动机结构的变化来讨论投资者选择及投资者群体的变化。
动机和预期的数据处理在注意投资者客观背景的基础上强调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心理预期。投资者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和投资动机的形成,源于投资者基于其自身的客观背景和所处环境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对未来的预期,因此数据的处理涉及投资者所处的环境因素、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未来的预期。投资者所处环境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主观感受,进而影响其投资动机,例如:对于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数据的分析力求减小这种影响,除了对整个样本进行分析外,增加了不同地域的分析;投资秩序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时间概念,数据分析增加了时间维度的分析,以便更清晰地对演化过程进行表述。
作为感觉的参与--参与指数,是由投资者对自身状况的主观感受、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准备等因素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的表示;为了使得动机的抉择具有可度量性,我们将参与指数表示为在[0,1]区间上的实数,虽然投资者的动机可以不是唯一的,但是投资者通过参与指数而归属于特定的投资群体。参与指数在投资秩序形成中的纽带作用可以用下图表示,有了这种映射关系,就可以讨论通过时间的推移而实现投资秩序与投资者的参与、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预期之间的互动,数据的处理就围绕这个思路展开。
为了表述简便,可以把参与指数模型用数学表达为下列形式的一类模型:
其中: 是t季度的动机向量,问卷中取值规则是当投资者选择 时, 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零;
为投资者的客观背景向量;
为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向量;
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向量;
为投资者的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方式;
为结构参数;
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的非线性映射,这样可以保证在合适条件下找到投资动机与投资群体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为参与指数的剩余解释部分,以保证参与指数所揭示的是最主要的投资群体与其相对应的投资动机之间的关系。
投资秩序的结构通过投资者的参与指数的结构得到体现,投资者群体的发掘是为了更好地找寻适合特定群体投资风格的产品和规模的设计,因此参与指数模型必须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投资动机以及与之相应的投资者的信息,找到那些与投资品种相对应的投资者群体,并可以通过投资秩序的演化过程的刻划,发掘出未来的投资者动机和与之相应的投资者群体。
我们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是在满足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数据处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解读中国居民投资的参与、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和投资的动机等来刻划投资秩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对于调查问卷数据更深层次的挖掘。数据分析融入了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和行为金融的分析方法、特别是融入了我们对于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分析的新视角,不仅可以满足中国人民银行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的目的,还可以展示各类投资动机以及其背后所依赖的投资主体之间的各种特征以及结构、揭示投资者动机与投资者群体之间一定意义上的对应关系、为金融机构针对特定投资群体所对应的投资动机开发产品或挖掘客户提供依据。
由于数据的处理的基点在刻划投资者动机与投资者群体的对应关系上,我们对于这种有主观感受和心理预期以及心理动机的调查数据的处理,不仅要进行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应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数据的处理有助于检验理论、完善理论,并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四.结语
对于投资者动机与预期的解读,重要的在于通过理解投资者在参与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感受而理解以投资者的投资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个社会的金融运行,理解这一复杂系统得以运行所遵循的秩序是如何形成的;同时,通过理解人们借以进行投资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为什么发生变化而理解这一复杂系统及这一系统所遵循的秩序是如何演化的。
我们的框架在于解释投资秩序的生成与演化,及在这一生成演化过程中投资者主观心理的基本作用。我们强调个人的无知状态,个人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参与的。个人的动机必定是具体的,无关宏旨的,我们正是要透过这种无知的动机来理解经济活动中的秩序生成与演化。在动机数据的获取上,必须坚持被访者对于参与秩序问题的无知。因此,我们的讨论不再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来解释投资决策过程,我们不能说个人选择什么动机更为合理,我们只是从调查数据中,知道动机的结构,从而理解参与指数的结构,我们其实不能给出动机的排序,我们讨论的是结构。
参考文献
埃德加.莫兰,2001:《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主编,2001:《风险、不确定性与秩序》,《奥尔多投资评论》
第1卷第1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陈平,2000:《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邓正来,1998:《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哈耶克,198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7:《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
2000:《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赫维茨,2000:"从感觉秩序到自由秩序----论哈耶克理性不及之自由主义",载《公共论
丛》第6辑,三联书店.
何梦笔(主编),2000:《德国秩序政策理论与实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井世洁,1998:"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载石俊杰主编《理论社会心理学》,
河北大学出版社。
克劳斯.迈因策尔,1999: 《复杂性中的思维》,中央编译出版社。
门格尔,2001:《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塞斯,2001:《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
米德,1934/1999:《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
索罗斯,2001: 《开放社会》,商务印书馆。
唐寿宁,1999:《个人选择与投资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瓦尔特.欧肯,1995:《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
2001:《经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小章,1997:"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载乐国安、沈杰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
兰州大学出版社。
杨熙龄,1986:《奇异的循环--逻辑悖论探析》,辽宁人民出版社。
杨熙龄,1988:《理智梦》,人民出版社
约翰.h.霍兰,2000:《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bakshi,gurdip s. & chen,zhiwu.,1996: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and stock-
market pric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buchanan,j.,1987, economics--between predictive sci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89, explorations 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91, the economics and the ethics of constitutional orde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david colander(ed),2000, the complexity vision and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lindzey, g., hall, c., & thompson, r., 1976, psychology, worth publishers inc.
hayek, f.a, 1952, the sensory ord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night,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
ludwig.m.lachmann, 1986, the market as an economic process. basil blackwell.
tajfel, h.,1978,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academic press.
篇3
关键词:核估计;时变copula;企业年金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3-0039-06;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养老金支付压力持续上升,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然而中国目前是基本养老一支独大,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发展滞后。在此背景下,政府近几年逐步加大力度来促进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2011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议通过《企业年金基本管理办法》,规定了投资活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等流动性产品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不得低于投资组合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5%,远远低于之前《管理试行办法》中20%的限制。2013年4月出台的《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加速发展企业年金。
根据2013年二季度的全国企业年基金业务数据摘要,该季度含权益类投资组合收益率为0.55%,只达固定收益类投资组合收益率的一半。可见权益类投资因受股市影响投资效益整体不佳,而固定收益类投资虽稳定性强,但对于提高收益率却显得力量有限。因而构建合理的基金投资组合,优化年金资产配置,实现可承受风险下的最大化收益至关重要。
二、文献述评
Sharpe(1981)[1]在上世纪就强调资产配置在基金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早期国内对企业年金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进行探索,主要围绕制度设计及运营模式、年金投资监管模式及监管组织架构、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而有关企业年金具体投资操作的研究相对缺乏。如王信(2000)[2]介绍了智利等拉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指出应通过在严格监管基础上放宽对投资比例的数量限制。滕健(2005)[3]则研究发现,国外企业年金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分散了风险也带来了较高的收益,提出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提高股票及基金投资。
目前,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从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角度研究年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从资产配置角度进行的研究按所依据的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如孙健等(2012)[4]运用均值-方差模型和均值-CVAR优化模型,以一定的工资替代率为目标得到最优投资组合。该方法假设各种资产的收益率都服从正态分布、证券收益率之间相关性用相关系数描述,但金融时间序列多具有尖峰厚尾特征且资产间相关结构多为非线性关系,所以假设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二是最大化效用函数或最小化成本函数方法。翟永会等(2010)[5]在对现有的成本函数最小化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假定金融市场上的三类可供投资资产收益率相互独立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企业年金的资产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不同资产收益率之间普遍存在着相关性,其所得结论解释实际能力稍显不足。卞世博(2012)[6]以最大化效用函数为投资目标,假定利率服从Ornstein-Uhlenbeck过程,研究企业年金如何对股票、国债以及银行存款进行最优资产配置的问题。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从风险管理角度展开研究,如刘军丽(2009)[7]对年金基金的投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加大股票投资比例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copula技术拟合企业年金资产间的相关结构。copula方法可以研究资产间非线性特征,同时在极端情况下的相关性研究也具有独特优势,这对于在冲击下实现保值作为第一要务的企业年金非常适宜。考虑多种静态及动态copula来探究企业年金各可投资资产间的相关结构,且在其边缘分布的选取上采用核估计法①①该方法已被Hu(2005) [8]等学者证实比国内多数文献运用的GARCH模型具有更高拟合度。。然后着重通过对股指期货与其他各资产在极值情况下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其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验证中国股指期货合约对股票、基金等的套期保值功能,以期为如何优化资产组合提出相关建议。
三、模型构建
本文模型构建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对边缘分布建模,经所构建的边缘分布模型得到服从均匀分布的函数估计值序列。第二步通过copula函数将联合分布与各个资产的边缘分布连接在一起。
(一)边缘分布模型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因直接从样本数据出发分析变量分布特点,能更真实地拟合单个资产的收益率分布。因此本文用具有更高拟合度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来构建边缘分布。
假设h为窗宽,n为样本数量。由于样本数量足够大,故核函数可以直接选取光滑性良好的正态核函数而不增加对数据的假定要求。f(x) 为资产X的收益率序列xt的密度函数,其核密度估计为: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与边缘分布构建
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国债等投资渠道风险很低,故不予在本文所研究的风险投资组合中列入。新增的可投资资产为股指期货,其合约共有当月、下月以及随后的两个季月可供交易。宫庆彬(2010)[10]研究证实,采用近月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更为有利,当月合约成交又最活跃,故笔者选取当月合约代表股指期货。本文最终选用沪深300指数、企债指数、基金指数以及沪深300股指期货当月合约分别代表企业年金风险资产中的股票、企业债、基金与股指期货。样本时间区间为2010年4月16至2013年11月22日,共872组数据。所有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期货金融交易所。计量分析软件为Eviews 6.0和matlab 2010b。
采用的收益率计算方法如下:期货做空时收益率为Rt=(lnPt-1-lnPt)/0.15,因期货交易提供结算价且该价格更能反映期货交易的实际收益情况,故P采用当天结算价。而实行交易保证金制度,放大了投资者的购买力,所以在计算收益率时将该因素考虑在内,且按照大部分证券公司实际收取的15%比率计算,比交易所规定的最低交易保证金高3个百分点。期货做多时的收益则为做空时收益率的相反数;其余资产收益率为Rit=lnPit-lnPit-1,其中P为收盘价。表1提供了在样本期内各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量。
由表1可知,在样本观察期间内股指期货的平均收益最大且为正,同时波动也最剧烈,验证了高风险高收益。从偏度来看,只有沪深300指数偏度为负,意味着收益率存在着下降的可能性。峰度统计量和J-B检验值表明收益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单位根ADF检验表明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
用核估计法拟合以上四种资产收益率序列的分布,结果如表2。
(二)参数估计分析
选用多种静态copula和时变copula函数,根据AIC和BIC信息准则从中选取拟合度最优的copula函数。下面以沪深300指数与企债指数的相关结构为例,给出各个copula函数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同样的方法拟合其余序列间的相关结构,结果表明:企业债券与基金、企业债券与股指期货的相关结构和企业债券与股票的估计结果类似,最适合用时变rotated gumbel copula函数拟合,其AIC值分别为-3.6168、-4.5556。从尾部相关系数来看,上尾相关系数都接近于0,下尾相关系数较小,分别为0.0013、0.0021。综上所述,说明企业债券在市场暴跌时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避险资产,而且企业债券的日收益率均值达到0.0214%,相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2.6%的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率,也是可以达到保值的目的。基金与股票、基金与股指期货和股票与股指期货这三对序列的相关结构类似,既有上尾相关性,也存在下尾相关性。时变rotated gumbel copula函数拟合结果较好,AIC值分别为-2911.5、-1971.7、-2030.7。从尾部相关系数来看,上、下尾相关系数都很高。下尾相关系数股票与股指期货最高为0.8561,其余依次为股票与基金0.8531、基金与股指期货0.8453。由于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基金指数则以交易所上市的封闭式基金为样本,而这些基金都是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故三种资产之间的相关度很高是可以理解的。而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下尾相关性强于股指期货与基金的下尾相关性主要是因为股指期货与基金间实质是以股票为中介相互影响。而资产间的下尾相关系数则均比上尾略小,表明基金与股指期货皆能在股市低迷时期一定程度地降低投资损失的风险。
因此,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在股市低迷时期,股票与基金的组合是最差的,因为两者下尾相关系数很高,同时大跌的概率大。虽然股指期货与股票、基金也具有很高的下尾相关度,但由于股指期货不同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是国内政策允许可以做空的资产,所以下尾相关系数越大,在做空股指期货时反而更能降低风险,所以企业年金可投资范围增加股指期货投资,可以大幅度降低组合风险。而基金相比股票收益率更高,波动性类似,所以以基金替代股票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考虑到基金与股指期货的下尾相关性弱于股票与股指期货的相关性,所以基金与股指期货做空的组合比股票与股指期货做空的组合在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三)动态尾部相关性分析
企业年金基金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厌恶者,市场悲观时的相关关系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故下文就作为新增可投资资产的股指期货与其余三个资产的动态下尾相关性进行着重分析,以期找出其尾部变化规律性及可能导致尾部相关性变化的因素。由上文可知,时变rotated gumbel copula函数可以较好拟合序列间的相关结构,故基于该函数给出各个时点收益率序列间下尾相关系数图如下:
图1股指期货与股票、企债、基金的下尾相关系数变化图分析上图发现,三个下尾系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即具有波峰和波谷,大致在每个月的第二周会出现一个高峰,第三周末则会出现一个低点。这估计是因为在合约中期成交最活跃,波动性很大,投资者对负面消息在此期间也最敏感,股指期货与其他资产的相关程度提高。而第三周的周五一般是当月合约的交割日,合约临近交割日时,成交量逐渐减少,合约价格波动也放缓,所以其他资产下行时,股指期货下跌可能性相对其他时间较小。
股指期货与股票、基金的下尾相关系数易出现极低值,如在2010年10月下旬至11月末股指期货与股票、基金的下尾相关性都处于低位,原因可能在于此期间内央企整合步伐加速、近期披露报告显示向上修正公司占比超过七成,在此背景下,市场整体回暖,下尾相关系数也随之下至一个低点,说明基本面的转好会降低下尾相关系数。随后受CPI屡创新高以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影响,相关度逐渐增强,且股指期货与基金的下尾相关系数的回升速度比股指期货与股票缓慢,一个可能原因是股指期货与基金的相关性实质上更多地是通过股票为中介实现。同样在2011年12月也出现了明显的极端低点,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下尾系数跌破0.81,与基金的下尾相关度甚至跌至0.72。这可能是因为2011年12月5日央行三年内首次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银行体系流动性得到释放,资金供给增加,这大大缓解了市场的资金压力。但随后由于春节将近,市场资金面趋紧,股指期货与股票、基金的下尾相关性又都相应地快速增强。而股指期货与企业债券的下尾相关系数易出现极高点,说明股指期货与企业债券相关性虽低,但易受市场影响而增强。
五、结论
本文从历史实际数据出发,分析了资产间的相关结构及极端情况下的相关关系,研究了中国企业年金的资产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并通过拟合度较高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构建了单个资产的边缘分布,采用动态copula来描绘各资产间的相关结构。
copula估计结果显示时变copula的拟合结果明显优于静态copula。企业债券与其他各资产的相关结构类似,下尾部的相关关系强于上尾部,且在上尾部资产间的相关性不大。换句话说,企业债券收益相对稳定,不易受其他资产影响,但市场悲观时与其他资产的关联性会有所增强。基金与股票、基金与股指期货和股票与股指期货这三对序列的相关结构类似,上、下尾相关性都很明显。其中股票与股指期货的相关性强于股票与基金,且统计描述中显示做多股指期货,即使不考虑保证金比率,其平均收益也比基金低,所以股指期货在组合中将被基金替代。即股指期货作为独立金融产品的功能不强。但由于股指期货可以做空,当股指期货与股票、基金的相关性越大,做空操作就越能大幅度提高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显然从实证结果中我们可以证实股指期货对这些资产的套期保值作用较强。
由于企业年金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文章还采用时变rotated gumbel copula函数着重分析了股指期货与其他资产间下尾相关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股指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资产间的相关程度有所减弱,所以在临近交割时用下月合约替代当月合约来进行套期保值效果更好。资金面越充裕则会一定程度地弱化各资产间的关联度。另外,从统计性描述中可以看出股指期货因保证金比率的杠杆作用,收益率的波动性远高于其他资产,风险性较大,相关机构应针对企业年金投资股指期货设定专门较高的保证金比率。
参考文献:
[1] Sharpe W,Panton D.Investments[M]. Prentice Hall,1981.
[2]王信.养老基金营运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51-61.
[3]滕健.中外企业年金投资工具比较与分析[J].特区经济,2005(12):248-249.
[4]孙健,刘铮,游桂云.中国社保基金资产优化配置研究[J].投资研究,2012 (8):154-160.
[5]翟永会,王晓芳,闫海峰. 企业年金积累期的最优动态资产配置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10(5):40-48.
[6]卞世博. 随机工资下DC型企业年金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基于鞅方法求解[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3):57-66.
[7] 刘军丽.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J].生产力研究,2009(21):205-207.
[8]Wen Bo Hu. Calibration of Generalized Hyperbolic Distributions Using the EM Algorithm ,with Applications in Risk Management,Portflio Optimization and Portfolio Credit Risk[D].Florida State University,2005.
篇4
关键词 后评价 建设项目 科学管理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开始重视项目后评价工作,国资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均发文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后要进行此项工作,并先后下达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为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方向。
一、项目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就是事后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的评价。也就是在项目建设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项目运营情况的综合研究,分析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预测情况的差距,确定有关项目预测和判断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从项目完成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改进项目准备、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提供依据,并为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所以,项目后评价对于提高项目决策科学的水平,促进投资活动规范化,弥补拟建项目从决策到实施整个过程的缺陷,改进项目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1、总结项目的管理经验教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投资项目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银行、主管部门、企业、施工单位等许多部门.涉及从项目选定、评价论证、项目的准备计划、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生产运营与管理等堵多环节。只有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如何协调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关系,各部门、各方面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协作形式仍在不断摸索中。项目后评价通过对已经投入运营的项目实际情况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总结管理经验教训,以指导未来同类项目的投资与管理,有利于减少浪费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工程的回报,有利于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2、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
项目前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受到诸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交叉影响、特别是市场因素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的影响,前评价中的预测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误差甚至错误,进而会给项目的建设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后评价进行检验和监督。这种检验和监督一方面能够增强前评价人员的责任感,敦促评价人员努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有利于提高项目预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项目从决策、设计、建设到投入经营各阶段进行后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有利于对项目决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从而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3、为国家工程项目计划和政策的优化提供依据
当前,我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性调整任务仍然非常繁重,投资盲目扩张、泡沫经济的风险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及时发现宏观投资管理中的不足,并对某些不适合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已经过时的指标与参数等进行修正或修订。
4、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政策提供依据
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正在市场化和多元化,但项目投资资金的绝大部分仍来自于工、农、中、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银行部门还承担着国家工程投资基金的供应和投资的监督管理,并担负着国家工程投资基金回收的职责。项目后评价的开展,有利于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贷款项目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研究,尽量将效益低或负效益的项目进行排出,从而降低投资风险,为信贷部门信贷投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5、保证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
由于项目后评价具有如前所述5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够针对项目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投资决策部门重新制定或优选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执行部门改进项目建设运营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项目后评价是保证预定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三、项目建设过程评价指标
项目建设过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实际建设工期与建设工期变化率,实际投资总额和实际投资总额变化率,实际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1、实际建设工期与建设工期变化率
(1)实际建设工期指已建项目从开工之日起到竣工验收之日止所实际经历的有效天数,它不包括开工后停建、缓建所间隔的时间。是反应项目实际建设速度的指标。
(2)建设工期变化率是指项目实际建设工期减去项目计划建设工期的差与项目计划建设工期的比率。该指标大于零,表明项目的实际建设工期超过预期的建设工期,说明工期拖延。反之,则说明工期提前。
2、实际投资总额和实际投资总额变化率
(1)实际投资总额是指项目竣工投产后重新核定的实际完成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
(2)实际投资总额变化率是反应实际投资总额与项目前评估中预期的投资总额变差大小的指标,有静态实际投资总额变化率和动态实际投资总额变化率之分。该指标大于零,表明项目的实际投资额超过预期或估算的投资额;反之,则小于预期或估算的投资额。
3、实际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实际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反映竣工项目实际投资效果。实际单位生产能力投资越少,项目实际投资效果越好;反之,投资效果越差。
四、结语
建设项目评价和后评价将日渐形成建设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将为提高我国基本建设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石化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成本动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1-0193-02
众所周知,由于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石化建筑工程项目除了工程项目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项目的整体性、一次性、不可逆性、影响的长期性、投资的风险性、施工周期长、商种类多等特点。本文为此探讨与建立了石化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动态控制体系。
1石化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计划
投资成本计划中的投资成本额实际就是建设项目所奋斗的目标,即目标投资成本。它比承包投资成本要低,但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投资成本目标。投资成本计划的重要作用要求投资成本计划的编制一定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步骤,一般来讲,项目组织按照以下步骤来编制投资成本计划:
1.1确定项目责任目标投资成本
在项目投资成本管理中,签订施工合同后,公司应和项目经理协商,由公司根据合同造价、施工图和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确定正常情况下的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制造投资成本。然后,将正常情况下的制造投资成本确定为项目组织的可控投资成本,形成项目组织的责任目标投资成本。用制造投资成本法所确定的责任目标投资成本既便于对项目组织投资成本管理责任的考核,也为项目组织节约开支、降低消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所以责任目标投资成本是公司对项目组织提出的指令性投资成本目标,是对项目经理进行建设项目管理规划、优化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投资成本措施和对策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1.2确定项目计划目标投资成本
项目经理在接受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之后,通过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寻求降低投资成本的途径,组织编制施工预算,从而确定项目的计划目标投资成本。施工预算是项目组织根据公司下达的责任目标投资成本,在编制建设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工料消耗分析和制定节约投资成本措施之后确定的计划目标投资成本,也称现场目标投资成本。一般情况下,施工预算总额都控制在责任目标投资成本的范围以内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情况特殊,项目组织通过努力挖潜、反复核算仍不能控制在责任目标范围内,就和公司协商修正责任目标投资成本,使施工预算切实可行。
1.3制定计划目标投资成本的控制措施
为保证项目组织计划目标投资成本的实现,项目经理会同各有关项目管理人员,认真研究投资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努力寻求降低投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为投资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做好思想上和物质上的保证。控制措施因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地点不同、施工条件等不同也不完全一样,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1.4形成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计划
最后形成完整的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计划――以货币形式编制建设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投资成本水平、投资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投资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
2 石化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动态控制程序与分析
2.1投资成本动态控制程序
动态控制的目标是使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发生投资成本尽可能与目标投资成本相一致,减少实际投资成本与计划投资成本的差距,即降低目标偏差。目标偏差的降低要求投资成本目标设立的准确性和切实性,在目标投资成本合理的前提下,目标偏差越小,说明投资成本动态控制的效果越好。由于建设项目的单件性,决定了各建设项目的特点、合同要求、工程内容和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控制程序如图1所示:
2.2投资成本动态分析
投资成本动态分析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投资成本的实时分析。及时检查目标投资成本的完成结果,弄清投资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为投资成本的控制提供基础。
2.2.1实际投资成本的统计分析实际投资成本统计主要是根据施工中的周报表、月度报表等,定期统计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费用等。并将实际投资成本和进度目标投资成本进行对照,计算实际投资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在投资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因为种种缘故,会使实际投资成本与预定的投资成本标准发生偏离而出现差额,这种差额就是投资成本差异。同时评价投资成本差异的性质,即差异的方向和对利润构成的影响。
2.2.2投资成本差异的计算按石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投资成本的划分方法,可归纳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现场管理费用四大项目。目标投资成本中各投资成本中心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现场费用都有明确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尽管各个项目发生的投资成本差异不相同,但是,所有的投资成本差异都可归结为工料机的价格差异和和用量差异两大类。
3石化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动态控制措施
3.1设计阶段进行投资成本控制
有资料研究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由此看来,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由于施工阶段是“按图施工”,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投资控制并不是控制工程投资,而是控制工程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费用。实际决定建设项目投资多少,在设计阶段就已确定。把全面投资控制工作的关键放在设计阶段,未雨绸缪,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设计招标,推行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手段。实行设计招标,可多方面择优选择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招标竞争,对提高设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防止“三超”。
3.2招投标阶段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把竞争机制引入全面投资控制,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招标承包,择优选择工程承包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实践证明,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工程招标投标,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是降低建设项目投资、缩短建设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还是实现优胜劣汰、选择理想的建筑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杜绝承发包领域的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
不过,在新时期下,对于同一个建设项目,由于各企业的管理特色和资源不一样,各自的最低施工成本也不一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源.项目主管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 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郭继秋,唐慧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6
二、鼓励投资新建商贸商务项目。投资新建或购置符合规划、业态要求的商贸商务项目(精品百货、购物中心、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实际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完工并正式营业的,按实际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属于投资主体直接经营的,从经营之日起,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前三年给予50%补助。实际投资5000万元以上,实行“一企一策”扶持政策。
三、鼓励改造提升商贸商务项目。改造提升符合规划、业态要求的商贸商务项目(精品百货、购物中心、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实际投资(包括经营设施和装潢投资)3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信息化改造项目和节能降耗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新列入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的单位,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四、鼓励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在《*市商贸商务业发展规划》中确定并列入当年实施计划的特色商业街区内,民营投资开设符合培育定位、业态要求和装修标准,营业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装修投资10万元以上的门店,经验收合格后按门店实际营业面积,一年内进入特色街区的,给予每平方米100元的一次性补助;一年以上二年内进入特色街区的,给予每平方米70元的一次性补助;第三年进入特色街区的,给予每平方米40元的一次性补助;每个门店补助幅度以实际营业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为限;原有门店改造提升的,按上述标准要求,给予减半补助。
五、鼓励工商企业实行主副业分离。工商企业将设备安装维修、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工程投资管理咨询、企业形象设计包装、市场营销与策划、品牌营销运作、知识产权等生产环节和食堂等后勤配套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组建新的服务企业,在办理资产过户手续中涉及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留用部分,给予全额补助;从经营之日起,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留用部分,前二年给予60%补助,后三年给予30%补助。
六、鼓励生产业集聚。经市政府批准为商务服务孵化试点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且纯商务面积80%以上的商务写字楼),从生产企业进驻经营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年度起,三年内出租收入所缴纳的房产税、营业税地方留用部分,给予全额补助。鼓励保险、律师、会计、知识产权、外贸货代、投资论证、资产评估、科技中介等现代中介服务业及区域性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向孵化试点区集聚,上述企业在商务服务孵化试点区购买自用、租用(租用期限二年以上)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开展服务活动的,按其拥有的商务建筑面积分别给予每平方米50元、30元的一次性补助(租用单位在一年后给予补助),每个企业补助幅度以其拥有的商务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为限。
七、鼓励城乡流通网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参与社区商贸服务业“双进”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早餐店、生鲜超市或标准化菜店、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便民服务连锁网点,对企业开设同类门店3家以上,经验收达到社区商业全国示范社区评价规范有关标准且经营一年以上的,按每个门店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鼓励企业参与农村连锁工程建设,自2009年起三年内,我市获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资格的企业或经市政府认定的农资连锁龙头企业在本市行政村新开首家连锁便利店、农资连锁店,经验收合格且经营一年以上的,按每个门店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八、鼓励商贸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商贸商务企业经营规模及纳税情况,每二年评选一批(3-5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动态管理。被评为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的,以前一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留用部分为基础,以环比增幅15%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给予全额补助;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用于物流配送的专用车辆享受我市“绿色通道”政策。总部设在*的商贸商务企业,市外销售在*纳税的市外销售额大于2000万元部分的增值税地方留用部分五年以内给予50%补助。
九、鼓励商贸商务企业提升品牌。新评为五钻酒店酒家、中华老字号等商贸商务领域国家级荣誉称号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评为省级知名商号、四钻酒店酒家、达标超市、省级老字号等商贸商务领域省级荣誉称号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评为三钻酒店酒家的,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评定为甲级、乙级资质的工程投资设计咨询等生产性中介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升级的按同级标准给予补足。
十、鼓励商贸商务企业引进人才。对商贸商务企业引进博士、硕士、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服务企业一年以上的,给予每人2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招聘专业对口全日制本科生服务企业三年以上的,给予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十一、表彰优秀企业和优秀经营者。以经营规模、税收贡献、社会认同度等为主要评选指标,开展商贸商务行业明星企业和明星个人评选活动,获得“商贸商务行业明星”的企业和个人,由市政府通报表彰。
篇7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利用成熟的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加强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的管理,同样也可以进行项目投资控制的管理。本文以投资控制为主线,利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编制投资控制计划和统计报表,对多个项目进行投资控制管理的探讨。
项目管理是为完成一个或多个预定的目标,而对任务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管理的过程,通常会有时间、成本、资源的限制。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好一个或多个项目,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项目控制系统,以便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形成特定的报表。对于动态化管理多项目来说,完全靠人工管理多个项目会有很大的困难。利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就可以系统的、迅速地收集数据,快速的分析处理。并且直观地、量化的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一个项目投资控制管理过程包括项目的起始时间、项目内容名称、项目内容占有的投资额或费用、项目的截止时间,涉及数据的汇总处理、报表成表等元素,按照阶段可分成:创建计划、收集数据、跟踪和管理、编制报表三个阶段。
下面就如何利用Project软件进行多项目投资控制管理,谈一些体会。
一、建立多项目界面文件
启动Project软件(任意版本的Project),新建立一个综合空白的项目文件,以群项目综合的项目名称为工程名称,将多个项目分别作为项目名称的子项文件,打开“开始工作”向导,利用它的提示步骤完成相应的设置。
1、打开项目信息对话框,选择项目开始之日起,排定项目日期,也就是设定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开始受控的时间。
2、在开始日期确定后,在项目信息栏目中添加与项目内容对应的投资指标,费用完成的时间可以与项目的计划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
3、项目投资的时间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即项目投资以项目开始时间为起点,直到项目结束都是投资的时间,即没有间断,是连续时间。
二、创建任务
1、按照多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时间,按照时间顺序由近及远设定上下顺序;按照项目包含子项的发生顺序,从上至下、由近及远、逻辑关系,顺序添加在任务选项栏里。
2、添加项目时间,以起始时间为准,按照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以“项目开始越早开始”或“项目最迟完成”修改起始时间和工期、投资额度,或工期、最晚完成和投资额度,为项目内容添加参数。对于分项任务的工期会有逻辑关系的要求,但对于分项任务投资额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只有分享求和的要求。
3、项目运行中,会有分项投资额的变化,如追加分项任务、投资额增减、分类的要求,分项任务的投资额是可以修开的。
三、设置可视图表,确定项目信息的属性
1、时间刻度设置:按照项目子项的最长工期为参照,尽可能的将图表完整的显示为A4或A3的标准纸张上,可以将工期按照周、旬、月、季度、半年等形式设置时间刻度,按照年、半年、季、月、旬、周、日的阶段从上至下分为三层(最多设置为三层)。
2、设置项目信息格式:为了便于浏览和显示输出,可以将项目的子属关系用不同颜色、规格的线条来标注,将重要的信息如子项名称或投资额名称、额度等作为附加信息设置成“总是显示”状态。
3、对于将来需要输出的图标说明,预先进行设置,形成图标说明项。
四、报表输出
在全部任务输入完成后,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以图表分类的方式打印输出表格和图表,为项目管理者提供项目的相关信息。为了便于输出美观、醒目的图表:
1、选择“条形图样式”,选择反映任务的特点,如线条颜色、线条宽窄、线条头部样式、线条格式等,设置未来图表任务的显示特点;
2、在页面设置过程中,可以设置连接的打印机名称、绘图机的名称、在预览状态下将图表设置为A4、A3等大的纸张,并统一缩放调整输出图表充满标准纸张。
3、在图表“列定义”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列的名称、添加序号或文字、隐藏或显示列的内容,选择需要输出的列内容作为图表的内容,完成图表设置后保存项目并输出图表。
4、添加图表的标题、页脚,增加项目名称、图形标题、公司名称、开工日期、完工日期、总工期、编制日期、说明、页码等信息
5、输出的图表可以是“甘特图”,既常说的反应项目时间过程的计划表;也可以是带有工程进度百分比对比的形象进展图表。
五、检查和修订图表
对于以项目投资控制为主要任务的“甘特图”以确定的投资额为检查标准,必须定期收集投资控制要素的变化数据:
1、按照项目复杂的程度,有横道图比较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列表比较法等。常规的选择:横道图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修改项目投资完成任务的百分比,表示工程实际投资额,可以反映项目实际投资进度和计划投资进度的偏差。
2、对于项目内容增减项和投资额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进度计划的安排,按照月的形式修订相应的总额和百分比。
3、根据项目任务的特点,投资的额度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结算或支付,因此需要将变化的数据均摊到每个小计周期中,这样形成的图表较为直观。
六、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注意事项
运用Project软件编制和使用投资计划时,为了确保投资控制进度的科学合理,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1、投资的额度受到财务支付的约束影响,实际投资额的变化会有峰值的变化,有的时候会很突出,项目任务的投资进度会出现超前或滞后计划的投资进度,因此在输出报表后,应增加对该部分内容的说明;
1.2、由于不同项目任务的投资额不存在关联性,所以项目任务的支付关系仅仅是自身的进度关系,不存在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实际运用中的检查。
1.3、对于多项目的管理,由于各个项目包含的子项不尽相同,因此同项目内的分项可以按照专业划分如设备、土建、电气、仪表等进行归类,但这需要在确定作业文件时预先明确,采用编码的方式(即WBS编码)分类统计。
1.4、使用Project软件需要注意该软件的版本号,不同版本好的程序所表现的图表会有一些差别,高版本形成的文件无法兼容低版本系统。但在使用中为了低端版本系统使用,可以将保存格式设置为低版本格式,但要注意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
2、常见问题
使用Project软件进行投资控制管理,受到软件的适用性限制,
2.1、无法形成通常计划进度形式的投资控制网络图,这是因为各个投资任务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因此需要另行使用其它软件建立相关的图表进行说明。
2.2、全项目投资控制的工期不是一个与项目进展工期吻合的数据,这是因为投资控制的理论工期可以依据项目进展推演,但是会受到财务制度的特殊性影响产生较大偏差。
2.3、Project软件在单一简单项目、或关联性不大的项目群的使用中非常的方便,但在单一的复杂的大型项目中,不适用基于网络平台管理的项目。
2.4、Project软件与国内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会有差别,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修改和调整。
篇8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 引言
在社会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网络计划技术是施工管理发展的优化选择。网络计划技术是利用图论和网络分析的方法编制和优化实施计划的一种艺术,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是五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自然及社会的各种资源和工程技术合理使用的一门科学,而今在生产管理领域比较盛行。它在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中的使用价值已得到了各国的认可。网络计划技术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力、降低消耗为目标。它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许多信息,有利于加强项目管理。它既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有助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重点掌握、灵活安排、合理组织、经济有效完成项目目标,用最合理的资源配置,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网络计划技术不仅广泛应用在时间进度的安排上,而且也应用在资源分析和工程费用的优化方面。笔者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对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序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目的是保证项目在满足时间约束的条件下实现项目总目标。
编制的进度计划只是初步方案,应在这个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初步方案是否符合工期要求,网络进度计划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及索赔管理四种。
2.1 进度管理控制
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指工期管理,工期优化管理是指压缩计算工期以满足工期要求,或在一定条件下使工期最短的过程。工期优化一般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进行。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应考虑下列因素:
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
2)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3)缩短持续时间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2.2 费用管理控制
费用优化又叫工期成本优化,是寻求最低成本的最短工期安排,或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过程。
寻求最低费用和最优工期的过程由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网络计划也可由手工分配权成,其基本思路是从网络计划的各工作持续时间和费用的关系中,依次找出能使计划工期缩短而又能使直接费用增加最少的工作,不断地缩短其持续时间,同时考虑其间接费用迭加,即可求出工程总费用最低时的最优工期和工期指定时相应的最低费用。
2.3 索赔管理控制
2.3.1 索赔产生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索赔管理是合同管理的关键所在。业主与承包商双方都应履行合同。如果一方不按(或不完全按)合同办事,就构成了违约事件,违约必须按合同和法律的规定给予受损方以补偿,这就产生了索赔。
2.3.2 网络计划索赔管理步骤
1.划清施工拖延的责任,列表明确拖延时间
因承包人的原因造成施工进度滞后,属于不可原谅的延期;只有承包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延误,才是可原谅的延期。有时工程延期的原因中可能包含有双方责任,此时监理工程师应进行详细分析,分清责任比例,列出表格形式,以备量化计算时使用。
2.网络图追踪,判断关键工作
对初始网络计划进行追踪,找出关键工作。
3.计算时间参数,判断拖延影响
按发包人原因拖延时间,计入网络计划或调整网络计划,并计算时间参数,判断对工期及费用影响。
4.据拖延影响重新绘制网络图同,计算工期与费用索赔
双方拖延时间同时计入网络计划,计算工程实际完成工期,完成索赔计算。
3 网络计划优化方法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3.1 项目概况
某市综合楼消防改造工程,建筑面积约9000m2。本工程质量要求为合格,并达到消防验收合格标准。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1月3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1年5月10日,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88日历天。
该工程最大的特点是改造过程中还需要继续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土建与安装工程同时进行。因此,该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多头管理、分别施工、相互交叉、彼此干扰的“系统工程”,内容烦琐、施工难度大、管理协调复杂。本文结合该综合楼改建工程的实际,具体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并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
3.2 进度与费用优化
2011年4月20日检查进度发现,屋面工程还有2天可以完成,进度拖后2天,泵房设备安装工程刚好完成,校接线工程超前进行了3天。项目部为保证工程顺利按工期完成,及时进行控制,对进度与费用进行偏差分析。
通过前期统计,截止2011年4月13日,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与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相符合,均为358.60万元。屋面工程由于与原设计图纸不符,因此,费用增加,为原价1.3倍。
因此,截止2011年4月20日,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108.60+1.2×5×1.3+5×0.4+6×0.4+0.3
×3=121.70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08.60+
1 . 2×5 + 5×0 . 4 + 6×0 . 4 + 0 . 3×3 = 11 9.90万元。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08.60+1.2×7+5×0.4+6×0.4=121.40万元。
进度偏差一拟完工程计划投资一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21.4-119.9=1.5万元;
投资偏差一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一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21.7-119.9=1.8万元;
因此,截止2011年4月20日,进度总的来说拖后1.5万元;投资增加1.8万元。
上述可见,通过网络计划可以及时的对工程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发现与原目标的偏差程度,以进行及时的纠偏,保证工程按原计划、原成本顺利的进行下去。
3.3 索赔事件管理
由于屋面工程与原设计图纸不相符合,增加工期2天,还有气压罐安装时业主供材料晚到场2天。因此,施工单位提出工期与费用索赔,依据前文所研究的结果,由于业主及图纸原因,索赔是合理的,应给工期及费用索赔,但不是延误所有时间的简单迭加,气压罐安装工程有7天总时差和7天自由时差,因此,不会影响下道工序的开工时间和总工期,所以气压罐安装工序的延误工期不能给补偿;而屋面工程无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如果该工序延误会直接影响下道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总工期,因此延误的2天工期应给补偿,同时给费用补偿,即:1.2×9×1.3-1.2×7=5.64万元。
4 结语
本文重点对网络计划在工程进度、费用控制和索赔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由于时间和作者能力有限,没有对网络计划其他的一些运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未来网络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同时在群体网络计划及计算机化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一、申报要求
项目实施单位应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在*市[不包括财政体制与省直接结算的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纳税,并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支持新办(三年内注册、登记)企业的新上项目,承担项目的企业注册资本不超过150万元,对一个企业原则上支持一个项目。
二、资助条件
1、项目实施单位其每年技术开发费实际列支额不低于销售总额的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项目建设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2、申报项目实际投资应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申报时已发生的实际投资额占计划总投资额的50%以上。
3、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市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技术水平领先,具备一定成熟性的项目。
三、资助标准
项目实际总投资额在80万元以上的项目,资助标准单项为15万元—20万元;实际总投资额在50万元—80万元的项目,资助标准单项为10万元—15万元;实际总投资额在30万元—50万元的项目,资助标准单项为6万元—10万元。
四、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单位应填写:《*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项目申请表》、项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预算报告,并一式十份,连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上年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新成立企业提供当年的财务报告)和项目已完成投资额的财务清单及有关凭证复印件等资料(相应附件一套),报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技术转移部。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blends and refines the the "Three E " theory of Value for Money Audit and the project evaluation techniques.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our major project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designs the 29 "Three E " indicator system of the project value for money audit by the "3E" structural framework, combining with the eight stat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3E" three elements makes overall qualitative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关键词: 工程项目;衡工量值审计;指标系
Key words:project;value for money audits;indicator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36-03
0引言
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决定以来,在扩大投资决策自的同时,风险与责任成为投资主体关注的焦点,对复杂系统下工程项目衡工量值审计成为必然选择。如何构建一套系统且适合工程项目特征的“三E”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成为审计主体与管理当局对工程项目进行衡工量值审计和后评估的关键环节。
作者重点采用比较研究和交叉研究的方法,将项目评估方法与衡工量值审计(Value for money audit)“三E”理论进行交融,提炼。借鉴国内外主要的四套成熟的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按“三E”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来分类,借鉴了美国GAO采用的平衡记分卡(A balanced score card)设计评价指标的理念和分解结构(WBS),利用“三E”三要素的关联关系具体表现为八种状态来进行总体的定性评价。
1比较与借鉴
衡工量值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从其构成的“制度系、方法系、指标系、信息采集系”比较,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评价指标系研究。对构建适合工程项目特点的衡工量值审计指标体系有借鉴意义指标主要有如下四套(表1)。
以上四套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应该说各有千秋。总体特征是政府部门颁布针对政府工程与衡工量值审计所要达到目标有所区别。衡工量值审计指标重点关注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指标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关键性指标,指标所需数据采集从项目投资与运营的会计资料中可以准确、便捷取得;容易被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认识和理解,体现在业务过程中的动态控制,最终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通过比较和借鉴上述四套指标,认为构建衡工量值审计“三E”定量指标是可行的。
2衡工量值审计之“三E”指标系设计
1972年美国GAO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及职责的审计准则》中就确定了 “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的核心。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其内容也各有侧重,英国称为“衡工量值审计”(Value for money audit),香港特别行政区也称为“衡工量值”审计,加拿大称为“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
衡工量值审计核心“3E”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Economy)是研究投入,是实现有效目标,投入的最小化,就是节约,“花得少”;效率性(Efficiency)是研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产出是最大化,“花得好”;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研究产出,实际产出比计划产出比较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花得值”,衡工量值审计“3E”关系如下(图1)。
基于衡工量值审计内容三要素内涵和关系的界定,设计工程项目“三E”定量指标时,借鉴上述四套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设计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工程项目效率性评价指标、工程项目效果性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14个,共29个“三E”定量指标,框图与详细说明如(图2)。
2.1 衡工量值审计之经济性指标
2.1.1 一级指标
①实际投资变化率=[(审定竣工决算-批复概算)/批复概算]×100%=0
数据采集:审定竣工决算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批复概算来源于工程项目的概算批复文件中批复的概算数。
审计标准:实际投资变化率≤0为好,说明决算没有超概算,投资计划控制较好。
②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审定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造价/建筑面积
数据采集:单位工程竣工决算造价包括简易的水电,不包括设备投资和待摊投资。建筑面积从竣工验收报告中取得。
审计标准:单位建筑面积造价≤该地区同类工程单位建筑面积平均价,如果偏高建议以后加强造价全过程控制与跟踪审计。
③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增减率=[(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来源于审定的建设项目概况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来源于概算批复文件。
审计标准: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增减率≤0,说明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决算没有超概算,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计划控制较好。
④单位工程建安造价变化率=[(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单位工程预算造价]×100%
数据采集: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是指审定后的单位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单位工程预算造价是指批复预算。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是单位工程实际发生的建筑和安装工程费。
审计标准:单位工程建安造价变化率≤0,说明建安造价决算没有超预算,建设单位管理费计划控制较好。
2.1.2 二级指标
①设备投资增减率=[(设备实际投资额-设备投资概算数)/设备投资概算数]×100%
数据采集:设备实际投资额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中审定的设备投资,设备投资概算数来源于概算批复文件。
审计标准:设备投资增减率≤0,说明项目投资决算没有超概算,设备投资计划控制较好。
②建安工程投资率=(审定建安工程投资/审定竣工决算数)×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安工程投资和审定竣工决算数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审计标准:建安工程投资率≥75%,建安工程投资率为88.72%,说明项目建安工程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基本恰当。
③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率=(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审定项目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审定待摊投资分别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审计标准:参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表2所示。
2.2 衡工量值审计之效率性指标
2.2.1 一级指标
①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计算投资利润率时,年利润总额,可选择评审年份的利润总额。总投资的数据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
审计标准:项目投资利润率≥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可行。
②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计算投资利税率时,年利税总额,可选择评审年份的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之和,即:年利税总额=年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年利润总额、总投资的数据直接引用计算上一个指标时的数据。
审计标准:大于或等于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可行。
③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本期新增总产值/本期新增固定资产)×100%
数据采集:本期新增总产值即由新增的固定资产带来的营业收入,可从新增了固定资产的营业网点的损益表中取得,这是一个增量数据,要用审计前一年和审计年度的营业收入的差额。本期新增固定资产这个数据可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的工程概况表中取得。
审计标准:与同类项目比较,大于同类项目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为良好。
④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当年净现金流量或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建设项目年利税总额+折旧)
数据采集:总投资的数据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现金流量有关数据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取得;年利税总额可直接引用投资利税率计算时的数据,折旧=投资总额×行业固定资产折旧率。
审计标准:小于行业静态投资回收期(年),可行。
2.2.2 二级指标
①收入投资弹性=(营业收入增长率/投资增长率)×100%
数据采集:营业收入增长率根据投资前和竣工投产后的《损益表》中营业收入计算确定。
审计标准:同类比较,大于同类项目收入投资弹性为良好。
②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数据采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可以从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取得。
审计标准:小于行业动态投资回收期(年),可行。
2.3 衡工量值审计之效果性指标
2.3.1 一级指标
①NPV=∑(CI-CO)t×(1+i)-t
数据采集:CI和CO可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采集,ic为行业基准收益率或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审计标准:NPV≥0,说明项目IRR大于项目行业基准收益率,可行。建议NPV用Excel求。
②IRR,∑(CI-CO)t×(1+IRR)-t=0
数据采集:CI,CO和t可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采集。
审计标准:IRR≥行业基准收益率,效果好。
③净现值率NPVR,NPVR=(NPV/PVI)×100%
NPVR为项目财务净现值率;NPV为项目净现值;PVI为项目总投资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表示项目单位投资现值能够获得净收益现值的能力。
审计标准:净现值率大于零,可行。
④工程计划工期率=[竣工工程实际工期/竣工工程计划工期]×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项目概况表
审计标准:工程计划工期率≤1,说明节省了工期,工期控制效果良好。
⑤工程合格品率=(被评为合格的单项工程个数/全部验收鉴定的单项工程个数)×100%
数据采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审计标准:工程合格品率等于100%,说明质量控制效果好。
⑥实际年营业率=(实际年营业额/设计年营业额)×100%
数据采集:实际年营业额可从达产年度的损益表中取得,设计年营业额可从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
审计标准:实际年营业率≥1,可行。
⑦单位建筑面积收入=年平均营业收入/建筑面积
数据采集:年平均营业收入可从近3-5年的营业额平均数表示,从损益表中取得,建筑面积从竣工验收报告中取得。
审计标准:与同类项目比较,大于同类项目该方面效果良好。
2.3.2 二级指标
①实际年业务量率=(实际年业务量/设计年业务量)×100%
审计标准:大于或等于1,生产进度控制效果好。
②单位建筑面积业务量=年平均业务量/建筑面积
审计标准:同类项目数据比较。
③工程优良品率=(被评为优良单项工程个数/全部验收签订单项工程个数)×100%
审计标准:工程优良品率100%,说明工程质量控制效果好。
④实际达到能力年限
指项目从建成投产之日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审计标准:实际达到能力年限≤0。
⑤项目完工率=[实际竣工的单位工程个数/计划单位工程总数] ×100%
审计标准:项目完工率100%,说明工程整体进度控制效果好。
⑥单位投资就业人数=新增总就业人数(包括本项目和相关项目)/项目总投资,审计标准:同类比较。
⑦单位投资占用耕地=项目占用耕地面积(亩)/项目总投资(万元),审计标准:同类比较。
⑧客户满意度,此类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审计标准:90%。
⑨市场占有率,此指标通过专业部门采集,审计标准:同类比较。
3衡工量值审计之“三E”指标总体评价
基于衡工量值审计指标系定量分析基础上对工程项目总体绩效进行定性评价,使得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能够通过衡工量值审计总体评价,规划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客观存在的(齐国生,2002)。必须在效果性好的前提下分析经济性、效率性的可行性。从理论上分析,上述29个一级和二级指标达到评价标准的为“好”,达不到评价标准的为“差”。将每一个要素简化为好或差两类明显属性,用简单的数学排列组合,可以列示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要素关联的情况下,三者的关系有以下八种状态(齐国生,2002)。
表3中的八种状态分布,根据综合效果性的“好”与“差”基本分为两类:状态A、C、E、G,综合效果性好;余下的B、D、F、H,综合效果性差。方案A,投资绩效最佳,优;方案H,项目总体投资绩效最差,不合格。这些只是简单解析和判断,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通过衡工量值审计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上述研究,作者借鉴国内外现有工程绩效评价指标基础上,依据衡工量值审计“3E”核心内容,构建衡工量值审计29个指标,其中:经济性指标7个、效率性指标6个、效果性指标16个。根据衡工量值审计“3E”要素关联关系分布的八种状态,对工程项目衡工量值审计进行总体评价,便于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找出工程项目绩效低下的根源,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论文的局限性在于重点设计衡工量值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指标,没有针对工程项目的环境性、公平性、恰当性、合规性、可持续性等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以后将进一步研究。由于篇幅所限,对已经设计并公开发表的指标没有作更详细说明和例证,对文中存在的其他不足之处,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肖晗,张飞涟.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09,(5):127-130.
[2]R.E.布朗,T.加勒,C.威廉斯.政府绩效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102-142.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66-74.
[4]时现.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6):28-30.
-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动机的概念
- 下一篇:问题导向式教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