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了很多年数学课,被别人评论很多年,也评别人的课很多年。有时对非数学课评的还很激烈,现在想起来还很有意思。评课和上课是一样的,都是自己对课堂教学的一般认识和本节具体课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一节课的一种观点。这;里我主要说说对如何设计一节课的认识。
备知识--学科教学内容:在中小学里,课标是规定的和教材是提前选好的,课时分配和每节课的设计方案现在也都给出了参考,所以,在充分的规定和充沛的资源下,备一节课似乎很轻松了。我看其实不然,记得刚上班时,我花巨资(一月工资的五分之一20元)买了一套北师大版的教案集。其对知识的理解之精、习题设计之全、课堂设计程序之有序,都是让我这个新人如获至宝,半年下来,评课老师认为我的课非常有深度。可我自己非常惶恐,一是很多时候时候讲了很多,但学生根本就听不懂,教学成绩也没比别人高。特别是有一次,没带教案集我居然不能备课。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过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至于这些货物从哪里来?如何用?用了会有什么效果?它们将到哪里去?我一无所知,只有盲目的崇拜,几年之后我想我依然是搬运工。我做了一个现在看对我教书生涯至关重要的决定。把教案集送人,我要开始我自己的备课之路,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备课程序:第一步,先通读教材的整章内容,按照概念、习题类型、解决方法来逐一思考,自己先做一个课时分配,重难点的选择。第二步,对照教师参考书,反思自己的思考,学习为什么他们对概念那样分析?为什么他们要设计这些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他们确定的重点和难点为什么和我不一样?等等,一系列对比之后,我对书本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特别是“读一本书就是和一个大师在对话”的效果出来了。第三步,外扩。我找到我能找到的习题及相关高考题,一一加以解决,如果可归到已有的题型,就可以把它作为练习。如果不能归入,就把它作为新题型收录。第四步,把这些素材按照单元的课时安排,分配到各个课时教案中去,选好各部分的作业,一次就解决了一个章节的备课。第五步,分写每课时的教案。这样,几年之后,我自己开始感觉到有了很多自己的认识,开始发现大家说的很多东西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很多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当然,经常从专业杂志上去涉猎各种理论思考,这也是提高的重要途径。周围要是有高人及时指点那更是事半功倍。
备学生---课上学习过程:我们常说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备学生?我至今也觉得很为难?我感觉学生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也是知识的二次发现者,因此展示所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为学生考虑的。如:既然要归纳出一个概念,就需要把典型素材准备充分(至少3至5个素材)。要让学生学会用诗词来抒发感情,就要让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或跟名家音视频学诵,或同学之间品评,直至体味至深,自然上口。其次,我们可以根据经验,猜测学生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过去做这个事情是怕学生影响课堂的流畅性,其实现在大可不必太上心。我们只需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和展示机会,我们就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脉络,针对性的来调整教学设计。第三,备学生关键是备出所学每部分内容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他引领学生去思考、讨论、阐述、练习。第四,备学生要备老师自己的心态,你以什么状态进教室,学生就会以什么状态来学习。一个愉快、平和、友善、好奇、欣赏、豁达的状态,是多么的重要的。
备教法---师生活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办法,只好拷贝老祖宗的话了。怎么教是由怎么来决定的。我们这些年来做了很多的荒唐事。比如对教材的态度,我们上班时提教材是蓝本,要吃透教材的每一句话,要挖井。后来中高考离教材越来越远,教学变成了习题教学,这时有一个说法“教材有影的就是要考的”。到课改了,教材的版本多了,各有特色,各有问题,专家提出用教材,一个老师要几套教材,学生的教材也就是个资源。结果几年下来,发现课改后的师生负担加重了。究其原因,其一,我认为用老的思想完全改造了新的教材,新教材只是被老教学工作者看成一本新的习题集。其二,学生每天不知自己所学的知识结构,不看教材,既没有预见性也没有知识的系统性,遇见理论性问题,没有思考的摹本供学习。我把这种现象称作”挑食”,其实不管吃玉米面还是吃白面,它的营养吸收好了都够用,而我们恰恰要不停的在食材中,四处挑拣,而不考虑如何把它做得香甜,让人们爱吃,而不顾食客的感受,疯狂用各种食材让大家强行下咽的做法,就是现在的教学主要问题。所以,我认为学习和教学还是以一本教材为主,辅以适当的内容添加,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教学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理科教学习题化、文科教学理科化、音体美教学文化课化,这些都是抛开了学科特点的趋同化现象,既有应试的影响,也有我们教学管理者课堂评价简单化的责任,其实这也是一切都校本化的副作用。所以我们还是要有一些原则,让教学法多样化。但一些原则还是要有的,如:书上写清楚的一定要让学生看。所有的问题,学生必须先尝试解决后,教师再指点。要留给学生讨论和互相帮助的时间等等。不瞎说了。
总之,要备一节个令人满意的课绝不是一次努力就够了,他是人长期的实践、学习、反思的综合产物,在一个时期内,你不论如何下功夫,应该说水平是一样的,就像写文章,有人一挥而就就是美文,有人不停的修改,最终还是不知所云。当然,反复修改和磨好一节课都是人进步的捷径,不停的修改和打磨会让技术更加成熟,闲暇时的反思会让思想更加深刻,与学生的互动会使我们的课堂生成的更自然更丰富。
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72-0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术科能力包括术科操作性技战术能力和传授这些操作性技战术的教学(训练)能力。在我国,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学科分类中,一般将体育分为“技艺类”学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造就具备这类“技艺类”学科教学能力的初、中等学校体育教师,通过专业教育,使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担负起为青少年传授运动技能和健身知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责任。显然,术科操作性技术水平和应用(教学训练)能力将构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毕竟体育首先是靠运动技术、技能来传达的,术科技术技能素养决定着体育教师的角色塑造,它们将成为学生今后赖以胜任教学工作、获得尊严、身份认同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术科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实际的情形令人担忧。笔者对重庆地区19个区县56所初、中等学校和重庆、四川18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学计划和术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术科技术水平和施教能力有一年不如一年的趋势。为此,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持续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
1.1 学生术科操作性技(战)术能力欠缺的原因
(1)生源质量不佳增大施教难度。
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使得大量没有任何体育基础和经历,为了寻求一个好的出路的中学生,突击报考体育专业。如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近20个省市招收的学生中,曾参加过业余体校正规训练的人数几乎为零,中小学时参加过校代表队某单项训练平均2年以上的仅为10.8%,大多数属突击应考者。这种学生从一开始就缺乏运动技术基础和体育目标,进校以后,因缺乏对体育最基本的认识而很难建立起对体育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技战术的感知和理解也难以做到全面和深入。客观上,这些从头学起的学生也常常因能力不足而容易受伤,经常以“看课”来应对技术教学,最终难以完成学业。
(2)教学计划调整无视学生实际情况。
近年来,为顺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部课程规划改革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各院系开始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多次修改教学计划。在改革探索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为了学生就业的需要,在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增加课程门类和缩减术科学时的情况,本属二级学科的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课程,且大多是理论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多种职业素养、拓宽就业口径。结果造成体育学科各专业课程的大量重复。据吴忠义等的调查,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竟然高达62.3%,必修课中相同的课程达78.6%,选修课中相同课程达46%。这不仅模糊了专业界限,混淆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又导致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功能的弱化。同时,在总学时递减的情况下,又增加课程门类,使得术科课程的学时不断地被一些理论课挤占,术科课时越来越少,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变得小而全,学生的学习无异于走马观花。如在重庆三峡学院4次教学计划修改中,主干课田径由1998年的180学时逐渐减为现在的112学时,体操从140学时逐渐减为72学时,三大球(篮、排、足)由96学时逐渐减为64学时。在大量削减术科学时的问题上,一些学者还以美国等国家为例来说明减少术科加大学科课时的合理性。诚然,如果我们招收的学生大多具有丰富而全面(熟悉多个运动项目)的体育经历,也许这样的改革是合理的。事实上,美国的文化传统对社会环境对立志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远远高于我国,从小便立志体育事业的学生人数自然就会多于我国,一般而言,这样的学生大都具有良好的体育基础和丰富的体育经历。尽管美国体育师范教育的术科比例较小,但强调有关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教育类课程多、学时也多,教育实习时间较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课程小型化”和减少术科加大学科比例自然更具合理性。因此,以美国为参照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可以认为,这样的改革只考虑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却忽视了教育对象主体的实际状况。因此,大量削减术科课、增加培养新的“多能”的理论课等的改革对于我国绝大多数本身专业志向不明、基础差,因文化基础差才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达到培养的要求,实在勉为其难。在生源质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削减术科课学时的做法,不仅导致学生专业素养根基的动摇,使学生将来既无力承担体育教学的重任,又无法具备宽口径的就业能力。从而最终导致以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的教育效果的落空。
(3)扩招使学校施教条件不足。
扩招使得许多高校施教条件不足,主要是师资、场地器材设备等,只好以降低标准来应对。在师资方面,因为专业术科教师不足,就让非专项技术教师来担任术科课程的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篮球专项教师教田径课。20世纪90年代初和扩招以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近年来,教育部在对全国高校的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中,对师资提出了高学历的要求。许多高校为了应付评估,在引进教师时只引进硕士、博士或教授,这虽然可以快速从整体上提高师资水平,但由于高学历、高职称并不完全等同于高能力、高素质。这种做法必然造成一些“泡沫”现象。一些高校(特别是师资较弱的非重点学校)在人才引进中常常只见“学历”、“职称”。不见“能力”和“水平”。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技术能力突出的学生往往由于长期从事专业训练而文化基础较弱(从每年高考录取的结果和在校的学习表现中可以见得),进入大学后考上研究生的机率远远低于其他学生,他们进入高校任教的机会自然很少。近几年在高校求职的研究生中,大多数在本科阶段技术基础薄弱,还有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根本就不是学体育出身。在考研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因技术基础差、就业期望失落后才立志报考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近4年考上的9名研究生中,术科能力突出的竟无1人。针对这样的现状,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引进如果不考虑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形,单一地追求高学历,势必造成术科整体施教能力的进一步退化,使得“教”和“学”两方面均无法达到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要求。从专业特点出
发,单纯追求高学历或单纯追求高技术都是有失偏颇的,不利于专业发展,但二者均高的人才又有几个?如果人才引进机制长期如此,可能造成术科教学的衰落。
此外,从另一施教条件一场地器材角度看,扩招也使得许多学校运动场人满为患。目前重庆、四川18所高校体育院系现有运动场地器材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仅为8.2%。戴文2001年在对全国52所高校体育院系的调查中发现,只有6%的学校达到标准。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远远无法满足学生课外自练的需要。显然,对于技术基础普遍较差的学生仅仅依靠学时数越来越少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学环境自然不可能让学生的术科能力受到更好的训练。
1.2学生术科施教能力欠缺的原因
不管教学改革如何进行,除了术科技(战)术训练外,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技术施教能力始终是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专业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培养方向(初、中等体育教师)的现实要求,也是专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虽然它以运动技术的掌握为基础,但若忽视这一内容必然会导致专业功能的丧失。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以“学科专业课程为本”,无论从课程门类还是从课时比重看,学科专业课程都是一个庞然大物,而师范教育课程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地步。教育理论课程门类少且与实践脱节,只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为数不多的几门课程,且课程学时少,仅占总学时的5%左右,与世界各国体育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16.9%(英国约35%、美国约25%)比较存着较大的差距。并且,在专业教育活动中,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技术教学只专注于技(战)术的传授和提高而忽视其师范技能(包括一般师范技能和术科技战术教学能力)的培养,将教学课当成训练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多数学校并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术科师范技能教学训练体系和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纠错、教学设计、教法运用、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训练。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课程几乎是空白,主要依赖十分陈旧的教材教法或利用毕业前教育实习集中强化师范技能和术科教学能力教育。另外,“第二课堂近乎空白,体现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环节薄弱,培养方式单调呆板”,“全国有71.1%的体育院校仅将毕业实习作为实习教育”。对重庆、四川18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技术课(普修)的调查发现,各校的排球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平均总课时为64学时,其中技术教法内容平均为6.8学时,约占10.6%,但大多数学校在技术课中教法内容并没有体现。
可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在其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师范教育的特色,过分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性”和新的“多能”的要求,忽视了学生为师从教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特别是教学过程并没有突出对学生师范技能训练的重视,教学管理部门也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来引导术科教师的教学行为,师范技能教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事实上,教材教法课程只能从理论上解决认识的共性问题,而对于个性问题和实践上的问题无法解决,虽然教育实习可以在这方面助一臂之力,但如果仅仅依赖于短短8-10(专科5-8)周的集中实习是很难让学生的施教能力得以建立和提高的。之所以此类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笔者认为,一是受中国传统的传授方式的影响,在认识上还普遍存在“掌握好技术就能教好学”的现象。二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研究还远远不够,术科师范技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尚未建立或完善,教师常感到无所适从。三是实际工作中体育与运动、教学与训练认识模糊,教师在训练课和教学课之间难以平衡和把握。四是术科学时数大量减少,从课时上难以保证。五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教师基本上是传统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其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示范仍未脱离传统模式。
2 结论和建议
(1)“课程小型化”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倡导,学时调整,是教育对培养何种人才的一种宏观把握,本身并没有错。但对于与教育设计师们的想法相去甚远的生源质量来说,目前学校大量削减术科学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结果可能导致教育部在新课程纲要中所期望的“培养合格体育教师”的目标难以实现。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如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解决新的“多能一专”与培养方向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术科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学时数,还有待深入研究。
(2)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一直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掌握近10个术科项目的技术技能,这样的要求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少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制约:一是有限的学时;二是先天不足的体育基础。因此,如果尝试让学生在术科学习中从一开始就选择2-3个项目进行有专项性和有深度的学习,也许更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确立职业自信。
(3)从表面上看,扩招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但扩招并不是生源质量下降的深层原因,文化观念的影响才是其深层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对体育和体育教师职业仍然带有偏见的社会意识和根深蒂固的职业等级观念使得学生和家长在对升学和未来的职业选择中,仍然将报考体育专业和从事体育工作摆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当文化期望失落后,才无奈地选择体育专业。这样的结果自然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缺乏主动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其专业志向中的体育目标和技术基础明显不足。因此,只有当社会有效地担负起改革传统的责任,消除偏见和职业等级观念时,才能让更多的有志者从小就致力于对体育事业的强烈追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源质量的问题,也才能从客观上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术科技术基础,为未来的专业学习作好准备。
(4)施教条件是决定能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面对新的形势,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术科施教条件和整体施教能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充分考虑专业特点,把握好理论师资和术科师资的比例。加强术科教学改革,在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在第二、第三课堂多做文章,充分利用好第二、第三课堂。
篇3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和内容。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前提,笔者认为,对探究性学习应当从如下多方面进行理解。
一、探究性学习是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是对传统落后学习方式的变革。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而科学素质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实现科学素质的提高,依靠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是无法实现的。探究是一种研究科学的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在学习中引入研究科学的方法。探究的过程有时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即使没有结果出现,探究过程仍然使人得益,这就是重在参与。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的课程,学习生物的过程,可以象研究科学一样进行探索。生物课程的探索过程,可以增长许多知识,培养许多科学素质,这是传统应试教育无可比拟的。
探究性学习强调主动学习,主动追究知识自然事半功倍。探究性学习意味着在教学的模式将以参与课外活动、创设实验、组织讨论、交流等方式为主,学习上自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的工作是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动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二、探究性学习提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注入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都是应试教学,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上课,实际就是听科学、看科学,看权威、听权威,人们不敢轻易怀疑真理和挑战权威。被动的学习,势必压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课程标准提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探究性学习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我国科学和教育的基本状况,科学教育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重点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时不我待。
三、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侧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就是勤于学习和乐于学习,主动提高自己。勤于学习是永恒的要求,而乐于学习,关系到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等激励因素,浓厚的趣味性和强烈的成功感会激发学习的兴致,形成良性循环,产生良好效果。教材和课本中的知识,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知识,是基础性的知识,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是学习探究的基础,需要好好掌握,但绝不是我们仅有的目标,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在学习探索过程,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过去,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侧重死记硬背,侧重经验之谈,如今,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完全可设置问题,通过实物显示、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观察比对,分析讨论的解决问题过程中重现和巩固,我们在有理由的情况下,可以怀疑真理和挑战权威,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课程标准具体明确重点培养的能力目标,即包括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而突出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过程不仅是要求学会基本知识,还强调知识基础、心理素质、科学态度等各种素质要求,探究性学习对能力的培养,全面而且有重点的,层次分明。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在排斥其他传统行之有效的实用学习方法。课程标准推行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但没有与传统诸如启发式、发现式等学习方式相冲突,而且探究过程需要的诸如观察、阅读等能力则仍然是必备基础能力,在探究过程,仍然应该得到应用和发展。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用到了“引导”,显然,学生仍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仍然起到主导作用。这与一直坚持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没有矛盾。
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推行探究性学习最大的目标。
我们引导和要求学生学会的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掌握少许书本上的知识,我们授学生“渔”而不是“鱼”, 良好的学习的方式,可以终身受益。当然,具体学习方法会因人而异,但我们倡导的是一种与探索科学相同的学习方法,即在探索过程主动地学习,教师则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法的帮助者。
五、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探究就是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探究教学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然而最基本的模式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向和思路,分别论证和排除各个思路的可能性,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反思总结。探究性教学强调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来自问题的突破,所以,探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的创设。比如,气孔是植物体进行内外交换的门户,我们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气孔是不是整天开放,什么时间开放较大,什么时间开放较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树叶表面气孔在不同时间段的开放程度的观察,得出气孔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影响气孔大小的原因是什么,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
篇4
关键词: 课例 教学诊断 高效课堂
课堂有效教学就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从本课的内容安排来看,本课用三个子目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阐述了19世纪中后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三个阶段思想变革历程。要较好完成这种看似简单的教学任务,尚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与步骤。
一、引导学习19世纪中国历史演变的简要历程及趋势
思想变化是对社会变化的直接反映,因此19世纪中国历史演变的历程是理解这一历程中思想变化的直接知识依托。中国19世纪的思想变革主张是以三次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为标志性背景,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前,落后的清朝推行闭关自守政策,但在与拥有先进武器的英国作战中遭到惨败,不仅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也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因此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知识分子出于巩固清朝统治需要,主张学习英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后,中国进一步遭到破坏,等人民革命运动仍在继续,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有识之士从挽救清朝统治的角度出发,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巩固统治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的狂潮,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同时,也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以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的富强即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它包含两部分内容要求,第一部分是“了解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就是后到90年代我国先后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不同主张。第二部分是“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其中维新变法思想的内涵是单指康梁变法思想,还是包括以来所出现的所有主张变革的思想,如何理解就关系到对课标的达成程度。如果理解为前者,课标第二部分要求就是单指康梁变法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如果理解为后者则是一个思想主张变化历程的影响。
三、应区别19世纪中国变革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及主要原因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对失败的沉痛反思,其思想主张的核心是抵抗外来的侵略。“中体西用”主张是第二次后人民革命运动继续高涨,清朝挽救统治危机的对策。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相比,尽管它还包含抵抗外来侵略的意图,但重点已转移到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上,可以说两者巩固清朝统治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而维新变法思想主张是后受民族危机的刺激,资产阶级想以日本改革的成功为范例,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变封建专制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国,这和前两种思想在阶级立场上有根本区别,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突破。
四、应理解把握中国19世纪寻求思想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从三个不同阶段的思想主张内涵可以看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是枪炮技术,“中体西用”思想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西方先进的技术,虽然没有突破“器物”的层面,但内容比前者更加广泛,维新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核心是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已扩展到政治制度,学习的水平大大提高。中国19世纪寻求思想变革过程实质上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器物”到制度的一个转变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发展提高的进步过程。这是一个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产物。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巩固和深化对近代思想变化的学习
为了实现对本课高效学习的目标,可采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理解把握本课内容。第一,编写本课内容的学案,让学生通过动手,了解本课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同时逐步养成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二,利用系统教育学理论,对19世纪中国三个阶段的思想主张,从原因、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达到系统解决知识层面的目标要求。第三,引导学生运用有关基本理论理性认识和深化理解19世纪近代中国思想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如用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理解近代思想变化的原因,用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理解近代思想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深化对近代思想变化趋势和本质规律的理解。
参考文献:
篇5
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意义在于教化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广大思想品德老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榜样。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掌握理想课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力求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懈怠、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本质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并不是学校安排的主要核心课程,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与认识。我通过上课经验发现在课堂上初中生存在睡觉、聊天、看闲书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表明了初中生在课程态度、课程重视等方面的严重不足。
1.2教学方法传统、落后。
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与亲身经验,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初中生教育和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方法基本相同,并不存在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完善。这个问题并不仅限于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各个学科都实际存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禁锢了老师的创新,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1.3思想品德教育停留表面。
从根本上来说,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停留在表面,教学内容较为肤浅、空洞。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品德、锤炼思想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借助必要的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帮助其明白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2.理想课堂中的细节
细节问题并不仅仅适用于思想品德这门单独的课程,更适用于其他初中课程。下面涉及的细节包括课前休息时间、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2.1注意课前时段的细节运用
从本质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并不是学校安排的主要核心课程,广大的思想品德老师要在有效的课程时间内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与品德修养。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课前休息时间这个细节,在有效的休息时间里,广大思想品德老师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除此之外,为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休息时间做一些教学内容的前期铺垫工作,让学生对将要所学的内容有必要了解。
2.2注意引入新型教学方式的细节
从年龄段上来说,初中生正处在一个生理与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恰恰可以抓住这个特点,不断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入PPT、视频动画、趣味小品等新型教学方式,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不仅可以开拓教师的教授渠道与范围,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加强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操作与亲身参与,广大思想品德老师要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我通过自己的探索,总结了以下几个可实施的措施:其一,课堂上广开言路,引导学生开口说话。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在必要的时刻采用定格的形式,询问学生相关的原因要求其回答这样做的意义与关键。其二,老师要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学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品德修养。
2.4教学内容的细节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去除不合实际、效用低下的案例和故事。为了切实发挥课本内容的作用,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选择紧贴实际与生活的社会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做既可满足时效性又可满足实际性的要求。教学内容上的细节问题要遵循可靠性、可行性、时效性与实际性的原则。
2.5教学过程中的细节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上的学生反映和听讲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反映,眼神、表情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通过他们的反映,我们可以基本掌握课堂的运行状况。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需要广大老师足够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
3.结语
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意义在于教化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无小事,样样需留心。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与问题众多。在这里一一列举是列举不完的,唯有通过实际工作进行必要的弥补与完善。本文是围绕思想品德课程来写的,但其中的内容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课程,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理想课堂教学中的细节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了解预习的益处,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学生明白了预习的益处,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渴望,简单地说,预习至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以下提高: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质量
课前不预习,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时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一节课下来,会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在上课时可以按照新的知识点去听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去读一读这篇课文,听一听这首二胡名曲,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学习中的困惑。在学习这课时,学生预习充分,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了民间艺术家阿炳的艰难身世和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起来轻松自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预习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
在预习中,为了理解新知识就要积极地追忆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自然而然地复习了旧知识,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在预习中扫除了学习障碍,提高听讲效率,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3.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触新课知识,是自己摸索、动脑、理解的自学过程。这种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可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更可以满足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一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形成预习机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充分认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后,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预习方法,形成“先学先练”的预习机制, 不同的年级应确定不同的机制。
1.在学期初可以安排“大预习”,让学生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浏览一遍,了解教材的知识板块结构、目标任务,初步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比如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当拿到语文书,第一件事就应该是把本册语文书浏览一遍,了解本册内容的梗概。
2.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可以安排“中预习”,让学生通读单元内容,了解单元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框架、基本要求和重难点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指导。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比如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5篇课文《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精读与略读》,前几篇都写了一个伟大人物,歌颂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让学生受其感染,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预习,能了解到相关要点,为学好、学透打好基础。
3.学习新课之前必须安排“小预习”,利用一定的时间将学习内容细读几遍,了解知识点含义,理解疑难问题并做好学习笔记,尝试预习练习和书后练习。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这一课时,课前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画出生字词,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课后习题的答案在文中找一找,分一分课文的层次结构。这样做,既教给了学生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能力,为打造有效课堂做了铺垫。
三、提出预习要求,掌握预习要领
众所周知,在小语教学中,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写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同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指导。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应把预习的重点放在 “读”上。老师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音,认真而又反复地读课文,直至读能成诵。因为“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应把预习的重点放在“读、划”上。这个“划”,其实也是动笔的过程。划什么?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等,有了这样的预习,上新课时其听课效果就不一样了。
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应把预习的重点放在“读、划、思”上。上面已经说了“读、划”,这里再说一个“思”。思什么?思知识点含义、思预习练习、思书后练习等。
先说“读”。这个读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用较慢的语速来读课文,也可以默读。要注意发准每个字的音,特别要注意读准前、后鼻韵母、轻声、翘舌音等。这样,为读好课文扫清了字音障碍和生字障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平缓的语调来读课文,一定要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把词句读破,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
篇7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课改误区
引言: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同时也存在许多环节需要我们保持警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只是物理教学中的辅助
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的需要和多媒体的诸多优势,不论是在展示课,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被广泛采用。例如,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比较清晰、美观、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使复杂难解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使教师更加从容地旁征博引,挖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要合理使用,不能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它有很多优点同时存在很多弊端!
在多媒体的使用时,受光线的极大制约。教室一般光线较暗,影响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容易产生困意。并且教师与学生目光表情交流作用减弱,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这一项有效的互动性,不能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尽管可从多维角度观察,动态演示等,但是还是存在距离感,使学生觉得与自己拉开了距离,不能深入课堂。例如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演示实验的现象,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操作,虽然很清晰准确,但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没有发现问题的机会,缺乏实物教学直观性。多媒体播放时不能保留原有的知识,播放过后学生的头脑依然“空空荡荡”,助长了师生的惰性,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多媒体课件绝对不能完全代替板书。传授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及风范、准确无误的科学态度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终生学习的榜样。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新课导入很重要,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准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新课的导入,用心研究导入新课的方法。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展开,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恰当,并适合辅助课堂教学,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我们要避免,为了能体现本节课的新颖和趣味性长时间的导入,华而不实或喧宾夺主。导入只是我们新知识学习的开始,导入时为了给新课搭桥、铺路,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又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呈现新课。在时间控制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体现导入的具有针对性,不能随便导入。形式、方式要满足需要,不宜太复杂要短小精练为好。
三、教学中的互动探究要保证实效性
多数互动教学的形式还是单调的,多为师生间互动。事实上师生间互动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和学生小组、教师和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不管采取了哪种互动方式,由于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能相互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是一个损失。互动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应该一起我们思考。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问问到底”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或者极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有问题设置但是表现为特别肤浅,实际效果并不好。即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显层次上进行,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都是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互动是必要的,不可以满堂的问题和思考,对于新课的知识上不能缺乏系统讲解。互动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的结论是要经过大家认真学习掌握的,探究的目的是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即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多数学生认为是比较难学的学科,因为学生的疑难问题很多,需要高层次的逻辑推理的地方的很多,不能缺少老师要给予精彩的讲授的环节。
四、课堂小结不能够被忽视淡化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中最后环节,经常会受到时间、教师情绪的影响,最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目前课堂小结方式还是多以教师小结知识点为主,很少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或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感到最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最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对知识有深刻、系统的认知。因此,艺术处理课堂小结能使课尾与课首相互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高效课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课堂的高度总结,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整合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还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是一节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的每一脚步都要慎重,不断的更新反思,防止陷入误区!
参考文献:
1.《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作者:马宏佳 著 丛书名: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丛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8
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胜任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分定向班和统招班,其中统招班入学分数较小教、英语专业低,且班级人数一般都在50人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女生,男生人数寥寥,仅0-5人不等。学生普遍畏惧理科的学习,尤以物理为甚。问卷调查显示,入学时约50%的学生不希望开设物理课,对物理有兴趣的不足10%。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且对他们没用,心理上排斥物理课程,给日后的物理教学带来相当的困难。由于男女学生的思维特征及物理学科本身的思维特点,理论上男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应该是较有热忱和期待的,但学前教育专业仅有的几个男生的实际情况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学前期儿童,学前期是人格发展的奠基期,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幼儿教师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等将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热爱科学的情感及科学思维方式的养成!作为科学课程之一的物理学课程,它的研究范围、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对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更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物理等科学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科学课程的学习和科学思想的熏陶。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学生物理学习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寻找提高学习兴趣、化解学习困难的有效对策,期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真正成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蒙者。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持久稳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直接引起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物理学本身的魅力和教师的教学艺术去持续的激发;间接兴趣是由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或任务,对学习结果产生兴趣,支配自己去坚持学习。
(二)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一种良好行为状态,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就可以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激励机制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对知识的渴求、期待的情感保持恒定,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说让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十分重要。
(四)科学类
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这样做有好处,他们之所以要研究它,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乐趣,而他们之所以得到乐趣,是因为它们美。”同样的,如果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美,他们的学习自会乐在其中。
三、课题研究设计
(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是专门研究从出生到6岁的儿童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胜任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物理学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物理学课程指的便是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物理学课程目前选用的教材是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1系列。
3.对策
对付的办法或应对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1.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结合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间接兴趣出发,使学生领悟物理课程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亲近物理的情感;从直接兴趣入手,寻找让学生“感觉到科学中美好东西”的方法,体会到物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
2.研究内容与重点
(1)现代学前教育对教师科学素养要求的研究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3)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学习现状分析研究
(4)应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课程学习困难的策略研究
其中重点是探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课程学习兴趣、化解学习困难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将“有用”和“有趣”有机结合,提出有效化解学生物理课程学习困难的策略。
2.研究的过程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研究和信息收集阶段
主要是通过文献搜集、理论思考、酝酿研究方案,做好课题论证工作。
(2)实践研究阶段
深入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园等教育实践的第一现场,运用观察、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获得资料,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提高学习兴趣的策略,依托本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验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更加有效、更加可行的策略,践行“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模式,突出行动研究的特色。
(3)总结阶段
总结实践、研究得失,撰写研究报告、理论研究论文。
3.研究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四、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梳理教材,优化教材结构
1.补充幼师教材亮点,凸显专业性
2.适当调整教材的编排结构,降低学习难度
3.重新定位难、重点,适当降低数学要求
(二)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1.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1)加强竞争意识教育,增加学生的紧迫感
(2)强化目标意识教育,激发间接兴趣
(3)利用幼教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注重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1)利用序言课的积极影响
(2)采用直观教学手段
(3)挖掘玩具的教育功能
(4)增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三)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降低入门门槛
(四)遵循教学原则,着眼全体学生
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因材施教,尝试分层作业
3.加强个别辅导,解决实际困难
五、研究成果
(一)教师方面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老师们进一步更新了观念,统一了认识,尤其从冠中过来的老师很快完成了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改变,认识到相对于高中生缺少压力和动力的师范专业学生而言,紧扣物理学的“有用”和“有趣”激发学生兴趣乃第一要义。以下是教师的一些研究成果:
论文《学前教育中的物理科学色彩》通过实例折射了幼儿教师的物理知识、科学情怀、科学方法等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获省高师物理协作组2013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论文《现代学前科学教育对教师科学素养的要求初探》从“目前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不尽如人意”这个现象出发,探讨了新时代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让大家看到了学前教学专业开设物理等科学课程重视科学课程的必要性,获省高师物理协作组2013年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论文《紧扣目标教学,成就良好开端》则是抓住课堂教学的起点――序言课,通过创设情境、强化目标教学、明确要求等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亲近物理课程的情感,获省高师物理协作组2013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论文《化解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物理学课程学习困难的策略〉发表于《高等函授学报》2012年第3期。
(二)学生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实施化解学习困难的策略后学前专业的学生对开设物理学课程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85%的学生认识到此课程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和“为将来从事科学活动课程打基础”的需要,认识提高了,行为也就积极了,学前2013级的问卷显示,“课上一点也听不懂”仅占0.1%,“听得懂”和“基本能听懂”的从2012级的17%(定向,对照班)提高到69%,学生课堂面貌和学习热情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上课没听懂,课后谁也不问,随它去”的学生从40%降到10.8%,学习态度明显端正。
六、遗憾和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学习状态研究是本课题的一项研究内容,确定这一研究内容是基于当时(2012年前)的状况,即每个班约50人中间大约只有0~5名男生,这寥寥数名的男生智力状况不错,可是学习状态普遍糟糕。但从2012年开始,学校招收定向男幼师生,在男幼师班中男生占大多数,“男生学习状态糟糕”的现象并不明显,因此我们意识到“男生学习状态糟糕”的现象除了男生贪玩不够勤奋、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因素外,还应该有“几片绿叶淹没在百花丛中”的心理劣势等环境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以便谨慎地得出结论。
实施“化解困难的策略”的研究实践我们分两步走,2012级利用学前4、5两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取得进展后在学前2013级全面铺开,从序言课开始就启动“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全面实施策略后,学生物理学课程的学习面貌发生了很积极的变化,但是利用“目标教学法”等激发的间接兴趣是由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或任务,对学习结果产生兴趣,从而支配自己去坚持学习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而言它的持续性不够。如何在教学中钻研教学内容和学情,使学生每一堂课都能充分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且被物理课程深深吸引是需要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去长期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篇9
语言作为一种复杂的交际工具,其学习的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苦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错误。并且,在对语言研究的过程中,不同学者对于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的看法也不大相同。在以前,人们否定错误,排斥错误,把错误看作是有缺陷的语言。而随着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一些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同的错误的产生是发生在不同的语言学习时期的,也就是说错误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这些错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并了解语言学习者自身的内在语言系统发展的规律以指导其语言的学习。
随着世界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几乎各国通用的语言。在其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书面输出形式,是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反映,但是也是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的。就各类考试每一部分分数来看,写作往往是分数最低的。所以该采取哪些策略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发现学生写作的薄弱之处,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写作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分析。
二、研究步骤
在本研究中,作者从山西省某个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平行班中随机抽选了2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部参加该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相同并且由同一教师根据得分标准对写作部分进行打分。写作部分满分为15分,按照该校的成绩等级标准来看,0~60为及格,61~80为良好,81~100为优秀。按照百分制来换算,以9分为及格线,写作分数在0~9分的为低水平组(包含9分),分数高于9分并且低于12分的为中水平组(包含12分),分数高于12分并且低于15分的为高水平组(包含15分)。
文章通过借鉴前人对错误的鉴定和分类,对比分析了三个不同等级的学生写作样本中的错误,目的是在于发现学生英语写作的薄弱环节并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为教师制定符合不同等级学生的教学策略。作者在研究中要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在词汇,语法,篇章的学习中,高中低三组成员分别认为哪部分的学习对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最有效?(2)英语作文分数与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和语篇错误是否存在显著性相关?(3)基于可理解新输入假说理论,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针对不同板块的学习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写作教学策略?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层次学生目前的写作状况及所遇到的问题,作者对所选研究对象的高水平组,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2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0份,这些均可以被用来作为研究材料。问卷从五个方面进行设计:(1)英语写作练习基本情况;(2)目前词汇学习情况;(3)目前语法学习情况;(4)关于英语写作中谋篇布局手段的使用情况;(5)学生课外阅读和背诵的基本情况。
随后作者随机抽取高中低三个水平组的各10名成员进行进一步的访谈。访谈内容涉及下面几个方面:(1)三个水平组分别对于词汇,语法,篇章衔接手段的学习持什么态度;(2)三个组成员分别认为这三大类那个最难学?最难学的这一类中困难主要是什么?(3)三个水平组受汉语思维影响情况以及在写作中汉语思维使用情况;(4)对于阅读背诵输入方法的态度。
三、研究数据
在对样本中的错误进行识别,分类,整理后,作者发现学生们所犯的错误出现在各种层面,小到词汇层面,大到语篇层面。最终作者将错误归为三大类:词汇错误,语法错误,语篇错误。通过对学生的写作样本进行数据统计,作者对比了高中低三个组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的比例。从分析所得的数据可以看出,三个水平组的学生所犯的三类错误中,语法错误比例更大,其次是词汇错误,而每个组的语篇错误所占比例则低于错误总数的百分之十。在语法错误中,错误比例最高的前三种是错乱句,动词用法和时态。在词汇错误中,错误比例最高的是词性错误,其次是词汇搭配和拼写。在这个研究中,语篇错误种类只有三种,但出错情况却不同。低水平组成员和高水平组成员最易在语篇的衔接手段上出错。而对于中等水平的成员来说,中式英语和衔接错误的比例接近相同,并且都远远高于语意不搭的错误。
经过分析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发现:更多的低水平组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对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更有效。中水平组的学生大多认为语法学习更重要,而大多数高水平组学生认为语篇学习更重要。尽管经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得知,只有词汇错误和学生英语作文分数有显著性相关,但是通过研究中的错误分析,问卷及采访,我们有理由认为语法错误以及语篇错误和英语作文分数虽然不具有显著性,但一定具有相关性。
篇10
关键词:TPRS教学法 可理解性输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70-02
一、TPRS教学法概述
TPRS教学法,全称为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的西班牙教师Elaine Ray所创立。在创立之初,该教学法主要是以全身反应法为基础,强调了讲故事在提升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扩大学生学习内容等方面的作用。随着该教学法的不断实践,Blaine Ray等逐渐发现了阅读在巩固通过听力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以及在扩大词汇量方面的重要作用。2004年,该教学法正式更名为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由此突出了“阅读”以及“讲故事”在该学习法中的核心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发展,TPRS教学法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有效地提升了英语、德语、法语以及意大利语等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许多的汉语教师也逐渐开始关注TPRS教学法。[1]
二、可理解性输入简述
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最早提出了监察理论,该理论在二语学习中颇具影响力,也因此备受争议,该理论主要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假说:习得假说、监察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的过滤假说等。
输入假说作为监察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尝试解决人们是怎么学习语言这一问题。输入假说认为:人们学习并且掌握一门语言,最终只能通过对信息的理解或者对可理解性输入的接收。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讲,第二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其所输入的内容超出当前学习者的能力并且被学习者真正理解时,相关的学习才会真正地发生。也就是说,假设当前学习者的能力水平为a,那么要学习的输入内容的难度就应该不低于a+1。输入假说突出了听力以及阅读时的输入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只有学习者掌握了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日积月累,对语言的说和写才能够实现。
此外,克拉申还指出,最好的学习效果只有在低水平的焦虑环境或者在情感过滤较低的时候才能够实现。监察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受到了许多第二语言教师的热烈欢迎。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内部的加工工作之前,首先应当保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由此表明可理解性输入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但克拉申同时表明,仅仅有可理解性输入还是不充分的,其它因素的补充也能够很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监察理论中,语言的学习通常是无意识的,尤其是在可理解性输入不断进行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学习到了新的语言,在学习到了新的语言之后,我们也并不会下意识地去认识。我们之前比较关注的语法以及词汇等的学习都是语言学习的必然产物,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在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之后自然练成的,主要的功劳并不是日常的语言训练,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语言意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语言以及读写能力方面的研究不断验证了监察假说。与刻意的技能培养相比,可理解性输入的运用不仅更加高效,而且也充满了更多的学习乐趣,学生摆脱了过去枯燥乏味的学习语法结构以及对于单词和句子的死记硬背,随之而来的是通过听和阅读来获取有趣的新信息。实践表明,理想的语言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处于一种“神驰”的状态下,或者能够创造出类似于“心流”的体验,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忘我状态,能够激发学习者高度的兴奋感和满足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者已经忘记了自我意识甚至时间的存在,精力全部用来关注正在学习的语言活动。学习者应当多创造这样的学习情境,从而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以及质量,保障学习效果。
三、TPRS教学法中可理解性输入研究
(一)保证有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
按照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输入的类型一共分为两种,包括粗调输入以及精调输入。他认为精调输入没有必要,只需提供粗调输入就可以保障语言学习。类似于人类的其他行为,语言的学习其实上也是一种条件的反射。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可以通过反复刺激和训练而形成。因此,在训练学习者交际能力之时,不仅要提供这样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提供大量的语言方面的材料。虽然精读在学习者掌握基本语法,提高应用的精确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熟悉一些经典的句子和句型也能够保证语言的学习。不断的实践表明,一定数量的阅读能够有效扩大学习者的词汇积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法。因此,在精读之外,大量的丰富的语言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泛读与精读不同,它更多的是强调学习者对整篇文章的宏观掌握情况,也是提升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刘润清教授曾经说过,如果想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阅读。
(二) 提升输入语言的质量
克拉申认为,在语言的学习中,输入应当是可被理解的、有足够数量的以及无意识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对学习者目前的水平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利用可理解性输入来保证语言学习的质量,否则,学习者的水平就不会得到提升。目前,很多的教师并不清楚学习者当下的能力水平,经常提供一些难以理解的输入内容,这直接导致了学习者对于所输入语言的排斥和恶。为了能够保障学习效果,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应当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语境以及真正可理解性的输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推断输入的意思,从而正确理解输入内容,确保学习的效果。
(三) 营造简单自然的交流环境
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也可能会反过来阻碍学习。为了能够让学习者进行真正的学习,应当帮助学习者战胜恐惧以及焦虑等情绪,将其过滤到较低的水平,应在简单自然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可理解性输入的训练。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早期,最重要的就是对情感的过滤。较少的个人情感使学习者能够更加接受输入,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的,作为教师,应当对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进行引导和鼓励,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而不是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当学习者遇到心理障碍时,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只有简单自然的学习环境,才能够使学习者对于语言的学习充满兴趣,教师也能够因此进行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TPRS教学才能够更加高效。[2]
四、结语
语言学习中,输入是第一位,而输出是第二位的,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能够促进学习者的高效学习。在TPRS教学法中,可理解性输入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应当更加重视可理解性输入的运用,通过保障语言输入、提升输入质量、营造简单自然的交流环境等措施,保障可理解性输入的合理运用,促进TPRS教学法的不断深入实践。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 下一篇:教育心理学动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