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

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

AResearchon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oursesinCollege

andUniversityPhysicalEducation

LIBo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Thisthesis,taking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urricularprogramsinf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HenanProvinceasexamples,investigatesintothefeaturesofcurricularprogramsforsportsteachingmajorsinHenanprovince.Itputsforwardthatweshouldreducecompulsorycoursesandincreaseoptionalones.Weshouldadjustthecurrentcurricularprogramstoconformtothenationalcurricularprogram.Thethesisishopetobehelpfultothereformofrelevantcurricularprograms.

【Keywords】HenanProvince;physicaleducation;compulsorycourses;optionalcourses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多种能力等内容重新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优化设置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师资水平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的提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河南省4所高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南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省内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现状

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体育教育专业4年的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大约720学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外,专业课程约为1900-2100学时〔1〕。专业必修课为1126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1.3%;其中主干课程为846学时,占专业必修课75.1%;选修课总学时数约为88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其中,分方向限选课为530学时,占总学时的19.5%;任选课学时也达到12.8%。

从表1得知,河南省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基本控制在2600-3000学时,这与新《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总学时数2600-2800学时大体相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总学时数为2902学时,比新《课程方案》平均学时2700多了202学时,与新《课程方案》有一定的差别的。

由表2可知,有3.4%的教师同意总学时数在2400-2600学时,有69.0%的教师同意2600-2800学时,有27.6%的教师同意2800-3000学时。由此可见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比较适宜。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1.公共必修课开设情况

公共必修课在国外称为通识课程,它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目的是造就“通识之材”,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化〔2〕。由表3和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22.5%-28.8%之间,其中近一半的学时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开设学时数与新《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也有较大的出入。

2.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均是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规定开设了9门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一些高校还开出10多门一般必修课。通过调查分析,专业必修课开设的特点为:(1)为适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提高学生教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法,体育教学论等;(2)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方位要求,在社会体育方面还开设了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体育史等;(3)为满足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如开设了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学等。(4)还开设了生物科学类方面的课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5)开设了运动训练方面的课程,如运动训练学等。

从表3可知,4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均高于新《课程方案》所要求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太大。专业知识学习过深过细,同样存在弊端。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1.限制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构水平更深一步的扩充和提高。是实现培养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够在选修课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合理的、前沿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新《课程方案》把限制选修课(下转第43页)(上接第39页)以模块形式开设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1)体育锻炼手段方法方向(2)社会体育方向(3)体育教学训练方向(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每一个模块为一个专业方向,学生学习后能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某一特长。

从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中开设的限制选修课程大致相同,涉及面较广泛。但其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4所高校中只有南阳师院体育系把限制选修课分为体育锻炼手段方法,社会体育,体育教学训练,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5个专业模块方向。其他3所院校只是将这5种模块的课程混放在了一起,这样的设置方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很容易使学生盲目地选课,导致所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2.任意选修课开设情况

新《课程方案》中课程体系更显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一个突出表现是选修课比例增大,其中任意选修课的学时增长比例较大,约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0%,提供给学生们选择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大。由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一共开设50多门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个别院校仅开设了20多门的任意选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少,覆盖领域不多,未能覆盖体育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的、体育休闲类的教学内容少或无,不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

四、结论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总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模式,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尽量减少必修课,大幅度增开选修课,将现有课程进行适当整合、调整或压缩,将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规范统一,使之与新《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更加接近。

参考文献

篇2

1.1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南北15省24所体育院系主管全面工作和主管教学工作的41位中层领导的调查,研究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1)专家访谈法:走访了9位专家,征求他们对本研究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意见。2)问卷调查法:效度检验后的问卷共发放46份,回收42份,回收率91.3%。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率97.6%;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07。

1.2.2数理统计法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究结果与分析

2.1培养目标规格分析

2.1.1培养目标分析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目标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1980年、1986年、1991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都是“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在师资欠缺及计划经济“统招统分”的当时,这一定位是准确的。1997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下达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中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是“……毕业生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需要而确立,这是完全正确的,除此,培养目标和以往一样定位在“中等学校”,这是值得研究的。就广东的情况说,近些年已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联系到计划外的地区小学任教,有的跨越教育战线。再次,国家已正式提出“小学教师大专化”,中等师范学校已停止招生。这样,小学为大学本科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面对如此的社会实际,笔者设计了“21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这一问卷(表1)。可见,扩大专业口径已几乎形成共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在原“中等学校”基础上拓宽到“小学”,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化的需要,如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它具有动态性特征,可通过部分选修课程去实现。

2.1.2培养规格分析问卷结果反映了“专才型”已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复合要求,“通才型”体现不出专业特点,也不符合社会需要,唯“全面发展略有所长型”集前两者之长(表1),避前两者之短,既有较扎实广阔的素质基础,又有专业特长,最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技能并重”答卷人数也极其显著地高于“以技术为主”和“以理论为主”。理论和技术是同一专业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宜人为地分主次,造成学生专业思想的偏差。弄清了上述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应该是: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生、热爱本专业,教书育人,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意识和精神;2)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体育师资所必须的体育教育和人体学科的理论知识;3)掌握中等学校、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教学,指导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指导课外及社会体育活动的能力;5)掌握一种外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6)具有健全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2.2专业课程结构及其特点分析

2.2.1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紧密联系

2.2.1.1把好必修课程关,增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普遍存在必修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比例大,计划性强,选修课程门数少,教学时数比例小,灵活性不够的现象。即使“试行方案”中必修课与限选课、任选课之比也只是7:2:1。在本文的调查问卷(表2)该一问题的三种选择“7:2:1”、“6:2:2”,“5:2:3”中,专家们差异极其显著地选择后者,可见课程设置的主要倾向。居于这一认识分析一下“试行方案”的课程结构:“试行方案”把课程分成主干课、一般必修课、系列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从课程结构来看是合理的,专家们以36:3:2的极其悬殊的答卷人数比例肯定了这种课程结构。但是,“一般必修课”共13门,要求只选8~9门,所以,这一模块从实质来说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此外,列出这13门课程应被认为是较主要的课程(有些还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选修的结果必然导致4~5门课程落选,这些课程在选修课的系列中再没出现,这样,不意味着“一般必修课”中落选的这几门主要课程再也没有被选择的机会了吗?落选的假如是一些较主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又将如何呢?考虑这一实际,笔者把整个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把原“一般必修课”中被认为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的“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与测量”(合并)、“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等5门课程与国家定下的9门主干课程合为一个模块列为必修课程。把体育史、体育概论以及与运动生理相邻的学科“运动生物化学”分别列入第2、第3系列限制选修课程,“健美操”、“舞蹈”、“其他球类”、“区域运动项目”等4门实践课程列入任意选修课程。此外,在任意选修中设置1至2门(共60—72学时)跨系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既保证(或说加强)了基础课程,又减少了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程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尤其是增设了跨系选修的课程,保证了本专业的横向联系。按“试行方案”提供的每门课程参考学时,调整课程结构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是5.3:4.7,接近5:5的国际课程趋势。这样,各校便可不限于一个模式地发挥自己的机动灵活性,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多地选择自己的课程,这为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加强横向联系和拓宽专业,除本专业外,应该创造条件开设辅修专业。

2.2.1.2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质量培养师资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本课程设置始终紧紧地对着这一焦点,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确保师资的质量。具体表现在:

1)如前文说的合理地设置必修课程,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保证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此外,适当加大学科的比重,在本课程设置中,按“试行方案”给出的每门课程的参考学时算,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是6.1:3.9,较合乎专家们有显著性趋向的3:2的课程选择。

2)将体育游戏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试行方案”中增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教学存在两驾马车的现象,在竞技场上各走各的路,难以结合在一起,也很少联系中学的实际,学生毕业后到中学教学,生搬在大学时的那一套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至使体育课难以进行,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高分低能”成了专业教育的通病。增设这门课程,确实是几十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不需要象每个运动项目教学一样很细致地研究每一动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这是每一项目的教学任务),它需要的是如何联系中学的实际,模拟中学的体育教学,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群都得到正常发展的形式、手段和方法。这一课程的设置,对把握体育教育的实质,寻求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专业学生的组织应用能力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它与很多体育项目有着深远的渊源联系,既容易互相结合,又容易转化,既容易开展教学,又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体育游戏与教材教法合并成一门课程”的专家问卷(表2)中,可以预见,这两门课程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联系中小学的实际,探讨体育教学的形式,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必将带来美好的前景。

3)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程,对比“试行方案”将之作为“供选择的必修课程”更能体现其地位,更能适应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将改为“体育与健康”的发展需要。

4)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除参考“试行方案”给出的课程外,还增设“其它运动”等一些内容,意在结合各学校的实际,尽可能多地挖掘各种各样的体育方法和手段,以竞技及非竞技的内容共同组成实践教材体系,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体育活动的大众化程度,实现体育的竞技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等的多重目标。此外,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和教育。所有这些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等互相结合,将有效地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

2.2.2加强专项选修、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赞不赞成开设一主一副的专项选修的问卷中,“不赞成”者居多数,并且与“赞成”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采取问卷择优法,在课程设置第一系列限制选修(专项选修)中我去掉了“试行方案“中的副项选修,规定每人只限选一项,将原来副项的60学时增加在这一选项上,共280学时。取消副项选修实质上是加强了专项选修。因为副项选修只60学时,要在已经学过的几个主要项目中重新选择一项作副修,等于炒冷饭,不能如愿地提高副项的技能。但是,如果将副项的时间集中在一个项目选修上,效力将大大地提高,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原因是:学生入学录取文化分数线逐年提高,部分学生是临时从其他理科转考体育的,体育基础比较薄弱;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总教学时数的压缩,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越来越少,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有不牢固的现象。集中一个专项的学习,既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专项的水平,培养专项的兴趣,又能通过专项的基础强化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有利于“全面发展略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有利于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观点看,也有利于体育的社会化。

2.2.3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和各门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科的互相交叉、渗透,学科课程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专业课程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呢?有的国家采取增设课程的办法,我国也曾用同样的办法,结果课程挤得满满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现象引起教育界的普遍不满。其实,增设课程是必要的,它反映了课程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单靠增设课程去适应科技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专业的时间有限,人的精力也有限。本文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以及对选修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去解决上述的这些矛盾。所谓“课程综合化”即是把两门以上的相近课程加工、整理、综合成一门课程。如本文中把“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合并成“体育统计与测量”,“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成“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必修课程这样的综合(或说整合)笔者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根本保证,但随着选修课程时数的增加,必修课程时数相对减少,必修课程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在这样情况下如果分科越来越来细,都为顾全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增设必修课程,显然是很不适宜的(我国这种现象不能说是没有的),不但不能增设,还须把相邻或同类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使必修课程成为复盖面广,内容精,没有交叉重复而又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这样,既可服从于课程的整体结构,又可保存一些必要的基础课程不至于因学时不足而被排除,更可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少而精地提高学习效率。所谓“课程小型化”即是把一些专业性较强以及新发展的课程简约,设置成一门耗时不多的课程。在专家问卷“你认为选修课程宜于‘小型化’或‘综合化’”中,赞同“小型化”的居多数,并且与“综合化”的差异显著。根据这一选择,在选修课程中,我多设“小型化”课程,(除专项选修外,其它每门选修课程在30学时左右)。其理由是:选修课程大多是新兴课程,它较集中地反映了当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有的是专业的深化课程,同时也都是个性化的课程。选修课程小型化,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选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又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又能在多方面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多方面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以上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设置的两个方面,它通过选择课程的计划性、指导性、自由性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

3.3教学时数及学分在课程的总时数问卷中,主张2500—2600学时者12人,主张2600—2800学时者21人,主张2900—3000学时者8人,最高与次高之比,u值是3.443,P<0.01,主张2600—2800学时者极其显著地高于另两者。总学时定于2600—2800学时为宜。除去公共课,专业课时数2000学时左右,按必修课占53%,选修课占47%的比例分配(见课程结构图)。至于学分制的问题,“学年学分制”和“全学分制”的专家问卷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宜由“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逐步过渡。

3.4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教育实习的时间短,与外国有较大的差距,在专家的问卷中,主张4—6周者5人,主张6—8周者15人,主张8—10周21人,最高与次高者比较,u比值是2.085,P<0.05,主张8—10周的人数多,并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教育实习的时间在8—10周为宜。时间可分散,形式可校内校外互相结合,以校外为主。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应停课进行”的专家问卷中,“赞成”者15人,“反对”者26人,u比值是3.794,P<0.01,“反对”者极其显著地多于“赞成”者。毕业论文宜于课间进行。理由一,教学的安排可相对宽松,能较合理地分布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时间;理由二,可超前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结论

1)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规格应该是思想品德好,理论与技能并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略有所长,能胜任中小学的体育及健康教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才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

2)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多,计划性强,选修课程少,灵活性不够,,按统一的模式培养学生,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应在把好必修课程关,保证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程的时数,增加选修课程及时数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的质量。

3)适当加大专项选修的教学时数,在提高学生专项水平的同时,通过专项强化他们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

4)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3

具体要求是,以四种标准泳姿(蝶泳、仰泳、蛙泳、爬泳)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连续游50米。如测试通过,可免修游泳课或参加游泳提高班学习,测试未通过或未参加测试者,则须在大一和大二两年内参加游泳初级班学习并达到课程要求。

对于这么规定的原因,刘波表示,学校希望能营造锻炼氛围、督促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把游泳作为抓手,同时出台一系列措施,扭转清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渐下滑的趋势。“游泳是一项终身运动,不仅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又是必备的生存技能,因此选择游泳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刘波说。

此处应该有掌声

一些人反对将游泳设为必修课,认为这是在歧视“旱鸭子”,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之所以成为“旱鸭子”,是囿于各种原因,对游泳这门运动缺乏了解或没有机会进行游泳锻炼所致。而通过科学、系统的游泳学习,完成这门课程,甚至爱上这门运动并非难事。而且,清华大学同时规定,如学生确实存在因慢性病、皮肤病或心理疾病等原因存在不适合学习游泳的情况,在递交医院或相关单位开具的证明并经学校教务部门和体育部门审核确认后,可用其他体育课程替代游泳课。可见游泳必修课既有严格要求,也有区别对待,并非生硬呆板的“一刀切”。

近年来,从高尔夫球课到“爬树课”,全国高校的各类“奇葩”课程层出不穷,涉及到性教育、娱乐休闲、生命教育等诸多领域,却往往成为一些人眼中非议的靶子。揆诸当下,每每爆出青少年遭遇意外和伤害的新闻,一些人便纷纷跳出来抨击学校教育的欠缺,而一旦教学内容有所变革又将之冠以“奇葩”之名,使其淹没于口水之中,令教育工作者左右为难。其实,清华游泳必修课是我们聚焦教育改革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看到游泳必修课中所蕴含的教育改革内核――要求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其知识储备、生活技能和自我修养,驱除僵化思维和教条主义,引导学生积极切入现实生活。对此,我们不妨报以掌声和期待。

呛声不如促呛水

篇4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体育;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07-02 随着体育成为世界各国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与重要载体,体育英语也凸现出其重要性。为适应社会体育英语人才需求,我国自2002年以来,相继有16所体育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着重培养体育英语人才。英语与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就体育英语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开展了大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凝练获取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实际课程设置与教育模式并没有完全摆脱英语语言学科的束缚,难以实现复合型体育英语人才的教育要求,存在着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体育英语特色不明显;课时分配侧重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较少加强体育。

英语运用技能的培养;专业选修课方向体现不出体育英语,且选修课程太少,大多选修课成了必修课;学生不能对体育运动项目术语进行正确的翻译与分析。追其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其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难以实现“英语+体育”的教育目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造成学生身在体育院校,而对体育不了解,更不要说将所学的外语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体育领域内。相关研究证明: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培养计划,对照外国语大学教学计划,达不到培养高级英语人才的目标,对照体育学院教学计划,又谈不到培养从事体育工作的技能[1]。为此,本文以培养复合型体育英语人才为教育目标,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实践运用验证其有效性,为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思路与帮助。

一、完善建立彰显体育英语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办学条件、学习环境等方面来看,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与单科外语学院以及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略势,如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要找准“英语+体育”的结合点,也就是基于体育领域外语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在体育领域各行各业去谋职的语言水平较高的体育英语人才,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找准这个切入点是很难的。多年来,以建立英语语言文学和体育学知识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立足将英语专业(体育方向)建设成为多个体育英语运动项目,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原则,将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且掌握体育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国际体育交流、体育管理、体育服务、体育信息、体育新闻等相关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获取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体育院校体育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体育英语专业处于管理科学、体育科学、教育科学与英语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点上,专业结构为集管理、体育、教育与英语等为一体的复合性结构,具有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英语专业的特色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个字“复合型”,具体地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的“复合型”能力,它是外语类专业的共性,也是外语类专业学生在未来专业发展中的立足之本,二是专业方向的“复合型”能力,它是构建和突显我院英语专业特色的关键所在。我们围绕学院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这个中心工作,遵循“英语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原则,设置宽阔的课程平台,从大的体育学角度将课程设置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体育专业课程、英语专业课程)、体育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体育英语专业板块选修课程(主选与副选)四大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即通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主专业方向选修与副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建立“复合应用型”体育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复合型”,还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某一个领域是一专多能的“应用型”。

1.构建“打通基础、层次分流、重点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无论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修订,其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立。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体育领域的外语人才需求,根据这种需求变化来确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以传统外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界限,在立足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增设必要的体育方方面面的相关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实施层次分流,因材施教,培养具有适应传统外语就业岗位以及体育领域的体育外语人才.建立层次明确、彰显特色的选修课程群.专业选修方向与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学生事业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明确各课程群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基本要求,同时要突出重点课程。另外,对课程学时数、开课学期合理分配与设置,使之相互贯通,形成互补救教育功效.体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1)公共必修课程:学院规定的课程,同时增加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网球等体育类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一些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体育类知识课程,拓宽学生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学习体育英语技能,奠定素质基础。

(3)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高级英语、语言学概况、高级翻译等英语语言学课程以及体育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加之一些英美体育报刊选读、体育英语高级视听、体育解说英语、运动项目英语等体育英语类课程。

(4)体育英语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设定英语语言文学和实用体育英语两个方向,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群的熏陶,提高发展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构建立足课堂、内化渗透、技能转化的外语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汲取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传授外语知识与技能与体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突破口是做好教学全过程的整体设计,构建外语知识传承与体育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外语技能转化为体育领域运用技能的教学模式。这种立足外语专业教育内化渗透培养的教学模式,不仅包含了外语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同时也突出了体育外语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专业技能向就业技能的转化,有利于依托专业提升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功效。建立与外语教育机构、新闻机构、体育项目中心以及体育产业服务单位的实践联系,分别发挥其英语专业优势,形成“学习、实践、服务”一体化专业实习模式,磨炼实践技能,提我院外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取得很大的成绩[3]。

3.增设体育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1)增设体育学科与运动项目课程。增加体育知识、技能和实用体育英语方面的课程.对于这个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方方面面的因素与困难,增加多了,影响专业课程总学时数,而且减少一些专业课程学时,师资又不易协调。为此,必须找准这个结合点和切入点,遵循学生身体状况、学院发展特色和体育与体育产业领域的地域人才需求。初步开设高尔夫、网球、体育舞蹈、足、篮、排等项目必修课。主要介绍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网球、河北民间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规则与裁判法和赛事流程,能够对项目专业术语进行翻译,能够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具备能在该项目领域进行服务交流工作的能力,课程要求是采用双语教学,同时与学期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相匹配,要求学生掌握从事赛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献翻译等基本知识与技巧.课程开设要求是第一学年讲解足球英语、篮球英语、排球英语和武术英语。另外,第一二学年开设高尔夫球英语、网球英语.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开设一些必要的体育知识讲座,包括体育产业学、体育赛事、体育新闻学、体育情报与翻译、体育健身、体育健身方法与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同时,大三时增设高级视听说和体育项目专选与实践,在学时分配上要考虑学院的特色。(2)增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依据外语专业学生的择业取向以及就业的需求,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类课程,包括职业规划、就业形势与制度、就业准备、择业技巧与方法、创业指导等课程。

三、实践效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经过从2010级以来的实践检验,其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体育类特色课程的设置结合了我院专业特色发展,高尔夫球和网球,同时,也结合了体育运动项目市场运做所需要的体育英语人才。

2.同步教学模式的设置,学生可以对一些疑难问题,通过不同课程得以解决。对于体育知识方面的在体育课程中来学习,关于项目英语方面的问题,可在项目英语课程中找到答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师观念认识、体育项目英语授课技能、教材建设等问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依然影响着教师,体现在对体育项目英语课上什么?如何上?重点提高学生哪方面英语技能?思路不是太清楚,而且创新意识差,依然延续着传统英语教学的思路。大多教师都是单一英语学科毕业的,没有运动经历,缺乏对运动项目规律、基础知识和规则的了解与体会,在内容讲解上缺乏深度,缺之系统性,容易形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情况。教材始终制约与影响体育运动项目英语的因素之一。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编写与尝试,但依然没有经过认定的材。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呼唤着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性地进行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体育院校英语毕业生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实用英语理论的价值观念,深入研究“英语与体育”两大学科相融合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体育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贻刚.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90-93.

[2]河北体育学院教务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河北体育学院,2010,(7).

[3]李雷,刘振忠.体育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49-51.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武术套路;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4-0113-06

武术套路必修课程一直是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并不断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武术教育人才。但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涌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及武术运动进入中小学教育的推行,社会对武术教育人才的需求方向发生了变化,而现有的武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遵循原有的社会需求设置,缺乏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本研究基于调查数据,对沈体体教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使其与培养目标保持较高的符合度,并为提高沈体体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沈体体教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为研究对象,以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专家和教师及从沈体体教07、08、09级中随机抽取的30个班级共95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搜集有关高等院校武术普修教学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相关专著和期刊,对指导性文件、文献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和整理。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对信度进行检验,统计分析得出,教师及学生问卷系数分别为0.785、0.792,说明信度很好。运用结构效度对问卷效度进行评价,因子分析后得出两份问卷各因子的成分均比较理想,问卷结构基本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想和框架,结构效度可以接受。

1.2.3 专家访谈法 走访及电话访谈了北京体育大学等八所高等体育院校的多位专家,针对与本研究相关的诸多问题,听取他们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研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时代背景

2.1.1 武术运动走进中小学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武术迈开了进入全国中小学的新步伐。因此,为迎合当下中小学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从师资培养的角度讲,武术必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

1.2 我国体育运动正在从精英体育转向大众体育

2009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将8月8日这样一个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定为“全民健身日”,这是国家对倡导全民体育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让我们看到“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全民健身潮的涌动,也是活力中国、魅力中国、和谐中国的一个美好缩影。

武术运动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为“全民健身”的理念提供很好的支持,作为学校教育更应该从大众普及以及健身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设置,为提高国民素质输出更多优秀武术教育人才。

2.1.3 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为目前学校体育推进的重点

青少年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现今,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下滑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正因如此,由国家三部委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2.7亿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 此项活动从2007年发起至今,以科学的方法促进全国校园体育的蓬勃发展,成为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成为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是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所以,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改革,需要顺应当今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趋势和学校体育发展方向,使教学内容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不断探索更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走出校园的体育教育人才能够尽快的进入角色,为 “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2.1.4 部分高等体育院校该类课程情况概述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武术套路专业选修课,课程中理论部分6学时,除没有武术套路创编与图解知识外,其他内容和沈阳体育学院一样。技术部分86学时包括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武术操、五步拳、初级长拳、初级棍术、综合查拳、24式太极拳。实践部分36学时,与技术学时的比例接近为1:2,说明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同样,山东体育学院也将武术操、24式太极拳引入课堂,加上三路长拳和少年拳总共32学时,理论部分4学时,主要学习武术运动概述。武汉体育学院技术部分有24式太极拳、二段段位制套路,共48学时,理论部分包括武术运动概述和武术教学方法。但教学大纲中没有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缺失。而考试采用通级赛的形式,增强了教学的目的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都体育学院该门课程技术内容主要是初级拳、对练拳和对练棍。天津体育学院共安排18周的课程,每周2节共72学时,其中理论3节、技术15节,两者的学时比例与我校接近(见表1)。

2.2 沈体体教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程现状分析

2.2.1 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程学时由过去的80调整到64,授课时间设置在第二学年的上学期。教学内容由技术、理论及实践三个部分构成(见表1)。

2.2.2 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情况

2.2.2.1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情况分析

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此课程的主要问题是技术部分内容过多、过难,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务量大,需将理论与实践部分压缩,方能完成技术部分的教学内容。这直接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以技术部分为主的情况。另外,教师对考评标准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问题是以套路动作的熟练性、规范性为主要考量依据的考评办法,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体教学生而言过于严格,导致在教学中过度强调动作的规范化程度,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2 学生对教学内容评价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映武术课课时少,所学动作难、繁、杂,不易掌握;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没有充分体现武术技击性等问题。因此,以套路运动形式为主的武术必修课,如何通过优化设置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2.2.2.3 学生最喜欢的技术、理论内容调查分析

由表2可知,学生对武术技术教学内容设置的两方面需求:一是要体现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武术教学的趣味性;二是要体现武术健身、击技价值,突出武术的实用性。同时,调查发现学生对理论内容的选择情况,也同样体现了这两方面需求。说明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倾向于简单实用、趣味性强的对抗性项目,而且也体现了学生渴望了解璀璨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及传承地方特色武术项目的愿望。

2.3 沈体体教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程现存问题分析

2.3.1 “学时短、任务重”影响理论教学实施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武术功底较差且参差不齐。要在44学时内按照规格要求熟练掌握三套动作确实不易,而且技术考评采用的又是期末集中考核的办法,最终导致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破罐破摔”等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不得不牺牲理论部分教学时数,以巩固提高学生的技术规格和演练水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

2.3.2 “重规格、轻兴趣”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竞技武术对于规格的要求一贯较高,作为从武术中剥离的一种特殊形式,已失去武术特有的魅力,但其对武术教学、训练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当前沈体的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以初级套路为主,教学过程对动作规格的高要求已经成为教学的主导、技评的核心。另一方面,教师出于对及格率、优秀率的考虑,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成绩,致使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3.3 “重技术,轻能力”现象加剧

依据沈体体教专业2009年最新修订的培养目标,应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较强教学能力,能够从事学校体育及其他体育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武术套路必修课须突出对学生教学及其他应用能力的培养。但这点在现行大纲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见表1),教学内容中技术部分总学时占68.8%,而能力培养部分仅占12.5%,说明教学内容在时数分配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倚。

2.3.4 武术教学内容缺乏技击性

现行大纲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全为套路运动形式,缺少技击对抗类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技击性不强是降低学生习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发现,学生们想通过武术学习,使自己不仅掌握一些健身方法,而且还要掌握防身自卫的能力,达到保护自我、彰显个性的目的,进而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武术的深层次认知,武术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其实用性,将技击、健身等功能融入武术教学当中。

2.3.5 地方传统武术特色不够突出

沈体以套路形式为主导的教学一直缺乏对地方传统武术项目的引入。适当引入具有较强技击价值的传统武术,可使学生能够从武术技击性的角度去重新理解武术运动的魅力所在,又能进一步加深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结合。

2.4 沈体体教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改革设想

在调查同类一些高校教学内容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初步拟定出了各项教学内容指标。将教学内容的每一项指标分为五个等级,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专家、教师,让他们对其中所包含的各项子内容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选择、评价。再根据重要程度的强弱依次进行赋值,最后计算出各项指标所得的权重值。对得出的权重值进行分析、取舍,并结合专家对教学内容设置的补充意见,构建更优化的课程内容框架。

2.4.1 武术套路必修课程各指标内容的优化选择过程

2.4.1.1 技术部分内容优化整合分析

权重值大于0.05的技术指标7项,除武术基本动作、简化太极拳2项原有内容外,另有5项技术指标也受专家及任课教师的认同。原有的技术部分教学主要是技术动作传授,而最具魅力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技击价值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中出现倦怠、厌学等不良情绪。实用防身术凸显武术的技击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实用防身术引入课堂是为了增强教学实用价值。同时,为了体现中国武术作为搏击术的实质,将技击防身类项目引入课堂也是很有必要的;武术段位制初级套路的引入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武术教学与武术段位制考评紧密结合;武术健身操具有简单、实用、趣味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或结束部分的内容,不仅可以代替传统的活动方式,也符合新课改背景下所倡导的快乐体育的思想。武术健身操的引入有力保障了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政策的落实;将辽宁地方传统武术项目引入教学,不仅增强传统武术教育的规范性,也是保护和传承岌岌可危的传统武术的有效途径。据调查,辽宁省查拳和八极拳实用性强,开展广泛,适合引入。权重值位列第七的健身气功虽说是新型的健身形式,但因其具有内容丰富,简便易学、健身效果突出等特点,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迎合了后奥运时代全民健身的大环境,凸显武术的健身功效。除此,专家建议将24式太极拳简化为8式太极拳。

套路类的整合是新时期武术课程内容改革的关键。首先,教学思想应由一贯竞技套路的规范化向传统套路的实用化转变。其次,在内容的选择上,传统武术应选编攻防技击性强的动作组合,借以改变武术在学生心中枯燥、无用、遥不可及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缓教与学的双重畏难情绪。

相比而言,自编长兵套路与短兵的权重值较低,由于其在教学中受场地、器械不足、危险性大等因素的制约,开展的效果不理想,本着实用的角度出发,专家、教师给予的评价较低(见表3)。

2.4.1.2 理论部分内容优化整合分析

从表4可见,除原有的四项教学内容外,权重值大于0.05的指标还有武术健身原理。武术健身理论可填补学生武术健身相关知识的空白,还为今后武术健身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层次领悟武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对武术这一中国传统运动有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理论部分整合的关键是既要从优化后的技术教学实际出发,加入与时展相符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考虑武术理论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基于上述两点建议,将权重值小于0.05但作为太极拳、地方传统拳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拳术基本技法加入到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可有效保证拳术学习的效果。

此外,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形式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如有些教学内容并不一定要在理论课中集中讲授,可以穿插在技术教学课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武术的理解,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武术套路创编原理与方法及国外技击术介绍这2项指标权重值偏低,所以,在优化设置时不予考虑。

2.4.1.3 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内容优化整合分析

沈体面对教师需求趋于饱和、就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提出了 “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的新型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锻炼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初步体验和收获。武术教学能力可通过带领准备及放松活动、撰写指定教学部分教案、教授新动作、自评互评环节等途径来实现;而竞赛裁判组织能力的培养方式主要有模拟真实武术比赛,将学生分组(裁判组、检录组、记录组、技术考评组),组间交替循环进行裁判实习,或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编排一场小型的中学武术竞赛规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一般武术竞赛的流程;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一些理论和技术教材内容,如武术套路教学、武术图解知识等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再根据作业反馈的情况来了解学习的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掌握武术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看书自学五步拳,根据课上自荐演示或小组比武等形式,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再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评。以上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平时培养和专题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作为新时期教师潜能开发的关键,创编能力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部分改革的重点。武术健身操动作简单,趣味性强,使武术健身操的创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响应了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武术健身操走进中小学的政策精神。所以,将武术健身操作为创编能力培养的素材非常合适。

2.4.2 武术套路必修课程内容优化整合设置的框架构思

本研究遵从该课程发展建设的时代背景,结合该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各项教学指标的权重值,并结合专家、教师对教学内容设置的补充意见,构建了武术套路必修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4.3 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时数比例的优化分配及可行性分析

经过优化、整合后的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部分的学时比例都有提高,而且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可通过理论课教学、技术课渗透、学生课下自学等途径来实施。技术部分共由7个教学项目组成,其主体的套路类所包含的教学项目,都可在10学时左右完成,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由表5可知,作为技术部分核心的套路教学时数明显减少,而剩余的学时被科学的分配到其他类别。而新增的健身功法、创编能力培养及技击防身三个教学板块,不仅彰显了武术健身、技击价值,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素质提升、能力培养提至一个全新的高度,确保 “淡套路、强实践、重应用” 的指导思想在武术套路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的两方面需求:一是要体现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武术教学的趣味性;二是要体现武术健身、击技价值,突出武术的实用性。

3.1.2 目前,沈体体教专业武术套路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学时短、任务重,影响理论教学实施;重规格、轻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技击性;地方武术特色不够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3.1.3 整合后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拳术基本技法、武术健身原理的介绍;技术部分加入了养生功法、技击防身两大内容。原有套路内容已革新为传统拳、械(八级拳或查拳)、武术段位制初级套路、八式太极拳。为满足新时期教师潜能开发的需要,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增设了自学及创编能力的培养。理论、技术及实践能力培养三部分的学时分别调整为10:34:18。

3.2 建议

3.2.1 应重新理解和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培养目标的具体含义,从中确定今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的发展方向。

3.2.2 应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武术资源,依托于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平台,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传统项目引入课堂,不仅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还能将当地特色武术项目发扬光大。

3.2.3 武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武术实用性,增强武术趣味性,而且多以套路组合为主,删减复杂、重复的动作,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刁福,陈浩庆,周洪珍,等.以新《纲要》为指导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模式设计[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100-104.

[2]胡玉玺.谈体育院系学生武术普修课的学习情绪、动机与教学目标的确定[J].教育与职业,2007(6):126-127.

[3]田桂菊.高校武术普修课按层次分组教学的尝试[J].体育学刊,2004,11(1):70-71.

[4]王文成,单绿叶,李福祥,等.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构建的新探索——“试图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实验[J].体育与科学,2007,28(3):88-90.

[5]张修昌.高等院校普修课的教学现状及改革构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279-280.

[6]郭建生.对提高武术普修课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1):83-85.

[7]李良萍.安徽省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130-132.

[8]李玫红.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及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4):85-87.

篇7

关键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103-04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s social demand, presents the tendency which fast as a resul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expands day by day. Between the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s angle of view analysis, raises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society sports market demand and the professional the difference, obtains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s ability raise with the social physical demand existence remarkable difference. Take the social demand as the guidance, establishes the new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 system, is the university sports discipline constru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hoice.

Key words: university;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talented person ability; raise

随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逐渐成熟,教育思想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分歧在不断地得到统一,并逐渐达成共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还没有跟上。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视角分析出发,社会需求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偏差,这是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继续深化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的界定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是一个包括专业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有机结构体系,它集中地体现社会体育从业者心理活动的特殊性,具有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能力总是与活动相关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能力又在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以本科教学为主的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上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以及具有社会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大多数围绕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课程为基础,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类来设置[1]。汇总全国68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总共有 439门,其中必修课为138门,选修课为 299门,两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之比超过了1:2,大多数院校开设的体育专业较少,最多不超过4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8所主要体育学院开设专业平均11.3个[2][3]。据调查,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已经达成共识。特别是各大高等体育学院,在课程门类和学时方面都十分相似,只有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看来,专业方向、课程门类齐全,知识和技能涉及面广,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要求,完全满足社会体育4大专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社会体育需求的专业能力结构重点、水平等和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培养依然存在着偏差,这是值得社会体育办学者深思的问题。表1列出了6所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比较。

3 社会体育工作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及调查分析

要发挥社会需求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必须对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能力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抽样调查对象为上海、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的体育局、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社区体育组织和体育健身场馆。对政府社会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体育事业组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社团组织的法人等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管理者和指导者169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统计进行结果分析,并征求上海体育学院李建国、朱永贤等专家的意见,得出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等4大组成部分。

指导是指导教练通过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使学员掌握健身锻炼方法并能够独立地进行科学体育活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指导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制定计划能力、创编能力、咨询能力等,是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组织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目的,有关人员同心协力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组织能力主要包括协调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完成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服务是指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服务能力主要包括接待能力、沟通能力、设施使用与维护能力等,随着体育市场的建立,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质量已经是吸引体育消费者的重要砝码,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营销能力是指能使营销者实现营销目标(即促成企业价值和消费者价值双重实现)系统的、内在的支撑能力。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开发能力、宣传能力、公关能力、推广能力等,是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能力结构各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交叉,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指导能力是核心,组织能力是基础,服务能力是关键,销售能力是目标,这4大能力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体育专业生能力的主要要素,这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与搭配,便可形成较为合理、优化的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体系。

调查设计:在问卷调查4大能力重要(或需要)程度中按顺序标出:1、2、3、4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4、3、2、1分进行统计得出能力结构百分比(见表2)。

从表2调查分析:能力比重的排列从高到低依次为营销能力29.4.6%、服务能力26.8%、指导能力22.9%和组织能力20.9%;本次调查约80.80%的对象是从事商业性社会体育活动的工作者,因此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正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体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和社会体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结构;而对于非经营性社会体育工作者,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求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果将能力分为指导、组织能力(侧重非经营性社会体育工作)和服务、营销能力(侧重经营性社会体育工作)2大类进行分析,将非经营性和经营性的指导能力与组织能力比重之和服务能力与营销能力比重之和为:98.6/101.4,接近1/1。因此,从社会体育行业需求总体上看,对社会体育工作者这2大类能力结构的要求比较均衡,反映对社会体育专业生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想相互吻合。

4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培养关系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最优化是从高校社会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求课程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社会效果,是课程设置体系为构建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代化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一门课程都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设置的,因此,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是相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可能是一对一的关系,有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由于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在整体上已经达成高度共识,以下是针对组织、指导能力和服务、营销能力2大类能力与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对应关系的统计调查,调查对象为表3中抽样的13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行课程设置门类。

综合分析:从表3我们看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门类比较齐全,按课程设置的门数与能力培养对应关系分析,组织指导能力/服务营销能力=111/32,服务营销能力对应的课程相当大部分在任意选修课里,使得比值进一步加大,远远大于表2得出的社会需求能力结构比例98.6/101.4。通过表4和表5的数据对比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项尤为突出。表5从学时和学分进行分析,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是主体部分,约占课时总量的60.4%,而选修课的课时分量只有39.6%;通过学分和总课时的比例进行推算:2348×21.3%=500,由于实践课的课时是渗透到专业必修和选修的各部分,一般高校不安排特定的教学实践课时,而通过学分来进行评价,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达到这个数字;选修课是丰富和发展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部分,由于任意选修课约占选修课总体的一半左右,使得实践课时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一般的高校都在200-300课时之间,形成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约为10/1的比例关系。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实践环节来实现,实践学时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理论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总的来说,课程设置所培养的能力结构(组织指导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

5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功能优化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和专业目标制定主要依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整体上未摆脱体育教育专业模式的影响。各相关高校应加大校本研究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我完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发展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之纲,也是人才定向、课程调整的重要杠杆,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未来发展的设计坐标,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计的综合功效和结构比例,而且也影响到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在专业和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下,主要体现于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代化,先要探讨课程结构功能优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个性是自主精神与社会倾向性的统一,是独特的精神风貌与基本素质和谐发展的统一。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优化课程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把人的个性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是要积极发展和展现人的真实价值,是要促使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强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对知识的建构意味着课程体系必须建构知识与人之间的一种整体折意义关联,使之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意义。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过去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家制订的,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个人自我设计,自己来制订培养目标。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目标更多地体现为个体性,是学习者的个体自我规定和设计,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6 结 论

6.1 目前社会体育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力结构培养方面,虽然办学理念和社会需求一致,但在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标准相差较远。社会体育工作一项包括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组织 与管理、经营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内容,知识涉及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专业性工作,也是一项应用性强,操作性取向高的实务性工作[7]。实践能力欠缺和实践学时的不足与社会对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

6.2 对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社会体育企业来说,很难再投资于应聘毕业生的技术、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大多数业主选择一来就能用的“实用型”人才,这是导致社会体育专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之一。据调查,我国第一所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天津体育学院,就业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毕业生约占总体的1/3,从整体社会体育办学来看,不但没有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体育事业的需求,而且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

7 建 议

7.1 社会体育办学不但要在观念创新上与社会需求发展同步,鉴于社会体育工作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特别在课程设置方面继续强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与作用,办学模式更倾向于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对专业能力全面发展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可能用无限增加学时来弥补,将必修课的相似和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简化、优化和整合,从而提高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强理论到实践能力的转化过程。

7.2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宗旨是“应用”,既在体育产业及其他与体育交叉领域里具备高级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人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体育事业的支柱之一。高校体育产业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也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首先,高校体育产业通过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提供需求导向、经济支持、就业空间等引导、促进和服务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其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通过引导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发展体育科研来为体育产业培育市场、提高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水平等促进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运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将共同推进社会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是:专业课程设置要以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和发展专业生的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为中心任务展开,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 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109-117.

篇8

关键词 延边大学 体育教育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12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Yanbia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of the specia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Research shows that two professional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hours and credit arrangements, in the training target and other courses showed a similar large, also found that there is a separation of training target and arrange specific courses in teaching phenomenon.

Keywords Yanbian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etting

0 前言

延大学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就有1958年成立的体育教育和1998年增设的国家教育部单招考试的运动训练专业。本文从两个专业培养方案入手,在充分了解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比较两个专业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的学时、学分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学分比例、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课的学时、学分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体育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以满足现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延边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

2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2.1.1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培养目标,一方面是培养两个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还要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技能,以便拓宽就业空间,增加更多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前提对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但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有不同点,体育教育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能力;运动训练专业则侧重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训练、裁判和体育行政管理的能力,见表1。

2.1.2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结构

从培养方案不难看出,两个专业的课程结构相同。具体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和教学实践环节四个层次,通识教育课程下又分为必修与选修,学科基础课程下只设有必修课程,专业课下设有必修与选修课,而选修下进一步分为主项提高、副项提高与任选课, 最后是教学实践环节。

2.1.3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通识课与专业课比较

通识课通常称为公共课,它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通融识见和博雅精神而开设的课程。专业课则是学校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人才而设立的课程。如表2所示,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通识教育课学时、学分相同,但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课和总学时明显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大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总学时范围。

2.1.4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比较

两个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中理论课与技术课在课程设置门数和学时较均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在学时、学分上都略多于运动训练专业外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差别,在课程设置上也表现出雷同现象,见表3。

2.1.5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专业的必修与专业选修课比较

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是各个学校结合本校的特点和特色以及社会需要,使学生为了在一两个专项上的特长所安排的运动训练专业的重要课程”;①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安排4学期;运动训练专业安排6学期,见表4。很显然,学院非常重视主项提高课,把其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教学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只注重技术教学,轻教学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传输,科研能力、专项理论的重视不足;运动训练专业注重的是专项技术技能教学,裁判法、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指导能力的培养、竞赛组织以及相关理论原理的理论教学不足, 甚至不少专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安排理论教学。两个专业忽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与培养目标相互脱节。

在调查中发现,两个专业在副项提高课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教师和实际情况采取必选方式,且学生选择的范围小。许多课程虽然在课程设置中显示,但因场地不足、未配备相应任课教师等原因而无法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缺乏选课自,使学生无法完全更好地掌握除专项技能之外的另外一门技能。

2.1.6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理论课与技术课比较

在两个专业的理论课与技术课学时比较中发现,技术课比重均多于理论课,尤其运动训练专业更为明显,见表5。这与“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术科、轻视学科,忽视跨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几经改革仍未跳出传统体育课程结构的陈旧框架”②有关。由表6所可知,发达国家学科课程占的比例多于技术课程,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两个国家。就运动训练专业来说,技术课比例明显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训练专业专项选修显著多于体育教育有关。周明等认为“学科与术科的比例调整为5.5/4.5”,③“学、术科设置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确定其比例,并逐步提高学科的比例”。④显然,我们将面临调整两个专业理课与技术课的比例问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2.1.7 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

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门数、时间、学分上都是相同的,即各7门、26周和8学分。但在访问调查中发现,在教育实习上的安排和管理上由于主客观原因把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整个实习过程缺少监管,实习环节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突出的是培养具有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竞赛工作、指导民族体育项目方面的人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则是具有能胜任竞技体育的训练、裁判、体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两个专业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2)两个专业通识课学时学分相同,运动训练专业学时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教学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基本相同。

(3)运动训练专业主项提高课学期和时数安排明显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技术教学,轻教学训练技能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培养目标相互脱节的现象。

(4)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两个专业技术课比重均多于理论课,尤其运动训练专业更为明显,技术课比重超过国内相关专业水平,这与专项选修有关。

3.2 建议

根据培养目标调整理论课与技术课教学比例,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严格管理,使学生的教学、训练指导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另外,在主项提高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上,注重竞赛组织、裁判法、场地画法、教学指导、科研方法、训练计划等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释

① 郭仁红.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教导刊,2013(3).

② 张桂兰.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学科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3:10.

③ 周明,陈敏.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81-83.

篇9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6-01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开设的,因此,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原设相关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做些修改,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专业[1]。针对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问题进行探索,重点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被调查10所院校中,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因此,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更具特色,即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能力,能够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和各类公共事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

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3610 学时,最少1926学时,平均2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2776学时,最少1366学时,平均2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2]。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层次基本相同,但必修课安排比例上差别较大。

调查10所院校发现,各院校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课、医学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公共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公共课科目大体相同,公共课包括: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政治思想、身体素质及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医学课主要以医学概论、医学单科形式设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最高为35.55%最低为16.19%,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比例差距较大,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医学类课程门数及学时,建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让学生用较少的学时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专业课主要就是卫生管理、经济类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最高为58.28%最低为35.15%,建议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在40%左右,课程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为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全面分析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多次召开专家讨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体制改革内容,结合本学校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医院校的教学计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课开设9门,656学时,开设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基本原理等;医药基础课11门,704学时,开设中医基础概论、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胚)、病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11门,528学时,开设经济数学、线性代数、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等;专业课12门,576学时,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电子政务和文秘基础等;任选课10门,320学时,医学伦理学、商品学、医药信息管理、科研设计与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通过对福建省巧所本科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里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福建省本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里的内容、门类、学时以及考核评价等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丰富体育课程内容;限定学分、弹性修学体育必修课;多层次、学分制管理体育选修课;明确定位体育保健课;拓宽专项运动训练课的发展空间;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系统等转型期福建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里的改革发展思路。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健康为第一要素,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课程评价都进行了明确、详细的界定,对大学体育课程的生物学、社会学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川。新时期办学方向与办学层次的转型,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了解当前福建省本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进行本次课题研究,以期从中找到契机,为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福建省巧所本科普通高校(包括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莆田学院、龙岩学院)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教学大纲、计划文件,并对部分主管体育教学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访谈,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将巧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类比较与分析。

二、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1.体育课开设项目分布情况

    如表1所示,目前福建省15所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共有52项,项目丰富多彩,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开设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上,其中三大球和武术在高校开展得最好。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开设了这些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厦门大学根据学校的师资和场馆优势还开设了一些具有健身性、民族性的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且开展得较好;集美大学结合航海、轮机、水产学院专业特色开设了具有院校专业特色的项目如速度轮滑、航海特色体育。另外,由于田径项目的竞技性强,相对其他项目较枯燥,一些高校的田径项目逐渐转变为定向越野、马拉松、野外生存等项目。

2.体育课程门数情况

    如表2所示,福建省高校开设体育课程门数不等,最少的5门,最多的32门。其中,厦门大学是开设课程门数最多的学校,开设课程门数多达犯门(以作者收集到的实际教学大纲为依据)。

   可见,开设课程门数与学校的场馆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息息相关。由于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趋于多样化,这必然要求配备各专项体育教师,同时体育教师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深的知识层次和水平;另外,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是体育课程设置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体育课程设置等于纸上谈兵。

    3.体育课开设必修课学时情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川。比照《纲要》要求,福建省有接近半数的高校没有严格执行《纲要》精神(见表3)。这种情况与各高校对体育的具体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

4.体育理论课开设情况

    理论知识是运动实践的先导,体育理论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之一。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理论课时,教学时数上没有保障,必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z)《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川从表4可以看到,福建省高校开设理论课学时最少的为8学时,最多的有24学时。比照《纲要》,理论课应该开设约16学时,福建省的情况令人担忧,符合要求的学校只有6所,共占40%,另有半数以上(9所,占60%)的学校是不符合要求的。大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匾乏与其在智力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5.开设体育课程类型情况

    福建省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类型丰富,其中开设比例较高的是选项课、理论课、保健课、选修课(见表5)。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的主要授课形式是选项体育课(100% ),其次是传统体育课与选项课相结合,而单纯的传统体育课授课形式已经被绝大多数高校所抛弃。在对待那些体弱、病、残等有特殊原因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73. 3%的高校开设了体育保健课,有部分高校实行体育课免修政策。个别高校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重修课、综合课和课外活动课。另有三所高校的选修课采用的是俱乐部的上课形式。这表明新《纲要》颁布后,福建省高校普遍开始重视“三自主”、理论课和学生弱势群体,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建省高校正从制度上和形式上落实了体育课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6.体育课考核评价情况

    从表6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主要是期末的体育考试,考试形式虽有多种,如教考分离、自教自考等,但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没有摆脱常规的“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的“一刀切”的应试考试方法。这种考试方法有其好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评价考虑得不够,这种缺少对学生主观努力因素和技术学习提高幅度的考虑,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思路

    1.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发展,课程内容建设将朝着教育性、健身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发展。开设的体育项目应符合青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符合未来人群健身活动的需要,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

2.体育必修课实行弹性修学、限定学分的方式

    改变学生在大一、大二修完体育必修课程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修课计划,在大学期间的任一学期完成体育必修课学时和学分,不对体育课程的修课时段做限制。

    3.体育选修课采取多层次、学分制管理的方式

    体育选修课分为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种。限制选修课规定学分、学时,但不规定具体修学年限,课程内容相对固定,侧重地区或学校传统特色项目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任意选修课有固定学分,开设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选,旨在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具体授课形式可有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俱乐部两种。

    4.明确定位体育保健课,为终身体育服务

    对部分身体异常(功能性、器质性)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同时对康复体育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修体育保健课。向学生讲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科学地养护身体。

    5.拓宽专项运动训练课的发展空间

    将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课纳人体育课程管理的范围,把运动训练、竞赛与学分、成绩相挂钩,体教结合,有效推动学校竞技体育发展;适当延长修学年限,相对集中几个专业,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学位课程,拓展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特长学生进入高校和课堂的隐性效益—成为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提高学校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