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直观法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直观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直观法

篇1

关键词:聋校 体育教学 直观法教学

前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早已成为涉及安全、心理、卫生、保健、社会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尤其是对聋生而言,他们能够全面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小,而听觉所带来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极有可能带来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如何利用聋校体育教学,促进聋生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发展,提高聋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满足每一名聋生的自我发展需求,早已成为聋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以下笔者就目前聋校体育教学中的直观法教学,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1. 直观法教学在聋校体育课堂的应用作用

1.1 利用直观法教学,可以为聋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体育是一种集身心于一体的协调运动,它能够让人们在运动中增强体魄,缓解压力,同时也能让人们在运动中增强集体归属感,提高自信心。因此,如何在体育运动中,挖掘人们的潜在能力,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早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发重视,而聋生作为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如何做好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已成为聋校素质教育的重点。

而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聋生体育课程质量。特别是通过直观法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初步掌握体育动作要领,还能解决聋生单纯依靠视觉感受,缺乏动作控制能力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自身动作的错误及缺点。例如,教师利用直观法教学进行鱼跃前滚翻示范时,教师应先通过完整、正确示范,为学生演示鱼跃式前滚翻的整套动作,让聋生在思维上,对运动技巧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现象,即:摆臂、跳起、腾空、手触垫、低头、含胸、身体向前滚动起立,这时,学生在做起来就能够初步认识和掌握动作技术的要领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动作时,示范动作不宜过快,尤其是特别复杂的动作应该尽可能的放慢、缓速进行,多注重表情与眼神上的交流,尽可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体育运动之上。

1.2 利用直观法教学,可以有效弥补聋生在听觉上的缺陷

由于聋生在听力上的缺陷,以至于大部分生活活动,聋生都是通过眼睛、表情、手语所表达的。因此,即使是十分简单的体育动作,光靠老师的手语比划去完成,对于聋生而言也极大的加重了眼睛的负担,极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体育课题中,如何更好的通过直观法教学,训练聋生的视觉反映,让视觉在运动中起到必然的主导地位,形成感性的认知,早已成为帮助聋生更好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聋生听力障碍的特点,以直观法教学中的示范性、直观性,训练聋生的视觉,通过眼睛的学习,互相促进,完善作用,在运动技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寻求最佳的指导,以做到及时改正与完善运动技巧。也由此体育训练,增强视觉能力,从而补偿聋生听不见的缺陷。

2. 进一步完善直观法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2.1 充分利用幻灯片,提高聋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不可能依靠简单的手语和示范动作,就能让聋生做到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依靠动作上的直观教学,更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花更多的时间、费更多的心思,利用视觉、思维上的直观教学,传授聋生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幻灯片的制作中,体育教师可将一项复杂的动作技术,通过简单形象化的小人图形式画在幻灯片上,并标上图解说明。在播放幻灯片的同时,配合教师必要的手语讲解,为聋生形成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从理性的角度上,引导他们在实践课上按照幻灯片上的技术要领、顺序、结构去完成动作。例如,在讲述田径蹲距式跳远的技术理论教学时,可根据实际运动中的动作要领,先后顺序,将田径蹲距式跳远落实到幻灯片上,将踏起跳板跳起;身体腾空,两臂上举,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在后;身体在空中继续上升至最高点,两腿形成弓步;身体开始下降,并起跳腿向摆动腿靠拢;身体在空中逐渐下降,起跳腿靠拢摆动腿、身体收腹屈体,使膝接近胸部;身体在空中继续下降,并且身体稍微展开;脚触沙池,身体下蹲,减缓冲力;停稳于沙池中等,以上一系列动作要领,形象生动的反映在幻灯片之上。以达到反复放映,生动了解的目的。

2.2 充分利用电视、电影教学,增强聋生的体育常识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竞赛。因此,每一种体育竞赛势必都有着自己的竞赛规则。尤其是目前多媒体教学的高度普及,更是为聋校学生的可视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条件。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体育比赛的短片、录像、电影等多种多媒体手段,使聋生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观看体育赛事。达到进一步开拓聋孩子视野,扩大知识面的目的,从而更好的配合日常体育教学。例如,聋生在观看一场排球赛的教学录像片时,赛场上分别有两队的运动员在进行比赛,同时,在球网的旁边还站着主裁、副裁,通过裁判员的手势指出动作犯规(如球从甲队击向乙队,接触了乙队员的手臂后出界,裁判员用打手出界的手势判定为界外球,并判甲队发球。),这样用手势配合运动员的动作,既具体形象,又直观生动,很容易被聋生通过视觉的观察而学会。并学会自己以后在排球比赛时知道怎样才可以得分,完成体育比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聋校体育课堂中直观教学法的应用,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利用直观法教学不经能够有效促进聋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强健体魄,还更能够促进聋生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发展,弥补听力缺陷所带来的机体不足,帮助聋生建立自信心,更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在聋校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早已成为完善聋生素质教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正霞,李国柱.有效的体育干预与高校聋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 2007

篇2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1爱国主义是法制教育的关键内容

1.1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枯燥生硬,不能和语文课文脱节。教师可通过词句篇章的分析讲解来阐释爱国主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感染。这是由语文学科文道统一,“授业”与“传道”并举、并重的规律决定的。那种脱离社会现实,空洞照搬爱国主义理论,死板说教,将自己狭隘理解的爱国主义思想强加给学生,甚至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对立起来,这些做法都是极不可取、极其错误的。

1.2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1.2.1记叙文讲读中结合人物形象分析渗透记叙文一般通过人物形象刻画来体现主题。要把握记叙文主题,必须分析人物形象。只有借助栩栩如生的人物去感染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受到熏陶。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仅要分析人物做什么、怎样做,还要分析人物为什么这样做。例如学习《》一文,不仅要分析在献身的一刻做什么、怎么想(“直起身来,伸开双臂,猛虎般扑向那个机枪的喷火口”),还要分析能这样做的目的和动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学生不仅从感性上感知英雄形象,还要从理性上把握英雄行为的本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1.2.2诗歌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渗透

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不少,其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很好地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的,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有歌颂爱国将领民族情感的,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有表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情怀的,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课堂学习这些诗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思想感情的同时,要启发引导他们迸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热爱之情,从古代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身上汲取精神,从而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洪流。

2找准切合点,课堂教学主,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很多,如《彩色的翅膀》、《八角楼上》等侧重于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幸福是什么》、《落花生》等侧重于渗透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遵纪守法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以达到二者的自然融合。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时,我们可以抓住“烈火在他的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的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中的“一寸”、“一声”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理解烈火烧身时,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这样做。引导学生理解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标。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渗透点。我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明白:咳嗽一声或动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那么“我们整个班,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从而提出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浅显却又深奥的道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论证。这样通过引申拓展,引导学生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不能怎么做,对学生进行了遵纪守法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3通过语文教学构建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体系

小学语文课文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意识、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注意了选文的现代意识和生活气息, 注意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要求与培养

3.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文中, 关于科学与发现的文章并不仅仅是科学成果的介绍, 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认识规律、发现规律、发挥合理想象、学会科学思维。并且赞颂那些为了祖国科学事业甘于奉献、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等,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做出贡献, 引发他们进行深刻地思考, 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3.2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

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是现代教育与课文选文崭新而又十分迫切的课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健全, 对我们国家稳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文有人间天平等话题, 选取了有关古今中外法制建设的文章, 力图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 以及课后练习与单元语文活动的深化、引导,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让学生从小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

3.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意识

课文注意发挥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的特长, 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课文用“真诚的心”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 用“自强不息”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 用“温暖的记忆”“情暖人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用“神奇的大自然”“人类的伙伴”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 树立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观念, 并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这些, 有力地引导了学生摆脱“小我”的束缚, 懂得为人、做事、处世的基本道理, 具备公民的基本素养, 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参考文献

[1]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论教育与审美人格的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

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二、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我发现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使课上教学省力;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

其次,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容量,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教学重点,浅化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加快,并且节省了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节省了课时,相对增大了课容量,突出了各部分知识的连贯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2.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3.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篇4

职业性体育就是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其注重的是在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局部身体素质、实用体育技能、健身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性体育意识。因此,高职院校为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应从学生的职业特点出发,进行体育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性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1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1.1高职院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劳动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生产进一步向自动化、电气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前大负荷的体力劳动也逐步被局部的小肌肉群参与的小动作所取代,劳动者局部肌肉、关节的重复操作的强度不断加大。久而久之,就会使部分肌肉发达而使其它肌肉萎缩。

1.2学生从就业的压力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随着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的日益重视,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外,更多的考虑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电力企业、机械工程类企业等要对招聘人员进行职业体能考评。高职毕业生在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良好的职业体能无疑可增加就业的竞争力。

2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2.1坚持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的目标体系;要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树立“终身体育”、“主动体育”的观点,激励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2坚持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原则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素质、体能提高,能力、习惯培养,方法、技能的掌握,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紧紧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形成职业体育教学的特色。如,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采用“两至三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专业中主要学习两至三个有显着作用的项目,以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还要选择几个相关项目进行训练。这样既符合职业发展需要,又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把体育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方向,教会学生掌握各种与职业特点相符的实用性身体训练方法。

2.3实行调整教学大纲革新教材内容策略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后的工作环境,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在实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各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体育教材改革,要结合职业院校特点,逐步实现教材的现代化、多样化和娱乐化。由于不同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不同,不同职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不同,因而形成的职业病也不一样。在选编教材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教会学生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和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同时,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运动创伤的预防、运动中的医务监督、健身效果的评价方法等等,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结合体育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用于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2.4实行适当延长体育教学年限策略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状况是,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三年级即停止体育课。笔者认为应从高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在一、二年级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体育基本技能基础后,三年级可增开体育选修课,每周1~2小时,内容应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体育教育为主,这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后参加工作均有很大的益处。当然,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体形、骨骼、肌肉和内脏等变化较大,心理方面也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早操和课间操、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例。

3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方法

3.1 围绕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现代社会职业门类繁多,分工精细,各具特色。在体育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分析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有哪些体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重点发展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如机电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主要有锻工、铸造工、车工、钳工等,劳动的特点是全身参与运动,体力劳动强度大,固定重复用力,蹲、弓、立姿势都有,要求从业者有很好的上下肢的力量和耐疲劳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选择轻器械体操练习、杠铃、哑铃练习,健美肌肉练习、健身跑、走等内容,重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人体的协调能力。

3.2 结合劳动技能,进行模拟性教学

每一种职业劳动,就呈现一定的外在形态,都有特定的技能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研究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以体育为手段,进行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如建工专业的学生,今后在职业劳动中需要抛接砖块等物体,在体育教学中可借用排球垫球的技术进行模拟训练,排球垫球时的基本姿,用力方向,顺序与之相似。练习时,在保持垫球基本姿势的基础上,把臂击球改为手抛球,为了更近似抛砖的动作,可把排球改为突心球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培养泥瓦工的劳动能力。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 组织管理 乒乓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154-01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践中,通过对组织管理过程的分析,归纳出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组织管理的三个要点。

一 组织管理要促使学生“想学”

1.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组合与形成乒乓球选项班集体

要点分析:在选项教学开始前,将选项的项目内容、教师任教情况、每个项目的内容、教学场地器材等情况公示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运动项目选择,教师再对学生的选项情况进行调整。此时的调整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到学生本人,以商量的方式与其进行协商,特别要注意身体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满足他(她)们的要求,并指导学生完成选项。

操作提示:本轮(高二阶段)选择开始了,项目为篮球、足球、乒乓球三项,我们按照“年级体育课”组织形式来进行选项教学。本年级三位教师每次进行三个项目,高中阶段进行三轮选项。由于乒乓球是室内场地,设施较好,篮球和足球都是室外场地,学生选乒乓球的较多,远远超出乒乓球场地的承受能力。为此,笔者以照顾身体运动能力较差(重点是女生)的学生为理由,与学生进行协商,求得学生的理解与认同,进而形成选项教学班。此时的选项教学班都是学生认同的,都是学生自己经过反复思考的结果,符合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利益。

2.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将乒乓球学习与自身生命发展相联系

要点分析:为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乒乓球的学习,需要学生认识到学习乒乓球的价值和意义。为此,需要将乒乓球的学习与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必然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自身身体发展的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一旦认为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从中感受到与自身生命发展的某种联系,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操作提示:第一次课教学中,在教师对技术动作没作任何要求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乒乓球练习。当学生对乒乓球有了一定体验的基础后,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乒乓球的学习与自身生命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必然的联系。讲解的主要内容有乒乓球运动的简介和特点,特别是乒乓球运动项目对学生生命发展和完善的意义。如乒乓球对健身的作用,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身体;对目前学习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视力有较大的帮助;乒乓球作为国球,可作为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手段。

二 组织管理要围绕学生“乐学”进行

体育教学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惰性,积极参与并保持适合于体育学习的身心状态。良好的身心状态需要建立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之上,并从情绪体验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感受,这就需要围绕学生的“乐学”来开展活动。

1.形成规范的教学常规:增加有效的练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益

要点分析:课堂教学常规是选项课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选项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场地器材相对稳定,因此,选项课教学常规有别于其他课型的教学常规。在其课堂教学常规设置时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如何提高练习的有效时间、如何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进行练习等要素。在常规的形成过程中,每次课要有重点,要一项一项地去落实,对重要的常规要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有这种常规。

操作提示:针对乒乓球教学的特点,设置两方面的常规。第一,课前常规。一是自带球拍(因乒乓球技术动作的精细化对球拍要求较高,经常变换球拍对掌握技术动作不利。在第一次课时,就建议学生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自备球拍)。二是整理着装(由于乒乓球选项班女生较多,目前广州地区高中阶段女生留长发的较多,要求课前将长发扎好)。三是每个选项班设一名班长,每个自然班(原自然行政班)设一名组长并设技术骨干若干。班长、组长管理考勤纪律、常规活动,技术骨干协助教师指导学生(主要是陪练)。第二,过程常规。例如,到达教学场地后立即热身(与乒乓球练习相应的准备活动,由学生自主完成,不统一做准备活动),课的开始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只需出示教学内容与本课学习目标及要求。又如,多种形式的集合站队形式(如听讲解、看示范的站队)、器材的收放等常规。

2.教师热情地提前候课:让学生因感到亲切而形成积极的情绪状态

篇6

关键词:继续教育;专题式教学;一纸开卷;考核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人才培养已经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牵涉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考核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考核不仅是检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尺度,也是指导教师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的依据,更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传统考核方法的利弊

(一)闭卷笔试考核利弊

1.心理压力大

闭卷笔试考核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学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公式。而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大多数人年龄偏大,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强于记忆力,对与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岗位有关系的知识点兴趣较高,愿意去记、去背。而对关系不大的知识点很难产生兴趣,认为学了没有多大用处,平时上课时听听还可以,如果采用闭卷笔试進行考核,容易产生反感情绪。此外,这种“一考定终生”的考核方式,还容易出现作弊等违纪现象。

2.死记硬背效果差

学生只看重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搞通宵战,疲劳战,而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甚至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背题、套题、猜题上,虽然也有不少学生能通过考试,但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收获很小。

3.重分数,轻能力

学生只看重分数的高低,而不在乎是否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不在乎动手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而没有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创新等综合应用能力。

(二)开卷考试利弊

继续教育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考核方法是开卷考核,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考核方式。虽然该方法可以减小心理压力和负担,避免学生花费过多精力去背诵概念、公式和定理,避免夹带纸条作弊的风险,但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复习时不用心,致使掌握的知识深度不够,本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没有掌握,考试时,遇到稍难的题目就急于翻书寻找答案,不去独立思考,考场一般比较混乱。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开卷考试,但真正能将所学的知识深入理解并能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学生却很少,开卷考试没有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

(三)大作业(论文)考核利弊

大作业(论文)考核是继续教育最初采用较多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该方法比较灵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个题目或一个范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选做一题進行深入研究,主要考核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考核,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文献或借助网络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有些学生不认真,存在应付的心理,大作业(论文)是东拼西凑完成的,只是电子文档的简单堆积,没有主动去思考,更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这种考核方式也很难检测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三、军队院校继续教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有针对性,根据部队岗位任职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所谓:仗怎么打,兵怎么练,课就怎么讲。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部队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就讲授哪方面的内容。要紧紧围绕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继续教育是针对部队岗位需要而進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别于学历教育,它更偏重实践性,更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继续教育相比学历教育,学生会有更多的实验课程,操作课程和参观见学的机会。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研讨交流、实装演示和现地教学等方法。

四、继续教育专题式教学“一纸开卷”式考核方法探讨

考核应该成为促進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考核的方法与考题的设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激发潜能,有利于促進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客观、公平、公正的氛围与环境,让学生在备考和考核的全过程中能够主动获取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以岗位需求为牵引的继续教育,在考核方法上应该不同于传统的学历教育,要从传统的知识考核到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的转变。考虑到继续教育的特点,可以采取“一纸开卷”式的考核方法。

(一)什么是“一纸开卷”式考核方法

所谓“一纸开卷”式考核方法,指的是在考前一周左右,任课教师发给学生一张印有“××××考试专用纸”字样的空白纸,并盖上任课教师的印章或签上任课教师的姓名,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师上课时的讲授内容,归纳总结出重点内容,考试时带到考场作为参考。但是强调归纳总结的题量不能超过发给的那张空白专用纸,而且必须是由学生本人手写,不允许复印或打印,如果发现有复印或打印的,一律没收,做零分处理。

教师在出题时,除了要有必须掌握的原理和公式外,要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和要求,除了教师发给的那张纸可以参考,不允许私自夹带其他任何纸条,严禁交头接耳。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将那张个人总结的“专用纸”连同试卷一起上交,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复习的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

(二)“一纸开卷”式考核方法的优点

1.减轻压力,促進复习

“一纸开卷”式考核法可以减轻学生复习的压力,不必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上。同时允许学生将自己复习整理的基本概念或公式写在“专用纸”上,考试时带入考场。学生在选择知识点和写在“专用纸”上的过程,既是一个全面复习和自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对重点知识的梳理、归纳、提炼和总结的过程。该考核方法不仅能促進学生主动复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于没有闭卷考试的思想压力,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背题、猜题,摆脱了应试教育的负担,学生就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不仅有助于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進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从考查学生能力的角度讲,

“一纸开卷”式考核方法更适合继续教育专题式教学。

篇7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发展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价值取向的含义

何谓价值?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其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和性质,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空间;二是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及其能满足自身需要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实现事物价值的外在条件,它决定了实现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期望空间或更进一步说价值取向,既是可能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由人来控制的、影响价值大小的环节。从认识角度而言,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也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课程实践的指导性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的取舍、价值判断的信仰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师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在贯彻教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教育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类别的体育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了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自己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判断及相应的带有稳定特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非同步性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聚类性特征。我国教育改革前的历史时期内曾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注重纪律培养”、“注重体质发展”及“技术主导”等多种取向的形成、发展和占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主流即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的阶段性影响,在相同或相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中其教育价值取向又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同时,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调整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曾经主导过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已显滞后,与现在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这些教育价值取向的过分注重仍然在不同类别的体育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用与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相一致的理念对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影响作用,如教师自身的年龄、性别、学历、教学经验、运动经历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及课程标准、计划和教材、学生的体育需求变化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较大的影响。以往就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论价值取向的认识是不全面和系统的。而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引导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效果。

篇8

关键词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内科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6

多媒体直观教学在内科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是指通过多媒体将图片、视频演示、Flas等具体形象展现出来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动静相兼、视听结合、直观性极强的特点,能使微观的现象形象化[1]。其在内科学教学的作用如下: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素质相对较差,理解能力欠佳,我们采用文字配合相应的图片、视频、Flas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讲述“满堂灌”的单调教学模式,通过声音加影象,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浓厚。②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内科学的临床表现多而复杂,学生在没有到临床实践之前,往往只能通过对书本文字的死记硬背来记忆,记忆时间短暂,很快遗忘,即使教师加上肢体语言的讲解,学生往往也是难以理解。如果通过多媒体插入图片、视频、动画等方法,可以使得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譬如,在讲解心肌梗死的支架介入治疗时,学生通过文字难以理解,如果在多媒体中插入Flas,将放支架的过程演示一下,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了这个难点,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并且记忆时间长且牢固。③提高教师备课兴趣与教学质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课采用的方法及讲授的知识如果一直不变的话,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将会感到备课无兴趣,讲课无激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但可以在网上搜索新的医学信息,开拓视野,上课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同时又能第一时间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兴趣与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在内科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列举与理论相关的临床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内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如下:①引导学生学习,开发学生思维: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授课的内容选择典型的病例,在讲解一个疾病之前,先列举一个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病例,并提出与讲解内容有关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起到引导作用。其教学意义在于受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开发,“鱼”“渔”共授[2]。②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理论知识:由于学生未接触过临床,单纯讲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能理解,往往听课有疲惫感,如果插入与讲解疾病有关的病例,既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又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③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典型病案,这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到临床实践中查阅资料扩充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新动向,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所选病例进行课堂设置。

多媒体直观教学联合案例

如果将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联合应用,就是将案例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使得案例更加直观和生动,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增浓,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记忆深刻。如先放一段剪辑好的案例视频:某一病人在活动中突然感到胸痛,手放在胸口上面,脸部有痛苦的表情,紧接着提出问题,“这位患者发生了什么?”进而引入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在讲到处理措施时,可再放一段视频:患者经立即休息、口含硝酸甘油、深吸气咳嗽的措施暂时缓解心绞痛的发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对所放映的病例进行认真讨论,教学能够互动,学生思维得到了启发,加强了学生的记忆,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曾对两个班级的不同学期在内科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不含案例的单纯多媒体教学(对照组)和多媒体直观教学与案例教学联合应用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组)。经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以均数X±S表示,组间经t检验,两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媒体+案例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小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以其兼具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优势,目前在中职教学中基本已普及应用。临床案例插入疾病讲解中的作用,也已经被大多数的内科老师所认可,但案例若仅仅靠口头描述,不够直观形象,不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将临床案例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开拓了老师的视野,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尤其对目前卫生学校普遍素质较低的学生,更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途径与方法;

作者:刘美萍

一、科学地调整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学是由行政管理的基本范畴和原理所构成的逻辑体系,这些基本的范畴和原理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和丰富,因此,行政管理学的内容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学派不同教科书,有不同的体系。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运用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并获得在实践管理领域中分析、解决问题与实际管理的能力,我们必须注重行政管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建构。具体说来,要突出以下四方面:

1.授课内容要精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分支越来越细,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来精选教学内容而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一般说来,教学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学生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同时,还必须突出该门学科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2.授课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行政管理学的体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这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要迅速地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反之,如果讲授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授课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

行政管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因此,教学内容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既要用行政理论去解决我国目前行政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要教会学生一些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方法,如领导艺术、选人用人的方法等,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和改进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角色转换教学法

为了克服课堂上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局面,在授课中,对于一些非重点、热点的章节或就某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前提下充当一回教师的角色。这样做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2.案例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学科特征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必要。因为大学生一般没有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要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实践,并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法。要推广并成功开展案例教学,我们必须建立中国的行政管理案例库,而且案例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所选案例应尽可能地贴近我国现实,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应摈弃那种一味运用国外案例的做法;二是所选案例最好是一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组织单位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专题研讨教学法

专题研讨教学法在国外许多著名的大学中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就行政管理中的某个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研讨过程中,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好胜心理、尊重需要都充分地表现出来,而各种新颖、奇特观点的提出,激烈的思想交锋,会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在研讨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丢;二是必须进行总结和升华。

4.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景,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景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当然,这种方法在进行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因为模拟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找到有实际政府工作经验的教师做指导,对模拟的效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国外常见的做法是招聘政府官员,尤其是政府高级官员来做兼职教师,我们对此可以有所借鉴。

三、加强行政管理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比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总共20多年的时间,对某些学校来说,时间更短,而作为其核心课程之一的行政管理学也同样如此。这就使许多学校科班出身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师比较缺乏,有许多教师是半路出家,对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甚精通,甚至是现学现卖,因此,行政管理学的教学一开始就留有缺憾。为了提高现任教师的业务素养,可以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修深造。进修深造的具体方式很多,可以是一般进修,也可以是访问学者,还可以是读研究生。二是下派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

另外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行政管理学的教学队伍。特别是一些高学历、理论功底较好的领导干部,他们有理论、有实践,聘请他们作兼职教师,对于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10

1.实训基地(硬件)建设问题。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训教学基地是法律职业技能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是实施实训教学计划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基地。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校外实训基地是依托行业特色对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其职业技能养成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2.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软件)问题。通过对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了解,发现有些院校根本没有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有些院校虽然建立了却没有严格实施。由于学校管理和制度的缺失,教师和学生也对实训环节采取敷衍的态度,其实效就可想而知了。实训的质量基本上靠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自律,使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3.实训教学的考核问题。从对学生实训严格要求的教师那里了解的情况是,教师进行实训考核时都感觉到左右为难,原因在于学校对实训教学一般都不采取与理论教学一样的严格的评分制度,实训教学的考核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且考核一般都让路于学生就业等情况的需要。这样做的后果导致了学生的不重视和教师的不认真考核,实训教学就这样流于形式了。

二、法律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1.制订实训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学校应该制订比较具体的实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各项具体技能的训练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实训方法和手段、实训效果的测试与鉴定等。同时学校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实训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翔实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对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有一个切实的和可操作性的阐述。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订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与法律专业总体教学计划的关系,特别是内容衔接和时间的合理分配等;二是实训教学计划中综合计划与专门计划的关系。

2.鼓励教师编写实训教材。在法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技能训练作为主干课程予以合理安排。现实中的问题是实训教材的匮乏,教师苦于无一套成熟的实训教材进行实训教学,从而导致了实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校应采取与理论课教材相同或对等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实训教材的编写和创新。

法律职业教育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坚持兼顾法律职业伦理的原则、观照法律生活实际的原则、训练法律职业技能的原则、反映法学理论研究动态的原则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3.建设实训教学队伍。法律职业技能实训教师队伍可以分为专任教师和特聘教师。专任教师由法律职业院校的教师构成,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从事法律实践活动、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特聘教师是法律职业技能实训教学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它是对专任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特聘教师主要来源于法律实务部门,由实践岗位的专家、能手构成,其主体主要是知名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及律师。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是很理想的,可以充分运用合理的教师资源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但实践中仍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特聘教师一般都是兼职,他们由于本职工作的需要,在时间和精力上与对学生的实训指导存在着工作和教学时间上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如何解决,还有待学校的实训教学管理者思考。

4.建立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情景仿真化、功能实用化、管理专门化的原则,以真正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校内的模拟法庭、模拟监狱、模拟劳教所、模拟侦查室等都可以作为校内实训场地,用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语言技能和社交技能等。

5.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前指导教师要安排好实训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实训期间要与学生经常联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固定联系制度,学生要向指定的指导教师汇报实训情况,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