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矛盾观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矛盾观的知识

篇1

孔子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声”、“放郑声”等观点。然而在孔子和弟子们编纂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却大量收录了郑、卫两国的爱情歌曲,其中不乏大胆和火辣之作,不得不让人觉得带有些“”的色彩。对反映男女爱情的歌舞《关雎》,孔子还大加赞赏说,“洋洋乎盈耳哉!”这让许多音乐史学习者和研究者迷惑不解,孔子对“郑卫之音”的观点岂不矛盾

郑国和卫国居民原为商朝遗民,因此可以说源于这一地区的郑卫之音是保留了商音乐的“前朝遗声”。

周武王进取中原以前,商和周的音乐文化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之中。商文化的各方面都较周发达。当时在周的宫廷中,音乐还没有“商”音。周把此音从商拿来己用,因而叫做“商”音。从出土的编钟与甬钟也不难看出,商的音乐水平远远高于周。据考证,卫地已有些简单的歌谣曲和今天 “小调”的滥觞 。《诗经・国风》凡一百六十篇,绝大部分是民歌,而郑、卫两地民歌合占六十篇,达三分之一强,在数量上是第一。郑卫音乐这种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地位,是它后来能广泛流传的内在因素,这也是它继承了商音乐较高水平的音乐传统的结果。

《国风》中记录的郑、卫两国许多爱情歌曲基调健康乐观,感情真挚而强烈,没有丝毫忸怩作态的痕迹。它们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纯真质朴的感情和热情奔放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从侧面反映了郑卫之音的艺术风格。郑卫之音有着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难怪《战国策》载:魏文侯对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那么这里的古乐是什么呢?就是指周礼乐制度中的雅乐。

“雅乐”起源于西周,是统治阶级用于宗庙朝廷的祭祀、典礼音乐。其风格慢而单一、枯燥。在西周,“雅乐” 有着特定含义的概念,它所指的只是“周音乐”。既包含有“周族”的意义,也包含有地域的意义,是出于巩固其种族统治的需要而在全国颁行的,同时也是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的有效手段 ,因此“雅乐”是因政治而存在的。

“雅”字,意思为“正”,不是美或悦耳。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商音乐是雅乐竭力排斥的主要对象。《周礼・春官・大司乐》有载:“凡建国,禁其声、过声、凶声、慢声。”所谓“、过、凶、慢之声”,主要是指商音乐。这一点,《荀子》关于“审诗商,禁声”一段也可与之互为佐证。

尽管周把郑卫之音等新乐(实为前朝遗声)极力排斥在雅乐之外,但由于雅乐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新兴地主阶级享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郑卫之音(商音)艺术水平在雅乐之上,所以雅乐中还是逐渐挤进许多郑卫之音。雅乐所使用的乐器、演奏方法等物质技术手段方面吸收了商音的已有成就。而且雅乐这种吸收越来越多,并最终随着周政权的瓦解被新兴的郑卫之音等新乐所取代。所以,“乱世”成就了郑卫之音,而不是郑卫之音导致了乱世。

孔子在其编纂的《诗经》中毫不犹豫地把郑卫两地的爱情诗歌入选 《国风》,但却又说 “郑声”、“放郑声”,这种自相矛盾的思想显然不是大思想家所为。而且《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会见以而闻名的南子,可见他没有把男女关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那么,孔子为何要批判“郑卫之音”,说 “郑声”、“放郑声”呢?孔子出身于贵族,生活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他一生极力维护周室统治,对于礼乐制度尊崇有余,对制定礼乐制度的周公更是仰慕有佳。当他看到郑卫之音侵入到雅乐中的同时,也看到了周朝统治奄奄一息的局面,他是何等痛心!雅乐作为周朝的统治工具和象征,是容不得其他音乐的侵入的。因此,他禁不住发出“恶郑声之乱雅乐也”的慨叹,还愤愤地说“郑声,放郑声”。查阅字典,对“”字的解释首先是过多或过甚。据有关专家考证,这里的“”是针对郑声过分侵雅乐或雅乐中郑声过多而言,而不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放郑声”也是说要把郑声从雅乐中赶出去。

篇2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问题、对策

1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价内容

1.1知识型员工的特性: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他们与传统的员工不同,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较强创新精神等特点。这个群体员工的个性特点主要有:首先,掌握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其次,深知自身价值来源于所掌握的知识,对自己专业的忠诚度往往会高于对组织的忠诚度;第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愿望;第四,成就感较强,愿意接受挑战性工作,需要拥有较大的自与决定权;第五,较易重新选择职业和岗位,发展的空间与选择的空间都比较宽广。

1.2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内容构成:知识型员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自身),对绩效产出的要求和关注内容各不相同,心理预期表现也有所不同。总的看,可以归结为对工作成果的关注、工作行为的关注和个人知识、能力的关注。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价内容,应包含三个方面,即基于工作产出的成果指标、基于组织文化和氛围的行为指标、基于知识和能力提升的积累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参与绩效评估的主体,应涵盖直接上级、同事、服务对象(或工作关联者)、所在的组织和员工自身。

2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绩效指标与员工绩效指标关联度不高:根据厂绩效管理体系要求,公司下达的次年利润指标、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指标和费用指标等,通过年度组织绩效会议和工作研讨会,每年年底分解到二级单位(部、车间、中心),形成各单位的年组织考核指标;各二级单位依照管理层次再具体分解到班组、技术组,最后分解到相关员工,形成员工的年度绩效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部分知识型员工的绩效指标,在制定之前缺乏有效沟通或面谈,也缺乏与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导致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关联不紧不密。

2.2绩效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实现考核目的,绩效指标必须明确、可衡量,要求能量化的完全量化,不能量化的尽可能流程化。但在实践中,员工绩效计划偏重于定性和日常工作,考核指标比较模糊,难以进行定量考核,再加上知识型员工贡献的知识、技能附加值难以量化,给部分员工造成绩效指标完成好坏与考核结果关系不大的印象,导致一些知识型员工制定绩效计划时,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缺乏针对性。

2.3绩效检查难以融入绩效管理体系:上级部门进行的绩效检查与考核,管理责任大多要落实在基层单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身上。由于近年来安全及生产形势变化,各种临时性检查逐步增加,且各项检查的组织和牵头部门各不相同,有的是独立进行,有的是联合检查,相互之间沟通不太充分,检查内容及发现的问题也难免重复。结果是,一些从事基础工作的知识型员工面对各种检查经常感觉疲于应付,对五花八门的考核结果也感到无所适从,难以有机融入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之中。

2.4绩效考核结果激励性应用不够:按照绩效管理体系目标设计,绩效考核结果主要用于员工评先选优、岗位调整、培训、晋升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核目标设置不够清晰准确,考核结果往往是定性描述,难以准确反映员工的真实绩效,也很难把奖惩直接与考核结果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强烈成就需求的知识型员工,缺乏能够满足个性需求的绩效考核结果,仅仅依靠简单的物质奖惩,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持续进取的积极性。

2.5适合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办法相对单一:在厂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中,虽然对一般员工和知识型员工从目标设计、绩效管理过程以及结果应用等方面都做了区分,但管理思路与知识型员工特性联系不紧,管理方法不够丰富多样,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指标上,知识型员工的行为考核指标比一般员工降低10%,业绩指标提高10%(知识型员工行为指标结果占总结果比例为30%,业绩指标占70%;一般员工行为指标占40%,业绩指标占60%),单纯的比例调整还难以反映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与较高心理预期。另外,绩效计划制定及结果运用,与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得也不够紧密,知识型员工难以通过绩效管理来识别上升空间及晋升阶梯,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加强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对策建议

3.1鼓励和支持知识型员工参与制定绩效指标:制定绩效指标时,要明确知识型员工的岗位职责,使其充分了解所在岗位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管理权限以及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求知识型员工参与到绩效指标的任务分析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确自己在完成组织绩效中所应承担的工作任务、需要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关系以及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整个组织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等等。由于知识型员工理论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强,无论在制定年度绩效指标还是月度绩效指标时,都会将个人绩效指标和组织绩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有序参与对于企业制定绩效管理指标很有帮助,有利于企业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绩效指标计划。

同时,知识型员工的直接上级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将组织绩效目标与个人绩效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明确的任务;任务预期的结果及时限;达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相互的协作关系及可供知识型员工使用的物力、技术和组织资源;评定绩效的标准与考核实现;以及针对评价结果设定的下一步行动措施和奖惩等。经过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充分酝酿、多次沟通,有效解决组织绩效目标与员工绩效目标关联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

3.2科学设置绩效考核体系:结合目前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要探索建立更加适合知识型员工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

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模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型员工的特性,以及各项特殊心理预期,设立涵盖以结果为导向的成果性考核指标、以尊重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成长性指标、以培养对企业忠诚度为核心的态度指标,以及行为指标和各种临时指标,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其中,成果性指标要兼顾到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充分考虑到员工各利益相关者期望,以及与知识型员工充分沟通基础上达成的;学习成长性指标则充分考虑到通过个人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积累的同时,对其他员工或同事的指导与帮助,同时结合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和需求,增加对能力提升的考核;在态度指标中,以对企业忠诚度考核为核心,兼顾到对团队协作以及业绩工作积极性的考核;临时性指标中,将各类临时性的考核结果,根据重要性等筛选归类。

3.3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据国外研究结果,知识型员工关注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人成长(占总量34%)、工作自主(占总量31%)、业务成就(占总量28%)和金钱财富(占总量7%)。按照需求层次理论,运用绩效结果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时,要运用物质激励手段,更要考虑到满足知识型员工对获取尊重、成就感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有限的自主奖励范围内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同时,注重增加“隐性薪酬”,即给绩效考核结果优秀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的表现奖励措施。如为完成工作提供各种优越的便利措施,外出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宣传报道等),协助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建立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个人表彰等。其中,结合知识型员工自身特点和职业规划的需要,提供培训机会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调动把握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提高其自身能力,为职务晋升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3.4加强绩效管理专项培训:

篇3

一、理顺知识结构

哲学常识的知识结构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人生价值观等几个部分组成,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又自成结构体系。其中,唯物论是讲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其主要原理结构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及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辩证法是讲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包括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三大部分;认识论由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论的辩证法两大部分构成;人生价值观主要结构包括集体主义价值观、人生的真正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其中,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几部分;联系的观点包括普遍性、客观性、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几个部分。发展观包括运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几个部分。这就是哲学常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知识结构,对于整个书本就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样对于一些具体的知识要点就容易理解了。

二、理解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学好高二哲学常识,首先要理解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要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做必要的听课笔记,对重点内容反复阅读记忆,对于书中的原理应结合实际事例加以理解。其次要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一一对应关系,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主观与客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量变与质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掌握这些一一对应关系,对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一种一一对应关系要引起重视,即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一一对应。哲学上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如: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掌握材料题的答题方法

篇4

1.说命题

教师大都参加过校单元考、期中期末考的命题工作,我们要明确一些命题的原则,揣摩命题者的旨意。例题围绕“社会主义义利观”这一反映时代要求的主题,以材料交代内容为新情境,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说解题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一般有以下5个环节。

认真审题。审材料,例题的材料是文字材料。总共两句,第一句讲义利观是不断发展的。第二句分析三个不同时期的义利观;审设问,相对材料,设问显得更重要,例题题型是“材料如何体现观点”。

回归书本。明确本题考的是哪一模块,哪一单元,哪一课,哪些考点。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高中政治必修模块四第三单元的知识第九课的矛盾观点,其中主要原理有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依分答题。根据题目提供的分值来选择考点,组织相应要点。例题分值为12分,且只有一个设问,应组织3~4个要点,依据材料体现的内容及层次。答案应要点化,要点要段落化、标注化,层次非常明确。

重视条理。先回答什么后回答什么,要使人一目了然。例题第一句分析义利观的发展,可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考点。第二句讲到不同时期的不同义利观中“义”和“利”的分析。可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来分析。第三句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义利观,可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第二层含义”这一考点。

联系材料。这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例题的设问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答题时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说明材料如何体现观点,当然也可先回答理论后联系材料,说明材料正体现这一观点,笔者更主张后者的表述。

3.说“题外话”

所谓“题外话”,就是对以后教学工作的启示。

夯实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复习考点知识的基础上,站在宏观的角度提炼出主干知识,即重点的、在教材结构和知识结构中起骨架作用的知识,深入分析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主干知识串联成知识链,这样有助于提高复习的实效。

培养能力,加强反思。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从而提高高考复习备考效果。

篇5

一、教学构思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政治教材必修4《哲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通过本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属方法论的要求,在全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主要内容及解析

要明确教学内容,对立统一的实质就是矛盾分析法。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意义、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含义、矛盾分析法的内容就是指要识记相关含义,能够区分相似概念。理解并会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就是指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2.教学难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难以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及其方法论的运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二者有相似的概念。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其中关键是选择适当的例题进行比较分析。重点要让学生掌握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以及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二、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即“复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内容”。

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情境导入: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问:为什么老人的马丢了,邻居觉得很倒霉,老人却不以为然呢?为什么当丢失马带回了骏马,老人不觉得高兴呢?为什么儿子摔断了腿,老人不悲伤,反而觉得有可能是一种福气呢?

答:老人第一次丢马,却带回了另一匹骏马,因而是福气。虽然拥有了新的骏马,但是儿子却因此摔断了腿,但正是因为摔断了腿,因而躲避了征兵,保全了性命,因而是福气。

教师:中国有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跟上面的故事其实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从哲学的角度讲讲其中的道理。

讲授新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板书: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

(1)含义

(2)地位

(3)意义

教师提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解决以上3个问题。

2.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3)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4)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

3.统一的认识方法。板书:

(1)两点论

(2)重点论

(3)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巩固新课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师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列出。并请一个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2012高考中关于该部分的真题解析

1.选择题

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哲理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歌颂爱情,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部,故①项正确;无论哪个民族的何种形式,对爱情的歌颂都为世人所接受,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所以②项正确;③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所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故第4项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定位:必修3、4:文化的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等。

2.材料题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1)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的观点。 答案: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2、该网民的观点指出了微博健康的一面,看到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忽略了其不健康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

3、对微博既要看到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又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还应该认识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回相互转化。解析:本题的最大特点是自选原理,在唯物辩证法范畴中,看似有较大的自由度,但分析材料可知,其实,本题还是有很大的限定性。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网民对微博作用的认识是积极的,但忽视了微博的消极作用,因而是片面的,一点论的。材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哲理,也可以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评价材料中的观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抓主流的同时,不能忽视支流,因为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上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的目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节课的瑕疵。主要有以下几点:

篇6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正确态度,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重要条件。

1 教师对学生抱有真诚的期待,相信绝大多数同学能学好数学。给学生以期望,结果会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这种“期望效应”有利于“学”,更有利于“教”。

2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学习中,会出现成功、受挫等各种情况,造成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为此,教师就应该相应地利用表现、激励等手段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注重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激发动机。让学生从成功中认识自己,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3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使之成为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这样,既有利于“学”,又有利于“教”。

其次,全面了解学情,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基本前提。

1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只有明确对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而解决传授水平和认知水平的矛盾。

2 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这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还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特别是章节的开始及新课题的引入或知识点的连结。从而解决好传授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

3 了解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使二者协调起来。数学中数形概念、算律和定理,对学生来说,这些认知活动依赖于具体感性的经验。但要形成一定的认知观念,教学中必须以“事实”的基础进行抽象。知识掌握水平是认知结构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4 了解学生的智力操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水平之间的矛盾并使二者统一起来。智力活动水平是智力操作方式的综合运用,同时又作用于智力操作方式。可见,要了解并指导学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也是解决教与学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所必不可少的。

第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内部动因。

1 培养非智力因素,使其转化为学习动机,以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挥其激发功能。

2 培养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的个性意识倾向,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维持学生的学习,发挥其启迪、定向、引导的功能。

3 培养非智力因素,注意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之成为调节学生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发挥其强化的作用。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还要求学生对数学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身看成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注重学生在人格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四,运用启发式教学,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根本原则。简言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在教学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引言,还是概念、定理的教学,不论是例题讲解,还是复习巩固,不论是哪种教学模式,还是哪种教学方法,都运用启发式教学,从而全面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1 教师怎样教学生去“想”。

(1)精心计划、合理选择、恰当设计“想”的情境。

(2)运用合情推理,依据学生心理探索的顺序,教给学生“怎样想”。

(3)精心选择模仿性、规律性习题,加强掌握“想”的规律。

(4)用“默想与出声想”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

2 启发应“导而费牵,开而费达”。

(1)用创设情境去激发引导学生探索前进。

(2)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和时间。

(3)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不要强制学生的思维流向。

3 运用多种形式的启发,进一步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1)运用目的启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运用问题启发,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3)运用直观启发,调动多种感观的协同活动。

(4)运用形象启发,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 私权 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的现实困境

知识产权矛盾日益激烈。随着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表现形式—知识产权矛盾。知识产权为资本家变为“知本家”提供了合法的根据。占有大量知识资源的“知本家”在知识生产和竞争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势,知识产权所导致的垄断使得知识产权的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了矛盾的产生和升级,具体表现为:智力劳动者与投资人之间的矛盾;知识生产者与运用者之间的矛盾;知识分子两级分化的矛盾;知识产品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不断升级,难以调和。知识产权私权化膨胀是促进知识产权矛盾升级的根本原因。知识产权矛盾与其他资本主义矛盾在其产生的根源、矛盾运动的规律、矛盾的本质属性和调整原则等方面均有相同之处。知识产权矛盾并不是知识产权领域特有的现象,应当将其置于资本主义矛盾这个更为广阔的领域里进行分析和思考。知识产权矛盾的特点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传统知识产权理论确立的以私权为核心的利益平衡机制无法有效协调知识产权矛盾。知识产权的矛盾日益激烈,反对知识产权霸权主义的思潮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升腾。

知识产权赖以产生的道德基础开始动摇。任何法律都是以反映和维护一定主体的利益、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为内容的行为规范系统,知识产权制度也不例外。所有的知识产权理论都在试图告诉我们:知识产权的立法宗旨是既要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又要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使用,从而实现对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保护。这种表述足以使人们相信知识产权作为私有财产权在道德层面具备充分的理由。然而,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联系的,脱离不开资本主义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它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表的是少数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私益。知识产权诞生的社会根源决定了其立法目标难以实现。在美国,小孩子荡秋千的方法都可能被注册为专利,可以自由使用的知识资源日益匮乏,每个公民随时面临着侵权的风险。高额的著作权使用费使得人们对待盗版行为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甚至使用盗版产品不会承受道德谴责和非议。昂贵的专利药品使人们不解,到底是人的健康权重要还是药品专利人的个人利益优先?随着知识产权垄断导致的公共利益受到严重侵犯,人们开始怀疑知识产权的立法目标是否只是知识产权权利人用来欺骗社会公众的幌子。

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受到批判。近年来,国际知识产权体制的负面影响备受关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在发达国家的主持下产生,由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政治等一系列手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支付大量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先进技术,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自由受到限制。就知识产权的直接贸易而言,知识产权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其次是欧盟。发展中国家虽然加入了关贸总协定知识产权协议,但其知识产权保护应该以本国的现实国情为依据,而不是盲目依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基于此,反对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呼声愈加高涨。

重构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设想

构建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平衡保护机制。建立在资产阶级私益基础上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开启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由于这种知识产权的对私益性的更多关注,对公益性的轻视甚至忽略,导致了当前知识产权格局的局限性和失衡性。例如,在美国,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公共知识的供给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由于对私益的强调,特别是对资产阶级一己阶级之利的强调,在国内法范围内,知识产权法成为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更隐蔽、更深重地奴役的新工具,在国际法范围内,知识产权是产生技术垄断和知识霸权的内在根据,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其帝国主义霸权的重要武器。

篇8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method in real terms;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with an objective basis; of the three links; dialectical thinking three-step process of reasoning;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integrated with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nature of what is "objective reality of the Road is also the reality of governing body ".

关键词:分析 综合 客观现实

Key words: analysis synthesis objective reality

作者简介:贾程程(1985.2),女,辽宁丹东,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哲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技伦理,女性与科学)

金先生的《知识论》提出:“所谓科学方法,即以自然律去接受自然,或以自然律为手段或工具去研究自然。……所谓利用自然律以为手段,就是引用在试验观察中所用的方法底背后的理,以为手段或工具。”按照冯契所说, 既然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过程, 那么, 所谓“ 方法” 自然就不仅指取得“ 知识” 的方法, 还包括达到“ 智慧” 的方法。作为主客观连接媒介的方法,事实上就是客观对象内在的原则。方法之所以能成为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矛盾的工具或手段,正是由于方法本身就是客观对象内在的原则,方法无非就是以客观现实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冯契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第九章)

分析与综合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种方法。分析是把所要认识的对象分解成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即,方面、特征、因素、阶段,而后分别加以认识理解;综合是把用分析法所分解开来的所要认识的对象各个部分,以原有的面貌重新整合起来,继而形成对所要认识的对象的整体的认识与理解。

辩证思维的分析是理性认识高级阶段即理性思维阶段的分析。这种分析是矛盾的分析,即分析的对象的本质、对象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矛盾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揭示出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再通过辩证思维的综合,把分开的几个过程重新整合成原先的模样,把对象的各种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按期内在联系结合成矛盾统一体,从而揭示出事物全面本质的综合方法。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曾经指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过程具有“开始”、“进展”、“目的”三个环节。在黑格尔看来,这是纯思辨的运动。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所以具备这三个环节,正是由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和人类认识的辩证法所决定的。

首先,从客观辩证法――事物内部的矛盾看,任一事物的发展,都经历着其内在矛盾的产生、展开和转化三个必然环节。

其次,从认识辩证法――认识的矛盾运动看,任一完整的认识过程也要经历三个环节;从事物的现象和错综复杂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把握一个领域的原始关系,这是第一个环节;接着,在反复接触实践的过程中,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展开为一定的理论体系,较完整地再现事物的整体,这是第二个环节;最后,理性认识汇过来指导实践,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认识与对象的一定程度的统一,这是第三个环节。人类认识运动就在这三个环节中循环往复地向前发展。

最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通过认识的辩证法反映到人脑中,才形成了概念的辩证法。概念辩证法即思维的矛盾运动,作为客观事物和认识运动辩证法的反应,也必然具备相应的三个环节,这就是分析综合相结合的三个环节。

恩格斯指出,“世界上的一切归纳法都永远不能把归纳过程弄清楚。只有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才能做到这一点”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8页。这就是说,要概括出普遍有效的一般原理,根本途径就在于把归纳与矛盾分析(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领域的时候,要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无知变为有知,使我们不了解不认识的对象变成我们了解的认识的事物,需要运用某种物质的手段以及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于是在探索认识的过程中,方法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手段,它是一座架起主观与客观之间中介关系的重要桥梁。就是靠着这样的桥梁,媒介,我们化无知为有知,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进而也就掌握了具体真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化学教学;矛盾;唯物辩证思想;普遍性 中学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到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无不蕴涵着矛盾、辩证唯物的思想。高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部分年轻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这种思想的教育,走进了形而上学的误区。在客观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客观性,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它们的变化过程是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若有意识地把哲学的思想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其深刻理解,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的统一。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观点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在化学世界中,变化多端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堆积结合成为分子。这些分子又能分化成原子,发生种种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还存在化合和分解的矛盾。当人们深入到原子内部进行研究时,又发现原子里存在电子和原子核的矛盾。在原子核里,也存在着矛盾,如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的矛盾、中子和反中子的矛盾。质子和反质子的矛盾等。中子、质子、电子及其反粒子等又叫做基本粒子。事实证明,基本粒子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存在特殊性。总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粒子中都存在着矛盾。

再比如,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变化是有规律的。但F元素又是特殊的:只有F没有含氧酸,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以及在所有卤化银中只有氟化银易溶;在所有的卤化钙中只有氟化钙难溶。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理解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又要牢记其中的特殊性,学规律又学差异。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所造成的“困惑”,更有利于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化学思想,感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观点的应用

在众多矛盾中,其中必有这样一种矛盾,它在诸多矛盾中起领导和决定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就是次要矛盾。在遇到问题时,要找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来解决问题。

原子是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失去一个电子会使原子的质量减少,但一个电子的质量太小了,失去一个电子对整个原子的质量损失不大,所以就变成次要矛盾,所以同一原子的原子和离子的质量相差不大,如Na和Na+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23,如果我们抓住次要矛盾不放,就会走入误区。

所以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就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一旦解决,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笔者将这种思想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受益匪浅,使学生正确的考虑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量变到质变”矛盾的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会使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使事物的本质发生改变。

还有一个对高中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练习题:关于向盛有一定量的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的实验现象描述及分析:当n(AlCl3):n(NaOH)>1:3时表现为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试管内的成分为AlCl3,Al(OH)3,NaCl;当n(AlCl3):n(NaOH)=1∶3时,表现白色沉淀达到最大量。再继续加入时沉淀将逐渐减小,当n(AlCl3):n(NaOH)=1:4时沉淀完全消失,溶液成分为NaCl,NaAlO2,H2O。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转化,并在不断的分析过程中绘制沉淀坐标图,那将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上述例子可以深入挖掘教学中“质”与“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证实质变导致量变规律的真理性。

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思想的应用

既然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且可以相互变化,因此,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另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的本身之中。教师若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教学中将会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无机物和有机物、碱和酸、金属和非金属、氧化和还原、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解和结晶、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酯化和皂化、共价键和离子键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本身要有了解,还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树立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所以说,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素材,恰当地运用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辩证的观点,并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秦莹.哲学史简明教程.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王德胜.自然辩证法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马宏佳.化学教学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海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化学教学.琼州大学学报,2002(3).

篇10

一、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之时设置认知冲突

数学教学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我先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计算比赛。

A组:

325+167+75 428+165+35 128+205

B组:

724-43-57 535-(135+70) 600-304

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加法的简便计算,于是做A组题的同学明显算得快。我故意表扬了A组。A组得到教师表扬后,B组同学当然不服气,他们感到不公平,开始愤愤不平……教师:那么,减法有没有简便计算呢?……(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特色、也非常实用。因为教师巧妙得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探究减法简便计算的欲望,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在新旧知识的分化之时设置认知冲突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搞单干,受教师指示的被动学习。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分化点,主动设置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形成学生跃跃欲试的态势,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计算比赛。

62.815×93+62.815×5+62.815×2

7.201×107-7.201×3-7.201×4

2.81+4.28+7.17+5.72+9.136

A组用计算器,B组不用计算器。显然这几道题不用计算器较快一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计算器肯定快而且准”主动转向“为什么会输”、“怎样才能赢”的思考上来了。

三、在新知识的形成之时设置认知冲突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在教学中把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再在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的意义。面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思路开放。有的说,表示把1块地平均分成3份,有这样的2份;有的说,表示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3份,有这样的2份……我由此追问:“怎样把同学们的说法统一起来?”通过由放到收,引入了单位“1”的概念。接着,我步步“相逼”,先让学生说的意义,再说的意义,从而引出了“平均分成若干份”“有这样的若干份”,最后顺利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上面教学片断中,教师层层递进地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由零碎到完整、由局部到整体、由模糊到清晰。

四、在生活经验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处设置认知冲突

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时头脑中已经存在大量、丰富的生活经验,它们是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同时,学生的经验中有些可能是错误的、与科学概念相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日常的知识经验,从那些与科学概念矛盾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从生活走进数学,创设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社会的问题,矫正生活中错误经验的教学的最佳时机。

例如:在教“中位数”时,我是这样设置认知冲突的,屏幕演示 某次数学考试,小芳得到78分。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 小芳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阅读了以上信息。你认为小芳所言她的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一定属实吗? 可以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也可以对你的想法自行验证。

(学生活动,争论激烈。观点碰撞频发。)

生1:我认为,既然小芳的成绩78分比全班的平均分77分还多出1分,就说明她的成绩确实是班里的“中上水平”。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吗?

(小部分学生表示同意,一部分学生表示不赞同,多数学生尚未思考清楚没有表态。)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太一致。

(在老师的预设之中)

生(齐):是的。

师:我们就先来说说你们所理解的平均分(77分)在班里相当于什么水平。

生(众):中等水平。师:按你们的理解,高于平均分就应属于中上水平,低于平均分就应属于中下水平。

生:应该是这样。

(学生认为“平均分”与“中等水平”是等值的,连持反对意见或保持沉默的学生也转变了态度。)

师:果真是这样吗?想不想知道小芳班里考试成绩的真实情况?

生:当然想!

(急于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师:那么,就请看吧!

(屏幕演示)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 1个100分, 4个90分, 22个80分。1个lO分 1个2分。

师:有什么想法?小芳的成绩在班上实际排列第几?

(营造的情景带给学生巨大的认知冲突。)

生:倒数第四。

师:以你们刚才的观点,就等于你们认可了一个倒数第四位的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水平”?

从而引入课题。

五、在直觉与客观事实的矛盾处设置认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