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相关工作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经济相关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经济相关工作

篇1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创新管理机制精细化管理

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开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围绕 “三争一创”目标,深入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锐意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力争先,着力探索“项目质量最高、资金使用最优、工作特色最多、开发效果最好”的响水农开之路。

2011年,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被省开发局表彰为“2011年度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我们推行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盐城农业综合开发》内刊在全市介绍;创新的工程管理监管体制,得到省市开发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4月,省局专门发了《江苏农业综合开发》内刊在全省专题介绍响水经验,响水农业开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已初具特色,实现新的突破。

一、全面推行“三权分离”,进一步理顺项目精细化管理体制

2011年,我县率先进行规划、管理、监督三权分离的试点工作,进行管理机制创新。开发、滩涂科作为业务科室行使项目计划、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工程移交、管护等规划职能;新成立的监督管理科行使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计划执行等管理职能。

1.项目立项实行公示制、竞争制

省市选项通知下达后,由开发科、滩涂科负责项目的选项、立项工作,选项坚持“规模开发、实用开发”的思路,坚持”生产优先、群众意愿优先”的原则,贯彻“开发工作为生产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方针,向社会公开选项程序和要求,实行公示制;公示后,由各镇区、企业、合作社按开发部门要求选择项目区、编制项目规划,向县开发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经审核过关的列入县级项目库,由县开发领导小组根据“项目效益、项目区干群积极性以及是否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开发效应”等作为选项原则,进行积分选项,根据积分高低择优立项,选项全过程坚持做到公开透明,通过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区为创造精品工程建立有利的外部环境。

2.项目实施实行公开招投标制

项目的实施由开发科、滩涂科负责,项目的实施坚持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暂行办法》和市招标相关要求进行工程招投标,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首先是采用比选的方式选择专业的招标机构进行招标;其次是取消报名环节,采用网上公告、网上出售招标文件等方式,确保整个招投标无一投诉,其程序和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受到省局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个好的施工队伍为创造精品工程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我局将按照招投标的有关管理规定,扩大招投标范围,对工程设计等环节进行招投标,争取招投标全覆盖。

3.项目监督实施多元化的监督制

对项目监督,有局监督管理科负责,对于工程监督,我局采取多元化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一是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委托专业的监理公司进行专业监理;二是通过局新成立的工程监督科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三是聘请各项目区的老党员、老干部作为群众监理,配合监理单位监督工程质量,公布质量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举报的质量问题严格审查,坚决整改;四是委托县审计局对工程的数量、位置、造价、质量、资料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跟踪审计,通过跟踪审计加强项目监督工作;五是设计单位对照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参与工程验收,评估项目效益,通过效益评估对项目实施监督;六是工程实行交叉验收机制,通过工程交叉验收进行监督。

二、全面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项目精细化管理手段

1.落实施工管理“八项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2011年,我县从制度建设入手,出台了《响水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工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质量监理制、项目经理负责制、工地例会制、资料与工程同步制、履约保证制、分时分段考核制、项目审计制、管办分离制等八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努力创造精品工程建立制度保障。

2.强化立项及建后管护制度

为进一步通过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局已制定并进一步完善项目竞争立项制度、工程建后管护及经费使用制度、施工单位工资发放保证金制度等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规范项目的建设行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为精品工程建立制度保障。

3.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报账程序,项目完成后,及时提交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审计报告、支出凭证,县级验收后,及时办理报账手续,规范项目管理流程。

三、全面把握“三个重点”,进一步提升农业开发水平

1.坚持科学规划,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围绕“一般项目上规模,高标农田出精品,黄河故道见特色,垦区配套现效益,产业项目呈典型”的总体开发思路,坚持集思广益,力求项目“百姓受益、专家认可”;坚持科学立项,力求项目“长久受益、有利发展”;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效益发挥,力求项目“做出特色、凸显亮点”,规划立足实际,适度超前,从源头保证我县的规划工作符合响水实际,逐步规模连片, 2011年度选项工作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2.坚持按规划施工实施,全程管理精细化

我们严格省市县有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坚持按规划施工,按图施工。一是对照规划,一一核对工程数量、工程位置、工程布局、工程编号,保证规划工作的严肃性,施工过程中发现规划不到位的地方,及时与规划人员沟通,严禁擅自调整工程位置、工程布局;二是严格按图施工,对照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施工说明,严禁擅自改变工程质量标准和工程等级,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存在问题,必须由原设计单位进行校核验算后作出修改通知,施工单位按照修改后的设计进行施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修改。

3.坚持交叉验收,把好精细化管理最后关口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我们坚持严把质量关,2011年,我们实行县内二次交叉验收,即管工程建设的相关负责同志和业务科室只协助而不参加验收,由县财政、审计、开发、设计等部门及中介机构组成2个工程验收组分头验收,在一次验收后,再进行二次交叉验收复查,有效杜绝了工程验收中现象的发生。验收组对工程质量独立评判,工程管理部门负责验收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整改结束,仍由原验收组复验,整个验收过程闭路循环,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篇2

关键词: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54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而做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和解决,以保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1 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革新与完善,总体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低,不仅制约着农村农业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也难以保证利益协调与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1.2 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农业经济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而现阶段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对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但还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监督体系,导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中,规章制度内容与相应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1.3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

许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存在着综合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相关知识以及管理知识都有所掌握,然而多数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知识体系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综合素质与能力相对缺乏,加之多数管理人员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意识不强,导致管理工作难以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经济形势相适应,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2 加强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与时俱进,加快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为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必要手段,只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跟上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才能扫清农业经济发展路上的障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和国家也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当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立足现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指导农业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加强监管,保证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到位

为了保证农业经管理工作的切实规范落实,还需要尽快建立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管理需求相适应的配套监管体系,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监督与管理,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利益分配不均,管理不规范,以及违规操作的行为,予以查处并及时纠正,要严格监督农业经管理工作中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类不规范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3 以学促管,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快完善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和渠道,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高校方面主要是开设农业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通过系统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方面,可以借助社会教育机构提供成人教育资源与课程,既可以作为人才自学的途径,也可以作为现有队伍成员再教育的有效措施,兼顾农业经济与管理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由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M成的优秀工作队伍,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以科学完善的教育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总结

本文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着手,就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进而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引言

农业是当前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目前国内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功能不完善。在电子商务时代,构建经济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过程,是当前我国研发技术人员正在不断探索的过程,网络平台的功能还不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工程,系统的一个体系下可能有多个分支系统,管理建设复杂,系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会造成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的功能有缺陷,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

(2)缺乏专业技术过硬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同时由于促进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还不足,吸引的研发人才更要具有创新能力,创造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技术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保障道路[1]。目前,我国已经培养出一批这样的创新型人才,但由于日益增长的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现在的人才数量还远远不够,人才缺乏带来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3)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缺乏管理标准和规范。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技术体系的建立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型,但经济信息化管理还缺乏准确的标准和规范,造成了新开发和引进的技术与早期的技术不能良好的兼容,严重桎梏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脚步。同时,管理标准与规范的缺乏,给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国家对农业经济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3在电子商务时代,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加强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致力于系统的升级。国家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加强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做好平台的数据库更新工作,针对实时的经济管理状况快速做出数据分析,形成有用、可用的信息资源,并针对农业发展的实时状况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为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创新思路,开发创新的信息化系统。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加入农业经济咨询服务模块,促进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2]。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运营环境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对经济管理信息化运营环境进行规范,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透明化,使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2)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运用需要先进的技术人才。国家要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在现有的人才基础上引进新的人才,加强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依靠现有的科技和教育水平,最大程度的为科研人才提供硬件设备支持,鼓励科研人才进行实践和创新。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核心。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熟练掌握农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业务技能。加强信息化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国家应当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人才积极参与信息化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国家对于信息化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培训机制入手,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当创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良好发展环境,打造一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3]。

(3)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规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在电子商务时代,规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让经济管理符合管理标准,减少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想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机遇,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经济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经济管理服务网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促进当前阶段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经济行业的有机融合,对经济管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规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4]。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应当从农业的发展需求出发,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管理视角,为农业发展度身定制信息化经济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篇4

农业经济方面的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通过本次研究不难发现,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等不让忽视的问题。为此,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时候,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积极的发展农业经济始终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以保证农业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最终的管理效果,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增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2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信息化与人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它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但是,当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时候,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较少。同时,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还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既懂信息技术,又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无法提高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2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

农业经济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全面性。但是,在当前农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十分明显的管理不够全面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农业实际生产等环节,相关的管理十分不到位。例如,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会侧重于对农业种植环节的管理,以尽可能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但是,关于农业产成品后期加工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应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但是,农产品后期加工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管理不够全面,缺少对部分农业经济环节的管理,也导致整体管理效果不佳,并影响到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

2.3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采用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模式,并允许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成分存在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对不同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制度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也缺乏对应的完善体系。这样一来,便导致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缺少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导致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于是,严重的管理制度缺陷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

3农业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在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支综合水平较高、强有力的管理队伍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通过上文的分析也发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十分明显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以及认识水平相对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在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做好宣传和引导以及培养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指导其不断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水平。并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胜任本职工作。其次,改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福利水平,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企业的优惠力度,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之中。另外,加强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学科的建设。指导高等院校结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实际需求等,合理的进行学科设置、课程设置等。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之中。

3.2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模式

以往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时候,管理思维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大多是应用产量扩大策略。通过上文的分析也了解到,在当前农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十分明显的管理不够全面的问题,对食品安全等的关注程度不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等越来越强烈。3.3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各种信息技术开始逐渐深入到社会不同领域之中,并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来。在发展农业经济以及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积极的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通过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引导传统型农业经济不断向着知识型农业经济以及产业化农业方向进行转变。

4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不难发现,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等不让忽视的问题。为此,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时候,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菜琼.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1).

[2]赵丽霞,胡翠琴.关于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

农业经济方面的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

摘要: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信息化之路发展。本文主要立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探讨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信息化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以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科技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普遍推广和应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1、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1.1农业市场与生产要素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产品、生产资料。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给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信息,而且还能给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从而提升农业市场的针对性,继而为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农业科技与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以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因为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实现,需借助农业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和传播,只有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农业资源信息化的主要原理就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等,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服务。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推进信息化建设,但是信息化水平低,系统不完善,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低,这些问题严重限制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网络资源建设不完善,许多农民虽然也开始使用手机和网络,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较小,而网络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村地区的网站访问量不足。同时农业信息资源配置不足,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农村地区的信息设施建设更多关注在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了软件开发和信息资源更新。农业网站上的信息多是为满足职能部门需求设置和更新的,而真正的信息使用者,如农民、个体经营者、企业、中介组织等无法从网站上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从其他网站上转载过来的时事新闻,能够充分反映农业科技发展、市场发展方向和当地经济发展政策的信息较少,其中具有地方发展特色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上述问题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发展,限制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3、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库。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经营主要依靠传统的运输机械和人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机械设施已满足不了当下的农业生产需求,给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制约性。由于人民群众的资金力量比较小,政府方面应给与扶持和帮助,建设信息化作业区、加大信息机械的使用培训,打破信息化建设人才匾乏的局面,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发展,在推进信息资源的创建及更新方面,应当首先从农业管理部门出发,统一建立信息资源库,促进农业经济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方式,推进农业经济信息的集成,推进涉农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兼容。同时农业信息还需要从采集角度出发,从农业信息数据中充分挖掘农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资源,推进信息采集工作的发展。

3.2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体系。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在对农业划分的基础上之上,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主,提供农民需要的服务,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在生物工程方面的使用、栽培方面的使用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使用、精细化测土配肥服务以及作物营养的区别诊断、定向式农技培训服务等,以便相关管理人员查询与参考,继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铺设好道路。

3.3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务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素养,是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务农人员进行定期或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培训,以及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指导,并且对务农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的考核,以便全面提升务工人员的整体信息化建设素养。同时,还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人才发展战略,利用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基本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及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系统开放,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3.4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相关部门应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并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对病虫害技术、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规划与管理等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做好粗耕、机耕、移栽、免耕等试验,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然后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使农民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树立轻简节本理念,掌握农产增值点,提升其对农业种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济增长;会计模式

在我国现代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需要进行转变,体现出更加专业化以及产业化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农村生产模式的协调性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传统的管理人员仍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农林牧渔业,难以实现科学会计模式的应用以及生产的基本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会计模式会反映出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具体特点,它包括销售、生产、经济等领域。为了深入探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与会计模式之间的影响和联系,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1]

一、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提高现代农业收入水平方面也存在几个具体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现代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农民的辛勤劳动密切相关。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模式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和支持。客观地说,中国直接从事农业耕作的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个现象导致在农民在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吸收方面的速度比较慢,也难以及时了解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导致农业科技的推广以及指导脚步缓慢,产生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生产阻碍。

(二)农业生产条件和企业环境不合适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体系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状况。但是,从历史上看,从长远来看,作为农业的基础,中国仍然是民生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相应的生产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目前,生产条件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大量地区将出现生产条件不适合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此外,某些农业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这导致该地区种植的农产品尽管农民付出了很多劳动,但仍不能很好地满足该地区的土壤需求。获得的收获并不高,导致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农业的建设。[2]

(三)农田管理以及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已经带动了农业GDP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生产消费,但是实际中会计管理以及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为农业的生产带来了较多的扩展。一些地区存在减产以及亏损之后,没有采取合理的会计分析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导致没有了解到亏损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甚至产生连年亏损的现象,严重阻碍了相关地区农业经济建设以及发展的具实际脚步。

二、农业经济增长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一)农业企业会计的有效发展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对农业企业的会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应当了解到,会计监督是能够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基础。但是目前在农业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会直接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方面能够重视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组织以及内部产品的供给调整策略进行优化,基于会计监督来实现这些工作。除此之外,在农业企业经济支撑能力方面能够实现经济行为的有效管理以及监督,会反映出农业企业的财务情况。通过对农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整,有必要了解农业企业的真实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其日常经营活动,确保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好工作,有效提高效率。[3]

(二)农业经济的增长需要会计作为基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进行农业需求核算,需要对现代会计模式进行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结构逐步调整,整体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生产规模已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新格局。从客观上讲,无论是工业化还是专业化,都需要按照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来进行。同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的优势地位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在现代农业经济增长和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方式的变化将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做好农业区域环境的监督管理,保证有效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式。

(三)农业经济增长需要准确计量会计成本以及支出在现代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对于会计成本和支出也会产生相对应的变化,因此将其作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尤其是近些年来,城镇化以及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占用率在不断调整,导致农业的 生产受到了相对应的影响。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解到农业区域的种植面积正在不断下降,同时土壤的质量也在下滑,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产量以及质量。在新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支出的成本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对农业生产的支出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农业经济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从而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农业经济增长前提下的会计模式国际化与改革

(一)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提高会计模式以及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农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增长模式也产生了相对应的调整和丰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领域改革过程中的内容提供了良好基础,包括农业原料采购,生产成本确认和销售确认。在丰富这些内容时,我们需要满足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以及国家规范和标准。与此同时,还要求能够基于会计模式来做好农业生产和销售等多个方面的费用管理工作内容的确认。除此之外,确认农业生产销售成本后,要确认具体的农业经济事项,做好农业资产的摊销和管理,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方面的客观需求。[4]

(二)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上,保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农村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也会对农业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作用。目前农业会计的从业人员水平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特点,一些农业生产企业的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会计从业资格和从业经验,但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体模式和特点并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到农业会计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要求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农业的发展需求来加强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农业企业配备一支更加专业性的会计人才队伍,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方面的客观需求。

(三)在农业经济增长迁移上实现会计审计以及监督工作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对会计的审计和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会计审计和监督,可以更好地帮助农业企业确定实施的所有权和责任,防止农业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和应收账款的提取来掩盖相关信息,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短期利益。通过会计核算、审计以及监督工作来对农业企业的实际信息的正确性进行了解和核实。同时,还需要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来有效管理有关报表,公开信息,帮助有关人员了解农业企业资产的现状,并做好相关投资管理工作,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加强在农业企业会计审计和监督工作,加强合作和协调建设在农村地区,我们可以达到最好的会计审计和监督效果的前提下成本最低。同时,对于一些小型农业企业来说,不设置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设计以及监督工作;而针对一些规模相对比较大内部体系健全的农业企业,然后我们需要完成会计审计和监督的市场需求通过内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以确保会计审计和监督的实际效果。[5]

四结语

总体来说,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对会计模式产生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它需要建立科学的会计模式的客观反映相应的管理优势和特色。另外,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目标,购买和销售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实现农业财务评价体系的建设,对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实现全面性的监控和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会计目标,达到会计经济管理的最终效果,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闫桂权,何玉成,张晓恒.绿色技术进步、农业经济增长与污染空间溢出——来自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证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1).

[2]向敬伟,李江风.贫困山区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

[3]张亦弛,代瑞熙.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3).

[4]邹嘉琦,董雪艳.管理会计视角下的新型农业信息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6(9).

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经济管理

在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开展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改善农村地区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有效提升地区居民生活品质[1]。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应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要求。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1.1形成现代化的经济体制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利于助推农业经济规范合理发展,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中独立、分散的经营方式,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以及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效果。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工作重点。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奠定坚实基础[2]。

1.2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科学指导

就实际而言,农业生产经营者普遍是中年人。很多农业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化培训和教育,缺乏理论指导,实际生产中仅依靠祖辈多年流传下来的经验开展工作,极少存在懂技术的专业化人才[3]。缺少对市场的调查和预测,即便开展市场调查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如此一来,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受到直接影响,也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开展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提供农业技术、经济知识等作为支撑,定期对农业生产人员进行现代化技术的宣传和教育,帮助他们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帮助他们有效预测市场动向,制订符合现实需求的销售计划,可以提升生产者经济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步伐[4]。

1.3清除农业经济发展阻碍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交通不便利,不仅给居民出行造成困扰,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5]。此外,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农村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很多农村地区不具备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扶持力度较低,加之工程建设等造成耕地面积锐减,使得这些区域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程度限制。应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统筹管理,实现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在满足农产品生产需要的同时,显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从而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弊端

2.1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落后。这一问题直接导致财务设置不科学、收支程序不规范以及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影响,财务管理流程混乱。财务人员容易受利益驱使,出现不遵守财务纪律、白条支出等行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受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直接造成了经济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最终影响经济建设和发展。

2.2工艺设备不先进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给农村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情况看,大型农业自动化生产设备仅存在于少数生产经营者手里,大量生产者运用的技术和设备仍然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人才流失极为严重,农村劳动力水平大大降低,对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造成不良的影响。

2.3缺乏规范化意识

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改善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大意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规范化意识缺失等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方针,但在实际落实中,很多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不够规范、科学。为了促进自身发展,有的部门对管理制度进行刻意放宽,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与实际发展相脱轨。

2.4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并非易事,需要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支持。高素质管理人才具体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具备足够高的理论知识,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计划和方案,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指导。第二,深入了解农村和农业实际发展情况,特别是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影响因素等,为后续提供科学、有效的农作物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第三,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通过对农业生产中技术、设备及人员的管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目的。满足上述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相对偏僻、环境恶劣,很多年轻的人才不愿意投身于农村建设中。同时,农村福利待遇不高,降低了高素质人才入驻的积极性,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受到影响。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3.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区域建设和发展状况,对各类经济资源和发展要素综合考量,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为开展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必要保障。从地方政府角度而言,需要结合地方农业经济优势和特点,制定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指导该地区开展规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将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培育地方农业经济特色,确保管理体制的制定和完善更加规范、合理。

3.2对现有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与改良

针对农业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设备和工艺落后的问题,一方面,要引进高端的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投入农村农业生产和加工中,从而形成工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另一方面,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优化,需要生产经营者具备相关的操作能力和素养,应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经营者综合素质水平,以满足设备和工艺更新的需求。

3.3丰富金融产品

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扶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丰富金融产品。第一,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规模。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经济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效区别开来,避免直接套用城市发展经验。应结合农村实际状况,制定符合地区发展需求的金融策略。与此同时,要加强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第二,加快构建生态农村金融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等进入农村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第三,营造“金融+科技”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运用大数据、信息网络等科技手段,有效提升农村金融功能优势,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质量。

3.4引进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还需要重视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加强人力资源投入,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第一,地方政府要重视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并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例如提高薪资待遇水平、解决住房问题等,改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待遇,让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农业经济建设中。第二,重视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高校教学中配置相关课程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为农业经济管理输送大批人才,真正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发展初探

我国农业经济占据着国民经济主体地位,虽然同工业发展来比起步较晚,但是在改革开放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使得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增多。然而当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亟待改善。

1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农村经济管理方式与经济发展不相符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有效确立及具体实施。但是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上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并没有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得到相继改进,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同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相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我国的部分省市区不科学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依然存有,不但直接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手段的有效发挥,而且也严重影响到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及提高。

1.2农村土地流转现象严重

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农地流转最具代表的三种方式主要有:村集体统一组织调整及流转、农户自由流转和建立土地银行或是转包公司实行的抵押流转。在这其中,前两种在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后一种因自身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少数地区。农地使用权的转包、转让及使用权互换这三种形式成为了农村自由流转的一部分。村集体组织若想进行协调发展,不断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样一来就使得城市用地极为紧张,出现了要将部分农村土地转化一部分给非农用的情况,再加上我国近几年来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土地价格一路飙升,使之当前我国农户开始将土地当作商品和所有财产,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农户不会将土地进行转让,这种行为使得土地的流动变得更加困难。

1.3农业经济管理力度不够

党和国家在近些年出台的文件中多次提及到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并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农业管理的相关指示,但是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其予以高度重视,执行力度相对缺乏,实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农业经济管理者自身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同当前社会形势相看齐,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因此也无法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准确贯彻及落实国家所制定出的相关政策制度,导致其管理执行力度低下;部分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二者关系相混淆,从而导致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视度不够。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研究

2.1农村管理信息化及产业化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在各领域中得到全面应用。在农业经济未来的发展之中,农业经济管理也应逐步朝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将农业生产、具体管理及农业科研成果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收集和处理,以此为农业日常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为农业经济未来的决策奠定坚实基础。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态势越发明显,在我国各省区周边建立多个农产品基地,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农业合作政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也逐步建立起来,随之使得多家服务中介组织相继建立起来,基于利益政策基础之上,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切实的提高了农业市场化,吸引了更多农民纷纷加入到企业之中,切实的提升了农民收入。

2.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模式

我国近几年来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现状导致了其与农业经济发展不相容的现状,同时也使得农村土地流转现象严重,因此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尽快的实施规范化管理,提升财务处理方面知识与规范化。相关部门要将财务管理公开化,具体有以下三点:统一规定将具体日期设定为公开日;要求各个村在交通重要地段或是人多的地方安置固定的公开栏;每笔经费都经由具体负责人来严格把关,依照事先的规章制度进行办事,不能徇私枉法,针对所要具体征用农村占地、补偿费用支付、管理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检查出相应的问题,以便制定整改措施。

2.3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为了加快适应现代化的建设需要,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完善,使农业经济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调,最大限度扫除农业经济发展路上的一切障碍。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我国政府也要加大力度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政府要充分的发挥出宏观调控职能,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大力度的扶持。另外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当的调整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增强农业经济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等,从而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结语

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当中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及社会不断发展下,其增长速度十分的迅猛,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却并无法满足于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因此需要农业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适当提升农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农业科技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从而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梅.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6,(7):127.

[2]王梅.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38.

篇8

随着当前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农业经济也得到很快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有很大推动作用。在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当对所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且选择有效策略将其解决,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有效策略

当前国家及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社会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得到更好发展,应当保证各个方面工作均有序高效进行,其中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当在认清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基础上,利用有效策略改善当前情况,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发展,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

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

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缺乏完善体制。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市场经济虽然得到较好发展,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仍缺乏足够重视,相比于工业发展而言,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而导致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未能够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并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也不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结构。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滞后性,导致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应有执行力度,对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十分不利影响。其次,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而言,由于农村发展建设水平影响,其仍以手工及人工管理模式为主,仍处于传统纸笔管理阶段,虽然当前农业也开始不断引入信息化技术,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有一定创新,然而其普及力度仍比较缺乏,无法使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另外,有些农村虽然有财务信息化设备引进,然而未能够真正使用,很多设备都成为闲置品,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仍选择传统形式,在收集、处理以及整合财务数据方面缺乏较高效率,并且其精确度也不够理想,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发展产生一定制约。再次,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实际情况来看,其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并且综合素质也比较低,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所具备的重要意义未能够充分认识,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未能够对自身知识储备进行及时更新以及补充,所导致结果就是在实际宫工作过程中其执行力比较差。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未能够进行有效管理,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十分薄弱,未能够有较强凝聚力形成,对当前农业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2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对策

2.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形势下,农业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农业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一些具备创新性特色农产品,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为能够使其水平得到提高,首先应当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现行制度中对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相关内容以及规章制度进行补充,以新型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当作重要目标,对创新性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构建,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在农产品发展方面,应当对农产品种类加强培育,使农产品实现多元化,从而使市场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农业发展提供机会,使农业竞争力提高。另外,应当对农业发展设施进行优化,并且对基础设施加强管理,并且应当建立责任问责制度,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增强规范性及约束性。

2.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农村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切实可行计划,与当前实际情况相结合自定出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在资金投入方面可适当倾斜,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快。另外,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应当对信息化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加强重视,对真正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从而使信息化建设及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实现有效结合,使我国农业建设加快。另外,应当对技术人员积极鼓励,使其勇于创新,从而使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相满足的有关信息化技术进行研发,同时,还应当对农民加强教育培训,使其能够将基本的一些农业信息化知识掌握,保证其具备最基本信息化能力。

2.3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形势下,为能够使农业经济管理得以强化,则应当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对于相关财务人员应当保证其持证上岗,并且还应当对相关财务人员实施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不但要包括基本财务管理课程,同时还应当创建计算机培训班,使财务管理人员不但具备财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计算机能力,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为能够适应当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求,应当对电子商务人才进行积极培养,从而使新型农业经济形式得以发展,最终形成更加简单、便捷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使其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结束语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全面科学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认清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方法及策略使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得到改善,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使农业经济向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

[2]刘喜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改革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充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各地政府出台了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惠农政策,并且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监督力度。但是,在农业经济实际发展中,仍存在部分限制条件,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农业技术装备和科研水平较为落后,没有实现合理的资源分配,导致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应抓住根本,立足实际,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而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以上。2020年,我国农业经济增加值已超过8万亿元,占全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25%。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逐渐深入,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管理模式老化、管理人才缺失、管理政策过时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1]。为了精准施策,必须分析并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现存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将农业与经济、自然和科技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农业生产活动,提高种植规模和种植技术,增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专业性,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收益。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帮助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农业经济管理停留在政策、制度层面,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增长与现实需求存在差异,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用体制、机制保障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因为如果体制、机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将直接影响到执行者的执行力和推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1.2农业经济管理者对政策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较低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易操作的指导性管理措施,提出了许多惠农经济政策[3]。在基层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基层农业经济管理负责人重业务、轻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在现实工作推进中没有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甚至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1.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人来具体操作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要求,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在农业经济收入指标中。地方政府和乡村直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太理想,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储备比较薄弱[4],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甚至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无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限制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限制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6个方面精准施策,解决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短板,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1转变管理思维,由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首先,建立现代农业管理思想,深入理解新农村建设中推出的有关农业政策。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融合“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验优势,建立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改变农业经济机构,提升地方农业经济水平。其次,转化农产品生产方式,由简单加工走向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拓宽农业经济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5]。借助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2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和市场化

了解农业经济发展信息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前提。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部署更先进的设备,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为农业机制和管理系统提供适当的支持。各级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区域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6]。地方政府还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通过人才工程加快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化经济结构,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农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知识水平,促进区域农业向更大的产业规模发展。

2.3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技能是提升农业经济的前提。各乡镇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队伍。重视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团队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制度,切实调解矛盾,鼓励农民表达诉求,保障农民权益。要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强化政府的服务和经济职能[7]。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资金的管理,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村集体经济进行清查,对村干部开展离任审计,通过加强区域农业经济治理成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4采取规模化农业管理模式

集体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整合资源集聚农民的力量,实现了集体联合生产,是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扩大规模和提高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相比,农民集体集中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率。同时,集体化生产方便在乡村中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实现集体富裕。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更能迎合市场需要,方便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大型企业将当地农产品作为基础原料,既解决了销路,又提高了农民靠农业生产致富的积极性。

2.5完善人才队伍晋升机制,拓宽人才队伍建设平台

各乡镇要建立干部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为在农业经济建设中表现优异和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才搭建晋升平台,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通过民意测评和层层推荐,将他们吸纳进村“两委”队伍中,继续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对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巨大贡献且工作成效显著的农业工作者,上级组织部门要派专人定期进行考察调研,将这些农业工作者专门建档,以“一人一档”的方式跟进了解。在年终考核后,将表现突出的干部纳入各镇党委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畅通激励和提拔机制,最大程度鼓励农业管理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2.6积极创新管理方法

建立农业专业机构,设立热线咨询电话,结合当前资源,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开发相关门户网站,要求专家学者定期在网上解答疑难问题,为农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平台。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定期农产品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对农户提供点对点的技术培训、现场教学和科技示范等服务,提高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的储备,帮助农户应对突发的农业种植问题,在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必须对农业发展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随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对于推动我国整体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实际上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这与我国农村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紧密相关,因此要想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做好将会困难重重。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求尽快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推动农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将农业发展的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健全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政府出台了很多文件,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因此不能积极配合政府提出的政策与方针,这种情况下很多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加上地方政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的层面上,不能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未建立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虽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但是始终缺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因此农业发展远远比不上工业发展,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不能与农业整体社会结构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缺乏执行力。这对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极为不利。3.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队伍不专业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根本不具备该条件,所以要想更好的展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急需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缺失的问题。我国农村不管是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还是从管理水平上来看,都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所以对经济管理方面人才极度缺乏,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硬伤。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通过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上问题很多,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经济也在逐步转型,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已经与新农村建设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上。所以,农业经济发展不能再继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商家们良心的一种体现。从整体上来看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

2.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

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做好,首先需要在现有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顺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变化要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思想的转变也非常重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及时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成新型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试的转变。此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3.重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明确管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的管理职责与任务,并利用规范的方式管理各项工作。现阶段国家正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这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定期举办农业管理培训及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培训合格才能正式上岗,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使管理人员清楚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了解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4.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并积极从外地引进现代化设备,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视对原料的生产与深加工,切实将原料加工基地规划工作与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做好,进而满足当前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需求。农业龙头产业要重点扶持,加强市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此外,相关部门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化,利用政策指引促进其发展,将专业化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不断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广大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也未得到建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不高,这种情况下必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广大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总之,经济管理必须与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革,最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作者:袁三军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滨.在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7,0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