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

篇1

孙亚年(1991.06-),男,江苏淮安人,现就读于江苏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教育与社会法学。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社会人,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意向主要是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司法实务性工作,是典型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法学专业学生如何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如何在高校本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寻求自身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法学专业;毕业趋向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社会人,而作为文科的重要专业类型的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的是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公司、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法务等司法实务性工作,是典型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在通识型教育人才的培养理念下,研究法学专业学生如何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如何在高校本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寻求自身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背景分析

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相关专业,其中曾一度被认为是铁饭碗的法学专业不幸被亮红牌警告。当前的就业形势本就严峻,而被亮红牌警告,法学专业就业前景仿佛进入了寒冬,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行情更加不被看好。

高等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近几年连续的扩招,使得高校本科生毕业人数一年比一年高。十年前,一个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都有机会进入公、检、法,即使不能到司法机关工作而从事法律实务相关的工作也不会很难。十年后的今天,即使竭尽全力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国家司法机关已经成为不可能。即使想成为一名律师,通过司法考试也成为必须。当前,包括极少数知名大学法学院的法科学生在内,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前景如何值得我们思考。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向大体可以分两类,即法律职业和非法律职业。前一类的学生就业时,即从事法律职业,他们有的选择公检法,有的选择做律师,有的选择去公司企业做法务等,而后一类的学生就业时,即转行从事非法律职业,多是因为在其他行业有一技之长,或是其他的能力突出,能够适应非法律职业的需要,比如,英语能力突出时,选择去外企工作;个人公关能力突出时,可以去从事公关等。这类学生的毕业趋向大体和法学专业无关。我们不做深入探讨,下面我们对从事法律职业的毕业生的毕业趋向做点探讨。

二、法学专业就业趋向具体分析

(一)法学专业毕业趋向之一:律师

律师行业向来是学生选择法学作为专业的驱动力,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律师作为职业,一方面是做律师能在实践中将已之所学加以运用,另一方面,丰厚的收益也吸引着他们纷纷加入律师行业。然后,有关报告显示,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去律师事务所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具体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司法考试制度实施后,律师招聘也要求应聘者具有法律职业从业资格,通过司法考试已经成为在校法学专业学生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是我国目前的律师事务所大部分是合伙制、合作制,注重利润最大化的他们在用人方面注重短期效益,而缺乏长期培养、长效用人机制,没有人才储备的积极性;三是律师行业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许多毕业生经过十多年的学校生活,对直接踏上社会有一定的内心恐惧感,思想准备不足,望而却步。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刚踏出高校大门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即使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获得了法律职业从业资格证,但往往因为缺乏扎实的实务经验,光有空头理论知识,而被律师事务所拒之门外。

尽管困难存在着,从事律师执业仍然是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重要的求职意向。在目前就业压力明显较大的综合社会背景下,法学准也本科生可以考虑去律师事务所,先从律师助理做起,从简单的法律实务工作做起,跟着业务经验丰富的前辈师傅,虚心学习,在点滴中积累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涉外的的案件越来越多,无论是诉讼业务,还是非讼业务,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那么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学好英语,特别是法律英语,即使没有扎实的业务经验,但是突出的英语能力也会为律师事务所锁垂青。

(二)法学专业毕业趋向之二:公务员

国考热、公考热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聚焦的重要焦点之一。公务员历来是应届毕业生毕业择业的热门选择,其不凡的地位、稳定的收入、完善的保障机制、还有定期的培训进修机会,吸引了众多毕业大军投入公考的行列。而每年国家机关,司法机关放榜的职业需求显示,对于法学专业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因此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机关是非常理想的选择。而其中公检法机关对于专业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是法学专业,而且基本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当然对于尚未通过司法考试的毕业生来说,也不是一道坎拦死的,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全面建设,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进一步强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法官检察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提供保障。特别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基层法院建设的需要,法律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因此,我们鼓励毕业生通过公考进入司法机关,在业务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早日通过司法考试,从而迈上更高的台阶。另外,除了司法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直属机构,也纷纷需要法学专业的人才,而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限制要求,也成为了众多公考的毕业的选择。

(三)法学专业毕业趋向之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法务工作

完全专业对口的进入律师行业、或者进行司法系统的公务员职位,只是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一部分。到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法务工作也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项热门的选择,通常,民商法和国际法这样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更大,就业也相对较好,但热门的专业意味着应聘人数较多,竞争也更激烈。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单位解决法律纠纷或是处理实务,也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很好的途径。然后这一类工作和从事律师职业一样,一般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除了要求通过司法考试获得法律从业资格,还要求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实务经验。而对于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着实是不小的困难。一方面,单位需要具有扎实的实务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刚出校门的本科生恰恰缺少社会实务经验。此外,现今的单位越来越多的需要复合型人才,除了基本的法律技能外,还需要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等。因此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多通过社会实践、法务实习或是课外充电来全面完善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经验。

三、结语

以上简要的讨论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其他影响就业的因素,比如地域因素,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往往成为毕业生的首选;比如发挥前景,很多学生喜欢去外企,认为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等。法学专业尽管被亮了红牌,但我们不难发现,就业前景还是很大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面对压力,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做的是扎实地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积累实务经验,而且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自己,强化自己,从而在寒冬中,迎风大步前进。(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自筹项目(C-b/2011/01/26);江苏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JGYB04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2

张凤杰(1993―),女,土家族,湖北省利川人,学生,本科,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体育研究。

(1.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2.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前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综述和分析了提高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同学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对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就业方面和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体育舞蹈,学生,就业,竞争

一、本次论文分析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1.本课题分析的理论意义

随着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暴露,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每年有数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工作。据反映,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项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二、体育舞蹈的起源、传播、分类以及经济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将该舞蹈传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标准交谊舞起源于古代士凤舞,经历了圈舞、对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原舞种、舞步、舞姿等进行规范整理,制定出比赛方法,开始形成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现今已发展成艺术性高、技巧性强的竞技性项目。国标标准交谊舞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到20世纪80年展较快,曾先后与日、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1987年举办首届全国国际标准交谊舞比赛,1991年举行了首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

体育舞蹈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为标准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按竞赛项目可分为三类: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队形舞)。

体育舞蹈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价值,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体育舞蹈大体上可分为自娱、表演、竞技等三个层次,自娱性的体育舞蹈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在跳舞中互相交往,交流感情。

三、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体育舞蹈这项体育运动,便迅速得到普及,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不过十几年,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的广州和上海人会跳体育舞蹈,而大多数人还是在跳八十年代的交际舞,和现在真正的体育舞蹈有很大的差距,知道1986年11月,日本业余舞蹈竞技协会会长山口紫雄先生与中国对外友协联系,举办中日国际标准舞友好赛事,当时中国对真正的体育舞蹈还没有接触过,随即中国对外友协与中国舞蹈家协会联系,把握此次机会促成中日文化交流,中国舞协积极参与此次舞蹈交流工作,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重点培养一批体育舞蹈人才。

为使中国体育舞蹈尽快发展,山口紫雄先生和小林韩寿枝女士亲自来北京授课,培养24对舞者,其中摩登舞12对,拉丁舞12对,这些舞者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大部分来自北京专业舞蹈院团和舞蹈学院。

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曾担当一、二届全国标准舞大赛评审的王镇同志建议,成立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并请贾作光同志任会长。该提议很快得到当时的中国舞协书记处的大力支持。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于1989年初正式成立。

1990年5月,由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在南京市体育馆举办了第四届“压力龙虎杯”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现在我国开始举办承办一些国际邀请赛或公开赛,使中国体育舞蹈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四、本人见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舞蹈已经逐渐产业化,据统计,全国每个省市都有相关教授体育舞蹈课程的老师,健身房和学校还有自己开设的舞蹈班是体育舞蹈老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专项是体育舞蹈,那么我就该学好体育舞蹈,将来有机会教授给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再教给他们的学生,让体育舞蹈事业得以传承。

体育舞蹈专项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核心,它的传播速度已经遍及世界,我很热爱舞蹈事业,不论是对舞蹈演员和教师都十分热衷。在校四年时间里我需要跟随老师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具备好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好拉丁舞和摩登舞还有戏曲身段等知识;还需要具备一些简单的舞蹈编导能力。不过我仍然一直在努力的将自己的专业进一步的提高。对我来说四年的时间远远不够,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同样的,从上述材料中的趋势分析可以总结出,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正缺乏这样类似的人才,在好多中小学中,体育舞蹈这门科目还没有开展起来,就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这种束缚,传承舞蹈的精华,作为一名老师,要敢想敢做,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不容小视,短短十几年时间的转变足以证明它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我认为我们自身就更加应该把自己的底子打牢,将自己所学的舞蹈传授给学生,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出一阵阵体育舞蹈的热潮。

五、分析的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

1.文献法。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和网络资源,搜集了国内外关于体育舞蹈专项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整理,详尽地了解关于高校体育舞蹈专项的核心竞争力,以作为本次统计的起点。

2.访谈法。调查访问有关领导专项老师与毕业生,并围绕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他们视觉下的体育舞蹈专项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分析高校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而提出提升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篇3

第一,就业率。从表1可以看出,法学专业近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均远远低于该届毕业生的全国平均水平,2012届排名垫底,其它届次也仅仅略高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2011届毕业生仅比该年度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中医学类高出一个百分点,却比该年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低近11个百分点。

第二,失业率。该研究将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还没有获得全职或者半职雇用工作的状态,视为失业。包括准备考研、准备出国读研、继续找工作和待定等四种情况。麦可思公司对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进行了统计,从表2可以看出,法学专业连续5届位列其中,其中2008届高居失业榜首位。

第三,对口率。麦可思公司给“对口率”下的定义是,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大学生毕业生数/有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及无关)的大学生毕业数。他们统计了专业大类的对口率,具体专业选择性的进行了统计,即只统计了对口率前100位的专业的对口率情况(2012届只统计到了前50位),而法学无一届在前100位内,因此本文比较前100位中对口率最低的专业及对口率情况,以与法学进行比较。从表3可见,法学大类就业率普遍较低,2010届和2012届勉强突破50%(分别为51%和53%),其它届次就业率均低于50%,这意味着这3届法学大类的毕业生一多半无法从事本专业工作。麦可思公司对对口率要求最高的20个职业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和法律相关的两个职业位列其中,即法律职员排名第11位,要求对口率92%,律师助理和司法助理、法院书记员并列第15位,要求对口率为91%。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也就是说,法院、检察院和律师等相关职业中,其实有诸多专业对口率要求较高,基本只有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

第四,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从表2可见,法学专业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除了2010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外,其它3届均略低于但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出6.8%、1.6%、2.5%和1.3%。距离收入最高专业月收入最接近的是2010届,仅差416元,即12.7%。笔者在所在高校法学专业在校生中做过随机访谈,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这一数字比较满意。由以上数据统计分析可见,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就业率和失业率均较高,对口率偏低,但是相对而言,工资水平还在可接受范围。

二、扩招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模式弊端及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法学教育曾中断过,1977年才恢复,之后的20多年里法学专业发展速度并不快,曾经出现法学人才极度缺乏,退伍军人安排进法院工作的局面。但是情况在1998年大学扩招后发生了变化。扩招造成法学专业规模增长过快,7年新增的法学专业数量超过了前23年的两倍之多。目前我国开设的法学专业总数量达到600多所,于是造成我国法学专业每年毕业生位居世界前列。

随着人数的剧增,就业形势随之越来越严峻。我国高等教育自恢复高考以来就是精英教育,供小于求,所以高等教育制度的弊端被隐形化。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原来的弊端逐渐凸显。法学专业遭遇的主要批评来自所学非所用,实用性不足,理论和实践脱节等。对于现在的法学专业,尤其是新增法学专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职业教育是出路。这也是由我国目前的现状决定的。一方面,从地区分布来讲,法学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平衡。以律师为例,律师队伍的发展已取得很大成绩,比如从业者数量、从业者服务类型、从业者素质等等,都是以城市为依托。在农村地区,律师的数量非常少,有不少地区甚至存在“律师荒”。有些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是熟人社会,不需要律师。笔者持相反的看法。笔者认为,现代化的触角正在以迅猛地速度触及广大农村地区,笔者曾到一个很偏远的深山农村做调查,村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打工了,进城打工的经历使打工者开始接受城市解决纠纷的途径,包括司法途径。而真正影响农村地区法律从业者少的原因则是广大法学毕业生不肯“屈尊”到那里去。由于法学从业者主要是在城市地区,所以出现麦可思公司统计的结果,法学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工资收入水平并不算低的结果。

另一方面,法律职业本身具有层次性。从法律职业来讲,法律从业的范围较大。从狭义上讲,法律职业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法学教师等,但是从广义上看,法律职业还包括准正规法律职业,比如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调解和基层民间仲裁等职业。朱景文教授把我国法律工作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正规的法律工作者,第二类是半正规的法律工作者,如基层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公证人员、证券师、专利和仲裁员等。第三类是非正规的法律工作者,比如人民调解员、基层治安保卫人员等。我们应积极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树立理性和客观的就业理念,不要把眼光紧紧放在大城市和正规法律职业上。不要把毕业找工作看做一锤子买卖,正视就业现实,当正规法律职业受阻是,不妨以半正规和准正规的职业作为过渡,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一面继续准备司法考试。

三、对高校加强职业教育的启示

就业现状警示我们,法学专业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了。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势在必行。首先,明确学校定位。许多高校对于法学教育的定位问题至今没有明确,一方面纠结于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实际上,除了极个别,如中国政法大学等中国法学专业最高学府外,绝大多数基本认为应该定位在大众教育,但是却没有制定与大众教育相匹配的的教学计划,所以在现实层面,法学教育并没有真正定位在大众教育上;另一方面,纠结于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一部分人坚决主张要加大司法实务的教育,案例教学,司法行政部门也希望引导大学法学教育。但也有相当多的法学教育家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后的训练过程,不能更多地占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中国法学教育不能完全采用美国式的办法,我们侧重系统知识训练的传统优势要坚持与发扬。因为定位不明,导致法学教育被当做通识教育的结果,法学教育职业特性被忽视。其次,调整教学内容。如果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行业型实用人才,职业教育应侧重。而现实的情况是,高校的确是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职业教育少得可怜。我国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没有系统地从业技能类课程,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仅仅在部分高校试行,是个别教师的尝试。学生缺乏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缺乏,校内实习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校内模拟法庭外,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实践的机会。

此外,有一项很重要的训练重视不够,这就是司法伦理训练。自2002年以来,法学专业毕业生要进入法律行业,必须另外取得一个“准入证”,这就是通过司法考试,而目前的现实是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率并不高。而且,虽然参加司法考试需要本科文凭,但是,不一定要法学本科文凭。就报名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而言,法学文凭和非法文凭没有什么区别。而通过司法考试,有专门的培训班,在培训班接受不到一个月的培训,通过司法考试的概率不会低于法学本科毕业生。这就造成本来属于法学专业学生的不大的“地盘”可能被他人分去一部分,进一步加剧了法学专业对口率低的情况。加强司法伦理训练势在必行。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几乎缺乏直接在司法行政部门工作经历,教师对职业知识懂得很少。最近有一个声音,将高校法学教师和法律职业从业者互换角色,以3年为限,比如,高校法学教师到法院工作,同时抽调同样数量的法官到高校任教。笔者在课堂上曾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抽调成功的法官或律师到校任教,你的态度如何”,笔者设置了4个选项,结果36.6%认为“太好了!非常欢迎”,56.8%“可以尝试,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担任教师的角色”,只有6.5%“不赞成,毕竟他们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不适合当老师”,没有人选择“无所谓,没多大意义”,说明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学生对这件事普遍持欢迎态度,但是过半数的学生担心他们缺乏上课的技能和经验,达不到预期效果。

最后,增加教育经费。制约法学学生受到职业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费问题。曾经众多高校一窝蜂式开设法学专业时,是认为法学专业开设成本低。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至今仍在延续,比如法学学生学费维持与一般人文学科学生学费相同。法学人才的高昂培养费用与现有经济资源之间的冲突造成了法学人才培养动力上的不足,进一步在根源上制约了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篇4

对“社会需求”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将社会需求理解为社会需要什么,这是以社会为核心,强调社会对人类的凝聚力;二是将社会需求理解为被社会需要或认可,这是以人自身为核心,强调人类只有被社会认可才有价值。但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人只有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才会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就决定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社会定位。个人对社会需求最大的满足,就是个人自身选择最恰当的社会角色。[1]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复杂与分化,各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由以前所谓的三百六十行已经演变为难以数计的各行各业,同时,社会对各类人才,包括法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多样性。法律实践也因此呈现出日益细化、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对法律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不一样。就目前而言,社会不仅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疆场,既懂法律又懂外语、经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能安心扎根在基层的法律工作者;不仅需要学术类人才,还需要大量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类和辅助类法律人才;不仅需要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端精品”,也需要大量“中、低端产品”;不仅法律职业岗位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需要法律人才,其他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法律人才,[2]“法学专业毕业生早已脱离了早年向‘公检法’定向输出的轨道,转而进入由司法机关、法律组织、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NGO组织等组成的多元化的就业环境”。[3]当前,真正的法律人才需要精通法律之外的某一领域的知识,尤其是对一些专门领域的法律知识,如税法、环境、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金融、通商等方面,如果没有某一领域专门的知识,就谈不上解决这些领域的法律问题。而且,即使在公检法机关,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了,例如,随着环境纠纷的增多,我国一些地方如贵阳、无锡、昆明、青岛等地的法院相继设立了环境法庭,但现实中由于缺乏具有专门环境资源法律知识的法官、检察官、职业律师,使得处理环境资源案件时在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技术上困难重重;[4]沿海不少城市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但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却不易获得;船舶运输、海事、海洋环境、船舶保险等纠纷的增多,迫切需要大量的海事法务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法律人才“他们的工作领域如此宽广,包括从贫困救济法到国际并购的广泛领域。甚至像税法这样一个单独的领域,也可以划分为个人、公司、合伙、不动产、赠与以及国际税法等专业部门。”[5]而那种万精油式的法律人才在处理某一领域内专业性很强的法律问题时,往往有束手无策之感。可见,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几乎每个行业都对法律人才有更多需求。“凡是需要法律治理的地方,就需要法律人,而这种需要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①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行业都需要专门为自己服务的法律人才。而且在法律已经融入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过程中,新的法律部门和领域不断出现,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法律人才将越来越吃香,而万精油式的法律人才将难以打开局面。因此,人才不是一个规格、一种水准的,人才是分层次的,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人才的多类型、多规模、多层次,才能构成人才的“合理结构”。

二、法学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要求

在教育领域中,关于教育的目的,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应生产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强调以人的自我完善发展为核心,主张为社会提供体格健康、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互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对象的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价值,在于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个人发展的价值,在于承担社会任务更好地推进社会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如果没有社会的诉求,就会失去社会责任感,成为自由主义的孤魂;坚持社会本位,如果没有个体的诉求,就会异化为国家社会正义的工具,失去自主与权利意识;只有培养充满个性而又适应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目标的世俗选择。因此,作为高校的法学教育,其教育目的在注重人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各类所需要的人才是其应有职责。既然社会上对法律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作为培养法学人才的高等学校,必然要适应这种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法学教育的“第一项任务,是要针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法律人”。[7]不断细化的行业与职位向法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强的挑战,而多样性人才培养,目的就是要让法学教育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适应学生对法学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从学生的就业角度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使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不再是国家的“订单制造”,而更是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一种服务。[8]高校如同工厂,而学生类似于产品,生产出来必须销售出去,否则,就要关门倒闭,而这个销售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评价标准,就业率低往往被认为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脱节,不适用社会的需要,就得不到学校的重视,经费、设备等也会相应减少;同时,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反过来影响专业的招生,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势必会出现招生滑坡现象,而一旦招生困难,就要减少招生规模,有的甚至被砍掉,进而出现生存危机。因此,如何提高法学学生的就业率,是每个高校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是衡量各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入口”的问题。[9]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多样化要求的法律人才;而试图培养出一个个万能的法律人,那培养出的将是千人一面的失业大军。可见,无论是从法学教育的目的,还是法学院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都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客观现实,积极调整办学方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法学教育的特色化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

样性从整体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有一个共同性要求,这有利于保证该专业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专业。但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使得我们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各自的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所谓特色化是通过差异化、个体性化的竞争战略形成难以复制和难以替代的比较优势,并进而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0]特色化也就是差异化,差别化竞争战略强调要向市场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用以满足顾客特殊的需要,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1]法学教育的特色化,是指各高校法学专业根据所在院校的类型、功能、层次、历史传统、地域等方面的差别,充分结合本校其他学科资源,形成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既可表现为学科门类上有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也可表现为学生培养目标上偏重理论还是实务,还可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上的区分。[12]法学教育的成功之路,是改革创新、特色办学之路。[13]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普遍过于泛化,特色不鲜明,几乎所有的法学教育都千人一面,“基本上是在高度理论化的气氛中培养出来的缺乏实践技能的、高度同质化、缺乏个性的人才”。[14]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没有自己的特点,造成同质竞争,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法律人才市场上“过剩”和“短缺”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也凸显出人才浪费的深层次根源,即法律人才培养机构未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就像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或没有必要生产出所有的产品一样,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更没有必要培养出所有行业都能适用的各类法律人才,正如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所言,“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1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的法学教育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路,根据各自的特点,走特色化的路子,发挥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于处于地方或理工科行业院校中的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各高校必须在某一方面发挥专长,在某一方向上体现出人才特色,由“大法学”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在坚持法学共同性要求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特色,培养自己的特色性人才,以迅速适应市场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要。实际上,我国法学教育的分布现状为特色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办学机构上呈现出多样性:有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财经类、医学类、师范类等的法学专业,这些法学教育之间,不但师资差异大,生源悬殊巨大,而且办学条件、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各有特色。这种格局本来被认为是一种劣势,甚至被认为是法学教育混乱的表现,但如果走特色化的路子,却又会变成一种优势,为特色化办学提供了天然条件。“世界上没有哪一类大学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需求,也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够接纳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和学习意愿差异甚大的学生。”[16]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不同的大学,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因此,我国各高校要在充分认识自身基础和所依托的高校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有所侧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利,力争形成自身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而当各高校的法学教育呈现出特色化时,整个法学教育就是多元化了。实际上,法学教育的特色化与多元化并无明显界限,特色化本质上就是多元化。特色化形成的同时,多元化也必然形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法学教育今后的生命将会因为有不同的特色而表现为多元。这个趋势目前正在进行中。[17]

篇5

一、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职业思维培养的缺失

法学教育具有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关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争议由来已久,不管如何争议,大学本科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问题确实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在培养模式上,法学专业本科生教育脱离司法实践、脱离法律职业、关门办学,只管培养,不问是否适应实际需要,缺乏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带有很大的封闭性和盲目性,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法律职业思维,不能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法学本科生缺乏职业技能的训练

大多数法学院系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后,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案件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不知如何接待当事人,怎样查阅案宗,如何调查取证,如何写书、答辩状、,法庭上该说些什么,职业技能的缺乏使得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实际法律工作,只能从事简单的或辅法律事务工作,造成法学本科生法律职业思维缺失有以下原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把法律按照部门法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实体法和程序法完全分离,有机的法律体系和融会为一体的法律实践被人为地分割为相互脱离的板块,〔‘〕而且历来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目的,很少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重视法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法律课程定位偏差。课程设置层次不明,甚至出现盲目对应立法,出现有法必有课的情况。即使有少量的法律实践课程,如模拟法庭、毕业实习等,但实践效果较差。

2.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的要求

法学教育方法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在根本上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大多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课堂上主要讲授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甚至有的教师还过多地纠缠一些复杂、有争议的学术观点,追踪所谓的学术前沿问题,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考试考笔记,缺乏教学中的启发性、互动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很少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口才、技巧、办案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此相关的是考试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也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其结果是学生只满足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造成学生“知晓”过于“能做”,许多学生对法学理论问题口若悬河,而提起法律实务中的细节技术问题却一筹莫展,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环节,但由于扩大招生,法学院又没有足够的教学实习基地,无法组织学生集中实习,而是让大多数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没有法学院老师必要的指导监督。一些学生即使能到实务单位实习,也不能真正办理案件,只是作为旁观者去听、去看,或作一些整理和装订案卷的杂事等。不少法学院模拟法庭利用率低,参加该实践课的学生人数有限,仅仅作为一项课外活动,学生穿上服装排练、演戏即完成任务,根本找不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这样的实践课程由于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没有课本,老师也很难评价学生的成绩,最终使法律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给予学生职业指导

我国法学院的师资来源存在缺陷,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毕业留校的,从本科一硕士一博士毕业,然后留校教学。从没干过法律实务,对实务操作一窍不通,却在课堂上传授法律应用知识,三尺讲台打官司,理论到理论,“以其昏昏,使人昏昏”,无法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思维的指导。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但只是照本宣科,既无详细的卷宗,也无证据支持,与现实脱节过大,致使教学苍白无力,缺乏吸引力。加之评定法学院校好坏的标准是所谓的学术水平,主要依据学术成果的多少,法学院教师评定职称、评定硕博导师、岗位级别,主要参考的是学术成果而不是教学质量,这就引导教师拼命搞科研,也是从理论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书本型教师”。教师本身缺乏法律运用能力,又怎能把法律理论生动而现实地传授给学生?

4.法学院系缺乏与实务界的沟通联系

我国的法学院系与实务界十分疏远,各自自立门户,很少来往,甚至互不承认012〕法学院自成一派,不愿意与实务界打交道,甚至耻于与实务界交往。法学教育闭门造车,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确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缺乏与实务界的沟通联系,造成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严重脱节,以致法学院与实务界互相抱怨,法学院报怨实务界太过实际,实务界抱怨法学院培养的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

(二)法学本科生缺少法律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在我们国家,法学院的学生并不十分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一些学生只是抱着找一个工作混饭碗的想法在学习法律,没有形成未来法律职业的内在压力和内在特质,缺乏职业荣誉感013〕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我国自高等院校恢复法律院系设置后,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当前不仅综合性大学开设法学专业,甚至理工、农医外语院校以及地方性院校也纷纷开设法学专业,大量招收法学专业学生,再加之其他层次的法学教育冲击,大量的法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工作。其二,巨大的法律人才市场需求是法学院发展壮大的基础,中国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现有的法律人才已经开始饱和,法学院学生就业率较其他专业低得多。其三,国家对法学院学生就业不保护,存在专业错位现象。一方面是我国司法准人标准偏低,大量的未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人经过自学通过司法考试即可进入法律部门;另一方面是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人进不了法律部门,造成法学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许多学生将来学非所用。失去学习动力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差、学习的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法学本科生缺乏法律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教育

法律职业群体在司法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司法的过程充满着主观性,良好的法律最终必须通过法律职业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实际效果。诚如丹宁所言:“如果因为不道德的法官或道德败坏的律师们而得不到公平的执行,就是拥有正义的法律也是没有用的。”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司法不公及司法腐败的现象与一些法官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低下不无关联。而我国的许多法学院的教学计划没有职业道德、职业伦理方面的课程,学生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没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没有培养法律人应当具有的关注人性、崇尚正义、忠于法律、珍视荣誉的优秀品格,以后在法律执业.中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偏离法律与事实、枉法断案。

二、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职业思维的设想

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说:“一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有关国家法治的前途。”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教育和文化逐步趋向融合,法律的全球化已经体现在包括一百四十几个成员方参加的世贸组织法律框架中,各国的法学教育也通过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我国的法学教育应树立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4〕学习及借鉴外国法学教育的长处,应当服务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应当以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为导向。要把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成法律职业者,必然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打破法学院系的封闭性和盲目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加大法律实践课程

我们的法学院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法学理论知识、法律技巧,教会他们以法律职业者特有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就课程结构体系而言,首先,应开设法律专业核心课程,即《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的法学专业必修的十四「1核心课。据调查,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均是以此该十四门课程为主要内容,各校又根据自身情况对少数课程有所调整和充实。〔5〕为适应加人WTO后形势的需要,应当把WTO规则列为主干课程。同时应改变按部门法分门别类教学,实体法与程序法完全分离的教学模式,将其融为一体,使法律教学更具实践性和真实性,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与法律职业的结合,应适当增加实践课程。鉴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就要求法学教育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实用性。实践课程教学能为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提供真实的具体情境,案例不再是虚构的案例,结论也不会早已预设。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把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统一在一个过程中完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法学本科专业的主要教育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法庭、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笔者认为还应增加旁听审判、证据实验课程、律师实务、法律诊所课程,并适当加大实践性课程的课时量,还应制定实践大纲、实验计划等规范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法律实践课程还应配合不同年级法学理论的学习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三,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必不可少。要把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要让学生明白作为“社会医生”的法律职业者,除了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广博的社会知识外,更要固守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要具有忠于法律、刚直不阿、公正无私的优良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修养品德,为使自己成为优秀的法律职业者打好基础。除了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有重点地安排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经济类、政治学、计算机技能、外语等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加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当说明的是实践性教育课程的数量和教学时数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所占比重要恰当,要处理好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并摆正二者的位置。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以及用法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机的统一。强调重视实践教学,并非要取论教学,切不可以偏概全或矫枉过正。即使在实践性法学教育相当发达的美国法学院中,它也没有取论性的教学。法律职业是终身学习的职业,对法学院的本科学生而言,他们在校学习仅有四年时间,在校期间应当在集中精力学习理论课程,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性课程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法律技能,从而具备未来法律职业主体的基本职业素质。忽视法学理论教育,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法律职业者。

(二)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法律职业教育贯穿四年教育的始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挥引导、监督的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动地去思考,独立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其终身职业发展的能力。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教授的每门课程可采取课堂讲授、练习课、讨论课等多种方法,且应各有侧重、层次分明。课堂讲授注重学术性和系统性,练习课注重训练对法院真实案例的分析能力,研讨课侧重培养学生的法学批判精神及论证说理能力。要改善法学教学的硬件条件,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真实的案卷材料直观、鲜活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在组织法学实践课程时,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当成年人在负有一定责任的角色中学习时,他学习的动力就更大,也就更为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当主角成为法律运行的核心,学生必须针对具体案件以不同的身份去分析案件事实、甄别案件证据、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辩论或意见、书写相关的法律文书、参加庭审等,学会如何适用法律,实现认识一实践*认识的二次飞跃。要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力度,应加大模拟法庭的利用率,学生像律师、检察官或法官那样设身处地地分析案件,解决案件,使学生的听、说、思、写、辩等多种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庭的庭审活动,可对律师的辩词、检察官的控诉、法官的判决进行讨论、质疑。应完善实习基地教学实践功能,利用假期适当延长实习期,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与监督,并完善考核手段,真正将法学实习落到实处。

(三)改变专业师资来源和结构,提升法学教师的实践能力

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要求法学院系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法律理论知识而不管有无实践经验。相反,如果教师兼职做律师业务,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律职业思维对法学专业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法学专业教师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胜任法学教育工作,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要求要充分了解司法实践,并尽可能多地参加司法实践。首先,改变法学专业教师的来源和结构,不再以毕业留校为主要来源,而要把高素质的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引进法学院系。其次,倡导通过从事兼职律师、兼职仲裁员以获得实践教学所必需的实践经验。教师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会将真实的案件材料、证据带给学生,改变仅从案例书上拿来案例,就案例讲案例,无生动性和启发性的状况。第三,应鼓励、引导教师参加司法考试,可以考虑将通过司法考试作为教师的任职条件。

(四)加强法学院系与实务界的沟通与合作

要改变法学院系与实务界疏远的局献法学院系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研究,更要加强学生在法律实务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形成与实务界的良性互动,寻求校内外沟通与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具体设想为:首先,通过实务界把最新的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经验介绍到课堂。可以固定聘任一些著名法官、律师、检察官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们讲授司法感受、经验和心得,并对模拟法庭、毕业实习等实践课堂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性教学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不仅派学生去实习,也派教师去实习锻炼,使学生、教师在加深对司法部门了解的同时,法律实践能力也同步提高。

三、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职业思维培养的有限性

篇6

关键词:民族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14-02

目前,各高校的法学院、系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边疆民族院校如何在办出特色的同时,既保证学生具有合理的法学知识结构,又保证学生在司法考试、考研和就业中的竞争力。既保证学生的发展潜力,又保证学生能够担当服务于民族地区的重任,是法学专业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考量学校法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入主流,显特色,服务边疆的基本指导思想。“分类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培养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法务人才的特色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推进法学专业综合改革。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着法学教育与社会法律职业需求脱节,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分离的问题,很多院校为扩大办学规模,重招生数量轻培养质量。因法律实务专家人才缺乏往往是空谈理论少涉实务操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不考量生源质量、区域人才需求状况及毕业生就业去向,大一统模板式人才培养方案不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兄弟院校多年的成功办学经验,及时调整和修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坚持面向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坚持“夯实基础、重视实践、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思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和考研实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和起点不同,实行差异化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既突出专业基础又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还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相结合,服务民族地区,体现民族政策。近十年来向新疆司法行政部门输送了大量专业知识扎实、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毕业生以充实法律人才队伍,使新疆偏远贫困地区法律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双语法律人才缺乏的状况得到缓解。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专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抓住学校内涵式发展契机,通过培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外出进修、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多种途径,打造一支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成果显著、人员稳定、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是完善梯队结构,实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二是加大学科建设力度。通过重点学科申报,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强化团队研究力量。三是对现有教师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在现有教授和博士中,对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国内各级教学名师。四是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建立青年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及导师制。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研讨、优秀教师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及法务部门进修和挂职锻炼。建立专业课教师的传、帮、带机制,通过高水平教授的指导,扶持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加强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建设,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培育双师型师资,定期选派本专业教师赴少数民族地区司法行政部门挂职锻炼、调查学习。聘请法律实务经验丰富的司法行政人员及律师兼职授课,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强化双语法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地区发展新常态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民众诉讼案件大幅增加。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汉语表达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双语法律人才队伍,对于保障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宪法、法律规定的落实,保障少数民族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平等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学院系实施双语教学,强化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双语”人员定向招录培养模式对于缓解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法律人才短缺的困境、夯实边疆民族法律人才根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通过案例教学、参与式实践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现场观摩、法律援助、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手段、内容方面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实践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理解法律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在掌握国家法基础上全面系统了解民族地区国家制定法、民族习惯法、宗教等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灵活运用,实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和谐融通。

(二)强化科研、实践对教学的促进,实现科研、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通过扩大学生科研立项的范围、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等方式,鼓励本科生早进研究课题、早进教师研究团队,早进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参与法律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灵活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可采用理论笔试、课程论文、课程答辩、课题调研、课程实习实践等多种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组织学生成立各类研究会和协会,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会、读书交流会、辩论大赛、庭审技能大赛等活动,追踪学术前沿,交流学习心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五、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围绕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原有的课程进行分类和整合,使各方向的理论拓展选修课大致平衡,并提升原有课程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课程和民族法特色课程建设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建设,增加一些实践技能课程与民族地区法制运行环境相关的特色选修课,使学生在知识体系上对民族地区法制运行环境有一个纵横一体的全方位把握。采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学生自学提供交互平台。在现有重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从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激励创新机制等方面,加大重点课程建设力度。在专业教材选定上根据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从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坚持先进性原则,合理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优秀教材,结合教学实际组织教师编写配套教学参考书,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教材体系。

六、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符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首先,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仿真模拟法庭实验室,购买专业实验教学软件,为法学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其次,按照厚基础、重应用、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构建由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的课程体系。对民族学生开设民族法治特色课程模块。最后,组织教师编写实验实训教程和实验教学指导书,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征对性和时效性。

(二)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联系和合作,在建设好、用好实践、实习基地上做文章。开展“审判进校园”审判示范活动,组织“以辩代训”的各类辩论赛,聘请法律实务专家指导实践教学。参观考察司法机构、律师事务所、政府部门、劳改劳教场所,让实践教学不走样不变形。

(三)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重视该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和交流平台建设,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工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入科研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七、改革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与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要适应高校改革的需要,通过优课优酬制度,教学竞赛,教师发展管理中心的运作等,激励教师主动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管理办法、修订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实验性教学管理探索,积极推进以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业绩考核机制等。

八、结语

法学教育重在实践,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边疆民族院校法学专业改革需要结合人才培养流向和社会现实需求实时做出调整。法学人才培养改革更需要学校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支持,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敢于创新,为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喜燕.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4(2).

[2]李静.从中西方法学教育的差异看中国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执业,2014(3).

篇7

关键词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策略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2014年将增至727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致使全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尤为突出。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①显示,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法学,就业率分别为82.3%、86.7%、86.8%、87.2%。从纵向来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横向比较而言,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相对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还有213个县没有自己的律师②,涉外领域缺乏优秀的法律人才③,执业律师数量已有20万之众,分属于全国约1.8万家律师事务所④,但与发达国家人均拥有律师数量相去甚远等等。当前总体情况是,一方面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和领域却招不到合适的法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化解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推动法学本科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当前法学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1.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就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价值观对个体行为选择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就业价值观反应着学生的择业目标和择业要求。在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之前,法学本科毕业生大都分配至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法务部门,工作专业对口,社会地位较高,人们在观念中也认为法学毕业生最好的去处就是这类单位。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体制性问题的存在,法学本科毕业生在观念上更愿意进入工作性质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各方福利健全的国有单位。而对收入较高但竞争激烈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兴趣往往不大。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很多法学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法学专业素养不扎实、跨学科知识储备贫乏、外语应用能力较弱、知识视野狭窄等问题。还有一些毕业生虽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但没有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在缺乏诚信品质、团队意识不强、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是一个人优秀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方面。

2.学校因素

学校品牌声望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有着显著影响。从学校品牌声望来讲,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供给量充足,用人单位有足够的空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择优招录,而选择的依据之一就是毕业生所在学校的品牌声望。事实上,“五院四系”、“985、211院校”的法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其他高校。因为用人单位倾向于招录学校品牌声望较高的毕业生,其结果就是普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不乐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目前市场决定需求,“出口”决定“进口”的管理机制下,各个高校都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加大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但当前仍然存在着学校就业指导人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养欠佳、就业指导工作办公设施落后以及就业指导与大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3.社会因素

市场需求、市场规则和经济发展状况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规模,甚至决定着高校相关学科设置的存亡。随着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法务部门一方面不断提高招录门槛,另一方面也无法吸纳大规模的法学毕业生。对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来讲,他们需要大量优秀的法律人才,但是这类企业在招聘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劳动保障以及性别、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阻碍了很多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规范的市场规则有利于保护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创业热情。但目前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的招聘不正之风打击并影响着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法学本科毕业生具有法律人独有的对正义和公平的高度崇尚与捍卫,而失范的市场规则会打击他们的法治信仰。

4.家庭因素

家庭背景和父母观念也会影响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进一步减弱,但目前依然存在着就业时“生源地限制”、“户籍限制”等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有些家长支持孩子非公务员工作不去,非国家单位不选等等,这些误导性教育导致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错失就业机遇。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解决思路

1.革新观念,提升素质

学生个人因素是就业成败的关键。

对法学本科毕业生而言,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调适。第一,必须革除传统法学毕业生择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要解放思想,要在最具活力的各类工商企业中大展风采,用法律人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素养维护市场经济中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要破除乐于安逸,固守安稳的观念,要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关系,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和谐统一。第二,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校期间要致力于所学,在学有所长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同时要特别注重塑造自己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将“立德”、“修心”作为人生至高理想追求。

2.塑造学校品牌,提升就业服务

从学校品牌效应来看,用人单位对各个高等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状况并不是悉数掌握,用人单位重点关注的往往是部属重点高校,而对非部属高校等地方性或地区性高校关注不多,了解也不够。因此,这类高校法学培养单位就必须重视塑造自己的品牌。探索独具一格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积极推介自己的法学人才,提高社会认可度。

从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出发,要构建“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全员化”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应积极配合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的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专业化”就要求高校应该有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及设施和设备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打造和提升专业就业指导人员业务素质;“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和现代通讯联络手段,将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及时准确地发送至每一位毕业生。

3.开拓就业空间,规范市场秩序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讲,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应灵活调整招录政策。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此类单位,必须经过两次类似过独木桥的大考,一是国家司法考试,二是公务员招录考试。这两次考试的特点是参考人员多,通过率低,且均与从业直接挂钩。再加之,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招录学历门槛逐年提高,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此类单位的机会日渐缩小。因此,基层政法部门可否灵活调整招录政策,降低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报考门槛,灵活招录测试方式。

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应成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但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因性别、户籍、生源地等因素而拒绝录用的情况。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严厉查处各类招聘过程中出现的破坏公平正义、损坏公平竞争的事件,保障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公平竞争权利。最后,从长远考虑发展才是第一要务,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

4.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家庭教育

要继续推进城镇化深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畅通就业渠道,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用制度保障大学生就业不受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作为家长,应与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当代青年人的就业诉求,尊重青年人的正确选择,不应以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孩子的就业选择,做到建议而不决定,指导而不干涉。

作为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审慎地进行职业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⑤。而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国家、社会及家庭的重要责任。因此,各方面应积极协作加强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引文注释

①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 mycos.com.cn/McResearch/ShowBBFJ, 参考于2014 年2月8日.

②2011年度中国律师行业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J],中国律师,2012(1):82-85.

③江国青.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1):135-142.

④张志铭.回眸和展望:百年中国律师的发展轨迹[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1):121-134.

篇8

团支部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团支部的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团建创新重点活动立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实践的方式,目的在于改进和完善学校思想教育活动实施的模式,激发基层的活力,让更多的团员成为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践者,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性,引导团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通过团建创新活动立项,探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增强团的服务能力,努力把基层团支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具有内在活力的坚强集体。

针对学校团委的号召,结合我们社工专业的特点,法政与公管学院社会工作xxx班和社会工作xxx班特组织在一起就两会精神和学风建设的主旨策划了“社工在行动”的宣传活动,使更多人了解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和更坚定我们的专业信念,服务群众,宣传青少年维权机构,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社工座谈会

步骤:

1,做宣传牌,在各学院贴宣传纸,吸引大家对这个新兴专业的关注。

2,宣传活动,在杏园男生公寓门口开展社工宣传活动,以问答、社工知识大比拼之类的互动游戏来吸引同学们参与了解我们社工这个专业。

3,座谈会,向学院申请教室并如期举行。座谈会包括三块内容:PPT(社工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的现状,各高校的社工本硕开办情况和社工的就业前景等);邀请社工科班出生的方劲老师谈他的研究生生涯;邀请几位大四的本部和行知社工就实习、考研、就业分块谈谈自己的经历;现场同学提问。该座谈会主要针对社工专业的同学并面向全校同学开展的社工知识讲座,对于想要进一步了解社工专业或是有社会工作考研意向的同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活动。

二,社工进金华福利院和孤儿院

步骤:首先我们会与福利院以及孤儿院取得联系,两个班级组织文娱活动(可以加入个案工作或团体工作中的小游戏,既娱乐大家,同时也宣传了我们社工的理念,还可以表演小品、相声之类的来提升气氛,最主要的还是要和福利院以及孤儿院的老人孩子互动)于周末到福利院开展活动,并积极邀请福利院的爷爷奶奶以及孤儿院的孩子们参与我们的活动,为他们制造快乐的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所长之处,增加了他们的信心。由于我们是两个团支部共同举办的这个活动,因此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同时在多个活动地点开展活动,这有利于我们节约时间和精力,但并不会影响活动开展进程。并且,如果学院允许,我们两个团支部成员商议后决定将这次课题的剩余款项捐给福利院和孤儿院。

三,社工携法进社区

步骤:先由我们社工专业的学生与一些社区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社区的基本情况,针对社区居民法律意识薄弱问题,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在获得社区的许可后,我们会联合我院法学专业同学,一起制作相关的法律内容,在社区张贴,并邀请法学专业的同学一起进社区,在现场为有困惑的社区成员讲解生活中的维权问题,我们也会收集一些社区成员纠纷案件发给社区居民,在现场为社区居民讲解我们社工如何做这些个案工作或团体工作的。我们社工专业同学的主要作用是与社区相关人员做好全方位的沟通,以便最大限度的支持我们活动的开展。

四,宣传金华12355热线

步骤:到工作中心参观他们的工作并听听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感想和遇到的难题,动员社工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热线服务活动中,此外与基站人员一起策划12355热线的宣传活动,组织同学在人民广场做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组织,并及时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另外,该组织也能为我们提供有关社工专业的有用的经验和知识,对于我们未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这个活动更能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与学校教学宗旨契合。

开展活动的条件分析(包括活动开展的基础、已取得的成果及活动组织状况分析)

社工宣传,我们作为大三的学生,时刻关注社工的动态,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资格证书的考证信息比较熟悉,且青翼网等社工网站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且我们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大四的毕业生也刚结束了公务员和研究生的考试,正是他们与我们分享经验的大好时机。

金华福利院,是我们社工071班以前的实践基地,在其没搬到白龙桥前我们都时常骑车去那边培老人聊天,由于此后他们的搬迁导致的距离过远我们便没去过了,趁这次机会我们能去看望他们。且熟悉那边的工作人员也更有利于我们活动的开展。

至于12355热线的宣传,这本来就是一个公益的组织且是社工的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我们的专业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了解它的人并不多,为了维护更多人的权益,解决更多人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加强宣传。

社工061,社工071班同学有极强的专业使命感,愿意为金华的和谐建设添砖加瓦。

活动的创新性

以一个座谈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宣传社工的理念这是很好的方式。

社工进社区本身就是一个让社区居民丰富文化生活,更是让福利院的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就不会有那种被抛弃的感觉。

到人流集散的人民广场为社会公益机构做宣传不仅显示了我们学校的高尚学风更是将市民关注自身权益,善于使用身边资源。

活动的预期效果及成果去向

1,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坚定社工学弟学妹对专业的信心,为更多准备考社会工作研究生的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信息和资源,以便他们更好的做出选择,一些临近毕业的经验分享更是能让我们做好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2,社工进福利院给那些老人带去了欢乐,一些捐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需求。

3,为12355热线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服务机构,有利于各项权利的维护,也是我们金华NPO的发展。

4,一次文娱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让我们的专业学习能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实践出真知,这次的经历想必会让我们这些社工更能体会到以后工作中需要的东西,在出大学校门之前我们会就自己所欠缺的好好充电。

篇9

我国现阶段致力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一国的行政法治建设离不开行政法学教育。以保护人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实践目标的行政法学,获得了越来越多法学专业同学的重视。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中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使得行政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通过行政法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运用行政法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们总体感觉行政法学内容繁杂、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学完后也不能较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第一,行政法内容广泛且存在形式多样,行政法律规范立、改、废频繁,再加上法律规范整理的滞后性引发的现行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第二,行政法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视角过多,甚至界定某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一致,诸多的理论学说和争议观点使得习惯于知识灌输的学生无所适从。第三,行政法教材内容主要只是涉及行政法总论部分,较少有关于行政法分论的内容。近年来诸如公私协力、行政柔性执法、行政自我规制等至今并未完全被行政法教科书所吸收,导致了教材某种程度与行政法实践的脱节,无形中降低了学生最初对行政法学学习的兴趣。第四,学生不太了解行政权力的实际运作,而课堂讲授的内容似乎过于“抽象”,在习惯了民法学或刑法学中的规范分析方法后,发现行政法还充满了裁量、政策选择,便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如何改善行政法学教学的现状,提高行政法教学的质量,有赖于准确定位行政法学的教学目标、有效改革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等。

2明确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围绕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主线。本文认为行政法学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行政法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实用性法学人才。首先,要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行政法学应有的权力制约、程序正义、行政法治等深刻的法律思维。建立和培养行政权服务大众、受限公众利益运行模式的思维方式,按照尊重和保护人权规律去认识行政权设置和运用,法治并不是对外施展力量的工具,而是对权力拥有者的限制和制约。要培养学生在面对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发生冲突时的那种权利保护意识,敢于对话国家机关执法人员,合法维权,合理申辩。培养学生养成对行政程序与行政行为结果之间的有效关联性思维定势,提高对行政程序的重视程度,提升对行政行为的责任感、使命感。具备了行政法学思维,即使主要学习了行政法的总论内容,但对于具体的行政管理领域的问题亦可以举一反三,较好解决。其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行政法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学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观点往往无条件接受,没有提问的氛围。当学生已经习惯接受,没有形成对未知事物或已存在的事实做出探究的心理习惯,又何谈“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不是老师讲完后学生没有问题,而是使学生脑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发现问题,进而想探求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我们教育的目标,尤其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在面临行政法学的庞杂内容和争论观点时,会通过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提炼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激发对行政法学问题深入探讨的兴趣。最后,立足于培养实用性人才。国家和社会在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大潮下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有多元化趋势,不仅要培养国家需要的通过本科后教育的职业训练进入司法机关的专门法律职业者,还需要凭借法律知识在国家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非法律职业部门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传统行政法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原理、法律概念,以知道法律条款的含义为目的,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由老师进行知识的灌输,最后考试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闭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学知识的记忆程度,该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对法律实用人才的需求。行政法教学应当转变传统模式,尤其是通过加强行政法学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渠道和平台,转变行政法教学内容和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培养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服务的实用性人才。

3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现行行政法教学方式主要侧重于教师课堂讲授,不太注重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有所运用,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往往忽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引入提问、研讨式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问、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问题,在课堂教授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启发式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尤其是敢于提出和教师观点相左的、有见地的观点。对于行政法学中的理论难点、社会热点、行政法学前沿问题以及法条规定背后的原理等,需要深入讨论的,可以在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后,布置学生课下充分准备,分成讨论小组进行发言。讨论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思想火花和认识盲点,进行归纳概括。把握讨论的节奏和方向,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要予以归纳,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分析各方意见,得出结论。对那些尚无定论的前沿性问题,也要在方向上加以必要的指引,激发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讨论等一系列主动的学习过程,会取得比被动接受老师讲授多得多的收获。鉴于行政法学课时的限制,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集中安排几次课的讨论,或者通过布置平时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提交书面作业进行作答。当然,为保证该教学模式,教师有必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讲评作为重要的平时成绩考核,综合计入学生的成绩和学分当中。第二,改进案例教学方式。行政法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往往因为课时安排、资源有限等各种因素,一般不能充分组织学生对所举案例进行讨论,在讲授过程中穿插引用较为简单的虚拟案例(更准确的应当说是例子,不能称其为案例),多是为了说明、解释相关的法律原理、概念、规则和原则,显得机械枯燥,与实践结合不太密切。而司法案例,专业性较强,其事实经过剪裁且仅围绕合法性进行思考,缺乏详细案件的案情及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往往也是一知半解,学习兴趣不大,教学价值亦是有限。首先需要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很重要,但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案例只是手段,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类型的案例,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较容易理解的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再通过虚拟案例来介绍,效果不大;一般的内容无须通过实际司法案例的分析,仅依靠虚拟的案例即可使学生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形象具体的例子介绍使学生更轻松又准确掌握;相对难以理解的较为抽象又很重要的内容要通过案例的分析介绍,最好是能找到具体的司法案例,通过介绍分析案情,提供案件信息,讲解与该案例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原理。同时注重发掘重要案例的潜在信息。或者由学生自己阅读案例、分析案情、寻求解决方案,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案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掌握抓住案件的焦点,确定案件的主要事实,运用行政法理论厘清案件所涉及的不同的法律关系,从而准确适用法律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加强行政法实践教学。法学本科的实践教育通常仅停留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口号中,忽视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目前行政法实践教学环节多缺乏统一、系统化的整体设计。现有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各自的教学内容如何分配,开课顺序如何安排,课时多少,实践教学的教学考核机制如何确定,如何形成合理的体系,随意性比较大,尚缺乏一个科学的论证,实践中,这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行政法学实践性教学应当整合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体系。本文鉴于行政法学的特殊专业性,认为要在行政法教学实践中,尽可能促成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法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行政机关成为法学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去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政府官员或行政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具体的执法方式及程序等行政法的实施情况、立法动态以及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提供有价值的真实数据等,传授给学生行政管理经验与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学生也可以到政府职能部门实习,直接参与行政执法活动,锻炼和提高实践技能。

4科学、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篇10

【论文摘要】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架构,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是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丰富和发展法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饺法学教学做到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调动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教学模式是本科教学有效实施的依托,故本人拟就法学本科教学导人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能够提升法学本科教育质量,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一、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契合时代要求,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及历年的工作要点,可知高校本科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要求。①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法学教育自身的特质。因此,在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在遵照高校本科大学生教育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可将法律人才的质量目标具体化为培养“高素养、宽基础;懂法律、通经济;有专攻、能应变”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如何培养呢?正如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质量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强调指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

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学,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近几年也普遍了多媒体教学,然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地点——课堂,且没有形成体系化;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实际应用法律条文的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力度不够。因此,对法学这种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和创新,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和架构,以契合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研究和实践不仅必要,而且急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应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法学教学理论弄口实践予以丰富和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几乎所有法学院系都开始了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化、简单化和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而我国学界对适应时代需要的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也方兴未艾。此时学者们普遍认为,要通过教学实践方法,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模式具体可由案例式、辩论式和法庭模拟式三种小的模式共同构成。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科技广泛应用,有学者提出多媒体教学模式,认为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对“PTP”(即讲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鉴于我国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步入学科化和学院化的模式,以及没有传授成熟的系统职业技能的传统和模式,在我国人世和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复合型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学模式宜对美式案例分析法进行移植与改造,将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引入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模式、情景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同时引入双语教学——渐进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学者认为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应构建起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如果说,之前学者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都是对个别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从近两年开始,有学者开始把视线转向对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整合,比如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法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提出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科研式教学方式、交流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思考着如何创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法学素质的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综上可见,关于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领域,都是契合着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展开,并且呈现出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唯一朝以课堂为点,向课堂外全方位辐射发展的趋势。

应合法学教学模式上述的这种趋势,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TOM)的理念和架构,就是试图建构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教学模式。因为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全面质量管~(TQM),其经典理论和模式的一些基本精神,就是突出强调以顾客为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团队方法、以人为本以及系统原则等,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使法学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让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对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一)洞悉需要,完善教学内容

满足顾客需求和让顾客满意的顾客观,是全面质量管理首要的—个核心理念。而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内部顾客。基于教育这个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学生既是提供给外部顾客的“产品”,同时其在内部层面上,又成为教育的直接顾客。因此,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必然也是法学教学活动展开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以学生为本,施行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既令内部顾客——学生满意,同时又使之成为令外部顾客满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