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现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传统的现代主义模式下,人们注重统一性、绝对性、权威性和控制性、有序性、线性。这些理念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教育目标统一规划、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的奴性、序列化排列教学方法的呆板、单调等。与之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等。
1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大学的教学现状,湖南大学姚利民、成黎明两位老师对湖南省5所大学的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总的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没能很好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比如在教学方法上,有85.3%的大学教师或“有时”或“经常”或“总是”采用讲授法,搞一言堂。大学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忽略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查显示,仅有2.8%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为基础。
(2) 过分地制度化,主体性教学缺失。受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学课堂教学以知识传输为全部,将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建立在两个假设上:假定教师能完整准确地接受教材承载的内容并能客观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假定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接受教师与教材传授的内容。大学教师只是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和教学的便利性选取教学内容,原原本本地教授指定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发展需要。
(3) 教学关系僵化,缺乏人性成分。教师上课时背课本进教室,下课则匆忙离去,师生关系冷漠、僵化甚至对立,缺乏民主、理解、信任的成分。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潮,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同一性、静止结构、二元对立的立场,它用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代替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真状态。从后现代主义思想可以得知,后现代主义将教育的本质看成是教师和学生以“语言”为中介进行交互的过程。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如果教师和学生离开了交互关系,那么也就不存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身份,即孤立的教师角色和孤立的学生角色。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质上讲应该是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来形成。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和发展整个过程,并不断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可见,后现代主义教育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思想交流,教师和学生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表现自己的思考,通过与对方的沟通最终达成和解(而非一致)。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也不再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在活动中不断地成长的过程,是主动地参与和实践探究的过程。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
(1) 重新审视教育目的
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目的上提出的基本主张:认为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自然发展,不用追求什么终极的教育目的,应对学校教育的目的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标,教育应重过程而非结果,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的培养,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主要体现为教育目标多元化、师生关系平等化、反学科中心倾向、课程类型和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等。
(2) 重新考量师生关系
我们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之下重新考察了师生关系,认为教师是学生中的平等的首席者,强调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
(3) 转变教师角色
“传道、授业、解惑”长期以来被视为教师的主要角色,从而教师也养成了唯我独尊、唯我是从的那种发号施令的思维定势。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中的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唯一权威,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双方一起探究世界、探究知识,因此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整合在一起,将课程与学生整合在一起,辅助学生在总的课程目标框架下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非常现实的问题,在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教导性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甚至亲身去体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遇到疑惑时,与教师展开对话交流,教师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下一步学习,或者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这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型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不再是将知识从教师手里传递和转移到学生手里,而是实现教学的“转变”──将课程内容转变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发展。
(4) 转变学生角色,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主体教育”,即为了抵抗物质主义的侵袭,在教育目的上它强调受教育者应该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个体性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他们承认学生是人,是完整的人,而绝非同一种标准的人。在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求学生的统一、整齐,让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按同一进度和同一内容学习,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他们。在原有的不同起点上,要达到最终的统一目标当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社会及个人需求之间的相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分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4改革思路
根据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借鉴后现代主义重视平等、否定中心和等级的观点,我们教师将成为学生、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教与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我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作者和启迪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行动研究者。教学将一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的灌输式教法和以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变为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个人的选择和参与,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由此将师生关系置于同一个对立面――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的教师将学生植根于“知识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话语’”之中,以发挥师生群体的最大化效能来实现“教学相长”。
(2) 提倡师生平等互动,同为知识的创造者
借鉴后现代主义者多尔的观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应要求学生与其共同参与研究。我们将做到教师和学生平等,尊重和鼓励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互相理解,并进行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表现为一群共同探究有关课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辅的,从简单的传送者变成更具有难度的引导者,其创造性也将有更大的发挥。
(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作为知识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受体,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解释,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并不是外部知识及其结构的简单移植,而是一个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和共同建构的过程,是继承与创造、解构与再构的统一。其次知识并不是一种绝对客观的、固定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多样性、可质疑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以往我们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主导性,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固定模式进行,因此表现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效果比较差等状况,这也是触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所在,由此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倡导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转化智慧”
我们教师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转化智慧”,我们教师以自己具有的知识,协助学生探讨自己的个人历史,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利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培养批判能力,最终解放自己。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教育观点而言,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丰富了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为教育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参考文献:
[1] 李三福.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1-23.
[2] 姚利民,成黎明. 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37-40.
[3] 张丽萍,陈,陈风华. 凭借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构建几则教学论点[J]. 教学与管理,2006(9):5-6.
[4] 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 王红宇,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价值内化基本特点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一场发生于欧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它的存在和发展深深根植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中,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政治、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它的含义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其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尽管它们的理论来源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和思想实质。这就是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宣扬所谓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内在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由此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哲学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产生和迅速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既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超越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罗蒂认为,理性主义是一种统一性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多元分化的性质。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其相对立,提倡差异性、不可通约性、零散性和特殊性。绝对的理性导致了理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这本身也就预示着理性中心主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理性不再是指导其它传统的力量。它本身只是一种传统,它要求进入舞台中心的权利与任何其它传统同样多(或同样少)。”利奥塔主张把哲学的注意力重点投向我们的现实社会,他指出,世界上许多因战争和屠杀所引起的灾难都是在理性的幌子下造成的,人类的非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疯狂表现彻底摧毁了人们对理性的迷信。
(2)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在发挥主体性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认识世界,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为自己服务。而人道主义是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他从共同的普遍的人性出发,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中心,它高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种传统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特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坚决反对主体性哲学和人道主义哲学,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了“主体的死亡”。德里达提出“人已终结”。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根本不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把历史看成是无主体的过程,从而站在了反人道主义立场。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内化
价值内化是价值主体将一定的社会的精神文化经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内化是在个体的实践中经过语言文化等中介而实现的。它不仅使人类的许多知识与经验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使一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信念,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由外而内的价值转化而逐渐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前现代、现代主义的质疑,即反中心性、反体系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形而上学。当然,后现代主义哲学也包含着建构性或重构性,但在“反传统”这个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并不像席沃尔曼所认为的“没有特定的发源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传统的精神,即它的价值所内化的精神文化就源于西方整个反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中。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主义的兴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反对强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终结的是传统与现代的霸权主义,而现代主义终结的是教会的霸权主义。虽然二者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但反强权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精神则是一致的。如果说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前现代、现代主义的某些合理性的话,那么反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从它们那里所吸取的一个重要品性,这一品性是西方文化反传统中的一个传统。绝对理性的失败,表明了现代性的危机。但现代主义中的反传统、反霸权主义、反教条主义、反理性主义的精神则被后现代主义所吸收,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飞.后现代主义与哲学的历史观比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05).
[2]华丽.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再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8,(01) .
篇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反思
Abstract:Postmodernism is being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criticism on Modernism as well as the outcome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oncept of Modernism is the Curriculum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The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he outcome of postmodernism, Curriculum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and Doll’s “4R” curriculum matrix. Furthermore, it states the reflection of my own which hopes to help readers to do some thinking and elicitation and treat the Curriculum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rationally.
Key words:Postmodernism Curriculum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02-02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孕育而生,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对现代主义课程观进行“解构”与“重建”的基础上“开花结果”。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其进步、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局限、特殊的一面。
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影响范围之广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社会崇尚理性与科学,然而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极端的科学与理性产生的负面效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核武器的威胁;科技的滥用;精神道德的缺失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矛盾的加剧等问题接踵而至。面对各种危机,现代主义茫然失措,于是引起了一批西方学者对现代主义的思考,在批判现代 主义的两大精神支柱以牛顿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机械的科学主义以及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孕育而生。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反对科学至上理性至上所带来的中心主义、基础主义提倡怀疑主义、批判意识尊重差异性、多元性等。
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在建筑、艺术、美学、哲学等领域后现代主义都有所涉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概念重建”运动为开端,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引入到课程研究领域,产生了许多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派。各学派观点各异,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观如:卡普拉的整体性生态课程论,反对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方式将主客体割裂开来,认为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生命现象、精神现象、社会现象和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的世界,提倡促进人类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斯拉特瑞的通俗性后现代课程观,在“概念重建”运动的影响下,极力运用通俗化术语重建后现代课程理论;布洛克的建设性后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现代课程是控制的,围绕秩序、理性、线性进行组织的,主张将后现的课程视为“一种过失的机会”要求学校课程摒弃权威放弃“路线”使学生在过程中发现自我,确立自我;切瑞霍尔姆斯的解构性后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现代“结构主义”把“非线性结构”转化为“线性结构”对现代课程论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进行了解构;奥利弗的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对现代课程学校的“技术性认识”进行了批判,主张“根基性认识”。
在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吸收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混沌理论、自组织耗散理论;杜威与怀特海的过程认识论等,对传统的以“泰勒原理”为典型的现代主义课程模式进行了批判,建构了以“4R”为标准的课程模体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ality)”、“严密性(Rigor)”。“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1]即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可能性追求,基于混沌理论多尔认为课程应当追求适量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无效性。“回归性”,基于过程认识论多尔认为,回归性的课程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即新的起点是一种螺旋式发展“课程的片段,组成部分和序列是任意的组合,不应视其为孤立的单元,而应视其为反思的机会。”[1]“关联性”包括个方面教育方面和文化方面。教育方面是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1]主要关注课程的内在联系,主张不必教太多学科,教育观点要少而重要并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文化联系是指“课程之外的文化宇宙观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1]教学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描述和对话的作用并扩展文化联系于我们生活宇宙之中。“严密性”不同于现代课程框架的,源于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提出的严密性,现代的严密性主要是指学术逻辑性、客观性、精确性。多尔所提出“严密性”是指解释性和不确定性“在此严密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1]不会过早以最终一种观点的正确而结束,而是寻找多种解释性和可能性。
3.反思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的课程理论,有先进性、优越性自身也存在弊端与局限性。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威尔什认为“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现实,深入研究它们比为它们贴上标签并简单地否定它们要复杂和困难很多”。[2]提醒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吸收,怎样科学、理智地对待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一)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观为课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完成了当代教育理论启示的神圣使命。其主张的课程目标的生成 、过程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建构性、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参与性、主动性;课程评价的差异性、多元性;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交流性以及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个性、创造性、批判精神的培养等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生的,超前的,发展中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大力提倡“不确定性”、“差异性”的同时容易陷入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误区。反对传统的,基础的知识那么意味着长久积累下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宝贵经验、知识,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将“放任自流”;过分注重自由发展那么以“自由”、“个性”为标榜的现代青年,势必将失去目标,一味地“消沉”放纵自己,陷入理想与精神的困境;由于缺乏稳定的目标,那么课程改革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目标,阻碍其深入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其次,由于理论本身的复杂结构,思维特征以及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孕育了其实践的乌托邦寄托,仅勾勒出了课程开发的模糊轮廓没有提供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方案。就目前来看其理论层面的影响远远大于实践,在实践层面没有转化成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然而教育工作重在“建设性”并不仅是“批判性”,既要“破”也要“立”,缺乏实践的理论在各方面很难有说服力,理论的有效性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二)泰勒原理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作为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经典范式,泰勒原理遭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者无情地解构与责难, 批判泰勒原理的“封闭性”、“外在控制性”、“统一性”等,泰勒原理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真的“过时”了吗?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寻求解决的途径,进步教育协会发起了“八年研究”,泰勒原理即“八年研究”的实验成果。受到当时科学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影响,泰勒原理以明确行为目标为基点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确立了一种“目标达成模式”的课程范式。其内容主要围绕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打到哪些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经验;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进而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3]泰勒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建构了课程与教学原理的体系。
一种流行的现象,即不少后现代主义课程拥护者为了显示其“革命性”一谈到泰勒原理都会做一番“狂轰乱炸”式的批评与解构。承认泰勒原理有不足之处,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也并非“完美式”的。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似乎是无法超越的,即使后现代课程研究者,在对泰勒原理进行解构时也并没有完全“跳出”这四个问题,多尔的“4R”课程模体更偏重于课程标准并没有具体课程编制、开发的方案。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地看待二者的关系,理性地评价其优劣。首先,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与泰勒原理并不是完割裂与对立的“后现代课程范式也并未切断与现代主义的联系,他们反对的是渗透于课程中的现代主义不合理的方面,谋求对现代主义合理的超越。”[4]“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不是断裂而是延续,后现代课程研究是现代课程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批判现代课程研究的弊端吸取其有益的成果,张扬,重现那些为现代课程研究所忽视或遮蔽的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歧误从后现代视角进行改写与重建。[2]其次,后现代课程观与泰勒原理的互补与融合。在发挥泰勒原理优势的同时吸收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积极的、进步的方面,二者互补、互融。“回到传统,固守泰勒原理终不是课程研究的现实态度,因为世界毕竟发展了,时代不同于以往了,但也不能在后现代所描绘的令人激动的美丽图景中失去了自己的理性与智慧。我们的态度只能是在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交融中去重塑泰勒原理。”[5]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为现代主义课程观注入了时代新的因素,使教育更好地兼顾个人与社会发展。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与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反思
中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处于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世界只能说总体上是和平的,但各个国家之间的对峙与矛盾却从未停止,面对竞争与压力、国家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课程作为教育系统的核心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本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影响。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孤立地直接“嫁接”是不科学的、片面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毕竟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而产生的,是对资本主义现代课程观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回应,如何将其“中国化”、“本土化”成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而加以运用,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首先,西方资本主义主义经过高度发达的物质时代,社会发展从现代主义进入了后现代主义,而中国现在具体的教育状况受各方面影响,地区差异性很大,一些贫困地区最基本的条件也不能满足,因此整体来看可能连“现代主义”都未完成,何来“后现代主义”。因此,如何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或如何调整、利用这种“差异性”,是在大力提倡“后现代主义”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立足本土化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我们借鉴、引进外国的理论,首先是与国际接轨,但更重要的是使其转化为自己的理论。因此,外国的教育理论必须适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不是“模仿”、“照搬照抄”而是“转化”、“中国化”。中国的教育理论只能从自己的实践产生出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有其先进性、优越性,但也有独特性、特殊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立足中国国情,用长足的发展眼光,客观评价其功过是非,理性地对待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0-260.
[2]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8:13.
[3]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26.
篇4
一、 后现代主义的缘起
与许多思想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统一的学术流派,而是当代西方社会一股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具有反思和超越现代性的最新哲学思潮的总称。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后现代主义也不例外。
进入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在依靠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问题: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因此,人们不得不对现代化过程进行认真反省。正是在对当代社会科技理性过度膨胀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成为社会文化进程中的主旋律,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人类越来越追求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模式。另外,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虚拟的网络中各种信息都有平等的对话机会,边缘人物的话语权也能得到保障,这进一步加速了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因此,崇尚多元的后现代主义迅速在当代西方社会家喻户晓。
迄今为止,后现代主义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也可能正是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王治河认为,尽管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后现代哲学所讲的“后现代”主要不是指“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1]。
二、 后现代主义的思维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旗下流派众多,而且各自观点莫衷一是,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对现代主义进行着反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以反思和超越现代性为特征,否弃所有现代观念和传统理性,它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对当代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所谓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就是后现代主义将关注的视角更多地投放到现代主义所忽略的事物和领域,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将思考的目光投放到现代主义的无人区[2]。具体来说,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相对集中的特征。
1.理性的陨落――提升情感,重视参与
现代主义追求终极真理,过分张扬理性,认为理性应该主宰人和整个世界,而忽视非理性。然而后现代主义则高扬非理性,在对理性主义的权威性与工具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主张摒弃理性,转而重视非理性的情感思维和直觉方法。这代表了思维方式上的一个转向:人由存在的冷静观察者、分析者变成存在的关心者、主动参与者[2]。
2.中心的消解――关注边缘,主张平衡
现代主义认为,凡事必有一个中心:真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类是物质世界和心理――精神世界的中心等。后现代主义在对真理的中心性与人类中心主义及自我中心主义进行发难的基础上,打破了中心与边缘的界限,主张一切都处在平等之中,呼吁人类关注边缘和弱小,谋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平衡与和谐。
3.同一的否弃――尊重差异,强调多元
现代主义期望得到的是统一性、同一性、整体性、普遍性及世界的秩序与规律性。后现代主义则从反对基础主义与表象主义出发,拒斥现代主义的同一性与确定性思维,消解了现代性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认为世界是复杂无序的,没有规律可循,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坚持相对主义的态度,强调多元论,主张尊重人类个体间的差异,崇尚多元性。
4.权威的颠覆――追求平等,推崇对话
现代主义崇拜甚至迷信科学技术与客观真理的权威,信奉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思想霸权和权威话语。后现代主义则在对权威话语的三大支柱――基础主义、表象主义与普遍主义进行责难的同时,否定绝对真理,致力于消解霸权、颠覆权威与解构不对等,主张去中心化与倾听一切人的声音,追求公平,推崇对话,倡导一种开放的、平等的交往。
以上这些思维特征既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解构,更表征了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后现代主义针砭时弊,反思现代性所带来的危机与灾难,顺应时展要求,谋求和谐与科学发展,因此,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传播。
三、 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观
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而教育理念的革新最核心的就是学生观的革新。现有的学生观存在诸多问题:追求同一性,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强调接受性,抑制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等,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师生关系日渐淡化、紧张,教育过程缺乏和谐与活力。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思想态度与思维方式,对现代学生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建设性向度对现有学生观的转向与革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借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认识和理解学生,在质疑与解构现代学生观的同时,建构起了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性――学生发展应当走向健全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学生的培养是片面的、失衡的。后现代主义提升人的非理性,提倡一种人的发展生态观,认为个体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各生态因子有合适的度,同时也需要各方面都有所发展,这就需要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手段,使个体的发展走向健全,个体生态得到平衡状态[3]。因此,后现代主义主张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真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2.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道风景
现代教育追求统一性,培养学生如同工厂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强调学生之间的共性,忽视并努力缩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后现代主义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学生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互不相同的,各有侧重[4]。后现代主义不仅充分认识到学生是独特性的存在,而且极力主张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强调教育要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及独特性,促进学生有差异地、自由地发展。
3.平等性――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现代教育坚持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看法,始终在“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两极之间摇摆不定,落入主体中心的窠臼。后现代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两者和谐地共处一个教学生态圈。这样,师生关系就会是一种平等、开放、互动的关系,双方均会考虑到对方的需求,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共同达到各自的目标[5]。因此,后现代主义以平等的视角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一视同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习共同体“平等中的首席”,主张建立一种“你――我”式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4.创造性――学生生命意义在于创造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与接受性,视学生为容纳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性与创造性。后现代主义不仅认为学生是创造性的存在物,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创造面前所有学生一律平等(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与能力),而且认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创造性的活动,教育的旨归就是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的生命意义在于创造。因此,后现代主义注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主张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的创造热情,要善于鼓励学生去创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学生评价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秉承强调学生发展的生态性、差异性、平等性与创造性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地位及学生的生命意义等问题有着全新的理解,为学生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
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原则,强调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内容多样化――健全发展
现代学生评价坚持以分数论成败,缺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和精神层面的重视,评价内容的知识化窄化了学生评价的内容,导致学生畸形发展。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鹄的,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注重从生态学的视角考查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意方面的评价。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样化,积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追求学生的健全发展,有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
2.评价标准个性化――异质平等
现代学生评价追求的是同质平等,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崇尚异质的平等观,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向度的,尊重学生彼此间的差异,要求制定的学生评价标准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强调评价标准的个性化,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发展,真正体现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理念,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
3.评价主体多元化――主动参与
现代学生评价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忽视甚至压制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致使学生对评价产生冷漠、应付、抵触的情绪,学生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与可信度。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提升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重视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在学生评价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学生评价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质量。
4.评价过程动态化――持续发展
现代学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坚持一考定终身,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评价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主张学生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立足于学生的进步与动态发展,强调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评价坚持动态性原则,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进步状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评价的功能,从而可以使评价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尊重差异、强调多元、主张平等,是后现代主义思维特征建设性向度的表征,这对更新学生观、促进学生评价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肯定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同时,也应当积极避免激进或否定性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燕良轼.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3] 李志厚,李书光.生态学视域下的学业评价改革思路探析.教育导刊,2010(5)(上).
篇5
(1)30年代到50年代,出现概念,但不清晰。按麦克尔·科勒的追溯,最早出现的概念即F·D·奥尼兹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o,1934),随后有D·费兹的“后现代”(Post-Modem,1942),A·汤因比的“后现代”(Post-Modem,1947),以及查尔斯·奥尔森在1950年到1958年期间经常使用这个词。但是,这些新名词概念不清,没有明确界定。(2)1959年到60年代中期,指美国的反文化。欧文·豪、哈里·莱文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美国50年代开始的现代主义的衰落,是一股改头换面的“反智性思潮”(antiinte-llectualcurrent)。莱斯利·费德勒和苏珊·桑塔格认为60年代的反文化大大倾向于艺术的通俗化,即与精英文化决裂。(3)60年代后期,更彻底的对现代主义智性的反叛。里查德·奥森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哲学本体论的强烈怀疑,是对现代主义预设的反叛,它否定统一性,崇尚偶然性。(4)1972年到1976年,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威廉·斯邦诺斯以海德格尔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后现代主义的源头,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致力于真实性,致力于揭示人类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偶然性的作用话语的阐释理论。(5)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走向综合与包容的后现代主义。如伊哈布·哈桑的“不确定性”与“内在性”,利奥塔德的反“元叙事”,梅苔·卡利内斯库的“新的(后现代)多元主义”等等。上述会议虽然主要以文学视角来审视后现代主义,但是它竭力涉及的是整个后现代主义现象,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联系20世纪其他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等的理论来看,“后现代主义”概念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1、现代主义的延续或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
丹尼尔·贝尔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他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工业社会是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而后工业社会则是以知识技术为中轴的。但是他同时指出,后工业社会并不取代工业社会,而只是消除了一些东西,增加了另一些东西。对文化艺术上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是这样看的:(1)后现代主义不是新的文化逻辑,而是“把现代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的表现。(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上实现了文化自治。这也是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走出普遍性、强调个性就开始的,只不过现代主义的文化独立的思想在后现代主义这里实现了。(3)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在这一点上,它可以被认为是传统的现代主义以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来代替宗教或道德的企图失败之后的新出路。(4)后现代主义抹杀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因此,它“溢出了艺术的容器”,而强调一种行动本身。这样,它打破了现代主义对有序形式的依恋,放弃了审美形式的表现原则。现代主义的革命与反叛只是纸上谈兵或预演,而后现代主义则将革命与反判付诸行动。(5)因此,后现代主义将所有文化特权下放到民间,以通俗化为一大特色,并具有反文化(反传统的主流文化)的意味。(6)与此相应的是文化市场(文化商品化)的出现或加剧。当然,贝尔并非是个完全的“延续”派,因为他谈到后现代主义形成传统“文化言路的断裂”。尽管这种断裂在现代主义那里就埋下了祸根。
哈贝马斯是捍卫现代性的主要人物。他始终认为“现代性设计”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他明确阐明自己的立场:“我并不想放弃现代性,也不想将现代性这项设计看成已告失败的事业。”他所说的问题指社会各方面在历史造成分裂之后缺少有效的沟通,例如专家文化与大众之间的隔阂。对此,他的解决方案是指出新的行为交际理论。他以艺术为例,提出消除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的办法是,“一方面,享受艺术的俗人应当自身受教以成为一个专家;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胜任的消费者。这种人运用艺术并将美学经验联系到他自己的生活问题。”总之,哈贝马斯虽然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如先锋派已经走到了尽头,耗尽了现代性的推动力,但是在他看来,贝尔等人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因此他自己提出仅仅是修正偏差的行为交往理论。这样,他实际上是用现代性来对抗后现代性。
利奥塔德虽然旗帜鲜明地否定现代主义,但是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应是现代主义的前期状态,也就是创新、反叛和“川流不息”。就这一点而言,他还是把后现代主义秉承现代主义初始时期创造性、反叛性的一面勾画了出来。
2、对现代性的否定或超越
利奥塔德指出“雄辩法”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合法化的证明本身得不到合法化证明,因此这些“宏大叙事”应该祛除。后现代主义的口号就是“向统一整体开战”。从传统到现代的所有体系化的东西都应该被打破。
与此相似的是罗蒂的“后哲学”观点。他认为现代主义企图以大哲学替代大神学的地位是行不通的,因此应该以后现代主义的“小型叙事”替代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
F·杰姆逊的“文化分期”理论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对应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期(多国化)资本主义。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很大变化,工业化、现代化使战争更令人恐惧,战争的破坏性也使人对工业化承诺失望,这样,现代主义的进步性消失了,现代主义也就成了“历史陈迹”。“这样,他便认可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这一点。
米歇尔·福柯将知识与权力联系起来考察,以此作为分析主体与真理之间关系问题的工具。他以“疯癫”、“犯罪”和“性”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否定西方现代文明,指出由于现代性进程中形成“理性独白”或“理性疯狂”的一边倒,致使人的另一面(非理性的一面)受到扭曲和压抑。因此继尼采“上帝死了”之后,福柯喊出“人死了”的警言。“人之死”的含义即人的中心地位的丧失。福柯认为自己不是非理性主义者,而是“反结构主义者”。所有现代主义的东西都是结构主义的,因此,反结构主义就是反现代主义。这样,福柯把自己摆到了后现代主义以文化边缘批判现代主义文化中心的位置。
德里达作为西方当代哲学界一位反现代主义斗士,最醒目的标志是他的“解构”观。他的目的是反对西方有史以来统治哲学思维的“罗各斯中心主义”。“罗各斯”在希腊语中具有说话、思想、规律、理性等含义。在赫拉克里特哲学里表示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它体现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罗各斯中心主义通过柏拉图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圣经·约翰福音》中,罗各斯是上帝的话语,是一切真理的终极源泉。总之,它是一种静态的、恒定的、抽象的、封闭的结构的中心。因为这种中心具有假定性,是与动态的、变化的、具体的、开放的历史事实相悖的,所以要加以拆解。
后现代主义也可以按“反叛的”、“建设的”和“中庸的”(带有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的含义)这三种来划分。反叛的后现代主义否定传统与现代主义的任何中心或本质观、形而上学或普遍性、封闭结构或形式,否定整体性或一切体系化的东西,否定连续性的历史观如线性进化论,否定一切深度模式等,而强调多元、断裂、局部或碎片、离散或弥漫、解构或开放性、平面或能指游戏等等。它们的特点是批判、摧毁多于建立。由于它的旗帜鲜明的革命性,也被称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建设的后现代主义力图破中有立,在否定“机械还原论”的同时,实现对存在于现代主义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摆脱或超越,代之以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这里的“整体”指世界各部分联系的或相关的层面,如宇宙论和生态圈)。中庸的后现代主义往往持客观认识的立场,力求准确、公正地看待一切。它强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历史与逻辑及其二者的关系上。
当然,各种形容意谓本身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显然,这个概念是多元的、不统一的,有些地方甚至是矛盾的,就象它所涵盖的现象一样。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中的音乐
从中世纪开始的西方专业音乐史,在音乐型态上可以分为三个范式: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传统范式即大小调体系,现代主义范式即各种除大小调体系之外的有体系和没体系的结构样式,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包括解构的和多元的两种样式。这三个范式的区别是足够明晰的:传统型是有序的,但是只有大小调体系这一种结构;现代型也是有序的,但是却有许多种非传统的人工结构;后现代型是无序的,无论是反形式或多风格拼贴。另外,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还包括通俗音乐、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和综合样式的音乐,它们的存在型态和存在方式都不同于传统型和现代型。当然,就象后现代主义是非“主义”的主义一样,后现代范式也是非范式的范式。
后现代主义样式的音乐或者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音乐可以大致划分为下列两大类型。限于篇幅,这里只简单提出基本样式,而不展开分析。
1、专业音乐领域:“无序”、“解构”、“反形式”、“多元混杂”等等。
第一种是无序、解构或反形式。如噪音音乐、具体音乐,材料为无序声波,结构也无序化。偶然音乐,通过反人工控制达到自然解构(局部的或全部的),结构亦无序化。电子音乐,它是20世纪的新生事物。作为一种特殊手段,它可以创作很传统的音乐,可以创作现代主义音乐,也可以用于后现代主义样式的音乐制作或带偶然性的表演。实际上它在实践领域更多地被用于后者,因此把它列于后现代主义样式名下。概念音乐,采用文字谱只是现象,它的实质是一种观念指导的行为艺术。“行为”体现了贝尔所说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艺术范围的革命“在现实中重演”的性质。此外还有环境音乐等,它们把音乐当作和现实事物没有差别的东西,从而消解了“艺术高于生活”的等级观念。典型作曲家如约翰·凯奇、施托克豪森等。
第二种是多元混杂。不同风格的拼贴、无机组合,或者不守被模仿对象的规则的模仿,即“拙劣模仿”。如拉迪斯拉夫·库普科维兹的《为我的自杀而作的挽歌》(1982),是对肖邦作品的拙劣模仿。复合风格的无机拼贴将既有的音乐当作一种并非高于现实事物的“现成品”,以此作为拼贴组合的材料,或进行歪曲变形的原形。例子如施尼特凯的《第三弦乐四重奏》(1983),将拉莫、贝多芬、萧斯塔克维奇和的音乐拼贴在一起。这种消解艺术与生活的差别和等级、使作品无中心或多中心的做法,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
2、大众音乐或综合领域:世俗性、综合性、商品化、虚拟真实、广场效应等等。
第一种是文化工业中的音乐。艺术的通俗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大特征。在音乐领域,20世纪的录音棚制作是音乐工业的基础。它往往与音像业、各种传媒连成一体。它们的对象是全社会的大众。它改变了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厅方式,产生了新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对文化工业的问题,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使艺术“韵味”消失,F·杰姆逊指出了它的“复制、类像与虚假化”特征,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等人则对它的商品化、非艺术化、工具化和庸俗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电脑系统的介入,又产生“机人互动”的虚拟真实现象,再次解构了作为确实的创作结果的音乐作品,而使音乐作品成为机人方式中主体参与过程所展现的可变事物,突出了观众参与性、音乐作品事件化和行为化,从而使音乐“溢出了艺术的容器”(贝尔),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性质。
篇6
1 “酒神精神”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在尼采美学中,“世界意志”通过不断毁灭无意义的个体来持续它永恒的过程,酒神精神则代表着个体的人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复归“世界意志”的冲动。这种不断创造又毁灭个体世界的过程,是酒神借以自娱的审美游戏,而这种审美才是本质上的审美快乐。尼采改变了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悲观主义哲学框架中痛苦和毁灭的性质,并用“酒神”来肯定了它。酒神精神为了肯定世界意志,进而肯定了痛苦与毁灭。与现代主义相反,痛苦和毁灭在这里被看作了意志在快乐的创造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副产品,其本身就是应予以肯定的。最终形成了以酒神审美体验为最高原则的生命意义解释。
“日神精神”(der Scheinende)与之对立,代表“个体的人借外观的幻觉自我肯定的冲动”[3],它与通过自我否定而复归世界本体的酒神冲动产生二元对立,构成了尼采美学的核心范式。具有本源性的酒神精神与具有派生性的日神精神以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兄弟联盟”关系,结合成一种既让人不失去生存希望,又给人以慰藉的悲剧艺术。这种“形而上的慰藉”则全部源于观众的对酒神精神的满足。
同样,如果现代主义代表一部分日神精神,那么后现代主义则代表一种与之相对的一部分酒神精神。现代主义出现于反对权威、传统、教条、迷信的年代,形成了以科学、理性、适度、道德等原则为主的思潮,现代主义艺术也部分体现了尼采对日神的阐释:“我们用日神的名字统称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它们在每一瞬间使人生一般来说值得一过,推动人去经历这每一瞬间。”[2]而后现代主义的萌生则又恰好是因为现代主义社会过分强调了这种科学和理性,使人们意识到科学与理性的发展所带来的并不都是“美的瞬间”,反而成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人口危机、战争、家庭解体、犯罪猖獗等问题的祸端,人们进而开始对这种道德、理性的“异化”(Alienation),和以适度为美、人生向上、艺术理论化原则为主的现代主义艺术进行反叛。这也开始接近了尼采的另一个预言:“一种以科学原则为基础的文化,一旦它开始变成非逻辑的,也就是说,一旦它开始逃避自己的结论,必将走向毁灭。”[2]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在此基础上对其做了总结,称后现代主义即是作为这种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风格在文化艺术上的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逻辑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文化艺术风格的总体理论概括”。[4]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以印度佛教的禁欲和厌世,与罗马帝国的极端世俗化为例,来说明日神因素与酒神因素不可过分地出现在生活和艺术中,而是应以一种相互调和的形式出现最为恰当。这种具有最佳调和比例的悲剧艺术才能赋予人们一种意义,借此肯定世界和人生,不至于坠入日神的禁欲与酒神的放纵中,最终拯救人类。同样,承载着尼采美学“二元冲动”的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在寻找着一种这样的调和,它们之间的合作与斗争也一直持续至今。但与之相反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派生体,且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并不是在现代主义艺术灭亡后才出现,而是在30年代现代主义艺术的母胎中应运而生的,是适应于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应。
其实,“酒神精神”在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长河中并未完全消失过,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时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捕捉到它的影子。它被迫地以不同的面貌隐藏在各种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夹缝中,隐晦地满足着我们迫切的酒神式冲动。而现在,我们可以说尼采美学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思想先驱,后现代主义艺术又为酒神精神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甚至还可以说,后现代艺术的出现,就是在人们对酒神精神的迫切期待中形成的。但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并没有哪个时期的人们能达到那种尼采所肯定的审美境界,同样,后现代主义艺术也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产物,而永恒的酒神精神则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顺势而出。这种重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2 “酒神精神”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重塑
2.1 酒神精神的重塑建立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流框架之中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被尼采明确定义为“准”艺术中的两种非理性冲动,这与现代主义中的“非艺术”世界观存在着永恒的矛盾。尼采认为,悲剧艺术毁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主义,以及其辩证法本质中的乐观主义,之后又在柏拉图、欧力庇得斯(Euripides)等后人的实践下加速了它的灭亡。尼采也曾预言:“科学将不断走向自己的极限,必定突变为艺术――原来艺术就是这一力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2]可不幸的是,这种曾被尼采极力否定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以及它随后派生出的现代主义艺术非但没有被人们遗弃,反而成为了人类社会和艺术发展的主流,并不断被后人发展并传承至今。所以,因为这种“非艺术”的界定,使我们在前文中只能说现代主义艺术带有一部分的日神因素,如将艺术理论化、形式化、以适度原则为美等。而后现代艺术也只能代表一部分酒神因素,因为这个重塑酒神精神的后现代艺术土壤,也是根植于以科学和理性为主的现代主义主流世界观之中的。日神与酒神冲动的完全复苏,在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其实并没有纯粹出现过,我们只是在不断地向它靠近。
尼采预言:“现代人已经开始预感到那种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的界限,因而在茫茫知识海洋上渴望登岸。”[2]如今,人们真的登上了这个叫做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彼岸,然后创造出“相对主义”、“多元主义”的根茎,期待着酒神之花的绽放。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相对主义”与“多元主义”思想,是在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边缘对抗中心”思想、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思想、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的“差异与多元”思想的融合下产生的,它强调客观的理性并不存在,从而在艺术上否定了绝对真理,也否定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艺术理论化、形式化、适度、和谐为美等原则,并拒斥现代艺术理论所预设的一致性观念,认为“理性殒落”,“非理性应该提升”,强调艺术自身的多样性、多元性。这种对于非理性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为酒神精神这种非理性冲动的重塑提供了可能。这种“反理性主义”(AntiRationalism)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的选择,它从根本上摒弃理论、排斥权威,认为理性主义框住了思想本身,它将自然和科学的方法搬到艺术中来,并被视为惟一正确的方法是错误的。艺术的存在应该是开放的,应废除一切主体性。
可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反理性主义只是理性主义的派生体,它并没能逃离现代主义的框架,仿佛只是一个反叛的孩子,挣扎在了现代主义的大家庭中。所以,酒神精神的重塑也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的主流世界观框架之中的。在这种新的环境下构建的酒神精神,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尼采美学的意愿。
2.2 “酒神精神”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对尼采美学中的限定形成了颠覆
尼采美学对日神和酒神所代表的艺术形式有着明确的界定,即造型艺术和史诗等(由“表象”或“幻想”组成)代表日神艺术,音乐(世界意志的写照)代表酒神艺术,由科学和理性构建的艺术,则是非艺术。也许尼采的这种界定是不无道理的,但是这种对纯日神艺术和纯酒神艺术的绝对限定也与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所形成的艺术平民化、自由选择性、表现形式多元化形成了明显冲突。这也是导致酒神艺术形式和内容在新环境下被颠覆的原因之一。世俗观众的酒神式要求希望能够选择性地接受酒神的慰藉,而不被局限在特定而又难理解的纯艺术形式之中。
这种艺术形式上的颠覆,体现在酒神艺术与非酒神艺术形式的反串上。具体表现为艺术家利用了日神艺术或“非艺术”的形式,在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中来表现酒神精神的表象。比如音乐中的律动与节奏在尼采美学中属于日神状态,但一些金属乐队中如“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则大量使用了中世纪时代所禁用的减五度三全音来表达恶痛苦临人间的毁灭感,很多“碾核”(Grindcore)乐队和垃圾摇滚(Grunge)乐队则用架子鼓混乱的节奏来阐释酒神精神,有时甚至用了两个以上的打击乐手来增强这种情感。尼采也曾对歌剧的“半音乐说话”形式表达过强烈的不满,可如今的电影艺术则主要正是通过画面和对白来演绎它的内涵,音乐多数也仅被用做背景铺垫或烘托气氛。比如在后现代主义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导演就充分利用画面、台词、剧情来表达主角对个体束缚的酒神式摆脱,演绎出个体化原理的毁灭、与过度、对人生日常界限和规则的毁坏、反对道德戒律等酒神因素。让观众体验到“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2],是一种主要通过画面和语言来达到的酒神式快乐。在其他如绘画、雕塑、建筑等日神艺术形式中,以及舞蹈、戏剧、诗歌朗诵等传统艺术形式中,或是在行为艺术、涂鸦艺术、动漫游戏等新兴艺术形式中所表现的酒神精神,都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尼采对酒神精神的艺术形式限定。
筑波中心大楼 Tsukuba Centre Building 建成作品 日本-茨城县 (1979~1983)
黑川纪章最出名的设计――1970年大坂世博会上展出的实验性房屋(Takara Beautilion)
日神艺术(概念或表象)在内容上与世界意志无关,它通过颂扬表象的永恒来克服个体的苦难。而酒神艺术(音乐)则是世界意志本身的写照,并不是意志的相应客体化。尼采也曾用经院哲学家的术语来表达概念、音乐、现实的关系,即“概念是universalia post rem后于事物的普遍性(总结、理论等)、音乐提供了universalia ante rem先于事物的普遍性(意志本身的写照)、现实是 universalia in rem事物之中的普遍性(正在经历的过程、表象)。”[2]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普遍处在先于事物的普遍性和事物之中的普遍性之间,在用通俗的个体化形象表现事物之中的普遍性时,极力地表达出了先于事物的普遍性。阿多诺(T.Adonor)和利奥塔的理论很好地阐释了后现代行为艺术(Postmodern Performance Art)创作中的这种不可重复性和偶发性。行为艺术家再用这种偶发创作通过个体表象来来表达一种先于事物的普遍性。比如行为艺术家大野洋子的《草莓和小提琴片断》、舒勇的《地球在流血》等。
后现代主义雕塑《不想活了》
后现代行为艺术《地球在流血》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语境中,由于酒神精神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形成了对尼采美学界定的反串与颠覆,使酒神精神得以在各种新、旧艺术形式中以不同的内容被呈现,最终顺应了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并衍生出“后现代叙事理论”(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y):即在艺术风格、结构、叙事上形成不断跳跃与拼接,如电影《杀死比尔》(《KillBill》)、《罗拉快跑》(《Lola rennt》)的穿插叙事;如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或莫言的《生死疲劳》等多重叙事写法;后现代艺术家刘建华雕塑作品的结构拼接技巧等等。这些都为酒神精神得以实现在众多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形成创造性重塑提供了可能。
2.3 世俗观众的“后现代主义审美”推动了“酒神精神”的重塑
在尼采的眼中,存在三类天赋较高的人:“一种人被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缚住,妄想知识可以治愈生存的永恒创伤(“非艺术”的科学理性与道德);另一种人被眼前展的诱人的艺术美之环幕包围住(日神艺术的“表象”);第三种人求助于形而上的慰藉,相信永恒生命在现象的漩涡下川流不息,他们借此对一直随时准备好的更普遍甚至更有利的幻想保持沉默(二元调和的悲剧文化)。” “他们怀着深深的厌恶感觉到生存的重负,于是挑选一种兴奋剂来使自己忘掉这厌恶。”[2]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艺术家与观众,则大多是由第一类和第二类人组成的,而第三类真正追求酒神精神内核的艺术家与审美者,则必须跨越和融合前两种世俗化观众为主的现代主义认同者,并借助他们对酒神艺术的渴求来重塑酒神精神。为适应此要求,才在今天衍生出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风格。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欧里庇得斯将世俗观众和平庸带入了悲剧,导致悲剧的灭亡和酒神精神的丧失。同时,他认为“公众仅仅是靠数量显示其强大的力量,艺术家不应该去迎合”[2]。其实,这两句话在今天应该辩证地去理解:即在艺术创作方面,艺术家确实不应该只考虑经济效益和艺术效益,艺术家更需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而艺术创作又不得不对这种由世俗观众数量为支撑的社会效益做出让步。在受众方面,观众也不仅仅像尼采所说,是一群麻木和毫无意义的数量,他们也是可以分审美层次的(如尼采划分的三种人)。因为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还是酒神精神,观众自身对理性的反叛和酒对神精神的渴求才是形成它们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其实尼采在批评欧里庇得斯的创作时(认为他只重视两个观众,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不懂艺术的观众),忽略了另外一种世俗的――既不懂艺术但又渴望得到酒神慰藉的观众。酒神精神得以在世俗的今天被重塑,是在一定基数的世俗观众上完成的。
也许,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日神精神只是用理性取代日神的直视,用激情和取代酒神的兴奋,从而达到对日神和酒神精神表象的模仿。也许二者在尼采看来皆是非艺术的,但这也是酒神精神得以在后现代艺术中的重塑中必将经历的过程。渴望酒神精神的观众随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成熟,也渐渐地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慢慢看清了作品中意志与表象的“最外在的镶嵌式粘合”,观众也愈加地渴望艺术作品能反映真实的酒神精神,从而又推动艺术家们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重新建构这二元冲动。最终致使今天后现代艺术中的酒神精神已经成功摆脱和超越了尼采所排斥的“理解然后美”与“知识即美德”的苏格拉底式审美原则,它是在艺术家更高的创作境界和观众更复杂的审美情操下形成的一种即不同于苏格拉底也不同于尼采的审美。这种审美可以用“后现代主义审美”来概括。
3 总结与启示
尼采美学主要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对生命意义的解释,二是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在第一方面问题上,尼采以审美为最高原则削平了世界的深度模式,这种深度浅层化表现为以个体的酒神审美体验来肯定世界意志,是一种“艺术高于一切,酒神既是本真”的观念。在第二问题上,尼采贬斥以科学理性为主的现代主义世界观和其派生的乐观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则部分地继承了后者的批判精神,但却更多的在第一方面的本源问题上出了偏差。这种偏差体现在酒神精神的复苏未能摆脱现代主义世界观的解释模式,且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对尼采的限定形成了颠覆与反串,并迎合了世俗的观众。最终导致酒神精神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被重塑。
当人们站在了现代主义的一定高度时再来审视艺术和美时,他们否定了尼采和叔本华的世界解释模式,却选择性地采用了尼采的世界评价。也许用尼采的话来讲今天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那便是苏格拉底式的混血艺术毁灭真正艺术的一个更深的阶段,或变质的酒神精神在为乐观主义和日神精神的表象服务吧。但它却没有像歌剧在《悲剧的诞生》中被描述的那样去隐瞒这个血统和身份。
“其不欺好恶而辨别自然明切者,是之谓理性。”[5]对于理性早启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其实我们早就在文化艺术中规范了这两种冲动的对抗程度,不同于尼采的是,我国传统文化选择将类似于日神与酒神精神的这种对抗引入审美者自身,由内省的“悟”来自行解答。而不是过分地借助宗教或艺术来偏向于某处,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更多地体现了柔和和中庸,比如水墨画的留白等,强调了一种意境美。这便使我们能站在理性的高点来规范种种艺术冲动的斗争与调和,并能选择性地接受和塑造这两种非理性因素,从而不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日本学者五来欣造曾说:“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见理性的胜利。”同样,道家也站在了乐观主义和消极主义之间,这同样也是一种理性的体现。所以中国在儒、道这种“代宗教”两千多年的领导之下,我们并不曾有过神话与宗教完全统治的时期,也不曾有过类似于酒神的精神侵扰至甚的时期。这种二元冲动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始终来得很缓和。
其实,艺术并没有将自身真正局限在尼采美学中,而是尼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这个范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也是“过于自信而轻视证明的”[6]。关于这一点,由尼采在十六年后重新审视自己作品时的话即可证明:“年轻人应该通过自我教育来变得严肃和畏惧,要学会尘世慰藉的艺术,应当立足现实,学会微笑”[6]。其实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最后,还是回归到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性,并且今后的美学观念也将逐步向这一方向去发展。它不同于苏格拉底的理性与日神艺术的刻板,也不同于宗教的出世,更不同于酒神的冲动与偏激,而是将一切矛盾回归于每个人自身理性与判断。这种发自内心的理性,其实也是尼采在当初曾经预言时曾被忽略的。
尼采曾说:“观众看到眼前的悲剧英雄具有史诗的明朗和美,却又快意于英雄的毁灭。他为英雄即将遭遇的苦难颤栗,却又在这苦难中预感到一种更高的强烈得多的快乐。”[2]这个过程在他眼中是审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终点,也将是与世界意志与酒神直接对话的临界点。尼采也曾预言:“临刑前的殉道者怀着狂喜般的幻觉面对自己的苦难。”[2]后现代主义电影《殉难者》便抓住了这一特殊的临界点,影片导演代表所有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向尼采的世界观提出了质疑:即电影中年轻的女主角为了去体验所谓的世界意志,在遭受惨无人道的虐待后,脸上已没有了殉难者的恐惧与痛苦,最终成了殉道者。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期盼着她口中说的答案。
文章的最后,我想以这位殉道者最后的话做结尾――“死亡的背后是无止尽的困惑。”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577578.
[2] 尼采.悲剧的诞生[M].译林出版社,2011:8,14,33,50,69,77,84,85,88,105,117.
[3] 周国平.关于《悲剧的诞生》载《悲剧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11:10.
[4] 特里・伊格尔顿(英).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商务印书馆,2000.
篇7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机械CAD;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117-02
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正处于向大众化阶段逐渐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知识观与教育观由于受到西方社会中后现代化主义思潮的广泛影响,正面临着对现代主义知识观与教育观的批判、反思与超越的发展过程,对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产生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它以晚期资本主义与后工业社会为发展背景,以逆向的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并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相关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作为其基本的宗旨[1]。其中,虽然后现代主义哲学有着众多不同的理论派别,但其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其一,破坏性或者是结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即激进后现代主义,其实质就是反对基础主义。理论主义与本质主义,积极宣扬所谓的“不可通约性、易逝性、不确定性以及碎片性与零散化”。其二,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即温和后现代主义,其实质就是突出强调通过对现代思潮的批判与反思来实现对现代性思潮的超越,并逐步建立起全新的世界观以适应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后现代主义从历史、文化与教育等多个领域入手对现代主义哲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与结构,并建立了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对当前我国教学教学改革与新教学理念的形成一定的启示作用。
2 机械CAD教学现状
CAD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可谓多种多样,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涉及工程数学、数据处理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众多学科。CAD技术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高校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主要以掌握技能为核心逐渐转变到以创造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层面来,突出对学生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来有效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关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融合不够 由于CAD技术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故机械CAD属于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当前各高校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普遍缺乏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完整性,出现专业的纵向分割与横向的脱节,甚至是有些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反复的讲解,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间缺乏紧密的联系。
教学首先落后 由于受到教学经费、各种软硬件的限制,部分学校有关机械CAD的教学仍停留在二维绘图阶段,较少涉及到三维设计,即使涉及到了,也仅仅是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实体造型的建立,总体效果不明显。而且有些院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且重理论而轻实践等情况,极大的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新时期,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实施必要的改革,以满足时展的需求。
3 基于后现代主义机械CAD教学的思考
更新教学理念 后现代主义积极倡导从新角度对如何“体验存在与解释世界”的现念展开重新反思,即消解现代教学理念中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式等。因此,将结构理念落实到机械CAD教学中就是指消解教学中已存在的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否定中心论思想,积极倡导多元化理念,逐步形成以二维能力培养为基础,以三维设计为主流的一种思维模式。同时,美国D.Sthon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反省式思维的过程,即反思性教学”[2]。因此,在机械CAD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反思理念,就是要求建立“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并树立新型师生观,师生双方全面展开反思活动。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反思性的学习实践,以思考自身的创造性、可持续性与独立性,并在全面分析机械CAD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理清自身的学习目的,并对自身潜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程度与自身适应性进行反思,分析自身与同学、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成效,对自身学习经验与不足进行总结,进而对今后的学习制定明晰的方向。
丰富教学内容 在后现在主义中颠覆了理性与主流话语,积极倡导多元价值观念,而多尔就曾提出后现代课程四个基本的准则,即丰富性、关联性、循环性与严密性,其中,关联性与丰富性就是多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因此,后现代主义下的机械CAD的教学改革所主张的就是在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与权威主义的基础上,批判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独立性的封闭性,并对单一教学内容的设置方式进行反思,同时从人性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机械CAD教学的价值观,重点关注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程度与多样性,并突出强调知识间的关联性与系统性,重视课程实践性特点,从而充分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特点[3]。
改革教学评价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认为世界是多元的,而每个学习者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故其教学评价不能简单的采用绝对化的统一尺度,需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同时,学生也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作为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存在的。因此,在机械CAD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其学习的过程,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出发,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评价的标准方面,后现代主义突出强调评价标准的动态性、复杂性与模糊性,因此,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就可采用档案袋评价法与自传式的评价方法,以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心路历程的全面了解,实现由自我意识反思到自我解放的逐步转变。
4 结束语
在新时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各领域对CAD技术人才的需求程度与要求在不断的上升,再加上机械CAD本身就属于一门逐步发展壮大的学科,直接决定了机械CAD课程建设将是我国广大教学工作者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内容,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辩证的分析借鉴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教育观念,摒除其片面化、极端性倾向弊端,积极开展反思教学与对话教学,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单以才,章婷.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机械CAD教学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6):154-158.
[2]杨莉萍,姚娟.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农林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8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 心理教育 本土化
20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与此相应,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广义地讲,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其中,“后现代”大多被当作一种社会变化在时间分野上的笼统称呼。然而,除了时间上的意义之外,“后现代”一词所涉及的主要内涵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狭义地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主体哲学所倡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和以确定性、整体性、同一性为标志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哲学。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被众多的学科领域所借鉴,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而心理教育作为引领、促进人心理发展、提升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为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引发了现代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深刻变革,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后现代的角度透视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研究
1.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独立的思潮,它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思想。法国和德国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浪漫主义、欧洲传统的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等,均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源头。它的主要观点表现为:(1)主张“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它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强调科学方法和理论上的多元主义。(2)弱化普遍性研究,承认历史性和具体性。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找到所谓的“普遍性”特征,因此,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应考虑进行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它重视语言概念、重视与自我关联的符号对于现实的构造作用,认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而是我们自己或社会用标准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理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场合和价值体系,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2.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合法性”危机的情势下,萌生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视野。在受到后现代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表现为:(1)研究方法多元化,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2)结合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关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内容和心理过程,实现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3)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肯定质化研究的地位与价值,主张心理学研究应尽量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出发来全面、真实地揭示人的心理。(4)认为语言是自我的关注点,在形成和建构自我中起核心作用。(5)关注天人合一,倡导对世界的关爱,认为人与外界是一种本质的、内在沟通的关系,并预言以倡导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宗旨的世界观将帮助人们走向“完美”的人性。
二、心理教育理论的内涵
心理教育,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有着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从这些不同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正如英国的理查德尼尔森认为:“心理教育绝非一元现象,它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对于具有不同理论导向和不同工作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对心理教育的理解需要结合多学科、采取多种价值取向,而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心理教育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
总体概括来说,心理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受教育者心理机能的过程。其核心概念就是对心理机能的提升。它是一种注重人性培养的发展性教育。
三、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模式的融合
1.心理教育要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生态效度,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每名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与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历史、文化不仅会通过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显性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还会通过集体意识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进而影响他们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教育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生态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2.施行多元化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多元化,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路线多元化。由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摒弃了单纯强调实证法的研究方式,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因此,在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全面。(2)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多元化。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设置课程,重视其他学科与心理学的融合与交叉,给知识附上心理的目标。(3)心理教育的多元化还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任务,而应该构建起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教育网络,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学生心理教育外延和内涵的双重扩张,心理教育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心理教育是指向个人生命成长的教育。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教育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其关键不在于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而是让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转换其精神世界和认知结构,建构生活的意义,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和符合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因此,心理教育要回归个体生命的主体和价值,使生命回归自然,教育回归本质。总体目标就是按照生命的成长规律来丰富生命的内涵。
4.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心理教育重视关系取向。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家长间的互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的建构作用,而这种建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因此,心理教育应该超越个体中心主义的束缚,从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中来认识和把握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使其能够进行合理的社会建构。
5.心理教育反对绝对普遍性,倡导独特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关注学生潜能发挥。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把人变成无差别的抽象化的存在,极力推崇和展示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心理教育则应鼓励受教育者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条件下,有风格地成长。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能量,这就要求心理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受教育者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为其自身成长提供能量。
四、后现代思潮下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尽管后现代心理学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思潮本身,它却是西方的产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G.墨菲所说: “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对于后现代思潮下的心理教育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审慎对待。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我们既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全盘皆收,也不能一味排斥,全盘否定,即:我们既不能当后现代思想的盲目拥护者也不能对其报以鄙夷、轻蔑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则是以宽广的胸襟既接受后现代心理教育观的挑战和批判,同时又对它的某些夸大和不实之处提出“后现代性”的质疑,我们的合理视角应当定位在: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
具体来说,后现代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考虑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共性和差异性。我国特有的社会发展背景、教育制度、当代青少年特有的人格特征,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文化与西方相比所表现出的极大差异,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的心理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因此,我国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对文化因素具有敏感性,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将国外先进的理论、我国的文化背景及目前的教育情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施行心理教育时也应进行本土化改革,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出更具有适应性的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
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实现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郑日昌.后现代旗帜下的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
[4]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63-164.
[5]Richard Nelson-Jones著,陈中永译.咨询心理学中的心理教育[J].教育专题研究.
[6]杨韶刚.后现代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长白学刊,1995,(6):24.
篇9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筑 东陆园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Based on the postmodernism thoughts of architecture form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forms and the East Garden Construction influence,The post modern architecture in focus on the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form and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t the same time, also appeared in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shallow understanding, causing some blindly follow,Reflection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to modern architecture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will help us to build a real people-oriented so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 Post- Modernism East Lu Park Architectural Design
1.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1.1后现代主义的产生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重视文脉,重视历史等。在建筑方面,人们对现代主义所奉行的重视技术,重视功能,忽视人的感情需要,忽视新建筑与原有环境文脉的配合,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等的原则开始怀疑。又随着现代主义逐渐向“国际式”发展,一些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后现代建筑思想是在对现代建筑出现问题进行批判性纠正中出现了。[1]
1.2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
后现代建筑注重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里感受等关系,倡导建筑艺术的多元化,通俗性、装饰性;反对简洁、毫无装饰、功能决定形式的现代主义。它遵循以人为本,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主张新旧揉和、兼容并蓄,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后现代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文丘里,查尔斯・詹克斯,R・斯特恩等[1]。
1.3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1.3.1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
文丘里在《建筑的矛盾与复杂性》强调后现代主义建筑要即统一又凌乱,即含混又明确,既纯粹又折衷等[2]。他的母亲住宅就是一个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统一体。
1.3.2装饰主义手法
后现代建筑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反对建筑的单一性,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都采用装饰的手法,很有代表性的是佛罗里达迪士尼乐园中的天鹅饭店,他各部分体型大小不一,装饰夸张,色彩丰富,在顶部以贝壳、天鹅来装饰,以增强其视觉效果,主题建筑墙面以波浪纹饰图案相衬托,塑造出新的典型样貌。
1.3.3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文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东西,后现代建筑强调文脉的延续性。如伦敦国家美术馆扩建。新馆的设计在建筑艺术方面采取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手法。新馆与旧馆在尺度上保持一致,壁柱的间距,檐部的处理和门窗的大小形状虽有变化,但总体尺度风格还是一致的[2]。
1.3.4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采用形象的造型来突出他要表达的东西,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在设计中采用象征的手法,提取了帆船的元素,显示了其造型的变幻性和寓意性。
1.3.5地域主义倾向
主张追求个性以及民族内涵,把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体现在设计上也是后现代主义常用的手法。后现代空间设计重新找寻现代设计中所抛弃的对历史和文脉的思考,更注重人性化的体现,使人心理产生一种归属感。
2.案例分析
2.1东陆园的背景
云南大学东陆园始建于1922年12月,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积淀和凝聚了富有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因此这个园区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空间,即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园内建筑风格、建筑类型都非常丰富,在整个昆明非常具有典型性。据统计,云南大学有27处建筑,其中有法式建筑,如会泽院;苏式建筑,如物理馆;还有很多中式建筑。历史建筑有8处,现代建筑有2处,其余的都是后现代建筑。
2.2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东陆园的体现
后现代建筑在云大东陆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根据他们不同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2.2.1地域文脉主义特点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受法国文化影响特别深的地方,在当地的建筑风格上不可或少的会有当地民族传统风格和欧洲古典元素。云南大学东陆园在当地特有的环境下因地制宜结合运用了当地的民族风格。如云南大学图书馆,和伍马瑶人类博物馆。
云南大学图书馆建于1989年,位于云南大学本部中心广场东部。主入口朝西面向中心广场,采用“口字型”平面,中央为带通风玻璃顶的中庭空间。东侧设基本书库,南北两侧为主阅览室,西侧除交通面积外,安排有开敞式的总目录厅,报刊阅览室及屋顶花园等。立面上采用红色面砖斜挑檐,白色垂直隔片,藕色仿石面砖外墙面,入口处做类似云南傣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处理,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地方特色。
伍马瑶人类博物馆采用斜屋面形式,用青瓦作为装饰,入口处,还有整个建筑的色调都采用本民族常用的色彩,来体现云南的地域特色。
2.2.2文脉的延续
后现代主义通过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对意识的抽象变形,将物质和意识统一化来达到对文脉的延续,东陆园文买的延续主要表现在蛟腾、凤起牌坊。
重建的这两个牌坊是在云南贡院的基础上建成的,上面分别题写“为国求贤”和“明经取士”,内面分别是 “蛟腾”和“凤起”,象征着从这里经过的学子,将成为国之栋梁。牌坊沿用中国传统彩绘的形式,颜色鲜艳,是对文脉的延续。
2.2.3折衷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反对形式单一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后现代折衷主义风格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形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也称“集仿主义”。云南大学东陆园的南学楼,文渊楼,文津楼,经济楼这四所建筑就是折中主义风格很好的体现。
文渊楼建于2002年,是现代主义建筑与古典建筑的结合体,他结构还有整体风格上都是现代主义的风格,而其细部都是采用了古典主义的风格。他的次入口处建造了一个低矮的景墙,用来分割文渊楼纵向高大,以免给人产生压抑感。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考虑人们心里感受的特点;其次文渊楼的主入口处采用巴黎圣母院中的透视门的形式,给人产生又一种深远和多变活泼的感觉;再次,他的墙面上做的有壁柱的形式,檐部的处理和内部的装饰都是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南学楼为了和对面的物理馆保持建筑风格上的一致,采用了苏式建筑的形式,但是他的结构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也算是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
文津楼建于2002年,他的入口处和窗套都采用拱券的形式,入口处的柱子使用了双柱廊的形式,制造了一个入口空间,檐部有花纹还有屋顶的处理都是古典建筑惯用的手法。
2.2.4采用装饰
后现代主义主张新旧融合,兼容并蓄多元性和复杂性,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通常采用图形类和构建类的符号进行装饰,给人一种是雾非雾的非概念性直觉,而又不失当地文化表现及历史的装饰性表现。云大东陆园建筑基本上都有装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屋顶和窗套上面,采用欧洲坡屋顶的形式再加上红色的颜色衬托的一个本很严肃的建筑既生动又活泼,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窗套采用古典形式,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冰冷的外表上是一处点睛之笔,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形式。但是现实中有的建筑元素、符号太多就会很混乱,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
2.2.5小结
通过对东陆园建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陆园无论从建筑空间还是景观环境空间都是遵循后现代主义的,让我们从建筑的一些元素、符号、颜色等让新老建筑有了对话,从而达到学校的更新与原有建筑、环境的联系。
3总结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表现形式以及云南大学东陆园建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后现代主义注重文脉的延续,地域的融合,以及多元发展,但是我们稍作分析,会发现后现代建筑所谓的延续文脉,讲究复杂多样,注重装饰,其实也就是加上一些元素符号来起到这种效果,有的建筑师为了创新,为了实现后现代,完全把许多没有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既不和谐,也不美观。
就像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说的:“后现代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有两个相反的趋向:一个是‘新学院派’他抄袭古典主义,但这一派人并不去复兴真正的古典精神,不过摆弄而已,......另一种趋向是逃避一切规律提倡爱怎么搞就怎么搞,把互相矛盾的东西糅在一起,这种做法也许别有风味然而难以让人信服,也就难以普及”。[4]这充分说明后现代并非是一种稳定的风格,他旨在超越现代主义,其实只不过是在某种情境中复活那些被现代主义摒弃的艺术风格。
我认为后现代尽管讲究多元化,但建筑师做设计时也一定要好好研究当地的环境、文化、经济等各种条件,不要随便加上一些当地的符号做一个造型就以为是后现代主义了,更不应该把文化当做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套用传统文化符合,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充分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要具有开放的、民族的、灵活的和负责任的方式来对待多元文化的差异性,通过更为广泛的建筑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多元性认识,不要为了追求后现代而后现代。
大学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缩影,对于学校的建筑与环境空间首先要和原有的和谐,其次考虑他们的功能和突出他们在学校的意义,突出学校的文化氛围还要考虑经济和他的实用性。
注释:
[1] 罗小末.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薛恩伦,李道增.后现代建筑20讲[M].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赛维.阿尔托・阿尔托的作品与思想[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王丽洁.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2 (8).
[2] 徐嘉铂,白薇.谈语言及符号的象征作用在建筑中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7,33(3).
[3] 李艳红,陆娟.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和审美[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 (4).
[4] 张仲军,尹涛.后现代主义与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21).
[5] 蔡丽媛.浅析后现代主义建筑之特征[J].今日南国,2009 (2).
[6] 杨健,苏宏志,罗文海.西方建筑思潮对昆明20世纪建筑的影响[J].建筑科学,2009,25(4).
[7] 陈设,陶韬.解读后现代主义建筑[J].江苏建筑,2011(6).
[8] 杜隽,王一明,王林.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思想与创作手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31(4).
[9] 张增琪.云南建筑史[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
[10] 于秀军.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J].宜春学院学报,2003,25(5).
[11] 张荣生.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J].外国文学,2003(2).
[12] 孟聪龄.高方方.浅析后现代主义建筑[J].山西建筑,2008,34(11).
[13] 张仲军,尹涛.后现代主义与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9(21).
[14] 谢小英,罗汉军.后现代主义建筑带来的思考[J].建筑,2004(6)
[15] 朱博.浅谈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后现代"建筑的发展[J].华中建筑2008,26(2)
[16] 姚安海.后现代建筑理论及其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浙江大学.2006.
[17] 牛耘.议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借鉴古典主义风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J].大众文艺,2010(4).
[18] 朱博.浅谈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后现代”建筑的发展[J].华中建筑,2008,(2).
[19] 栗冬梅.概述后现代主义建筑特征[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1).
[20] 周迪.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J].中外建筑,2004(1).
篇10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就狭义而言,即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和历史服饰文化中吸取一些装饰元素,对服饰设计进行后现代主义的装饰处理。后现代服装设计的思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80年代。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最为突出的设计领域,其对文化自由放任设计风格明显,具有典型的历史装饰主义,历史折衷主义,文化混搭风格,戏谑、调侃的装饰色彩等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1]。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具有一下这些特点:强调特立独行,强调自我,展示个性文化;带几分怪诞,戏谑,趣味性;后现代主义服装改变了高不可攀的上流社会时装为主流的时装文化,将来自平民的创新搬上时装舞台成为影响全球的新时尚、新潮流,这是后现代主义服装文化特色。
二、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原则
服装设计三大基本要素中色彩是设计的表层效果,造型是产品的外观形态,而材料则是实现设计目的的原始条件。设计是千变万化、永无止境的,故而对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丰富和积累艺术底蕴,才能以多元的思维激发层出不穷的设计灵感。因而,思维活动的丰富与活跃是现代设计师的基本功。在设计思维方面,其崇尚的是逆向思维,打破传统常规,从而设计出独特而别具一格的作品,如男装女穿,女装男穿、新装作旧处理、款式设计比例变化差距大、就材料而言,十分重视材料本身的肌理、花纹、色彩、浓度、透明度、发光度和反射度,同时赋各种人文涵义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后现代服装设计的特征[2]。
(一)服装造型原则
服装造型主要体现在点、线、面、体的合理搭配运用,而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生动的立体,活动于空间之中。因此,后现代服装造型设计,借助人体与服装材料在活动空间中的重新组合,从而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新形象。服装设计是色彩、款式、材料三者的完美统一,是服装与人体的有机结合。而这一切又都与线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服装同一切存在于空间的物体一样,都是由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组成。服装造型设计原则,即结合线条的形态与特性,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规律而进行的线条造型设计,以此来呈现服装外轮廓线、内部结构线与装饰线条之间的相互关系。外轮廓线决定着服装的款式造型,而内部结构线又决定服装的空间体积与人体的吻合程度,同时也关系到色彩的组合、材料的运用[3]。后现代服装造型设计中的线条变化大,其核心在于借助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改变线条在服装造型过程中所呈现的形状、空间、体积与变换以及位置、长度与方向。
(二)服装色彩原则
色彩搭配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外观要素,科技的日益更新使得面料色彩的多样化成为可能,赋予了设计更大、更多的选择空间。色彩搭配是着装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同时它也受现行的流行时尚、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然色彩搭配也必须遵循其一定的使用原则和搭配方法。而后现代服饰设计则一反常态,抛弃传统,体现个性和独特性等做法,往往会摒弃同性调和、主调调和、对比调和、无彩色调和等原则,而是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特意制作出一些色彩残缺、搭配瑕疵等等这样的面料,强调无协调美、残缺美的色彩搭配,变现出对传统的、权威的设计规则的一种反叛和讽刺[4]。
(三)图形装饰原则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另一重要原则是强调图形的装饰设计。它凭借面料的花色和图形的变换来体现极具民族特色的后现代风格。如取材于印度服饰的时装设计,在选择面料的花色时,强调印度风情,说道印度服饰,不得不提及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纱丽,纱丽式样繁多,不拘一格,其颜色大胆鲜艳,辅以一些卷草图案,金银五彩条纹,以及桃红、艳橘、火红、宝蓝等颜色。而今世界各地极具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图案,纷纷被现代设计师们用于服装设计上,通过他们的独特设计和不同的工艺制作,使得现代服装的图形设计更是锦上添花[5]。
(四)材料构成原则
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者必须以科学和艺术的眼光对材料进行深刻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讲,应对服装材料的纤维形态、性能分类、成分及材料的原始特性、染整处理、分类标准等作系统的、理性的分析。从艺术的角度看要强调材料的外观色彩、肌理状态、美感的比较、图案的布局、比例配置及应用的可变形式等,感受其新奇独特的美感[6]。后现代主义服饰设计者利用直观的各种服装材料,结合设计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平面的、立体的、具象的、抽象的思维的形式,对设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研究,以触动设计灵感,强化想象力,认识和感受材质构成的规律及特征,由材料的认知而导向设计。在设计中通过对材料肌理的再加工,丰富材料的构成形式,使材料肌理特性升华的再创造,则是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有效语言。
三、后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启示
(一)中国当前服装设计的特点
中国现代服装设计发展历程基本沿袭了模仿———延伸———突破这一过程,在最初的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模仿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很大的作用。通过模仿一方面可以使本土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设计师也可以借助模仿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然后突破模仿的瓶颈,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得到延伸,最后达到突破阶段,完全抛弃别人的设计原理,逐步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设计风格。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因而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服装设计良性发展的因素,如有的设计人员一味地为了凸显自我个性,大事渲染色彩的作用,而忽略了全方位的知识修养,曲解了服装设计最基本的涵义。服装设计有三层境界:第一层追求的是服装的功能,第二层追求的是服装品牌的时尚性,第三层追求的是服装品牌的个性。无论哪种境界,它都不应该脱离市场,脱离消费者[7]。中国的现代服装设计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迷茫、幼稚和盲目崇洋,生搬硬套式的引进,缺乏对自己文化如何现代化的深度研究和思考。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复杂丰富,中国服装设计师们更多应该是注重民族文化在现代服饰中得合理运用。
(二)对中国服装设计观的启迪
后现代服装设计赋予了我们以全新的审美感受和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变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服装设计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当前的服装设计注入新鲜血液,笔者认为后现代设计理念对中国的服装设计具有以下作用:(1)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人的精神需求并重起飞;(2)摒弃单一单调的造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3)正视国际大文化传统的连接性,同时也注重地区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4)在追求国际流行共性的潮流的同时,也允许凸显个性、非主流、非规范化、不固定化的设计的存在;(5)开创了全新的审美设计思维方式[8]。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理念注重形式地位,尊重传统文脉,后现代主义设计认为,现时的设计是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传统”在后现代主义不能单一地理解为是贬义的,做到传统和现实的合理结合,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设计,这正是中国服饰文化所迫切需要的、应该追求的。对于传统而言,要以辩证的、批判的眼光加以选择,有改造地传承,而且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拆解、分离、提炼,而后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概括、抽象、再创造,这样结合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设计出传统与现代感于一体的服装。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给中国服装设计带来的困境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中国设计师在理解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只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往往会陷入以下这些误区:(1)破坏性设计即后现代主义设计;(2)具有强烈视觉感官刺激的设计即后现代主义设计;(3)后现代主义设计就是解构主义设计;(4)凡是设计都可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5)强烈注重艺术风格而忽略服装的功能性;(6)对后现代主义服装存在认知上的困难;(7)在设计表现上虚无主义倾向严重等等。
虽说后现代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材料都可以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在设计方式和手法上有时也可以是不拘泥于一定的规范和教条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毫无原则的胡编乱凑绝不是后现代服装设计。不论是哪一时代的还是体现哪种主义服装设计,其设计作品都应包含其相应的文化,只有富含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才是好的设计,也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审视。后现代主义设计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很宽泛而又比较模糊。就拿艺术表现来说,高雅是艺术,低俗是艺术;流行是艺术,荒诞是艺术;神圣是艺术,无聊是艺术;暴露是艺术,保守是艺术。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后现代艺术中出现了某种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所以,有的设计师为了追求时尚潮流,紧跟流行时尚,大家都在体现后现代主义,故设计出了譬如带有夸张图案的服饰、衣服中故意弄几个破洞、完全不考虑服饰的着装和舒适性等因素。因此,作为现代服装设计师,首先我们应该以审视的眼光很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固然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但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和强调其合理性,完全采取拿来主义,从而忽略和完全否认其负面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一种批判性的、宏观的、全局性的态度和思维,对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多维度的探讨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理念进行合理的定位,并对当今的服装审美及服装设计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 下一篇:保险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