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的性质

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 性质 定位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它有以下有利的因素。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体、音、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得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份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份,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篇2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50-04

近几年来,关于体育课程屙性的问题,有贾齐、钟远金、谢飞厚、刘曼航、孙庆祝等人,分别从文化学、教育学和哲学角度进行探讨。但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与学科属性的定位,都离不开相应的语境,任何“缺乏语境限定的讨论对解决体育基本理论问题是徒劳的”。当前体育课程本质属性亟需从身体语境中进行社会学解读和定位,因为“人的身体是教育的最好表达”,身体状况可以直接反映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

1、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遮蔽

近些年部分课程研究依据某些西方不尽成熟或缺少检验的理论思潮,在探究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元理解和泛滥解释之中,极大地消解了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即体育课程本质属性旨在“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1.1 现行体育课程的物化

体育课程的物化是指对身体概念的生物性理解和机械理解,把身体简单视为“肌体”,把身体练习视为“肌体”练习,体育课程性质只关注“肌体”层面的生理性改造,忽视“精神”层面的社会性教育,忽视了身体、心理与精神的整体兼修。实践证明:体育课程的模式化、程式化、标准化已经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时间和空间。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指挥棒”,以追求体质健康状况的高达标率为依托来编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导致课程实施对技术规格、密度曲线、运动负荷等生理性的强化和对学生的情感、动机、态度、意志、个性体验等心理和精神要素的弱化。现在的课程研究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视为呼吸变化、脉搏监控的实验场所,把富有运动欲望的学生身体理解为“肌体”甚至是“肉体”,把学生原本主动的运动需求变为被动而又无奈接受的现实。

体育课程是身体的生命化过程,是对学生肌体、心理与精神的一种运动滋养。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课程不是简单的学生“肌体”的物化改造手段,学生身体也不是体育课程有待加工的物质实体。体育课程除了要关注“对肌体做了什么”,即注重课程实施对学生技能掌握、呼吸脉搏变化情况来增强体质之外,更需要重视对学生“精神和心理做了什么”,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强调身体的社会属性教育。其次,从教育学角度看,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加工远非停留在运动系统“肌体”的表面,体育课程必须要把对身体姿态、运动轨迹、技术技能等身体要求视为一种身体的文明化表达和社会化习得过程,反映体育课程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的教化与规训功能,体育课程要体现着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整体性素质提升,而不是单向度的“肌体”训练。那种缺少身体的社会属性思考的体育课程研究,只能使学生的身体被禁锢在狭小的课堂空间之中,致使体育课程丧失宝贵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1.2 现行体育课程的“标准化”

近年来许多学者热衷以“科学”名义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标准化”研究,这种标准化研究实质上只是对学生“肌体”要求的同质化和确定性问题研究,却难以对学生身体“魂”与“魄”的铸造进行标准化研究。体育课程标准化实施只是反映了各个目标领域的学科逻辑,注重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学科逻辑却把魂魄相济的体育文化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和升华,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等社会属性得不到释放,误导了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社会性认识与理解。体育课程需要精神生命的激扬和社会生命的铸造,因为体育课程逻辑更接近于“身体的逻辑而不归属于理性的逻辑”。体育课程的“魂”与“魄”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将直接涉及到课程改革宗旨与成效。

体育课程的“魂”在于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激扬,体育课程的“魄”在于对学生社会生命的锻造,体育课程“魂魄并铸”本质属性归属于社会的、民族的和国家的需要。换个角度说,体育课程所铸造的健康的、强壮的身体只有贡献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才具有意义,因此体育课程标准化决不能遗忘课程的社会属性,标准化决不能把体育课程误导为单向度的科学研究范式。体育课程标准化必须纠正以过度理性为核心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课程失衡现象,必须要把身体逻辑与社会逻辑整合为一体,才能使体育课程发育健全和健康成长。

1.3 现行体育课程的功利化

首先,功利化追求直接表现为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改造上,遗忘了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社会品质教育虽然在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有体现,但由于受“智力本位”及功利主义的影响,原本体育课堂上顽强拼搏精神被怕苦、怕累、怕脏现象所取代,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关注不断滑落并凝聚在“肉体”之中,遮蔽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社会属性的认识。尤其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下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态,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社会品质令人担忧,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

其次,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课程属性的功利化更关注于课程改革实验表面的“轰轰烈烈”、更关注于学生唯生物性特征的体质改造。各类各级的诸多体育课程研究课题多出于功利化追求,如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根本的高达标率“虚假”追求和研究,否则的话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可能20年持续下滑,可以说,近些年来,体育课程研究从身体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中丧失社会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危机感,遗忘了学生身体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国家意志需要,致使体育课程改革在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心态中飘荡,尤其面对目前学生个体的差异、城乡差异、地域性差异和校际差异,体育课程标准化并没有考虑到课程标准的操作难度,并没有看到教师对执行《体育课程标准》的无所适从,因此,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也难免在学生的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成为一种边缘的教育存在;阳光体育运动、校园集体舞、冬季长跑、体育中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政策也成为一阵风、走过场的例行公事,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结构性干预被随意性理论假设所取代,有关国家与民族兴衰的体育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令人担忧。

人的身体作为有限时间中的空间存在物,是可见的肉性身躯与承载着无限精神的统一体,是个体存在

的全部意义和唯一载体,体育课程唯有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因此对身体的控制与改造、规训与教化等行为模式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南怀瑾先生认为:“19世纪初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可能就是精神病。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因此,当前体育课程迫切地需要承担起培养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2、对体育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

2.1

身体教育决不能忽视国家意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不同步现象,其根本原因或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是怎样的,不是由人性或人的自身所能说明的,从根本上还必须由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的社会生活来说明,直接决定教育的因素是国家意志,“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对国家、社会,甚至对全人类负责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形态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的烙印。

体育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身心教育,“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学校课程保存和传承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同时受制于特定国家政治需求”。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标准问题,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要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内容,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正所谓“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欧洲体操制度》的指导思想源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本身强烈地反映了国家需要,如在1812年,体操创始人杨氏(F.L.Jahn,1760-1852年)组建了体操联盟,统一德国体操用语,设立体操日(实质为反法斗争纪念日),德国青年集体在体操运动过程中唱爱国歌曲,强调力量和纪律,体系内容包括提高纪律性的队列队形练习、器械体操和武器操练,其体系教育目的是提高德国青年的体能,强化德国国家意志,为德国的统一集聚军事力量。

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一种课程范式,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期待与必然需求。但是个体的发展并非在真空中进行的,纯粹的、价值中立的体育课程观是不存在的,“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存在不考虑社会或国家需要的体育课程,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制约着体育课程编定和实施”;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无限度地尊重个性,弱化国家意志,忽视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是对体育功能特殊性的漠视与弱化,由此也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因此课程搞改革保持个性尊重的宽度和深度,保持“合法”的国家利益与“合理”的个性发展之间的适宜张力,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都要反映课程的最终目的――为国家发展服务。

2.2 “魂魄并铸”体现了民族性需要

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反映了国家对人才体质健康的整体性要求。身体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有机体,不再仅仅是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身体表达不仅仅是光滑的皮肤、强壮而发达的肌肉、粗壮的骨骼,而更具有复杂的社会印记。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的体育课程体系所关注的身体语境绝对不是想当然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生物体,更远非仅用生物学术语而非社会性加以表达的身体,身体运动饱含着社会所赋予的民族情结、天伦人德和精神意志,身体折射着民族情感和社会情结。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悲剧一直到“东亚病夫”的民族辱称,身体精神与意志的柔弱无不折射着社会的柔弱,因此身体作为社会意义的纽结,体育课程本质属l陛就一定蕴涵于某一社会范畴之中。新华社曾报道《中国学生体质调查:胖而无力影响国家竞争力》;《解放日报》上刊登《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等文章无不表达着民族发展的身体愿望,正所谓《身体政治》中“身体本身也是目的”――民族兴衰角度考虑。因此从民族高度看,学生身体机能退化、体力不足和成人病症的低龄化、学生情感世界中对人不关心和对事不努力,精神空虚,心理失落等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反映着学生的生命存在状况,更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民族危机。因此,“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首先满足身体状况改善的社会性要求,必须依据民族发展需要来规定体育课程本质属性。

2.3 身体的规训与教化是体育课程的现实需要

人的社会化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必然过程,而人的社会化首先是对人的身体的社会化,即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竞技运动,每种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比赛规则和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些规范对身体行为起着“戒律”作用,表现为一种身体的秩序、节制、约束,体现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对身体“自由欲望”的规训与教化作用,体现出身体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特征。因此体育课程属性定位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各种运动规范及标准,发挥体育对身体的约束和控制功能,培养学生对比赛规则的服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比赛的规范意识及纪律修养,树立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把体育课堂营造出引导学生社会行为规范、践行社会规范的模拟场景。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倘若使学生长期在自主、建构与个性的状态下学练,长期忽视必要的身体教化与规训,那么所谓体育新课标也只是一种纯粹性理论,改革也只能有“顶天”之理想而无“立地”之功效,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人数较多(平均有50人左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教化与规训要求,那么无论教师素质多高,无论其怎么精心组织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被动接受,或应付了事,从而直接导致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的失败。

2.4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需要制度化保障

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习策略;元认知;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074-06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 cognitive behavior by apply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LAN Bao-se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f 3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complex strategy, cognitive strategy and non-cognitive strategy), the author interpreted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of meta cognitive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skill learning by student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meta cognitive behavior can help a beginner transform previous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connect them to present learning contents, thus expedite the new skill learning process and develop the thinking process; therefore, it can be applied as a learning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learning strategy;meta cogni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在21世纪的背景下,伴随着体育教学目标的改变,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教学任务不仅仅包括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等,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控自我学习的心理状态、监控自我学习过程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心理学、动作学习以及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显示:在学生自定进程的动作学习中,相关任务的学习策略可以加强其学习进程和动作表现[1]。自定进程的任务是指可以在比较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中执行的行为,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没有时间的限制[2],并且执行者在完成动作前都有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例如,欧洲篮球运动员罚球前有5 s的准备时间,NBA球员则会有10 s的准备时间。在网球中,运动员会有25 s的时间来准备发球。

在自定进程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或进程,我们将其称之为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被定义为指导学生获得技能的一种方式,或是一种可以帮助个人选择动作技能策略并建立或是修订它们的途径[1]。学习策略可以引用行为和思维,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够在一个试图加强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被刺激,当然,成绩的标准也是可调控的。

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发展一个人的思维意识(例如元认知过程)[3]。元认知行为可以帮助一个初学者将先前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转换,并联系现在的学习情景,从而使其达到熟练程度,调整到一个新的的状态,进而满足无经验者的学习需求。教师可能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生有效地激活其认知过程[4-5]。学生也需要知道更多关于如何安排自己认知策略的方法,以及为了更好地去改善自己的认知和动作表现,该如何去分析自身和环境的需要。

当执行动作时,策略会指导学生去意识身体的感觉;在完成动作时,策略会指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细节上,并且运用与学习任务有关的动觉线索[6]。认知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思维和行为的反应策略[7]。

无认知的方法是反映动作熟练者的思维和行为的一种策略。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在表现出最佳状态时,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动作上。无认知策略指导学生在完成动作前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具体的线索上,而不是动作本身,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8]。

通过教学法的视角,建议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要拥有相关的教育信息[9]。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是机械化的获得技能,还要发展他们的一些能力:(1)克服学习障碍;(2)提高运用自我反馈机制的能力;(3)转换学习环境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4)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10]。

技术和策略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将“做什么”和“怎么做”整合在一起,使教师能够在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技巧,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1]。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地评估刚刚完成的动作,并有效地运用自我反馈的能力。这些过程在体育活动中对于学习自定进程的技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学生独自执行的时候。但是,现在国内只有很少的关于在体育课程中运用学习策略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师将学习策略引入到体育课堂上,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于3种学习策略的对比实验,探讨体育课程上学习策略的使用对于技能学习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某城市一所非体育类大学非体育专业的40名一年级女生,年龄(18.53±0.54)岁。

1.2研究方法

1)实验法。

本实验共设立4组,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通过对实验组的实验控制与测试,与对照组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

(1)实验环境。

选择篮球的罚球作为实验项目,是因为篮球的罚球被分类为自定进程的技术[10]。投篮进行的条件是稳定的,并且投篮者清晰地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和要达到什么结果,学生可以在每一次投篮之前尝试应用学习策略。

实验安排在5节体育课中。受试者之前没有任何篮球经验,但是可能有着一些其它球类项目的经验,例如足球或是排球。在实验过程中,她们被随机的分配到4个学习组(每一组10人):复合策略组[1,12]、认知组[4,13-14]、无认知组[4,13-14]以及控制组(没有策略指导)[15]。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实验过程。

实验通过5个环节进行,所有投篮活动的教学和指导过程都是统一的形式。每一组的使用说明都会分别介绍给受试者(每一组的受试者只听取自己组的说明)。实验所在的体育馆有4个篮球场,每一个组都在不同的篮球场进行练习。受试者组内的投篮顺序按照实验环节进行,以防止投篮者未知的改变对最后结果的影响。

(3)实验任务。

在实验的第1个环节,受试者自己选择方式进行2组、每组10次的投篮练习,在每组中间有3 min的休息时间。在这一环节,既不提供与任务有关的任何技术信息,也不会进行策略指导。

在环节2和环节4,受试者开始接受投篮的技术信息并给予她们一定的策略指导。每一组的受试者都会获得相同的技术信息,但是接受不同的策略指导。技术信息包括如何执行罚球的说明,并且只会把一般的技术规则介绍给受试者。此外,还会给受试者提供投篮技能的示范和和简短的口头指示。在环节3,受试者在接受一定的技术和策略指导后集中注意力,进行练习。而环节5受试者已经接受了本组全部的技术信息和策略信息,也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就要对受试者进行测试。

复合策略组要求进行5个连续的步骤:准备,成像、集中注意力、执行以及评估。例如,向受试者说明如何准备投篮动作(诸如运球、持球、怎样进行深呼吸)和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投篮动作的外部关键线索上(例如篮筐的前沿)。另外,她们拥有如何想象自己执行投篮成功以及在每一次投篮完毕后如何运用反馈信息的说明。

认知组主要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投篮动作和对动作的感觉上,并且运用与投篮任务和环境有关的动觉线索(线索是指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实验要求认知组的受试者去思考她们在投篮期间的动作,并且要去“倾听”她们身体的感觉[16-17],主要是感觉自己的动作,并感受身体部位以及球运行的轨迹。

无认知组接受指导,预先计划好她们的投篮动作过程,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与行为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具体线索上[18],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无认知组的受试者在进行投篮行为的启蒙之前先要对其进行引导,以刺激思维过程,但是在进行具体的动作时,应该给与她们充分的发挥空间。

控制组的受试者不会受到任何指导策略的影响,但是会接受关于篮球投篮和犯规动作的详细技术说明。如果控制组的受试者自己直接刺激思维过程,则不会接受任何策略指导[4]。

策略组的策略使用说明和控制组的技术信息的设置都进行录音播放。使用录音播放策略组和控制组的说明,能够保证提供给所有受试者的策略内容都是相同的陈述模式和同样的时间间隔。在收听过程中,不给实验者任何使用说明,所有部分的策略内容说明8 min,包括3 min的技术信息介绍和5 min的策略指导。控制组的策略使用说明也是8 min,这些使用说明都集中于篮球罚球的技术和技巧。

(4)注意事项。

受试者在控制或是策略部分都听取内容相同的使用说明。听取说明结束之后,受试者需要用3 min的时间回顾一下听取的内容。

2)第2环节结束之后,会为受试者提供一个知识测验。策略组的受试者要回答3个关于介绍给她们的策略内容的多项选择题,而控制组的受试者要回答3个关于罚球技巧的问题。进行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保证受试者都听清楚并且明白了她们要使用的策略。这份问卷一般需要大概6 min来完成,需要受试者在离开体育馆前要完成。

受试者开始进行练习,在练习的间歇时间实验者将策略或是技术提示提供给受试者。

在测试的最后,受试者需要完成一份策略检查问卷。策略组和控制组的问卷由2个开放式问题组成。复合策略组、认知组和无认知组要说明她们在投篮时如果运用暗示策略,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些没有运用建议策略的受试者需要说明她们使用的策略类型;控制组的受试者要说明她们运用了哪种策略(如果有的话)。

(5)分析的因变量。

在整个研究中要对5个因变量进行测试。前面的3个层组是基于每组10次罚球的投篮实验。层组设置如下:投篮动作的精准性(在整个投篮过程中投篮成功的次数);罚球前的准备时间:(这段时间是受试者拿球的时间,时间的计算从开始持球到投篮);准备时间的标准差:(准备时间的标准差分析是为了检验学生投篮前运用5 s间歇的一致性。这样就可以实现当运用策略时,学生在每一次投篮中都运用固定的间歇时间);受试者的知识测试结果;受试者的策略检查结果。

(6)分析方法。

投篮动作的精准性、准备时间以及准备时间的标准差都会分别与试验块的重复观测因素进行方差分析(ANOVAS)。4×11(策略×实验块)分别对各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实验块是指受试者每一组的投篮,因为本实验共有11组投篮,因此共有11个实验块。动作的准确性和准备时间的分析都曾分别在实验室和实地[4]进行过深入研究。每一个变量的补充信息都是为了评定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所有的统计学比较部分都运用变异数进行事后分析比较,用皮尔森的积差相关来计算动作的准确性和准备时间,其中阿尔法系数均为0.05。受试者知识测试和策略检查问卷的答案都用百分比进行分析。

2)数理统计法。

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并采用EXCEL200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投篮动作的精准性

通过图1可以看出,复合策略组的投篮精准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在实验块5后,一直高于其它组。虽然复合策略组在实验块4时有明显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刚开始使用策略,还不适应,所以投篮精准度有所下降,但是在适应策略后,投篮的精准度又开始上升。同时,认知组和无认知组的受试者投篮精准度也在不断地进步。而控制组的受试者,虽然在一开始比其它3组的精准度高,但是在实验块2后就开始下降。从图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复合策略效果最好,然后是无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可以逐步提高投篮精准度,而不使用策略的投篮精准度会有所下降。

对于实验块因素的二维方差变异系数的分析揭示了两个主要影响:(1)策略影响,F(2,41)=7.5,P

2.2罚球前准备时间

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实验的开始阶段,4组的投篮准备时间几乎是相同的,到实验块2时,3个实验组的准备时间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无认知组和复合策略组的准备时间在达到最大值7.5 s后开始下降,到最后接近规定的5 s。认知组的准备时间变化较大,在实验块8时达到最低的3.5 s,然后又有所上升,最后维持在5 s左右。控制组的准备时间一直没有太大的波动,保持在规定的5 s。最后,4组的准备时间都达到或是接近5 s的规定时间。策略组一开始需要的准备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因为刚开始接触策略,需要时间去熟悉和学习运用策略。控制组变化范围很小,可能是因为对她们只是进行技术指导,规定投篮前间歇时间为5 s。

对于4×11的实验块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了一个策略的主效应,F(4,67)=15.12,P

方差分析显示,准备时间既没有主效应,也没有相互作用。与技术信息相比,策略指导并没有帮助学生在每一次投篮前的准备时间,运用固定的时间间隔。

2.3各实验阶段的相关性

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实验块。对于所有的实验块,动作的准确性和准备时间的的相关性只对4个实验块有影响:实验块3(r=0.41,P

2.4策略知识问卷结果

策略知识问卷的结果显示,所有的受试者都已经清楚地理解了策略的重点或技术信息。大约93%的受试者都回答对了所有的问题。只有少数遗漏了一个问题或是技术信息。

2.5策略检查问卷结果

实验后的问卷结果显示,策略组的受试者中66.7%的犯规动作都是由于使用自己的策略所致。也就是说,复合策略组的85%,认知方法组的55%,以及无认知组的60%的受试者在实验中都运用了自己的策略。其余的策略组受试者报告她们所运用的策略大部分都是实验中的。68%的控制组受试者报告在投篮动作中发展了策略。她们在一些投篮动作中使用了自己的策略,但是现在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来对这些策略进行检测。控制组的受试者将策略用在身体准备和集中注意力上。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本实验旨在研究学习策略运用于篮球罚球动作时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复合策略组和无认知组的投篮精准度有所加强,而与控制组相比,策略组的受试者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也就是说,策略并没有帮助受试者提升在投篮前准备时间的一致性。

2)在学习策略组之间,复合策略组和无认知组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动作精准性。这些数据与之前实验室所调查的结果以及以前确定的实际报告相一致。而与控制组的受试者相比,认知组的受试者运用的认知策略并没能提高她们命中目标的能力。但是,研究显示,缺乏策略训练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是很不利的[10,19]。

这一发现的解释可能与认知策略的结构和性质有关,这一策略显示出受试者开始激活思维的过程,她们在有意识地去注意动作中的环境线索和具体细节,并试图去意识到她们在做什么[4]。因此,应该给予认知组的受试者怎样去利用环境和情景线索的任务说明和指导。通过运用这些本体感觉的信息,她们要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到若干线索上,从而使她们能做到:(1)不能像复合策略组和无认知组的受试者一样逐渐地提高投篮技能;(2)与控制组的受试者相比要达到一个很好的投篮表现,认知组的受试者可能需要分配注意力到其它的若干个相关线索上,从而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篮筐前沿上。同样的解释还可以用在她们的技术说明上,她们忙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小的细节上。

目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只是系统性的、按照动作技术的标准形式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授,或是只注重成绩,评价内容单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而教师也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不仅学习了技能,还可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策略的能力。而通过策略的学习、运用,就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自己去计划学习进程,从而在技术上、思维上有所发展,不再像以前一样机械地跟着老师做动作,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做、怎么做才可以做到最好。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且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

3)如果在动作执行期间着重于“就这么干”的方式会出现复合策略组的第4步和无认知策略,这使得受试者对于动作或者结果不会考虑得太多。尽管复合策略包含着认知部分(例如第1、2、3、5步)和无认知部分(第4步),但是在进行投篮动作时主要强调的仍然是无认知部分(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篮筐前沿,以及不去想正在做什么),就如在无认知策略组,学习和表现都会有效地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给学生提供太多的要求和信息,避免他们因为考虑太多而分配太多注意力到其它的线索上,从而影响其动作的发挥。

4)复合策略组、无认知组以及认知组的受试者在投篮前会使用更多的准备时间。策略组的受试者会有效地运用每次投篮前的5 s准备时间。此外,在一些实验块,时间远远超过规定的5 s,(如实验块3~7中所有的策略参与者与实验块8中无认知组的参与者)。增加准备时间,可能使受试者在整个实验中使用策略为后续动作来提供支持;如果策略组的受试者在准备投篮时需要更多的时间,那么可能是因为她们使用了学习指导策略。总之,大约82%的学习策略受试者在每个罚球动作中都使用了各自的策略,而18%的受试者在投篮动作准备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策略。在一些实验块中,策略组的受试者大都用了多于4 s的准备时间。尽管在篮球运动中罚球的准备时间被限制在5 s,但这里建议学生可以使用更长的准备时间来理解策略。而当学生获得了一些罚球的经验后,5 s的准备时间就足够了。

3.2建议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技术动作的开始阶段,不能局限于动作的标准形式,可以推荐学生接受策略的指导,并在同一时间对她们的行为进行技巧指导。即在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的时候,就应该同步地进行学习策略的介绍。教师应该将策略用法和技术动作联系起来,并且应该在执行之前和执行结束的时候给她们提供一个如何组织思维过程的具体计划。当然要想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策略,这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在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去学习动作技术,还要去思考如何在动作过程中加入策略,这样会减慢学习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策略的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在策略运用的开始阶段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使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策略,这样到了后面的阶段,学生就可以加快学习的进度。

同样,在对任务进行一些测试后,策略可能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认知工具去克服心理障碍(例如在自定进程的动作技能中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害怕失败或是缺乏自信),而这些正是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体育课程上,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也会有所体现。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学资源有限,每个班级的人数比较多,而只有一名教师,这就导致教师不能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教师不能够及时地给予帮助,而通过体育课程上策略的学习运用后,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规划,教师就可以分配更多的时间到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使学生可以慢慢地对这些问题有所克服,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动作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

2)在本研究中,在体育课中通过5个环节对篮球的罚球进行教授,其中有3个环节应用了学习策略。通过对全部课程的研究,教师不需要在他们教授的闭环动作技能上花费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分配在每一个技能的学习上都只有很少的时间(例如1到2个课时)。由于这些任务的特征相似,策略方面可以提出相似于每一个新学习任务的闭环任务[10]。例如,在完成一个推荐的闭环任务之前[20],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外部的线索上(例如复合策略的步骤3)。这样,在每个班级,体育教师在教授一项新的技能时,就可以向学生强调在之前教授闭环技能的课程时已经提供过注意力说明。这样,就可以既节省时间,又很好地应用了策略,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相关任务的学习策略例如复合策略可以给体育教师提供一些指导机会,从而加强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认知行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元认知意识,对认知过程的理解、学习以及对问题的解决,都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在体育课程的开始阶段,将学习策略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学习策略有所认识,然后在课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从而可以更好地运用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改善现在的只会做不会想,只会听教师指挥不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的现象。而且,通过体育课程上学习策略的应用和对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行为。

参考文献:

[1] Singer R N. Performance and human factors: considerations about cognition and attention for self-paced and externally-paced events[J]. Ergonomics,2000,43(10):1661-1680.

[2] Anderson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self-talk,imagery,and goal-settings[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1997,68(1):30-35.

[3] 赵红臣,马占菊,王晓枫. 体育教学中进行元认知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5):147-148.

[4] Lidor R.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elf-paced motor tasks: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G]//Lidor R,Bar Eli M. Sport psychology: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organtown,WV: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9:109-132.

[5] 汪晓赞. 元认知――体育教学认知论研究的新发展[J]. 体育学刊,2003,10(3):128-130.

[6] Magill R A. Augmented feedback in motor skill acquisition[G]//Singer R N,Hausenblas H A,Janelle C M.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Wiley,2001:86-114.

[7] 丁俊武. 论体育策略学习[D].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2.

[8] 刘波. 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22(3):277-279.

[9] 钱钧. 体育教育策略的构建与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18-121.

[10] Lidor R,Singer R N. Preperformance routines in self-paced tasks: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G]//Lidor R,Henschen K. The psychology of team sports. Morgantown,WV: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69-98.

[11] Schmidt R A,Wrisberg C A. 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M]. 2nd ed.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2000.

[12] 杨萍. 元认知监控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中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13] 董大肆. 体育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5):127-128.

[14] 冯传诚,翟华楠. 元认知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52-54.

[15] 于晶,崔野. 体育运动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05,12(4):46-49.

[16] 袁致远,孙军杰,李志翔. 元认知在高校女子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22(5):663-664.

[17] 赵立,韩桂凤. 论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1):20-23.

[18] 何鹏. 元认知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106-107.

篇4

关键词:啦啦操;高校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4-02啦啦操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正以全新的面孔走进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它的动作完美,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动、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空中人体抛接,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多种元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多样化的动作、流畅完美的衔接、合理多变的空间运用等,真正让大学生发挥出创造的灵感。

1.啦啦操的起源与发展

1.1啦啦操的起源。啦啦队运动译自英语cheerleading,其中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舞蹈动作和技能技巧展示出来,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它始创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最初啦啦操的形式是在大学里的橄榄球赛上,当时美国许多的大学都有自己的橄榄球队,并且他们认为一大群人助威,可以帮助球队取得好成绩。

1884 年一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 汤母o皮博斯,将啦啦操这种比赛激励形式和美式足球这项运动传入了明尼苏达大学,创作出了第一首运动员比赛拼搏的歌曲。20 年代以前啦啦操表演者主要由男性构成, 喇叭筒在比赛中比较流行,在表演的过程中使用纸制成的线球作为道具。20 世纪20 年代,女性逐渐开始活跃于啦啦操的表演活动中。

1.2啦啦操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自2000 年传入我国就很快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虽然开展时间不长,却在全国的很多赛事中都可见到啦啦队的表演。1999 年我国第一个专业啦啦队NANATEAM(中文名称为:呐呐) 成立,并在CBA 大赛中场时段演出。自2000年中国举办了"冰红茶杯"首届大学生动感啦啦操比赛后,啦啦操便在我国高校校园里迅速开展起来。2002 年"西部阳光杯"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四川举行,比赛共分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竞技艺术体操、大众艺术体操、体育啦啦操等多个大项,决出24块金牌。来自北大、同济、川大、西南交大等全国各高等院校的24支运动队的210 名选手将参加比赛。此后,啦啦操运动在全国各高校迅速得到推广,2004 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正式将啦啦操比赛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同时正式推出了中国学生啦啦操专业评判员等级资格制度,啦啦操从为其他竞赛项目助威发展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随后,全国各省市和高校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啦啦操比赛。同时,我国体育的职业化也推动了啦啦操的发展,如足球宝贝、篮球宝贝、田径宝贝等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啦啦操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球场文化发展为现在校园文艺,为校园文艺注入了新鲜活力,成为校园健康体育活动新模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2.我国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

2.1啦啦操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青春活力和团队精神的时尚运动项目。啦啦操是在赛场上观众自发的啦啦队活动基础上创造成的一项运动,它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它的动作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樱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等多种元素,是一种个性化、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趋势的运动项目,它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形式,极符合大学生的天性,它的技巧性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它传递着大学生的渴望,反映出大学生敢于创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将啦啦操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2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的优势。以学校作为公益性啦啦操的主要发展阵地,这是除欧洲少数一些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发展啦啦操的一个共性。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啦啦操本身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相一致的结果。要调动观众的情绪,本身就要求表演者充满激情、活力,而且啦啦操讲究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这个对于组织纪律性较强、又有大量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的校园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其次,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大小赛事和活动,尤其是各种学校联赛,如大学生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展啦啦操的场所。再次,高校具有啦啦操专业的指导人员,能够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能够使啦啦操得以比较正确、规范的发展。最后,随着CUBA的发展,啦啦操做为大学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也越来越受到各院校领导的重视。因此,高校是啦啦操发展的理想环境。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全民健身计划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健身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不断推出新的内容。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渠道,而且是丰富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完善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等院校开设啦啦操课,具有现实意义,是必要的、可行的。

3.啦啦操在高校开展的价值

3.1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增强体质。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啦啦操中的跳跃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和动作速度等功能;体操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动作速度和灵敏度等功效;舞蹈动作能锻炼柔韧、灵敏和协调的功能;技巧中的托举、抛接动作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整套动作通常是3 min~5 min,在此期间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因此也就具有锻炼耐力的功效。啦啦操也因此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功能。

3.2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啦啦操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比赛场外还是在竞技场上,啦啦操表演者始终都以感人深切的微笑面对观众,感染观众,使得气氛异常活跃,充满喜气、充满欢乐。这种欢快的气氛能有效地防止沮丧、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外,人们将啦啦操喻为"欢笑运动"( smile ports)。

3.3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现代的啦啦操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无论是啦啦操的表演还是竞赛,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3.4啦啦操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T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的统一。这就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这可以促进队员树立公正、竞争、协作、团结、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4.啦啦操运动的功能

4.1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啦啦操运动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项目,它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啦啦操动作中的托举和抛接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2啦啦操运动的健身价值。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它把舞蹈、艺术体操、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点的项目动作融合为一体,经过再创造形成一种新型更高层次的身体练习,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身体运动,而身体运动又是由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构成,有舞蹈、体操、跳跃、技巧等动作类型,啦啦操也因此具备了所有这些运动具有的综合锻炼价值和功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正因为啦啦操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功能,以至啦啦队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在美国,62 %的啦啦操成员参加了第二种运动,美国学者Thomas ,D. Q 和Seegmiller ,J . G. 等人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肺活量、体脂等素质和机能作了测试和评定,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员拥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得分,和其他竞技运动员不相上下。

4.3啦啦队项目的观赏价值。啦啦操是一项集各种美于一身的运动,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目前,观赏啦啦操比赛已经成为美国市民的一种习惯,日本啦啦队全国锦标赛的决赛那天,可以容纳4 000 多人的体育馆几乎爆满,对他们来说观看啦啦操比赛不仅可以让他们忘记工作学习中的压力,精神得到放松和鼓舞,而且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5.结论

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该项目人口的逐渐增多,比赛规模逐年增大,高职院校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程度也逐步提高,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函数;值域;方法

一、分式型求值域

分式分子、分母最高次是一致的通常用分离常量法.

评注:分离常数的方法是保证分母不动,分母是谁,分子还写谁.然后把分子看成一个整体用括号括起来,括号前乘一常数使它还原后与原分式分子最高次系数一致,常数多加了多少就减去多少,反之亦然.原题分子的常数正常落下.

评注:注意本例题与上例的区别,除了取不到0外,可取任意实数.而中的x2+1限制了的取值范围.这两题尽管做法一样,但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评注:当分子、分母最高次不一致时,第一种解决方案为考虑分子、分母的每一项同时除以某个变量或某个式子,达到分子或分母中的某一个为常数,另一部分可用均值定理或对号函数的单调性来求其范围.

评注:当分子、分母最高次不一致时,第二种解决方案为,先通过拼凑构造出分子或分母的形式,以次数低的为标准,然后分离,如上例,再用均值定理或对号函数的单调性来求其范围.

二、二次函数给定区间求值域

通过以上各例,我们归纳了第一类分式型求值域的几种可能情况.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题型结构,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案.第二类二次函数给定区间求值域,本类型,因为学生对初中的二次函数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显得相对简单.希望本文对教师和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纯刚.求函数值域的方法与技巧[J].安顺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4).

[2]董艳梅,吴武琴.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3]林如恺,江杰.求函数值域的几种方法[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4]谭廷经.求函数值域的几种初等方法与常见错误剖析[J].中学数学教学,1995(03).

[5]王慧贤,张莉.求函数值域的几种方法[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篇6

Abstract: The model of "dual-system" education in Germany, in the teaching entities' aespect, the subject is enterprise, and the helper is school. In teaching content's aespect, practice is the main body, and the theory is helper. While the ord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ubject is enterprise too, which oriented by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skills and ability standard. This shows tha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and Germany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When carry out personnel training scheme, the "Inclusiveness" of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problem.

关键词: 高职教育;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包容性”特征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working process;curriculum system;"Inclusiveness" character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93-02

0引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指青少年在完成初中阶段学业后,既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又在工厂企业接受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教学主体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辅,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因此,凡是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约有1/3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约有2/3的时间在工厂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色。

中国“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即“订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在中国“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下,企业需要定期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授课,需要提供设备和场地安排学生实训或顶岗实习。学校也需要依托企业引进行业的技术标准,并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规格和课程标准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可见,中国“订单式”教育也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模式。

1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内在特征

1.1 课程定位的宽泛性从国外职业院校的课程定位来看,有的将课程定位为“技术兴趣”,也有的将课程定位为“实践兴趣”。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其课程定位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课程定位的宽泛性,实际上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征,并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其中:职业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在未来职业岗位上所应有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而直接相关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多元性课程设计的多元性,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的相互结合,为智能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创造出大家都能适应的学习情境。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应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教学形式。

1.3 课程内容的渗透性渗透性,是指一种界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之间的学习过程。在中国“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下,教师仅仅是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也就是说,理论教学应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并善于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实践教学应通过具有操作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验证、补充、强化和拓展理论知识。通过所开设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信息、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

1.4 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是指开放课堂教学空间,即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实行全方位开放。

开放教学内容,这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需要。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教材,而教材也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纸质载体。任课教师只有把握好课程定位的宽泛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既依靠教材,也不依赖教材;既超越教材,也不脱离教材。

开放教学方式,这是张扬学生个性空间的需要。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兴致、灵感、知识和经验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之中。

1.5 课程评价的社会性课程评价,既有诊断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也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一般来说,诊断性评价强调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力,水平性评价强调课程教学质量的区分度。而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非测试性的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是静态的测试性的量化评价。因此,高职院校除了按学校的综合量化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依据以外,还可以按行业的技能评价标准进行项目测试,或者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进行综合评价。

2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AB组合

笔者试图以高职院校商科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等专业作为主体专业(简称“A”专业),视与其相近的“市场营销(国际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专业作为客体专业(简称“B”专业),并按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指南的要求,将AB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所选择地包容在某一主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通过AB专业有关主干课程的组合式教学,不仅可以实现AB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互相渗透,而且也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职业领域和拓宽学生的择业路径。

3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架构图示

4结语

从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架构图示可见:商品或劳务的国际贸易、国际营销或国际物流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相互交融地形成了国际间的商流和物流。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国际间的商流和物流需要融会贯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这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则是由“包容性”课程体系所决定的。因此说,企业工作过程是架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J].教育学术月刊,2008,(2).

篇7

关键词: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 整体性发展 分层教学 教学观念 终身体育

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塑造健康体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以后从事技术操作、制造等行业的工作,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每一个学生,把握好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具有相当高的战略意义,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真正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经济的基础工程建设。早在1990年5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就提出:“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了贯彻这一思想,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理所当然也必须坚持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的方向。

一、分层教学是保证学生的整体性发展的基本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要想真正确保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最理想的办法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一对一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教育中,一般采用单班课或选项课的形式,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十人,一个老师上课,面对拥有几十个人而又具有明显个体差异的学习群体,要想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很难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据体育统计调查,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的体育水平,基本上属于正态分布,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大多数,处于两头的体育尖子与体育“差生”均占少数。有时候不同类的选项班的学生整体的体育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会有较大落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育水平,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应当说是可行的,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抓好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基点。

根据调查,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整体的体育水平在高校中处于前列,且具备一定的体育认知能力和运动习惯,但体育尖子却少之又少,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是我们实施教学所不可忽视的主体结构,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学生整体发展的基点。丢掉大多数学生,只抓少数学习尖子,是“精英教育”的表现,从根本上背离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认真抓好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水平,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练习难度、安排教学进度、运用组织教法的基本依据,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线,体育教师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上。抓好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就抓住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头”。

三、重点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是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育后进生在人格上与其他学生是平等的,享有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不仅要求政府和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要求政府和学校有义务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任何放弃少数体育“差生”的想法与做法,都是“教育歧视”的表现。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善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体育“差生”的转化却又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其细致和难度很大的工作。

1.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

2.弄清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3.发挥群体的力量,加强意志力的培养。

4.重点发展身体素,加强课外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概念。

四、让体育尖子发展得更好是促进其以点带面整体性发展的良性补充。

高职院校体育特长生的运动能力,大多数是他们自身出于对某一体育项目的喜好而长期锻炼形成的一种能力水平,他们生活和成长在学生群体之中,有相当的亲和力,对同学具有重要的示范与激励作用,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让体育特长生发展得更好,不仅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冒尖,这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我们强调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是要对少数体育尖子降低要求,人为地拉平他们与一般学生的体育水平,压制他们的体育特长和个性发展,也不能对他们撒手不管,任其自然发展,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使他们的体育发展得更好。

1.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加强对体育尖子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体育特长生不具备专业体育特长生的水平和能力,对运动锻炼的理解只是出于个人喜好上面,同样就不具备在从事体育锻炼时的自主性和渐进性。因此当他们完成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统一标准时,学习就失去了目标的引导与激励,体育学习就陷入盲目性与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体育发展。为此,应当根据他们的水平,为他们制定相应的高于统一目标的学习目标,同时培养他们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加强对他们有关人体活动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的结构与测定、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的制订、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与手段、运动效果与身体状况的测定与评价、运动卫生等知识、技能的教学。

2.充分发挥体育尖子在体育教学中的骨干作用。

体育尖子是体育教师最得力的助手,他们的动作示范、切身的运动体验、对同学的帮助与鼓励,往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他们安排到各学习小组中去,或是充当组长,或是赋予他们一定的任务,或是让他们帮助某一两个体育“差生”,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品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总之,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即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求,而制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组织和评价体系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手段。只要我们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不懈努力,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恰当的课堂结构,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健康、发展的思路主线,就一定能使更多的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马岩,杨乃彤,裴广.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性体育教育的探讨.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气排球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1气排球运动的特点

(1)趣味性。气排球从外观上来看,比传统排球和软式排球色泽较为鲜亮,体积较大,双方隔网对抗时,及时较大的力气扣球或者垫球,球的飞行速度都较慢,不会让自己或者他人受伤。其次,气排球的运动负荷不大,比赛的气氛十分轻松,比较适合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课时较短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采用。并且,气排球更加容易上手。

(2)安全性。气排球比一般排球要大10cm左右,并且比传统排球要轻很多,气排球充气压力低、外表皮之地柔软、运动速度较为缓慢、比较容易控制方向。任何方向飞来的球都可以较为轻松的回击,而且不用担心会手指折伤或者手臂肌肉拉伤等,消除了学生对传统排球飞行速度快、质地硬的畏惧心理。这一点在规则方面体现的更为突出,规则规定在拦网动作中,不能有明显的手腕、前臂向下压的动作。对于职业教育当中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女生来说,气排球为她们提供了一个较新的健身和娱乐的平台,丰富了她们的选择空间。

(3)广适性。从气排球为了丰富退休职工晚年生活的创作初衷来看,气排球的广适性是必然的。气排球可以划为轻体育一类当中,对抗激烈性不强,运动负荷不高,不论是青年还是老年人都比较适宜。特别是对于一些职业运动员来说,当老年来临时,通过气排球同样能够感受到排球的乐趣。气排球运动不需要专业的排球技术,也不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其规则也较为简单,短时间内学习就可以融入到对抗和娱乐比赛当中。

2影响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气排球课程兴趣的因素

2.1对气排球的认知不足

在气排球课程当中,一些体育教师会给学生简要的讲解下气排球的起源,当听到气排球是为老年人设计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男生就会不屑一顾,女生的反映则相对较好。对于男生而言,男生更加喜欢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比赛,不愿意参加气排球的运动,女生则因害怕运动过量,奔跑跳跃不方便等而不想参加。总之,对气排球的认知不足是导致学生对于气排球的兴趣不高的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2.2气排球在学生中影响力不大

相对于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传统竞技球类,气排球仅仅在中老年群体当中推广力度较大,但是在青少年当中推广的力度不强。虽然气排球在推广力度上可行,但是通常带着“官方”的色彩,通过体育协会和体育来进行推广,推广过程也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职业学校当中的气排球推广主要是通过教师主动而非学生主动要求的推广方式,学生对于陌生的球类和自己不熟悉的运动具有一种抗拒的情感。

2.3气排球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目前职业教育中气排球教学方式有待改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教学引导不足,主要是对于气排球教学对职业学生的没有系统性,在引导教学当中就直接略过,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娱乐和锻炼,对于气排球的认知不够。第二,教学过程中对基本技法的锻炼不足,学生在气排球锻炼古城中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对抗性不强,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

3提高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气排球课程兴趣的手段

3.1培养气排球学习动机

首先,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特点有充分的认知,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学生大部分来源考试失意或者家庭经济情况,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目前的状况不是很能够接受,那么在教师在气排球教学之前应当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当中释放自己的情怀。其次,教师让学生学习气排球之前,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气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当中感受到气排球的乐趣。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将气排球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气排球运动。

3.2在竞赛当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气排球的基本技法和规则之后,可以通过对抗比赛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乐趣。例如,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比赛,设置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在气排球的跳跃、奔跑和合作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能力和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气排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在比赛中每一个队都是一个小的团体,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队员之间就必须密切合作。因此在教学比赛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启发式地向学生灌输团队意识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3.3让气排球作为调节学生生活的运动

在气排球的教学和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之间增加沟通和联系,特别是在比赛落后的情况下,能够通力配合不抛弃不放弃。例如,当比赛迪康中,如果有队员失误的请下,本队伍的人员不应该有抱怨的情绪,其实失误的队员本身对自己的失误已经感到懊悔,那么本队伍队员应当对失误的队员予以安慰,在精神上给学生以最大的鼓励。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观看气排球比赛,了解气排球规则,掌握技战术。结合气排球的专项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双方球队的技战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个人技战术特点等。会看比赛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体会和收获。

4结论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气排球在这一方面不失为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运动项目,它的普及和发展必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体育意识,为推动21世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9

关键词:气排球;可行性;措施;学校体育

中职学校的现状是大部分分布在山西省大、中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学校的环境和硬件条件很好,且学校的经费不紧张,加之现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小,业余时间充足。再者由于专业老旧与社会脱节严重。就业不景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不明确,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的重中之重。

一、气排球的特性

1.球与场地的特性

气排球用软塑料制成,球体周长为78厘米至80厘米,重量为110克至125克。场地长13.40米,宽6.10米,网长6.5米、宽1.0米,男子网高2.1米、女子网高1.9米、男女混合网高2米。

2.对场地的要求

气排球的规则决定了这项运动独特的魅力,规则对场地、参加人数、器材要求等较为宽松。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动(网高、场地、人数)。目前,山西省各地各学校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非常有限,然而气排球项目不占有场地,只需要在篮球场或者足球场上架起网即可。比赛过程中来回球的次数非常多,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击球动作与效果出现,整个比赛场面充满和谐与欢快。

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1.普遍的心理特点

通过调查得出,山西省目前中职学生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不是很理想,考不上重点高中,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因此进入中专后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因此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且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无法正确评价自己,与人相处以攀比为主,没有集体协作观念。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学校,相同的“命运”,同样的归宿,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沟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大家形成一种跟风现象,一个不学习跟着就是一大片不遵守纪律者。他们进取心差,不仅仅文化课的学习没有兴趣,专业课的学习也是没有目的性。由于文化课的学习不紧张,付出的脑力劳动少,所以对体育课的学习也没有任何兴趣,除了极个别喜欢打篮球的同学外,大部分男生,几乎全部的女生没有任何体育爱好,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这些问题处理的恰当可以转换为有利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导致整个班级出现不良局面,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生理发育现状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发育非常迅速的阶段,青少年的体内各项生理机能指标都迅速提高,并逐步趋向成熟,其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第二性征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身高迅速长高、体重增加、体型改变也较大、第二性征和性冲动出现、性器官与的逐渐成熟等,同时,脑和神经系统也基本成熟。神经活动过程灵活性高,表现出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注意力不够集中等。

通过实地访谈与专家访谈法得出目前山西省中职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营养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肥胖率、近视率却相当高;身高等水平非常好,但是上下肢爆发力、肺活量、耐力均处于较低水平。

三、开展气排球课的必要性

1.气排球运动对学生的健康作用

气排球运动由于它提高个人的灵活性、判断力,增进健康,加强运动神经系统的能力,提高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的能力,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并且享受到集体配合的艺术美与体验运动过程中的胜利喜悦,这与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心思想高度一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需要

气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体育观赏和趣味性,易学,好上手,规则的限制更加具备连续性的特点,增加了来回球的次数和精彩性,又不缺乏竞技性,球速慢、死球少,学生的兴致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也就高了,活动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这样就会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及心肺功能的提高,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气排球比赛课培养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的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培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气排球比赛对胜利者的奖赏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悦,激发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只有拼搏才会赢。因此,对人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特别强调竞争以团队合作为前提,提倡公平竞争。

通过在几所已经开展气排球教学学校的调查显示,该项目的开展非常乐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素质,使参加运动的学生范围扩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意志品质,而且能够给予社会、学校、家长与中学生的共同参与提供非常好的平台。因此,应该在山西省中职学校全面开展气排球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蔡志源.气排球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88-289.

[2]许翰声,丛滋龙.普通高校女生中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16(11).

篇10

该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有端庄典雅的仪表、优美挺拔的体形、得体大方的姿态、诚恳谦逊的人格、善良美好的心灵,并且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职业风范,能直接胜任行业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技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课程主要建设目标是想通过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芭蕾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技能,即掌握形体、礼仪、个人形象塑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拓展学科视野,提高艺术涵养,让学生具备旅游行业员工规范的服务姿态,养成科学持久训练的良好习惯,切实加强旅游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二、芭蕾形体美育课程的内容

(一)芭蕾形体基础训练

针对肩、胸、背、腰、髋、腿、膝、脚等部位进行软度、开度的练习,增强身体柔韧性,提高身体灵活性,让自身形体关节、韧带获得解放,使人体富有婉转修长的线条和极富美感的动作体态。借助把杆进行身体各部位基本控制能力、表现能力的训练,尤其对发展下肢能力及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平衡能力有重要作用。以集体练习、集体配合造型为主要内容,提升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素质,训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能力,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舞蹈艺术形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和肢体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让学生深刻了解、感受芭蕾艺术的魅力,更好地将芭蕾特有的优雅内涵融入到生活行动中。

(二)不良体态的矫正训练

借助芭蕾训练的方法、技巧和训练成果,对学生进行日常的走姿、坐姿、蹲姿等方面的训练。在每学期初,对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肩宽、四肢围等进行测量,详细记录学生先天或后天不良体态,如过于肥胖、腿部X型、腿部O型、习惯性驼背、斜肩、耸肩、过度内八字、过度外八字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腿部、腰部、肩背等部位的肌肉控制训练,按照美的规律对原本的自然形态进行塑造和调整,使学生身姿挺拔轩昂、身段苗条紧致、形体匀称端庄。

(三)旅游服务形体语言训练

将旅游从业人员礼仪要求结合到芭蕾体态训练中,并将体态动作艺术化、舞蹈化、节奏化,使学生掌握提高服务礼仪姿态美感组合训练技巧,提高身体控制力、节奏感和表现力,将姿态美真正的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养成良好的服务礼仪规范。

三、芭蕾形体美育课程的意义

课程内容以实践训练课程为主,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其基本技巧,还更能广泛运用到个人形象塑造上,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纠正盲目跟随时尚,而失去自我鉴别能力的问题。规范的服务姿态、优美的形体、典雅的体态是人际沟通中的重要因素。它能增强个人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使学生对自我形象充满信心,促进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高雅气质,使其社交行为更加主动。芭蕾形体训练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美育课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首先,课程的审美风格是在有科学原理以及系统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指“开、绷、直、立”四个字,而芭蕾艺术的审美特征是指柔美典雅、亭亭玉立、舒展挺拔和轻盈飘逸。该课程借助于古典钢琴乐曲伴奏的训练形式,即训练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乐曲而舞。聆听优美、舒缓的音乐,能够缓解训练中因为高度收紧而产生的肌肉僵硬,有助于解决形体训练中普遍存在的肢体动作僵硬的问题。

另外,芭蕾训练课程内容艺术性很强,柔慢的拉伸和延展动作形成了柔美、清新、典雅的动作风格,悠远、典雅的意境让人心境宁静、安详,从内至外使人摒弃一切粗俗、鄙俗的意念,于无形之中散发出尊贵、典雅的气质。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肢体、形态、动作,审美观以及个人气质真正得到了美化。芭蕾形体训练可有效地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塑造正确的身体姿态和优美的体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优美的身姿对即将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学生十分重要,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生活动态舒展协调、举止优美高雅,有助于让其养成规范的旅游行业礼仪姿态习惯和职场化的体态姿势习惯,进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之后踏入旅游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芭蕾形体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动作的力度感、美感和韵律感,而且其高雅、和谐、艺术的氛围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进取心,有助于克服失望悲观、狭隘低落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芭蕾形体美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

(一)职业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芭蕾形体美育课程不是单纯为了艺术教育而设置,而是将艺术教育渗透于职业教育,并辅助和加强职业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职业礼仪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其自我表现力和自信心。从内容上完整职业教育的构建,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形体基础和知识基础。

(二)使学生走出“高雅艺术离我太远”的误区

许多学生认为芭蕾舞是遥不可及的高雅艺术,虽然希望能够接受相关的系统训练,但觉得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还有很多学生误认为芭蕾舞训练只能是年龄比较小的少年儿童才能学习的舞种,作为成人已经错过了接受训练的阶段。这类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意识降低。笔者认为,该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是以普及型的艺术教育展开,并不以学生掌握高难度技术技巧为要求,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全体学生慢慢接触、了解、感受,走近高雅艺术,从而开拓和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加强内在艺术涵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三)塑形美体,提升气质,增强对美的感受力

该课程借用芭蕾的教学方法,却不同于专业舞蹈学校的芭蕾基础训练,虽然沿袭了古典芭蕾舞标准、规范、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以及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但并不注重教授芭蕾的高难度技巧。作为一种人体动作艺术的训练,该课程主要侧重改变学生的自然形态,提高其身心素质。一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形体身姿轩昂挺拔,动态舒展协调,举止优美高雅,不驼背、不扣肩,不过度展胸憋气,不翘臀塌腰,膝盖不能向前突出,身体时刻保持挺拔直立的状态;另一方面,古典芭蕾的舞蹈动作动静相宜、张弛有度,举手投足间无一不体现其外拓舒展的动态特征。这样的舞蹈形体训练,让人的肢体得到充分拉伸,旨在摒弃僵硬粗陋的行为,使行为举止文明高雅,进而养成高雅的气质。

(四)建立长效训练机制,达到形体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优美形体的塑造是一个艰苦锻炼的长期过程,也是培养毅力、磨砺意志的过程。只有在训练中战胜自己,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使长期养成的不良体态和姿势得以改善,逐渐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即具备端庄的仪容和优美的体形,并且做到举手投足间体现出一种“行为美”。从训练时长来看,芭蕾形体训练一般每次需要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每学期16-18次;从训练强度来看,芭蕾形体训练中的把杆、中间、舞蹈组合训练的运动量属于中等运动量范畴;从肢体动作来看,芭蕾形体训练几乎涉及到身体的绝大部分肌肉,属于一种全身性的锻炼,无论是软开度练习,还是控制练习等都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背乏身累、体倦肢乏是旅游职业从业者经常出现的现象,因此应调整不规范的体态姿势。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塑造完美、和谐的形象,获得理想的身体形态,展现曼妙优雅的身体姿势,有利于消除自卑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达到形体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五、目前旅游院校开展形体训练课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据很多旅游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反映,绝大部分旅游相关单位已经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了相应要求。现在,旅游行业的单位招聘信息都有形象好、气质佳等方面的要求。一些专业技能很优秀的学生,往往因形体、仪态方面的问题未能应聘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讲,旅游行业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形象与气质。优美的外形与得体的举止不仅能留给他人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还直接影响旅游企业的整体服务形象。这已成为了行业中衡量服务质量好坏与员工职业素养高低的重要部分。目前,旅游专业院校逐渐开始意识到学生形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从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旅游学校还未切实落实,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这种局面有诸多原因,首先,没有专门从事舞蹈专业教育研究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