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策略

篇1

(一)生搬硬套内地教学模式

在课程内容上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不够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国家实行课改之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分学校往往生搬硬套内地的教学方式,片面强调课程本位和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课程评价中又过于注重甄别功能,导致课程的内容繁难偏旧,课程设置不合理,使民族地区教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水平低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和课程实施的媒介,其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关于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倾向于为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的相关因素是广义的课程资源。而狭义上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形成教学和课程的直接因素。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以及相关文化的影响,教育相对落后,而且相关的软硬件配备较低,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良莠不齐,这点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却较为丰富而且独特。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种类众多,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从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课程改革中,无论是由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或者是一些校本课程的开发,都与这方面息息相关。而民族地区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更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更有利于继承和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如何合理并充分地利用民族地区的现有教育资源,科学地进行开发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各级部门、教育工作者和专家所思考的问题。目前来说,我国民族地区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一方面,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消耗和短缺较为严重,主要源于一部分学校内部的课程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些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搁置。这两个方面都对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运用和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主观原因,比如相关能力的欠缺、整体认识没有提高上去、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

(三)过于依赖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发展滞后

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全新亮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由本校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负责课程的设计工作、策划工作、实施工作以及学习者课程的评价。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推出可以使课程多样化、民族化、实际化、弹性化,使不同学校的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然而,在我国很多民族地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比较滞后与淡化。即使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学校,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民族学校由于经费的支持力度不够,在课程开发管理层面上“各自为战”,从而降低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致使校本课程开发成果闲置。另外,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探讨,使得校本课程在开发主体上过于单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与财力,同时还会造成对课程开发的价值产生消极的影响。总之,这些现象成为目前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与有效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处理好了这些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发挥出校本课程的优势。

二、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开设多元文化特色课程

“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面临双重的背景,一是以西方文化与知识体系为主流的所谓普适文化,另一方面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汉文化。”在这两种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轻视,导致发展相对困难。而这种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却与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民族地方性知识正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它融合了民族长年积累的文化以及知识,包括艺术、地理、习俗、文学等。因此,我国各民族在创造文化知识以及生产生活技能方面,其实没有高低、好坏、优劣之分,唯一不同的是,使用范围和认同价值不同。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领域内,一般存在一个将不同的多元文化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特殊文化,即主流文化。但并不是说我们要以主流文化为主,多元文化为辅,而是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发挥其优势,百花齐放,在民族地区使各民族的文化有其多样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地区要想把这种文化综合、有效、集中地反映出来,并结合当地的教育模式,首先就要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在民族地区教育课程上采取优惠政策,因为只有在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学校才会相应地改变;只有课程多元化,学校办学才会有特色;课程类别多样化,学校的发展才会多样化。21世纪的社会丰富多彩,因此我们的教育发展也应该随之调整,开设多元化课程,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圆满和终结,但它却彰显特色。基于此,我们应该分层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民族地区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在国家的三级管理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加大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一些当地的民族精英以及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发和设计适应本民族、地方性的课程。在课程知识的学习方面,我们不光要注重知识层面的学习,还要注重生活、生产、劳动技能方面的学习。以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合理地开发民族地区课程资源

当前国家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模式,从而使课程更加适应于地方、学校以及在校的每位学生。国家的新课程标准主要结合了教育人文方面的内容,倡导多样的课程形态,有效地将教育与生活连接起来。比如,实践活动课程。这些新的理念为发挥本民族的地区课程资源优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开发我国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推动当地民族教育的课程改革,而且可以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的个人兴趣的需要,改变传统单纯的以国家课程为标准的教学现实,有助于更好地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独特性。在开发当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优势方面,主要涉及到教育方面的民族化,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民族化。一是教学的手段,二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的民族化并不是要排斥当今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是把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独具特色的民族化教学方式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民族教育服务。同时,在教育的内容方面加入民族化,这对于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注重课程设置与当地的生活、生产以及一些民族的工艺制作相结合,多开设一些社区的服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生产与劳动技术方面的课程。比如,开设一些种植课程、民族手工艺课程、民族雕塑课程、民族建筑课程、民族歌舞课程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与他们的文化和习俗相结合,充分显示了文化多元优势。因此,在民族地区开发课程资源优势还是很切合实际的,并且有巨大的潜能。但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开发,而不是盲目的,我们不仅需要一线的专家和教师的大力探索、更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支持,积极地开发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促进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

篇2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指出“封闭开发”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认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科学的必由路径,并从师资队伍、教学组织、课程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理念下高职课程建设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模式关系着能否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知识型发展型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决定着高职教育课程必须具有职业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如何有效建立区别于传统学科体系的具有工作体系特征的课程模式,是摆在高职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面前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是彰显职业教育本质、体现高职教育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

一、封闭开发:课程建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方案、教学组织和课程评价三个部分。分析发现,课程开发主体单一、教学组织学科本位和课程评价企业缺位是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了课程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封闭开发特征。

(一)课程方案学校主导,“双师”团队结构欠优

课程方案在本论文中被视为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的整体规定,是学校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目前高职教育中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在课程方案开发方面,目前主要是由学校教师和课程理论工作者来承担。受开发人员特定角色的限制,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其传统学科课程思想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却难以在短时期内转换为实际工作的思想体系,致使课程开发的最终结果还是沿袭着传统的学科课程特色。

在课程实施主体方面,传统教师队伍存在双师素质教师不足和双师制团队不完善两个主要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绝大多数来源于从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应届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具备项目课程教学能力。教学团队来源的封闭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培养出的学生必然在实际操作技能上存在欠缺,不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和要求。

(二)教学组织学科本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教学组织即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标准和教学方式的确定等。目前高职教育在教学组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主导;与企业合作处于初级形态,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中,理论教学占据主要部分,而实践技能教学比重普遍不足。高职教育习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方式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而实际上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不适合高职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践技能和操作技巧方面的知识却往往把握不足,因而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传统教学组织方式中还存在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的问题。高职院校将企业的资源引入学校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但仍限于浅层次的合作,并未切实发挥企业的角色作用,合作中形式甚于实质。

(三)评价企业缺位,改革缺乏有效反馈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涉及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三个方面。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企业参与评价不足,学校仍主导课程的评价,同时,课程改革也缺乏有效的反馈。

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环节中,学校是评价的主要方,企业基本上未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学校教师实施的课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即使有心考察,由于其固有的学科体系本位的特点,也会失于重点和滞后性。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评价标准,导致学校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既不利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是目前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要不足。

二、校企合作:课程改革走向科学的必由路径

(一)有利于形成工作体系的课程方案

工作体系的课程方案强调打破原有的学科系统化范式的课程开发和静态的知识传授,把职业性和实用性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这种发展趋势给传统的高职课程建设模式带来了挑战,然而应对这一挑战单凭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必然需要企业的加入。课程开发工作如果单交由学校教师和课程编制专家来完成,由于开发人员所具的特定知识结构的限制,课程开发的最终结果还是明显沿袭着传统的学科课程特色,因此强调企业的参与才是解决学校单方实施课程开发带来的静态知识传授问题的有效路径。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职业性,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必然要求实践课程在全部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以此保证高职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强调企业参与,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工作体系的课程方案。

(二)有利于对接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

合作的前提必然要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础,有了利益结合点才能搭建长久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知识型发展型高技能人才,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人员来推动,这样校企双方一方需要输送高技能人才,一方需要引进高技能人才,所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是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于课程,因此也可以说,共同进行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最重要的利益载体。高职教育是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要积极主动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各种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学校能够切实了解企业所需要人才的标准,充分考虑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企业能够在合作中表达真正所需,并将人才标准和规格通过课程开发体现出来,有利于培养符合自身需要的员工,这就降低了招纳和培养员工的成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融入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达到更好宣传企业的效果。校企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通过加强校企双方间的合作,将企业的人才需求贯穿于教学过程,使学校和企业都成为合作建设课程的最大受益者。

(三)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校企合作是有效实现这一类型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主要路径。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使得对高职毕业生迅速融入工作场景、熟练进行技术操作的要求比较高。而校企双方的合作正能够带来企业的深度参与,带来企业对未来员工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使得学校和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技术标准和知识发展动态,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个人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目前高职教育界普遍认可的项目课程模式,是联合企业进行高职课程建设且强调企业专家作用的发挥要建立在教师的问题引导基础上的模式。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计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坚持校企合作理念,强调课程要以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为基础,才能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并最终促进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机制构建:实现校企合作的改革策略

当前,校企合作理念已经渗透到高职教育建设发展的诸多环节,得到学校和企业的认可,并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然而,要使校企合作可持续、有效运行,就要落实到机制层面,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推进校企合作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一)建立“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实现课程研制“双主体”

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优化的师资团队应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整个教学团队是结构良好的双师型团队。授课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教师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重能力,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也能够在教课中结合实际操作案例,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还要求学校加大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调整现有师资团队的结构,建设成为专兼结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引入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选择,高等职业教育要把企业专家吸收到课程开发的队伍中来,首先要摆脱过去将企业单纯视为咨询和座谈对象的办法,让企业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真正拥有话语权,让企业的需求和用人标准贯穿到课程开发全过程,让企业的设备和实践设施引导学生学习和锻炼实践技能知识,让企业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则引领学校课程模式的创新,使得校企合作真正达到学校和企业利益结合点的双赢状态。其次,学校和企业就教学内容达成协调,企业具有的技能操作优势和机器设备优势可以有计划的提供给学校培训学生使用;同时使学校及时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向,保证知识传授的与时俱进,并逐步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实施“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建立工作体系的课程结构

项目课程的教学方式强调课程开发主体应该是企业专家与高职教师。事实上,企业专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只是两个环节,即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教材编写。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建立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的突出培养实践操作技能的整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突出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培养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完成一系列实际工作任务来学习和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强调将专业的内容当成产品来做,在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工作体系是将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种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把目标指向工作目标的达成。根据工作体系的结构确立的课程结构强调打破原有孤立的岗位工作分析法设置课程,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单位,工作过程完整化的课程结构。工作体系的课程结构,正是针对一线工作活动内容提出,它强调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这一实践过程相比于知识的完整性而言,更加强调工作任务的一连串相继关系,这种将工作内容与将来就业的贴合更有利于专业的训练。基于项目课程形成的工作体系的课程结构,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流程,从而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赋予企业课程评价权利,形成职业资格的评价取向

课程评价不只是一个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技术程序.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要保证并发挥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就要赋予企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拥有跟学校一样的地位,给予其评价课程开展及其实施效果的权利和资格。企业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接收者,他们对于学校培养学生的教学活动,以及学校培养的效果有最终评定权。学校和企业要建立相互认同的评价标准,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应分别达到怎样的程度上有相对一致的认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和企业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沟通,建立相互认同的课程评价标准,不仅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整合。

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也应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挂钩。职业资格证书通常被认定是具备某项职业应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外在标志,也是被市场所普遍认定的一份从业者能力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影响着高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高职教育课程评价过程,能使课程更加切合真实工作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有的放矢,精确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技能知识,顺利实现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要求的对接,从而能更加迅速地适应岗位工作,进而有效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2]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

[3]刘孟良.从高职课程改革现状谈高职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改;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34-03

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课标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这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形成科学合理的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自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使得“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师生思想,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分析如下:

1.师生对“健康第一”课改理念的认识情况。本次调查中显示,“健康第一”观念深入教师和学生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健康第一”课改思想的认识情况中“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老师分别有36人、75人和23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6.5%、55.9%和17.6℅。这就为教师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全面认识它的作用意义和本质特征,并在探索、实践和创新中推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此外,学生这一思想的认识情况也比较理想,“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到了总学生数的15.6%、32.2%和44.2℅,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课认识,这就使他们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体育项目成绩和运动技术的传统思想,树立了健康的体育思想和锻炼习惯。

2.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学校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无论是田径还是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基本都能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框架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项目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在问卷中显示有43%的学生对上课内容非常满意,51%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基本满意,只有6%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满意,而且在课堂上较之以前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课堂上不像那样死板,只是老师在那教,然后教完了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去积极的思考,而且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练习的热情。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优越性。调查数据表明,87%的学校为了保证初中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这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了学校选择的运动项目的范围,学生再根据学校确定的范围进行选项学习。

3.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和效果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去评价和体现。学习成绩的评定要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去评价,比较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参与的程度、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幅度。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关于体育的学习评价已从单纯依据“测试成绩”和“出勤情况”转变到向“合作精神”和“进步幅度”等综合依据上,但仍有部分老师延续以前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课标对课程内容不作具体规定,可以说是给地方与学校更多的自,但问题是许多体育教师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人说只要符合课标的理念,教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弹性过大同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2.教学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在调查中发现体育老师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还不行,还要注重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教学评价需要全面落实。尽管体育老师们对教学评价改革有了概念,在教学中也有所落实,但落实的点并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在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前进和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需要。当前的中学体育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比较分散,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互相交叉,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参与了,因此,教师要在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潜心研究体育教材,根据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自己设计和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编的体育教材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适当缩减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增加游戏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这样的教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从而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灵活多样地设置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和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为他们的自身体育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2)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方便他们更好地与社会体育相衔接。

(3)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统括传统体育和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于一体,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基础课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77-02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公共的基础课,在劳动者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育功能要求在职业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出来。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职教类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各类学校的课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针对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人谈谈自己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如何付诸于教学中的策略。

一 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少数学生基础较好,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游刃有余,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差,上课稍不注意便听不懂,以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恶性循环,越来越差,甚至放弃。每次考试不及格的人数居高不下,以上学期10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例,尽管高分数的人不少,但不及格的人数也接近一半,令人震惊。这一结果说明数学在让许多同学感到愉悦的同时,也让不少同学为之苦恼。数学是一门基础课,而这样的基础课却得不到学生的普遍喜爱,甚至很多学生讨厌数学,这是我们面临的尴尬局面。我校的数学教学该如何进行改革,数学课程如何改革才能改善目前的实际状况?这是摆在每个数学老师面前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 数学课程的功能和目标

数学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始终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日益广泛。数学是提高文化素质,进一步学习及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课程的功能在于它的基础性、服务性和发展性,它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具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翟景民老师曾对我校95级会电一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本人也曾对所带过的一个班进行过统计分析,都发现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专业课成绩普遍较高,而专业课不好的同学数学都较差。这表明数学课程与财经专业课程相关,且是线性相关,并是正相关,因此学好数学有助于财经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三 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策略初探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数学课程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1)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已有调整。2000年以前中职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的中等技术人才和中级管理人才”而现在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2002年以前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当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2)生源的文化基础有所下降。(3)基础教育(小学、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化,推动了与之相衔接的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改革。(4)对数学课程的功能定位认识不足。基于以上情况,数学课程,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

2.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数学课程改革要注意到数学课程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大众数学”、“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应用性”三个教育理念,做到“宽、浅、强、用”。也就是说,要拓宽基础、通俗易懂、强化能力、注重适用和应用。在这些基本思路下,首先要重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其次,数学的语言应通俗易懂。例如,对于函数极限的定义不必用严格的数学证明句来描述,只要说“在x的某一变化过程中,函数f(x)的值无限趋近于某一确定的常数A”即可。对于有些定理能借助图形说明即可,并不需要用理论知识证明。再次,数学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重在以学生的学为主。最后,数学课程要注重它的适用性和应用性,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理性精神,增强创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职业类的数学不需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而应强调它的应用性。

3.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策略

第一,课时方面。和同类学校相比,目前我校的数学无论是高职还是中专,总课时都远远少于其他学校,因此我们更要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中专数学学一年,高职学两年。但无论中专还是高职,第一年都应作为考试课,一周4个课时,因为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将为学习专业课提供必不可少的准备和支持。若作为考查课,学生根本不会重视,自然也学不到什么,更谈不上培养思维能力。到了第二学年,中专可不学数学而高职数学仍然要作为考试课,一周4个课时。高职第二年学的是高等数学,内容对目前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因此在第三学期学了一些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后到了第四学期可作为考查课,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数学不重要,只是对于学生们掌握起来困难了一点,其实若是降低难度,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学得好。鉴于高等数学在经济、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这部分的课时是不能少的。

第二,授课内容。为了体现数学的“有用和够用”,在教学的内容上自然要把握好,对现有教材应有所删减,难度也应降低。例如高职第一册书,若是所有内容都讲,三个学期也未必能讲完,因此,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讲。我校大多是财经专业,那么对经济方面知识的学习毫无影响的可不用讲授,如向量、复数、立体几何等。还有每章也不用节节都讲,这可通过各数学老师讨论研究确定讲授的内容和深度,鉴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目前,更贴近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已经实施于教学中,也已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绝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基于目前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良好的教学方法显然尤为重要,这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系到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数学课更是如此。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该学的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教师要即时沟通,教学互动,不能只在讲台上讲,在学生练的时候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检查督促。对于稍有难度的问题,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应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多举实例,或形象的比喻或诙谐的语言,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加法定理的时候,正弦口诀是SCCS,我就教学生们记谐音“傻哭哭傻”,余弦是CCSS,就记“哭哭傻傻”,取得了良好的记忆效果。另外,学数学记笔记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时常督促学生认真记好笔记,还应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不是照抄板书,而是记提纲理解之后课后补齐,这样,补笔记的过程就是学生复习巩固的过程。

此外,还应合理地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创造直观、形象、生动的数学教学场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第四,考核办法。作为考试课,期末的闭卷考试当然不可少,但是这个考试只占总评成绩的一部分,而平时则可以通过作业、开放性试验等取得一定的成绩。当最后一学期数学变成考查课后,考核的形式就可多种多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现在的考试内容多偏重记忆性知识,使学生习惯死记硬背,而未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课考核命题可以是未见过的题,学生可翻阅书籍资料,或者让学生写点数学小论文等。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看法,在课改过程中或许会碰到许多问题,总之,数学课程的改革并非一件易事。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力争改变学生不喜欢数学的状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课程改革的价值与目标得以体现,学生的能力得以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书霞.浅谈职高数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J].学周刊(C版),2010(2):145

篇5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新课改 实施策略

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的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体育教学的成败,关键在课堂。我就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以抛砖引玉,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位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2)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3)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4)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二、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一些弊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改革必须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如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策略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改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2.淡化学科界线,谋求学科整合,开发利用体育教育资源。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各学科不可分割。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美术、音乐、书法、语文、数学、科技等学科中去更好地激活体育的教育资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自己的优势、劣势。有的学生缺乏活动的主动性,但艺术感好,能用画笔画出他们心目中最快乐的体育活动;有的学生说不出活动的所以然,可能用文章记一下次难忘的体育活动;有的学生能用他美妙的歌喉唱出他对活动的感受;有的学生能挥毫泼墨用满腔热情抒发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要通过一些活动,把各学科教师发动起来,为体育教育各尽其能。

3.加强目的动机教育,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和谐发展。

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进而掌握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基础,并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只有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尽量让每位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注重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拓宽教育思路,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调剂情绪,娱乐身心、锻炼意志、促进交往、增进友谊。

4.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衔接,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家庭和社区是小学生除学校之外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场所,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家庭和社区可以弥补学校体育教育在时间上的不足,同时为体育教育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联络与家人及邻居的感情;学校可以为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引导学生改掉业余时间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准确示范,精辟讲解。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示范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他们都渴望能观摩到老师精彩的动作示范。因为正确的动作示范会深深吸引学生的练习欲,刺激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快掌握动作技术。动作示范不仅仅要注意多方位,示范前,还应注意分析动作的结构和要求,要考虑学生观察动作的角度,讲究动作示范的各个“面”。精辟的动作要领讲解示范,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尽管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阻力,但基础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将不可逆转。体育课程是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全面培养青少年身心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标志。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小学体育教学实习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为指导,始终坚持求实的态度、创新与改革的精神,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刘敬群.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

篇6

《基础化学》课程面向的专业群和岗位群广泛,涵盖石油、高分子、制药和环境等化工行业各个方面,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化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在课程改革上,要在对应产业现状与趋势,对应岗位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层次,对应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身心健康、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进行调研,从而使人才培养数量、层次、质量与行业企业要求相吻合。

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的特点,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两大行业工种《职业大典》的要求,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新进学生文化素质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着“活学”、“够用”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重新编排。

根据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化工类专业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突出共性,强化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规划发展和今后继续深造学习的要求,按照深入分析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逻辑顺序,科学设置每个情景的教学课程内容,推动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衔接贯通[2]。

二、建立岗位能力、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

企业希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上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够和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无缝对接,这也是每一个化工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去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通过企业调研选择学习载体,以企业真实的工程任务驱动,进行知识的讲解,去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基础化学》课程以典型化学物料为研究对象,以物料的名称、结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以及物质含量测定、物质特征常数分析等基本实验操作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相应的职业能力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3],将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和课程设置相结合,将企业、行业对学生的评价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指标。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置课程体系。例如:将涉及到工业分析和环境监测专业“分析化学”内容的知识,更多地转移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对于精细化工、制药和生物化工专业,结合科技前沿,添加应用性、实用性强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在石油化工、应用化工专业中,密切联系生活、国民经济,使学生就业方向更有针对性,促进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中,将基础化学课程的考核结果作为理论免考成绩的依据,有效地将知识体系与岗位群工作任务相融合,使学生通过基础化学课程的学习,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基础化学课程中,推行“做中学、做中教”,构建综合考评体系统的学科类型的评价标准,引入行业、企业考核方式和标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一些职业标准、行业法规、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营造职场氛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区园企校”四方共建,要求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必须贴近生产一线的用人标准,因此,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切合企业用人实际,使课程内容与评价标准相一致,与行业需求相一致,与职业岗位相一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提高自己专业技能,能够主动关心行业发展动态,根据自身专业了解今后发展及就业方向,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5]。

四、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1.教材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反映与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结合课程改革整合教材,整合后教材共含8个学习情境、40个学习任务和35个实验项目。每个学习情境都是按照“情境——任务——项目”的形式呈现内容,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融合。

遵循由无机——有机——物料,由简单——复杂的递进次序进行学习情境排列。任务内容编排时打破了一栏统排的传统习惯,在主要学习内容中,适当地穿插有“知识链接”,为学生的学习起到铺垫、搭桥和拓展之用,使得主栏内容更好地体现出“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除了“思考与习题”以外,还设计了“练一练”、“查一查”、“自主学习”等练习内容,既能使学生即时性地巩固相关的学习内容,更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个任务开始之前,都有“实例分析”引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如以消除汽车尾气污染的化学反应为实例,引出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任务探究。

2.网络资源的建设

针对课程改革,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完善。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建立学生教师之间课后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拓宽教学时间和空间。及 时将教师课件、多媒体教学资源上传,促进师生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联系行业动态,能够更快地更新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

区别于专业课教师,《基础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相对实践经历较为薄弱。因此,专业基础课教师也需要参加访问工程师实践等项目,深入生产一线,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实际能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访问工程师的学习,为《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现场的素材以及经验,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生产实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生产实践中深刻了解企业所需,不断去调整课程目标和要求。深入企业生产,近距离接触企业工程师,联系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能够更直接了解到所培养的学生的优势和弱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基础更扎实,更具有竞争力。

六、结 语

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角度出发,根据产业园区需求,及时调整《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思路与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合理筛选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化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实践操作技能,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学习新理论、新技能的意识与能力,重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化工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世霞.高职《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1,(40):96-98.

篇7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师自身解放和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的自我认同的改变[1]。每一次课程改革的推行都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没有对话、交流和沟通,就会造成教师独自挣扎的局面,缺乏归属感。任教的最初几年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困难、最为关键的时期,持久的孤独势必阻碍新教师的身份认同。目前,温州医学院的英语教学改革正处于试点阶段,即将全面铺开,参与教改的教师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新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中新教师的身份认同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

身份认同的研究源自于心理学领域,近年来它亦成为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活跃的概念。身份认同旨在使处于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主动建立一个认知和表达体系,在自己是谁、做什么的、扮演什么社会角色等问题上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并表现出相应的主体行为。身份认同具有以下两个特性:①身份认同具有主体性,与自我反思、自我角色有密切联系。认同可以被看作个体心中的“我是谁”[2]。认同与个体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个体通过书面或口头讲述这些经历,便形成了自我。因此,教师叙事反思能够反映个人的身份认同。②身份认同具有社会情境性,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Lave和Wenger[3]指出,认同感存在并建构于一次次参与共同体活动的过程中,参与方式与所属形式反映了个人的认同。两位学者用“轨迹(trajectory)”一词说明了身份认同构建的动态性。新教师由新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经历不同的身份投资,沿着一定的发展轨迹。他们最初在实践共同体的合法边缘轨道活动,当他们参与一些共同体的实践活动,经历一些学校文化模式的熏陶以后,便进入共同体的入境轨道,随着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他们融入学校文化,以完整的教师身份认同参与教学实践,这时他们已完全成为该共同体成员,能够熟练地进行教学。但他们的身份认同会随着教学中的新问题而继续发生改变,构成实践共同体中的内部轨迹。这些不同的发展轨迹显示了新教师的身份改变过程,也就是其专业发展过程。

鉴于以上特性,教师身份认同可以看作是教师的“主体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持续整合的过程。因此,研究教师认同感必须综合教师主体与社会情境两个因素。

2??课程改革下新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教师的身份认同实现多方面的转变,如:实现由知识技能学习者向身份投资者的身份改变;知识灌输者向实践探索者的身份改变;生活与工作由分裂向融合的身份转变;孤独的工作者向群体合作者的身份转变等[4]。这些转变与他们以往的身份认同、个人的生活经历(如学生时的学习经历)、知识和各种角色都可能冲突,从而引发他们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斗争。温州医学院英语专业的个别新教师在2003至2005年间也进行过类似的课程改革的尝试,但没有坚持下去,说明这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还没有取得认同,这给08年开始的教学改革带来教训和启发。新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构建身份认同?根据笔者对浙江师范大学RICH教学改革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结合从听课、访谈、论坛等方面收集的资料,综合教师主体与社会情境这两个因素,提出以下策略:

2.1??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Lave 和Wenger[3]最初提出来的。教师实践共同体是一群具有共同教学兴趣的普通教师自发成立的。他们因为相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自然地走到一起,以教学实践为研究背景,共同探讨教学、交流观点、分享成果、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学习和工作的使命。真正的共同体能够让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找到心灵互通的门路。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几乎都有教研组等群体组织,但这些教研组大多是学校管理部门认定、按学校要求组建的,一般是优先考虑管理工作而不是教师发展。因此,很多教研组改变了他们探讨教学的初衷,成了传达学校政策和文件指示的场所和教师发牢骚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方面的交流少而浅,教师之间失去了可以共享成果的实践活动,所以大多数教研组不属于实践共同体。这种文化下的教师就会产生孤独感,久而久之会阻碍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发展。

刚进入教学岗位的老师,在教学改革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特别需要一个温暖的群体,需要情感上的鼓励、学术上的帮助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指导,需要对话和交流,希望获得职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建立一个教师同行组成的真正的共同体就十分必要。从前面对身份认同构建的动态性的描述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教师的发展是其在实践共同体中身份不断改变的过程,是其从实践共同体的边缘轨道进入入境轨道,最后形成内部轨迹的过程。实践共同体是新教师职业成长的土壤,但它的建立绝非易事,更难以维持。笔者对共同体的原则建构提出以下建议:①根据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构建公平、共享、真诚的交往语境。实践共同体里的教师有着共同的愿景,没有等级之分,没有分割彼此的壁垒,彼此信任,群体成员通过叙事研究,解决问题。②教师学习群体要对外界保持开放,愿意容纳新成员。新成员可以在群体里获得学习的机会,减少面临改革的压力。边缘成员与核心成员经常交流相互学习后有可能成为将来的核心成员,这样才能使整个实践共同体资源不断,保持活力。 ③学校要提供积极的环境,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设置、 教育决策及教学评价的权力。参与教改的教师只有成为教改的人,真正决定自己的教学时,才可能形成完整的身份认同。如果学校的约束条件太多则会挫伤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改动机,进而影响身份认同。④教师学习群体需要民主的领导。领导要亲临实践活动,能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缓解教学合作中的矛盾,协调群体与学校组织管理机构的关系,使群体成为教师们减少孤独、压力、坦诚交流的地方。

2.2??分享故事,协作反思??教师身份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反思形成的。社会文化论观点下的反思与传统意义上的反思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反思集中在课堂上,强调对教材内容、教案讲稿等的处理。社会文化论观点认为真正的教学反思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是对教师的日常实践、一个个生活故事的解读。教师通过对自己及他人生活故事的叙说或撰写,反思自己生活的经历,追问故事的意义,获得理解,就是叙事反思。叙事对探索教师独特内心世界的合适性已被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大量的研究所证实,而且已经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为教育研究者们所推崇。Connelly[2]认为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化的, 当一个个教学故事被记录、被讲述、被分享的时候,反思就开始了,教师知识随之产生了。这些知识比遥远的教学理论更接近教师的内心世界,更接近教育本身。新教师在这些活生生的故事中,积累和发展了个人实践知识,将生活和课程相互交融,达到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实现融合的身份认同。

叙事反思的方式可分为单独反思和协作反思。协作反思可以通过集体传记共享有意义的成长故事, 获得对自我与他人的理解,因此,对于新教师更具实际意义。协作反思中,群体各成员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事件进行描述、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在各特定教育情景下具有特殊价值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发挥心灵知会的功能,帮助教师在具体情景下根据故事的类通性做出教学决策。对教改中的新教师,通过协作反思,可以找到探索内心世界的方法,建立内部心灵整合的身份认同,形成与自己个性契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3??建立新型师徒关系??近年来的“传帮带”的师徒制教师培训模式已相当普及,但这种培训大多停留在教学技巧和方法层面。传统的师徒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被模仿与模仿的关系,传授与学习的单向、不平等关系无法实现新教师的多重身份改变,造成新教师内心紧张和心理歪曲,从而导致分裂的自我认同。熊金菊[4]借用Stanulis和Russell的实验,即对两组师徒教师的辅导实施过程的观察,指出信任和交流是有效指导的两大重要因素。双方一旦形成平等对话的关系,新教师能迅速从观察阶段进入提问阶段,再进入完全参与阶段,从而建立教师身份认同,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因此,新型师徒关系应遵循真诚、平等、合作的原则,方式如下:①分享计划和资料,展示与共享教学成果。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彼此信任。②共同参与课堂,互换角色。新老教师可以相互参与对方的课堂,而不仅仅作为对方课堂的旁听者。③心理支持,相互欣赏,肯定彼此成绩。对于新教师,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比传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为重要,他们的动机一旦被激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时,就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3??结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教师实现多方面的身份转变,这些转变需要学校提供民主开放的环境,支持和鼓励教师构建实践共同体,让新教师能在共同体中分享教学故事,进行叙事反思。另外,传统的单向的师徒教师教育模式应做出改变,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徒关系,通过对话与分享,为新教师找到心灵的扶持,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这样的教师文化不仅为新教师建立完整的身份认同营造良好的氛围,而且为课程改革的成功进行提供积极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宗杰.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1-7.

[2] Connelly F, Clandinin D. 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9:83-86.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才教学;改革;原则;方式;配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0-0078-03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使学生掌握一定技能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作为基本的交际技能,口才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选择设置口才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然而,这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还显得差强人意,譬如,实践教学涉及的面过窄、与真实对话情境脱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单一等。显然,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损害了口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发挥口才课程的教学功能,有必要在教学原则、方式、效果评价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厘清“课改”原则:协调好教学流程

中的“文”、“质”关系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至少包含外在形式(“文”)与核心价值(“质”)两大构成要素。它们互为表里,共生共存,不可分割。但这种不可分割的属性并不妨碍我们对其进行结构上的调整与比例上的调适。在笔者看来,如果想要协调好口才课程教学的“文”、“质”关系,就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增强实操性,削弱学理性

作为技能,语言表达与沟通交际的能力不是光凭理论学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遗憾的是,目前该课程的理论学习课时与实践课时基本稳定在1:1的比例上。这样的比例在实际上无法满足课堂实训的需要,以随堂的演讲实训为例,一个标准班的学生编制按50人计算,即便在每项演讲(专题演讲、随机演讲等)项目上给每个学生5分钟时间练习,

1000分钟(近23个课时)的练习时间便使用殆尽了。若加上教师点评时间(每人2—3分钟)的话,

一学期60课时,光实训就要占用3/4强。然而,矛盾的是,教师并不具有自主分配散学时间的权力。口才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理论教学作为基础性环节,不得擅自挪用戒律在先,教师只能徒呼奈何。想要有所改变,合理调整实操性内容与学理性内容的比例,让前者远大于后者势在必行。

(二)侧重职业性,弱化通用性

培养适合各种工作岗位所需的综合型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演讲也好,口才也罢,所有的相关教学都应当以提高学生从事某种(或多种)行业(职业)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没有准确的施教定位,该课程教学很容易落入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套路,湮灭自身的学科个性与特质。为避免这种尴尬,适当进行职业口才教学不失为明智之举,譬如,接待人员口才、推销人员口才、导游人员口才、礼宾人员口才、销售人员口才,等等。应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立足生活、工作中的交流实例(如顾客提出异议、游客提出抱怨、上司表示不满等)基础上展开阐述,务必将应对的原则、思路和技巧一一解析,方便学生记忆、理解,进而为其所吸收、所应用。

(三)提高实效性,抑制虚文性

不仅如此,笔者还建议,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抑制其虚文性。所谓虚文性,主要是指,第一、部分教学案例明显老化、缺乏更新;其二,与礼仪课程存在内容上的交叉,混淆了课程属性;其三,偏重原则灌输,忽略了生活真实。以第一点为例,许

多教材都喜欢援引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妙语来加以分析,指出其精妙所在。若仔细思考,我们将有理由质疑:首先,这些妙语尽管不失隽永,但它究竟能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复制”和为我所用,本身

就值得商榷;其次,历史人物的身份特殊,他或她的言论离广大在校学子学习和使用口才的实际要求未免过远;再次,纵使学生要仿效的不是原话,而是说话人的高超思维,且问:瞬间思维带有即时性、独特性、片段性,如何学才能学到精髓,而不沦为“画虎反类犬”之境地呢?如此看来,必须抑制口才课程的虚文性。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推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应注重教学形式的拓展和革新。

二、更新“课改”方式:丰富学以致用、

学无定式的多重教学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提供数量可观且相对专业、熟练的技术人员。因此,尽管高职院校在学时安排上明显少于本科院校,而教学内容却未必少于后者。然而,正是这一看似前后矛盾的“悖论”对从教者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要求,即尽量缩短书本知识转化为可运用技能的周期。为了服务于这一内在要求,改革口才课程的授课方式,就应该从“即学即用”上下工夫。为达成这一目的,我们不妨从课堂实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寻找切入点:

(一)强调与口才相关的思维训练

口才的使用效果如何,受制于使用者思维的思想深度、内含广度与敏捷程度。相应地,口才训练,与其说应答技巧是重点,倒不如说应对思维是关键。比如,在讲授论辩技巧时,我们既要能够通过分析枚乘《七发》中的主客问答来提炼“客”的驳辩技巧、言语机锋,更要悉心发掘凸显“客”的语言思维的各种途径,即预先设疑、步步推进、欲擒故纵、拨云见日。这些途径集中反应出说服者对被说服者内心需求的洞若观火、在说服步骤安排上的匠心独具和说明程序编排上的巧妙拿捏。简言之,作为技巧教学的前奏,展开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跳跃思维与常规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等思维模式的含义阐释、优劣类比和实例举隅对于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弊。

(二)引入情境模拟,强调课堂实训的真实感

“学”为“用”之始,“用”为“学”之本。口才能力最终服务于具体而微的对话与交流情境。无可否认的是,以往的实训方式多采用“翻开教材,分配角色,依次朗读”的套路,过于舞台化、戏剧化,在四平八稳的背后屏蔽了日常对话的不确定性。卓有成效的课堂实训本不该让学生感到容易轻松,而应感到力所不逮。以销售人员口才实训为例,实训之初,教师特意为学生“备下”一个个不再“听话”(销售员草草介绍商品之后,便爽快下单)的客户,让学生在措不及防、张口结舌之后,在细节层面及时点评、指导,使之逐渐掌握如何借助对话快速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顾虑,以及消除客户诸项疑义的技巧。表面上,这样的实训给学生带来的不是“游刃有余”的愉悦感而是“才疏学浅”的挫败感,事实上,它的实效有目共睹。要肤浅的快乐还是深刻的挫折,明智的师生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争取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战”条件下演练技巧

口才技能的训练,本来就是随时随地的事,无需拘泥于课内。它的有无、强弱,根植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课堂教学、随堂实训充其量只能算作“引子”而非全体。从这一点常识出发,广大师生都应当牢固树立“实战”意识,在生活中磨砺口才:一方面,教师主动放弃各种集体活动的主导地位,从台前走向幕后,从命令的者转型为事务的监督者,让学生充当组织者、实施者,观察、评估他们在活动中如何实现内部交流、外部联络并给与纠正、提醒和指引;另一方面,学生自觉并勇于使用话语权——大到赴外访问、异地游览,小到班徽制作、教室布置……事无巨细,沟通的全程一律交由学生自己处理,让学生在解决“和谁谈”、“怎么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用口才、用好口才。

三、优化“课改”配套:优化注重实效的

教材编纂与效果评估机制

(一)授课教师自主编纂教学、实训材料,戒除“一本书主义”

无须讳言,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在它们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教师在备课上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导致这一弊端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口才课程教学效果无法立竿见影,教材编纂质量好坏“看似”无关紧要;二是市面上的教材大同小异,不少编者大搞自我繁殖、自我嫁接,形成教材水准长期停滞不前的恶性循环;三是学校整体投入有所欠缺。近年来,大多数职教类院校为了增进办学实力、扩大办学影响,都不约而同地在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项目上倾力投入,弱化了对教材编纂、实训改革这一类“细微末节”的重视程度。在此背景下,口才课教师的教学激情消退,教学惰性大增,常年以老旧教材敝帚自珍,致使“一本书主义”大行其道。痛定思痛,想要打破这一僵局,首先,职教院校要厘清办学宗旨,不能顾此失彼,适度调整各项事务的投入份额,适时启动和发挥教学创新——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教师参与新颖口才教材编纂的积极性;第二,职教院校学术委员会、口才教学小组、口才课程教师三级联动。共同把好口才教材的采购关、选择关、使用关,摒弃粗制滥造、东挪西借之流,优中选优,找到适用于教学实际需求的好教材;第三,职教院校既尊重教学大纲的方向性、权威性,也不否认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进行实训布置上的灵活性、主体性,赋予教师以足够的自由教学空间;再次,教育主管单位牵头,集中举行口才课程自编教材评比,让具有独创性、启发性的自编教材脱颖而出,成为榜样,带动本课程相关材料的编写与汇总,集思广益,为下一步的厚积薄发积蓄力量。

(二)优化教学效果评估:建立长效、多元、高效的评价体系

除了更新口才课程“课改”的原则以及方式之外,我们不应忽略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实现优化必须推倒惟考试成绩为衡量标杆的评价方法,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口才课程教学实绩的做法难逃短视、单一、低效的指责,一个长效、多元、高效的评价体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通过汲取教学实践的得失,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首先是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日常化。口才课程教学成绩的考评一直采用传统的2+3模式,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各占学期成绩总评的40%和60%。这种考评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测评能够完全量化、可操作性较强,其弊端在于,“一考定乾坤”、迷信考试分数——用卷面分数遮蔽了学生的实际水平、用考点复习取代了口语交际能力的积累。由此导致部分课堂表现优异、口才能力较佳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屡屡受挫的情况时有发生,换言之,考试本身一旦流于形式,就应当顺势而动,改变现状。为此,必须突出教学的日常考核,先通过情境模拟、课堂示范等综合手段帮助学生“夯实”基本知识点,再实施效果验收,最后将阶段性考核结果联缀起来,形成考评每个学生学习成效的线性图谱。

其次是学生口才学习层次阶梯化。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将口才课程定位为公共选修课。这一设定使授课对象的专业、班级、年龄呈发散性分布,再加上学生自身的选课目的、知识结构、兴趣倾向千差万别,两者叠加,于无形中加大了口才课教师的授课难度。对此,对学生口才学习层次做阶梯化处理是处置这一难题的要点。所谓阶梯化,指的是在设置“知识——能力普及底线”(学生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日常对话,理解对话人的交流意图)并强制全体学生掌握的基础上,以章节为文本序列,按照学习复杂程度、学生专业属性等要素设立提升层面(学生可以运用对话技巧进行流利的社会交流)、高级层面(学生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结合会话技巧,灵活、自主地完成各种会话活动)、专项层面(如导游专项口才、导购专项口才专项口才、礼宾专项口才等),从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再次是教学成效评价坐标延展化。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旨归。一言以蔽之,口才课程的课堂教学围绕社会发展与运行的大局。以此为背景,口才教学成效的评价主体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院校、教师的狭小范畴,而应当囊括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在这三者中,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反映出学生(即甫入社会的劳动者)的口才能力,因此尤为重要。评价主体的扩充意味着评价变量的增添与整合,意味着教师应重新考量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更新,并做好评价信息的汇总和整理,搭建卓有成效的“教—学—用”情况反馈机制。在实践中,教师大多采用多方座谈、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网上问询为代表的方式方法建立反馈机制。就笔者的感受而论,使用网络平台的效率最高。网络环境赋予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以平等的对话地位和高度的隐私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它最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无形障碍,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让教师发现教学瓶颈,使教学成效评估臻于全面、多元、客观。

篇9

【关键词】浅谈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为培养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具有为社会发展而献身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在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英语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科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中学英语教科书里所选编的文章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勇攀科学高峰的远大理想.

二、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里指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学法指导,例如:预习方法、听课方法、记忆方法、复习方法和课外学习方法等.其次是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言语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听、说、读、写训练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在初级阶段,以听说训练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读写训练.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习惯,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学完了大部分基本语法之后,在继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强化英语的交际功能,增强运用英语的意识

学生的英语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英语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现实生活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强调发挥英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把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形成应用英语的强烈意识.

四、注意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生才能主动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使用的中学英语教科书,在内容选材、编排、插图、练习等方面,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钻研教法和学法,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多年来,听课、稳当、学习好已成为生的标准,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呵护,随着培训学习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应该厚爱有创见的学生,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才能教好学生,做好工作。

七、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

篇10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19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84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教学要求的逐步提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学数学教学进入瓶颈。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关心学生,耐心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关爱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耐心是爱心的延伸。爱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比如,班级内总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性格内向,数学成绩较差,对学习不太感兴趣,自卑心理严重,生怕同学和教师瞧不起。但是他们渴望获得进步,希望考好成绩,但是力不从心,遇到困难也不敢主动请教师和同学帮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班内找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逐渐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教育中献出爱心,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到教师就是他们的好朋友,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容易受到感情的困扰,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对他们不闻不问,或者直接责怪他们,学生就会疏远教师,不愿意和教师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消失。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奖励和激励他们,并正确引导,耐心教育,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像朋友一样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处处为他们着想,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数学只是比较抽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大多数学生感觉数学难学,数学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立足于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沉浸于自主探究的境界;课堂达标要注重基础练习,还要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喜悦,真正领悟到快乐学习的境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教学观念已经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违背了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开展民主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第二,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发展学生多向思维。不发展学生多向化思维,就不会有求异和独创,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规律,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思考问题,产生更多、更新、更好解题思路。

四、把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