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23-01

临床医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临床实践不仅能使医学生加深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观察力、科研能力以及规范的操作能力。我院自2003年以来在如何规范化管理临床实验室、进一步为教学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讨论如下:

1 临床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目标

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指导思想:以临床实验教学为中心,把培养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做好教学物品的管理和使用两项基本工作,树立量化管理、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和程序化管理四个基本观点;实现由定性管理向量化管理的转变、由单纯的管理向以实验教学为中心的全面管理转变、由被动的无序管理向在实验教学计划指导下的有序管理转变、由单纯个人经验的主观管理向有标准的规范化管理转变四个转变。其次,明确实验室所肩负的教学任务,依据本院实验室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实验室肩负任务,制定临床实验室的管理目标:①使常用物品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并保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②确保临床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并能满足第二课堂的需要。③确保医学生安全和实验室物品的安全。三者是互为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它既是评估实验室水平的依据,也是使规范化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必要手段和保证。

2 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抓好四个环节

2.1 实验物品的存放管理

临床实验操作物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品种繁多,功能各异;二是有些物品特别是专用仪器(如检眼镜、外科专用电钻)一年中使用的次数和使用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保管状态。因此,做好物品的存放管理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必须抓好的第一个环节。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各种物品和仪器保持良好状态,使它的实验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我院在这一环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①搞好临床实验室的环境管理,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实验教学环境。②每次课后做好实验教学物品的检查验收工作。③建好临床实验室的物品登记册。④做好实验物品的陈列摆放工作,根据实验物品的不同功能、特点、使用频率归类保管,并在橱目上标定标签。⑤定期整理清点常用物品的数量,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和陈旧老化物品。⑥开展临床实验教学研究活动,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2 实验物品的使用管理

在实验物品管理中,“管”是手段,“用”是目的,管是为了用,而用中有管。做好实验物品的使用管理是实验室必须抓好的第二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临床实验室应做下列工作:①认真制定每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并保证实施有序管理。②做好每节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使主讲教师随时有配套齐全的、功能完好的物品可用。③做好物品回收工作。医学生分组实验课中指定实验小组负责人,确保物品发放、清洗、回收和实验室的整洁美观工作。④利用课外休息时间向医学生开放实验室,搞好第二课堂活动。⑤引导医学生积极开展自制实验教具活动,通过自制或改进实验模型,增强实验教学效果。⑥在实验室损坏物品,根据损坏程度,执行赔偿制度,以增强医学生爱护实验室物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3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在实验室内有物品存放不安全因素,如高压消毒设备。有的存在消毒不严格的隐患,如手术器械等。因此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实验规范化管理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临床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加强这一环节的工作:①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防护意识,把防护工作做到位。②凡进行无菌操作的物品均需严格消毒,并要求医学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过期、消毒不严格、密封不合格等物品严禁使用。

2.4 实验室的登记管理

实验室的登记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详细的管理记录是总结管理经验,评估管理结果的必要依据。因此,登记管理是抓好临床实验室规范管理的第四个环节。在这一环节,实验管理人员做好以下工作:①做好登记管理。每次实验课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签字。详细记录实验物品的种类、数量、用途、位置以及部分仪器本身配套的有关资料。②记录每次实验课设备使用情况,并每学期整理一次。③做好每学期实验室管理工作总结,填写各种报表。

篇2

【关键词】民办 高职院校 实验室 规范化管理

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资金短缺、师资队伍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在校内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部门职能交叉

实验室的管理主要涉及到实践指导教师、学生、仪器设备和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而他们却隶属于学院的教务处、财务资产处、实验实训中心以及系部等多个部门。

实验室各主体的隶属关系示意图

从图可以看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与管理,由于涉及到资金问题,很多学院采取了多重管理方式,即物资采购的相关手续需要经过各级多个部门反复审核才能实施,这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正常教学的开展。

1.2管理体系不完善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学校在抓教育教学质量时把管控的重点放在普通课堂的理论教学上,弱化了对实验室及实践教学的管理,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使得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无章可循。

(2)管理队伍和管理方式问题突出。有些高校虽然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却不重视实验室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有的学校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不稳定,有的学校的管理人员的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有的学校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个人成长和待遇等方面关心不够而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②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管理方式跟不上教学的需要,仪器设备没有建立相应的台账以及使用记录等。

2 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2.1 深化二级化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二级化管理是指在学院的各项管理体系中实行院、系共管,在学院的总体政策、方针、目标和原则不变的条件下,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地做好相关权限界定、监督考核等方面的顶层设计,适当下放权利到系部,使学院的各个系部成为相对独立的管理主体。

在民办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中实行二级化管理,做到学院董事会、教务处、财务资产处、实验实训中心及系部间明确各自责任权限。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经费和物资采购方面,实行经费预算制度:学院各实验室在每一学年(期)初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学年(期)的经费预算,学院下拨的经费由各系部或实验室自行支配,学院相关部门只需要做好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和年(期)末的经费审计核查与资产盘点。

2.2 完善管理体系

(1)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专兼职人员共同管理。学校层面对实验室的管理应该有一个总体要求,各实验室在学校总要求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主要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负责人工作职责、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实验实训守则等。有些实验室还可以引入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体系。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工具领用归还登记表、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登记表、仪器设备维修和报废单等。

实验室应形成以专职管理人员为主,兼职管理人员(经常使用该实验室的教师为宜)为辅的管理队伍。首先,学院应配备与实验室管理相适应的专职管理人员,其次还应重视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在待遇以及职称评定方面要有鼓励性政策等,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由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三种身份进入,可实现各类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以及形成报表等功能。

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计划课表、指导教师信息、各实验实训项目相关的教学资源、实验实训教学评价和教学计划外的实验室预约等项目。实验室仪器设备模块主要包括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目前状态,如仪器设备的名称数量、购置计划、购置金额、资产编码、使用情况、维修保养以及报废情况等。低值易耗品模块主要包括名称、采购计划、购置信息、使用状态、报废和回收情况等。

3 结语

实验室是各民办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场所,因此,各学校必须要从学院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条件,抓住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有利政策,做好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会兵,张扬 等.浅谈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华章,2013(11):106.

[2]谢俊.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6):163.

[3]张士展,朱贵喜.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探析[J].文教资料,2011(15):239-240.

[4]齐立霞,陈虹.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

139-140.

作者简介:

唐先光(1987―),男,汉族,四川遂宁市人,大学本科,助教,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系实验实训管理及教学教师;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参与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城市管理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城市管理包括城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及市政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它是政府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作出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布局,是指导城市土地利用和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是横式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龙头。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规范作用。

( 一) 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体现和贯彻城市政府的意志

城市规划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并且要经过审核和批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经过审核和批准的城市规划代表了城市政府的意志,严格贯彻实施城市规划,就可以保证政府意志得到贯彻和实施,确保政府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具有权威性。

( 二)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要主动、全面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城市规划的审批要严格,政府要严格把握城市规划审批,掌握主动权,使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三) 城市规划为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面对现代的市场机制,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比如占用绿化地、拆除古建筑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影响了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设,通过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来规范市场经济中的种种负面行为,能够达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四)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秩序、规范城市秩序、查处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抓好城市规划,就能使城市管理井然有序。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执法,就能保证城市科学、健康的发展。

( 五)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包括全局与局部、发展与保护、近期与远期等,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为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规范性作用

城市管理要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为指导。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只有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同时,城市规划又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一)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方向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龙头,它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规划具有方向性作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和城市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总揽城市建设和发展全局,它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抓住了城市规划,也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城市管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城市的管理方面,就可以以城市规划为导向。城市规划根据《城市规划法》依法制定了编制、审批和修改原则,一方面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组织方式[3],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有了这样的导向,城市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 二)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和合理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正确引导。以城市经济管理为例,具体地说,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管理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将国家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融入到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中,从而引导城市建设合理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2.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营造更适合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3.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建设开发的方针,对于统筹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创建和选址,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具有引导作用。4. 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城市规划坚持在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资源共享。5. 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中有价值的名胜古迹,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6.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规模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在社会和环境管理方面,城市规划也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社会环境实现和谐统一的目标。

( 三) 城市管理可以运用城市规划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进行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规划的内容和管理措施会不断地修正、充实和调整。既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又要尽量避免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做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协调工作。第一,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中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关系,紧密联系城市实际进行管理。第二,实施城市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社会稳定的维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第三,城市管理要根据城市规划,使城市形成工业聚集中心,住宅、商业聚集中心,商品、贸易聚集中心等,逐步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第四,在实现审批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城市管理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规定,并履行法定程序。依据《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为城市管理寻求法律依据。城市管理要依法行政,推行城市管理法制化,严格做到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小结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城市管理的实施者是城市政府,城市管理问题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民生意识,也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只有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赵民,陶小马. 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4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系统

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一般而言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档案进行统一的收集与整合,以方便事业单位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进行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关键,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一般缺乏有效的发展空间,很少有事业单位会关注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上都存在缺失。鉴于此,有关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使得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具体的工作。这是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的基础。(2)建立网络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也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档案管理体系,将档案管理部门与单位其他管理部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与应用的效率。

二、搞好管理分类,做好档案归档

档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而档案分类是其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搞好档案的分类管理,做好档案的归档工作。档案的分类管理一般要按照档案的内容,档案的先后顺序,档案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有利于档案的查询,对于档案的提取与应用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进行档案分类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对档案的分类进行严格的规定,并采取科学的分类方法确定具体的档案类型。除了档案的分类外,档案的归档也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保障档案归档的质量,防止档案在借阅的过程中丢失,有关事业单位应针对档案的归档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明确档案调取与归档的程序,减少档案归档过程中问题的出现。

三、严格档案整理,坚持科学管理

档案在进行存放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整理针对不同的需要对档案的存放地点,存放方式等进行更改,同时还要对一些受损档案进行修复,对一些过期档案进行集中处理。因此为了有效的搞好档案的整理工作,有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档案整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修正,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档案的管理。并针对档案的重要程度以及档案的时间顺序等进行合理的整理。

四、加强法律宣传,搞好保密工作

档案中涉及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各项隐私信息,因此事业单位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档案的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因档案管理不善而造成事业单位员工隐私信息外泄的情况。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强法律的宣传,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产生认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档案保密工作上下工夫,制定出有效的档案保密条款,对于档案的取阅,档案信息的公布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减少档案信息外泄的情况。最后,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进行销毁的过程中,应保障销毁的彻底性,要在多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粉碎销毁或者燃烧销毁,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档案信息外流的机会。

五、完善档案室建设,注重服务质量

纸质档案需要一定的存放空间,档案越多占有的空间面积越大,同时由于纸质档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经常会产生发霉,受潮的现象。因此有关事业单位应对档案的存放地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建立起符合存放要求的档案室,完善档案室的建设,避免档案因存放不当造成档案的损坏。除此之外,档案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与档案存放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的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吸取周围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注重提高服务的质量,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六、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信息管理

纸质的档案在存放以及查阅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立电子档案成为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在进行工在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录入的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存放在计算机中,并利用网络技术与各部分进行连通,方便各部分的查阅,有效的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速度,促进了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篇5

论文关键词:电力行业;培训体系;培训质量

山东阳谷县供电公司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教兴企”发展战略,践行国家电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指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大力规范内部教育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等科学规范的培训流程,逐步构建符合内部教育培训质量管理、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搞好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

开展准确的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开展哪些培训,清楚培训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培训要使哪些具体活动得以改进。通过对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制定公司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做到定目标、定措施、定内容、定时间、定方式。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在每次培训前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对各类培训班的授课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教师等进行细致的安排。在每月培训完成后对本月培训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对于有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完成培训的,承办部门要填写月度培训计划调整申请书,确保培训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

1.积极创新,广泛开展岗位培训

在搞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及时采纳各单位的合理化建议,在岗位培训内容和形式上狠下工夫,按不同岗位职务的需要,进行多内容、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相结合;与企业精神文明、企业文化相结合,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创新培训思路、优化培训格局。

2.鼓励学习,积极开展学历教育

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坚持学以致用、按需培训的原则,不断提高本专业、本岗位的工作能力。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员工首先提出申请,填写职工学历教育审批表,经市公司批准,即可参加学历教育培训。凡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员工,经省集团公司认证后,按照一定比例报销部分费用,极大地调动了公司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实践,扎实开展技能竞赛

“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是阳谷电业人永恒的追求。在每次比武前,公司都严格按照比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由学到练到比,一环扣一环,真正实现了“以比促学,以练促训”的工作目标。同时,公司把每年开展的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均纳入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对获得省、市公司单项技术比武团体前三名的主办、承办、参赛单位,按照不同成绩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市公司技术比武个人前六名的优秀选手按省、市公司奖励金额进行同等数额的奖励。

三、健全管理体系,合理使用经费

1.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了培训活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把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公司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使培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遵循“归口管理、分层实施、各负其责”的原则,明确了公司、部室及班组培训管理内容和培训责任。二是修订完善了《阳谷县供电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标准》、《阳谷县供电公司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监督、约束、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教育培训管理。

2.足额提取,合理使用经费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提取比例不低于工资总额的6%,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和经费使用制度,做到培训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尤其在职工课题研究、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开发研究中,公司列专门资金计划,鼓励员工改革创新,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四、加强基地建设,优化教师队伍

1.建设高标准培训基地

在建好电教室等培训场地的同时,2010年又建设了占地14.3亩的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设大型钢结构实训场1处,内设模拟配电室、电能表接线仿真实训室等8处;设综合大教室1处,可容纳180名学员接受培训授课;设多媒体教室1个,共安装43台电脑;设导线绑扎和压接实训场等4处,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不同项目的操作训练;室外设有架空配电线路实训场1处,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分4个训练区,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登杆、杆上作业及附件安装、高压杆上作业、低压接户线等项目的操作训练;基地内还设有宿舍、餐厅、接待室、小会议室、小型图书室、阅览室等配套设施,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

2.选用高素质兼职教师

优化兼职教师选拔工作机制,选树一批学习成才的带头人,依靠各类骨干带动整体提高,让典型员工在文化学习、专业训练、技术培训中担任兼职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人才的滚动式发展,不断储备和扩充师资力量。

五、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是考查参培人员的知识、技能是否得到提升,工作态度是否得到改善,工作绩效是否得到提高,培训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等。培训效果评估坚持客观适用、全面评价、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培训计划、课程设计、组织管理、教师授课水平等进行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评估法和访谈评估法。问卷评估法即在培训结束后,采取现场答卷的方法对培训进行全面评估,此方法适用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属普及性的或是讲解后能马上应用的培训。访谈评估法即通过与员工交流谈心,了解员工对培训方案和学习方法的反映,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的看法,了解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因素等。

六、培训取得的成果

内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改进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过程中的不足,培训目标值也得到有效改善。月度计划落实率达100%,学员出勤率达98%以上,考试合格率达95%以上,考试优秀率达30%以上,学员综合满意率达90%以上。

1.创新成果硕果累累

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一些新技术、新工具得以研发,创新成果和最佳实践成绩突出。“绑线整理钳”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和优秀应用成果奖”,“拉线制作器”获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4月,公司组织了23项管理创新和优秀应用成果,有8项创新成果获得山东省管理创新和优秀应用成果奖;2009年6月,公司组织了17项最佳实践,有11项入选市公司的最佳实践库;2010年元月,公司有11项最佳实践入选集团公司最佳实践库;2010年5月,公司组织了28项最佳实践,有13项入选市公司的最佳实践库。

2.员工技能显著增强

一批又一批的专业能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仅2009年就有20人被评为公司先进技术能手,有5人被评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112工程”优秀人才,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组织的新安规知识调考及全市供电所长、供电所一般人员理论知识抽考、电能计量技术比武、企业文化调考中,公司均获团体、个人第一名;2010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市安全知识调考、财务知识普考中获得团体个人双第一,在农电员工安全知识调考中获得团体第二、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在全省农电员工安全知识调考中,公司获团体第八和供电所所长个人第五、工作人员个人第四的优异成绩。

篇6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a)-0154-0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hospital reform

PAN Jiawei CAI Yuping ZHAO Qiong LU Wanqin MAO Chenggang SUO Shi

Purchase and Supply Center,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dical quality, technology leve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 hospital, and they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ospital management. But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bring difficulties to the management, so nonstandard phenomena almost exist in every major public hospital. With public hospital reform taking root, it is now imperative for hospitals to take strict management on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This paper expatiated the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management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after public hospital reform; listed numbers of existing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overestimate of varieties, nonstandard purchase and use; then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stablishing a multi-departments cooperation mechanism, making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moting the barcode technology, strictly implementing the new access rules, controlling the whole purchase process, and carrying out the rationality evaluation on the usage, etc.. These multiple measures and practices have strengthened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in our hospital and have made som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 reform;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高值t用耗材(以下简称“高值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社会反映强烈的医用耗材[1]。各级卫生、药监等行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高值耗材管理,从集中招标、使用监管、防范商业贿赂等多方面先后出台多项规定。医院管理者对高值耗材的安全合理使用、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医务人员职业廉洁带来的风险也非常关注,但由于高值耗材面广量大、规格型号繁杂、专业性强等客观因素,其管理在绝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江苏省中医院是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高值耗材年采购金额1亿多元,过去在高值耗材申购、使用、结算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种种压力迫使医院采取严格的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为此,我院制定了全面的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强新品准入、采购管理,推行条形码技术,规范临床使用,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1 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医院耗材管理新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2015年10月31日起,江苏作为第一批4个全国省级医改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全面取消了医院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的药品加成,医保支付实行了总额支付、人头支付、单病种支付的综合支付方式,极大增加了医院的经济运行压力。而目前大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中医用耗材普遍在35元左右,我院2015年的统计是33.4元。在医用耗材中,高值耗材占50%~60%,有些专科医院甚至达到80%以上[2]。因此要达到国家标准,抓准高值耗材管理是重中之重。

2 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现状

2.1 高值耗材品规过多过滥

高值耗材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往往属于专科使用[3]。从国家层面看,对高值耗材尚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对新品审核制度不够健全。特e是前几年主政国家药监局期间,对进口耗材注册审核过于宽松,而国内企业出于强烈的趋利动机,也纷纷申报功能重复的产品,导致耗材新品异常增多。从医院层面看,由于医院缺乏高效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支撑,《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维护不及时,对新品引进缺乏科学的论证体系,致使同类同型耗材品牌过多,严重影响医院的质量和经济管理效益[4]。近年来,各大医院逐步重视高值耗材准入评审,但由于评审周期较长,一些临床医务人员常常以患者情况特殊的名义未批先用,造成既成事实,迫使管理部门引进这些耗材。医用耗材从非正规途径进入临床,给医院的经营秩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带来隐患[5]。

2.2 高值耗材临床申购使用流程不规范

由于高值耗材技术含量高和专业性强,具备相关知识的专科医生往往处于主导或强势地位[6],很多医院高值耗材的申购使用流程极不规范,最常见的是手术医师自行订货,自带耗材至手术室,收费后将医师签名的发票和耗材清单送采购部门办理入库结算。这样的流程造成了监管真空。医院到底进了多少高值耗材,是否为合格产品,实际用了多少,管理部门茫然不知。甚至少数医师浑水摸鱼,自带耗材院外走穴。

2.3 高值耗材过度使用和超范围使用

大多数高值耗材说明书中适应证范围广,特异性差,临床医师自主选择空间较大,且国家目前缺乏相应的卫生技术评估标准,导致其过度使用和超范围使用定性困难[7]。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心脏支架”问题再次引发热议。钟南山院士指出:在金钱诱惑下,部分不良医生为拿高额回扣过度治疗,血管支架原本是紧急情况下有严格限制的救命措施,却成了不良医生生财之道。新型进口高值耗材的大量使用已成为患者甚至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一大负担[8]。

2.4 手术医师高值耗材使用培训不到位

高值耗材大多直接作用于人体,部分是直接植入人体内,客观上存在风险[9]。一种情况是产品自身风险;另一种为术者操作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后一种情况大多因为对高值耗材新产品使用培训不够,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损害。一些医师自己不认真学习,转而依赖有专业能力的医药代表,导致医药代表“跟台”现象普遍存在。

2.5 出现高值耗材相关不良事件溯源困难

2014年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使用大型医疗器械以及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应当将医疗器械的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记载到病历等相关记录中”。2016年2月实施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要求:“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记录永久保存,相关资料应当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信息可追溯”。而高值耗材从采购到使用收费涉及多个环节,医院的物资管理系统(ERP系统)和医疗系统(HIS系统)如果未接驳,高值耗材的使用仍以手工记录为主,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耗材不良事件,难以追溯源头。

2.6 高值耗材资质证照管理混乱

医用耗材资质证照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等。这些证照均有有效期,必须严格管理,及时更新。否则一旦发生企业失去资质、注册证过期等情况,而医院茫然不知,很可能造成高值耗材的违法使用及患者风险。

2.7 高值耗材收费错误和手术科室收支不同步

既往的高值耗材使用流程中,手术室根据医师填写的手术清单手工收费,常常出现多收、漏收情况。手术科室收支不同步是因为医院对科室实行按月结算兑现奖金,高值耗材的收费当月即可体现,但物耗支出需经过多个环节人工审核,常常滞后数月,造成科室当月收支不对应,奖金忽高忽低,不利于医院对科室的成本核算,也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

3 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实践

3.1 建立多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

成立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部门组成的常务小组和各临床专科的专家组。牵头部门明确分工:医务处负责高值耗材的临床规范使用;采购中心负责耗材申购使用流程的规范;计财处负责全面把控耗材成本与效益;监察室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既明确分工,又定期会商协作。

3.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

高值耗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是因为高值耗材专科性强,难以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二是部分医务人员自恃技术高超,漠视管理;三是外带耗材走穴者或收受耗材回扣者对规范管理有抵触。因此,规范管理首先应从改变认识着手。为此我院多途径开展宣传,如在医院办公自动化(OA)挂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供全院学习;请药监局来院讲解不合格耗材造成患者损害以及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典型案例[10]。

3.3 严格高值耗材新品准入评审

医院制定了《高值耗材新品准入规定》。新品准入评审每季度一次,整个流程分4个阶段,①申请:临床提出新品准入书面申请;②初筛:医务处、采购中心等组成初筛组,审核企业和产品资质、产品优越性、价格、收费等情况;③初评:通过初筛的品种,由申请科室根据“进一出一”原则,讨论拟准入新品的同时注明“建议淘汰”品种;④终审:医院高值耗材常务小组采用投票制终审。见图1。

3.4 严格执行全省高值耗材集中采购

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规定,凡属省市集中招标的医用耗材严格按招标结果执行[11]。江苏省卫计委于2014年启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第一批血管介入等6类中标产品于2015年3月执行,我院高值耗材常务小组组织临床专家,按照“3+1”原则(每种高值耗材最多只能选取3个进口品种和1个国产品种)对照目录遴选产品,医院原有但本次未中标产品一律停用。

3.5 积极推行高值耗材条形码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势在必行[12]。条形码技术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是自动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又一重要体现,是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13]。为加强高值耗材监管,我院在全院推行条形码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控,保证高值耗材从入库、使用至收费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3.5.1 基础数据建立及维护 ①建立编码规则:根据国家耗材编码规则,对在用高值耗材进行分类,建立院内条形码生成规则(耗材编码+流水码)。②维护字典库:维护产品名称、单价、生产企业等信息。③维护耗材收费条目对应关系:在HERP系统中维护高值耗材与HIS系统收费条目的对应关系。

3.5.2 使用及核销 各手术室设立高值耗材代销库及专职库管员,采取先使用后付款方式,库管员完成耗材验收后在HERP系统办理代销入库,生成院内条码,粘贴于产品包装上,耗材使用后,巡回护士在手术间通过扫描院内条码收费,库管员办理已用耗材代销出库。

3.5.3 结算 每月最后一日采购中心将代销库中当月已出库高值耗材信息导入正式库,通知供应商开发票,同时实现财务意义的实时结算,便于科室成本核算。

3.6 加强手术医师资质审核和高值耗材使用培训

医务处制定高值耗材使用医师资质审核制度,对全院医师的手术级别及高值耗材使用资质进行认定;制定高值耗材临床使用培训制度,在每季度高值耗材新品准入后,组织医师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新品使用培训,人员培训合格后,采购中心方可购入高值耗材。

3.7 多管齐下加强高值耗材合理使用监管

计财处定期统计各科室高值耗材使用量,并与医务处、采购中心一起分析使用趋势,确定各科室高值耗材耗占比指标和重点管理品种;医务处将耗占比纳入科主任年度目标考核中,并针对重点管理品种,定期抽取病历,开展合理应用评价。院办定期向全院通报不合理使用科室和医师;监察室对科室负责人及医师诫勉谈话;高值耗材管理委员会研究,对医师采取暂停手术、经济处罚等干预措施,并视情况停止采购相关产品。

3.8 加强高值耗材不良事件监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1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0%来自植入性高值耗材[15]。为此,医院制定了耗材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

4 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的成效

4.1 医院所用高值耗材性价比明显提升

通过严格落实省招“3+1”原则,严控新品准入,医院高值耗材品种明显减少;实施全省集中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达16.57%,减轻了患者负担,降低了医院耗材成本;且层层筛选确保了最终进入医院的耗材品质优良和安全有效。

4.2 高值耗材申购不规范现象大为减少

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实施一年多,起初仍有部分医生习惯性地自行订货,经手术室拒绝使用和采购中心宣传教育,该现象已经绝迹。期间曾经发生过两起骨科医生对合同外品种先使用后申请,经医务处和监察室查实后,扣除科室当月考核分值,责令手术医生书面检查。

4.3 高值耗材临床使用趋于合理

合理使用高值耗材,对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16]。近一年来,我院多次组织专家进行高值耗材合理使用评价,包括送外院评审等,对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对相关手术医师诫勉谈话。多管齐下的督查使临床合理使用高值耗材水平显著提升。

4.4 医药代表手术跟台现象基本绝迹

手术跟台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高值耗材专业性强,手术医生学习不够、使用不熟练,而相当多的高值耗材销售人员本身有医学专业背景,对自己营销的产品研究细致,所以很容易导致手g医师产生依赖性。由于医院建立了严格的高值耗材临床应用培训制度,培训不合格的医师不得上台,现在,跟台现象在我院已基本杜绝。

4.5 高值耗材溯源精准

对高值耗材进行全程追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17]。由于对高值耗材实施了条码管理,一旦出现高值耗材相关医患纠纷或召回事件,医院可借助HERP系统迅速精确地找到问题耗材的相关信息,维护患者与医院的合法权益。

4.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步入正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风险控制管理,从根本上是为了保证在临床中的使用质量和患者安全[18]。通过加强宣传和建立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采购配送中心每月收集临床科室提交的不良事件报告,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

4.7 高值耗材收费准确、核销结算及时

通过扫码收费,杜绝了错收、乱收费的情况,且每个条码只能使用一次,也避免了重复收费情况的发生[19]。医院财务和经管部门每月从系统中调取各科室高值耗材使用信息,实耗实销,收支同步,保证了财务管理秩序和科室奖金的平稳。

高值耗材直接关系到民众健康,且具有品种规格复杂、专业性强、需求及时性强等特点[20]。高值耗材的采购、使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医院高值耗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和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从而使高值耗材管理这一公立医院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中的难点和“阻力”,变为医院促进改革、控制成本的重点和“助力”。

[参考文献]

[1]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Z].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12-17.

[2] 梁宇晖.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的建立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70):83-84.

[3] 吴文松.浅谈如何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9-10.

[4] 谭彦宏,祁晓婷,缪绍武.浅析大型综合医院特殊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4):120-122.

[5] 张恩科,王凤,李宪军,等.医用耗材二级库与流量流向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2):65-66.

[6] 韦美辰,李怡勇,曹霓仙.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几点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4):123.

[7] 王小瑜,李博,王高峰,等.医用高值耗材临床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3):55-57.

[8] 尹翔.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8):94-95.

[9] 盛红彬,马延斌.医用耗材管理现状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7):688-690.

[10] 赵琼,蔡玉萍,卢皖琴,等.医院医用耗材新品试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77-180.

[11] 汪亮.浅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5,(16):204-205.

[12] 袁建萍.基于HIS系统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与溯源管理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4,(3):64.

[13] 志彬,刘先锋.条形码在医用高值耗材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78-80.

[14]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Z].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12-29.

[15] 方舸,邵勤,卢皖琴,等.植入性高值医用材料管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7):40.

[16] 张小娟.关于医用耗材使用及管理的探讨[J].医药卫生,2015,1(6):290.

[17] 于银春,张洁.植入性高值耗材可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0):69-70.

[18] 陈姿如,罗建,陈礼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118-119.

[19] 夏裕俊,方舸,潘家维.新医改形势下的医用耗材管理[J].医疗装备,2012,25(3):30-33.

[20] 段效勇,曲秀君.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268-269.

篇7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 规范化管理 管理者 实验者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础环境,更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基地。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基本保障,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战略需求,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警惕和高度重视。唯有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为实验室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实验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实验者的整体素质共同决定了实验室管理的质量。由此需要两手抓、两者共同发展,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管理者好比舵手,科学的管理结构、正确的管理目标、多样化的管理手段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1.职责明确,建立科学的管理结构网。

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2]。明确任务规定了管理者的管理范围和管理目标,同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具体要求。“有的放矢”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责任到人才能避免“大家都管,结果都不管”的混乱局面。高校应以校长作为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做到人人承担责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3]的“校、院、所、室”四级责任体系,形成组织保障。同时安排学校保卫科进行不定期抽查,这样对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各学院院长要根据本学院实验中心的特色,将工作部署给实验中心主任,实验中心主任根据管理队伍的师资力量,将负责人分解到各个开放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及科研实验室。这些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卫生、水电、设备维护等常规工作,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实验中心主任,采取相应的对策。学校领导根据安检情况,对于管理不合格的部门,直接做出批评和整改指示,形成管理-监督-改善管理的良好运作模式,不断优化实验室管理工作。管理结构模式见下图。

图 管理结构图

2.加大投资,完善硬件设施,突出安全管理者的服务作用。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不仅包括物的安全,还包括人的安全,且后者更为重要。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各种化学试剂,并且实验内容变化大,具有探索性,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些都增强了实验过程的危险性。安全管理应更多地体现服务,尽可能地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方便[5],保障实验者的安全。实验室内应设置与实验工作内容相适应的电器、通风、消防等基础设施,电闸、水闸等处应张贴标志。管理者要根据该专业实验室的性质和安全防护要求,为实验活动者配备如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毒面具、呼吸器等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并在实验前提供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安全事件的处理方法。此外,实验室内应有急救箱、洗眼水龙头等救助设备,以便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及时处理,将事故伤害降到最低。

3.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对实验室整体安全的控制管理,从而可以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强化实验室安全保障,把实验的风险降到最低[6]。例如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模拟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反复练习,熟知实验规程和操作方法,避免实际操作错误,以便在实践时将危险可能性降到最低。在实验室安置智能视频摄像系统,可以将实验室的影像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判断,跟踪实验过程,对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可疑的安全事件并报警。安置门禁系统,并与开放实验室的网上平台结合,实验人员可以查询、预约实验,使用专门的智能卡刷卡进入实验室[7]。实验管理者可以直接了解实验室的使用动态,控制实验者的进出权限。可以有效避免未经培训或不相关人员贸然进入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这些科技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水平,有效地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4.开设培训,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建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为高校创造安全、安定环境的重要保证[8]。实验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安全专业培训,熟知各种安全防护知识及自救措施,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总结工作经验,相互交流心得,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组织参加各种调研活动,吸取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5.多渠道采取环保措施,提高环保工作成效。

高校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项目的增加,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源。2005年,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教技〔2005〕3号),对“规范和加强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工作,防止实验室废物污染危害环境”提出了要求,管理者要绝对重视实验室的环保工作,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做好环保工作,首先要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学校要积极倡导“绿色化学”理念,在学校实验教改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的立项过程中,从实验室建设、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流程优化、实验试剂种类和用量控制、实验产出物回收循环使用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支持师生们开展“绿色化学”相关研究工作,以期从源头有效地控制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合理产出[9]。同时科学管理药品试剂库,认真做好试剂的申购计划,避免重复购买造成的试剂长期积压而变质,形成污染源。建立严格的试剂领用制度,通过填写跟踪卡等跟踪记录危险试剂的使用情况形成入库审批、领用、余量销毁或回库的闭环管理,杜绝危险品及空试剂瓶流出实验室造成隐患。

在有效控制污染源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废弃物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种系统,可获取废弃物的分类、性状等信息,随时方便地报送废弃物回收明细清单;职能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全校废弃物的产出情况,适时安排组织回收工作。此外,根据系统记录的废弃物回收量,还可以评估判断实验试的用量是否合理等,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仅靠管理者的努力是不够的,作为实验活动参与者的被管理者,其整体素质决定了能否实现规范化管理。应采取规范操作培养、安全教育和提高环保意识等手段,全面培养实验者的安全环保理念,营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实验氛围。

1.加强实验者实验操作规范化的培养,引起实验者的重视。

如果没有规范的实验行为,那么实验安全就是空谈,实验者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10]。如浙江工业大学实验室爆炸起火,原因为学生独自做实验,因将化学药品石油醚滴落到地上,引起自燃。由此可见,学校有必要将基础操作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操作的规范化训练并实行考核制度。实验指导教师也要强调实验中涉及的基础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心里重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有效避免不规范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

2.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升自我防护水平。

实验者大多数是没有经验的学生,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实际接触实验,既没有基本的安全常识,又没有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有些学生上课不穿白大褂,女生披散长发,这些都有可能引发人身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将安全教育纳入学习计划,倡导和引导全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全过程化、立体化,坚持课堂教学与安全演习实践的有机结合[11]。全程化即从学生入校开始的综合性安全教育到实验前的有针对性安全培训,将安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立体化即组织各种安全演习,让学生将理论安全知识上升到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为进一步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学校应发放安全手册,实验者通过阅读和学习,对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防护方法和应急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在遇到具体的安全问题时,可通过查阅手册,尽快找到解决方法。

此外,还应该积极研发“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和考核内容。系统可以采用视频课件模拟真实课堂,推行网络在线考试的考核方式,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考试时间,有效保证学习效率和效果,进一步落实实验者的安全教育。

3.大力宣传,拓展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践证明,营造强大的环保文化氛围是强化全员环保意识和增强环保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过举办环保教育讲座,开辟环保专栏,组织环保研究课题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实验者意识到实验室污染对环保的重大危害,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及自身的职责,激发他们对环保工作作贡献的动力。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实验者的整体素质,切实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促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建跃,阮俊,张银珠等.关于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30):4-7.

[2]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3]阮俊,金海萍,李五一,等.提高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参与积极性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2-174.

[4]仇念文,安绪常,贾继文,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2012,29(1):181-185.

[5]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5-223.

[6]李波.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66-167.

[7]于九红,施静蔚,何振华.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63-66.

[8]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3-175.

[9]乔薇,陈慧珍,叶艳媚,等.构建新校区绿色化学实验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87-189.

篇8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实验员

        实验室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摇篮,是学生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1  加强实验员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很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实验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首先要对实验人员进行教学观念更新的教育,定期安排到高一级的院校和附院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实验教学管理理念,学习他们有关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对在校的实验人员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培训,如安排实验人员跟班听课、举行讲座活动;开展有关实验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让他们真正服务于教学,作好实验教学工作,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供重要的保证。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实验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将推动和加快实验室发展。学校应围绕这一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条例,包括实验设备的管理、登记、使用;实验室环境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使实验室规章制度逐渐健全和完善,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落实,照章办事,保证了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以加快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

        3  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用品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科学的管理措施不仅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经费的提高,在实验用品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大大改善了实验条件,同时,对实验用品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是学校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使用纪录,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使实验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验教学作用和投资效益。

        4  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

        4.1  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发挥实验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学生提供一切条件,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整个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实验人员严格执行;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档案,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实验过程中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人员承担实验室开放工作,以解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做好记录,对一些在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错误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避免。

        在管理好学校实验室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年度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估的内容之一,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1 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根本保证,因此高校实验室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及发达国家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使高校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海鹰,黄瑞生,唐玉英.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08,2:23.

篇9

关键词:电子电工;开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50.01

实验室对外开放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但在实验室定向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原有的管理模式远跟不上开放性实验教学的需要。我校组织相关成员,重点围绕电子电工实验开展如何加强开放实验室管理的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现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硬件条件不断改善

不断改善开放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于2008年按照学科相近的原则,学校将各系部电子电工类实验室调整组合,组建了电子电工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开展实践教学。4年来,共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建立了基础实验、综合应用和创新研究3个实验平台。使现有电子电工实验中心的实验室达31个,实验室面积近34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1340余万元,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学生需求。

2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基本形成

学校与软件开发公司共同研究并安装了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Verslon5.0)网络板。以校园网做平台进入该网站,随时方便学生在网上预约实验项目,了解开放实验室的有关信息,包括开放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及类型、实验班级及人数、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完成情况等基本信息,随时下载仪器设备使用说明和实验教学有关内容,为开放性实验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建立了专门的电子电工实验中心网站,能随时进入网站了解各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大纲、视频教学范例、动态新闻以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等。

课题组成员在认真研究探索如何加强网络化管理的同时,对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得到采纳,如新进的设备必须要经过专家组的安装、调试和试用,对仪器设备及技术资料进行验收,建立设备分类帐,建立仪器设备卡片。对购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制定操作规程,建立专人使用管理档案制度,不定期抽查设备的利用率及完好率。加强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等日常管理。还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参观学习和知识讲座等途径不断提高现有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几年运作,仪器设备的帐、物、卡基本相符,丢失和人为损坏的现象明显减少;管理员对设备的使用、运行情况掌握良好,设备的维修及时,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低值易耗品和耐用品的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已成雏形

低值品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用途广、低值耐用品的损坏率高,维修难度大等,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现我们采取的管理方法是:第一、不断完善实验室低值品的管理制度,并监督使其落到实处。第二、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网络管理办法,通过建立数据库,把低值品原有的数量分类编号导入该数据库。对新购置的低值品,在验收、入账、入库时就给每件物品分类按顺序编号并导入该数据库,将它们全部链接到内部规定的网站上,师生们可以便捷地浏览和查找所需器材的“编号”、“名称”、“型号及规格”、“购置日期”、“厂家”、“管理人”、“存放地点”、“库存数量”等基本信息。还随时建立领用人档案信息和网络信息,并分别设有帐号,领用者一旦从自己的帐号进入该系统,对自己所领用和管理的各种低值品的信息一目了然。这样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购置、品种不齐和长期闲置不用的现象。

4实验室管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规范化

对它的收集和整理,一方面是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合格评估不可缺少的佐证材料。通过实践研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第一、以实验室为单位建立仪器设备领用、借还、报损等手续的电子文档和技术资料的档案盒管理。第二、以学期为单位分实验室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保养维修登记、设备的完好率、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卫生情况记录等档案盒管理。第三,以学年度为单位建立审批文件、采购合同书、协议书、低值易耗品和耐用品的领借用手续清单等档案盒管理。第四、实验教学各类资料的电子文档和档案盒管理,按学期分类整理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习等报告、计划、总结、作品、成绩等;统计实验室开出的实验项目、实验人时数、三性实验比例等等。

5积极与外界联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水平

2008年以来,邀请国内外的同行专家传授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经验。课题组成员曾多次到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学及大型工厂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回来后参考活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档次。

通过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规模和条件基本储备,顺利承担了所有工科系的电子电工类的开放实验教学任务和各种课程设计、各项竞赛、课外创新科技活动等组织、培训、竞赛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近几年,参加国家或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三等奖5项;获挑战杯省级奖2项,飞思卡尔智能小车华南赛区奖1项等。上述成绩的取得凝聚了老师们五年的智慧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然而,全面开放的多元化实验室管理模式,校企结合的基础课实验创新模式和完善制度体系的“二级”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大的探索和实践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18-02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小的个人生存中,科技已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单位,对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重任的实验室做出一些调查研究,结合本人的一些工作经验,为高校实验室,远至高校科研的发展提出一些自认为比较中肯意见,以期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更好的与时代接轨做出贡献。

如何来评价一个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高低?我相信软硬件配套情况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它一方面体现在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硬实力平台,另一方面体现在为高校资源合理科学利用提供软实力保障,只有两者共同提高,实验室的运作才能良好的进行。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指导相关人员科学管理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和规范实验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它以各大高校为地理范围,结合管理学理论知识,研究实验室和人员日常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对实验室的人力物力、信息和财力等资源进行筹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监督,合理地配置学校实验室资源达到高效率地完成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的目的。对于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究是以高校环境为基础,开展、发展有效的管理方式,达到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促进管理学应用研究的发展,这对于高校实验室管理体质改革,改善高校教学科研的质量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国内外现有的高等学校的实验室类型一般按照层次和性质分类。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从图1分类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种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都紧紧围绕实验室的性质和层次来展开,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高校实验室工作5年,在这期间通过对本校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现状以及其他学校的现状探究,发现高校实验室目前的管理存在着很多显著成效,他们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在高校的三大功能科研、教学以及社会服务方面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我国高校实验室目前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做出简单阐述:

(一)意识不强

有些部门的主管和负责人员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比较陈旧,对于主动搞好实验室建设和实验管理的意识更是淡薄,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与时俱进,所以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其实,在他们消极怠工的同时,这种情绪也传达给了其他教职工和学生,使得整个氛围更加消极,加重了大家对于实验室管理的轻视程度,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队伍建设薄弱

学校里的大型设备及仪器的运行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优化升级、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情况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基础平台等这些日常工作应该都是由专业的实验员来负责的。但是高校师资队伍中普遍都是重科研教师队伍轻实验的人员,这就导致实验方面老师中的高层次人才缺乏甚至是随便安排个老师来管理一下。此外,实验室的专职实验员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待遇不高,稳定性也较差,而且学校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甚至有的部门直接把实验室的老师当做是仪器采购、保管员。而相反,实际上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能很好的在学生实验课中传授课程专业知识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效果。在有利于设备的升级维护基础上,还指导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创新项目、实验自制设备项目中进行设计与研发。所以各大高校还应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从待遇上提高认识,还要提高对该类人才的重视程度。

(三)对外共享度不高

很多实验室只考虑到自己系的老师或者研究生设备是否有需求,跟其他实验中心之间的沟通比较少。然后就可能会出现重复购买相同设备的现象,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闲置无法物尽其用而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某些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综合利用率不高,无论是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形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现实中实验的教学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源共享方面还需加大开放力度。

三、新时期实验室科学管理建议

(一)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提高对管理人才的重视度,不能简单的认为实验员就是开门关门的保管员。注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专业培训进修或同行竞赛讲课等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实验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产品性能、重要技术参数,在设备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出原因和注意事项等,提高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的能力。同时制定相关的绩效制度,完善奖励机制,最大化地调动起人员的工作热情,综合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二)加强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

规范管理不仅涉及到教师、实验室管理者、学生,还涉及到对固定资产购置、实验指导书文件、仪器设备相关配件等的管理。因此对每项工作都要有对应的规章制度,我校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先后制定了《自动化实验室实验操作规程》、《机电控制实验室安全规程》、《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和《自动化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有了这些规章制度,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都能依照其相对应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实验老师应根据教师的课表,结合班级、课程情况推行设教室、备预约登记制,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设备和教室的有效利用率和实验效果。再者加强不同实验中心、院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采取购置之前先查询本院、校内资产有无及使用情况再购买的方法实现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设备效能发挥到最大。

(三)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想要提高整体的实验室管理水平,除了一些常规队伍建设、仪器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政策外,还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更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具体的技术可以是二维码技术、录像监控系统、门禁刷卡、指纹系统以及网上仪器和实验预约系统等,将这些技术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对实验设备的在线管理,对设备外借状态、升级维护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同时加强对实验设备运行的监管,保障安全有序完成教任务,有效提高实验设备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理论上虽有众多优势,但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主观或客观原因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就要求高校实验室的相关部门与人员需要按照规范化管理原则,积极改善和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各种任务。文章通过提出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使用规范化管理系统和先进的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建议,对仪器设备和人员进行优化管理等方面,来保障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好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基于产权理论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15-21.

[2]杨国欢,侯秀琼,等.浅谈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共享[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205-205.

[3]范一文,余永强.高校院级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浅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163-165.

[4]王永华,杨健.基于WLAN的实验室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