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级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级工作思路

篇1

一、发展现状

从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农村能人,大户牵头型。这类组织主要是由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而由少数的大户或能人组织成立的,这类协会由于与农户联系紧密,在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组成比较紧密的链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会员组织产品销售,指导标准化生产,提供并引进更新品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负责产品的贮存等。协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向会员收取少部分费用作为必要的办公经费。

2.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类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协会为纽带,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原料基地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专业性生产经营体系。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集团绥滨农场分公司。

3.村干部带领型。这类组织是由村级领导把分散的种植户汇集在一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收益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地抗拒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绥滨县兴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主任何守祥带领下,把分散的村民集中在合作社下,统一经营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几年开始的,有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专业合作组织不过是为生产经营而组织在一起的简单联合形式,加上非常成功的典型事例较少,干部和群众由于缺少直观的认识,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此项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还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指导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没有示范引导,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然处在一种盲目和自发状态。

(二)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发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技术、税收、人才、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现在鹤岗市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形成完整规划,对各阶段的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出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培训力度不够,人员素质不高。当前部分专业协会中的领头人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型人才不多,加之有些地方培训跟不上,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经营管理,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宜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摆上位置。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宜传先进典型,加强对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及合作意识的培养,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深化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

(二)树立典型,带动农户。充分认识典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扶持和树立几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一方面用“龙头”、合作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另一方面,用事实向广大农民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带动农民组织和参与农民合作组织。

篇2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大及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稳、三提升、三改善”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农业效益稳键增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预计达22.28亿元,同比增长39.25%,农民人均收入3720元,同比增长101元,增长2.8%。

三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万年珍珠集团顺利重组,贡米、生猪二大产业集团发展迅速,其中万年贡米集团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生猪产业集团4个万头猪场正在新建。万年贡米集团已成为省上市指导公司,珍珠集团成为市上市指导公司,万年生猪集团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万年贡米集团可望实现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9.4%;生猪产业集团预计出栏生猪58万头,实现产值10.8亿元(数字来于生猪集团,其计算的产值超过农业局上报的全县生猪产值);全县各类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50家,新增6家,万年贡米集团、万年生猪产业集团、万年珍珠集团、凤珠实业公司、喜果绿化公司5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企业入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名单;雷竹、油茶、吊瓜、食用菌、蔬菜五大新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雷竹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油茶面积2万亩,吊瓜面积3000亩,食用菌面积5万平方米,大棚蔬菜基地近1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73家,新增8家;农村经纪人已达478人;14个专业村被列入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新获绿色食品标志2个,全县获得绿标的农产品已达11个;五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77.6%,预计12月上旬可以全部进行项目验收。

——民生工程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早稻良种补贴等各种涉农补贴3384万元,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覆盖面100%。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新型农民3300人。扎实推进了1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贫工作,扶贫搬迁移民400人;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885户、9460人,发放低保金1263万元,人均补差达14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529户、10835人,发放低保金675万元,人均补差达50元,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副食品补贴157.9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86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开展了五保对象普查活动,全县共核定五保对象2521人,下发五保金380万元。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拨付移民项目资金172.5万元。

——森林防火防控水平明显提升。面对灾后森林防火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投入前所未有的人力精力,采取前所未有的断然措施,打赢了一场科学防火的人民战争。(1)高位推动。将原森林防火指挥部升格为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县长为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为指挥的森林防火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火的领导。同时,县政府专门从财政安排了60万元经费,用于购置灭火装备,切实提高防火专业队伍防火灭火能力。(2)四级联防。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森林防火联防长效机制,县里成立了一支3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专业消防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24小时在岗待命。每个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按营、排、班的民兵建制形式,分别成立了一支40人以上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队,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巡逻队,形成了四级联防、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3)全县动员。从各县直单位抽调了1409名干部在全县143个村(居)委会、1268个自然村和居民小组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防火期间,以县长令的形式印发了7万余份《万年县森林防火禁火令》、印刷了7万份《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小册》发放到全县每个农户手中,并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小孩教父母”活动,将森林防火知识、法规带进千家万户,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火灾高发态势,实现了清明期间“零”火灾目标。

三改善: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XX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总的来看,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从XX年9月份开始,全县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复合肥较去年同期增长80%,尿素增长25%,钾肥增长100%,磷肥增长90%,农药增长10—20%,因农资价格上涨,每亩双季稻种植成本增加了130元左右,而国家补贴为每亩136元,比去年增加了57元,农资涨价幅度远远超出国家惠农补贴幅度,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虽然从XX年开始实施的三年病除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梓埠联圩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我县仍还有较多小型水库、万亩以下圩堤极需除险加固。同时,由于渠系配套工程严重不足,灌溉设施薄弱,导致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水库虽然修好了,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XX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的关键一年,根据当前农村发展改革形势,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XX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xx大和xx届三中全全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综合各种因素,XX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24.06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36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

具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创新一个机制,推进三大建设,实施五大工程。

(一)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扭转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薄弱的格局。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推进三大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坚持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不动摇,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快速启动,较好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省、全市格局的领先地位。在选点定点上,突出“三个优先”:优先选择国道、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列入明年试点范围,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优先选择先期成立理事会、组织完成“三清”、签订农户分户项目协议书、筹集资金10万元以上的村庄列为试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弘扬稻作文化相结合,把改水改厕同普及太阳能和沼气建设结合,把推进城镇化和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强化投入多元机制、强化奖优罚劣机制。

2、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三年总体目标,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林权交易市场化、林业经济产业化。力争再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提前一年完成省里提出的预定目标。一是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在稳定所有权,完善承包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积极鼓励林地合理流转;尽快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各类法人、经济实体和个人以承包、租赁、拍卖、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和综合开发。二是推进林权交易市场化。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评估中心,成立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力争将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林业产权交易网,充分激活和规范全县林权交易市场。三是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大力发展以杨树、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进一步壮大以雷竹、油茶、花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积极培育和扶持林业加工企业,加快林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力争新建雷竹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4万亩,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

3、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战略机遇,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笼子,确保并争取突破应有份额。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尽快完成《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设审;抓紧实施大港桥、群英2座中型及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切实做好大港桥(含余源)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加固工作,全面启动万亩圩堤齐埠圩除险加固和鄱阳湖二期治理第6个单项工程,大力实施以供水水源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崩岗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继续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农田4.5万亩;解决全县12乡(镇)2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标准驱动、内外联动”五大工程,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1、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围绕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产集团和省市龙头企业,做好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力争三大产业集团早日上市,其它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带动作用更大。研究出台扶持本县骨干企业的具体措施和评选办法,重点扶持50个强势骨干企业,促使全县农业企业整体崛起。进一步发挥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县外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到投资、开发农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链条长的大型农业项目,用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尽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家,其中加工型企业新增5家。

2、大力实施市场牵动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放手发展、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紧实现与乡镇站所、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的联网,开拓无形市场。

3、大力实施基地促动工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亿斤以上。围绕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裴梅的3000亩有机贡米基地、湖云的万亩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以梓埠为主的20个万头猪场、以石镇为主的千亩吊瓜基地和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以上坊为主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等建设。力争XX年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

4、大力实施标准驱动工程。坚持把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加快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步伐,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抽检活动,公布监测结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安全。严格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万年生猪、万年贡米、万年珍珠等知名品牌,支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力争XX年认定无公害产地3个、认证绿色或有机食品4个。

5、大力实施内外联动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农产品经贸往来,强化信息、市场、管理、资源多方面交流、对接、联姻,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提升我县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坚持以“现代、科技、规模、高效”为标准,加强与对系,积极引进台资企业,加快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力争到XX年,该试验区初具规模,发挥出示范效益;积极鼓励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突破传统地域界线,走出万年门户,开发利用外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三、XX年第一季度工作安排

一是督促和带领农口各部门积极跑部进厅,加强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落户万年,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百千”工程任务目标。

二是深入各乡镇,加强“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督查,确保10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三是抓好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在汛期前所有施工项目能按时按质完工。

篇3

以党的农村基层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以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标准,以省委组织部对选派干部的“六句话”总要求和桐城市委王书记、张部长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塘村的发展思路是:

1、 抓好以村党总支建设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

(1)、抓好党总支和村委会建设。通过加强教育,组织学习,搞好村两委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素质提升;通过健全制度,完善议事、决策程序,理顺工作机制;通过抓好组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和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五大载体”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抓好团支部、妇联、民兵营、计生协会等组织的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团支部、妇联、民兵营、计生协会等组织负责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督促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确实使这些组织焕发生机和活力。

从而通过以党总支为核心的配套组织的领导,全面完成好上级布置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2、抓好经济发展。

(1)、以产业带动发展。通过提高茶叶的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提高加工效率和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着力增加茶产业的效益。动员更多村民从事理鬃加工,通过交流观摩,提高工艺水平,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从而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理鬃加工业。鼓励引导更多村民进行中药材种植,组织他们进行技术学习和培训,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2)、以项目带动发展。通过五万元专项资金项目的启动,发挥它的酵母作用。通过土地开发复垦、建设用地置换、以及向各级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来带动发展。

(3)、以劳务输出带动发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谋生本领。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使村民就业有较好的去处,有较高的收入。

3、抓好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通过完善农村饮水工程,实施村组道路建设,开展农村沼气工程,修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按照上级要求,建好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努力争取健身器材进村入组,协调组织好文化活动,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4、抓好民主政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实现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做到村里重大事务向村民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村民的批评和监督,组织安排好年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确保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引导建立良好的乡风民俗,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二、2011年工作计划:

1、四月前搞好村情调研,做到心中有底子、有思路、有方案。

2、四月份搞好春季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着力提高其产值和效益。

3、四月中旬前制定2011年为民服务全程、“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等工作计划。

4、组织搞好春耕生产,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5、搞好大塘小学的改建工程,力争“五一”前完工。

6、早日实施望师岭新农村建设工程,力争六月前动工。

7、尽快实施土地开发复垦、建设用地置换等项目,力争七月前动工。

8、实施一事一议,做好整村推进工程,力争八月前动工,年底前完工。

9、布置准备好农村沼气工程的前期工作。

篇4

【关键词】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21-02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对于农业起到关键作用的农业机械设施,更应该进一步强化管理。目前虽然农机的大范围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可是在管理上我们仍然缺乏经验。根据农机管理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找出系统化的解决办法。

1 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作用

农机基层管理与服务组织具有健全、稳定的农机管理与服务体系,它是农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制度保障。农机基层管理服务组织的关键作用是宣传并执行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农机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方针,负责农机的日常管理、安全方面监理、新技术及新机具推广、培训技术人员,还包括农机的经营与维修等社会化职能。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利用农作物不同成熟期的时间差,有效组织农机的跨区域作业,借以提升农机的工作效率,节约使用成本。农机基层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设立完善,给农机使用者的办证、安全生产,给新机具的推广、新技术的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经营作业等方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 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机构不健全。 现在,很多乡镇专门的农机管理与服务机构为各类形式的管理组织所取代,一些地方成立了农林水务中心,一些地方成立了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机站和农经站合并为一个机构。如此一来,一部分的农机基础管理与服务机构的编制为其余单位所占用,相应的农机化工作得不到正常开展,这种变化,极大地弱化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作用,给农机推广、农机管理和农机监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还造成了农机管理与服务部门资产流失,资产出现转移或者平调。一些管理服务机构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也无必要的办公设施。对于农机服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是非常大的阻碍。

2.2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农机基础管理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农机发展的形势需要。人员多数存在年龄较大与知识老化的问题。而通过转岗形式参加到农机工作行业中的人员更是缺乏基础性培训,业务显得生疏不熟练、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不能适应基工作需要。

2.3 人员待遇得不到保障。政府的财政部门只拨付给管理服务人员工资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的差额人员,由于财政紧张的原因,很多都无法领到全额工资。而对于因为工作需要所进行的外出培训、学习经费,更是非常短缺。办公经费不足,福利待遇落实情况差,致使农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一些工作人员的情绪波动较大,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最终的结果是农机人才严重流失,影响到农机事业的正常发展。

2.4 没有农机大户带动。我国的家庭承包制度,使所有的农户都拥有农机购置与使用的自,户营农机逐步形成,也形成了一些固定资产比较充足的农机大户,可是所有的农机大户基本都有如下特点:季节多、长年少;单项作业多、综合作业少;兼营多、专营少;规模小;服务不规范等等,无法起到带头作用。

3 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3.1 构建稳定的管理机构。 要强化农机基础管理与服务体系重要作用的宣传,得到社会各阶层对于相关工作的关心及支持。应当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与稳定农机基层管理机构。在一方面逐步提升基础设备设施水平,使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在另外一方面更要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建设,悉心接纳受过正规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强的人才,优化工作队伍结构,让工作队伍走向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

3.2 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顺应形势发展。农机基础管理与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对于农机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只有技术工作人员得业务素质得到广泛提高,才能使各类现代农机工具的作用得到科学地、更大限度地发挥。只有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广泛提高,才能使机构内的成员自觉守法、不违章操作。才能使管理与服务工作更有效地为农村经济服务。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是使农村机械化走向正规科学的重要手段。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使其服务观念更强、专业知识更精,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造就一支工作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通、知法懂法的管理与服务队伍,使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基础建设提供服务。

3.3 提升管理服务人员工资水平,解除其后顾之忧。政府部门要彻底解决农机基础管理服务部门人员的待遇问题,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要注意把农机的管理与推广费用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当中去,争取逐步加大经费的下拨数额,以满足农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3.4 注意农机管理服务机构自身的功能完善。 在进行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经营创收和技术服务互相结合的方针,用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得到群众与领导的依赖。以政策支持和经营创收的帮助,不断使自身实力得到提高,让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生产与生活条件更加令职工满意。让农机管理和服务工作完成自我积累、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建设。要明确农机管理和服务是长期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使农业机械化更科学发展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可以让农机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所以构建一个高效的、科学的农机管理与服务体制,可以说是农机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保障。

4 总结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在这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上,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当地情况,做好农村建设工作,保障农机安全,为农机更新与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良文,张鑫.浅议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0(14)

[2] 辛立国.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的农机管理服务工作[J].吉林农业C版,2011(2)

[3] 娄传江.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机,2010(5)

篇5

关键词:蛤蟆灯;非遗保护;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永修县,地处赣中北地区,鄱阳湖西岸,赣江、修河、京九铁路、福银高速贯穿永修县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为永修提供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深深扎根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随着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扩展,我们感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忧虑也日渐增多。以我县白槎《蛤蟆灯》项目保护工作为例,谈谈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蛤蟆灯》,又称“捉蛤蟆”,是我县传统的《狮子灯》、《龙灯》、《蚌壳灯》、《车仂(le)灯》等民间灯彩项目之一,也是我们当前重点发掘、整理和保护的濒临灭失的项目之一。资料显示,《蛤蟆灯》是由河南移民邱光云老人(1921年出生)的祖父从河南带入永修的,距今约一百二十年历史,主要流传于永修县的白槎镇、梅棠镇等一带河南移民区。白槎《蛤蟆灯》集灯彩、舞蹈、打击乐、念、唱、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项目之一,也是我县唯一入编《中华舞蹈志・江西卷(书号:ISBN 7-80668-212-0/J・5)》的民间灯彩项目。

2011年下半年,我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组织一班人着手开展白槎《蛤蟆灯》的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几年过去了,这项工作几乎还停留在原地,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承人的问题。《蛤蟆灯》项目传承人邱荣森年事高且体弱多病,难以完成我们需要的完整的《蛤蟆灯》念、唱、做的表演及动作,虽然带了两个学徒(其实是为了完成《蛤蟆灯》视频录制工作临时雇请的两个爱好文艺的中年妇女),但《蛤蟆灯》表演动作中的捉、扑、跳、滚、翻等一系列体现轻、灵、俏等富含技术性的动作,不是一年半载的学、练就能完成的,《蛤蟆灯》资料采集的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二、专业人员的问题。影响这项工作进程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由县文广局分管“非遗”工作的副局长带队,县文化馆业务人员参与的六人工作组进驻白槎镇福联村开展《蛤蟆灯》项目发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参与工作的六人中只有两名分别从事舞蹈和摄影、摄像的业务人员,其余的均为非业务人员。仅根据采集《蛤蟆灯》项目资料工作的需要,最低限度也要保证有懂民俗、音乐(包括器乐)、舞蹈、摄影(包括摄像)等知识的业务人员参与,但我们文化馆在编的6人中只有两人是专业人员,四人为非专业人员(对于有约38万人口的永修县,一个县级文化馆不仅人员配备少,而且专业人极度缺乏,这种现象在全国县级文化馆中应该是个例)。因此,在采集《蛤蟆灯》资料的过程中存在,1、音乐(包含打击乐)部分的记谱无人担当,仅依赖简单的录音设备很难保证原始音乐、打击乐演奏细节的真实还原;2、《蛤蟆灯》中出现的道具“蛤蟆灯”,是一项包含扎制技艺、传统美术等多项技艺的综合体,由于“蛤蟆灯”表演艺人邱光云先生离世,临时请人扎制的“蛤蟆灯”在灵巧度和外观上与用于1986年8月九江电视台在我县摄制《蛤蟆灯》表演中道具“蛤蟆灯”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到了演出的表现效果。看过《蛤蟆灯》调查资料和示范表演的九江市“非遗”专家组成员、国家一级作曲家王庆华先生,对《蛤蟆灯》项目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认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舞蹈表演的真实再现和道具制作的技艺水平,是保证《蛤蟆灯》项目得以完整地传承下去的必要前提,其它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也是如此,《蛤蟆灯》项目保护工作之所以停滞不前,“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是一个重要原因。

找到了问题症结,就得对症下药。单位用人,引进人才,涉及到现阶段的用人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途径就畅通不起来,没有专业人才参与的业务工作,就没办法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谁都知道“质量”在现实工作、生活、事业中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等一列工作同样离不开“质量”这条“生命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的工作中存在的“人”的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工作者面前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我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篇6

一、基本情况

1、办领导先后8次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落实帮扶项目,慰问帮扶村贫困群众。

2、定期慰问帮扶村贫困群众16户,赠送慰问金约8千元。帮困助学2人,计1600元。

3、先后投入5万元,帮助莲池村、濠湖村、三畈村进行村级机耕道改造建设。

4、投入2万元,帮助桥头村村部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

5、投入2万元,帮助江三村、把山村修建池塘和小型水产养殖场。

6、帮助以上村委会建立规范化的村级工作制度。

7、在人防网站和《人防信息》刊发有关定点扶贫的工作信息6条。

二、主要体会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人防办党支部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把定点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大事来抓。每年都召开了会议,专题研究定点帮扶工作,明确了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并确定由办支部书记、主任总负责,1名副主任分工抓落实,综合股具体承办,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管理考核。

二是心系群众,真情扶贫。为让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每年春节前我办都会安排1-2次走访慰问活动。由办领导或全体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定点村,走访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几年来,我办先后看望慰问了16户特困低保群众家庭,访贫问苦,嘘寒问暖,用殷殷的祝福为他们带去了节日的问候。同时,为表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人防办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意,还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三是熟悉情况,明确重点。五年来,我办定点扶贫村先后几次进行了调整,每一次调整后,我办都能把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作为开展这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帮到点、扶到位。我办先后多次与定点扶贫乡村两级取得了联系,对定点村目前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务以及面临的困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人防办领导都会率有关人员深入调查了解情况,调研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和亟待解决的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办领导先后与当地乡、村两级干部开展了近20次的座谈讨论活动,商议帮扶工作,商谈具体帮扶项目,并深入田间、地头对当地的村情、民情进行调查了解。根据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以及与乡村两级干部的座谈讨论情况,及时确定帮扶工作思路和扶贫资金投向重点。

三、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上级关于“党政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必须做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的要求,继续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大帮扶工作力度,不断修订和完善工作方案和措施,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要把我办五年定点帮扶工作思路与县委、县政府的扶贫工作总体目标结合起来,统一构思,统一规划,统一操作。在坚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给村级组织当好参谋的同时,尽其所能,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篇7

一、化解村级集体债务应实行三個转变

1、从节流为主向开源为主转变通观各地化解村级集体债务的措施,大多停留在节流的层面上。比如严格规范村级开支,实行账目的透明化、民主化,让全体村民对村级的各项开支都有知情权、监督权。另外村账乡管也从源头上杜绝了一些地方无序开支的弊端,遏制了少数村干部、滥用、滥支的陋习。村级账目的公开透明,也体现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度,提高了村民主人公意识。然而,以节流为主的措施对于化解几十万、几百万的村级集体债务效果并不明显。它的最大贡献就是遏制了村级集体债务的增长,对于减少村级债务基本上没有多少效果。因此,转变工作思路是当务之急,既要节流更要开源。只有开源才能广开财路,集体家底才能厚实,这样,几十万、几百万的债务化解就不再是难题。

2、从鼓励、扶持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向鼓励、扶持发展集体经济为主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正确政策指引下,各地的民营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解决了数以千万计人员就业问题,并为国家提供了稳定增长的税源。可以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但是,具体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威力大大减弱。坦率地说,民营经济对于农村经济的拉动远没有对于城市经济拉动的那样明显。这并非民营经济本身的过错,而是环境变了,对象变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就受到了限制。一些地方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那個特定地区的产物,对于全国大多数的农村来说并没有可比性,更没有普遍意义。因此,化解村级集体债务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是目前中国农村行之有效最客观最实际的发展道路。

3、从着眼于化解村级集体债务的小目标,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转变村级集体债务虽是一道难关,但这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无数的难关之一。化解村级债务虽然是乡村两级领导孜孜以求的目标,但这個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远大目标比较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各级领导目光远大,解决村级集体债务就会有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

二、新思路、新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难的事业,它需要各级领导、广大群众付出非同一般的精力和汗水。如果还是沿袭以往农村的发展思路,新农村建设到头来只会是美好的愿望。因此,要使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就必须有新思路、新举措。

1、地方政府必须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上有根本的转变。这些年来各地的招商引资搞得红红火火,从具体效果来看确实对当地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这项工作的成果就要大打折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地方政府要摆正两個位置,一個是新农村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另一個是招商引资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这两個位置摆正了,科学了,新农村建设才会真正地取得成效,反之则不然。

2、下大力气培养农村各类人才要发展集体经济,没有人才不行,这种人才,既指管理人才,也指技术人才,这正是农村最缺乏的人才。

人才的来源,一是当地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各类合格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另一方面,数以万计在外打工的青年男女也是一個庞大的人才队伍。打工者尽管是在城市里工作挣钱,但是他们的根在农村,他们并不是城市市民,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在一個可见的期限内是不可能融入城市的。因此,农民工从城市建设的脊梁完全可以变为新农村建设的脊梁。各级政府对于这支人才大军的使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这支人才大军,有了正确的政策指导,新农村建设将迈开坚实有力的步伐,再不会仅仅停留在纸上,停留在口号中。

3、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举办各类学校,努力促使农村成为一個学习型的社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在农村中只占极少部分,从长远来看,农民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全民素质提高了,基础雄厚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就会随之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善就会指日可待。

这里所说的学习型农村中的学习,不仅仅是指学习各种实用知识,还包括作为人所必备的知识,比如说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等。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具备浓厚的知识氛围,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差距就会缩小。

4、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村的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水利等领域有明显的改善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援农村。尽管农村的发展原动力在于亿万個农村的农民,在于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一定程度的外援可以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要反对盲目城市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应坚持就地转化为主,城市的发展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让农民过上殷实的生活,还要使农民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农民的文化层次有所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有所增强。要实现这一点,就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8

大家好!一年来,本人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八项规定”精神,把乡党委、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作为我全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监督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清正廉洁的作风、为人服务的热情,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乡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本人一年来履职情况向各位领导作述职:

1、完成烟叶种植面积20亩;

2、新农合工作100%完成;

3、新农保工作完成85%;

4、计划生育完成全年任务,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了宣传在先,未发生火灾。

5、土坯房改造工作改建14户,社会比较稳定,无上访和事件。

6、民生工程方面:争取了上级资金90万元,修好了石礤一二小组、普照小组、安下小组4.5公里水泥路硬化,争取了10万元扶贫资金,修好了半坑小组、元坑小组1000米水圳。

在乡领导和市森林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赞助了1.4万元用于安装村级活动场所水、电。通过“三送”工作队队长拉到赞助13000元,修好了普照小组80米水泥路硬化,安装了半坑小组蔗姑排桥护栏,利用“三送”统筹资金扩宽了石礤小组拱桥1.5米。这些工作都是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

篇9

1、进一步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2、增收节支,加强资产管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挖掘用活土地资源,一方面可解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村级可用财力。09年,对原新潮制衣厂老厂房进行改造,和原土地租用金适当提高,预计年可增加财力1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还要节约开支,用活用好集体的每一笔资金,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3、投入60万元对村6000多米道路进行硬化。

4、投入5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修缮,便利广大村民就医保健。

5、投入8万元建立村级实战型警务室,加强对村区域内的夜间巡逻,社会治安得到进一步稳定。

6、投入15万元公开招聘保洁公司,对村区域进行全天侯保洁,真正做到长效管理,长治久洁。顺利通过省级卫生村的复查。

7、配合镇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做好急需建房户的思想工作,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时切实抓好宅基地管理,完善一支农宅信息员队伍,加强土地管理力度。

篇10

为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方法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村级管理,村民自治”工作机制,促进我镇计划生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夯实基础,创特色,求提高的工作思路,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村,难点在村,希望在村,实现“村级管理,村民自治”是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村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坚决消除干部放手不管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村党员干部、村计生联系员、村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的积极性,真正把责任落实刀两委,把工作深入到群众。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按照要求,所有行政村都有开展计划生育“村级管理、村民自治”工作。村两委要制订本村的具体实施规划,加强村两委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两委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村计生协和村计生服务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科学合理的制订《村规民约》,做到合法、有效,具有可操作性。村委会与村民签订计划生育合同,镇政府与村委会签订计生管理责任书,镇政府对村级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建立“村级管理,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是推进计划生育工作上一台阶的重要措施,村委会要把民主政治建设和计生村民自治工作捆绑在一起来抓,做到相互促进。要对此项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进行考虑。

四、讲究方法,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