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性学习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研究性学习笔记

篇1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细菌学检测;药敏试验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007

Investigation of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 ZHANG Tai, GONG Qi.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201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 Methods Middle nasal meatus purulent secretions from 63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 were taken into normal bacteria culture to analyze their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outcome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Outcome of normal bacteria culture among the 63 patients showed 43 positive cases (68.3%) with totally 44 bacteria strains. Analysis of their distribution showed 2 enterobacter aerogenes strains (4.5%), 2 Klebsiella pneumonia strains (4.5%), 1 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train (2.3%), 1 enterococcus faecalis strain (2.3%), 17 alpha streptococcus/ yellow neisseria bacteria strains (38.6%), 6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s (13.6%), 6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trains (13.6%), 3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6.8%), 2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strains (4.5%), 1 citrobacter strains (2.3%), 1 proteus mirabilis strain (2.3%), 1 corynebacterium strain (2.3%) and 1 baumanii strain (2.3%).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 in treating chronic rhinosinusitis ought to b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drug sensitivity test.

【Key words】 Chronic rhinosinusitis;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Drug sensitivity test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细菌进行有效的药敏试验,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0例, 女23例, 年龄17~74岁, 平均年龄(46.25±9.01)岁, 病程3.5个月~35年, 平均病程(22.52±2.05)年。上述患者资料齐全且同意接受研究, 并且签署相应的同意书。

1. 2 细菌培养与药敏 慢性鼻-鼻窦炎目前一般考虑为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 通常采用抗菌消炎治疗。抗菌治疗前一般应取鼻腔分泌物培养+药敏, 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调整抗菌药物。选取使用无菌棉拭子, 采集中鼻道脓性分泌物, 在完成分泌物采集之后第一时间送至微生物实验室, 由微生物实验室对其进行普通细菌培养。结果观察需要1~2 d。之后由微生物实验室严格按照细菌培养结果来完成有效的细菌行药敏试验, 结果观察需要2~3 d[1]。

2 结果

6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 普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43例患者为阳性, 阳性率为68.3%, 20例患者为阴性。43例阳性患者共培养出44株细菌, 其中1例患者完成2株细菌的培养。对上述细菌进行有效的分离, 顺利完成13种细菌的分离, 分析其实际分布情况得到:2株产气肠杆菌, 占比4.5%;2株肺炎克雷伯菌, 占比4.5%;1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 占比2.3%;1株粪肠球菌, 占比2.3%;17株甲型链球菌/黄色奈瑟菌, 占比38.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占比13.6%;6株表皮葡萄球菌, 占比13.6%;3株大肠埃希菌, 占比6.8%;2株腐生葡萄球菌, 占比4.5%;1株柯氏枸橼酸杆菌, 占比2.3%;1株奇异变形菌, 占比2.3%;1株棒状杆菌, 占比2.3%;1株鲍曼不动杆菌, 占比2.3%。

3 讨论

耳鼻咽喉科中最为常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就是慢性鼻-鼻窦炎, 目前其发病率呈现一个逐渐上涨的趋势, 其致病机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病原菌感染[2]。在实际治疗过程中, 通常首先取鼻腔分泌物送培养+药敏, 同时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 可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如克林霉素或甲硝唑等, 局部或(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培养结果出来后,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对于鼻窦炎较重, 且明显结构障碍或鼻窦自然口阻塞患者, 抗菌消炎3 d后, 手术治疗, 术后继续抗菌药物治疗一般≥2周(个别专家建议抗菌治疗半年以上)。在实际抗菌药物选取的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争议, 有待进一步考察验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63例患者中, 细菌培养阳性率达到68.3%。林华等[3]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率达到66.1%, 苟立华等[4]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率达到80.4%。细菌培养阳性率会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导致结果不一致。本次研究对上述44株细菌进行有效的分离, 顺利完成13种细菌的分离, 分析其实际分布情况得到:2株产气肠杆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株粪肠球菌;17株甲型链球菌/黄色奈瑟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大肠埃希菌;2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柯氏枸橼酸杆菌;1株奇异变形菌;1株棒状杆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分析得到, 慢性鼻-鼻窦炎细菌分布广泛, 同时还存在非常严重的菌株耐药情况, 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

综上所述, 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应当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 在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出来明确有敏感抗菌药物后, 需要严格按照药敏结果指向来来完成抗菌药的选取。

参考文献

[1] 张永兰, 孙沛涌, 林鹏.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 22(1):35-37.

[2] 汪武, 姚红兵. 小儿慢性鼻-鼻窦炎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观察. 重庆医学, 2014(27):3580-3581, 3620.

[3] 林华, 潘成军, 陈赛赛. 我院2013-2015年慢性鼻-鼻窦炎鼻腔分泌物细菌学特征及药敏分析. 中国药房, 2015, 26(35): 4949-4950.

篇2

关键词:学习动机;课程模式;CBI教学

作者简介:王哲芳(1973-),女,江西南昌人,广东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吴瑾(1977-),女,江西南昌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语料库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7-0019-06

应用型本科院校着力培养的是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英语素质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日益引起外语教学界,尤其是从事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学人员的重视。本文从动机的多维结构出发,以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比了CBI模式和传统模式下各年级应用型本科生语言学习动机的异同。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CBI模式下应用型本科生的动机特点,对CBI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动机结构研究

学习动机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Garner& Lambert创立了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他认为二语习得与社会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多遵循这一模式[1]。近些年,动机研究已不再从单一的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而是从生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和社会学等诸多视角进行探讨。目前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从理论上讨论动机的组成成分,提出动机的理论框架;二是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二语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2]。这些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 D?imyei和Williams等的动机模式。

D?imyei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景层面来界定动机维度。该理论紧密联系二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教学指导意义[3]。Domyei将动机维度按发生时段归纳为行为前选择、行为中执行和行为后回顾三个阶段,该模式体现了动机的动态特征[4]。Williams等认为二语学习动机的众多维度按其影响来源可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内在兴趣、价值感、目标定位和自我概念等方面,后者包括他人影响、交流、学习环境和背景等[5]。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通过大量实证性研究制定出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调查问卷,它把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景、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等七种英语学习动机归为三大类:文化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和情景性动机[6]。

然而,上述模式只建构了动机的层次、成分和维度要素,并未揭示其内在联系[7]。秦晓晴和文秋芳提出了包括动机前提、情感中介、认知中介在内的英语学习动机概念的多维模型,实证研究认为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为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8]。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却鲜有研究者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并对该模型进一步完善。

(二)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教材通常以通用英语为主,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为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并不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CBI教学模式将语言教学建立在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 [9]。其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将外语作为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medium),使学科内容成为学习语言的源泉,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副产品”。据此,依托式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 它倡导通过学习主题, 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

CBI教学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教学实验(immersion program)。基于该教学理念,教师往往采用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和专题模式组织教学[10]。CBI教学在国外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近些年,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领域(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开始尝试将CBI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领域也有不少高校已经在摸索如何将商务知识与语言学习紧密结合。但整体而言,CBI外语教学模式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仅有少数研究对比了CBI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异,二语习得诸多领域,如策略、学习者情感因素等在该模式下呈现的特点仍未有研究涉及。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问卷以秦晓晴的“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为基础,根据研究实际情况加以改编而成[11]。该问卷采用五级量表方式,从英语学习目的、英语学习目标、英语学习成败的原因、英语学习效价、英语自我效能等八个方面调查英语学习者的内在动机结构。表1列出了该问卷所涉及的各潜在变量及其意义解释。

表1 研究涉及各变量及其意义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般认为总量表的信度在0.7以上,分量表的信度在0.6以上都是可接受使用的[12]。经过前测,并对部分调查问题进行修改后,我们对问卷的信度进行Cronbachα检验,发现问卷整体信度良好(α=.915)。各分量表的信度报告详见表2。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包括描述统计、对各变量各年级不同结果的单向方差分析等。

(二)受试者

本文的受试主要来自两个群体:(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文简称广外)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1至4年级4个自然班的学生;(2)广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1至4年级4个自然班的学生。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40份,每个专业学生各120份。

工商管理专业基础阶段英语相关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实用翻译、文学等,以通用英语教材为主,着重语言训练;高年级开设管理英语,课程属ESP性质。绝大多数专业课以中文授课为主。在高年级阶段,该学院虽然融入少量CBI模式教学,但整体而言,学院仍主要采取传统模式组织英语教学。国际商务专业为广外新型专业,以CBI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基础阶段一、二年级的英语教学以主题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围绕大学生活、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专题展开。进入二年级后,学校开始开展课程模式CBI教学,即所有商务专业课程,如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等均以英语为授课语言,使用国际通用的英文原版商务管理专业教材以及适合专业培养特点和国情的自编教材。

四、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趋势

表3汇总了不同课程模式下动机各因素的整体情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除动机前提(结果归因和学习兴趣)外,动机的其他因素如情感中介(语言焦虑和自我效能)、认知中介(学习效价、学习目的和目标定向)以及动机行为(努力程度)在两种课程模式下的特点成显著性差异,且在CBI模式下,学生的情感中介、认知中介和动机行为均高于传统的课堂模式。

(二)动机前提:结果归因和学习兴趣

1.结果归因。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在决定其动机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是Weiner的归因理论。Weiner认为,归因包括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因素并可从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三个维度进行描述[13]。具体说来,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按照Weiner的理论,结合外语学习特点,我们分析了传统模式下,学生对语言天赋、语言学习环境、任务难度、之前学习经历、努力、学习策略和自信心等因素对语言学习成败的看法。分析发现,传统模式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因素的看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特点不同于CBI模式下学生呈现的特点。

CBI模式下,学生对语言天赋和语言学习环境的归因是呈显著差异的。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应与不同的教学、学习环境有关。从课程设置上来看,采用CBI模式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类型要比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丰富,英语课程的学时也要大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学时。丰富的课程类型和较长的课程学时保障了教师在授课时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产出性语言知识水平。通过对比同伴之间的产出性知识,学生很容易看出彼此的差异,并发现有些同学哪怕不是特别用功,仍然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接受语言天赋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然而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课程有限,学时有限,学生产出机会也相对有限。如果当教学偏重接受性知识,且缺乏有效形成性评估手段时,学生们往往意识不到彼此之间的水平差异,进而忽略语言天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CBI模式下,英语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们会发现,语言天赋好的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时候可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倾向接受语言天赋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2.学习兴趣。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CBI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t=4.37, p=.000<.001),这一结果与袁平华的研究发现一致。Brinton,et. al.认为,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或需求一致或相关时,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促使学生付出努力[14]。CBI模式的课程内容通常与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密切挂钩,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是有意义的真实内容,是今后工作生活中可能需要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

为进一步比较不同课程模式下学生在各个年级学习兴趣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单因方差分析(评见表4)。事后检验LSD显示,CBI模式下,一、二、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均要显著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差异不明显可能是由这一阶段学生的自身特点决定的。三年级学生已不再有一年级时对学习的热情和朝气,没有二年级时学习的勤奋和刻苦,在学习中他们似乎进入“高原期”,对学习的兴趣也有所降低(张庆宗,2002)。

表4 不同课程模式学习兴趣的比较

(三)情感中介:语言焦虑与自我效能

和CBI模式一样,传统模式下四年间学生的语言焦虑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四学生的焦虑感要显著低于大一的学生(大四<大一,p=.016<.05)(评见表5)。这一结果并不难理解,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语言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焦虑感有所下降是正常的。

表5 情感中介各因素的描述统计及单项方差分析

(传统课堂模式)

虽然从整体趋势上来看,两种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焦虑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对比不同模式下的焦虑均值不难发现,CBI模式下学生的焦虑感要低于传统模式下学生的焦虑感。方差齐性基础上进行的事后检验(LSD)表明,在两个模式下,一、四两个年级的焦虑感存在显著差异(评见表6)。通常在适度焦虑的情况下,焦虑感相对较低的学生往往能更加主动地参加各种英语活动,主动与教师配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BI模式似乎更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表6 不同课堂模式下情感因素的比较

虽然在二年级,传统模式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小幅下降(单因方差分析显示与一、三年级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是随着语言水平的进步逐渐上升的,且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差异(详见表5)。这一趋势和CBI模式下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自我效能感是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

对比两种课程模式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均值后却发现,CBI模式下不同阶段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普遍高于同一时期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的学生(评见表6)。这表明,通过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认知中介:效价、学习目的和目标定向

传统模式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效价、学习目的和目标定向等因素,看法均不呈显著差异,这一特点和CBI模式的学生体现的特点并不一致。研究发现,虽然CBI模式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其他两个因素的看法的差异也不显著,但他们对学习效价的差异仍是比较显著的。

效价是指人们对行为目标意义的估计[1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学习效价指的是学生对语言学习能否带来积极的效果,如学到有用的知识、技能以及他们的行为能否成功的判断。通常如果人们的学习效价越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也越强。表7显示,在二、三年级阶段,两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价差异并没有呈现显著差异,但在一年级和四年级阶段,CBI模式下学生的效价要显著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或许由于传统模式下,语言学习脱离学生实际需要,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效价相对较低;而CBI模式下,当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关或学到的知识是今后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时侯学生语言学习的效价会更高。

表7 不同课程模式下认知中介各因素描述统计及比较

CBI模式下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目的看法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看法存在显著差异。通常认为学习目的,无论是近期目的还是远期目的对语言学习都有促进作用。这似乎说明CBI模式下的学生其目的性比传统模式下的学生更明确。

CBI模式下,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的目标定向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看法呈显著差异,但在高年级阶段这些差异则不显著。将目标定向细分为操作目标和掌握目标后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两者的差异(评见表8)。在一年级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操作目标上:CBI模式下学生的操作目标要显著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而同期他们的掌握目标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一阶段,CBI模式下学生比较倾向社会比较。这或许是因为:一方面CBI模式在基础阶段更强调语言基础,以确保学生后期能够顺利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另一方面,作为新生,学生们更关注自己在主干课程上的表现,希望能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二年级之后,形成差异的不再是操作目标,而主要是掌握目标,这表明CBI模式下学生关注的不再是外在评价,而是对语言本身的掌握。这个阶段的学生更注重发展新的技能,强调学习过程,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掌握技能的目标。

表8 不同模式的操作目标和掌握目标对比

(五)动机行为:努力程度

从整体上来看,CBI模式下学生的动机行为要显著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t=3.521,P=0.001),也就是说,CBI模式下的学生比传统模式下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但对比不同年级学生的动机行为我们则发现,除了一年级学生在动机行为上存在显著外,二至四年级学生的动机行为在不同的课程模式上并没有呈现显著差异(评见表9)。动机行为是内在结构构成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这些因素对动机行为影响的强度或方向并不一定相同。根据秦晓晴和文秋芳的研究发现,结果归因、自我效能等因素对动机行为的影响要强于其他因素,而语言焦虑和近期目的对动机行为则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这进一步说明了秦晓晴和文秋芳的观点,即外语学习动机的高低并非取决于孤立的动机变量,而是取决于整个动机系统。此外,除了本研究涉及的因素外,动机行为也往往受到如教师、课堂氛围等诸多外在因素影响,今后如能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动机结构一定能从更多的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表9 不同模式动机行为的对比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比较了在CBI课程模式和传统课程模式下,应用型本科生各年级英语学习动机的变化。研究发现:

1.随着课程模式的改变,学生对结果归因的部分因素,如语言天赋、语言环境的归因看法会发生改变,但整体而言,他们对努力程度、学习策略和自信心的归因等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的看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2.整体而言,CBI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但在CBI模式下,当课程完全以专业模式为主时,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仍会有所下降,这表明仅靠CBI模式并不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CBI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价、学习目的和目标定向均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且CBI模式下学生的目标定向更倾向于掌握目标而非操作目标。通常掌握目标强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对学习的态度也更积极。

然而,定量截断面对比方法虽然能从整体上考察不同年级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和异同,但对于动机这一复杂结构,定量分析法仍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在分析学生兴趣这一维度时,我们仅发现当CBI课程以专业模式为主开展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有所降低,我们无法确定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转移到了专业知识学习上,今后如能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着重分析对比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应能得出更具启示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中国大学生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9-38.

[2][8]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7.

[3]Domyei,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273-284.

[4]Domyei,Z.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Harlow[M],England: Longman,2001.

[5]Williams,M. &Burden,R. 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6]周燕,高一虹,等.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学生的跟踪调研[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51-260.

[7]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116-121.

[9][10]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20.

[11][15]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 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 毕业实习 能力要求 保障机制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培养市场和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的主要模式,可分为校内实践 (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参观考察)、校外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实践大赛、寒暑假实践等)、毕业实习实践三个方面。校内实践主要是学科知识内化,将课堂内的一般化为学科知识的简单应用,目的是及时巩固所习得的学科知识;校外实践主要则是学科技能内化,通过模仿性学习加上现场参与、动手操作,目的是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毕业实习实践主要是进行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技能化,通过实地进入外部环境,针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专业知识进行操作,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表现在更高层次、更复杂程度上,目的是培养与专业知识广泛相关的复合能力。

在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的三种主要模式中,毕业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化以及入职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重要保证。在离校前参加实习实践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提前与用人企业对接,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顶岗实习实现“曲线就业”。

二、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的整体规划

(一)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

毕业实习应当落实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毕业实习对专业技能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增强学生的入职能力。毕业实习应当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研究行业和企业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

毕业实习时,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来训练自己,能尽快地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过渡。高职院校的许多同学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大学最后的半年里,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和团队。

(二)毕业实习的能力要求

1、入职能力要求

许多企业反映,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团队精神,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难题,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质才是大学生最缺乏的。毕业生参加毕业实习时,应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增强岗位适应性,从思想和行动上融入实习岗位,培养就业竞争能力。

2、专业知识操作能力要求

学生的就业优势在于掌握了全面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局限于学校实践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尚不能满足企业业务运作的需要。因此,在参加毕业实习时,学生通过实地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和操作,增强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实现专业知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心理承受能力要求

学生在参加毕业实习时,许多学生感觉到对工作和社会的不适应,缺乏经验,耽误工作进度;缺少对企业的了解,自己与办公室的氛围格格不入;新人入行被人欺负等诸多问题。由于对工作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困惑、想要放弃。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在学习和锻炼中激发自己工作的潜力。

(三)考核机制

学校和企业采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工作中,态度和能力比分数更为重要。毕业实习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毕业实习考核中,应注重学校、企业和学生本人的多重评价机制。

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必须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并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客观地评价。实践考核中引入企业反馈,由企业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实习态度、行动能力、学习能力等实践表现。实习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所撰写的实习报告也是毕业实习考核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对自己的表现有了清楚的认识,客观的评价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成长、收获是学生自我成熟的一种表现。

三、毕业实习保障机制

(一)实习岗位保障机制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中进行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或岗位进行毕业实习,保证实习的实践效果,高职院校应慎重选择实践岗位,从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方面进行毕业实习安排。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的真实工作环境,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其次,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声誉、与学校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一致,使学生在实习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解决专业不对口和实践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实习效果保障机制

实习期间应由校内教师和用人单位中操作技能熟练的业务人员共同担任实践环节的指导、组织工作,实习中必要的检查指导是提高实习效果和专业实践质量的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针对实习期间学生实习地点分散、不在学校的视线范围之内等问题,应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加强实习学生约束。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在职工作期间,通过选派专业课任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缩短教师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需要之间的距离,增强指导学生的针对性;同时,选用企业中有技能、有管理经验的优秀员工参与毕业实习指导,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保证学生实践实习的效果。

其次,对参加毕业实习学生,其实习管理的重点应当是帮助学生自律、自学,在实习开始前由指导老师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所必须的资料和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再次,结合实习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教师与学生不定期联系、不定期现场检查、学生互相监督、建立班级联系网等办法,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三)实习权益保障机制

在学生顶岗实践前,由校方或学生本人与企业通过签订协议或合同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学生的安全问题、报酬问题、生活问题等。协议中明确规定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如学生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企业应如何指导、管理学生、企业和学校对实习效果突出的学生如何进行奖励、学校通过实习如何支持企业发展等。通过签订协议不但可以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毕业实践,学习实践知识。

(四)实习效果分享机制

在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做出实结,由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共同做出实习效果评价。为促进广大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应采取召开优秀实习学生表彰大会、专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取得较好实习效果,得到学校和企业认可的实习行为进行经验分享,用身边同学的亲历体验去感染、激励同学们调整心态,端正态度,为学生毕业参与社会工作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建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圈,2007,(20)

【2】孟英伟.高职院校顶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3】曾令奇.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篇4

关键词:农产品;隐形壁垒;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226-02

近年来,由于关税壁垒限制的逐步降低,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便纷纷寻求各种隐形壁垒来保护自身的产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技术水平和国外先进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技术标准”、“绿色”以及“动物福利”这三种隐形贸易壁垒也就成了许国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限制的强有力的借口,由于其理由的正当性,发达国家更是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其多加使用。

一、隐形壁垒的经济学分析

1.农产品自身的自然经济特征分析

农产品的生产通常是是自然和经济双重生产的一个结合体,所以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其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生产环节,不同的生产环节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像播种、施肥、收获以及加工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农产品相对于其他工业品来说,其遭遇隐形贸易壁垒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要比工业制成品大。这种波幅不定会导致价格的不稳定,进而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此外,由于很多农产品都有着时鲜的要求,那么就对时间及存储方式条件等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在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而且还意味着很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农产品基础成本的投入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各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有着差异,这就存在一些隐性指标,从而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很多制约性因素和不确定性风险,也就成了一些国家设置“隐形壁垒”的一个自身的内部条件。

2.农产品隐形壁垒中的弹性及供求分析

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供给存在低弹性,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则具有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靠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双重约束的农产品产量即使在市场价格上升的时候,其产量的增加仍然十分有限。同时,作为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农产品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并且越是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之后,需求弹性就越小,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现象。这种特殊的供求关系极易造成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在发达国家,虽然农业劳动力人数少,但往往成为相对固定的特定利益集团,这些交易成本低的组织对政府的影响力往往很大,为了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实施隐形壁垒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另一方面,尽管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小,但随着人们的收入需求弹性变大,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社会对技术标准、健康问题以及动物福利问题等的关注,绿色安全食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消费者的选择的是购买绿色安全食品,而不购买质量标准不合格或者风险性大的产品。消费者一旦认识到某种食品安全存在风险,对该产品的需求就会立即变成零。如果某种食品确实更有益于健康,消费者往往愿意支付更高的成本。这样的一种供求需求就给许多国家设置农产品隐形壁垒有提供了很好的理由。但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总体还是上升的。

3.政治经济学分析

说到隐形壁垒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分析,着重分析的应该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进而演化出了应为要实行贸易保护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由于政府在整个市场的运作过程中也是要追求国家的利益和福利水平的最大化,所以它肯定会在一定的时候采取干预手段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并使其不断扩大。在某些发达国家,政府通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刻意迎合一些大财团或者其他资本利益集团,实行贸易保护,设置壁垒,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寻租的资本收入。或者是为了保护自身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维护其本国商业者的利益,而以各种苛刻的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设置隐形的壁垒。但是各国政府在选择国际贸易政策时, 既要考虑到其利益, 又要考虑市场效率问题, 因此, 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既有实施保护贸易的冲动, 又有自由贸易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有着双向目标的博弈。而“隐形壁垒”恰好会给这样的一种情形提供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理由,既可以使政府得到其本身的利益,又会显得很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加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互惠主义”和“公平贸易”准则的要求,“隐形壁垒”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

4.国际贸易分析

(1)成本成本

从出口国来看,农产品贸易中隐形壁垒的设置会使得出口成本增加。由于不少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设置了隐形壁垒,相应的技术标准、绿色标准以及动物福利标准都会有明文规定,那么我国的产品要是想继续出口的话,就要经过在加工,使各项指标和条件都能符合进口国设立的标准,那么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加工技术和生产条件的改良,出口产品的成本也就自然而然上升了。除此之外,如果条件过于苛刻,那么这些农产品也可能会被销毁或转运转运,那么生产者的成本将会全部赔进去,而且颗粒无收。从进口国来看,他们要实施各种隐形壁垒,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标准,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他们自身的成本。而且综合双方,由于各种标准的设置,会导致该种农产品的国际均衡价值也上升,影响双方的福利。

(2)风险分析

由于隐形壁垒涉及的名目繁多,仅技术标准就达千种。对于中国这样的出口国家而言,由于自身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如此繁多的技术标准掌握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不同的国家还可能会提出更多不同的标准要求,这样很可能会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出口业务大大缩水。发达国家很可能以各种苛刻的要求将出口的农产品拒之门外,那么出口商门就要面临各种高风险:如被退货、货物销毁、甚至生产的产品将从此退出国际市场,这样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很难预测和估计到。

二、应对农产品贸易隐形壁垒对策探究

基于对以上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中隐形壁垒的各种经济学分析,那么如何增加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如何能使我国的农产品尽量免受发达国家的隐形壁垒的阻碍,对此提出几点建设性的解决对策: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出口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各种标准化建设中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着社会发展及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完善各项农产品质量标准方面与欧美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在隐形壁垒日渐扩大的今天,保证农产品达到规定的品质标准将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全面而又完善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全面管理体系,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从而扩大我国的农产品出口。

2.开发和创新生产技术,加大对环保和动物福利的政策支持力度

针对隐形壁垒中的三种主要壁垒,技术的开发是首先而且是相当必要的,我们要重点加强在产品的培育、采集、生菜加工等发面的技术创新,争取取得大的新突破,从而也增强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此外,鉴于我国目前对环保和动物福利的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应该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生产者自身的环保以及动物福利意识,并切实的对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实行一定的关注和投入,这样整个水平上来了,那么隐形壁垒中的此类接口也会慢慢地站不住脚跟了。同时,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采取合理的财政补贴举措,实现环保型农业、福利性养殖,形成一套应对隐性壁垒的长效机制,有效应对隐性壁垒。

3.加大农产品补贴,适时采取针对性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

与发达国家的一些高金额高标准的农业补贴相比,我国的农产品补贴政策还相当有限,有些仅仅只是一些地方性的环保支持措施。鉴于此,我们应该建立对技术型和环保型农业生产的补贴措施。可以对技术和环保型农资产品的供应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技术和环保型农资的研发和生产给予补贴或奖励。针对由此引发的农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对发达国家的隐形壁垒予以反击,维护本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大化的减小自身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损失。

4.加强与国际贸易组织之间的合作,减小政治风险

我国应该同其他国家乃至国际上的贸易组织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流通机制,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一些贸易规则和政策的制定和建立,积极参与各种国家间的贸易讨论和多边贸易协定谈判。积极投身到新制度和新秩序的建立当中,从而尽量减少自身的政治经济风险。同时,在绿色安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我国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保障制度,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出口商们的防范和地域风险的能力和自救的制度,使其即使在风险来临时也能将利益损失减小到最低。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国融资来降低其遭受隐形壁垒阻碍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红玉.积极应对农产品隐性贸易壁垒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2]席桂萍,王有松.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焦军普.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4,(2).

篇5

1.五禽戏的介绍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依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体为代表,依据前人的引导术,结合中医理论和长期的医学实践创编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具有强身健体、辅助治疗疾病等效果。从健身的角度看,五禽戏每一种动作都有不同的健身效果。虎戏能旺盛精力,拉伸脊柱关节,鹿戏,强肝益肾,平疏肝火,熊戏安神壮体,增强脾胃功能,猿戏能使人耳聪目明,脑健身轻。鹤戏能舒畅经络,活血易筋。实践证明,五禽戏对于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明显的作用,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疗效。

2.中职学校体育开展现状

2.1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中职校体育课基本上还是沿用高中的教学模式,以田径、三大球为主,并附带练习一些基本的身体素质。这些的课程从小学沿用到现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时体育课就做做准备活动,开始放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练习项目,由于体育设施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多项的选择要求,加之现在学生不喜欢锻炼,可想而知体育课锻炼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2.2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国家实施阳光体育工程,要求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因此学校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增加学生的锻炼时间,但由于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以学生自己锻炼为主,并不强制要求学生,男生喜欢锻炼的较多,而女生不太喜欢剧烈的运动,干脆就在运动场玩手机,这样就有背我们锻炼理念的初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3.1中职校会计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每所学校每年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其测试项目是立定跳远、50米跑,实心球、800/1000米等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测试学生的所有身体素质,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综合测试,从近年来我校学生体质测试达标情况看,随着年级高,达标率低这样一个趋势,说明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同时说明体育课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2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通过对我校会计专业老师的访谈得知,会计专业要求学生长时间伏案操作,长久面对数字或键盘屏幕,对身体颈部、腰部、眼睛等部位容易造成劳损,损伤较大。因此对于躯干脊柱关节就非常重要。在体育锻炼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一些有效的锻炼方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4.在职校中会计专业中开展五禽戏的必要性

4.1五禽戏的健身价值符合会计专业学生锻炼的要求。五禽戏活动范围全面,运动幅度较大,各种动作涉及身体的大部分肌肉群,脊柱及大小关节,如头部俯仰,手臂上举,脊柱的拉伸,耸肩、侧屈、摆臂等,运动十分全面充分。

虎戏的左右跨步下蹲,熊戏的推攀,腰骶髋部的运动,猿戏的四肢动作,鹿戏的提肩动作,鹤戏的左右伸脚和独立步,这些动作可以改善脊椎骨肩关节及其他关节的软组织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有助于保持骨骼、关节的正常结构,预防关节僵硬,减少骨质疏松和骨刺的形成。

五禽戏中的呼吸调息,吐纳陈新,对于呼吸心肺机能起到有效的锻炼效果。纳入新鲜空气,调理身心,同时心情舒畅,起到神清气爽的作用。五禽戏中有一些眨眼的动作,不论眨眼,转动,远眺、近看,对于改善视力都有一定的好处,远近交替,可以使眼内外肌收张有驰,对于保护视力,预防视力有很好的作用。

五禽戏这一系列的健身功效很够很好的切合会计专业学生对于专业方面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五禽戏的持之以恒的锻炼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4.2不受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五禽戏属于大众普通项目简单易学而且健身效果明显,不受场地、空间、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训练、学习、娱乐之余进行简单的五禽戏练习。五禽戏属于静态无竞争项目,对锻炼人群无限制,个人和集体练习形式均可,练习者可以独自或一起享用伸展的乐趣。再次,五禽戏对身体素质没有要求,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各年龄段的男女生均可练习,五禽戏简单易学易练,锻炼时间可根据个人习惯自由支配练习。由于会计专业大部分为女生,大部分女学生喜欢轻柔缓和的运动方式,这点上五禽戏也非常契合。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简单的五禽戏练习既放松身心又达到锻炼的目的,对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6

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在备课组中,积极开展共同研究,全面合作的活动,努力促进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⑴优化课堂教学,继续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⑵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

⑶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⑸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组织每位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3.组织学习教材教法,熟悉教材体系及教学要求。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教科研工作。根椐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完善研究课题。做到个人集体并进,分工合作人,提高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五、搞好中考、毕业考及高考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高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物理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高中新教材”的物理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切实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力争让学生全面发展。

六、做好常规工作

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经验,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不同表现,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篇7

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在备课组中,积极开展共同研究,全面合作的活动,努力促进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⑴优化课堂教学,继续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⑵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

⑶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⑸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组织每位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3.组织学习教材教法,熟悉教材体系及教学要求。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教科研工作。根椐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完善研究课题。做到个人集体并进,分工合作人,提高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五、搞好中考、毕业考及高考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高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物理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高中新教材”的物理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切实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力争让学生全面发展。

六、做好常规工作

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经验,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不同表现,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篇8

论文摘要:“反思求解期”教师的社会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对自我的评价,较少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随外界评判而改变。没有教师自觉参与的教学改革是徒劳的,没有价值认同的学校管理是虚妄的设想,没有研修提供支持的评比无法取得预期管理的成效。学校是否把校本评比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是否在评比后对该项活动有积极的反思?这应当是校本教学评比后期反思的内容。

    一个成熟的教师大都经历过适应期、扩充期、高原期、创造期和示范期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存在差别,这主要体现在专业精神、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的科学理性上。教师能否顺利从“高原期”发展到“创造期”,取决于教师能否以反思的心态审视自我,通过积极的研修,并借助于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寻求积极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此,通过有效的校本教学技能评比,推动“反思求解期”教师发展,就成为目前学校提升学校教育文化的重要方式。

    校本教学活动评比是指学校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校本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评比。像每隔一定周期举行的校级教学能手评比和科研型教师的评定等,不仅要对其常规教学执行的标准进行评定,还要通过说课比赛、多种课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评定、教学反思评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等若干个内容构成一个评价单元。校本化的教学评比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次活动,通过评比旨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明确的定向,并将评比演变成校本研修的学习行为,以此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目标的认同度,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反思求解期”教师的特征

    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经过两至三个教学循环的实践,加深了教学准备性知识的体验,对学科知识已经开始从教学智慧的角度进行诊释,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表现丰富的教学机智。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的指导,对自我和同伴的课堂有了更高的认识。教学的形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日臻成熟,初步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成为教材整合与课程的开发者,但还无法从课程的视角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与重组,哪些知识点该精讲,哪些知识点是承载学科方法发展的逻辑点还不明确,教学只是局限在专业知识的熟练上,还没有内化成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就注定了这部分教师的课堂生活缺少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气息,无法掌控教和学的平衡,很多时候顾此失彼,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力度。教学常规的执行只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还没有熟练成教师专业行为的习惯,也谈不上教育实践的创新,此时的教师还处于学习借鉴期,是一群待塑造的未定型教师。

    “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他们的社会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对自我的评价,较少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发展的兴奋点,随外界的评判而不断发生改变。基于自我岗位要求,提高教学预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我认知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掌握班级管理,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出色完成教育任务,赢得同伴、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信任与尊重,这是教师心理需求趋向社会化的突出特征。通过校本化的教学技能评比,创设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以评比推进培训的发展,采取多层次的表彰实施激励,对提高这一群体的职业认同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本教学评比:搭建专业研修的平台

    以教学评比的方式推进以校为本的研修,用评价的方式推动求解行为的跟进,是目前创新学校研修管理的主要方式。各学校基础发展力不同,教学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阶段性的校本管理目标和为实现目标实践的管理策略存在着差别,这也就导致校本教学评比的方式、内容和目标存在着差异。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多数学校停留在“以活动促改进、以评优树先带动大多数”的管理策略,这对于推动教学改良活动的发展是有效的。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评比的校本性、评价的目的性、评价标准的多维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再加上学校缺乏对自我教育文化价值的追求,往往趋外界的评价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舍弃自我的价值定位。体现在校级教学评比中,学校关注更多的是评价内容和制订的标准是否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忽略了学校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的需求,即在没有弄清教学评比目的的前提下就开展了评优树先,往往有活动的形式而缺乏文化积淀的内涵,为活动而活动,往往成为这类学校真实的写照。

    【案例】某县高中在三年一次的校级教学能手的评比中,改变以往“综合素养+课堂教学评比”的单一模式,实践了“综合素养+过程评定”,即由多项教学活动评定组成过程评价来遴选校级教学能手。降低综合素养评比的分值,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这有效弱化了按资排辈的习惯做法,降低了“荣誉叠加荣誉”压制青年教师发展的不良传统。同时限定已取得校级以上教学能手的教师不在参评范围,从而提高了参评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素养从教学绩效、教研绩效和科研绩效三个角度进行积分统计,并限定为近三年来的成就,破除参评教师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保证参赛教师基本上都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得到评价。

    在注意事项中,对各级别的奖励和科研数量都进行了不同积分分类,保证公平与合理。过程性评价占90%,分为五项内容,其中教学设计评比占10%、说课评比20%、课堂教学评比占40%、教学反思评比占10%、教学案例研究评比占10%。

    上述案例体现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采取分层次推进,以评代管,淡化基础差异,强化过程性指导,把静态的遴选变成过程研修,以此实现专业提高的发展过程。学校通过评价的调控,把外控管理演变成文化的引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定向,无限趋近校本管理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评比中,以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主导,也可以依据课型和教师自身的特长,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必须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必须突出有效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基于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反思求解期”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学校规范实施的模式要求,但如何推动这批教师的跟进行为有新的发展,该校期望在“第三届校级教学能手评选”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广大教师的发展。

    该校经过调研提出了“课前预习与课前教学诊断”环节的强化,期望通过这一环节,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状态。“有设定的预习提纲,能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教学反馈。”这是针对教学预设中是否关注该环节的设计而对教学预设进行的评价。“有效地利用预习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前预设,落实以学定教。”这是判断教师是否依据课前预习的诊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教学关注生成,通过教学诊断在课堂上再进行二次备课,根据学情来确定施教的内容,真正实践“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引导教师从重视教开始关注学,努力改观目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增强教学实践智慧的积累。

    在教学案的编写中重点突出“预习提纲”的设计,突出教学案一侧旁注的二次备课检查,将课堂教学引导到学习环节的指导上来。在互评课的内容上,突出对“预习提纲”的检查和教学诊断环节的评价,看教师是否进行二次备课,实施以学定教。

    通过教学设计、说课和课堂教学评比,强化了参赛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研修,通过评比提高了对学校规范的执行力。为提高“反思求解期”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学校将“教学反思评比”规定在课堂教学评比后,参赛教师组织听课人员评议,并听取部分学生的意见,结合自我的预设和课堂实际取得的效果撰写反思研究报告。提高了教师对同伴互助的理解,感受到同伴互助和教学相长带来的力量。

    选派资深型教师、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人员、青年教师代表和未能人选却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为评委,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同时实现了大面积研修的目的,把教学评比变成了对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培训过程。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有利于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把评价过程变成互动研修的发展过程,使优秀的实践案例成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

    三、对校本教学评比的几点思考

    基于校本的教学评比,弱化或舍弃已取得成绩的比较、,强调对设定的诸教学环节的评定,是一种典型的以评促训,以评促研,将“相马”变成了“赛马”的管理行为。在“赛”的过程中发现人才,这对于当前的静态式评价无疑是一种创新,它对于推动“反思求解期”这一没有资历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但通过对该项活动的调研,以及对评比工作后的反思性总结,笔者对几个问题产生思考:

    1.评比的目的有待于理清

    校本教学评比为谁服务?为教师,还是为学校的管理目标?评价内容由什么来确定?制订的校本评价标准是否科学?这是校本教学评比价值定位的问题。

    依据学校阶段性的发展目标选择评比的内容,依据学校不同的发展层次制订合适的评价标准,这是校本管理的原则。如果一味突出校本特征,是否会偏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愿?是否所有的学校都能从师本的角度审视校本管理的行为?我们是否以校本的名义陷人主观主义而偏离了科学的命题,我们是否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演变成约束专业个性的手段?

    对评比的过程,我们要审视:是否所有的参评对象都对该项活动投入真实的心力?评价过程是否唤醒教师内心的沉睡意识?学校的期待是否成为教师参评的原动力?评选过后教师能否继续以这种发展的心态对待将来的工作?评比对于教师的教学习惯能有多大的改良?同样,校本评比对于学校管理者,我们是否对每一次的校本评价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有过真正的思考?

    2.奖励的方式有待于发展

    既然校本教学评比的价值是发展人与成就人,具体到评价结果的管理上,就应当尊重教师专业基础发展力的差异,实施差异性评价。既然每一位教师都不遗余力地参加评比,既然参赛的过程实现了对学校管理目标的无线趋近,我们就应当本着“人人受奖,差异性奖励”的方式对待参评的教师。像基于学科教研组人数的不同发放不等数额的初选指标。诸如确定校级教学能手占初选指标的30%;二等奖占35%,可赋予他们校级优质课一等奖;剩余的35%可设定为教学单项奖。这种方式有效保证了评比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研修的质量。

    3.评比的过程期待人文

    既然把评比变成引导教师专业研修的过程,就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增强过程指导的人文性,使参赛教师始终处于兴奋和对学校管理认可的状态。在实践这一设想时,强化评价目标的导引就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学校研制评比规范,将教学评比诸环节的评价指标印发给参赛教师,学校在进入该项评比之前,组织参赛教师和评委学习,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准。要强调评价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要突出研修过程重于评比过程的认识,这是举办校本教学评比的重要落脚点。

    参赛过程中要及时公示各项成绩,在提前告知教师序号的同时,要隐去教师的姓名。及时公示的目的不仅体现评比的公正与透明,而是要告诉教师你哪一项存在劣势,与学校的管理目标有一定的差异,你应当在今后环节的评比中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这也是缓解教师精神压力的重要方式,不失为科学与人文的并重。

    4.评比后反思的行为要跟进

    我们提倡教师进行课后反思,管理者是否在校本评比后对评比方式和内容进行过反思?校本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维度中,优先发展什么?重点突出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引领?这些都是评比工作后需要思考的问题。校本管理只有从每一次评比活动中发现问题,才能为日后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智力的支持。同时,今后举行的教学评比,方式是否需要无限制地创新?校本教学评比的价值引领应定位在什么上?如果为活动而评价,学校将迷失自我,也就无所谓“校本管理课题化”。

篇9

【关键词】 CDFI; RI;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The diagnose and curative effect that wall bloodstream observing a palace changes to m alignant nutriment cell tumour study CDFI FENG Jun, CHANG Feng-ling. Common Henan province Xin Xiang City downtown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studies the colour Doppler bloodstream display (CDFI)observing womb wall bloodstream change,before m alignant nutriment cell tumour the value applying in diagnosing and estimating that the person cures effect.Methods carries out CDFI detecting on 21 m alignant nutriment of example cell tumours and collation group(the regular womb forms 20 examples),the condition observing the womb muscle wall bloodstream,use pulse Doppler(PW)to check lesion area bloodstream speed and measures resistance exponent(RI) value.The m alignant Results nutriment cell tumour lesion area bloodstream is exceeding rich,systole bloodstream speed

【Key words】 CDFI; RI; Nourishes the cell tumour m alignantl

作者单位: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生长速度快,早期就可能通过血液而转移至全身,以至威胁生命。因此,及时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应用CDFI观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变区血流情况并用PW进行测量分析,以研究该技术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诊断的住院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31岁,经产妇11例,未产妇10例,停经最短时间44 d,最长时间125 d,患者均有停经,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血、尿HCG异常增高等,取对照组(正常子宫20例)与观察组21例进行对照。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飞利浦HD11,GE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声束与血流夹角

2 结果

观察组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子宫肌壁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略低回声区及略强回声区,15例卵巢可见大小不等的单房或多房性囊肿。病变区行CDFI检查时均可发现肌壁血流异常丰富,呈现弥漫状及团块状分布的血流灶,明亮,五彩镶嵌。动脉与静脉均增生,应用PW在明亮处检测可见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RI0.36±0.05,

观察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4.3478,P均

观察组化疗前后动态检查结果:21例均接受化疗,其化疗前及恢复期CDFI检查子宫肌壁血流信号异常丰富转为逐渐减少,最后恢复正常。经PW检测血流频谱形成由低平变高尖。RI值差异显著,(P

3 讨论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起源于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该肿瘤以滋养细胞逆行侵蚀螺旋动脉或较大的各级子宫动脉分支,使子宫动脉直接开放进入管壁缺乏肌肉和弹力组织结构的新生血管,造成了病灶区及其周围血流异常丰富,形成了众多的低阻力血流和动静脉瘘[2]。上述病理学改变为血流信号敏感的CDFI提供了良好的诊断基础。

本观察组中可见子宫肌壁血流异常丰富,根据病灶大小有团块状,花环状,及弥漫状或网状表现。血管增粗,增大并有血窦形成,彩色血流红蓝相间。在部分子宫壁可见到宫旁静脉曲张的彩色血流丰富区。应用PW检测可见其血流为特异的低阻力血流,RI0.36+-0.05,小于0.40。频谱呈单峰,上升及下降速度均较慢,收缩期血流速度

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超声判断标准分为[4]:①子宫血流及RI是否恢复正常。②原病灶部位是否出现形态不规则,变小的高回声结构。(此被认为是病灶在药物作用下,逐渐愈合,局部出血或瘤细胞坏死区域)。③是否可以观察到在原子宫旁或肌层内扩张的静脉丛于治疗后仍然存在,而形成盆腔静脉曲张。④如彩色血流及RI无明显变化,说明治疗效果差,应及时更换化疗方案。

本研究表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对于早期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判断其治疗效果,指导化疗方案选择,判断疾病转归等具有先进性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蔡菊芳,朱晔,董力航,等.经阴道彩超评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24(10):39.

[2] 崔翠新,等.彩超在妊娠滋养叶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6):863.

篇10

一、数字化条件下学习内容的呈现、获取方式

1.建立课程资源中心,形成数字化教学主体资源

首先,学校为所有学科建立了集教学素材、动画教具、专题参考、优质案例、微格案例、试题试卷、参考与拓展于一体的学校课程资源中心,这是教学的基础性主体资源。其次,购买专家辅导系统资源。学校为网络班的任课教师和学生配齐了包含高中版和高考版的专家辅导系统。该系统集知识手册、错题本、学习笔记、学习日志、学习设置、在线服务于一体。各学科都能够实现即时在线升级,为实施个别辅导提供了帮助。

2.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

学校引进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集电子教材、教案、学案、习题视频解答、各科课堂教学实录、专家辅导系统、数字化智能题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仿真实验室、各类工具书等于一体。其中,习题视频解答、课堂教学实录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学同步的自主学习资源;专家辅导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学习典型题例、解决疑难问题;题库系统囊括了各地名校的模拟考试题及历年高考试题,并能实现每天更新,是学生自学的有效资源;探知学堂包括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系列,覆盖普通中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4门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优质资料;工具书收录了2000余部,1000多万词条,其中包括80余部汉语词典、近100部英汉/汉英词典、1200部专科辞典(含百科全书以及图鉴等)。

二、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建立了虚拟课堂。一是建立了集课件制作、资源整合、资源管理、网上教研、图书推送、教学测评于一体的创新教学实践平台。在网络教室里学校实现了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师把探究学案、学习资源在课前发送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的点拨、点评,既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在课堂内进行;教学测评让课堂检测和反馈学情及教学实效变得易如反掌。二是建立了汇集教师功能区、班级讨论区、平台展示区、班级管理、公共论坛于一体的个性化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