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专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艺美术专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艺美术专业分析

篇1

一、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首先,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更加宽泛,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计算机、德育和健康等。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德育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注重基础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教学内容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设计概括和字体设计等。还要注重学生对专业基本能力的掌握,为后期的设计和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次,对学生广告制作和装潢模块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和动手能力的结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强化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广告和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二、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视觉反应能力,通过相应的训练增强学生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感悟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想象的能动性。再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使基础课教学满足专业课的需要。

三、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

在进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经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强调专业课教学与理论基础教学的结合,注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对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理论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内容,改革过去的教学经验,强调教学的实用性。

篇2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在学校艺术学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下,依托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设计学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等平台进行专业建设。工艺美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艺美术人才为目标与工作核心。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艺美术人才,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和国内外交流与展览等方面的建设。工艺美术专业应该抓住契机发展成为山东省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特色专业。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设“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政府、生产、学校、科研院所和实践应用五个主体的系统合作。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手工技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地方政府汇集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企业是生产的第一线;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实践应用则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实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多向介入、优势互补、有效利用实验室,积极联合企业,成立联合开发设计机构,创立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是实现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对国内外同类艺术院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调研,及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意见访谈,围绕设计艺术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艺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等四个知识领域构建课程体系。拟定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基本结构框架。经过三年的建设打造纤维、染织、金工、漆艺、陶瓷、玻璃、首饰7个专业核心课程群,形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材料与技艺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3.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强调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个性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专业实践教师和技工为辅助的合作式教学模式。

4.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梯队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是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通过对现有教师梯队的结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同类院校教学团队建设考察,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完成教师梯队结构的合理调整。形成由专业带头人指导带动、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鼓励其他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培养专业方向带头人到国内外同类院校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积极探讨工艺美术专业发展方向,制定本专业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指导骨干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通过选派骨干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调研与交流,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素质教师,培养实践教学能手来提升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团队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艺美术专业特点和不同工艺需求选聘校外兼职教师,组建兼职教师专家库。通过聘请工艺美术大师或民间艺人,传授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使民间文化深人工艺美术专业教育,通过聘请专业技师教授专业技法,使学生掌握现代工艺美术制作技能;通过聘请校外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知名教授,引领学生了解专业动向,把握专业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学习方向;通过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更新、行业状态等。总之,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使实验室教学层次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样、氛围更加活跃。

实践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践教师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专业实践教师需要完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辅助专职教师承担技能性教学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通过培养现有专业实践教师和引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师完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5.校内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教学与实训场所。在教学过程中,除部分理论课程和一年级基础课程之外,专业课程皆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室教学课程达到课程总量的70%以上。实验室建设对于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包括纤维、染织、金工、漆艺、玻璃、陶瓷、首饰7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手工文化与技艺。实验室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能与文化素养。

实验室建设内容包括:第一,优化实验室空间;第二,完善实验室设备的合理配置、更新与维护,第三,完善师资配置;第四,建设实验室文化;第五,建设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前二者包含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后三点包含了实验室的软件建设,缺一不可。

6.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了校内实验室教学条件的不足,是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①积极拓展企业实训基地。通过拓展企业实训基地,增加学生企业实习实训机会,了解行业信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随着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深化,签订企业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制定学生企业实训的管理制度、教师服务企业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制度等,构建企业实训的长效机制。

②博物馆教学是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博物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要结合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博物馆教学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专业历史背景与文化脉络并对所学课程内容有一个相对深刻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实践教学的进行。努力寻求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画廊的合作,健全博物馆实训制度,保障博物馆教学的常态化。

③民间手工艺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方面。通过民间手工艺制作工坊的实训,使学生深入了解手工艺品类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工艺流程、审美特征、功能特征以及这些传统手工艺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民间手工艺制作工坊、民俗村落的多方考察,建设与本专业相关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工坊的资源库,制定手工艺制作工坊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通过举办手工艺制作工坊实训的成果展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

④通过对艺术家工作室的考察与访谈,与艺术家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并制定出艺术家工作室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学生进人艺术家工作室实训的实施办法。建设艺术家工作室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艺术家工作室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⑤工艺美术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与行业协会共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机制。工艺美术专业在现有基础上需要继续加强与玻璃专业委员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纤维专业委员会的深度合作,发展与山东省陶瓷行业协会、金属工艺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首饰分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的合作。

7.国内外交流

通过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在交互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校际活动,增强学生对外交流与沟通能力。加强校际师生互访,在教学、科研等层面开展交流。深人开展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积极申办交换培养合作项目与国际合作项目、进行校际专家互聘、开展主题互动教学以及相关学术论题研讨等活动。在校际互动过程中,互通有无,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8.展览与比赛

搜集国内外相关专业展览与比赛的信息资料,畅通信息渠道。鼓励师生积极策划或参加专业展览与比赛,并制定相关展览与比赛的奖励办法与方案。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从河姆渡走来”国际现代漆艺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国国际创意设计展览、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都是与工艺美术专业切实相关的展览活动。另外策划、发起、组织、承办专业展览与比赛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展览比赛活动的层次,逐渐扩大展览与比赛规格,加大比赛奖励力度。积累活动经验,完善展览与比赛活动细则,认真规划每次展览与比赛的活动方案,#展览与比赛活动常规化。

9.结语

篇3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曾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日本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取代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领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艺美术的前列,这一现状尤为值得深思。笔者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当今传统工艺美术在美术本科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万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从新石器时展至1911年清朝灭亡,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作品,为我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瓷国”、“漆国”的美誉。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与古代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就陶瓷而言,在创意设计上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艺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个市、县的公民馆设立陶艺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设有简单的陶艺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艺界内谈到漆器,更多人认同日本已经成为漆器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查阅多种工艺美术类书籍,笔者发现我国介绍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精品书籍比较缺乏,而作品鉴赏的书籍居多,导致制作传统工艺得不到较好的传承与提高。介绍传统工艺作品的书籍,尽管登载了非常多的作品图例,却没有对作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详细描述,若增加对制作工艺介绍能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传统工艺的学习。

一、本科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1.在我国开办美术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工艺美术教育相对与其他美术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综合类大学中的工艺美术本科教育发展得更加缓慢,而迅猛发展的电脑美术教育与此构成鲜明的对比。在政策上,电脑美术教育得到了国家教育机关的大力支持,同时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也成为电脑美术推广的有利条件。以广州大学为例,所有学生宿舍都配备了电脑专用书桌和互联网接入端口,而大多数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宿舍放置了个人电脑,从他们日常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使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对于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已不是难事,而非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使用电脑辅助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事实上,我国本科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化远远不如电脑美术教育。动手能力方面,相当一部分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锯子、钉锤、铁丝等工具的经验,在工艺美术课上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受伤,使部分学生对工艺品制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从就业问题而言,多数学生认为如今已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觉得使用电脑进行创作设计,比手工艺品制作更适合社会需求,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就业面和薪酬更符合个人要求。因此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制约。

即使在工艺美术教育普及化程度较高的日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存在着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传承问题的担忧。日本工艺美术教育学者春日明夫说过:“由于我们过多沉浸于太便利的生活中,往往失去了人类把东西制作出来它本来的意义所在。”,“正是处于信息时代,我们才更有必要再重新认识人类根源性的行为中用手制作东西的重要性。”[2] 而中国有句古话“温故而知新”,通过学习我国传统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培养创造型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

2.本科院校工艺美术实验室设备设施基本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授课时往往不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由于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等待上,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操作设备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制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多数传统工艺文化相关的书籍缺乏制作工艺说明,需要专业教师在课堂内不但要进行理论讲解,而且要多对制作工艺、原理进行说明与操作示范。若有条件,更应带领学生参观民间传统工艺作坊的作品制作过程,甚至亲身体验工艺品制作。身在工艺美术本科实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学生与传统工艺美术艺人的接触机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制作工艺的认识,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当然,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传统工艺艺术家为目标,事实上,无论成为哪一门传统工艺的艺术家一般都需要5年以上的钻研时间,本科教育阶段并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对艺术家的了解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树立艺术家的世界观、审美观,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展望

本科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内,生活往往是单一的两点一线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多数学生对学校周边以及所在的地方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多。倘若本科教育能让学生领会到从身边学起、从生活学起,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学习传统工艺,实地观察、学习,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生存状况产生真实感情,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使艺术作品得到升华。即使本科教育只让学生学习到传统工艺美术一些基本技法与工艺工序,也能为学生的艺术生涯打下基础,对学生日后创造性的学习工艺美术知识与技能产生很大的帮助。只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到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里,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希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能重现昔日雄风。

参考文献

篇4

(一)“设计与实践”式课程体系

工艺美术专业系统化建设,要突出专业性,在培养理念方面,要不断创新,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着手,设计实践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的式课程体系。在学生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实践课堂上及时的进行检验,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动手设计能力,提升专业软件的操作水平。

(二)“创意工厂”实训基地

基于“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设计与实践”式课程体系,就必须依托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意工厂”实训基地,突出设计理念、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从在教室里的美术专业知识出发,到电脑机房的软件设计,最后在输出设备上看到自己设计的真实作品,实现了项目的完整流程实训。实训基地设有基本技能实训室、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室、美术影视与动画实训室、数字影视艺术制作专业实训室。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实训室主要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实训室和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

(三)在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实践中植入工业设计的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这是很大的机会。同时,互联网带来连通性的空前加强,使得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越来越放眼世界,这也为工业设计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机遇的另一方面就是挑战。工业设计需求的井喷倒逼工业设计企业提升自身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快速进行转型升级。现在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强调人本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过去中国制造强调的都是从商业角度考虑的产品的交易价值,而没有考虑用户的体验价值。现在不同了,体验逐渐占主流。从产品到消费者的环节日益缩短,也迫使产品设计制造企业更多地考虑用户体验的价值。商业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产品研发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专业的工业设计企业来说同样需要革新自己。过去的工业设计被狭隘地定位为是外观设计,但当下真正的工业设计应该是协同创新。可以说,从产品前端的概念开发部分,就应该植入工业设计。

(四)在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实践中融入全产业链设计创新

现在很多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走向前台,去创业等,这当然是创新的模式之一,但经常会担忧工业设计会因此而产生躁动。实际上,工业设计是一种‘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进行配套服务的。罗成表示,所以工业设计需要更多沉淀,搭建大平台,才能做的深入。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工业设计在产业上游,按道理应该起到组织资源的作用。但目前的现状是,工业设计环节的体量比较小,力量不足,往往成为别的环节整合的对象。就设计谈设计,很难整合资源。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企业的价值。

(五)提升专业文化建设水平

专业文化建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强烈的指向功能,对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通过建设专业文化,引领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和实力,打造出一支品牌专业。具体体现在工艺美术专业文化环境的塑造。如开展创意教室、特色走廊评比活动;举办艺术作品展示;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素养,培养想象力、创新力、协同力;最重要的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和形成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

二、结束语

篇5

工艺美术或艺术设计教育,在国内,有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有1911年沈寿在天津创办的“自立女工传习所”,更早的还有洋人在上海土山湾的“工艺传习所”。在外国,1919年至1936年的德国“包豪斯”学校,更是被奉为设计教育的圭臬。然而,1960年所面对的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对古人洋人的事例则是一无所知。48位各处调来的艺术家、干部、职员、工人,凭着对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热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所中专性质的工艺美术学校就这样办起来了。

第一届分5个专业:玉雕、牙雕、木雕、漆雕和织绣。当时的教育设想很实际:美术家负责美术教育,将工厂中的技艺高超的老工人请来,负责专业教育。干部中学历较高的担任文化教师,负责文化课、思想教育和管理。每周4天课堂教育,2天实习工厂专业劳动,开学第一、二周和期末两周也安排专业劳动。一届一届毕业生被送到对口的工艺美术工厂去,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的骨干力量。

在校内,美术教学与专业教学双管齐下的环境,使美术教师对工艺美术专业从不熟悉到熟悉,到发生兴趣和热爱。这样的教学一直延伸到1966年因“”中止。

1973年上海市工艺美校复办,校址迁到嘉定外冈,但办学模式基本不变,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从工艺美校毕业后留校和毕业后进入工厂被请回来的教师,他们既有相当的美术基础,又有专业实践能力,是新一代的理想教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学校,也带来了办学中的不小骚动。一方面,由于体制改革的原因,专营工艺美术的工厂企业纷纷改制,学校与工厂的联系被切断了,于是毕业生出路有了问题,加上从国外传来的“工业设计”(如今称为“艺术设计”)信息,听到了“包豪斯”“三大构成”“现代主义”等等诱人的新名词,师生们嗅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在上海工艺美校,许多青年教师被派到高校去学习工业设计新知识,国内最前卫的工业设计专家被请进学校讲学;开设起装潢、造型、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新专业,开发出规范的新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入90年代,在信息社会来到之际,学校又及时开出了“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同时,在压力十分沉重的条件下,想方设法保存传统工艺美术专业。90年代,“工艺美术专业”被列入国家专业目录中的重点专业。在这个大变革的时期,学校还是坚持美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主要是动手教育并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坚持工场劳动,新办专业也力求这样做:服装专业必须做出成衣,造型专业必须做出样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由教师带到工程现场参与设计制作。

2003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工艺美校与二轻职大携手进入新的教学实践天地。2005年,学院迁入嘉定新校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成,接着又准备创建高职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

应潮流之涌动,开风气之先河

职业教育本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办学者紧紧观察、分析社会的经济动向,不失时机地做出超前性的规划和改革,使教学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在办校初期,社会生产力不高,工艺美术生产的任务是出口工艺品,换取经济建设需要的外汇。办校第一阶段的教学基本上就是传统手工艺教育,这正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之急需。也就是这一阶段所培养的人才,撑起了上海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半爿天。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商品包装、产品造型、时装、环境美化成为热门行业。学校及时兴起教学改革,从整体上将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西方学院式美术教育与才始传进的包豪斯课程教学糅合起来,建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新教学框架,培养出一批具有新概念的设计师。

上世纪90年代,以微电子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孕育出一代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电脑生产、大工业生产、手工艺生产的多元化生产格局渐渐显现。创意产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面临又一次重大改革,上海工艺美校于1995年便创办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开上海中专学校电脑设计之先河。上海工艺术美术职业学院又以“中国工艺美术原创中心”为基地,涵盖数码设计、环艺设计、视觉传达和传统工艺这样广泛的教学领域,与今天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需求紧紧相扣。

从单一的传统手工艺专业进展到二元的工业设计与传统手工艺并存,再形成多元的各类艺术设计专业共生,学校的生命力在于大树的根子深深扎在社会经济形态和需求之中。

动脑动手并用,兴务实之学风

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并存,这是工艺美术教育的普遍规律。上海工艺美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动手教育与动脑教育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务实的思维构架。艺术创作是形象思维的成果,而设计和制作中更多要用理性思维即逻辑思维。脑子中的意象到纸面上的设计稿,再到实实在在的产品,三者差异极大。两种思维的融合,必须让学生一开始便培养起这种特殊的、被田自秉教授称为“工艺思维”的结构。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这种特殊的思维结构,50年中,一直坚持动手教学、讲求务实,这已成为学校的优秀学风和毕业生的优良品质。这不仅是使他学到一种今后寻找职业的技艺本领,更重要的是:锻炼出一种“工艺思维”方法,使他想到或看到一件事物,同时便想到它是怎样做出来。在画出一条线条、涂出一块色块时,立刻想到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做成的。反过来,在制作一件产品或样品时,材料和工艺又会变成促动创意的元素,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发挥形象思维。

50年前,学生在简陋的板房里进行专业劳作,今天,学生在充满高科技意味的“创意园”中以“项目引领”“工作室化”模式学习技艺。形式和条件大不相同,但手脑并用,务实执着的学风则一以贯之。

以创新为魂魄 构建教学结构

我们的校园中有一股“灵气”,这灵气便是创造性。设计教学的魂魄便是创新。工艺美术教育与其它职业教育的显著区别是:一般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的既定技能;而工艺美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能够突破常规,创造出前人从未想到或未曾做过的产品。

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它要训练的是学生非常规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建立起灵活的思考和想象的习惯。多年的积累,使学校形成了一个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有机的教学结构。创造学理论说,创造能力的构成有三大要素:积累大量的知识元素,它是创造的原料;培养流畅的思维习惯,这是创造的原动力;训练扎实的表现能力,这是使创造成果具象化物质化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这三个元素一般是分散落实到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经过多年改革实践,这三个元素不仅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校园内外的各种创作比赛、个性化展示、承接社会设计项目、与企业设计部门联动,都为锻炼和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交互平台。

敬业爱业创业 营造和谐环境

热爱所从事的专业,是职业教育中德育的核心。

艺术创造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境界的形成,与学校的熏陶有关。许多毕业生都怀念学校中难忘的一段经历。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氛围。教师们都奋力创作,力争在各自领域脱颖而出。极为正宗传统的中国画家,超然前沿的现代画家,工厂来的老师傅,喝过洋墨水的“海归”,互相尊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有各自崇拜的老师,各专业的学生相互熟识,相互切磋,他们从彼此身上学到好多东西。加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览、演出、社团,形成一个创造者聚集的有趣场所。在这里,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尽管在校时学生不免受到批评甚至处分,但多年之后,毕业生对班主任却充满尊重和感激。学校是一个生气灵动的小社会,学生在这里读书、训练、欣赏、创造、从师、交友……经受了模拟的社会锻炼,增长了各方面的才干,使自己敬业、爱业、创业,这便是“环境育人”。

篇6

【关键词】工科学校;工艺美术;教学方法;转变

在职业教育的深入和发展浪潮中,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招生就业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商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等一批专业相继成立。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深入和逐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概率和模式逾渐加深,例如电子商务平台中网页美工技术的应用,机械制造专业中工业产品设计学科的工艺应用等,工艺美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开展已经深入和渗透到了许多学科领域,甚至有的职业学校把培养学生美感和艺术情操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在全校开展。

但就教学管理和设备设施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和缺失导致专业发展的瓶颈不能突破,甚至依旧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突破设计的理念,成为设计者。

值得深思的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下,报读工艺美术相关专业学生逐渐减少,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偏低,很多毕生业改行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给学校的招生方向的确立和开展工艺美术教育教学增加的实质性难度。为此,在工科学校中,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转变是势在必行。

一、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

学校的各专业教学大纲是学校各部门落实教育教学的根本,而实施性教学计划则是教务教学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在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中,课程的设置合理安排是实施性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在工艺美术相关课程的设置中,可参照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模式,例如德国模式或新加坡模式,以行动导向或任务驱动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中重基础教育,重视实训教学,淡化理论教学。以广告设计专业中《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把从单独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掌握每一种设计方法和技术到逐渐运用的过程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化成每一个教学任务模块,所涉及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运用分别逐个在实例中存在和展现,把从有因到有果转变为有果到有因。真正将以学生导向为中心导入到教学过程中,重视完成任务模块的量化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1.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引导地位

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惠州工程学校以学生品行教育目标――“六个学会”、“做七种人”来引导学生的价值发展,即学会自律、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发展;做一个尊父母讲孝义的人,做一个敬师长讲礼仪的人,做一个爱同学讲情义的人,做一个品行正讲诚信的人,做一个守法纪讲正气的人,做一个有理想讲奋斗的人,做一个体格健、讲奉献的人。通过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将单一的绘画、设计穿插到德育教学中,发挥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术人才主阵地作用,注重敬业精神教育,教育学生要有一种恭恭敬敬的态度,一定要要重视自己的工作。要具备责任感,具备主动的精神。在教学中加以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确立好学习和生活的方向,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踏实工作,乐业、勤业、精业,把自己造就成有用之才。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把职业教育的理念影响到学生的骨子里,甚至传播到就业单位用人的模式上,只有这样,才使得职业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2.加强主要设计课程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这就取决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引导和与学生思想的碰撞,取决于主要设计课程的老师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主要依靠专业课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结合现代工艺美术教学的特点以及工艺美术自身的特点,在工艺美术在中主要就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结合,比如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摆脱美术教学,就算是近些年来对学科的很多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是大部分的职业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一直是使用着美术学院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培养的。而且在以往的而教学中主要就是包括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几大部分。整体的教学中又是进行缺少弹性,理论与实践又不能一体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没能及时的起到作用的,甚至是反面的作用。所以,加强主要设计课程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已成必然。

3.加强实践课程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检验能力

实践在工艺美术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体的工艺美术的教学中要大量的运用,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与社会生活的练习,逐渐的形成了学生艺术创作的来源,也是设计艺术产品的直接载体,是设计艺术产品的基本属性。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驱动下,在我们的实践课程教学中,增加其检验能力,做好整个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工艺美术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在教学中的实践性。

总之,在现代的工艺美术教学方法转变中,通过德育导向,专业主导,实践检验的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从而突破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就业瓶颈,达到符合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上来。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2]李伟.《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页

[5]赵炬宇、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探索》,2006年第4期,第84页

[6]冯志.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试论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关联[J].时代教育,2008,6:54

[7]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2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而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是具有本民族的美学意趣、内容和形式,是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这些共同组成了我国灿烂多姿的中华工艺美术,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2、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概述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制造出来的艺术,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已不局限于手工艺,而是与机器工业,甚至与大工业相结合,把实用品艺术化,或艺术品实用化。它是因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少数民族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其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具体到一定的实物上,其作为物质产品,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工艺美术较早的出现并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3、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特点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并借鉴了其它资料,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工艺在服装上的表现就是服装类型多样。比如苗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特别是其银饰更是多样精巧,而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小花帽,更是体现了民族特色,也是非常美观和独特的艺术品。第二,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主要是指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某些物品能够对这个民族进行辨别,比如可以通过顶卡花辨别出毛南族,通过绣球可以辨别出壮族等等。第三,实用性很强。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作品主要是用来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很少是专门用来进行观赏的,体现了其很强的实用性。第四,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这里主要与少数民族的信仰有关,比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建筑、服装以及对色彩的运用上都能体现出宗教的强烈色彩。第五,表现工艺美术的材料多种多样。其材料不仅包括传统的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还包括竹、木、草、藤、树皮、麻等,甚至包括贝壳。

4、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现状

根据多年的实践,并借鉴其它资料,认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不断加快,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区也逐渐被非本民族的文化所包围,对于渴望新事物的年轻人来说,其选择更多,而且更愿意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这就使得一些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没有人继承,很多面临失传的危险。第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其对于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有着很强的认同感,特别是能够体现少数民族特有工艺美术品,有着很强的收藏兴趣,从这一点可以明白,发展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对于活跃经济,创造价值,特别是保持我国工艺美术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在以前相对封闭的农业社会中,各个少数民族一般均保持着本民族的服装及相应的装饰,但是随着社会交融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特有的东西也逐渐淹没在工业社会中,而部分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也并没有保持本民族的独有的东西,而是采用将多个少数民族独有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丢失掉了少数民族应该特有的工艺美术。第四,宗教的作用逐渐淡薄。在以前,宗教对于少数民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文化的不断融合,宗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指导作用逐渐弱化,一些利用宗教来体现的工艺美术也逐渐的淡出少数民族的生活。

5、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并借鉴了其它资料,认为要发扬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国家层面上拿出保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相关政策,在人力、资源给予倾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第二,扶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创建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强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院的建设,促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大型企业设立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术中心和研究院所,支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创作工作室,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设计方法,采用环保新技术、新材料,集中力量突破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和瓶颈。第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作用。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的评选和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鼓励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家庭传承或带徒传艺,拯救和振兴濒临失传、艺术价值较高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艺和品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年龄6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给予享受二级保健待遇,其费用列入财政“两费”统筹管理。第四,加大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宣传,让大家了解它的价值所在,也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真正的民族工艺美术。第五,加强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区域建设。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和地域集群效应,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区。第六,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与现代旅游产业的结合。引导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创新思路,以旅游景点特色文化为主题,以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为基调,开发和生产有地方特色、主题鲜明、适销对路、能代表旅游形象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鉴赏、体验、消费纳入旅游内容,积极培育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各种类的旅游点;积极设立大型少数民族工艺品购物中心或一条街,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在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中的比重。第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资助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产生的费用,通过“自愿登记,政府买单”的形式,提高登记或注册的积极性。建立由公安、工商、专利、版权、文化、司法等部门组成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加大对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发展。

4、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工艺美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及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措施,表达了观点和见解,相信,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必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艺文化》柳宗锐等,广西大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品;创作;创新思维

随着工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传统工艺美术品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符合市场需求。想要使传统工艺美术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传统工艺美术品进行优化创新,从而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长久发展。

1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手工作品,也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物质材料、工艺技术所进行的人工造物以及相应的制作工艺和手法的总称[1]。传统工艺美术是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化素养和民族特色的体现。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征:

1.1传统工艺美术的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在蕴含的各种因素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传统艺术美术工作者对“和”与“宜”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使外观形态与精神内涵、实用性和美学性、材质工艺和意境营造的和谐统一得以实现。

1.2传统工艺美术的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更重视伦理道德上的感化,因此,工艺美术品使用过程的感官愉悦以及审美需求也需要在伦理道德规范下得到双重满足。由于这种伦理道德要求已经深入每个工艺美术工作的骨髓,使中国传统工艺产品含有不同特点、寓意,通过体量、造型、纹饰、色彩都象征性的表现伦理道德规范,这也导致宫廷或者文人的工艺美术更多追求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象征性表现,使得工艺美术品的物用功效受到较大损害。而民间工艺美术多数都是生产者以自身功利为根本进行设计,更具有活力与物用价值。

1.3工巧灵动性

中国传统美术重视工艺加工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掌握工艺美术中蕴含天然去雕饰的工巧性,以及精工细作的工巧性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工巧追求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审美理想境界。与此同时,传统工艺美术的思想是心物合一,传统工艺美术品造型和装饰也通过S形的结构范式将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充分体现,使传统工艺美术品在规范工整的基础上,显示出无限的变化和空灵活跃之美。

2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技艺传承,富含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民族特色,也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门类包括冶炼、烧造、编扎、木工、织染、雕刻等多种形式,每种工艺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烧造工艺包括玻璃器具、陶瓷制品;织染工艺包括刺绣、印染、织锦和地毯等多种门类,织染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普及度最高;雕刻工艺是通过对牙、石、玉、骨、竹等材料进行雕刻的工艺;木作工艺则是指传统手工家具的打造。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大多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过去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销往国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也是只是领导层面当做礼品而已,在改革开放以后,工艺美术有了属于自己独立于其他文化的社会地位,过去工艺美术只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艺美术也拥有了巨大市场发展空间,不仅形成了高中低档三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体系,同时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今工艺美术品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不仅高、中、低市场具有相应的工艺美术品,综合艺术品市场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会更加繁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带动,也需要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人才队伍,提升工艺美术的创意性、创新性,通过对原材料的巧妙应用,实现能源的节约的同时,使原材料的艺术价值充分发挥。现今,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是现今工艺美术的创意创作的一面鲜明旗帜,也是引导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主流人群,但是相比老艺术家引领而言,我国中青年力量储备虽然名气较低,但是也在用属于他们的思维、理念探索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主流,同时工艺美术专业人才也在不断涌入到传统工艺美术市场,成为探索传统工艺美术的又一批生力军,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动力。

3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建议

3.1要以千家万户的需求为主攻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购买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这也使得现今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必须从远离人们的思想中走出来,接近人们的生活,寻找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从而使传统工艺品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人们所喜爱,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例如,陶瓷的首饰、青花瓷样式的书签等更贴近于人们生活的传统工艺品,在保留原有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传统工艺品的实用性,这种有机结合不仅需要在形式上也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

3.2要从缺陷上寻找突破,搞好艺术品创新

构思是传统工艺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设计与市场结合的最重要的想法和意见。想要使传统工艺品得到市场的认可,首先就需要寻找传统工艺品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完善,通过解决传统工艺品在装饰、造型、功能创新中存在的劣势与不足。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找不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每个产品设计想法在最初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结合市场的发展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产品在最后上市销售的过程中就无法真正抓住人们的购买心思,造成产品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学会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吹毛求疵”,其次通过意见调查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使最后设计出的产品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3.3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上下功夫

每个艺术流派都有属于自身的特色和风格,想要谋求发展最为有效就是将多家的艺术精华融为一体,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提炼,使最后所形成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陶瓷作品在市场上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就是将纂刻、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并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现今社会中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创新就需要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刺绣、插花等寻求创新的灵感,将设计思路拓宽,形成新的设计思路。

3.4要在立足内涵,在提高魅力中寻找课题

在传统工艺美术品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的设计,使所设计的产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例如,现今生活中日用陶的种类较多,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今陶瓷工艺品生产设计师研究的主要问题,因为每个地方陶土都有较大的不同,例如宜兴的陶土都含有着色氧化物,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制品的色泽上下功夫,使产品外观更具现代风格,通过外观造型的精细设计,从而使陶土制品可以与瓷器相比肩。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精美设计是直接决定产品在市场的初始地位,而其设计内涵是决定产品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首要工作就是将创作思路拓宽,这不仅需要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需求,也是时展的必然选择,想要使传统工艺美术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产品设计人员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设计,同时将每一个设计的产品都进行不断的修正,从而使所设计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符合时展的要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6-0079-02

一、点燃热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对于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教师可用新颖有趣的知识吸引他们;对于特别贪玩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带领他们玩,然后引导他们将对玩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对于特别沉迷于手机微信的学生,教师可先利用微信中的“红包”等功能,将其吸引到利用微信群所构建的虚拟学习团队中来,然后再借助团队的力量带领其共同进步。

其次,以专业特色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平面设计”课教学伊始,以本专业的概况和趣闻轶事为吸引学生的先导内容。笔者认为,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并对其产生兴趣尤为关键。为了防止学生盲目选择本专业,我们在新生入学前的专业介绍中已做了讲解,包括介绍课程概况、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就业岗位、师资力量等,着重介绍学好该专业的必备条件,力求让家长和学生能在了解专业的情况下慎重地做出选择。在新生入学后,我们会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比如:请历届毕业生代表介绍学好专业的经验与心得;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设计师的实际具体工作),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更新理念。培育学生专业意识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工艺美术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是顺应形势的必然要求。工艺美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要摸准时代的脉搏。为顺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创新美术设计理念、培养适合产业需要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在工艺美术类专业实施教学改革,首先要基于新的形势和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所需的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专业课程。同时要融入美学、德育、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以企业化、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为标准评价教学成果,构建以综合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教育为基础、专业技能课程为核心的“全息递进式”课程体系。该课程模式中,专业课程被分成几个模块,分别为“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平面设计”和“能力拓展”。各个模块同时展开教学,而课程模块内容的深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递进。

比如,在“平面设计”模块中有一项任务是为可口可乐做广告海报,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商品照片进行设计,且不主张用其他现成的位图图片来进行创作。采用“全息递进式”课程模式以后,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平行课程为设计服务的功能,有效地将基础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比如一年级的一位学生灵活地运用了“设计基础”课的知识技能,运用线的构成与企业标准色的搭配,通过错开的方式体现可乐瓶的造型,再现主题,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中完美体现,其艺术欣赏价值也高于一般的海报设计。而这都有赖于形态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等综合知识基础和能力。

除了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今,教育信息化为实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的教学提供了可能,“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和“翻转课堂”等都是值得职业教育课堂去实践和探索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些特点正与艺术教育的诉求相吻合。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灵感,更需变革僵化死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能充分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

三、培育灵感。提升学生创意能力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史课程;有效性

美术史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览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历程,了解著名的美术家及其创作的经典作品,并领悟作品蕴藏的深刻内涵,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新时代,高校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方式亟待更新,教师要明确美术史课程教学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让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凸显。

一、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点

在开展美术史课程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明确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等。时间是美术史课程教学的主线,教师可以深入剖析美术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以此让学生了解这一时间节点内发生的背景故事。如,20世纪前叶是欧洲现代主义美术流行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讲解这一时期的美术史时,应当将重心置于当时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发展对美术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详尽的剖析,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地点在世界美术发展进程中是关键的区分标志。如,一提到文艺复兴人们便能够想到意大利,一提到毕加索人们便能够想到西班牙,等等。而当摒弃了国家之分之后,地点又可指代某一城市或者某一区域,如《清明上河图》之于开封、《千里江山图》之于江南。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造就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教师在介绍艺术家及其作品时,应该分析艺术家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独特的性格,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一位艺术家,进而为后续了解他们的创作心理、艺术风格奠定基础。在美术史中,艺术作品是重要的组成要素,不论是分析艺术家本身还是其背后的艺术流派,都离不开艺术作品的支撑,这也是呈现艺术风格的直接载体。在开展美术史教学时,教师应当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特征,并且对其内在价值与意义加以考量,从而让学生能够收获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进而有效掌握美术发展史中的关键知识点。艺术风格指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表达出的一种特征,不同的艺术家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语言形式、创作内容和体裁[1]。人们往往能够通过艺术作品展示出的艺术风格,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进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教师在开展美术史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不同艺术流派的实际发展方向,能够摸清美术发展的脉络,进而清晰地认识到美术史的整体情况,这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大有裨益。

二、元素融入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策略

1.调整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主题

美术史课程内容复杂且范围较广。根据国别分类,美术史教学内容包含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根据时间跨度分类,美术史教学内容则涵盖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的所有阶段的美术形式。因此,教师要想让美术史课程教学具备更强的有效性,就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调整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部分高校的美术专业并未配置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学习美术史课程,因此,教师应当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掌握美术史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的美术作品以及美术现象的传播等方面[2]。如,教师在教授中国宋代美术史时,不仅能够选择宋代画家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赏析,而且可以选择宋代的瓷器让学生深入了解。瓷器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宋代瓷器发展到巅峰,出现了诸多经典瓷器。这些瓷器蕴含着我国古人无穷的智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瓷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挖掘重点元素,契合学生喜好

高校美术教师要想增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找到美术史课程教学和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契合点,提炼出美术史中具备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美术的深层次内涵。如,在教授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秦朝兵马俑、夏商周青铜器、唐三彩等艺术作品,让学生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具有人性化设计元素、绿色设计元素、科学设计元素、系统化设计元素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汉代长信宫灯便是绿色设计的典型例子,其设计原理和当代虹管灯的设计原理大致相同。宫灯产生的烟雾能够通过青铜制作的手袖进入宫女体内,进而实现吸收烟雾、环保节能的目的。理解了这样的设计方式,学生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契合了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基本天性。

3.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要想让高校美术史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增强,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开展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选择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育方式。如,在教授工艺美术史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让课堂教学更为形象生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不同工艺美术作品蕴含的独特价值。如,考古人员为发掘古代文物而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的敬业精神,就值得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课堂可以具备较强的生动性、感染力,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主动地传承与创新优秀文化,高校美术史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有所增强[3]。第二,教师在开展高校美术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优化课堂作业的设置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能力大致相同。教师将美术史的相关知识内容以不同课题的形式分配给不同小组,并引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部分学生负责查阅相关资料,部分学生负责设计总体学习计划,部分学生负责有效整合和分析资料,部分学生负责制作和演示课件等。当学生完成自身的任务之后,教师便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作业展示给全班学生,并且不限定学生的展示形式。这样的作业设置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彰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合实际情况,创新考核方式

要想增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应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考核方式。教师应在日常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完成现场评价,并且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占比。同时,教师也可适当改革美术史课程的期末考试形式。教师可以将美术史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试题,并让学生采取答辩的方式完成考核。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美术史课程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及时、合理地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

5.做好课后记录,完成课程反思

高校美术教师在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之后应当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分析教学过程的优缺点,以便于有效调整之后的课程。针对部分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及时分析这类方式的优缺点,详细记录有效的教学案例,根据其不同的主题完成分类,以便于后期查漏补缺、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当根据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析本堂课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对比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并且在之后的美术史课程教学之中灵活应用[4]。教师也可以整合美术史课程的相关题目,并编制成相应的试题库,为灵活布置课后作业奠定基础。

6.提升教师水平,把握应用程度

采取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美术史教学的有效性,但部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如,部分美术教师在美术史知识储备方面有所欠缺,难以有效把握不同美术史课程教学的应用程度等。要想有效解决这类问题,高校相关领导就需要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参加美术史理论方面的培训,拓宽美术教师的知识面,使美术教师认识到美术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5]。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相应的教学研讨交流会议,让教师探讨不同教学内容的心得和经验。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史课程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美术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合理的措施增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之,美术史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董博芳.跨学科视野下高校美术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3):26-27.

[2]单林梦,刘卉.从人文素养的培养谈美术学师范专业的美术史教学[J].大众文艺,2020(2):234-235.

[3]孔庆坚.基于美术教改的基础变形学研究——雕塑基础变形教学初探[J].美术大观,2019(1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