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保护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的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文化的保护

篇1

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梁漱溟认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乡村建设理论》,2006)。乡村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存在的许多合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乡村生产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罗建河、韩迎春,2007)。乡村传统文化氛围对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在我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节庆、禁忌、游艺、歌舞以及民间口头文学等都能通过榜样、言教和舆论等方式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另外,对祖先的崇拜等仪式也会对人的人伦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也使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碎片化趋势,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与文化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当我国乡村同时面对传统文化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将难以实现。因此,延缓乡村的解体,倡导眷恋乡土、重视亲情、恪守乡规民约、勤俭质朴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于当下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我国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区分不同层面的保护,至少应在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开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是乡村社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总汇,影响和支配着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非物质形态的(比如,乡规民约、民间故事与传说、乡村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乡土农事活动等),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土服饰等)。在非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又分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思想层面包括: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乡规民约、宗族组织与文化、孝文化、民歌与民谣、民间故事与传说等;行为层面包括:农耕方式、乡土农事活动、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传统节庆活动等。在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包括:乡村自然风貌、乡村传统聚落、乡村历史建筑、不同地域的传统乡村服饰和民族服饰等。

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3.1寻求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出于满足生存之需,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济价值逐渐展示出来,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之间维系一种互促关系就成为可能。从生态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挖掘这些智慧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之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促关系,能实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与传承中促进发展。

3.2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吸收国内不同地域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规律、利益平衡杠杆、有效发展路径和政府承担的角色以及干预的手段等,归纳总结出保护与传承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具体可以通过选择典型乡村开展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模式,以促进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3.3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在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多重目标构建多重机制,并进一步确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具体政府建议。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破碎化和主体性逐渐消失的现状,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建机制;针对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以维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为目标,要构建以乡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会逐渐被周边村镇效仿并分享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地域共享机制;针对政府在引导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构建政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4提出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建议

篇2

摘 要 乡土文化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科学知识拥有同样被重视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正在加速失传。本文阐述了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及其利用价值,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失传的原因,指出了保护乡土文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新农村 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陈庆德在其《经济人类学》中提出,“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蕴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物质文化,它表现为人类特定的、具有历史差异性的生存技能,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以及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和组织。它构成了整体文化的基础。其次是精神文化,它包容了人类一切具有主观意义的行为,而造就出千差万别的个体自我实现的成果。而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一个价值共意,从而为人类社会活动发挥着一种基本的历史导向。最后是制度文化,它把社会价值共意的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为人类社会行为的合理性价值判断,提供了一套强制执行的机制。

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日常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因如此,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本文所提到的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乡土文化因其一系列特质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区别,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难以被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有:

乡土性。曾在《乡土本色》一文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正是在广大的乡土社会中存续的知识,它与土地相联,主要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

地方性。乡土文化并不必然具有全国、世界的意义,因为它很少阐释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它所指向的只是地方性的自然知识、物质生产、交换方式、思维模式、生活状态等。

合理性。正是由于乡土文化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而形成的,因而具有合理性。它是乡土社会存续的策略、内在逻辑和实践理性,因而才会一代一代得以实践与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传

乡土文化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科学知识拥有同样被重视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正在加速失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乡土知识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大多缺乏文本记录,因而乡土知识在社区成员间失传难以避免,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其次,乡土知识与现代知识一样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其与宗教、信仰甚至迷信的互渗,又表现出一种非合理性;再次,乡土文化在应对社区问题时显示了较高的价值,但乡土社会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乡土社区不再是传统社区,社区问题也不全是传统问题。乡土知识在应对新问题时日益力不从心,而现代科学知识却能应付自如。因而,社区年轻一代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慢慢疏远了乡土文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地方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地方领导由于看不到文化建设为他们带来的政绩和利益,而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还有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深刻领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义,曲解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意,没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本地区独特而又有价值的乡土文化进行保护,而是一味盲目跟风,将其摒弃。

三、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乡土知识根源于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利用到实践中,这使得它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

1.生态保护

中国不同的乡土社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创造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知识。这些知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由于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与认识,在生态制衡上有着很多有效的乡土措施。例如,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爱护草原犹如爱护自己的孩子,时刻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牧民们放养的牛马羊数目从来不会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在合适的季节,他们也会捕猎狼,但也不会过度捕猎,因为他们明白没有了狼,草原上的羊和马就会越来越多,从而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草原退化,使得他们没有了栖身之地。与中原汉人不同,在牧民们眼中,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敌我的矛盾,因为草原上的每一物都是草原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可以缺失的。这种带有信仰色彩的乡土文化,虽然在生态保护方面不是万能的,但它至少可以弥补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现有技术、经济、法律或行政手段的不足。

2.医疗保健

乡土知识在医药学方面也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乡土社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关于生命病理、生物药用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大量独特的关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土方、秘方和民间疗法等。这些基于特殊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乡土医药知识,千百年来一直在乡土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积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西方医学知识的传统医药知识。例如,蒙古族的传统蒙医药。蒙古族牧民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因而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温泉、矿泉、矿物等广泛接触,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植、矿物,并将之反复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蒙药学的基础。在诊治疾病中,蒙药用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适应广大牧民生活和劳动特点,为草原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今天为止,炙疗、外伤治疗与正骨、正脑术及饮食疗法、民间用药等蒙医药仍然受到大众推崇。

3.特色农产品开发

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禀赋不同而具有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要发展特色农业,就需要在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农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不仅要包括现代农业科技,更要涵盖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的精髓。以我国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29度和东经97~106度,北回归线横贯云南南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云南多样性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周期长的甘蔗,喜云雾及酸性沙壤土的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橡胶、药材、花卉等,都是云南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

4.旅游业发展

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乡土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最具竞争力的资源。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近年来“农家乐”这种新兴旅游休闲形式正逐渐走进更多城市人的视野。“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的热烈欢迎。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因其特殊的利用价值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该受到保护。然而乡土文化又是一种观念性的文化,对它的保护要比对物质文化的保护困难得多。一种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保护方法莫过于社区内的传承性保护。传承性保护意在动员社区参与,使社区成员保持对乡土文化的记忆、认同和保护的热情。这种“内源式”的保护方式无疑比任何“干预式”保护更为理想,也更为科学。因为任何干预都是外在的,对农村社区只能起到辅作用,而要想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动力只能是来自社区内部,即来自社区的人口――农民。如果把新农民定位在拥有特定乡土知识和现代技能,有着自我发展能力的群体,那么农民自然就成为了乡村的再造者。而这样的内源式发展也最终会使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

篇3

一、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良性互动

1 有利于提供动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如香格里拉的霞给村的民族生态旅游,通过游客对民族村寨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的认同,使村民认识到本地区文化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找到了乡村旅游的经济动力和社会动力。又如丽江三元村把有形与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发展旅游业后,既可补偿丽江古镇东巴文化流失的短缺,又使优秀的东巴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恢复和适应民族身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支持。

2 有利于恢复失落的乡村传统文化。实践表明,一些正在逐步衰退的乡村传统文化通过旅游业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并获得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如近年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一些典型的民族村寨刻意保留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并把当地的特色文化向外来游客展示。不但改善了当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而且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为发展乡村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吸引了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而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这种旅游文化发展模式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使传统的乡村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城市游客所代表的城市文化为当地村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乡村文化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与繁荣。

(二)负面影响

1 加速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同化。文化的差异性是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城市游客把强势城市文化渗透到弱势乡村文化,导致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逐渐消失,并使乡村弱势文化被城市强势文化同化,必然会造成乡村旅游景观城市化、乡村民风道德变质和乡村传统文化失真乃至流失等,乡村旅游很快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吸引。

2 乡村传统文化会被扭曲与失真。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把乡村风俗民情庸俗化,造成乡村传统文化扭曲失真,使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减,从而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旅游活动中民俗文化的表演倾向是把传统文化习俗和庆典变成纯粹的商业活动,从而使这些文化习俗对村民自身失去意义,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乡村村民生活秩序被破坏。乡村旅游发展不当会破坏村民生活秩序。若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规划,无序盲目,就会破坏乡村本身特有的宁静和闲适,侵害村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乡村内部的不平等,破坏村民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关系;有时还会出现游客不尊重当地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对一些民俗进行不礼貌评价等现象影响民族团结。

二、建立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实现乡村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首先,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只有提供真实的本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其次,适度商业化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但要防止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应保持旅游产品的本地化和乡村性。再次,提高乡村游客的满意度,可以规避乡村旅游开发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建立适当的乡村旅游质量控制机构来控制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的质量。

(二)营造整体的乡村文化氛围

营造乡村文化环境的整体氛围,就是把乡村每个文化元素组成相互联系的其同体。实践证明,游客热衷于乡村旅游并非是偏爱单一的某一文化要素,而是希望享受乡村文化整体氛围。因此,需要通过保持并营造田园景观、保留和恢复乡村建筑、突出乡村农耕文化和基础设施的乡土气息、开发乡村饮食文化、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等手段来烘托乡村文化的整体氛围。同时当地政府一定要培养和强化乡村村民优良的民风,提高他们的知识、修养等文明素质,防止乡间淳朴民风的遗失,这也是构成乡村文化环境整体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正确处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

要防止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努力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弱势乡村文化有被强势城市文化同化的可能,是由于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足,从而妄自菲薄、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城市文化造成的。这就需要旅游当地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城市居民热衷于乡村旅游的原因是对乡村文化整体氛围的享受,要更好地保护乡村文化的纯真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主动改善乡村文化的落后成分来吸收城市文化中的精华,使两者兼容并蓄满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

(四)因地制宜搞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深刻理解乡村旅游的本质,提高对所拥有资源的认知度,结合自身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地的品牌形象,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竞争力;在贫困山区开发乡村旅游时,为了减少乡村旅游业的脆弱性,降低风险,要对现有的农事、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等进行加工和改造,实现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致富的目的。在经济发达的乡村,可以对乡村事务进行全方位现代化改造,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各个构成元素组合起来,形成集娱乐、教育、知识、参与于一体的开发模式来满足新时期游客的需求。

篇4

吴东亮,男,博士后,副教授。长期从事旅游规划与数字景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对乡村旅游和数字规划在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应用有探索性的研究。同时,也从事度假村的管理与运营的教学工作。从2009年至今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现代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从事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研究。

1、近年来,生态旅游盛行,乡村文化进一步被大家所关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乡村文化游?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范围内,通过组织与规划,利用乡村环境,农林牧渔生产、民俗节庆、民俗风情、农村文化、村落古镇、农家生活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

十二五期间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基本形式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农家乐”、“渔家乐”、“乡村酒店”等都属于乡村旅游范畴。而乡村旅游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游客享受自然,体验农村生活和地方文化,以及低碳出行、生态环保。

乡村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旅游,它源于乡村特有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相对于城市而言,它是一种差异性文化,使得游客在这种差异性驱动下,产生出游的动机。这种成因我们通常叫差异性原理。乡村体验反映在各种乡村元素中,它涵盖邻里关系、村落风貌、风水地形、风物习俗、民众言行、饮食起居各个方面。开发、保护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乡村文化空间,保护一个活的文化肌体。

2、为什么乡村独有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生活在人造环境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压抑问题越来越突显。人们渴望接近自然,向往乡村。这就为乡村旅游带来了繁荣发展的市场。其中具有乡村代表性的土特产、手工艺品成为旅游者的新宠。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推动了乡村旅游商品的发展。

田园景色和浓重的乡村文化氛围决定着该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乡村文化内涵来源于游客对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近期,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培植地方文化,如民俗表演、婚庆和赶庙会等。可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是旅游借助文化搭台,以达到丰富自身的目的。从理论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使文化失去了它原有的真实性。

乡村文化是一种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是乡村广大劳动人民通过生活世代积累而形成的,如农耕文化。后来通过旅游的方式,乡村文化才被传播和交流。所以,乡村文化的本质是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乡村文化不要刻意挖掘,要顺其自然,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反之,旅游的本质是游客通过旅游而增长见识,放松心身、娱乐康体、体验文化的一种过程。只有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的保护和促进旅游的发展。

3、乡村旅游如何反应文化的内涵?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原有的乡村文化7如何反映乡村文化的真实性7有人提出,乡村旅游是无景点的旅游。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乡村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强调的是乡村环境和乡村文化,过分的人为造景和开发都偏离了乡村旅游的初衷。一个偏僻而人民生活安祥的地方,一个具有浓重地方文化氛围的村庄,才是旅游者所向往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在国内出现了一些为旅游而商业化的文化现象,如为旅游建造的巨大塑像、景区的观光电梯等,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旅游商业行为,不能和原生态的文化本身联系在一起。随着旅游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些东西可能也会脱去它文化的外衣。

北京密云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渔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密云水库的鱼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大品牌。依托水库资源与渔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密云政府每年都举办“鱼王”美食节,美食节庆典非常隆重,邀请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评出前三名鱼王,并有歌舞表演,鱼王竞拍多项内容。竞拍所得的钱全部捐献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作为保护潮河和白河的源头经费和支持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经费。这样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也推动了环保、教育事业发展,还起到了文化宣传作用,提高了当地人们的文化品位,可谓一举多得。

4、在乡村景区独有文化建设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乡村旅游最迫切解决的环节就是管理。中国乡村旅游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相应的标准和服务规范正在完善。在当前的环境中,旅游经营者需要提升自身形象,提高服务意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利用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营造乡村文化氛围。

篇5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 大激店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特色,传承保护也没有一贯模式可循。如何结合当地情况,把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设成“美丽乡村”;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我们研究。

一、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河北省的落地

一些传统村落和魍趁窬釉獾狡苹瞪踔料失,如何保护它迫在眉睫。《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准,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改变了以往美丽乡村建设从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标准。2017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雄安新区的设立,也给我们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做好符合京津冀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我们得出要以“留得住太行山,记得住燕赵情”,作为河北省内落地实施的规划方案研究的目标。

根据《2016年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我们认为首先要积极整合河北省乡村建设项目资源,发挥各方力量,突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其次关键之处还是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实施指导意见,完善支持配套政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开展,整体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再次,通过挖掘太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概念提升、科技参与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河北省古村落特点和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文化产业形态。第四,发展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河北省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二、以保定大激店为例看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调性提升

以大激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案为例,研究河北省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和实施落地,提出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内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经验的推广和学习,推动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古村落现状概况分析了解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沿革、交通状况、用地现状、历史概况、古街巷现状、建筑现状、水系现状。以保定大激店村为例,经过调研分析、实践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村内中心街功能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局限,缺乏吸引力;二、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不完善;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欠完善,居住生活品质尚需再提升;四、大激店村的交通;五、历史建筑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六、管理水平上存在问题。虽然部分遗址已得到重视和原貌回复,现有古建筑也得到了保护,但缺少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历史与现实产生剧烈碰撞,保持环境的完整统一面临时间加空间的双重矛盾。新建建筑往往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短期效益和片面强调现代人生活、生产所需而建。严重影响大激店村的总体文化形象和长远利益。

(二)通过发展前景分析制定保护与更新对策。隶属保定竞秀区江城乡的大激店村是中国北方古村落、保定传统村落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与典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先进村”等。发展前景总结如下:一、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二、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三、城镇建设出现新面貌。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从而得出以下对策分析:一、发展策略是保护与更新开发并重。二、保护文物建筑和优秀的近代建筑,应赋予新的使用功能。三、发掘与梳理村庄空间形态与肌理特征,建立生动有序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和沿河景观系统,提高大激店村的环境品质,突出大激店村的形象个性,增强村庄活动与吸引力。四、新建筑注重其布局、尺度、形态上与保护建筑及街区空间的风貌的良好协调关系。五、注重居住环境与沿街商业建筑及大激店古村落形象的营造。

(三)通过设计理念挖掘保障文化调性的提升。从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旅游乡村。需要从制定规划原则开始,合理继承历史上形成的特色道路系统和建筑院落的空间格局,协调现代生活与传统风貌保护的矛盾,并尝试在改造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风格。作为保定市传统村落风貌风俗的保护与开发,大激店村是重点建设的村落之一,也是太行山区古村落的代表。在提炼大激店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与自然环境空间的保护,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确定规划范围,从而制定规划目标为:保定市城区西部生活的家园、旅游的胜地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将遵循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严格服从规范,注重景观效果。延续其历史文脉,做到建筑风格的活态传承,形成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的北方水乡古村落。以人为本,创造健康、完善的“人居环境”。

发展保护京津冀地区的传统村落,建设“美丽乡村”,“走出去,引进来”向来是发展的良药。将中国特有的传统的东方元素展现在世界舞台,传统需要发展,需要和世界接轨。目前为止,两届保定大激店音乐节成功举办,让保定在世界发声,让世界听到了保定的声音。此外,大激店匠人谷项目、艺术家院落的筹建、各种文化节艺术节的举办都为大激店文化城的美丽乡村建设增砖添瓦。保定市大激店近郊村落文化的提升与改造在河北省内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何东升.延边党校学报. 2015(06)

篇6

关键词:乡村传统园艺产品 保护 传承 措施

我国乡村传统园艺产品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从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发展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从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功能向现代种植理念、多功能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取决于人们对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我国主要的乡村传统园艺产品发展的总结分析,提出以下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

一、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措施

1.保护种质资源,注重良种繁育在保护种质资源方面,我国共有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38000份。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建立种质资源收集机制,制定具体计划,长期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同时对濒危种质进行统计,开展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的研究,建立种质资源的数据库;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提出对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实行优先保护;对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技术深入研究,使其成为栽植保存的有效方法;开展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组培等研发与应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国家级和省级、市、县级乡村传统园艺产品保护名录体系。以砀山梨种质资源保护为例,砀山县成立了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建立了“中国·砀山梨种质资源圃”。集中采集了鹅黄、鸡爪黄、特早酥等近20个品种,嫁接在位于砀山县园艺场部北面的“中国·砀山梨种质资源圃”内。砀山酥梨的起源、演变、传播、发展离不开这些品种,它们是砀山酥梨发展的见证,也是砀山酥梨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保护这样一批地方梨品种种质资源,不使其因人为原因而流失、消亡,其实就是在保护砀山酥梨的种质资源。

2.种植园建设与管理加强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是乡村传统园艺产品保护的前提,只有搞好种植园建设与管理才能保护乡村传统园艺产品持续健康发展。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主要是保护基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技术、自然灾害防御技术。从我国园艺产品发展的现状看,部分地区如信阳市卜塔集镇的花木种植、漯河市蔬菜种植、砀山梨种植均开展了基地环境保护和生态种植,部分地方还对相关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自然灾害防御技术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将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作为发展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重要支撑条件,有利于园艺产品的生产和发展。

3.实行组织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生产经营组织化与产业化。发挥乡村传统果树园艺产品种植优势实行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传统蔬菜实行市场化运作,延伸乡村传统观赏园艺产品种植、加工的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开展综合利用引进和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精深加工,并开展综合利用。以砀山县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例,砀山县充分发挥水果品牌优势,利用废弃的果树枝条发展食用菌产业,创造了具有砀山特色的新型主导产业,延长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达到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县18个乡镇有10个乡镇发展了不同类型的食用菌,主要有金针菇、平菇、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双鲍菇、香菇等10多个品种,全县食用菌年产量达1000多万kg,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

二、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传承方法

1.挖掘文化内涵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发展和延续离不开园艺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洛阳牡丹为例,洛阳市将牡丹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着历史文化的挖掘,建设与牡丹相关的主题文化公园、编创与牡丹相关的文艺节目、编写洛阳牡丹文化内涵的书籍、举办牡丹产业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文化的挖掘使洛阳市素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促进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使牡丹花卉园艺产品得以繁荣发展。

2.多功能发展由法国率先提出并日益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青睐的多功能农业,同传统的产品生产性农业比较,从内涵到结构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多功能农业的目的和发展目标除生产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必须能够在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维系生态平衡和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另外,多功能农业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支持农业增长与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造成一种有利于农业增长与发展的文化氛围。多功能农业是当代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乡村传统园艺产品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发展多功能园艺,从而在多功能发展中保护和传承园艺产品。

3.创造品牌。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生产、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深加工、拓展市场,实现产业化开发,而且需要实现产品的品牌化。目前,我国乡村传统园艺产品已经逐步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以河南漯河市龙云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通过产品品牌化发展,建立了生产标准化、产品多样化的模式,使龙云无公害蔬菜品牌叫响全国。品牌化建设带动周围5万农户,使农户每年可增收3500元,同时使我国传统的蔬菜种植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促进乡村传统蔬菜园艺产品持续发展。

4.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普及到农村千家万户,进入寻常百姓家。传统园艺产品的发展、保护与传承必须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步伐。因此,要加强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以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和产品,促进乡村传统园艺产品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从种植历史上看,我国的乡村传统园艺产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在历史的交替变换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保护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稳步发展,传承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农耕文化,挖掘其文化内涵是园艺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海南;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建议

20世纪90年代末,海南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从早期开始零星的一些以自然生态风光和农村生活体验为主的旅游产品,如海口的绿枫农庄、澄迈万嘉果园、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的渔家乐等,到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活动,这标志着海南乡村旅游开始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至2007年为止,全省已有6个市县、30余个村庄开展乡村游。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使得海南乡村旅游由点到片、有片到线地逐步发展。

总体来看,海南乡村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乡村旅游的规模不大、热点不多、种类不全、层次不高、产业地位不明。还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政府引导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明确

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广,如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社区的改造、旅游业发展、保护等部门和内容,这些都需要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从当前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的利益纠纷事例中看到,政府宏观管理力度不够,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为政,问题协调方面没有相互配合、相互推诿。由于政府的角色不到位,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无序状态。

2、认识不到位,盲目开发、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

表现在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的分析和调查分析不够,乡村旅游区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无法实现有效整合。许多经营者既不做市场调查,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把乡村旅游简单地与渔家乐或农家乐等同起来,简单利用现有农田、果园、养殖场等资源发展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思路单一化。

3、配套设施不齐全,功能单一

配套设施不齐全依然是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一大问题。虽然部分文明生态村做到了村内道路硬化,但通往交通主干道的道路却未能硬化,一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缺乏必要的标示,可进入性差;客房、餐厅等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难以让人接受,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

4、经营管理不规范,旅游服务水平低

乡村旅游的部分经营者和服务人员是本地乡村居民,从业人员自由散漫,素质相对较差,部分乡村居民从业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此外,海南教育比较滞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通话水平、服务技能不高,旅游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水平。

5、旅游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文化脆弱

随着游客以及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进入,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在日益下降。盲目的建设,不合理的开发,游客的任意践踏和采摘等在一定程度上给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造成破坏,旅游垃圾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破坏了环境卫生。经营者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人为地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商业性加工扭曲了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二、海南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1、政府主导,多方支持

为使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给予政策和财力上的支持。同时加强多方渠道筹资,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银行贷款为铺的资金筹集方式,促使农村旅游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各级职能政府要明确责任,相互协调,研究并制定旅游管理制度,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环境卫生、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等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

2、规划到位,合理布局

发展乡村旅游,应做到规划先行,杜绝盲目开发,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异同,以及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差异,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个性,保护旅游镇、村原有风貌和乡村生态文化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旅游业在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农业生产容量、居民日常生活环境容量范围内可持续发展。

3、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应重点体现“真味”、“原味”,开发乡村旅游项目要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在规划设计中,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依据各地资源优势,挖掘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充分调动游客的感观,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要着重于充分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性。开办海南乡村旅游网站,设置自助游、自驾游服务栏目,实现游客与景点随机互动。

4、建好配套设施,改善旅游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对旅游村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加大旅游村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加大旅游村镇改水改厕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改善旅游村内公共厕所卫生状况,完善景区指示牌等。实现配套设施现代化,开通有限电视、农村宽带网、卫生服务站等。加强原生态植被的保护,按照景观标准改造农房,保留农村景观生态化。加快交通便利化,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运营的方式,开通海口、三亚等城市直达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公交路线。

5、规范接待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要出台统一的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统一标准,逐步健全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邀请相关部门和旅游院校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分层次、分岗位学习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倡导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营造让游客舒心的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加强对各地乡村旅游理念的宣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一些类似于导游人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当地人,适当推广学习一些简单普通话、外语,提高接待档次,吸引国外游客。

篇8

一、研究背景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基本要求。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和马边、峨边、北川三个自治县,有人口578.6万人,约占四川省人口总数的7%,地域面积约30.12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3%,这里居住着彝、藏、羌、苗、回、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比例为55.15%。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列全国民族八省(区)第五位,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些地区多分布在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差的边远地区。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山区仍然很贫穷落后,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扶贫与致富是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四川省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工作难点和重点。

乡村经济是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发展机遇,四川省正在大力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开始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旅游业发展振兴计划等也为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而在国家或全省的“全局”中被赋予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生态保护的这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区域功能。使得实际上已承担起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功能的四川民族地区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陷于两难的境地,这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地区不可回避又难以解决的一大战略难题。基于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探索新的适宜的发展模式。

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根据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考虑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导向,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村镇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协调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持续繁荣,从而奠定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具体目标还应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社会稳定等战略目标。

1.生态保护目标:以建设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以“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为原则,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文化多样性为灵魂,以环境友好为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支撑系统,打造出以山水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促进农业、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扶贫与致富目标:以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为重点,通过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民族贫困地区同时发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大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加‘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3.文化保护与传承目标: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社区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强和复兴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4.促进社会稳定目标:加快民族地区定居点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可持续增加农牧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推进民族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扩大对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互信和友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与举措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基本思路

1.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根据当地现有的资源条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区域发展的特色战略,充分利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搞好农林牧副渔、矿、水、土地、生物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特色产品,创造品牌,提升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要资源开发项目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机遇,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资源,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农村人才,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

2.统筹城乡,科学制定各级新农村建设规划

搞好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定位、分步实施;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牧民,围绕当地特色农牧业和支柱产业,以实用的农牧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培养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为农牧业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结的紧密程度、专业化生产和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增值空间大,能够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农牧产品深加工;鼓励发展专业村和专业户,大力推动规模扩张、整乡突破、大户经营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和倡导农牧民发展各类跨区域的各种层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牧产品行业协会,尤其是特色农牧产品生产销售合作组织建设。#p#分页标题#e#

3.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地处大山边壤,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持久投入,开展农村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势农业、经济林果业、畜牧产业和水利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化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培训农牧民,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城镇带动农村,工业、服务业促进农业,城镇乡村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

(二)大力加强民族地区新型村镇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新型村镇建设,是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重点是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牧民定居点建设既要给牧民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定居行动中,要按照“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将解决群众长远生计和经济发展问题作为考虑重点,科学规划。对于从事畜牧业的地区,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牧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大集中和小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做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又尽可能方便群众生产需要,还能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要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要建设好果蔬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牛羊养殖户,稳步推进经营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线路和重要交通要道上,农房设计的户型和建筑色彩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展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独特的风貌,力争把村落建成乡村旅游景点,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旅游沿线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各种类型的特色旅游经营,建成民族精品旅游村。

(三)强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大发展

1.整体规划,集中发展

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应将四川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结合民族地区自然生态条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民族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人口的集聚、旅游线路、景区开发模式等因素,实现民族乡村旅游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布局转变。统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益,实现旅游生产要素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四个空间集中;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向旅游城镇集中;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向旅游村落和民族定居点集中,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精品带、乡村旅游聚集区的点、线、面统筹发展;整合旅游产品,旅游影响力向品牌集中。

2.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在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系统工程中,应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村镇社区为载体的组织机制,建立以科技为支撑,投资为驱动,硬件建设为重点,观念创新与经营管理为突破口,政策支持为保证的运行机制。

3.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

可根据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重点发展以下五种模式的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类型:一是以农业资源生态链为依托的乡村休闲度假型发展模式;二是以农业活动为依托的乡村活动参与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产品为依托的绿色产品加工型发展模式;四是以民俗民族风情为依托的民俗民族文化体验型发展模式;五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观赏型发展模式。

4.大力发展牧民定居点乡村旅游

紧密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以牧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发展依托城镇客源,满足城镇居民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藏(羌、彝)家乐;发展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民族餐厅、民居客栈;建设以特色牧业、科技牧业、村寨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生态牧业景观;发展以民俗村寨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的牧区民俗旅游。引导兴办藏(羌、彝)家乐,开展牧牛羊体验、骑马(牦牛)、做民族餐、织帐篷、打酥油、剪羊毛、滑草、羌绣、彝族火把节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四川民族特色且优势明显的乡村旅游产品。

(四)搞好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价值,而且还蕴含重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发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上。应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开展民族地区民间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四川民族地区文化风情的歌舞、影视、戏剧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开发工作。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场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策划包装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将民俗、节庆活动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演艺团体,打造旅游文艺演出品牌。除了旅游业,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形式还很多,需要大胆摸索。鉴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易变性,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决反对和制止过度或破坏性的开发。必须明确,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就是保护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开发利用的可持续进行,也是保持一个民族的血脉及其自身的发展。

篇9

贵州为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贵州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以下几种资源类型:

其一,原生态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贵州是地球同纬度上原生态自然资源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科研和观光价值很大。目前已成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近200个,而且大都在乡村。其二,原生态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有49个少数民族,其中有苗、布依、侗、水和仡佬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节日和民族饮食等民风民俗浓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独特性保存完好,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三大具有最高境界的旅游地。其三,传统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农业观光资源。

近些年来,由于保护观念和相关措施的滞后,不少旅游点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传统文化的流失,游客“行为污染”的侵害和过度商业化,也对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威胁。在日前于贵阳举行的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系列现象提出了警告。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体验民俗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但是,有学者指出,在如火如荼的旅游活动中,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加快流失的危险。

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乡村地区,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之后,在相对较高的旅游收入的驱使下,村民劳动力主要投入方向发生变化,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新兴旅游业所取代。从以前的田间耕作为主转变到现在以乡村生态旅游服务、旅游商业品生产和旅游设施管理为主。

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在多数乡村地区才刚起步,村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主发展经营能力不足,有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

乡村旅游对乡村人文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民族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价值观念、村寨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变化。其中服饰和语言的影响和冲击尤为突出,许多已开放的少数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的衣着大部分都已经汉化,讲“客话”和普通话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这两方面的变化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特殊节日作了时间的调整,一些家庭开始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参与到旅游服务活动中来,从事旅社、农家乐、旅游商品买卖等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村民的许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突出表现在一些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的对外开放上,还有就是传统服饰和生活器具的商业化。

少数民族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都只能靠语言和服饰以及节日风俗来反映和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的介入,许多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得以记录和发展,并在旅游活动中得以集中的体现,并且逐渐体现出了它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对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它所造成的破坏价值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由于旅游活动的介入和加速发展,一味地以追求经济价值为目的,忽略了旅游地传统文化和民族商品的保护,造成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流失和传统习惯的改变,很多历史的、传统的民族服饰和生活器具由于商品化造成的流失。这些只重视眼前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文化价值的行动,必然将造成文化传统的毁灭性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信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促使很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种现象在当今贵州的农村极为普遍,而且有快速发展的趋势。他们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社会许多先进的知识和文化的影响,接受了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教育,在思想和行为活动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外出打工返乡的群体在村寨的行为活动,也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远远没有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激烈,并不会对人文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威胁。

乡村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主要重视的是经济方面,从根本来说旅游开发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但是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方面同样需要重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资源,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比其它因素更为重要。

乡村生态旅游在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发要求下,做到“村容整洁”是使二者理想结合的方法。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建设,而村民在经济利益的左右下自身环保意识会得以提高,在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之后,自然环境的保护将会做得更好。而游客与村民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将大为减少。

人文生态环境亦需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乡村旅游对乡村可持续发展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正、负面作用。乡村旅游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当地手工艺和贸易的发展等。同时,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给农民业主带来经营风险;导致消费品和服务涨价,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等。

警惕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异化作用。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弄耕文化、民俗文化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优势必被异化、削弱,从而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预防乡村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乡村的卫生状况,促进乡村有价值资源的保护。但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降低了乡村自然和文化氛围,增加了乡村垃圾和噪音污染,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进行预防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景观保护、开发项目审查和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篇10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黄梅戏;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乡愁

中图分类号:I236.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136-005

当前,各地正在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有的省明确提出建构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主体的乡村地区镇村体系规划。随着规划的实施,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量传统村落将会被撤并,广大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分布聚合空间和网络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过去熟悉的、由一个个自然村落构成的农村将不复存在,我们的乡愁将难有着落。这样一个我们不熟悉的、新的农村,将会给传统的、已经残缺不全的民间民俗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陌生的中心镇村格局又将如何涤荡脆弱的戏曲文化遗产?在镇村化的潮流中,黄梅戏能否维系它的乡土性和存在感?都需要文化学者作出思考。

一、传统民间文化和戏曲的精神价值及其空间依赖

传统文化主要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学者们对此基本达成共识。正如梁漱溟先生曾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和主体是乡村,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1]也就是说,它来自乡村,又服务于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这种对传统文化本源的理解,凸显了民间文化的地位。即使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转型期,以农耕生活为背景、保留较多传统色彩的民间文化,仍然是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和情感依托。

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官方文化不同,它是由社会底层的民众创造的、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民众文化,具有自发性和通俗性。学界在做学术研究和田野考察时,通常将民间文化分为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个板块,有时还把民间文化称作“小传统”,而把精英文化、官方文化称作“大传统”。从这个角度看,地方戏曲文化属于地方性知识系统和“小传统”的一部分。

民间文化对于乡村生活,甚至对于传统中国的整个社会生活和个体的人格性情,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以民俗为例,作为民间习俗,除了长期沿袭、相对稳定的伦理、礼仪、风尚、惯习和传统之外,民俗还包括一套符号、节庆、仪式、禁忌和戒律的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反复作用下,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程式得以再生产出来,社会基本秩序和伦理纲常得到表述和遵从。传统的民俗文化正是通过群体参与、反复操演和不断学习模仿节庆、仪式和表演等,增强了集体意识和身份认同,培养了人们对族群和村社的归属感,由此又建构起更大社会范围的一致性。

在皖江流域,黄梅戏既是民俗生活的具象化,同时也是民俗内容的组成部分。例如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卖身葬父就是遵从“孝”伦理及相应的风尚习俗的一个例子,《天仙配》对“孝道”的推崇,实际上也是民间文化“小传统”对儒家伦理“大传统”的呼应和保持一致的方式。黄梅戏也是以娱乐形式表现出的民间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对民间社会精神文化起形塑作用,具教化功能。它粗线条地勾画出人们认识和诠释世界、社会秩序、人生价值、历史传统的意义框架,同时也铭刻着以村庄生活为轴心的集体记忆。哪怕是以后走出了这个区域,只要一听到黄梅调,就会溢出浓浓的乡情,乡愁因此抽象而具体。要留得住乡愁,就要留得住民俗文化,包括戏曲文化的语符。

传统戏曲与其他传统民俗一样,其存在都依赖于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间条件,黄梅戏也是如此。首先,它们都是极具地方性或乡土性的文化形态。在传统中国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自成一体,世代传承,大多在较小区域流传,有些在较大范围传播,但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就戏曲而言,最初都具有民俗文化个性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所有的戏曲都是地方戏。因而,黄梅戏等地方戏能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持续繁衍流传。其次,它们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不是宏大空间,而是小微空间。如黄梅戏在其原生态阶段,并不具备在较大空间和舞台演出的条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可能成为演出和观看的场所。正如有论者所言:“在现代社会,随着宗族和宗教文化淡出乡村,乡村文化生活由全民性、狂欢性、公共性转向小众化、日常化、私人化,演出实际空间日益变小,但因其公开演出的形式其实也是村庄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依然凝聚了超越家庭和宗族的人情空间。”[2]第三,无论剧种大小,其生存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条件支持。戏曲界有句话,叫做“水路即戏路”,船行至何处戏就演到何处,少时的鲁迅泛舟去庄外临河的空地看戏,船与水也构成了社戏传播的空间要素。因而,古往今来,戏曲的精神表达需要一定的物质空间,这种空间同时还是精神的、意义的、文化的。

二、戏曲文化的空间缺失和错位

当下,传承和保护戏曲文化的呼声很高,政府和各界举措颇多。但是不能不说,执行情况,或者说其实际效果,还不理想。在城市中,相当一部分传承和保护措施不接地气,和民间文化难以衔接。而在广大乡村地区,问题更为突出:戏曲文化和其他民间民俗文化一样,或者被淡化,或者被遗忘,或者已异化:极端地商业化与工具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迅速转型,皖江地区乡村民间文化也正在急剧流失,其传承与保护受到巨大挑战,客观上加快了乡村生活的碎片化,削弱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宗族和士绅是地方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民间娱乐、祭祀礼仪和节日庆典的有力组织者。由于原有宗族体系的解体和士绅结构的瓦解,民间娱乐活动,包括地方戏曲演出,失去了组织依托和资源支撑。建国后,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建立各种业余剧团,开展了大量演出活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转型和生活环境的深刻变化,传统戏曲文化和戏曲活动的维系与运转越来越困难,其民间性也大打折扣。各级文化机构和基层半官方文化组织推动的文化娱乐活动并不少,但是它们通常凸显的是文化娱乐的知识传播和教化作用,它们想教育农民、改造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更紧密地纳入体制的轨道,因而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民间性文娱活动,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这么一种对峙的情怀:于游子们而言,乡愁是一种浪漫的情怀;于原住民而言,乡愁却是痛苦,是一种努力要摆脱的宿命。

更严重的是,外出务工及经商所造成的乡村青壮年群体大规模非农化、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社会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乡村成人群体的衰落,不仅使乡村社会减少了活力,也使戏曲活动既失去了最大的观众群,失去了大量的演出参与者,更失去了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相应的场域。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使乡村戏曲演艺活动难以开展,局面尴尬,许多璀璨一时的地方戏曲艺术难以为继。在乡村社会,我们不仅面临着人口结构的断裂,也面临着乡村民俗文化根基的断裂。[3]因而,乡村社会的这种“空心化”变迁趋势,也是乡村文化空间密度的稀释。

跟“空心化”相关,也是“空心化”的客观后果,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因素必须提及,这就是乡村社会中“村落的消失”。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冯骥才2012年曾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4]数千年来传统中国乡村社会“聚族而居”的模式正在发生巨变。以致有人发问:二三十年后,“村庄”这个东西还存在吗?我们无法确知未来还剩下多少村庄,但我们可以预知,村庄消失这一趋势必将对乡村民间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以后,一些民俗和戏曲的演出场景,将不再以乡村为背景,而是以更大的聚落格局――镇村为背景。以前许多因村庄而兴、依村庄而存在的民俗事象,会以什么形式继续存在下去或不再存在,值得关注。继村庄形态之后的镇村形态,空间的改变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农时节奏和农耕劳作模式渐已远去。村落文化的消逝,将会如何影响戏曲文化的变迁,也值得探讨。

戏曲文化上的功利主义和戏曲文化空间的缺失,二者叠加起来,造成本已紧缩的戏曲文化空间的错位。古往今来,戏曲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无疑具有相当程度的功利性。白天观景,晚上看戏,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生活,它至少是健康公民(或游客)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的、健康的选择。然在提法上,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引申到戏曲搭台、经济唱戏,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戏曲政策是弊大于利的。地方戏曲和许多传统民俗的命运一样,过度地开发,不断地、机械地复制,它的文化含量被大量稀释,离文化的概念会越来越远。当我们强调戏曲是一种资源,努力把戏曲演艺翻版为一种旅游业态,甚至把最能撬动游子之心的乡愁转化为换钱的商业行为――凡此种种,导致传统戏曲民俗在记忆中的温情与流光不再,也就不可能调动民众的自发参与。而没有民众的自发参与,戏曲文化就跟乡村民俗文化渐渐疏远,戏曲文化也就渐渐被稀释以致被淡忘了。

传统戏曲民俗文化的流失和稀释,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和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负面作用。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娱乐活动始终行使着综合功能,它是一种共同参与、共同拥有、共同完成的活动,是集体意识的凝聚和认同过程的重要环节。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它都承载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乡村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包括公共的戏曲演艺活动的不景气,就印证着乡村公共生活的式微。

从文化空间的角度看,上述社会变迁给传统戏曲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冲击,它历来所依赖的空间图景不复存在,区域文化在趋同,民俗文化式微,地方戏曲的文化特质难以为继,其空间特征越来越模糊。村落不见了,传统耕作方式中的“田间”、“村口”、“屋前”何在?激发民间艺人创作、吸引乡村民众观演的聚落背景和空间条件正在消失。虽然传统戏曲并非只“俗”不“雅”,但精英文化或曰“大传统”对民间文化“小传统”及其价值的忽视与低估,造成了现代变迁中乡村文化传统与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传统戏曲文化没有了空间,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

三、公共文化空间的再造与乡愁的安放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传统的民间文化和我们的乡愁,注定要经受新的考验。2014年夏季,《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获批。根据该规划,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70%~73%,城镇人口数量将达到5100~5300万人。这是自中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来,第三个获批的延及2030年的省域城镇化规划,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规划》提出建构以中心镇、中心村(新型社区)为主体的乡村地区镇村体系。[5]其中,中心村(新型社区)为农村基本服务单元,自然村为因地制宜保留的居住单元。到2030年,集聚于中心村的农村人口比重将达一半以上。《规划》同时提出培育建设美好乡村,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塑造具有安徽分区多元特色的城镇风貌。一方面,我们需要城镇化;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留住乡愁。这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许多人面对城镇化的大潮,感到几分无奈,但也应看到,这份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规划》,对于皖江地区传承和保护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民间特色文化,对于我们审视黄梅戏的传承策略和发展的重点方向,都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今后的乡村地区,包括黄梅戏在内的戏曲文化,其传承基础将更明显地从传统村落转移出来,也将更明显地倚重于中心镇村。因而,中心镇村建设什么样的公共文化空间,将直接关系到黄梅戏传承与保护的成效和成败。换句话说,必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传承和保护黄梅戏的重要前提。

何谓公共文化空间?在不同的学科中,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差异很大。城市规划学者把道路、节点、边界、标志和区域看作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五要素。在西方,中世纪之后出现的城市广场,如巴黎的协和广场和巴士底广场、莫斯科的红场等等,往往被看成典型的公共空间,公民或市民在这里漫步、聚会,议论时政、观察时尚,有的也用作集市和庆典场所。在一些社会科学学科中,则赋予了公共空间更多的文化精神内涵,如社会学强调它是公共场所和公共性的叠加,认为它是在特定空间中具有公共性的、相对固定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交往结构方式。[6]那么,按照社会学的理解,“公共文化空间”就是公众参与的、相对固定的、用于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公共场所。

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建筑、场地当然是重要的、必需的,但是这又不仅仅是提供一栋建筑或一个场地这么简单。要满足社会学的定义,文化交流和交往就需要一定程度制度化的文化组织和制度化的文化活动形式的支撑,从而才能构成真正的公共文化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见,公共文化空间显然具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特定空间,包括广场、会堂等场所或狭义的物理“空间”;二是公共性,也就是对公众敞开,便于公众参与,它不是私人性的,不是封闭的;三是文化性,它专用于文化活动,或便于文化活动的经常使用,而不是商业性的,或商业性过强的;四是一定的组织性或制度化,能保证这些场所经常性地开展文化活动,而不是经常性地处于空置状态。在四个要素中,物理空间是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公共空间不是空的,其内容要有文化注入和丰富。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一轮以中心镇村为主体的乡村地区镇村体系建设给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机遇,也正是基于乡村公共的、物理的空间的重组在理论上有利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建,克服过去由于村落分散造成的公共空间设置困难,从而有可能在“四个要素”的各个层面上扭转不利于传承和保护黄梅戏这样的文化遗产的乡村文化空间格局。

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上,在实施中心镇村体系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皖江地区的地域文化分区特点,注重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完整的戏曲传播活动需要一套文化空间支持系统,依赖于三个空间条件的匹配,即地域文化空间、社区文化空间和观演文化空间。皖江地区就是一个地域文化空间,它不仅仅在文化态度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的及物质的层面上,决定了这个空间是否以及能否真正承载和支持黄梅戏文化。就戏曲表达形式的充分性来说,社区的文化氛围对黄梅戏来说也很重要。观众由衷地爱看戏和被动员去看戏,其间的差别自不待言。戏台、剧场、音响、环境,这属于观演文化空间的范畴,这些要素的质量关系到戏曲表达的质量和最终效果。

要传承好、保护好黄梅戏,就要着力培育其文化土壤和文化根基;而要培育好这一土壤和根基,相关文化区域,特别是皖江地区,首先是安庆市,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上勇于担当,肩负起为黄梅戏的传承和保护创造地域文化空间的使命。在安庆市区,黄梅戏的公共文化空间缺失问题已有显著改观,“街场黄梅”(街头和广场)方兴未艾,群众性演艺活动所需的大戏台也在持续建设之中,城市的乡愁算是有了一定的着落。罗岭黄梅村等处的乡村戏曲活动也颇具规模。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值得继续推进。其次,在戏曲至少在戏曲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和戏曲文化活动的密集区,当然也包括黄梅戏文化保护区,要善用“政府之手”,发挥国家意志的推手作用[7],把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公共空间建设布局,为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构筑必要的社区文化空间。第三,在规划设计上要构建物理上的黄梅戏观演文化空间,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及农民文化乐园的设置,整合文化空间资源,在中心镇、中心村(新型社区)建设或提供以群众性黄梅戏活动为重要主题的大小广场、会堂、会馆、戏台、舞台,为公众提供展示、观赏、参与黄梅戏的便利。在使用和管理上,要彰显它的公共性、开放性,以鼓励和吸纳大批公众参与为宗旨。必须强调,没有这样的空间,(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39页)黄梅戏的传承和保护就是空话。建构这样的空间,是黄梅戏得到传承和保护的必要前提。第四,在体制机制上,要确保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本色,使之主要用于群众性、公益性、周期性的公共文化活动,而不应以经济收益为重[8];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扶持乡村各种群众性的剧团组织,倡导和培育各种自发性的戏曲小群体,尽可能地留存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真正把乡愁留住。

一曲黄梅小调,寄托着多少人的乡愁。传统村落星罗棋布,炊烟袅袅的图景正在远去,浓浓的乡愁难以抛却,又难以找回。新型的镇村体系给乡愁的存留提供了新的样态。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得到公众和网民的大量点赞,也得到学界的如潮好评。把民间文化留住,把戏曲文化留住,让黄梅戏经久传唱,对于皖江流域的民众来说,才是真正记住乡愁、留住乡情。如此,就要给黄梅戏多一点空间,为黄梅戏文化的“安放”留下“一席之地”,优先将其纳入公共空间建设的布局。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0.

[2]王易萍.地方戏剧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变革中的价值――以广西平南牛歌戏为个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8-24.

[3]庄孔韶,等.时空穿行: 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48.

[4]冯骥才.中国每天消失近百个村落 速度令人咂舌[EB/OL].中国新闻网,[2012-10-21]http:///cul/2012/10-21/4263582.shtml.

[5]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Z].2014:44-47.

[6]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J].人文杂志,2004,(6):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