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的渗透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的渗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的渗透

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和地位,德育在其中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然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观念上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质和技能上的教学和锻炼,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常采用简单粗暴的训练方法,导致教学任务的片面完成,影响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小学体育课堂上有效渗透德育呢?

一、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德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根据学校以及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其中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这样他们会更加自愿的遵守),如不迟到早退,不与同伴恶意打闹,分组练习时要排好队等。并且要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的坚决实施,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谦让懂礼,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只有严明的制度作为行为准绳,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坚持正面教育,渗透德育

小学生都喜欢被人肯定和夸奖。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对学生实施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一些存在不良行为现象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训斥,而是应该以帮扶和爱护为出发点,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并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再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不仅学生乐于接受,心服口服,而且还会积极改正,提高认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不偏爱优生,对于缺点要及时指出;对于中等生,既要指出缺点,又不能忽视对其优点的肯定;对于差生,批评要适度,尽量采用鼓励的方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中,要“允许”学生犯错,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三、紧抓教材特点,渗透德

小学体育教材中的项目和内容,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意义:通过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耐劳,不畏艰难的意志;通过跳跃类的练习,培养学生超越自我,勇于高攀的拼搏精神;通过团体合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等。可见,体育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实施德育的好题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深入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题材,并结合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德育,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协调地发展。

四、利用教学方法,实施德育

教师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如果能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就能既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如进行课前动员或课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及时地了解和总结体育课堂锻炼各方面的情况;队列队形的组织,能够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同时队列的美感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值日生收放体育器材,讲述器材的保养方法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行。再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游戏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性。竞赛的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而且还能通过师生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结意识。榜样的熏陶,好的榜样能够激励学生不断的完善,塑造出更加优秀的人格。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进行德育的渗透。如在上课期间,在着装上,穿整齐,干净的运动服,在语言上,文明懂礼等。教师只有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好印象,才能让学生从中领悟并产生道德意识。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恰当时机,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将德育有效的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关向阳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草庙子小学

参考文献:

[1]吴云燕.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陕西教育,2015,(05).

篇2

一、教师引领,严格常规训练,养成文明习惯

教师在每天的上课中,都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教学作风、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以理服人的高尚品格。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作风,要在不经意之间带给学生影响。

在游戏竞赛中,更要规范孩子们的言行,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向学生讲述国际国内竞赛中的体育明星,同样因不遵守规则,不服从裁判而重罚和停赛的教训。养成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文明习惯。

二、方法创新,增强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

团队合作,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当今的小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自我中心”倾向比较严重。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体育课的浓厚的竞争色彩,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上的特殊地位。接力项目、团体项目是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项目,在这些项目的训练、比赛中,我首先抛给学生一个话题:要想取胜,除了个人的努力、能力外,还有什么最要紧?让孩子们在明白了道理以后再组织训练和比赛。

小学体育课一周有3至4节,因此我们不可能每次课都要创设主题与情景,毕竟我们的常态课还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因此在上常态课时,我们更不能在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方面有丝毫的懈怠,更不能不负责任地上:一只哨子, 两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课;更需要我们老师在每节课中都要认真组织, 每次活动的相关时候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的渗透。

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永不言败,向着既定目标顽强挺进的精神,这是现代人全新的育人理念。体育的魅力在于她的竞争。这是体育学科的独特优势之所在。克服障碍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现代孩子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特征,训练怕吃苦,克服障碍畏难心理严重。作为体育教师,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心理的任务,引领孩子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中长跑历来是孩子们畏惧的训练项目,我先把目标定位在“跑完”上,谁能跑到底,谁就是胜利者。之后再慢慢提高要求,以此来鼓起孩子的信心。要是一开始就提出高要求,孩子们定会受很大挫折,以后就很难做到“不屈不挠”了。

三、具体抓住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2、组织教学中的教育时机: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

利用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等环节,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利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和分组教学,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利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 渗透 德育教育

学校是进行德育最重要的阵地,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丰富、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工作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笔者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论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挖掘德育教育渗透的因素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渗透。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笔者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

二、充分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合理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充分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恰当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小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小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如利用历届奥运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多媒体感受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以奥运为主题,在课内开展一次小型的校运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学习那些奥运明星,如篮球运动员姚明、110米栏运动员刘翔、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竞走运动员陈定等。学习他们的爱国,助困,不服输的精神,作为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言传身教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德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德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德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德育 体育教学 中职院校 渗透策略

中职体育是中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渗透,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深刻的理解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的重要性,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科学、合理的依托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将德育渗透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实际上就是通过挖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殊、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中职院校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以确保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德育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通过中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以确保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能够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的统一与共融。例如:在开展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夺冠之后站在领奖台上激动落泪的场景、讲述他们爱国的事例等等,让学生来感受他们的爱国之心,并以此来熏陶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是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是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基础与前提,是引导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体育教育则是对这一过程的强化。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要精神饱满、举止文明,再加上在体育教学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即: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和形态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规范。而上述这些恰恰是与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举止礼仪、形体礼仪相对应的,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所以,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德育渗透的内容体系之中。

第三是组织纪律教育。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虽然其心理发育已经逐渐的趋近于成年人,但是却仍然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决定了,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具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而由于体育教学活动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室外组织开展的,再加上体育教学活动是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所以为了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安全,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诸多的课堂规范和组织纪律要求,如果在开展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能够科学的引导和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课堂教学规范和组织纪律要求,对于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的培养无疑是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的。由此可知,组织纪律教育也是在中职院校中进行德育渗透时的重要内容。

最后是意志品质教育。在开展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任务都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这就为意志品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再加上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有着不同的意志品质教育优势。例如:长跑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篮球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跳马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精神等等,从而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为了确保德育渗透的质量和成效,应注意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要注意遵循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以确保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尽可能的将教育的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自身素质之中。

其次,要注意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注意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指的是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任课教师要注意到全体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指的是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德育所囊括的各项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要注意遵循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知识面不同、个好不同等等,所以,虽然同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但是不同学生之间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而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指的就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因材施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和关注其个性的发展。

最后,要注意遵循系统性的基本原则。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要遵循系统性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任课教师的德育渗透行为一定要提前做出规划,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德育的内容渗透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还要注意将不同的教育阶段系统的联系在一起,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持续性的、系统的道德教育。

三、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首先,利用中职院校体育课堂常规来进行德育渗透。中职院校体育课堂常规是在开展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所必须遵守的课堂规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制度。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任课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常规,如: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等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借此来实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其次,利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德育渗透。在上文已经分析过,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德育优势,根据这一点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就可以根据德育目标来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活动,也可以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例如:利用长跑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球类项目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精神等等,从而有的放矢的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

再次,利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来进行德育渗透。利用组织教法来进行德育渗透也是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在组织开展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分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等等均属于利用体育教学的组织教学来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

最后,利用任课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进行德育渗透。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这一点对于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来说亦是如此,任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体育任课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起到良好的模范表率作用,才能够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够切实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献辉.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德育的辩证关系[J].教学与管理.2010.09.

篇5

一、重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德育被疏忽,甚至存在德育误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部分小学生表现出厌学、缺乏礼貌礼仪、贪图享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等不良思想和品格。

二、德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

“单向式”“灌输式”的说教式德育教学方式十分枯燥,学生难以接受。而体育课深受孩子们喜欢。据调查,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及其他科目调查中,98%的学生喜欢体育。小学生喜欢体育的原因是因为小孩子天玩,体育课突破了教室对学生活动的束缚,让他们在操场上尽情地舒展筋骨、释放天性。而现在的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实现体能训练的同时,又亲近了大自然,还无作业考试的负担,这是孩子们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这使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具有了可能性。

三、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实例研究

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前期伴有直觉行动思维,后期逻辑思维才开始发展起来。所以,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就是帮助孩子积累具体可感的经验,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实践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如某学校在体育的队列练习活动中,渗透“祖国大,我们爱”的德育教育。老师按照中国版图像“公鸡”的形状让孩子们进行队列训练,然后引导孩子:“我们国家的版图就像一只大‘公鸡’,这只‘公鸡’好大好大,从‘鸡头’到‘鸡肚子’有好多公里长,开着火车穿过去都要好多好多天。希望同学们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富饶,更强大。”老师在跟孩子们互动时,听见孩子们在说:“公鸡一点都不大。”“那变什么才大?”“等我长大了,就把祖国变成牛。”“不要,我要把它变成霸王龙,那才厉害哩!”教师帮助孩子们感知祖国幅员辽阔,树立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传输给了孩子。

长跑是培养学生顽强品质的最好时机。小学生娇生惯养,怕吃苦,缺乏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部分小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才跑到100米就累得气喘吁吁、脸色苍白,然后不准备坚持下去。因此,在长跑训练中,要灌输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教师可以田径运动员刘翔为例,讲述刘翔坚苦训练、勇于夺冠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刘翔为了取得骄人的成绩,不畏艰辛,刻苦训练。刘翔多次在国际田径赛事中夺冠,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打栏摔倒在地,但他仍不舍放弃,强忍疼痛单腿跳跃至终点。通过榜样的力量讲述告诉孩子们:一个人为了梦想和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付出辛勤的汗水。通过教育,使孩子们明白虽然我们不能人人成为运动员,但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有顽强的意志,遇到困难永不放弃、坚持不懈。

打篮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传递友谊的互动活动。学校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以以篮球明星姚明为例,讲述他左耳失聪克服种种困难成为一个卓越运动员的故事。姚明在他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由于身体不舒服而服用了一种自己过敏的药物,他的左耳因此失去了大约60%的听力。20多年来,姚明克服了身体上的种种障碍,成为家喻户晓的国际巨星,姚明在赛场内外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全世界球迷的爱戴,为中美两国的球迷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是一项体现团队协作的运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同学们,为了取得好的成绩,需要整个篮球队所有队员及教练员等的默契配合,需要战略思想、战术意识和细致的战术配合。因此,篮球运动是一种培养广大的小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篇6

关键词:高校德育体育教学有效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128-02

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教育的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我国高校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德育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水平。因此,教师有责任将德育教育内容渗入到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本文以体育教学为例,对如何将德育的教学内容渗入到体育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

1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可以有效地将德育的内容与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结合,和其他学科相比,在体育教学中深入相应的德育内容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从时间上来看,体育学科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体育学科教育基本上是从幼儿园延续到大学中,也是学校的学科教育中一门必修的课程之一。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学生也在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可以说体育教育已经渗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与其他必修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体育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手、足来完成教学的内容。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动,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难免会发生肢体的碰撞,部分学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争吵,体育教师可以在其中起到调节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及时改正学生言行上所展现的缺点。同时,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向学生适当地灌输德育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可以接受思想上的洗礼,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发生教室中,学生在课上都是坐在座椅上,不会反映出自己的言谈举止,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1]。然而,对体育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十分广泛的,对学生进行脑力和体力的有效结合,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学活动在室外进行,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进而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

2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分析

2.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師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教师也是教育内容的传播者和指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在体育教学的活动当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去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2]。比如说,体育教师上课长时间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以及教学态度上有不严谨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厌学的思想。为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严格遵循素质教育背景教师观对教师的要求。

2.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的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遵循课堂纪律的前提下,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可以使学生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德育教育内容的贯彻。举个例子来说,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以长跑为例,在跑步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要求同学们,对于在跑步中摔倒的同学或者出现腿部抽搐的同学,同学应该及时将他们扶起,培养他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核心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也是当今德育教育内容的主要要求[3]。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体育本身的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国家,养成为革命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通过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3在体育课上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通过在体育的教学活动当中,渗入适当的德育教学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净化学生的心灵,可以达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从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一两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们的主要行为特点就是爱玩并且不爱学习,都比较好动,尤其是在课堂上通常都会表现为好动、爱说话、甚至有的时候会冲撞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学生会对班级里其他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会把班级整体的班风带坏,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对其他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然而,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是比较喜欢体育课的,体育课的环境比较轻松自由,往往他们都会与体育教师打的交道比较多,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势利导的德育教育。比如说,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游戏比赛,将班级的同学分为两组,进行相应的游戏比赛,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不行而影响小组的比赛成果,一般比较调皮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指责。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可以出面对该同学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让他们了解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核心内涵并对他们灌输团结友爱的团队协作理念等。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可以使德育有效地贯彻到体育的教学当中[4]。

2.4在体育活动训练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体育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活动量的体育训练,比如短跑、运动操等体育训练活动,体育教师应该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程度,一旦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程度得到相应的增加,教师在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给学生灌输相应的德育思想[5]。举例来说,在跳远训练当中,鞋袜弄脏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是比较在意的,很有可能会因为脏了鞋袜导致在训练过程中不认真或者相应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在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地教育学生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强大的意志力,教育学生不要因为外部条件的干扰,而动摇自己做事情的决心。通过在体育活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将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贯彻到学生身上。

3结语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可以有效地将德育的内容与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在个体发展中的德育水平。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入德育的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供夯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对高校德育在体育教学的相关渗透内容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贾玲

     参考文献 

[1] 何双栋.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5):46-47. 

[2] 张震宇.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学校体育,2013(S2):45-46. 

[3] 包胜.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黑河教育,2014(5):77.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9-01

在小学体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因为体育课是实践类课程,学生通过情景变化来表现出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情节表现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挖掘教材,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小学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因素。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充分的保证。例如,基本体操、队列练习,有利于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的意识等;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广阔天地,它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深对同伴的情感,增强交往与合作。同时,游戏活动对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敏捷性、有序性和合理性,对学生意志的独立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调节学生的情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教学“各种方式的起跑”时,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以《老鹰和小鸡》的故事导入课堂,让学生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发生的问题,使学生亲身加入到故事情景中,参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扮演好老鹰、小鸡、母鸡的角色。通过游戏,强调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同心协力,力争第一,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悉心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与信任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放开胆子敢表真情,敢吐真言。因此,开学初一般我会采用师生商量式制定学期教学活动:“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让我们大家吐露心声,说一说我们的体育课。”“我们都喜欢体育课,新学期我们对体育课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希望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本领。所以,同学们针对老师以往在课堂上表现不当之处提出好的建议,让我们共勉,使体育课变得更加充实、更有趣好不好?”这种信任学生的方式,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说出心中的话,把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求。

2.教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老师的权利,说出一句话,递出一个眼神,做出一个动作,表示一种态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当我们说出这些话、做出这些事之前,也应该想一想他给学生带去的会是什么,她可能引发的后果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全面观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同时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因此,教师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责怪,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可定评价,激励学生更急积极主动递参与学练。特别对那些运动能力差得学生的微小的进步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激情、兴奋或意愿。

⑴教师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通常是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室学生兴奋和沉闷的调和剂。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尤其在学生完成某一个动作时,教师应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肯定性评价而言,可采用“动作完成的很规范!”、“你是怎样做到的,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从你掌握动作的情况,我确信你认真听课了!”“动作做得非常优美!”、“你真棒!”、“你太有创意了!”等等;如果学生动作不正确或不够好时,教师不能责备,讽刺学生,而应面对这些学生,教师一般以表扬的形式表达批评的意见:“动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继续努力!”、“再努力一下更漂亮了!”、“不信再试试”等,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认真地把动作做好。而等到他得动作一旦学会,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⑵教师体态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也可以运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如在学生学练过程给予赞许的目光,理解的表情、对学生的点点头、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给予肯定的暗示。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学会了合作就等于为自己增加了力量。在二年级“掷沙包投准”教学,在基本部分中设计的打靶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为了自己组能够获胜,努力发挥自己的水平,互相鼓励队友,队友之间能够相互探讨怎样打准靶子,贴近主题又能有效调动学生进行投准练习,通过“大灰狼”游戏,丰富了学生对投准方法的多样化,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调动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篇8

关键词:中职体育;道德教育;应用

引言

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单单重视知识理论教育,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而自古以来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就是结合在一起的进行的,所谓德育,就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道德水准,体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如何能够将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体育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内容,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更好的将道德教育深入到体育教学中。

1.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进行体育课程的时候,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也就是好的行为,对于学生以必然有着积极的影响,那么错误的行为,对学生则会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教师重视这个问题,在教学中,首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积极的教师形象,学生长期在教师思想以及行为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与其相同的行为思想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水平的目的。所以说,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够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德育双馨的人才。不仅仅是在体育教学中,在所有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与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2. 挖掘教材,寻找素材

在中职体育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要以教育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以其年龄、身体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入手,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实际的教学内容,教育目标要科学、合理,在中职体育教育中,包括很多丰富的德育教学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不断寻找,从而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体育运动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讲述我国体育运动员们为了祖国,挥洒汗水和泪水的故事等等,我国体育项目成绩从平淡无奇,到世界瞩目的过程中,包含着无数受人,奋发而起的故事。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体育发展史,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而积极的进行体育训练。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奥运赛场上感人的录像画面,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体育观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 教学过程,循循善诱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各类体育项目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起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起跑时不能抱有投机取巧的思想,要对学生讲起跑应该遵守的品德。耐力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耐力,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好时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极点”现象,鼓励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克服“极点”现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品质。球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体操练习后的讲评时,可以找做得好的学生做示范,也可以找虽然完成的动作不规范,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学生,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体育游戏,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多数中职学生都喜欢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游戏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生学习投掷的时候,如果采用了游戏教学,教师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学生的不正确姿势问题、不良的习惯等,根据这些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在较为愉悦的环境下,就能够掌握知识要点,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深入普及的形势下,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在中职教学体系中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更是发挥着重中之重的作用,那么自古以来,体育教学与道德教学就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德育教育。但是在现代体育课堂上,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师对于道德教育往往有所忽视,单单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是不科学的,只有合理的,有效的在体育课堂上渗入道德教育,才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中职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目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力.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2]李君.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研究[J].职教通讯.2012(05)

[3]郭荣美.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篇9

关键词:“快乐体育”;小学;武术教学

“快乐体育”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由毛振明博士引入我国,“快乐体育”充分迎合了教学主体的感情需求,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情绪基础上,营造了一种自主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目前,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学都渗透了“快乐体育”的元素,因此,对“快乐体育”思想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快乐体育”思想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生的平均年龄在6~13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阶段性的过渡期,骨骼肌肉系统与神经系统都尚未发育健全,情感意志与认知能力都处于发展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活跃,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武术教学应该在充分满足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入“快乐体育”的内涵,使得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得到激发,对武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纵观我国当前小学武术教育,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校仍在沿袭传统的武术教育模式,大多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将“快乐体育”的思想融入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快乐体育”思想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渗透

1.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使小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学内容必须新颖丰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我国小学武术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多是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如五步拳、武术操、青年拳的学习等,这些单一呆板的内容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已有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多样的武术手法,如掌法练习、拳法练习等,在充分的讲解后引导学生两两对抗,这样既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巩固,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2.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与死板,无法调动起小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与录像设备进行新型教学。影像教学能够带给学生较为直观的视觉刺激,不仅使得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好感度大增,还有助于学生形象记忆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关注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时间短的特点,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比赛与小游戏,除此之外,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国民族英雄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对中华武术文化产生向往,进而有效提升武术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学生在嬉笑玩乐中便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灵活的教学评价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动力

“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在教师的强制性规定下进行,应该是学生自发进行的一种学习行为,学校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在这个前提下,武术教学的考核标准与教学评价也要有所改进,不能采用单一的绝对评价形式,应该将平时上课的表现与技术考核的成绩纳入综合评价内容中,实现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综合运用。此外,针对小学生个体差异明显的情况,应该大力提倡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即根据不同学生的相对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适当地进行鼓励与表扬等。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充分地兼顾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给予了恰当的认可与肯定,这是对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极大调动。

当人们处于快乐的情绪时,其学习效果会十分理想,小学武术学习更是如此。“快乐体育”的目的便是通过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塑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内接受体育教育。武术教师应与小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课前对小学生的心理与喜好进行了解,对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在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选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比赛让武术散发出活力与生机。一旦学生对武术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便会自主地投入其中,感受到武术所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柳 波.“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02).

篇10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思想,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通过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会到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能力、有思想、高素质的全方位人才。人文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环境、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精神上的思想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人文教育的深化和渗透,可以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在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课程的成绩。体育课程的意义,不单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养成竞争心理和不服输的意识,通过体育学习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学领域,进行人文教育的深化和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挖掘学生的个性,注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通过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性训练和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训练。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近年来,虽然人文教育的概念不断深化,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也有所渗透,但日常教学过程中还是以传统教育形式为主,体育教师大多着重进行理论的教学方式,对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区别对待,而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的训练和学习,很少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自主的体育活动与训练。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点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会与理论状况产生偏差,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层面,没有达到体育课程设立的目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被动吸收知识,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学习能力大打折扣。教师没有对学生有深入的交流和尊重,不利于人文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传播,阻碍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升华。

(二)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观念过于传统,新的教学观念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使用,在教学模式上,依旧是处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通过教师大量时间的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给学生讲解相关运动的采分点和犯规行为,在大量的知识教学结束后,再给学生很少的时间进行实践。又由于许多院校在体育设施上数量不足,体育设施只能给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使用,剩下的学生有参与体育活动实践的念头也无法实际进行。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厌恶感,不愿意再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的同时,也阻碍了人文思想下新?d教育模式的发展,没有达到体育课程建立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方式

(一)革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新兴的教育模式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弊端也就愈发明显。通过人文教育理念的和人文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传统教学思想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机械传授,以达成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今发展的程度。而通过渗透人文理念,要着重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通过改变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主的单方面教学课堂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与教师交流,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了解每个同学不同的特殊情况后,针对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区别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达到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专科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的知识点和运用有着充足的保障,但对于人文素养方面则略显不足。体育教师大多对于法律、文学、哲学等方面缺乏相关的认知,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文化与体育并重,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了解到人文精神的具体含义,才能让人文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合进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中还能通过自身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从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全面发展,为我国贡献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