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

时间:2023-11-22 18:0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篇1

市第三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全市新一轮的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个振奋人心的时候,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不仅仅是季节的需要,也是乘东风、掀热潮,抓落实、促发展的需要。刚才,刘军同志对今冬明春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从农村大局着眼,充分发挥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作用

冬季农业农村工作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是全年农业生产的交替期,是夺取下年农业增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冬季农业农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实。

(一)要把抓好今年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市第三次党代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实现郴州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统揽全局,以打好基础为工作主线。就农业农村工作,大会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如何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在迅速传达贯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抓落实的举措,切实把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传达到各行各业,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作为农业农村工作这块,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正确审视当前的发展现状,紧紧围绕打好基础这一主线和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抓落实。当前,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较好,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的。一是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偏小。相对而言,永兴冰糖橙、烤烟、林业、杂交稻制种等产业基地具有一定优势,但规模仍然偏小。养殖业受多方面原因影响,明显出现颓势,年初确定的5个养殖小区建设到目前为止只有湘阴渡镇滩洞村万头猪场这一家真正建成规模,四黄鸡这一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培植没有起色,甚至于玄田公司这一四黄鸡培育基地也出现解体。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严重不足,仅有的几家农业企业带动能力比较弱。永兴冰糖橙加工业历经了多年依然没有实现新的发展,目前冰糖橙公司的加工处理能力仍然只是停留在保鲜这一水平。竹木加工业还只有鲤鱼塘境内的绿洲木业和柏林境内的闽龙木业两家上规模的企业。其它农业产业在加工环节上还没有一个上规模的企业。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年初确定的10个示范村建设中,高亭乡板梁村进展比较理想,碧塘乡的碧塘村、塘门口镇的马仰村、樟树乡的樟树村、太和乡的乌萝村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碧塘的周家村、柏林的柏林村等几个村基本上没有新的建设举措,示范效果不明显。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方面严重滞后,距离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整体推进,必须高度重视,按照市党代会提出的“打基础”要求,从现在开始,从今冬明春做起,全力突破,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要把抓好今年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作为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今年全县遭受了特大洪灾的侵袭,不论是农业产业,还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当前全县正值灾后重建的异常紧张时期,这个时候全面部署冬季农业农村工作应该是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看到,今年的冬季农业农村工作比往年的更显得重要。抓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水毁设施的尽快修复,而且也是弥补农业损失的重要工作。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把握好今冬明春的重要时机,真正使冬季农业农村工作抓出成效。一方面,要抓紧修复和巩固水毁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抓紧冬种、冬养、冬造等工作,尽快弥补今年的农业损失。

(三)要把抓好今年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启动,现在正是打基础的好机会。从生产发展来看,冬季农业资源丰富,冬闲田土较多,在作物布局、品种选择上回旋余地很大,可以发展的经济作物种类更多,潜力比其它季节更大,应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以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冬闲季节劳力富裕,更有利于整合人力抓建设。从全年任务来看,抓好冬季农业农村工作是全面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的攻坚阶段。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把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认真抓紧、抓好、抓实。

二、要从重点工作突破,准确把握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抓好冬季农业农村工作,必须坚持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具体来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冬种工作要突出抓好以永兴冰糖橙为主的丘岗开发工程。做大做强永兴冰糖橙产业,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四大战略工程”之一。当前气温适宜,正值永兴冰糖橙基地开发的有利时期。各乡镇一定要把冰糖橙基地建设作为当前冬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按照农业部门的安排,紧急行动,全面动员,立即掀起产业基地建设的新,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冬造工作要在抓好营造林的同时,突出抓好护林防火工作。秋冬季是护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各乡镇要提前抓好护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和措施落实,力争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林木资源安全。

(三)冬修水利要突出抓好以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巩固为主的农业基础建设。全县各级都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措施。要结合“7·15”特大洪灾水毁工程的恢复,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好任务落实。特别要全力抓好上型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切实加快工程进度,落实监管措施,打造质量合格的“精品”水利工程。

(四)冬养工作要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建设和重大疫病防治。一方面,要抓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要加大力度,认真抓好今年新建的5个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乡镇帮、畜牧部门带的原则,尽心竭力扶大扶强,实现企业、农户共同依存、共同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实现以规模养殖场带动千家万户养畜的目标,扭转全县养殖业生产严重滑坡的不良趋势。另一方面,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的高度出发,不折不扣地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各乡镇和畜牧部门要组织人员包村包组,做到任务到人到户,确保全县畜禽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五)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示范村建设。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大力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特别是“7·15”特大洪灾,各乡镇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紧紧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了一大批灾民集中安置点工程,这不仅有效推动了灾后重建工作,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但实事求是地讲,当前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示范村建设标准不高,集中安置点工程进度不快,对此,各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潜心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建设水平,确保顺利通过市里的考核验收。

(六)农村沼气要突出抓好项目乡镇的重点示范村建设。今年我县的沼气建设,既是中央确定的国债项目,又是省、市、县为民办八件实事的内容之一。为迎接上级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建设有“点”的突破、“面”的拓展,各项目乡镇务必在11底之前着力建设好一个重点示范村,从而推动整个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此外,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项目争取两项工作。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认真抓好以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为主的科技培训工程,大力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各乡镇都要确定专人负责科技培训工作,积极与县科技局、农广校联系,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科技培训工作。要主动衔接、多方争取,提早抓好农业项目争取工作。农口各部门要把明年的农业项目争取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多渠道了解国家、省、市项目投资导向,准确掌握信息,及早做好项目筛选、论证、规划工作,采取多种途径,主动跑,积极要,全力争,确保明年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项目盘子,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三、要从转变作风入手,切实加强对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冬季农业生产在部分人甚至是领导干部心目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至有所降温。如何变冬闲为冬忙,迅速掀起冬季农业生产的新,需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变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担负起冬季农业生产的组织责任、领导责任来。

一是要瞄准市场,调整结构。各乡镇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和消费需求,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冬季作物结构,切实提高冬季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开拓新的市场,增加外销数量,拓展销售渠道,防止出现农产品“卖难”。对永兴冰糖橙等大宗农产品销售,各乡镇要有专人负责市场开拓和营销活动。

二是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要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市场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适宜我县冬季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良种,对品质差、产量小、效益差的品种要坚决淘汰。要大力推广普及各种先进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尤其要推广与优质新品种配套的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确保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冬季农业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示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篇2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与消费市场需求错配、农民实际增收缓慢、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全体国民的粮食安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势在必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调动起最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直接经营农业、建设农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挥棒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让广大农民参与到直接关系他们立身之本的改革中来。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农民生产意识尚存惯性、滞后、市场预见性不足。要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必须在农村加大培养职业农民的力度,帮助他们树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土地生产、经营理念,去不需要的产能、降可削减的成本,提高市场风险意识,实现供给从量到质的飞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水平。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建设“美丽中国”的推进,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势头总体向好,但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环境脏、乱、差,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发展机会少,年轻、知识型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发展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脚步,财政支出要适当向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心中有乡愁”的青壮劳动力就地转化,集体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带动乡村生态文明旅游业的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篇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科学发展、调优结构、提升质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把“增财力、惠民生、重环境、塑特色、强队伍、促和谐”作为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农村工作再创新水平。

二、考核对象和结算构成

考核对象:全镇各村在编的村组干部。按照市委办【2011】28号文件精神,1000人以下的村组干部职数为3人,1000至2000人的村组干部职数为4人,2000以上的村组干部职数为5人(不含妇女主任)。村干部主要职务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副书记、村副主任,委员。2013年允许中村配一名临时组长,村配两名临时组长。

结算构成:基本工资、考核工资、奖励工资。分管农业村干部工资按支部书记工资的90%结算,其他村干部工资按支部书记工资的85%结算(妇女主任工资年终待定)。

三、考核内容和标准

1、基本工资:根据村人口规模核定,分村、中村、小村三个档次,由镇经管站每半年将工资打入村在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村双代管账户必须存有资金)。村指册籍人口于2000人的村;中村指册籍人口于1000至2000人的村;小村指册籍人口小于1000人的村。村、中村、小村基本工资分别为5000元/年、4800元/年、4500元/年。

2、考核工资:按照党委政府全年工作安排,实行百分制考核,计算出村支部书记工资总额(每分挂钩工资为60元)。补贴标准年终视工作情况确定。考核工资的发放程序,各村根据镇委镇政府考核结算通知分解到人,然后上报经管站,再由镇经管站一次性存入个人账户。

3、兼职工资

村干部每兼任一个小组组长增加800元工资。

4、积累奖励工资

奖励工资根据村(居)当年集体收入情况核定。村(居)奖励工资总额为村(居)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的10%。最高限奖2000元。

村(居)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由各村(居)据实申报,经镇经管站四季度入帐数据核实后报镇政府批准。

各村(居)根据经管站核定的奖励工资总额分解到个人并上报镇经管站一次性发放到村干部个人帐户。

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属的房屋、鱼池、土地等固定资产)当年的承包租金、集体林木的处置以及当年其它多工副收入。一次性处置林木的按总收入的1/8作为当年的集体收入。各种引资款、项目专款不能作为当年集体经济收入。

5、先进奖励工资

获省级以上先进集体的奖500元,获市级先进集体的奖300元,获镇级先进集体的奖200元。

凡为市以上提供现场会的村,每次奖300元,为省、市专项迎检合格的村每次奖200元,迎检评为优秀的村奖300元,为镇级提供现场会,获镇级通报表扬的村奖200元。

各村其他干部奖励工资按工资比例一并核算。先进奖励工资必须以文件或者通报为依据,同一内容奖励取最高的,不重复计奖。

6、处罚

因村级班子处置不力导致本村出现到镇集体上访的,每次罚100元;到市上访的每次罚200元;出现到省上访案件的,无论何种情况,取消当年所有评先表模资格,并罚500元。其它各项工作凡被镇委镇政府以文字形式通报批评的村,每次罚100元。

代表镇迎接省、市专项检查的村,如评为不合格或出现重责任事故。导致全镇工作评价受到影响的,视影响小给予相应的处罚。

因工作不力,村级出现较刑事治安案件,重安全事故等,视损失和影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上述处罚原则上将对应单项的考核权数扣完为止。

四、考核及计酬办法

1、计算考核时间: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非生产性开支,根据有关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3、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认真制订和完善具体考核内容和细则,切实加强考核工作,由专人负责,确保年终考核结果的真实可靠。各条线的考核均可采用百分制,结合平时考核、半年度考核和年终考核得出年度考核分后再折算成所分配的分值,由各分管领导审核后,将考核结果交镇经管站汇总,并报党委、政府审核确定。

4、各村要切实加强内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严格按照镇有关文件规定发放工资报酬、奖金和各种补贴,如有擅自违纪发放情节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五、有关说明

1、落实村干部待遇的村(居)干部名单、职务及分管工作以镇委组织办公室、经管站核定的为准。

2、各村不得增设临时组长,镇取消发放临时组长工资。

篇4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8号文件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扣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和扩大粮食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六增”:一是全市粮棉油恢复性增长。早稻预计总产量16.8万吨,较上年增长21.7%;油菜总产6.25万吨,较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23.4万亩,比去年增加2.54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全市茶叶总产值1.13亿元,较上年增长9%;蔬菜预计总产量16.4万吨,较上年增长3.1%;蚕茧产量1510吨,较上年增长7.4%。三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全市肉类总产4.24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1.78万吨,同比减少6%;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1—6月份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0.6%。四是乡镇企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30.29%,劳务收入增长18%。五是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据市农委系统抽样则增长18%,总之增收成效明显。六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9%,平均工资水平为485.92元,同比增长6.2%。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小、比较效益低、抗灾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下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市委1号文件),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保稳定、促增收的基础性农产品,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抓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兑现。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方式改革,落实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种粮农民得到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前要搞好中稻面积的核实和上报,按照省里部署落实兑现。

2、加强在田作物的管理。根据农业部预测,下半年农业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大病虫害呈偏重趋势,对秋粮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各地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松懈,要对在田作物的苗情和病虫情进行监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田管活动。

3、落实晚稻播种面积。在抓好“双抢”的同时,要引导农民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做到能插的地方都要插下去,确保晚稻种植面积计划的落实。

4、认真组织好粮食收购。粮食、工商、物价、农发行等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一要按照省里要求确认收购主体;二要落实收购资金、收购网点;三要落实收购保护价;四要抓好粮食流通秩序管理。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各地、各部门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要通过科学测算,摸清本地粮食需求底数,在确保本地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市政府今年出台了《池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08年)》、《池州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建设规划》,即将出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要以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三次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开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破城乡壁垒、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要以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

(1)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市级龙头企业,争取较多的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业,并着眼长远,加快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资金今年将集中扶持5—10个市级龙头企业,各地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现在起就可以组织申报。要注意盘活、利用乡镇企业存量资产,大力搞好农业招商引资。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围绕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要抓好已成立的30个合作社,要完善棉花、茶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项目)技术规范,并逐步推广到水稻和蔬菜,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发展有机食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抓手。粮食部门负责抓粮食生产合作社,市内每个县区至少要先搞一至两个粮食生产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供应生产资料,组织订单生产。农业部门负责抓蔬菜合作社。工商部门负责抓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

(3)实施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把创建品牌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打造一流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建设畜禽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

(4)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拓宽眼界,用开放型农业的思维来发展农业。要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在超市找差距,在超市找市场,在超市找思路,在超市找出路。要主攻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开拓“珠三角”和北京市场,积极组织营销大户、龙头企业走进超市,利用超市品牌管理优势、质量管理体系和方便、快捷、廉价的购销系统,推广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切实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在工程配套、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抓好今年任务的落实。根据年初下达的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对工作滞后、工程进度缓慢的,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加强调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2、抓好整改。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要认真来个“回头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已建成的沼气池,要对照标准,逐个补缺补差,确保达标,发挥效益。

3、抓好示范点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从示范点建设入手,充分利用典型来引导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要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农村中小学校和乡镇政府机关、村部等重点单位的沼气池建设,发挥沼气池环境净化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抓好跟踪服务。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沼气池配件采购供应及设备安装、维修、咨询等服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村能源服务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出抓好“百池村”的沼气协会建设,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防汛抗旱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的汛期尚未过去,长江堤防虽经加固,但没有经受高水位考验;我市病险水库较多,有的仍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度讯。同时要密切注视,切实做好抗旱准备。二要抓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市、县两级重点水利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发挥效益。同时各地要重视项目编制和申报,抓住江堤建设结束后,国家重视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用水、小流域治理、长江支流治理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投入。三要以落实“一事一议”政策,组织农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加强堤防、病险水库除险保安、涵闸泵站、城市防洪设施、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做到乡乡有规划、村村有项目。除了重点工程外,面上兴修都要通过引导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水务局就如何运用好“一事一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今冬明春的兴修意见。

篇5

关键词 农业农村工作;工作现状;措施;发展对策;云南马龙;旧县镇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306-01

马龙县旧县镇的农村农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三农”、服务于“三农”,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三产活镇”的要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扶持大户为纽带,以城镇建设为依托,以基地建设为带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总产值实现了14 624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了3 090元,为小康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 马龙县旧县镇农业农村工作现状

旧县镇地处马龙县西部,东连大庄乡和通泉镇,南接马鸣乡,西邻嵩明县、寻甸县,北与马过河镇接镶,属高原丘陵地带,海拔1 919~2 287 m,冬干夏湿,干湿季分明,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昆曲高速公路自西向东横跨镇域北部,过境26.4 km,集镇距昆明93 km,距县城20 km,距曲靖42 km,宜马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266.419 km2,辖旧县、白塔、袜度、小房子、红桥、照和、梁家田、龙海、高堡9个村委会100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村6个(回族村2个,彝族村1个,苗族村3个)。全镇有8 076户、30 713人,其中农业人口29 061人,占94.6%,非农业人口1 652人,总耕地面积2 294.33 hm2,人均占有耕地766.67 m2,土地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种植为主,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 413.33 hm2,粮食总产量11 707 t,人均有粮381 kg,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林果、蔬菜、养殖为辅,全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 413.33 hm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 564万元,比2009年增加12.5%,农业总产值14 624万元,比2009年增12%,农村经济总收入11 695万元,比2009年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3 090元,比2009年增25%。全镇农村通电率达100%,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5%,摩托车入户率达60%以上,小轿车入户率9%,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 采取的措施

近几年,旧县镇的工作主要围绕“优粮、强烟、突基础、调结构、引资金、增订单、兴教育、状运输、促发展”的要求,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集镇发展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教兴镇为突破口,以发展生产为主题,努力壮大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提升订单农业、商品农业比重,大力扶持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确保了社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2.1 围绕中心,把握重点,加强传统农业改造

一是小春生产上转变观念扩大经济型、效益型啤酒大麦、早春洋芋、反季节蔬菜种植规模,提高了商品率,增强了经济效益;二是大春生产围绕增收调结构、科技增效益的指导思想,转变“温饱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抓死节令,加大优质、高产水稻,合作“88”洋芋,水果、甜脆玉米、饲料专用型包谷,水稻生物多样性及抛摆秧等良种良法推广,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烤烟生产围绕“双控”政策和区域化连片种植,按照5个100%的要求,严把轮作、壮苗培育、移栽、病虫害防治、合理留叶、封顶打杈、成熟采摘、科学烘烤、聚约式密码收购等环节,实现了全镇无样板,提高了烟叶质量,兼顾了烟农、企业、政府三者的利益;巩固了烤烟的支柱地位;四是畜牧业生产上在稳步发展生猪生产、强化良种良法推广技术、把死检疫关、提高免疫率、降低死亡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交通、区位、资源优势,以福达公司鸵鸟、马驴,红桥土杂鸡养殖,白塔荒山养鸡等特色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利用小房子200 hm2皇竹草的开发利用,发展成为“草食型”、节粮型畜牧养殖带,使畜牧业结构调优,产业调大;五是林业生产上把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与沼气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减少了森林的破坏,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1-3]。

2.2 优化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固定资产建设深入扎实

一是基础设施坚实。全镇有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6座,小型水库36座,可蓄水1 320万t,目前,已完成了花园山、小几沃2件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工作,龙海小(一)型水库除险已得到列项。全镇完成旱地水浇工程1 173.33 hm2以上,解决了60个村组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200.00 hm2以上;二是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生”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级的支持,大兴科技兴镇战略,先后改造危房3 100 m2,使高堡、龙海、小房子、照和4所完小告别了外面大下、屋内小下的危房历史,创造了美好的育人环境,使全镇的教育硬件建设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三是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21万元,新建了小房子村委会、梁田村委会卫生所,解决了5 675人看病就医困难;四是进一步改进了水、电、路。顺利完成了6 274户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使电价由原先的0.6~1.1元/kW·h降到0.402元/kW·h,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五是集镇发展迅速。自1997年搬迁后6年中,已形成占地面积1.5 km2、拥有2 246人口、有3 200万固定资产的中心集镇。

2.3 集镇载体功能明显,个体营业与交通运输齐头并进

按照“三产活镇”的发展思路,发挥优势,转变观念,盘活土地资源,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了个体营业户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前,个体营业户由1997年283户发展到476户,交通运输业由大车4辆、出租车6辆、三轮车3辆发展为大车15辆、出租车38辆、三轮车87辆。

2.4 产业调整迅速,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努力增加订单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农业的比重,把鸵鸟、马驴、土杂鸡、白酒等特色产业及万寿菊、香菇、皇竹草、象牙萝卜等订单农业推到台前,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预计可为人民群众直接增收500多万元。

3 发展对策

旧县镇把“三化”建设作为推进民心工程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目标,转变作风,把握中心,寻找市场,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为人民群众增收、创收多做贡献。

3.1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按照“稳粮、强烟、改果、扩畜、壮特”的发展思路,夯实基础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坚持走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路子。一是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首先,实现传统农业的提质增效。以早安排、早计划、早落实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良种,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使传统农业成为经济阔步发展的铺路石。其次,做精做强烤烟生产。按照“强质量、增效益”的思路,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按照QTP管理模式,抓死每个环节,提高科技含量,抓好烤烟在经济上的主打地位,为农民增收多做贡献。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加快万寿菊、皇竹草、食用菌、象牙萝卜4项订单农业的发展速度,力争3年内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建成多足鼎立的产业群,做到村村有亮点,处处见效益;三是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新,你新我精”的调整路子,加强引导,主动寻找市场,充分发挥花龙潭科技示范园、福达公司特种养殖基地、红桥土杂鸡养殖基地、旧县白酒生产的特色示范带头作用,逐渐壮大规模,树立旧县镇特色品牌,同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做到发展一家成功一家,做大做强一家。

3.2 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充分发挥集镇在经济发展中的载体功能

按照“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镇招商,以商促农”的发展思路,采用上面争一点,政府挤一点,外面引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方法,大力筹措资金,逐渐完善集镇功能,壮大集镇规模,拉动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食品加工业、农村富业的发展,并利用集镇的牵引辐射,带动城郊型和“菜篮子”工程的发展,使集镇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摇篮”。

3.3 立足镇情,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全镇工业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吸引外商,兴建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农产品商业化道路;二是合理布局采石,采砂、采矿,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以东旭有限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成化工企业带,促进全镇工业进程;四是支持鼓励私营企业到集镇发展[4]。

4 参考文献

[1] 高山,范兴奎,肖扬书,等.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 2007,26(1):84-86.

[2] 邓大才.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表现根源与解决思路[J].经济评论,2001(5):50-55.

篇6

11月3-5日,农业部在广西举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龙头企业是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是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引领者,也是资源要素融合渗透的推动者,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龙头企业要积极延长产业链,向产业上下游跨界发展;要提升价值链,通过精深加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附加值;要共享利益链,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催生新业态,将“互联网+”、“生态+”等现代新理念引入生产经营活动,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陈晓华指出,在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时期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经营组织规模和实力持续提升,联结带动模式日益丰富,龙头企业集群集聚趋势明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也为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晓华强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主线。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主体,可以向农业导入先进生产要素,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是资本和技术集约型农业的示范引领者、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推动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捍卫者。下一步,龙头企业要在促进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推进绿色生产,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农业转变发展方式。

陈晓华提出,农业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龙头企业既可以通过带动农民和合作社发展,实现生产规模化,也可以发挥管理效率较高、技术装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做好农业生产重要领域、重要环节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实现服务规模化,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中具有独特作用。龙头企业还可以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农业高端产业开发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同时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握好规模经营的适度原则,控制经营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证监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作了专题授课。各省(区、市)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和20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篇7

干部情况:

从考核情况看,这次工作和以往的工作相比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一是各乡镇党委对县委工作决定高度重视,能够把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来抓,一切工作都围绕这条主线转。工作中,各乡镇党委能及时部署各阶段的重点工作,能够不断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二是干部对这次工作的思想认识到位。绝大部分干部都能把这次工作看作是县委给他们提供的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现自我的广阔平台,能够下得去、蹲得住。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依托村两委班子的支持,想事干事,放手开展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干部的工作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党委重视、干部真想实干,村两委班子对干部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为干部发挥作用创造了诸多方便条件,保证了工作实效。四是农民群众对这次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普遍认为这次工作与以往的不同,干部的一切工作都能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增收这条主线开展,动真情、办实事,真正把县委的富民政策转化成农民致富增收的实在成果。五是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不良债务化解、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等方面。

1、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相对稳定。村级债务和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是产生农村矛盾、造成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经过干部积极努力使一些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使一部分农民从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土地问题中解脱出来。上半年11个乡镇共新发生各类矛盾和纠纷1027起,解决952起。发生案件346起,解决324起。工作开始前,11个乡镇共有不良债务6,621.5万元,经过半年,共化解不良债务862.21万元,占不良债务总额的13.02%。11个乡镇共有债权2,549万元,收回339.8万元,占债权总数的13.33%。

2、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干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1)全县落实绿色食品监测面积60万亩。与浙江杭州俞杭镇签订合同,在我县建立10万亩绿色水稻基地,其中有机水稻基地2000亩。全县有机农业面积由2004年的165,905亩增加到今年的232,914亩,增幅达40.4%。(2)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新发展,结构调整成效突显,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经济作物的比例有较大增幅。万寿菊种植面积4。1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5万亩。白瓜、西香瓜、蔬菜、油料、薯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各类养殖专业户1580户,牛羊猪的饲养数达到260,904头(只),家禽饲养量达到850,876只,较上年比均有大幅增加。(4)11个乡镇共引进资金10,242万元,为农民协调贷款6,625万元。(5)新增种植项目112个,养殖项目115个,加工项目66个。(6)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全县共有剩余劳动力33,170人,截止6月末,11个乡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23,764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71.64%。可实现收入1。5亿元。(7)农民人均收入年预计可达到3,400元,比年增长10%以上。

3、建设力度加大,收到一定的成效。上半年,123个村共植树272,438棵,修建花坛484个,修路419,901米。省级达到5个,市级达到15个,县级达到56个,总数达76个,占全县村总数的61.79%。此外,全县的干部还组织科技下乡434次,举办各类农业生产知识培训班401期,向农民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378条。

回村大学生情况:

全县共有回村大学生105名,目前有16名外出打工,还剩88名。按照县委的要求,各乡镇党委对回村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对所有的回村大学生都按要求安排了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科技副主任的职位。大部分村的两委班子对回村大学生的工作能够积极支持,并为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总的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回村大学生都能在工作中与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开展工作。2、多数回村大学生能利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积极引导、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不断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在农业科技指导、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上发挥了积极和作用。葛首峰,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主抓村里的果树场。他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果树场的化学除草和药物防虫。针对今年的旱情,他采用微肥补充营养的办法,保证水果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从农村报上得到百合种植信息,从引进了百合品种在自家的2亩田地中进行试种,效益好的话,明年将在全村进行推广。3、在致富增收上起带头作用,带头引进新品种、新项目,提供致富信息。党支部副书记。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在荒山养蚕,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在这个村已新增加6户养蚕户。

通过考核,总的看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加快农民致富增收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干部对这次工作认识不高,工作还不够实;二是在解决二轮土地承包矛盾,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上还缺乏工作力度;三是致富增收的路子还不宽,思路还比较窄;四是有的干部在建设上办法少,有危难情绪;五是有的乡镇党委对回村大学生重视不够,有的回村大学生作用发挥不明显。

下步工作意见:

乡镇党委要加大对干部的管理力度,县增收办要加大对乡镇和干部的考核、检查、指导力度,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各乡镇党委要继续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安排和布署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勤制度,加强干部的管理。

2、加大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县共化解13。02%。按照今年化解村级债务三分之一的要求,下半年化解村级债务的任务还很重。因此,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采取不同方式,利用应收应付抵帐、机动地竞价发包、固定资产抵债等多种方式化解村级债务。能动地的动地,能动帐的动帐。到年底一定要完成化解村级债务三分之一的目标。

3、要抓住龙头企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特色经济做强做大,要向产品基地,向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发展,向产品初深加工要效益。

4、是要进一步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强化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搞好信息、法律、信贷和技能服务,扩大劳务输出,确保完成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实现非农收入2亿元。

5、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为农民找市场,积极发展定单农业。要早谋划、早下手,为农民寻找农产品销路,确保农民丰产增收。

篇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我们深入思考。本期专题栏目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摘编来自主流媒体的综述及评论,让读者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加科学地指导日常工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总的方向是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r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有何新进展?今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又在哪里?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农业经济“两稳三进”

2016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两稳三进”。“两稳”是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325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幅有望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三进”是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前进。

提及发展态势,数据最有说服力:籽粒玉米调减3000万亩,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6%,以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涌现;农药使用量继续零增长,化肥使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一些地方实现负增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8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70万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30%。

2016年“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是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玉米为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调整畜牧业结构,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调整渔业结构。各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建成果菜茶标准园800个,创建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场6851个。加快农产品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万个。

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另一大亮点。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11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200个,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616万亩。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51%。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和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启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韩长赋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破解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又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民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卖不上好价,迫切需要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有利条件。随着农业连年丰收,当前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推进改革有物质前提;随着消费快速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迅速增加,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推进改革有引导动力;随着国际国内市场融合,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农业国际合作面临重大机遇,推进改革有发展空间。

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具体措施上,2017年要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1000万亩,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要稳定生猪生产,统筹养殖污染治理与生猪生产的关系,按照规模高效的发展要求,优化生猪区域布局,引导生猪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地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要加快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村发展新动能。

核心目标是农民增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农民增收。改革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2016年前3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虽然增幅总体仍然高于城镇居民,但较往年已经明显放缓,为近13年来最低,2004年以来首次没有高于GDP增幅。预计2017年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增添动力。”韩长赋说,总的方向是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体系,提升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篇9

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农监工作的领导

做好农监工作,领导熟悉到位是要害。主要领导深深的熟悉到,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的发展阶段,切实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民增收问题,这是解决当前农村工作中诸多矛盾的要害。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要让农民有调整的积极性,有调整的经济能力,必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当前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相对充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加农民负担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只有搞好减负工作才能保持农村的稳定。减负工作是贯彻党和国家战略决策,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一环。由于领导熟悉到位,把减负工作列入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此项工作,定期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情况汇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县领导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各乡(镇)书记、乡(镇)长,认真学习上级领导关于减负工作的指示和文件,使广大乡镇干部进一步提高熟悉,增强对抓好减负工作的责任和信心。为进一步增强农监干部对农民负担政策的了解,市农监办组织县农监办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及各乡镇农监工作主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在市进行了培训,透过培训使大家了解了政策,增强了做为农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为切实抓好农民负担监督治理工作,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农民负担监督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县纪委、监察、纠风办、农业、财政、税务、粮食、教育等单位,下设农监办公室,地点设在县农业局。

二、认真落实减负措施,积极推进税费改革

今年是认真贯彻执行对农民全部免除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一年。是党和政府对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认真贯彻落实,农监办抽调专人入乡入村督促乡镇把今年的农业税政策,宣传到户,直补计算到户,确保准确无误,在5—6月份,县农监办还抽调人员入乡村明查暗访,看直补政策的落实情况,政策落实了农民得到了实惠,广大农民切实感到了党中心的关怀。

三、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保证了村级经费的正确使用

根据市濮纠组[20**]5号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巩固和扩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纠风办、农监办、税改办组织抽调力量,分三个审计组,于今年6月份对全县18个乡镇的农民负担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内容是20**年农业税附加、转移支付、两工的治理使用情况。审计524个行政村,60.5万农业人口,审计村级资金数额1146.3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361.8万元,转移支付784.5万元,通过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规范了涉农资金的治理和安全使用。

四、继续推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

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是制止农村“四乱”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增加减负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措施,是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具体形式,今年,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14万份,监督卡的发放,使农民进一步明白了应交什么,不交什么,建立起了畅通的农民负担信息反馈渠道,便于接受群众政策咨询和农民负担问题的监督举报。

五、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全力以赴保稳定

农村稳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农民负担是农村稳定的要害。农民负担监督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我县对农民群众反映减负方面的问题,县农监办接访后,认真记录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领导进行汇报,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对情况属实的违反有关规定的立即责成有关部门予以纠正,对情况不属实的,属于农民群众对上级政策了解不清的,或对真实情况不了解的,认真进行解释,做到每访必复,沟通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稳定。

六、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制止涉农“四乱”

今年进一步加大了专项治理力度,有效的制止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今年继续实行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责任单位牵头负责制,进一步强化了部门责任。继续实行减轻农民负担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牵头部门切实履行了职责。如县财政局认真落实了免税和直补政策全县免征农业税381万元,直补1094万元;教育局牵头认真落实了“一费制”;文化局牵头认真落实了报刊订阅限额制等。通过专项治理,进一步落实上级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了农民的合理负担,有效的制止了对农民的乱收费和各种摊派。重点抓了免征农业税,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业税收公示由各村在征收过程中及时公示。例如:双庙乡马家村今年在农税征收前,对各户耕种地亩应交农业税先予以公示,在征收过程中,每三天交税情况上墙公布一次,收到了促进交税,互相监督的效果。涉农价格收费标准由县物价局,制作成2米×1.5米的塑料板面,把所有涉农收费都印在上面,发给有关涉农收费部门,并在县政府大门外制作不锈钢公示栏,予以公示。同时全县每个乡镇所在地都设立了公示栏。由于抓了农业税和涉农收费公示,有效的制止了乱收费和各种摊派。

篇10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认真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圆满完成粮食增产任务。坚持“稳定面积、优化品种、大办样板,提高单产”的思路,××镇20__年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8.3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35万亩,玉米2.06万亩、水稻0.26万亩、马铃薯3.7万亩,其它作物1.33万亩,经济作物油菜种植面积1万亩。完成大面示范样板31750亩,其中核心区样板3050亩。以村、社为单位,大办样板,结合全县“三个一百”工程,完成粮食示范样板建设28500亩,玉米样板0.7万亩马铃薯样板20__0亩,油菜0.3万亩,冷凉蔬菜样板250亩,合计完成农业生产示范样板31750亩,其中核心区样板3050亩(①玉米核心区样板300亩:铁厂村大石岩玉米营养钵育苗单株定向密植200亩,黑噜村河坝社“黄甲黄”优质玉米制种基地100亩。②加工型马铃薯高产示范样板20__亩:铁厂、营地、拖麻、黑噜各500亩。③夏播油菜样板500亩,位于铁厂村袁家丫口。④蔬菜样板250亩:铁厂村树林边135亩,××村沟头115亩。)现已推广杂交玉米良种2.06万亩、规范化套种3.28万亩、单株定向密植1.95万亩、地膜覆盖2万亩,推广马铃薯脱毒良种推广2.69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5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大力夯实农业基础条件。在农业局、科技局的指导下,购买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现场演示逐户指导,召开培训会,发送各类资料6000余份。镇政府投资4万余元,修通改造了××、铁厂沟渠各一条,解决了蔬菜种植缺水问题。大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营地村、岩头村、嵩屏村、黄泥寨村种植晚秋作物小豌1000亩,其他村种植秋冬蔬菜400亩,种植饲用萝卜12500亩。

(二)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镇20__年畜牧业工作在县畜牧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一是认真落实各种支农政策,大力调动了群众的生猪养殖积极性,截止9月底,生猪存栏49200头,出栏56800头,实现现行价值10000万元;二是完成黄牛冻改1600头,猪人工授精2514窝,更新良种母猪598头;三是实施农田种草2180亩,其中红小麦完成1620亩,黑麦草560亩;四是注重防疫工作,切实按“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分别对十个村同步进行牲畜免疫,注射猪瘟苗91000头,蓝耳病疫苗8020头,口蹄疫病疫苗13.5万头(猪、牛、羊),禽流感病疫苗168000羽;五是开展肉食品检疫1483头,关资料3000余份。

(三)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铁厂村、××村、新棚村的灌沟1100米进行清理,对部分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对河堤两岸进行生物工程治理,共种植刺槐、垂柳、滇杨共计10万余株,在铁厂村种植青苹果500亩,对部分沙沟进行工程治理,共建拦沙坝4件。完成0.15万元水资源费收缴工作,占下达任务的84。建立健全抗旱防洪等各项应急预案,做到明确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加大对渔洞水库径流区河道、沟渠的管护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治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综合整治任务,明确治理要求与期限,严格要求,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径流区域综合治理任务。

(四)林业、新能源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各项指标已达到验收标准,并顺利通过了市县的验收;二是在岩头、营地两村实施核桃种植5000亩;三是重点抓好能源建设工作。20__年我镇完成岩头、营地两村沼气池建设400口,其中岩头300口,营地100口。今年将继续在嘿噜、新棚二村新建沼气池300口。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能有效的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将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扶贫、信贷工作成效明显。××镇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多方争取扶贫项目,严格惠农资金发放程序,加大帮扶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扶贫方面:一是扎实抓好各项惠农补贴工作。按政策规定按时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及综合补贴共计现金227.89万元,涉及农户26232人8609户,无一漏户,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全年共实施整村推进工程4件,总投资共60万元,;二是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1个,总投资共62.5132万元;三是在集镇实施国债异地项目110户,总投资249万元;四是正在营地实施县内异地安置项目23户,总投资51万元。在信贷方面:××镇共发放各项贷款2200.4127万元,涉及2110户,其中涉农资金1775.0838万元,涉及农户2024户;工资提保425.3289万元,涉及86户。发放扶贫贴息90.6950万元,涉及59户,其中下岗职工贴息30万元,涉及6户;养殖业贴息10万元,涉及2户,小额农户贴息50.6950万元。

(六)切实抓好劳务输出。××镇大力宣传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同时加强培训提高了劳务输出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务工技能,××镇共培训劳动力1093人,其中:技能培训2期152人,引导性培训4期741人; 开展冷凉蔬菜种植现场培训会1期200人,累计外出务工人数达8000余人。

(七)产业协会有序发展、惠农政策全面落实。××镇现有民间组织,油菜种植协会、蔬菜协会、马铃薯协会、畜牧养殖协会,通过协会有效保证种植户利益。在铁厂村、拖麻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马铃薯协会,并以合作社、协会为依托,辐射带动冷凉蔬菜和加工型马铃薯的种植,全镇冷凉型蔬菜种植面积250亩。截止到20__年9月,全镇共发放惠农资金495.4805万元。其中农村低保补助资金141.161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补助资金29.274万元;城市低保补助资金19.7884万元;农村特困补助资金3万元;两参战役补助资金14.9581万元;农村大病医疗救助0.254万元;兑现种粮综合直补资金249.715万元,粮种补贴26.8万元;补助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10.53万元。加强各项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了惠农政策的落实。

二、增产增收目标评估

(一)粮食增产

1、20__年玉米种植面积2.06万亩,比上年增加0.88万亩,按亩产259公斤计算,可增加产量2195吨。马铃薯种植面积3.7万亩,比上年减少0.65万亩,按亩产1600公斤鲜薯计算,产量减少1762吨,两项合计可增加产量433吨。

2、通过样板建设可实现增产380吨。其中,马铃薯样板2万亩,按每亩增加鲜薯产量12公斤计算,可增加粮食产量240吨。玉米样板0.7万亩,按每亩增加粮食产量20公斤计算,可增粮食产量140吨。

3、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每亩增产8.44公斤。可实现粮食增产422吨。

以上三项合计可实现粮食产量较上年增加1235吨,增长7.19.

(二)农民增收

通过国家加大补贴和各项措施综合实施,××镇20__年全镇人口为38607人,预计总收入为7799万元,实现增收10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1754元的基础上增收266元,达到2020元,较上年增长15.17。

1、政策性增收394.7万元。其中,低保扩面增收,我镇20__年低保补贴3090人,每月每人补贴30元,合计补贴低保资金111.24万元。今年低保补贴3529人,每月每人补贴50元,合计补贴低保资金211.74万元。增加100.5万元;全镇惠农资金补贴增收,全年补贴资金227.89万元,较上年增加233.7万元;“一事一议”补贴增收,今年已到位60.5万元,较上年增加60.5万元。

2、畜牧业增收229.1万元。其中,今年生猪出栏数预计较上年增加1481头,按每头平均1000元计算,可实现增收148.1万元;大牲畜出栏数预计较上年增加70头,按每头平均3000元计算,可实现增收21万元;畜产品产量预计较上年增加30吨,按每吨2万元计算,可实现增收60万元。

3、种植业增收207万元。其中,粮食产量预计较上年增加1208吨,按每公斤1元计算,可实现增收120.8万元;马铃薯种薯扩繁10000亩,比上年增加种薯产量58万公斤,按每公斤0.5元计算,可实本文来源:文秘站现增收29万元;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建设0.2万亩,比上年增加商品薯15万公斤,按每公斤0.4元计算,可实现增收6万元;蔬菜基地建设200亩,实现增收14万元;油菜基地建设1万亩,可实现增收32.4万元;魔芋基地建设1000亩,可实现增收4.8万元。

4、劳务输出增收109万元。由于我镇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从事体力型工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外出务工数量基本与去年持平,维持在8000人左右。由于加强外出务工培训等措施实施,务工技能有所提高,务工收入有所增长,每人每月平均增长11元左右。

5、能源节支增收32万元。我镇已投入使用农村户用沼气400口,每口沼气池年节支800元,预计今年可实现节支增收32万元。

6、林业增收10万元。通过核桃产业发展、苗木抚育、等产业开发实现增收10万元。

7、其它增收32.2万元。包括工商业、手工业、运输业、建筑业、矿业等增收,预计可实现32.2万元。

三、主要工作经验及成效

(一)坚持以科技为动力,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加强示范样板建设,强化农村适用科技培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推广间套作,变粗放型种植为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密度、增施钾肥、标准化间套作。

(二)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教育“两免一补”和各种惠农补贴,继续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控低生育水平。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大马铃薯种薯扩繁种植、推广加工型商品薯覆盖率和“双低”型夏播油菜及夏季冷凉型蔬菜种植,开发核桃产业。三是努力提升生猪人工授精及黄牛冻精改良技术,继续加大推广“熟改生”科学饲养技术,提高牲畜出栏率。四是紧紧围绕发展抓项目,落实项目促增收的目标,继续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工商业、矿产等项目建设。

(三)20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农业局科技局的指导下,我镇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推进“科技示范、样板带动”,促进大面生产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今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18418吨,较上年增加1235吨,增长7.19。预计实现全镇增加纯收入1014万元,达到7799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66元,比20__年增长15.17,达到2020元。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虽然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政策支持,粮食、食用油价格比前几年高了,但化肥、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

二是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我镇地处高寒冷凉山区,台风、暴雨、霜冻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繁,而当前我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自然灾害依然困扰着农业的稳定增长。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镇现有农业合作组织虽然已经有一定数量,但是建立订单生产关系的比重小。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规模不大,总体运作不够规范。农产品产前、产中服务的技术人员较多,产后服务和农产品开发人才特别是市场营销人才缺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五、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指标计划

(一)2 0__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强化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农业农村工作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现粮食增产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15的目标。

(二)20__年发展目标

1、粮食生产。完成粮食种植面积7.3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9729吨,较上年增加1291吨,增长7。玉米种植面积达2.3万亩,比上年增加0.24万亩,抓好10个村10000亩加工型马铃薯的种植,其中示范样板种植20__亩;在龙树河流域种植冷凉蔬菜500亩,其中示范样板种植200亩,发展核桃种植5700亩,继续加大能源沼气池的建设力度;继续加强秋冬农作物的田间管理。

2、农民增收。预计实现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8783万元,实现增收__6万元,农民人均纯入预计达到2320元,比20__年增加303元,增长15。其中,农业达到238万元;林业达到15万元;畜牧业达到283万元,劳务输出121万元,能源节支24万元,政策性增收及其他增收465万元。

(三)20__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积极扩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依托协会,发挥联动效应,带领农民致富。我镇将以油菜协会、马铃薯协会,蔬菜等协会;培育和发展农民经纪人。壮大油菜加工和高原食品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带动本镇种养业的全面发展和品牌效应的凸现。

(三)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把发展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并与全民创业有机结合,加大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力度,认真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整村推进、一事一议、县内国债异地”等扶贫项目的实施,确保农民增产增收。